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政府机构(精选8篇)
宁波市政府机构 篇1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宁波市公共机构节能办法
宁波市公共机构节能办法
宁波市公共机构节能办法
(2010年12月17日宁波市人民政府第9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10年12月26日宁波市人民政府令第183号公布
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推动本市公共机构节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宁波市节约能源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公共机构节能,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公共机构,是指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公共机构的具体范围由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另行确定。
第三条
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机构在本级节能行政主管部门指导下,负责本级公共机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
市和县(市)区机关事务管理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公共机构节能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普及节能科学知识,以提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高依法节能意识、全员节能意识。
第五条
在公共机构节能管理、节能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可以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享受资金补助、奖励等政策措施。
第二章
节能规划和管理
第六条
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本级人民政府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制定本级公共机构节能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县(市)区公共机构节能规划应当包括所辖乡(镇)、街道公共机构节能的内容。
第七条
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机构应当将节能规划确定的节能目标和指标,按分解落实到本级公共机构。
第八条
公共机构应当根据节能目标和指标制定节能实施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机构备案。
第九条
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纳入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节能目标评价考核。
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对本级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机构节能目标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并公布考核结果。
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机构应当每年3月份对公共机构上公共机构节能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并公布考核结果。
公共机构节能考核评价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第十条
公共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标准或规定配备和使用经依法检定合格的能源计量器具,区分用能种类、用能系统,实行能源消费分户、分类、分项计量。
第十一条
公共机构应当做好能源消费统计工作,如实记录能源消费计量原始数据,建立设备统计台账和能耗统计台账。
能源消费计量原始数据包括建筑基本信息、设备与系统基本信息、建筑分类总能耗与分项系统总能耗、分类能耗;公务车辆基本信息和总能耗;分类能耗的支出费用账单等。
公共机构应当在每季度次月10日前,向本级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机构报送上季度能源消费状况统计表。
第十二条
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机构应当会同本级有关部门按照管理权限,根据公共机构能源消耗综合水平和特点,制定和调整能源消耗定额。
财政部门根据能源消耗定额制定能源消耗支出标准。
第十三条
公共机构应当在能源消耗定额范围内使用能源,定期进行能源消耗分析,加强能源消耗支出管理;超过能源消耗定额使用能源的,应当向本级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机构作出说明。
第十四条
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机构负责建立本级公共机构能源消耗实时监测体系和信息化管理系统,定期统计、通报全市公共机构能源消耗状况,并纳入本级能源管理信息系统。
第十五条
公共机构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和省、市有关强制采购或者优先采购的规定,采购列入节能产品、设备政府采购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名录和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名录中的产品、设备。
第十六条
公共机构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维修改造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施工、调试、竣工验收等方面的规定和标准。
市和县(市)区负责审批或者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部门应当对本级公共机构的建设项目进行节能评估和审查;未通过节能评估和审查的项目,不得批准、核准。
第十七条
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机构会同有关部门,对本级公共机构既有建筑的建设年代、结构形式、用能系统、能源消耗指标、使用周期等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制定本级公共机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计划,并组织实施。
市和县(市)区财政部门应当将公共机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节能改造应当与改建、扩建公共机构既有建筑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具备可再生资源利用条件的公共机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应当配置可再生能源利用设施。
第十八条
公共机构应当根据公共机构能源消耗综合水平和特点进行能源审计,对本单位用能系统、设备的运行及使用能源情况进行技术和经济性评价,根据审计结果采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措施。
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公共机构的能源消耗统计报告和开展节能检查的情况,每年定期对能源消耗水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平高或者超能源消耗定额使用能源的公共机构开展强制能源审计。
第三章
节能措施
第十九条
公共机构应当建立节能联络员制度,确定人员担任节能联络员。节能联络员应当按规定做好节能工作信息的收集、整理、传递等工作。
第二十条
公共机构可以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委托节能服务机构进行投资或融资、能源效率审计、节能项目设计、原材料和设备采购、施工、监测、培训和运行等。
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
公共机构应当通过招标等方式确定节能服务机构。
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二十一条
公共机构应当通过招标等方式确定物业服务机构。在招标文件中应当规定需要完成节能的量化指标。
公共机构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应当约定节能管理的目标和要求。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设置能源管理部门,制定能源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明确节能目标和能耗指标,配合能源审计机构进行能源审计工作。
第二十二条
公共机构实施节能改造,应当进行能源审计和投资效益分析,明确节能指标,并在节能改造后采用计量方式对节能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和做出综合评价。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公共机构节能改造的范围包括既有建筑的围护结构、供热系统、采暖制冷系统、照明设备和热水供应设施等。
第二十三条
公共机构应当采取下列措施,加强节能管理:
(一)减少空调、计算机、复印机等用电设备的待机能耗,建立用电设备巡检制度;
(二)执行国家、省、市有关空调室内温度控制的规定,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改进空调运行管理;
(三)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对燃煤、燃油、燃气锅炉进行节能检测和改造;
(四)电梯系统应当实行智能化控制,合理设置电梯开启的数量、楼层和时间;
(五)公共建筑应当充分利用自然采光,使用高效节能照明灯具,优化照明系统的设计,采用限时开启、间隔开灯等方式改进电路控制,推广应用智能调控装置;
(六)严格控制景观照明能源消耗,按照规定启闭景观照明;
(七)机关事务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措施。
第二十四条
公共机构应当推进电子政务,加强内部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推行无纸化办公,合理控制会议数量与规模,控制报刊杂志订阅数量,健全完善电视电话会议、网络视频会议等系统。
第二十五条
公共机构应当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公务车辆节能管理:
(一)对公务车辆实行编制管理,控制公务车辆保有数量;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二)按照规定的标准配备公务车辆,优先选用低能耗、低污染、使用清洁能源的车辆;
(三)制定公务车辆节能驾驶规范;
(四)执行公务车辆百公里耗油分类控制标准,定期公布单车行驶里程和耗油量状况,推行单车能耗核算和节能奖励制度;
(五)积极推进公务车辆服务社会化,鼓励工作人员利用公共交通工具、非机动交通工具出行。
第四章
节能监督
第二十六条
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机构设立节能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公众对公共机构浪费能源行为的举报。
第二十七条
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机构应当会同本级有关部门对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节能目标、指标和实施方案的制定落实情况;
(二)能源消费计量、监测和统计的情况;
(三)能源消耗定额执行的情况;
(四)用能系统、设备节能运行的情况;
(五)公务车辆配备、使用的情况;
(六)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情况;
(七)开展能源审计情况;
(八)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的其他管理措施。
第二十八条
公共机构应当接受和配合节能监督检查,如实说明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有关情况,提供资料和数据,不得拒绝、阻碍。
第二十九条
公共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机构会同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予以通报,由有关机关对公共机构负责人依法给予处分,并由财政部门降低能源消耗支出标准:
(一)未制定节能实施方案,或者未按照规定将实施方案备案的;
(二)未区分用能种类、用能系统实行能源消费分户、分类、分项计量,并对能源消耗状况进行实时监测的;
(三)未如实记录能源消费计量原始数据、建立设备统计台账和能耗统计台账的;
(四)未按照要求报送能源消费状况统计表的;
(五)超过能源消耗定额使用能源,未按规定向本级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机构作出说明的;
(六)未按照规定进行能源审计,或者未根据审计结果采取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措施的;
(七)未按规定配备和使用公务车辆的;
(八)拒绝、阻碍节能监督检查的。
第三十条
公共机构未按照国家有关强制采购或者优先采购的规定采购列入节能产品、设备政府采购名录和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名录中的产品、设备,由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第三十一条
负责审批或者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部门对未通过节能评估和审查的公共机构建设项目予以批准或者核准的,由有关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公共机构开工建设的建设项目,未通过节能评估和审查的,由有关机关依法责令限期整改;由有关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宁波市政府机构 篇2
1 对象与方法
1.1 监测对象
以辖区内16家医疗机构作为监测对象, 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家, 妇幼保健院1家, 口腔医院1家, 个体诊所及门诊部22家。监测内容主要为室内空气、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口腔科手机冲洗水及喷水、医院污水、压力蒸汽灭菌效果和紫外线灯强度。
1.2 方法
采样、检测、评价方法依据《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15982-1995) 、《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 (GB15981-1995)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466-2005) 、《消毒技术规范》 (2002年版) 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 等法律、标准中规定的要求执行[1、5]。符合上述标准为合格。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将监测结果输入计算机, 建立数据库, 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对合格率指标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各年度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总体情况
2009-2011年连续3年对32家医疗机构样品1 454份进行监测, 合格1 188份, 合格率为81.71%。各年消毒质量合格率依次为67.11%, 81.54%, 94.44%, 3个年度监测样品合格率相比较,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χ2=128.8, P=0.000) , 见表1。
2.2 不同年度不同监测对象消毒质量
连续3年的消毒质量监测显示, 合格率呈逐年提高的趋势, 医疗机构室内空气平均合格率为76.57%, 物体表面平均合格率为81.98%, 医务人员手平均合格率为85.24%, 口腔科手机冲洗水和喷水平均合格率为38.89%, 医院污水平均合格率为58.33%, 医院器械平均合格率为58.70%, 压力蒸汽灭菌平均合格率为91.57%, 使用中消毒液平均合格率为87.62%, 紫外线灯强度合格率为91.80%。不同监测对象样品合格率相比较,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χ2=102.544, P=0.000) 。不同监测对象中, 口腔科手机冲洗水和喷水质量合格率最低, 仅为38.89%, 见图1。
2.3 不同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比较
2009-2011年连续3年海曙区公办医疗机构共采集样品1 056份, 合格905份, 合格率为85.70%。个体诊所及门诊部共采集样品398份, 合格283份, 合格率为71.11%, 两者的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1.194, P=0.000) , 见表1。
3 讨论
海曙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总体较好, 平均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连续3年的监测结果表明, 海曙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整体情况较好, 消毒措施基本落实到位, 合格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与相关报告相似[1]。但不同监测对象消毒质量的平均合格率有显著差异, 尤其是口腔科诊疗用水的消毒质量合格率最低, 仅为38.89%, 低于韩佳音[2]等的报道。公办医疗机构的总体消毒合格率明显高于民办医疗机构, 与孙明华等的报道[3]一致。
口腔诊疗用水的质量令人担忧。在监测过程中发现, 口腔诊疗用水的细菌菌落总数含量较高, 近一半的样品细菌菌落总数高达103~105cfu/m L, 与方胜宇报道[4]口腔诊疗用水微生物污染严重一致。国家至今没有出台有关口腔诊疗用水的卫生标准, 因而引用直饮水的卫生标准, 细菌菌落总数<50cfu/m L作为证明其是否合格的标准。口腔诊疗用水污染的致病菌可进入口腔创面导致创口感染, 也可能引起其他感染。因此, 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制定口腔诊疗用水的卫生标准, 以便监督机构执行消毒监督时有法可依, 规范管理, 提高口腔诊疗用水的卫生质量, 消除因口腔诊疗用水污染而导致医院感染性疾病发生的隐患。
手部消毒是阻断医务人员经手操作导致患者之间传播疾病的关键环节。提高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是降低医院感染率最简单、最经济的手段。朱萍儿、陶怡秀等调查证实, 医院感染通常是直接或间接经手传播, 这一途径比空气传播更具有危险性, 通过医务人员手传播导致的医院感染占30%[9,10]。经3年监测, 医务人员手的合格率为85.24%, 可能与医务人员日常工作量大、洗手方法不正确及部分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意识不强有关。因此, 要求医务人员严格执行卫生部颁布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减少经手接触传播的可能性。
医院污水消毒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经调查, 辖区内公办医疗机构均有医院污水处理设备, 而个体诊所及门诊部由于种种原因, 没有污水处理设备。监测发现, 医院污水的消毒质量合格率58.33%, 仅高于口腔诊疗用水的合格率。建议卫生监督部门要加强管理和督查, 医疗机构自身也需进一步加强对污水处理的流程、消毒药物、设备操作和人员培训等环节的管理, 提高医院污水处理的合格率。对那些已具一定规模的个体诊所及门诊部要建议添置医院污水处理的设备, 提高环保意识, 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公办医疗机构的总体消毒合格率明显高于民办医疗机构。公办医疗机构与个体诊所及门诊部的消毒质量合格率有显著差异, 公办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明显高于个体诊所及门诊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十多年来坚持对公办医疗机构进行每年两次的消毒质量监测, 各医疗机构也相继设立了院内感染科, 专门负责医院内感染的各种事项, 对院内感染工作比较重视。各项消毒、监督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发现问题, 及时整改, 与监测合格率呈逐年上升呈正相关。而对于个体诊所及门诊部,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9年才将他们纳入监测对象, 并且由于人力、物力有限, 许多单位没有专职的院内感染管理人员。建议要加强对个体诊所和门诊部的消毒管理和监测, 加大对消毒灭菌硬件设备的投入, 做好技术指导, 经常性对医务人员进行医院内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 增强消毒灭菌意识, 减少医院内感染疾病的发生。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必须加强对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的技术指导, 及时反馈和通报监测结果。卫生监督所要督促医疗机构加强管理, 加大经费投入, 严格落实消毒管理制度, 充分发挥医院内部管理和监督作用, 消除医院感染的隐患。
参考文献
[1]盛全芳, 李常勇, 陆栩梁.富阳市2003-2007年市属医院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8, 22 (6) :82.
[2]韩佳音, 林锦炎, 钟昱等.大型综合医院消毒灭菌效果动态监测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1, 21 (11) .
[3]方胜宇.杭州市桐庐县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J].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0, 27 (5) :616-617
[4]朱萍儿, 蒋桂娟, 黄晓明等, 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现状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 19 (9) :1113-1114.
宁波市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研究 篇3
从国内外情况来看,开展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工作已成为促进政府网站建设、发展的主要手段。联合国和外国有关机构建立评测体系,来对各国评估政府网站的服务水平进行评估。国家信息化主管部门近几年委托相关机构对各省市政府网站进行绩效评估,北京、上海等地方政府也通过绩效评估来推动本地政府网站建设。但是,政府网站绩效评估还存在评估指标不够科学、评估过程过于简单、存在问题没有反馈等问题,评估没有完全达到预期效果。为此,课题组结合我市近几年的工作实践,对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开展更深入的研究,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市政府网站建设水平迈向新的高度。
我市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的基本情况
(一)我市政府网站建设情况
我市政府网站建设起步于1999年开始的“政府上网工程”,市政府网站于当年10月正式推出。2005年元旦全新的“中国·宁波”政府门户网站正式开通运行。政府门户网站建立“公民站”、“企业站”、“政府站”,提高了网站可访问性。除中文简体、繁体、纯文字版本外,还设立了英文、德文、法文、日文和韩文5个外国语版本,是地方政府中开通语种最多的网站。
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政府部门网站也陆续开通,从一开始以静态页面为主发展为信息公开、网上办事、政民互动三大功能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网站。到2008年全市所有的县(市)区政府和98%以上的市级机关建立了网站,整体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二)我市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发展状况
从2001年开始,我市开展了政府系统十佳网站评比活动,邀请电子政务专家对各个政府网站进行评议,同时结合群众网上调查的结果评选出当年的政府系统十佳网站。
2005年,引入了第三方专业评测机构,由专业评测机构设计一套科学的、符合宁波实际的网站评测指标体系,对每个政府网站进行评测,最终形成各个网站的评测报告。评测报告指出了每个政府网站的优势和不足,为网站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专业评测机构的引入有效地推动了我市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工作的开展。
从2006年起,开始把专业评测机构的评测工作结合到政府网站评比活动中,根据评测初评、评测复评、群众评议和专家评议的最终得分评选出政府系统十五佳网站。2007年的评测工作在前两年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按服务对象和职能,把各网站责任单位分为经济服务与管理单位、社会服务与管理单位、县(市)区政府和派出机构等三类。2008年在前几年评测考核结果的基础上,选出3个单位网站作为政府系统示范网站。网站评测考核指标及其方式的改进,对政府系统网站建设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我市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取得的效果
我市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工作从2001年算起已经开展了8年多,政府网站建设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根据2008年的评测结果,我市有53家网站达到了优秀网站的水平,占全部政府网站的72.6%。政府信息公开在全面性、规范性、权威性上都达到很高水平;在线办事服务内容较为丰富,对现有在线服务资源能够进行全面的梳理;公众参与渠道建设比较完善,用户意见能够及时处理与反馈。很多部门网站的建设都走在了全国同类网站的前列,其中市卫生局网站在2007年、2008年全国卫生厅、局网站评测活动中获第一名,市规划局网站在2008年全国测绘系统网站评测中获第一名。
(四)我市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
我市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1.制度配套有待完善。我市政府门户网站与各部门子网站之间是松耦合关系,门户网站上的信息不是通过各部门信息报送或信息共享交换产生的,而是通过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方式规范各个子网站信息,再通过人工或技术手段来获取。因此,要特别注重加强制度方面的建设。虽然目前已经有一些相关的制度规范,但是针对绩效评估工作方面的制度还是比较缺乏。
2.评测指标有待突破。我市政府网站经过这些年的建设,水平迅速提高,逐渐向政府网站发展的第三阶段,即重点解决政府网站服务质量好坏问题的服务导向阶段发展。原有的评测指标体系已经不能完全适宜引导网站进一步发展方向,需要寻求平稳过渡到服务导向阶段的适合现阶段实际的指标体系。2009年的评测指标已经有所转变,但是这个问题还是存在,需要进一步解决。
3.群众评议方式比较单一。目前开展的群众评议活动是每年一次在网上征集群众评议员,发放调查表让他们给政府系统各网站打分。用这种方法临时征集群众评议员,其方法和手段比较单一,其群体的代表性不强,对政府网站的关注度不持续,不能完全反映群众对政府网站的看法。
我市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开展调查研究,探索发展模式
首先要学习国内外关于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的先进经验,研究绩效评估的基本理论、指导原则和模型分类,借助“外脑”及时汲取新理念和新想法,分析政府网站发展的新趋势,撰写相关调研文章,并把学习和研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其次要对我市政府系统网站的建设情况进行调查。选择代表高、中、低不同发展水平的政府网站进行分析,设计调查表对各个部门网站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解,通过专家剖析、实地调研、发放调查表等多种形式对我市政府网站的发展作全面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适合宁波实际的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模式。
(二)制定制度规范,建立沟通机制
建立科学有效的规范和机制是确保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工作有序開展的基础和前提。每年市政府办公厅和市电子政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都会联合开展政府系统网站评测考核工作,以正式文件形式确定评测考核工作的内容、要求、标准和步骤,通报评测结果和示范网站名单;根据省政府办公厅有关文件精神,对政府系统网站实施浙江省政府网站12类信息发布规范,并结合宁波实际,对我市政府系统网站的信息发布进行规范;建立我市政府系统网站联络员制度,采用即时通讯、短信、邮件、电话、会议等形式,加强与联络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及时掌握各政府网站的动态;不定期地邀请专家和学者对政府网站建设人员进行培训和讲课,解答网站建设中的疑难问题;不断完善学习交流平台,借助政务通等即时通讯工具及时沟通和交流网站建设的经验和心得,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三)编制评测考核指标,建立绩效评估体系
在借鉴国内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分别编制网站评测指标、群众评议指标和专家考核指标,以此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体系,对我市政府系统网站进行全面评估。
1.网站评测指标。首先要确定指标的难易程度。网站建设水平的不同,指标的难易程度也不同,过于容易的指标达不到评测的目的,太难实现的指标会打击网站建设者的积极性。因此在难度设计上应考虑政府网站群的平均建设水平,即设计的具体指标项能够使多数网站做得到,在这基础上指标难度可以提升一定高度,这个提升高度要适合,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既要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又能够有效地拉动整个网站群的建设水平。
2005年的指标体系主要从网站内容、网站功能、网站建设和网站管理四个方面明确了网站的各项建设要求。2006年主要考虑网站的一些基础性功能的好坏和深度,从信息公开、网上办事、信息互动、网站设计四个方面明确了要求。2007年在2006年的基础上,依据政府部门性质分为三个不同类别,包括经济服务与管理单位、社会服务与管理单位及县(市)区政府和市政府派出机构,针对三个类别制定了三套不同的评测指标。2008年国家正式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指标体系因此加大了信息公开方面的权重。经过几年评测,我市政府系统网站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升,2009年的指标因此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相对比较精细的指标逐步向粗放型发展,引导各政府部门网站深度挖掘信息内容,体现各自特色。在指标设计上取消了三级指标,改为具体评测标准和评测内容,从信息公开、在线服务、公众参与、功能效果和网站推广五个方面来全面评估。
2.群众评议指标。2002年到2004年期间,公众通过对政府网站的投票来参与政府网站的绩效评估。从2005年起取消了单纯的投票,改为网民通过给政府网站打分形式参与网站评议。群众评议指标以网民实际体会入手,设计了10个网民“看得懂、说得出、打得了”的问答题,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来打分,以分值反映出政府網站在群众中的实际使用效果。
3.专家考核指标。从2001年到2005年,我市政府网站评比活动主要基于专家考核结果,主要以政务信息公开为主,指标层级较少、要求简单。从2006年开始加入了评测工作,专家考核减少为每年一次,侧重点由原来注重网站基础建设转移到网站整体建设的质量和效果上,更强调了政府网站群的概念。2009年的专家考核指标延续了2008年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要求,加大了对外语版本考核的分值,指标体系包含了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
(四)开展绩效评估,创新宁波特色
在充分调研、制度保障、评估体系建立的基础上,持续开展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活动。活动主要分为两个阶段:评测阶段和考核阶段。
评测阶段的参评对象为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以及县(市)区政府、市政府派出机构网站,将这些单位按照经济服务与管理、社会服务与管理以及县(市)区政府和市政府派出机构分成三类分别进行评测。由专业评测机构为主的评测小组按照评测标准对各网站进行评测,5月中下旬初评,对各网站建设情况提出评测意见及整改要求,6月中下旬将评测结果反馈给相关单位进行整改,7月中下旬进行复评,并对复评结果予以通报,同时评选出当年度的政府系统示范网站。
考核阶段的参评对象为复评结果良好以上的网站(除示范网站外)。10月份在网上聘请若干群众评议员开展群众评议,11月份组织由政府机构专家和网站技术专家组成的专家组,按照考核标准对各网站进行考核。网站考核的总得分由评测初评得分(满分20分)、评测复评得分(满分40分)、群众评议得分(满分10分)和专家考核得分(满分40分)四部分组成,总分为110分。按照各网站总得分高低排序确定当年度的我市政府系统十五佳网站。
每年的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工作都会在已有的基础上,分析问题、总结经验、不断创新,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摸索出具有宁波特色的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工作:
1.安排合理。整个评测考核工作按照“初评-整改-复评”的模式进行,从每年的5月份开始初评,初评到复评、复评到考核阶段都预留出1-2个月的时间。这样的安排让各网站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调整和完善,按照评测报告的要求进行整改。时间安排科学合理,凸现人性化。
2.分值合适。经过前一年的评测考核,有不少网站会在上半年进行些调整,因此在总得分的设计上,降低了初评分的分值。而下半年应该是各网站改版出效果的时期,因此加大了复评分和专家考核的分值。同时,充分考虑政府网站为民服务的宗旨,重视群众评议分值在总得分中的比例。
3.方式多样。整个评测考核工作采用了多种方式来进行,专业评测机构通过计算机搜索、网站比对、人工采集、实地调查等方式进行评测,同时与各网站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力求评测结果更加符合实际。群众评议工作通过网上发动、公开征集的方式,聘请一些关心政府网站建设的群众,采用邮件方式给群众评议员发放调查表,对各网站进行评议。专家考核工作是邀请各位专家到现场直接给各个政府网站打分,避免暗箱操作,力求公平、公正。
4.评估全面。专业评测机构、群众和本地专家各尽所能,对被评网站进行立体评估,分别从网站整体发展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有效性方面进行考核,既避免了专业评测机构可能不完全了解当地情况的问题,也避免了本地专家可能不能全面把握政府网站发展趋势的问题。这种全方位的评估,能使政府网站建设朝着既能不断地科学发展、又能符合实际使用需求的方向前进。
我市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的建议与对策
(一)加强对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的领导
我市的实践证明,开展政府网站绩效评估,能够有效地提升政府网站的建设水平。要进一步提高对政府网站绩效评估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工作的领导,要在政策、人力、财力上保障该项工作的持续推进。
(二)注重规划发展,完善相关制度
作为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应该有长期的规划,既要满足目前的情况,又要兼顾未来的发展。由于我市政府门户网站与各政府网站之间没有信息报送机制和共享交换手段,因此要不断完善政府网站的信息规范、建设标准和评测考核制度,通过目标管理等行之有效的方法抓好机制、制度的建立和落实工作。
(三)完善政府网站评测考核的指标体系
评测考核指标体系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在不断动态地发展中。要认真分析我市政府网站的实际建设情况,研究政府网站的发展趋势。特别在政府网站向更高层次发展的过渡阶段,要注意方式、方法上的逐步过渡,切实考虑各网站的可接受程度,不断完善评测考核的指标体系。
(四)丰富群众评议的方法和手段
要鼓励广大群众参与到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工作中,充分体现政府网站为民服务的宗旨。可以借鉴新闻媒体网站的一些做法,有选择地长期聘请一些关心政府网站的网民来参与政府网站的评议,进而培育一批热心网民参与到政府网站的建设中。通过网上调查、邮件、座谈、走访等多种形式加强与群众评议员的沟通,及时了解政府网站的实际使用效果。
(五)加强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的推广和培训
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工作已经在市级层面产生了比较好的效果,部分县(市)区政府也在推广这项工作。可以动员更多的县(市)区政府及市级党群系统、人大、政协等参加评估工作,借助网站绩效评估,逐步提升我市政务网站的整体建设水平。在推广的同时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通过授课、讲座、座谈、会议等多种方式,灌输网站绩效评估的先进理念,掌握网站绩效评估的方式、方法。
(六)开展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的持续研究
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是一项长期、细致、复杂的工作,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网站绩效评估体系。虽然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的理论和实践在国内外已经有了一定基础,但随着政府网站的不断发展,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的内容和方法等都会不断变化,适时开展政务网站标准化的研究,会使网站绩效评估向更纵深、更宽广的领域发展。
宁波市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管理办法 篇4
宁波市政府令132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人才中介活动,加强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管理,培育人才中介服务市场,促进人才服务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根据《浙江省人才市场管理条例》,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是指为用人单位和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提供中介服务及其他相关服务的专营或兼营组织:
(一)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人员;
(二)取得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人员;
(三)其他应聘从事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人员。
第三条市人事行政部门是本市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综合管理部门,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
县(市)、区人事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及其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工商、发改、劳动保障、教育、财税、公安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可按照有关规定成立人才中介行业协会。
人才中介行业协会应当为会员提供服务,维护会员合法权益,维护行业公平竞争,加强行业自律和内部管理,加强会员与会员、会员与政府之间,协会与政府、协会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促进行业经济发展。
第二章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设立
第五条设立人才中介服务机构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与开展人才中介业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注册资本(金)不少于10万元;
(二)专职工作人员3名以上,并经人事行政部门培训合格;
(三)有必要的工作章程和制度;
(四)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五)具备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六条申请设立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申请人须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人填写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申请书;
(二)中介组织章程及有关工作制度;
(三)办公及服务场所所有权或使用权证明;
(四)验资证明;
(五)专职人员的有关材料(身份证明、学历证明、相关职业资格证明等);
(六)其它必要的文件、资料和证明。
第七条设立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可以通过信函、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申请,并按本办法第六条的规定提交有关证明材料。其中设立固定人才交流场所的,须做专门的说明。
第八条设立冠以“宁波”或“宁波市”等称谓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以及在市区范围内设立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或者分支机构,由市人事行政部门审批。在各县(市)设立前款规定以外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或者分支机构,由当地人事行政部门审批。
第九条人事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设立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申请之日起20日内审核完毕,20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
批准同意的,发给《宁波市人才中介服务许可证》(以下简称许可证),并应当在作出决定之日起10日内向申请人颁发、送达许可证,不同意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条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有改变名称、住所、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以及停业、终止等情形的,应当按原审批程序办理许可证变更或者注销登记手续。
第十一条各级人事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许可制度,在机关办公场所和机关网站,公布审批程序、期限和需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以及批准设立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名录等信息。
第十二条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专营或兼营人才信息网络中介服务的,也必须按本办法有关规定申领许可证、从事经营活动。
第三章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业务范围
第十三条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可以依法开展以下业务:
(一)人才供求信息收集、整理、储存、发布和咨询服务;
(二)人才信息网络服务;
(三)人才推荐;
(四)人才招聘;
(五)人才培训;
(六)人才测评;
(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业务。
人事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人才中介服务机构自身的设备条件、人员和管理情况等,批准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开展以上一项或多项业务。
第十四条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可在规定范围内接受用人单位和个人委托,从事各类人事代理服务。
第十五条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开展以下代理业务必须经过人事行政部门授权:
(一)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
(二)因私出国政审;
(三)在规定的范围内申报或组织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四)转正定级和工龄核定;
(五)大中专毕业生接收手续;
(六)其他需经授权的人事代理事项。
第四章人才交流会
第十六条具备下列条件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可以申请举办人才交流会:
(一)持有人才中介服务许可证;
(二)注册资金在50万元以上(含50万元);
(三)具有5名以上专职工作人员;
(四)有与申请举办的人才交流会规模相适应的场所。
第十七条举办人才交流会应当经县以上人事行政部门批准,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举办人才交流会。
第十八条各行业主管部门为本系统用人单位举办的人才交流活动,报同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市内各大中专院校为本校毕业生就业举办的人才交流活动,报市人事行政部门备案后组织实施。
举办全市范围内或冠以“宁波”或“宁波市”等称谓的人才交流会,由市人事行政部门批准。
第十九条人事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举办人才交流会的申请之日起15日内做出书面答复,未做答复的,视为同意。
第二十条人才交流会的举办单位,应当对参加人才交流会的招聘单位进行资格审查,对交流会中的各项活动进行管理,并在交流会结束后15日内向批准机关书面报告交流活动的基本情况。
第五章人才中介活动的监督和管理
第二十一条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开展活动,应当要求用人单位出示营业执照(副本)或事业单位登记证书等证明,如实公布本单位的基本情况和拟聘用人员的数量、岗位及学历学位、职称技能等信息。
应聘人员在应聘中,应当如实介绍本人履历,出示身份证、学历学位
证书、职称技能证书等有效证件。
第二十二条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应当如实反映用人单位和应聘人员的情况,不得有欺诈、隐瞒等行为或者采取其他违法方式谋取非法利益。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应当建立业务情况登记制度,如实登记双方当事人和中介活动的有关情况。
第二十三条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应当依法开展活动,不得有
下列行为:
(一)超出批准或者授权的业务范围经营;
(二)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从事中介活动;
(三)为服务对象或者其他人员提供虚假信息或作出虚假
承诺;
(四)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为。
第二十四条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发布的广告不得超出许可经营的业务范围;广告发布者不得为无人才中介服务许可证或超出许可经营范围的中介服务机构发布广告。
第二十五条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应当公开服务内容和工作程序,公布收费项目和标准。
收费项目和标准,应当符合国家、省、市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六条各级人事行政部门应加强对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督检查工作。
监督检查必须由两名以上的执法人员共同进行,并出示相应的执法证件。
第二十七条人事行政部门可以通过现场检查、查阅有关资料或者要求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报送有关材料的方法进行监督检查。对检查的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以外,人事行政部门应当予以公布。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应当自觉接受检查,并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材料。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未经批准,无许可证擅自设立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从事人才中介服务活动的,由人事行政部门责令停止活动,没收非法所得,并可处以2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九条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的,由人事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一)违反许可证规定开展业务的;
(二)在开展中介服务中弄虚作假的;
(三)未经批准举办人才交流会的。
第三十条违反规定,未经人事行政部门授权擅自从事代理业务的,由人事行政部门责令停止活动,并可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一条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的,由人事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2000元以下罚款:
(一)不按规定建立业务情况登记制度的;
(二)拒不接受检查或在检查中提供虚假材料的;
(三)不按规定办理许可证变更或者注销手续的。
第三十二条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广告发布者有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其他违法行为的,由相应的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十三条人事行政部门等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行政许可和日常监督管理职责时,应当秉公办事、忠于职守、文明执法;对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由有关部门按管理权限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四条本办法颁布之前设立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没有许可证的,须在本办法施行后两个月内补办许可证。
第三十五条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的设立、经营和管理,按照《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办理。
宁波市政府机构 篇5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宁波市民办教育促进条例》、《宁波市培训机构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以下统称举办者),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不以营利为目的,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除实施职业技能为主的职业资格培训、技术等级培训外的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以下简称培训机构),适用本规定。
举办面向婴幼儿开展学前教育的全日制教育机构,不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设置培训机构应符合本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
第四条 培训机构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保证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
第五条 培训机构应当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接受审批机关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监督、检查、评估和审计。
第二章设置条件和标准
第六条 申请举办培训机构的社会组织,应当具有法人资格。公民个人办学,应具有政治权利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国家机关现职工作人员不得举办培训机构。
第七条 联合举办培训机构,应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并确定其中一方为主办者。
第八条 培训机构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有合法、稳定的经费来源,注册资金不少于50万元人民币,其中20万元为风险保证金,举办者应当在领取办学许可证后15日内缴至审批机关指定的帐户存储。
2.具有满足教学需要的稳定集中的办学场地和教学用房,办学场地建筑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培训机构不得设在住宅小区内,也不得使用民用住宅、地下室等不适合办学的场所;办学场地应当符合消防和房屋质量安全要求,有食堂的应符合食堂卫生标准;教室和办公室应设在一处。
培训机构租赁办学场地的,租期不得少于3年,不得租赁转租的场所。面向全日制中小学学生举办文化教育类的培训机构,不得租赁全日制中小学的场地办学。
4.有与办学范围和规模相适应的教学设施设备,有一定的图书、杂志、报刊等资料。
5.有能够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政策观念强、思想品德好、熟悉教育工作、有组织管理能力的管理队伍。
(1)校长须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和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具有5年以上教育管理工作经历,年龄不超过70岁周岁,身体健康。公民不得同时兼任两个及以上培训机构的校长。
(2)有与办学层次、办学范围、办学规模相适应的专职管理人员,专职管理人员不少于3人。其他单位在职人员不得作为培训机构的专职管理人员。
(3)聘请具有会计从业资格的财务人员担任会计和出纳,会计和出纳不得兼任,法定代表人、校长与财务人员之间实行亲属回避制度。
6.有一定数量与培训项目和办学规模相适应的熟悉教学业务的专兼职教师。教师应当具有教师资格或任职条件。
聘请外籍人员作为教师或管理人员的培训机构,必须取得《外国文教专家聘请资格证》,相关人员必须取得《外国专家证》。
7.有理事会、董事会或其他形式的决策机构,由举办者或者其代表、校长、教职工代表组成;组成人数应为不少于5人的单数,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董事或者理事应当具有5年以上的教育教学经验。国家机关现职工作人员不得担任理事会、董事会或者其他形式决策机构的成员。
8.有完善的办学章程、教学计划和教材。
第九条 名称字号前冠名“宁波”的培训机构,除符合第八条规定的基本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举办者应当是上市教育经营机构,或拥有国内外著名教育品牌,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育品牌。
2.注册资金不少于150万元人民币,办学场地建筑面积不少于800平方米,专职管理人员不少于5人。
第十条 实施国家认可的教育考试的机构,不得举办与其所实施的考试相关的培训机构。
全日制中小学及其教研机构,不得举办以全日制中小学学生为培训对象的文化教育类培训机构。
第三章申请和审批
第十一条 培训机构实行分级审批,分级管理。举办者应当向拟设培训机构所在地的市或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其中:
1.社会组织和个人在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以下简称“三区”)举办培训机构,可向所在区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但名称字号前需冠名“宁波”的培训机构,向市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社会组织和个人在“三区”以外区域举办培训机构,可向所在地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2.申请设立体育、艺术、卫生等专业性培训内容的培训机构,需经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第十二条 培训机构的名称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1.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的培训机构,应冠名为“宁波市××培训(专修、辅导、业余)学校(中心)”。
2.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的培训机构,应冠名为“宁波市××区××培训(专修、辅导、业余)学校(中心)”;
3.县及县级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的培训机构,应冠名为“××(县、市)××培训(专修、辅导、业余)学校(中心)”。
第十三条 培训机构的注册地,必须和办学场所、学校章程中的地址相一致。
第十四条 申请举办培训机构,举办者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1.申请报告,内容包括:可行性论证、举办者、办学范围、办学规模、办学形式、办学条件、内部管理体制、经费筹措与管理使用等。
2.举办者的资格证明文件(单位或团体的法人批件或执照原件及复印件;公民个人举办的须提供本人身份证、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的具有政治权利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证明等材料),并提交上市公司证明文件或由地(市)级以上政府机关、行业组织颁发的教育品牌证书、品牌授权书等原件及复印件。
3.拟开设专业或培训项目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中应写明教学目标、开设课程、学习期限、教学安排、使用教材、考核方式。
4.办学出资证明(经社会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注册资金验资报告)。
5.校长(负责人)简历及学历、职称、身份证复印件,教师的学历、职称复印件,会计、出纳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复印件。
6.决策机构组成人员名单及基本情况,并提交决策机构第一次会议纪要,纪要内容应包括:设立教育机构名称、办学场所、办学范围、办学形式、资金来源、学校法定代表人、校长人选等重大事项,参加会议人员应在纪要上签名。
7.培训机构章程,章程内容主要包括:学校名称、地址;办学宗旨、规模、层次、形式;办学资产来源、数额、性质;学校决策机构的产生方法、人员构成、任期、议事规则、权利和义务;学校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的权利和责任;校长的权利和职责;学校资产、财务管理制度、出资人是否要求合理回报;学校自行终止的事由、学校有关分立、合并、变更、终止等处理;章程修改程序等。
联合举办的培训机构,章程中应明确各方出资数额和方式、权利和义务、退出的条件和程序等。
8.办学场地证明,包括房屋产权证复印件(需加盖产权单位公章),消防验收合格证明或消防备案受理凭证、租赁协议(载明租借面积、期限、租金计算和交付方式等)的原件及复印件。根据房屋质量安全状况,审批机关可要求提供房屋质量鉴定证明。
9.审批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如联合办学协议书、食堂卫生许可证等)。
第十五条教育行政部门收到举办者提交的办学申请报告等材料后,按下列程序办理:
1.受理。举办者按规定提交齐备的材料后,由教育行政部门发给民办学校审批受理单。
2.审核。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培训机构设置条件,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对办学场所进行实地察看。
3.评议。由教育咨询专家根据社会需求情况,对培训项目进行论证,并提出论证意见。
4.决定。教育行政部门自受理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批准与否的书面决定,并送达申请人。经批准同意办学的培训机构,由教育行政部门发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
第四章管理和监督
第十六条 经批准设立的培训机构,取得办学许可证后,应及时到同级民政、税务、技术监督、公安等部门办理登记及相关手续。
培训机构应将《办学许可证》、《法人登记证》等证件的正本及收费、退费标准和办法在显著位置上墙公示。
第十七条 培训机构开展办学活动只能使用一个名称,所使用的名称应当与审批机关核准的名称相一致。第十八条 培训机构不得设置分校,不得跨县(市)区设置教学点。如需跨县(市)区办学,按设置新的培训机构的程序办理。但名称字号前冠名“宁波”的培训机构,经市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后,可以在“三区”范围内跨区域设点办学,所设教学点场地建筑面积不得少于300平方米。
第十九条 培训机构应当在教育行政部门核定的范围内招生办学,并不得将招生和其承担的教育教学任务委托或承包给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实施。
第二十条 培训机构提供的单项培训项目收费达到1000元以上(含),并且教学时间累计达到7天(或56课时)及以上的,应当与学员(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签订培训合同。如由用人单位组织员工集体培训并支付培训费的,可由培训机构与用人单位签订委托培训合同。
培训合同的内容应当包括培训的目标、内容、时间、师资、证书、收费、退费、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方式等事项。
第二十一条 培训机构发布招生广告和简章,应填写《宁波市民办学校招生广告(简章)备案表》,在发布前报审批机关备案。凡在宁波市级媒体发布的,报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培训机构发布的招生广告和简章应与向审批机关审查备案的材料相一致,同时须刊登广告备案号。
招生简章和招生广告,应当客观、真实、准确,载明学校全称、学校性质、培训项目、培养目标、办学层次、办学形式、办学地址、收费标准、证书发放等有关事项。
第二十二条 培训机构收费、退费应遵守和执行《价格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宁波市培训机构收费退费管理暂行办法》。
第二十三条 举办者投入培训机构的资产应当与举办者的其他资产相分离,并依法办理验资过户手续。培训机构存续期间,其资产由培训机构依法管理和使用。举办者不得抽逃出资,不得挪用办学经费。第二十四条 培训机构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会计报表。在每个会计结束时制作财务会计报告,报审批机关备案。
第二十五条 根据有关规定,培训机构必须按提取发展基金和风险保证金。具体办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和《宁波市人民政府贯彻实施〈宁波市民办教育促进条例〉若干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 培训机构应当与其聘用的专职教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对法定劳动年龄内的专职教职工办理社会保险。
第二十七条 培训机构的校长和主要管理人员实行岗位任职培训制度。在校长和管理岗位任职2年内,应当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校长和管理人员岗位任职培训,并取得岗位培训合格证书。
第二十八条 培训机构应当建立学生注册登记制度和学生学业成绩档案,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第二十九条 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督导和管理,定期组织开展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评估,逐步推行等级管理办法。
第五章变更
第三十条 培训机构变更有关内容,应按下列程序办理:
(一)变更举办者。由原举办者提出,经培训机构的决策机构同意,并进行财务清算,报审批机关核准后方可变更。提交如下材料:
1.原举办者向审批机关提交变更举办者的报告;
2.培训机构的决策机构同意变更的会议纪要;
3.变更后的举办者的资质证明材料;
4.股权转让协议;
5.股权变更前培训机构的审计报告和股权交割后的验资报告;
6.修改后的章程;
7.民办学校变更事项登记表。
(二)变更学校名称、办学类型、办学范围。由培训机构的决策机构提出,报审批机关批准后方可变更。提交如下材料:
1.培训机构的决策机构同意变更的会议纪要;
2.变更办学类型、办学范围需提交与之相关的资质证明材料(包括设施设备、师资、教学计划等);
3.修改后的章程;
4.民办学校变更事项登记表。
(三)变更法定代表人。由学校决策机构提出,报审批机关核准后方可变更。提交如下材料:
1.培训机构的决策机构同意变更的会议纪要;
2.拟任法定代表人的情况及身份证复印件;
3.原法定代表人离任财务审计报告;
4.民办学校变更事项登记表。
(四)变更校长。由培训机构的决策机构提出,报审批机关核准后方可变更。提交如下材料:
1.培训机构的决策机构同意变更的会议纪要;
2.拟任校长简历及资格证明;
3.原校长离任财务审计报告;
4.民办学校变更事项登记表。
(五)变更注册地址。由培训机构的决策机构提出,报审批机关备案。经审查并实地察看后,审批机关作出是否同意变更的决定。提交如下材料:
1.培训机构的决策机构同意变更的会议纪要;
2.拟注册地址的证明材料(具体要求同第八条第2款或第九条第2款、第十四条第8款之规定);
3.修改后的章程;
4.民办学校变更事项登记表。
第三十一条 凡变更项目的培训机构,应向审批机关提供办学许可证副本,记录变更事项;如需要可更换办学许可证。
第三十二条 培训机构的分立、合并、终止程序及处置办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有关规定办理。
第六章违规处理
第三十三条 培训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招生:
1.不按规定办理招生广告(简章)备案手续的;
2.将招生、教育教学任务委托或承包给其他单位和个人的;
3.不按规定签订培训合同或不按合同约定提供教育服务的;
4.收费项目、标准不备案或不向社会公示的;
5.不按规定提取发展基金和风险保证金的;
6.不按规定向学员退费的;
7.发生变更事项后不及时办理变更手续的。
培训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并且情节严重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吊销其办学许可证:
1.发布虚假招生简章或者广告,骗取钱财的;
2.擅自改变学校名称、办学范围的;
3.抽逃注册资金或者挪用办学经费的;
4.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财务、资产管理混乱的;
5.侵犯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产生恶劣社会影响的;
6.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行为的。
第三十四条 培训机构因举办者违法违规行为而被吊销办学许可证的,其举办者3年内不得重新申请办学。
第三十五条 社会组织和个人未经批准擅自举办培训机构的,由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符合办学条件的,补办审批手续;如举办者不补办审批手续或逾期仍达不到办学条件的,责令停止办学,造成经济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六条 本规定实施前已批准设立的培训机构,应在3年内达到本文规定的设置条件,逾期未达到规定条件的,不予换发新的办学许可证。
第三十七条 除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外,其他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可另行制订适合本地实际的培训机构设置条件,并报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三十八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宁波市社会力量举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的审批管理规定》(甬教成〔2002〕92号)同时废止。
宁波市政府机构 篇6
【发布文号】甬政发[1999]81号 【发布日期】1999-05-21 【生效日期】1999-05-2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波市国有企业
改革中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甬政发〔1999〕81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现将《宁波市国有企业改革中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宁波市人民政府
一九九九年五月二十一日
宁波市国有企业改革中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条 第一条 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明晰土地产权关系,加强土地资产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第二条 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股份合作制改造(改组),租赁经营,组建企业集团及出售、兼并、合并、破产、搬迁改造等所涉及的划拨土地使用权处置与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第三条 国有企业使用的划拨土地使用权,应当依法逐步实行有偿使用制度。
第四条 第四条 对国有企业改革中涉及的划拨土地使用权,应当根据企业改革的不同形式和具体情况,分别采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租赁、国家以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入股)和保留划拨用地的方式予以处置。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给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经出让方式提供的土地使用权在其出让年限内属企业的法人财产,可以依法转让、出租、抵押、作价出资(入股)。国有土地使用权租赁,是指土地使用者与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签订一定年限的土地租赁合同,并支付租金的行为。租赁方式处置后的划拨土地使用权经出租方同意可以依法转让、转租、抵押、作价出资(入股)。
国家以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入股),是指国家以一定年限的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作为出资投入国有企业改组后的新设企业。该土地使用权由新设企业持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入股)形成的国家股股权,按照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由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委托有资格的国有股权持股单位统一持有。
保留划拨用地方式,是指土地使用者通过各种方式依法无偿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企业改革中可继续沿用划拨用地的方式。土地使用权评估价格中确认属企业投入的部分,可作为企业的资本金投入。
第五条 第五条 国有企业改革涉及的划拨土地使用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采取出让或租赁方式处置:
(一)实行公司制、股份合作制改造(改组);
(二)实行租赁经营的;
(三)组建企业集团的;
(四)被非国有企业兼并的。
第六条 第六条 国有企业破产或出售的,其划拨土地使用权应当以出让方式处置。
第七条 第七条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须由国家控股的关系国计民生、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和基础性行业企业或大型骨干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改组)以及组建企业集团的,其划拨土地使用权,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采取国家以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入股)方式处置。
第八条 第八条 国有企业改革涉及的划拨土地使用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批准,可以采取保留划拨用地方式处置:
(一)继续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公益事业用地和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项目用地,土地用途不发生改变的;
(二)国有企业兼并国有企业或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合并,兼并或合并后的企业是国有企业的;
(三)在国有企业兼并、合并中,被兼并的国有企业或国有企业合并中的一方属于濒临破产企业的;
(四)非国有企业对资不抵债或资债相当的国有企业在承担债务、安置职工的前提下实行兼并的;
(五)国有企业改造或改组为国有独资公司的。
前款第(二)、(三)、(四)、(五)项保留划拨用地方式的期限不得超过2005年。2005年12月31日前发生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或改变用途的,应当依法办理有关手续。兼并、合并后的企业改变划拨土地用途从事经营性开发的,应当实行有偿使用,依法办理有关手续。
第九条 第九条 以出让方式处置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区别不同情况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企业改制后在2005年12月31日前不改变土地用途且不进行重新建设的,应当按土地评估确认价的20%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二)企业改制时不改变土地用途,但在2005年12月31日前进行土地资产重组、转让或利用闲置土地发展第三产业的,应当按新的土地用途评估确认价的20%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原已缴纳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可予以冲抵;
(三)改制企业一次性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确有困难的,经市或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可分期缴纳或缓缴,缓缴期限一般为1至3年,最长不超过5年;
(四)改制后的企业经营确有困难的,经市或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其已缴纳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可由财政部门返还企业,用于冲减负资产或安置退休人员以及下岗职工再就业等。
第十条 第十条 以租赁方式处置土地使用权的,土地年租金按土地评估确认价的20%乘以还原利率确定,租期可由租赁双方协商确定,一般每期不超过5年,期满后经双方协商可续租。企业自批准用地之日起2年内免缴土地年租金,第3年至第5年的土地年租金可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适当确定,最高不超过标准土地年租金的1/2。5年后土地年租金应根据情况适当调整,调整间隔期不少于3年,每次调整幅度不超过上期租金总额的30%。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以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入股)方式处置的,须报市以上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审核、审批。其土地评估确认价的40%部分,按企业隶属关系由所在地的人民政府委托有资格的国有股权持股单位统一持有。其土地使用权可依法转让、出租、抵押。国有股权管理方案,由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报。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企业破产的,其划拨土地使用权由县以上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收回,可以采取拍卖或其他方式予以处置。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所得收益由财政部门返还企业用于职工安置。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需处置的划拨土地使用权,应已办理土地登记,获得土地使用权证书。尚未办理土地登记的企业应向土地的所在地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土地权属审核,取得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土地权属证明。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处置划拨土地使用权,其土地用途必须符合当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城市规划区内的,还应符合城市规划。需要改变土地用途的,应当依法办理有关批准手续,补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或者有关土地有偿使用费用。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除保留划拨用地方式外,采取其他方式处置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必须进行土地价格评估。企业应当委托具有土地价格评估资格的评估机构进行地价评估,评估费按有关规定予以优惠。其中,国有企业设立上市公司或组建企业集团的,应当委托具有A级评估资格的评估机构进行地价评估。
经审查确认的土地价格评估结果,应当作为划拨土地使用权处置中确定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作价出资(或股本)、租金额的依据。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改制企业的土地使用权处置方案,由企业或企业主管部门负责拟订,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改革的形式和内容、企业使用土地现状和拟处置土地的状况、拟处置方式和处置价格及理由等。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设立上市公司及中央和省属的改制企业,其地价评估结果和土地使用权处置方案经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确认、审批。
对实行公司制改造、改组或组建企业集团、股份合作制改组、租赁经营和出售、兼并、合并、破产等企业,其他价评估结果和土地使用权处置方案由企业主管部门报同一级土地行政部门确认、审批。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划拨土地使用权处置方案按下列程序审批:
(一)企业向土地所在地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资产处置申请。
(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从收到申请之日起,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企业用地权属调查和界定(有权属纠纷的例外)。对尚未领取土地使用证的,应及时出具土地权属证明。
(三)企业委托具有相应土地估价资格的评估机构进行土地价格评估。
(四)企业持土地价格评估报告向所在地的土地行政主管理部门申请评估结果确认。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从收到土地价格评估报告之日起,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评估结果确认。
(五)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协助企业或企业主管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拟订划拨土地使用权处置方案。
(六)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凭企业土地使用权处置申请、土地价格评估确认报告、土地使用权处置方案等有关资料,在5个工作日内报复划拨土地使用权处置方案。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划拨土地使用权处置方案经批准后,企业应当根据批准的土地使用权处置方案与县级以上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分别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国有土地使用权租赁合同、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入股)合同(协议)、划拨土地使用合同。
企业应按合同规定缴纳相应的费用并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免缴土地变更登记费),领取土地使用证。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经批准分期缴纳或缓缴的,企业缴清规定的出让金后,方可领取土地使用证。未经处置的划拨土地使用权不准转让、出租、抵押及作价出资(入股)。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未办理土地登记或未能提供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土地权属证明,其土地价格评估结果不予确认,土地使用权处置方案不予批准。
不按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及本规定进行土地价格评估的,其土地价格评估结果不予确认,土地使用权处置方案不予批准。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国有企业改革中涉及的土地使用权,未经批准擅自处置并发生土地使用权转移或改变土地用途的,按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违反本规定批准的土地使用权处置方案无效,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 凡已进行改制的国有企业,其划拨土地使用权没有依法处置的,应当按本规定的要求在1999年12月1日前补办处置手续、办理土地变更登记;逾期不办的,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公告注销原土地使用证书。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四条 城镇集体、乡镇企业改革中涉及划拨土地使用权处置的,可参照本规定执行,具体办法由市土地管理局另行规定。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五条 本规定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市土地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六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宁波市政府机构 篇7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为北仑区17家托幼机构2006—2008年连续3年的5 946名0~6岁流动儿童的健康体检资料。
1.2 方法
1.2.1 按照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的要求统一体检标准和方法, 于每年4~7月份开展体检工作。
1.2.2 体格发育评价:采用WHO推荐的年龄别体重、身高标准, 用标准差单位法, 界值点选择M-2s。体重、身高≥M者为达标, 体重
1.2.3 视力检查:3岁儿童用图形视力表, 4岁以上儿童用E字视力表。3岁儿童视力低于0.6, 4岁低于0.8, 5岁低于1.0为视力低常。
1.2.4 诊断标准:疾病诊断参照《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2]及小儿“四病”防治方案手册。
1.3 统计学方法
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北仑区儿童健康体检的受检率
北仑区流动儿童受检率较高, 3年来均达到98%以上。
2.2 各年龄组儿童体格发育情况
2.2.1 北仑区流动儿童3年间体重、身高达标情况:0~6岁组儿童体重、身高达标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体重达标率由2006年的83.76%上升到2008年的95.20%, 身高达标率由2006年的68.90%上升到2008年的83.70%, 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 (P<0.01) 。各年龄组儿童体重、身高达标率2006年与2008年相比, 0~4岁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1) 。
2.2.2 不同年龄组儿童体重、身高达标率比较:3~4岁组儿童的体重、身高达标率均低于5~6岁组, 但经χ2检验2006—2007年两者资料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1) , 而2008年则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2.3 儿童常见疾病的患病率变化情况
(1)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病率由2006年的6.34%下降到2008年的4.96%;乳牙龋齿的患病率由2006年的35.64%下降到2008年的33.85%, 两者差异均有显著性 (χ2=24.94, 9.73, P<0.01) 。 (2) 活动性佝偻病、中重度营养不良和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患病率徘徊在较低的水平, 2006年与2008年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性 (P>0.05) 。 (3) 视力低常的儿童呈上升趋势, 由2006年的6.58%上升到2008年的7.72%,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χ2=10.63, P<0.01) 。
2.4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的检出率
3 年内共对5 946名儿童用酶联免疫法做乙肝表面抗原检测,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15例, 阳性检出率为0.25%。
3 讨论
3.1 通过健康宣传提高流动儿童的受检率
北仑区把流动儿童定期体检工作列入妇幼卫生工作考核标准内, 并提出量化指标, 在每年的大体检前做好摸底调查、宣传动员工作, 并能将体检结果及时反馈给家长, 使流动儿童的定期体检率均能保持在98%以上。
3.2 儿童体重、身高达标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2006—2008年北仑区流动儿童健康水平有所提高, 与开展多方面的卫生保健工作有关。北仑区通过三级妇幼保健网络, 对托幼机构进行分片管理和分级指导, 按照《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办法》联合市教委开展等级评审和办证工作, 对不合格的幼儿园提出限期整改意见。膳食营养是幼儿园管理的一项重点难点问题, 我们通过多次组织炊事人员参加烹饪学习班, 提高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人员的科学管理能力及炊事人员的烹调技术, 制订出平衡膳食, 保证幼儿的营养食谱。
3.3 提高儿童体格健康水平的措施
3.3.1 注重低年龄组儿童的卫生保健工作:
调查资料显示, 3~4岁组儿童的体重、身高达标率低于5~6岁组, 与低年龄组儿童的生长发育较快、抵抗力弱以及消化道功能不完善有关, 易造成疾病和营养不良。因此应注重低年龄组儿童的护理, 在饮食、活动和睡眠等生活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 以提高儿童的整体健康水平。
3.3.2 加大口腔保健力度:
在每年的工作考评中要求幼儿园把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列入教案, 让儿童掌握正确的方法, 养成少吃零食、饭后漱口的良好卫生习惯并采用氟化泡沫法于每学期开展一次龋齿预防,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4 把好入园体检关以减少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在入园体检中开展肝功能、乙肝表面抗原检测, 入园时查验预防接种证, 要求完成基础免疫程序。入园后严格执行用具专人专用制度, 并加强生活用具的卫生消毒, 因此本区在园儿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检出率较低。
3.5 重视视力低常的检出率和预防
北仑区3岁以上流动儿童视力低常, 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2006年与2008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这个问题应引起重视。提示我们今后应加强视力保健知识的宣传, 改善幼儿园教室的采光照明, 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告诫家长减少儿童看电视的时间, 并定期做好视力筛查, 发现异常尽早矫治。
参考文献
[1]全国提高儿童生命质量学术会议.儿童营养不良体格测估标准[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1995, 4 (4) :292-293.
宁波市政府机构 篇8
融资租赁是啥意思?一位业内人士说,通常融资租赁有两种模式:“直销”和“回租”。
“直销模式”:比如企业要买一千万元的设备,但缺钱。可以找到融资租赁公司,由后者出钱买设备,再分期按三年或者五年,将设备租给企业。企业付租金,直到足够支付本金,再将设备的产权转给企业。
“回租模式”:是说企业原本就有设备,比如船舶。需要资金,企业可以将设备卖给融资租赁公司,再由融资租赁公司租给企业。这就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前不久,宁波市召开全市金融工作会议。到会者每人领到一份《关于加快我市融资租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这份材料共列七条,主旨是鼓励宁波融资租赁业的发展。
“说白了,这就体现了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想方设法帮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邵明辉说。他是宁波国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总经理。
来自宁波海事法院舟山法庭的数据,去年年底开始,有关船务纠纷、船舶拍卖的案件上升很快。今年1至5月的收案量,已经超过了去年的总和。有一组数据特别惊人,去年5月,与船舶相关的案件为13件;今年5月,数字达到惊人的108件。
这些案件中相当一部分与船务公司老板融资难有关。
宁波市政府金融办工作人员说,《关于加快我市融资租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就是要“推一把”宁波的融资租赁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与实力雄厚的银行相比,融资租赁公司有什么优势?
一家融资租赁公司的负责人总结了三点:融资租赁不占用银行的授信额度;企业可以将固定资产转化成现金;还款方式更灵活。“一年期银行贷款,到时间就得一次性还清;如果是融资租赁,可以按三年、五年甚至八年分期付款。”
在发达国家,融资租赁公司很常见。在宁波,融资租赁公司虽然不是新生事物,但行业发展非常缓慢。
“不会太多。”宁波市金融办一位工作人员说,由于没有进行系统摸底,具体数字不好说。据他了解,海曙、鄞州、梅山岛,都已经至少各有一家融资租赁公司。
“《征求意见稿》出台后,行业发展会更快。”宁波市金融办工作人员说,发展融资租赁行业,宁波有基础。宁波民间资金多,但投资难;中小企业多,但融资难。“而目前想通过扩大信贷空间手段为中小企业融资,已经很难了。”今年4月末,宁波银行业各项存、贷比,已经达到100.2%,出现“存贷倒挂”。
位于鄞州的宁波国骅融资租赁公司,开业近3年了,至今已与超过50家企业有业务往来,涉及资金约3亿元。
国骅集团副总裁邵明辉说,希望扶持政策能来得更快更猛烈些。“租赁公司的钱,靠股东筹集和银行融资。但因为行业发展慢,不少银行甚至不熟悉融资租赁公司的模式。由于没有现成的模式,找银行融资,比传统企业麻烦得多。”
《征求意见稿》透露,为扶持融资租赁机构,宁波将出台相应政策。
“简单来说,就是用退税、免税等多种形式,给企业补贴。”宁波市鄞州茂森小额贷款公司风险管理部经理徐帮辉说,和小额贷款公司一样,具体到各区的补助,也会有不同。
【宁波市政府机构】推荐阅读:
浙江宁波市试题07-06
宁波市交通规划10-21
宁波市建设局09-05
宁波市商业银行论文08-29
宁波市劳动合同条例07-12
《宁波市劳动合同条例》09-21
宁波市纺织服装业出口08-09
宁波市知识产权培训小结06-28
宁波市失业保险政策问答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