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讲义(通用6篇)
教育学讲义 篇1
本文由怀念过去唉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1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概述
第一节 教育概述
一、教育的概念
(一)不同时期对“教育”的不同理解 在中国古代社会,教育主要被理解为道德教育。“教育”一词在我国最早见于《孟子》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语。古代,教和育是两个不同的涵义。《荀子》的《修身》篇是这样解释的:以善先人者谓之教。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教和育分别做了具体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在西方,“教育”一词来自拉丁词源“Eduiere”,而它又是从动词“Eduere”变来的,含有引出之意。所以,“教育”一词在希腊语中就是“儿童引导学”。西方近代教育家对教育这一概念有多种多样的解释。捷克 夸美纽斯:教育在于发展健全的个人 卢梭认为“教育赋予我们在出生时所缺乏的一切和我们作为人所需要的一切。” 瑞士 裴斯泰洛齐:教育就是“依照自然法则,发展儿童首先、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 美国 杜威: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斯宾塞认为“教育即为人的完满生活作准备。” 杜威认为“教育是一种通过使未成熟者参与其所属团体的生活而引导并确保其发展的社会功能。” 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的活动。” 尽管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对教育有许多解释,现在一般认为,教育是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 社会发展,人的发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教育具有双重含义 在现实生活中,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要形式,但学校教育又不能囊括所有的教育于其中,这就导致了对教育有 狭义与广义的区分。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广义的教育:是泛指一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 会教育。2.狭义的教育:为学校教育,是指社会通过学校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所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 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二、教育发展
(一)古代教育 1.古代中国教育 2.古希腊罗马教育 3.欧洲中世纪教育 4.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等级性 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人享有不同的教育地位与权利。教育被社会统治阶级或贵族阶层所控制,他们 的子女享有教育的优先权。平民子弟少有教育权,或被剥夺教育权利。工具性 教育成为统治阶级御用工具,或成为神学的奴婢。教育是紧紧服从于或服务于社会统治阶级的需要。专制性 教育具有强烈的专制性色彩。对于受教育者来说,教育过程是被动接受与绝对服从的过程。教育者 的威严不可冒犯。专制性也导致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机械、刻板。
(二)近代教育近代教育的变化呈现出如下特点: 1.教育事务在国家事务中具有重要地位,公共教 育事业受到政府的重视 2.国家实施初等义务教育 3.中等职业教育获得发展 4.新型大学纷纷建立,高等教育职能发生变化 5.学校教育朝着制度化、系统化方向发展
(三)现代教育 世界现代教育发展呈现的基本特征: 1.教育形态发生重大变化 2.大力加强基础教育,不断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沟通和结合,职业教育多层次地发展 4.精英化高等教育与大众化高等教育同时推进 5.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 6.终身教育体系在逐步构建 第二节 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特征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界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一是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界定为教育现象,或称“教育现象说”。这一观点认为,教育学是人们对于教育 这一社会现象的知识或学说,教育学不是把教育与社会、文化、人生等现象一起作为研究对象,而是把教育作为一 种独立的社会现象,单独对它进行理论考察与研究; 二是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重点界定为教育问题,或称“教育问题说”。这一观点认为,任何科学研究的发端均 不是仅仅来自现象(事实),而是来自问题,只有把现象作为问题提出来才能构成研究对象,所以教育学应该是一 种以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三是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教育的特殊矛盾和规律。这一观点认为,每一门科学都有它的特定的研究对象。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教育学就是研究在这一现象领域内所 特有的矛盾运动的规律。可以把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之所以对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作如此界定,是因为: 首先,教育研究必须从教育现象入手。由于教育本身是一种社会现象,研究教育必然是研究这种特有的社会现 象。离开教育现象既无教育可言,也无教育研究对象可言。其次,教育现象纷繁复杂,多种多样,教育研究固然要切入教育现象,但又不能泛指对所有教育现象的研究。教育研究指向的教育现象,应该是与教育问题相联系的。只有抓住要研究的问题才能抓住要研究的现象。问题意识 是各种学科研究必备的意识。所以教育研究既需要从现象入手,又需要从问题出发。再次,教育研究指向的现象与问题又应该具有特殊性、本质性的特征。教育研究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地 认识教育、把握教育,因而是指向探讨教育规律,揭示教育规律。
(二)教育学的学科特征 1.教育学的理论性特征 2.教育学的实践性特征 3.教育学的艺术性特征
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期 1.主要特点:产生了一此零星的教育思想,但停留在直观朴素的经验描述,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与分析论证。2.代表人物及论著: 中国:孔子《论语》 战国末.乐正克《学记》 唐.韩愈《师说》 西方: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
(二)教育学的形成期 1.主要特点:开始有了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开始把教育问题和教育思想作为客观存在的事实进行研究。开 始有了自己一系列的相互联系的概念、范畴以及由这些概念和范畴所 理论体系。对于教育问题的论述,也逐步从 经验的描述过渡到理论的说明。2.主要代表人及论著: 捷克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英 洛克《教育漫话》 法 卢梭《爱弥尔》 瑞土《林哈德和葛笃德》 德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教育学讲授纲要》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论述了教育的目的和作用,高度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提出了普及教育和统一学制的思想,首次确立了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阐明了直观性、自觉性、系统性、巩固性和量力性的教学原则和若干教学方法。《大教学论》的问世,奠定了近代 资产阶级教育学的基础。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以伦理学为基础,建立了教育目的论,并提出以心理学为基础建立教育方法论。开 创了教育学研究的新纪元,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三)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 1.主要特点:教育学的研究开始从更广泛的学科吸取有关研究成果,并且将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用于教育的 研究,从而使教育学向着科学化的道路前进了一步。2.代表人及著作: 美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主张以儿童中心代替教师中心,以活动课程代替教学。中 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是中国最早以马克思主义编写的教育著作。前苏 凯洛夫《教育学》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教育学。
(四)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 1.主要特点:教育学和心理学全面地、高度地结合,重视教育科学的实验研究和对教育规律、教学规律、教
学方法的深入探讨,把教育学的研究建立在教育实验基础之上,重视发展和能力研究,革新研究方法,引进了新兴 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为教育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2.代表人及著作: 美 布鲁纳《教育过程》(1963)强调学科知识结构的教学,强调教学的最佳顺序和“发现法”。前苏 赞可夫《教学与发展》(1975)五条教学原则: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使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行到发展的原则。前苏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观点)》
(五)教育学的走向 20 世纪末以来,现代科学在发展,教育在发展,教育学也出现一些新的面貌。体现出许多新的特征:1.教育 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2.教育学研究基础研究模式的多样化;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4.教育学研究与 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5.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新世纪的教育学必将走向“大教育学”。21 世纪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呼唤大教育学;知识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呼唤大教育学;知识经济的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呼唤大教育学。教育科学,由于研究对象已经是从经济生产活动 的边缘走向中心的大教育,既是新兴产业又是崇高事业的大教育,由于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自身发展的关联 度日益提高,必将冲破传统教育部门专业学科的束缚,向以教育部门为主的社会各个部门共同参与的综合性大学科 演进,因而教育研究必须有相当大的转变与发展。教育科学分类框架 分析教育中的形而上学 教育哲学 教育逻辑学 教育伦理学 问题 反被运用学 科作为理论 分析框架 以教育活动 为 研 究 对 象;以不同 方式运用其 他学科 采用被运用 学科的方法 活动研究如何运用方法 来分析教育活动 教育统计学 教育测量学 教育评价学 分析教育中的社会现象 教育美学 教育社会学 教育法学 教育人类学 教育文化学 分析教育中的个体的人 教育生物学 教育生理学 教育心理学 运用方法直接分析教育 教育史学 比较教育学 教育未来学 教育人口学 教育生态学 教育经济学 教育政治学
综 合 运 用 各 分析与其他领域共有的 教育卫生学 教育行政(管理)学 门学科,解决 实际问题 教 育 实 际 行 分析教育领域独有的实 动问题 际问题 教育规划学 教育技术学 课程认 教学论 元教育学 教育学史
以教育理论为研究对象
三、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
(一)教育学有助于师范生形成教育思想 ?
(二)教育学有助于师范生提升教育智慧(教书匠、能师、名师)?
(三)教育学有助于师范生塑造专业精神 ?(四)教育学有助于师范生形成专业人格 拓展阅读: 《学记》 《学记》 是历史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关于教师: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 教师仅仅具有广博的知识是不够的,还要善于根据学生的提问进行阐述。关于学生: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知道学生资质有不同,学习有难易之分。《学记》中的教学原则:1.启发诱导原则。“故君子之教,喻也”。具体要求是“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 达、”2.预防性原则。“禁于未发之谓豫。”3.及时施教原则。“当其可之谓时。”4.循序渐进原则。“不陵节而施之”。4 5.长善救失原则。学生的学习存在四种缺点,即: “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6.教学相长原则。“是故,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 思考与练习1.为什么说教育是人类特有的永恒的社会现象? 2.古代教育、近代教育、现代教育有怎样不同的特征? 3.如何认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4.如何认识赫尔巴特对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贡献? 5.怎样看待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及教育学的分化? 主要参考文献: 1. 《中国教育史》李定开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0 年 2. 《外国教育史》戴本博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 年
《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教育学教程》 3. 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教育学教程》余文森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 2004 年 《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教育学教程 第二章教育的构成
第一节 教 师
一、教师职业角色的定位
(一)社会义务 教师是文化的传承者和人力资源的开发者。教师是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需要以自己的知识、智慧和思想品德向青年一代传播人类知识财富和思想意识,并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专业人员。古往今来,教师对历史文化的传播和人类社会的生存、延续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在 《师说》中指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时代的变迁,教师所传之“道”以及授之“业” 也会不同,教师所起的作用除了传递人类的文化遗产外,还承担着创造文化的重任。
(二)教学与管理 从教学与管理的层面来看,老师的职业角色是多样的: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2.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合作者和参与者 3.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拓展者 4.教师是学生集体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三)心理定向 教师是心理健康的引导者和维护者
(四)自我实现 从自我实现的层面来看,教师是自我成长的研究者和设计者
二、教师成长的实现
(一)教师成长的含义 教师成长是指教师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以及专业人员的发展过程。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作为人的教师” 一是 的成长,强调教师个体身心的健康发展;二是“作为教师的人”的成长,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1.专业知识的发展 教师的专业知识,指教师比较完善而合理的知识结构及其程度。它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本体性知识、一般文 化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教师的专业知识在教师的专业素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教师用以影响学生的主要是他的知识。教 师的其他影响手段,诸如道德、各种人格品质也无不渗透着智能的因素或以智能结构为其基础。因此合理的专业知 识是合格教师的核心之一。(1)本体性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 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等。它在教师是教学活动展开的基础。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又有两大类型,(1)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2)教师专业相关的其它学科的知识。(2)一般文化知识——广博的基础文化知识 必要性 前面说过,对教师的知识作出某一专业领域的限定是合理的。强求教师精通各门学科,在当代既是不可企及的 事,设计这样的知识结构的模式当然也是不合理的。但是,不能不看到。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老师仅具备学科知识 就够了。(1)教学对学生全面影响的要求。任何一个教师,他对学生所发生的影响决不限于某一专业领域,各门课 的教学虽各有具体要求,但它们的目标却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必然是全面的,在专业课教学
中,他不仅使学生获得某种自然、社会领域的规律性,而且还可以给人以思想道德方面的启迪,美的享受,融真善 美于一体。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及以历史、社会、文化的深刻洞察力,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2)科学一 体化趋势及学科之间交叉渗透的要求。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科学一体化的趋势正在不断加强,学科之间出现了交 叉渗透现象、学校了开设综合课程等要求教师具有广泛的知识,教师的知识必须顾及知识本身构成的规律以及科学 一体化的趋势。在掌握较为精深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广博的综合知识,摆脱封闭式狭窄知识结构的局限性,使学 生得以在教师的影响下跟上科学发展的步伐。(3)满足学生对探求心理的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探求是无止境的,特 别是素质教育强调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必然要满足学生 的奇心:一名语文教师不得不回答小学生所提出的苹果为什么往下落,青烟为什么往上冒,血为什么红,天为什么 蓝等问题。总的说来,教师只有具备了广博的文化知识才能够:帮助自己融会贯通地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满足学生的探 究兴趣;更好地运用教育科学知识。范围: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知识和理论(3)条件性知识——扎实的教育科学知识 条件性知识指必要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的理论与方法、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学科教学论的知识。作为一名教师,掌握了精深的学科知识和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还不够。还应当系统地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 本原理和原则,了解学生身心活动和发展的规律,否则的话,教师的教育活动难免陷于盲目性。自己知、自己会与 将其转化为他人知、他人会,从某种意义上讲完全是两码事,要有效地转化知识,促进人的发展,遵循与尊重人的 发展的规律与特点,保证受教育者的身心愉快,这与是否掌握教育、心理规律有很大的关系。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这是教师提高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效果所必需的。(4)实践性知识 教师的实践知识、感性经验,也是构成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指的是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产生于 教育教学过程,其它方面的知识全都要通过实践性知识起作用。)教育不仅是一种科学,又是一种艺术,教育工作的许多规律和原则,只有通过实际的经验才能真正理解和运用。同时教师的实践知识又是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的源泉。从古到今的众多教育理论家都是来自于教育实践工作者(孔 子、陶行知、蔡元培),它说明实践知识在教师知识结构中的重要作用。2.专业能力的发展(1)设计教学的能力,即教师在综合考虑教材、学生、教学时间、教学手段等因素的基础上,对教学目的、内容、程序、方法等进行整体构思的能力。(2)表达能力,包括语言表达、板书板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演示等的能力。(3)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如班级管理能力、课堂管理能力、课外学习管理能力等。(4)教育教学交往能力,如理解他人的能力、沟通能力、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等等。(5)教育教学机智,即处理教育教学过程中突发事件的能力。(6)反思评价的能力,即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状况正确评价的能力。(7)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即教师对学生、对教育教学实践和理论进行探索,发现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的能 力。(8)创新能力,如创新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的能力。3.专业情意的发展(1)专业理想:是教师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专业工作的向往和追求。(2)专业情操: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带有理智性的价值评价的情感体验。(3)专业性向:是教师成功从事教学工作所具备的人格特征。(4)专业自我:是教师个体在职业生活中对自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
(三)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1.社会环境 2.学校文化 3.个人经历 4.自我更新
(四)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1.“非关注”阶段。该阶段时限是在正式教师教育之前,可从一个人进入接受正式教师教育一直追溯到他的孩 提时代。2.“虚拟关注”阶段。该阶段时限一般是职前接受教师教育阶段(包括实习期)。3.“生存关注”阶段。新任教师一般处于这一阶段。4.“任务关注”阶段。在度过了初任期之后,决定留任的教师逐渐步入“任务关注”阶段。5.“自我更新关注”阶段。处于该阶段的教师,其专业发展的动力转移到了专业发展自身,而不再受外部 评价或职业升迁的牵制,直接以专业发展为指向。
(五)教师成长的途径 6 1.专业学习2.专家引领 3.同伴互助 4.个人反思 第二节 学生
一、学生的本质 1.学生是人 2.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3.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 4.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学生的特点(补充年龄与心理特征及相应教育措施)
二、学生的特点 1.主动性 2.未完成性 3.开放性 4.独特性 5.创造性
三、学生发展
(一)学生发展的含义 学生发展是指学生随着时间和年龄的递增而发生的个体的身体和心理的有规律的变化过程。身体发展包括肌体各种组织系统的发育和机能的增长。心理发展包括认识能力的发展和心理倾向的发展。学生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差异性、不平衡性等规律,这些规律性制约着教育目标的制定和教育内容、方法的选择。
(二)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 家庭、学校、同辈群体、个体实践 学生的权利和义务(补充)
四、学生的权利和义务(补充
(一)学生受教育权的理解
(二)学生受教育的保障权 1.学习机会权 2.学习条件权 3.学习成功权
(三)学生受教育的自由权 1.免于恐惧的自由权免 2 .受歧视的权利 3 .免于控制的权利
(四)学生的义务 1.学生有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 2.学生有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义务; 3.学生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4.学生有遵守其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管理制度的义务。
第三节
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是联结教师和学生的中介与桥梁,是教育领域内除教师和学生之外一切因素的总和。具体来说,它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一、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是教师和学生作用的对象和客体,它是经过课程设置和编制而具体化了的知识、技能、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是教师活动、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是学生活动所作用的全部对象。1.教育内容是一种特定的、具有教育性的人类文化成果。2.教育内容是人类文化再生产的结果。3.教育内容具有简洁性和高度概括性的特征。4.教育内容是师生活动共同的客体。
二、教育方法 1.教育方法是师生共同活动的方式。2.教育方法的选择和组合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重要的是要依据多方面条件,使各种方法进行合理的组合,因此教学方法的 选择运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教学艺术。
三、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主要指的是在教学活动中所应用的教学媒体的硬件和软件。它分为物化形态和智能形态两大类。物化形态的技术指的是凝固和体现在有形的物体中的科学知识,智能 形态的技术指的是那些以抽象形式表现出来,以功能形式作用于教育实践的科学知识。教育所依赖的技术手段的变迁: 第一阶段:依赖于口授或演示向后代传递,因而文化的保存在很大程度上受人的生存过程的影响。第二阶段:依赖于文字和系统的教育传递文化,这为文化的大量积累提供了可能。第三阶段:依赖于高科技途径传递和保存文化,教育的重心已转移到帮助人们学会学习
四、教育情境
(一)情境与教育情境 7 情境即情况、环境,一般是指由外界、景物、事件和人物关系等诸多要素构成的某种具体的有机结合的 境地。现代汉语词典对情境的解释为“在一定时间内各种情况的相对的或结合的境况”。教育情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情境可以理解为教学活动的场景。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两大范畴。狭义的教育情境是指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教育 情境是一种特殊的环境,是教学的具体情景的认知逻辑、情感、行为、社会和发展历程等方面背景的综合体,具有文化属性。我们一般所指的教育情境是其狭义的概念。
(二)教育情境的分类 1.物质情境(1)实在情境:是指现实当中蕴含着某种问题的事件或案例。(2)符号情境:借助语言、文字所描绘、模拟或虚构而成的叙述情境。(3)图像情境:借助照片、图画、视频录像等建立起来的情境。2.精神情境 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创设的一种适于教学活动的情感氛围,从而为完成教学目标和 任务莫定基础。
(三)教育情境的基本要求 1.真:即强调教育情境的真实性和生活性。2.趣:即强调教育情境的趣味性和形象性。3.新:即强调教育情境的新颖性。4.疑:即强调教育情境的问题性。5.情:即强调教育情境的情感性。第四节 教育主要素之间的关系
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教师与学生是相对的一组概念。教师因为学生的存在而存在,同样学生也因为教师的存在而存在。教师与学生的实质是一种社会规定性,因此,教师与学生的易位现象必然随着社会文化形态的变化而发生 变化。在当代,教师与学生易位的情形愈来愈多。美国人类学家米德区分了自古至今的三种文化类型,并且阐述了不同文化类型中相应的教育方式。前喻文化(postfigurative culture):未来重复过去、代代相传,它有赖于三代人的实际存在;教育的任务 就是复制前一代的文化。并喻文化(cofigurative culture):社会成员的模式是同代人的行为,典型的特征是“现在是未来的指导”; 年轻一代更注重从同代人那里获取经验;代与代之间出现裂痕。后喻文化(prefigurative culture):年长者不得不从年轻一代那里学习他们未曾有过的经验;儿童则面临 着一个完全未知的、因而也无法掌握的未来。教育史上,关于师生在教育过程中所处地位与作用的四种主张: 1.“教师中心说”(外在论、外塑论):教师在教学中起权威作用,否定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2. “学生中心说”(内在论、内生论):教学中占中 心地位的是学生,一概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3. “主导-主体”说 :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需要教师的引导、培养,而教师的主导作用恰恰就表现 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上,而非压制,二者应很好地结合起来。4.“主体间性说”:在没有内在与外在压力与制约的情况下,彼此真诚敞亮、交互共生的存在状态。(1)平等对话——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不仅是指他们之间狭隘的言语交谈,而且是双方心灵 窗户的“敞开”和情感的“接纳”,是对双方的倾听,是双方共同在场、相互吸引、相互包容、共同参与的关 系。平等对话应该是师生之间的相互接纳与分享,是双方的交互性和精神的承领。要真正实现师生平等和生生平等。(2)互相尊重——在课堂教学中,作为独立的交往主体,师生之间应该做到相互尊重。当前,师生之间 的尊重更多地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上,其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真实的内心体验和情感,二是 在此基础上尊重学生的行为选择,三是尊重学生的奇思妙想。(3)彼此评判——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交而不往”,究其原因大概是交往主体之间缺乏评判。师生交往缺 少学生对教师的评判;生生交往中只有相互间独白式的“倾听”,而无彼此的分析、讨论。(4)共享智识——师生是课堂教学生活的创造者,都是课堂教学的资源,课堂教学效实际上是师生共享 智识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使之能够以一种超越的和理智的态度,来面对和汲取他人的智慧。(5)讲究实效——一是要丰富课堂教学交往的类型,二是教师要从启发学生思维、完成教学任务等角度 8 来思考问题,使交往围绕实际内容展开,促使师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
二、教师、学生与知识的关系 教师、对教师、学生、与知识之间的不同关系的认识随着教育思想的演进和教育实践活动的新进展,呈现出不同 的构型,也折射出不同的价值追求。
三、教育技术与教学方法的关系 在过去 50 年中,国外学者进行了上百个媒体比较研究。后发现,当图解、练习、举例等教学方法保持不变,通过录像、教室技术和计算机等不同媒体进行教学以比较不同媒体的效果时,都得出同一个结论: 学生的学习结果并不因媒体的不同而表现出明显的区别; 只有当教学方法改变时,学习结果才会产生明显的差异。对此,原国际绩效改进协会主席 R.克拉克和美国多媒体网络教学专家 P.祖克曼联袂发表论文指出: “表面上,学习是接触媒体的结果,实质上,学习是由媒体中包含的教学方法引起的。媒体只影响学习的费用和速度(效率),方法才是引起学习的结果。”他们得出结论说: “不要问哪种教学媒体最好,而要研究各种媒体中包含的教学方法是 如何影响认知过程的。”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要素 1.思想 — 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是现代教育技术的灵魂。2.媒体 — 科学运用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难点。3.资源 — 开发利用学习资源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点。4.过程 — 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
四、良好师生关系创建途径 1.树立正确的观念前提 2.相互理解基础 3.相互对话突破口 4.相互沟通关键 5.交互吸引最终目的 思考 1.人们常用“一桶水倒一碗水”来形容我们的教学,同学们你们怎样来理解这句话呢? 2.现在的师生交往中存在什么问题,为什么?如果你是老师,怎样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教育学》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1982 年
2.《现代教育学》 扈中平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年 3.《教育学》 傅道春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年
4.《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教育学教程》 余文森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年
第三章 教育功能
第一节 教育功能概述
一、教育功能的涵义 教育功能指的是教育在与人及周围环境相互影响中所发挥的作用。它往往指向教育活动已经产生或者将会产生 的结果,尤其是指教育活动所引起的变化、产生的作用。教育功能是与教育本质相联系的。所谓教育本质是“指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特 征”。它反映出教育活动固有的规定性。教育功能显然与教育本质息息相关。正因为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所以教育功能必然是且只能是通过对人的作 用而显现。教育功能与教育本质的区别则在于:教育功能的发挥虽然被教育本质所决定,但同时也受到社会其他因素的影 响。本质是恒定的,而功能是弹性的。长期以来,由于社会政治因素与其他因素的影响,人们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存有偏颇,由此造成对教育功能认识 的偏颇。深化对教育功能的认识以深化对教育本质的认识为前提。
二、教育功能理论的历史演进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随着人类历史的变革而变革,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一)古代教育的政治伦理功能观 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教育的功效与作用被固定于为政治伦理服务。教育功能指向社会民众的伦理教化,而教 化之目的则在于使广大民众恪守封建伦理道德,为维系封建统治服务。9 西方古代社会也以伦理教化为教育的主要功能。古希腊、古罗马的教育均是为培养奴隶社会的统治者与保卫者 服务。欧洲中世纪的宗教教育主宰着教育领地。宗教教育更突出地强调教育的教化作用。
(二)近代教育的发展个体功能观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对人性、个性的强烈呼唤驱动了近代教育的变革,近代教育的价值观、功能观发生了深刻的 变化。期工程 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教育理论家斯宾塞在《教育论》这部重要的教育专著中集中论述教育价值观 与教育功能观的变革:其一,深入批判了传统教育只重虚饰而不重实用的弊端。其二,明确主张教育目的应切合实 际需要,从多方面为人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作准备,认为为个体完满生活作准备是教育应有的功能与应尽的职责。其 三,从实利主义的道德观、人性观出发,明确提出知识教学必须顺乎自然、重视发展儿童的心智;道德教育最普遍 的原则就是进行“自然后果”的教育,重视儿童的身体健康与成长。斯宾塞的教育理论及其所阐述的教育功能观对推动近代教育的变革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且对后人的 教育价值观、教育功能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现代教育的改造社会功能观 持这种功能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现代哲学家、教育家杜威。他在《学校与社会》和《民主主义与教育》这 两部书中系统地阐述了这样的功能理论。他的主要观点是: 其一,肯定教育着眼于儿童个体的进步是对的,但认为教育的眼界需要由此扩大,由此他把教育功能从发展个 体扩展为作用社会。其二,明确提出学校教育是改造社会、推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其三,从着眼于改造社会出发,杜威把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从未来引向现实,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沟通起来,并提出了一系列与传统教育截然不同的改造学校教育的目标与方案。
(四)当代教育的功能主义 继杜威之后,当代教育对于教育的社会功能进行了更为广泛深入的研究,形成了功能主义。功能主义的主要论 点是: 其一,结构决定功能。正是教育的结构状况决定功能的发挥,教育结构的多样化决定教育功能的多样性。其二,功能的整合。教育的功能虽然是多方面的,但这些功能又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的关系,它们是“整合” 式地发挥作用。其三,稳定与和谐的重要。强调教育应该促使社会成员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在思想、态度方面能保持和谐。
三、教育功能的基本分类 对于教育功能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不同的维度进行。
(一)筛选功能与协调功能 这是从教育作用的客观性能进行分析的。教育的筛选功能自古而然。进入近代社会以来,这种功能更为鲜明突 出。层级分明的教育制度和机构实际上一直在默默地而又顽强地履行着筛选功能,学校教育的层层筛选(除义务教 育之外)形成人的受教育水平的差异,同时也由此造成人的社会分层和社会职业的分途。教育的筛选功能又是与其所具有的协调功能相结合的。教育的协调功能主要反映在: 一是它对筛选功能的协调。教育通过自身的力量使得对人的选拔与筛选成为社会的需要; 二是教育在客观上形成人的发展差异的同时又在运用 其特有的力量逐步缩小人与人之间的发展差异,在这种意义上,教育始终起着调节器的作用。
(二)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 这是从教育作用的对象上进行分类的。个体功能,是指教育对个体人的生存与发展的作用。社会功能,是指教 育对于维系社会运行,促进社会变革与发展的作用。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处于对立统一的关系中。个体功能是相对于社会功能而言,社会功能亦是相对于个 体功能而言。教育作用于个体必然作用于社会,教育作用于社会又必然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实现。
(三)基本功能与派生功能 这是从教育作用的层次上进行分类的。它反映出教育功能间的主从关系或轻重程度。所谓基本功能,是指教育 根本的、基础的且是恒常、稳定的功能。派生功能则是通过对人的知识、意识、职业、道德等的社会化,而派生出 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功能。教育的基本功能与派生功能也是相对而言的。教育功能是一个系统链,基本功能与派生功能是可以不断分化的。10
(四)正功能与负功能 这是从教育作用的性质划分的。前者是针对教育功能产生的积极的良好的效果而言,后者是针对教育功能产生 的消极的不良的后果而言。最早提出这一对概念的是美国社会学家默顿(R.K.Menton)。20 世纪 50 年代末,默顿将社会功能按性质、形态 加以划分,得出正向——负向功能这对概念,与此同时还得出另一对重要概念即显性——隐性功能。日本教育社会 学家柴野昌山则把这两对概念引入教育领域,构想出关于学校教育功能的理论分析框架(见表1—1)。社 显 正 客 结 观 果 向 表 1-1 教育功能框架图 第二节 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一、个体发展的涵义与特征 所谓个体的发展,通常指的是个体从出生到成人期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在教育学的视野中,个体发展不仅 有其特定的涵义,同时作为个体的人的发展,又有其区别于其他生命体的明显特征: 1.个体发展的历史性与社会性 个体发展的历史性,一方面表现为社会历史条件,尤其是物质生产条件制约人类总体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也 表现为个体人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并不是被动地接受历史的制约,而是能动地对待历史。个体发展的历史性与社会性是相统一的。历史是社会的历史,社会是历史过程中的社会。个体的发展在很大程 度上是适应社会的需要,同时客观上促进着社会的发展。2.个体发展的顺序性与阶段性 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人的发展具有顺序性与阶段性特征。个体发展总体上经历的顺序与阶段是相对稳定的。这是因为,形成年龄特征的客观条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促 使人成熟的生理基础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和顺序性。然而,个体的身心发展又表现为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 速度和不同的发展重点。这对于把握个体的发展机会是十分重要的。3.个体发展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个体发展既在一定程度上呈现相似性,又呈现明显的差异性。个体发展的差异性表现在身体、智力、人格等方面。个体发展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它与个体发展的相似性 共同存在于个体发展的全过程中。正是这种差异性对教育的丰富化、多样化提出了要求。4.个体发展的现实性与潜在性 个体的发展是历史地、现实地展开的。然而,个体发展就其可能指向的水平与可能达到的高度而言,乃具有极 大的潜在性。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个体发展已实现的水平与其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仍有较大差距。个体发展是一种 动态的历史过程,历史的无限性与人的发展的无限性相统一。如何不断挖掘、开发人的潜能,乃是当代科学研究的 重要课题。
二、影响个体发展的基本因素 影响个体发展的基本因素概括为四个方面,即遗传素质、环境、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1.遗传素质对个体发展的作用 所谓遗传素质,指个体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关于遗传素质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学术界曾有过极端的观点,这就是“遗传决定论”。例如奥地利儿童心理学 家彪勒曾经说过:“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乃是儿童内部素质向着自己的目的有节奏的运动过程,外部环境在这里起着 促进或延缓这个过程的作用,而不能改变这个过程”。另一位儿童心理学家斯坦莱.霍尔则认为“一两遗传胜过一吨 教育”。遗传素质对个体发展的作用固然不可低估,但对此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一般说来,遗传素质对个体发展的作 向 负 A B 会 意 向 性 隐 性 C D 11 用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其一,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物前提,是人类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其二,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个体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其三,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其四,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作用 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或者是指人生活于其中,能影响于人的一切外 部条件的综合。关于环境对个体发展的作用,学术界亦有过“环境决定论”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人纯粹是环境的产物,个体 发展是环境影响的结果。中国古代哲学家墨子曾经说过:“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荀子亦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土,所以防邪避而近中正也”。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则把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与作用提到独一无二的地位,他说:“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 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地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 毫无疑问,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 其一,自然环境对个体身体及心理发展会带来一定影响。其二,社会环境对个体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主导作用 其一,教育以其明确的培养目标,规定着个体发展的方向。其二,学校教育通过教师培养学生的活动进行,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较为全面深刻。其三,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主导作用随着社会向前发展而不断强化。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人自身具备的多种发展可能和环境、教育中具备的、为个体发展所必须的条件,都只是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 可能。这种可能是潜在的,它不会自动动地转化为现实。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多种可能状态向现实发展的转化,必须 通过个体发挥他的主观能动作用,自觉地能动地接受环境、教育的积极影响,回避或抵制其消极影响,从而实现人 的身心各方面的和谐、充分的发展。
三、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主导作用突出地表现为它能促进个体社会化。所谓社会化,其基本涵义是指个体接受社会文 化的过程,更具体地说,是指“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主要反映在: 教育促进人的观念的社会化 在人的观念的社会化过程中,教育的重要作用在于它能有计划、有目的地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帮助人们形成社 会所需要或提倡的观念,抵制社会所批评或反对的观念。教育促进人的观念的社会化特别表现为促进人的政治观念 的社会化和道德观念的社会化。
(二)教育促进人的智力与能力的社会化 1.教育指导或规范人的智力、能力的社会化 首先,不同阶段或不同类别的教育,指导与规范着人的智力、能力的发展方向。教育将人的智力、能力的发展 引导到适应社会生存并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轨道。其次,教育也规范着人的智力、能力的社会化发展。教育以特有的目标、内容以及特有的方式与途径规范着人 的智力、能力的发展。2.教育加速人的智力、能力的社会化 教育因其传授的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具有简约化、浓缩化的特点,所以它对人的智力、能力的发展起着催化剂与 加速器的作用。教育对于促进人的智力、能力发展的作用是任何其他因素的作用所无法比拟的。
(三)教育促进人的职业、身份的社会化 在现代社会中,个体谋求某种社会职业通常是以接受相关的教育和训练为前提的,教育是促进人的职业社会化 的重要手段。教育也是促进人的身份社会化的重要手段。任何社会身份都程度不同地蕴含着对教育的需求,教育对促进人的 身份的社会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一)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性的发展 人的主体性是人面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能动性。它表现为人的自主精神和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教育对人的主体性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教育通过对人的道德、智力、能力的培养而提高人对自我 的认识,提高人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突出地表现为人的创造性。教育对于人的个性化功能也突出地表现在它能培养个体的创造意识,激 发个体的创造性精神,形成个体的创造性品格。
(二)教育促进人的个体特征的发展 人的个体特征指人的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教育应该是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教育帮助个体充分开发内在潜 力并充分地发展自己的特长。教育促进人的个体特征的发展主要通过不同的教育内容与不同的教育形式来实现。
(三)教育促进人的个体价值的实现 教育使人意识到生命的存在并努力追求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教育赋予人创造生命价值的信心与力量。所以,人 的个体价值的实现必须依靠教育的力量才可能达到。第三节 教育的社会功能
一、教育发展的社会制约性 教育发展的社会制约性
(一)社会物质生产制约教育发展 1.社会物质生产制约教育发展的水平与速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反映着社会物质生产的需求;另一方面,教育发展又紧紧依赖于社会物质生产所可能提供的资源和条件。社会物质生产所呈现的科技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在 使用物质技术手段上所可能达到的水平。2.社会物质生产制约着教育的结构与内容。教育内容集中反映人类文明的成果,它随着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 生产的不断发展而不断丰富、不断拓展。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更新,因而也大大促进着教育内 容的发展与更新。例如从课程设置来看,1~4 世纪以前,在 学校教育中的自然科学课程,一般只有算术、几何、天文等学科; 17 世纪以后,又增加了代数、三角、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学科;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原子物理、电子计算机、激光、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等新兴的科学技术逐渐纳入学校的教学内容。社会物质生产对教育发展的制约,还表现在它对教育形式、教育方法、教育管理等方面均发生强烈的影响与作 用。
(二)社会政治制约教育发展 1.社会政治通过确定国家教育制度实行对教育的制约。2.社会政治对教育内容具有明显的制约性。3.现代社会通过加强教育立法保障与促进教育的发展。
二、教育的经济功能
(一)教育具有培养劳动力的功能 教育培养劳动力功能的具体表现是: 1.能提高劳动者的科学知识素养与劳动技能素养,提高劳动者对生产要求过程的理解程度和劳动技能技巧的 熟练程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2.能提高劳动者的道德素养,尤其是职业道德素养,能提高劳动者的精神文明水平,从而提高劳动者积极的 劳动精神与劳动态度。3.能提高劳动者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能力,缩短学习新技术或掌握新工种所需的时间。教育通过提高人的一般 学习能力以促进劳动者适应生产高速发展变化带来的职业或工种变换的需要。4。能提高劳动者的创造精神与创造能力
(二)教育具有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 现代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促使现代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原因已不是劳动力数量和资本存量的增 加,而是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口质量重于人口数量,人的资本投资的作用大于物的资本投资的作用。人力资本的形成 是现代经济发展的突出特征。现代国际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教育投资能产生巨大的 经济效益。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呈现出先于经济发展的趋势。教育的适度先行,正是现代社会认识并主动增强教 育经济功能的表现。13
(三)教育具有促进科技发展的功能 1.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教育以极为简约、极为广泛的形式传递人类已有的科学知识,高效能地扩大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从而提高劳动 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2.教育是促进科技革命与发展的重要手段 教育不仅再生产科学技术知识,而且也担负着生产新的科学技术的任务。3.当代科技发现、发明与创造,重要策源地乃是高等院校 任何科技发展的新成就,都不可能离开教育的贡献。教育促进科技更新与发展的功能将会随着现代社会的向前 发展而增强。
三、教育的政治功能
(一)教育具有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 教育的政治功能首先表现在它对维护社会政治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育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主要体 现在两个方面: 1.教育为社会培养各种政治人才。2.教育培养具有一定政治素质的社会公民。
(二)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功能 1.教育的普及化推进社会政治变革。教育的普及,是社会政治平等与开放的体现。教育普及化水平的不断提 高将不断推动社会政治变革与进步。2. 教育通过传播先进的思想、弘扬优良的道德促进社会政治的变革。3.教育可以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全体国民科学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实现社会政治 民主化的重要前提与保证。
四、教育的文化功能
(一)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承功能 社会通过教育将人类的文化遗产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文化借助于教育得以延续与发展。
(二)教育对社会文化的创新功能 一方面,教育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总是着眼于古为今用,传承文化的过程也是文化更新的过程:另一方面,现代 社会的急剧变革,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必然要求教育突破原有的文化范式,实现对文化的创造、拓展与更新。
(三)教育对文化的融合功能 教育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是促进多元文化的融合,这是教育的文化功能的另一表现。在当代每一国家,每一民 族都需要承继属于本民族的优良文化,同时也需要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由此促进本民族与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合。教育的三大社会功能实际上应是三位—体,并整合式地发挥作用。思考问题: 1.如何认识教育功能与教育本质的关系? 2.在中外教育史上,教育功能观有怎样的不同?为什么? 3.如何对教育功能进行分类?怎样认识教育的正功能与负功能? 4.怎样认识教育功能的社会制约性? 5.教育的个体功能与教育的社会功能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 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学》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1982 年 2.《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教育学教程》 余文森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年 3.《教育学》 傅道春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年 4.《中国教育史》李定开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0 年 5.《外国教育史》戴本博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 年
第四章 当代中国教育
第一节 当代中国教育目的
一、中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 中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
(一)教育目的概述 一般认为,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它指向教育培养什么
样的人。广义: 教育目的泛指社会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狭义:教育目的指社会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与要求。教育目的具有强烈的社会制约性
(二)中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 1.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教育目的 在中国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教育的主要功能是政治伦理功能; 奴隶社会 孔子学生子夏对其教育目的概括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主张贤人政治,反对不学而仕、仕而不学的世卿 世禄制度。他的培养目标是有知识、有高尚道德的土、君子,让他们去辅佐君王。孟子的教育目的在于“明人伦”、“得民心”。是要培养劳心的土、君子,由他们去教化百姓。封建社会 《大学》(先秦儒家论大学教育的专著)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意即光 明的德性,按思孟学派的观点就是指人先天具有的善性。“明明德”就是将善性发扬光大,使人显明起来,与孟子的 存心养性是一脉相承的。“亲民”是指推行儒家的德治和仁政,后来宋代朱熹注四书时,将亲民改为“新民”。意为使 天下人革旧更新。“止于至善”即是“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 人交,止于信”。这是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为实现这三个目的,《大学》提出了“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 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 亲民、止于至善 2.中国近代社会中教育目的的变革: 1906 年,清政府学部确定的教育宗旨; 1912 年,临时政府教育部公布了“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 德”的新的教育宗旨。3.建国以后中国教育目的的演变: 解放初至 1956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 “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 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 1957 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 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提出“教育为无产阶级政 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实现这个方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 4.改革开放新时代的教育目的: 1982 年《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方面全面发展。” 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所有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 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1993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重申:“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 199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获得了法律的确定与 保障。
二、中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人的发展同社会生产的发展相一致 2.现代工业要求人的全面发展 3.教育是人的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意义 其一,邓小平关于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论述; 其二,邓小平关于培养“四有新人”的思想丰富了当代中国教育目的的内涵; 其三,邓小平关于“三个面向”的思想开拓出我国当代教育方针与教育目标的新境界。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其一,教育为促进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服务。其二,教育为促进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服务。其三,教育为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3.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其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与进一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其二,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深入理解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其三,坚持科学发展观与促进教育的科学发展。
三、当代中国教育目的的实施
(一)对当代中国教育目的的正确理解和认识 1.关于“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关于“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关于“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当代中国教育目的的系统实施 1.全面、系统地把握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正确认识与实施全面发展教育 第二节 当代中国的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的概念及其建立的基本依据 教育制度的概念及其建立的基本依据
(一)概念 所谓教育制度,是根据国家的性质制订的教育目的、方针和设施的总称。
(二)教育制度建立的基本依据是: 1.教育制度的制定首先取决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2.国家教育制度的建立,尤其是学制的建立,又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反映出一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总要求; 3.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受到社会人口状况的制约,同时受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二、当代中国的教育制度 当代中国的教育制度
(一)当代中国的学制改革 1.1951 年 11 月,政务院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2.1958 年 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二)中国现行的教育基本制度 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教育制度 2.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 3.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制度 4.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5.学业证书制度和学位制度 6.教育督导制度和评估制度
三、教育体制及体制改革 教育体制及体制改革
(一)教育体制概述 1.教育体制的概念 教育体制是指国家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的机构设置和教育管理权限划分的制度。包括办学体制、领导管理体制、招生与就业体制、教育投资体制以及学校内容管理体制等方面。其核心是教育管理体制。2.教育体制改革的动因与意义 其一,旧的教育体制存在弊端 其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不断改革教育体制
(二)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与任务 1.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 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是,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坚决实行简政放权,完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
的体制。2.办学体制的改革 我国现阶段办学体制改革的任务是: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办学的体制。3.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 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建立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4.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我国现阶段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改革内部管理体制,使学校成为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和有 效自我办学以及有效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第三节 中国教育的现代化
一、教育现代化的概念与特征 教育现代化的概念与特征
(一)教育现代化的概念 教育的现代化是指教育自身由传统向现代类型的变迁。它是一种能动的具有指向性的过程,是一个对传统 教育瓦解、扬弃、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也是为使教育适应整个社会现代化的进程而不断改造、重建教育传统的 过程。
(二)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1.教育发展的开放性 2.教育发展的动态性 3.教育发展的民族性
二、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内容 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一)教育观念的现代化 1.终身化的教育观念。2.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3.不断变革与创新的教育观。
(二)教育制度的现代化 1.教育决策与管理的民主化。2.教育结构的合理与优化。
(三)教育内容的现代化 1.德育内容的现代化 2.智育内容的现代化 3.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方面的内容现代化
(四)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教育技术现代化,就是不断用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就武装教育信息的传播媒体,以实现教育手段的最优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也是指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三、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目标 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目标
(一)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定向 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目标是实现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首先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与目标,自然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与目标。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目标与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标并无二致。
(二)为促进人的现代化而教育 1.继续深入推进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全面提高中国国民的现代素养 2.增进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3.大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 思考题: 1.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2.如何理解我国当代的教育目的? 17 3.我们有怎样的教育基本制度?这些制度是如何建立的? 4.现阶段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与任务是什么? 5.怎样理解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特征与内容? 参考书目: 1.《新 课程背景下的公共教育学教程》余文森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年 2. 《中国教育史》李定开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0 年
第四章 当代中国教育
第二节 当代中国教育目的
一、中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 中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
(一)教育目的概述 一般认为,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它指向教育培养什么 样的人。广义: 教育目的泛指社会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狭义:教育目的指社会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与要求。教育目的具有强烈的社会制约性
(二)中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 1.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教育目的 在中国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教育的主要功能是政治伦理功能; 奴隶社会 孔子学生子夏对其教育目的概括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主张贤人政治,反对不学而仕、仕而不学的世卿 世禄制度。他的培养目标是有知识、有高尚道德的土、君子,让他们去辅佐君王。孟子的教育目的在于“明人伦”、“得民心”。是要培养劳心的土、君子,由他们去教化百姓。封建社会 《大学》(先秦儒家论大学教育的专著)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意即光 明的德性,按思孟学派的观点就是指人先天具有的善性。“明明德”就是将善性发扬光大,使人显明起来,与孟子的 存心养性是一脉相承的。“亲民”是指推行儒家的德治和仁政,后来宋代朱熹注四书时,将亲民改为“新民”。意为使 天下人革旧更新。“止于至善”即是“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 人交,止于信”。这是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为实现这三个目的,《大学》提出了“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 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 亲民、止于至善 2.中国近代社会中教育目的的变革: 1906 年,清政府学部确定的教育宗旨; 1912 年,临时政府教育部公布了“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 德”的新的教育宗旨。3.建国以后中国教育目的的演变: 解放初至 1956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 “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 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 1957 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 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提出“教育为无产阶级政 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实现这个方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 4.改革开放新时代的教育目的: 1982 年《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方面全面发展。” 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所有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 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1993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重申:“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 199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获得了法律的确定与
保障。
二、中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中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人的发展同社会生产的发展相一致 2.现代工业要求人的全面发展 3.教育是人的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意义 其一,邓小平关于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论述; 其二,邓小平关于培养“四有新人”的思想丰富了当代中国教育目的的内涵; 其三,邓小平关于“三个面向”的思想开拓出我国当代教育方针与教育目标的新境界。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其一,教育为促进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服务。其二,教育为促进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服务。其三,教育为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3.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其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与进一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其二,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深入理解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其三,坚持科学发展观与促进教育的科学发展。
三、当代中国教育目的的实施
(一)对当代中国教育目的的正确理解和认识 1.关于“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关于“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关于“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当代中国教育目的的系统实施 1.全面、系统地把握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正确认识与实施全面发展教育 当代中国的教育制度 第二节 当代中国的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的概念及其建立的基本依据 教育制度的概念及其建立的基本依据
(一)概念 所谓教育制度,是根据国家的性质制订的教育目的、方针和设施的总称。
(二)教育制度建立的基本依据是: 1.教育制度的制定首先取决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2.国家教育制度的建立,尤其是学制的建立,又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反映出一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总要求; 3.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受到社会人口状况的制约,同时受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二、当代中国的教育制度 当代中国的教育制度
(一)当代中国的学制改革 1.1951 年 11 月,政务院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2.1958 年 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二)中国现行的教育基本制度 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教育制度 2.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 3.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制度 4.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5.学业证书制度和学位制度 6.教育督导制度和评估制度
三、教育体制及体制改革 教育体制及体制改革 教育体制及
(一)教育体制概述 1.教育体制的概念
教育体制是指国家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的机构设置和教育管理权限划分的制度。包括办学体制、领导管理体制、招生与就业体制、教育投资体制以及学校内容管理体制等方面。其核心是教育管理体制。2.教育体制改革的动因与意义 其一,旧的教育体制存在弊端 其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不断改革教育体制
(二)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与任务 1.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 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是,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坚决实行简政放权,完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 的体制。2.办学体制的改革 我国现阶段办学体制改革的任务是: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办学的体制。3.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 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建立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4.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我国现阶段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改革内部管理体制,使学校成为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和有 效自我办学以及有效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第三节 中国教育的现代化
一、教育现代化的概念与特征 教育现代化的概念与特征
(一)教育现代化的概念 教育的现代化是指教育自身由传统向现代类型的变迁。它是一种能动的具有指向性的过程,是一个对传统 教育瓦解、扬弃、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也是为使教育适应整个社会现代化的进程而不断改造、重建教育传统的 过程。
(二)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1.教育发展的开放性 2.教育发展的动态性 3.教育发展的民族性
二、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内容 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一)教育观念的现代化 1.终身化的教育观念。2.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3.不断变革与创新的教育观。
(二)教育制度的现代化 1.教育决策与管理的民主化。2.教育结构的合理与优化。
(三)教育内容的现代化 1.德育内容的现代化 2.智育内容的现代化 3.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方面的内容现代化
(四)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教育技术现代化,就是不断用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就武装教育信息的传播媒体,以实现教育手段的最优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也是指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三、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目标
(一)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定向 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目标是实现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首先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与目标,自然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与目标。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目标与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标并无二致。
(二)为促进人的现代化而教育 1.继续深入推进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全面提高中国国民的现代素养 20 2.增进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3.大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 思考题: 1.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2.如何理解我国当代的教育目的? 3.我们有怎样的教育基本制度?这些制度是如何建立的? 4.现阶段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与任务是什么? 5.怎样理解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特征与内容? 参考书目: 1. 《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教育学教程》余文森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年 2. 《中国教育史》李定开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0 年
第五章 当代世界教育思潮
第一节 终身教育思潮
一、终身教育思潮的产生及其背景 终身教育思潮的产生及其背景
(一)产生 1965 年保罗·朗格朗《论终身教育》 1970 年保罗·郎格郎《终身教育引论》 197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二)背景——现代人面临的九大挑战 1.变化加快,以至于传统的教育体系和方法不能适应需要; 2.人口增长,引起对教育的量和质两个方面的需要不断增长; 3.科学知识和技术的进步,需要我们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4.民主政治的挑战对公民的需求增加; 5.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对接收的信息和数据的理解、阐释、吸收和利用的能力需要持续的训练; 6.闲暇的增加也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就是“通过为人们提供认识、思维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手段更充分地发挥 他们的积极性”; 7.生活模式和相互关系的危机,历史形成的传统不能适应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新情况; 8.人们对身体和享乐的态度变化构成了对现代个人、社会和文明的重大挑战; 9.思想意识形态的危机,单一模式的信仰越来越少,人们的思想出现了一定的混乱。
二、终身教育思想的基本理念 1.终身教育的概念 终身教育是完全意义上的教育,它包括了教育的所有各个方面,各项内容,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 命终结时为止的不间断的发展,包括了教育各发展阶段各个关头之间的有机联系。它首先关心儿童教育,帮助儿童过着他应有的生活。同时它的主要使命是培养未来的成人,使其准备去从事各 种形式的自治和自学。后一种学习要求为成人发展提供范围广阔的教育结构和社会活动。因此,终身教育就变成了 由一切形式、一切表达方式和一切阶段的教学行动构成一个循环往复的关系时所使用的工具和表现方法。一是整个的生命过程;二是完全的社会生活。2.终身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1)在教育目的的维度上,终身教育追求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统一;(2)在个体受教育时间的维度上,终身教育不是学校基础教育的延伸,也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成人教育,它是 一种贯穿人的一生的教育;(3)在教育内容的维度上,终身教育的内容是综合性的和面向未来的,其基本特征是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的适 应性和可持续的创造性;(4)在教育主体维度上,终身教育突破“师授生受”的局限,它甚至可以是一种没有教师的教育,在更深层 次的意义上是受教育者向环境学习的自我教育,是一种自主的教育;(5)在教育对象维度上,终身教育是面向所有人的;(6)在教育形式的维度上,终身教育是社区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和社会机构教育的整合;(7)在教育功能的维度上,终身教育成为促进人的发展的工具,彻底改变现有教育体系侧重于选拔人才的状
况 3.终身教育思想的发展 终身教育思想自 1960 年代形成以来,在世界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在 终身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学习化社会和终身学习的概念。4.终身教育思想的实践(1)法国: 1947 年《朗之万—瓦隆教育改革法案》 1956 年《关于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和公共教育改革的方案》 1971 年《在终身教育的范围内有关继续职业教育组织的法律》(简称《终身职业教育法》)特点: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管理体系和法律系统,确立了“以劳动者为中心”的终身教育制度,重视企业在终身 教育体系中的责任。(2)美国: 1966 年《成人教育法》 1976 年《终身学习法案》《蒙代尔法案》()1984 年,美国高等教育和成人学习者委员会《成人学习:国家未来的关键》 1991 年美国制定了《美国 2000 年教育战略》 1993 年美国成立“终身学习者之国家委员会” 1994 年颁布的《2000 年目标:美国教育法》 1997 年 8 月,美国开始实施“终身学习税收信贷计划” 特点:多样性和实用性,强调学习者的自由选择和社会提供终身学习机会的形式多样。(3)日本: 1981 年中央教育审议会《关于终身教育》 1984 年,日本成立“全国教育改革理事会” 1990 年成立终身教育审议会 1990 年日本议会通过《终身学习振兴法》 特点:超越于经济效益的视野来实施终身教育,而注重国民的精神和品格发展。(4)中国 1995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首次用法律的形式肯定了“终身教育体系” 1999 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全面论述了终身学习的意义、目标、形式和策略 趋势: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学校进一步向社会开放,发挥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继 续教育、职业技术培训教育等多种功能;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要加强衔接与沟通,为学习者 提供多种多次受教育的机会;以远程教育网络为依托,形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开放教育系统,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多 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第二节 全民教育思潮
一、全民教育思潮的产生及其背景 全民教育思潮的产生及其背景 1.概念的提出 1990 年 3 月 5 日至 9 日 “世界全民教育大会”(World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for All)泰国宗迪恩 《世界全民教育宣言》(World Declaration on Education for All:Meeting Basic Learning Needs)和《满足基本学习需要的行动纲领》 2.提出的背景 ? 世界教育的发展; ? 入学率的上升、妇女受教育权的增加; ? 教育民主化的趋势 ? 教育机会均等
二、全民教育思想的基本理念 1.基本内涵:扫除成人文盲、普及初等教 育以及减少男女受教育的差别。2.最终目标:满足全体儿童、青年和成人的基本学习需要。22 3.实现策略:改革现有的教育体系。
三、全民教育思想的发展 1990 年“国际扫盲年”《乌兰巴托宣言》呼吁动员社会的全部力量扫除文盲尤其是妇女文盲和成人文盲,1990 年 9 月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通过《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和《行动计划》 1993 年 12 月中、印等九个人口大国全民教育首脑会议通过《德里宣言》和《行动纲领》 1994 年 6 月“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入学和质量”《萨拉曼卡宣言——关于特殊需要教育的原则、方针和,实践》和《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 1994 年 9 月,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在埃及开罗举行,大会通过了《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行动纲领——人口、发展和教育》 1995 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妇女的教育和培训》 2000 年,在塞内加尔的达喀尔召开的世界教育论坛会议上通过《全民教育:我们的集体承诺》(即《达喀尔行 动纲领》)
四、全民教育思想在中国和印度的实践 1.中国: 1986 年颁布《义务教育法》,规定凡是年满 6 周岁的儿童,都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和义务。1993 年召开“中国全民教育国家级大会”,通过了《中国全民教育行动纲领》,提出了到 2000 年全民教育目标 以及措施。新世纪以来出台了多项政策旨在加强基础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农村教育的改善,修改了《义务教育法》,提出了 逐步实现免费义务教育的目标并制定了时间表。中国的全民教育成就: 在发展中人口大国里,中国成为世界唯一同时实现“文盲人口减半”和“贫困人口减半”的国家 2004 年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 4%左右;全国小学在校生 1.12 亿人,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 98.95%,小学毕业 生的升学率达到 98.1%;初中阶段在校生 6528 万人,毛入学率达到 94.1%;女童小学入学率为 98.93%,男女性别 差异进一步缩小,从 1995 年的 0.70%缩小到 0.04%。全纳性教育进一步发展,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达到 24.3 万人,占特殊教育在校生总数的 65.3%。中国实现全民教育任重而道远 2005 年中国内地仍有 8700 万成人文盲其中青壮年文盲 2300 万人; 全国 8%的地区还没有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主要集中在西部经济落后地区。2.印度 1950 年的印度宪法规定“国家应努力在本宪法生效起 10 年内为所有儿童提供免费义务教育,直到他们年满 14 周岁为止。” 1986 年印度政府颁布《国家教育政策》及实施政策的《行动计划》,全民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点领域。印度推进全民教育的措施 实施“县初等教育计划” 开展非正规教育 开展扫盲教育 以邦为主实施的一些项目,如“促进初等教育项目”和“北方邦基础教育项目”。世界全民教育报告 2002 年世界仍有 8 亿文盲,其中 70%集中在中国、印度等 9 个亚非发展中国家; 性别差距依旧明显,64%的文盲是妇女,2001 年全世界小学入学年龄的失学儿童中,女孩占 57%。第三节 教育国际化思潮
一、教育国际化思潮的形成及其背景 1.形成: 古代小规模的教育交流——近代不平等的教育交流(教育殖民化)——平等的、制度化的教育交流(教育国际 化)2. 背景: 世界的一体化 经济的全球化 政治的多极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出现及其作用 23
二、教育国际化的涵义 国际化:一个国家及其成员通过与其他国家或成员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流,相互之间产生影响,使一 个国家及其成员成为世界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教育国际化:一个国家将本国教育置于世界教育发展的系统之中来确定发展的方向,并通过与其他国家进行教 育交流与合作,从而使本国教育成为世界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
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 1.国际组织的影响日趋增大 2.国家间的教育合作与交流不断加强 3.中国逐渐融入教育国际化的潮流 全世界的留学生总数为 180 万,其中有 38 万来自于中国,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派出国之一。1997 年 以来,中国在美留学生数量每年平均以 6.0%的左右的幅度增长,2001 年比 2000 年增长 10%。目前我国留学生占 全美外国留学生的 10.9%,居总数第一。中国与世界各国合作,孔子学院出现在各大洲。
四、WTO 框架下的教育服务贸易和中国的承诺
(一)世界贸易组织和教育服务贸易 教育服务贸易的四种服务提供方式: 1.跨境交付 2.境外消费 3.商业存在 4.自然人流动
(二)中国关于教育服务贸易的承诺 1.我国签订的水平减让表中与教育服务有关的承诺(1)我国认定的中外合作教育服务将以契约式合作机构为主,以有别于其他商业机构;(2)允许不得从事任何赢利性活动的外国企业(包括教育服务机构)在中国设立代表处,对设立分支机构不 作承诺;(3)以教育为目的的土地使用期限最长达 50 年,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在中国享有土地使用权方面与国内教育机 构等同;(4)对外国机构代表处、分公司和子公司的人员居留期限的相关规定均适用于教育服务减让表承诺的活动。2.我国签订的教育服务部门减让表的承诺:(1)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我国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和初中教育两个部分)和特殊服务教育(如军事、警察、政治和党校教育等)不包括在教育服务中;(2)对跨境交付形式下的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均未作承诺。因此,对外国机构通过远程教育和函授等方式向 我国公民提供教育服务,我国可以完全自主地决定开放尺度,不受 WTO 协议的约束;(3)对境外消费方式下的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没有限制即不采取任何措施限制我国及其他 WTO 成员的公民 出入境留学或接受其他教育服务; 在教育服务的商业存在方面,不允许外国机构单独在华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4)在市场准入上允许中外合作办学,并允许外方获得多数拥有权,但没有承诺给予中外合作办学以国民待 遇;(5)在自然人流动方面,要求外国个人教育服务提供者入境提供教育服务,必须受中国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 邀请或雇佣;对其资格要求是:外国个人教育服务提供者必须具有学士及以上学位,具有相应的专业职称或证书,具有 2 年以上工作经验。
五、教育的国际化和教育的民族性 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民族性之间的必然张力 国际化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趋势 教育发展必须建基于本民族文化和教育传统 民族化不是民族中心主义和而不同:教育国际化与保持民族性之间的必要张力
第六章 学生素质及培养
第一节 学生素质的层次与结构
一、素质的含义 学生的素质是指以学生个体的先天禀赋为前提,以后天的环境、教育为条件,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而形成和发 展起来的学生个体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素质教育:是从社会和受教育者长远发展的要求出发,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为根本目的,引导受教育者生 24 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素质教育特点: 1.素质教育主张在教育对象上要面积全体学生 2. 素质教育强调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3.素质教育主张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二、学生素质的层次 在我国教育界,人们一般认为学生的素质是一个由纵向层次结构和横向科类结构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立体的身心 组织结构。从纵向看,学生素质可以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三个层次;从横向看,生理素质、心理素质 和社会文化素质又分别是由若干种素质构成。学生的生理素质是学生个体在遗传、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学生个体的活动中发展并表现出来的学生的生理 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学生个体的心理过程、心理动力和心理特征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的综合体现。学生的社会文化素质是学生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在掌握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发 展水平和发展质量,是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学生个体身上内化的结果。
三、学生社会文化素质的结构 学生社会文化素质包括:科学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等。第二节 学生心理素质及其培养
一、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 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 1.心理力量作用的性质,学生心理素质可分为:心理能力因素与心理动力因素 2.心理力量作用的效果,学生心理素质可分为:适应性因素与创造性因素
二、心理素质教育过程的分析 心理素质教育过程的分析
(一)制约心理素质教育过程的因素 1.以神经系统的机能、特点和成熟为核心的生理因素与遗传因素; 2.际交往、人际关系为核心的环境因素。3.教师影响为核心的教育因素。4.心理素质结构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二)心理素质教育的功能 1.目的性功能: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2.工具性功能:为社会文化素质提供基础
三、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措施
(一)发展学生的心理能力因素
(二)提高学生的心理动力因素
(三)增强学生的适应性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第三节 学生科学素质及其培养
一、学生科学素质的结构 学生的科学素质是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并运用科学知识去认识自然、改造社会、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发展起来 的一种社会文化素质。引导学生追求真理、热爱真理是科学素质教育的灵魂。
二、科学素质教育过程的分析
(一)制约科学素质教育过程的因素 1.宏观因素 社会因素、科学自身的发展水平2.微观因素 教师的科学知识储备和教学水平、学生个人的心理能力和心理动力因素
(二)科学知识的掌握是科学素质教育基础 1.学生对于科学方法的掌握要以科学知识的授受为基础 2.科学兴趣的培养也离不开科学知识的掌握 3.科学态度的形成和科学意识的树立也以科学知识的授受为前提
三、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措施 25
(一)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
(二)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学习策略
(三)培养学生执著的科学精神 第四节 学生道德素质及其培养
一、学生道德素质的结构 学生的道德素质是学生在掌握各种道德准则,并运用这些道德准则去规范自己的言行、评价各种道德现象、调 节各种道德关系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文化素质。引导学生求善至善是道德素质教育的核心。
二、道德素质教育过程的分析
(一)道德素质教育过程的复杂性 1.制约道德素质教育过程的社会因素具有广泛性; 2.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具有多元性; 3.学生接受道德影响具有多重性和矛盾性; 4.学生道德素质的形成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
(二)道德素质教育过程的活动性 1.学生道德规范掌握,道德情感的丰富,道德意志的产生,道德信念的树立,都是在活动中实现的; 2.学生在活动中激发了道德需要,形成了道德动机,产生了道德行为。
(三)学生的自我教育在道德素质教育过程的作用 1.自我教育是学生为了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而进行的自觉的规范言行,转化思想的活动; 2.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是由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构成的; 3.自我教育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措施
(一)提高学生道德认识
(二)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
(三)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
(四)训练学生的道德行为 第五节 学生审美素质及其培养
一、学生审美素质的结构 学生的审美素质是学生在掌握审美经验,发展审美能力,并运用已有的审美能力去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发 展起来的一种社会文化素质。指导学生追求美、热爱美、表现美和创造美是审美素质教育的宗旨。
二、审美素质教育过程的分析
(一)审美素质教育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教师在审美素质教育过程中是作为审美素质教育主体出现的,而且在审美素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然而,学生作为审美素质教育的客体,也并且完全是受动的、毫无自主性的。因为,教师提供的各种美的事物、美的作品,只有进入了学生的审美活动,这些审美教育内容才能成为学生审美客体。由于学生之间的审美经验、审美能力和审 美情趣存在着差异,对教师提供的同样的审美客体,学生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活动。
(二)审美素质教育主体和客体与审美素质教育内容的关系 审美素质教育主体与审美素质教育内容的关系,既表现为教育主体与教育内容的关系,也表现为审美主体与 审美客体的关系。审美素质教育客体与审美素质教育内容的关系,一方面表现为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关系,另一方面也表现 为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关系。而且,后一种关系是实现前一种关系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措施
(一)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
(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六节 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途径
一、教学是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基本途径 教学是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基本途径 教学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主体,任何学生都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通过教学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学活动 26 的内容十分丰富,相对于其他教育活动的内容,它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和计划性的特点。因此,通过教学活动,学 生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素质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二、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要组织全班学生开展各种健身活动,在提高学生生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班主任帮 助学生排除成长中的心理困扰,并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品质和人格特征因材施教,所以,班主任工作是心理素质教 育的途径之一。班主任要指导学生学好功课,系统地掌握文化科学知识,为学生的科学素质的形成提供指导和帮助。班主任是与学生交往最密切的教师,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班主任要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教 会学生如何做人,因而,班主任工作是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班主任还要指导学生的各种文艺活动,引导学生 创造美的生活环境,为学生审美素质的形成奠定基础。
三、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活动 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都是学生自己的组织,在这些组织开展的活动中,学生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 极性和创造性,自我教育能力也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这些活动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 发展的精神。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的活动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有政治学习、文化宣传、生产劳动等等,这些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素质 都能获得很好的发展。
四、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指教育机构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范围之外,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 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参考文献: 1. 《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教育学教程》 余文森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年 2. 《教育学》 傅道春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年 费孝通: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参考文献: 1..《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教育学教程》 余文森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年 2. 《现代教育学》靳玉乐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第七章 课程
第一节 课程的含义与分类
一、课程的广义和狭义说
(一)我国课程的由来 在我国,“课程”一词始见于唐代。唐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注疏《诗经·小雅》时就使用过“课程”一词,说 “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南宋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就频频使用“课程”一词了。
(二)英文中课程的由来 在英文中,“课程”(Curriculum)一词来源于拉丁文词根,原意是“跑道”(Racecourse)。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 年)中第一个提出了“课程”这个术语。
(三)中外学者有关课程概念的总结和概括 康纳利(F.M.Connelly)和兰茨(O.Lantz)归纳出了九种有代表性的定义。我国学者张华通过仔细梳理,归纳出了三类典型的课程定义。
(四)课程的涵义 广义:课程是按一定的培养目标,在学校安排和教师指导下使学生身心得到发展的一切活动。狭义: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所有学科(或科目)的总和。
二、课程的分类 1.从课程形态分:(1)学科课程 是根据各种不同的学科分门别类加以设计的学校课程。优点:保持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以简约形式传递,易教易学,易于编制修订,也易于考核。缺点:分科过细,容易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世界。(2)活动课程
是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设计的课程。主要倡导者:美国的杜威。特点:活动多、科目少,以学生为中心。教材无一定年级顺序,教学方法采用问题解决法。(3)核心课程 在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位置的具有生成力的那部分课程。基于两种取向的核心课程概念: 把核心课程视为学科取向的组织模式; 把核心课程视为混合取向的组织模式。代表人物 古德莱德 :核心课程应以儿童的需要以及社会生活的问题和领域为核心,融合必要的学科知识,使学习者共 同际遇人类经验的最重要的领域。瓦斯:在核心课程中,课程设计始于学生和学生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实施核心课程有三种可选择的方式。一 是一个学校的全体人员或大多数人员在一个短暂的时间里共同处理一个全校性的主题或课题;二是科际小组方式; 三是利用大块时间和配套课,让一个教师在一段较长的时间里教几门学科并将之关联起来。(4)整合课程 概念:是通过合并相邻领域学科的办法,把若干门学科组织在一门综合的学科中而形成的。核心:价值整合观念。内涵:五个层面的整合: ①相邻知识系列的整合; ②性质相近学科的整合 ; ③人文、自然和社会学科的整合 ; ④文化的整合 ; ⑤儿童与文化的整合。2.从课程的存在方式分:显课程 隐课程 3.从课程的设置形式分:选修课 必修课 4.从课程开发过程分:理想的课程 正式的课程 领悟的课程 观察的课程 体验的课程
三、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教学包含课程的“大教学观”: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课程包含教学的“大课程观”:前期研究 课程设计 课程开发 课程实施 课程评价。课程与教学整合的观念:发端于 20 世纪初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第二节 课程的表现形式
一、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的组成:指导想想 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 考试考察 课程实施
二、课程标准 国家课程标准的框架: 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术语解释
三、课程资源
(一)概念:是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 的总和。教材是基本而特殊的课程资源。
(二)分类: 1.托斯顿·胡森、泰勒对课程资源的分类 2.泰勒的分类 3.坦纳夫妇的分类 4.我国的课程标准分类(1)根据来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网络课程资源 ;(2)根据性质,分为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3)根据物理特性和呈现方式,分为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化资源 ;(4)根据存在方式,分为显形课程资源和隐形课程资源。28
(三)教科书的编订与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1.正确处理好学科与科学的关系。2.选择适当的教科书编排方法。3.改革教科书的认知策略。4.教科书的编订技术。5.开发配套教材。第三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 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状况
(二)世界各国现代课程改革的基本特点 1.为培养现代公民而加强人文、道德课程 2.为了孩子的终身发展而强调基本学力训练 3.为发展孩子的信息素养而强调信息教育 4.强调课程改革为培养个性和创新精神服务
(三)各国课程改革采用的方式 1.嬗变型:美国。2.输入型:英国、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统治的非洲和拉美殖民地国家。3.改良型:日本。4.借鉴型:当今很多国家采用。
(四)建国以后我国中小学的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从新中国成立到 2000 年,我国基础教育先后完成了七次课程改革。回顾我国中小学的课程的发展历程,从总 体来看,基本上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造就了大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推动了我国的社会、经济及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
二、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目标
(一)课程改革的理念 1.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2.倡导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倡导课程内容的现代化 4.倡导学习方式的变革 5.倡导发展性的课程评价 6.促进课程的民主化
(二)课程改革的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 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 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第八章 教学
第一节 教学概述
一、教学的概念与意义
(一)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互动活动 教学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教学与教育的关系 教学与智育的关系
(二)教学的意义 29 1.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2.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3.教学是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就是教师的教授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过程。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环境、教学反馈等要素组成。
(一)教学过程的特点 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学生的认识对象具有特殊性 学生的认识条件具有特殊性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实践过程 学生实践目的的特殊性 学生实践环境的特殊性 学生实践方式方法的特殊性 3.教学过程是以认识过程为基础,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4.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教学信息交流与反馈的双边活动过程
(二)教学过程的阶段理论 1.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家教学过程的阶段理论 孔子:学——思——习——行 荀子:闻——见——知——行 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西方教育思想家教学过程的阶段理论 赫尔巴特: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杜威:情境——问题——假设——验证——结论 斯金纳:解释 ——显示问题——解答——确认 布卢姆:展示教学目标—单元学习——形成性测验——终结性测验 加涅:诱发动机——理解——获得——保持——回忆——概括——操作——反馈 罗杰斯:确定情境——探索发现——发展洞察——计划与决策——统整 凯洛夫:感知——理解——巩固——应用 第二节: 第二节: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一)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提出的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 1.教学的整体协调原则 3.启发创造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7.巩固性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 6.直观性原则 30
(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 称。1.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及其分类(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 2.国内外新兴教学法简介 发现法、范例教学法、暗示教学法、六课型单元教学法、八字教学法、自学辅导法
(三)关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指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转变。1.研究性学习3.在计算机环境中学习
(四)教学方法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1.强调教与学并重,从以教为重心向以学为重心转移的趋向明显; 2.心理科学研究的新成果成为教学方法的改革的基础和前提; 3.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教学实验紧密结合; 4.教学方法由单一化发展到多元化,由彼此孤立发展到相互结合; 5.提倡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6.教学方法改革朝着“三个强调”、“五个有利”的方向发展。第三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第三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一、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1.含义:教学组织形式就是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或者说,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织形式。2.历史上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简介 个别教学、活动课时制、道尔顿制、分组教学、特朗普制、合作学习
二、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班级授课制,也称班级教学、课堂教学,是根据年龄或文化程度把学生编成有固定人数的班级,由教师按照课 程计划统一规定的内容和时数并按课程表进行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基本特点:第一,以“班”为人员单位; 第二,以“课”为活动单位; 第三,以“课时”为时间单位。
(一)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优越性 第一,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第三,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四,有利于学校合理安排各科教学的内容和进度并加强教学管理; 第二,可使学生的学习循序渐进,系统完整; 2.动手活动 4.小课题和长作业 讲授法 谈话法 讨论法 读书指导法
演示法 参观法 练习法 实验法 实习作业法 31 第五,有利于学生形成互助互爱,公平竞争的态度、集体主义精神和健康的个性品质。局限性 第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第二,难以在教学活动中容纳更多的内容和方法。第三,容易造成对完整教材内容的人为割裂。第四,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二)班级授课制的两种变式 1.复式教学 是指一个教师在同一教室进行的一堂课上给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2.现场教学 是把教学安排在课堂以外的有关现场来进行的一种教学组织的形式。特点:有利于把直接看到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同书本知识联系起来;扩大了学生的信息来源并改变了信息的 性质;往往同参观、实习等方面结合起来;但费时较多,组织复杂,只能作为课堂讲授的一种辅助形式。
(三)课的类型和结构 1.课的类型 根据教学的任务分为:传授新知识课、巩固知识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检查知识课。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复习课。2.课的结构 含义:是指一节课包含那些组成部分以及各组成部分的顺序、时间和相互关系。常见的几种课的结构(1)新授课的结构:组织教学,检查或复习,提出新课的目的、内容要点与学习要求,讲授新课,小结,布 置作业。(2)技能课的结构:组织教学,提出培养技能技巧的目的要求,教师讲解原理、范例或做示范操作,在教师 指导下学生独立进行练习,小结,布置作业。(3)复习课的结构:组织教学,提出复习目的与要求,引导学生复习,小结,布置作业。(4)综合课的结构:组织教学,检查与复习,提出教学目的并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三、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一)备课 学期备课 单元备课 课时备课 备课的程序
(二)上课 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三)课外辅导 是在上课时间以外帮助和指导
四、学生学习指导 是指为了使学生会学习而安排、提出学习内容,准备学习环境,对学生活动计划的展开和调整所给予的指导和 建议。
(一)加强学生学习指导的意义 1.教会学生学习是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 2.加强学生学习指导,是教学活动具有双边性特点决定的; 32 3.加强学生学习指导,是科技发展和学生学习特点的必然要求。
(二)学生学习指导的内容 1.学习目的指导 3.学习环节指导 第四节: 第四节:教学评价 含义:是指根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的价值判断。意义:合理的开展教学评价活动,可以检查和判断教学效果,了解教学现状,从而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措 施;可以为师生双方提供直接的反馈信息,使教学朝着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方向发展;可以调控教学过程,使 之向着预定的教学目标前进。
一、教学评价的内容和形式
(一)教学评价的内容 1.教学结果 2.教师的教学行为 3.学生的学习行为
(二)教学评价的形式 1.总结性评价 2.形成性评价 3.诊断性评价
二、课堂教学评价 含义:是根据教育目的和教学评价标准,对一节课中教与学活动和效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意义:是搞好整个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直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现实需要。1.一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2.教学内容 3.教学方法和手段 4.教学组织形式和结构 5.教师的教学素质 6.课堂教学效果
三、现代教学评价改革发展的趋势 致力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弘扬学生人格的主动精神,把评价范围扩大到与学生发展紧密相连的德、智、体等诸多方面,学生成为教学评价的积极参与者。重视形成性评价,力求在评价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从而及时调节教学行为方式 在教学评价的技术和方法上力求科学化。思考与练习1.学校工作为什么要以教学为主? 2.教学过程的特点有哪些?你认为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应当是怎样的?请说明理由。3.认真观察优秀教师的课堂录象,从以下几个方面逐一评论分析其教学活动:(1)在哪些方面体现了什么教 2.学习态度指导 33 学原则?你认为还有什么教学原则应该提出来?(2)在哪些方面运用了什么教学方法? 4.回顾自己的学习经历,你认为有效的方法有哪些?不当的方法有哪些?值得讨论的方法有哪些?学习方法对 成绩的提高有哪些明显的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学》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1982 年
2.《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教育学教程》 余文森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年 3.《现代教育学》 扈中平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年 4.《教育学》 傅道春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年
5.《中国教育史》李定开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0 年 6.《外国教育史》戴本博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 年 7.《世界经典教育案例启示录》林华民 农村读物出版社 2003 年 8.《现代教育学》靳玉乐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 应性。
三、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1.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3.改善课程实施的过程 5.建立新的课程评价体系 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课程?我们怎样对课程进行分类? 2.试述新课改的目标和主要内容,并从理论上分析其创新之处。主要参考文献: 1. 《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教育学教程》 余文森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年 2. 《现代教育学》靳玉乐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 2.制定新的国家课程标准 4.规范教材的开发与管理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
第九章 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
第一节 教学艺术
一、教学艺术概述
(一)教学艺术的概念 教学艺术是教师遵循教学规律和美的规律,为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而采用的创造性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大教 学论是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 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
(二)教学艺术的特征 建立在对教学艺术概念的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可将教学艺术特征概括为以下以个方面。1. 有效性 教学艺术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
2.创造性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 3.综合性 教学因素的综合把握、和谐完美
(三)教学艺术的功能 1.激励与愉悦功能 3.审美与德育功能
二、教学信息的传递艺术
(一)言语信息的传递艺术 1.科学规范 3.生动形象 5.优美动听
(二)非言语信息的传递艺术 1.体态语的表达艺术 体态语又称为态势语或行为语言。它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运用自己的身体、手势、表情等非言语符号来传递 有关的信息,以教育或影响学生的确现象。(1)姿态表达艺术(3)表情表达艺术 2.板书艺术 板书是老师必备的一项基本功,对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作用。3.课件的制作艺术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老师采用现代化的确教学手段开辟了新的广阔天地。多媒体课程是教学内容与教 育科学和技术的有机结合,也是教学艺术的新形式的体现。增强课件制作的艺术效果,就是要综合运用艺术的理论与技巧,使课件的内容与美的形式相统一,提高学生的 学习注意力与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环境的调控艺术 教学环境是贯穿于教学过程中的影响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物理与心理因素的总和。是课堂教学赖以进行的基本条 件之一,教学活动的成败与教学环境的优劣息息相关。1.教学物理环境的调控 教学的物理环境:含教学的光线、温度、色调、声音和空间大小等。“行动区” :教室的前排和从前排到教室中间的区域。处于行动区的学生处在教师课堂监控、交流最为有效的 范围内,能较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2.教学表心理环境的调控 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参与状态、内聚程度、竞争状态等构成教学的心理环境,通常表现于“课堂气氛”。
四、教学方法的优化艺术 1.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性 3.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性
五、教学活动的应变艺术 2.教学方法的动态、形象性(2)手势表达艺术 2.准确得体 4.情感丰沛 6.幽默风趣 2.调整与控制功能 35 教学活动的应变艺术是指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学规律和心理规律,随机应变地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偶发事件 的教学艺术操作。它是一切教学智慧和机智的艺术结晶。
(一)教学失误的处理艺术 教学中出现差错是常有的现象,“知错就改”是老师应有的优良品质。但如何改,怎样才能避免或减轻出错和 纠错引起的尴尬却大有艺术可言。1.从容镇定、把握时机 3.转换话题、巧下台阶
(二)课堂意外的解决艺术 课堂意外,指的是因学生或环境因素引起的课堂偶发事件或情况。1.及时冷静、主动积极 3.控制情感、幽默解围
六、教学情境的创设艺术 教学情境,是教学中的具体环境和教学内容、师生情绪和情感所构成的教育氛围及场景,包括物理的和心理的 两方面内容,是“情”与“境”的融合。1.教学情境应具有生动、开放性 2.教学情境应营造民主与合作的氛围 3.教学情境应促进学科知识的迁移与互补 4.教学情境应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与认识水平5.教学情境应培养学生的交往、合作与沟通能力 第二节 教学风格
一、教学风格的概述
(一)教学风格的概念 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化、较稳定的教学行为方式。
(二)教学风格的特征 1.教学风格的独特性 3.教学风格的稳定性
(三)教学风格的意义 1.有效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2.有助于教师创造性教学能力的发挥 3.教师的教学风格,影响学生的学习风格和个性形成
4、教学风格体现了教师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二、教学风格的分类 按照综合教学风格分类标准与方法,可得到多层次、多序列的教学风格类型体系图。2.教学风格的规律 2.化弊为利、为我所用 4.利用契机、巧妙施教 2.妙语补失、体面纠错 4.将错就错、自然得体 36 小学教学风格 学段性教学风格 中学教学风格 适应性教学风格 大学教学风格 学科性教学风格 文科教学风格 理科科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 理智型和情感型 表演型和导演型 单一性教学风格 庄雅型和谐趣型 谨严型和潇洒型 主体性教学风格 雄健型和秀婉型 蕴味型和明快型 综合性教学风格 中间型教学风格 浑融型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类型体系
三、教学风格的形成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说: “在艺术中,有风格的作品才是美的。”教学也是同样,只有有风格的教学、才能 达到教学艺术美的界。
(一)个性特征是教学风格形成的心理基础 个性特征 心理基础
(二)学习模仿是形成教学风格的必要途径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三)独立创新是教学风格成熟的根本标志 思考问题: 1.为什么说“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2.请尝试勾画一下您未来教学风格的雏形。主要参考文献: 1.《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教育学教程》 余文森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年 2.《现代教育学》 扈中平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年
高等教育学《讲义》风波 篇2
2009年6月16日,厦门大学外语系退休教师李荷珍致信教育部,举报厦门大学原副校长潘懋元剽窃他人文章,将集体成果占为己有,特别是把厦门大学原副教授陈汝惠主持编写的《高等学校教育学讲义》(以下简称《讲义》)说成是自己的专著。
潘懋元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顾问、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名誉理事长,被誉为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而这本编写于1957年的《讲义》,也被视为中国第一本初具雏形的高等教育学著作,关系到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起源问题,因此该举报是否属实影响重大。
一封举报信
9月6日,记者在李荷珍杭州家中见到了这位93岁的老人。由于年事已高,李荷珍听力有所衰减,但思维清晰。
李荷珍是陈汝惠的遗孀,陈已于1998年过世,生前曾长期在厦大工作。李荷珍在信中说:
“1955年至57年,作为厦门大学直属教育学教研组主任的陈汝惠在校长王亚南的支持下,组织教研组的同事们编写出全国最早的一部《高等学校教育学讲义》,他拟定编写纲目,组织分工,并带头撰写了全书12章中的6章,总纂定稿后又写了前言,提出高等学校教育学是一门新的学科,是整个教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言的最后一段还把参与编写、协助工作的人员一一具名列出。”
在厦门大学,记者找到了一本已经发黄的《讲义》原件,前言的最后一段写道:
“这份讲义是由教育学教研组编写的,并承教学研究科协助。其中第一、二、七、八各章由潘懋元同志执笔,第三、五、六、九、十、十一各章由陈汝惠同志执笔,第四、十二各章由张曼茵同志执笔。教育学教研组的李培囿、汪西林诸同志,教学研究科的林鸿祺、杨菊卿、黄碧钦、刘淑珍诸同志,协助校订或收集材料的工作。”
李荷珍说,让她感到气愤的是:
“1997年陈汝惠在杭州老年痴呆病重,潘公然在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潘懋元高等教育学文集》里把整本《讲义》占为己有,列入‘潘懋元专著;而那篇前言也被删去了写明参与者协助者的最后一段,收进了‘文集。”
“之后,潘又通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潘懋元教育口述史》进一步捏造事实,把厦大乃至全国高等教育学的创始和发展归功于他个人名下,《讲义》的诞生过程更被歪曲。”
如今,已90高龄的潘懋元仍是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名誉所长。
缘起
在采访中,李荷珍告诉记者,“多少年来,(这些事)我一直放在心里,没有告状的想法”,但去年发生的一件事让她“忍不下去了”。
2008年10月,为了纪念陈汝惠逝世10周年,厦门大学举办了“陈汝惠创作与学术研究研讨会”。李荷珍与子女们参加了这次会议。
“在会上,自然提到了陈汝惠主持编写的《讲义》。”李荷珍说,“但一位来自深圳大学、与陈汝惠毫不相干的青年教师李均却在发言中硬说《讲义》从构思到主编都是潘一人所为。事后才知道,他是潘懋元的学生。”
“研讨会后,我本想这个事情就到此为止。但树欲静而风不止,李均还不罢休,仍隔三差五在网上发表文章,继续贬陈捧潘。陈汝惠都去世10年了,怎么还要打压他呢?”
记者与在深圳的李均取得了联系。他解释说:“去年参加陈先生的纪念会议,是厦门大学中文系发函邀请我的。虽然我并没有见到陈先生,但他是我敬仰的前辈,接到邀请后,就去开会了。”
在会上他讲那番话,是因为“当时个别学者的发言和文章中都直接提到是‘陈先生提出编写并主编,我认为这样的表述其实并不是真正对陈先生的尊重”。
对于“护师”的指责,李均则认为“未免有点狭隘”,因为“《讲义》编写问题是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史上一个必须探讨的重要问题……这本是一个很严肃的学术探讨”。
写不写这封举报信,李荷珍自称也曾反复斟酌。“我也想过,这样告状不太好。”她说,“但这口气实在咽不下,反正我也快死了,有责任可以往我身上推,我不怕。”
信今年6月中旬寄出后,很快有了回音。
7月25日,厦门大学党委书记朱之文专程从厦门前往杭州看望李荷珍。“我很感动,也觉得很过意不去。”李荷珍回忆说,“朱书记对我说,我受教育部领导的委托,来看望你,你给部里写的信,我们收到了,部领导也看过了,他们说情况已经知道了。”
几方说法
9月7日,记者在厦门当面向潘懋元了解了《讲义》的编写情况。虽然已年过90,潘懋元仍精力充沛,思维清晰。
他告诉记者。最初编写《讲义》的想法是他“1956年,在一次教研组会议上提出的,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他之所以有这个想法,是因为当时他除了在教育学教研组工作外,同时还兼任学校教学研究科科长,工作中“深深地感到大学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不同”。但当时的教育学只有普通教育学,主要以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不是针对高等学校的,“于是,萌发了写一本高等学校教育学的想法”。
潘懋元说,“我首先根据自己对高等学校教育的一些认识,写出了全书的整体构思和提纲,然后组织教研组和教研科的教师干部一起讨论,分工撰写。”
当时教研组只有3个人,为了加快进度,潘懋元说,他还把教研科的人拉进来,参与讨论,收集资料。不过,执笔的还是教研组的3人,“我写了其中的4章,第一、二章基本原理、定义、概念,全书定调主要是这两章;还有第七、八章教学内容、方法,大学与中小学教育最大的不同就在这部分。”
对于潘懋元的说法,李荷珍认为“完全是颠倒黑白”。她说,编写《讲义》时,陈汝惠是教研组主任,而潘懋元是教研组成员,潘虽兼任教研科科长,但《讲义》前言写的很明白,“由教研组编写,教研科协助”,“潘怎么可能主持编写呢?”
李荷珍还提到了陈汝惠生前与同事林其泉的一次谈话。林其泉是厦大历史系教授,上世纪60年代,曾担任当时厦大校长王亚南的学术秘书。
在厦大,林其泉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对《讲义》主编的争议,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已经出现。“当时出于好奇,我曾当面问过陈先生,他回答说,《讲义》不是我一个人写的,但是我组织和主持编写起来的,这一点谁敢否定,我可以与他辩论!”
当时,林其泉还专门就此事给厦大校刊写过一篇文章《陈汝惠与我国第一部(高等学校教育学讲义)》,但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发表。直到2008年8月,《炎黄纵横》杂志才刊登了这篇文章。
在厦大,记者还找到了两位当年参与《讲义》编写的当事人张曼茵和杨菊卿。
年过80的杨菊卿当年在教研科工作。她回忆说,她曾帮助收集过编写《讲义》的资料,但是至于谁主持编写的自己并不清楚,“教研科是行政职能部门,不参与具体的编写过程,只是有时过去讨论讨论,提提意见”。
与杨菊卿相比,作为三位执笔人之一的张曼茵,无疑对《讲义》的编写过程更加了解。82岁的她告诉本刊,“当时,大家分头编写。每次讨论时,谁编的章节,谁就把情况讲一讲,其他人再提意见。参加讨论的人比较多,有十几个,发言也很热烈。每一章每一节都是经过集体讨论,最后定稿的。”
记者问当时主持会议的人是谁,张曼茵说“应该是陈先生,因为他是教研组主任”。但编《讲义》最初是谁提出来的,整体构思和章节分工是谁拿的,张曼茵说,她“都记不清了,时间太长了”。
记者又问,“最后是否有人统稿,你编写的两章交给了谁?”她回答说,“陈先生和潘先生都是我的老师。哪位老师最后帮我改的,我也记不清了。”
《讲义》地位与《高等教育学》
李荷珍在举报信中,检举潘懋元把陈汝惠撰写的《讲义》前言占为已有,并在文集中将集体编写的《讲义》说成是自己的“专著”。
记者找到了一本《潘懋元论高等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书中确实收录有“《高等学校教育学讲义》前言”一文。比对后,记者发现所收录的文章少了原文最后一段文字。
在另一本《潘懋元高等教育文集》(新华出版社,1991年)中,记者看见《讲义》被列为“专著”的第一本,署名“潘懋元编”,而“厦大教育学教研组”被归入“出版社”一栏。
对于收录《讲义》前言,潘懋元解释说,“前言是我执笔写的,成稿于1957年7月,按那个年代集体写书的习惯,最后署名‘厦门大学教育学教研组,但那的确是我的东西。”
他还拿出一份1957年9月出版的厦门大学《学术论坛》杂志,指着上面一篇署名潘懋元的文章《高等专业教育问题在教育学上的重要地位》给记者看,说那是他当时与《讲义》前言同时写的,“文风、内容基本上都是相同的”。同一期杂志中还有陈汝惠的一篇文章。
至于剽窃集体的成果,潘懋元断然否认。他表示,“文集是别人编的”,删除文字、把《讲义》列为“专著”,他自己并不知情。“我在《潘懋元教育口述史》中说得很清楚,(《讲义》)除我之外,陈汝惠、张曼茵两位教师也是主要执笔者。”他把《讲义》列为个人专著的不规范做法归责于出版社。
在李荷珍看来,潘懋元之所以“要抢这个头功(指《讲义》前言的撰写),是因为这篇文章分量比较重,关系到他‘高等教育学创始人和奠基者的头衔”。
在《潘懋元教育口述史》中,潘对《讲义》前言有过论述。他说,“这本书(指《讲义》)最重要的是前言部分,最大的创新也在前言部分,特别是对高等学校教育学的定义和高等教育的特点的论述……这是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正式提出要建立一门‘高等专业教育学或‘高等学校教育学,明确地界定了一些基本概念,如高等教育的定义、高等教育的特点和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等。”
潘懋元向记者谈到了高等教育学的奠基之作,“并不是《讲义》,而是1984年我的那本《高等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1984年)”。他指着《讲义》对记者说,“这本东西并没有正式出版,不算数。”
据潘介绍,《讲义》1957年完稿后,只油印了几百本,主要供厦大校内使用,仅有少量作为交流材料,寄给其他院校。
入学教育之心理调适讲义 篇3
――刘心武
新生入学教育之
“心理调适”讲义 王 毅
主讲
提纲: 一.调查显示青少年心理不健康状况: 二.简介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 三.心理测试部分:三次共11个心理方面的测试。四.心理游戏部分:三个心理游戏,体现培养信任关系、团结协作、默契等。五.心韵律动:分别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播放一些音乐。六.心理实验:介绍三个心理实验。七.结束语:世界经典的话。
正文部分:
介绍理论之前,先进行心理测试,根据实际再介绍青少年身心特点。
一、调查显示,青少年心理不健康状况的情况:
(一)青少年心理不健康状况突出
调查显示1:青少年心理不健康状况突出
一项对全国22个省市的调查显示,中国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在人际关系、情绪稳定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
全国第三次精神卫生工作会透露的数据还显示,有焦虑不安、恐惧、神经衰弱和抑郁情绪等问题的大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6%以上。
据天津大学一项调查发现:
人格障碍(信心障碍、能力障碍、动力障碍、兴趣障碍等)学生占据21.8% 单项障碍(如偏执、抑郁、焦虑、敌对等)的高达78% 黑龙江十七中学(全国重点先进)对该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
有66.3%的学生感到心理压力最大是考试成绩不理想; 有26.4%的学生认为学习没意思,人生太沉重; 有4.8%的学生因父母离异心态和性格都发生变化; 甚至2.5%的学生遇到挫折时,可能产生轻生的念头。
有专家推算,到2020年,中国疾病总负担中精神疾病的负担将从今天的1/5上升到1/4左右。 中国大陆17岁以下未成年人有3.4亿 材料显示2: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难如人意
据上海市青少年心理门诊开业一年来的资料统计表明:
在其接待的2000余名青少年中,有逃学偷窃行为的占50%,早期性行为、性变态的约占18%,赌博、诈骗的占10%,厌学、学习困难、多动症的占24%。
2000年10月,上海市3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为了过一把玩车的瘾,将一奥迪A6车主杀死后劫车逃跑。整个事情的谋划过程十分轻松,近乎游戏。
2003年初,清华学子刘海洋为满足好奇心给黑熊喂食硫酸,致使数只黑熊被烧伤,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
几乎与此同时,四川一女孩因追星离家出走,而辽宁一名17岁的男孩则因迷恋红星赵薇而自杀
2003年3月1日,重庆一名16岁高中生,为报4年前挨打之仇,毒杀了同学也是竞争对手的徐某,并镇静地清理现场,移尸灭迹。作案手法老道,心态之平静,令人不寒而栗。
5月,山西一名12岁的女孩留下一封遗书后自缢身亡,原因是“压力太大”。
不久之后,南京一名14岁少年坠楼身亡,没有留下遗书,裤袋中还带着尚未做完的试卷。
(二)消除青少年成长的心理隐患 心理学家指出:
倾听孩子们的心声,让有心理障碍的孩子尽情倾诉,释放不良情绪,然后再循循善诱,帮助他们恢复心理平衡,是一个十分有效的心理资助方法。
目前,我国许多医疗机构都设立了心理门诊,高校设立了专门的 心理咨询机构,有的医疗机构甚至专门开设了“少男少女门诊”,为那些遇到困惑的青少年提供咨询服务。
但是由于社会上对于心理疾病患者所抱的偏见,致使许多人不敢坦然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怕被人贴上“心理变态”或“神经病”的标签。
事实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的。
一是消除目标的茫然性
学生为什么求学?求学的目的何在?人为什么而活着?怎样活着才更有意义?这些问题,中学生恐怕很少去想,也无暇去想。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对前途渺茫,耽于幻想而又缺少行动,是目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二是消除叛逆心理
逆反是中学生思维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区域。中学阶段,学生生理、心理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一种“长大了”的感觉,使他们有一种强烈的自我表现欲。
逆反在思维形式上属于求异思维,是学生标新立异,希望引起别人注意的表现。
尝试双向沟通,以朋友身份进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我们要蹲下身子弯下腰子欣赏孩子 三是消除心理压力
“以分取士”的中考制度、高考制度,决定了学校、家庭大都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要求学生的标准。
过重的学习压力、精神压力和自身能力的力不从心,使其难以承受,从而引发焦虑、抑郁、烦闷、自卑等心理,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心理压力过重,而又找不到适当的解决办法,是中学生面临的最大障碍。
(三)个案分析: 个案1:
某某,女,初三,父母对其期望过高,心理压力很大,造成应试恐惧。考试前、中出现心悸、胸闷头晕,有时伴有腹泻,痛经,记忆再现困难,见题脑中一片空白,无法抑制自己的紧情绪,考下来的成绩可想而知,不仅父母焦急,其本人也很担忧。个案2:
某某,男,高三,外表文静有礼,便内心非常痛苦。
诉说其每次作业反复检查十余次,生怕遗漏出错,在家反复洗手,重复关门,生怕疏忽大意。寄封信,要拆了粘,粘了再拆,反复拆封十余次还不罢脱。
如何化解中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其回归纯真,健康成长? 一是从心理上卸负。学生的压力更多的是心理因素,没有吃苦的经历,也没有吃苦的思想,心理承受能力较弱。
二是帮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学会有节奏地生活、学习,注意用脑卫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等。
三是改变旧的思维模式,如教学方法和衡量标准,打破传统思想对学生的桎梏。案例
某女,高一,学习成绩优秀。
因面部烫伤较丑,进入青春期后产生嫉妒貌美女生的心态,经常抑郁苦闷。曾几次想轻生、认为自己是世界上多余的,怨父母对她照顾不周,认为做人没有意思,不如趁学习成绩好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而告别人生,求得解脱。
某某,初二学生,原是眉清目秀,惹人喜爱的文娱骨干,擅长舞蹈。一次体重测量为100斤,她认为太胖了,将会影响自己优美的舞姿,开始节食。没几个月体重下降到68斤,而且拒食,有呕吐,消瘦脱形,无法坚持学习,只能求助于心理咨询。分析:这是一种多见于女青年的心理障碍。
据调查,一般这类人从小有挑食、偏食的坏习惯。
进入青春期后,片面追求苗条的体态,婀娜的身姿,就有意识地控制钦食。久而久之,导致消化功能减退,看到食物恶心。智力的最佳年龄
心理学家B.S布卢姆从1000多个个人体研究中得出结论: 如果以一个人的智力到17岁为100%的话,那么从婴儿到4岁就获得50%,4~8岁时获得30%,而最后的20%是在8~17岁时获得的。青年时期,大脑的正常运作非常需要养分和氧气的供应,如果脑部的养分和氧气供应不足,便会妨碍我们的智能发展和减低我们的思想效率。
二、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
1、青春期生理剧变及其对心理的影响:矛盾动荡性(不稳定性)这是由青少年期的过渡性质所决定的,生理上迅速成熟,形成自我,发展独立性。
身体外形的变化 生长发育的高峰期
身高:青春期生长陡增,男女不同;体重;第二性征:男孩长胡子、喉头突出,体格变得高大,女孩乳房隆起,声调变高,皮下脂肪增多,体态丰盈等。
男青年-------渐趋肩宽腰粗,下肢细长,充分显示出人体的刚健。女青年-------则上身细窄,下肢丰满,充分显示出人体的柔美。表现为
不稳定性:行为冲动,喜欢冒险
两极性:情绪表现两极波动,易动感情,充满激情和热情,取得成绩或遇到高兴事就欢呼雀跃,遇到失败和挫折就又极易愤怒或抑郁。闭锁性:对成人闭锁 开放性:对同伴开放
反判性:反叛传统,欢标新立异
2、身体外形变化对心理的影响
开始关注自己的容貌、体形并相应地形成关于身体我的自我概念 产生了“成人感”,渴望象成人那样的生活 青少年发育的早晚对其心理有不同的影响
早熟的男孩和正常发育的女孩在心理发展上占优势 晚熟的男孩和早熟的女孩在心理发展上有些劣势 晚发育对女孩也有一些负面影响
当代青少年心理特点的两重性
政治上具有探求性,观点上则偏激性 思想上具有进取性,认识上则片面性 目标上具有时代性,需求上则享乐性 思维上具有求异性,心理上则逆反性 认识上具有自主性,处事上则自私性 行为上具有独立性,生活上则依赖性 性格上具有开放性,意志上则脆弱性 交往上具有广泛性,感情上则冲动性
3、性成熟与心理变化
性意识的萌发与觉醒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重要特征 性意识:关于性的心理因素的总称。
包括:(1)对自己和他人性别的认识
(2)对自己向往和爱慕的异性那种比较特殊的感受和体验的领会和理解 性意识的发展
1、性意识的潜伏期。10岁以前的童年期“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2、两性疏远期。10-12岁。“冷战期”
3、性意识初步形成的爱慕期。12-17岁。
渴望与异性交往,对异性产生了爱慕的情感。但由于没有与异性交往的经验,做法不得体。男孩:
高谈阔论,吹牛引起注意 逞强,做危险动作 表现男子汉气概
女孩: 倾慕表情 狂热追星
注意对方动作和表情
用打扮、声调、细微的关心和体贴吸引对方 有的以成年人作为崇拜和模仿对象(牛犊恋)
4、性意识成熟的恋爱期。18岁以后从泛泛的异性爱慕过渡到钟情于某个人,直接而热烈,追求技巧成熟,一旦碰壁,心理挫折感强烈。
4、青少年的性心理与性道德教育
“哪个少年不善钟情,哪个少女不善怀春” --歌德 初恋的感觉自古就有,却永远是新鲜的。--海涅 倾慕与早恋的区别
倾慕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对异性的一种美好的情感体验,朦胧、神秘,它可以升华一个人的情感。早恋则是将对异性的倾慕化为行动,具体地去追求一个异性目标,领受其中的苦与乐。
青少年早恋的原因:
1、生理的成熟,性意识的萌发,从而产生对异性的向往,而迅速增长的求知欲又加强了对性探索的兴趣。
2、青春期情绪思维活跃,但自制力相对较弱,因此产生激情时,明知不对但又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3、缺少家庭温暖的青少年更可能早恋,以寻求更多的来自同龄人的关怀。
4、从众心理。
5、逆反心理。
6、媒体与书刊的一些不良刺激的影响 教育对策:
1、家长与教师应明白除学业之外,学会与异性进行交往是青少年一项重要的社会目标。不应谈“性”色变,更不能见到异性交往就简单归为“早恋”。
2、理解并尊重青少年纯洁的情感,引导他们将这份美好的情感升华为提高人格修养、不断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动力
3、指导青少年正确与异性交往,做到自尊、自爱,珍惜自己的身体、人格和荣誉。
4、帮助青少年认识性纯洁的价值,避免性过错行为。
5、丰富学校生活内容,组织校外兴趣小组,体育锻炼和社交活动,把旺盛的精力用于学习和创造性活动
(二)青少年心理的基本特征
二、青少年心理的基本特征
(一)成人感与幼稚性
在成人与孩子之间徘徊
(二)情绪不稳定,起伏大,疾风暴雨时期 “青少年人的性格如同不羁的野马,藐视既往,目空一切,好走极端。他们勇于变革却不去估量实际的条件和可能,结果常常因为浮躁而变革不成,招致意外的麻烦。”
--培根
(三)反抗性与依赖性
个体发展过程中有两个反抗期:
2-4岁,反抗主要表现在身体方面
初中阶段,反抗主要表现在心理方面 容易引起青少年反抗行为的情况:(1)独立意识受到阻碍。
(2)自主性被忽视,家长将青少年置于从属地位。
(3)当成人强迫接受某种观点时,青少年拒绝接受,表现出对抗的倾向
“当我7岁时,我感到父亲是天底下最聪明的人;当我14岁时,我感到父亲是天底下最不通情达理的人;而当我21岁时,我忽然发现我父亲还是挺聪明的。”―― 马克.吐温
心理上的断乳期,亲子关系发生了变化,容易形成所谓的代沟。
代沟:两个世代之间在行为方式、生活态度、以及价值观念方面的差异。
对策:
父母要放下权威、努力与孩子交流思想,听取他们的意见,理解他们的情绪,给他们自主决策的机会。
(四)闭锁性与开放性
“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那样深深地陷入孤独之中,渴望被人接近和理解,没有任何人像青年那样站在遥远的地方,向人们呼唤着。”--斯普兰格 初中生记日记的特点:
在内容上侧重于阐发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包括自我观察、自我反省、自我批评以及自我期望等。记日记的态度是自觉自愿的,出于达到思想及渲泄情绪的内在需要。将日记作为绝对秘密,细心加以保管,不许别人翻看。
青春期闭锁心理对策
1、尊重青少年的独立愿望
提供自由小天地,引导而不是命令
2.建立完全平等的相互关系,家庭内部协商机制
渴望理解和沟通,对知心朋友高度开放,亲子关系与同伴关系的不同
亲子关系是垂直的上下有序的关系,双方表现的行为不同,家长为儿童提供的安全与保护,在这种关系中,儿童学会了基本的社会技能
儿童与同伴的关系是一种水平关系,交往双方的社会力量大致相 等,交往的原则是平等互惠,彼此的行为也非常类似。在这种社会交往中,儿童有机会实践其社会技能,并且学会只有在平等的关系中才能学会的社会技能如合作、竞争和亲密关系。
在青少年时期,同伴的影响力首次超过了家长
青少年时期同伴关系的特点 自发性小团体的形成
表现特征:同性别,同年龄间松散的小伙伴集团,兴趣爱好相同,相互吸引,有核心人物,和成人保持距离,渴望得到伙伴青睐,是获得社会认同的基础
自发性小团体倾向对策
1.做知心朋友,破师道尊严
2.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少女敏感,自尊心极强,注意说话方式 3.引导“带头羊”,注意小集团自我评价能力低,注意盲目性和羊群行为
4.处理好小集体和大集体关系,心胸开阔,积极向上 5.学校—家庭—社会保障体系
2、友谊的形成
友谊:是两个个体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而非简单的喜爱或依恋的关系;友谊是一种较为持久的稳定性关系;友谊是以信任为基础,以亲密性支持为情感特征的关系。友谊概念的形成
1、得失阶段:朋友是住得近、有好玩的玩具、喜欢与自己一起玩、玩自己喜欢的游戏的同伴。(小学二三年级)
2、常规阶段:共同的价值观和准则。朋友应该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互相忠诚的人,共享一切,彼此不打架。(小学四五年级)
3、移情阶段。开始于小学五年级。儿童开始把朋友看作是有共同兴趣、希望互相了解、互相透露个人小秘密的人。
青少年对友谊的期望不再强共同的兴趣,而更强调彼此的情感联系。友谊意味着得到理解和亲密的感情支持。友谊的功能
1、为儿童提供情感支持(1)可消除儿童的孤独感。
(2)有朋友在场可使儿童在陌生场合或受到潜在威胁压力的情况下感受到情感支持。(3)有利于培养儿童同性之间的第三性和共同性,对成人期的稳定的恋爱关系产生影响,并为他们提供了亲密和相互协调的经验。
2、为儿童双方提供参照榜样。
3、为儿童提供获得基本的社会技能的机会
4、可提高儿童的自尊。
没有朋友对儿童发展可能造成的消极后果(1)有情感问题
(2)观点采择能力滞后(3)较少利他性
(4)在一些社会技能上,如加入群体、合作游戏和处理冲突等方面有缺陷
(5)较低的社会能力(6)学校适应性差(7)教育成就低
(五)自我意识高涨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
“我是谁?”
--对此问题的解答是青少年时期的核心任务
1、身体我
2、镜像我
3、自我中心思考:把自己想像为观众的中心。
臆想观众:认为自己的每个言行都为受到周围人的关注和重视
4、自我同一性
通过回答我是什么样的人?适合从事什么事业?有什么特长、优缺点?应该主怎样塑造自我?将来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来达到自我确认,排除自我迷惘。教育对策 理解、尊重 增强自信心
让青少年自我探索、自我选择
(六)青少年情绪障碍的疏导方法
一、怯懦。
怯懦的基本表现是:
胆小怕事,遇事好退缩,容易屈从他人,无反抗精神;进取心差,意 志薄弱,在困难面前张皇失措;感情脆弱,经不住挫折和失败。矫正这类性格缺陷,教师应要求学生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气势激励。对怯懦的学生应要求他们学会自我打气、自我鼓励、自我暗示等方法来培养无所畏惧的气势。(2)勇于行动。
(3)不怕失败。应该使学生懂得:越是感到怯懦的事越要大胆去做,只要你能大胆去做,你就能战胜你的怯懦。
二、自卑。自卑表现为:
对个人能力和品质作出偏低的评价。自卑感强的学生,处处感到不如别人,无所作为,悲观失望,甚至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因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
在一节心理辅导课上,有老师作了一个调查: 每个学生利用手上的小纸片如实画上符号,其中有自卑感或曾有过自卑感的同学画一个“△”,而一直保持自信的同学划一个“○”。结果,在回收到的50张纸片上,数出了47个“△”。显然,缺乏自信已成为颇严峻的心理问题。矫正自卑性格,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到:
(1)正确评价自己。要有自知之明,即不仅能如实地看到自己的短处,也能恰如其分地看到自己的长处。
(2)正确地表现自己。有自卑性格的学生,不妨多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较大的事情。(3)正确地补偿自己。一是“勤能补拙”。以最大的决心和最顽强的毅力去克服这些缺陷。这便是积极的、有效的补偿。二是扬长避短。
三、狭隘。
狭隘俗称“心眼窄”、“小心眼”。
这种人受到一点委屈或碰到一点很小的得失便斤斤计较,耿耿于怀。具有这种性格的学生感情脆弱,意志薄弱,办事刻板,谨小慎微,有时甚至发展到吝啬、自我封闭的程度。
矫治狭隘性格的方法,归纳起来有如下几条:(1)待人以宽。应懂得人际交往的互酬心理,不要只想到自己的私利,生怕自己吃亏,甚至还想从交往中捞点好处。(2)充实知识。一个人知识多了,立足点就会提高,眼界就会开阔。(3)主动矫枉。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主动改变狭隘性格,特别要在大家印象较深、较为敏感的问题上作出较高的姿态。
四、嫉妒。
嫉妒是看见别人某些方面(如才华、成就、品质、相貌等)高于自己而产生的一种羡慕,也是不甘心自己无条件赶上别人而恼怒的情感以及由此所导致的相应行为。嫉妒者往往不择手段地采用种种方法打击其所嫉妒的对象,因而无论对学习、对工作,还是对集体、对他人都 会造成有害的影响。
帮助学生矫正嫉妒心理,应指导学生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缩小“我”字。要帮助学生驱除私心杂念,拓宽心胸,即所谓“心底无私无地宽”。
(2)善于自知。要使学生懂得不服输、不甘落后是好的,但事事在人前,样样不服输,却是不可能的。
(3)将心比心。当嫉妒的阴影笼罩自己心头时,应该设身处地地替对方想一想。
五、孤僻。
性格孤僻者主要表现是:
不愿与他人接触,对周围的人常有厌烦、鄙视或戒备的心理。这种人猜疑心重,办事喜欢独来独往,人际关系不良,常此以往,还容易导致心身疾病。矫正方法是:
(1)主动与人交往。可以从最简单的主动与同学打招呼做起,主动与同学聊天。(2)多多参加各种文娱、体育、社交活动。(3)深交几个朋友。
(4)主动关心别人。友谊在于培育,不在于等待。要主动伸出善意的手,就会被无数善意的手握住。
六、猜疑。猜疑表现为:
极度的神经过敏,遇事好疑神疑鬼。比如,有些学生看到其他同学背着自己讲话,就疑心人家在说自己的坏话;看到老师有时对自己态度冷淡一点,就会怀疑老师对自己有了看法。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1)保持头脑冷静。(2)注意调查研究。
(3)对人开诚布公,不要死要面子。
(4)坚持待人以宽。许多猜疑是来自对别人要求过高,所以不要苟求别人。
三、心理测试:
先进行几个心理方面的问卷测试,一是让学生了解自己,也让教师了解学生,同时学生也感兴趣。让学生思考一下自我,看能达到什么程度?
1.性格测试:
评分:A 4分,B 3分,C 2分,D 1分。把A B C D4项的分数分别相加,得出4个总数,总分最高的一项就是你的性格基本类型。
A 为敏感型
B为感情型
C 为思考型
D为想象型。
2.情绪调查:
评分:A 3分,B 2分,C 1分。20—33 理智型情绪,34—46平衡型情绪,47—60冲动型情绪
情绪调查结果分析:22%的学生是理智型性格,50%的学生是平衡型性格,28%的学生是冲动型性格。
3.你是一个快乐的人吗?
评分规则:
对照下列表格,每题选择正确记1分,选择错误不记分,然后将各题得分相加,得出总分.
题 目
1 3 4 5 6 7 8 9 答 案
B A C C B C D C C
你的总分__________
2分以下:说明你在生活中没有多少乐趣。
3-6分:说明你在生活中有许多愉快的时刻。
7分以上:你的生活相当快乐。
咨询
从小到大,每个人都有许多幸福与不幸。乐观的人也有不幸与烦恼,但善于排遣解脱;悲观的人常常垂头丧气、怨天尤人,生活被消极情绪占领,生活对这种人来说就意味着苦难和悲哀。要想摆脱不快乐也不是不可以,你不妨试试以下的方法。换个角度看问题
大家知道,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有利必定也有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事物。古代有个故事,说的是一个青年男子不幸从马上摔下来,成了残废,这是一件多么令人伤心的事。可第二年全国征兵,所有年轻人甚至老年人都必须去参加战争,生存的机会很小,那位青年由于残废幸免被征,拣回一条命,这说明了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的道理。乐观的人看着杯子里半水会惊喜地说:哈,还有半杯水;悲观的人则会失望地说:唉,怎么只有半杯水了。对于半杯水这样一个事实,乐观的人是快乐的。
当你被别人误解时,如果你总是对自己说“真讨厌,总被人曲解、欺负,找个机会报复一下”,那么,你的心情将无一刻轻松愉快了。不如换个角度,多想着别人友善待己的时候,并常常提醒自己,误解毕竟是次要的,人非圣贤,自己也非圣贤,哪能事事如意呢?多想想愉快的事,你就会变得快乐。
学会寻找乐趣
其实乐趣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关键在于你要善于发现。俄国作家薄宁在《傍晚》中写道:关于幸福,我们往往只能把它回忆。其实,幸福无处不在。也许,那儿就有——瞧!草棚的后面,秋天的花园,纯净的空气,鲜花盛放的窗口。
当你感到心绪不隹的时候,不要把自己封闭在家中,不妨出去走走,呼吸一下清新的空气,看看明媚的阳光和青山绿水,对自己说:“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快乐。”可以去参加你喜爱的活动,如游泳、打球、找朋友聊天,也可以痛快地大吃一顿,这都有助于使自己感到生活还是快乐的。
懂得知足常乐
人要有理想和欲望,它是推动我们前进的动力。但这要量力而行,不要对别人获得的每一个成就、荣誉都想无条件地取得,企求尽善尽美,最后充满着无穷的欲望和无穷的懊悔。因此,看到同学家有钱,你不必去羡慕,更不必打肿脸充胖子。同学升入大学,自己却落榜了,如果确实自己已经尽力了却不能如愿,那就该重新审视自己的能力,找个适合自己的职业。
学会幽默
常笑多幽默。有心理学家指出,人不是因为高兴才笑,而是因为笑才高兴;不是因为悲伤才哭,而是因为哭才悲伤。生活中要笑,因 为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笑,还可以按摩心脏、松弛肌肉、降低基础代谢等,对身体健康大有益处。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带来快乐。有痛苦找个朋友倾诉,痛苦就减轻了一半;有欢乐找朋友分享,快乐就变成了两倍。不要人为地制造人际障碍,多个对头不如多个朋友。对待朋友不能过于挑剔,认为朋友就得可以为自己解决一切,对自己要绝对真心真意。其实朋友也有缺点,只要不是原则问题就要用宽容的态度去对待,要知道自己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希望人世间的一切都应符合自己的理想模式是天真的想法。怨恨、挑剔、干涉是一种不健康的心态,它们永远与快乐无缘。
从帮助他人中获得快乐
学雷锋做好事,可以从给予他人快乐的同时也给予自己快乐。例如,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你主动给老人让座,在“谢谢”声中,你会觉得心境坦然,有一种被人称赞的快乐。反之,你常做坏事,就会担心被人捉住,常常处于提心吊胆之中,哪有什么快乐可言。据说美国有一位诡计多端的大财主身患重病,久治无效。后来他将自己的财富用于慈善事业,心绪坦然地过日子,病竟然奇迹般地好了。良心的安宁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
快乐的伙伴是磨难
没有经历过痛苦就不知快乐的滋味。苦难是一所大学,从这里毕业的每个人都是快乐的天使。有位作者在《感谢苦难的磨练》一文中写道:“所有的苦难,其实都是快乐的种子。生命终将在苦难的土地上生长出灿烂的人生风景。经历过饥饿的历史,才知道一粒米的可贵;经历过寒流的抽打,才知道春天的可贵;经历过禁锢的生活,才知道自由的无价;经历过挫折的苦闷,才知道成功的甘美„„如今,我总是快乐地面对生活。
建立小目标,体验每一次快乐
不快乐有时是设立的目标达不到造成的。人应该追求同自己的能力大小相当的目标,否则就会以失败告终。另外,目标的实现不仅取决于主观因素,还取决于客观因素,所以有些看来合理的期望,还应作相应的调整。最好把目标的实现看成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中间有许多小目标,每实现一个小目标就向总目标靠拢一步。我们要学会体验每次小目标的实现所带来的幸福感和快乐,这样才能激励自己去实现大目标,从而体验更大的快乐。
4.你会交朋友吗? 评分和结果
1、评分: 1、2、4、7、9
A 3
B 2 C 1 12、14
A 3
B 1 C 2 3、13
A 1
B 3 C 2 6
A 1
B 2 C 3 5、8、11、15
A 2
B 3 C 1 10
A 2
B 1 C 3
2、结果:
得分36~45:说明你和朋友们相处得很好,你能够从生活中得到很多乐趣。你在朋友中有一定的威信,他们比较信赖你。就是说,你会交朋友,你的人际关系很好。
得分 26~35:说明你的人际关系处理得不太好,就是说,你和朋友们得关系并不牢固,时好时坏。你确实想让别人喜欢你,想多交些朋友。尽管你自己作出了很多得努力,但别人并不一定喜欢你,朋友们和你在一起时很可能不会感到轻松愉快。你只有认真地检查自己地言行,真诚地对待朋友,学会正确地待人接物,你地处境才会改观。
得分15~25:你很可能时一个孤僻地人,思想很不活跃,不开朗,喜欢独处。但是,这一切并不意味着你不会交朋友。主要原因是你对社会活动、对人际关系不感兴趣。你要认识到,人生活在社会之中,就要和睦相处,互相关心,广交朋友。
5.你的仪态端庄大方吗?
评分规则:
每题选择“是”记1分,“否”记0 分。将各题得分相加,算出总分。
你的总分________
11-15分:你很注重仪表,人们对你的印象不错。
7-10分:中等。
6分以下:你很不注重仪表,给人的印象不好,应该针对上述有关方面刻意改进。
咨询
俗语说得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面对大自然的美景,人们会流连忘返;置身于美妙的旋律中,人们会如痴如醉。美的需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方面,人们通过爱美来表现人的本质力量,连不懂事的小孩都知道爱漂亮。虽然人人都知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但在人际交往中却总是特别注意他人的外貌。和外貌好的人打交道,心情就舒畅,而与相貌丑的人打交道,心里总感到有点不舒服。为什么美丽的外貌容易受到人们的喜欢?首先,爱美是人的一种本质力量,人类就是在不断地追求美、探索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其次,外貌可以使人产生晕轮效应,即容易使人以偏概全,以一白遮百丑。某人长相英俊,容易使人以为他还具有优雅的风度、高尚的品格等一系列的品质。而我们从电影或电视中发现,被爱的人又总是漂亮的人,因此,我们知道漂亮的人才值得爱,美貌就成了被爱的重要线索。然而,美不是抽象的,被世人众口一辞的美人实在是凤毛麟角,绝大多数都是相貌平平的人,但他(她)们仍然可以获得爱或成为社交中受欢迎的人,因为美不仅仅体现在外表上。你不妨从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相信能够使自己的姿色更为出众。
注重精神美
人有两个面貌,即形体面貌和精神面貌,而形体又是受精神支配的。一个人的长相、体型是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结果,我们无法选择。但是,品德和才能却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获得的。因此,长相一般的人只要有心灵美、道德美、智慧美、勤劳美、创造美和文明美,仍比单纯外貌美的人更具有永恒的吸引力。例如,战国时期的钟离春,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丑女。她额头前突,双眼下凹,鼻孔向上翻翘,头颅大,头发少,颈部喉结比男人的还要大,皮肤黑红,好大年纪未出嫁。当时执政的齐宣王政治腐败,国事昏暗,性格暴烈,喜欢被人吹棒,全国上下人心惶惶。钟离春虽然貌丑,但饱读诗书,志向远大,她为了拯救国家,冒着杀头的危险,当着齐宣王的面一一陈述他的劣迹,并指出如果不悬崖勒马,就会国破家亡。齐宣王听后不但没有杀钟离春,反而大受感动,把钟离春看成是自己的一面宝镜,并封为王后。可见,长相美与心灵美并不存在必然的关系,一个美貌的人可能有一个丑陋的灵魂;一个容貌一般甚至丑陋的人,也可能怀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有研究表明,随着人们交往时间的推移,在第一印象中起重要作用的外貌的影响力会逐步减弱,转入注重其内涵的品质。
注意服饰的美
俗话说:人要衣装,佛要金装。合体的服饰不仅能为你秀丽的容貌、窈窕的身姿增添光彩,还可以有效地遮盖你容貌上的缺陷,也可以显示你的身份和修养。是否流行服饰就是美?是否别人穿起来的服饰,自己穿起来也美呢?当然不是,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必须考虑时间、地点和场合这三个基本因素。
时间因素指穿着打扮要符合当代社会的要求,过分超前和过分落伍,都会被认为是不合时宜的。穿着打扮应该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春夏秋冬四季其实都有许多端庄得体的衣服,不必在冬天为了不使自己的体型和线条臃肿而穿得过于单薄,这不但容易受冻生病,也易给他人带来不协调之感。一般早晚在家可以随早晨、白天、晚上不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早晚在家可以穿得舒适随便些,白天上学或上班则应穿得整洁得体,适合自己的年龄和身份。
地点因素也称环境因素,指穿着打扮应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如果你是个学生,花枝招展地去上学,一定与学校这个环境失协调。不协调的事物又哪来的美感?相反,如果有机会迈入豪华气派的宾馆饭店,别忘记配上相适应的华贵服饰。婚纱是美的,可穿着婚纱逛街买菜,一定会被误认为脑筋有问题。泳装是暴露的,但在夏日海滩上,穿着长衣长裤反而更不正常。
场合因素指穿着打扮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要求,有的是出于礼仪的需要,有的是为了气氛的协调。喜庆宴席,特别是婚礼寿宴,你可以大胆地穿得鲜艳些;丧礼奠仪,你必须素服裹身,以示悼念。
注意言淡举止美
不说脏话,不吹嘘自己,不议论他人,不盘问别人,不乱打断别人的谈话„„都是言谈美的体现。坐有坐姿,站有站相,大方自然,男子潇洒刚强,女子优美含蓄„„都体现了举止美。相反,吐字模糊、夸夸其谈、内容平庸、缺乏幽默等都对人产生不了吸引力。初次相识就斜坐在你身边,与异性追追打打,当众挖鼻抠耳都是十分不美的、令人讨厌的行为举止。
注意心态美
人是因为可爱了才美丽,而不是美丽了才可爱。首先,热情使人觉得可亲,古板使人觉得无味。戏剧家席勒说:“心灵开朗的人,面孔也是开朗的。”一个心灵开朗、割达的人,势必对生活、事业、友谊、爱情充满热情。它使生命充满活力,使人自信、自尊、平添美丽。其次,一个充满自信的人是有魅力的。自信的人不卑亢、落落大方,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朝气和战胜挫折的勇气,具有一种健康的美。最后,正直守信也是一种心态美,正直守信的人不会为个人利益出卖他人,也不会背弃诺言,是可以以心相托的。相反,自我中心、虚伪固执、孤芳自赏、自命不凡、多疑狭隘、干涉敌对等品质只会令人心生厌恶,毫无美感可言。
6.你的生活充实吗?
评分规则:
每题答“否”记1分,答“是”不记分。然后将各题得分相加,得出总分。
你的总分 _______
0-5分: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怀有不满情绪,很少从生活中得到乐趣,这样的人有一定的心理障碍,因而很难自我完善。当然如果坦率地得出较低的评价,应该说这样的人具有自我改善生活中的问题和自我启发的积极态度。但是你必须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究竟对学习和生活中哪些东西感到不满,以及不满产生的症结,从而积极地把不满感转化为上进的动力。
6-9分:生活充实程度一般。
10-15分:相当满足于现在的生活,精神上也充实。但其中也有这样的人:对现实生活的种种不满没有要解决的欲望,甚至有意识地加以回避和隐瞒。这样的人很难掌握自我改善的具体对象。不排除心理的疙瘩,就不能真正过上满意的生活。如果是坦诚地回答问题,就证明在生活上和工作中心情是欢畅的,生活很充实,对任何事情都能正确地做出判断和决策。
咨询
一个人如果对目前的生活不满意,即使有健康的身体和万贯家财,也不会感到生活的喜悦。中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加上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情绪不稳定,认识片面,容易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怀有不满情绪。要摆脱这种不满情绪,使自己生活、学习得充实,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积极调适。
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你可以找出引起你不满的事件,写出引起不满的消极认知,然后,通过与朋友或信得过的长辈讨论,找出相应的积极的办法,并力争做到今后遇到类似事件时用积极的观念来评估事件及自己,渐渐养成习惯。例如,事件是“考试临近,复习又不充分”,消极的认知是“怎 么办呢?我一定考不好,肯定要遭人笑话,家长也要骂我,时间这么少,真心烦”;而积极的认知是“时间已不多了,但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些时间,担心、害怕也没用,还不如将用来担心的时间做一道题、看一页书,尽力而为总比不为强”。再例如,由于你发烧生病未能及时交作业而遭到老师的批评,消极的认知就是“我真倒霉,老师真令人讨厌,以后有机会我一定要报复老师”;而积极的认知是“也许老师不知道我生病了,可以去讲一声,反正不按时交作业总是错误的,老师还是关心我的”。从积极的角度看问题,会带来积极的情绪,感受到生活中的阳光,而不总是阴雨。
融入友情中
巴金老人在《一颗红心》中说过:友情在我过去的生活里就像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点点光彩。罗曼•罗兰也说过:有了朋友,生命才显出它全部的价值;一个人活着是为了朋友;保持自己生命的完整,不受时间侵蚀,也是为了朋友。
你可以将内心的狐疑、不满向朋友倾诉,听听朋友的意见。若你的认识是因为迷惑而夸大了事实,可以从朋友那里得到校正;若你的不满是正确的,则在向朋友的发泄情绪中得到缓解。不要由于别人在背后说了自己的坏话,从此埋下怨恨的种子,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应该拿出豁达的气量,主动表示友好。不要一味孤芳自赏,孤傲于世的处世态度,常常会使你觉得人世的一切是多么无聊,多么令人厌倦。
让自己多一些爱好
“生之享受包括许多东西:我们本身的享受,家庭生活的享受,树木、花朵、云霞、溪流、瀑布,以及大自然的形形色色,都足以称为享受,此外又有诗歌、艺术、沉思、友情、谈天、读书等的享受,后者的这些都是心灵交流的不同表现。”(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在学习之余,也可以适当地培养些爱好。例如,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二种东西收藏。集藏是一种很好的娱乐活动和休息,比较大众化的是邮票火花之类。利用休息日,可以到风景如画的田野山河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不但可以增强体质,改善大脑的血液循环,还可以培养健康向上的情绪。
业余爱好是重要的,但千万不要舍本求末。应该将它作为增长知识的辅助途径,使自己投入到积极的学习活动中去。
制定掂起脚尖够得住的目标
为自己找到一个切实的目标,在短期内让自己忙起来、充实起来。如果你定的目标好高骛远,是毫无价值的。例如,“我要一天背一百个外语单词”(其实一天能坚持背十个就很好了),“我要门门一百分”(这个要求也太苛刻了)。以上这些目标只能使你进入漫无目标的状态,不如为自己订一些切实可行的、有助于发挥自己能力的目标。例如,“每月读一本新奇的书”(读一本书是个不难达到的目标,但只要真正去读,去体味,你会渐渐养成一种学习的好习惯),“每周改善一次生活”(生活有多种改善方法,不光是买点好吃的,还可以干一些新颖的、有意义的事)。
培养读书的兴趣
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浓厚的兴趣时,才能积极地思索,大胆地探索其实质;并使其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积极主动地去感知有关的事物,对事物的观察变得比较敏锐,逻辑记忆加强,想象力丰富,情绪比较高涨,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也会增强。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如果你的兴趣比较广泛却难以集中,什么都想学,就要注意明确主攻方向,引导自己向某一个中心兴趣的方向发展。如果你是那种把兴趣停留在口头或只满足对感兴趣的事物表面知觉的学生,就要努力把兴趣变为动力,积极主动地为掌握感兴趣的内容付诸于实际行动。如果你很容易对某个事物发生兴趣却难以坚持,就要培养自己的坚持性。另外,中学生要注意全面掌握基础学科知识的重要性,纠正偏科现象。
读书忌死读,读死书是害己,一开口就害人,但不读书也并不见得好。应该知道: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
7.你的虚荣心强吗?
评分规则:
每题选择“是”记1分,选择“否”不记分。将各题得分相加,算出总分。
你的总分_______
0-5分:你有一定程度的虚荣心,但比较轻微。
6-10分:你有较严重的虚荣心。
11-15分:你的虚荣心十分严重。
咨询
虚荣心,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是一种追求虚荣的性格缺陷,是一种 被扭曲了的自尊心。人人都有自尊心,都希望得到社会的承认,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要,但虚荣心强的人不是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而是利用撒谎、投机等不正常手段去渔猎名誉的。想把虚荣心转化为自尊心,应注意以下几点进行调整。
认识虚荣心带来的危害
虚荣心强的人,在思想上会不自觉地渗入自私、虚伪、欺诈等因素,这与谦虚谨慎、光明磊落、不图虚名等美德是格格不入的。虚荣的人为了表扬才去做好事,对表扬和成功沾沾自喜,甚至不惜弄虚作假。他们对自己的不足想方设法遮掩,不喜欢也不善于取长补短。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成熟期,这种虚荣的心态对迫切要求上进,正处于成长之中的中学生是十分有害的。虚荣的人外强中干,不敢坦露自己的心扉,给自己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虚荣在现实中只能满足一时,长期的虚荣会导致非健康情感因素的滋生。
了解虚荣心的一些表现,及时控制和纠正
虚荣心理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对自己的能力、水平过高估计;处处炫耀自己的特长和成绩,喜欢听表扬,对批评恨之入骨;常在外人面前夸耀自己有点权势的亲友;对上级竭尽拍马奉承;不懂装懂,打肿脸充胖子,喜欢班门弄斧;家境贫寒却大手大脚,摆阔气赶时髦;处处争强好胜,觉得处处比人强,自命不凡;对生活中的失误归咎于他人,从不找自身的原因;有了缺点,也寻找各种借口极力掩饰;对别人的才能妒火中烧,说长道短,搬弄是非;等等。
认清虚荣心与自尊心的区别与联系
随着生理发育,青少年的自尊心也得以发展,并明显增强。随着人生理和心理上的成熟,人的社会认识能力与自我意识也逐步提高,开始了个体社会化。随着自尊心的发展,虚荣心才开始介入人的情感领域。虚荣心实际上是一种扭曲的自尊心。自尊心强的人对自己的声誉、威望等比较关心。做了好事,心理高兴是荣誉感的表现;珍惜荣誉,顾全面子是维持自尊心的正常要求;而为了表扬去做好事,甚至不惜弄虚作假,这就是虚荣心的表现了。自尊在谦虚、进取、真实的努力中获得。有自尊的人不掩盖缺点,而是取长补短;不会通过有权势的亲友或压低别人来抬高自己;不会不懂装懂,夸夸其谈;也不会把失败和不如意归咎于他人,而是可以进行深刻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来改进自己。
端正自己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自我价值的实现不能脱离社会现实的需要,必须把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建立在社会责任感上,正确理解权力、地位、荣誉的内涵和人格自尊的真实意义。
中学阶段,学生开始为追求一定的价值目标而学习,学习成为自觉、主动而持久的活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的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加上社会上某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不少学生对生活、前途、人生的态度过分追求外在的虚华,讲排场,摆阔气,大吃大喝,攀比是时髦的象征,否则就会由于跟不上形势而遭讥讽,这都为虚荣心的滋长提供了土壤。只有着眼于现实,把自己的理想与国家、民族的前途结合起来,通过艰苦努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障碍,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和抱负。
摆脱从众的心理困境
从众行为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另一面。对社会上的一种良好时尚,就要大力宣传,使人们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从而发生从众所为。如果社会上的一些歪风邪气、不正之风任其泛滥,也会造成一种压力,使一些意志薄弱者随波逐流。虚荣心理可以说正是从众行为的消极作用所带来的恶化和扩展。例如,社会上流行吃喝讲排场,住房讲宽敞,玩乐讲高档。在生活方式上落伍的人为免遭他人讥讽,便不顾自己客观实际,盲目任意设计,打肿脸充胖子,弄得劳命伤财,负债累累,这完全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所以我们要本着清醒的头脑,面对现实,实事求是,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去处理问题,摆脱从众心理的负面效应。
调整心理需要
需要是生理的和社会的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活动的基本动力。人有对饮食、休息、睡眠、性等维持有机体和延续种族相关的生理需要,有对交往、劳动、道德、美、认识等社会需要,有对空气、水、服装、书籍等的物质需要,有对认识、创造、交际的精神需要。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满足需要中度过的。可人毕竟不能等同于动物,马克思指出:“饥饿总是饥饿,但是用刀叉吃熟肉来解除的饥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来解除的饥饿。”在某种时期或某种条件下,有些需要是合理的,有些需要是非合理的,对一名中学生来说,对正常营养的要求是合理的,而不顾实际摆阔的需要就是不合理的。对干净整洁、符合学生身份的服装需要是合理的,而为了赶时髦,过分关注容貌而去浓妆艳抹、穿金戴银的需要就是不合理的。要学会知 足常乐,多思所得,以实现自我的心理平衡。
8.你有美好的理想与前途吗?
评分规则:
每题A记5分,B记2分,C记0分。各题得分相加,统计总分。
你的总分 :
60分以上:优等。你对生活和事业抱有崇高理想,能面对现实,遇见困难挫折能设法克服,能与人合作,创造事业。
40—59分:中等。你对生活和事业有一定想法,基本上能正视现实,对大部分困难和挫折能想方设法克服,但有时也会产生悲观消极的念头。
39分以下:说明你对各种问题的认识尚不清楚,或抱有错误观念,对克服困难缺乏信心。你必须加紧练习,锻炼自己,多多交友,才能创造美好的前途。
咨 询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展示着人生的方向和道路,体现着人们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理想同时也体现了一个人的整体的心理面貌,是由认识、情感、意志、个性等多种心理因素共同构成的。
青少年朋友由于成人感的产生,开始用成人的眼光去认识社会生活,自我意识也有了新的发展。他们不仅对别人的内心世界、个性品质发生兴趣,还开始要求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内在品质,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理想,酝酿、孕育着理想的形成。
一般而言,青少年个人理想的发展包括生活理想、个人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人生理想四个方面。生活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个人道德理想是指对自己未来道德面貌的想象。职业理想是指对自己未来工作部门与专业种类的向往与追求。人生理想是基于对人生价值的理想而对自己未来的人生道路与人生贡献的设想和追求。
与儿童时期相比,青少年的理想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新特点。首先是理想的现实性与社会性加强了。青少年朋友开始关心国家大事,认真思考社会问题,希望参与社会生活。他们从内心感受到,理想不仅仅是未来,更重要的是现实。“未来”已经成为他们必须认真思考的现实问题这种对未来的紧迫感是广大青少年朋友以前从未体验过的,这就促使青少年逐步学会把未来的理想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更加关心自己现实的未来。
同时我们也看到,处于人生特殊时期的青少年朋友往往面临着愈加激烈的内心冲突。青春是理想闪光的时期,理想激励着青少年朋友去干一番大事业。但是宏伟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不能很快实现,而青年人往往不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于是热情容易消失,希望容易落空,理想容易动摇甚至破灭,甚至于变成得过且过、只讲实惠的实用主义者。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正确的理想并开创美好的前途与人生呢?
投身社会的激流
社会化是个人学习有效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社会化水平越高,就越能正确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社会观、政治观、价值观、道德观、幸福观;就越能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就越能认识时代的特点、社会的要求、自己所处环境的客观条件,从而按照社会需要来确立自己的理想。
量力而行
青少年朋友都不难做到“胸怀大志”,却不易做到“脚踏实地”,往往给自己设置超出自身能力太多的目标,这样既加大了“达标”的难度,又饱受“失败”的打击和折磨,有人甚至由此而丧失了信心和志气。因此,酌情量力,从自己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制定适合于自身特点的发展计划,才不失为明智之举。
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相结合
理想不是简单的幻想,切忌好高骛远。青少年朋友可以实施小步计划,从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入手,如升学和就业等,一点一滴做起,最终会迈向理想的顶峰!
9.你有焦虑情绪吗
说明:你焦虑评定的分界值是50分,分值越高,焦虑倾向越明显。
10.学习动机测验:
“学习动机测验”结果分析:约32%的同学的学习动机太弱,约51%的同学的学习动机中等,约17%的同学的学习动机太强。
指导学生保持适当、较强的学习动机,太弱、太强都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11.满意自己吗?(自尊心的测试)评分和解释分数 自尊水平指自己对自己的满意程度,自尊分数越高,自己对自己满意程度越高,自尊水平越高,反之,亦然。1、4、6、7、9、12、13、14、15、16、17
A3,B2,C1 2、3、5、8、10、11、A 1,B 2,C 3 自尊分数:17-28低
29-40 中
40-51高
四、心理游戏:
1.瞎子走路(适用:建立信任关系)
游戏方法:
两人一组(如A与B)
A先闭上眼睛,将手交给B,B可以虚构任何地形或路线,口述注意事项指引A行进。如:“向前走,„„迈台阶„„跨过一道小沟„„向左手拐„„”
然后交换角色,B闭眼,A指引B走路 分析:
通过亲身体验,让学员体会信任与被信任的感觉。
作为被牵引的一方,应全身心信赖对方,大胆遵照对方的指引行事,而作为牵引者,应对伙伴的安全负起全部的责任,对一举一动的指令均应保证准确、清楚。
另外,万一指令有错,信任受到怀疑后很难重建。2.穿鞋子(适用:协作)
简述:大家合力来穿回自已的鞋子
人数:每组三人以上
场地:不限
游戏方法:
1.分组,不限几组,但每组必须三人以上。
2.每个人脱下自己的鞋子,每组把鞋子堆成一堆。然后每个人围着鞋子一圈手牵着手。
3.看那组最快能不放手的把每人的鞋子找出穿上,系好鞋带。
3.超级比一比(适用:培养默契)
简述:把看到的题目用动作做出来传给下面的人
人数:最少十人,需要一到二名主持人
场地:不限
适合刚认识或不认识的朋友们
游戏方法:
1.分组,每组差不多五到七人
2.一组排开。除了第一人,其余的人皆面向相反的一边(只会看到下一人的后脑瓜子!)
3.主持人把写着题目的纸条秀给第一人看,然后再表演给观看者和别组的人。
4.当第一人准备好后,计时每人十到十五秒的时间传动作给下一人看。要传前先拍打下一人的背好让那人转身面向自已。做动作的人不可用写或出声来表达题目。
5.比到最后一人时,主持人向前寻问答案,如果多于半数的人答错,可叫第一个比的人再比一次。
6.每组轮留上去比不同的题目。
题目例子:跳舞机;日本艺妓;圣诞树;戴隐形眼镜;云霄飞车等
五、心韵律动:
1.抑郁寡欢:播放401、402、403、404、lansekua 2.消极厌世:播放10、26、27、28、29、51、52、53、54 3.心情不畅:播放2、16、17、19、20、21、22 4.无法入睡:播放8、23 5.食欲不振:播放18 6.缺乏自信:播放1 7.紧张不安:播放
12、xiaodiao 8.急燥渴望:播放5、15、25 9.黯然沉重:播放11、13、14、yidali
六、心理实验: 1.从众实验
心理学家阿希(1952)做了一个从众的经典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只有一个人是真正的被实验者,他面临着来自其他几个人的压力。想象你参加了实验组,任务是对线条的长短进行区分,7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大家围坐在桌子旁,你排在第六位。研究者要求每个小组成员报告三条线中哪一条与标准线一样长。你前面的5个人与你期待的回答一样:第二条县与标准线一样长,这个答案不是很明显吗?第二组线也很好判断。怎么,你感觉乏味了吧!
但是,在下一组实验中,尽管答案还是那么明显,但是第一个人 给出了错误答案,比如说第一条线与标准线一样长。当第二个人给出同样的答案后,你突然会坐直身子,再次检查那线的长度。第三、第四、第五人也给出了同样的错误答案,你开始怀疑到底是你瞎了还是他们瞎了。当轮到你的时候,你会怎样报告呢?“什么是正确答案,我现在不肯定?”“正确答案到底是小组成员说的那条线还是我自己的眼睛看到的那条线呢?”
这就是著名的阿希实验,这个实验告诉我们,我们总是倾向与跟随大多数人的想法或态度,以证明我们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与一个群体之中。
你和你的同学们也可以试验一下,放学后,五个人同时抬头看天空,并不停地讨论着什么,不一会儿,相信就有好多好奇的同学像你们一样,抬头看天,虽然他们并没有看到什么!2.生气实验
人一生中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如不能宽容待之,一时情绪激动,甚至暴跳如雷,大发脾气,会严重危害自身健康。
最近美国一些心理学家做了一项实验,他们把生气人的血液中含的物质注射在小老鼠身上,以观察其反应。初期这些小鼠表现呆滞,胃口尽失,整天不思饮食,数天后,小老鼠就默默地死去了。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不久前也做过实验,他收集了人们在不同情况下的“气水”,即把有悲痛、悔恨、生气和心平气和时呼出的“气水”做对比实验。结果又一次证实,生气对人体危害极大。他把心平气和时呼出的“气水”放入有关化验水中沉淀后,则无杂无色,清澈透明,悲痛时呼出的“气水”沉淀后呈白色,悔恨时呼出的“气水”沉淀后则为蛋白色,而生气时呼出的“生气水”沉淀后为紫色。把“生气水”注射在大白鼠身上,几分钟后,大白鼠死了。由此,爱尔马分析:人生气(10分钟)会耗费大量人体精力,其程度不亚于参加一次3000米赛跑;生气时的生理反应十分剧烈,分泌物比任何情绪的都复杂,都更具毒性。
因此,动辄生气的人很难健康、长寿,很多人其实是“气死的”。由此可知,一个人大发脾气或生闷气时会对人体生理上产生一系列变化和反应,致使人体各部损伤,甚至危及生命。生气发怒时能伤心损肺:气愤必然心跳加急,心律失常,使心脏受到邪气的侵入,诱发心慌心痛;呼吸急促,气逆、胸闷、肺胀、咳嗽及哮喘。伤脾伤胃:生气时会出现气极忧虑,并伤脾脏;胃感饱胀不思饮食,久之影响胃肠 消化功能。伤肾损肝:生气发怒可使肾气不畅,肾上腺大量分泌,出现面色苍白,全身无力,四肢发冷,尿道受阻或失禁,并使肝胆不和肝部疼痛。伤脑失神:人在发怒时心理状态失常,使情绪高度紧张,神志恍惚。在这样恶劣的心理状态和强烈的不良情绪下,大脑中的“脑岛皮层”受到刺激,长久后就会改变大脑对心脏的控制,影响心肌功能,引起突发的心室纤维颤动,心律失常,甚至心搏停止而死亡。可见生气发怒可致使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失调,并带来极大的损伤。
为了自身的健康,学会克制、幽默、宽容等消气艺术是很有必要的。
3.习得性无助实验
习得性无助效应最早有奥弗米尔和西里格曼发现,后来在动物和人类研究中被广泛探讨。简单地说,很多实验表明,经过训练,狗可以越过屏障或从事其他的行为来逃避实验者加于它的电击。但是,如果狗以前受到不可预期(不知道什么时候到来)且不可控制的电击(如电击的中断与否不依赖于狗的行为),当狗后来有机会逃离电击时,他们也变得无力逃离。而且,狗还表现出其他方面的缺陷,如感到沮丧和压抑,主动性降低等等。
狗之所以表现出这种状况,是由于在实验的早期学到了一种无助感。也就是说,它们认识到自己无论做什么都不能控制电击的终止。在每次实验中,电击终止都是在实验者掌控之下的,而狗会认识到自己没有能力改变这种外界的控制,从而学到了一种无助感。
人如果产生了习得性无助,就成为了一种深深的绝望和悲哀。因此,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应把自己的眼光在开阔一点,看到事件背后的真正的决定因素!不要使我们自己陷入绝望!
七、结束语:
被称为世上最经典的话
1、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2、能冲刷一切的除了眼泪,就是时间,以时间来推移感情,时间越长,冲突越淡,仿佛不断稀释的茶。
3、怨言是上天给人类最大的供物,也是人类祷告中最真诚的部分。
4、智慧的代价是矛盾。这是人生对人生观开的玩笑。
5、世上的姑娘总以为自己是骄傲的公主(除了少数极丑和少数极聪 明的姑娘例外)。
6、如果敌人让你生气,那说明你还没有胜他的把握。如果朋友让你生气,那说明你仍然在意他的友情。
7、令狐冲说,有些事情本身我们无法控制,只好控制自己。
8、我不知道我现在做的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而当我终于老死的时候我才知道这些,所以我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尽力做好每一件事,然后等待着老死。
9、也许有些人很可恶,有些人很卑鄙。而当我设身为他想像 的时候,我才知道:他比我还可怜,所以请原谅所有你见过的人,好人或者坏人。
10、鱼对水说你看不到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里;水说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心里。
11、快乐要有悲伤作陪,雨过应该就有天晴。如果雨后还是雨,如果忧伤之后还是忧伤,请让我们从容面对这离别之后的离别,微笑地去寻找一个不可能出现的你!
12、死亡教会人一切,如同考试之后公布的结果――虽然恍然大悟,但为时晚矣!
13、你出生的时候,你哭着,周围的人笑着;你逝去的时候,你笑着,而周围的人在哭,一切都是轮回,我们都在轮回中!
幼儿教育面试说课讲义 篇4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XX(时间段)好!
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下面我将从说活动教材、说学情、说活动准备、说活动方法、说活动过程、说活动延伸这六个方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与作用
通过分析活动主题的内容特点,指明它在主题教学中的地位,并说清楚此次活动的内容是什么及为什么要选择这些内容,阐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及感悟,充分展示自己对教材的把握能力和驾驭分配能力,做到既说得准确又说出特色,既说出共性也说出个性。在分析教材的时候注意结合《幼儿园指导纲要》中的要求,因为《纲要》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的理论依据之一。
在这部分主要说清三个方面,一是教材的地理位置,二是活动的内容,三是活动的作用。
1.教材的地位是指明所说活动是哪个学段哪个领域的内容。
2.活动的内容主要阐述所要说的活动的主要内容。
3.活动的作用主要阐述通过本课活动,能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最好结合《纲要》中的具体要求。
【例1】语言《月亮》
《月亮》一课是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内容,月亮是一种自然现象,每晚都会高挂在天空,但它仅仅是看的见摸不着的东西。因此会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散文诗《月亮》富有很浓的儿童气息,把自然界的生物都拟人化了。这首诗歌语言简洁、明了,贴近幼儿生活。重复性的句式让幼儿更加便于记忆和创编。符合中班语言教学目标中提出的“让幼儿理解简短的文学作品内容,初步感受其语言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的要求。因此适合中班教学。同时,通过仿编,可以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提高幼儿与同伴交流的能力,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例2】科学《泥鳅》
《泥鳅》是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内容,泥鳅是我们身边常见的动物之一,也是幼儿园的自然角中经常投放的,但常常被教师和孩子忽视,我们对泥鳅不太关注,更难得把它作为一个资源引导孩子去观察。选择泥鳅作为教学内容,目的就是为了引起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对身边常见事物也能细致观察的意识,这既是科学的内容,更是科学的态度。正如《纲要》明确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推论等方法进行探索活动。另外,泥鳅不会对人造成伤害,能让幼儿在观察的同时用手触摸,有利于培养他们对自然的亲近感,培养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生态观。
【例3】社会《元宵节》
《元宵节》是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内容。节日是一种文化,节日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是幼儿学习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元宵节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民俗节日,主要习俗是吃元宵、逛灯会和猜灯谜等一系列的民间艺术教育活动。让幼儿加深对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的认识,了解元宵节的一些风俗习惯,把幼儿置身于元宵节的欢乐、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中,幼儿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也在不知不觉地建构着、发展着。正如《纲要》中指出,社会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尤其是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学习,往往不是教师直接“教”的结果,而是幼儿主通过在实际生活和活动中积累有关的经验和体验学习的。
【例4】健康《从高处往下跳》
《从高处往下跳》是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内容。纲要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同时幼儿需要知道必要的安全知识,学会保护自己。中班幼儿活泼好动,喜欢尝试新鲜刺激的事物,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幼儿爱做向下跳的动作,大型玩具上往下跳、花坛上往下跳、甚至楼梯上最后几步时也会迫不及待的跳下来,但是有些年龄小、运动能力差的幼儿在向下跳时又有些害怕,也不懂得自我保护的方法,造成身体某些部位受伤。本活动通过创设不同的难度,使不同程度的幼儿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懂得从高处跳落的保护方法。在动作技巧上通过练习并脚轻跳、脚尖落地促使幼儿在落地前适时调节屈腿的速度和幅度,以减少对身体的震动。有效发展幼儿的深度知觉、速度知觉、力度知觉。桌椅是幼儿日常生活中较常接触的,本次健康活动利用桌椅作为幼儿游戏的对象,通过幼儿自由的尝试搭跳、搭高跳,懂得从高处跳落的自我保护方法,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同时培养幼儿勇于挑战的精神。
【例5】艺术《鲜花开》
《鲜花开》是幼儿园中班的音乐活动。节奏乐《鲜花开》,是一首2/4拍、节奏明快的幼儿打击乐曲。歌曲描绘了春天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的美丽景象。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景。活动《鲜花开》,给孩子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在活动中通过听一听、学一学、做一做、培养幼儿浓厚的音乐兴趣,同时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并能利用手中的乐器通过敲打发出各种不同的音乐节奏,培养幼儿音乐节奏感。根据新纲要标准:以音乐游戏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从培养幼儿的审美素养和创新精神入手,并在教学中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通过本课学习,引导幼儿感受音乐情绪,让幼儿轻松、热情、愉快的演唱歌曲。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培养幼儿的审美素养以及创新精神,特别是能利用手中的乐器来敲打各种不同的音乐。同时让孩子们了解有节奏地敲打音乐,才能发出美妙的声音。
【例6】艺术《美丽的橡皮泥花》
《美丽的橡皮泥花》是幼儿园中班的艺术活动。新《纲要》提出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它激发情趣、激活兴趣;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赋予幼儿满足感和成就感。传统的幼儿艺术教育要求通过模仿掌握技能、技巧,现代幼儿艺术教育则强调精神创造的意义;强调艺术活动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美丽的橡皮泥花是幼儿既感兴趣,又能充分动手动脑的美术创作活动,我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宽松的环境,尊重个体差异,为不同水平的幼儿考虑。通过玩橡皮泥让幼儿去体验、感受色彩的美丽以及活动带来的愉悦、满足感、成就感。
(二)活动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的教育目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说课时再根据活动将教学目标具体化。教育活动的目标在内容上一般包含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方式方法三个方面。
认知目标:认识、了解、知道、掌握本活动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通过具体的活动(游戏活动、小组合作活动、操作活动等)发展基本动作能力,自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基本的绘画能力,简单的数学运算能力,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
情感目标:对本活动的内容(唱歌、欣赏、科学探究等)感兴趣,喜欢参与;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大自然;养成____行为习惯。
健康教育活动:今天,你喝牛奶了吗?(中班)
[活动目标]
1、认识多种乳类食品:牛奶、酸奶、豆奶等,能说出乳类食品的名字
2、了解喝牛奶有利于牙齿和骨骼的生长。
3、愿意每天都喝牛奶。
本活动的第1、2条目标在认知方面对幼儿提出了具体、恰当的要求。第3条目标在态度和行为方面对幼儿提出了要求,虽然要求幼儿每天都愿意喝牛奶的要求较高,但却是合理的,幼儿有了愿意喝牛奶的态度,做到每天喝牛奶就不难了。同样是这个活动,有时目标的制定却存在着问题,例如这样的表述:
活动举例:今天,你喝牛奶了吗?(中班)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乳类食品:牛奶、酸奶、豆奶等。
2、让幼儿懂得喝牛奶有利于身体健康。
3、培养幼儿喝牛奶的良好习惯。
以上表述存在三个主要问题:其一,目标1提出认识“各种”乳类食品,这在实践中可能难以实现,因为受到地域、生活习惯等的影响,难以让幼儿认识所有种类的乳品,只能按照具体情况认识乳品;其二,目标1为发展目标,是对幼儿提出的要求,目标2、3却是教育目标,是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表述方式没有统一;其三,目标2中“喝牛奶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表示过于笼统,没有以通俗、具体的语言来揭示牛奶等乳制品的特殊营养价值。
用语言文字正确地表述目标内容,是制定目标的重要环节。教育目标是分层次的,各层次的目标的表述方法有同有异,区别主要在具体程度上。其共同之处是:
1、内容要全面,应包括所要发展的素质的各个方面的内容。
2、要把发展内容表述得明确具体,便于操作。以往把教育目标写得很笼统、含糊。如总目标中规定“动作协调、灵活”等,这都没有明白、准确地说明幼儿园应培养的这两方面的内容。低层次的目标内容更要表述得具体,如某中班幼儿跳跃活动的目标这样表述“能助跑跨跳平行线,跳距不少于40厘米”。
行为目标表述的四要素
A:谁?——audience 学习者
B:做什么?——behavior 可观察到的学习行为
C:在什么条件下?——condition支持学习的环境
D:做到什么程度?——degree 行为的标准
3、要从幼儿角度来表述目标。因为目标是幼儿的发展指标,是幼儿自身要达到的发展目标,也是教师要帮助幼儿达到的指标,而不是教师要传授的内容。以往习惯从教师教的角度来表述幼儿发展目标是不准确的。
4、内容和要求始终和总目标、阶段目标在方向上保持一致(参考《纲要》)
(三)活动重难点
在明确了教学目标后,结合教学内容及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及培养的能力,难点是教学目标难以完成的内容,或者是幼儿当前的水平比较难达到的目标,或者是幼儿原有的知识体系中是错误的内容,或者是离幼儿生活比较远的比较抽象的事物。
【例1】语言《月亮》
《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制定以下目标:
①理解诗歌的语言和画面,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诗歌的主要内容。
②通过诗歌仿编,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③学习仿编,体验创作的乐趣。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为:理解诗歌的语言和画面,理解掌握诗歌内容。
本次的难点定为:学习仿编,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例2】科学《泥鳅》
《纲要》中指出,目标要注重全面性,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各方面的内容都应包含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活动方式方法等多方面的学习。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兴趣需要,我确立了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认识泥鳅的外形特征,初步认识其生活习性.情感态度目标:消除对动物的恐惧心理,能大胆勇敢地与动物交往.方式方法目标:学习用细致观察、感官触摸等方法了解泥鳅的特征.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认识泥鳅的外形特征,初步了解其生活习性,难点是:能细致观察、感官触摸等方法了解泥鳅的特征。
二、学情分析
分析所教年龄段幼儿的特点,以及各个幼儿在各领域活动时的特点,这些特点对本课活动开展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或者谈谈本活动的作用。分析幼儿的知识层次、能力水平、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生理与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现状,在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式等。
各年龄段幼儿特点供参考
(一)小班幼儿主要年龄特点:1.动作发展快 2.认识靠行动 3.情绪作用大 4.爱模仿,容易受暗示 5.常把假想当真实
(二)中班幼儿主要年龄特点:1.有意性行为开始发展 2.活泼好动 3.规则意识萌芽,是非观念较模糊 4.在活动中学会交往 5.动作发展更加完善,体力明显增强 6.思维具体形象 7.对事物的理解能力逐渐增强。能独立表述生活中的各种事物。8.具有丰富、生动的想象力 9.通过手、口、动作、表情进行表现、表达与创造
(三)大班幼儿主要年龄特点:1、自我评价能力逐步发展 2、情感的稳定性和有意性增长 3、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明显提高.4、合作意识逐渐增强,规则意识逐步形成,控制能力明显增强。7、爱学、好问,有极强的求知欲望 8、初步理解周围世界中比较隐蔽的因果关系 9、能根据周围事物的属性进行概括和分类 10、能生动、有表情地描述事物 11、阅读兴趣显著提高 12、创造欲望比较强烈 13、象征性游戏趋于成熟 14、表现与表达方式多样化.各领域幼儿的发展特点:
【社会领域】
1.自我意识
幼儿期的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表现在对自己性别的认识,可自我观察到身体特征、动作、能力、爱好、所有物。幼儿的自我评价进一步发展,幼儿自我评价的主要特点是:主要依赖于成人的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幼儿一般都过高地评价自己。幼儿活动的独立性逐渐增强。
2.情绪情感
幼儿期情感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儿童引起情绪反应的动因从主要为生理需要的满足逐渐过渡到主要为社会性需要的满足。如幼儿在园吃穿都没有问题,但同伴排斥他,幼儿会产生痛苦的情绪,若老师对幼儿进行表扬,幼儿会产生愉快的情绪。表情日渐社会化,3岁后则会根据社会的要求调节情绪表现方式。如幼儿在父母面前摔倒了就会露出痛苦的表情,大哭起来,如幼儿在老师面前摔倒了,就会忍住不哭,露出坚强的表情。
3.道德发展
皮亚杰的研究表明,幼儿的道德是从无律阶段发展到他律阶段的。幼儿从不会判断对和错到能根据一些规则、权威判断是非,幼儿期的儿童的道德水平较低,需要教育者对幼儿做出正确的引导。
【科学领域】
3-4岁:这时期的幼儿认识过程带有很大的情绪性,缺乏有意性;认识方法以模仿为主,易受暗示 ;这一期间儿童的思维还保留着直觉行动性的特点,他们的思维还要依靠具体的事物形象和直接的动作。他们不会事先去计划自已的行动,只能是先做后想或边做边想。
4-5岁:好奇好问好学。这一期间儿童身心的发展和活动能力的增强,活动范围的扩大,对周围环境产生浓厚的兴趣。能根据自己的直接感知去理解客体中的一些表面的、简单的因果关系。易受事物形状、颜色、大小和活动性等外部的非本质特征所影响,作出错误的因果关系判断,常按照自身的经验来判断推理一些事物。
5-6岁:好学好问,求知欲强,初步理解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但仍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已开始掌握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能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开始学习按客观事物的分类标准来进行概括分类。
【艺术领域】
唱歌活动:
3岁幼儿的发音器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声带短而柔嫩,音量较小,音色比较清澈透明,一般可以唱五到六个音(c1——b1)。3岁幼儿的语言有所发展,因此对歌词的掌握较好,个别幼儿吐字不清楚。他们适合唱节奏简单的歌曲,速度为中速。在呼吸方面,由于幼儿肺活量小,呼吸短促,“讲歌”现象较多。音准是幼儿最难掌握的唱歌技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中枢神经系统对发声器官的控制能力。3岁幼儿清唱音准的合格率仅在30%左右。这一阶段的幼儿在唱歌的协调一致方面也较弱,他们不善于通过听别人的声音调节自己的唱歌速度。
4岁幼儿的音域有所扩展,音量大幅度增加,出现喊叫现象。音色仍有柔嫩、明亮的特点。该年龄阶段的幼儿在唱歌技能方面有较大发展,掌握歌词已没有困难,发音正确,但由于理解不正确而发错音的现象仍存在 节奏感有所发展,能唱好切分音、三拍子,但对附点音符掌握不够。
5岁的幼儿能够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唱不同性质的歌曲,能唱出一首歌曲中强弱、快慢的明显对比和逐步变化。该年龄阶段幼儿的音准有较大进步,大部分幼儿在琴的伴奏下能唱准音,少数幼儿在清唱时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走音现象。协调一致的能力亦有所提高,能较好地进行领唱、齐唱活动。
音乐欣赏活动:
小班幼儿有较大的欣赏积极性,音乐能够引起他们情绪上的共鸣。他们能够理解简单、形象鲜明的标题乐曲,区别音乐的性质。以动作表达对音乐感受的能力强于语言的表述。但他们对作品的感情性质不易理解,往往只注意一些特征性因素,如模拟音色。该阶段幼儿的音乐记忆力正逐步形成。因此,在小班幼儿音乐欣赏教育活动中,只要求他们掌握音乐作品的基本性质和主要内容,引导他们通过动作表达对音乐的理解,有时可配以适当的直观教具帮助幼儿感受音乐。
中班幼儿能够欣赏内容较广泛、性质及风格较多样的音乐作品,能区别其中明显的力度和速度变化及其不同的表情作用,但无法感知力度和速度的细微变化。系统的正确的音乐欣赏教育可以使他们感知简单的曲式,发展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想像力和理解力等。
大班幼儿能正确辨认熟悉的音乐作品的情绪、性质,感知作品中的细节部分,区别不同类型的作品,如分辨进行曲和舞曲。大班阶段的幼儿掌握了初步的音乐知识,能说出“圆舞曲”、“领唱独唱”等音乐专用词汇。他们初步理解各音乐手段的表情作用,如高音区活泼跳跃的旋律表现小白兔的欢快,低音区缓慢沉重的旋律则象征黑熊、大象等。同时,他们的音乐记忆力和审美能力有所发展,表现出自己对某类音乐作品的爱好。
绘画活动
3-4岁:这个阶段幼儿的绘画水平处在象征期。其特点是乱线条略有减少,开始有了简单的、不太明确的构思,偶尔也能有意识地画出一个类似某种东西的图像,但这些图像与事物实体没有直接的关系,仅仅是简单的图形和线条的组合,是粗略的、不完全的,往往会遗漏部分特征,没有整体感,结构有时不合理。从色彩上看,此阶段的幼儿画面上颜色的种类通常达到3—4种以上。他们喜欢在每种物像上都涂上颜色,并开始注意按物体的固有色选择相应的颜色涂染,如树叶是绿色、树干是棕色。
5-6岁:图式期是幼儿开始真正用绘画的方法有目的有意识地描绘周围事物和表现自我经验的时期,也是幼儿绘画最充满活力的时期,在造型、色彩、构图方面较之象征期有了明显的发展。从造型上看,能用较为流畅、熟练的线条表现物体的整体形象,试图将部分与部分融合为整体,并用一些细节来表现事物的基本特征,其结构较合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基本正确。从色彩上看,随着认识能力的发展,他们注意按照物体的固有色来着色。从空间构图上看,这时的幼儿画中形象丰富,开始注意物体的大小比例,但还不能把握住分寸。虽然还不能自发地表现物体的空间遮挡关系,但已有想表现的趋势。从整个画面上看,出现了基底线的画法,即在画纸的底部画出一条长长的线条作为地面的标志,把整个画面分成地上和地下两部分,所有地面上的物体都在基底线上排列成一排,表示这些物体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上。逐渐地,这种并列式构图发展为散点式构图,即把画面上原来并列的物像分解离散开来,分布在画面的下面2/3部分,使得画面看上去立体化了。这一阶段的后期,少数儿童能画出多层并列式构图和遮挡式的构图,使画面看上去有深度感。
手工活动
3-4岁:这一时期的幼儿不能有目的地制作形象。在泥塑活动中,他们只是手握油泥或拍打油泥,时而掰开,时而揉成一团,享受油泥或粘土的触觉感以及形态的变化感。在剪纸活动中,幼儿开始不知道剪刀的用途,看到剪刀拿起来就玩。逐渐地在成人指导下,会用手拿剪刀,但不能正确使用,纸和剪刀不能配合,纸张常常被铰在剪刀里或从剪刀里滑出。慢慢地开始会剪出一些奇形怪状的纸片,而不是如意的纸形。这一阶段的幼儿还没有明确表现的意图,只是满足于手工操作的过程,享受着自主活动的快感,体验手工工具和材料的特性。
4-5岁:这个时期相当于绘画中的象征期。幼儿已由无目的的动作逐渐呈现出有意图的尝试,常常在制作开始时就宣称他将要做什么,然后才开始着手制作。在泥塑活动中,幼儿进入用泥团圆、搓长的阶段,出现的是与绘画中的直线形式相对应的棒状形式,其意义仅限于表示事物的方向和长度。到了本阶段的后期,棒状出现了粗细、长短的变化,能塑造出具备所要制作的物体的基本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连接,但只是形体的机械相加,整体感不强。有时会添加一些辅助物,使形象更加逼真。此时的幼儿由于手的动作发展不够成熟,还不能很好地表现物体的细节。
教育政策法规知识点--老师讲义 篇5
需要澄清的两种模糊认识:依法治教与以法治教,依法治教与以罚治教4.依法治教的基本条件:
程,是维护社会稳定和青少年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广大学生家长的迫切期望。
1.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党的领导在教③权利与义务相联系,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未履行义务,也就放弃了相应的权利。
5.教育法制统一的原则
岗前培训的必修课程,是教师在教育政策法 规方面应知、应会的主要内容
二、依法治教概述
(一)依法治教的基本涵义
依法治教就是指依据法律来管理教育,即用法律来规范教育管理、协调教育关系、指导教育活动、解决教育纠纷,保护学校和师生的合法权益,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关于依法治教应该明确的几个问题: 1.依法治教的主体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各级权力机关(人大)、审判机关(人民法院)和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政府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公民。
不能把依法治教仅看成是政府的事情,更不能只看成是学校的事情,凡是和教育相关的政府机关、权力机关、司法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都可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参与管理、监督教育事业和有关教育的工作。2.依法治教的范围:
①国家机关管理教育的有关活动
②国家、集体或个人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工作机构活动
③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办学活动
④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⑤学生及其他受教育者接受和参与教育教学活动
⑥社会组织或个人从事和参与教育的活动 即:举办学校、学校办学、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育经费拨款、捐资助学等教育活动均应纳入依法治教的范围。3.依法治教的依据:
依法治教的依据不仅包括专门的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也包括其他与教育有关的法律、法
①具备完备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a宪法、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学位条例等教育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
b.幼儿园管理条例、扫除文盲工作条例、残疾人教育条例、教师资格条例、普通高校设置条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条例、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教师职务试行条例等教育法规。-------国务院制定
c.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等教育行政规章。---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制定
d.陕西省教师资格考试办法、陕西省中小学保护条例、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等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地方权力机关及行政机关制定
②具有严格、公正的教育执法制度——实现依法治教的基本保证。(包括:行政处罚、行政复议、教育申诉及教育仲裁等制度)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③具有高素质的教育执法队伍。(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a.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队伍;b.教育行政执法队伍;c.教育督导队伍;d.教育司法队伍;e.教育法律服务队伍。
④提高全社会的教育法律意识。包括对教育法律实质的理解、对教育法律事实作用的评价、对教育行政执法和司法的信任程度以及遵守教育法律、运用教育法律的自觉性以及向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认识程度等。
⑤具有健全的有关教育的民主与监督制度。
5、依法治教的根本任务:充分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利,为公民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
(三)、推进依法治教的必要性:依法治教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民族法律素质,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基础性工
育领域的直接体现和必然要求。既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领域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
2.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变革、教育法律关系主体间关系变化以及民办教育的兴起等教育领域的新问题、新情况都需要依法治教。
3.是教育行政部门改变领导方式、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与水平的必然选择。使教育事业在微观上搞活,在宏观上健康有序发展。
4.是培养新世纪一代新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有力保证。让广大青少年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的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养成守法习惯,提高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能力。为提高国民素质、推进民主法治进程提供强有力保证。
(四)、依法治教的基本原则
1.社会主义方向的原则——根本性原则
2.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原则——首先解决义务教育公平性问题。①起点上的平等②过程中的平等③终点上的平等
3.教育活动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①教育活动必须对国家和人民负责,不对个人或小集团负责。②教育事业属于公益事业,不以赢利为目的。③教育活动必须接受国家和社会依法进行管理和监督。④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保证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4.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原则
①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有什么样的权利就有什么样的义务。
②权利与义务相依存,权利人权利的享受依赖于义务人履行其义务,义务人如果不履行义务,权利人就不可能享受权利。
①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权只能由国家机关在各自的职责权限范围内行使;执行权只能有国家机关或有关机构依法行使,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无权行使。②下位法要服从上位法 ③后定法优于前定法
④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局部地区)
(五)推进依法治教的具体措施
1.提高教育法律意识,树立依法治教的思想观念,养成依法治教的自觉行为。
2.完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形成教育法规网络,保证有法可依。
3.运用法律手段,推动、促进和深化教育改革。
4.依法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提高教育行政部门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
5.继续推进教育法律的实施与监督工作。(司法监督、政府系统的层级监督、社会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等)
(六)教育法律与教育政策的关系 1.教育法律与教育政策的异同: A、相同(本质是一致的)
①在内容上的一致性——体现了广大劳动人民在教育领域中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②根本任务上的一致性——为了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保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着和接班人,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B、区别:①制定主体不同——法律只能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制定,而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各级国家机关都可以成为政策制定的主体。
②表现形式不同——法律是以规范性的法律文件表现的,政策则是以决议、纲要、通知、意见等形式表现的。
③实施方式不同——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并且违法必究;而政策只对部分人员具有约束力,且是通过宣传教育和表率、影响作用来实现。
④发挥作用不同——法律具有规范性作用;政策则具有指导作用。
2.教育法律和教育政策的关系:
①政策是法律的基础和灵魂。法律是政策的特定表现形
式,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必须在政策指导下进行。
②政策和法律有着共同的本质,但有时也会发生不一致、甚至想抵触现象。应及时总结经验,按照政策要求,对法律依照法律程序,适时进行“废”、“改”、“立”,使法律和政策保持一致。
③政策和法律在调整社会关系上具有各自特定的优势。既要发挥政策对法律和实践的指导作用,又要维护法律的权威,严格依法办事,发挥法律的规范性作用。
三、教育法基本理论
(一)教育法概述 1.教育法的基本含义:
①广义:是指国家机关(包括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并公布的所有有关教育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各种规章和制度。②狭义:专指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教育法律。
★教育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保证实施的调整和规定教育活动和教育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是统治阶级教育意志的反映,体现了教育规律和国家绝大多数人民的教育利益。
★ 我们一般从广义上使用教育法的概念★教育法是一种行为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2.教育法的特征和原则: ①教育法的特征:
a.教育法的规定具有公定力(公认而确定的效力)
b.教育法的规定具有强制性(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c.教育法具有多变性的特点(立法主体的多元性所致)
d.教育法没有统一的法典(散见于宪法、民法和行政法等法律、法规之中,没有统一的法典和完整的系统)
②教育法律的基本原则: a.方向性原则 b.公益性原则 c.平等性原则 d.终身性原则
③.教育法的作用:
法的规范作用:指引作用;评价作用;教育作用;预测作用;强制作用
法的社会作用:保障教育的正确方向;保障和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障按教育规律办教育;保障有关各方在教育上的合法权益;提高教育管理效率
(二)教育法律规范 1.基本含义:
通过一定的法律条文表现出来的、具有自己内在逻辑结构的一般行为规则,教育法律规范是教育法、教育法律文件及教育法律条文的基本内容,是组成教育法律的基本细胞。具有概括性和规范性的特点。
2.教育法律规范与教育法律的区别与联系:①联系:教育法律规范是教育法律的基本内容,是构成教育法律的基本细胞,而教育法律则是教育法律规范的载体。
②教育法律规范与其他教育法律文件的区别:
与教育法的区别:a、教育法是教育的全部行为规则总和b、教育法律规范是一种特指的行为规范
与教育法律文件的区别: a、教育法律文件包
括教育法律规范、立法目的、立法依据和有关概念解释。b、教育法律规范是各种教育法律文件的基本内容,而不是全部内容。与教育法条文的区别:a、教育法律规范用教育法条文表述b、教育法律条文未必都是教育法律规范
与教育法律文书的区别:a、法律文书是适用于法律规范结果的特殊法律文件b、法律文书不是法律规范本身
3、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
①法定条件(限定条件、资格条件)-----法律规范适用的条件和情况
②行为准则(行为规范)允许„„..(作为)不允许„„.(不作为)
③法律后果、法律责任(处罚条款)肯定式(对„„将„„.)否定式(对违反„„将„„)
(三)教育法的渊源:
国家根据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的关于教育方面的规范性文件。主要有:宪法、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教育规章以及教育条约和协定等。
1.宪法:原则性规定了教育法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教育立法的基本原则,规定了教育活动的基本法律规范; 2.教育法律:
a.基本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3月18日八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1995年9月1日施行)
b.教育单行法律——四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0年2月12日五届人大十三次会议通过,1981年1月1日施行)。3.教育法规:-----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律规定制定的、实施和管理教育事业的规范性文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包括条例、规定、办法或细则等。a.国家教育行政法规; b.地方性教育法规;
4.教育规章:----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或与其他部门联合制定并发布的、对教育法律法规的补充性文件。通常称之为:规定、办法、规范、大纲、标准等。a.地方性教育规章;b.部门教育规章;
5.其他渊源: 行政法、民法、刑法、教育政策、教育判例等。在没有国家政策或法律的情况下,党的政策实际上起着法律的作用。
(四)教育法律关系:
1.教育法律关系的涵义及特点
①涵义:由教育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表现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与义务联系的社会关系。
②教育法律关系的特点:
a.依教育法形成的社会关系,是教育法律规范在教育活动中的体现。
b.由教育关系和教育法律的性质和内容所决定,是一种思想、意志的社会关系,属上层建筑范畴。
c.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社会关系。
d.某种教育法律关系的存在,总是以相应的现行的教育法律为前提。
③教育法律关系构成三要素:主体,客体,内容
2.教育法律关系的类型:
a.教育行政法律关系(纵向性的法律关系)b.教育民事法律关系(横向性的法律关系)3.教育法律关系主体:
①概念:教育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教育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者(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②范围:可以成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自然人和法人有:教育行政机关、其他国家机关、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者、受
教育者、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其他公民等。
③资格: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必须具有教育法上的权利和行为能力。包括民事行为能力、民事权力能力。
★教育法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起始于依法成立或注册登记之日,终止于
建制撤销,其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不受法定代表人的限制
4.教育法律关系客体:
①教育法律关系客体: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
★权利主体指向的客体与义务主体指向的客体具有一致性。
②教育法律关系客体一般包括物、行为以及与人身相联系的精神财富(精神产品和其它智力成果)等。
a.物:包括动产(资金、教学仪器设备)与不动产(场地、房屋和其它建筑设施、场馆等); b.行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实现权利义务的作为与不作为;
c.精神产品与其他智力成果:属于非物质财富,主要包括各种教材、著作以及各种具有创性并行之有效的教案、教法、教具等发明。5.教育法律关系内容—— 权利与义务①涵义:教育法律内关系内容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在依法成立的关系中享有的某种权能和应承担的某种必须履行的责任,它由法律规范所确认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教育法律关系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
权 能—— 法所规定的权利主体依法享有的某种利益,表现为权利主体可以作为的行为。权利主体有权在法定范围内根据个人的主观愿望行使权利或放弃权利。权利主体有权要求他人作为或不作为一定的行为,以保证自己权利的实现或至少不影响自己权利的实现。权利的行使是以其他人履行义务作为保障的。
责任——教育法律规范对其必须作出一定行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为的约章,又称法定义务,它以法律规定为前提,不履行者将受到国家强制力的制裁。
四、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学校、学生、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一)教育行政机关:
①涵义:依照宪法和行政组织法的规定而设置的行使国家在教育方面的行政职能、且独立的承担自己行为所引起的法律责任的国家行政机关。
②行政主体地位:
a.行政主体资格:教育行政机关是独立的行政主体,具有行政主体地位,是政府领导和管理教育事业的行政主体。
b.行政主体的体现:不对称性、单方意志性、主体确定性、内容法定性。
③教育行政机关的职权(固有职权和授予职权)a.创制权 b.决定权 c.命令权d.执法权e.处罚权f.监督权g.奖励权h.物质帮助权i.行政复议权
(二)学校——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年轻一代进行培养和教育的场所,是经主管机关批准成立和登记注册的教育机构,是享有一定权利并承担一定义务的社会组织。是事业法人单位。学校与企业法人有明显不同:设置目的、经费来源、调节手段等均不同于企业。1.学校的法律地位:
①学校是法律、法规的授权组织 ②学校具有民法上的法人地位 ③学校是行政相对人:享有国家权力的法律、法规授权;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独立承担行政法律责任。2.学校的权利与义务 ①学校的权利:
a.按照章程自主管理;b.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c.招收学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d.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处分;e.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f.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并实施奖励或者处分;g.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h.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
②学校的义务:a.遵守法律法规;b.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c.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它职工的合法权利;d.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情况
提供便利;e.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f.依法接受监督。
(三)学生
学生-----在依法成立的或国家法律认可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按规定条件具有或取得学籍,并在其中接受教育的公民。1.学生法律地位的确立:
a.师生关系由尊卑发展到平等,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学习的主体;
b.师生关系变为民主、平等关系,学生主体意识逐渐增强;
c.法律法规对各类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做出了明确规定;
d.学生法律地位的特点:不同年龄段的法律地位的特点不同;作为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权利义务不对等性。
②学生的权力:A.学生的基本权利
a、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b、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或助学金; c、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的权利和在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d、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依法提起诉讼; e、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人身权利。
B.特殊学生群体特殊教育权利:女生;经济困难学生;残疾人学生
③学生的义务:a、遵守法律、法规;b、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c、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d、遵守所在学校或其它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和规定.④教师与学生的法律关系 A、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教师享有一定的对学生管理权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评价权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权教师对学生的权力进行维护
B、平等关系: a、人格上的平等
b、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结合起来 c、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成绩、品行)要公正客观
(四)教 师
1.教师的法律地位:
①“教师”的法律涵义: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a.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职业特征)的专业人员(身份特征)
b.教师必须从教于学校或其它教育机构(形式特征)
c.教师具有特定的权利和义务(教师的权利义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产生并有教育法律规范所设定;教师的权利义务始与其取得教师资格并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任职,终于解聘;教师的权利义务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要求和基本保证;教师的权利义务是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予以保证的。)②教师法律地位的确定
a.通过立法确立教师的职业地位。(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b.通过立法确立教师的经济地位。(教师的平均工资应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c.通过立法确立教师的政治和社会地位。(全社会都应当尊重教师;有权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③教师主要通过其权利和义务,来体现自己的法律地位 a.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b.经济地位 c.职业声望
2、教师的权利——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享有教师法所赋予的权利,是国家对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可以为或不可以为一定行为的许可与保障。包括:积极行为权利、要求义务人履行法律义务的权利、当权利受到
侵害时诉诸法律和申诉权利。
①教师作为普通公民的权利:平等权、政治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权、公民的人身自由权、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监督权等 ②教师作为教育专业人员所特有的权利:a.教育教学权 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试验; b.科学研究权 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个人意见;c.管理学生权 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并就学生就业、升学等方面的发展给予指导; d.获取报酬待遇权 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带薪休假;e.民主管理权 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并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管理的民主权;f.培训进修权 参加进修或其他方式的培训。g.申诉权 当权利受到侵害时,有权向所属机关或上级机关提出申诉并要求作出相应的处理。
3.教师的义务a.遵纪守法义务。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b.教育教学义务。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c.政治思想品德教育义务。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和爱
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法制教育以及品德、文化、科学知识教育、组织带
领学生参加和开展各项有益的社会活动;d.尊重学生人格义务。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 等方面全面发展;
e.保护学生权益义务。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和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抑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f.提高思想业务水平义务。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水平。4.有关教师的法律制度
①教师资格制度: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
定的职业许可制度,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最基本要求。
A.教师资格分为:a.幼儿园教师资格; b.小学教师资格; c.初级中学教师资格; d.高级中学教师资格;e.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f.学生实习指导教师资格(中专)
B.教师资格条件:a.必须是中国公民; b.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c.具备规定的学历或者国家资格考试合格;d.具有教育教学能力; e.身体健康。C.资格考试:
不具备法定学历的公民申请获得教师资格证,必须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考试形式:高校以下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举办,高校受国家委托可自行举办。考试类别:六 类考试时间:每年一次 D.资格认定:
初中以下教师资格认定机构: 高中教师资格认定机构: 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认定机构: 高校教师资格认定机构:E.教师资格一经取得,全国通用,终身有效;但触犯刑律,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处罚,则依法剥夺其教师资格,不能重新取得教师资格;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或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撤销其资格,5年内不得重新申请教师资格。②教师职务制度:
教师职务------是根据学校教学、科研等实际工作需要设置的有明确职责、任职条件和任期,并需要具备专门的业务知识和相应的学术(技术)水平才能担任的专业技术工作岗位。它与工资待遇挂钩,并有数额限制。教师职务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岗位设置及各级岗位任职条件和取得该岗位职务的程序等方面的有关规定的总称。职务系列规定: 小学教师职务
中学教师职务
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务 技工学校教师职务
高等学校教师职务(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任职条件:a具备各级各类相应教师的资格b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c具有相应的教育教学水平、学术水平,能全面履行现职务职责d具备相应的学历、学位要求e身体健康,能正常工作评审规定:各级教师职务由同行专家组成的教师职务评审组织依据教师职务试行条例规定的任职条件评审。③教师聘任制度: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由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设置的工作岗位,聘请具有教师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教师职务的一项工作制度。a.聘任制特征是聘任人和受聘人双方的法律行为;在平等地位上签订的聘任合同具有法律效力;教师聘任制应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我国的教师聘任制度应体现教师接受学校的行政管理,不同于纯粹的雇佣关系。b.聘任制基本形式:
招 聘-----公开、公正,择优聘用。续 聘-----双方自愿签订续聘合同。
解 聘-----用人单位因故不适宜继续聘任教师,双方解除合同关系。
辞 聘-----教师主动请求用人单位解除聘任合同的法定行为。c.教师考核内容
政治思想:政治态度和职业道德;业务水平: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工作态度:履行职责中所应具备的工作积极性、事业心和责任感;
工作成绩:工作量、教学效果、教育效果、研究成绩和论著成果等。5.学校与教师的法律关系
①任命制下学校与教师的法律关系:
a.学校行使法律授权或教育行政机关委托,对教师行使管理职能;
b.教师对其权利和义务是不得随意放弃的; c.学校与教师之间是一种行政隶属关系; d.教师职业带有“公务性”,有义务服从学校的命令和管理。
② 聘任制下学校与教师的民事法律关系 a.学校和教师的关系是以共同的意愿为前提,以平等互利为原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没有行政隶属关系;
b.学校有权依法对教师进行自主管理和考核;
c.学校有权对有违法行为的教师给予行政处分或解聘,但无权侵犯教师的合法权益;
五、教育法律责任
(一)教育法律责任的涵义及特点:
1、教育法律责任: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因实施了违反教育法的行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应承担的否定性的法律后果。a教育法的法律责任与违法行为紧密相连—只有在发生了违反教育法的行为之后才会出现的一种法律后果。
b法律后果的承担者是教育法律关系主体。c教育法的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紧密相连。★教育法律责任的特点:
a、必须有法律规范的规定(法律规定性)b、以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国家强制性)c、由违法的教育法律关系主体所承担(归责的特定性)d、由国家专门机关或国家授权机关依法追究(责任的专权追究性)
2、教育法律责任的种类:
行政法律责任---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由于违反行政法律规范,构成违法而应当依法承担的否定性法律后果。违反教育法的行政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有: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民事法律责任---行为人由于民事违法行为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刑事法律责任---行为人实施刑事法律禁止的行为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经济法律责任----行为人由于违反经济合同法行为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3.教育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a有损害事实
b损害行为违反了教育法 c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d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4.教育法律责任的形式 a制裁(惩罚):对人身的制裁;对行为的限制;剥夺财产;申诫罚;
b补救:财产上的补救;精神上的补救;对违法行为的否定
c强制—迫使违法者履行原有的教育法定义务或新追加的作为惩戒的义务。
(二)教育法律责任的主体:
1.教育法律责任的主体(承担教育法律责任的对象)a国家机关
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学校、教师以及教职工 d学生及其家长(监护人)
e其他负有遵守教育法义务的公民和法人 2.教育法律责任主体承担的具体责任
a.国家机关——主要是补救性的,无制裁性法律责任;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制裁性法律责任和补救性法律责任; c.学校与校长——制裁性法律责任和补救性法律责任;d.教师以及教职工——裁性法律责任和补救性法律责任;e.学生——一般采用纪律处分;f.家长(监护人)——批评教育和罚款;g.其他公民和法人——制裁、补救和强制。
(三)常见教育法律责任的认定
教育法律责任的认定: A、扰乱教育秩序,破坏、侵占学校财产的法律责任B、使用危险教育设施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法律责任C、违法办学、招生、颁发学业学位证书及向学生收费的法律责任D、招生考试中舞弊作弊的法律责任E、使用未经依法审定的教科书造成不良影响的法律责任F、教师违反《教师法》的法律责任G、侮辱、殴打教师的法律责任H、打击报复教师的法律责任I、拖欠教师工资的法律责任
行为分析、法律责任主体、执法机关及处理
(四)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法律问题:
学生伤害事故-----学生在校期间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
1.学生伤害事故的类型:运动伤害、课余伤害、校外活动事故。
2.学生伤害事故原因分析:a制度不严,管理不善;
b设备陈旧老化,未及时修复或拆除; c玩忽职守,工作责任心不强; d体罚或变相体罚; e安全保护措施不力; f学生体质特殊或疾病;
g学生自尊心较强,心理承受能力低。
3.处理学生伤害事故涉及的有关法律问题:教育保护责任与监护责任——监护职责与教育保护职责是两种法律制
度。学校没有法定的监护职责,而有法定的教育保护职责。但学校接受 监护委托时,要承担监护职责。《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2002年9月1日正式实施)
4.《办法》所规定的重要内容: a、关于学校责任范围的界定——学生伤害事故是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b关于适用范围——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
c关于学校责任的性质——如果学校未履行规定的义务与职责,有过错的,造成学生伤害,则需要承担相应责任;如果学校已尽到相应义务,无过错,则无责任。(“过错责任”)d关于伤害事故的类型——学校责任事故;学生责任事故;其它相关人员的责任事故;混合型责任事故。
e关于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程序——主要由学校进行处理,教育行政部门予以指导、协助和调解。
f关于学生伤害事故的赔偿原则和经费来源——学校应根据其在事故中的责任大小,承担相应的赔偿义务。经费来源:一是学校自筹(预算外收入),二是教育行政部门设立学生伤害赔偿准备金,三是鼓励学生和学校参加相应的保险。
5.学校承担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范围、标准和赔偿依据
a、责任范围:在学校负有教育管理职责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发生的伤害事故;在校学生发生的伤害事故;必须是人身伤害事故。b、责任标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教育法》、《民法通则》等相关条款。c、赔偿依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教育法》、《民法通则》等相关条款、有关行政法规和现行的法律、法院规定来确定。包括:常规赔偿、残疾赔偿、死亡赔偿、精神损害抚恤金赔偿。
六、教育法律救济
(一)教育法律救济的含义与特征
1、教育法律救济:通过法定的程序和途径裁决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纠纷,维护受损一方的合法权益,并给予其法律上的补救。
2、教育法律救济的特征:
a、权利受到伤害——教育法律救济的前提 b、具有补偿性——对受损害的权力的弥补 c、实施合法权益并保证法定义务履行 3.教育法律救济的作用: a、权利保障——依法保障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b、依法行政——促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
c、推进教育法制建设
4.教育法律救济的途径:诉讼渠道、行政渠道、其他渠道
(二)教师申诉制度:教师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并请求处理的制度。1.诉讼上的申诉制度----人民法院受理的申诉。
2.非诉讼上的申诉制度----纪检部门、监察机关、政府部门和权力机关受理的申诉。教师申诉制度一般为非诉讼申诉。3.教师申诉制度的特征 a、一项法定的申诉制度
b、一项专门性的权利救济制度 c、非诉讼意义上的行政申诉制度
4、教师申诉范围:
a、教师认为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教师法》规定的合法权益时,可以提出申诉; b、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处理决定不服时,可以提出申诉;
C、教师认为当地政府的有关行政部门侵犯其《教师法》规定的合法权益时,可以提出申诉。
5、教师申诉的受理机关—因被申诉主体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6、教师申诉的主要环节和程序
a、提出申诉:申诉人基本情况;被申诉人的基本信息;申诉要求(具体要求);申诉理由(事实);附项
b、对申诉的受理:受理;不予受理;要求重新提交申诉书
c、对申诉的处理(30日内进行处理):维持原处理结果;责令限期改正;责令重新处理;撤销原处理决定
(三)受教育者的申诉制度
1、受教育者申诉制度的涵义---受教育者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依照教育法规及其他法律规定,向主管机关申诉,请求处理的法律救济制度。是受教育法保护的法定的申诉制度,是具有特定的权利救济制度。
2、受教育者申诉的范围(6项)对学校给予处分不服的;对学校侵犯其合法财产权的;对学校侵犯其人身权利的;对教师侵犯其合法财产权的;对教师侵犯其人身权利的;对学校或教师侵犯其知识产权的。
3、受教育者申诉的申诉人(监护人)、被申诉人(单位)
4、受教育者申诉的程序: 提出申诉、受理、处理
(三)教育行政复议:
①教育行政复议:教育管理相对人认为教育行政机关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作出该行为的上一级教育行政机关或原教育行政机关提出申诉,请求给予补救,由受理的教育行政机关,根据相对人的申请,8认为行政机关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9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3.教育行政诉讼的管辖:级别管辖、地域管辖和裁定管辖
4.教育行政诉讼的起诉条件和讼诉过程:条件: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对发生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判明其是否合法、适当和责任归属,并决定是否给予相对人以救济的法律制度。②教育行政复议的范围: a、对教育行政处罚不服的b、对教育行政强制的措施不服的 c、对不作为违法的d、对违法设定义务不服的e、对侵犯其经营自主权的(校办企业)f、对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 ③教育行政复议的程序 申请(15日内)受理(10日内):应予受理;不予受理;重新申请
审理(7日内)决定 执行
(四)教育行政诉讼
1.教育行政诉讼涵义:教育行政管理相对人认为教育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给予法律补救的法律救济活动。具有主管恒定、诉权专属、标的确定、被告举证和不得调节等特点。
2.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9项)1.对行政处罚不服的2.对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3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法规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4.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不予答复的5.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履行发或不予答复的。6.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7.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辖。
过程:起诉、受理、审理、判决、执行。
(五)教育行政赔偿(《国家赔偿法》)
教育行政赔偿的涵义 是指教育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过程中,违法行使职权侵犯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了损害,依照《国家赔偿法》由国家给予赔偿。又称为“行政侵权赔偿” 教育行政赔偿的特征:
1.侵权主体为教育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2.侵权损害发生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3侵权行为源于教育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违法行政。4.教育行政赔偿主体是国家。5.教育行政赔偿是一种法律责任
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职务行为主体;职务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 行政赔偿的范围:侵犯人身权的违法行政行为;侵犯财产的违法行政行为
行政赔偿的义务机关:实施侵害的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予行政的组织;委托的行政机关;行政复议机关
教育学讲义 篇6
形意拳创于何时、何人,众说纷纭,有多种版本。我所学的形意拳,现有史可查,大体如下:姬际可先生,字隆丰,为山西蒲东人氏,传之于陕西曹继武,后曹继武传之于姬寿,姬寿传之于山西太谷戴龙邦,戴龙邦传之于河北深州李能然,李能然传于山西太谷宋世荣,宋世荣传其长子宋虎臣,宋虎臣传之于李旭洲,李旭州传之于卢忠仁,卢忠仁传之于吾辈等人。
卢忠仁先生,字正文,1922年生人,近九十高龄,仍思维敏捷、动作灵活、耳灵目清。先生于1937年拜著名武术大师萧海波习练八卦掌,1944年萧师由津返乡,卢忠仁先生又遇由山西来津的宋派形意拳名家李旭洲,即拜李旭洲先生为师,学习宋氏形意拳,直至1960年李旭洲先生逝世。
卢忠仁先生,随萧海波先师学艺八年,随李旭洲先师学艺十六年,集两大拳种所得真传,历经半个世纪的运动活体,再现传统功力的锻炼实践检验(可经得起现代有关人体运动各学科和20世纪中期以来世界新兴有关事物动态论证的科学思想验证),透视出了形意拳的一切讲究!
我从十几岁开始就作为人室弟子跟随武术名家“神枪”杨月波先生习练形意拳及六合枪法十几年。1988年拜入卢忠仁先生门下,通过科学的训练,恩师的悉心教诲,我对传统武术——形意拳有了一些较为深刻的理解及体会,切切实实地明白了人在运动时的呼吸形式,内脏受影响的状况,以及人体骨架布局直到调动人体进行运动时肌肉工作所表现出来的样式。在所有这些地方上,可以看得出来哪些是中国传统吐纳导引和养生之道所讲究的要害之所在,哪些是在传统武术历史演变中所留下的痕迹。比如:从马上过渡到步下以后,外在形式是“马步”或是“川字步”;内在形式必须是“圆背吸胸”,否则人体在动荡起来会喘不成声的。再如:从手持兵器到拳脚的过渡,外在形式像是持刀抱枪指向对方,内在形式上必须是变更肌肉工作用力的形态(手持器物与徒手打拳肌肉样态是不同的),否则拳力是打不出去的。所以在这部形意拳函授讲义里演示讲解的各个拳式动作,都会将上述的种种形式一一展现出来。因为“机能与形态的统一”是生物科学的最高法则;本质性的东西是通过“结构”展开的,就如同生物分子的说明,是以“双螺旋结构”为成果相似一样。
形意拳与八卦掌、太极拳同属“内家”拳技,那么形意拳在动作的劲力问题上,又是怎样的呢?下面先大体地看一下我国武术锻炼的历史。
由古代狩猎和战场上使用弓箭刀斧并兼有兵器舞到兵器术和拳技的形成,在兵器“杀法”与拳技“打法”互为媒介、互为前提、互相过渡和互相创造的历史进程中,拳技发展的基本矛盾是初期如何组织拳式动作的结构(包括确定基本动作)和增强动作力量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运动的发展,到了明代戚继光整理民间流传各家拳法时,达到了历史上第一个高峰。
戚继光对宋、明以来的十几家拳法,指出了许多如踢、打、跌、拿、软、硬、长、短,以及捆锁、翻转等各自具有的特长。说明在这一段历史时期内,各家拳技相继地在组织各式各样的动作结构和表现人体各运动部分的动作力量方面,已经是丰富多彩了。但具体到一家拳技上,正如戚继光所说:它们都是“有上而无下”、“有下而无上”的“偏于一隅”。因此,戚继光对当时流传的十几家拳法,进行了分析和整理。汇编成一套如长蛇阵法:“击首则尾应,击其身则首尾相应”和“上下周全”的三十二式长拳。在武术的动作问题上,作了一次动作外在结构形式上的补充。
在戚继光整理长拳的时期,兴起了“内家拳法”。这一历史时期拳技发展的基本矛盾运动开始深化,表现为在任何一个拳式动作上如何从人体内在、外在完整一体地体现动作劲力的矛盾。这一矛盾的被认知,是由各家拳技发展的量变质变规律决定的。戚氏以前,各家拳技共同解决的“组织动作结构和表现人体各运动部分的动作力量”的矛盾,可以说是极尽能事了(包括戚氏在内)。然则,我国武术的锻炼史并没有停步不前,而且是有意地和依赖人的控制能及地进入到运动动作更深处的一个层次里面,来改建其中的各种关系。可以说,拳技动作要做到打击有力,对于一臂一腿的抡、压、探、伸仍嫌不足,再继以步法、招数和弹跳直到“操打之法”以加强臂腿手足的硬度,因而成为早期各家林立而起的内在动机和意向,反过头来,对人体自身内部完善各个关系,以便达到一臂一腿的一举一动也要体现人体内在、外在完整一体的动作劲力,成为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法及后来称为“内功”诸拳技所共同追求的目的了,形意拳的技法是整体力的直冲直进。武术的功能表现,抛去江湖骗术不论——诸如刀枪不入那些早经媒体人士揭穿了的,而可信的、可靠的和久经武术界有识人士所公认的是:来力不入,去力无形,周身反弹,一触即发。
上面这个描述,可称得起是传统武术,武功发展的历史高峰。这部由天津爱祥武术发展有限公司理论小组整理编写的“形意拳函授讲义”里所演示的桩法及拳法动作,完全有根据并且还不须旷日持久地依之锻炼,就可以进入这样的境界!
形意拳作为中国古老的拳种之一,因其传承以言传身教为主,其具有私密性和局限性,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的重组、科学的发展,如何将形意拳这一优秀的拳种发扬光大成为新一代武者的共同追求目标。爱祥武术公司理论小组全体成员正是以此为己任,历经半载,运用现代语言和现代科学知识诠释了这一古老的拳种,之所以将它无偿地公布出来也是希望有志者可以通过它能真正领悟到形意拳的真谛,以达到武者追求的境界,如果大家在习练当中有什么疑问和体会,但又相距遥远,可以在网上进行交流(www.wuzheregal.com),我们真诚地希望真正爱好形意拳的广大武友们可以从中得到裨益!
二、桩法
(一)桩法的重要性
“……久站无极之式,气顺、血和、筋舒、皮腱、劲足,而有极生焉。”
在站桩的锻炼实践上,“气顺、血和、筋舒、皮腱、劲足”都是有一定的标志的。
“气顺”首先要“气沉丹田”。从人体胸廓的呼吸形式上看,是胸部平稳、腹部丰满、背部圆撑、腰不过分地塌陷。这样的呼吸形式,一方面调整了脊柱形成的习惯性弯曲,一方面促进了内脏“内稳态”的机能平衡。
“血和”可以从手、臂部的静脉有无“曲张”现象可断。四肢的动作用力得宜,静脉管总是回血通畅,管隐状,而肌肉的韧度则是很强的。
“筋舒”是周身各处的肌肉没有局部性的紧张缩短现象,这一点和“气顺”、“血和”又是互相制约的。
“皮腱”不是皮粗肉厚,而是肢体的皮部与肌肉呈“滑脱”状态,古代称这一步功夫为“腾膜”(即肌膜能够禁受较大的“撕扯”)。
“劲足”、“……而有极生焉”。所谓的“有极”,它的含义不是指人体某一处或某些处做出习惯性的肌肉用力,而是指周身各处通过“气顺”、“血和”、“筋舒”、“皮腱”的锻炼,即使是在静止性的动作上,周身肌、腱、皮部的韧性都是很强大的,当桩功取得“有极”素质时,传称“三校归一”(人体筋络上、中、下三个部位横向连结称作“三校”,“三校”的纵向连结称作“归一”),基于此,再进行人体四肢、躯干等各处的锻炼,形成一个“整中有分、分不失整”的完整系统性的统一整体。
(二)三体式
著名学者武术大师卢忠仁先生说:“桩法是练武的根本,就如同盖房打地基似的。”拳谚云:“未操拳,先站桩”,桩功作为武术中发展稳固素质,提高内在力量,调整身体机能,强化锻炼功力,培养周身一体的拳劲的必要手段和直接简便的方法,从来就是武术入门的第一课。形意拳基本桩步、基本桩法都是三体式。形意拳讲究“万法皆出三体式,入门先站三年桩”,因此练好三体式尤为重要。当然,由于时代和具体对象不同,今天学习形意拳,并不要求人人都花上三年时间去练三体式。一般说来,站上一年本函授班传授的三体式桩,就可以内劲充盈,形意合一,在技击中随时可以集中周身的力量,瞬间发出强烈的爆发力,以致手起如箭,与人较技似虎扑羊,所向披靡。看一家拳法,练它,是否能真正提高身体素质,按现代体育训练的标准,即是在力量、速度、耐力、韧性等方面,并且是否同时在武术技术上“按照传统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高的标准”,通过锻炼,是否能在练者身上反映出来“看得见的,摸得着的”最可靠的观察,莫过于从“桩法上观察——因为它是练武的根本的根本”!此说充分严谨地阐述了桩法的重要性。
1动作说明
身体直立,两臂自然下垂,头要端正,两脚脚跟靠拢,脚尖向前,眼向前平看。要点:精神集中,头颈自然竖直。面部要自然,口要合闭,舌尖抵住上腭;不要挺胸或拱背,全身任何部分都不可紧张。
身体不动,两小臂向上折叠合拢至眉端,同时上体前倾二十五度。随即两小臂下按至小腹丹田下端,同时头向左转,身体直立。要点:两手下按时要与胸腹摩擦,以使劲力不空泛。同时头要上顶,整个过程要干脆。此式技击意义:当对手拳向我胸腹击来时可用此瞬间化解。
右脚向右侧后撤半步,约一脚的距离,脚尖内扣约四十五度,身体向左转约四十五度,两手握拳,右拳贴腹至胸在嘴前钻出,高以鼻齐,大小臂成大于九十度的钝角,随即左拳贴腹至胸在嘴前至右肘部在右小臂上前伸,两拳变掌重叠;左掌在上,两掌心朝下,掌指向前。同时收左脚至右脚踝关节处,前脚掌着地。随即左臂前伸小臂与大臂成约七十五度夹角,右臂向后拉按大小臂成约六十五度夹角。同时左脚上步约一个半脚长,脚尖内扣约二十五度。
前脚尖与后脚跟在一条直线上,左手与嘴平齐,右手与左臂肘关节处齐平,双肩下压,两肘横撑,两腿下蹲,右髋部后拉,左膝前顶脚趾后扒。身体以正前方成四十五度夹角,胸部心窝处与两脚尖连线中点垂直,形成前后两脚各承担一半体重的状态,即前五后五状态。两手吊腕挑领食指拔纲前挑,双腕涨把,虎口撑圆其它各指微扣,两眼平视前方,呼吸自然。
如无特殊说明,本讲义所述之三体式均为左手在前的三体式。
2注意事项
(1)站桩前要清除大小便。
(2)暇装要合适,宽松,使肢体不受任何束缚。
(3)初练者以自然呼吸为好,随着站桩时间的增长,再辅以呼吸的锻炼方式,练功的时间一开始能站十分钟就很不错,慢慢加到半小时一次一面站半小时,共计一个小时。
(4)站桩完毕后,双臂要慢慢放下,然后以中速甩臂行走十分钟。
(5)站桩时背向太阳,在室内站桩时,空气要新鲜,温度要适宜。
(6)饭前饭后一个小时内不宜进行站桩,以免影响食欲及消化。
(7)站三体式桩是求人体的三盘连通,通过呼吸使阳而肌肉和阴面肌肉都得到充分拉伸。
三、五行拳
五行拳是劈、崩、钻、炮、横五种基本拳法的总称。古代以金、木、水、火、土分别代表五拳,故称五行拳。五行拳动作简单,规矩严谨,左右式反复练习,其它各式拳法多由此演变而成,故有“形意母拳”之称。初学者要通过五行拳的练习,才能打好基础。
(一)劈拳
古拳谱中称劈拳为“五拳之首,其形似斧,有劈物之意”。它和后而的崩、钻、炮、横拳合称五行拳,既是形意拳的基础拳套,又是形意拳的基本功。
古拳谱曰:劈拳似斧性属金,生钻克崩妙绝伦,润肺通鼻气须抟,起钻落拍劲力宏。
动作说明
1预备式:劈拳预备式就是三体式,做法同前。
2劈拳左起势:由三体式开始,两肘不动,两手握拳,两小臂内旋经胸前外旋至嘴前向前划弧劈出,左拳在前与嘴齐平,右拳在后与左肘齐平,同时左脚向前迈步,长约一脚左右,脚尖外撇约四十五度,膝部微屈,重心移于左腿,右脚不动,右腿后蹬,成似直非直状。
3并步左蓄式:右脚上步与左脚齐,右脚踝部贴左脚腕后部,同时两手变掌,左手回收至距胸约三拳,右手同时由胸部前伸于左手上,右手食指与左手食指重叠,高与嘴平,两肘横撑,掌部要求同三体式。
4劈拳右起式:右脚向前迈一大步,右掌向前劈按击出,左脚不动,成右三体式,两肘不动,两手握拳,两小臂内旋经胸前外旋至嘴前向前划弧劈出,右拳在前与嘴齐平,左拳在后与右肘齐平,同时右脚向前迈步,长约一脚左右,脚尖外撇约四十五度,膝部微屈,重心移于右腿,左脚不动,左腿后蹬,成似直非直状。
5并步右蓄式:左脚上步与右脚齐,右脚踝部贴右脚腕后部,同时两手变掌,右手回收至距胸约三拳,左手同时由胸部前伸于右手上,左手食指与右手食指重叠,高与嘴平,两肘横撑,掌部要求同三体式。
6动作1至5可依次按要领反复多次练习。
7劈拳回身:当练拳至左三体式时即可回身,方法为:双手握拳小臂内旋下落至小腹两侧,同时身体向右后转,左脚跟进约一脚距离脚内扣,右脚不动,随即右脚向前迈步长约一脚左右。两小臂内旋经胸前外旋至嘴前向前划弧劈出,右拳在前与嘴齐平,左拳在后与右肘齐平,同时右脚向前迈步长约一脚左右,脚尖外撇约四十五度,膝部微屈,重心移于右腿,左脚不动,左腿后蹬,成似直非直状。然后做并步右蓄式,动作同动作5,如此反复来回练习即可。
8劈拳收式:撤右脚约半步脚内扣,两手合拢于胸前交叉,掌心向内,左掌在外,成十字手,两手外展在下落于体侧,左脚向右脚并拢成立正姿势。
劈拳劲力指导:练习劈拳用掌击打时,前手的劲力为前扑下按之合力,后手用肘部向后下方拉按,形成前后两手对争的发力模式,用拳击打时要形成弧形路线的撞、劈之力。
劈拳技击指导:形意拳用三体式为格斗预备式,当对方用直线形拳法,如直拳向我面部击来时,我速用后手挂劈对手拳臂,前手用拳或掌劈击对手面部或胸部,两手在步伐的催动下连续劈击,直至将对手击倒。
(二)崩拳
崩拳是左右拳拳轮换向前直打的练习方法。崩拳似箭,有射物之意,拳势猛烈,快速劲整,出拳与步法进退合拍整齐。古拳谱日:崩拳属木似放箭,生炮克横紧相连,舒肝明目周身劲,蓄势崩炸涌向前。
动作说明
1预备式:崩拳预备式就是三体式,做法见三体式动作说明。
2进步撞掌:左脚向前迈一大步,脚尖向前,同时左手立掌前撞,高与鼻齐,右手立掌置于胸前,右脚不动,右腿后蹬,成似直非直状。
3炸步崩拳:左手不动,右脚上步于左脚后,右脚尖约与左脚跟齐,脚掌由前掌至脚跟弧形下搓击地时,右手握拳向前涌射击出,左手握拳收于左腰部。
4翻拍蓄势:右肘不动,右小臂外旋向上划弧与眼同高,动作不停下拍成掌心向上,与胸平齐,左手掌心向外贴于右肘处。
5撒手崩拳:左脚向前迈出一大步,左拳向前涌射击出,高与鼻齐。右脚离地跟进半步,前脚掌搓点地面,右腿形成似直非直状。
动作2至5式可依次反复练习。
【教育学讲义】推荐阅读:
教育学教师资格证讲义10-27
教育教学能力测评讲义12-27
教育教育学07-26
公共教育学教育大纲08-18
教育学教育的概念12-16
比较教育学教育教学06-03
创新教育学校体育教育05-27
学生教育教学之教育学08-31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试卷 一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