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读后感

2024-09-29

《发展心理学》读后感(精选11篇)

《发展心理学》读后感 篇1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后感

我利用假期的时间细细品读了《儿童发展心理学》这本书,从中受益非浅,或多或少给我一点点启发,它让我对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我的小课题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建构了理论基础。

本书主要介绍了20世纪20年代以来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地位不断的强化用心理机能形成的过程来说明心理机能的涵义,使心理学的发展从描述性阶段向说明性阶段过渡,儿童发展心理学能够为此提供说明性的控制论模型。儿童是人生起点时期,是一个生机勃勃,充满生命力的时期,也是人类个体心理发生发展、撒播智慧种子的播种季节。本书不仅让读者对儿童发展心理学有了比较直观的基本认识,同时也为下两篇有关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具体内容作了铺垫。例如: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社会角色发生重大转变,开始承担“学生”的责任,核心活动由“游戏”变为“学习”。学习环境和作息习惯的改变,导致了一部分学生生活上的不习惯,儿童发展年龄阶段任务的不同,导致了一部分学生心理上的不适应。一年级学生虽然对学习充满好奇,但持久性不强,自控能力较差。学前教育的差异,会给学生带来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的差异。学生对师长的依赖性特别强。伙伴间交往以“玩”为主题,在接触群体规范,学生经常会出现“违规”和“告状”现象。三年级开始,学生从儿童期转入少年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要求明显增强,各方面能力发展较快。学科学习的难度和强度的增大,造成了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生活的不适应,作业拖拉,成绩退步。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分化,学科偏爱的形成,也促进了其个性和爱好的逐步显现。三年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增强,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学生的好奇心进一步增强。

心理健康干预指在确诊的基础上,采用一系列适合学生的心理治疗方法对学生心理问题及行为进行矫正的过程。对于不同层面的心理问题,可以采取不同的干预方法。如果能细心观察,并提前发现一些普遍性、可能导致学生们心理问题发生的事,我们完全可以对此进行集体的预防性干预。心理健康教育越早越好,别等问题严重了才想办法。例如:我校设立了“心理广播站”,每周三对全校进行各方面的心理辅导,开展了主题教育“我是最棒的”,挖掘学生“分数”以外的能力,使其重拾信心。学校又开展主题教育“调整心态迎接考试”对学生考前心态调整进行干预指导。指导学生正确对待E时代可能造成的一些不良的心理健康隐患,开展了集体指导讲座“沉溺网络的危害”,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进行学习交流等,而不是沉溺于网络游戏虚度年华,指导家长改变错误的教育观念与教养方式。这些不同的主题教育都是根据学生不同时段可能发生的不同问题进行有意识的集体预防性干预途径,这些特定的集体干预内容,可以在不同时段疏导学生的心理,防范于未然,则能大大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

教育部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目标中强调的是: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达成目标,我们教师除了要从态度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外,还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

《发展心理学》读后感 篇2

一、写音乐听后感, 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它所表达的内容不是抽象的, 而是具有表情性的, 人们必须依靠联想和想象才能感受和理解音乐。中学生思想极其活跃, 感情丰富, 对生活与学习充满无限幻想。优美的音乐能引发他们无尽的想象。我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 首先让大家知道, 由于每个人的经历、文化素质的不同, 对音乐的理解也会不尽相同。一首乐曲带给人们的想象不会是单一的, 而应该是多样的。然后, 我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敞开心扉, 全身心投入到音乐世界中去, 用自己的心, 独立地去感受音乐, 进而唤起他们的无尽遐想。

例如, 我在讲授著名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 在听完全曲、讲解曲式结构之后, 进行了简短的启发:“轻盈、优美的长笛声, 像是在告诉大家春天到了, 我仿佛见到了碧绿的小苗慢慢地破土而出, 青山碧水作幕, 芦林茅屋为景, 一切美好的情缘都融入到这优美浪漫的旋律中。请同学们发挥丰富的想象, 写出对乐曲的感想。”学生们仅仅用了几分钟就用文字描述了许多精彩的画面:“柳树在轻轻地摇曳, 好像美丽的女孩在梳理她漂亮的长发, 清澈的河水慢慢地流淌着, 白云下一对恋人坐在河边......”“在碧蓝的天空中, 有一对天鹅把一切哀伤都抛在了蓝天中, 朝着它们的理想飞翔。”有个学生干脆画了一幅彩色的图画。还有的学生描写成蓝天白云下牧人在放牧, 青山绿水间男耕女织, 一幅桃花源般的景色。学生们在美妙的乐曲声中, 编织着绚丽的梦想, 心灵得到了陶冶, 智慧得到了启迪。

二、写音乐听后感,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中学生正处在成熟时期, 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 思想活跃, 但有时缺乏正确的审美判断力, 如不加以指导, 很容易成为各种“新潮”音乐的盲目“追星族”。

在教学中, 我选择一些旋律优美又有思想性的作品, 让学生写听后感, 使他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再得到理性上的提高。例如在教授欣赏曲目《长征组歌》时, 我在介绍作品的有关背景之后, 放了《长征组歌》中一段《突破封锁线》合唱的录像, 让学生从乐曲中深切地感受红军长征路途的艰难和他们大无畏的精神。那富有震撼力的旋律、深切的情感、号角般的歌声, 一次次地冲击着学生的心灵。当欣赏到由我国男高音歌唱家刘斌领唱《过雪山草地》的录像时, 他们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 满含激情地跟着唱了起来。临下课时, 我布置了音乐听后感的作业, 并强调说:“苦不苦, 想想长征二万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我想同学们深有体会, 红军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 我们在学习和将来的工作中要发扬他们顽强拼搏的精神。这节课, 因为每一个人都是怀着对红军的崇高敬意和深厚的爱国情感来聆听的。也许这种感觉是伴随着音乐存在的, 但精神是永恒的, 让我们把瞬间的感受化作永远的记忆, 用文字抒发自己的感情。”在写听后感的过程中, 学生可以不受约束地发表意见, 驰骋自己的思维和想象, 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 认识自己, 用优美的辞藻、夸张的艺术、丰富的想象对乐曲进行再创造。这是音乐情感的升华, 也是课堂教学的延续。

三、写音乐听后感,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欣赏课的传统模式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 教师教学生跟着学唱。由于学生总是处在被动地位, 所以出现了喜欢音乐但不爱上音乐课的怪现象。采取写听后感的方法, 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热情。

记得第一次让高一学生写《国歌》的听后感时, 学生无精打采地说:这有什么好写的, 都唱烂了。结果他们没有按时交作业上来, 而且每班都有近二分之一的学生抄歌词, 效果不好。后来, 我对部分学生的听后感精挑细选, 每班选出两三篇进行讲评, 并在班上宣读、鼓励、表扬, 这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上进心。特别是当读到一个性格非常内向的学生的作品时, 大家都惊呆了, 纷纷为他的认真态度和丰富的想象而鼓掌。当时就有几个学生都要求重写。有一个学生在五分钟里写了一首听过《梁祝》之后的小诗:“草儿青青, 花儿摇摇, 水儿叮咚, 蝶儿飘飘, 叶儿纷飞, 风儿吹吹。亲密爱人, 相伴依依, 沐浴爱河, 化蝶儿去。”其他学生听到后都纷纷效仿, 争先恐后地施展自己的才华, 音乐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

《数码》读后感 篇3

北京莎莎

《数码》:亲爱的读者莎莎你好,你作为一个刚刚接触《数码》不久的新读者,从封面到内容,都给了我们最真实的想法。无论是对我们称赞还是不满,我们都不胜感激,并以最大的热情面对读者们的意见和建议。感谢你在数码产品与生活方式的巧妙结合上给予我们的肯定,我们会继续努力,把杂志做得更好!

让我意犹未尽的《数码》

自从我订阅了《数码》,她就成了我的良师益友。她的内容全面,文章精彩,每个专题都有很高的技术含量。每期我读完《数码》都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特别希望《数码》能再厚一点,内容再多一些,当然价格就不用变了,这样就更让我觉得物超所值啦!另外,我很喜欢《数码》今年的封面,风格很统一,让我有一种收藏的欲望。我本人是一个音响发烧友,有一点遗憾就是在《数码》里关于音响的文章有些少,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这方面的内容。6月《数码》的“玩转世界杯”专题让我看得非常过瘾,文章既轻松,又实用,把社会热点抓得很到位,只是这个专题的版面不太规整,看得我有点眼花缭乱。以上是我的一点卑微之见,最后希望《数码》越办越好!

上海小林

《数码》:非常感谢你对《数码》的钟爱,我们的动力来自于你们的鼓励和肯定,而你们的宝贵意见更是我们进步的关键。希望能在这里看到更多读者对于《数码》的真实看法,我们也会努力在内容上做到更加全面、更加专业,尽量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解读“数码时尚”

吴昊:时尚离不开实用,实用的数码产品才是真正引领数码时尚的。

杨永森:我认为数码时尚应当是社会发展中现代科学技术、社会文化的综合产物,反映现代科技人文新观念。

陈欣:数码产品本身就是一种时尚,尤其是那些能给我的生活增添色彩的数码产品。

招聘:欢迎加盟《数码》团队!

一本科技时尚潮流杂志,一个将科技与时尚融为一体的年轻团队,诚聘手机编辑1名、数字家电编辑1名:

基本要求:

·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专业不限,扎实的科技文章写作功底;

·热爱编辑事业,兴趣爱好广泛,关注时尚消费潮流;

·从事过相关编辑工作,有时尚媒体工作经验者优先考虑。

职位要求:

数字家居栏目编辑:

·熟悉数字电视、家庭影院、音响等数码影音家电产品,具备产品测试和写作经验。

手机栏目编辑:

·熟悉各品牌各型号手机产品,关注产业发展和消费潮流,具备产品测试和写作经验,具备相关媒体工作经验者优先录取。

《发展心理学》读后感 篇4

亲爱的爷爷

大年初一,新年快乐!也祝所有爷爷奶奶读书会的读者新年快乐!

最近看的一本书名叫《设计心理学》,出自唐纳德·A·诺曼之手,他是一名认知心理学家,也是认知学学会的发起人之一,他的著作主要涉足心理学和计算机两大领域。因此《设计心理学》丛书更倾向从工业设计、人机交互的角度谈设计的心理。

年前回家之前读了《设计心理学(1):日常的设计》,其中谈到人为操作失误的原因绝大部分来自于设计师的错误,而非人为故意的操作。很多时候,人们追溯事故发生的原因总是很轻易地将其归结为“人的失误”,似乎这样就找到了责任承担人,于是便高枕无忧;但是实际上往更深层次的原因思考,产品的设计本身是否存在漏洞?明知员工在枯燥无味地工作,工业产品的设计却仍需要员工维持远超普通水平的警醒程度,还要在故障发生时操作平时几乎不会用到的复杂事故防护启动装置。这是产品设计的漏洞,而非简单的“操作失误”。诺曼提到,工业事故的发生就好像一个多层漏斗,只有当每一层都有漏洞,事故才会发生;因此,产品的设计则应合理并尽量地避免漏洞。

回家后读的《设计心理学(3)》谈论的是情感化设计,个人认为情感化并不能凸显其设计基础,反而夹带了一种“情绪化”的表意。如果你评论一个人情绪化,你可能是在批评他不够理性;然而这本书却告诉你emotion却是合理的存在,情感化的设计甚至能促进产品的实用性。诺曼提出情感化设计应当遵从三个水平:

1. 本能水平的设计——外形;

2. 行为水平的设计——使用的乐趣和效率;

3. 反思水平的设计——自我形象、个人满意、记忆;

当你去购物的时候,你可能更关注长得“好看”的商品;而这件商品如果不好用(没有实用性),以及用起来没有乐趣,你也不会选择。文中提到一个蛋糕粉的例子:厂家设计出一款混合好的面粉和鸡蛋的产品,帮助主妇们做蛋糕,却没有多少人买,原因是主妇们觉得从中无法获取做蛋糕的乐趣和自豪感。也就是说:外形所能带来的乐趣是否能延伸到行为水平,在于该产品是否能有效完成任务,是否有乐趣或其他重要的情感要素。反思水平则与意义相关,属于更高的水平。旅游地的纪念品常常没有设计感,只是单纯的建筑复制品,但是它带着人们对旅游地的一种怀恋和情感意义。

产品形态、产品操作、产品意义共同组成了打动人心的产品设计三要素。互联网与技术浪潮席卷全球,什么SaaS、PaaS,没有用心耕耘,最后总会沦为尘封的压箱底之作。新年期待并希望用心耕耘的人越来越多,产品越来越用心,世人的生活也能越来越美好。

虔诚地过好这一年。

不是本命年的本命年心雨奶奶 敬上

心理学》读后感 篇5

中职生的心理健康

读了《心理学》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我明白了心理健康的含义,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心理辅导的方法,使我感慨颇多,通过对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找到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切入点。

我工作中所接触的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下面介绍一下我认识的中职生的心里健康问题,以及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只有了解学生,认识学生才能使他们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顺利度过青春期。

一、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来自家庭的环境和所处的特定校园环境,中职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成长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困惑与矛盾。当前,中职生在学习、成长、生活以及择业与求职等方面表现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缺乏自信心

目前,我国中职生大部分是没有考到满意的学校无可奈何上了职高或者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由于社会上存在的对中职生的偏见与歧视,往往使中职生在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时,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在同龄人的群体中自惭形秽,做事信心不足,从而丧失努力学习的动力,加上他们初中的知识基础薄弱、学习习惯较差,能力有限,听不懂课,又缺乏刻苦学习的毅力,面对陌生的专业理论与技能训练

难免感到束手无策,困难重重,因而无心向学,久而久之,感到处处不如别人,便产生自卑心理。

(2)逆反消极心理强烈

在中等职业学校,部分学生由于受家庭、社会、亲友的影响,相对同龄人看到更多的社会阴暗的一面,内心深处不自觉地形成一种心理定势,认为社会、学校,对其约束较多,于是,对学习与班规校纪抱有严重的逆反消极心理,对教师的批评教育有抵触情绪,我行我素,生活上随意放纵,得过且过。既没有幸福感,也没有成就感,把前途看得一团漆黑。

(3)存在人际交往障碍

中职生自进入职业学校起,所面对的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全新的环境,内心迫切渴望与人交往、有真心的好友宣泄情感,但又怕受到伤害,所以主动性不强,且缺少基本的交往知识的技巧,在实际交往中,存在着按照自己的主观意识要求他人的情况,对他人的优点难以认同,对他人的缺点又难以容忍,往往容易和老师、同学发生冲突。

(4)情绪波动大,自控能力较差

良好的情绪是心理健康保证。正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情感丰富,情绪多变,对事物充满好奇心,但容易感情用事,有时凭着一时冲动做出鲁莽的事,缺乏冷静,不能明辨是非;情绪波动大,两极化现象明显,快乐时常兴奋过头,挫折悲伤时常抑郁消沉;不能控制情绪。

(5)盲目追求个性发展

由于绝大部分中职生学习成绩较差、学习方法不当、学习兴趣不浓、没有学习目标、没有动力,对所学专业冷淡,精神又无所寄托,其行为由紧张、压抑,无聊转向标新立异,用反常的行为显示自己,违纪违法行为频繁发生。盲目追求个性发展,主要表现在奇装异服,嘴叼香烟,怪异发型,寻求刺激,蛮横任性,目空一切,争强好斗。

二、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中职生所存在的种种心理问题,对中等职业学校及其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如有不妥当的对待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就会给他们造成一生的阴影,甚至使他们出现因憎恶老师学校进而憎恶社会的不良心理,给社会带来隐患。如何能让中职生健康成长,在今后的工作中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已经成为职教教师的一个重要的教育任务。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采取多种手段积极应对,以维护和促进中职生心理健康发展。(1)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加强对中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不仅是教书育人的场所,而且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主阵地。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并通过对中职生进行心理测量,了解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以便进一步研究教育对象,从而更好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其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期举办心理知识讲座

普及心理知识,帮助中职生掌握一定心理保健方法,促使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达到自我心理调节之目的。在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专门的心

理健康教育课程,既要注重心理知识的普及,又要讲究实际操作,例如在课堂上通过角色扮演、人际交往等心理训练活动,开发中职生心智潜能,增进中职生心理健康,培养中职生健全人格和良好个性,进而提高中职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使他们全面自由的发展。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学校可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龄的中职生及其学习与成长的需要进行。例如:女生情感专题讲座、如何适应新的环境、性心理健康教育、择业心理分析与求职、青春期教育与早恋问题等。举办心理知识专题讲座,对象明确,针对性强,常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因而有助于加深中职生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和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便于他们进行自我心理反省,自我心理调节。

最后加强专兼职教师的培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素质

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心理素质良好的师资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要求心理教师必须具备心理学基础、心理辅导与治疗知识、精神医学与精神分析方面的知识及技能。而大多中等职业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相关水平堪忧,大多是由相关人员兼任,对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所需的学科知识与技能相当缺乏。因此,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专兼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及技能的培训尤为迫切。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环境给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学校应不断地美化校园环境,改善教育教学设施,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根据专

业设置需要,建立社会实践与实习基地,丰富学生课外生活;重视校园教育阵地建设,多出反映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校报、黑板报、宣传栏,结合利用校园网站、校园广播、电视台等媒体优势,充分发挥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传播功能;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各种比赛、表演、联谊及中职生社团等活动,这样不仅能使新生自进校门那天起,就能感受到温暖与关怀,促使他们及时地转换角色以适应新的环境,而且也能帮助他们在各种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增强自信,积极调整心态,进而明确自己生活的目的、意义及生命的价值。

(3)利用网络技术,拓宽心理健康教育渠道

众所周知,互联网具有平等性和交互性特点,它不同于传统的教育,从根本上消除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心理沟通障碍。因而利用互联网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既能充分尊重中职生追求平等的个体需要,又能促进网上心理教育与网下心理教育的衔接,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利用互联网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必须营造一个积极的、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为中职生提供良好的网上生活空间。其次,精心挑选或编制包括心理专家最新理论成果及典型心理咨询案例为主要内容的相关多媒体课件,借助多媒体技术优势,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可接受性和有效性。再次,由心理专家主持并参与开设“心理聊天室”、“在线心理咨询”等活动,精心设计集趣味性和教育性于一体的网页以吸引广大中职生参与。如乐观向上的人生观教育、健康生活

方式教育等,最终促使中职生的自我心理评价能力、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及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的全面提高。

(4)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形成共同教育

在学校、家庭、社会这三大环境中,学校与家庭对中职生的教育与影响极为深远。所以,学校在对中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加强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形成既能发挥各自特长又能相互补充的心理健康教育合力。

在现代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不乏有实行家长专制、或溺爱纵容、或放任自流,极大地影响了子女心理的健康发展。学校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在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应主动密切与学生家长的联系。积极引导学生家长转变教育方式,实现对子女的民主化管理,使子女在民主、平等、宽松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定期召开家长会,让学生家长全面了解其子女在校表现情况,针对学生在心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主动与家长协商解决。帮助学生家长提高自身素质,要求学生家长及时了解其子女心理活动、情感及思维特征,注重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教育子女,促进子女人格的健全与完善。

教育心理学读后感 篇6

教育心理学读后感1

心理学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词语。说它熟悉,因为在上师范时就已经接触过这门学科,而且感觉在工作中也一直用着它。说它陌生,虽然一直在用,但又觉得掌握的不透彻。这个学期再次重温了《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让我再次体会到特级教师张兴华的教学魅力。张兴华,著名特级教师。他长期从事小学教学实践,并在实践中进行数学教学心理研究,逐步形成了基于儿童学习心理的数学教学流派。

很多人认为,小学的数学嘛,应该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也没有多大的科学道理可依,真正进行了数学教学之后我才发现,数学教学并不如他人想象中那么简单,而真正要教好数学更是需要付出一番努力。阅读了张老师的《儿童学习心理学与小学数学教学》,现在我进一步感到“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其中有太多的专业知识值得我们学习、钻研,有时觉得很简单的事物越是值得我们去研究!

这本书张老师从知识的形成和习惯、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技能的形成与培养、智能的发展、解决问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和培养,六个方面进行阐述,每一章节张老师都结合了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案例,细致分析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并对如何改进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读后收获良多。

刘墉先生在《中国学生的通病》一文里面提到:中国学生“好奇但不爱发问”“有问题往往拿去问同学,却不去问老师,因为他们怕自己的问题幼稚,惹得同学笑话;又怕问的东西简单,显得自己浅薄;还怕问得太多,让人觉得爱表现”。想想说得还很有道理,学生比较喜欢“老师发问他思考”。在高年级,甚至有个别学生喜欢“别人发问,别人思考,别人回答,我听听”的情况。那这些学生没有主动思考的习惯,喜欢被别人牵着走。在《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中,张老师说“发现问题更重要”。因为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推动实施实施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问题的提出是求知者调动自己原有的知识储蓄,主动地、新颖的、独特的、个性感知的展示。美国衡量教育标准之一:把“没有问题”的学生教的“有问题”。若把老师问住就算成功。布鲁纳认为:“学习者不应是新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爱因斯坦也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学生从会发现问题到发现有质量的问题是一个逐步前行的过程,是需要进行长期指导,反复训练的。

1、提供发现问题的示范。

学生是从模仿开始的,如果教师善于提认知水平高的问题,学生会以教师为榜样,发现的问题质量也较高。因此,教师要言传身教,不仅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的发现问题做出示范。长此以往,在教师的熏陶下,学生潜移默化,发现的问题自然不会表面化、肤浅化。

2、要发现得有价值。

问题的发现要“准”、要“精”。对认真思考能解决的问题就不需要提问,要鼓励学生对一些查阅资料也未能解决的问题进行多提问。在学生发现了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不仅要及时的表扬,还要让学生将发现问题的过程与其他同学分享,让更多是学生能发现有价值的问题。

3、教师要起到好的指导作用。

学生发现的问题可能在表述上不够准确,在把握上可能也不够精准。此时,教师要进行适时地点拨,指导学生把握关键。在学生闪烁思维火花,却是“雾里看花”时,教师的启发会带来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堂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思维中闪亮的火花,积极引导,把这些有价值的问题应用于课堂教学,为促进课堂更精彩的生成服务。

书好似读完、看完,但我仍有意犹未尽的感觉。书中谈到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值得我们再次回味,再次思考。惟有反复不断的阅读,细细体会,用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指导实践,才能更多地理解儿童,走近儿童,走进儿童的心理。

教育心理学读后感2

最近读了罗伯特.斯莱文所着,姚梅林等翻译的第七版《教育心理学》,收获很大。本书内容体系完整,事例科学、实用,可读性强,最有特色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通过大量的真实例证将各种理论与实践紧密而明确地联系在一起,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不少启示。

课堂上,教师都希望学生能够有序地举手发言,而不是一知道答案就喊出来导致课堂一片混乱。对此,本书在行为学习理论这章中分享了这样一个例子:

一个二年级的小学教师,试图教给学生如何表现出适宜的课堂行为。她说:“我们班存在一个问题,当我提出一个问题时,你们当中的许多人不是先举手等待教师点名,而是直接回答,谁能告诉我,当我向全班提问时,你们该怎么做?”其中有个学生的手举到空中,说到:“我知道!举手并安静等待!”教师叹了口气,试图忽视她,但班上只有她一个人举手并越叫越起劲,最后只得叫她。

其实,这里面教师的做法就是错误的了,她实际上教给学生的恰恰与其愿望相悖,不仅提高了那位学生不举手就直接说出答案的可能性,而且也使该行为被其他同学效仿。

看了这个例子,我感触颇深,之前的教育实践中,我所采取的许多教学方法多是沿袭传统的。而这本书在对这些传统的方法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指出那些我们原以为“理所当然”的错误。譬如,上例中就涉及心理学的一种行为理论——阳性强化法。它的原理是适应性行为出现时给予强化,如赞扬、奖励等,以建立或维持某行为;适应不良行为出现时,则不予强化或有意忽略,以消除它。

所以,在我们试图建立一种行为习惯时,要分清哪些行为该强化,哪些行为需要忽视。在开始忽视某种行为时,可能会增加此行为发生的频率,这是一种典型的消退爆发,持续地忽视不适宜的行为才是最适当的课堂管理策略。可惜的是,我们最终会放弃忽视,像例子中的教师那样,在不经意中就给学生传递着这样的信息:只有大声地回答问题并且坚持喊叫才有可能获得强化。

将心理学与教学相结合,就能科学地分析教学过程,认识教学过程中心理活动的实质、规律和作用,从而借助心理学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智能的发展状况,以利于教学。

五年级的信息技术课堂上,我正讲着课,一个男生突然“啪啦啪啦”的把键盘敲得一阵响,使得全体同学的目光齐刷刷地朝他看去。

这时我该怎么办?训斥他?忽视他?让他去办公室?向全班同学解释他的行为干扰了正常教学,破坏了开学初全班同学制定的课堂规则?这些都是很常见的应对不良行为的措施,而且每种措施相对应的心理学上的解释是不同的。依照书中所谈,我沉住气,认真地分析场景:当他捣乱时,大家的注意力全都转移到他那,而他呢,正得意洋洋地享受这种目光聚焦的感觉,这表明他在寻求同学们的关注。这时我如果训斥他,可能会增加同学们对他的注视,进而会奖励他的捣乱行为,所以正确的做法就是忽视该行为。出乎意料的是那个学生看到我没理他,照常上课,其他同学也没看他,竟也停止了敲击。

看来有效的教学既不是一些雕虫小技,也不是一套抽象的原则;相反,它是把理解透彻的原理明智地应用于实践,满足实践需要。理论联系实践是非常重要的,正如本文作者所说,不管教师的哲学观是什么,他们必须精通多种教育教学方法,并加以有意识地使用,而不能盲目跟风或非此即彼的简单套用。教师应该立足于对教育对象的了解,开阔视野,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除了行为学习理论,本书作者在发展理论、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和认知理论、学生多元化理论、有效教学理论等方面也都进行了相应的阐释。书中的每一个例子都是那么鲜活,浅显易懂,不胜枚举。除此之外,本书配有卡通图画,增强了该书的可读性及趣味性。同时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及其他教学辅助资源,为读者提供有效的导航。也使一线教师能够短时间内积累经验,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教育心理学读后感3

最近我读了《好懂好用的教育心理学》第八章如何运用奖励和惩罚?读完后,受益匪浅,感悟颇多。以下是我的读书体会:奖励和惩罚是教育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奖励会带给孩子自信,带来满足,激发追求更高目标,但也会带来自满,带来盲目自信,从而阻碍孩子的进步。惩罚可以引起孩子内疚和悔恨,让孩子明白这种思想和行为是不对的,从而吸取教训,下决心克服和纠正。因此要正确应用奖励与惩罚。

一、奖励、惩罚学生要适当

奖励:成绩很好的学生,取得学习成绩进步的学生,学习态度转变的学生,做了好人好事的学生。惩罚:一是觉得这个学生能够做好的事但是没有做好。老师会怀着一种失望的心态惩罚学生。二是对待那些问题学生,因为他们屡犯错误,屡教不改,老师会怀着一种无奈的心态对他们严厉惩罚。

事实上差生不仅很少有受奖励的机会,反而是受惩罚的主要对象。为了试着给每一位学生提供或寻找受奖励的机会,为了让更多层面的学生得到奖励,每学期评选一次 “校园之星”活动,诸如“学习之星”“文学之星”“文明之星”“励志之星”“才艺之星”“进步之星”“体育之星”等等。

二、奖励和惩罚要能触动学生

现阶段,提倡赏识教育的多、惩罚教育的人少。原因之一是“惩罚”一旦运用不好就容易留下体罚学生的嫌疑。在夸奖声中长大的孩子有的会越来越自信,有的可能会越来越经受不起挫折、越来越不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我在想,赏识教育没有错,关键在于我们不能走极端,表扬和奖励、批评和惩罚都是教育学生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两者不可偏废。我们应该尽可能多地表扬学生,赏识学生,也应该大胆且慎重的惩罚学生。

在某些方面受表扬的学生会得到肯定与激励,让他更有信心地在这方面做出努力。如果在班级等集体场合表扬一个学生,还能对整个集体的学生起到导向的作用。当众批评一个学生,也会起到警示全班的作用,但也可能会让这个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从而让他不在乎。

因此奖惩要注意时效,不等于凡事都要在第一时间内处理,需要捕捉恰当的时机,选择恰当的时机,有时甚至需要等待时机,尤其是对学生实施惩罚。比如,某老师讲课时发现某同学正看课外书,教师立即停下课来呵斥,或者没收书籍,甚至当众把书撕掉,势必会伤害该学生自尊,甚至激怒学生而引发激烈的冲突,当然,也会影响其他同学的情绪,不利于教学顺利进行。因此,此时教师不宜“趁热打铁”,可暗示学生停止看课外书,冷静下来,课后找恰当的时机耐心帮助学生。

三、奖惩措施要合理

有的教师认为奖励的量越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就越强烈,积极性就越高;有的教师认为惩罚的力度越大,学生的不良习惯就改得越彻底。但事实上,过量的奖励,无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都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后果,如骄傲、轻视他人等;过量的惩罚会引起学生的过度焦虑,易使学生产生对教育教学的反感,甚至逃避教育,厌弃学习。因此,奖罚要适度。

奖励要适度。要注意奖励面适度,面过小会使人觉得可望不可及,失去主动性、积极性;面过大,会让人感到来得容易,成功感不强,从而不珍惜,表现出对奖励的无所谓的态度。还要注意奖励不求全,不能等到一个人各方面都优秀才去奖励,只要取得了某项成就就应予以某方面的奖励,纵然被奖励的学生还存在其它缺点也无妨。

惩罚要适度。教师应该明白运用惩罚的目的是要转变学生的态度,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又持久的转变。尤其对学习上的中差生使用惩罚要特别注意防止过度。如果过度,学生的行为会变得消极,反过来又会增大他们产生学习过失的可能性,这时教师往往会感到有进一步使用惩罚的必要,这样就会形成经常对中差生使用惩罚的倾向。

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的钻研,合理运用奖励与惩罚使我们的教育能起到实效性。

教育心理学读后感4

我读了《教育心理学》这本书,内心波澜起伏。它使我认识到了学习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教师只有学习了教育心理学,才能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和年龄特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选择适当的教材,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或许你认为不经意的一句赞扬的话、一个微笑的眼神,但在学生的眼里分量是多么重,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老师的赞扬和鼓励,就是对他们的赏识,就是对他们的认可,就能给他们信心和勇气,让他们迈出成功的第一步。

上学期我所带的是二年级,由于孩子年龄小,学生习惯差,上课不认真听讲,影响课堂效率。我经常对他们进行大声批评,严厉训斥。几个星期下来,结果令我很失望。学期中我上了一节公开课,全校老师都来听课。上课铃响了,学生坐得端端正正,我一颗悬着的心放下了。可是过了没几分钟,教室里就有窃窃私语声,还有几个好动的学生开始做小动作了,我心里有点不满。“老师,蔺俊祥折纸飞机。”……突然一阵告状声打断了我的思路。面对此情此景,我真是怒从中生,真想训斥他几句,但理智告诉我:别发火,发火是教师无能的表现。在片刻的冷静后,我决定抓住这一契机对“捣蛋者”进行教育。我走到蔺俊祥跟前,拿起纸飞机,面带笑容地说:“同学们看,蔺俊祥的纸飞机折的真好,一定是未来的发明家。可是能在语文课堂上折吗?”同学们齐声说:“不能。”“那么同学们,你们愿意把勤奋好学、积极举手发言的一面你想展示给老师们看吗?”听了我的话,同学们一下子放松了绷紧的神经,很快就有一部分同学马上坐得端端正正了。我扫视全班,同学们都为我一脸的笑容而露出又惊又喜的神色。接下来,我又表扬了几个上课认真听讲、读书好、积极发言的同学,树立了榜样。这时,不用老师的提醒另外的一部分同学也都坐得笔直笔直的了。随后,我利用讲课的空隙,开始观察几位“重点生”的表情,我发现蔺俊祥和我目光对视的一瞬间,赶快避开,甚至把头伏在桌子上,脸上露出羞愧笑容。此时我则微笑着向他点头,似乎暗示他你已经改正错误了,还是一个好孩子,老师原谅你了。另外的几个调皮学生在与我眼睛对视的一刹那也都有后悔之意,我同样都报以肯定的微笑。

这时我的脑海瞬间闪现出《班主任工作纵横》中的论断“如果班主任能像古希腊‘含笑的哲学家’得谟克利特那样,以微笑迎人,不用语言训人,那他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始终面带微笑与他们深情地交谈,正面指出了他们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危害性,不但自己学不到知识,还影响其他同学,更是影响了整个班级的荣誉。希望他们以此次为戒,不要再有类似情况出现。入情入理的微笑教育,得体适时的表扬鼓励,收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一个月、两个月、一个学期过去了,我们班的学生变自觉了,上课认真听讲的多了,积极发言的多了……

此外,微笑和表扬还能增添学生的.勇气和力量。我们经常听到学生说:“那道题目的答案我本来是记得的,可被老师冷不防的一喊,站起来时就全忘了。”所以,教师在向学生提问时,要以“微笑”来期待学生回答问题,这样学生站起来时心理上就不会太紧张了。如果学生回答问题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微笑着对他说:“别紧张,你一定能回答的。”学生在你的鼓励下往往会“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最终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

老师们,赏识你的学生,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欣赏孩子的长处,肯定他们的每一个细微进步,让他们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找到学习的快乐和自信,并真诚地帮助他们,那么,奇迹就会发生,坏学生、后进生都会变成好学生!

教育心理学读后感5

新一期的共读营即将开启之际,领读老师对《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做了详细的介绍,我已经迫不及待地去网上查找相关的资料了。这本书的作者让·皮亚杰是近代最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他的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过程是教育者们所熟知的,但对于他的著作,说实话,这是第一次拜读。

这是一本理论性很强的小书,每一章的阅读都有些费劲,但我也努力通过快速浏览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对于不懂的地方反复咀嚼,还通过阅读共读群里小伙伴们的观点进行思考,一遍读完,虽感觉只学到了皮毛,却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享。

一、突破舒适区践行终身学习

在阅读了第一章的内容就让我不禁感叹,在教育发展的这几十年间,似乎人们并没有改变对教育的认知,大家都认为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包括我们教师自己。而在信息技术发展如此迅猛的当下,基本上所有的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书籍、网络找到,我们让孩子们背诵记忆的知识最终又剩下了多少?

如果一个老师始终用自己过时的经验去教育新时代的学生,那么各种问题就会接连发生。医生、工程师等职业每年都会有知识的更新及各种考核,那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我们,是否也坚持学习,跟随时代的脚步呢?

这本书的阅读,用杨老师的话说,就是跳出阅读的舒适区,磨一磨自己的脑子。只有不断学习,不断用所学联系实际,指导实际教学,才会受益,而且会进入良性循环。

我一直认为,老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最好践行者,不断学习、不断提升、不断研究、不断发现,用自己的学影响带动孩子的学,不要当学生发展的天花板,而是要做学生能力发展的促进者,学会成为引导员,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遵循规律科学引导

既然要做引导员,那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就一定要学习儿童心理学。本书中介绍了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我的理解就是,儿童的发展跟年龄和身心发展分不开,我们不能要求一个7岁的孩子去做10岁孩子做的事情,可能他的认知达不到,不能很好地完成,甚至会产生压迫感,从而产生抗拒心理。所以针对不同阶段的孩子,我们要去创设合适的情境去帮助他达成目标,也就是跳一跳能够着树上的苹果即可。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养成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做到就是遵循孩子认知发展规律,设计适合的课程和互动体验,在让他保有对学习的兴趣的同时,激发他对相关科目的好奇心,通过游戏、动手实践、表演、合作等方式让学生获得相关学科的学科素养,培养相对应学科的学习能力。

所以在这里,老师要做研究员,研究每个孩子的特点,从而提供适合个体的精准引导,正如我校今年提出的“看见每一个孩子”,只有看见他,不断发现他的优点,才会让他更加自信、从容、有尊严地成长。

三、自主学习发展创新

本书揭示了儿童认知原理,也就是学习是怎么发生的。教师只有对儿童心理学有所了解,就能理解儿童自发的反应过程,从而加以利用、引导,促进儿童自主学习。学习终究是自己的事情,要激发学习的内驱力,把学习的永动机装在每一个人心中,只有这样,他们才会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学习,在一次次的实践体验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促进知识结构不断更新,从而提出创新的思考或成果,这难道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吗?这也注定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当然,前提是要有教育的大环境,老师、家长都必须懂得儿童心理学,只有这样,才能家校合力,助力孩子自主发展,创造美好未来。所以,从当下开始,去学习、去读懂每一个孩子、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智慧引导,助力成长。

读后感 篇7

我读过法国法布尔写的《昆虫记》, 他写的很好, 蜜蜂、蜘蛛、螳螂……种种人们熟知的昆虫, 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昆虫的习性、工作、繁衍、死亡……由生到死的自然法则充满了灵性和智慧!跟随法布尔的脚步, 进入一个生动有趣的昆虫世界;追随法布尔的精神, 探索自然永恒的奥秘, 我喜欢这一部生动有趣的书, 一曲凝固在笔端的大自乐章, 一部拯救生命的关爱和敬畏之情。

我还读过《安妮日记》, 其中有一段是这么写的:我希望在我死后, 仍然继续活着。这个文章的作者正是德国作家安妮·费兰克, 她还说过:“只要我活着, 能看到这阳光着这蔚蓝的天空, 只要这一切还在, 我就不可能不幸福。”2009年7月30日, 总部位于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犹太女孩安妮·费兰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写的日记———《安妮日记》被正式收入《世界记忆名录》。

《军神》读后感 篇8

本文讲述了刘伯承眼部受到重伤,在医治时拒绝使用麻醉剂的事迹。刘伯承当时年仅二十四岁,却有着惊人的毅力以及钢铁般的意志。和他相比,我简直太懦弱了。

沃克医生给刘伯承的眼睛做手术时双手都在颤抖,他从未见过如此严重的眼伤,而刘伯承却拒绝使用麻醉剂。手术过程中刘伯承一声不吭,这不是因为手术造成的疼痛太轻,而是他的忍受力超强。“他的双手紧紧抓住身上的白垫单,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垫单居然被抓破了。”这说明当时刘伯承忍受了巨大的疼痛。忍受这么大的痛苦他居然能做到一声不吭,心里还在默数手术的刀数,这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的。难怪沃克医生会说:“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军神!”

读了这篇课文,我想到了无数先烈:黄继光、董存瑞、刘胡兰、江姐……他们也是军神,也具有刘伯承一样的意志。没有他们,没有他们承受的痛苦,哪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呢?读完课文,我又想到了自己,觉得刘伯承意志如钢,而我却意志如纸。我生病时总觉得很难受,爸爸妈妈带我去治疗时还乱嚷乱叫,觉得自己身上的病太顽固、太欺人了。我被针扎一下或是不小心摔倒了总会大哭大叫,仿佛天要塌下来似的。学习中我遇到一些难题时总会很沮丧,心里很不是滋味。每当身心有些许的痛苦或是遇到丁点困难时,我的坚强意志就灰飞烟灭了,我怕痛苦,怕困难,更没有直面它们、战胜它们的意志和决心。

学了《军神》这篇课文,我为刘伯承的品质所折服。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要努力学习刘伯承的精神与毅力,让自己坚强无畏,让自己能战胜一切痛苦和困难。

点评

本篇读后感主要抓住对课文《军神》中的人物刘伯承顽强的毅力与忍耐力这一感点,有感而发。小作者先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简单介绍,引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我想到了无数先烈:黄继光、董存瑞、刘胡兰、江姐……他们也是军神,也具有刘伯承一样的意志。没有他们,没有他们忍受的痛苦,哪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呢”,同时将课文中的人物刘伯承与“我”作了比较——“我觉得刘伯承意志如钢,而我却意志如纸”,并从中懂得了一定要坚强无畏,才能战胜困难的道理,可谓学有所得。

(曲贞文)

心理学读后感 篇9

班级:文秘1041班

学号:100901404136

快乐从心出发

快乐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不一样的定义,有的人认为简单,平凡就是快乐,有的人认为快乐就是得到自己想要的,有的人认为快乐就是无拘无束做自己所想的事,有的人认为快乐就是成功„„,人们对快乐的看法不尽相同,其实快不快乐是由自己决定的,你的每个想法,每个行动,都决定着你是否真正的快乐。有些人觉得自己永远都不会快乐,可是他们不知道,其实他们之所以觉得自己不快乐,是他们对自己太过苛刻,他们想要的太多,只在乎自己所追求的,不在乎自己所拥有的,太在意自己所追求,每当达不到这种高高在上的梦想时,就会失望,就会悲观,觉得自己一无所有,就会走向极端,把自己的人生陷入无尽的悲观当中,快乐的人是幸福的,所以努力让自己活得快乐一些,待人处事乐观一些,悲观的往往会带来无尽的痛苦和黑暗,乐观的人生充满阳光与幸福。

马丁·塞利格曼作为积极心理学之父,在研究何种原因让人们悲观时,他认为其实悲观是无处不在的,除了极端乐观者之外,所有的人都有悲观的一面,只是每个人对待悲观的方式不一样,有的人把它放大,有的人把它缩小,有的人懂得寻找一个平衡点,让悲观与乐观处在同一条直线上,不让其失衡,所以他们不会容易走向抑郁的道路。他认为悲观是导致人们走向抑郁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抑郁症患者往往是太悲观进而才患上抑郁症的,虽然药物治疗对抑郁症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并不能根除抑郁症的根源,只有改变对悲观的态度,努力让自己变得乐观,才是根除抑郁症的最好方法,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努力让自己乐观一点,懂得寻找人生快乐之所在,不要对这个世界过度的失望,在对待挫折和失败时不要悲观。

既然悲观无处不在,逃避或者沉溺其中都是不好的解决方法,只有让自己变得乐观,=,不要过度的转牛角尖,不要过分的计较每一件事情。一个人对待悲观的态度和方式决定他有一个怎样的人生,马丁·塞利格曼认为想法决定悲喜悲喜人生。用心看世界,把自己融入世界中的人的人他们很快乐,悲观的人因为太注重世界的现实,太过于看中不好的现实,甚至把不好的一面放大,所以他们生活很痛苦,因而他们的人生是不快乐的。

乐观的人在很多方面都比悲观的人强,乐观奠定成功的事业,乐观促使好的业绩。要成功,除了具备能力和动机之外,还需要坚持,而乐观的解释风格则是坚持的灵魂。虽然乐观对人生有益,但是,有时候轻度的悲观使我们在做事之前三思,不会做出愚蠢的决定,乐观使我们的生活有梦想、有计划、有未来。有时候,悲观可以帮助我们认清事实的真相,在生活的某些方面,乐观第不切实的。所以怎样使自己的人生变得有意义,变得快乐,就需要自己找一个平衡点来担当悲观与乐观,不要太过极端,心态端正,在悲观与乐观面前,心态往往是关键因素,一念之差都有可能带来无尽的烦恼和痛苦。用平和和真实的心态看待自己,看待生活。

心理学读后感 篇10

这本书主要解决学生学习的十大困惑,对一线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很大的启发。十大主题分别是“学生很聪明为什么不爱学习”、“换了老师学生怎么对学习没兴趣了”、“成绩不好的学生还会有出息吗”、“学生很勤奋为什么成绩上不去”、“还有比学习成绩更重要的吗”、“习惯可以决定命运吗”、“要不要给孩子报课外班”、“该奖还是该罚”、“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吗”、“什么样的课堂能够吸引学生”。各个主题分别从许多实例中一一剖析,让人看后感觉非常折服。在十大主题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学生很聪明为什么不爱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还会有出息吗”、“该奖还是该罚”、“什么样的课堂能够吸引学生”。下面我主要从这四个方面来剖析。

“学生很聪明为什么不爱学习”。学生对于学习,个体的差异性十分明显。对不同学科也是如此。在生活中,当聊起学生时,往往有许多感慨,有的学生聪明,但就是不爱学习。书上通过一位班长的事例来剖析,决定学生学习动力的5大因素分别为偏好、负荷力、学习效能感、责任心、可塑性。个体偏好在教育上来讲就是要因材施教。孔子在25前就提出这样的观点,本质就是让教育适合不同的学生。同时也是提升学生学习动力的方面。要认识到不爱学习的学生,不是他们故意作对,要帮助他们提高学习动力而不是强迫或斥责。

“成绩不好的学生还会有出息吗”。俞敏洪认为孩子是有区别的,只要能正常走进教室,就能做出大事情的。学校教育只能决定人生的一部分,不能决定一切。1959年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兰德提出“人业互择理论”——社会型、企业型、常规型、操作型、研究型、艺术型。学习成绩只能代表一方面。素质教育是培养社会公民,不是培养智慧考试的机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拿统一的标尺来衡量学生。

“该奖还是该罚”。这个主要是如何有效利用奖罚来保证常规教学呢,惩罚或者表扬不是目的,是促进教学包括德育的手段,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留下正面或者反面的印象。正确实施奖励有4大原则——奖励要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奖励要投入真感情、奖励要提升学生的自尊和自我效能感、奖励要针对不同个体有特性性。在教学中正确应用奖惩,针对不同学生不同需求,采用不同方法,多尝试一些手段,可能老师讲课生动有趣,深入浅出,也可能成为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化因素。关于惩罚,能不用的尽量不用。书中虎妈的例子,述说虎妈采用很多方法对付女儿,但是要注意几点:一是孩子的承受能力,要清楚孩子的承受力,一定在承受能力的范围之内。二是要对孩子的发展有利,通常惩罚会压制孩子的优势和特长。三是要和孩子建立爱的纽带对孩子严厉是因为老师爱孩子。四是引导孩子主动改变,这种改变是学生理解、认可惩罚行为的基础上认识到自己错误后愿意改变。五是惩罚要公正体面,不可粗鲁。需要事先确定的、明确的规则是实施惩罚的前提,也是学生认可的。这样惩罚师出有名,学生心服口服。六是要对孩子表现高期望。惩罚学生不忘我们的初衷——让学生变得更好。七是惩罚因人而异,有时惩罚与奖励双管齐下。

“什么样的课堂能够吸引学生”。这也是我一直在纠结的事情,毕竟教学是教师的基本技能,要呈现什么样的课堂,才是让学生最欢迎最喜欢呢?我们一直提倡优质课堂,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喜欢课堂。那什么是优质课堂呢?国外学者提出三点:安全与规矩、期望与高标准、高效有趣、情感互动与归属感。这22字能够做到非常不容易。安全与规矩,主要是学生不会身体情感上受威胁或攻击,不会被同伴嘲笑,学生自己表达自己的想法,每个学生都有犯错的权利,坦诚自己的弱势。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学风和班风。期望与高标准,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高标准,严要求的目的就是给学生传达这样的信息——我相信你能做到,你能做得更好。高效有趣的课依赖以下几个因素:深厚的学科素养、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的方式授课、幽默感、有意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方式丰富又灵活。课堂充满师生间情感互动,关注情感因素,让课堂变得安全又温馨,让学生产生归属感。

浅析读后感的写作 篇11

在对原材料经过阅读分析后, 我们接着就要围绕阅读的各个感触点深入思考, 引发联想。联想应运用发散思维, 或古今中外, 或家庭学校, 或现象事理, 或正面反面, 然后收束思维, 经过筛选, 锁定体会最深的一点为出发点。因为一篇文章读过之后, 我们有感触的方面很多, 但我们不可能也不必要将其一一写进文章。只有选择对自己震动最大、感受最深、最有话可说的一个感点来阐述, 才能突出主题。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本书、一篇文章、一首诗歌, 不同的人读了, 会产生不同的感想和体会;同一个人, 也可能会在不同的时期阅读后产生不同的想法。这是因为思考的角度是多样的, 人的感情更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读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 有人会对孙悟空的反抗精神感慨不已, 有人却会觉得他离经叛道、四处捣乱, 有人会对他的刻苦学艺印象深刻, 也有人会羡慕他的神通广大, 还会有人既赞扬他的反抗性, 又羡慕他的无所不能……那么, 这时该如何取舍写作读后感的角度呢?把握以下三点会对我们的写作有所帮助:一是哪个观点令自己感受最深?二是哪个观点写起来更加有话可说?三是哪种观点更具有现实意义?我们要进行认真地分析, 联系现实, 从众多的感受中选择最恰当的切入点作为阐述的中心。

读后感的内容必须与现实生活和自己的思想实际有密切的关系, 这样的“感”才不空洞, 才能有的放矢, 言之有物。读后感必须是真情实感。总之, 联想得越广泛, 思考得越深入, 感受得越深刻, 写起来就越得心应手。

写好读后感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是要做到引用。“引用”就是首先要引出所要阐述的内容, 指出感触点, 提出问题。写作读后感的过程, 也就是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 以得到别人的认同的过程。由于读后感的论点来自于所阅读的材料, 论证的过程也离不开材料。读后感的第一手材料 (论据) 应该从阅读中获得。“引用”的目的是揭示出所感的源头, 因而对所引用的书或文章的内容不必过多叙述, 简明扼要即可。引用之后还要对所引用的内容加以分析, 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二是要做到评析。“评析”就是评价分析“引用”的有关内容。在引出“读”的内容之后, 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地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 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 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受。通过评析, 揭出理由, 进而从理论上论证。如林默涵的《说“小”》, 开头先说“我们这些人的毛病, 往往就是犯在轻视小事上面”, 然后再针对述的现象进行评析。再如朱光潜的《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 开头也是先介绍四首词的情况, 然后用大量篇幅对这四首词进行赏析。如果介绍重于分析, 便会成为介绍性文章, 这是写评析的大忌。

三是要展开联想。这一步就是在“评析”的基础上进行联想。“评析”是“联想”的基础, “联想”是“评析”的深入。写读后感最忌讳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 肤浅而没有深度。就事论事思路打不开, 感触也不能深入, 更不能给人以震撼。联想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 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 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 既可以从大处着眼, 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评析时, 还要注意时时回扣引用的内容, 使联想与引用“藕”断而“丝”连。联想须切合前文的议论, 摆出事实根据, 用联想的事实对前文的议论进行证明。

四是要总结升华。总结就是在评析、联想之后, 推出结论, 解决问题, 收束全篇。结是总结全文, 升华感受。总结既可以回应前文, 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 发出号召, 还可以提出疑问, 发人深省。总之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 都必须与前文贯通, 浑然一体。

总之, 写作读后感可以培养认真读书、积极思维、勤于积累的良好习惯, 所以我们一定要常写读后感, 本文所列出的四步只是一个常规框架, 要写好读后感, 不必拘泥于这一种形式, 还可以广开思路, 写得更精彩。

摘要:本文用通俗的语言向读者阐述了读后感的写作必要性和基本要领, 并以引用、评析、联想、总结的常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的写作思路, 对于初步接触读后感的学生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实用性。

上一篇:初中思品作业下一篇:生鲜采购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