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的初一作文(通用4篇)
燕的初一作文 篇1
我家就在三坊七巷的衣锦坊边,清晨出门总能路过同利肉燕老铺。看着烟雾从铺里的大锅中冒出来,蔓延着,消散去;听着极有节奏感的嗨哟声和燕槌声,生活的烟火气扑面而来!
每天早晨,唤醒三坊七巷的总是燕槌声。五六个工人站在门前,用力抡着棒槌,往案板上的一块肉砸去,肉便成了泥。槌击声此起彼伏,像极了一曲美妙的交响乐。即使是冬天,工人们也身着黑色背心,坚持捶打着。店主陈伯伯也一样赤着胳膊,在一旁用力叫喊,双手在空中挥舞着,使人不得不联想到维也纳金色大厅中新年音乐会上的指挥家。我把想法告诉他,他笑道:打燕皮也是一门艺术啊!说着,便邀我来试试。
我拿起燕槌,没想到,它竟然很重。陈伯伯解释道:这燕槌可足足有两斤半重呢!它和砧板都是荔枝木做的。他边拿起槌,边笑道:打燕皮要有节奏感,不能过于僵硬。原来,打燕皮不仅是体力活,还是一门艺术啊!
旁边的那个姐姐正包着肉燕,轻车熟路的样子:只见她左手托着被切成方块的肉燕皮,右手用筷子挑起一点馅放上去,左手再握紧,抽出筷子,一个圆头散尾的肉燕就完成了。
我吃着刚上来的肉燕汤,暗暗叫绝。葱段下沉浮的晶莹剔透的肉燕,颜色如寿山石一般,皮薄得像宣纸。这不就是王母娘娘瑶池会上的仙食吗?尝一口,醋的酸,汤的鲜,肉的咸,荸荠的脆碰撞在一起,真是绝了!也不知是多少岁月的沉淀,才萃取出这般精湛的手艺。
我沉醉在这一碗肉燕中。陈伯伯告诉我,他是同利肉燕第四代传承人,而刚刚包肉燕的那个姐姐是他的女儿。他曾经费了好一番功夫才让女儿同意做掌门人,传承这门手艺我望向他那双眼睛,流露出坚定、执着和期望。他深沉地说:不能让这样一道美食在八闽大地上消失啊!为了手艺的传承,为了文化的传承!我不自主地望向眼前这一碗肉燕。碗里装的,是一道美食,也是一门精湛的技艺,更承载着一份手艺的传承!在中华大地上,不知有多少人为了手艺的传承,为了文化的传承献出自己的力量。而我,突然想起了追在我身后要教我剪纸的奶奶。
回到家,我在奶奶惊异的目光下拿起剪刀,心里默念道:为了手艺的传承,为了文化的传承!
燕的初一作文 篇2
凡是参加过监考的同志, 只要留心, 就会发现: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初中生、高中生在作文时总是刷刷在试卷上写来, 均是落笔成“文”, 但其中真是出于己作的好文章不多。
本人曾对本校初一 (6) 个班的学生进行两个问题的问卷调查。题一是:“你欢喜写作文吗?”题二是:“你作文时所写的内容是如何考虑的?”问卷答案统计的结果是:百分之九十三的学生回答“不欢喜写作文”, 百分之八十二的学生回答“写作文时, 首先考虑从哪本看过的作文选上找内容。”
学生说了真话。不欢喜写作文, 作文时从作文选上生搬硬套, 眼下在大部分初中学生中具有普遍性。尤其是初一为最。笔者本学期批阅的初一头两篇作文的感受是:好作文是“借”的作文选上的, 剩下的便多是内容空调, 言不及意, 文不规范, 错字病句成串的劣文, 或者叫不成文。
笔者对初一学生作文现状的描述绝不是在责怪教师作文教学的失误, 也不是危言耸听, 目的是引起从事作文基础教学的同行们的重视。而最重要的是抓好中学, 从初一抓起。初一作文教学必须从零开始, 完成再启蒙的任务。
初一作文再启蒙从哪入手呢?虽然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笔者以为首先要从“激发作文兴趣, 匡正作文习惯, 规范作文程序”这三个方面做起。
一.兴趣:开启睿智之手
当代著名作家王蒙在一篇回忆他小学启蒙老师的散文中温情地写过, 他的文学之路是他小学的启蒙老师因他用“因为”“所以”造句, 而受老师表扬所激起的作文兴趣开始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是大家公认的道理。兴趣, 像一只有力的大手, 开启着学生作文睿智的火花和灵光。兴趣深厚, 表现欲就强烈, 思维处于亢奋状态, 于是, 便会产生超常的睿智, 便会在作文中追求至善至美的佳境。
理论总是灰色的, 现实之树才会常绿。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道理, 没有一个语文老师不知道, 但在教学实际中却又会有意无意地扼杀学生的作文兴趣。
比如说, 作文前给学生说路子, 找范文, 这就在无意中引导学生作文时抄成品、搬例文;比如说, 对学生的作文要求“多、严、高”, 这便给学生造成了作文难, 难于上青天的畏惧心理;比如说, 判分吝啬, 多数60分, 多数评语不是批评, 便是套话, 这就是使学生产生了认真不认真反正一个样的思想。诸如此类, 不一而足。
如何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如何让兴趣这只巨手拨起学生睿智的琴弦?笔者认为:和学生换一个位置, 站在到初一学生的位置上去, 以初一学生的心理去看初一学生作文, 以初一学生的实际去命题, 去指导, 去批改。如是, 作文的要求就不会“多、严、高”, 作文批改时便会不吝啬分数, 作文的命题便不会“难于上青天”。
努力去寻找学生作文中的亮色, 哪怕是极差的作文, 也要找一两处相对好的词语, 加上圆圈, 写上一两句鼓励性的评语, 让学生看到希望, 鼓起信心。许多丑小鸭兴许会变成美丽的天鹅。培养和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方法是很多的, 诸如利用语文课讲读中趁机激发, 介绍名人作文故事以典型激发, 开展多种第二课堂活动相机激发, 作文批改评语中鼓励激发, 作文讲评中表扬激发, 开设班级、学校习作园地让学生发表激发……只要我们老师时时想到去“激”, 学生一定会“发”起来的。
无疑, 时时想到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是作文教学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每一位新接班老师都应考虑到这一点, 初一语文任教者更应该谨记于怀。
二.习惯:导引思维之手
兴趣有了, 如果没有良好的作文习惯, 仍然不会使学生作文上路, 同时, 兴趣也不会长久。初一语文的任教者, 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 匡正遇题想抄作文选的错误作法, 须从培养学生作文构思时正确而积极的思维方法入手。
良好的习惯是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作文中良好习惯是:认真审题, 认真构思, 先想后写。如何想?就反映了思维的“正”与“误”。庸者一味地引导学生抄“样子”, 借例文, 智者则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就题生发, 抒写真情实感。
引导学生正确的思维, 就是一步步设计需要跨跃的台阶并引导学生一步步去攀登。初一学生正确的作文习惯应该是“我以我笔写我心”, 读题、审题、做题 (作文) , 一步步地认真做过, 想清楚了再动手写。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写真真实实的自己和周近的人和事。
为了有利学生这样良好的习惯养成, 教者必须在命题上紧扣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 也就是让学生写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经历和感受, 坚持以让学生有材料可写为原则。同时, 教者还必须在作文指导中作正确的导引。比如让学生写以《夸妈妈》为题的记叙文, 在示题之前, 先让同学们夸自己的妈妈, 夸得好的大家鼓掌。这样, 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必然争着夸。火候一到, 立刻示题, 让学生带着对妈妈美好的回想进入作文, 写出来的作文定会有血有肉, 真切感人。
学生有了良好的作文习惯, 坚持了思维的正确方向, 作文中学生便会以“我”为中心去拓展, 写出不再是移花接木的赝品, 而是流自内心的华章来。同时, 培养了学生科学而以严谨的作文习惯, 使之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不仅对作文大有裨益, 也将会对学生终生产生良好的影响。
三.程序:点铁成金之手
“不以规矩, 不成方圆。”如果就习惯是作文中导引思维之手;那么, 程序便是作文中的点铁成金之手。严格程序, 就是严密作文过程中的步骤, 这是作文中对初一学生予以作文过程的规定。
学生的好文章不是老师改出来的, 也不是老师压着“多读”出来的;而是按作文的程序学生自己磨出来的, 悟出来的。老师的责任是让学生按程序操作, 使之点铁成金。
作文过程中应该遵循的程序是什么呢?大体上应该是“想、写、改、誉”这几步, 想清楚了, 写出来, 改满意了再誉写。想, 包括审题、立意、谋篇;写, 是将想的内容变成为文字, 这其中又包括写提纲, 打草稿;改, 是对草稿进行锤炼, 重点就是谋篇布局和语言表达, 有时还包括立意和取材。有了前面这些扎实的功夫, 誉写也会自然用心了。
作文过程中“想、写、改”都是极为重要的, 但最主要的是“改”,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指学生自己改) , 文章不厌百回改,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有史料记载, 列宁在中学读书时作文的操作程序是:在草稿纸上拟定提纲, 然后把另一张草稿纸竖着对折, 在纸的左边一半打草稿, 将右边一半空着。然后在草稿右边对草稿进行补充、修正, 一直到自己以为满意时才认真誉清交给老师。这对我们是极有启示的。
笔者认为, 现在大部分老师规定学生 (尤其是初中生, 特别是初一学生) 两课时内完成作文是值得考虑的。应该加长作文时间, 一周一作, 就让学生在一周内完成, 从周一出题周五收缴, 并在一周内规定每天对作文“程序”中各步应完成的任务。引导学生自己去改, 自己去磨, 自己去点铁成金。但这不能不分年级, 搞一刀切, 而应该先慢后快, 逐步压缩每一程序时间, 到了初三, 便能在考场限定的时间里写出切合大纲要求的文章来。
对初一学生进行作文再启蒙是必要的。因为通过再启蒙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匡正作文时的思维错误, 严格作文过程中的步骤。学生具备了良好的作文品格就可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做人品格。文如其人, 作文如做人。从这一点来说, 再启蒙工作对学生终生将有深刻影响。故而, 这项工作意义是深远的。
对初一学生作文再启蒙是完全可能的。因为刚上初一的学生正处于人生阶段的变换期。初一学生都是十二、三岁的孩子, 正是告别童年进入少年的时期, 此时他们的心理和生理都将产生一个嬗变。小学的东西已经朦胧而去, 留下的印象不再深刻。新的东西他们容易接受, 并留下深刻印象。因而从头开始以全新的角度去指导他们作文, 他们便会很快地接受并步入轨道。如果我们大同小异地沿袭小学那一套, 过了初一, 再予匡正将花数倍功夫, 甚至对部分学生 (或者是大部分学生) 都难以奏效。初一承前启后, 初二初三甚至高一都不可能和初一相比。初一对人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奠基意义。
初一时, 学生具有了浓烈的作文兴趣, 养成了良好思维品格、思维习惯, 坚持了严密的作文步骤, 在以后的各个学段里, 无论采用“用语→构段→谋篇→立意”, 或“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或“观察→分析→表达”等哪种方式列序训练, 都能使学生不再说“空、套、假”话, 都能使学生情发于衷, 言出于衷, 达到作文教学的目的。
燕的诗歌 篇3
一对黑翅
游离在窗前
忽而蹒跚天空
忽而低落电线
一种诗语
聚在诗笺
我把美丽
停在飞翔的燕
时光翩跹
荏苒波光绿颜
草绿琉璃的步伐
辗转童年
那树上 的巢
光溜溜的.小鸟
还没有羽毛
树叶,枯枝,棉絮著新家
那被风雨吹坏的一个家
如果是凌乱的话
看灰尘满脸的丫
撕破的衣衫
在阳光的斑驳下
蹲在地上画画
枯枝下
那是一只残缺的燕
找不着家
哭得泪如雨下
为什么你
不能够飞回家
长大了飞出去
残缺的记忆迷失
屋檐下
又是一个新家
飞翔的影子
是否能够带我回家
寻找一个童话
★ 午夜幽玄诗歌
★ 幽谷神谭
★ 散文诗集
★ 李白诗集
★ 汪国真经典诗集
★ 李白诗集全集
★ 陶渊明诗集
★ 王维诗集
★ 席慕容诗集
名人故事:江一燕的支教人生 篇4
在众多的支教者中,她不是累计支教时间最长的,也不是所到之处条件最艰苦的,但她无疑是知名度最高的一位。
,浙江宁波,她聊了一些对支教的一些回忆和思考。
“不知道未来会怎样”
去小嘎牙村,不是我第一次去山区拍电影,但那里的孩子和村民给了我很多感动。
看树上长着野木瓜,我就随口说了一句,“哎,你们怎么不吃?”第二天再去村寨时,有一盆野木瓜放在那里。
山里缺水,没有田地。玉米种在悬崖上,一个崖上种一两棵,这种悬崖不是很高,但是很陡。这种条件下种的玉米,村民会煮一筐给我们吃。
我在博客写了一些东西,很多人看到了,于是就有了网络募捐,后来开始正式带老师去山区上课……
最初的念头并不是像现在大家所看到的“决心支教很多年”,其实不知道未来会怎样。当我走出大山,不停会去想:这些留守在大山里的孩子,没有亲人在身边,他们更多需要的是物质还是精神?物质能给这些孩子们带来持续的快乐和满足感吗?我们离开后,他们怎么办?
这样就开始慢慢地,每年回去。对招募老师的专业性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每次去学校都会发现新问题。
我曾经给孩子们一个承诺,“你们如果好好学习,小江老师一定回来看你们”。后来发现,这成了他们的一个动力、一个信念。我也慢慢发现,孩子心理上的信念,比物质来得更长远。你给了他一个好的价值观,即使他在山区条件艰苦一些,也能克服很多问题。
“不爱说话的山里孩子”
山里的孩子其实不太说话,但我喜欢和他们交流,因为他们和我很像——我是独生子女,从小比较孤独,平时生活当中,不太会用言语表达感谢和友好。但他们会用眼神、笑容和他们做的事,让你感受到他们的心意。
村子里没有年轻人,老人不会讲普通话,孩子们呢,是一群人在一起很快乐,但有些时候,非常脆弱。
比如山里阴着,下雨了,小孩早上起来就看着大山。我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应该会有思念,会有渴望。天气变冷了,应该会想妈妈,这大概是他们特别脆弱的部分。
知道我们要离开时,他们就会害怕,会问:“小江老师,你们要离开了吗?”这种状态大概就像他们的父母要离开时,那种惶恐。
我们的支教,不只是给孩子上课。是先了解他们,然后做真正适合他们的项目。语文、数学,当地老师都会教。我教的偏重于怎么照顾自己、怎样保护自己。
孩子们不爱讲话,或许是他们想讲,但是讲不出来。我们现在就用做调查的方法,孩子们愿意写给你,会比他们口头表达的多。
比如,学校的住校环境是五六个孩子住在一张床上。我就设计了一个问题,“这么多孩子住在一起,好吗?你们有不舒服吗?”很多人写:“不好”。有人说:“有一个小朋友感冒,我们就一床小朋友都感冒了”。有人说:“我身上一直痒痒”。我单独把这个孩子叫出来问情况,可能是他们长过水痘,因为没有药,一直没有好,而一个小孩长了之后,一群小孩都会长。
当地因为缺水,日常喝的都是“天水”(天上下的雨接起来的水)。有孩子写给我说,自己一喝“天水”就拉肚子,现在学校总算有烧的热水喝了。还有孩子写:“老师,我不舒服。”我单独问这个孩子。这个孩子说,“老师,我有心脏病。”我问,“你怎么知道自己是心脏病呀?”孩子说,是听其他孩子说起得心脏病的症状,觉得和自己很像,一运动就会特别喘气。
“去孩子生活的地方”
我每年大约用两周到一个月的时间,去小嘎牙村,和孩子们待在一起。这次(20)我去的时间,是从元宵后(2月末)到3月中旬之间,就几周。和从前主要关注孩子相比,这次每天都和老师开会,了解老师的想法,如何做互动。
这次特别有意义的是做了家访。我每次都在想怎么才能真正了解孩子和他们的家庭。这不是靠听别人语言介绍的,只有去到他们生活的地方,你才会知道。
家访走了两个学校、两个村子,六七户人家。不是不想多跑,实在是太远了。两个学校,从一个走到另一个,十几公里,因为路比较难走,步行了3个小时。
有一天的晚饭,我们是在四个孩子的.家里吃的。村里孩子基本是隔代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这家是上初中的姐姐带着三个弟妹,四个人生活在一幢空房子里,父母过年都没有回来,也没有给他们寄任何生活费。他们的奶奶住在附近,孩子的生活费来源就是奶奶卖稻谷和他们自己种玉米换的钱。
姐姐当时邀请我们,我说:“那就摘一点你们自己种的菜一起吃。”我们出门先干别的事,结果回来时看到几个孩子蹲在后院的地上,就着他们囤的小缸水拔鸡毛。当时我的心都碎了,我在想,是不是我不该来家访?
吃饭时,读小学二年级的弟弟因为很久没吃鸡肉,多夹了几块。上初中的姐姐当时就哭了,说弟弟很不懂事,应该把这个留给老师吃。这么小的孩子,心里要承受多少东西?当时我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和这个姐姐说,这也是让我们回来思考的事。
这家有个妹妹,画画很好。她送给我一张画,全是瑶族的民族服饰,画得很棒。我就和支教老师商量,能不能培养这个妹妹?每次支教老师去,单独为她上一些课、寄一些颜料?
现在很少有孩子会唱瑶歌,有一个小女孩会。她叔叔说,学校离村子很远,七八岁的孩子,家长能放心他们每周走两三个小时去上学,平时寄宿在学校。但学龄前的孩子只能待在村子里,爷爷奶奶连普通话都不会说,这些孩子每天就坐在那里发呆,一旦进入小学跟不上,就会自卑,不想学习,上完小学就会辍学——这批孩子怎么办?在山村能不能建一些学前的学校,类似幼儿园。
他反映完这个问题后,我找了巴马教育局。教育局的人说,小江老师,你是能出钱来建幼儿园,缺老师的问题怎么办?这确实是个很难的问题。
“每年都在进步”
但我们每年去,每年都感受到进步。
最早别说体检,孩子连鞋都没得穿。这次去另外一个学校,正好在给孩子们打疫苗。
原来学校没有食堂,是孩子们自己带饭。饭盒打开,都是黑黑的米饭,他们在地上生个小火,煮一煮。很多孩子没有带饭,大孩子吃的时候,小孩子噌一口。
现在有了免费午餐,学校有一个小小的食堂,阿姨来烧饭,两素一荤、有肉有菜。这一点真的特别好。因为吃的条件远胜家里,孩子们爱来学校,家长也特别愿意把孩子送来学校。
从前我们问孩子,“你们的梦想是什么?”他们都不说话,就瞪着眼睛看你,不知道未来是什么。现在很多人给我写小卡片说,虽然现在条件艰苦,我一定会很努力,以后像你一样做个山区老师、做明星。
每次我们回去的时候,那些已经小学毕业到初中去读书的孩子们,都会回来看我们。这些原来非常害羞、不敢说话、不敢表达的小孩,现在主动来给我做助教。
我们自己,每年也在进步。我最早是很悲观地离开,到现在微笑着说“明年再见”。孩子们因为知道你会再去,也乐观很多。
“没法洗澡,还是有点难受的”
这些年,累计去支教的时间,大概七八个月吧。因为工作缘故,时间不能太固定,我尽量提前安排。
第一次去,只待了两周都不到,因为没地方住。我们这次去,学校也没地方住,住在隔壁一个小卖部的阿姨家里。到另外一个学校,只能和一个女老师睡一张床,我俩刚认识……对我而言还是有点尴尬的。
遇到的比“半夜去山边的老式茅厕”更困难的事,可能就是不能洗澡吧。有一年去时,正好遇到干旱,那些孩子一个多星期都没洗过脸,除了喝的,都没沾过水,所以鼻子周边都黑黑的,我们到了就先帮他们洗脸,清理完了发现自己也没法洗。
现在条件好一些,学校会修公共厕所。也有一间房间供老师和学生洗一下。不过我也尽量不洗,因为实在没水,要节约。
我不是专业学过幼师的人,我参加支教,动力、经验主要来自于我的经历。
作为独生子女,我特别幸运的是,小时候虽然没有很多小伙伴,但是遇到很多特别好的老师。
在我学摄影时,摄影老师带我上山下乡,告诉我看世界的方式,告诉我“认认真真做事”,“你可以少说话,但一定要把事情做好”。
到我读电影学院的时候,老师告诉我,“吃亏是福”,很多事情没有必要一定要争一个理,只要自己认为是好的、对的,那就默默去坚持做。
我的启蒙舞蹈老师,是我成长经历中很重要的人。1995年8月29日,我还在读小学,她因为白血病离开了。她留给我的印象最深的两个字,“坚持”。
……
这些老师教给我最好的,是人生的道理。
【燕的初一作文】推荐阅读:
给龙燕的一封信06-17
齐魏争燕的原文及翻译06-16
燕,燕罗隐,燕的意思,燕赏析06-28
初一考场作文-初一作文10-10
游泳初一作文_初一作文12-18
这就是我初一作文初一作文09-05
微笑_初一优秀作文_初一作文07-21
初一描写夏天的作文400字-初一作文09-23
美的瞬间初一作文600字_初一作文01-14
精彩瞬间_初一优秀作文_初一作文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