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节新闻稿

2024-07-23

文化节新闻稿(共12篇)

文化节新闻稿 篇1

第四届(广州)华人文化艺术节即将召开

备受关注的第四届(广州)华人文化艺术节将于11月20日至23日在广州隆重举行。11月21日,将在广州白云会议中心举行盛大的开幕典礼。

精彩、隆重,富有侨界特色的第四届华人文化艺术节,既保留了深受海内外华人华侨喜爱的活动项目,又结合形势的新发展、侨情的新变化、华侨华人的新要求,设立主题突出、富有时代特色的活动内容。整个文化节主要由以下几项重要活动内容组成:

一、11月21日上午,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世纪大会堂举行开幕式暨大型文艺演出。规模宏大的开幕式将邀请中央、省、市领导及海外社团代表主礼。

二、开幕式后进行大型文艺演出,届时将邀请各界艺术团队和著名演员领衔,上演汇聚广东、广州侨界优秀的文艺作品。

三、11月21日下午,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华侨华人与文化经济讲座。

四、11月21日、11月22日全天将分别在南方剧院举行广东地区戏曲音乐交流活动。届时,将邀请粤剧专业团体及海外粤曲爱好者同台交流,并邀请具广东地方特色之广东音乐、潮剧、客家山歌等文艺团体交流演出。

五、11月22日在花都进行高尔夫球联谊比赛,近百位海内外商界精英才俊的高尔夫球爱好将同场竞技,挥杆激战,一较高低。

六、11月22日在白云国 际会议中心举行海内外书画名家联谊笔会暨作品展。将邀请中国美协、书协成员、国家级书画艺术家及对中国书画艺术造诣深厚的海外书画艺术家即席挥毫丹青会友。

七、11月22日晚上,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东方厅举行闭幕联欢晚会。这一系列异彩纷呈的活动,必将吸引海内外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进一步激情展示广州的人文魅力和城市活力。

第四届(广州)华人文化艺术节得到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共广东省委和广州市人民政府的批准。大会将邀请以海外“友好社团”为主体的侨社代表团以及海外和港澳台地区华人华侨广东地区戏曲、书画、高尔夫球等文化体育爱好人士及侨社代表团体,国内文化和体育界专业人士进行海内外交流活动。其中邀请海外和港澳台地区嘉宾约500人,邀请国内嘉宾约1000人,包括邀请中国侨联领导,有关省市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以及中央、省、市的新闻媒体,约1500名海内外各界人士将出席此次文化盛会。

文化节新闻稿 篇2

为能从构建新闻文化的视野下, 更加清晰地剖析网络新闻传播的文化要素, 本文试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窥探网络新闻传播与新闻文化之间的微妙关系。

一方面, 从行为主体的角度来看。相较于传统媒体, 网络是一种偏向于个体化、个性化的传播媒介。参与到网络新闻传播进程中的行为主体既包含网络媒体组织, 也包含大量的个人。有学者将网络称之为“个体意见的聚集地”, 由此体现个人在参与网络新闻传播中的广泛性和自主性。由于网络所提供的交互性平台和意见表达渠道, 个人可以成为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主导者, 借助网络来完成信息传递。网络新闻传播的行为主体呈现出复杂、多元的特点, 由于网络这一新兴媒介提供了个性化的信息和意见交流空间, 使得更多的行为主体参与到新闻传播过程中来, 充当着“受众”、“传播者”等多重角色。因此, 这些身份多元的行为主体在构筑网络新闻文化时, 自然会使之附带上个性化的标签。网络新闻传播参与个体的多元化特征, 让更多的个体或者组织成为新闻文化构成过程中的组成分子, 而个体或者组织的行为意识也将渗透到新闻文化中, 令其展现出多样化的面貌。由于网络新闻传播的行为个体在参与信息传播中可以隐匿自身的真实信息, 再加上网络传播的把关制度尚不完善, 这些因素都使得网络传播行为个体并不会完全遵守传统新闻媒体的客观性、真实性等新闻要素, 而仅凭个人意识去传递各种需要辨别的信息。网络新闻传播在行为主体方面的复杂性, 使得整体的网络新闻文化呈现出一种精华与糟粕并存的处境。网络新闻传播对新闻文化的渗透和引导, 无疑值得引起所有新闻从业人员和研究人员的关注。

另一方面, 从行为方式的角度来看。如今网络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 借助不断跃进的网络技术力量和人才供给力量, 网络媒体在资源信息整合方面获得了很大的进步。当然与传统媒体相比, 网络媒体在新闻传播的行为方式上面也具有新的特点。比如网络媒体可以与受众展开实时互动, 或者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留言等为一体的信息传播格局。除去网络媒体组织之外, 网民也是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主体。他们在传播网络新闻和建设网络新闻文化时, 也会有着自身的行为方式特点。BBS论坛、博客、微博等等这些信息传递渠道, 都为网络个体传播信息的行为给予了技术保障。而网络所具备的密集人际链条以及“滚雪球”式的信息传达方式, 可以使得消息源急速“放大”, 个人的信息传播行为可以在网络媒体上获得广泛传播的机遇。网络新闻传播的新型新闻传播模式, 使得新闻文化具有了一种“速成性”、“多元性”的特点。一方面, 新闻文化如同速食食品一般, 成为受众的一次性新闻消费品。文化的内涵往往被置于“眼球效应”之下, 信息的深度往往不再受到足够多的重视;另一方面, 网络新闻传播的大量交杂信息, 又使得网络空间可以涵盖大众文化的多元性表征, 一些原本难以受到关注的信息或者文化, 都可以在此谋求到一席之地。网络新闻传播对于新闻文化的深刻影响, 由此可见一斑。

由上可见, 网络新闻传播在行为主体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的特征, 会对新闻文化产生显性的作用。但是, 网络新闻传播与新闻文化之间的关系, 并非是单一线性的, 而是交互式的一种相互关系。也就是说, 新闻文化也在影响着网络新闻传播的行为主体和行为方式, 使之遵循着新闻事业的某种既定模式。包括网络媒介在内的大众媒介正在合力塑造着新闻文化, 与此同时, 新闻文化的理念也在不断作用于媒体运作体系中, 使得网络新闻传播在新闻文化的熏陶下进行良性运转。

总之, 网络新闻传播与新闻文化之间的交互关系, 正好是媒介与社会之间互动关系的印证。我们应正视网络新闻传播与新闻文化的交互性, 以便保障两者的共同健康发展。

摘要:网络作为一种新兴媒体, 在构建新闻文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旨在以网络新闻传播模式为研究视点, 着力于探究网络新闻传播具备何种新闻文化构建要素, 以及对新闻文化产生着怎样的影响力。此外, 网络新闻传播与新闻文化之间存在着交互关系, 是新时代媒介和文化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

关键词:网络新闻传播,新闻文化,构建,相互关系

参考文献

[1]张晓冰.网络媒体与网络新闻传播[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 (1)

[2]李厚仁金绮.网络信息传播特点浅析[J].活力.2009 (13)

从新闻纪录片看新闻文化特征 篇3

虽然是对于客观的五十年新闻的一个汇总,但是它只是选取了很小的一部分组合成为纪录片。在隐藏的选择材料的自主性背后,我们还是可以明显地判断出它的主观性和倾向性,我们也能够从它展现给我们的事实中去分析属于BBC新闻的文化特征。它可以深入战场,由战地记者在离枪声十米远的地方进行现场记录,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美国9·11事件发生的画面和资料,记录撒切尔夫人通过自己的生活行为去影响英国的经济。

第一,BBC新闻具有的政治性和权威性。电视新闻功能之首就是环境的监测,它不断地向人们提供关于社会上各种事件的讯息,对于那些即将来临的自然灾害或战争威胁,电视新闻能够及时地向人们发出警告,促使他们及早防御。例如,其中报道的伦敦重大抢劫案,宗教集体自杀案件,冷战期间莫斯科运送导弹最后不得不撤回等事件。

第二,由于媒介的社会协调功能,电视新闻文化具有社会性,即激励和动员群众投入当前的事件并提出对策抵御有碍社会稳定的各种威胁;通过解释与评论防止因报道某些事件和敏感问题造成的过度刺激;将公众的注意力集中于某些事件以使之广为传扬,成为公众的议论中心。例如说民主主义者发生战争,伦敦广场上进行的反美行动,马丁路德金被刺杀,在苏联的监督下,捷克斯洛伐克国家成立……

第三,在这部纪录片中,我们感受很少的是电视新闻在人们精神文化方面的贡献,有的比较少的新闻就是在科技方面的传承,例如,冷战期间苏联和美国进行的太空竞赛方面取得的成就,各界庆祝彩色电视的产生,摇滚文化在英国的风靡。

此外,我们很难在纪录片中找到和娱乐有关的东西,除了偶尔穿插的关于摇滚音乐的披头士的消息,或者说把王室的婚礼或者生日庆典归为娱乐。不能说电视新闻不具有娱乐性,只能说是作为BBC这种新闻机构,它有自己的侧重点,它主打的就是国际国内重大事件,而不是无谓的八卦。

我们可以从BBC走过的这五十年中看出来,要分析电视新闻的文化,首先也应该分析媒介自身的特点和它背后代表的利益集团。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BBC代表了一定的利益集团,有一定的阶级倾向性,并没有严格做到西方新闻媒介强调的新闻客观性,比如说对于中东地区战争的报道和冷战期间的报道,很明显,它都是偏向美国和英国的,而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报道会有偏颇。说到肯尼迪、尼克松和里根等名总统,就会散发出由衷的赞美之情,而非洲的饥民在镜头里只是一晃而过,即使是以十万为单位的死人也没什么报道的价值。这些都是隐性存在着,不容易被大众发掘的,只有当我们更加从纪录片本身出发,利用纪录片无假定性真实的特征,把新闻放入当时国际大环境下去思考和分析时才能得出来的结论。

此外,新闻文化特征是复杂的,但是它始终逃脱不了其固定的模式,或者说是戴着脚镣跳舞。它的模式是很好掌握的,它的表达方式永远都可以用一个固定的结构去解释,就好比说在这五十年里面,它对于中东地区的战地报道基本模式是不变的,都是由战地记者前往现场进行报道,而且对于美国的“喜悦”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客观公正”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或许我们可以说,属于在世界各地其他类似于BBC的媒体报道新闻的一种“神话”,他们的新闻文化都在一定的结构下产生出自己独特的效果。

法国符号学家、女权主义批评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提出:“任何作品的本文都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本文都是其他本文的吸收和转化。”从《BBC风云五十年》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从最开始的新闻画面只是静止的纸上谈兵,到战地记者亲临战争或者冲突现场进行报道,再到彩色电视技术的出现,BBC新闻吸收了它在成长中的经验形成了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连接了过去、现在、将来的演变过程。所以说电视新闻文化还具有延续性,可以说作为老牌的媒介,BBC人有着自己的文化理念,而这些理念也在他们制作和播出的新闻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屈原文化节活动新闻稿 篇4

摄影:钟培州

撰稿:刘红

2016年6月7日上午9:30,文学院“艾在端午,屈情未央”首届屈原文化节在狮子山校区文苑广场举行。由梁恬主持本次活动。出席活动的领导嘉宾分别是四川师范大学校团委书记刘洋老师,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涂绪谋老师,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袁耀林老师,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党委副书记马晓红老师,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汪燕岗老师,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刘海燕老师和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王朝源老师。

首先是活动开幕式,舞一曲《少司命》,“满堂兮美人”,文学院研究生带来的舞蹈《少司命》非常精彩,紧接着是主持人介绍开幕式的到场嘉宾及本次屈原文化节的整个活动流程。然后是文学院党委书记袁耀林老师讲话,袁书记讲述了川师屈学研究的传统,和文学院举办本次活动的意义及目的。之后,就是由文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同学朗诵《橘颂》,听后起书生,款述屈学之路。接着是祭祀环节,四川师范大学校团委书记刘洋老师作为教师代表,文学院研究生会主席尹鸾作为学生代表参加祭拜。开幕式的最后,由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涂绪谋老师宣布文学院“艾在端午,屈情未央”首届屈原文化节正式开始。

上午10:00,文化展在文苑广场徐徐拉开帷幕,在这一版块中,展出了包括《离骚》、《九歌》、《天问》在内的屈原文学故事十三篇、同学原创画展、屈原与民俗画展十数篇。文学院的研究生志愿者们在现场讲述我们眼中的屈赋作品,分享最地道的端午风俗,这是一场学术与生活的碰撞,让大家获益匪浅。

下午14点,有幸邀请到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李大明教授在狮子山校区文学院213会议室进行了一场“屈原与我们”的访谈活动。访谈从《九歌》之名称来源、内容来源及作家的作品风格等多个方面和大明老师进行深入的交流与交流。在与李大明教授春风化雨般的交流中,我们与不朽的屈子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灵魂对话。

下午16点,西南夷工作室的老师与同学在文苑广场进行绣香囊活动,和香囊的公益义卖,吸引了大批同学的观看。

文化节新闻稿 篇5

本报讯,5月10日下午,东莞理工学院第七届科技学术节之首届计算机基础技能比赛启动仪式在7B410课室,并于计算机中心多间课室举行此次比赛。出席本次比赛启动仪式的嘉宾有计算机学院副院长王宁院长和计算机学院团总支书记徐向学。

众所周知,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应用的普及,信息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计算机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部分;而熟悉使用办公软件也成为职场应聘竞争的一部分。正是如此,计算机学院副院长王宁院长在启动仪式上致辞表示,基础技能大赛是一个十分值得肯定的比赛。因为它既给在校学生提供一个锻炼的平台,也激发广大同学学习和扩展IT技术的热情与兴趣,同时让同学们更好的巩固计算机办公软件的相关知识。为了让大家都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此次比赛的负责人卢紫华对比赛规则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同时他表示,希望参赛选手都可以赛出自己最好的成绩。最后,在主持人宣布的宣布下东莞理工学院首届计算机基础技能大赛正式开始。

在比赛正式开始后,所有参赛选手便迅速到计算机中心进行比赛。打字环节,全场鸦雀无声,只是听到飞快的敲击键盘的声音,所有选手似乎铆足干劲,誓夺第一。在办公软件比赛环节中,比赛选手更是全神贯注,聚精会神的答题,虽然此环节的有些题目难度较大,可是选手们不甘示弱,认真进行作答。随着比赛时间的结束,本次技能比赛完满落下帷幕。

文化节新闻稿 篇6

圆满开幕

2014年5月29日,由海洋电脑俱乐部主办、计算机学院协办的第十一届“e路通行”杯海洋电脑文化节的开幕式活动,在我校映雪长廊隆重举行。伴随着开幕式一起的还有我院13级各班的电脑主题展示以及各班风采展示活动。期间,海洋电脑俱乐部主席田林对各班的风采展示提出了建议,计算机学院团总支书记张立新也到现场进行指导活动,同学们都积极地参加活动,并且对此次活动的各种竞赛产生浓厚的感兴趣。

“e路同行”杯海洋电脑文化节一直是海洋电脑俱乐部、计算机学院的传统活动,已经有了十年的历史了,今年又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改往年的装机,超频这些落伍竞赛,本次电脑文化节主要的活动有:开幕式、html网站设计大赛、会声会影视频设计大赛、IT科技知识竞赛、齐鲁软件设计模拟赛等系列活动。

网络语言文化与网络新闻 篇7

网络语言文化影响网络新闻

语言系统是开放的系统, 其词语需要不断的丰富, 需要有来源, 需要有创新。当今的网络语言创造了大量的新词语, 这对丰富现代汉语语言词汇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可以说,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发展正做着积极的贡献。网络语言拓宽了网络新闻在语言表达上的自由度, 使其在话语的选择上有了更大的空间。网络语言文化对网络新闻在思想上产生了更加深远的影响。由于新闻的特性就是求新, 网络语言文化的创新特点自然能让网络新闻更容易接受, 使其独具特色。

对网络新闻报道选题的影响。网络语言文化的创新推动了网络新闻报道观念的更新, 引导新闻选题比传统媒体更前卫、更自由、更开放、更宽容。网络语言文化追求自由平等的特性, 网络语言的任意性, 促使中国传媒在对权力禁区的监督上向前迈出了突破性的步伐。现在许多传统媒体因为“规范”思想的制约害怕“犯规”, 在社会监督方面仍不敢越雷池一步, 而网络新闻则显示出截然不同的先锋观念。如下面的新闻, 在网上更容易发出或者只能在网上发出:

原瓮安县委书记调任黔南州财政局副局长遭质疑

中广网北京3月25日消息震惊全国的“6·28”瓮安事件发生大半年后仍有余波, 被撤销瓮安县的一切党政职务的原县委书记王勤悄悄地“复出”, 调任黔南州财政局副局长一职, 这事被网民发现后网络论坛上一时议论纷纷。

对新闻标题的影响。在网络语言的影响下, 把网络新词语用到标题中, 已经是网络新闻常见的现象。以下是一些网络新闻的标题:

阿雅与众美女明星PK迅雷资讯

“悟空”改名“武昆”遭龙珠粉丝抗议凤凰娱乐

最惊艳、最性感的刘备!美女团体COS三国各英雄游久网

提前公映让团队抓狂新浪娱乐

山寨也疯狂《量子危机》终极收藏版上市圈钱网易娱乐

这些新闻标题中画线的都是比较流行的网络新词。既然它们能被广泛地用到网络新闻中, 说明它们不仅能被网民理解, 而且很受网民欢迎。

对新闻语言的影响。网络语言直接影响网络新闻的语言使用。为了让网民喜爱新闻, 新闻作者很乐于引入网络新语, 吸引、取悦网民。而网络新闻引用的网络语言, 一般也是被广大网民认可的、喜爱的, 富有生命力的。有新潮的网络词语, 也有前卫的语音语调等。

对新闻风格的影响。追求幽默、风趣、轻松自由的文风, 是网络新闻受网络语言文化影响的又一方面。下面是网络贴吧发的一则新闻:

“天堂地府联合国居民身份证”现身网络

记者看到, 帖子里的“天堂地府联合国居民身份证”, 底纹和普通居民身份证几乎一模一样, 上面印有“天堂地府”、“天地通用”、“天地户籍部”等字样。帖子一发, 网友们纷纷跟帖, 直言“太雷人、太封建”, 也有网友表示很有创意。

下午, 记者来到成都四圣祠北街和桂王桥南街的几家殡葬用品商铺, 店铺里卖的都是些比较常见的纸钱、火烛。随后记者来到文殊坊附近的老街上, 这里殡葬用品“超市”、“大全”有数十家, 日常生活常用的“衣食住行”各种物品, 在这里都能找到纸制版本。

这样的新闻没有多大的意义, 但在网络中的点击率很高, 也是网络上非常有特色的新闻。同样有趣的跟帖, 让新闻主体更加增色, 整个新闻则实现了很好的娱乐读者的效果。

近几年来, 传统媒体新闻一直在提新闻的“三贴近”, 即新闻应该贴近读者、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之所以提出这样的口号, 是因为传统的媒体离读者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 尤其党报党刊, 受党政领导干部官僚思想的影响, 给读者明显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而网络新闻则不, 它一出生就混迹于草根中间, 有一种天生的民本思想。自然, 网络语言的幽默、风趣特性就同化了网络新闻的文风。和传统媒体新闻的古板庄重相比, 它在行文上往往喜欢活泼、清新。

网络新闻对网络语言文化的接受原则

网络新闻对网络语言文化的接受, 主要体现在对网络新词语的接受上。它对网络新词语的采纳会有一个甄选、使用、规范的过程。在这个问题上, 过于前卫和过于保守都是不适宜的。根据新闻及网络的特点, 它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形式上一致的原则。汉语网络新闻上出现的网络语言, 在形式上必须能够融入汉语体系, 与其保持一致, 原则上应采用汉字, 必须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网络语言以迅猛之势发展, 对传统汉语体系的完整性、规范性是一种有力的冲击。汉语文化及汉语有其自身的特点, 传统的外来语需经历语言、语法的汉语化改造之后, 还要在语义上接受汉文化的严格考验, 才能被汉语接纳。网络语言除了传统的汉字和标点符号外, 还包括数字、符号、拼音和英文字母等。有些词汇彻底抛弃了汉语的汉字基石, 不顾汉字的表意功能, 增加了汉语的阅读难度, 也无形中对汉语的根基形成冲击, 并造成一部分受众对电视、报刊上时不时冒出的外文字母不知所云。对于上面提到的非汉字网络语言, 网络新闻报道采用时要慎之又慎。

约定俗成的原则。网络新闻是面向广大网络公众的, 因此, 新闻必须选用为广大受众所接受、在社会上较为通行的那些网络语言。要把符合词汇规范化和群众语言习惯的网络语言, 跟由于临时表达的需要而使用的随机词、随意拼凑而形成的网络语言区别开来。有些网络语言已经广泛普及, 如“版主”、“黑客”、“博客”等, 恐怕无人不晓。但如果有些网络语言完全丧失其本来面目, 将传统规范的语汇彻底变乱, 其概念的意指和符指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比如那些数字加符号加字母的网语表达方式, 会让大多数人不知所云。如“201314” (爱你一生一世) 、“KMP” (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 , 这种表述恐怕就只能限于特定网民之间的交流, 但必须接受时间的考验, 所以不能轻易让它们登上网络媒体。青少年创造网络新词语的能力非常强, 差不多网上天天都有新词跳出来。有些词语显然走向了恶作剧的极端, 如近来青少年网民中火爆传播的“火星文”, 往常的一句简单的话语被无数的繁体字、符号、冷僻字和乱码取而代之。这样的网络语言, 网络新闻更要敬而远之。

不可替代的原则。一个词语在词汇家族中有其存在的地位与使用的价值, 是由于它的特定的含义或特有的色彩, 没有另外一个词语能代替它。传统的、固定的现有语汇系统, 有时缺少能准确表达网络概念的新词汇, 于是吸纳一部分网络语言成为新词, 对提高网络新闻报道的准确性、丰富新闻的语言表达及扩大网络新闻的影响力都有一定益处。如网络新闻里频频引用的“驴友”、“粉丝”、“潜规则”、“山寨”、“人肉搜索”等词语, 所含的词义都有不可替代性。这些词语活泼幽默、方便时尚, 极大弘扬了人们都喜爱的网络语言文化, 读来让人耳目一新。如果换用传统词语表达, 根本不能把背后的网络语言文化展示出来, 甚至连基本的概念都可能表达不出。

传统规范的原则。网络新闻作为汉语语言文字在网络上存在的重要平台, 对规范使用汉语语言文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然要把粗话脏话等低俗化的网络语言拒之门外, 同时还要考虑对传统语言的继承性。在一些小圈子中, 网络流行语有滥用语言的现象, 这是语言低俗化的一种表现。不作考证或者根本无从考证的事情, 动不动冠以“史上最××”, 动不动就云“都是××惹的祸”等, 诸如此类的程式化语言, 在网络新闻标题中有所露脸。并不是说这类语言不能使用, 但用得过多过滥会让人觉得轻率、做作、哗众取宠、缺少个性, 新闻传播效果和影响能力将会大大降低。至于那些庸俗的低级趣味的谩骂性的语言, 更不能让其走进新闻的大门。

网络新闻可以引导和规范网络语言

语言只是交际工具, 而新闻则肩负着推动社会文明建设的使命, 所以新闻能吸收网络语言的新成果, 而对其损害社会的部分有抵抗力。所以, 另一方面, 新闻能引导和规范已经创新的网络语言, 并进一步统一和引导网络语言文化。

网络新闻能够引导和规范网络语言。相对于网络语言交流而言, 网络新闻是一支正规军。网络新闻的性质在于它先是新闻, 而后才是网络的新闻。新闻是需要有规范的、有社会责任的, 要面对各式各样的读者。而网络语言交流则有很强的随意性, 又没有多大的影响面。这样, 网络新闻就有了引导和规范网络语言的资本。

规范网络语言应按其接受原则结合语言的实际进行。没有必要将网络语言视为洪水猛兽。网络语言产生于网络, 盛行于网络, 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但是, 网络语言毕竟有很强的随意性、流行性, 所以它们中的大多数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亡。有的甚至一闪即逝, 比如有的网民将“网络首页” (Home Page) 称作“烘胚鸡”, 没有赢得更广泛的响应, 在网上仅仅闪现一下就消失了。因为语言是约定俗成的, 本身有很强的稳定性、规范性, 使用语言的多数人会在自己使用的过程中, 将好的或者是方便的网络语言留下来, 其他的不能被大众认可的或者是不够“幸运”的就惨遭淘汰了。所以一段时间之后, 比如十年八年, 人们再来整理这些词汇, 再收进官方的或者是比较有学术权威的辞典里, 这些语言就会成为规范的现代汉语语言的一部分。现在, 网络语言刚一出现, 有些人就认为它扰乱了传统的语言, 于是, 要进一步立法进行规范, 要对网络语言进行设防或清理。有些人还居然把语言看做是民族文化的围墙。我们认为, 用这样的心态保护语言是语言的悲哀。实际上, 为此出台法规条例, 规定某些词可以用, 某些词不能用, 在实践中是难以落实的, 最后很可能是一纸空文。

网络语言需要规范, 网络新闻也能规范网络语言, 但是没有必要去规范所有的网络语言。网络新闻应按照其对网络语言的接受原则引用网络语言, 然后对其不符合一般的现代汉语语言规律或者可能被人们诟病的地方进行调整、改进。这样就实现了网络语言的规范。当然, 网络新闻对网络语言的规范还需要普通的新闻作者而不是语言学者、专家来做, 这就需要网络新闻的作者有一定的现代汉语语言的素养。如果网络上的新闻作者不具备这样的素养, 那么他就可能没有规范网络语言的意识和能力, 实现不了对网络语言的规范。一旦网络语言被合理地规范, 会更容易受到人们的喜爱, 更容易被传播, 同时也有助于网络新闻的传播。对网络语言的规范有以下几种情形:首先, 对不适合的网络语言拒绝使用就是一种规范方式;其次, 应对网络词语本身进行规范;再次, 应对语言使用的方法、环境进行规范, 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引导网络语言应以健康向上的文化观作指导。尽管文化观也需要发展变化, 但在发展变化的方向上, 多数人会接受多元的、富有个性的文化观, 并反对低俗、颓废的文化。如果网络新闻寻求迎合所有网民, 则有可能滑向低俗的深渊, 所以应该注意抵御低俗的语言。乐观向上的文化观永远应该是人类文化观的主流。网络新闻也和其他新闻一样, 不会是纯客观的, 所以就应该本着为社会负责的精神积极支持乐观向上的文化观。由于社会的多样性, 各式各样的文化观, 比如颓废的、求奇的、扭曲的等都有可能出现, 甚至会有一定市场。而网络新闻对那些东西只要有一个不支持的态度, 它们就难以兴风作浪。实际上, 从另一方面说, 如果网络新闻不能远离那些非主流的文化观而支持乐观向上的文化观, 它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也会出现危机。

网络语言文化与网络新闻总体上是相互影响又相互作用的, 二者的相互作用及效果需要未来广大网民的认可。用一句话说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摘要:网络语言文化对网络新闻的选题、新闻语言、新闻标题及新闻风格等都有影响, 网络新闻对网络语言文化的接受遵循一定的原则, 反过来, 网络新闻可以引导和规范网络语言, 能够促成健康向上的文化观。

新闻理论与“多元文化”悖论 篇8

在提倡者看来,多元文化或文化的多元性必然会为处于边缘/弱势的群体或文化带来生存的希望。任何边缘/弱势群体都想在全球化背景下找到自己的位置、身份,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在理论上没有错,但实践情况并非如此。事实上,一些处于文化弱势状态的集权国家大规模迫害异己事例和某文化圈内以宗教名义愈演愈烈的压制女权的事例并没随冷战结束而减少,同时冷战的结束、二极世界的裂变不仅没有达到多元上的平衡,反而导致了恐怖组织大量产生。柏林墙虽然于1989年倒下,但在1989年前后仍有不少灭种屠杀及内战发生(卢旺达、刚果、柬埔寨、波斯尼亚等),再次提醒我们现正身处不人道的暴力时代。少数/边缘/弱势群体并没有从“多元”的理论资源上获益,相反,“多元性”成为“地域性霸权”的保护伞。过去我们起码还可以举起一个名叫“正义”的木牌在道义上遏制极端主义的蔓延,现在连这块招牌也给连根拔起了。各国纷纷把自己打扮成“封建时代的受气小丫鬟”,在自己的门前插上“这是个我有权做我自己主人的时代”的牌子。

一般认为,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之后,世界历史就进入多元时代,与之相关的二元论的思想意识形态体系也随之瓦解。但是,冷战结束并没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明势力无阻力地全球化,引发的却是民族势力的抬头以及过去被认为长期受压抑的亚文化圈日益获得与西方相抗争的权力。“地域性霸权”利用自由民主观念,利用多元文化的兼容性漏洞,无限地夸大文化多元的可能性,强调“可选择性”,利用批判全球化和文化霸权主义之机,大有成为新的中心或文化霸权之势。那些民族势力或者长期被压抑的亚文化圈,给这个世界带来的并不像人们以前所天真地认为的那样是丰富和发展了世界文化或者“共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而是新的集权再次膨胀、新的权威在被加班加点地制造。这些,只要看一看某些国家、地区及文化或宗教圈内的人权记录就一目了然了。

多元文化的概念最初的历史背景可能来自欧洲文化对美国文化的抗争。欧洲文化是高度发达又长期认同于美国文化。对于那些刚刚有缘接触“霸权文化”、尚处于支离破碎状态或发展不充分状态,抑或过度状态的文化也过度地强调多元有碍于人类的共同利益。如果所有人包括欧洲人都愿意把自己定义为“边缘”,那么所谓的中心是指什么呢?将全球化理解为现代化,将现代化理解为西化,将西化理解为美国化甚至18世纪的西方传教士,这就是当今对全球化理解的潜在逻辑,似乎全球化就等于世界性的单一化和美国化、教士化,这是不合逻辑的,也是违背常识的。“全球化”尽管是充满痛苦的历史过程,但却又是人类无法回避的现实语境和历史选择。

我们并不在一般意义上反对文化的多元性或多元文化论,在当今全球化大背景下不适当地提倡一极化或二元论,既不利于多种文化和平共处,也无益于单一文化对多种文化的兼收并蓄。在全球化过程中形成的中心与边缘、自我与他者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使得任何国家不可能完全脱离整个世界文化发展的基本格局而封闭起来。不仅需要吸收他种文化以丰富自己,而且需要在与他种文化的比照中更深入地认识自己以求发展,要扩大视野,了解与自己的生活习惯、思维定势全然不同的他种文化。虽然文化全球化在某种程度上抹去了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内在差异,但是它能使其在同一个平面上显出趋同性特征;在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过程中,所需要的是既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局限,同时又不受制于全球化的作用,顺应国际潮流,与之沟通对话而非对立。在全球化整合中虽然有必要保持本民族的根本特性,但是更需要使自身既具有开放胸襟的“拿来主义”,又坚持自我民族的文化根基和内在精神的发扬光大,才能走向文化输出。这里要做的恰恰是指出“机会主义”者,是如何利用多元文化论这种一开始就带有的悖论去滋养自身新“霸权”的目的的。

美国学者亨廷顿认为:“不同的文明的人们之间的互动作用提高了人们的文明意识,这一意识反过来又强化了正在扩张或有可能深深地延伸到历史上的各种分歧和仇恨。”①在他看来,全球化趋势下构造的世界新秩序并没使西方的影响取得决定性胜利。其结果是,多元化并不意味着不同的文化单位可以平行和谐相处,共同分享全球化的经济成就及精神价值,却可能包含着更深分裂的隐患。西方的思想家齐泽克更进一步提出:文明的冲突不是发生在不同文明之间,而是发生在同一文明背景下。

因此,国家和民族的平等,不等于各国的文化发展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更不应该成为狭隘的民族主义精神、落后甚至低级趣味的文化思想和凌驾于民主法制之上的权威政治思想的合法化的借口。一些落后国家(或者边缘/弱势国家)的学者喜爱倡导“民族本位文化”,我们可以放心地把它归入狭隘民族主义的煽情一类,他们同样正利用多元文化先天不足的缺陷。在一个尚未历经现代化的落后国家,在一个民族急需学习外来先进文化的历史时刻有一定的欺骗性。更为危险的是,这种民族本位主义煽情不仅迎合了“区域性或民族本位霸权主义”者的口味,易于为国家政权或原教旨主义者所利用,而且客观上为自己充当新的文化霸权者收买了选票。分歧根本不在要不要继承和保护本民族的文化遗产,而是民族的文化遗产在全新的文化环境下,及其在面临新的文化选择时究竟有多少可供利用的资源。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文化遗产的破坏者主要是来自战乱、贫穷、制度的混乱及交替的文化自虐主义和文化自恋倾向,而不是像一些人所认为的那样来自西方“文化霸权主义”。

随着全球化的实现和社会稳定发展,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不能不随全球大文化环境的变化而变迁,这在客观上又为其保护、利用和发展民族文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落后国家和民族只有在全球化事实面前实现现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缩小或消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才有可能在国际社会中真正获得平等,文化的优势和特征才得以显现。以本国特性的借口,甚至仅蓄意标新立异,讨伐现代文明的公认准则,这不仅无助于缩小差距,维护本国的利益,而且只能扼杀公民的思想自由和创新能力,摧残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动力,把本国文化拖入困境而难于自拔,其最终结果不仅不能“多元”,而且只能促成新的一元。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首席批判分析师弗雷德里克·杰姆逊说:“重新回到我们眼前的不是别的,正是我们天真地以为早已被超越了的现代性本身。现代性不但没有被超越,而且正在世界各地大举登场,在拉丁美洲,在中国,在前‘第二世界’(按:苏联及其卫星国)的政治讨论中,现代性问题更是无处不在。”“这次古老的现代性在当代语言里痼疾复发,真正患的其实是一场后现代病。可以说,这是一场对现代性的重新铸造和重新包装,以供它在知识市场的大量生产和重新销售。”②

注释:

①萨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年。

②杰姆逊:《现代性的幽灵》,2002年7月的上海讲演摘要,张旭东译,上海《社会科学报》2002年7月。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企业文化培训新闻稿 篇9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机制下,企业文化对一个企业的存亡兴衰是及其重要的。

多年来,恒河集团秉承“团结、奋进、创新、执着”的企业理念,“以人为本,客户至上”的企业宗旨,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董事长的此次培训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恒河员工将恒河的企业文化精神贯穿于工作中,以企业文化来要求自已,不断进步,追求卓越。

文化节新闻稿 篇10

——机械工程学院第七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文化类系列活动 系列活动一:现场征文大赛

为了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学氛围,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文学、欣赏文学、热爱文学。机械工程学院学生分会编辑部于11月14日在教一阶梯教室301,举办了第四届“蒲公英”杯现场征文大赛。

晚上7:00现场征文大赛正式开始,机械工程学院学生分会编辑部各成员均参加此次比赛。本次征文大赛以“浅吟独唱,跃然纸上”为主题,充分展示了文字的独特魅力。这次的征文大赛得到了机械工程学院全体学生的积极响应,充分展示了我院学生高涨的文学热情。此次征文大赛的题目为命题作文,从学生们生活中找寻话题,让学生们积极写出自己的心声。整个考场井然有序,全然体现了学生们对文学的尊重。

这次征文大赛历时90分钟。从这次比赛中,体现了学生们对文学的热爱以及对学院工作的支持,也为学生们提供了一次展现了自我文学素养的机会,展示了属于我们机械学子的风采。

系列活动二:现场书画大赛

为了增强我院的文化气息,提高学生们对书法的兴趣。机械工程学院学生分会宣传部于11月23日在我校第四餐厅的广场上举办了以“丹墨余韵”为主题的现场书画大赛。

下午1:30,本次书法大赛正式宣告开始。机械工程学院团总支书记孙军伟老师,学生分会主席李辉,宣传部部长以及各兄弟学院的宣传部部长均观看了此次比赛。比赛过程中,文化气息浓烈,各位选手认真的展示属于自己最精彩的风格,仔细的写下每一笔每一划。期间,孙军伟老师不时地夸奖选手,给了选手莫大的鼓励。最后,根据选手们的表现,孙老师选出了此次比赛的一、二、三等奖。

这次书画现场大赛不仅促进了同学们在文学方面的交流,也让彼此明白了天外有天的道理,是一次很值得学习的比赛。

系列活动三:党团史知识竞赛

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为了更好的促进党团员之间的相互交流,激发我系党团知识的普及性进一步向党组织靠拢,机械工程学院学生分会精心组织了我院首届党团史知识竞赛。这也是我校的首届活动。

晚上6:30,活动正式开始。学生分会主席李辉、副主席江勇以及各部门部长均参加了此次党团史知识竞赛,各班参赛选手也相应的拉来了自己的亲友团。

本次活动以全体起立高唱神圣而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和《国际歌》拉开序幕。竞赛总共分为抢答、嫁祸、猜红歌、互动、风险回答几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主持人进行提问,参赛班级代表队凭借自己的实力在竞赛中发挥的淋漓尽致,尤其是“猜红歌”阶段,更是为活动增添了精彩的篇章,博得了场下激烈的掌声,为活动又添精彩一笔。

新闻类周刊、周报之文化报道比较 篇11

文化价值取向

文化研究产生之前,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观是阿诺德提出的“文化是世界上最好的思想和言论”以及其后的以利维斯主义为标志的精英主义文化观。“他们基本都采用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二元对立观,把通俗文化视为对高雅文化及道德的一种威胁”。①英国文化研究的奠基人之一雷蒙得·威廉斯提出了一个对文化的现代用法影响深远的定义。第一,文化可以用来指“智慧、精神和美学的一个总的发展过程”,②这是一种传统的定义,秉持的是精英主义的文化观。第二,文化可以指“某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无论它是一个民族的,还是一个时期的,或者是一个群体的”,③在这一层面上,精英文化、大众文化、通俗文化都被纳入了文化的视野。第三,文化还可以指“智慧、特别是艺术活动的成果和实践”,④这是一种可能是精英文化也可能是大众文化、通俗文化的表义实践活动。大众文化、通俗文化通常使用的是文化的第二和第三种含义。

按照这个关于“文化”的定义,我们来考察所研究刊物的文化报道的价值取向。

《三联生活周刊》的文化报道一直是杂志内容的重点,报道范围广泛,几乎涵盖了“文化”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文化内涵的第二和第三个层面,其中对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文化的报道更是重中之重。杂志坚持“大文化”概念,这与它的办刊理念——“一本杂志和它倡导的生活”密切相联系,纯粹传播“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不符合其办刊理念,因此,该杂志文化报道的选题以大众文化为主,秉持一种市场导向和文化导向综合的价值取向。它关注当下社会文化热点,以此来吸引大众的注意力,但同时在写作上又以文化为本位,阐释其深层文化内涵。比如2007年3月12日的封面文章《从黛玉到妙玉》,不仅报道了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林黛玉扮演者陈晓旭出家为尼的新闻事件,还就佛学对个人及社会的功用和影响进行了深层次的解读,并对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个人心灵的皈依问题进行了反思。一个被众多小报炒得沸沸扬扬的女明星出家事件在《三联生活周刊》的报道中具有了深刻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新民周刊》的文化报道在整个杂志的篇幅里占了三分之一左右,题材比较集中,主要从对“文化”的第三种含义即“智慧、特别是艺术活动的成果和实践”来进行题材选择,雅俗并举,坚持的也是文化导向和市场导向综合的价值观。以2007年3月16日《新民周刊》为例,封面文章《少林少林》关注了少林寺文化的生存之道,这是以文化为本和以市场为本的结合;“文化”板块里,《许鞍华:我就是“姨妈”》、《网络红人=现实明星?》关注了大众关注的焦点,而《Art Deco:来上海开派对》、《后现代与现代性的交响》、《埃科:那人,那书,那话》则偏重于精英文化的价值取向。

《南方周末》的文化报道是其内容的重要一脉,成为体现其“民主与启蒙”理念的重要载体。从它的题材选取上看,它对“文化”的理解更多地集中在文化的第一和第三种含义上,即“智慧、精神和美学的一个总的发展过程”和“智慧、特别是艺术活动的成果和实践”,在这两个层面之上更关注精英文化。但对于动态性文化新闻,《南方周末》体现了大众情怀,比如2007年3月15日的《南方周末》“电影”板块是关于当下热播国产电影《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的报道。对于静态文化现象,《南方周末》则坚持以文化为本位的价值取向,偏重于历史的钩沉和思想的传播,将精英文化通过报纸的转述传播给普罗大众,再以2007年3月15日的《南方周末》为例,《看哪!艾柯这个人》系列文章介绍了蜚声全球的意大利作家、学者艾柯的背景、学术历程及其思想,《读〈周思聪与友人书〉》介绍了当代画家周思聪的著述并剖析了书中的画家心语,《南通访张謇遗迹》对清朝末年在家乡南通开创了惊世事业、惠及后人的状元实业家张謇进行了解读。

大众文化、精英文化与文化本位、市场本位之间并没有高下之分,“曲高不和寡”、“大众不庸俗”是3家刊物做文化报道的共同追求。它们都注重挖掘文化事件背后深层次的内涵,有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并形成自己独到的文化

视点,但由于刊物理念、内容定位、读者定位的差异,它们在文化报道的价值取向上各有侧重。

题材类型

按时差性和事件性来划分,文化报道的题材可以分成动态和静态报道。动态文化事件自然是新闻周刊、周报应关注的对象,但社会上有些文化现象并不单纯表现为一个事件,而是在一段时间里阶段性地表现出来,对于这种时效性不是很强的文化现象,需要经过一定的分析研究才能揭示表象下面的实质问题,这种静态文化报道正是新闻周刊和周报的强项,符合其长于做观点新闻的特点。

《三联生活周刊》文化报道的动态和静态题材分布比较均衡,分别占文化报道统计总量的46.7%和53.3%,一方面对当下发生的文化进行深度解读,另一方面对社会的某种文化现象进行深度剖析。这种动态和静态文化报道的均衡与杂志本身作为一本生活文化类期刊的定位相匹配。在“大文化”价值取向下,与同类期刊相比,《三联生活周刊》可以用更多的篇幅来进行静态文化报道。其封面文化专题较多,且多以静态题材为主,对当下环境中的文化现象和命运进行深刻思考,从而与其他同类期刊的文化报道形成明显差异。

《新民周刊》动态和静态文化报道分别占文化报道统计总量的60%和40%,可见其虽然重视文化报道,但在题材选择上趋向于动态报道,注重新闻由头。封面文化专题较少,更多的是社会新闻专题,这与周刊以时政社会经济报道内容为主的定位相匹配。

《南方周末》文化板块大致分两类。一类是动态性新闻报道,选取时效性较强的文化事件、人物和作品,这类题材主要在“文化”主版上登载;一类相当于静态性副刊,注重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对精英思想的传播,专版“地理”、“建筑”、“阅读”等就是这种精英文化传播的载体。动态和静态文化报道分别占文化报道统计总量的37.1%和62.9%,可见静态文化报道所占比例更大,这与《南方周末》在文化报道上一向注重思想的传播相关联。

总的来说,《三联生活周刊》和《南方周末》在文化报道上较为重视静态题材,这与两家刊物的文化传统相联系,二者都重视“精神食粮”对于人的启迪作用,注重人文关怀,也力图在时代和文化的结合中窥探人的命运走向,做到人自身的自省。而《新民周刊》由文汇新民报业集团主办,初创之时大部分成员是从报纸记者转为周刊记者,更多地秉承了新闻人对新闻时效性的要求,这种传统延续至今,其文化报道更偏向动态,静态文化报道还有待于加强。

报道形式

结构。深度报道有单篇形式和多篇形式。

单篇形式是将公众熟而未察但具有普遍意义和深层意义的问题提出,形成提出问题型,或对众多信息进行综合、概括、对比,成为对比综合型。在文化报道上,除去“封面文章”、“专题”、“特稿”之外,文化报道多采用单篇报道形式。《三联生活周刊》的“文化”、“娱乐”板块,《新民周刊》的“文化”板块,《南方周末》的“地理”、“阅读”、“艺术”等板块多采用单篇形式。

多篇形式有三种:第一,对事件和人物采用跟踪式、反应式、追溯式不断地进行连续报道;第二,对同一报道内容进行探究式、多侧面的并列式系列报道;第三,对同一主题的不同地点、不同单位和不同内容加以组合形成组合型。这种多篇形式主要用在周刊的封面文章上,对于《南方周末》则用在“文化”主版上。但总的来说,进行连续报道的不多,更多采用的是并列式系列报道和组合型报道。比如《三联生活周刊》2007年3月26日封面报道《斯坦因:学者或贼》,由11篇文章组成系列式报道,对敦煌文物的流失经过及对我国文物研究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多侧面多层次的解读。《新民周刊》4月6日封面文章《王朔“人来疯”》由4篇文章组成,报道并剖析了重出江湖的王朔的思想及著作。

多篇报道形式的运用在几家刊物中《南方周末》的运用率最高,每期“文化”主版都有专题,至少由两篇文章组成,通常3到4篇,其次是《三联生活周刊》,一组封面文章动辄5到6篇,多则达到十六七篇。比如2007年3月19日封面文章《一起跑》由16篇文章组成,《三联生活周刊》在封面文化报道上的不遗余力成就了其文化报道的深度,使之在同类期刊里因文化报道的出类拔萃而树立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体裁。从文化报道的体裁来看,形式多样,有综述体、对话体及综述加对话、口述等形式。3家刊物在体裁运用上不尽相同。新闻周刊和周报出版周期比较长,时效性不及日报、广播和电视,也不易做出独家新闻,其长处在于向受众提供观点,而综述体(包括评论)是最能体现记者和撰稿人观点和立场的体裁,记者采用这种文体,可对文化事件和现象进行归纳总结,在报道中融进自己的理解和分析,表达自己的见解。3家刊物在文化报道上多采用综述体(包括评论)这种体裁,其中《三联生活周刊》更为突出,达到了文化报道总篇幅的95.1%,这体现了《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在文化报道上更具有主动性,更强调“记者的观点”,《新民周刊》和《南方周末》文化报道上对综述体的运用分别占各自文化报道总篇幅的80.6%和80.8%。

综述加对话、对话体、口述这几种体裁都尽可能保留了被采访者的言谈,比起综述体,记者在其中表现出的倾向性大为减少,更多体现的是被采访者的观点,报道的客观性得以最大程度的呈现,《新民周刊》、《南方周末》近20%的文化报道采用了这些体裁,不能不说这与两家刊物长于做新闻的传统有关,对新闻客观性的要求也落实到了文化报道的体裁上。

注释:

①蔡骐、谢莹:《文化研究视野中的传媒研究》,《新闻与传播》,2004(10)。

②③④约翰·斯道雷[英]:《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二版),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文化审视 篇12

广播新闻节目主持人的产生是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 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产生在50年代初期, 各国人民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 历尽了种种磨难, 也显示了勃勃生机。两次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的精神世界带来了重大创伤, 战争摧毁了人, 破坏了科学事业的建设, 这就决定了战后文化建设的使命。人们一次又一次地宣告欧洲传统文化已经失败。他们认为欧洲上层资产阶级的那种悠闲的文化传统不再能表现新的生活现实, 而必须创造一些更鲜明更有生命力的东西来代替它们, 结果就涌现了极丰富的文化和科学。新闻节目主持人就是在这样一个社会文化大背景下产生的。

新闻节目主持人从产生到兴盛, 只有短短的二、三十年的时间, 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改变了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我们认真分析新闻节目主持人产生到兴盛的历史, 就会发现, 在其广阔的社会背景中, 文化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从文化角度看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基本特征

广播电视新闻诞生初期, 基本上都是千人一面的播音风格, 如果说区别也仅在于性别、音质等方面的不同。作为一种新生事物, 它可能会引起广大受众的喜爱, 但是, 长期呆板、单调的新闻传播方式, 势必会引起人们的厌倦和反感, 新闻节目主持人正是在这样一种文化背景下诞生的, 当然有着自己独特的、区别与播音方式的特征。

(一) 人格化、个性化传播是新闻节目主持人最基本的特征

要实现新闻节目主持人的人格化、个性化传播, 主持人要起到信息载体的作用。他不仅仅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还要充当有效的信息载体。主持人要实现人格化传播, 还应当具有真诚的情感, 情感传导是保证主持人有效传递信息的辅助手段之一。为了有效传达信息, 主持人要与观众沟通情感, 建立密切的关系, 在和谐的气氛中实现传与受的汇合。以人格化传播的主持人, 在传的过程中注入情感因素, 体现双方交流精神, 主持人与受众交流内心思想, 表达各自的情感意境, 以求获得感情共鸣, 收到最佳效果。

(二) 对象化传播是新闻节目主持人的重要特征

主持人传播不是凭空、盲目、随意的传播, 而是有特定对象的传播。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总要考虑到他们特定的观众群体。在这个意义上, 对象化传播的最大特点在于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其它一切传播技巧、手段都是围绕针对性调度运用的。对象化传播的特征首先是主持人要心中有受众, 要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要贴近生活, 为民代言, 才能博得受众的好感与回报。

对象化传播的第二方面是实现传受双方的双向交流。反馈现象存在于任何传播环境中, 它意味着传播目的的实现程度。由于人参与了传播过程, 使传播活动复杂化, 传播活动不仅仅是起源于传播者, 止于受传者的单向过程, 而是一个动态的双向过程。主持人必须重视反馈的信息, 并据此调整节目内容和形式, 找到双方交流都能接受、都感兴趣的话题以及交流形式, 使传播中形成一种水平式的对流格局, 自然和谐地进行, 在不知不觉中对观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

对象化传播的第三个方面是有效地传达信息。节目主持人怎样才能使自己主持的节目为观众所接受, 关键在于实现有效传达。然而, 传播效果的获得往往很难用一种尺度衡量。主持人的有效传达在本质上是对节目的一种再创作, 主持人要把各种内容的话题、材料有序地评串在一起, 经过创造性地发挥, 再现和描绘事物的感觉上的具体性, 为观众清楚地认识事物引路指南。所以观众不仅对节目的思想内容感兴趣, 而且对节目主持人的表达形式也感兴趣, 即欣赏者在把握节目的思想内容的时候, 并不完全扬弃主持人的传达形式。

三、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文化功能

新闻传播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传播, 所有通过新闻媒介传播的也必然都是文化信息。新闻在传播过程中释放许多功能, 体现文化特征。

其一是新闻节目主持人具有及时传递信息的文化功能;其二是新闻节目主持人具有影响、引导舆论的文化功能;其三是新闻节目主持人具有培养审美情感的文化功能;其四是新闻节目主持人具有促进社会民主化的文化功能。

文化具有延续性, 我们必须继承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文化具有地域性, 我们必须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文化具有后天性, 生活在中华民族文化背景中的我们, 应该适应这种文化, 只有这样, 我们的民族文化才能与时俱进, 历久弥新。所以新闻节目主持人, 只有了解我们的文化, 才会更有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孔阳:中西比较艺术论[M],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6.

[2]锡初:主持人节目教程[M],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1.

上一篇:2020年幼儿园防控应急预案下一篇:企业文化建设框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