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自我总结(精选12篇)
神经内科自我总结 篇1
1.失语的类型及表现:
(1)运动性失语,又称Broca失语或运动性失语:患者不能讲话,自发言语减少,或只能说一两个简单字且不流利,常用词不当,但对别人的言语能理解,对自己的用错词也知道。对文字能理解,但读出来有困难和差错,不能流畅的朗诗、唱歌,这种患者常伴有以右上肢为重的轻度偏瘫,并有情绪抑郁,常沉默。
(2)感觉性失语:又称听感受性失语或wernick失语:患者不能理解别人和自己的言语,尽管患者的言语流利,但因用词错误或零乱,且缺乏逻辑,让人难以理解。
(3)失写(agraphia):患者无手部肌肉瘫痪,但因书写能力丧失,不能书写或写出的句子存在词语、语义和语法方面的错误,抄写能力仍保存。
(4)失读:患者尽管无失明,但对视觉符号的认识丧失,因此不识别词句、图画的含义。
(5)命名性失语:又称遗忘性失语,由优势侧颞中回后部病变引起。患者称呼物品的名称和人名的能力丧失,但能叙述某物是如何使用的。别人提示名称时他能辨别是否正确。
(6)全失语症:由额叶、颞叶同时有病变时引起的,对言语的表达和理解两方面均有障碍。
(7)传导性失语(conduction aphasia):复述不能进行的言语。言语的表达和理解是可能的。责任病灶在优势大脑半球岛叶皮质下,为颞叶和额叶的语言中枢连接纤维损害。
2.意识障碍分类:
(1)嗜睡(somnolence):是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主要受意识清晰度水平的降低,动作减少。患者持续的处于睡眠状态,能被唤醒,醒后能基本正确的交谈,尚能配合检查,刺激停止后又入睡。
(2)昏睡(sopor):意识清晰度水平明显降低,较重的痛觉或言语刺激方可唤醒,能做简短、模糊且不完全的答话,当外界刺激停止后立即进入熟睡。
(3)浅昏迷:意识丧失,对强烈刺激,如压迫框上缘,可有痛苦表情及躲避反应。无言语应对,可有较少意识的自发动作。角膜反射、瞳孔反射、咳嗽反射及吞咽反射存在,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变。
(4)深昏迷:自发动作完全消失,对外界刺激均无反应。角膜反射、瞳孔反射及腱反射等均消失,巴氏征反应持续阳性或跖反射消失,生命体征也常有改变。
3.真假球麻痹的鉴别:
病变部位不同:
真性球麻痹:脑干病变累及第Ⅸ、Ⅹ脑神经核,损伤支配咽喉部肌肉的神经引起呛咳、吞咽困难、声音嘶哑表现。
假性球麻痹:双侧皮质脑干束病变,使颅神经失去锥体束的支配引起呛咳、吞咽困难表现。
不同点:咽反射是否存在共同点: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吞咽困难
不同点
假性球麻痹
真性球麻痹
病损部位
双侧皮质延髓束
Ⅸ、Ⅹ脑神经
咽部感觉
丧失
消失
咽反射
存在消失
强哭强笑
有
无
下颌反射
常有
多无
掌亥反射
常有
多无
4.脑干的各种综合症
(1)格斯特曼综合症Gerstmann syndrome: 有四主症,计算不能(失算),手指失认,左右侧认识不能,书写不能。见于左侧顶叶角回皮质损害。
(2)延延髓背外侧综合症Wallenberg syndrome:常由小脑后下动脉关闭所致。临床表现1)真性球麻痹,表现为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同侧软腭麻痹及咽反射消失。2)同侧面部痛温度觉丧失而触觉存在,对侧躯体痛,温度觉减退或丧失,3)病灶侧共济失调4)Horner综合征5)眩晕恶心呕吐及眼震6)呃逆,上述症状可全部或部分出现。
(3)延髓内侧综合征也称延髓旁正中综合征Dejerine syndrome:患者出现舌下神经交叉瘫,表现1)病灶侧舌肌麻痹及肌肉萎缩,2)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是由延髓下腹侧病变引起。
(4)脑桥腹下部综合症也叫脑桥外侧部综合症或脑桥前下部综合症Millard-Gubler syndrome:表现为1)病变侧展神经麻痹及周围性面瘫2)对侧中枢性偏瘫3)亦可出现对侧偏身感觉障碍。病变位于基底部,展神经,面神经,锥体束,脊髓丘脑束和内侧丘系受损。
(5)大脑脚综合征Weber syndrome:表现为1)病灶侧动眼神经麻痹2)病灶对侧中枢性偏瘫。主要损害大脑脚底,影响了动眼神经和锥体束
(6)脑桥中部基底综合征Foville syndrome:病变侧展神经麻痹和对侧偏瘫,常伴有双眼向病变侧协同水平运动障碍。
(7)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basilar syndrome,TBS:基底动脉尖端分出两对动脉,即大脑脚后动脉和小脑上动脉,供血区域包括中脑,丘脑,小脑上部,颞叶内侧和枕叶。临床表现为眼球运动障碍,瞳孔异常,觉醒和行为障碍,可伴有记忆力丧失,对侧偏盲或皮质盲,少数患者可出现大脑脚幻觉。
5.小脑损害临床表现:
1)小脑蚯部损害:躯干共济失调,即平衡障碍。表现为站立不稳、步幅加宽、左右摇摆、步态蹒跚,骨称醉酒样步态,但肢体共济失调及眼震很轻或不明显。
2)小脑半球损害:一侧半球病变时表现为同侧肢体共济失调,即指鼻试验及膝胫实验不稳准、辨距不良、轮替动作差等。同时伴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有时出现钟摆样腱反射。小脑半球病变常出现水平性眼震及小脑性语言(构音不清或暴发性语言)。
6.内囊损害临床表现:出现三偏综合征,表现为病变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
7.脑叶损害临床表现:
(1)额叶:
1)精神障碍、痴呆和人格改变2)额叶性共济失调3)语言及书写障碍4)共同偏视5)瘫痪
6)强握或摸索反射7)foster-kennedy综合征。
(2)顶叶:
1)皮层感觉障碍2)体象障碍3)格斯曼特综合征4)失用症5)象限盲6)失读症。
(3)颞叶:
1)感觉性失语2)命名性失语3)颞叶癫痫4)精神及记忆障碍5)视野改变。
(4)枕叶:
1)视野改变:偏盲和皮质盲2)视幻觉3)视觉失认4)视觉变行。
(5)岛叶:与内脏感觉和运动有关。
(6)边缘叶:损害时可出现情绪及记忆障碍、行为异常、幻觉、反应迟钝等精神障碍及内脏活动障碍。
8.常见的各种步态:
(1)痉挛性偏瘫步态:常见于急性脑血管病后遗症。
(2)痉挛性截瘫样步态(剪刀样步态):见于先天性痉挛性截瘫及双侧锥体束损害的患者。
(3)共济失调步态:见于脊髓痨。
(4)慌张步态:见于震颤麻痹。
(5)跨阈步态:主要见于腓总神经麻痹。
(6)摇摆步态:见于肌营养不良。
(7)癔症步态:似欲跌倒而罕有跌倒自伤者。
9.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鉴别(不考简答)
体征中枢性瘫痪周围性瘫痪
瘫痪分布整肢为主肌群为主
肌张力增高降低
腱反射增强减弱/消失
病理反射有无
肌萎缩无/轻度废用性明显
肌颤无可有
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正常神经传导速度异常
无失神经电位有失神经电位
10.角膜反射通路
角膜→三叉神经眼支→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三叉神经感觉主核→两侧面神经核→面神经→眼轮匝肌(出现闭眼反应)。角膜反射是由三叉神经的眼神经与面神经共同完成的。当三叉神经第1支(眼神经)或面神经损害时,均可出现角膜反射消失。
11.周围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的鉴别(不考简答)
特征周围型面神经麻痹中枢性面神经麻痹
面瘫程度重轻
症状表现面部表情肌瘫痪使表情动作丧失病灶对侧下部面部表情肌瘫痪(鼻唇沟变浅和口角下垂),额支无损(两侧中枢支配),皱额、皱眉和闭眼动作无障碍;病灶对侧面部随意动作丧失而哭、笑等动作仍保存;常伴有同侧偏瘫和中枢性舌下神经瘫。恢复速度缓慢较快
常见病因面神经炎脑血管疾病及脑部肿瘤
12.脊髓定位体表标志:
(1)乳头水平为T4节段。
(2)剑突水平为T6节段。
(3)肋缘水平为T8节段。
(4)平脐水平为T10水平。
(5)腹股沟为T12水平。
13.脑血管病变常见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最重要)、糖尿病、高血脂症、心脏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颈动脉狭窄、脑血管疾病史、脑血管疾病史、吸烟、酗酒、肥胖。
14.脑前后循环供血范围
脑动脉系统包括——颈内动脉系统(前循环)和椎-基底动脉系统(后循环)
前循环:颈内动脉主要供应眼部和大脑半球前3/5部分(额叶、颞叶、顶叶和基底节);大脑中动脉皮支主要供应大脑半球背侧面的前2/3,包括额叶、顶叶、颞叶和岛叶,深穿支供应内囊膝部和后肢前2/
3、壳核、苍白球及尾状核。
椎-基底动脉系统(后循环):主要供应大脑半球后2/5部分、丘脑、脑干和小脑的血液。
15.Brown-Sequard Syndrom脊髓半切综合征
表现为脊髓病变平面以下同侧肢体瘫痪和深感觉障碍,对侧痛,温度觉障碍,而两侧触觉均保留,称为脊髓半切综合征。
16.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简答)
临床表现:急性起病,病前多有感染史,常先有双下肢麻木或背痛或束带感,数小时至数日内出现损害平面以下肌无力或截瘫、感觉缺失,以及膀胱、直肠括约肌功能障碍。胸髓(T3-5)最常受累。
1)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病变节段以下的上运动神经元性麻痹。但在急性起病者,早期可为一过性弛缓性瘫痪,称为脊髓休克。数日至数周后逐渐出现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及病理反射等典型体征。病变节段相应的肌肉表现为下运动神经元性麻痹,但大多无典型体征。运动障碍大多对称,也可累及一侧,或双侧病情程度不一。若病变部位较高,可出现呼吸肌麻痹、吞咽困难等。
2)感觉障碍:病变节段以下感觉减退或丧失。深浅感觉均有不同程度受累,但双侧严重程度不一定对称。若仅一侧脊髓受累,则表现为病变水平以下对侧肢体痛、温觉缺失,同侧深感觉缺失。于感觉正常与感觉缺失的交界区常有一痛觉过敏区。
3)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急性期多有尿潴留或便秘,脊髓休克期过者逐渐出现尿失禁,部分病例最终成为自主性膀胱。随损害节段的不同,可出现其他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如Horner综合征、血管舒缩异常、汗液分泌及营养障碍以及内脏功能异常等。
治疗:糖皮质激素、大剂量免疫球蛋白
17.脊髓压迫症(spinal cord compression):是由于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等引起脊髓及其血管受压所产生的临床综合征。临床特征为逐渐进展的脊髓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损害和椎管阻塞的表现。(名解)
18.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指三叉神经分布区反复发作的短暂性剧痛。(名解)三叉神经分为上颌支,下颌支和眼支。三叉神经痛常自一侧上颌支或下颌支开始,随病程进展影响其他分支。眼支起病少见。
特发性神经麻痹(idiopathic facial palsy)又称Bell麻痹或面神经炎,为面神经管中的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肌瘫痪。(名解)
面神经炎时面神经损伤定位及表现:
1)茎乳孔处面神经受损:仅表现同侧周围性面瘫
2)面神经管内鼓索神经近端的面神经受损:除面神经麻痹外,还有同侧舌前2/3味觉丧失,唾液减少
3)镫骨肌神经近端面神经受损:除面神经麻痹外,还有同侧舌前2/3味觉丧失和重听(听
觉过敏)
4)膝状神经节病变:除面神经麻痹、同侧舌前2/3味觉丧失和重听(听觉过敏)外,还有患侧乳突部疼痛,耳廓和外耳道感觉减退,外耳道或鼓膜出现疱疹,见于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膝状神经节炎——Hunt综合征。
19.TIA(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由颅内血管病变引起的脑或视网膜一过性或短暂性局灶性缺血发作,导致供血区局限性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症状。每次发作持时10-15分钟,多在1h内,24h内症状完全恢复不遗留后遗症状,常反复发作。
TIA的表现:
(1)ICA(颈内动脉)系统:
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眼动脉交叉瘫(同侧单眼一过性黑朦,对侧偏瘫及感觉障碍)、Horner征交叉瘫(病变侧Horner征,对侧偏瘫)、失语(优势半球受累)
(2)VBA(椎-基底动脉)系统:
常见:眩晕、恶心、呕吐、平衡障碍
特征性症状:跌倒发作(脑干网状结构缺血):突然双下肢无力倒地,可随即自行站起,过程中意识清楚
短暂性全球遗忘症(TGA):一过性记忆力丧失,伴时间空间定向障碍。持时数分钟-数小时。双眼视力障碍(双侧大脑后动脉矩状支缺血致枕叶视皮层受累)
其他(脑干及小脑缺血):吞咽困难、构音不清、共济失调、复视、交叉性瘫痪、交叉性感觉异常。
20.脑出血的好发部位、常见表现、检查、治则见病例分析
21.脑囊虫病分型及临表:
(1)癫痫型:症状性癫痫。(强直-阵挛性发作最多,亦可出现癫痫持续状态)
(2)脑膜炎型:脑膜刺激征、嗜酸粒增高等。
(3)颅内压增高型: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
(4)精神障碍性:精神异常、智能低下。严重者可有幻觉和妄想,可误诊为精神病。
(5)脑室型:可寄生于第三第四脑室,引起阻塞性脑积水。以第四脑室更常见,出现布隆征(Brun sign)发作—眩晕、呕吐、意识障碍、跌倒,为囊虫在四脑室产生活瓣作用,导致脑压突然增高所致。
(6)脊髓型:可在颈胸段出现硬膜外的损害。
22.帕金森病(PD)特征表现:
静止性震颤、强直(齿轮样或铅管样)、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
23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定义: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病变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在成年早期发病,女性稍多于男性。临床上呈反复发作与缓解,每况愈下的病程,常同时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多个部位的白质。
24.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resyndrome,GBS也叫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cute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AIDP):是一组急性或亚急性发病,病理改变为周围神经炎症性脱髓鞘,临床表现为四肢对称性、迟缓性瘫痪的自身免疫疾病。GBS临床表现:
(1)多数病人病前1-4周有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症状,少数有疫苗接种史。
(2)首发症状常为四肢对称性无力,可自远端向近端发展或相反,亦可远、近端同时受累,并可累及躯干,严重病例可因累及肋间肌及膈肌而致呼吸麻痹。
(3)瘫痪为弛缓性,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病例反射为阴性。早期肌肉萎缩不明显,严重者
可因继发性轴突变性而出现肌肉萎缩。
(4)可有肢体远端感觉异常和(或)手套袜套型感觉减退。
(5)脑神经损害以双侧面瘫多见,尤其在成年人;延髓麻痹以儿童多见。
(6)自主神经症状有多汗、皮肤潮红、手足肿胀。严重病例可有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括约肌功能多无影响。
特殊分型--Fisher综合征,也叫Miller-Fisher综合征:表现为眼外肌麻痹,共济失调及腱反射消失三联征。伴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
25.运动神经元病分型:可分为肌萎缩侧索硬化型,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型,遗传性进行性近端脊肌萎缩型,进行性延髓麻痹型,原发性侧索硬化型有四主症
26.癫痫持续状态(epileptic status)
概念:癫痫连续多次发作,发作间期意识未能恢复,或一次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治疗原则:
一般处理:呼吸道通畅,吸氧,监护。
控制发作:首选安定静注,其它—苯妥英钠,异戊巴比妥钠,利多卡因等。维持治疗:苯巴比妥肌注
27.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erpes simplex virus encephalitis, HSE
机制:HSV为一种嗜神经DNA病毒,分为Ⅰ型和Ⅱ型,HSVⅠ型引起HSE约占90%左右,HSVⅡ型感染多见于新生儿、产妇等。HSV引起口腔、呼吸道感染,病毒沿三叉神经分支经轴索逆行至三叉神经节,经嗅球和嗅束侵入脑叶,或口腔感染后病毒经三叉神经入脑而引起脑炎(逆行感染)。HSVⅠ型潜伏在三叉神经节,HSVⅡ在骶神经节。
诊断:(1)起病急,病情重,发热等感染征象突出。(2)口唇、皮肤黏膜疱疹。(3)脑实质损害:精神症状、癫痫、意识障碍。(4)脑脊液常规生化:病毒感染特点。(5)脑电图弥漫性异常(颞、额区为主)。(6)头颅CT或MRI发现额颞叶病灶。(7)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治疗有效。(8)血及脑脊液病毒学及免疫学检查阳性结果。
治疗:1.治疗原则:不可逆脑损伤前及早防治。
2.药物治疗(1)病因治疗:抗病毒化学药物治疗阿昔洛韦
(2)免疫治疗:干扰素,转移因子,肾上腺皮质激素。
3.全身支持治疗
4.对症治疗
神经内科自我总结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50例, 男性144例, 女性106例,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CT扫描证实有不同部位梗死灶, 符合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判定的诊断标准。
1.2 方法
对上述病人按条件均相当的原则, 分为甲乙2组。甲组100例为对照组, 患者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 按神经内科常规护理, 收集资料并制订护理计划;乙组150例为实验组, 除常规护理外注重加强健康教育宣传配合护理, 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康复护理程序的实施。按神经内科护理资料收集范围收集资料并制订护理计划。
1.3 收集资料的方法
统一采用交谈、体检、观察。
表中结果表明, 乙组护理计划总体质量明显优于甲组。
1.4 质量评估方法
按护理部制订的一级护理, 由康复专业人员与医护人员共同进行治疗前的首次评价, 按资料完整系统、符合病人状况和诊断规范、符合PES公式和病人状况, 评估资料质量和诊断质量。
2 结果
对脑血管病患者除按一般神经内科护理常规外, 其护理工作的重点主要是防止和预防并发症促进后遗症恢复的护理。对脑血管疾病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心理护理:脑血管病突然发病, 多见于中老年人, 起病急, 多在无其他前驱症状时发生。多数患者在安静休息、睡眠中发病, 患者在短期时间内从一个正常人成为生活难以自理者, 会出现急躁、悲观情绪。从而加重患者的不良情绪, 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一旦患上此病患者都非常紧张、恐惧、甚至绝望, 而这种情绪的波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治疗效果, 护士在接诊时, 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 给予患者热情的关怀, 与患者建立融洽的关系, 取得其信任, 给予患者以精神上的安慰, 使之消除顾虑, 保持情绪稳定, 更好地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
康复护理:早期康复对神经内患者的预后有直接影响, 对脑血管疾病, 要绝对卧床休息4周以上, 对复发的患者应卧床休息2个月, 过早活动可引起再出血。对脑出血患者, 要严禁下床大小便, 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结果。无论是出血性或缺血性脑血管病, 情绪波动都可加重病情。加强对陪护人员的管理, 严格控制探视人员, 使患者保持身心安静。目前已得到临床医务工作者的公认。卧床患者因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加之机体抵抗力下降, 局部血液循环不良, 应注意加强肢体的功能锻炼, 注意翻身防止褥疮发生, 骨隆突处垫以气圈或棉圈以防止继续受压。注意训练排便习惯, 预防便秘发生, 首先让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训练在床上排便要为患者创造一个排便的环境, 对已有大便秘结者, 应用缓泻剂尽量避免灌肠。饮食方面注意多食含纤维素多的食物, 如蔬菜、水果等, 结果基本上预防了便秘的发生。有规律进食, 避免过饱, 忌烟酒。
因本病病程长或难于恢复, 患者在病情好转、情况改善后回家继续疗养。要注意做好患者出院后的指导。脑血管疾病大多数患者均留有智力和肢体功能障碍等后遗症, 因此, 护士应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注意劳逸结合, 加强对患部的被动运动、按摩, 防止关节挛缩及肌肉萎缩, 防止情绪激动。
4 结语
神经内科患者发病突然, 病情较长, 加上特殊的发病年龄阶段, 护士应积极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快速评估。对患者的护理是其治疗和恢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 在护理患者时, 应根据病情的轻重程度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通过对患者的护理, 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控制病情发展, 促进病情的好转, 有效预防并发症。最大幅度地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利疾病的早日康复, 减少患者的痛苦, 缩短病程。同时, 护理人员应具备高度责任心、同情心和良好的医德医风, 要认真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综上所述, 通过临床实践, 使患者病情明显好转缩短了病程, 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 提高了治愈率及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程序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对2004~2007年收治的神经内科疾病病人, 进行护理程序的应用研究并收集资料并制订护理计划, 除积极地配合治疗外, 做好基础护理, 对防止进一步梗死、预防各种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 如果护理措施落实不到位, 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康复护理程序。其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同对照组比均有显著提高 (P<0.01) 。结论在脑血管疾病早期实施康复护理程序能促进脑卒中患者各项功能的恢复, 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神经内科,康复护理,应用
参考文献
[1]刘俊.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 2001, 7 (5) :350.
[2]王维治, 罗祖明.神经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4~5.
[3]杨香霞, 张小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的预防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01, 7 (3) :302.
神经衰弱的自我康复 篇3
[自我康复]
饮食疗法
(1)黑芝麻250克,核桃仁250克,红砂糖500克。先将红砂糖放锅中,加水少许,熬成稠膏,加入炒熟的芝麻,核桃仁,调匀,趁热倒入表面涂有麻油的大盘中,待稍冷,压平切块,随意食用。
(2)鲜桑椹500克,洗净,放锅内,加蜂蜜200克,以小火煮沸,调匀,待凉后装瓶,经常食用。
药茶疗法
(1)黑豆、浮小麦各30克,莲子、黑枣各7枚,冰糖少许。将上4味同煮汁,滤渣,调入冰糖少许令溶即得。代茶饮用。
(2)灯心草、鲜竹叶各60克,用水煎煮,以之代茶饮用。每日1剂,不拘时温服。
自我按摩疗法
(1)头部按摩:每晚临睡前半小时先擦热双掌,然后将两手掌贴于面颊,两手中指起于迎香穴,向上推至发际,经睛明、攒竹、瞳子髎等穴位,然后两手分开向两侧至额角而下,食指经耳门返回起点,如此反复按摩30~40次。
(2)搓脚掌:用左手握左踝关节,右手来回搓左脚掌30次,然后右手握右踝关节,左手搓右脚掌30次。稍用力,搓至脚掌有发热感,动作缓和连贯。
(3)揉膝:用两手按于两膝膑骨上,由外向内揉动30次,然后再由内向外揉动30次。揉动时手不离开皮肤,轻度用力,膝部感到舒适即可。
(4)揉腹:用一手掌叠于另一手掌上,按于腹部,以脐为中心,先顺时针方向揉腹30次,再逆时针方向揉腹30次。按腹时以不引起腹部疼或不适为度。
[小贴士]
(1)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身体素质、知识才能、社会适应力等要有自知之明,尽量避免做一些力所不及的事情,或避免从事不适合自己的体力和精力的活动。好高骛远,想入非非,杞人忧天,为了名利和地位而费尽心机都是不好的。
(2)培养豁达开朗的性格:自己的脾气、禀性一旦形成,一朝一夕是很难改变的。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对培养良好的性格有心有意,良好的性格自然会对你有情有义。
(3)提倡顾全大局:遇事要从大事着想,明辨是非。处理人际关系时,提倡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互相理解、体谅。在处理家庭关系、同事关系、邻里关系或上下级关系时,尤应如此。
(4)善于自我调节,有张有弛:对于工作过于紧张,过于繁忙,或生活压力很大的人,都有必要自我调节,合理安排好工作、学习和生活,做到有张有弛,劳逸结合。
神经内科临床经验总结 篇4
嗝逆患者我们常规用巴氯芬(脊舒)20mg(两片)临时口服,效果很好; 诊断偏头痛时特殊是单侧头痛较厉害时一定要看瞳孔轻压眼球排除急性青光眼必要时眼科会诊 在临床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呃逆患者,这时候很多的医生可能会想到给予氟哌啶醇治疗。然而较大剂量的氟哌啶醇在患有心脏病的患者中,可能会导致恶性神经阻滞综合症的可能。所以应用此药,须在充分了解患者心脏前提下使用; 7 脑血管病慎用硝普钠和硝酸甘油,原因是:(1)血压降低后引起大脑灌注不足;(2)颅内血管扩张加重颅高压。使用硝普纳应严格控制剂量,密切察看血压变化。药液配置后存放时间不能超过四小时。关于脑血管病急性期应用硝酸甘油的问题:请认真阅读硝酸甘油的说明书,颅内压增高者为禁忌症!脑血管意外病人补液少用糖水:脑血管意外患者大脑处于缺氧状态,糖水补进去后,脑细胞在缺氧状态下会增加糖酵解,使乳酸堆积加重脑损坏;脑血管意外病人合并心衰的不能用甘露醇脱水,输快了加重心衰输慢了不管用; 对于有房室传导阻滞者有骨髓抑制史者禁用得理多; 降压药的几种不良反应: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单用或联合应用时可能导致心脏抑制;ACEI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低血压,而且不能与保钾利尿剂长期合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可能会引起患者显现双下肢水肿;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对血脂、血钠、血糖、血尿酸的代谢会有影响。心衰病人应用地高辛时合用立普妥会增加中毒风险;西比灵与钙拮抗类降压药物临床上不应同时使用; 胞磷胆碱慎用于肝功能异常的患者; 12 银杏达莫可诱发哮喘; 治疗急性脑出血,出血6小时内谨慎使用甘露醇!奥扎格雷在血压200以上是禁忌症,神经科病人合并高血压最常见,使用时留意!!15 应用胃复安应向患者交代可能出现锥体外系症状; 16 应用卡马西平应向患者交代可能出现头晕等; 17 应用喹诺酮类药应注意过敏和精神症状出现; 18 应用茶碱类要应注意心率增快和震颤等; 应用硝酸脂类药、钙离子拮抗药、双密达摩等有些患者会出现头疼; 20 癫痫患者应注意有无尿毒症、药物中毒; 21 糖尿病患者不能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 低分子右旋糖酐应做试敏; 两性霉素应用时要避光,注意缓慢滴注,肾功能破坏和电解质紊乱是最常见的副作用,尤其是顽固性的低钾血症,注意检测血钾变化及补钾; 癫痫患者慎用青霉素、喹诺酮类药物、胞二磷胆碱等具有高兴作用的促代谢药物; 24 卡马西平引起皮肤过敏随不是很常见,但一旦出现严峻而处理起来较麻烦,持续时间较长,严重的病人会引起剥脱性皮炎,甚至死亡,所以首次应用时要叮嘱病人如有起皮疹要及时停药,并到医院就诊卡马西平很轻易引起头晕,平衡障碍,但往往为一过性的,所以首次应用时可以减半使用,尤其是老年人;首次使用卡马西平的病人要交代肝功损害和骨髓移植副作用,并嘱咐其1月后复查肝功和血常规; 应用氟哌啶醇、维思通等种抗精神病药物因为有封闭多巴胺受体的作用而引起帕金森样的症状;利血平(包括含利血平的各种降压药)因为耗竭多巴胺亦可以引起帕金森症状; 26 体重增加、嗜睡、椎体外系副作用用是西比灵的三大副作用; 27 奥扎格雷钠说明书明确指出与阿司匹林合用,应当减少剂量; 阿托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切忌不能与贝特类(如吉非罗齐)合用,大大增加发生横纹肌溶解的风险; 阿托伐他汀不用于脑出血的病人,因为可能影响血小板功能; 使用卡马西平一定要向病人告知发生致命剥脱性皮炎风险,知情同意,然后签字; 31 美多巴禁用于消化性溃疡病人青光眼;
甘露醇禁用于活动性脑出血,说明书明确指出的。但是活动性脑出血比较难判定; 33 硝酸甘油禁用于颅内压增高的病人(比如脑出血),因为有可能导致颅内压进一步增高; 34 头晕病人诊断不明,记得让耳鼻咽喉科会诊,特殊注意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可能; 35 避免一个病人使用两种或者以上中药针剂;
肌肉病和周围神经病的患者在血氧下降的时候不用呼吸激动剂; 37 倍他司汀注意哮喘的病人慎用;
乳癌患者不能用多蕃立酮和甲氧氯普胺;
双氢麦角碱片的禁忌症很多,比如心动过缓禁用,不能和美多巴合用; 40 玻立维不与PPI类药物合用,会减弱抗血小板的效果;
青光眼,包括非急性青光眼禁忌常用的镇静药物、多巴胺、抗抑郁药物!42 抗病毒的更昔洛韦对白细胞的抑制作用超过阿昔洛韦!使用时勤查BR!
神经内科护士工作总结 篇5
1、根据医院的计划认真制定适合本病区的年计划、季安排、月计划,并督促护士实施,监测实施效果。
2、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3、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安全医疗的根本保证。
4、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和护理工作制度,提高了护理质量,杜绝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5、认真执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疾病护理常规。每季度组织护士练习技术操作,考试合格率达100%。平时严格要求护士按规程和常规执行。
6、加强了质量管理
定期检查基础护理、护理文件书写、健康教育、技术操作、急救物品等,不定时检查、指导危重病人的护理。基础护理合格率、护理表格书写合格率》95%,急救物品完好率达100%。
1、继续落实护士行为规范及文明用语,组织护士学习职业道德教育、规章制度、护士行为规范教育。
2、提高护士的理论与技术操作水平:每月组织护理查房一次,业务学习四次,学习先进技术、先进经验、临床知识、疑难病例的护理。
3、组织护理人员加强第四版三基理论学习,参加护理部及科内每季度组织的理论考核,考核合格率达100%。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注重操作技能的提高,根据护理部计划安排,操作考核始终贯穿于日常工作中。
4、每月召开工休会一次,对每位出院病人进行一次满意度调查,征求病人的意见及建议,并及时改正。
1、鼓励护士参加夜大、自学考试。
2、组织护士学习书写论文方面的知识。
3、认真做好实习带教工作,按要求制定带教计划,带教老师以身作则,严格管理,保证带教质量,实习同学反馈较好。
4、全年护理人员共发表论文篇,省级论文篇,市级论文篇。
神经内科2017护理工作总结 篇6
2017神经内科全体护理人员在护理部的领导下、在科主任的大力支持下,全科护士齐心协力,圆满完成了年初下达的护理工作计划。逐项抓好各项工作,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有效的促进我科护理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护理质量稳步提高,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优质护理服务
1、在2017年,我科全年共护理病人2055人,住院床位日为18634,床位使用率为106.4%,全年无护患纠纷、投诉,病人满意度达100%,电话回访满意度达100%。
2、进一步改革护理工作模式,落实分组责任制整体护理,并为所负责的病人提供连续、全程的基础护理和专业技术服务。
3、继续实行科学化排班,注重年资新老、能力强弱的搭配,并能充分体现对病人的连续观察。
4、护士长每天对科室危重病人进行评估,检查护士掌握所负责病人的诊疗护理信息,督促开展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和心理护理。
二、临床护理质量
1、建立护理质量质控小组,职责分工明确,每周开展质控检查有记录,认真落实各项护理安全规章制度。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在治疗、给药前严格三查八对。
3、规范使用“腕带”,使用合格率100%。
4、规范使用各种护理警示标识,逐步提高使用正确率。
5、正确评估高危患者跌倒/坠床、自理能力、管道滑脱、压疮的风险因素,评估率100%。并落实有效的防护措施。
6、急救物品齐全,处于应急备用状态,定专人管理,班班交接,质控护士不定期检查,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7、加强药品的安全管理,专人负责,每周清点。高危药品有标识,定点存放,定点配置。
8、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及时上报,全年共上报护理不良事件13例;所有护理不良事件均有原因分析,并落实整改措施。
9、认真落实各项护理,确保全年住院患者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10、加强安全管理,全年无护理差错发生。
三、院感工作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护士长及质控护士定期自查。
2、严格按照《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及我院医疗废物管理相关制度的要求正确处置医疗废物。
3、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逐步提高手卫生依从率。
4、无菌物品合格率100%。
5、严格执行安全注射制度,一人一针一管执行率100%。
6、积极主动接受院感知识培训。
四、培训学习
1、每月开展专科知识培训,骨干护士在科内组织开展护理技术操作培训及分层次考核。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达标率100%。
2、完成所有轮转护士和实习生的理论和技能培训,并且全部通过出科考试。
3、在岗护理人员参加护理部全员理论考核及技能考核,考试合格率100%。
神经内科护理部
神经内科自我总结 篇7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间歇性导尿,自我管理
为解决脊髓损伤 (spinal cord injury, SCI) 所致神经源性膀胱病人离院后长期的排尿问题, 须对病人排尿问题进行护理指导。通过近年大量临床研究及实践, 间歇性导尿在神经源性膀胱病人中的应用已得到充分肯定。本院2012年8月—2013年6月收治SCI截瘫病人23例, 采用间歇性导尿术 (clearing 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 CIC) 自我管理, 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2年8月—2013年6月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病人配合间歇性清洁导尿技术共23例, 其中男18例, 女5例;年龄22岁~63岁;病程1个月至2年。
1.2 病例选择
纳入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康复医学》[1]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标准;核磁共振成像 (MRI) 检查提示存在脊髓损伤者;意识清楚, 自愿参与,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不符合纳入标准者;不配合本治疗者;尿道畸形、狭窄、前列腺增生症者, 严重的尿道、膀胱炎症、尿道周围脓肿者;合并严重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原发疾病者。
2 方法
2.1 健康教育
护士先向操作者 (病人或陪护) 讲解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相关知识, 包括男性或女性泌尿系统解剖图解并分发解剖图册及健康教育册子。解释间歇性导尿操作目的、用物、方法、注意事项等, 使病人逐步掌握、正确操作清洁间歇性导尿术, 教会病人及家属如何减少污染、配合操作, 并树立泌尿系统终生管理的意识。
2.2 制订饮水计划
每日饮入量1 500mL~2 000mL, 包括所有的液体如牛奶、稀饭、菜汤、输入的液体等。具体为早、中、晚3个时段分别饮入500mL, 且要求均匀摄入即125mL/h, 以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 防止膀胱过度充盈膨胀 (膀胱容量应控制在500mL以下) , 在10:00和16:00时段分别饮200mL。晚上20:00到次日早上06:00不再饮水。饮水量可根据病人的运动量和环境温度适当调整[2]。
2.3 操作前准备
2.3.1 导尿时机
病人意识清楚, 病情基本稳定、无需大量输液、饮水规律、无尿路感染。
2.3.2 物品准备
PE塑料手套、导尿管 (一般成年男性病人选用F10~F14号导尿管, 成年女性选用F14~F16号导尿管, 目前国内普遍采用一次性聚氯乙烯导尿管[3]) ;润滑剂 (经济条件允许选择凝胶或水溶剂, 经济条件不允许选择食用油甚至清水或液状石蜡[4]) 。无黏膜刺激的医用消毒液艾力克、棉签、便壶、垃圾袋、女性病人准备一面镜子。
2.3.3 病人准备
香皂或沐浴液清洗病人会阴部, 清洗范围:上至耻骨联合下至肛门 (包括肛门) , 左右两侧至腹股沟, 男性病人要注意清洗冠状沟, 女性病人要注意清洁大小阴唇。
2.3.4 操作者准备
按手清洁6步骤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洁双手, 每一步均搓洗2遍或3遍, 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2.3.5 环境准备
周围环境清洁, 安静;保护隐私, 屏风遮挡。
2.4间歇性导尿术应用
根据病人文化程度及理解水平由护士为病人进行间歇性导尿示范2d~5d, 耐心讲解每一个操作步骤, 然后由病人 (手肢功能正常者) 或长期陪护者 (家属或陪伴) 进行操作, 有问题时及时指出, 直至病人或陪护熟练掌握清洁间歇性导尿术。①操作步骤:将用物放在便于取用的右侧近端。病人取直坐位, 不能实现直坐位的病人, 选择半坐位进行导尿。在这两种体位下导尿后的残余尿量少, 可减少尿路感染和膀胱结石的发生[5]。操作者清洁双手后戴PE手套, 左手固定阴茎或分开大小阴唇, 暴露尿道口, 艾力克消毒尿道口及周围, 将已充分润滑的导尿管徐徐插入尿道, 直到尿液从导尿管排出。导尿成功后, 保持尿管的位置, 直到尿液完全排出, 然后屏气10s或用拳头由脐部向耻骨方向滚动轻压膀胱区增加腹压, 使膀胱彻底排空, 最后拔除尿管。观察导出尿液的量、颜色、气味及有无沉渣, 做好记录。②导尿间歇时间的确定:可参照下列3种方法:按安全排空期 (SEI) 原则决定导尿次数, 每4h~6h导尿1次, 每日不超过6次。按残余尿量多少决定次数, 如病人2次导尿之间自解小便100mL以下, 残余尿量小于300mL, 每隔6h导尿1次;如病人两次导尿之间自解小便200mL以下, 残余尿量小于200mL, 每隔8h导尿1次;当残余尿量<100mL以下, 停止导尿。按每次导出尿量来确定导尿次数, 每次导出尿量一般为400mL~500mL为佳, 若低于400mL可适当延长导尿间歇时间;若导出尿量高于500 mL可适当缩短导尿间歇时间[2]。③每周复查小便常规, 定期做中段尿培养, 定期复查肾功和腹部B超。
3 疗效观察指标及结果
尿流动力学检查, 残余尿量、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膀胱压力容积测定。尿中白细胞数的定量变化, 尿常规和尿培养检查23例SCI病人在住院期间经间歇导尿后, 均未发生严重的尿路感染。经B超检查无一例出现膀胱结石、输尿管扩张、肾积水等泌尿系统并发症, 膀胱容量维持良好。11例形成反射性膀胱, 残余尿量少于100mL停止导尿。
4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自然灾害的频发, SCI病人逐年增多, 据研究报道, 我国每年将递增5万名以上新的截瘫病人, SCI病人死亡大部分与尿毒症有关[6]。CIC是目前公认的、科学的尿路管理方法, 它能使神经源性膀胱病人摆脱留置导尿管, 使膀胱周期性扩张与排空, 减少感染机会, 降低病死率[7,8,9]。通过对23例SCI致神经源性膀胱病人进行CIC自我管理指导, 有效地解决了病人排尿问题, 缩短了住院时间, 延长了病人生命, 提高了病人生活独立性及生活质量。注意:向病人及家属讲解要通俗易懂, 并且要理解接受;严格饮水计划并记录;环境清洁, 尿道口彻底清洁消毒;尿管充分润滑, 用油或水润滑要煮沸、消毒、冷却, 避免污染尿管, 定时导尿, 每次导出尿量不超过500mL, 超过500mL缩短间歇导尿时间, 做好观察记录。出院后门诊随访, 每1周~2周行尿常规检查, 做中段尿培养。
参考文献
[1]南登崑.康复医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340-343.
[2]王凤英.华西医学[J].2011, 26 (1) :104-105.
[3]常赛男, 王红红.脊髓损伤患者清洁间歇导尿的护理进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9, 6 (14) :1197-1198.
[4]熊宗胜, 高丽娟, 赵超男.间歇性导尿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3, 9 (4) :223-225.
[5]张丽芬, 敖丽娟, 等.体位对脊髓损伤病人间歇性导尿后膀胱内残余尿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 2011, 25 (9) :2499-2500.
[6]黎鳌, 盛志勇, 王正国.现代战伤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8:856.
[7]吴阶平.泌尿外科[M].济南:山东科学出版社, 1993:286-837.
[8]高敏, 杨雅琦, 张彩云.脊髓损伤病人综合膀胱功能训练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 2013, 27 (2C) :519-520.
自我锻炼让你摆脱神经衰弱 篇8
站马步桩:两脚开立,两脚距离相当于三只脚的长度,大腿屈膝蹲平,脚尖里扣正对前方,挺胸、塌腰、落臂,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之间。每天练习2次,每次5~10分钟,不但能够培养元气,而且可以调节气息,给人以神智清晰、心情舒畅、精力充沛等感觉。经临床疗效验证,站马步桩练习一周,疗效显著。
打太极拳:打太极拳时要排除一切杂念,集中精力,使得中枢神经系统得到很好的休息和调节,改善恶性循环,故治疗神经衰弱效果很好。神经衰弱者初练时以“简化太极拳”为好,它动作简少,容易学习和掌握。每次打1~2遍均可。
捏脊:患神经衰弱的病人多同时有食欲不佳、消化功能紊乱症状。捏脊可以调整植物神经功能,使食欲旺盛、消化良好。捏脊虽然自我进行不太方便,但捏背部中下端是可以做到的。当然最好请家属或医生进行,由上到下一捏一松,反复进行2~3分钟,每日1~2次。
自我按摩:失眠时按揉小天心(大小鱼际之间)、内关穴各100次。擦涌泉穴,即用一只脚擦另一只脚的脚心部,由涌泉穴擦向足趾方向,各擦50~100次。头痛、头晕时可按摩太阳、风池、风府等穴位及颈部。
气功疗法:仰卧于床,两臂伸直,放于体侧,或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放于腹部,两腿稍分开,身体各部都要放松、自然,要排除杂念。然后开始呼吸,呼吸时应注意腹部起伏变化,吸气时腹部收起,呼气时腹部还原,呼的时间要比吸的时间长,并要缓慢,切忌憋气和用力过猛,思想随呼吸集中到丹田,慢慢使自己入静。长练者可改善睡眠,调节中枢神经功能,增强控制情绪的能力。
这几种自我锻炼法均宜早晚进行,特别是晚上练习,可促进精神收敛,使大脑抑制,有助于睡眠。治疗一段时间后,可以逐步进行散步、水浴、跑步、划船、游泳等运动。此外,合理安排生活、起居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等也有助于治疗和康复。
(山东省莱州市慢性病防治院
神经内科实习护士自我鉴定 篇9
六月十八日我踏进了实习点——岳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在这儿我开始了为期十个月的实习历程。进入岳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那一刻我就决定要认真踏实的完成实习任务,充实的度过每一天。认真学习临床技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虚心接受各位老师的谆谆教诲,热情的对待每一位患者,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这份爱心。
我实习的第一个科室是神经内科,实习的第一天老师带我们了解有关这里的很多情况,我们很快的熟悉了环境,认识了各位老师。时间飞速流逝,我们都能很好的进入状态,明确了自己应该要做的事。以后的每一天我都会很早的到达实习点,每天帮老师们打扫卫生,帮他们打水,我感觉这都是我们作为一名实习生应该做的事,老师们看到这情况都夸我们。我知道我还需努力,继续把这种热情发扬下去。
我们科室每天的新旧病人络绎不绝,老师让我管理的第一个病人是患有脑梗赛的老年人,每天我都会按时的询问病情的进展情况,为他测血压,测血糖。我感觉医生和病人之间要加强沟通与交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也要为病人分担病痛与苦闷。所以有空闲时间我回去病房和老人交流,这样既有利于我们工作的顺利进展也让病人感受到作为医生的热情与亲切。我感觉我是成功的。但也有时候会做错一些小事,受到老师的批评,虽然心中有点委屈,但事后想想老师也是为我们好,我们应该虚心接受,在挫折中成长,在困难中锻炼自己。
作为一名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还需有高尚的医德。通过一个月的临床学习,我收获了不少,让我明白如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如何与病人、老师、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会将这种严谨的态度保持下去,不论做任何事。
一个月就这样过去了,虽然学了很多知识,但我知道医学路是无止境的。不论在今后的实习中还是以后的工作中我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2012年神经内科年终工作总结 篇10
2012年是中医院飞速发展一年,也是我科工作全面健康、协调快速发展的重要一年,这一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年的病人较去年明显增加,科室逐步稳定壮大,并形成自己特色的中医治疗模式,取得的一定的成绩,发挥了中个医院的特色优势,带动了医院的发展。
一、加大科室管理力度,创新优质服务新模式
开展向社会服务承诺活动,切实抓好优质服务建设工作
首先我们认真组织科室工作人员,反复学习了医院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二是在全科广泛开展向社会服务承诺活动,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坚持服务在病人需求之前的理念,做到切身实际为病人着想,为病人做好服务;四是强化监督、落实承诺。定期召开全科人员及病人家属座谈会议,听取意见。今年全科共收到锦旗12面,表扬信数封,拒收红包、物品合计数百元,得到医院的充分肯定。
二、规范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1.注重人才队伍建设
我科人员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全科人员定期讲课,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利用病历讨论,主任查房积累临床经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人才队伍不断加强。
2.强化规章制度的落实
科内定期召开会议,每周一次,强调安全,质量,医生,护士职责执行情况;每月两次安全,质量检查,对不合格表现给以两彻底:
(1)彻底整改。(2)彻底查办。
3.抓好“三个环节”的管理和监控
(1)入院时:全面查体,入院宣教,详细病史,严格用药;
(2)住院时:严密观察,安全护理,文明服务,医患一家;
(3)出院时:注意事项,复查标准,饮食锻炼,定期随访。
4.加大安全管理力度
制定切实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安全是保证科室业务开展的重要环节,因此,每位职工必须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①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做到制度化、经常化。
②定期对病历进行检查和评估。
③定期对安全隐患进行检查和评估:
三、新技术、新业务开展
1.颅内血肿碎吸术开展5例;
2.脑梗死超急性期溶栓术开展20例;
3.开展了针灸治疗真假性球麻痹;
4.中医中药足浴治疗失眠、头晕;
5.中药贴敷治疗头痛、面神经麻痹
四、定期下乡宣传,开发新病人
2013年,我们科室将要承前启后,总结经验,继续发挥中医院的特色优势,为我们医院的发展、科室的壮大而努力。
神经内科哪儿最好 篇11
最佳医院专科排行全国前8名
1、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乌鲁木齐中路12号(北院);上海市浦东新区红枫路525号(东院)
电话:021-52889999(北院总机);021-50301999(东院总机)
2、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长椿街45号
电话:010-83198277
3、北京协和医院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单帅府园1号(东院);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西院)
电话:010-114(预约挂号);010-65295564(东院咨询台)010-88068010(西院咨询台)
4、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湘雅路87号
电话:0731-84327198(预约挂号);0731-84327196(门诊)
5、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二路58号
电话:020-87330808(门诊咨询)
6、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新民大街71号
电话:0431-88782222(前台);0431-88782120(急救)
7、北京天坛医院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天坛西里6号
电话:010-67002600(预约挂号);010-67056565(咨询);010-67098588(特需门诊)
8、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什库大街8号
电话:010-114(预约挂号);010-83572211(北大医院总机)
9、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外南国学巷37号
电话:028-85422114(查号台);028-85422286(急诊室)
解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由张沅昌教授创立,他曾撰写了我国第一部神经科教材《神经病学》,被誉为我国神经科人才的摇篮。
宣武医院神内科主任由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贾建平担任,他在世界上首次发现家族性老年痴呆的患者。北京协和医院神内科在国内最早诊断并报告高钾性周期麻痹,并在70年代首先报道国产硝基安定和氯硝安定对癫痫的治疗作用。
其他: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春岩坐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内科。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领衔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擅长中医药治疗中风和血管神经性头痛。
小贴士
以上内容部分资料来源于中国最大的医疗网站“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仅供参考,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就医或咨询。
神经内科开展全优质服务体会 篇12
关键词:神经内科,全优质服务,弹性排班,开展绩效考核,体会
随2010年卫生部开展了以“落实基础护理, 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目标是“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吉林省通化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10年6月份在吉林省通化市第二人民医院全面铺开全优质服务。在近一年来的日常工作中, 全体护理人员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的服务态度投入到护理工作中, 加强学习与经验交流相结合, 开展文明用语和微笑服务、履行了人性化弹性排班、实施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等, 全面有效地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出了一些适合神经内科的好的护理方法, 并总结出部分好的经验, 先总结如下。
1 动员全体医护人员积极参与
不断转变护理服务理念,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患者要我做为我要为患者做、及时、到位、专业、规范、安全、舒适的护理。认真学习《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标准》, 对照标准找差距, 看不足, 抓落实, 根据标准定任务, 再将任务分配到个人, 充分调动全科护士的积极性, 形成了人人争先、个个创优的良好氛围。力争做到人性化、整体化、专业化、无陪化。医院领导大力支持此项工作, 及时配备了流动洗头车、电动剃须刀、纸杯、预防压疮垫等生活用品。又增加两名护士, 解决人力不足问题。制定各种宣传标语, 用我们的实际行动, 博得患者及家属理解、支持并配合此项工作的开展。
2 分组明确, 实施弹性排班制。
吉林省通化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外科共有护士长1名, 护士10名, 其中主管护师5名, 护师2名, 护士4名。首先将护理组分成两个小组, 组长选责任心强、业务棒、工作热情度高、经验丰富的两名主管护师担任。每组5人, 新老搭配, 每名护士各负责一个病房的整体护理工作, 人人做责护, 组长暂时长白班, 主抓本组质量控制工作, 实行层层抓落实、责任负责制。倒班护士6人。如遇重患者多, 护理工作量大等情况, 排班随时发生改变。在护理工作及治疗集中时间, 随时增加人力, 抽调护士参加帮班工作。
3 开展整体护理、完成生活护理
责任护士晨间参加早交班、由护士长及责护小组长带领本组人员床头交接自己组的患者;了解夜班患者夜间病情及特殊的情况;接患者时主动与患者交流并进行健康指导;各种操作前让患者了解意义及注意事项, 给患者提供反问的机会, 让所有的护理及操作标准放在患者知情同意并协助的角度;主动征求患者意见及建议, 改进工作;帮助患者进餐、服药、锻炼等, 实施基本生活护理。每周二及周五定为生活护理日, 项目有:打水、洗脚、洗脸、洗手、洗头发、入厕、修剪指甲、翻身按摩、擦浴等。建立床旁标识, 如:腕带、吸氧、防坠床、防跌倒、测血压、鼻饲、压创预防、翻身卡、过敏等。并根据每个患者病情, 制定护理计划单, 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 逐步实施、阶段评价、并在实施中不断修改护理计划及措施。
4 绩效考核, 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原则:奖惩分明, 多劳多得, 人人平等。打破传统的按着资历、系数分奖金的分配方式。完全按着护理人员的德、能、勤、绩进行考核。见表1。
奖金的组成=德 (10分) +能 (20分) +勤 (10分) +绩 (60分) 。
A.德的考核10分:规范执行5分 (不执行每次扣1分) ;满意度5分 (以满意度调查表为准, 不满意1分, 投诉着扣2分, 提名表扬加1分)
B.能的考核20分:操作、理论考试5分;培训、业务学习5分 (按着参加次数打分) ;早会提问5分;综合能力5分 (是否胜任本岗位工作打分)
C.勤的考核10分:全勤3分;晚夜班2分;劳动纪律3分 (迟到10分钟扣一分, 3次不得分) ;坚守岗位2分。
D.绩的考核60分。绩60分=工作量30分+工作质量30分。
量化管理:每周小结, 每月汇总。每人一份, 每周一张, 每天记录, 每天查看。量化完成情况;与科室量化总分的均数比较, 大于10%加1分, 小于10%扣1分。质量的考核:按着每天护理质量检查的情况进行得分, 月底得到工作质量的总分;质的考核重点是过程管理与细节管理, 建立长效护理质量管理机制;由护士长、责护组长及质检小组共同完成质的管理考核工作。质量考核内容:A.基础护理:入院、出院、转出患者护理;用药护理;舒适护理;活动护理;饮食护理;排泄护理;专科疾病常规掌握与执行。B.专科护理:管道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健康宣教;检查护理;护士对疾病掌握情况。C.安全护理:防止坠床;防止跌倒;防止管道脱落;防止压疮等。D.核心制度执行: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分级管理制度等。E.护理文件书写:各种记录单书写按着规范化要求考核。F.其他各种管理:服务规范、抢救器械、药品、物品、环境。消毒隔离等。
5 体会
【神经内科自我总结】推荐阅读:
神经内科进修总结10-04
神经内科临床经验总结12-14
神经内科主任自我鉴定07-19
神经内科实习护士出科自我鉴定01-12
神经内科病患01-15
神经内科病房09-27
神经内科重症10-31
神经内科护士11-21
神经内科专家11-23
小儿神经内科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