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药物配置安全体会(共4篇)
化疗药物配置安全体会 篇1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医院的静脉药物配置都是由护士在病区治疗室内完成的, 病区房间内无空气净化装置。因此, 在传统的配置环境中, 配置人员易受到一些危险药物的伤害。如在配置肿瘤化疗和某些细胞毒性药物时处置不当, 药物悬浮粒或液滴溢出, 经呼吸系统或皮肤沾染进入人体, 造成潜在危害。有研究对芝加哥地区3个药物准备区进行空气抽样调查检测结果显示, 经过320h的监控, 检测出空气中存在氟尿嘧啶0.12~82.6ng/m3, 在1个正在稀释和给予细胞毒性药物的护士尿样中检测出药物的代谢物[1]。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配置此类药物时, 由于采用了生物安全柜, 配置人员穿戴专用的手套, 帽子和防护衣, 从而加强了对配置人员的防护。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医疗区主要是以肿瘤专科特色为主。由此,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09年6月成立了静脉药物化疗配置中心。该中心负责配置全院肿瘤患者的化疗药物, 实现了从接收医嘱、药物配置到输送至病区的全程管理。有效的提高了化疗药物配置过程中的安全性及防护性[2]。现阐述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静脉化疗药物配置中心成立以来, 在化疗药物配置过程中配置人员配置化疗药物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自我防护措施等。
1 静脉化疗药物配置中心的建立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定义是在符合GMP标准, 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下, 由受过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 严格按照操作程序, 进行包括全静脉营养液、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生素等静脉用药物的配置, 为临床药物治疗与合理用药服务[3]。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医疗区, 依据目前国际先进的配置标准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 于2009年6月建立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用于专门配置肿瘤化疗和细胞毒性药物, 建筑面积约80m2, 包括细胞毒性药物配置间, 更衣间 (一更、二更) , 成品间, 排药间, 库房, 打印区和办公区等。配备了4台BHC-1300-Ⅱ-B2生物安全柜。该安全柜符合NSF49标准, 为垂直层流, 进出气体均经高效空气过滤器 (HEPA) 滤片滤过, 工作状态下对相关人员、环境、产品均提供保护, 各区域空气洁净度分别达到十万级、万级、局部区域达百级[4]。
1.1 人员配置及素质要求
配置岗位人员相对固定, 共有药师2名, 工勤人员3名, 护理人员4名, 学历分别为本科2名, 大专2名, 年龄在30岁以上, 药师主要负责收方, 审方发药, 工勤人员负责送药, 护理人员负责配置药物。其中4名护理人员均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各临床科室工作多年, 具有丰富的医学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为了提高配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所有人员都必须进行岗前培训, 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配置人员还必须通过资格认证。上岗后科室每天安排学习各化疗药物的说明书, 每个月定期进行理论及操作技术考核。
1.2 总体工作流程及相应职责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实行电子病历由临床医师产生医嘱并录入医嘱-病区主班护士核对无误-医嘱传递到配置中心-药师接受审方无误-按时间治疗分批、打印标签、贴标签-药师排药、入配置室前核对-传递给护士、由护士再次核对、配置-出配置室由药师和护士共同再次核对-按病区统计数量并记录-封口, 包装, 将成品送至病区-病区护士清点、核对、签收-病区护士给药。
2 配置化疗药物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2.1
配置人员在一更内先洗手, 脱去手表和其他饰品, 脱去工作服、工作鞋及其他个人衣裤, 使用75%乙醇消毒双手然后进入洁净区的缓冲室 (二更) 内, 穿无菌的袜套, 戴一次性防护帽, 穿无菌的连体防护服, 戴一次性吸入口罩, 进入配置间戴双层手套即在灭菌乳胶手套内戴一副PVC手套并检查手套与连体工作服的密合性, 再用75%乙醇消毒手套表面去除微粒, 使化疗药物对配置人员的伤害降低到最低程度。打开生物安全柜排风装置, 并在操作台内放置无菌纱布、砂轮、消毒液等。配置药品时, 操作台面应铺设一块一次性防渗透性防护垫, 它可以吸收溢出的药液, 减少药液的污染, 并在安全柜台面放置2层黄色塑料袋用于放置配置完后的空安瓿及其他被污染过的物品。
2.2 配置时注意事项
2.2.1
所有的细胞毒性药物配置工作均应在生物安全柜中完成。在配置细胞毒性药物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以防药液污染给患者造成不良后果。
2.2.2
配置时, 选择大小合适的灭菌注射器, 严格固定针筒, 防止针栓等同针筒分离, 针筒中的液体不能超过针筒长度的3/4, 防止针栓从针筒中意外滑落[5]。
2.2.3
抽取化疗药物前检查一次性注射器合格后撕开外包装, 旋转针头连接注射器, 确保针尖斜面与注射器刻度保持同一方向;配置完毕在丢弃针筒时不需再将针头帽套上, 应立即丢入防刺容器中, 这样可防止药物液滴的产生并防止被针头刺伤。
2.2.4
准备药液:在割锯安瓿前应轻轻弹其颈部, 使附着的药液降至瓶底。然后用砂轮轻锯安瓿颈部, 用75%乙醇消毒后, 用无菌的纱布包绕轻轻掰开, 可避免药液、玻璃碎片四处飞溅, 并防止划破手套。掰开粉剂安瓿溶解药物时, 应将溶媒沿安瓿瓶壁缓慢注入瓶底, 等药粉浸透后再行搅动, 防止粉末的逸出。
2.2.5
配置瓶装药液进针时西林瓶与针筒成45°, 针尖斜面朝上, 针头一旦穿过橡皮塞后立即使针头和针筒呈垂直状态。瓶装药液稀释后立即抽出瓶内气体, 以防瓶内压力升高药液从针眼溢出。从药瓶中吸取药液后在针头撤出时应用无菌纱布包裹住瓶塞穿刺针孔, 防止药液外溢。吸完药液的安瓿不宜久置于空气中, 以防蒸发污染室内空气。
2.2.6
在瓶装药液稀释及抽取药液时还可以采用双针头抽取药液方法, 以排出瓶内压力, 防止针栓脱出或药液溢出而造成污染。
2.3 化疗药物配置过程溅洒 (溢出) 的处理程序
在配置化疗药物的过程中, 所有药物均应小心操作, 规范处理, 尽量避免溅洒或溢出的发生。但并不能绝对避免意外的发生, 因此做好防范和应急工作是必须的。具体操作处理程序如下: (1) 发生外溢后马上关闭房间空调, 禁止其他人员进入该区域, 操作者穿好隔离衣, 戴上双层手套并用75%乙醇消毒乳胶手套, 戴上面罩和帽子。 (2) 液体应用吸收性的纱布块吸干并擦去, 固体应用湿的吸收性的纱布块吸干并擦去。 (3) 使用工作手套将所有玻璃碎片拾起并放入生物安全柜内的防刺容器中;防刺容器、擦布、吸收垫子和其他被污染的物品都应丢置于专门放置细胞毒药物的2层黄色塑料袋中密封。 (4) 药物溢出的地方应用清洁剂反复清洗3遍, 再用清水清洗干净。
2.4 配置完后污物的处理
配置完后操作中所有尖的废弃物应放在防穿孔的容器中, 所有接触过细胞毒药物的废弃物必须放在专用的2层黄色塑料袋中集中封闭处理, 以免药液蒸发污染室内空气, 存放时间不宜过久。所有装细胞毒药物的容器都必须贴有具有警告性质的陈述性语言的标识, 如警告:“化疗药物, 小心轻放”。在完成全部药物配置后, 需用75%乙醇擦拭操作柜内部和操作台表面, 做清场处理。
2.5 成品的处理
配置人员将配置完成的液体成品用专门的摆药篮从传递窗口传出配置间。药师在成品复核区仔细复核, 清点无误后装箱, 落锁由工勤人员送往临床。
3 防护措施
3.1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以肿瘤专科特色为主, 院领导对化疗药物对医护人员的伤害和环境的污染很重视, 特建立静脉化疗药物配置中心, 所有的肿瘤化疗药物都必须在静脉化疗药物配置中心集中配置。本中心配备了专门的配置设备 (生物安全柜) , 提供了必要的防护工具, 如防护镜、防护衣等。并有计划的开展肿瘤化疗药物防护措施教育。配置人员的所有操作都按操作规程严格执行, 并做好手卫生。
3.2 自我防护措施
3.2.1
基础防护措施平时注意锻炼身体,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充分调动人体抵御刺激的能力。
3.2.2
定期做好健康体检, 每隔6个月检查肝功能、血常规及免疫功能等, 及时发现问题早期治疗, 合理安排休假。
3.2.3
学习了解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防护知识, 增强防护意识。不定期进行抽查考试并记录在案, 以便下次对照[6]。
4 结语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静脉化疗药物配置中心自2009年6月建立以来, 即开始化疗药物的集中配置, 迄今已进行2年, 配置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 遵守工作制度。在定期的健康体检中配置人员的各项健康指标均达标。因此, 静脉化疗药物配置中心的洁净环境及规范的操作流程可提高静脉输液的安全性, 增强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 提高职业安全, 保障配置人员身体健康, 减少化疗药物对医护人员的伤害, 同时减少环境污染, 使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整体提高。
摘要:目的 探讨化疗药物集中配置的安全管理流程及职业防护状况。方法 将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的化疗药物进行集中配置, 介绍化疗药物配置中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应急事件的处理、配置完成后污物处理、自我防护措施。结果 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并将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化疗药物进行集中配置提高了肿瘤化疗药物的配置质量, 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加强了配置人员的职业防护。结论 静脉化疗药物配置中心的洁净环境及规范的操作流程可提高静脉输液的安全性, 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提高职业安全, 保障配置人员身体健康, 减少化疗药物对医护人员的伤害, 同时减少环境污染, 提高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防护水平。
关键词:化疗药物,集中配置,安全管理,操作流程,注意事项,职业防护
参考文献
[1]张健, 李岚, 王燕琼.静脉给药的配制服务及临床药师的作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2, 22 (6) :382.154管理.教育.教学中国医药指南2010年12月第8卷第35期Guide of China Medicine, December 2010, Vol.8, No.35
[2]何梦乔, 沈炜明.浅谈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发展[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2004, 13 (2) :110-111.
[3]杨婉花, 蔡卫民, 徐斌等.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初探[J].中国药房, 2005, 16 (9) :666.
[4]刘薇.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特点与管理[J].护理管理杂志, 2003, 3 (2) :43-44.
[5]刘金玲, 任俊辉, 孟德胜.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化疗药物配置注意事项[J].中国药房, 2010, 21 (13) :28.
[6]黄雪芳, 王群芳, 郭秀泉.护理人员对化疗药物的防护意识[J].家庭护士, 2007, 1 (5) :78-79.
化疗药物配置安全体会 篇2
【关键词】 化疗药物配置;危害及防护
【中图分类号】R97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6-199-02
化疗药物在配置过程中可能对操作者皮肤和细胞产生不良影响,长期接触可产生巨大危害。了解药物的主要危害,加强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建立一套规范科学的操作流程和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对于减少化疗药物的危害有重要意义。
1 化疗药物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1.1 化疗药物的危害途径:
护士在化疗药物配制过程中,当打开粉剂安瓶抽取药液时,可出现肉眼看不见的、具有毒性微粒的气体、溶胶体或气雾逸出,配置、注射、静脉滴注操作过程中手直接接触或操作不当溶液溅到皮肤上,污染化疗药物的手未彻底清洗,残留的药物污染食物和水以及针刺等会使化疗药物通过呼吸道、皮肤、消化道侵入人体造成危害。化疗药物在使用過程中,静脉注射前排气、排气时针头衔接不紧、输液时输液管衔接处药液外溢等均可造成危害。化疗药物使用后的处理过程、药物空瓶或剩余药物的处理不当,可污染工作环境和仪器设备。患者的呕吐物、汗液、尿液中含有低浓度的化疗药物,被其污染的衣物、被服处理不当,直接接触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或其他污染物,也会危害护士健康。
1.2 化疗药物的职业危害: (1)化疗药物对人体最严重的危害是骨髓抑制,静脉输注时有骨髓抑制的危险。
(2)对皮肤的损害:过敏体质者皮肤接触后可发生过敏反应。 (3)对内脏的损害:长期接触有导致内脏器官恶性肿瘤的危险。
2 防护措施
2.1 注射器针头避免垂直刺入,与瓶塞保持30°斜角,可明显减少瓶塞微粒的污染。
2.2 减少穿刺次数。
2.3 配制人员穿戴专门的手套、净化服、护目镜和口罩,只将双手伸入生物安全柜内进行配制,避免在洁净的空间内作剧烈动作,避免在配制时咳嗽,打喷嚏或说话,应严格遵守各项无菌操作规则。
2.4 玻璃挡风不得高于20公分,生物安全柜打开30分钟后方可使用,使用前后用75 %乙醇和无尘抹布擦拭以减少局部微粒。
2.5 配制时在生物安全柜内的所有操作应在工作台中央部位进行。配制西林瓶的化疗药物时要避免强正压或强负压操作,避免产生药物的气雾,可用相当的气压将瓶内的药物吸出。安瓿在打开前应轻轻敲击其颈部和顶部,以保证没有药液或粉末留于该处;打开安瓿时要用一块无菌的纱布包绕安瓿颈,溶解药物时应将溶媒沿安瓿壁慢慢地加入,以避免药物粉末的散出。
2.6 配制后废弃物的处理 配制完成后药物空瓶,用密封的塑料袋封好弃于带盖防漏的专用桶里,每天配制完毕后及时按医疗垃圾处理。用过的注射器及针头放在专用带盖的垃圾桶内,配制完后封口,由专人送供应室毁形处理。
3 试验材料的放置
Ⅱ级生物安全柜前端开口处严禁被纸张、设备或其他物品覆盖。物品放入生物安全柜后,表面要用75%的乙醇擦拭。柜内应备有一块浸过消毒剂的毛巾,以便蘸吸溅出的液体。试验材料尽量放在柜的后面,笨重的物品放在一边,产生气溶胶的物品也应放在柜的后面。试验器材应按顺序,排放从清洁的到污染的。污染的试验材料不应随时拿出柜外,操作者的手也不应频繁地进出安全柜。
4 操作和维持
大多数的生物安全柜设计成一天24h开机,调查发现连续开机有利于控制实验室灰尘和粒子。Ⅱ级A型不用时可以关闭,Ⅱ级B型在使用时要维持实验室空气平衡,一天中若有数个操作过程,建议间隙期不要中断运行。实验开始前5min应启动生物安全柜,净化局部空气。使用中若出现任何故障,应及时向上级人员报告并请专职技术人员维修。
5 紫外线
生物安全柜中不需要紫外灯,假如要用,每周应对灯管作清洁,除去尘埃,以保证杀菌效果。定期监测紫外灯的辐射强度,要防止紫外线对眼睛或皮肤的灼伤。
6 清洁和消毒
工作完毕后,柜中所有的物品都应移出柜外,柜内工作台表面和柜的内壁应用漂白粉或75%酒精消毒。若用腐蚀性的化学剂消毒后,还应该用灭菌水再擦洗。关机前再运行5min,以便对残留气体进行净化。
7 净化
滤膜更换之前生物安全柜要由专业人员用甲醛熏蒸消毒。
8 个人防护设施
使用生物安全柜的操作人员应穿工作服。在生物安全1~2级实验室中工作的人员应穿外套式工作服;在3~4级实验室工作的人应穿手术衣式的工作服,手套应能包住腕关节上的手术衣,必要时应戴面罩和眼罩。
9 警报
生物安全柜有发出一种或两种警报的功能。当窗框移动时,警报会响,表明操作者将窗框移到一个不合适的位置,纠正以后警报解除。气流警报表明柜中正常气流运行模式中断,对操作者的保护作用和对样品防污染的作用减低,存在危险。警报响时,立即停止工作并迅速报告上级人员。作为制造商,应在产品使用说明书的操作部分详细论述这一内容,在对有关人员使用生物安全柜的培训材料中也应有此内容。
参考文献
[1]杨婉花,蔡卫民,徐斌等.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初探[J].中国药房,2005.
[2]蒋瑾秀.化疗药物防护方法及现状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09.
[3]岳志丽.化疗药物对护理人员的职业性危害及防护[J].职业与健康,2008.
[4]胡显玲,王卫康,夏晓清等.临床护士化疗职业防护现状调查分析.护理与康复,2009.
[5]王勇慧,雷静,陈民肖.护理人员化疗职业防护现状调查及分析.基层医学论坛,2008.
化疗药物静脉输注的安全管理体会 篇3
1 做好化疗患者的健康宣教
1.1 入院患者心理护理:
确诊癌症后患者及家属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产生严重的恐惧和焦虑情绪。护士在对患者宣教时要热情、讲解到位, 使患者感到亲切, 与其沟通交流以取得患者信任, 能积极配合医师治疗;消除患者顾虑,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减轻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1.2 化疗前患者宣教:
化疗前与患者及家属做好有效的沟通, 详细讲解化疗的相关知识, 解释化疗药物的使用,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争取患者配合, 提高其化疗期间的自护意识。指导患者每日定时开窗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戒烟戒酒, 完善相关检查, 保证患者睡眠。
1.3化疗期间的宣教:
化疗期间药物刺激胃黏膜, 宜进清淡, 可口, 易消化食物, 在化疗期间指导患者要多休息, 避免疲劳, 大量饮水, 每日饮水量3000 m L以上, 以达到稀释尿液, 减少尿酸产生, 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告知患者静脉输注化疗药物肢体不宜活动, 以免造成药物外渗, 引起局部组织坏死。拔针后护士指导患者要局部要按压5~7 min, 以免穿刺处皮肤出现瘀血。
1.4 化疗后宣教:
化疗后因化疗药物有骨髓抑制作用, 易导致患者免疫力低下, 告知患者要多休息, 适当进行体育运动, 增强机体抵抗力, 预防呼吸道感染。指导患者注意营养和饮食的调整, 保持大便通畅, 坚持治疗, 定期复查, 若出现乏力, 体质量减轻, 胸痛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师来医院检查。
2 化疗静脉血管的评估
2.1 输注化疗药物血管的使用:
输注化疗药物前询问患者是否发生过静脉炎, 对长期化疗患者制定血管使用计划, 刺激性强的化疗药物避免在手背或近关节处选择静脉, 尽量不用足背静脉及下肢静脉建立静脉通路, 避免在24 h内曾穿刺处重新穿刺, 在应用抗癌药物后 (如:阿霉素, 5-Fu) 在患者已经发生皮肤损伤处禁止穿刺, 因存在有增加药物外渗的因素。如有上肢静脉压迫症者, 禁止应用上肢静脉输液, 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禁止选在患侧肢体输液。
2.2 根据药物选择血管:
发疱性化疗药物应选在前臂静脉及粗, 直, 弹性好的静脉, 对需长期进行化疗患者护士首选PICC或深静脉留置管, 预防化疗药物外渗, 避免皮肤组织坏死, 静脉炎的发生, 以保证用药安全。非发疱性化疗药物尽量选择PICC或深静脉留置管给药, 但对拒绝行PICC或深静脉穿刺置管患者选用外周静脉留置针, 由熟练静脉穿刺技术的护士完成, 但留置针必须当天拔除, 做到静脉留置针化疗患者留置使用不保留[3]。
3 化疗药物用药安全管理
3.1 掌握化疗用药方案:
化疗药物专柜存放, 标识明显, 刺激性强的化疗药物用专用抽屉存放, 抽屉外做醒目标示。责任护士掌握分管患者的化疗方案, 包括化疗药物溶剂的选择, 配制的原则, 配伍禁忌, 滴注速度及用药顺序和预处理等。
3.2 规范医嘱处理程序:
主班护士核对医嘱后及时标识在化疗用药记事栏内, 经插班护士核对确认无误后再请白班护士进行核对, 准确无误方可执行。
3.3 化疗静脉通路管理:
PICC或深静脉置管患者每周2次更换敷贴, 做好置管护理, 外周血管静脉留置针患者化疗结束后立即拔除, 每日对化疗血管外敷喜疗妥进行保护, 禁冷药物3 d后外敷。
3.4 化疗期间加强巡视:
护士长加强化疗药物安全输注的督导, 患者输注化疗药物期间, 护士每30 min巡视1次病房, 及时发现保证化疗药物的应用准确, 安全。发现异常启用化疗药物外渗应急预案, 把伤害降到最低。
3.5 化疗不良反应控制和检测:
护士严格遵医嘱给药, 严密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 对易引起过敏和有心脏毒性的药物 (如紫杉醇, 阿霉素等) , 使用心电监护, 发疱性药物 (如长春瑞滨, 吉西他滨) 需快速滴注, 输液时护士必须在床旁至化疗药物顺利输完, 严密监测血象变化及时处理。
4 护士培训
4.1 定期组织护士培训:
肿瘤化疗是一项专科护理技术, 需要护士有很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科护理技术水平。每个月2次定期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肿瘤专科知识的培训, 化疗药物外渗的诊断与处理, 化疗药物的静脉穿刺, 置管技术, 导管的护理及并发症的处理等, 并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理论知识考试及专科技术考核, 考核成绩与科室绩效挂钩[4]。
4.2建立化疗药物说明书:
根据化疗药物说明书对化疗药物进行分类 (发疱性, 刺激性, 非发疱性) 搜集科室所用化疗药物的说明书粘贴定制成册, 特别是对新药, 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学习化疗药物的溶解, 静脉滴注时间, 使用顺序, 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
5 体会
化疗是恶性肿瘤的化学治疗, 在静脉输注化疗药时如果管理不善或疏忽大意等各种原因造成化疗药物的外漏, 外渗就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为保证化疗药物安全输注, 达到药物应有的疗效。做好化疗患者的健康教育;化疗患者静脉血管的正确评估、使用;化疗药物静脉输注时加强巡视,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加强护士的专科培训;通过对化疗药物安全静脉输注进行科学, 规范, 正确的管理, 才能确保患者化疗周期的顺利进行。因此加强化疗药物静脉输注的安全管理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黄莉.护理安全与风险管理体会[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8, 27 (2) :183.
[2]李妍, 李楠.新加坡护士在医院安全用药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 2010, 4 (4) :353..
[3]郭梅峰.化疗药物静脉输注的安全管理[J].当代护士, 2013, 1 (2) :149.
化疗药物配置安全体会 篇4
1 配置室的布局
我院住院大楼是一栋21层的高楼, 肿瘤化疗药物配置室设计在三楼, 主要用于配置全院的肿瘤化疗药物, 为全院六个肿瘤病区提供肿瘤化疗药物的集中配置, 同时兼顾了这几个病区的长期输液医嘱的集中配置工作。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病区药房与配置室两个功能区共享的原则, 配置室的布局选择了与病区药房相邻。采取配置室归属于药剂科病区药房, 其所有人员归药剂科主任主管[3]。将这两个功能区设计为一个管理单元, 取消了配置室的药品储备区, 配置的药物全部由病区药房管理, 实现配置室输液药物“零库存”, 节约仓储空间, 降低管理成本, 有利于集中配置工作运行的安全管理。配置室配备了两台全排的生物安全柜及两台水平层流配置工作台, 设计了与功能相适应的医嘱审核区、排药区、一更、二更、化疗药物配置区、普通药物配置区。肿瘤化疗药物配置区采用了独立净化、滤过后全排风设计, 保持与相邻区域相对负压5~10 Pa。符合卫生部于2010年4月20日发布的《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要求。
2 配置室的流程设计与管理成效
2.1 配置室的流程设计
我院输液集中配置信息传递系统是由医院信息中心依据我院工作特点自主设计。在我院的HIS系统中增加了“输液配置中心”模块, 与医院的信息系统紧密结合, 使静脉药物配置室建立了医、药、护三方的沟通渠道[4]。该系统设置了长期输液药物集中配置与临时肿瘤化疗药物集中配置功能, 长期输液药物集中配置申请必须在前一天下午4点钟之前完成;临时肿瘤化疗药物集中配置申请只要于当天下午4点钟之前完成。整个输液集中配置信息传递系统设置为:医生工作站医嘱录入、护士站医嘱请领、病区药房汇总发药、药师审核配置医嘱并打印输液配置卡, 贴签及排药、长期医嘱退药申请、破损与节余药品处置。
2.1.1 医生工作站医嘱录入
医生在合理用药监护系统的监护下, 将患者的用药信息在HIS系统医生工作站中录入, 按照体表面积及用药频次录入输液药物信息, 静脉用肿瘤化疗药物在一个化疗周期中连续多次使用的按长期医嘱处理, 单次使用的按临时医嘱处理。
2.1.2 护士站医嘱请领
科室医嘱班护士汇总全科医生的集中配置医嘱信息, 在医院信息管理护理管理子系统的界面下进行长期及临时输液集中配置的申请。长期输液集中配置申请的为患者次日应用的输液药物;而临时输液集中配置申请的为患者当天的静脉用肿瘤化疗药物, 临时输液集中配置申请也包括当天录入并要执行的长期肿瘤化疗药物请领。以上所有请领必须在下午4点之前完成。
2.1.3 病区药房汇总发药
临床科室申请的集中配置单在病区药房子系统的日常摆药窗口中自动打印出配置汇总发药单, 由药剂师对各科配置汇总发药单逐一摆药, 装入配置汇总发药筐。
2.1.4 药师审核配置医嘱并打印输液配置卡
审方药师对照医生的医嘱对集中配置的每一组输液配置药物进行审方。如发现某一组输液存在配伍或剂量等不合理问题, 药师则点击相应输液组号并在与医生及护士工作站对话框中注明简单的不合理原因, 以督促修改不合理处方或更改药物。其余审核合格的输液处方由药师按相应汇总发药单号打印输液配置卡, 放入到相应的汇总发药筐中, 交给配置人员核对。
2.1.5 贴签及排药
已打印好输液配置卡的汇总发药筐, 由病区药房的发药人员传递给配置室工作人员, 双方共同核对单号的药品及配置卡, 核对无误后双方签字确认, 由配置室工作人员对相应科室的汇总单号药品进行贴签、排药, 并以科室为单位将同种药品输液放置于一个配置筐中, 进行分类排药。在全院所有配置药物排药完毕后, 再将同种药物以科室为单位传入洁净区, 等待次日集中配置。因为所有配置单的药物与配置卡经过双方核对, 排药过程中配置卡应与药品一致, 如在贴签及排药过程中出现某一药品数量不符, 则说明排药出现了差错, 应重新核实查单号的排药情况, 找出排药差错。
2.1.6 长期医嘱退药申请
在系统设计时, 充分考虑了医生医嘱的调整及停药情况, 系统设置了自动退药功能, 已申请的长期输液集中配置药物只要医生在次日6点钟前提出退药申请, 系统将自动产生相应的退药及退费信息, 所退药品数量自动增加至病区药房相关药品的库存中, 并将所有退药信息自动传输给配置室, 次日7点钟配置人员对照退药申请将相应的药品撤出配置区。在配置完成后, 立即按退药单将当天所退配置药品移交病区药房, 保证配置室药品“零库存”。
2.1.7 破损与节余药品处置
在配置过程中必然存在药品破损与大容量注射剂节余的问题, 为了避免配置室储存节余药品或出现少加药的不道德行为, 科内要求配置室每天配置完成之后, 及时将节余的大容量注射剂 (10%氯化钾注射液、10%氯化钠注射液等) 移交病区药房, 并建立交接记录。如配置过程发生药品破损的情况, 则由配置人员将破损的药品交给药房工作人员, 药房工作人员及时将相应的药品补发给配置室, 并建立破损记录。
2.2 管理成效
我院化疗药物集中配置室通过合理的布局与流程设计, 使化疗药物集中配置工作安全、高效、有序运行。采用与药房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使配置室药品的库存为零, 降低了管理成本, 提高了集中配置的安全性。配置室通过一年的有效运行, 得到了较好的管理成效。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2.2.1 信息系统为肿瘤化疗药物配置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院信息中心根据医院运行特点设计的配置流程, 使得运行流程更顺畅, 通过药师参与审方, 提高了患者用药的合理性, 保障了患者用药安全。同时系统实现了配置单自动退药、退费处理, 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使临床一线护理人员有更多的时间为患者服务, 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2.2.2 实现了化疗药物配置室药品“零库存”
药品管理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管理中是一个重要方面[5]。通过加强对配置室的药品管理, 使配置室保持药品“零库存”, 大大降低了药品的管理成本, 从流程上杜绝排药差错, 提高了集中配置的安全性。通过对配置室药品“零库存”管理, 减少了配置室的药品储存区, 既节约了配置用房, 又减少了药品储存区设备投入, 降低了药品的管理成本与风险。
2.2.3 严格执行集中配置药品的交接、查对制度, 降低配置差错
通过严格遵守静脉化疗药物集中配置标准操作规程, 严
格执行排药、贴签、配置、成品核对制度, 有效地降低肿瘤化疗药物配置差错率的发生。对出现差错及时登记, 总结经验教训[6]。
2.2.4 提高了医务人员对化疗药物的职业防护水平
由于我院化疗药物实行了集中配置, 而且化疗药物配置室设计, 按照卫生部颁发的《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 保证了“抗生素类、危害药品静脉用药调配的洁净区和二次更衣室之间应当呈5~10 Pa负压差”。同时配备了全排风的生物安全柜, 符合规范“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室) 应当配置百级生物安全柜, 供抗生素类和危害药品静脉用药调配使用”的要求。有效地防止了化疗药物在配置过程中的泄漏, 保护了广大的医护工作人员的安全。
2.2.5 规范了有毒医疗废物的管理
通过化疗药物集中配置, 配置后的化疗药物空瓶及一次性用具均分类用双层塑料带密封装袋, 直接交给医疗废物处理中心处理, 有效地减少了化疗药物对操作人员造成的职业伤害和对周边环境污染[7]。
3 讨论
通过我科开展化疗药物集中配置的实践, 我们意识到了建立符合医院自身特色的药物集中配置室, 有利于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升医院的职业防护能力。我科将化疗药物配置室与病区药房设置在一起, 充分利用了两个部门的管理优势, 加强了相互监督作用, 节约了管理成本, 有效地整合了药学资源, 符合现代医院管理的要求。通过实现配置室药品“零库存”, 加强了药品管理, 可有效降低配置差错。化疗药物集中配置的信息系统是医院信息中心自主设计, 符合医院各科的运行特点, 减少了各部门的工作量, 提高了工作效率。总之, 开展化疗药物集中配置工作符合当前医院药学发展的方向, 给医院药学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新的工作平台, 值得医院药学工作者尝试。
摘要:我院是一所以肿瘤诊疗为主的集团化医院, 肿瘤化疗药物应用较广泛, 如何安全配置肿瘤化疗药物就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医院在全面开业之初就建立了一个规模相适应的化疗药物集中配置室。并结合自身特点开发了符合医院特色的信息传递系统, 通过设计有效的流程管理, 使配置室的运行达到安全、高效、合理。有效地整合了药学资源, 提高了广大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水平, 符合现代医院管理的要求。
关键词:化疗药物,集中配置,流程设计,管理成效
参考文献
[1]蔡卫民, 袁克俭.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5:99-107.
[2]刘新春, 高海青.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与静脉药物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89-195.
[3]褚志杰, 孙克明, 刘世军.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经验总结[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8, 28 (13) :1115.
[4]陈国清, 李建国.HIS系统中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系统的功能与应用[J].医学信息, 2008, 21 (3) :305-307.
[5]赵方允, 任晓明, 宋沧桑.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药品盘点[J].医药导报, 2009, 28 (10) :1385-1386.
[6]朱爱江, 毛静怡.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差错分析及控制措施[J].中国药房, 2008, 19 (34) :2715-2716.
【化疗药物配置安全体会】推荐阅读:
化疗药物配置防护制度07-10
灌注化疗药物07-27
纳米化疗药物08-22
化疗药物渗漏12-26
胸腔灌注化疗药物11-05
化疗药物/不良反应02-03
化疗药物职业防护01-11
化疗药物的职业防护01-18
第三节 化疗药物外渗的正确处理12-22
药物配置中心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