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新闻传播

2024-06-30

跨文化新闻传播(精选12篇)

跨文化新闻传播 篇1

0前言

从新闻本质角色上看, 这是一种文化的间接传播, 在某种程度上承担着文化使者的角色。同时, 由于新闻传播具有大中性和传播特性, 也许正是由于两种不同的文化属性, 在新闻的传播途中可能会发生不同的情况, 所以, 新闻传播在传播的过程中必须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影响, 只有在传播文化的基础上加强对文化的积累和创造, 才能更好有利于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创新。甚至可以说, 新闻传播承担着传播本土文化和引进外来文化的双重任务, 需要我们在新闻的传播过程中加以分辨, 这不单单是面对社会群体, 更是让本国人们了解外来文化的重要途径。

1 新闻传播的文化背景

1.1 全球化的新闻传播

在社会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当前世界已经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这样在某种程度上, 跨文化新闻传播就成为宣传的“口舌”, 具有非常大的优势, 而且, 新闻作为文化类型当中一种重要的形式, 同样也逐渐呈现出这样的一个发展趋势。从文化新闻传播的形式上看, 这是由于全世界整体的科学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 观众的教育水平整体上大幅上升, 这就必然要求新闻传播也具有全球化的视角。针对以前灌输式的传播方式已经逐渐退出历史的发展舞台, 从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上看, 整个的新闻传播方式在国际传播体系的影响下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1.2 全球化的文化特性冲突

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 由于每个不同的文化传播者有不同的文化理念, 这样就会造成不同的传播方式, 但是, 由于各自传播方式的不同, 也就会造成在不同文化环境下产生冲突。虽然说一些学者现在努力地进行划分传播的标准, 但是, 从现阶段来看, 不同国家的新闻传播理念还是难以达成一致, 这样就在全球化的语境中难以避免冲突的发生。

从现阶段的文化特征属性上看, 全世界都处于一个被过滤的语言环境中。为此, 我们就必须要能够理解从“国家到民族”的过滤, 只有经过这种过滤, 过滤出一些重要的信息, 才能够让这些信息得到展示在众人面前。其次, 就是这些信息要能够经过观众的过滤, 也就是说, 我们经过这些不同之处, 进一步对外来信息进行过滤。这种经过过滤的信息, 从某种程度上也会严重限制跨文化之间的新闻传播。

2 鉴于跨文化新闻传播的一些思考

2.1 新闻传播者应该要不断加强本土文化的认同感

现阶段, 我国在文化传播过程中, 首先, 我们就必须要能够不断加强本土文化之间的认同感, 其中, 一方面主要是通过观众来进一步着手, 或者是可以进行更加深层次的文化。与此同时, 在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 我们不单单要能够利用目标文化, 还应该有一种换位思考的能力, 用观众自身的思考方式进行信息沟通的传递, 这也是传播理念和传播技巧的转变, 切实做好文化的交流着。或者是可以从心理学上看, 在跨文化传播者必须要在自我文化中, 可以利用另外一种文化思维对世界进行认知判断, 体验出一些文化身份的认同, 才能更好地加强对文化的认同感。

2.2 进一步协调好全球和本土文化之间的关系

在国际的本土文化过程中, 国际化和本土化之间并不存在根本性的矛盾, 文化的全球化不仅仅会阻碍民族文化的进程, 这样反而会使得民族文化发展利于文化的全球化。而且, 在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 不能够仅仅依靠本土文化进行脱离。只有将文化信息构成新闻传播, 这是需要我们优秀的文化作为支撑, 才能充分显示出文化的优秀, 使得文化传播更加有生命力, 也更加具有民族文化特性。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是当前的现代化的发展中解决问题重要的思想资源。同样的, 在国际文化的传播和融合过程中, 我国本土文化还是具有现代的人文优势, 这是由于我国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所以, 在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 一定要能够重新审视本土文化, 这样就能够将本土文化宣传到世界各地中, 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 我们也可以将其他国家的丰富的文化资源有效地融入到本土文化中去。

3 结语

总的来说, 为了能够加强跨文化新闻传播, 这就必须要立足本土文化, 试想一下, 如果新闻传播失去本土文化, 那么, 国家也将会无法继续前行, 更谈不上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此, 在跨文化的新闻传播过程中, 要重新审视我国的本土文化, 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文化形态进行新闻传播策略的宣传, 才能让中国文化逐渐走向全球, 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和经济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谢奇凡.新时期跨文化新闻传播研究[J].新闻传播.2014 (02) ;13-31

[2]王蓉.新时期跨文化传播的困境与突破[J].西部广播电视.2013 (09) :17-29

[3]李瑞仙.跨文化新闻传播的挑战与问题[J].才智.2013 (05) :49-51

[4]聂茜.跨文化新闻传播中的文化差异与应对策略[J].中国传媒科技.2012 (20) :109-123

跨文化新闻传播 篇2

阅读书目举要

(单波修订于2003年冬)

诸位,很荣幸能和大家走进比较新闻学和跨文化传播研究领域。从今天开始,你们将和我一道在这个领域开荒、耕耘、探索,并以此引为同道,进行我们的精神交往。

我应该赞美诸君的幸福,因为你们的青春正好落在这样的一些日子里,你们可以不受扰乱地专心从事于真理与科学的探讨。得到诸君的信赖是我的荣幸,亦是一种缘分,但我更次希望你们信赖科学,信赖自己,鼓起追求真理的勇气,在学习中提升对于精神力量的信仰。

很高兴你们向我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我如何读书”,这真是应验了荷麟先生的一句话:“人是读书著书的动物”。不过,我得首先提醒你们三点:第一,这一问题就像“我该如何做人”的问题一样,应该先向自己提出,并求得一初步思考,然后在我们的讨论中确定路线,这样才体现为一个互动式学习的过程;第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情、兴趣、才能和需要,因此,读书方法不必相同,应体现自己的特点;第三,读书有着广泛的涵义,不仅要读用文字写出来的书,而且要读自然、人生、社会等不成文的书。即用一己之生命去观察、体验,这样,所得的学问更为真实,更为创新,更为灵活。我们之所以把书本比作“阶梯”,是因为我们通过书本进行着跨越时空的知识与精神交流,寻找着通向智慧的路径;我们之所以把生活比作“源头活水”,是因为我们的创造永远植根于我们对生活的理解。

我们的读书生活将围绕比较新闻学和跨文化传播研究来展开。我们必须清楚,这是一个非常广泛的研究领域,它所涉及的媒介文化、媒介经济、媒介与民主政治、媒介体制、媒介社会、媒介伦理、媒介法制等问题,延伸到哲学、文化学、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经济学、法学、美学、人类学等领域。我们只有通过普遍学习、普遍思考,才能获得透视人类新闻传播现象的“透镜”,进而不断发新闻传播过程中的问题,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开展自己的读书生活。我们的读书方法是:史论结合、中外对比、多维思考、关注现实。

读书如临战场,这是一场与人的成见、偏见、情欲进行的战斗,我们将用创造性和精神的超越打开前进的道路。朱子所谓“读书须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最足以表示这种如临战场的读书精神,我建议把它作为我们读书的指针。下面略作读书指示,仅供参考。

一、治学要讲究方法,所谓科学的入口就是方法的入口处。先提示几种方法论的书籍供大家阅读。

1、(法)奥古斯特•孔德:《论实证精神》,黄建华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法)笛卡尔:《谈谈方法》,王天庆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3、(德)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李求零、田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张永强译,三联书店2001年版。

6、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

8、二、历史是我们了解现实的出发点,没有对历史的了解,我们无法诠释现实。在史学方面,可读的书比较多,试举数种:

1、钱穆:《国史大纲》(上下册),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2、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3、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二、三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张汝伦:《现代中国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韩民青:《文化的历程》(一、二、三卷),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6、(美)雅克•巴尔赞:《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林华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7、(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董乐山译,三联书社1997年。

8、邹铁军 主编:《自由的历史构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

9、钱乘旦、许浩明:《英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吕一民:《法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丁建弘:《德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张开沅

罗富惠 主编:《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13、(英)哈耶克等编:《资本主义与历史学家》,秋风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4、钱穆:《中国史学名著》,三联书店2000年版。

15、(美)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度(1890—1907)》,崔志海、葛夫平,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6、(法)谢和耐:《中国社会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7、(美)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8、陈平原、夏晓虹主编:《触摸历史:五四人物与现代中国,广州出版社1999年版。

19、凌志军:《变化:1990年——2002年中国实录》,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版。

20、马立诚、凌志军:《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21、刘军宁主编:《北大传统与近代中国》,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版。

22、王晴佳:《西方的历史观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3、(美)威尔伯•斯拉姆:《人类传播史》,游梓翔、吴韵仪 译,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4年版。

24、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台湾学生书局1982年版。

25、(法)皮埃尔•阿尔贝:《世界新闻简史》,新华出版社1985年。

26、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7、赖光临:《中国近代报人与报业》(上、下册),台湾印书馆1980年版。

28、(美)埃德温•埃默里:《美国新闻简史》,新华出版社1982年版。

29、王芝琛、刘自立编:《1949年以前的大公报》,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年版,30、(英)阿•汤因比:《历史研究》(上、中、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三、哲学是智慧的学问,它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睿智的思维,同时新闻传播研究涉及宇宙论、知识论、人生论、本质论等哲学问题,需要用哲学的眼光加以透视。

1、陈力丹:《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开明出版社1993年版。

2、(瑞士)让•皮亚杰:《人文科学认识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3、(美)约翰•杜威:《人的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4、高海清:《哲学的憧憬:<形而上学>的沉思》,吉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5、杨适:《人的解放——重读马克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何怀宏:《良心论》,上海三联书社。

7、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8、唐君毅:《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台湾学生书局

9、张再林:《中西哲学比较论》,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10、11、12、13、14、15、(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梁漱溟:《人心与人生》,学林出版社,1984年出版

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教程新编》(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德)石里克:《伦理学问题》,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美)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段德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16、(美)杜威:《新旧个人主义》,孙有中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17、(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18、(英)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舒炜光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9、洪汉鼎:《理解的真理——解读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0、朱立元:《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21、22、朱潜:《谈美》,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俄)别尔嘉耶夫:《论人的使命》,张百春译,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23、弓肇祥:《真理理论——对西方真理理论历史地批评地考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24、25、(德)费希特:《人的使命》,梁志学、沈真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朱立元:《接受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6、(法)让—保罗·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周煦良、汤泳宽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27、28、29、30、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彭漪涟:《事实论》,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法)罗素:《我们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日)中村元:《比较思想论》,吴震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1、(英)伯特兰·罗素:《西方的智慧》,瞿铁鹏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2、(英)大卫·休谟:《道德原理探究》,王淑芹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四、文化规定了传播的内容、方式、方法及传播方向、效果,传播以符号化、意义化的方式呈现着文化,这给我们提出了研读文化学著作的要求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 2.许思园:《中西文化回眸》,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3.杨适:《中西人论的冲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4.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5.吴予敏:《无形的网络——从传播学角度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6.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三联书店1999年 7.爱德华·W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三联书店2003年 8.阿兰·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冯建三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 9.马廉颇:《晚清帝国视野下的英国—以嘉庆道光两朝为中心》,人民出版社2003年 10.钟玲:《美国诗与中国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11.于文绣:《文化研究思潮导论》,人民出版社2001年

12.张岱年、汤一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13.(英)约翰·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14.(法)阿芒·马特拉:《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陈卫星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15.(美)史蒂夫·莫滕森:《跨文化传播学:东方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6.(美)欧文·拉兹洛:《多种文化的星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专家小组报告》,戴侃、辛未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17.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18.(德)马勒茨克:《跨文化交流——不同文化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潘亚玲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19.(美)爱德华·霍尔:《无声的语言》,刘建荣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20.(美)赛缪尔·P·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9年 21.(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商务印书馆2001年 22.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23.(英)约翰·汤姆林森:《全球化与文化》,郭英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4.(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二版),杨竹山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25.(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26.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商务印书馆

27.庞朴:《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中国和平出版社 28.庄锡昌:《二十世纪美国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 29.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30.汴谦:《理性与狂迷:二十世纪德国文化》,东方出版社1999年 31.丁建弘:《普鲁士的精神与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32.马勇:《中国近代文化诸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33.何兆武:《中西文化交流史论》,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

34.钱乘旦、陈晓津:《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 35.萧功秦:《儒家文化的困境——中国近代士大夫与西方挑战》,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

五、新闻传播植根于现代民主政治,同时,现实的新闻传播又面临着种种政治问题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政治学的学习

1、(英)约翰·弥尔顿:《论出版自由》,吴之春译,商务印书馆1958年

2、(美)塞缪尔·P·享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

3、(英)约翰·洛克:《政府论》,商务印书馆1987年

4、(美)亚历山大·米克尔约翰:《表达自由的法律限度》,侯健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

6、(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7、(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等《知识分子为什么反对市场》,秋风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达巍等编:《消极自由有什么错》,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9、(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国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10、(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1、(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2、(荷兰)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3、(英)约翰·弥尔顿:《为英国人民声辩》,何宁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译。

14、(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侯建、范亚峰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5、(美)里夫斯:《美国民主的再考察》,吴延佳、方小良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6、(英)约翰·密尔:《论自由》,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7、(日)猪口孝、(英)爱德华·纽曼、(美)约翰·基恩编:《变动中的民主》,林猛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8、(英)约翰·邓恩:《民主的历程》,林猛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9、(英)约翰·邓恩:《公共生活与晚期资本主义》,马音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20、(英)J·B·伯里:《思想自由史》,宋桂煌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1、潘一禾:《观念与体制: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22、(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资本主义的动力》,杨起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23、汪行福:《通向话语民主之路——与哈贝马斯对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4、(意)拉吉罗:《欧洲自由主义史》,杨军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5、(英)贾斯延·罗森伯格:《质疑全球化理论》,洪霞、赵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6、(美)约翰·凯克斯:《反对自由主义》,应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7、(荷兰)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28、(英)阿龙:《约翰·洛克》,陈恢钦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9、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理论与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30、王剑涛:《伦理政治研究——从早期儒学理论的透视》,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1、王沪宁:《当代西方政治学分析》,成都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2、(美)罗纳德·H·奇尔科特:《比较政治学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33、(美)布里埃尔·阿尔蒙德、小鲍威尔主编:《当代比较政治学》,曹沛淋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34、王乐理:《政治文化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六、传媒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传播在日常生活中展开,表现着人的社会关系,因此,研习新闻学、传播学,必须构建社会学的知识视野。

1、侯钧生:《西方社会学思想进程》,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陈定闳:《中国社会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侯外庐:《中国封建社会史论》,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4、(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7年版。

5、(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

6、(法)费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7、(法)让·卡泽纳夫:《社会学十大概念》,杨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9、(法)路易·迪蒙:《论个体主义——对现代意识形态的人类学观点》,谷方译,上哈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电视与社会》,张永喜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德)霍克海默:《批批判理论》,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12、(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

13、(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全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4、景天魁:《社会人士的结构与悖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15、王东进主编:《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企业管理出版社1998年版。

16、唐钧:《中国城市居民贫困线研究》,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7、李宗主编:《西欧社会保障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18、(美)安东尼·古登斯:《社会的构成》,三联书店(1994)1998年版。

19、(美)安东尼·古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三联书店1998年版。20、(美)安东尼·古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三联书店1998年版。

21、(英)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郭国良、徐建华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2、(法)皮埃尔·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3、(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4、陈原:《社会语言学》,学林出版社1983年版。

25、王铭铭:《想象的异邦:社会与文化人类学散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6、杨阳:《王权的图腾化——政教合一与中国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7、尚会鹏:《中国人与日本人——社会集团、行为方式和文化心理的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8、(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等译,中国民间艺术出版社198年版。

七、值得关注的新闻学、传播学著作(除了上面的列举之外)

1、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中国新闻出版社1987年版。

2、徐宝璜:《新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吴予敏:《无形的网络——从传播学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4、(荷兰)丹尼斯·麦奎尔:《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5、(美)切特罗姆:《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

6、(美)约翰·赫尔斯、顿:《美国新闻道德问题种种》,中国戏文出版社1987年版。

7、(美)罗恩·史密斯:《新闻道德评价》,李庆藜译,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8、(英)苏珊·L·卡拉瑟斯:《西方媒介与战争》,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9、(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10、(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陈德民、叶晓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美)丹尼尔·戴扬、伊莱体·卡茨:《媒介事件》,麻争旗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

12.(美)本·巴格迪坎:《传播媒介的垄断》,新华出版社1985年版

13.(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加)哈罗德·伊尼斯:《帝国与传播》,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体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版

16.(美)彼得斯:《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何道宽译,华夏出版社2003版

17.(加)菲利普·马尔尚:《麦克卢汉媒介与信使》,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版

18.(英)泰玛·利贝斯,(美)伊莱休。卡茨:《达拉斯的跨文化解读》,刘自雄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19.(美)罗伯特·福特纳:《国际传播:全球都市的历史,冲突及控制》,刘利群译,华夏出版社2003版

20.(美)大卫·阿什德:《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邵志择译,华夏出版社2003版

21.(美)约瑟夫·塔洛:《分割美国:广告与新媒体世界》,洪兵译,华夏出版社2003版

22.(美)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版

23.郭镇之:《北美传播研究》,北京传播学院出版社1997版

24.(美)T.巴顿·卡特等:《大众传播法概要》,黄列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版

25.(美)保罗·莱文森:《思想无稽》,何道宽译,南京人民出版社2003版 26.(美)约瑟夫·斯特劳巴哈,罗伯特。拉罗斯:《今日媒介:信息时代的传播媒介》,雄澄宇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版

27.黄克武:《自由的所以然——严复对约翰米尔顿自由思想的认识与批判》,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版

28.(美)戴维·巴特勒:《媒介社会学》,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版

29.(美)赫伯特·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新闻媒介在人类事务中的作用》,华夏出版社1989版

30.陆扬,王毅选编:《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版 31.(法)洛特菲·马赫兹:《世界传播概览》

32.张锦华:《传播批判理论》,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94版 33.(美)爱德华·赫尔曼等:《全球媒体》,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版 34.(美)罗杰·非德勒:《媒介形态变化》,华夏出版社2000版

35.(美)威尔伯·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华夏出版社1990版 36.(法)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三联书店1988版 37.辜晓进:《走进美国大报》,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版

38.(美)迈克尔·舒德森:《探索新闻——美国报业社会史》,何颖怡译,台湾远流出版社1993版

新闻宣传与校园特色文化的传播 篇3

【摘 要】高校作为传播知识、培养人才、服务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高校的新闻宣传部门则肩负着宣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增强学校师生员工凝聚力和向心力、展现学校良好社会形象的重任,在校园特色文化的传播、发展、繁荣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 新闻宣传 特色文化

一、校园特色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校园文化就存在形态而言,可以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1]由于各学校的人文地理环境、办学理念、管理模式等诸多方面都有所不同,校园文化呈现出多元性且各具特色,特色是校园文化的生命。

校园环境是校园特色文化的物质载体,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地和平台。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物一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因此,校园环境不仅是大学人才培养必备的外在条件,更是一个以立体、多维形式向学生直观展示大学文化内涵与精髓的大课堂。校风是师生共同创建的校园精神氛围,是校园特色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长期积淀而成的具有行为和道德意义的风气,是在校内乃至社会上具有极大影响并被普遍认可的思想和行为风尚。着力营造富于时代精神和学校特色的优良校风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因素,是引领良好社会风尚的坚实基础。

校园文化活动是建设校园特色文化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是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之一,对于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以笔者所在的信阳师范学院为例。“通淮一水下,入楚万峰开”,坐落在信阳贤山北麓,浉水之滨的信阳师范学院,是一所有丰厚底蕴和文化积淀的本科院校。山连翠绕的校园里,林青木秀的大复山间,沉睡着明朝文坛“前七子”之一何景明,坚毅而厚重的人文精神和舍法创新、俊逸自然的先贤华章风采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历久弥新。得天独厚的地域环境和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信阳师范学院校园文化的奠基资源。

学校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精心规划校园环境,努力提升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先后建成“明德广场”“景明园”等10多个校园景点和1个大型校园文化活动阵地——青年文化广场,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夯实物质基础,努力构建以多维形式直观展示大学文化内涵与精髓的大课堂。

学校着力构建“1357”校园文化活动体系。“一”是一个女生文化活动月,包括“巾帼杯”辩论赛,女大学生风采大赛、模特大赛、公关礼仪讲座、“漾年华”女生月舞会等活动;“三”是三场大型晚会,包括“迎新生·庆国庆”晚会、欢送毕业生暨“校园明星”表彰晚会、新年晚会;“五”是五大赛事,包括“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教师风采大赛、健美操大赛、“谭山杯”篮球赛、“青春杯”足球赛;“七”是七大文化节日,包括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励志读书节、宿舍文化节、诗歌文化节、校园记者节。学校连续13年荣获“河南省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优秀组织奖”。

“以德润身,以文化人”。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通过扎实推进文化校园建设,美化校园环境,优化育人氛围,端正了校风学风,弘扬了大学精神,形成了“环境优美、校风优良、质量过硬”的办学特色,努力培养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勤奋务实、勇于创新的大学精神,团结、勤奋、求实、创新、和谐、文明的优良校风在信阳师范学院蔚然形成,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费孝通来校考察时,给予高度称赞,誉为“教师之摇篮”。

二、新闻宣传在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杂志的出版启事中认为,《新莱茵报》这样的报纸最大的优点有四个:每日都能干预运动;能够成为运动的喉舌;能够反映当前的整个局势;能够使人民和人民的报纸发生不断的生动活泼的联系。[2]综上所述的四个优点体现出了新闻宣传的主要功能:喉舌功能、纽带功能、反映功能、影响功能。而以校园新闻为主题的校园新闻宣传在校园特色文化构建和传播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校园新闻宣传能及时反映校园特色文化的最新动态

当前社会,身处校园内的师生们获取信息的途径相当多,其中最主要的途径是以网络为主的大众传媒。但是,校园媒体在及时反映校园文化的最新动态上发挥的重大作用不容忽视。一方面,校园环境中,校园媒体俯拾皆是,诸如校园网、校园广播、海报和校报等。学生的学习、生活轨迹使他们较为方便地接触到这些校园媒体,此类校园媒体多依托于校方组织,并对其进行了必要的筛选与加工,信息与师生的学习、教学、生活息息相关,且具有正式性与权威性,为满足师生对学校相关事务的知情权,掌握学校发展动态和促进学习、教研提供了主要的渠道。[3]另一方面,校园新闻宣传植根校园并及时反映校园的各种文体活动、学术动态等信息,不仅有利于师生对校园文化的全面的认识, 而且对社会了解校园文化风尚提供了最为鲜活的材料。

(二)校园新闻宣传引领积极向上的校园特色文化舆论氛围

校园新闻宣传是学校进行信息交流、文化与文明传播的重要载体,对校园舆论氛围有积极的引导作用。高校新闻宣传对内肩负着塑造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使命,对外则担负着塑造学校良好外部形象的职责。对于前者,校园媒体要通过对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校园先进性事迹、优秀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报道、宣传,进而引导积极向上的校园舆论氛围。对于后者,校园新闻宣传要提升新闻宣传的公众性、服务性意识,加强校园新闻宣传队伍专业化建设,创新新闻宣传的方法、手段,塑造良好的学校形象,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三)校园新闻宣传促进校园特色文化的丰富发展

校园媒体对新闻事件的选择、加工后所进行的报道、分析、评论,使得具有校园文化特色的信息得以在师生之间传播和再现,并使这种校园文化向先进性、科学性和民主性的健康方向发展,因此,校园新闻是一部生动的校园文化发展史。与此同时,校园新闻宣传自身就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媒体展现了媒介文化的先进性、民主性、科学性等特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从另一侧面反映了校园文化的面貌和精神实质。另外,校园媒体经历的每一次改革与创新往往又会极大地推进校园文化的发展。endprint

三、加强新闻宣传 促进校园文化传播

(一)贯彻落实“三贴近”原则,突出校园特色文化

“三贴近”是我党长期以来宣传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是高校开展新闻工作的指导原则。坚持“三贴近”原则,对于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信阳师院南风通讯社为例,南风通讯社是信阳师院历史悠久的社团之一。社团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弘扬主旋律,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的校园文化,不断满足广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它以“培养新闻写作人才,繁荣校园文化生活”为宗旨,坚持“立足学生视点,反映同学心声”,积极反映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热点,做校园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

2012年11月8日,十八大召开之际,南风通讯社积极策划,第一时间向广大同学宣传十八大的会议精神,紧密配合学生会和其他学生社团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的活动,组织开展“青春献礼十八大”系列宣传报道,集中展现信阳师范学院大学生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的热潮,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极践行十八大精神的风采。在校园年度盛事“校园明星”的评选表彰中,南风通讯社深入挖掘,努力探索“明星”背后的故事,对杰出的校园人物进行专访,在学生中产生了深刻反响,形成了学榜样、争先进的良好效应。南风通讯社密切关注广大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和思想动态,反映大家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认认真真地开展宣传思想工作,化解矛盾,释放压力,切切实实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和困难,从根本上维护师生的利益。

(二)注重对外宣传,加强与外界媒体的联动沟通

校园新闻宣传工作必须注重加强与外界媒体的沟通,建立与外界媒体良好的交流机制,进一步提升学校知名度,优化和拓展学校生存与发展空间,为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营造更好的舆论环境。

2002年12月18日,南风通讯社正式与新浪网合作,保证提供给新浪网的全部图片、文字等信息真实、准确、合法,并且不会侵害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新浪网在使用该社作品时,须注明信息提供方为“信阳师范学院南风通讯社”,同时在页面提供指向信阳师范学院南风通讯社的LOGO链接。这样,增加了新闻宣传的渠道,拓展了新闻宣传的范围。2009年,南风网还与中原网博客频道建立了链接。此外,南风通讯社每年都组织社员到信阳日报社、信阳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实习,与新闻记者面对面交流,近距离感受新闻工作的魅力。据不完全统计,从2012年7月到2013年4月,南风通讯社在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等百余家知名校外媒体发表消息、通讯等各类新闻作品共计1128篇,依托校报、广播电台、校园网等校内媒体,撰写新闻报道324篇。

(三)扬不同媒体之长,有效运用各类校园新闻媒体

高校校报作为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高校发展动态的风向标。作为传统的纸质宣传媒介,有周期长、时效性弱等劣势,但以图文并茂、深度报道、时事评论和便于反复阅读和保存见长,可刊登需深入思考、反复咀嚼的评论文章;要充分发挥校报作为高校思想舆论阵地、育人重要载体、师生沟通桥梁的功能,使其在学校改革发展过程中起正确的宣传导向作用。

作为传统媒介之一的广播,其内容精小,报道迅速,覆盖范围广都是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无孔不入的宣传声音渗入校园的各个角落,具有很强的宣传效果,但大多数高校广播的播出时间受到限制,一般安排在一日三餐时,内容有一定的滞后性,不能真正抓住学生兴趣点,凸显校园特色。应充分发挥声音媒介的特性,请一些老师或专家走进直播间,或者接听热线电话,帮助同学们解答他们关心的热点与焦点问题,与师生互动交流,让更多人聆听校园广播,发挥校园广播洗涤人心的作用,这样会大大提升节目的质量,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校园新闻网,因其时效性、成本低、容量大、传播快等优势,已成为高校新闻宣传中的主力军,担任着高校网上新闻宣传的喉舌,是学校加强对外宣传、塑造学校形象、提高学校声誉最重要的媒体形式。但也存在着一些弊端。校园新闻网一般分属于不同部门,各自为政,都拥有一个相对独立的采写组织,由于校园的新闻事件有限,造成各个网站上的新闻内容大同小异,缺少新鲜感。且内容以宣传教育性为多,新闻信息量偏少,缺乏深度、广度,加上程序化的写作模式,缺少可读性。

有线电视作为新兴的媒体形式在校园新闻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直观的图像传递校园新闻,使校园新闻的现场感和画面感大为增强,深受师生喜爱。目前,很多高校已实现了有线电视进宿舍,大大促进了校园文化在师生中的传播。但因为有线电视专业技术人员缺乏,设备紧缺、节目质量差、效率低等问题也不容忽视。

此外,论坛、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使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如虎添翼。这种新兴媒介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并使具有良好的互动性、及时性、丰富性。但是在如今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各种信息鱼龙混杂,这要求新闻宣传注意净化网络环境,积极引导加以规范,树立媒体新思维,抢占舆论制高点,深化对网络新兴媒体的战略认识,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在校园特色文化的宣传中,主流媒体要发挥在舆论宣传引导中的中流砥柱作用,通过公开、公正、权威的评论和报道,提高新闻媒体驾驭全局、服务大众的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加强和各个媒体的相互交流,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校园特色文化的传播和建设。

【参考文献】

[1]刘林.加强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10,9(2):163.

[2]姜艳红.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考新时期新闻媒体的相关问题[J].山西科技报,2011,15:1.

跨文化新闻传播 篇4

关键词:新闻,跨文化传播,新闻翻译

众所周知,语言在文化中占有重要的比重,文化与语言息息相关,语言无法从文化中分离出去。一句日常用语,将其使用在不合适的场合,或者说得不合说话人的身份,甚至违背了他人的习惯与风俗,就无法实现交流与沟通的目的,甚至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1]。因此,在进行跨地区、跨文化传播时要格外重视语言的作用。同时,在翻译中要将文化与语言的关系进行正确处理,使其达到传播的效用,促进我国新闻跨文化传播的发展。

1 新闻翻译问题

1.1 文化差异

每个国家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差异,所以,在进行新闻翻译时,不仅要将新闻的内容准确地翻译出来,还要把语言所包含的文化内涵表达出来,达到跨地区、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目的。

首先,翻译人员要注意许多意思相同的词语在不同国家中代表的不同文化意义。例如,在中国文化中的“龙”是一种吉祥的动物,可以表达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许多中国人喜欢使用龙作为名字,同时也将自身视为龙的传人。但是在英语中与龙具有相同意义的“Dragon”,是魔鬼的代名词,同时也用于凶悍的人妇、邪恶的人。因此在翻译的时候,要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避免出现翻译失误。

其次,许多动物在不同的文化中会使人们想到不同的意思。所以在进行新闻翻译的时候,要注意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2]。例如,中国在形容人们贫困不堪时,多使用牛马不如(The dog's life)来表达生活的艰辛。但是在西方国家,人们认为牛马的生活是安静、幸福的生活。所以在进行语言翻译时要使用“lead hard and miserable life”。这样可以准确地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使外国人民对文章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对外进行文化传播的目的。

最后,许多语言在中国多用于贬义,但是在西方国家中却不是贬义词,是中性词,甚至是褒义词。特别是政治方面的词语,要注意自身所处的立场。虽然语言是不具备政治色彩的,但是因为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词语使用在不同的立场上,会使人们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3]。例如鸦片战争对于英国人和中国人,其代表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对于英国人来说,鸦片战争是一场取得胜利的战争,而对于中国人民来说,鸦片战争是一场不堪回首的战争。所以在进行新闻翻译的时候,要谨慎使用政治词语,要保持自身的政治立场,不然不但无法起到和平宣传文化的效果,还容易引起政治事件。

1.2 翻译原则的不同

因为不同的国家在思维方式、意识形态、国家制度、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在进行新闻翻译的时候,不仅要达到语言转换的目的,还要促进不同国家的文化沟通和交流。所以在新闻翻译时,不但要注意文化差异,还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做到内外有别,二是确定受众对象。因为新闻翻译的受众对象是外国人,他们对中国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特点、政治环境的了解程度与本国的读者有所不同[4]。所以在对新闻进行翻译时,翻译人员要做到灵活使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相同的意思。例如,国家领导对下属表示关心时,常常会问及一些家庭的情况,比如:“夫妻感情好不好?”下属回答:“好。”这样的问话在中国是礼仪习惯的。但在西方国家,这样的问话属于侵犯他人隐私。所以在进行翻译时不但要保留原文的意思,还要使其符合外国人的习惯,可以表达为:“Then Chairman talked with me.He was pleased to know that we had a happy home life.”(主席和我进行谈话,他很开心知道我们生活幸福)。

其一,美国时代周刊中的中国报道可以达到它的传播效果,这是因为其可以准确抓住受众对象是中国人这一点,为了让中国的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对中国报道的文章产生一种亲切感和认同感,进而提高美国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对中国人的影响。同样的,我们在进行新闻翻译时,要注意增加外国人民对新闻报道的亲切感和认同感,使其可以充分了解中国的文化内涵。但是,对于中国比较通俗的事件和人物,如果只是简单地翻译出来,只会让外国人无法理解,而且也无法达到文化交流的效果。

例如,有关报道上写道:“孔繁森同志是我国新时期的焦裕禄。”假如把“焦裕禄”和“孔繁森”两人的名字直接翻译成英文,则会使许多外国人无法理解其中的意思。这是由于他们对“焦裕禄”和“孔繁森”两人的事迹并不熟悉,所以译者不能直接将人名翻译成简单的汉语拼音,而要使用通俗的语言加以说明,使他们可以了解报道的意思。

其二,在我国的报道中有写到:“在湖南林县有一位朴实的农民,带着他的家属以及十个孩子,在当地挖了6年的山,终于开挖了一条960米长的引水渠。近日,60岁的郭德胜被人们传颂为当代的‘活愚公’。”假如把“活愚公”直接翻译成“Live old man”.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正面宣传的功效,还引起人们的误解。所以在进行翻译时,翻译人员要把词语内涵表达出来,因此“活愚公”可以翻译成:“An old man with a spirit of challenge.”(一位勇敢而且具有挑战精神的老人)。这样才能提高人们对译文的理解,使其可以明白译文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同时,在必要的时候对词语进行解释性翻译,可以有助于读者跨越不同文化和语言的障碍,达到预期的文化传播效果。

其三,在一些文献当中将“和平统一”翻译为“peaceful unification”是不正确的,因为台湾从古至今就是中国不可分离的重要部分。目前人们常说的中国和平统一,主要是指台湾回归,是指祖国的再次统一,而不能表达为第一次统一。所以可以把“和平统一”翻译为“peaceful reunification”,这样不仅可以表达出现自身的立场,又可以表现自身的政治观点,而且也提高读者对语言的理解。从而提高国际间的文化传播效果。在另一方面,翻译人员在处理译文的时候,不但要顾及文化和语言的情况,还需要坚定自身的“政治立场”。而且在进行文化传播的报道中,译文的政治调子不能过高。优秀的翻译要在翻译时处理好文章中涉及“政治化”的情节和言语,使用委婉的方式表达作者的思想,从而提高外国读者对报道的接受程度。

2 结语

在进行新闻翻译时,翻译人员要形成这样一个准则:不但要在翻译语言上进行准确表达,还需要提高文化差异的解决能力,从而有效促进文化意识的提升。同时,提升文化意识是推动国家文化交流与沟通的重要部分。由于新闻翻译存在对外进行文化传播的特点,所以要考虑到不同国家的读者的理解能力,才能真正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从而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参考文献

[1]吴志芳,廖莎.目的论指导下的新闻英语编译[J].理工高教研究,2007(3).

[2]陈璟.刍议国际新闻编译中的跨文化交际策略[J].新闻知识,2007(9).

[3]杨东.国际新闻编译的国际传播思考[J].青年记者,2007(22).

新闻传播在社会文化的影响论文 篇5

摘要:新闻公开传播新近发生的信息,它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往往都是通过大众对它的接受从而对社会产生作用的,如果播出新闻没有人看和关注,那么它本身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社会文化体现的是一个民族社会意识的形态,在社会文化不断发展过程中,新闻传媒一方面不仅推动着社会文化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它还担负着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担,与此同时也负有社会文化传播与传承的职责,最终对人民群众的心理产生影响。所以,研究新闻传播对社会文化与心理的影响是很有必要的一个话题,本人查阅相关资料,对此课题有了一定的掌握与了解,希望提出的意见可以对业内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闻传播;社会文化;受众心理;影响

一、新闻传播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一)社会文化的意义

社会文化是影响我国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社会文化促进着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它是由人民群众创造和传承的,具有地域、民族特色,并对社会群体有着广泛且深远的影响,社会文化为人民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为人民群众文化精神需要的满足做出了贡献。要想推动社会文化的长远发展,就必须要利用依靠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类型载体,这些载体处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日益成为我们基本生活标配的基本要求。

(二)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1.新闻传媒促进社会文化的和谐发展

在我国的政策号召下,要求新闻媒体必须坚持正确的导向,弘扬社会正气,在促进社会文化和谐发展的进程中,新闻媒体一定要承担起繁荣文化、传承文明的责任重担。虽然现如今的世界格局呈现和平发展的状态,但是仍有部分地区依然存在着战争的硝烟,人民群众没有幸福的家园,所以和谐发展是世界的大课题,和谐的社会文化也就成为了先进的思想文化。对于我国而言,只有在和谐社会文化的引导下,我国的社会政治与经济才能在健康的.环境里快速发展。这就要求新闻传媒要积极传播正能量,宣传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人物都能起到很好的典范作用,用英雄事迹去感染一群人。

2.新闻传媒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新闻媒体一方面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还担负着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担。自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飞速前进,社会文化多样性的特征也慢慢展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想,在社会舆论的形成过程中,我国新闻媒体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并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本着坚持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红心,始终不动摇尽职尽责工作,为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之间搭成一座沟通的桥梁。由此可见,新闻传媒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构成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有着很大的推进作用。

3.新闻传媒为社会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提供推动力

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能保留至今,离不开传播与传承,新闻传媒在社会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文化的传承通常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口头”流传,第二种是古代的史书记载,对于民间的百姓一般是用日志、传记等形式记载的。口头流传这种形式有它的局限性,因为随着传播群体人数的增加,传播的信息真实性、准确性也越来越低,可信度还是存在疑问的。古代的史书通常由史官管理并记载的,对于这种带有官方性质的文书在当时皇权至上的环境中,我们对它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也存在着一定的疑问。可是随着新闻媒体的出现,这种情况就大有好转。随着三大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的发展,社会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也达到了空前繁荣的程度。在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确处理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在多元化的世界中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

4.新闻传媒促进社会文化的创新,增强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活力要想不断发展就必须要有创新,创新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同时创新也要求我们必须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毕竟它是社会文化发展的源泉和不竭动力。新闻媒体在传播新闻信息的时候,要求信息来自于生活并且还要立足于生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人民群众,始终坚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第一位,营造出一个健康的发展环境,促进社会文化的创新和增强社会文化的发展动力。

二、新闻传播对受众心理的影响

(一)受众心理的意义

在快速发展的社会里,新闻这一行业已无可厚非地成为信息传播交流的主要途径,它在传播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闻的受众作为新闻传播环节中最后的接收者,是一个分散又数量庞大的群体,这个群体具有不稳定性,随时都在发生着变化。新闻工作者所获得的信息也是在特定接收部门进行处理,把这些具有特征性的表面信号转化为可对受众产生相应的神经刺激的声音、画面等,因为这种刺激的影响,受众群体就会对新闻传播内容有所反应,最后刺激反应转化成社会言行。受众心理的意义的显现,让新闻传播者随后也认识到了解受众心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发现从前那种只重传播、不谈效果的传播方法已经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格格不入了,便开始鼓励新闻工作者寻求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写作方法。

(二)对受众心理的影响

1.定势心理

由于新闻传播的影响,人们往往会在大脑中对世界形成固定的印象和观点看法,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支配和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心理。因此,定势心理在某些程度上会影响人们大脑接受新的思想,从而一直坚持那些保守的思想。当保守偏见的思想体系根深蒂固时,受众就会把视线转移,从而不重视挖掘那些真正的事实。当受众团体被新闻传播的内容影响时,就会出现用定势心理来解释传播本身含义这一现象,它会影响受众对传播内容的选择,也会影响受众团体对新事物的理解和接受,从而导致传播信息在受众群体中产生理解上的误差。由此可见,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受众群体在定势心理下获取的新闻是与真实事实有一定偏差的。

2.投射心理

投射心理是指受众群体在接受新闻信息时,把自己本身的经验和情感投射到某一具体的对象身上的一种心理现象。它不仅能帮助人们理解新闻传播的内容,还可以使传播的内容受到一些主观因素的投射而使认知造成偏差,随之产生消极情绪和行为。例如:现在引起热议的一种新闻,就是“面对摔倒的老人要不要扶起来”这一话题。看到的新闻报道说好心帮忙的人最后反倒变成“肇事者”这一现象,使受众一方面对这一现象感到气愤,另一方面又在投射的心理下萌生出“还好我没遇到这种倒霉事”的庆幸心态和“好人难当”的自我暗示以及相互忠告。这一系列与传播者传播意图相违背的言论,是传播效果异化的典型表现。

3.期望心理

期望心理指的是受众群体对传播媒体始终保持一种有所期望的心里,受众群体会认为媒体可以满足他们的一切需要。根据数据显示,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要想收到积极的回应,媒体播出的内容就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否则就会有相反的效果。特别是在新闻传媒快速发展的今天,新闻的作用日益突出,从而致使人们对其的期望值也在不断提高,觉得传媒是“万能”的,认为它可以解决自己生活中出现的所有问题,维护他们的根本利益。4.联想心理在新闻接受的过程中,受众群体在对新闻信息产生认知的第一步是从知觉开始的。他们常常以输入感觉信息为基础,随后对其进行加工转化,通过理解、判断等过程形成对新闻信息的整体感知。可是,经过这些并不能使信息认知完全,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就是联想。只有联想才能使信息以知识或经验的形式储存起来,呈现出“一加一大于等于二”效应。可是由于受众人群自己本身有着不同的经历,很可能使信息产生负面的影响和效果。

三、如何提高新闻传播的效果

(1)作为新闻媒体,我们身上的责任不单单是传播信息,我们还要有一定的意识能够对未来发生的事情做预测。所以要求新闻媒体工作者在报道中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把握好受众的利益,积极改善人民的生活。

(2)新闻传播应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每一个受访者的个体差异性,准确展现出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把新闻的热点和焦点放在从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去寻找,保持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维护人民群众的权利。

(3)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自己在社会文化中的角色,积极传播正能量,坚持正确的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正气,为社会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奠定基础,为我国的社会政治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4)正确利用新型媒介进行传播新闻信息,例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随着E时代的快速发展,很多新型媒介都有了很好的发展,既然有这个条件,我们就要正确利用起来,让人民群众及时获取新近发生的新闻信息,加强传播者与受众者之间的联系。

四、总结

现今的社会是一个知识型社会,更是一个处处充满竞争的社会,新闻传播对社会文化和受众心理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因此,新闻传媒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多平台、多角度进行传播。本文通过多个角度对它的影响进行分析与研究,最后给出提高新闻传播效果的对策,希望可以对日后人们的研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李彬.传播学引论[M].新华出版社,1993,10.

[2]马斯洛等著.人的潜能和价值[M].林方主编,华夏出版社,1987,5.

[3]李鑫.新闻传播对社会文化的发展[J].中国传媒科技,.

[4]邓馨.中国证券类电视节目发展路径初探[J].湖南师范大学,.

[5]杨芳芳.大众传媒与人文精神的建构[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跨文化新闻传播 篇6

【关键词】美国;新闻传播;商业社会;文化冲突

【作者单位】聂宝玉,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20世纪初,美国消费主义盛行,期间电影、无线电广播迅速发展。消费广告通过报纸、广播、电影等传播渠道,宣传商品及消费理念与生活方式,消费文化开始蔓延。其核心就是通过大众传媒和广告宣传创造出消费欲望,并在提供商品与服务中标上自我表达及身份认同的象征,美国消费主义文化对新闻媒体及其专业主义精神产生了较大冲击,媒体消费主义由此滥觞,新闻报道日趋于商业化、娱乐化,软新闻开始激增。新闻标题更加耸人听闻,内容则充满了各种故事化桥段,以吸引受众关注。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美国新闻媒体受大众传播及泛娱乐化影响更加深重,大多美国新闻媒体为了商业利益抛弃了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去迎合消费主义、个人主义、公民新闻和大众传播泛娱乐化等商业社会文化趣味。

一、美国新闻传播与消费主义文化的冲突及影响

1.消费主义促使新闻传播向新闻消费主义转变

信息经济对美国传统新闻传媒形成强大冲击,《今日美国》2013年发行量是142万份,2015年则萎缩到98万份。股市融资也因收益较低,出现融资困难。因此,在没有任何政府补贴与外部资金注入情况下,为了自身生存,新闻媒介更加重视销量或收视率。通过娱乐化及软新闻方式,突出标题和故事化报道,在新闻报道内容中制造悬念与煽情细节等,以勾起公众对新闻的消费欲望。媒体文化研究及批评家尼尔·波兹曼指出,美国许多新闻传播内容开始变得零碎,严肃调查及具有新闻价值的传播内容较少,甚至变为纯娱乐化新闻。许多新闻媒体开始忽略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的调查性新闻报道,而扩大其商业相关版面或节目,加大对公司腐败现象及商业相关调查性新闻报道,为高端受众提供偏爱的新闻消费内容,而这些高端的商业精英群体正是广告商最关注的受众目标。

2.过于重视广告收益导致在新闻信息传播中出现偏差

在美国新闻专业主义精神中,为读者提供公共服务是其根本宗旨。然而在利益最大化的商业目标面前,新闻传播内容也变身为商品。为了让商品卖相更好,新闻传媒会用戏剧化手法包装新闻内容,或将其剪辑为故事性、观赏性较强的段子,甚至不惜传播虚假新闻信息。如ABC与NBC播出的《没有公开的故事》《没有结果的秘闻》等,就以挖掘美国联邦调查局近二三十年来的内部阴谋角力、犯罪秘闻等新闻为主,并以新闻为背景,掺杂各种道听途说的信息来吸引观众。“把节目播给观众看,之后把观众卖给广告商”是美国电视台基本运营准则。由于新闻传媒过于注重广告收入,在广告商的利益诱惑与胁迫下,新闻记者会丧失中立性,新闻媒体也会任由摆布,极易丢掉客观与真实的新闻准则,导致新闻传播出现偏差。不过,广告毕竟是大多美国新闻媒体能抓住的唯一一根救命稻草,因此,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建议传播媒体要掌控好广告与节目制作的关系,如果广告商成为节目主宰,就无法成为拥有新闻专业精神的媒体。

3.新闻媒体的公民概念与商业传播中受众个体文化消费概念的冲突及影响

在商业传播概念中,个体即消费者,媒体以最大限度满足受众个体文化消费需求为传播目标,满足受众追求某种快感和欲望的精神需要从而完成自己的预期盈利目标。这与美国及西方媒体领域提倡的将受众当作公民,媒体应具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为公民提供知情权及明确法律确认等原则相冲突,屈从于受众个体文化消费需求直接导致软新闻增多。硬新闻是指涉及国家政策及民生福祉、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严谨客观的新闻内容;软新闻则指与大众利益关联不大,趣味性、知识性较强,情感含量较多的新闻。相较而言,硬新闻及调查性新闻成本、难度均较大,更易触及攸关方利益,代价较高。为了迎合受众个体文化消费需求,新闻媒体会用故事形式去报道新闻,寻找和报道耸人听闻的社会新闻或民生题材以吸引受众关注。如美国CBS电视台等时政相关脱口秀节目,以嘲笑、调侃、贬损等叙述方式替代严谨客观的新闻叙事。如果公众大量接受此类报道,就会出现对新闻信息的理解接受偏差;另外,大量报道各类名人八卦、丑闻,侦探、犯罪与监控类等题材新闻去迎合受众,也会让新闻媒体将更多精力放在新闻文化消费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二、美国新闻专业主义与公民新闻的冲突

众所周知,美国社会的个人主义及相关文化较为突出。体现在新闻传播领域,如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公众普遍对传媒及相关公共事务新闻表现冷淡。美国新闻界反思认为,要以贴近生活的新闻报道吸引公众。美国学者斯坦利·巴兰将其总结为:“公民要参与报道重要的公民事件”,以民主方式参与到公共事务审议当中,监督政务部门解决问题,进而体现公民个体价值。公共新闻在美国新闻界掀起了改革公共事务报道的热潮,延续至信息经济时代,形成公民新闻。美国新闻界并没有对公民新闻进行清晰定义,大致是通过互联网、自媒体等渠道 “发布自业余新闻工作者的第一手新闻报道”的传播行为。公民新闻具有时效性强、传播速度快、个人化和移动化等特性,而参与者也具有非职业化、独立性、自发性等特点。公民新闻的非专业性颠覆了美国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打破了传统媒体新闻话语主导权另外,改变了传统新闻传播的传者中心模态,向受者中心模态转变。随着Facebook、Twitter等在美国及西方国家流行,人人均都可能成为信息传播者,并在信息发布后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新媒体互动平台便捷性与巨大信息能量,让多对多传播方式成为可能,但也带来无法验证新闻真实性和客观性的矛盾,让美国新闻专业主义精神面临尴尬。一方面,互联网及自媒体成为突发事件的第一发布者,某些爆炸性新闻也多出于此,稍微迟疑便会与之失之交臂;另一方面,由于公民新闻传播者缺少新闻专业素养,不具备验证真伪的能力,新闻准确程度难以掌控。网络时代信息传播源的多样化及快速传播特点为美国媒体的新闻生产提供更多了源泉。因此,保持新闻敏感性,准确快速地对海量信息进行甄别是信息时代新闻从业者的必备技能。

三、新闻传媒受大众文化传播的商业化、泛娱乐化影响

大众文化传播具有主体广泛性、传播内容通俗化、商业化等明显特征。在市场经济下,大众文化有巨大的消费含量,成为商业领域重点关注对象。在通俗化、娱乐化的“快餐文化”价值观引导下,为了吸引受众求新、猎奇的心理,美国还出现“洋葱”等专门生产假新闻的网站,泛娱乐化的大众文化传播理念也深入美国等西方新闻界的价值观中。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网站,更愿意提供娱乐性和趣味性强的新闻,以满足受众的需求。各类夸大事实、故作煽情的新闻泛滥,碎片化信息受到追捧,假新闻不断出现,这与传统新闻媒介倡导的深入调查、深度报道新闻理念相悖。

综上所述,美国新闻传媒虽然十分强调新闻媒体和职业者自律,但迫于经济压力及企业盈利目标,有迎合赞助商现象,甚至让广告商成为传播内容的主宰;美国新闻媒体没能更好地贯彻为公民服务的理念,而是将迎合受众的文化消费需求作为经营首要原则;在大众传播快餐化、碎片化、泛娱乐化的影响下,美国新闻媒体贯彻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坚持深如调查、深入报道的新闻理念不够坚决,甚至出现迎合公民新闻趣味的现象。虽然美国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受商业社会文化影响较深,但不能否认其对美国社会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还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蒋建国. 消费主义文化传播与西方媒体社会责任的缺失[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6).

[2]吴飞. 新媒体革了新闻专业主义的命?——公民新闻运动与专业新闻人的责任[J]. 新闻记者,2013(3) .

[3]韩祎,孙婧. 英美新闻报道折射英美文化研究[J]. 新闻战线,2015(2).

[4]商娜红. 职业化背景下的英美新闻自律:一个历史透视[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新时期跨文化新闻传播研究 篇7

一、我国跨文化新闻传播的背景

(一) 新闻全球化传播

自从进入21世纪, 世界经济快速发展, 科技不断的创新。由于经济科技都在进步, 就给人们创造了更方便的生活。而信息传递迅速就是主要的特征。现在由于通讯设备先进, 信息交流变得更容易。但是想要达到平等的信息交流, 还存在一定的困难。现在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 各种跨文化信息整天都充斥在视野当中, 所以人们想要了解其他的国家和民族的有关信息还是很方便快捷的。信息社会, 对于跨文化新闻的传播还是起到了一定的助力。

(二) 全球文化冲突

我们的世界是由不同的民族和国家组成的,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特点。有些民族和国家的观念与其他的国家甚至是冲突的。所以想要在世界文化大融合的情况下, 把自己国家的文化传播出去, 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因为每个地区对待文化都有差异, 想要达到跨文化交流, 就要在传播理念上能够达成共识。目前全球都处于语言被过滤的阶段, 从国家向民族转化。而这一过程会限制跨文化传播, 因此会借助新闻传播的方式促进文化的传播。

二、我国跨文化新闻传播的现状

现在的世界是信息交汇的世界, 信息传递迅速。但是现在由于是发展融合的阶段, 经常会出现由于国际信息秩序的不完善、不平等, 导致许多国家的跨文化不能及时、正确地传播出去。尤其是我国的快速发展, 对其他的国家在经济上和世界政治地位上都造成了一些威胁。因此有很多国家会故意误读我国的跨文化新闻, 甚至排斥我国的跨文化传播交流活动。我国在跨文化新闻传播过程中, 也有很多的不足。由于西方国家和我国的新闻解读方式和重点不同, 所以我国的新闻编码解码与其他国家的不同, 是会导致其他国家对我国的误解。相应的, 如果我国没有充分地了解某个国家的新闻传播方式, 也会产生误解现象。所以要争取在保留自己国家跨文化传播的特点下, 和其他国家在一定的程度上, 保持统一的传播方式。因此要改变我国新闻稿件的写实方式, 就是由于误解, 才会导致很多国家对我国都不理解, 报道的都是我国的负面新闻。

三、对我国跨文化新闻的研究

(一) 对本土文化加强认识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想要得到世界的认可, 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文化。我国要想把文化传播出去, 和其他国家进行交流, 达到跨文化新闻传播的阶段, 首先要加强对自己本土文化的认知程度。这样才能在对外情况下, 更充分地解释自己的文化到底是什么, 才能不断增加我国的文化魅力, 吸引其他的民族来主动了解我国的文化。并且为跨文化新闻传播做足准备。同时还需要提高跨文化新闻传播者的整体素质。要在能够理解自己文化的同时, 还能正确、充分地理解国外的文化。为我国和国外的跨文化交流做出正确的解释。

(二) 协调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因为世界民族众多,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不相同, 都会有冲突的地方。所以要把本土的文化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关系协调好, 这样才能促进我国跨文化新闻交流。比如, 我国一直把龙作为图腾, 称我们华夏儿女为龙的传人, 这是民族的象征。但是在西方的文化看来, 龙却是邪恶的象征。如果不能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 西方就会认为, 我们民族的人都是邪恶的。所以, 在协调好关系之后, 把文化信息构架成新闻, 才能顺利传播出去。

(三) 发展本土文化特点, 吸引世界文化

我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 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是没有断绝传承的国家民族。因此我国的文化是神秘的, 是悠久的。这对于很多国家来说, 都充满了吸引力。没有哪个国家, 能有我国这样的历史。我国可以着重发展中国风文化, 让世界各族人民主动了解我们的文化。让他们与我们主动进行跨文化交流, 这样也可以为我国的跨文化新闻交流增加经验。

四、结语

跨文化新闻交流, 是促进国家与国家之间了解的重要方式。也是世界各族人们互相了解的主要渠道。虽然随着我国的经济和国防实力的崛起, 在国际中的话语权越来越重, 但是在跨文化交流方面, 我国仍然做不到可以向任何一个国家传播的程度。除了我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差异较大, 让其他种族一时无法接受, 还有就是由于某些国家的恶意抵触、拒绝交流的导致的。但是他们的拒绝是不能阻止我国跨文化新闻的交流的, 因为我国正在强大。

参考文献

[1]谢奇凡.新时期跨文化新闻传播研究[J].新闻传播, 2014 (02) :214.

[2]刘杨.关于跨文化新闻传播的研究[J].决策探索 (下) , 2015 (09) :65-66.

[3]吴明才.跨文化新闻传播的问题与分析[J].新闻与写作, 2014 (12) :91-93.

网络新闻传播与新闻文化研究 篇8

为能从构建新闻文化的视野下, 更加清晰地剖析网络新闻传播的文化要素, 本文试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窥探网络新闻传播与新闻文化之间的微妙关系。

一方面, 从行为主体的角度来看。相较于传统媒体, 网络是一种偏向于个体化、个性化的传播媒介。参与到网络新闻传播进程中的行为主体既包含网络媒体组织, 也包含大量的个人。有学者将网络称之为“个体意见的聚集地”, 由此体现个人在参与网络新闻传播中的广泛性和自主性。由于网络所提供的交互性平台和意见表达渠道, 个人可以成为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主导者, 借助网络来完成信息传递。网络新闻传播的行为主体呈现出复杂、多元的特点, 由于网络这一新兴媒介提供了个性化的信息和意见交流空间, 使得更多的行为主体参与到新闻传播过程中来, 充当着“受众”、“传播者”等多重角色。因此, 这些身份多元的行为主体在构筑网络新闻文化时, 自然会使之附带上个性化的标签。网络新闻传播参与个体的多元化特征, 让更多的个体或者组织成为新闻文化构成过程中的组成分子, 而个体或者组织的行为意识也将渗透到新闻文化中, 令其展现出多样化的面貌。由于网络新闻传播的行为个体在参与信息传播中可以隐匿自身的真实信息, 再加上网络传播的把关制度尚不完善, 这些因素都使得网络传播行为个体并不会完全遵守传统新闻媒体的客观性、真实性等新闻要素, 而仅凭个人意识去传递各种需要辨别的信息。网络新闻传播在行为主体方面的复杂性, 使得整体的网络新闻文化呈现出一种精华与糟粕并存的处境。网络新闻传播对新闻文化的渗透和引导, 无疑值得引起所有新闻从业人员和研究人员的关注。

另一方面, 从行为方式的角度来看。如今网络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 借助不断跃进的网络技术力量和人才供给力量, 网络媒体在资源信息整合方面获得了很大的进步。当然与传统媒体相比, 网络媒体在新闻传播的行为方式上面也具有新的特点。比如网络媒体可以与受众展开实时互动, 或者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留言等为一体的信息传播格局。除去网络媒体组织之外, 网民也是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主体。他们在传播网络新闻和建设网络新闻文化时, 也会有着自身的行为方式特点。BBS论坛、博客、微博等等这些信息传递渠道, 都为网络个体传播信息的行为给予了技术保障。而网络所具备的密集人际链条以及“滚雪球”式的信息传达方式, 可以使得消息源急速“放大”, 个人的信息传播行为可以在网络媒体上获得广泛传播的机遇。网络新闻传播的新型新闻传播模式, 使得新闻文化具有了一种“速成性”、“多元性”的特点。一方面, 新闻文化如同速食食品一般, 成为受众的一次性新闻消费品。文化的内涵往往被置于“眼球效应”之下, 信息的深度往往不再受到足够多的重视;另一方面, 网络新闻传播的大量交杂信息, 又使得网络空间可以涵盖大众文化的多元性表征, 一些原本难以受到关注的信息或者文化, 都可以在此谋求到一席之地。网络新闻传播对于新闻文化的深刻影响, 由此可见一斑。

由上可见, 网络新闻传播在行为主体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的特征, 会对新闻文化产生显性的作用。但是, 网络新闻传播与新闻文化之间的关系, 并非是单一线性的, 而是交互式的一种相互关系。也就是说, 新闻文化也在影响着网络新闻传播的行为主体和行为方式, 使之遵循着新闻事业的某种既定模式。包括网络媒介在内的大众媒介正在合力塑造着新闻文化, 与此同时, 新闻文化的理念也在不断作用于媒体运作体系中, 使得网络新闻传播在新闻文化的熏陶下进行良性运转。

总之, 网络新闻传播与新闻文化之间的交互关系, 正好是媒介与社会之间互动关系的印证。我们应正视网络新闻传播与新闻文化的交互性, 以便保障两者的共同健康发展。

摘要:网络作为一种新兴媒体, 在构建新闻文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旨在以网络新闻传播模式为研究视点, 着力于探究网络新闻传播具备何种新闻文化构建要素, 以及对新闻文化产生着怎样的影响力。此外, 网络新闻传播与新闻文化之间存在着交互关系, 是新时代媒介和文化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

关键词:网络新闻传播,新闻文化,构建,相互关系

参考文献

[1]张晓冰.网络媒体与网络新闻传播[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 (1)

[2]李厚仁金绮.网络信息传播特点浅析[J].活力.2009 (13)

跨文化新闻传播 篇9

跨文化新闻传播是指在新闻采集、制作、传媒、接收等一些列过程中对拥有不同文化、不同符号的人群进行的传播和感应活动。这种跨文化的新闻传播在表现形式上包括全球范围内不同区域、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群体之间的新闻传播;从大众媒体的角度来讲主要体现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群体之间的新闻沟通与传播, 并发挥着文化的纽带联结作用。

2 跨文化新闻传播的文化差异特点介绍

2.1 跨文化新闻传播在全球化背景下呈现出矛盾性和冲突性

全球化背景下, 跨新闻传播在由民族和国家主导的国际传播语境下, 使得不同文化层面的新闻传播呈现出很强的矛盾性和冲突性。从国家层面来讲, 由于当前国际不同国家的政治体制影响下, 新闻传播的主导形式和传播理念分为集权型、自由型以及社会责型, 再加上当今世界国家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以及利益导向等存在的差异性使得跨文化新闻传播从国家层面上不可避免的要出现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从民族层面来讲, 基于当前世界范围内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不同民族在新闻传播中的理念不同, 很多民族往往存在将本民族文化封闭起来而出现排他性的文化部落主义倾向、狭隘民族主义主义倾向, 以及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时常表现出的以本民族文化优越性去同其他民族文化类型的新闻传播进行的抗衡。在这样的民族为主导的传播语境下, 许多民族为了维护本民族的文化主权,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往往采取各种制约和限制, 甚至一些具有很强宗教色彩的民族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表现出来很强的极端性, 为跨文化新闻传播设置了重重障碍。

2.2 全球化文化霸权背景下, 我国跨文化新闻传播面临巨大挑战性

不可否认的是, 伴随着全球化形势的日益加深, 文化双刃剑的效应逐步明显, 由文化衍生出了诸多全球性的政治、经济支配倾向, 西方在文化上明显在主导者全球文化发展趋势。据统计, 全球每天的国际新闻中竟然有搞到80%以上的信息是来自于西方的通讯机构, 已经对全球的新闻传播形成了绝对优势的控制权, 使全球新闻传播呈现出明显的单向性。全球化文化霸权的出现, 往往报道的不仅仅是单纯的事件新闻, 更突出的表现在对事件发展方向的决定权上。在跨文化的新闻传播背景下, 全球化范围内的西方文化价值观尤其是美国文化的价值观正在以更深层的影响着全球新闻传播的效应, 并逐步成为世界新闻传播的重要衡量标准。

在这样的背景下, 中国跨文化新闻传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具体表现在:从世界范围内新闻传播的中心性来看, 中国新闻传播明显处于边缘地位, 在国际新闻传播中处于弱势国家行列, 对全球新闻的主导性和决定性根本没有话语权, 对世界范围的新闻影响效度有限;从我国新闻传播的力量与能力来看, 我国向世界播放新闻的能力依然显得微不足道, 从数量上处于绝对弱势地位;在世界范围内对重大事件报道的力度来看, 我国新闻媒体往往缺乏自己的声音, 从供给上过分依赖于外媒。中国跨文化新闻传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使得我国在新闻传播中往往充满诸多偏见和误解, 对我国跨文化的差异形成巨大障碍。

3 跨文化新闻传播呈现出的主体差异性表现

首先, 这种文化差异性表现在语言符号上。

新闻传播也是靠语言符号作为媒介的;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新闻传播, 必须要借助与翻译的杠杆实现跨文化传播。要想通过翻译实现本区域内、本民族内的新闻事件向其他领域传播, 就涉及到翻译过程中的语言符号问题。文化差异性在语言符号的差异性除了受本区域、本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民俗风情等因素制约外, 还受新闻记者自身素质、翻译者的自身文化素质的制约和限制, 因此这种差异性受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性非常强, 对语言文化的理解程度、新闻工作者以及翻译者的自身素质以及思维方式等都会引起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语言符号的变化。以汉语为例:在以汉语作为主要的怨言符号进行新闻传播时, 会在语言中大量使用一些修辞、古语甚至是一些比喻等;对于国外的新闻工作者来讲, 由于自身对中国语言文化了解的深度和程度不同, 在新闻传播中很同意出现一些漏洞或者是情感上的误解, 甚至是被一些国外新闻接受人理解为一些空洞无实的新闻内容。

其次, 这种文化差异性表现在文化价值观上。

跨文化新闻传播在主题上的差异性还突出的表现在文化价值上。文化价值在不同主体之间有着不同的存在形式, 具有质的的差异性。对于生活在不同文化价值体系中的新闻报道主体,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往往自觉或不自觉的就渗透着各色各样的文化价值特征。例如, 在我国, 往往倡导和谐、团结的文化价值, 崇尚互帮互助、仁、礼、和等社会规范;而在西方国家, 则更多的是倡导一种自由、平等的价值观, 崇尚个人主义、私有财产和个人利益往往高于集体主义。因此, 在这两种不同的文化价值领域, 一些新闻传播者往往过分倚重或偏好某种文化价值而使新闻传播带有很强的文化差异性。

再次, 这种文化差异性表现在社会规范上。

受不同地理、历史文化因素因素影响, 不同文化主体在社会规范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 间接的作用于文化层面上, 就形成了文化的差异性。社会规范是长期以来人们通过自发形成的一种习惯模式, 为社会中绝大数成员所认可并遵守。不可否认的是, 社会规范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 往往会对文化产生很强的差异性, 也会从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新闻的传播。

4 我国跨文化新闻传播中的文化差异应对策略思考

4.1 我国新闻传播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文化的差异性, 夯实新闻传播的文化基础

充分认识到全球范围内不同区域间的文化差异性, 尤其是中西方存在的文化差异, 这是我国做好跨文化新闻传播中首要的前提, 毕竟新闻在不同区域、不同民族所面临的都是形式各样、种类各异的文化;文化的不同为新闻的传播带来巨大的差异性。因此, 我国新闻媒体从文化差异性的视角来清醒的认识文化的差异性是一个必要的过程。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要加强对目标文化的了解, 坚决杜绝用仅仅本民族的文化眼光和文化眼光去衡量和评判其他文化类型的新闻报道;同时, 我国新闻传播中进行跨文化传播时要有创新的勇气, 敢于抛开传统的、原有的文化视角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认识其他区域、其他民族的文化, 从客观的角度全面审视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 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全面的结论;在新闻职能上, 中国新闻传播要根据中西方在文化上的差异性, 充分考虑和研究西方媒体受众的心理, 在中西方正面与负面报道中把握好平衡点;我国新闻传播要坚持自主性和独立性, 不能按照西方新闻媒体的观念来予以运营管理,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夯实新闻传播的文化基础。

4.2 中国新闻传播过程中要不断创新文化的亲近性, 提升文化认同感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采取文化的亲近性, 能够有效拉近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文化主体之间的心理距离, 为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奠定必要的心理接受基础;只有在心理上的距离拉近了, 才能为不同文化、不同区域的新闻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和判断, 用中立的眼观审视新闻的可靠性, 进而为分享来自于其他文化区域的新闻开辟新途径, 为实现跨文化的交流与分享奠定基础。中国新闻传播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民族、区域的人文风俗、道德伦理、社会规范、价值体系的不同, 在传播中坚持以人为本, 时时刻刻体现人文性关怀, 能使跨文化的新闻传播实现良好的效果。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提升文化认同感、创新文化的亲近性, 是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新闻传播规律的现实表现。

4.3 我国新闻传播过程中根据文化的差异性要充分协调好本土化与国际化之间的关系

在当前, 面对西方主流媒体对新闻控制的独霸情况, 我国新闻传播过程中更需要正确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关系, 既不能过分的追求新闻的西化, 在新闻传播中跟随西方新闻传播的个性化和自由化, 也不能一味的固步自封, 单纯的以本民族文化作为新闻传播的唯一尺度和标准。因此, 正确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关系就是要实现新闻传播个性化与共生化。新闻的全球化不本土化之间并不是存在着不可割舍的矛盾, 文化的全球化是在尊重文化差异性, 也就是文化本土化的基础上实现的全球化;而文化的本土化又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断融合交流, 推动本土化文化的兴盛。因此,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要坚持文化本土化的特质, 以优秀的本土化文化为主要依托, 同时借鉴和吸收全球化的文化精髓有效实现新闻传播的生机与活力。不可否认的是,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然而现代化的人文气息在全球化和信息时代背景下又显得有些不足, 存在很大的空缺。因此, 作为新闻传播来讲, 一定要清醒的认识到本土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存在的现状, 在传播过程中深深扎根于历史性的民族文化, 彰显中华民族本土文化优势, 同时要积极借鉴、整合和吸收国际化文化的优势, 不能冒昧的将本土文化与国际化文化对立起来;如果真的是那样的化, 那么新闻传播就必将是不开放的新闻传播、是不尊重文化差异性这一现实规律的新闻传播。

5 结语

归根到底, 跨文化的新闻传播面临着现实性特点, 在全球化背景下更是彰显出特殊性;无论是文化层面上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差异, 新闻传播的最终目标还是实现在全球化背景下新闻资源的共享, 使全球范围内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国情下的新闻传播突破文化差异性的障碍, 实现更好的交流和融通。我国新闻传播过程中要根据文化差异性的现实规律, 不断夯实新闻传播的文化基础;不断创新文化的亲近性, 提升文化认同感;根据文化的差异性要充分协调好本土化与国际化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实现我国新闻传播中形成开放、包容、平衡的新闻传播新体系。

参考文献

[1]高丽娟.从网络新闻标题看跨文化传播意识的差异[J].求索, 2010 (1) :193-194.

[2]张璨尹.跨文化新闻传播中的文化差异和因应策略[J].湖北社会科学, 2011 (4) :191-194.

[3]余泽海.跨文化传播与外宣新闻策略思考[J].新闻知识, 2007 (6) :6-8.

[4]丁骋, 陈然.新闻的跨文化传播路径[J].传媒观察, 2011, (11) :26-27.

新闻媒体传播文化的社会责任 篇10

新闻媒体传播文化社会责任的缺失

在西方社会, 对“社会责任论”的解释是:“一种对‘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修正或限制的理论, 同时又称其‘新自由主义’新闻理论。”西方的社会责任论者强调“自由主义”就是新闻自由不受限制, 国家政权完全不能对其进行干预, 从这个意义上说, 这是一种消极的自由。同时他们也主张, 新闻工作者需要对社会负责, 即为了新闻工作者自身的利益与安全, 国家政权需对其进行保护, 从这个层面来看, 新闻自由是受到一定控制的, 是一种积极的自由。同时他们还指出, 新闻工作者也要对自身进行调整, 使自己成为社会安全和自由的“守护者”和“监督人”。如果其中某个报社或者杂志社没有对社会负担一定的责任, 新闻委员会和政府机关必须运用强制手段对它进行“干预”。

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用报告的形式向新闻界提出了许多建议, 其中第一条就是:“大众传播机构应承担作为新闻消息公共传递者的责任 (即社会责任) 。”

在中国, 新闻媒体“社会责任”的内涵更为丰富, 更加强调对社会承担责任。我国的新闻媒体不仅要遵循国际惯例, 同时新闻事业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 更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也就是说除新闻的真实性外, 电视媒介也应该把那些不利于整个社会发展和前进的价值观念拒之门外。

1925年, 世界上第一台电视机装配成功后, 电视以“闪电”之速迅速成为最具社会影响力的大众传播媒介, 对构建良好的舆论氛围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 近年来, 随着商业化大潮的汹涌发展, 提高收视率几乎成为广大电视媒介应对市场要求的共同追求。在这种利益的追逐下, 电视媒介逐渐忽略社会责任, 其中比较突出的表现有:

(一) 新闻媒体传播文化出现信誉危机。信誉缺失的危机正在侵蚀着电视媒介。虽然国家相关部门下达了对某些产品在电视购物节目中“禁播”的规定, 但在相当多的节目中, 这种现象没有减少的趋势, 反而愈演愈烈。除此之外, 虚假新闻也层出不穷, 每年都会有“十大假新闻”新鲜出炉, 例如, 2008年的“华南虎事件”、“纸馅包子”事件都是典型的例子。其实表面上, 这些表现是电视媒介偶然下的媒体失足, 但在其背后, 是电视媒介公信力即将面临巨大的信任危机。

(二) 新闻媒体节目内容低俗、宣扬的价值观念与“主流”相悖。当今社会, 舆论工具倾向媚俗, 很多电视媒介片面追求利益, 单方面迎合某些受众的低层次趣味。例如, 从近两年火速走红的相亲节目中, 广大受众被某些90后的爱情观“雷”倒了。某些嘉宾的“拜金主义”思想, 节目组不加掩饰地对嘉宾“炫富”心理的张扬, 让向来含蓄的中国观众大为惊叹。比如, 在《非诚勿扰》节目中一位家庭条件一般喜爱骑自行车且没有正规职业的男嘉宾问女嘉宾马诺:“你愿意坐我的自行车逛街吗?”女嘉宾毫不犹豫地说:“我宁愿坐在宝马里哭, 也不想坐在单车后座上笑。”受众戏称其为“最雷拜金女”。这样公然地宣传“拜金”、“炫富”的价值观对社会的消极影响可想而知。

(三) 新闻媒体的竞争环境混乱。电视等媒体市场仍然没有一个市场准则以保证其公开、公平、公正。某些电视台的广告价位猛涨, 同时还存在暗箱操作等问题, 使价格的恶性竞争进一步加剧。一些地方电视媒介甚至为了获得受众市场、广告市场、人才市场方面更大的市场份额, 不惜“大打出手”、“恶语相向”贬损对手, 甚至在不同栏目之间为了得到更多的利益也互相诽谤, 这些行为严重地影响了电视媒介的长远发展, 进而加快了媒介生态的恶化。

电视媒介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

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 对电视媒介来说, 这既是机遇又是巨大的挑战。电视媒介的社会责任已然成为事实, 影响并伤害到了和谐社会舆论的构建。因此, 怎样分析原因进而找出解决的方案, 是我们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 经济利益驱动造成媒体节目内容低俗。据数据显示, 目前国内一般家庭搜索到的电视频道大概有几十个。在众多强势媒体的挤压下, 地方电视台可以说生存的空间异常狭小。尤其是近些年来,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加快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 减少了对地方电视媒介的资金和人力支持, 窘迫的境地使某些电视媒介包袱沉重。那么应怎样提高经济效益呢?追求轰动效应以提高收视率成为他们追求的目标。在这种境地下, 他们早已忘记社会责任为何物。

(二) 经营方式的落后僵化。某些电视媒介在实践过程中已经习惯了“官管官办”的模式, 被迫进入市场。制定的战略发展没有根据时代的需要进行调整。在具体的运作上思路陈腐落后, 不懂得化解和防范风险。总的来说, 地方电视媒介在媒介运营的方式、机制、思想、方略等方面没有更具体的策略, 才会出现很多“可笑”的怪招。

(三) 媒体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电视台某些高层领导没有责任观念。某些新闻从业人员政治觉悟和文化素养较低。特别是在一些小的电视媒介, 从业人员在新闻报道中把自己当成是“监管人员”、“特权人员”, 不合身份地使用特权。更有甚者在市场竞争中, 用诋毁和打压竞争对手来获得更多的客户。有些节目为了获得关注, 不惜欺骗受众感情, 制造虚假新闻或“有偿新闻”。还有些市场拓展人员为了让企业打广告, 就吓唬企业要曝光或对其进行批评报道。这样的做法, 只会让媒介本身的形象受损。

(四) 国家对电视媒介的监管不够全面。长期以来, 电视媒介被地方政府“百般呵护”。在其内容违规时, 某些部门不仅纵容, 甚至存在相互勾结牟利的现象。同时, 媒体自我约束的意识和自律意识缺失。新闻行业协会相当于没有, 自律规范更是完全不顾。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中电视媒介自我陶醉, 甚至飘飘然。在这样的环境下, 电视媒介在诸多方面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

重新构建媒体社会责任措施

受众越来越多地通过电视等媒体接触社会、接触文化、接触世界。各种媒体悄无声息地融入我们的文化生活。人们固有的生活方式由于媒体影响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媒体作为现代化信息交流平台, 担负起“准确、及时、大量”传播社会新闻信息的社会责任显得尤为重要。当今商业利益的巨大冲击, 给媒体生存带来了巨大的考验。一方面坚守社会责任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另一方面, 巨大的利益诱惑及生存危机反复考验着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商业利益和社会责任, 孰重孰轻显得难以把握。

李莉在《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构建刍议》一文中提出:“近一段时期, 国内媒体如网易、搜狐、新浪等, 出现了犀利哥、芙蓉姐姐、鼻涕弟、木子美、流氓燕等‘风云人物’;还有诈捐门、下跪门、兽兽门、阳台门、窃听门、卧室门等‘轰动事件’的热炒, 在新闻信息报道时不注重对报道内容的严肃审查, 随意发布为吸引受众的低俗新闻, 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应该重新构建媒体传播文化的社会责任意识。

(一) 健全媒体管理机制, 加大对电视媒介的监管力度。大众传播媒介不仅传播大量的社会信息, 同时也是文化制度的传播手段, 大众传播媒介也是为社会制度服务的。要想加强媒介社会责任, 不仅要使电视从业人员进行自我约束, 更核心的是加强制度的构建。

正因为媒介粗放式管理使媒体管理制度滞后, 这也正是媒介社会责任缺失不可忽略的原因。应从以下两方面加强媒体的管理:首先, 所有的节目播出前都要对其内容、主题等方面进行备案制, 包括娱乐节目、新闻节目、访谈节目、文艺晚会等。其次, 节目内容要进行实时监管, 设置专业人员监管节目内容是否违法违规、是否低俗、节目播出效果如何等, 并做好记录和反馈工作。

(二) 新闻媒体要提高自律意识, 多生产原创性作品。中国传媒大学宫承波教授在《传播学概论》中说道:“媒体的权利主要包括信息采集权和信息发布权, 从信息的收集、筛选到信息的过滤、公开, 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这种权利的主导作用, 因而这种权利就成了一种可利用的资源。”

权利和义务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所以, 电视媒介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是他们应尽的义务。电视媒介应自觉接受道德观念的约束, 在利益和责任两点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在这样的思想觉悟的指导下, 多生产原创性作品, 丰富受众的文化生活。

(三) 培养媒体专业人才, 提高从业人员的思想业务素质。电视从业人员是电视媒介的直接形象代表, 要加强媒介的社会责任, 应该先从新闻从业人员入手。首先, 媒介人员的政治素质需提高。我国电视媒介应该是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电视从业人员绝不能打着“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旗子, 传播低俗的内容, 要把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品质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其次, 还要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电视艺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 虽然我国也出现了一些业务素质较高的主持人, 例如白岩松、崔永元等, 但更多的主持人经常会出现一些基本常识的漏洞, 从实质上看, 正是因为其文化素养不高、业务素质不强, 才会时有“笑料”出现。只有对各门学科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才能提高自己的文化涵养, 进而使电视节目的制作水平提高, 才能对电视媒介社会责任缺失进行根本的治理。

(四) 开展电视媒介受众的品位教育。电视媒介传播的核心是受众, 媒介从业人员和受众应该是互动的, 所以, 提高受众的素养, 使双方进行良性互动, 是帮助电视媒介加强社会责任感的一条可行之路。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努力:首先, 因为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可以从学校教育着手, 逐步加强整个社会的素养教育。大学生、中学生因为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对电视媒介的文化传播内容更容易理解, 他们不仅可以把它带入家庭, 而且在其参加工作后更可以将它辐射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其次, 也可在社区以电视台的名义开展一些文化宣传活动。

加强电视媒介社会责任的建设任务任重而道远, 但是只要相关部门加强管理、广大新闻从业人员提高责任意识, 同时和受众进行良好的互动, 电视媒介的道路一定能够越走越宽广。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2]董广安.现代新闻写作教程[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4.

[3]温莉华.论电视媒介娱乐节目的社会责任[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7 (7) .

[4]周黎明.2008中国时评年选[M].花城出版社, 2009.

新闻传播与国家形象 篇11

构建中国的国家形象,最重要的就是必须融入国际传播的主体潮流之中,并利用其来逐步构建一个新的国家形象。在这一方面,新闻传播学科和其他学科一样,在下一步发展上都必须直面一个最大的问题——世界一体化的总体趋势,包括理论上的和现实中的。在当今世界日益一体化的过程中,想在新闻传播中呈现出本民族和本国的特色来实属不易,因为一体化的特点便是要剥夺个体的特征而使之格式化,但是,掌握着世界主流媒体话语权的国家,则很容易将本土文化特征灌输进整个进程之中。从构建国家形象来说,美国也可以说是最成功的例子。恰恰在这一方面,中国的新闻传播面临着重大的挑战。

众所周知,指导现在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学界理论,绝大部分都是来源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这是由这个学科的特性所决定的。因此,西方学界在理论上的若干演进,常常会导致现实中的全球新闻传播活动的连锁反应,正如“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推一张而及全体。但因为新闻本身不仅仅承担着传播消息的角色,它在本质上更加表现为一种该新闻所在的母体文化的播扬和国家形象的宣扬,因此,一种新闻的触角所能触及之地,即系该种新闻所内在的母体文化的播撒之地,也正由于这重关系,在新闻传播的方法方式与对本土文化的播扬上,中国新闻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新闻理论的汲取和演进同中西文化互相传播的一个内在的矛盾。换言之,中国新闻应当能够在中西方融合与冲突之中,恰如其分地找到本土文化的自我认同,并将之传播出去,以构建为世界所认可的国家形象。当然,这样说的目的,并不等同于是在鼓吹或者宣扬构建中国新闻本土话语体系,因为对于那种试图构建所谓的本土话语体系的想法,笔者暂且存疑,因为这种努力类乎在主流之外另起炉灶,即使能够自饮自炊,最终也很难为受众所认知并获得其认可。而更为深刻的原因则在于,“话语权”并非是可以刻意营造出来的,“话语权”并不等于“话语霸权”。我们应当采取的最为可行的办法并不是改弦易辙,与世界传播主流分庭抗礼,而是因势利导,利用主流媒体话语来宣扬中国新闻与文化,利用主流媒体话语来构建中国国家形象。

而在新闻传播上,中国到底应当如何通过自己的宣传来构筑一个为受众所认可的中国国家形象,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中国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李小萍在接受“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现状与对策”课题组的访问时曾这样说道:“我们认为在当今信息过剩的西方社会里,西方观众并不指望从我们的报道中了解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他们想要了解的是中国是怎样看待国际大事的,中國在错综复杂的国际事务中,有什么利益所在以及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和角色。我们可以从节目内容和观点的独特,突出独家报道、独家立场、独家观点,使我们的位置不可替代。即在以我们的相对优势去和西方主流媒体的绝对优势竞争上下工夫,我们的独特在于反映中国的视角和中国的观点。”②李小萍编辑所描绘的局面在短期内颇难改变,而且是一个在实际上同国际政治联系在一起的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中国新闻传播的一个选择,应当是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宣传自己对世界大事的观点,使受众认识到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对世界事务的看法,进而认知到中国的国际地位。这样做的话,中国的国家形象便在新闻传播中得以提升。例如,近年来,无论是针对朝鲜核问题的六方会谈,还是针对伊拉克战争,中国都通过新闻传播手段积极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与观点,并为切实走向和平而做了不懈的努力,在世界上逐步构筑起一个敢负责、能负责和热爱和平、追求发展的大国形象。

总之,对于现代中国的新闻传播业而言,一个最为急迫的任务便是融入国际传播的主体潮流之中,并利用这一潮流来构建中国国家形象。而要完成这一任务,便要在国际一体化的进程中,扬长避短,大力传播中国的本土新闻与中国文化,展现一个真实的中国国家形象给受众。

注释:

①乔舒亚·库珀·雷默等著,沈晓雷等译:《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中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②刘继南、何辉等著:《中国形象: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现状与对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跨文化新闻传播 篇12

一、文化秩序的含义[1]

社会文化秩序是维持该社会和谐稳定必不可少的东西。 它是由社会很长时间累积的文化价值所表现出来的人们行为上的规范。文化秩序作为维持社会和谐稳定必不可少的因素, 所具有的约束力也凌驾于该社会人们的自我思想之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文化秩序要比法律更具有规范人文思想、行为的作用。它是社会特有的文化产物, 是衡量地区不同人思想行为的一个准则。一个良好的文化秩序能够带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也是提高该地区社会文化价值不可缺少的因素。

二、倾向性的新闻传播行为

倾向性的新闻传播行为是指新闻传播方在进行新闻传播时把传播内容按照自我的文化价值和思想意识进行报道。这种传播行为某种程度上会扭曲事件本身的现实情况, 而且会诱导人们对新闻事件不同方向的认识。一个倾向性的新闻传播行为不仅会扭曲新闻传播的意义, 而且会为社会文化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一) 对人物的倾向性传播

对人物的倾向性传播是指新闻媒体主观意识塑造出的新闻人物。新闻媒体根据自我的意识给予人物的不同评判, 更有甚者为了让自我意识在人物上体现得更形象具体, 而刻意隐藏或夸大新闻事实。虽然人物行为没有受到最根本的改变, 但阅读人群在阅读这些新闻时会带着新闻媒体赋予的主观意识, 从而会导致阅读人群忽略人物的行为本质等。夸大和减小人物行为, 加大或减轻人物罪恶, 是常见的倾向性新闻传播之一。例如, 在传播某一人物的不良行为时, 并不对人物行为做出公正的概述, 而是不断强调罪恶感以及人物行为带来的恶劣影响。这容易导致阅读者也受到这种思想的侵蚀, 不能正确地对人物行为本身进行评定。

(二) 对社会事件的倾向性传播

对社会事件的倾向性传播也是倾向性新闻传播行为的一种。对社会事件的倾向性传播主要是指在进行社会事件报道时, 附带传播方自我的感情色彩, 对社会事件进行主观意识上的评价, 从不同方面上来扭曲社会事件的本质, 给社会文化秩序带来破坏。在对社会事件进行倾向性传播时, 真正报道社会事件本身真实情况的少之又少。传播方通常为了利益以及自身思想, 夸大事实。就阅读者而言, 他们期待的社会事件的报道是有现实意义的, 是真实还原社会事件本身的, 而不是附带强烈感情色彩的报道。

三、在对新闻的期待中把握现实的文化秩序

(一) 对社会重大问题的未决所形成的期待[2]

对社会重大问题的未决所形成的期待是指人们期待那些关乎自身的社会重大问题的发展, 但这些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很长的周期。新闻媒体报道时要把握现实的文化秩序, 不能凭借自身的主观意识来对这些社会重大问题加以评判。 这种期待从某种角度来说加强了人们对自身的思考、对社会现象的总结和对未来的憧憬。

(二) 因人的感知和想象所形成的对艺术信息的期待

人的感知和想象随着人类漫长的发展已经提升到一个很高的层次。它是人类日常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精神慰藉。对艺术信息的期待是因人的感知和想象的发展所形成的行为。 通常来说, 人渴望得到精神层次的交流, 并且通过感受不同的艺术信息来达到自身的精神需求。新闻传播要把握现实的文化秩序, 为人们提供不断创新的艺术表达形式。要结合该社会的精神文化, 给人带来精神层次的享受。

(三) 渴望对他民族社会的理解所构成的期待[3]

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不仅渴望了解自身的社会文化, 还渴望了解他社会的文化, 这样也形成了一种期待行为。人渴望得到精神的交往, 不局限于自我社会人员的交流, 更渴望和世界其他社会进行交流, 了解其他社会的文化和社会事件。在进行新闻传播时, 需要还原他社会事件的本质, 描述他社会的文化秩序。只有客观地分析其他社会的社会秩序, 才能给自身和其他社会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及合作带来帮助。

四、结语

新闻传播是为了满足人对外界事物的认知渴望。在新闻传播中, 一些不正当的带有倾向性的传播行为会影响到人对社会事件和人物行为的直观看法, 阻碍阅读者了解事物本质, 影响人对事物的判断等。新闻传播要把握社会的文化秩序, 在满足社会文化秩序的前提下进行传播。这样不仅可以还原社会事件的真实情况, 还会对社会发展带来积极的作用。而且把握现实的文化秩序进行新闻传播还可以满足人们对社会重大事件、艺术信息的期待, 为社会的人文发展以及思想程度的提高带来重大帮助。

摘要:新闻传播有着传递社会文化和信息的作用。它不仅能让人们对社会事件有着清晰的认知, 还能满足人们自身的各种期待。本文首先描述了文化秩序的含义, 其次讲述了带有倾向性的新闻传播行为, 最后提出了要在新闻传播中把握现实的文化秩序这一思想。

关键词:文化秩序,新闻传播,社会事件

参考文献

[1]马克斯·H.布瓦索.信息空间——认识组织、制度和文化的一种框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12-14.

[2]周晓明.人类交流与传播[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0:50-51.

上一篇:化疗药物配置安全体会下一篇:一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