宁波市环境状况公报

2024-12-19|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宁波市环境状况公报(共7篇)

宁波市环境状况公报 篇1

一、综 述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工作任务,谋划“十三五”工作思路的关键之年。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紧紧围绕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宁波”大局,以保护环境、优化发展、维护权益为根本要求,坚持保护环境和优化发展相结合,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节能减排工作,全面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扎实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完善环保基础设施,水体、大气、土壤等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明显。

2015年,全市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分别为5.70万吨和1.27万吨,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为10.36万吨和15.52万吨,四项主要污染物指标均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2015年度总量减排目标任务。“十二五”期间累计削减化学需氧量24.85%、氨氮14.75%、二氧化硫26.84%、氮氧化物38.27%,四项主要污染物均超额完成“十二五”总量减排目标任务。

2015年,全市环境质量总体保持平稳,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良好,地表水水质有所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呈稳中向好态势,辐射环境保持安全水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为优。但是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仍然较缓,地表水水质优良率和功能达标率较低,劣Ⅴ类水体还占一定比例,部分平原河网污染较重,环境空气中部分污染物仍存在超标现象,近岸海域水质中无机氮、活性磷酸盐浓度较高,典型区域土壤环境质量较差。

二、地表水环境

我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良好,部分水源地有水华风险;地表水水质总体有所改善,水质优良率和功能达标率均有较大幅度提升,但形势依然严峻。部分平原河网污染较重,劣Ⅴ类水质断面还占一定比例,近岸海域水质较差。

(一)基本状况

1、饮用水源

2015年饮用水源水质良好,全市重点监测饮用水源地34个,水质达标率100%,其中Ⅰ类水的水源地2个,Ⅱ类水20个,Ⅲ类水12个,12个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水质以Ⅱ类为主,80项挥发性、半挥性有机污染物以及农药类等毒理指标均未检出。饮用水源水华总体处于可控范围,水华预警监测显示全市34个主要饮用水源地微囊藻毒素LR均未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水体均处于无毒状态。湖库型水源地营养状态总体以中营养为主,其中白溪水库、十字路水库为贫营养,其他水库均为中营养。

2、地表水

2015年地表水水质总体有所改善,水质优良率和功能达标率均有较大幅度提升,地表水80个市控监测断面中,水质优良率45%,比2014年提高11.2个百分点;功能区达标率66.3%,比2014年提高8.8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8.8%,比2014年下降2.5个百分点。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总磷平均浓度分别下降4.3%、1%和15.6%。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总磷和石油类。

全市80个市控地表水监测站位水质类别百分比统计

全市水质优良及功能达标的水域主要分布在甬江水系各支流源头及宁海、象山境内入海溪流。优良率和功能达标率较低水域主要位于平原河网,劣Ⅴ类断面主要集中在慈溪河网、鄞州河网。总磷、氨氮、石油类等指标浓度过高仍是造成平原河网水质普遍不能达标的主要原因。各水系水质定性评价结果表明奉化内河、宁海内河水质优,甬江水系、象山内河水质良好,市三区内河、余姚河网、镇海河网、北仑河网为轻度污染,鄞州河网为中度污染,慈溪河网为重度污染。

2015年宁波市地表水功能达标断面年际比较

(1)甬江水系

甬江水系由甬江干流和姚江、奉化江两条一级支流以及奉化江上游剡江、县江、东江、鄞江四条二级支流组成。甬江水系水质总体为良好,优良断面比例75%,无劣Ⅴ类重污染断面,功能达标断面比例95%。主要污染指标为石油类、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与2014年比较,水质由轻度污染好转为良好。

(2)市三区内河

市三区内河主要由月湖、西郊河、北斗河、南塘河、大河、梅墟大河、甬新河、庄桥河、江北大河和慈江等10条河流组成。市三区内河水质为轻度污染,无优良水质断面,无劣Ⅴ类重度污染断面,功能达标断面比例90%。主要污染指标为石油类、化学需氧量、氨氮。与2014年比较,水质无明显变化。

(3)鄞州河网

鄞州河网主要由鄞西河网与鄞东河网组成。鄞州河网水质为中度污染,水质优良率37.5%,劣V类断面比例37.5%,功能达标断面比例37.5%。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与2014年比较,水质由重度污染转为中度污染,有所好转。

(4)镇海河网

镇海河网主要由中大河水系和蟹浦大河组成。镇海河网水质为轻度污染,以Ⅳ类水质为主,水质优良率20%,功能达标率100%,无劣Ⅴ类重度污染断面。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石油类、生化需氧量。与2014年比较,水质无明显变化。

(5)北仑河网

北仑河网主要由毗邻小港的小浃江、流经新碶的岩河与泰河及途经柴桥的芦江组成。北仑河网水质为轻度污染,水质优良率均为50%,无劣Ⅴ类重度污染断面,功能达标率50%。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总磷、生化需氧量。与2014年比较,水质无明显变化。

(6)余姚河网

余姚河网主要位于姚西北平原(不包括姚江)。余姚河网水质为轻度污染,以Ⅳ类水质为主,水质优良率和功能达标率均为20%,无劣Ⅴ类重度污染断面。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与2014年比较,水质无明显变化。

(7)慈溪河网

慈溪河网主要由郑家浦、四灶浦、潮塘江、三塘江、八塘江等组成,水系纵横交叉,网状特点明显,水体流动甚微,自净能力较差。慈溪河网为重度污染,以劣Ⅴ类水质为主,水质优良率0,功能达标率为20%,劣Ⅴ类的重度污染断面比例40%。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和石油类。与2014年比较,水质无明显变化。

(8)奉化内河

奉化内河主要包括甬江水系奉化江上游的剡江、县江、东江三条支流。奉化内河水质优,以Ⅰ~Ⅲ类水质为主,水质优良率和功能达标率均为100%,无劣Ⅴ类重度污染断面。与2014比较,水质好转。

(9)宁海内河

宁海内河主要包括白溪、凫溪和清溪,大部分为山溪性河流,源近流短,自净能力较强。宁海内河水质优,以Ⅱ~Ⅲ类水质为主,水质优良率100%,功能达标率为77.8%,无劣Ⅴ类重度污染断面。与2014年比较,水质好转。

(10)象山内河

象山内河主要包括大塘港和南大河,源近流短,入海溪流特征明显。象山内河水质为良好,水质优良率和功能达标率均为80%,无劣Ⅴ类重度污染断面。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与2014年比较,水质好转。

3、废水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2015年全市废水排放总量为6.52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1.61亿吨,占全市污水排放量的25%。全市废水主要污染物中化学需氧量排放5.60万吨,其中工业排放1.41万吨;氨氮排放1.27万吨,其中工业排放0.07万吨;石油类排放32.79吨。

(二)措施与行动

1、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度。住建、城管、环保多部门密切协调,合力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新建污水管网190公里,提高乡镇污水纳管比例,实现污水处理厂规模效益。截止2015年底,全市共投运各类污水处理厂36座,处理能力201.3万吨/日,其中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18座,处理能力179.5万吨/日,镇级污水处理厂8座,处理能力9.7万吨/日,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10座,处理能力12.1万吨/日。各类污水处理厂总处理水量5.58亿吨,其中生活污水处理量4.61亿吨,工业污水处理量0.97亿吨,日均处理量153万吨,平均运行负荷为86%。

2、切实加强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贯彻落实全省饮用水源保护规划,持续强化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监管,全面实施全市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隔离短信工程,全市102个水源地全部创建成为合格规范饮用水源保护区,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东钱湖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工作进展顺利,2013-2015年先后3次累计获得中央专项资金1.45亿元。

3、积极推进“五水共治”水环境整治。制定下发《宁波市2015年治污水工作实施计划》,规划工程项目50个,投资总额59.13亿元。深入推进“清三河”工作,2015年投入资金3.56亿元,完成计划投资188%,完成黑臭河道常规整治43条、110.9公里,提升治理27条、46.56公里。

4、深化重污染行业环境整治提升。继续开展电镀、印染、造纸、化工等十大重污染行业整治提升行动,完成3家化工企业搬迁入园,144家企业整治提升。杭州湾新区印染园区和鄞州电镀园区89家企业整体关停、余慈地区2195家废塑料企业或经营户取缔整合、余姚38家榨菜企业及余慈铜熔炼194家企业或经营户关停整合,印染、制革、造纸、化工等四大重污染行业共计淘汰落后产能48万吨,削减废水量1996万吨,COD3542吨,氨氮204吨。开展重点行业整治提升示范创建工作,LG甬兴等一批行业整治典型企业和镇海化工区创建省级示范企业和示范区域。

5、强化环保制度创新。全面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出台《宁波市排污权回购管理暂行办法》和《宁波市排污权出租管理暂行办法》,推进排污权二级市场的形成,全市建设项目排污权交易率达到100%,排污权交易笔数累计211笔,交易金额为1.75亿元。开征现有排污企业的排污权有偿使用费,累计征收排污权有偿使用费1244笔,缴纳排污权有偿使用费4.19亿万元。建立区域总量量化管理体系,核发A类排污许可证795家。继续推进刷卡排污总量控制系统二期建设,完善运维制度,拓展应用范围,新建刷卡排污系统60套,293家市控以上企业全面安装刷卡排污系统。

6、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市县两级环保部门开展以“亮剑”、“绿剑”系列、环境保护大检查、清理违法违规建设项目、环保执法月、世界互联网大会环境保障等系列专项执法行动。2015年全市出动执法人员61961人次,检查企业34182家次,立案查处1244件,处罚金额6493.75万元。不断深化部门联动执法机制,处理环境信访件1.4万余件,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行政拘留18件,行政拘留20人,涉嫌环境违法犯罪案件66件,刑事拘留113人,继续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震慑违法排污行为。

三、海洋环境

(一)基本状况

全市近岸海域共划分8个环境功能区,其中一类环境功能区1个;二类环境功能区3个;四类环境功能区4个。2015年宁波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程度总体较高,海水均为劣四类水质,不能满足近岸海域水环境功能要求,主要污染指标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按照海域水质营养等级划分,杭州湾南岸二类区、镇海-北仑-大榭为严重富营养,其余海域为重度富营养。与2014年比较,杭州湾南岸富营养程度保持高位并有所加重,梅山保税港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程度减轻一个等级,其他近岸海域水质无明显变化。

(二)措施与行动

1、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修复。实施展象山石浦港海岸带综合整治修复工程,预算投资12655万元,计划疏浚面积84万平方米。开展海洋生态红线划分工作,初步划定《象山港海洋生态红线区划定方案》。

2、推进海洋自然保护区规范化管理。加强韭山列岛、渔山列岛国家级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出台《渔山列岛国家级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保护和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实施渔山列岛登礁海钓船登记制度。开展韭山列岛海洋生态环境宣教展览馆和码头改造工程招标,南韭山本岛树立宣传警示牌27块。

3、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执法。2015年,全市渔政、海监继续开展“海盾”、“碧海”、“护岛”等专项执法行动,海监执法614次,立案查处海洋违法10件。开展“一打三整治”涉渔“三无”船舶取缔任务,整治渔船2603艘,收缴禁用网具19万顶(张)。

4、积极开展海洋环境监测。完善海洋环境监测网络,设置海水水质监测站位216个,继续开展颜公河入海口、小曹娥排污口等9个陆源入海排污口按月常规污染物监测,完成7个航次象山港周边海域陆源入海口主要污染物入海通量监测。继续开展近岸海域浮标实时监测系统建设,完成3个海上自动监测浮标投放工作,累计完成10个近岸海域浮标投放工作,浮标数据接收率达到90%以上。

5、实施海洋生物资源恢复。继续开展东海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2015年象山港、韭山列岛及檀头山以东海域人工增殖放流大黄鱼、黄姑鱼、黑鲷、曼氏无针乌贼、毛蚶、梭子蟹、对虾等苗种6.78亿尾(颗)。实施海洋牧场建设,渔山列岛海域投放“三无”船舶改造人工鱼礁85座,渔山列岛海域获评首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推进碳汇渔业建设(浅海贝藻养殖),完成浅海贝藻养殖约5.7万亩,其中藻类养殖约1.1万亩,贝类养殖约4.6万亩。妥善处理水生野生动物事件85起,及时救助、饲养和放生江豚、鲸鱼、海豚、海龟水生等野生动物205头(尾)。

四、大气环境

(一)基本状况

2015年,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稳中趋好。PM2.5、PM10、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浓度呈下降趋势,灰霾日比例下降,酸雨污染程度略有减轻,酸雨率持续下降,全市消除重酸雨区。但是复合污染趋势明显,PM2.5和二氧化氮浓度仍超出国家二级标准,细颗粒物污染较重,部分区域秋冬季节空气质量形势依然严峻,冬季灰霾影响明显。

1、环境空气质量

我市环境空气质量按综合指数计算在全国74个新标准先行重点城市中排名第24位;在长三角地区25个重要城市排名第6位,优于上海、南京、杭州和苏州;在省内11个地市排名第6位。各污染物浓度变化区域性、季节性非常明显,秋冬季节污染天气持续出现,灰霾现象相对严重。

(1)市区空气质量

2015年,市区空气质量有所好转。8个国控站点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评价,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92,达标天数比例82.7%,霾日74天,相比2014年综合指数上升0.04,达标天数持平,霾日减少44天。全年空气质量达标302天,超标63天,其中轻度污染49天,中度污染10天,重度污染4天。市区环境空气复合污染特征明显,首要污染物为PM2.5,主要污染物中PM2.5和NO2年平均浓度超标。

2015年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

(2)县(市)空气质量

2015年各县(市)10个省控站点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评价,达标天数比例范围68.5-89.0%。各县(市)环境空气中首要污染物为PM2.5,PM2.5年平均浓度均超标,余姚、慈溪PM10年均浓度超标。与2014年比较,象山、宁海达标天数比例有所上升,余姚、慈溪、奉化达标天数有所下降。

2015年各县(市)空气质量优良率

2015年各县(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范围为3.85~5.24,按污染程度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慈溪市、余姚市、奉化市、宁海县、象山县。

2015年宁波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状况

(3)环境空气污染物基本项目

a.二氧化硫

2015年市区二氧化硫日均浓度范围6μg/m3~57μg/m3,年平均浓度15μg/m3,比2014年下降11.8%,年均值达到二级标准,日均值全年无超标天。

各县(市)二氧化硫年均浓度范围9μg/m3~20μg/m3,年平均浓度15μg/m3。慈溪市、余姚市年均浓度高于全市平均,分别为20μg/m3、17μg/m3;奉化市年均浓度同同全市平均持平,为15μg/m3;宁海县、象山县年均浓度低于全市平均,分别为14μg/m3、9μg/m3。各县(市)年均值达到二级标准,日均值超标率均为0。

b.二氧化氮

2015年市区二氧化氮日均浓度范围6μg/m3~118μg/m3,年平均浓度43μg/m3,比2014年上升4.9%,年均值超标0.08倍,日均值超标9天,超标率2.5%。

各县(市)二氧化氮年均浓度范围223μg/m3~37μg/m3,年平均浓度30.8μg/m3。余姚市、慈溪市、奉化市年均浓度高于全市平均,分别为37μg/m3、35μg/m3、31μg/m3;宁海县、象山县低于全市平均,分别为29μg/m3、22μg/m3。各县(市)年均值达到二级标准,慈溪市、余姚市、奉化市、宁海县日均值超标率分别为1.6%、0.8%、0.3%、0.5%。

c.可吸入颗粒物(PM10)

2015年市区PM10日均浓度范围9μg/m3~278μg/m3,年平均浓度69μg/m3,比2014年下降5.5%,年均值达标,日均值超标17天,超标率4.7%。

各县(市)PM10年均浓度范围54μg/m3~74μg/m3,年平均浓度为63.6μg/m3。余姚市、慈溪市年均浓度高于全市平均,分别为71μg/m3、74μg/m3,超过二级标准;奉化市、宁海县、象山县年均浓度低于全市平均,分别为61μg/m3、58μg/m3、54μg/m3,达到二级标准。日均值均有超标,超标率在2.2%~5.5%之间。

d.细颗粒物(PM2.5)

2015年市区PM2.5日均浓度范围3μg/m3~192μg/m3,年平均浓度45μg/m3,比2014年下降2.2%,年均值超标0.29倍,日均值超标40天,超标率11.0%。

各县(市)PM2.5年均浓度范围37μg/m3~51μg/m3,年平均浓度为44μg/m3。余姚市、慈溪市年均浓度高于全市平均,分别为49μg/m3、51μg/m3;奉化市、宁海县、象山县低于全市平均,分别为42μg/m3、41μg/m3、37μg/m3。各县(市)年均值超过二级标准,日均值超标率在6.0%~15.1%之间。

e.一氧化碳(CO)

2015年市区一氧化碳日均浓度范围0.5mg/m3~2.0mg/m3,全年平均浓度1.4mg/m3,与2014年持平,日均值全年无超标天。

各县(市)一氧化碳日均浓度范围1.2mg/m3~1.6mg/m3,日均值全年无超标天。

f.臭氧(O3)

2015年市区臭氧日平均浓度范围8~232μg/m3,比2014年上升9.3%。日平均浓度超标25天,超标率6.8%。

各县(市)臭氧日平均范围146~181μg/m3之间。超标率在4.7%~17.5%之间,最低宁海4.7%,最高慈溪17.5%。

2、灰霾

2015年灰霾日共74天,比例20.3%,比2014年减少了44天,下降12个百分点。

3、酸雨

2015年全市酸雨污染程度继续减轻,消除重酸雨区,余姚、慈溪、北仑为轻酸雨区,奉化、宁海、象山、老三区、鄞州、镇海为中酸雨区。与2014年相比,酸雨率有所下降,降水酸性程度有所减弱。

(1)酸雨频率

2015年全市酸雨发生频率77.3%,比2014年下降6.5个百分点。老三区、奉化、宁海、象山、镇海酸雨频率年均浓度高于全市平均,分别为86.4%、87.6%、89.7%、86.8%、92.9%;余姚、慈溪、鄞州、北仑低于全市平均,分别为59.4%、46.6%、74.2%、68.7%。与2014年相比,镇海、宁海酸雨率有所上升,其它县(市)区酸雨率均有所下降。

(2)降水酸度

2015年全市降水pH年均值在4.70~5.38之间,年平均值为4.89,比2014年上升2.9%。与2014年比较,慈溪、北仑降水酸性程度减轻一级,由中酸雨区好转为轻酸雨区,其它区域降水酸性程度不变。

4、其他大气污染情况

(1)挥发性有机物(VOCs)。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状况与国内同类城市比较处于同等污染水平,但时空分布特征明显,季节分布呈现冬春季高、夏秋季低的特征,VOCs种类和浓度空间分布上宁波市区、北仑和镇海VOCs种类和浓度普遍高于其他区域。由于机动车拥有量快速增长,苯系物浓度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机动车尾气排放已成为我市环境空气中VOCs污染的主要来源。

(2)交通干线两侧空气质量。交通干线两侧空气质量SO2、CO年均浓度未超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NO2、PM10、PM2.5年均浓度均超二级标准。NO2与PM10明显高于环境浓度,PM2.5基本持平。

(3)秸秆焚烧。2015年卫星遥感监测火点70个,其中4、5月份、7、8月份为秸秆焚烧的高发期,占全年火点数的70%。焚烧火点区域分布主要集中在余姚、慈溪、奉化、鄞州和镇海,五个县市区火点数量约占全市82.9%。

5、废气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2015年全市二氧化硫排放量10.36万吨,其中工业排放10.20万吨;氮氧化物排放15.52万吨,其中工业排放13.16万吨,机动车排放2.32万吨;烟(粉)尘排放量3.20万吨,其中工业排放2.81万吨。

(二)措施与行动

1、稳步推进大气减排重点工程建设。贯彻落实新一轮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燃煤火电(热电)机组实施烟气清洁排放技术改造,北仑电厂、国华电厂和大唐乌沙山电厂6台60万千瓦以上火电机组完成清洁化改造,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排放达到“天然气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宁波钢铁厂2台430平米的烧结机脱硫工程、宁波科环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水泥窑脱硝工程、康力玻璃脱硫脱硝工程、镇海炼化一催化和二催化设施的脱硫脱硝工程等一批钢铁、水泥、玻璃行业的大气污染治理设施相继建成投运。

2、持续推行煤耗总量控制和清洁能源替代战略。实施《宁波市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方案(2014-2017)》,推进清洁能源替代战略,新建项目禁止配套建设自备燃煤锅炉,临港工业区淘汰分散供热设施,推广大型电厂富余蒸汽集中供热,实现能源循环利用。2015年GDP综合能耗下降2.5%,“十二五”累计GDP能耗下降18.7%,完成省政府下达的2015年和“十二五”能耗总量考核目标。深化禁燃区建设,累计淘汰改造高污染燃料使用设备1439台,建成“禁燃区”1083平方公里。继续实施差别电价政策,加快落后产能淘汰,继续严格执行铸造、不锈钢熔炼行业差别电价政策,130家企业实施差别电价政策,征收差别电价资金1688万元。加大“低小散”行业整治,重点整治杭州湾印染园、鄞州电镀城内、镇海紧固件酸洗行业、慈溪小服装小鞋帽、宁海铝压铸等高耗能行业,505家企业完成淘汰任务,232家落后企业整体关停。

3、不断深化大气联防联控工作。工业烟粉尘治理稳步推进,9家水泥企业完成提标改造工作,粉尘排放达到新标准要求,宁波港、镇海后海塘煤场通过建设防风网、高空喷淋系统和人工降雾等措施减少煤粉尘污染。化工行业全面开展VOCs治理,列入“浙江省第一批VOCs治理项目”的48家企业中,40家企业完成治理提升任务。75家企业开展新一轮“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工作,共检测点位29.79万个,发现泄漏点位1350个,修复点位615个,每年可削减有机废气排放超100吨。所有加油站、油库、油罐车均完成油气回收治理。废塑料行业专项整治取缔2195家非法加工户和3500家不规范经销户,关闭持证加工户437家。中心城区基本完成干洗、汽修行业的治理工作。

4、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稳步推进。11月1日起全市行政区域内全面实施“黄标车”禁行,加强限行执法工作。2015年全市处罚黄标车违反限行30457起,两年累计处罚42101起;继续实施“黄标车”淘汰政策,2015年淘汰“黄标车”50808辆,发放补贴资金4.96亿元,累计淘汰“黄标车”110574辆,发放补贴资金8.42亿元;加强集卡和危化品运输车环保治理,2015年提前淘汰重污染集卡和重型危化车3575辆,累计淘汰4973辆。

5、不断加强环境空气监测能力。继续加大投入,完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和多模式数值预报系统,提高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警能力。2015年发布大气重污染黄色预警3次,启动应急行动方案,减少污染物排放,最大限度保障公众健康。

五、声环境

(一)基本状况

1、功能区噪声

2015年居民文教区、混合区、工业集中区昼间噪声和夜间噪声全部达标,交通干线两侧昼间噪声全部达标,夜间噪声全部超标。与2014年相比,各地夜间功能区噪声质量明显改善。

2、区域环境噪声

2015年宁波市区昼间区域环境噪声均值为57.1分贝,声环境质量属一般。余姚、慈溪、奉化、象山区域环境噪声质量均属较好,分别为54.2分贝、54.1分贝、54.9分贝、54.7分贝。宁海区域环境噪声质量属一般,为55.2分贝。与2014年相比,宁海区域环境噪声质量变差一个等级,其他区域保持相对稳定。

3.交通噪声

2015年宁波市区昼间道路交通噪声均值为68.2分贝,声质量属较好;余姚、宁海、象山道路交通噪声质量属好,分别为67.6分贝、67.9分贝、67.4分贝;慈溪、奉化道路交通噪声质量属较好,分别为69.1分贝、69.3分贝。与2014年相比,市区及各县(市)交通噪声质量保持相对稳定。

(二)措施与行动

1、加强噪声达标区管理。主要加强酒吧等娱乐行业污染控制监管,重点查处夜间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等违法行为,努力营造安静适宜的人居环境。

2、继续推进噪声达标区创建。强化城市产业功能定位,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噪声污染严重的化工、机械等企业陆续迁出市区,集中入园,减少城区工业噪声污染。继续推进噪声达标区创建,全市噪声达标区面积达到260.21平方公里。

六、固体废物

(一)基本状况

1、一般工业固废

2015年,全市工业企业共产生一般工业固体废物1155.41万吨,综合利用1117.89万吨(其中往年1.12万吨),综合利用率为96.66%;处置28.65万吨(其中往年0.18万吨),贮存10.17万吨,处置利用率为99.12%。固废种类主要是:粉煤灰、炉渣、冶炼废渣、脱硫石膏和废水处理污泥。

2、危险废物

2015年,全市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63.51万吨,综合利用38.73万吨(其中往年0.05万吨)综合利用率为60.93%;处置24.57万吨(其中往年0.92万吨),贮存量1.18万吨,无危险废物排放,处置利用率为98.17%。危废种类主要是:废酸、化工废物、表面处理污泥,其中废酸、化工废物主要为产生企业自行利用处置,表面处理污泥全部为集中利用处置。

2015年,全市产生医疗废物10956吨,集中处置10956吨,处置率100%。

3、进口废物

2015年受理限制类进口废物12批,环保部许可进口278.0万吨,实际进口加工利用163.7万吨,其中废塑料59.9万吨,废五金类58.6万吨,废纸45.1万吨。

4、生活垃圾

全市垃圾处理厂10家,垃圾处理量318.88万吨。其中填埋处理141.26万吨,焚烧177.62万吨,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生活垃圾处理节能减排工作效果明显。

5、处置能力

危险废物和污泥无害化处置体系日益完善。全市现有危险废物经营处置企业15家,处置能力43万吨/年,集中处置危险废物15.43万吨,审批危险废物转移计划3500家次。污泥无害化处置设施10座,日处置能力2865吨。

(二)措施与行动

1、加快构建固废处置体系。相继建成慈溪垃圾焚烧飞灰填埋场扩建项目、宁海废酸综合利用项目、宁波北区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污泥干化项目等一批危险废物、固体废物设施建设,全市共有危险废物处置利用企业14家,形成危险废物处置能力27.6万吨/年、污泥处置能力70万吨/年的固体废物处置设施体系,保障工业固废安全规范处置。

2、不断完善危废监管体系。建设“宁波市固废综合信息监控系统”,逐步推进危险废物和污泥产生、处置全程信息化监控,开展危险废物和污泥产生、处置全程信息化监控,12家危废处置企业安装视频监控设施20台(套),12台运输车辆安装GPS定位监控设施。

3、加强污染场地风险管控。推广江东区庆丰热电地块的修复试点工程的经验,规范污染场地调查评估与修复治理的程序,推动原宁波硫酸厂等6家企业污染场地开展调查与风险评估工作,完成2个地块风险评估备案工作。

4、强化医疗废物全程监管。完善医疗废物收集环保管理制度,规范管理医疗废物集中收集点292个,覆盖全市所有402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确保医疗废物48小时内收集到指定暂存点,实现医疗废物管理无缝化。

5、加强持久性有机污染防治。全市32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产生企业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17家废弃物焚烧企业开展二监督性监测工作。全市17家废弃物焚烧企业均安装厂区外信息公开显示屏,实时公开焚烧炉环境信息数据,接受社会监督。

6、创新进口固废管理工作。规范进口废物利用企业许可证管理,实行企业经营情况记录簿制度。

七、辐射环境

(一)基本状况

2015年宁波市辐射环境质量总体良好,电离、电磁辐射水平保持稳定。与2014年相比,均未见明显变化。

1、放射源及射线装置

2015年全市涉源单位160家,申报登记密封性放射源1314枚,比上年增加12枚。射线装置应用单位408家,申报登记各类射线装置1263台(套),比上年增加42台(套)。所有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均处于严格监控之下,未对环境造成污染。

2、电离辐射

2015年瞬时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59.4~69.8nGy/h,累积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102~109nGy/h,处于正常环境本底水平范围内。地表水、饮用水、海水及土壤中的铀-238、钍-232、镭-226、钾-40、锶-90、铯-137等天然放射性核素活度与历年均值相比无明显变化,处于天然辐射本底水平范围内,未出现异常。

3、电磁辐射

环境电磁辐射水平总体情况较好,电磁环境本底水平符合国家标准,且集中在较低辐射水平范围。在公众正常活动区域内,移动通讯基站、高压输变电设施以及广播电视发射装置等电磁污染点源的电磁辐射均符合国家标准。高压输变电设施周围环境敏感点工频电场和磁感应强度,广播电视发射系统、移动通讯基站周围的环境敏感点电磁辐射水平均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相关标准。

(二)措施与行动

1、加强辐射项目审批和验收工作。严把审批关口,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审批效率,完成市级辐射项目环评审批14个,竣工环保验收项目9个,核发辐射安全许可证56份,全市辐射工作单位实现100%持证运营。

2、强化辐射安全监管工作。开展2015年度电离和电磁辐射环境监管检查及监督性监测工作,完成125家核技术利用单位和金属熔炼企业市级电离辐射环境监管检查和监督性监测,对全市输变电、移动通信基站、广电等电磁辐射项目进行了电磁辐射环境市级监管检查和监督性监测。组织各县(市)区完成电离和电磁辐射环境县级监管检查和监督性监测工作。实施全市500多家核技术利用单位核安全文化宣贯专项行动。

3、加强废旧放射源辐射安全监管工作。2015年全市21家涉源单位48枚废旧放射源及时得到安全合法收贮,收贮率达到100%,慈溪辐照中心全部1类废旧放射源完成退役工作,有效维护辐射环境安全。

八、自然生态环境

(一)基本状况

2015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较好水平,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为80.8,等级为优(EI≥75),在全省11个设区市中排名第6。与2014年相比,排名上升了3位。余姚、奉化、宁海、象山、鄞州、北仑生态环境状况级别为优,慈溪市、镇海区、海曙区、江北区生态环境状况级别为良,江东区生态环境质量为一般。与2014年相比,余姚、慈溪、宁海、海曙生态环境质量变好,江东区改善明显,其他区域无明显变化。

(二)措施与行动

1、加强敏感区域生态保护。划定四明山区域生态保护红线,制定《四明山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实施细则》,规范四明山区域资源开发利用活动。

2、深入实施河道水环境建设。全市完成河道综合整治252公里,河道疏浚302公里;开工建设6个镇(乡)、38个市级村庄水环境治理项目。实现河道生态调水10000万方,主要河道保持正常水位,水域环境总体良好。

3、加强水土流失治理。通过封育治理、植树种草、生态小流域治理、水源涵养林建设等措施,全市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35.2方公里,完成喷微灌面积4万亩和3个市级智能化喷微灌示范基地建设,完成投资1.1亿元。

4、开展水库库区饮用水源保护。完成横山水库大堰镇谢界山、车岙港水库九江村龙潭溪等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工程项目,周公宅水库大岚镇大俞村水环境示范村建设等水库库区饮用水源保护项目15个。

5、开展绿色矿山、“四边三化”、“两路两侧”专项行动。完成7家绿色矿山建设,全市绿色矿山总数达到50家。完成河道绿化(植物护岸)长度62公里,建成森林通道462公里,拆除铁路沿线违章建筑4.1万平方米,“四边”区域基本实现无明显垃圾、无违法广告、无违章搭建。“两路两侧”省定467个问题点完成整治458个,整治完成比例98%,两路两侧美丽风景线初步建立。

6、推动生态农业发展。整治畜禽养殖场1518家,建成标准化水禽场16家,畜禽粪便收集处理中心2家,新增生态消纳地31.2万亩。深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和虫害生物防治,全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351.2万亩,商品有机肥9.05万吨,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140万亩,农药“减量”示范面积200亩,农药减量451.12吨。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广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等循环利用模式,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7.04%,新增沼液利用量25.2万吨,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71%,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95%。

7、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庄212个,累计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784个,完成接入户数22万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比例达70%。

8、生态环保创建活动成果显著。北仑区通过国家级生态区创建考核验收,江北区通过国家级生态区创建技术评估。全市共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市)区4个,9个涉农县(市)区均创建成省级生态县(市)区。

宁波市环境状况公报 篇2

我国法定报告家畜疾病有16种。其中猪水疱病、鼻疽、蓝舌病和马传染性贫血全年无疫情, 笔者对2012年12月至2013年11月的法定报告的11种家畜疾病状况进行了分析, 总结如下, 共同行参考。

1 病毒病

1.1 口蹄疫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所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偶蹄兽, 偶见于人和其他动物。口蹄疫病毒50℃即可灭活, 对于以熟食为主的人类危害不是很大。该病在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性疹, 影响偶蹄兽的采食和生长性能、生产性能的发挥, 加之传播速度快, 恶性口蹄疫对幼龄偶蹄兽的致死率很高, 对养殖业的危害较大, 故OIE和我国均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

2012年12月至2013年11月, 我国大陆报告疫情的省份有辽宁、江苏、西藏、青海、新疆、广东、四川和云南。全年有33起, 10~11月无疫情报告, 6月份出现疫情的省份最多 (江苏、西藏、青海、新疆、广东、四川和云南) , 5月 (7起) 和6月 (10起) 发生17起, 占总数的51.52%。西藏较为严重, 7个月出现疫情15起, 占总数的45.45%, 其次是新疆7起。主要为A型和O型口蹄疫。

1.2 狂犬病

狂犬病也称疯狗病, 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所有温血动物包括人类, 都可能被感染。致死率很高, 接近100%。它是人畜互传, 双向传播的人兽共患病, 对人类危害极其严重, 为此家畜狂犬病的监测质量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在过去的12个月中, 我国大陆有内蒙古、广西、山西、河北、四川和贵州等省份报告疫情130起, 疫情主要集中在内蒙古124起, 占95.39%。2月、6月、11月无疫情报告, 12月份发生109起, 占83.85%。

1.3猪瘟

猪瘟也称烂肠瘟, 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疫病, 尽管多年的强免政策已使该病基本得到控制, 但各种原因导致的免疫失败, 使该病依然是威胁养猪业的主要疾病。

在过去的12个月中, 国内的猪瘟疫情主要集中在安徽、湖北、广西、云南、贵州、甘肃、陕西、吉林等省份, 除2月和11月, 其他月份都有发生, 以云南的发生频次最高, 有9个月份有疫情报告。全年共发生140起, 广西发生46起, 云南发生43起, 安徽16起, 陕西13起, 四省118起占总数的84.29%, 广西和云南两省占总数的63.57%。全年以12月份发生次数最多101起, 占总数的72.14%。

1.4 猪繁殖和呼吸系统综合征

该病因在发病过程中会出现短暂性的两耳皮肤紫绀, 也称蓝耳病。主要感染猪, 尤其是母猪, 严重影响其生殖功能, 临床以流产, 产死胎、木乃伊胎、弱胎, 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

在过去的12个月中, 国内的猪繁殖和呼吸系统综合征疫情主要集中在浙江、山东、重庆、云南、湖北、江苏、陕西、广西、海南、江西、海南、青海等省份, 除2月、4月、10月没有疫情, 其余省份均有疫情发生, 以重庆的发生频次最高, 有7个月份有疫情。全年共发生75起, 重庆15起、湖北23起、江西17起、山东7起, 4省占总数的82.67%。全年以12月份发生次数最多42起, 占总数的56%。

1.5 绵羊痘和山羊痘

由山羊痘病毒引起的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以全身皮肤、有时也在黏膜上出现典型痘疹为特征。OIE将其列为A类疫病。

该病全年报告疫情284起, 以12月份最多135起, 占总数的47.54%。内蒙古、辽宁、安徽、湖南、广西、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浙江、山东14省份有疫情报告, 内蒙古10个月有疫情, 甘肃和宁夏9个月有疫情。疫情主要集中在内蒙古 (89起) 、甘肃 (78起) 和宁夏 (62起) , 三省报告疫情229起, 占总数的80.63%。

1.6 兔病毒性出血症

又称兔瘟, 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亲戚的一种急性、败血性、高度接触传染性、致死性和以全身实质器官出血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本病发病急, 病死率高, 常呈暴发性流行, 传播迅速, 几天内危及全群。发病率和病死率均高达95%以上, 是威胁养兔业的重要疾病之一。

本病每月都有发生, 以12月为高峰期, 报告疫情116起, 全年报告疫情227起。疫情分布于北京、河北、内蒙古、浙江、安徽、福建、湖南、广东、广西、重庆、甘肃、新疆和黑龙江14个省份, 以河北 (43起) 和重庆 (91起) 最为突出, 不仅12个月均有疫情报告, 而且两省市的报告数134起, 占总数的59.03%。

2 细菌病

2.1 布氏杆菌病

该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以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 引起流产、不孕和关节炎、睾丸炎为特征, 患病动物可以长期带菌, 牧民或兽医接羔为主要传播途径。皮毛、肉类加工、挤奶等可经皮肤黏膜受染, 进食病畜肉、奶及奶制品可经消化道传染。人感染后可表现波浪热、骨关节、肌肉和神经痛, 乏力、倦怠、关节强直、关节腔积液、滑液囊炎、腱鞘炎, 少数女性乳房肿痛, 流产等, 严重危害畜牧业和人类健康。

该病无季节性, 以牧区多发。在过去的12个月里, 国内共报告疫情8865起, 6~12月为高发期, 月报告疫情200起以上, 12月最高5355起, 占总数的60.41%。大陆只有北京、天津、上海、吉林、西藏、福建、海南、湖南和广东没有疫情报告, 其余省份均有分布。内蒙古最多7383起, 占总数的83.28%, 在100起以上的省份还有新疆921起, 山西177起, 浙江144起, 陕西108起。以上5省份的报告数占全年报告书的98.52%。

2.2 炭疽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人因接触病畜及其产品及食用病畜的肉类而发生感染。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坏死、溃疡、焦痂和周围组织广泛水肿及毒血症症状, 皮下及浆膜下结缔组织出血性浸润;血液凝固不良, 呈煤焦油样, 偶可引致肺、肠和脑膜的急性感染, 并可伴发败血症。自然条件下, 食草兽最易感, 人中等敏感, 主要发生于与动物及畜产品加工接触较多及误食病畜肉的人员。

近些年, 炭疽已经很少发生。在过去的一年里, 只有4月、8月、10月和12月有疫情报告, 共发生7起, 集中在青海 (3起) 、云南 (2起) 和甘肃 (2起) 。

2.3 猪肺疫

猪肺疫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全年均有发生, 多集中在我国大陆东经100~120度范围内发生, 与这一带的温度比较温暖有关, 东北三省和西藏、新疆无疫情或发生频次很低。全年发生疫情4214起, 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6省全年都有发生, 河北、江苏、湖南、广东11个月有疫情发生, 浙江、江西10个月有疫情发生, 其他省份在10个月以下。各个省份发生率12月份的发生率都是最高的, 所以全年12月份发生率最高1802起, 占全年的42.76%。发生率位于前几位的省份为四川 (1184) 、广西 (1111) 、重庆 (656) 、湖南 (233) 、湖北 (220) 、云南 (173) 、海南 (144) , 发生3721起, 占总数的88.30%。吉林、辽宁、内蒙古、北京、河南、西藏全年无疫情。

2.4 猪丹毒

猪丹毒是红斑丹毒丝菌, 即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全年均有发生, 除吉林、北京、天津、河南、西藏4省外, 其他省份均有疫情发生。广西、湖北、重庆、四川、贵州、陕西6省全年都有发生, 江苏、浙江、湖南、海南4省11个月有疫情, 云南10个月有疫情, 其他省份均在10个月以下。全年发生疫情3384起, 各个省份发生率12月份的发生率都是最高的, 所以全年12月份发生率最高18547起, 占全年的45.72%。发生率最高的省份为四川 (901) 、广西 (658) 、重庆 (569) 、湖南 (314) 、湖北 (282) 、浙江 (152) , 发生2876起, 占总数的84.99%。

3 寄生虫病

法定报告家畜寄生虫病只有一种猪囊虫病, 该病是由猪囊尾蚴 (猪囊虫) 寄生于猪的肌肉中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人们俗称患囊虫病猪的肉为米猪肉。成虫寄生于人的小肠;幼虫寄生在猪的肌肉组织, 有时也寄生于猪的实质器官和脑中。幼虫也能寄生在人的肌肉组织和脑中, 从而引起严重的疾病。该病的发生与流行与人的粪便管理和猪的饲养方式密切相关, 多发生于经济不发达、环境卫生状况不好的地区。2012年12月至2013年11月, 该病主要集中在云南、广西、青海3省份, 全年发生21起, 云南发生15起, 占总数的71.43%, 且每个月份都有发生。青海5起, 广西1起。

宁波市环境状况公报 篇3

全民义务植树运动蓬勃开展

各级领导率先垂范,义务植树蔚然成风。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了首都义务植树活动。胡锦涛总书记在植树时指出:“深入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不断扩大国土绿化面积,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希望全社会大力弘扬植绿、护绿、爱绿的文明新风,积极参与义务植树活动,注重科学、提高质量、加强管护,确保种一棵、活一棵、成材一棵。要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使祖国大地变得更加秀美。”在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领导和共和国部长及地方党政军领导干部的带领下,适龄公民踊跃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再一次掀起了全民植绿、兴绿、护绿的新热潮。

义务植树组织管理得到加强,形式不断创新。目前,已有北京、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新疆、内蒙古等18个省区市相继颁布《国土绿化条例》或《义务植树条例》。北京市强化街道和乡镇义务植树属地管理制度,开展城乡手拉手义务植树活动,明确了绿地认养、购买碳汇、以资代劳等18种义务植树形式。上海市在各区县、乡镇普遍设立义务植树点,组织市民开展绿化造林活动。陕西“我为延安种棵树”活动开展 3年来有17万人参加植树。

义务植树宣传发动蓬勃开展,公民绿化意识显著增强。据统计,2009年共有5.9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植树

24.8亿株(含折合株数)。截至2009年底,累计有121.1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植树563.3亿株。

现代林业建设扎实推进

林业改革取得重大成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开,全国已确权林地面积1.01亿公顷,占集体林地的59.4%,发证面积0.76亿公顷,占集体林地总面积的44.6%。同时,公共财政支持林业发展制度逐步完善,农村林业金融制度开始建立,集体林木采伐管理机制改革取得突破,林权流转行为逐步规范,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扎实推进。

生态系统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年完成造林588.47万公顷,森林面积大幅度增加,森林质量明显提升。据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全国森林面积1.95亿公顷,比上一次清查净增0.21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0.36%,净增2.15个百分点;活立木蓄积量149.13亿立方米,净增11.28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0.62亿公顷,净增840万公顷,继续保持世界首位。三北防护林工程完成造林118.64万公顷。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实现了基干林带合拢。退耕还林工程完成118.68万公顷退耕、造林和封育任务。长江防护林工程两湖两库治理效果明显,林业血防工程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太行山绿化工程建设涌现出山西长治等一批典型,珠江防护林工程、平原绿化工程稳步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完成公益林建设154.2万公顷,管护面积达1.04亿公顷。实施了湿地生态保护恢复工程,启动了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全国新增国家湿地公园试点62处,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总数达到100处,国际重要湿地37处,全国湿地保护面积达到1795万公顷,占自然湿地总面积的49.6%。实施了《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继续推进国家级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启动了第四次全国荒漠化沙化监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完成营造林建设任务45.77万公顷。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4处,新增面积7.7万公顷。全国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总数达到2012处,总面积达到1.23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2.8%。

林业产业体系初步形成。颁布了《林业产业振兴规划》、《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木材加工、木浆造纸等产业发展顺利,森林旅游、木本粮油等产业方兴未艾。全年完成速丰林基地建设75.8万公顷,速丰林基地建设累计完成730.87万公顷。全年森林公园共接待游客3.3亿人次,直接旅游收入219亿元,带动社会综合旅游收入近1800亿元。经济林种植与采集业年产值达到3700亿元,全年生产油茶良种嫁接苗近4.2亿株,新种植油茶林8.93万公顷,改造低产油茶林19.87万公顷。全年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1.58万亿元,同比增长9.8%。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全国各类生态文化协会、学会、促进会、研究会相继成立,各种采风、创作活动踊跃。中国湿地博物馆、退耕还林展览馆建成,一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基地落成。

草原建设成效显著

国家实施草原重大生态建设工程,集中治理生态脆弱和严重退化草原,有效遏制了全国草原生态加速恶化的势头。退牧还草工程围栏封育4503.5万公顷,京津风沙源工程治理草原343.2万公顷,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工程围栏封育种草10.7万公顷。

城乡绿化快速发展

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35.65万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7.37%,绿地率达33.29%,城市人均拥有公园绿地面积9.71平方米。全国已有14个城市成为国家森林城市,146个城市、30个县和10个镇分别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区)、国家园林县城和国家园林城镇。

部门绿化稳步推进

中央直属机关新建庭院绿地35.7万平方米,改建绿地26万多平方米,新建屋顶绿化面积7000平方米。中央国家机关义务植树10多万人次,植树10多万株,抚育中幼林200多万株。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完成“三荒”造林2.67万公顷,创建绿色营区和生态营区186个,支援地方义务植树3.3万公顷。各级团组织发动青少年800多万人次参与绿化相关活动,建设青少年绿色家园、绿化基地、共青林等示范项目300多个。各级妇联以“三八绿色工程”活动为载体,组织广大妇女积极参与植树造林、防沙治沙活动。

铁道系统当年绿化里程4082.7公里,使国家铁路已绿化里程达到33155.2公里,占宜林铁路全长的73.7%。交通运输系统实施通道绿化建设,新增公路绿化里程6.7万公里,全国公路可绿化里程已绿化167.7万公里,绿化率达57.3%。水利系统完成义务植树520万株,绿化荒山、荒沟、荒丘、荒滩180万公顷,庭院绿化240公顷,湖泊、水库绿化面积3800公顷,江河沿岸绿化5200公里,渠道两侧绿化1240公顷。教育系统开展“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校园”活动,积极种植校园防护林、校园绿化林。中国石油矿区绿地面积达到3.5万多公顷、绿地率29.86%。冶金系统加强生产、生活区和矿山复垦造林绿化,新增绿地近万亩。

森林草原“三防”成效显著

森林草原防火不断加强。实施了《全国森林防火中长期发展规划》,森林防火基础设施等各项建设取得进展,全国森林火灾发生起数和受灾面积比2008年分别下降了38.4%和18.4%。发生草原火灾192起,受害面积2.48万公顷,连续两年无人员伤亡。

森林草原有害生物防控进一步加强。全国防治草原鼠害699万公顷,防治草原虫害517万公顷。运用生物生态方法防治有害生物面积达607万公顷。

森林、草原资源保护行动深入开展。组织开展了“绿盾三号行动” 和林区社会治安整治、禁种铲毒等系列专项行动。查处破坏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案件17万多起。查处林业行政案件29.38万起。依法查处开垦草原、非法征占用草原、非法采集草原野生植物等违法案件27000余起。

2009年,国土绿化建设和管理取得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现有宜林地造林难度加大。二是森林草原质量低下、生态功能不强。三是违法侵占林地、草原、绿地、湿地资源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地方乱砍滥伐、乱采滥挖等现象屡禁不止。四是城市绿化发展不平衡,尤其是西部地区城市绿化总体发展滞后。五是造林绿化资金投入不足。六是义务植树尽责率有待提高。

2009深圳市环境状况公报 篇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和《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的规定,现公布《2009深圳市环境状况公报》。

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主任:

二○一○年六月

一、综述

(一)环境质量概况

2009年,全市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水平。

环境空气质量符合国家二级标准;主要饮用水源水质良好,符合饮用水源水质要求;河流污染仍较严重,主要河流中下游水质劣于国家地表水Ⅴ类标准;东部近岸海域海水达到国家海水水质第一类标准,西部近岸海域海水受到一定程度污染,水质劣于第四类标准;城市声环境处于轻度污染水平;辐射环境处于正常水平。

(二)环境保护与建设

2009年,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设立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为主管全市人居环境的市政府工作部门;基本完成《深圳市人居环境工作纲要》编制;完成《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的修订并颁布实施;超额完成国家和省下达我市污染减排任务;首次将生态资源测算纳入环保实绩考核;继续保持对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运用经济杠杆调控企业环境行为;继续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工作启动宜居城市创建工作;我市被评为全国污染源普查先进集体污染源普查工作受到环保部高度肯定2009年,我市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率达到81.04%。

二、环境空气

(一)环境空气质量

全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优)和二级标准(良)的天数共364天,占全年总天数的99.7%,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超过二级标准的天数为1天,占全年总天数的0.3%(见图1)。空气中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见图2)。

二氧化硫年日平均浓度为0.013毫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0.003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日平均浓度为0.042毫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0.005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平均浓度为0.057毫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0.006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平均浓度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全市降水pH值年均值为4.80,比上年上升0.01,降水酸性有所减弱;酸雨频率为60.4%,比上年下降4.0个百分点,酸雨污染较上年有所减轻。

年平均降尘量为4.85吨/平方公里·月,比上年下降0.33吨/平方公里·月,达到广东省推荐标准。

(二)措施与行动

电力行业污染整治方面。完成宝昌、钰湖电厂“油改气”管路铺设工程;完成妈湾电厂1号机组低氮燃烧器改造,每年将减排氮氧化物2000吨;完成南山热电注水降氮方案评估工作,注水降氮试验取得成功后相关技术规范和操作流程将在全市各燃油电厂推广。

机动车排气污染整治方面。基本完成加油站、储油库及油罐车的油气回收工程改造;推广液化天然气(LNG)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强化机动车环保车型目录管理,对新车上牌严格执行机动车国III排放标准;加大用车监管力度,全年路检污染物高排放车辆21602辆,抽检公交车5949辆,专项治理客货运、环卫等行业车辆2652辆;强化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受理查处被举报黑烟车7921辆;扩大黄标车限行区域,施行第八、第九阶段限行措施;完成推广国Ⅳ车用燃油、在用车简易工况法排气检测及实施在用车排气检测与强制维护制度的前期准备工作。

扬尘污染治理方面。联合城管、交警等部门组织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检查建筑施工工地3542项次,减少施工扬尘;改进道路清洁方式,减少道路扬尘污染。

其它方面。完成大气污染源清单调查;完成全市VOC排放现状调查,推进全市VOC污染源整治工作,对重点行业典型排放源开展VOC专项监测和污染治理试点工作。

三、水环境

(一)水环境质量

水库:松子坑水库、梅林水库、罗田水库、清林径(论坛 新闻)水库、赤坳水库、径心水库、铜锣径水库和枫木浪水库水质为优,达到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其中松子坑水库达到Ⅰ类标准,其他水库水质良好,达到Ⅲ类标准。与上年相比,罗田水库和松子坑水库水质有所改善,其他水库水质基本保持稳定。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河流:部分河流上游河段水质相对较好,深圳河、龙岗河、坪山河上游水质分别达到国家地表水Ⅳ、Ⅲ、Ⅱ类标准;主要河流中下游水体仍普遍受到污染,水质劣于地表水Ⅴ类标准,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总磷和生化需氧量。与上年相比,观澜河污染程度有所减轻,新洲河、福田河等河流污染程度有所加重,大沙河、茅洲河、龙岗河、坪山河、凤塘河和沙湾河水质基本保持稳定。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77.78%。

近岸海域:东部近岸海域海水水质良好,符合国家海水水质第一类标准,西部近岸海域海水水质劣于第四类标准,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与上年相比,东部近岸海域海水水质保持稳定,西部近岸海域海水水质污染程度有所减轻。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81.82%。

(二)措施与行动

饮用水源保护方面。推进雁田水库及其入库支流污染综合整治;完成石岩水库支流上屋水截污工程和深圳水库大望溢流管建设;推进石岩水库环库截污工程、西丽水库前置库工程和9座水库水源涵养林建设;开展8座主要水库的隔离管理工作;开展深圳水库沙湾路段货车通行大检查;完成19座水库水源一级保护区直接排污口、暴露垃圾、违法种养、违法开发等四类环境风险隐患的调查和处理。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完成南山污水处理厂二级生化改造工程,新增二级污水处理能力56万吨/日,稳步推进布吉等13座污水处理厂建设,建成污水管道200公里;2009年,我市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17%;福永污泥处理厂(二期)建成投产,新增污泥处置能力350吨/日,宝安污泥粪渣处置场完成设备招标,龙岗污泥处置场建设全力推进,南山污泥干化项目进入调试阶段。

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方面。完成深圳河河口治理一期工程和深圳河治理三期工程竣工验收;完成深圳水库排洪河综合整治工程,成为全市第一个河流生态景观示范项目;观澜河干流截污工程基本完成;茅洲河界河段清淤清障工作基本完成;福田河、新洲河、布吉河、大沙河综合整治工程按计划推进;沙井河、燕罗、公明等大型泵站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四、声环境

(一)声环境质量

城市声环境质量基本稳定,区域环境噪声处于轻度污染水平,道路交通噪声处于良好水平,但部分路段道路交通噪声超标。

全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6.8分贝,与上年相比上升0.4分贝,其中特区内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6.8分贝。

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9.5分贝,与上年相比上升0.3分贝,其中特区内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9.7分贝。

(二)措施与行动

加强噪声监管,开展夜间现场巡查,严厉打击违法施工行为;严格排污申报登记工作,推动过去的被动处理投诉模式向施工噪声全过程管理和源头控制的主动管理模式转变;实施建筑施工环境监理制度;实行夜间施工提前公告制度,做好事前预防控制工作;组织召开轨道交通施工噪声现场管理先进经验交流会,指导地铁施工工地优化施工工艺、调整作业时间和安装简便可行的消声环保设施,推广先进的噪声污染防治技术;采用SMA技术,完成深南路降噪改造工程建设。

五、固体废物

(一)固体废物处置状况

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39.45万吨,处置利用率为99.89%。其中收集处置工业危险废物34类,共33.66万吨,比上年减少0.52%,工业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100%;收集医疗废物7952.18吨,比上年增长24.89%,医疗废物集中处理率100%。

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为475.96万吨,无害化处理量为448.84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4.30%,其中焚烧垃圾191.71万吨,填埋垃圾257.13万吨。

(二)措施与行动

实施危险废物从源头到末端处置的电子化全过程监管;以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和经营单位为重点,强化固体废物管理,防止二次污染产生;编制应急预案,加大对医疗机构和医疗废物处置单位的管理力度,确保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甲型H1N1流感期间,做好疫情通过医疗废物途径传播的防控工作;全面启动家电“以旧换新”工作。

完成粪渣无害化处理厂建设;完成新建卫生处理厂主体工程建设;完成老虎坑垃圾填埋场(二期)建设前期工作;完成下坪固体废弃物填埋场和老虎坑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出水达标改造工程部分前期工作;推进南山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前期工作;完善餐厨垃圾收运信息系统建设,完成南山循环经济产业园餐厨垃圾处理项目主体设备安装。

六、辐射环境

(一)辐射环境质量

全市辐射环境质量良好。各水样采集点中总α、总β值均未超出标准限值;环境地表γ辐射年有效剂量在0.48~0.83毫希沃特/年范围内,环境γ辐射累积剂量季累积均值在0.148~0.255毫希沃特/季范围内,各监测点位气溶胶中氡浓度在3.49~12.11贝克/立方米范围内,均处于正常水平;各土壤采集点天然放射性核素铀-238、镭-226、钍-232、钾-40含量均处于全国正常水平;环境介质中的各种放射性核素含量未见异常变化;涉源单位放射性污染源及周围地区的环境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气溶胶等的放射性水平在正常范围内;全市电磁辐射环境总体良好。

(二)措施与行动

加大对核技术利用单位监督检查力度,全年累计检查企业186家,重点源检查覆盖率达100%;共收贮镅-241放射性废物33千克,被污染的生产工具和器材等放射性废物242千克(减容后),均按要求送交广东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收贮;开展深圳市通讯基站环境管理技术指引课题研究;举办三期辐射工作人员及安防负责人培训班,累计培训学员1004人。

七、自然生态保护

(一)生态环境状况

2009年,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02%,自然保护区覆盖率达到30.65%;974平方公里的生态控制线范围得到有效保护。

(二)措施与行动

编制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开展“国家生态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深圳市生态街道”、“绿色社区”等生态细胞工程创建;福田区生态区创建通过环保部技术评估,罗湖区、南山区生态区创建通过了省环保厅考核验收;龙岗区完成国家生态区创建自查评估;南山街道、松岗街道和坪地街道被市政府命名为“深圳市生态街道”,84个社区获深圳市“绿色社区”称号,观澜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获得“深圳市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称号。

八、人居环境管理

(一)人居环境工作体系

构建大环保格局。在政府机构改革中,设立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划入原市环境保护局职责及原市建设局、市水务局、市气象局、原市水污染治理指挥部办公室、原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有关职责,归口联系市住房建设局、市水务局和市气象局;组织召开了人居环境系统第一次归口联系工作会议。

(二)污染减排

强力推进污染减排工作。狠抓监测、考核、统计三大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三大减排措施;对各区各有关部门开展污染减排工作考核;编制2009污染减排工作计划,细化分解任务,落实到相关部门;加强在线监控系统建设,我市污染源在线监控联网企业已达299家,共354个监控点;完成国控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验收工作,开展在线监测数据有效性判定。经环境保护部和广东省环保厅现场核查确认,我市2009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较2008年减排0.48万吨和0.29万吨,超额完成国家和省下达我市的污染减排任务。

(三)环保考核

继续完善党政领导干部环保实绩考核制度。对6个区和24个市直部门开展环保实绩考核,对能源集团等3个国有集团实行环保实绩评价;将生态资源状况纳入环保实绩考核,实现生态资源状况从定性描述向定量考核的转变;完成国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和广东省环保责任考核工作。

(四)环保立法

环保立法工作取得突破。完成《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的修订工作,确立了“环境优先”的基本法律原则,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为新阶段我市人居环境保护和建设提供了基本法规依据,该条例于2010年1月1日实施;完成《深圳经济特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修订稿。

(五)建设项目环境管理

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要求进行项目审批,从源头上控制新增污染和生态破坏;开展“三同时”项目试生产检查和竣工环保验收工作,推动建设项目尽快投入生产运营;继续加强推动坪山河、龙岗河及观澜河流域建设项目限批工作,有效控制新建项目对流域内的污染影响。2009年全年环评执行率达到100%。

(六)环境监督执法

持续保持环境执法的高压态势。全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82387人次,检查企业80007厂次,行政处罚2290宗,罚款4512.5万元,限期整改企业2621家,关停污染企业75家;其中关闭坪山河、龙岗河流域污染企业15家,督促83家存在问题的企业完成整改;充分运用经济杠杆调控企业环境行为,通过“绿色信贷”,对11家环境违法企业合计停贷7800万元;通过“绿色采购”,5家存在违法行为的供应商被暂停采购或督促整改,涉及采购金额近亿元;通过“绿色金融合作”,银行向环保优化升级改造企业发放贷款4500万元。

(七)环境监测

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水平。实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三年行动计划》,加强环境监测全程序质量管理和控制,确保监测结果准确可靠。全年共报出各类监测数据87.6万个,签发监测报告36695份;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成效显著,完成31家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视频监控建设,生态安全监测系统取得新进展;市环境监测中心站顺利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复评审,新扩项目及方法达100多项;开展大运会环境空气质量同期背景监测,为大运会生态保障提供技术支持。

(八)治污保洁

治污保洁工程扎实推进。印发《2009年深圳市实施治污保洁工程主要目标及任务分解方案》,实施任务140项,任务完成率94.76%;加强现场督查与考核,全年共对60个重点项目进行每月督查,对24家责任单位进行考核;南山污水处理厂二级生化处理工程等12项工程获2009年治污保洁工程优秀项目奖,龙岗区政府、宝安区政府、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等3家责任单位获2009年治污保洁工程领导小组特别奖。

(九)环境应急

环境应急能力进一步加强。开展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安全监管课题研究,研究制定相应的监管标准;对5家环境应急处置依托单位开展应急能力评估,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能力建设;开展现场检测、个人防护等应急物资的采购工作;结合大运会生态环境保障工程,制定防化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方案,参加全省亚运环境安全应急监测演练,推进应急指挥、应急监测、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开展环境应急预测模型开发工作;妥善应对各类突发环境事件11宗。

(十)环境信访

环境信访工作水平显著提升。通过强化稽查、催办、督办,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基层大接访”和领导包案处理等方式,较好地解决群众环境信访问题,环境信访案件呈下降趋势。全年受理环境信访案件76783宗,比上年下降11.2%,立案处理25841宗,比上年下降9.6%。其中,噪声类13386宗,占总量的51.8%;废气类9975宗,占总量的38.6%;废水类956宗,占总量的3.7%;固体废物及其它1524宗,占总量的5.9%;回访群众满意率87.8%,比上年提高了2.7个百分点办理提案、议案49项,办复率、书面答复满意率均达100%。

(十一)宜居城市

宜居城市创建工作正式启动。完成国内宜居城市及省宜居城乡创建试点调研工作,开展《深圳市建设宜居城市背景研究》课题,明确推进宜居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向;编制完成《深圳市创建宜居城市工作方案》,开展深圳市宜居城市创建现状自评工作。

住宅产业现代化工作继续推进。完成《深圳市住宅产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课题,形成《深圳市住宅产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拟定《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升住宅品质的若干规定》,开展《深圳市住宅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编制工作;完成全市屋顶绿化普查工作,形成普查报告,建立可查询、统计、分析的数据库;培育20个住宅产业现代化示范项目,在建设领域推进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环境保护;推进住宅全装修,新建住宅全装修比例达到26%。

九、环保科技与产业

(一)环境科技

做好环保科研管理工作,22项科研课题获得审批立项,安排使用科研经费2251万元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受污染水体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获2009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技术研究”获环保部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二等奖,“深圳生态资源测算技术规范(试行)”获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二等奖。

(二)环保产业

《关于加快环保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实施,鼓励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全年市环保专项资金共资助项目27个,资助资金4490万元,带动项目总投资6.2亿;规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工作,全年共完成25家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初审,组织开展污染治理设施运营操作工培训,共555名学员通过考试持证上岗;组织环保企事业单位参加澳门、北京、以色列、香港等国际环保展和研讨会,推进环保产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十、环境宣传教育 与公众参与

1999年深圳市环境状况公报 篇5

深圳市环境保护局

根据《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第十条规定,现将1999年深圳市环境状况公告如下:

综述

1999年,我市整体环境质量保持稳定,部分指标有所改善。空气环境质量良好,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主要饮用水源水质达到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符合饮用水源水质要求;河流污染依然严重,大部分流经城区河段水质劣于国家地面水Ⅴ类标准;近岸海域东部海水水质符合国家海水水质第二类标准,西部海水水质污染有所加重;城市声环境质量略有改善;水土流失治理有明显进展。按国家要求,我市完成了工业污染源排放和环境功能区达标(简称“双达标”)任务,通过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复核,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继续保持在全国前列。环境质量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全市环保投资26.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 1.85%。

一、城市环境质量

1、空气环境

全市总悬浮颗粒物年日平均浓度为87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5.4%,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小于200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日平均浓度为13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上升44.4%,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小于60微克/立方米)。氮氧化物年日平均浓度为52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6.1%。降尘年平均值为6.83吨/平方公里·月,符合广东省推荐标准(8吨/平方公里·月)。硫酸盐化速率和铅的年平均值符合国家标准。降水PH年平均值5.05,比上年上升了0.41,酸性比上年减弱;酸雨量占总雨量的32.6%,酸雨频率33.3%,分别比上年下降了36.0和22.9个百分点。

2、水环境

深圳水库、西丽水库、铁岗水库、石岩水库、清林径水库、赤坳水库等主要饮用水源水质保持良好,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98.1%,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深圳河、布吉河、大沙河受生活和面源污染严重,水质劣于国家地面水Ⅴ类标准,主要污染物是总磷、石油类和生化需氧量。宝安区和龙岗区的河流同样受到生活和面源污染,茅洲河上游、观澜河劣于国家地面水Ⅲ类标准,茅洲河下游、龙岗河、坪山河水质劣于国家地面水Ⅴ类标准,主要污染物是总磷、石油类和生化需氧量。与上年相比,观澜河、茅洲河、龙岗河的综合污染指数有所上升,布吉河、大沙河、深圳河、坪山河的综合污染指数则有所下降。东部海域水质良好,主要污染物指标较上年有所下降。西部海域水质受到一定程度的生活和面源污染,主要污染物是无机氮和无机磷,与上年相比,无机氮和无机磷浓度均有所上升。

3、声环境

全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7.1分贝,符合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标准,比上年下降0.1分贝,达标率81.0%。其中:特区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7.1分贝,达标率80.1%;宝安中心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6.9分贝,达标率93.3%;龙岗中心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6.9分贝,达标率76.7%。全市噪声源中,生活噪声源占49.7%,交通噪声源占31.9%。全市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9.7分贝,符合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标准,比上年下降0.1分贝,达标率54.2%。其中:特区内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9.7分贝,达标率54.7%;宝安中心城区交通噪声平均值69.9分贝,达标率82.6%;龙岗中心城区交通噪声平均值69.5分贝,达标率40.9%。

4、生态环境

全市实有耕地面积4020公顷,比上年下降2.7%,占全市土地面积2.0%。全市林业用地87417公顷,其中有林地79274公顷,森林覆盖率47.5 %。当年造林面积2667公顷,义务植树218.9万株。特区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5954公顷,比上年增加4.7%,绿化覆盖率45.0%。全市自然保护区面积125.1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区覆盖率6.2%。建立省级生态农业示范村1个。全市水土流失面积72.5平方公里,比上年减少25.0%,占全市总面积的3.6%。

二、污染与防治

1、废气

纳入环境统计的756家镇以上的工业企业(下同)共排放废气568亿标立米,比上年增加12.0%,治理率99.8%,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工业废气中,烟尘排放量3396吨,比上年增加16.2%;二氧化硫排放量28986吨,比上年增加24.2%;工业粉尘排放量75吨,比上年上升10.3%。

2、废水

纳入环境统计的756家工业企业共排放工业废水3739万吨,比上年增加21.1%,处理率99.3%,比上年增加0.7个百分点。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5.4%,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全市废水排放量69248万吨,比上年增加8.7%;城市污水处理率53.7%。

3、固体废物

纳入环境统计的756家工业企业固体废物产生量33.3万吨,比上年增加0.7%,其中,综合利用量29.1万吨,综合利用率为87.3%,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全市综合利用危险废物30263吨,处置危险废物9896吨。特区内垃圾清运量107万吨,垃圾处理率100 %。

4、污染事故

全市无污染事故发生。

三、城市环保设施建设

平湖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已进入试运行阶段;横岗污水处理厂、龙田污水处理厂、沙田人工湿地已进入实施阶段;盐田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正在进行;龙岗中心城垃圾焚烧厂已建成投入使用;盐田垃圾焚烧厂已完成设计招标;石岩水库污水截排工程、深圳水库大望污水截排工程、深圳河治理工程二期罗湖桥至上步码头段以及滨河污水处理厂三期市政管线配套工程等重点项目已基本完工;按期完成了莲塘河整治一期工程、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恢复工程和特区外4万亩的园林绿化工程;西丽水库东北线污水截排工程已动工。

四、环境建设与保护

1999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和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精神,大力强化统一监督管理职能,积极进取,真抓实干,使我市环境保护工作在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基础上又提高到新的水平。

1、在全国率先实现 “双达标”并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复核。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关于要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提前实现“双达标”的通知》以及要求我市在国庆五十周年前提前实现“双达标”的精神,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到1999年8月15日,全市1198家列入考核范围的企业已全部实现达标排放,其中76家限期治理企业中,67家完成了治理任务并通过环保部门组织验收,9家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被依法责令关停。在环境功能区达标考核中,全市环境空气监测点位达标率100%,景观用水监测点位达标率100%,农灌用水监测点位达标率91.7%,饮用水源监测点位达标率95.24%-100%,符合国家考核标准。9月份,我市“双达标”工作先后顺利通过了省政府考核组和国家环保总局复核组的考核检查。积极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巩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成果,我市在通过“双达标”工作考核的同时,顺利通过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复核。

2、环境质量建设工程进展顺利,当年任务按计划完成。为改善水环境质量,市政府发布了从1999年10月1日起在全市范围内禁止销售使用含磷洗涤剂的通告,禁磷工作已全面展开。

3、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继续深化,有效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全市审批新项目9564项,其中因不符合环保要求而否定的项目892项。加强对新建项目污染防治设施建设的管理,建立了一系列监察制度,新建设项目中用于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共1.47亿元。积极推广清洁能源,鼓励清洁生产。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主管部门优化管理,制定规范,在全国政府机构中较早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提高了审批质量和效率。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市环保局获深圳市人民政府“1999年招商引资优质服务奖”。

4、水源保护和生态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完成了深圳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划的修编。积极开展水源保护区内的环境综合治理,加大点、面污染源治理力度,重点整治了油、氟化物污染源。监测结果表明,东深供水水体油污染指标较去年同期有明显下降,深圳水库外区下降了34.4%,水库内区下降了13.6%,扭转了近年来东深供水油污染逐年恶化的趋势并有效地控制了观澜河流域的氟化物污染。在深圳水库、西丽水库、铁岗水库等主要水库流域内继续加大养殖业及乱堆乱放垃圾点的清理工作,全年组织清理行动13次,拆除乱搭建窝棚12000平方米,清理垃圾点9处,水库周围的环境面貌得到改善。组织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了全市生态问题的调查,对影响全市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开展了专项工作。制定《深圳市采石场规划》,将现有的176家采石场、取土场纳入生态监督名单。完善环保手续,落实环保措施,实现从源头介入管理。积极开展生态示范村的创建工作,横岗镇西坑村成为首批“广东省生态示范村”。

5、成立了环保信访办公室并加入了全市“110社会联动服务”,实行24小时全天候值班。全年共处理环境污染投诉9336宗,处理率为95.9%;查处违法施工工地1707场次。解决了一批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共承办人大、政协环保议案和提案29件,已全部按时办结。

6、突出抓好噪声污染的监督管理工作。严格施工噪声申报审批,强化第三产业的噪声污染管理。联合市政府其他职能部门开展了对第三产业噪声、油烟污染的专项执法行动。

7、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加快立法步伐。《深圳经济特区海域污染防治条例》于1999年11月22日经市人大审议通过,《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修正案)》于2000年3月3日经市人大审议通过,《深圳经济特区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办法》经市政府颁布实施。继续开展环境保护行政执法责任制试点工作,颁布实施了《违法行政责任追究办法》、《行政执法评价与考核办法》、《环境行政赔偿追偿制度》等管理制度,组织了全市环保行政执法情况检查考评。全年共对831宗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了处罚。

8、环境宣传教育进一步深入。“`99鹏城环保世纪行”以“实现双达标,改善环境质量”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报道工作,共发环境新闻稿1200多篇(条)。全市社区环境文化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试点小区达到9个。成立了市环境教育指导委员会,完善了创建“绿色学校”的机制,进一步发挥了环境教育基地的作用。编写出版了《深圳中学生环境教育》,编写了《公民环保行为规范》(企业法人版)。积极组织环保宣传月活动并获得广东省委宣传部、省环保局颁发的“最佳组织奖”。

9、环境保护基础工作稳步发展。环境科研方面,完成了《深圳市东部海域污染控制策略研究》等9个科研项目,1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环保科技进步三等奖、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与欧盟合作研究的“热带和亚热带区域水质改善、回用与水生态系统重建的生物工艺学对策研究”成果人工湿地成功地应用于洪湖水质净化工程。环境监测方面,全年共发布空气质量周报52期,报出各类监测数据12.96万个。成立了国家级有机测试与环境设备检测中心,监测能力进一步提高。与市交管局联合,设立了机动车联合检测办公室,全年路检机动车7310辆,抽检17646辆,汽车尾气达标率85.5%。积极开展ISO14000认证工作,全市已有20家企业经深圳市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中心认证取得了ISO14001认证证书。10月份,我市ISO14000试点工作顺利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的验收,被评为全国ISO14000试点工作先进单位。我市已有环保产业企事业单位104家,职工总数为5576 人,环保产业年产值39527万元。1项技术被列入1999年国家环保最佳实用技术成果推广项目和省环保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环保治理工程被评为省级环保优秀示范工程。1999年,全市有2家企业的产品被通过国家环境标志产品认证,4家企业的产品通过省级环保产品认定。

2006年海南省环境状况公报 篇6

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

2006年,我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环境保护、生态省建设取得新成效。在社会经济呈现出速度加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活力增强、物价稳定的良好运行态势的同时,全省空气、河流、湖泊、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生态和环境质量继续保持优良态势。

一、水环境

状况

2006年,我省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80.7%的监测河段、82.4%的监测湖库水质达到或优于可作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近岸海域以一、二类海水为主,绝大部分监测海域水质处于清洁状态,86.7%的监测海域水质符合水环境管理目标要求。所监测的具有饮用水源地功能的水库及河段取水点水质绝大部分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符合国家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要求。地下水质良好。但部分地表和地下水体存在农业面源和生活污水污染,城市附近的局部海域受到生活污水的一定影响。

1、地表水

河流 监测河段中Ⅰ、Ⅱ类水质占63.0%、Ⅲ类水质占17.7%、Ⅳ类和Ⅴ类水质分别占17.7%、1.6%,Ⅳ、Ⅴ类水质主要分布在部分中小河流、南渡江个别支流的局部河段,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石油类和五日生化需氧量。与2005年相比,河流水质总体保持稳定。

南渡江 干流水质优,所有监测河段水质均达到或优于国家地表水 Ⅲ类标准,以Ⅱ类水质为主;支流龙州河水质优,海甸溪为轻度污染。

万泉河 干流水质优,所有监测河段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Ⅱ类标准。昌化江 干流和支流什运河、南圣河、石碌河水质均为优,所有监测河段水质均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Ⅲ类标准,且以Ⅱ类水质为主。

中小河流 69.7%的监测河段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Ⅳ类、Ⅴ类水质河段分别占27.3%、3.0%,主要分布在东部文昌河和文教河、南部三亚河和滕桥东河、北部北门江及文澜江的局部河段。

城市河段 在流经县城以上城镇的10条河流11个监测河段中,63.7%的河段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Ⅲ类标准,Ⅳ类水质河段占36.3%。与2005年比较,部分河段水质有所下降,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Ⅲ类水质的河段比例减少9个百分点。

湖库 82.4%的监测湖库水质达到或优于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其中Ⅰ、Ⅱ类水质湖库占47.1%、Ⅲ类水质湖库占35.3%、Ⅳ类和劣Ⅴ类水质湖库分别占11.8%和5.9%。松涛水库、探贡水库、高坡水库、太平山水库、福山水库、水源池水库、赤田水库和南丽湖等湖库水质符合地表水Ⅱ类标准;永庄水库、春江水库、广坝水库、沙河水库、万宁水库和石碌水库水质符合地表水Ⅲ类标准;深田水库、云龙水库水质为Ⅳ类;沙坡水库水质为劣Ⅴ类。劣于地表水Ⅲ类标准的湖库水质主要受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及氮磷营养盐不同程度影响。与2005年比较,部分湖库水质略有下降,5.1%的湖库水质由Ⅱ类下降为Ⅲ类。

2、近岸海域

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绝大部分监测海域水质处于清洁状态,一、二类海水占82.2%,86.7%的监测海域水质符合水环境管理目标要求;13.3%的监测海域未能达到水环境管理目标要求。总体上看,我省劣二类海水的区域主要受化学需氧量、活性磷酸盐、石油类和无机氮影响,局部海域水质有所下降。东部海域 文昌、琼海、万宁近岸90.9%的监测海域为一、二类海水,81.8%的监测海域符合水环境管理目标要求。除万宁小海为劣四类海水,其它监测海域均为一、二类海水。万宁小海近岸未能达到二类海水管理目标要求,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文昌东郊椰林近岸海域未能达到一类海水管理目标的要求,主要污染指标为活性磷酸盐和化学需氧量。

南部海域 三亚、陵水、乐东近岸78.6%的监测海域为一、二类海水,85.7%的监测海域符合水环境管理目标要求。除三亚的三亚河入海口和三亚港口附近海域水质为三类或四类,其它监测海域水质均符合海水一类标准。三亚河入海口附近海域受生活污水的影响,水质均为四类,未能达到三类海水管理目标的要求。

西部海域 东方、昌江、儋州和临高近岸72.8%的监测海域为一、二类海水,72.7%的监测海域符合水环境管理目标要求。儋州至临高近岸所有监测海域均为一类海水;东方八所港和八所化肥厂外附近海域水质为三类,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昌江昌化港口区近岸海域水质活性磷酸盐含量严重超标,水质为四类,未能达到三类海水管理目标的要求。

北部海域 海口、澄迈近岸88.9%的监测海域为一、二类海水,所有监测海域水质均符合水环境管理目标要求。海口秀英港附近海域为四类海水,主要污染指标为石油类、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

3、地下水

我省地下水环境总体质量良好,降落漏斗面积略有减少。海口市大部分地区的承压水水位主要表现为基本稳定~弱下降,只有少数地区的水位呈弱上升;三亚市矿泉水、热矿水和琼海市官塘地区热矿水水位基本稳定;万宁市兴隆地区矿泉水、热矿水水位属强上升区。

地下水承压水层水质总体良好,保持稳定,潜水层水质总体较差。局部段块承压水铁、锰、亚硝酸盐含量超标,个别地区潜水受亚硝酸盐污染较为严重。

4、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

2006年,我省主要城市(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水质总体良好,所监测的水库及河段取水点水质绝大部分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符合国家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要求。其中水质为Ⅱ类的水源地有松涛水库、三亚的赤田水库和水源池水库、五指山的太平山水库、屯昌的良坡水库、琼中的百花岭水库、昌化江的东方玉雄段和乐东水厂取水段、琼海的万泉河红星段、白沙的南叉河取水段、保亭的保城西河取水段;水质符合Ⅲ类标准的水源地有海口的永庄水库、万宁的万宁水库、昌江的石碌水库、南渡江的澄迈金江水厂和定安水厂以及龙塘取水段、陵水的陵水水厂取水段、临高的文澜江兰堂桥取水段、文昌市下园水厂取水段;深田水库水质仅符合Ⅳ类标准。劣于Ⅲ类标准的水源地水质主要超标项目为化学需氧量、总氮和粪大肠菌群。与2005年比较,部分水源地水质略有下降,7.5%的水源地水质由Ⅱ类下降为Ⅲ类。

废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2006年全省废水排放总量为35356.4万吨,比2005年增加0.2%;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7350.7万吨,比2005年减少1.0%,生活污水排放量为28005.7万吨,比2005年增加0.6%;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4.7%,与2005年基本持平。全省城市镇污水处理率60.6%。废水中COD排放量99015.8吨,其中工业废水中污染物COD排放量12492.5吨,比2005年增加6.2%;生活污水COD排放量86523.3吨,比2005年增加3.8%。

赤潮

全年发生赤潮7次,分别出现在海口湾、三亚红沙港、陵水新村港、文昌淇水湾。赤潮面积最大的约为22平方公里,赤潮持续时间3-8天,但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水环境污染事故

全年发生水污染事故一起,赔偿经济损失0.9万元。措施与行动

●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 颁布了《海南省南渡江生态环境保护规定》,完成《海南省水污染防治规划》编制和评审工作。相关市县根据《海南省三大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全面启动我省三大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确保我省主要河流水质保持良好态势。

●加快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工作 为保护全省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落实省人大常委会《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意见,全省18个市县相继开展辖区内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工作,保障饮水安全。

●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监督管理 严格执行《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意见》,规范建设项目的环保审批和监管。2006年,环评制度执行率98.2%,当年建成投产项目“三同时”执行合格率92.8%。核准和批复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项目8个。

●强化污染治理和排污申报工作

全面开展排污申报工作,全年共核准发放水污染物排污许可证455份。加大污染治理投资力度,全年完成废水治理投资6142.2万元,新增废水处理能力1.53万吨/日。

●开展环保专项整治 印发《关于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的通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饮用水源保护专项执法检查、工业园区环境保护专项执法检查、建设项目专项执法检查和加油站(油库)环境违法问题等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环保专项行动期间共出动6977人次,检查排污企业2405家次,立案查处全省各类环境违法企业共330家。

●加强城市综合整治 全省8个市均开展了城市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其中海口市列为国家级考核城市;18个市、县均开展了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进一步推动我省环境保护工作。启动了五指山市南圣河流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项目,完成了白沙县、儋州市等2个垃圾场、6个污水处理项目开工前期准备工作。

二、大气环境

状况

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优良,基本保持国家一级水平。各城市(镇)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总悬浮颗粒物年平均浓度值均符合国家一级标准;自然降尘年平均量均低于8吨/平方公里·月参照标准限值。本年度城市(镇)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总悬浮颗粒物分别有0.1%、0.1%、8.3%、1.8%的日平均浓度值超一级标准,自然降尘月平均值有1.0%超8吨/平方公里·月参照标准限值,对部分城市(镇)空气质量有轻微影响,西部个别市镇受影响相对明显。

废气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2006年全省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为859.7亿立方米,比2005年减少5.9%。废气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3286.3吨,比2005年增加6.7%;工业烟尘排放量为10259.0吨,比2005年增加0.3%;工业粉尘排放量为10219.1吨,比2005年减少4.0%。

措施与行动

●加强城市机动车管理和污染防治 广泛宣传和贯彻执行“在用机动车环保定期检验合格标志管理制度和在用机动车排放污染物检测机构技术规范”。加强对机动车排气定期检测单位的资质检查,并对群众投诉的在用机动车检测机构存在的问题进行检查和通报。组织全省在用机动车检测管理人员培训班。积极推进燃气汽车改造工程。

●强化排污申报登记制度和污染防治 全年共核准发放大气污染物排污许可证136份。治理废气投资7116.6万元,新增废气处理能力260.2万标立方米/时。

●开展创建臭氧层友好省工作 落实《加速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ODS)倡议书》,制定相关政策,出台了《海南省加速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工作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全面淘汰CFCs和哈龙的生产和销 售。2006年9月16日,荣获由联合开发计划署、环境规划署和国家环保总局颁发的“保护臭氧层示范省”称号。

三、固体废物

状况

2006年全省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46.9万吨,比2005年增加16.9%。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为113.3万吨,综合利用率为77.1%,比2005年增加8.2%。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为0.03万吨。

全省城市(镇)年生活垃圾清运量为115.6万吨,处理率为87.5%,其中无害化处理率为46.6%。全省医疗废物集中焚烧率为60%。

措施与行动

●加强进口工业固体废弃物管理 按照国家环保总局有关“检查、评分、公示”程序和要求,完成2006年我省4家进口废物定点加工单位的审核和上报工作。遵循“属地管理、风险评价、三级审批”和“严格管理、从严审批、总量控制、结构合理”的原则,把好废物进口审批关,严防境外污染转嫁到我省。

●加强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 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有关固体废弃物管理法规,加强监督管理,鼓励企业开展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加大危险废物管理力度,建成省危险废物应急处置场,扩大医疗废物收集网络,全省医疗废物集中焚烧率已达60%,缓解我省环境保护压力。

●加大海洋倾废管理力度 加大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和海洋倾倒活动的监管力度,全年依法发放倾废证12份,核准倾倒量约200万立方米。

●消除“白色污染” 我省采取积极措施执行《关于消除白色污染的决定》。一是开展立法调研,对海南省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进行成本效益评估和立法调研;二是加强源头控制,对一次性塑料包装袋主要聚散地——海口市进行重点监管,查处违法的塑料袋和一 次性发泡餐具,净化环保塑料袋和一次性餐具市场;三是进一步开展消除“白色污染”的宣传,引导企业和公众积极参与。

四、声环境

状况

全省城市(镇)噪声略有控制。在13个开展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的城市(镇)中,有7个城市(镇)超标路段比例少于2005年度。区域环境噪声有60%以上的监测城市(镇)声环境质量符合国家一类区(居民文教区)标准。但部分监测城市(镇)噪声污染依然较重,夜间污染尤为突出,声源主要来自于交通和生活噪声。

1、道路交通噪声

城市(镇)交通噪声污染较重。监测城市(镇)昼间道路交通噪声年平均等效声级值范围为63.4-76.4分贝,在监测的248公里的城市(镇)主次交通干线中,有19.1%的路段等效声级值超过国家标准。13个开展监测的城市(镇)中,除东方八所镇外,均存在超标路段,昌江县石碌镇、澄迈县金江镇昼间噪声年平均等效声级超过国家标准70分贝限值。海口市等效声级年平均值为67.4分贝,三亚市等效声级年平均值69.1分贝,分别比2005年下降了0.3分贝和0.4分贝,两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2、区域环境噪声

监测城市(镇)昼间区域环境噪声年平均等效声级值范围为46.0-56.1分贝,污染程度总体看略低于2005年。在开展昼间监测的11个城市(镇)中,三亚市、儋州市那大镇、东方市八所镇、琼海市嘉积镇、白沙县牙叉镇、陵水县陵城镇、昌江县石碌镇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年平均等效声级值符合国家一类区(居民文教区)标准;海口市、文昌市文城镇、万宁市万城镇、定安县定城镇受到一定污染,年平均等效声级值符合 二类区(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标准。海口市区域昼间环境噪声年平均等效声级值为55.2分贝,符合国家二类区标准,基本保持2005年水平。三亚市区域昼间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值为53.5分贝,符合国家一类区标准,区域声环境质量优于2005年。

措施与行动

●加强立法和监督管理 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车辆的管理,禁止在市区鸣笛和行驶农用车辆及大型货车,控制城市交通噪声污染,并及时处理各种噪声污染群众投诉案件,城市(镇)声环境污染得到一定控制。

●加强城市噪声达标区管理 海口、三亚等城市建成的噪声达标区继续得到巩固和加强。

●开展高考和中考期间噪声污染控制专项行动 继续严格控制高考和中考期间的噪声污染,通过新闻媒介发布公告,设立举报电话,并开展噪声污染控制巡查。

五、生态环境

状况

2006年我省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加大,生态省建设取得了新进展,生态环境状况总体优良。植被覆盖度高;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海岸带生态环境系统基本保持平衡。但是,毁林开荒、毁林采矿等生态破坏事件以及不合理的开发活动仍时有发生,天然林、海防林受到一定破坏,局部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

1、土地、耕地

我省土地利用结构稳定,以农用地为主,农用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五分之四。2006年我省建设占用耕地面积173.64公顷,通过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面积185.27公顷,实现新土地法实施以来连续8年耕地占补平衡。我省耕地利用重用轻养现象较普遍,耕地质量有所下降。部分地区的水土 流失、土地沙化现象依然存在。2006年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60公顷。

2、森林、植被

2006年我省森林覆盖率高达55.6%,位于全国前列。当年全省造林面积3.12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2.38万公顷,更新造林面积0.74万公顷。我省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五指山、霸王岭、尖峰岭、吊罗山和黎母山自然保护区。但局部区域的天然林受到一定破坏。

3、海岸带

我省海岸带生态系统基本平衡,近岸海域水质良好,海洋生物质量总体保持健康水平,珊瑚礁、海草床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相对稳定,防风林、红树林等海岸防护林系统基本完善,但沿海局部地区存在断带,或遭受人为和自然灾害破坏形成残次林,防护功能降低,抗击台风、抵御风沙和调节气候等能力下降。高位池养殖、采矿等活动对海岸带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给海岸带的生态环境恢复带来一定的压力。

措施与行动

●推广循环经济模式,促进生态经济发展 2006年,全省推广水稻桔杆还田面积8万公顷和测土配方施肥面积约9.3万公顷,推广瓜菜、水果的滴灌、喷灌面积达13.3万公顷,认定无公害瓜果菜基地面积14.6万公顷。推进规模化养殖污染防治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推广“猪—沼—作物”等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在工矿企业积极开展二氧化碳尾气、尾矿、纸浆废液、余热等循环综合利用,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建设优美城镇人居环境 全省各城镇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城镇面貌得到进一步改善。2006年,全省城市镇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为9037公顷,建成区绿地面积7153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3.0%,绿地率26.1%,公园绿地面积1668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7.79平方米。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6年,新建文明生态村1223个,文明生态村累计达到6523个,占自然村总数的比例达28%。全年新建农村 户用沼气池3.63万户,建立集中建池、统一供气的大中型沼气建设示范项目20个。新增农村自来水受益人口9.53万人,新建农村卫生户厕9万多户。启动小康环保示范村创建工程,推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规范土地管理、加强土地调控 颁布了10个相关土地管理的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从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的集约利用、划拨土地管理,落实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政府目标责任制,改革和完善征地制度,农村建设用地管理和土地储备管理以及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等九个方面,提出我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土地调控精神的具体措施,进一步规范土地管理和调控。●推进生态林业工程和生态恢复工程 继续推进“三边”防护林造林等生态林业工程,全年新增公路林733.3公顷、城边林1333.3公顷和海防林2000公顷,进一步完善了我省城市防护林和沿海防护林体系。印发了相关加强矿山生态环境整治规范文件,完成采空矿区复垦面积约30公顷和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160公顷,改善了我省生态退化区域的生态环境。

●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组织完成了白马岭等6个新建自然保护区和鹦哥岭、吊罗山2个自然保护区升级的考察和申报工作,完成了西沙群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和陵水海草特别保护区选划报告编制。开展了霸王岭长臂猿栖息地恢复、种群野外监测合作项目,完成了海南野生兰、野生稻和外来入侵物种调查工作,有效保护了我省生物多样性,保障了我省生态安全。截止2006年底,全省共有69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81.37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个,面积8.52万公顷,省级自然保护区25个,面积263.55万公顷。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和制度建设 开展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立法调研工作,完成《海南省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的草案编制和报送工作。完善了海洋自然保护区适度开发项目资源和环境评估制度。

●加强海洋生态保护 开展了海南岛重点区域的珊瑚礁资源调 查,加强珊瑚礁保护宣传教育,加大对破坏珊瑚礁等海洋资源行为的查处力度,有效防范了挖、卖、烧珊瑚现象的死灰复燃。

六、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

状况

2006年全年气候年景属于偏好年景,热带气旋和其它气候事件对本省造成的灾情较常年偏轻。

1、气候变化

2006年我省年平均气温偏高,全省各地年平均气温23.7-27.0℃,比常年偏高0.5-1.3℃;全省年均气温(25.0℃)偏高,为1961年以来的第二高值。年日照时数1422.8-2525.4小时,大部分地区偏少、部分地区异常偏少。全省年均降水量(1518.4毫米)接近常年,各地年降水量1023.9-2162.4毫米。2006年我省受热带气旋影响个数较常年偏多,登陆个数较常年偏少,热带气旋灾害属于偏轻年份。

2、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 2006年我省受干旱、热带气旋、冰雹、龙卷、大风、雷击等气象灾害影响,直接经济损失较重。全年分别出现40多起雷击事件和10多起龙卷风、雷雨大风、冰雹事件,因气象灾害造成169.605万人受灾,死亡10人,失踪13人,受伤24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0.99万公顷,成灾6.10万公顷,绝收1.07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约5.79亿元。

地质灾害 2006年度全省仅在昌江县燕窝岭地区发生一起中型滑坡地质灾害,造成2人死亡,1人失踪,1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120万元。由于2006年汛期登陆我省热带气旋及降水量比往年减少,发生地质灾害次数减少。

宁波市环境状况公报 篇7

1 资料来源与调查方法

本文利用2003-2007年宁波市新农合年报数据, 对基金筹集、基金补偿及受益情况等数据采用Excel汇总、整理与分析。

根据经济发展程度在宁波市11区 (县) 中选择18个乡镇, 随机调查1 080户, 由调查员入户调查农民对新农合的意见。

2 结果

2.1 参合情况

资料显示, 2004—2007年, 尽管宁波市新农合参合率水平有所波动, 但总体水平保持上升, 并保持在较高水平, 各区县横向比较参合率较平衡 (见表1) 。

2.2 筹资情况

2007年止应筹资12.89亿元, 实际到位13.27亿元, 到位率102.95%, 其中市、县、乡 (镇) 三级财政投入9.7亿元, 人均筹资达到120元/人, 个人缴费比重22.36% (见表2) 。

2.3 基金使用及农民受益情况

调查显示, 4年间补偿水平逐年提高, 至2007年底, 全市累计住院补偿553 319人次, 补偿金额112 132万元, 占基金总支出的92.06%, 人均补偿额度逐年提高, 平均达2 026元, 平均补偿水平为29.56%;医疗救助1 888 628人次, 救助金额7 564万元, 人均救助40元;小病门诊受惠2 710 604人次, 补偿金额4 794万元, 人均补偿18元。住院结报率4年间变化不大, 但门诊结报率在2007年出现质的提升, 这与2007年宁波市开始实行门诊补偿有关 (见表2、3) 。不同县、区及不同时间的结余率情况, 波动较大, 与将结余率控制在15%以下的目标[2]还有距离 (见表3) 。

注:2004年奉化、象山的试点工作未全面推开。

2.4 农村居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态度

调查显示, 农民对新农合制度的知晓率为80.24%, 83.49%的调查对象对农村医疗总体情况表示满意, 并愿意参加合作医疗, 对其报销方式和报销比例的满意度分别为92%、63%, 49.30%希望自付费用人均50元以下, 20.84%希望在100元以下;对于其补偿范围, 64.46%的调查对象希望门诊、住院时均能获得一定补偿, 24.89%希望保大病或保住院为主。

3 讨论

3.1 基本构建了农村医疗保障体系, 各项工作指标位全省前列

根据宁波市新农合前一阶段运行情况, 对比周边省内外地区 (见表4) , 并结合相关研究报告[3], 本地区各项主要工作指标均处浙江省前列, 其中筹资水平及补偿水平尤为突出, 这与当地政府的重视及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为2006年数据。

3.2 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是宁波农村新型医疗合作工作的重要保障

到2007年底止, 市、县、乡 (镇) 三级财政共投入9.7亿元, 占总筹资款额的72.93%, 为了资助困难人员参加合作医疗, 在2003年起对农村低保对象、五保供养户和重点优抚对象个人缴费部分给予全额补助, 对经济欠发达的镇、村给予适当补助, 补助资金由市、县财政各承担一半。目前新农合制度框架基本形成, 参合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逐渐完善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特点的筹资模式和筹资水平, 确保政府财政的足额到位, 基本保障农民健康, 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但政府的职能还有待进一步强化。首先, 在对农村卫生中的投入上仍显不足, 2007年农村卫生的财政拨款仅占宁波市卫生经费财政拨款总额的21.10%, 对应于农村居民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及目前农村卫生工作的相对薄弱状况, 农民医疗保障水平与城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的显著差距仍然客观存在[4]。其次, 组织引导不够到位, 农民的意见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对新农合作的报销办法、基金使用等了解不够, 保险意识不强, 成为开展新农合工作的不利因素。第三, 资金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住院结报率偏低, 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的基金结余率不够稳定, 总体偏高, 影响基金补偿效应的最大化。

3.3 完善了以住院补偿为主, 门诊补偿和健康体检为补充的补偿模式

宁波市2003-2006年实行的是住院补偿模式, 主要补助参合农民的住院费用, 起付线为年度人均纯收入的10%, 封顶线为3万元。2007年开始, 为扩大新农合受益面, 提高农民参合积极性, 实行住院补偿为主、兼顾门诊补偿的模式, 在降低住院补偿起付线、提高封顶线的同时, 全面实施门诊补偿制度, 补偿比例不低于有效医药费的10%, 并且采用当场减免的形式, 对参合农民提供2~3年一次免费健康体检。这种模式既坚持补偿大病的原则, 又能兼顾小病的利益, 受到大多数农民的欢迎, 扩大了受益面, 提高了收益程度。2007年底本地区的补偿水平、补偿额度及基金运转效率[5]均列全省前茅。

4 建议

4.1 加强新农合作制度的宣传

本次调查及相关研究都显示[6,7], 新农合实行过程中, 存在着政策信息供给不足、传播渠道不畅等问题, 最终表现农民主体参与行为不足的现象。因此让农民更深入地了解各种制度 (尤其是报销的比例、报销程序、可报销的医疗费用项目等) , 同时深入了解农民的意见, 是目前最应该努力的重点。只有当农民真正积极地参与到其中, 新农医制度才真正具有活力。

4.2 推进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随着城乡差别的进一步弱化, 建立统一的国民健康保险制度将是社会发展趋势。专家认为财政投入超过50%时, 显示政府资金占据主导地位, 从互助共济为主转为政府主导为主, 这是新农合制度本质发生转变的标志[8]。社会经济发展较快、新农合制度执行较好的地区, 可率先将个人与政府分担缴费责任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农合并轨, 统一为城乡一体化的居民医疗保险。

4.3 提高新农合作工作的管理水平和保障能力

首先, 建立一支高素质工作队伍, 开展基金管理的日常业务, 科学设置补偿方案, 使基金发挥最有效作用;针对现在疾病谱的变化及人口老年化, 研究慢性病和特殊病种的补偿方式, 增强制度的保障程度。其次, 目前服务管理效率较低, 与其网络系统不完善、信息不畅通而造成报销不便等因素有关, 因此加强信息化建设是进一步推进新农合工作的重要条件。

摘要:文章通过对宁波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状况分析认为, 本地区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运行整体平稳, 其筹资结构、筹资水平和补偿模式体现了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新农合工作的特点。针对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知晓率不高、基金结余率偏高等问题, 提出加强组织引导和基金管理, 进一步提高基金运行效率等建议。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补偿,宁波

参考文献

[1]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S].国办发[2003]3号.

[2]浙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情况分析[EB/0L].www.stats.gov.cn/地方信息, 2008, 1.

[3]冀明奎, 冷明祥.南京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补偿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08, 11 (9) :765-767.

[4]丁少群, 尹中立.农村医疗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该向何处去[J].中国卫生经济, 2005 (3) :21.

[5]王小合, 严光府, 曾国经, 等.浙江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运行状况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8, 22 (1) :27-31.

[6]罗遐.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医学与哲学 (人文社会医学版) , 2007, 28 (324) :45-47.

[7]崔香芬, 姚兆余.社会政策视角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现状调查与思考[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 7 (2) :50-53.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产品质量管理办法下一篇:励志高考勉励口号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