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互动教学论文

2025-01-02

小学课堂互动教学论文(精选7篇)

小学课堂互动教学论文 篇1

小学美术课堂与多媒体教学——对小学美术课堂教

学现状的探索

【摘要】在美术课堂中,多媒体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手段,它能提高美术教学效果,可调动学生掌握新知,可解决课程的重难点,可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尽管多媒体教学有着从前任何一个教学手段所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不能以教师的参与代替学生的思考。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对学生而言,这种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中尤为重要。把传统的教学形式和计算机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让美术课变的更加丰富多彩。

【关键字】多媒体 美术 现状

多媒体作为教学媒体,是目前较先进的一种教学手段,无论在绘画造型,工艺设计,作品欣赏还是综合探索方面都能很好的发挥其独特作用。在美术课堂中,多媒体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手段,它能提高美术教学效果,可调动学生掌握新知,可解决课程的重难点,可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将面临21世纪高科技的挑战,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电脑作为多媒体教学,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

现在有很多学生上美术课都不愿带画具,致使很多美术教学活动无法继续。据初步调查,相当一部分学生说他们原本喜欢画画,但课程太紧张,顾及不上;有些学生说现在美术课准备的工具材料太多了,有时一套工具只用一两次就用不上了,很浪费!无法按照老师的要求准备画具;有些学生说其实美术课可学可不学,因为小考科目没有它;有个别高年级的学生家长干脆说:“孩子这个时候哪有时间画画呀?”„„学生过早地偏科学习很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广泛开展。

新理念要求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一片施展美术特长、表现自我的天空,让学生能够参加自己所喜欢的美术活动,都能感到美术有趣、有味。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摆在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学生的位置上,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体验美术课堂的温暖,使学生感受到美术学习是一种快乐,而不再是一种负担。运用多媒体教学,上好每一节美术课,带动学生的学习氛围,营造良好的美术教学环境。

一、运用多媒体,提高美术教学效果,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一年级的学生天真烂漫,活泼好动,富有想象力,创造力,但经历浅,知识面窄。所以,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要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激起求知的欲望,展开丰富的想象,拓宽他们的知识领域。让学生理解更透彻,思维更活跃,思路更开阔,反馈更迅速。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在学生教育教学中,所有教学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媒体。”所以,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现代化教学,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采用多媒体教学,只要教师鼠标一点,学生身在课堂,却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驰聘中外,跨越古今,在会话长廊中漫步,在想象空间中飞翔。

利用好奇心精心设疑可以激趣,运用直观演示教学可以激趣,运用实物教具和挂图可以激趣,运用音乐、幻灯、投影仪、电视录像、多媒体等电教手段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兴趣分成三个阶段:从有趣发展到乐趣,从乐趣发展到志趣。低年级的学生要让他们感到美术学习有趣;中年级时就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美术的乐趣;高年级要让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志趣。

二、多媒体的运用,把主角的位置让给学生,调动学生掌握新知。情感教育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教师应该在潜移默化中让你的学生接受到这种情感教育。高年级学生的学习非常紧张,这时候的学生逐渐形成独立的个性,逐渐有自己的主张。

在美术教材中出现重点难点时,需要学生探索理解主动掌握,当学生不能理解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再现情境,突破学生的思维模式,达到了激情引趣,趣中施教,教中有乐,乐中起智。有视觉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程度的调动起来,使美术课堂真正做到审教育人,美中育人,自由创作,巩固新知。

改变旧的教学模式,把主角的位置让给学生。学生可以上台运用多媒体说说自己的看法或者展示自己所找到的资料,教师可以自己坐到学生中间去,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参与讨论。从形式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营造一个愉快的教学气氛,让学生放松心情,带着轻松愉快的情绪去感受,才能得到美感体验。

三、多媒体的运用,解决课程的重难点。

一年级的课,要让学生有更多的视觉效果,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就要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出示图片视频,学生欣赏老师搜索的精彩画面。通过欣赏,体会出各种不同的感觉,通过欣赏,解决了一个课程的重难点,并对自己的创作有新的启发,同时还能使学生了解到多媒体教学演示直观,生动,形象,图形文字声音相结合,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四、运用多媒体,激起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师生交流。

电脑美术设计操作灵活多样,可塑性强,有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的欲望,作业完成后产生成功感自豪感,对于造型能力创造能力尚低的小学生来说,运用电脑设计可以弥补手绘基本功的不足,可以加强创意,想象,欣赏,评论能力的培养,渗透情感教育。

给学生介入教学设计的机会,师生交流对教学的想法,学生会觉得老师的备课中有自己的思路,更乐意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学生因为得到教师的尊重而增强自信心和对教师的亲近感。而作为教师则可从中得到了课堂的反馈信息,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而且我认为电脑绘画中那种近乎游戏的手法,特别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尤其是对绘画基础薄弱的学生,会减轻心理压力,甚至会激发起学习的热情,把美术学习作为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那么,我们的美术教育岂不真正实现了愉快教育。

通过学习,让学生创设与教材相适应的乐学氛围,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激起求知的欲望,展开丰富的想象,产生探究的兴趣,积极地参与学习,主动地去探究去创造。而电教美术有擅于形,色,生,静融为一体,突破时空限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愉快的参与教学活动。

五、多媒体的运用,对学生课堂作业的及时评价。

尽管多媒体教学有着从前任何一个教学手段所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不能以教师的参与代替学生的思考。在美术教学中,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以人机对话代替师生对话。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在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反馈,实现教学双方对教学过程的把握,使教师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实现美术教学目标,不能以形象思维代替抽象思维。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对学生而言,这种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中尤为重要。

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表示赞赏,然后对具体的作业要做具体的分析,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帮助他们提高分析与表现的能力。合理的评价可以建立起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多种的,可以采用学生自评、互评,结合教师的点评,最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确立正确的审美理念。

实践证明,科学的利用多媒体教学,要落到实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是,科学信息技术的独特理解和掌握能力,是教学的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为我们美术教师来讲,只有不断的学习和掌握多媒体电脑技术,及其他教学手段的使用,精心设计课件,创设逼真的教学情景,把传统的教学形式和计算机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让美术课变的更加丰富多彩。

只要用心去想去做,这些丰富的艺术课程资源将给我们美术老师带来全新的艺术感悟,也将给我们的学生带来无穷的艺术享受。

小学课堂互动教学论文 篇2

一、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余地

小学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才能, 并发展学生的潜力, 让学生全面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来, 并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而全面地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 让学生尽情发挥才能。教师要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并带给学生全面的意想不到的收获和快乐。教师要同时发挥好教学和学习的作用, 并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 积极启发学生理顺知识脉络, 留给学生思考空间, 并实现教师和学生的互动, 共同学习, 实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良好循环。

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全面发挥教师的中介作用

教师是课堂教学知识传播的主人, 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实施者, 教师要从下面一些方面, 全面实现教学的目的。

1. 教师要有服务的意识。

教师的作用就是为学生服务, 教师的一切工作都要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教师要树立全面平等的意识态度。教师要追求平等的、和谐的、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师生关系和感情, 并充分全面地尊重学生, 全面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优点。教师要将学生看作是有血有肉的生命的个体, 并全面地树立民主的意识和能力。

2.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要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推动学生学习的发展和前进。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乐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并产生强大的推动力。学生有了学习兴趣, 思维才会活跃, 联想能力才能得到发展和提升, 学生的好奇心才能得到满足, 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得到发展, 学生的心理需求才能得到满足, 学生也更容易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中去。

3. 教师要全面实现和学生的互动过程。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 教师要实现和学生之间的教学互动, 要注重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好的数学课堂, 应该具有积极的、活跃的课堂氛围, 教师要全面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并发展学生的数学基础, 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 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全面集中数学学习的注意力。

为此, 教师要积极地进行备课, 并科学化地开展数学教学设计, 在教学互动的过程中, 当学生的思想、行动和教学设计产生了冲突的时候, 甚至是思维碰撞的时候, 教师要全面引导学生的行动, 并和学生共同前进。

4. 教师要及时科学地进行教学评价。

教师的教学评价能积极引导学生前进, 促进学生学习, 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全面而及时的评价, 掌握其学习进度, 并积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教师要发挥教学的积极功能, 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 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指导学生积极地朝着学习的目标前进, 满足学生的发展目标。

5. 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

教师要对学生寄予希望, 并积极地激励学生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朝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学习质量的提高。教师要成为学习的引导者和实践者, 激发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学会提问, 积极联想, 掌握科学的思考方法。

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全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有经验的教师会鼓励学生提问题, 对善于提问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表扬和激励。即便是问题很浅显, 也要表示赞赏, 决不能永不恰当的方式轻视提问的学生, 从而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因为学生是否具有充分的自信, 是影响其活动积极性和效果的必要条件。长期坚持鼓励的策略, 必定会增强学生探求知识的信心, 激活学生的思维,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 学会循序渐进。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 教师要引导学生扎实稳步地掌握知识, 弄懂弄通每堂课所学的内容, 并能够及实地归纳和总结, 即对每一个知识点要彻底掌握, 善于总结数学解题思路, 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不断提升自己系统学习的能力。

3. 要学会竞争, 学会表现。

教师要教育学生学会竞争, 帮助学生在未来社会中提高自己, 培养自己的竞争意识, 并在竞争中实现自我提高, 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4. 要教育学生重视合作、沟通。

教师要注重分工和合作, 教育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培养学生学会合作, 学会沟通和交流。

四、教师要积极反思、提升自己

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 纠正教学过程中的缺点, 并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反思, 不断总结教学经验。

教师要教育学生学会反思, 掌握了哪些知识, 学会了哪些教学方法, 领会了哪些教育思想, 并教育学生掌握知识和学习方法, 实现和学生的知识结构的构造和融合。

教师要加强教学反思, 并在教学过程中, 及时记录备课本子上的教学心得和教学体会, 并逐渐弥补教学不足之处, 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提升。

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不断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不断明确学生的数学学习目标。教师要赋予数学教学充分的意义, 了解数学学习内涵, 教育学生学会分析和研究, 并逐步优化数学学习过程。教师要努力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情境, 不断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教育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学会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兵.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互动交往策略[J].教育革新, 2005, (1) .

小学课堂互动教学论文 篇3

关键词:课堂管理;小学教学;关系;

中国分类号:G623.5

1.前言

“小学是基础的基础”。小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发展都会影响到其未来的人生道路。因此,广大小学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管理。埃墨等认为,课堂管理是“教师为了促进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和合作,以及建立便于学习的环境所做的所有事情。”所以,课堂管理和小学教学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应基于小学课堂管理的特点,认清课堂管理和小学教学的关系,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小学课堂管理和小学课堂教学

小学课堂教学在教育中是十分常见的一种手段,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全过程。小学课堂是进行小学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阵地。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而展开各种认知活动。然而由于教学环境中多重因素的存在,教学活动的效果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其次,外界环境也会对教学活动的进度产生影响。同时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是比较弱的。基于小学课堂的这些特点,便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进行小学课堂管理。课堂纪律、学生课堂行为、学生课堂学习状态等方面的管理都是小学课堂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小学生学习过程的保障。

3.小学课堂管理与小学课堂教学的关系

3.1 小学课堂管理能够有效解决教学中的课堂问题

合理的课堂管理可以有效地解决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课堂问题,从而提高教师们驾驭和管理小学课堂的能力。在课堂过程中,教师对于课堂问题处理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教学的进度,进而影响到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的顺利程度。因此课堂管理是课堂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小学课堂上,时常会有个别学生不认真听讲、开小差、说话影响其他同学,教师此时应该及时进行课堂纪律管理,采取有效的方法制止这种行为,使得课堂正常进行。平时也会有学生突然身体不适趴在课桌上的现象。教师对于这种情况就要认真对待,上前问清原因再进行妥当处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对课堂有效的管理是影响课堂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小学教师在课堂上的所作所为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行为,好的课堂管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3.2 小学课堂管理能够帮助进行教学活动组织

小学课堂管理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它能够帮助教师进行各项教学活动的组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便会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例如小组讨论,教师给定了讨论任务,学生们便开始讨论,但小组成员在讨论问题时,如果有一个自觉性不高的学生扯出一个和讨论问题无关的话题,其他同学也会受到影响,使该小组的讨论无法正常进行或一起讨论与问题无关的话题。这时教师在讲台上看到的场景是一组的同学正在激烈的讨论着,但他们讨论的内容却可能是与课文内容无关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活动时走下讲台,观察学生的讨论状况。在对学生进行监督的同时也可以对学生的讨论内容进行相关指导。因此,教师的课堂管理有利于课堂上教学活动的组织,使学生真正投入到學习活动中。

3.3小学课堂管理通过课堂气氛间接影响教学效果

课堂管理是围绕课堂教学所展开的,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这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的真正目的。课堂管理会影响到课堂上的学习气氛,进而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管理和课堂教学效果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好的小学课堂管理能够促使班级内形成一种和谐的学习气氛,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提高。而不合适的课堂管理则会使得班级内部学习氛围恶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弱。这就要求教师要建立合理的班级课堂常规,教育改革强调以学生为本,在班级规则指定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和建议,确定后要让学生明确课堂规则。现实经验证明,开明、和睦的课堂气氛是最有益于学生学习的。

4.小学课堂管理和小学课堂教学相互影响

小学课堂教学与小学课堂管理是小学教师课堂行为中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小学课堂教学是教师的直接任务,也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活动。小学课堂管理不是单纯的对学生进行秩序管理,而是在小学教学活动的进行中,对小学教学正常进行的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一方面,良好的课堂教学的前提是有合适的课堂管理技术,另一方面,良好的课堂教学有利于课堂管理的实施,这一良性循环的形成正是目前小学教育一直致力的发展方向。

5.总结

小学课堂管理能够有效解决教学中的课堂问题,进而减少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行为,课堂管理也能够帮助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的组织。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真正投入到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此外课堂管理也可以通过影响课堂学习气氛来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小学课堂管理和小学课堂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两者密不可分。为此广大小学教师应该注重课堂教学和课堂管理的组合,促进小学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用衡. 浅谈课堂管理与小学教学的关系[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7:209+212.

[2]龙燕. 有效教学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

[3]魏磊. 新课改条件下课堂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

小学课堂教学反思 篇4

篇一:小学课堂教学反思

泰戈尔有一句名言说得好“我们把世界看错了,却反而说世界欺骗了我们”、我们面对的是少年儿童,是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珍爱他们。

1、和谐课堂,快乐学习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园地,教师工作的根据地,我们应该重视课堂教学。把和谐带入课堂,使课堂充满活力。只有在宽松、平等、和谐、生动、充满活力的氛围,才能诱发学生的创造兴趣,创造思维。教师的教学艺术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应把愉快与热情传给学生,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心情愉快充满激情地投入数学学习中去。

2、生活课堂,更有意义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永远无法割舍。离开生活的数学是苍白无力的。数学只有在实践中得以延伸。生活是数学的生命之源。

教师应尽力创设情景、创造条件,将课堂与学生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激发思维。如我们学习《四边形》一章中,判断“等底等高的两个平行四边形拼在一起还是平行四边形”咋一看没错。但通过实践动手操作就会发现“等底等高的两个平行四边形拼在一起不一定还是平行四边形”。

3、灵活课堂,轻松学习

学生不是学习机器,教师应合理科学安排。改变超强度、大题量、机械训练,用时间加汗水提高成绩的陈旧做法,要提倡精讲精练。只讲思路、讲方法、引导自己去发现、去探索,把学生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把思维过程还给学生,培养激励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如教学“一个钝角中去掉一个锐角,剩下的是什么角”就不能固定一个答案。再如估算“390×15”答案可以是7800,也可以是8000、凡事不可一概而论,要学生灵活掌握及运用。而实际生活中如“四年级同学去秋游。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大约准备多少钱?”算式49×104这里49看作50,但104则看作110不能看作100,这样才合理更实际。

面对应用题不得死板硬套,应掌握方法,有些题有多种解法。有的题可从问题着手,有的题则从已知条件着手。只有掌握了方法,举一反三,就可做到轻轻松松学好数学。

4、幽默课堂,充满活力

一个有幽默感的人,定受大家的喜爱,幽默驱赶烦恼,带来欢笑。学生也喜欢有幽默感的教师,在教学中恰倒好处的课堂幽默,完全可驱赶学习的疲劳,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能开拓学生思维的敏捷和判断力,能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如一次一学生在课堂老往后转,还不时说话,我看了他几回,他仍然旁若无人视而不见,我不动声色走到他身前,话锋一转提高嗓门对着他说“你屁股上按了滚珠儿啥”从来没有听过这句话的同学一下全乐了全变精神了,看着这位同学会心地笑。接着我意外发现这下所有的学生都聚精会神地听,仿佛一下精神百倍。此时此刻我顿时明白,幽默让我让学生得到美的体验,感受到幽默的魅力。

总之,数学教学充满学问充满魅力,数学课堂更是魅力无穷。教师只有做有心人,善学善钻善创新数学课堂就会生机勃勃,课堂会更精彩。

篇二:小学课堂教学反思

我首先要感谢这次市级课题研讨会给我提供了一次学习与锻炼的机会。今天,我执教的课题是“中位数和众数”这个内容是第一次出现在小学数学课本中,我们一线的老师面临着怎样教学这样全新内容的问题。当初选取择这个课题时我面对的完全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正因为是一个空白,所以我觉得研究的价值就更大,对上课、听课的老师收获也会更多,于是我确定这个富有挑战的课题。

我设计本课的思路:

一、创设情境,初步理解引入中位数和众数的必要性。以我和学生进行情境表演帮助学生认识偏大的数对平均数的影响,从中自然引入中位数和众数,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引导探索、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与求法。情境中的例题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各有所侧重,最后在比较中形成知识网络,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解释应用。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统计量,我让学生利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反映特征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选择适当统计量来反映一组数据,我让学生先计算出两组人的平均年龄,再找出他们的中位数和众数,并恰当地选择统计量来说明他们的年龄特征,引导学生分析数据,有效地融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学生在经历了从“问题情境—建立横型—解释应用”的过程中,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得到发展。

上完此节课后,我觉得在三种统计量的应用方面还有所欠缺,如果课前能让学生自己去搜集一些生活中的数据,在课堂上提出来自己觉得哪种统计量更适合自己搜集到的数据,为什么?让其他同学来评评他的看法,这样能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起来,增加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互动性。因此在设计本节课时一定会存在着诸多的不足现象,望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篇三:小学课堂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教学过程的行为、措施、方式、方法、决策以及结果进行全面审视和分析,检讨得失、权衡利弊、系统总结,以期新一轮教学取得更大进步。

一、教学反思在教学中的意义

教学反思的意义在于科学的“扬弃”。教学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把自身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效果。通过反思,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教学与反思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不仅可以使自己真正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提高教学工作的自觉性、目的性和创造性,而且还可以帮助教师在劳动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欢悦,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思维品质,从而使教师体会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内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罕有所滑坡。”为此,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十反思。该公式体现了教师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研讨、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思维的过程。

二、教学反思的途径

1、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教学目标是影响课堂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反思教学目标是否全面,教师应多思考“我为什么做我所做的”。教师要根据整节课的教学实践及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反思自己所定的教学目标是否符合新教材的特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通过该节课的学习,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反思教学目标是否可行,要做到:

(1)反思是否以总体课程目标为指导,以适应社会进步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为目标,全面综合设计教学目标。如:教师制定的情感目标是培养学生热爱班集体、热爱学校的思想品德。学生学习完学校专用室的名称后,学会爱护学校现有的教学设施和学校的一草一木,这就是爱集体、爱学校的充分表现。

(2)反思是否将教学任务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需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学目标是根据教学需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的角度阐述要求。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的要求,学会了用英语介绍自己的学校。

(3)反思是否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以学生为本,因人施教,适时调整教学目标。任教的班级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能力存在差异。比如,一个学生比较遵守纪律,学习方法比较灵活的班级,教师按教学目标上课,学生学习起来会较顺利。可是一日换上一个学生特别活跃,反应很快,但纪律难于控制的班级,教师就要以纪律竞赛的形式先调控好学生的情绪。若学生脑瓜特别灵,接受能力特别强,可在课本知识基础上学习一些相关的课外知识,尽量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2、对教学内容的反思

(1)反思教学内容是否根据教学目标开发、利用学习资源,使之符合学生的经验、情趣和认知规律等。以教学《Ourschool》为例,教师可以立足新教材,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学生从最熟悉的自己的学校着手,很自然地过渡到专用室clinic、library、canteen等的名称及其方位的学习。语言教学内容的安排应当由近及远,由大到小,由简到繁。学生学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2)反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思想性和趣味性是否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例如:在教学Therebe句型中可挑选一首学生熟悉的儿歌“Bingo”,先给学生热身,然后进行猜物的游戏。通过游戏和歌曲,学生兴趣浓厚,求知欲很强。学生借助多媒体,带着问题参观学校。引人入胜的画面,生动的对话,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都踊跃就课文内容相互提问并解答,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迅速理解并掌握课文。

(3)反思能否按照学生的个别差异设计教学内容,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对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对他们设置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他们从不同方面领略成功的经验,从不同的角度满足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方面的成就感。对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创设更多的机会,应设计一些难度较小的问题,对他们每一点进步都及时表扬、鼓励和关怀。

(4)反思能否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进程以及突发事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例如:在教学中,我原本的设计是利用CAI呈现课文,让学生感知。可是那天上完一个班后,紧接着上另外一个班时,恰好停电了,无法使用计算机。我立即调整教学,运用己做好的人物头饰,以不同的语调,配合一定的肢体动作,表演课文中的多个角色,使教学顺利开展。部分较好的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也跃跃欲试,努力把课文的情景再现出来,3、对教学结构的反思

(1)反思教学结构是否按照学生的身体发展水平和认知水平,划分学生认识的不同阶段。

根据教学过程中要求实现的不同认识任务,学生认识的不同阶段可分为: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各阶段有其独特的功能,既紧密联系,又互相渗透。在学习中,学生从运用therebe句型进行猜物逐渐迁移到谈论学校里有什么这一话题,逐步掌握课文大意;然后通过听、说、读的训练,大部分的学生能够根据提示背课文;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表演课文并仿照课文编对话。

(2)反思教学结构上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取向,是否把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有效统一。

两种学习形态将认知与情感、指导与非指导、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能动与受动、外部物质活动与内部意识活动、个体与群体等诸因素加以协调、平衡,从而使教学过程为一个认识与发展的过程。部分学生运用己学的语言知识,探讨式地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层层深入,学习用英语介绍学校。其他学生在他们的带动下,积极举手、尽量回答一此简单的问题。

(3)反思是否结合教学实践选择和运用新型的教学模式,使教学达到艺术水平。

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目标指导下,通过对教学过程特点和规律的研究,在具体分析学科知识结构及学生认识特点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模式。要理论联系实际,勇于开拓创新,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使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学生建立起对课堂教学艺术的审美观,能客观地向教师提出学习过程需要教师有效指导的地方,利于教师改进和完善教学。

4、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1)反思是否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要依据以下几方面: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规律和原则,各种教学方法的功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可接受水平,教师本身的素养和学校提供的条件等。如在教《COUNTRIES》国家的第一课时后,教师意识到学生对各国名称和对课文的学习颇感困难。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很活跃,提出许多建设性的提议。然后,教师把单元教学改为学生收集各国标志性的建筑物的图片,并查阅相关资料,以导游的身份做一份最有价值旅游热点报告。每个学生在全班的范围内用英语口语进行交流,完成旅游热点报告的任务。这就打破了传统教学师生单通道授受关系的局面,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其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也随之得到提高。

(2)反思能否根据教学方法的外部形态和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优化教学方法。各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通过反思,能有机地把各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发挥其最大效用,全面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等英语学习能力。

(3)反思教法与学法是否统一,是否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教学中,教师可引导个别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分别扮演对话中的角色进行对话表演,增强真情实感。然后鼓励学生自己“找朋友”,合作学习,以竞赛的形式表演课文、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自主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自由选择空间扩大了,参与面进一步扩大。

5、对教学媒体配置与使用的反思

(1)反思教学媒体是否合理配置,每一种媒体均有其长处和短处,关键是使用者能否扬长避短。媒体是为教学服务的,一切取决于教学的需要,切忌为用媒体而选用媒体。

(2)反思教学媒体是否合理使用。一节课中不必同时使用许多种教学媒体,但所选用的媒体,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其功能,做到用足用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6、对教学管理的反思

(1)反思是否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可创设生动有趣的语言情景。例如:教授单词时:教师可采用实物、图画、简笔画创设情景。还有,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适时开展游戏、唱歌竞赛等活动,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熟悉和巩固语言知识,并在竞赛中得到红星奖励,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2)反思课堂教学管理手段是否得当,是否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气氛。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管理可通过竞争机制实现。教学过程中引入竞赛机制要努力创设成功的阶梯目标,要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为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创造不同层次的成功体验的机会,采取小步走、高密度,多变化、勤鼓励的方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在用中学,学中用,在反复的实践中稳步提高,把学与用有效地结合起来。

三、反思后的调控

1、反思以后如何再上好这节课

例如,自己在完成《Ourschool》这节课后进行反思。从整体而言,是符合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学生较成功地完成了学习的任务。学生通过学习,懂得如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学校,介绍学校的专用室,培养学生爱老师、爱集体、爱学校的思想情感。但本节课也存在不足之处。时间的把握不好,精神紧张,生怕不能够上完自己准备的内容而提前讲课,而在感觉时间有余时又没有及时地调整教学进度,还是快速地讲完内容,这对整节课影响很大。以后再上这节课,让学生仿照课文自编对话,时间即可控制得当。或在备课时就要预防出现时间多的情况出现,准备音乐或短片,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让学生欣赏,既让学生放松了身心,缓解了孩子的疲劳,又将时间把握得分寸有度。

2、反思下一节课怎么做

下一节课教师首先要检查学生对上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接着创设情景,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学校;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创造性地提出学校设计的最佳方案;最后,引导学生完成相关的听力和笔头的练习。

3、反思个人的教学技能在哪几个方面需要提高

(1)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树立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

(2)要用良好的爱心去感化学生。

(3)要不断完善个性品质,增强心理调节能力和应变能力。

(4)积累经验,使经验不断得到丰富。

小学课堂教学实录 篇5

生大声或小声读诗,有人最后一句读错字。

师:听了大家的朗读,有两个字需要注意。看最后一句:“为”读wei4,替的意思。“看”读kan1,尝试的意思。

学生在书上注音

师:好,下面同学再读一遍诗,然后告诉我,这是一首什么诗。从内容上形式上说都可以。

学生再读诗。

师:谁能说说,这是一首什么诗?

生1:离别诗。

师:生1是从内容上来说的。你应该把句子说完整。

生1:从内容上来看,这是一首离别诗。

师:好。还有同学能说的更具体么?或者从形式上说说。

生2:律诗。

生3:写在夜里的离别诗。

师:生2是从形式上来说的。是几言律诗?(生纷纷:七言。)既然是律诗,我们就要注意对仗,注意第三四联表现的内容。生3说了写作这首诗的时间是夜里。(问生3)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3:这里有一句:“夜吟应觉月光寒”。所以是夜里。

众生纷纷:不是夜里。一生小声说:是春末。

师:哦,有一个同学说是春末。你怎么知道?

生4:第二句:东风无力百花残。东风无力是指春天,春末的风无力。百花残,春末百花凋零。

师:有理有据。好。其他同学同意他的分析么?

生:同意。

师:同学说这是一首写于春末的离别诗(板书),能不能看出来诗人是和什么人分别呢?

生5:朋友。

生6:女朋友。

(其他学生笑)

师:既然是女朋友,那么这首诗就是一首写男女分别的恋情诗了。

(众生笑)

师:再请同学读两遍这首诗,揣摩一下,告诉我你哪一句读不懂。

生读书。

生7:第三联我不懂。

师:读一读。

生7:“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我不知道“晓镜”“夜吟”什么意思。

师:其他同学知道么?

无人举手。

师:没人举手么?那么我们一起来看。“夜吟”的“夜”指?(夜里)。“吟”指?(一生答“呻吟”。众笑。)

师笑:呻吟?夜里病了呻吟?“吟”在古诗中一般指?(众:吟诗)。夜里对月吟诗,是多么浪漫风雅的事啊,为什么诗人还觉得“月光寒”呢?

生8:因为思念,诗人思念朋友,就觉得夜里吟诗都寒冷了。

众生点头。

师:是啊。根据律诗的知识,这两句诗对仗。“夜吟”指夜里吟诗,那么“晓镜”指的是?

生9:早上照镜子。

师:早上照镜子看到“云鬓改”,说的是?(生纷纷:头发都白了)

师:为什么啊?

生10:相思苦啊。

师:哦,相思令人老。如果说“早上照镜子发现因相思白头,晚上吟诗又因寂寞孤独而觉得夜凉如水。”那么这是从诗人这角度说的。都是说男主人公的感受……

生11举手。

师(对生11):你想说什么?

生11:我觉得前一句是从女主人公的角度说的。因为一般说到照镜子,都是女生。而且前一句说女主人公相思白头,后一句说男主人公吟诗寂寞。双方都说了,很……很……

师:更说明了两个人心心相应,感情深厚。

师:“诗无达诂”,两种理解都可以,你们觉得那种理解更好些?

众生:第二种好些。

生12:我不明白最后一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不是说男女恋情么,怎么会出现蓬山这样的海上仙山呢?另外,“无多路”指的是否是没有多少条路呢?

师:是啊。谁明白?

生13:蓬山,课下注释说是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所以这里应该不是实指,应该是女方住的地方。“无多路”不是没有多少路,应该是没有多远的路。这一联应该是说我们相距没有多远的路,但是还有青鸟殷勤的传递消息。

师:是啊,虽然不能见面,但是有消息传递,聊胜于无。

众生笑。

师:可见这是一句宽心话。

生14:既然不远,为什么不自己去看看,还需要传递消息呢?

师:相距近就一定能看得见么?大家想想在什么情况下,即使很近,也“相见时难”呢?

生15:那只有女主人公被拘禁了。

生16笑:还可能男主人公被拘禁,也可能是俩人都被拘禁。

师:拘禁这词说的有些重了,可能只是说两个人没有自由之身吧。

众生点头。

师:这里还有另外的意思,李商隐做了很多无题诗,都是接男女恋情来寄寓身世之感的。他身处牛李两党的党争夹缝之间,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相当痛苦。这首诗也是一样的。

师:还有那些句子看不懂?

生无言。

师:那就是说没有了?好了,请同学们读两遍诗,然后齐声背诵。之后告诉我你喜欢哪一句诗,并说说为什么。

众生读,然后齐背。

师:你喜欢哪一句呢?给我们做一些赏析。谁先来?

无人举手。

师:那么,钱坤试试吧。(钱面有难色)没关系,抛砖引玉,你就当那砖好了,鉴赏不好没关系。

钱:我说说题目行么?

师:可以。

钱:这题目好,让人有想象的余地,既可以指男女恋情,有可以不止这些,余味无穷。

生17:人到了百感焦急之时,恐怕也是无话可说的。

师:是啊,李商隐写的无题诗是最多的,这里面显然有他难以言说的身世之痛。另外提醒大家,提到这首无题诗时要说,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这样人家才明确。

生18:我还是觉得最后一句好,蓬山,是海上仙山,有虚无缥缈的特点。

生19:还是被隔绝的,有大海相隔。开头就有照应:“相见时难”。

师:大家提醒了我,这句诗从情感上来看,也是很内敛的。我们看,全诗写的是相思,什么样的相思?你能下个定语么?

生20:苦的。

生21:痛的。

师:说成语。

生22:痛不欲生。

众笑。

师笑:为什么发笑?

生:太过了。

师:好,那再想。

生无言。

师:相思到老,是不是可以说:“刻骨铭心”?(众生点头)。但是最后一句并没有让这种痛苦一直宣泄,反而说:“蓬山此去”毕竟“无多路”,还有“青鸟可以”殷勤为探看”。

生23:是自我安慰。

师:也是劝慰对方。

师:有同学喜欢其他几联么?

生24:我喜欢第二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用两种实物来比喻深厚的感情,写的是感情到老都不变。还有谐音的用法。

师:鉴赏得当,这两句诗确实一直为人们所喜爱,表达忠贞不渝的情感,成为千古流传的佳句。这两句在句式上也是对仗的。

生25:我喜欢第一联:写景的句子写出了诗人的情感,情景交融。

生11:我觉得“晓镜”这句好。写尽了两个人离别后的痛苦。

师:这痛苦是正经历的还是尚未到来的?

生纷纷,有的说正经历的,有的说是将来的。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11:“应”应该是,所以是推测,是将来的。

师:我们以前学的古诗也有现在预想将来情况的,还记得么?“君问归期未有期,……”

生齐:“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师:哪句预想将来?

生:后两句。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教学” 篇6

一、“课堂互动教学”的内涵与意义

“课堂互动教学”是一种动态的教学过程, 即围绕某一教学内容, 教师和学生交流合作, 产生新观点、新思想的过程。在“课堂互动教学”中, 师生互动是主要的表现形式。师生互动包括: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师与小组互动以及教师与班级互动等。

“课堂互动教学”是师生感情交流的主要渠道。“课堂互动教学”承载了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期望和评价, 既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完善人格, 又可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 还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二、影响“课堂互动教学”的因素

1. 教师因素

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 因此, “课堂互动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其一, 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决定了教师是否选择“课堂互动教学”。接受并贯彻新课程改革教育观念的教师, 注重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语文交际能力, 并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积极采用“课堂互动教学”。其二, 教师的知识结构影响“课堂互动教学”的效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知识丰富的教师, 不仅有助提升其讲课的精彩程度, 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以使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讲, 这样的互动效果会比较好。其三, “课堂互动教学”效果与学生的互动状况密切相关。如果教师与学生配合默契, 当教师期待学生有某种回应时, 学生便给予教师某种回应, 这有助于增强教师继续推进“课堂互动教学”的自信心。

2. 学生因素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 因此, “课堂互动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其一, 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影响“课堂互动教学”的开展。“课堂互动教学”要围绕学生的知识基础, 既不能太难, 也不能太浅。如果学生不具备相应的知识基础, “课堂互动教学”就无法开展。例如, 有的教师采用复述课文的形式与学生互动, 如果学生没有很好地掌握课文内容, 那么“课堂互动教学”就难以为继。其二, “课堂互动教学”的起点首先是学生具有参与互动的积极性。如果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课堂互动教学”就无从谈起。

3. 教学内容

不是所有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都适合开展“课堂互动教学”。有些内容不具有互动的教学情景或比较封闭, 因此, “课堂互动教学”很难展开。一般而言, 如果教学内容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 学生的参与度就较高, 互动效果就较好。另外, 针对一些开放性的教学内容, 教师应努力搜集课外的教学资源, 这样更能吸引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教学”。

4. 课堂环境

课堂环境是“课堂互动教学”得以进行的综合条件, 它包括:师生对待课程的态度是否热情、参与互动的情绪是否高、求知欲如何、是否具备友好合作的氛围以及互动交流的欲望是否强烈等方面。课堂环境影响师生在课堂互动中的行为与效果。一般来说, 师生的互动渠道越通畅, 互动效果越好, 课堂气氛越和谐。

三、“课堂互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1. 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差距

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 即通过“课堂互动教学”,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合作与勇于创新的精神。但就目前而言, 小学语文的“课堂互动教学”还达不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即没有将互动教学科学贯彻到语文课堂教学中。

2. 学生参与机会不均等

在“课堂互动教学”中, 师生互动应是教师与每个学生都平等交流与探讨。但在实际操作中, 小学生的性格存在差异, 性格外向的学生发言机会多, 性格内向的学生发言机会少, 因此, 形成课堂互动长期被少数学生垄断的局面。

3. 部分学生存在虚假表现

学生在互动中的虚假表现, 即在教师发出互动信号后, 一些学生瞎起哄、乱说话, 其实根本没有想好如何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只是为了呼应教师, 而制造声势。这种互动只有互动的形式而无实质性的互动内容。

四、“课堂互动教学”的相关对策

1. 推动教学互动

一方面, 教师应紧紧抓住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课堂互动教学”;另一方面,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教学互动领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 因此, 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补充知识、更新思想, 力求在教学互动方式和互动内容上有创新举措。

2. 关注互动效果

一方面, 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设计互动问题, 尤其要关注和鼓励那些互动不积极且缺乏自信心的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教学”;另一方面, 教师要精心备课, 认真设计课堂教学中的每个互动情景, 预知其效果, 并做好相关备案。

3. 优化课堂管理

中小学课堂互动教学探析 篇7

小学教育是教育的起步阶段,学习内容中机械记忆的比重较大,学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极为有限,再加上处于儿童期的小学生,其思维形式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或独立的世界观、强烈的求知欲以及正确的学习态度。而中学阶段大多数学生的自学能力尚在形成和发展中,还没有完全独立的自学能力,中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因此,对于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来说,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正视自己的学习主体地位十分必要。

一、中小学课堂互动教学的意义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对互动是这样界定的:互动首先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由自我互动、人际互动和社会互动三个阶段组成的过程。从教学论的视角来说,互动是行为主体借助于一定的手段,与他人(或环境)和自己相互作用、影响的过程。课堂互动教学是互动的一种形式,即在教学中将教与学统一起来,依赖于师生对话、动作、神态等方面的交流,以师生双方的相互认识、理解、解释为基础,以教学资源为中介,以师生双方平等对话为前提,通过多种有效手段创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环境的教学形式。对于中小学生而言,课堂互动教学则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知识能力、认知水平等,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优势,发扬民主,将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师生在知识、情感、思想、精神等方面的相互交融中实现教学相长的一种教学形式。

课堂互动教学是师生间、生生间、师生与环境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同为互动的主体,师生之间是一种“你”与“我”的平等关系。课堂互动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在特定环境中的一种共享,共享知识、精神、智慧、意义,师生在共享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教师总是以自己的知识、智慧、人格为手段去影响学生,并将自己对学生的认知与情感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去促进学生的发展;另一方面,学生也总是以自己具体的学习行为表现出对教师教诲的理解和接受,如听课、提问和作业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知识的共享,实现教学相长。

二、课堂互动教学在中小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气象,它所倡导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观念,对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它使传统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课堂互动教学在实施中所存在的问题:

1.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互动教学是教师“控制”下的师生互动。它普遍存在于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比如教师说上半句,让学生对下半句;或者教师习惯性地以“对不对?”、“是不是?”等方式发问,学生无需任何思考,就可以机械地用“对”、“是”来回答;为了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在互动过程中只肯定那些符合自己观点的答案,而对于学生所提出的所谓“超标”的问题或见解不予理睬,完全把学生作为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这些师生互动表面上看起来进行得比较顺利,但都没有把握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实质,教师设疑质量低劣,不能对学生的思维产生有效的冲击。整个互动过程难以满足互动双方的期望和需求,失去了互动的价值,这种做法严重挫伤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索热情以及创造能力的培养。

2.课堂互动的不平等

课堂互动的不平等首先表现为师生关系的不平等。受传统思想影响,教师在认知、情感、伦理关系等诸方面总有一种“优越感”,总认为自己比学生优越,不能与学生平等相待。在这样的课堂互动中,教师永远是互动的发起者,学生仅仅是执行者。不平等的师生互动还表现出“垄断化”,只有少数人能够参与其中。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在知识、能力、个性等诸方面的差异,使得课堂互动教学成了只被少数人享有的垄断性教学。在教学中,对于心目中的“优等生”,教师能采用民主的方式对其答案进行肯定,而且会表现出极大的耐心与包容;而对于教师所认为的“差等生”,则会倾向于“专制”,往往不给他们以充分的考虑时间与机会,或者说表现出极明显的“不耐烦”。这种情况使得部分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尊重、主动性受挫,对学习失去兴趣。

三、中小学课堂互动教学实施建议

1.遵循主体性原则

传统教学注重“传道、授业、解惑”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整堂课往往以传授知识、解决问题为中心,学生则成为被动的知识接收器。互动教学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首先,教师要从思想上改变过去那种教师是绝对权威的观念,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和自主发展的空间,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其次,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动手、动口、动眼、动耳、动脑,进行实际的操作,为学生构建广阔的课堂活动空间,促使学生将学习视为自己的自主活动。最后,教师要因材施教,运用各种方式、途径和策略引发和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参与,最大限度地发展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

2.遵循情感融洽原则

只有在教学中发扬民主,创设出轻松、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真正实现课堂互动,保证学生在心情舒畅、无拘无束的情境中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作用。情感融洽即要做到师生互爱、人格平等。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人格地位是平等的,学生间的人格地位也是平等的。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在心理特征、认知能力和社会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善于和不同层次的学生沟通,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其次,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营造一种相互同化的民主和谐、平等融洽的气氛,鼓励学生,包容学生,从而实现课堂的和谐互动,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3.遵循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要力

求使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能张扬个性,生动、活泼、全面发展;二是在课堂中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如模拟表演、组织讨论、师生对话等积极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1)共同开发课程资源。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将教学内容纳入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自我以及与文化的关系中,引导学生参与课程的开发,这样会使学生在习得书本知识的同时,形成对待生活世界中各种问题的良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获得全面的发展。

(2)变“传话”为“对话”。师生之间可以进行全方位的对话,进行讨论、沟通、交流。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适时转换自身角色,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同时还要发扬民主,真正“放下身段”,理解、包容学生。课堂不应是教师说、学生记的“知识沙漠”,而是学生主动选择、构建,将知识纳入自己的经验世界的“文化殿堂”。

4.遵循“问题”原则

教师应善于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创设一种充满张力的问题情境,造就一个充满诱惑的场景,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去主动质疑,分析问题、研究问题、拓展问题、解决问题。所提问题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并且问题要触发学生产生许多不同的想法,以便在课堂教学中能够看到多样化的选择方案。例如:“学完这篇文章,你有何感想?”、“你如何看待文中主人公所做的事?”、“你能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解释吗?”、“你能联系生活实际来说明吗?”……

上一篇:经济责任承诺书下一篇:饭店厨师提成方案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