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旅游产业链,建设综合型旅游区(县委党校中青班调研报告)

2024-09-29

延伸旅游产业链,建设综合型旅游区(县委党校中青班调研报告)

延伸旅游产业链,建设综合型旅游区(县委党校中青班调研报告) 篇1

县委党校第九期中青班学员调研报告

完善旅游产业链,建设综合型旅游区

——紫云格凸河风景区跨越式发展策略初探

张 旭

一、格凸河风景区基本概况

紫云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地处贵州省西南部,位于贵州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斜坡地带的中低山盆谷区。景区内奇峰、峡谷、溶洞、河流、伏流、“盲谷”原始森林、洞中苗寨、悬棺洞葬等景观原始神秘。风景区包括大穿洞景区、大河景区、小穿洞景区、妖岩景区及多处独立景点。共有特级、一级景观5个,二级景观11个,三级景观14个。2005年12月31日被批准为第六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6年6月被列入首批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名录,是世界少有的喀斯特自然与文化公园。紫云自治县是苗族和布依族聚居区,是苗族文化三大集成地之一,境内居住有三大方言、八大土语、十五个支系的苗族同胞,其语言、风俗、服饰、节日都各具特色。布依族也分为三大土语区,具有很浓郁的民风民情。

格凸河景区2003年正式开放,2005年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6年成为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开放时间不长,景区前期建设重点是交通、格凸山庄等基础设施建设,民俗体验活动、旅游商品开发等产业链的建设力度不够,1景区收入集中在门票收入、景区车船收入上,存在创收项目单一,旅游产业链较短等弊端,为粗放型的单一观光旅游区,影响了风景区的长足发展。

笔者认为,格凸河风景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走综合型旅游区建设之路,积极发展旅游周边产业,延伸产业链,促进景区由单一观光型景区向休闲度假、会务接待、民俗体验、探险览胜综合型景区的转变。

二、“四中心两基地一展馆”,格凸河风景区跨越式发展战略浅析

(一)依托区内丰富的民俗文化,发展体验型民俗旅游项目,建成格凸民俗文化体验中心

格凸河风景区要发挥身处苗文化三大集成地的优势,依托大河苗寨、二关苗寨等苗族村寨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民俗体验项目,拓宽创收渠道。

1.开发苗族婚恋的民俗体验项目。婚恋习俗是苗族民俗文化中观赏性和参与性较强的内容,婚恋习俗中的游方、对歌、抢亲等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开发苗族婚恋体验项目条件成熟,操作难度小,成本低。具体来说,可以在大河苗寨、二关苗寨等苗族村寨选拔部分青年男女(从景区现有工作人员中选拔亦可),于星期六星期天等游客众多的日子定期举行模拟苗族婚礼,并在现场从游客中选取新娘、新娘参与,提高活动的参与性和趣味性。

2.开发苗族节庆活动体验项目。丰富多彩的节庆文化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苗族节日数量众多,有苗年、三月三歌会、四月

八、跳花节、吃新节、祭鼓节等数十种,涵盖全年12个月。每个节日都

有丰富多彩的民俗与之配套,如跳花节和三月三歌会的苗家歌舞、祭鼓节的杀牛祭祀等,观赏性强。

3.开发苗装出售、苗装摄影等体验项目。苗族服饰是苗族文化中最华丽的部分,也是区分苗族支系最重要的符号,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历史”。格凸河所在地自称为花苗的苗族支系的服饰,具有做工精细,工序复杂,涵盖刺绣、挑花、蜡染等工艺,观赏性强。景区可以收集采购,提供苗装给游人摄影留念,设立苗装销售摊点,满足外来游客需要。

(二)加快格凸山庄改建扩建步伐,发展会务接待项目,建成格凸会务接待中心

风景区会务接待项目具有游客停留时间长,消费层次高,消费环节多等特点,是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之一。格凸河景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资源、宁静悠远的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格凸山庄初具规模,是各类政务会议、商务会议、文化笔会、摄影采风会的理想举办地,具有发展为会务接待型旅游胜地的充分条件。

1.加快格凸山庄的改建扩建步伐,提高会务接待能力。会务场所是会务旅游产业的必备硬件条件,一流的会务接待项目要依托一流的会务场所。目前,格凸山庄可同时容纳200人住宿和就餐,山庄拥有会议室2个,大小会议室可分别容纳60人、30人参会,具备中小型会议的接待能力,无力承担大型会议的接待。建议景区积极多方筹措资金,扩建格凸山庄,力争使住宿就餐人数达到500人以上,会议室容纳参会人数300人以上,提高会务接待能力,建成可承办大中小型会议的格凸河风景区会务接待中心,并对外挂牌。在改建和扩建以前,利用现有条件承办中小型会议。

2.加强商务、政务礼仪培训,提高景区工作人员素质,适应会务接待需要。从贵州大学、安顺学院等省内高校聘请专家对山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应涵盖会议策划、代表签到和接待、资料整理分发、分房、展台规划及会场布置等。通过培训全面提高工作人员会议筹办、组织和接待能力。

(三)整合区内苗族文化资源,建成中国苗族服装博物馆和西部苗族文化研究中心

格凸河风景区的景点以自然景观为主,缺乏人文景观,对景区内苗文化的梳理和开发远远不够,在区内建设中国苗族服装博物馆可以填补人文景观缺乏的现实。博物馆的建设可以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和政府投入方式进行,争取贵州省苗学会的智力支持,协调多方资源,将其建成我县乃至我省的一个集旅游观光、文化研究为一身的文化品牌,依托博物馆建成黔中唯

一、西部最大,全国有影响力的苗族文化研究基地。服装文化是苗族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建立专门的苗族服装博物馆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作为单一的博物馆,格凸河苗族服装博物馆的展品集中于苗族服饰,筹建难度小。贵州有900多万苗族人口,是全国最大的苗族聚居区,是苗族服饰文化最丰富的地区,依托贵州丰富的苗族服饰文化资源,展品收集相对容易。我国现存的两个苗族博物馆一个是湖南凤凰的苗族家庭博物馆,一个是贵州丹寨苗族博物馆,凤凰的博物馆以家庭生活为展示重点,丹寨苗族博物馆是综合性展馆,缺少专门的苗族服装博物馆。格凸河风景区苗族服装博物馆建成后,将成为我国唯一建设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苗族博物

馆,填补国内没有专门的苗族服装博物馆的空白。

(四)加快苗族服饰、银饰、地方土特产等旅游商品开发的力度,完善旅游商品产业链,兴建格凸旅游商品展销中心

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在景区大门外建成格凸旅游商品一条街,引进苗族服饰、苗族银钸、苗族工艺品等生产厂家,发展旅游商品生产。依托县土特产开发成果,把我县的茶叶、薏仁米、红芯红薯、手搓辣椒面、仿野生猕猴桃、火花冰脆李等土特产资源集中于旅游商品一条街集中展销,使旅游商品一条街成为涵盖苗族服饰、银饰、苗族手工艺品、地方土特产的旅游商品集散地,发展旅游商品经济,促进旅游产业链的延伸。建成旅游商品一条街不仅可以延伸格凸河风景区的产业链,拓展增收渠道,增加旅游收入,还可以提升景区的品牌形象,推动县域土特产业的发展。

(五)建成西部知名的婚纱摄影外景基地、艺术院校摄影书画写生基地

加强与贵州省摄影家协会、各类婚纱摄影联合会、国内艺术院校(重点是四川美院、西南大学艺术学院、贵州大学艺术学院等西部院校)的交流合作,邀请相关协会、院校建立婚纱摄影外景基地、摄影书画写生基地并正式挂牌,承接婚纱摄影团队的拍摄接待,承接艺术院校师生的书画摄影写生的接待,景区可以在门票价格上予以优惠。通过婚纱摄影外景基地和艺术院校写生基地的建设,可以快速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同时每所艺术院校的数万师生也是风景区的目标市场,通过与相关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可以快速打开这一市场。

三、实现旅游产业链的延伸,建设综合型旅游区是格凸河风景区

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代旅游业的发展,实现旅游产业链的延伸是关键,建设综合型旅游区是必由之路。完善的旅游产业链条,多样性的旅游商品集群,全面的参与体验型游乐项目是风景区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格凸河风景区作为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国家级风景区,山水资源丰富,自然景点多样,特色明显。但是格凸河为单一的观光型景区,收入集中在门票收入、景区车船收入上,创收项目单一,旅游产业链较短。

格凸河风景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走综合型旅游区建设之路,积极发展旅游周边产业,延伸产业链,促进景区由单一观光型景区向休闲度假、会务接待、民俗体验、探险览胜等综合型景区的转变,力争建成四个中心(“格凸民俗文化体验中心”、“格凸会务接待中心”、“格凸旅游商品展销中心”、“西部苗文化研究中心”)、两个基地(“格凸河婚纱摄影外景基地”、“全国艺术院校摄影书画写生基地”)、一个博物馆(“中国苗族服装博物馆”),实现可持续发展。相信一个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旅游产业链合理,涵盖食宿、购物、会务、民俗体验、文化研究的精品型综合风景区即将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成为贵州旅游的一颗更加璀璨的明珠。

上一篇:一年级(下)英语复习教案下一篇:入党推优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