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方道路建设与发展

2024-09-17

浅谈地方道路建设与发展(通用12篇)

浅谈地方道路建设与发展 篇1

地方道路是国民经济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是沟通城乡物资交流的重要纽带。地方道路的建设,不仅能改善交通条件,美化城乡环境,而且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因此,加强地方道路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目前我县地方道路状况

现在,我县的地方道路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以唐海线、沿海公路(省道)为主骨架,以地方道路为脉络的公路交通网,彻底替代了以往的“点、片”状公路,成为我县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点,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截止到2001年底,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436.55公里,其中按路线等级分为:省道55.37公里、县道75.3公里、乡道89.8公里、专用道32.7公里,村道183.53公里;按路面结构分为:油路321.23公里、水泥路78.42公里,油路(水泥路)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57公里,比1995年每平方公里提高了0.2公里,全县11个农场、2个养殖场和145行政村全部通了油路和水泥路,提前一年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到2001年底实现“村村通”工程的目标。

二、制约我县地方道路发展的要素

我县地方道路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距离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仍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我县的地方道路建设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主要有:(1)缺乏资金支持,资金来源不稳不足。我县地方道路主要依靠“民工建勤、民办工助”的政策发展起来的,资金主要有养路费、国家扶持资金、民工、车辆建勤、受益单位和个人集资、地方财政拨款等形式。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对修路的重要性虽早有认识,并迫切需求修路,但从目前来看,在实际运作中各项资金来源不足且不稳定。(2)地方道路技术等级标准低,服务水平较差。我县地方道路从公路等级看,四级公路和等外公路居多。从路面等级看,低级路面里程占比重较大,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3)公路服役期限过长,负荷过重,多数乡道、村道处于无人养护状态。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拖延了公路的改造周期,特别是早期修建成的油路,由于年久失修,损坏相当严重,使得社会和群众反映强烈。

三、我县地方道路发展表现出的主要问题

1、没有专职养护人员进行管理,致使公路病还十分严重,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和使用寿命。如十农场的地方道路,在养护体制改革以前,该农场的道路由交通局专职人员进行管养,道路的病害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公路基本上能够保持顺、畅、洁;养护体制改革以后,地方道路归地方自行建养。由于十农场对养护资金不舍得投入,致使地方道路疏于管理。无专职人员养护,造成了坑槽满道、车辙遍布的现象,使昔日十分平整的公路成了颠簸难行的伤心路,直接影响了地方经济建设。该农场现已对这一问题有了充分的认识,也加强对道路的管理,现该农场路况已有所好转。

2、村镇居民爱路护路意识差,不少沿线村镇的居民,从个人利益出发,在公路两侧非法建筑,开厂、设店,使多处公路形成了街道化路段,造成公路排水不畅,降低了公路的使用寿命。

此外,还有不少村民在公路两侧乱倒垃圾,乱堆物料,在公路用地内挖沙取土,这些也直接影响了公路的使用。

3、乡村道路建设工程质量差,造成后期养护工作的困难,也致使养护费用支出增加。

四、对做好地方道路发展工作的对策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持“两个紧紧依靠”战略来发展地方道路。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是发展地方道路的重要环节。从我们的思想和认识上到位,决不能重干线而轻地方道路。要意识到加快地方道路发展是目前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完善公路网、保证公路交通公路均衡发展的客观需要。

地方道路的建设发展必须紧紧依靠地方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必须紧紧依靠广大群众人民群众。这是近年来地方道路建设的经验总结,也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发展地方道路的关键所在。按《公路法》规定,地方道路属于“民工建勤、民办公助”性质,投资主体为县、乡两级政府。因此要切实变部门行为为政府行为进而发展成社会行为,强化各级政府在公路建设管理中的主导作用,是发展地方道路的重要手段,要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公路建设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县乡公路稳步、快速的发展。

此外,道路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必然与经济协调地发展,因此制定技术标准和公路等级时,要以经济的发展为依据,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

2、处理好建设资金不足与减轻农民负担的关系。

建设资金的不足历来是困扰地方道路建设的重要问题和矛盾。要想正确处理好这一关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广开资金渠道,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广泛吸纳社会、企业、团体及个人资金,给投资人以相应的投资回报;二是利用农闲时间,实行民工建勤,以工抵资,农民易于接受;三是实行民办公助,地方财政给予适当补贴;四是对修路项目和筹资措施召开村民大会通过,并实行强有力的民主管理和监督,增加资金的使用透明度。

3、严格工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坚持质量第一始终是地方道路建设工作的生命线。为确保工程质量万无一失,要进一步抓好质量管理,强化质量意识,明确规定质量问题一票否决。对县乡公路工程,一律实行项目责任制管理,重点项目实行招投标制度。在乡村油(砼)路施工中继续坚持政府监督、施工单位工序自检、监理人员把关,群众代表跟踪施工现场的办法,保证每一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

4、健全养护组织,建立各种制度,加强养护管理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交通主管部门突出行业管理工作力度,切实发挥养护专业机构的作用。二是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按照《河北省县乡公路管理规定》,县道县修县养县管,乡路乡修乡养乡管,村路村修村养村管的原则,县、农场、村队要建立“一把手”负责任。按年初签订的目标责任制,年底前对各农场进行全面考核,完成任务指标的给适当奖励,完不成任务的给予通报批评。三是按国省干线养护那样,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做到路肩整齐、边坡稳定,边沟稳定,边沟排水畅通,路面清洁,路树齐全。还要加大对地方道路的路政管理力度要设立和管护好里程碑、百米桩及路界标志和标线,要加大对破坏公路设施行为的处罚力度,从根本上杜绝毁路现象的发生。

浅谈地方道路建设与发展 篇2

了解市政道路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有助于提高城市规划设计中对市政道路规划建设的关注、有助于强化市政道路建设重要性, 促进城市市政道路建设与发展。以市政道路建设为基础促进地域经济及城市的发展、满足城市经济发展及居民出行需求。首先, 市政道路建设是保障生产的基础、是保障交通运输的基础, 城市市政道路建设担负着对外交通的重任, 是构成城市物质基础的要素。在对城市市政道路建设的重要性的分析中指出, 市政道路建设对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城市规模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城市布局有着重要的影响。其次, 市政道路建设的程度关系到城市贸易及旅游活动的开展, 关系到城市规划与布局、关系到城市的发展方向。因此, 市政道路建设与城市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是新时期城市建设规程中的重点与关键。

2 市政道路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密切关系

2.1 现代城市发展对市政道路建设的需求

在我国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 市政道路是保障经济发展所需运输的基础条件, 是满足现代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背景下市民出行的基础, 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根据现代城市各功能区域规划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城市市政道路建设担负着各功能区域间的运输任务, 担负着各功能区生产运行及市民生活的出行职能。科学的市政道路建设能够提高城市交通通行能力, 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为促进城市发展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基础。利用市政道路交通运输职能, 提高地域经济发展中物资运输能力, 促进地域经济的发展。加快城市市政道路建设是新时期城市规划及发展战略制定的重要内容, 关系到城市的建设与经济发展。因此, 市政道路建设与城市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是城市发展基础建设的重点。

2.2 以城市规划为基础, 强化市政道路基础建设

在现代城市建设脚步不断加快的今天, 市政道路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为了满足城市建设发展的需求, 市政道路规划与建设应以城市规划发展为中心, 以连接城市各功能区域的建设为重点, 结合城市发展战略的实际要求、结合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确定市政道路基础建设标准, 确定市政道路规划与建设的方向。以短期、中期、长期发展战略为指导, 科学安排市政道路建设资金的使用及人员配备, 以满足城市发展需求为核心, 实现市政道路建设目标。

2.3 城市规模化建设为中心的市政道路建设与发展

根据我国城市规模化建设的需求, 市政道路建设与发展中应注重规模化建设对市政道路的影响。结合不同区域内市政交通通行需求, 确定市政道路设计与建设标准, 并科学规划道路走向, 以此满足城市市政道路建设的需求。以城市工业园区市政道路建设为例, 这一地区的市政道路担负着工业运输的重任, 其对市政道路的承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 此类路段的规划设计中应提高承载力标准, 并针对大型运输车辆通行的需求、拓宽道路, 满足工业园区中各类生产企业的运输需求, 促进城市地域经济的发展。而在住宅小区功能区域的市政道路建设中, 应针对居民对停车的需求、车辆行驶便捷性需求, 对市政道路进行规划与设计, 满足市民出行需求。

2.4 新时期市政道路绿化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用地紧张问题的出现, 城市绿化面积日益缩小。虽然在城市环保理念及城市规划建设生态化理念指导下, 这一问题有所改善, 但是城市整体绿化面积不足仍是制约我国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制约城市宜居水平提高、制约城市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科学利用市政道路绿化建设, 能够有效提高城市绿化面积, 以绿色植物吸收交通尘埃及行车噪音,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宜居水平, 为促进城市的发展奠定基础。

2.5 市政道路与地下综合管网的协调发展, 促进城市形象建设

在我国多数城市的建设中, 地下管网的维修需要对路面进行破坏, 并影响了交通通行。城市市政道路路面上的管网维修工作, 不仅影响了交通通行能力、影响了市民的正常出行, 同时还对城市形象有着极大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 现代市政道路规划建设单位应与地下管网相关单位进行沟通, 科学设置道路中间隔离带及路边绿化带。将地下管网逐步迁移至隔离带与绿化带当中, 减少管线维修对道路通行的影响, 并以此为基础做好管线维修工作中的遮挡, 促进城市形象的建设、提高城市的综合管理能力, 促进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例如:针对目前我国各城市频发的内涝问题, 应加强道路规划、设计、实施、管理各阶段协调统一。在道路规划设计阶段, 应以城市总规及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为指导方向, 合理设计路网及综合管线网络, 以地形地势为基础, 以市政道路建设及使用要求为重点, 提高市政道路排水能力及相关地下管网的排水能力, 降低城市“小雨淤积水, 大雨涝全城”的风险, 保证城市交通顺畅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市政道路的实施阶段, 应严格遵循设计, 做好新旧道路、综合管网的衔接, 保证施工质量。在管理阶段, 政府各部门应统一协调, 应尽量避免反复开挖路面埋设修补管网的情况, 加强地下给排水管线的日常疏通清理工作, 加强养护。只有保证市政道路与其地下综合管网的协调发展, 才能使我们的城市更美好。

3 以城市发展为核心, 指导市政道路的规划与建设

根据城市建设发展与市政道路建设的相互作用, 新时期下的城市建设发展中应以城市发展为核心, 指导市政道路的规划与建设。根据城市发展规划、根据城市功能区域规划, 要求市政道路主管单位进行深入的调研与评价。根据城市发展的需求, 评价市政道路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并以预见性设计思路, 满足城市发展中对市政道路建设的需求。避免重复建设、重复性拓宽等工作对城市形象的影响, 避免此类工作对城市交通通行能力的影响, 为促进城市发展与市政道路建设的和谐统一奠定基础。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现代城市发展是指导市政道路建设的根本, 市政道路的建设是促进城市发展、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关键。针对两者的相互作用关系、针对两者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关系, 新时期城市规划建设中应更多的采纳市政道路规划设计单位的意见。以城市地质条件为基础, 以城市规划发展战略为核心, 通过市政道路规划设计与建设, 满足城市形象建设需求、满足城市交通运输需求、满足城市发展与市政基础建设和谐需求。通过主管部门间的协调与沟通, 实现新时期城市建设发展目标, 促进我国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结合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中, 各功能区域的职能及行车需求, 确定市政道路建设的标准与重点, 保障城市交通运输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建龙.市政道路规划建设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J].市政建设资讯, 2013.2.

[2]马建.以城市规划为核心的市政道路规划设计分析[J].路桥设计与施工, 2013.12.

浅谈地方道路建设与发展 篇3

【关键词】水利工程 地方经济 水利建设 社会发展

水利工程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利益以及地方经济利益。水电建设是水利工程中最为重要的工作环节,水电资源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还具有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属于一项公益性事业。水电工程的建设有利于转变当地政府干部的思想、促进当地经济的增长、有利于当地工农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城市经济的发展,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水电建设中,加强水电资源的开发工作能够为水利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促使水利工程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

一、水电建设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1、促进当地干部群众的思想转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水电建设中,人们将先进的机械设备以及技术方法运用在工程的建设中,这无疑给传统的工程建设一次沉重的打击。水电站的兴建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并能够创建一个对外信息交流平台。与此同时,由于当地政府加大其宣传力度,使得当地农民具有较高的法律意识以及经济意识,使农民能够有效的运用法律,以此来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可以向政府干部咨询工程建设相关的问题,以此来寻找法律依据,还可以向政府提出相关建议与要求;2)当地农民为了提高法律意识,可以学习相关法律,寻找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相关问题;3)根据工程建设的要求,需要政府规范劳动力市场,由于国家十分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所以政府必须要通过相关培训来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水平以及道德素质。总而言之,在水电工程建设中,转变政府干部以及人民群众的思想极为重要。

2、促进地方基础设施建设。

水利工程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当地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以此加快城市基础设施以及重点事业的建设进行,从而推动当地社会经济的进步。水电资源的开发不仅有利于加快水电站的建设进程,还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从而推动城市的整体发展。另外,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有效地推动城市化进程、实现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目标。

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业快速发展。

由于我国十分重视水电工程的建设,因此越来越多的施工单位以及施工人员开始建设水利工程,此时为了促进水利工程的加快建设,就要求有充足的物资以工建设人员的日常所需,这就在很大程度上给农业发展创造力条件。不管是农民在生产蔬菜、瓜果方面,还是在养殖产业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有效的提高了其经济和社会效益。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保障当地经济的增长以及农民作物的增收。水利工程的开发与建设能够有效的推动当地各行各业的发展,凭借发电企业来有效的提高当地的技术水平、加强经济实力,从而形成一个电力产业链,使各个产业共同发展。在水电站周围富有较多的矿产资源,除此以外,还有很多生物资源以及旅游资源,这就能够保证当地旅游景区的开发,使之与矿产资源开发相互合作,使水电工程的开发与建设积极与地方经济有机的结合,共同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4、有效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

自水利工程开发与建设以来,它能够为第三产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为开发商提供较好的投资环境,推动餐饮、运输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当地的企业有粗放型向密集型转变。

5、市政建设步伐加快,城区面貌有较大改观。

众所周知,水电工程主要是在偏远的地区建设,各种设施设备都相对比较落后,所以政府可以等到水电工程建设之后,加大其宣传力度,并使开发商对其投资,保证当地经济实力越来越雄厚,促进当地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二、水电开发战略条件下,两种发展观的思考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目前最为浩大的工程之一,其主要是将西部有力的资源合理利用,使西部地区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在西部大开发工程中,政府需要加快交通建设、水利工程的建设、教育等多方面的进程,遵循客观发展规律,使社会与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保证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共同发展。在西部大开发工程中,我们需要了解以下两点:1)工程开发的优势。在我国西部地区,由于地广物博,存在各种各样的资源,可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2)工程开发的劣势。由于西部地区大多比较穷困,缺乏建设资金,以致于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得不到有效的发展,也不能对西部人员进行合理的教育,导致西部人员道德素质不高。再加上西部地区常年风沙,环境遭到大幅度的破坏。

针对上述问题,在水电工程的开发与建设过程中,具有有两种发展观的思考:1)归根结底,西部地区恶劣的环境主要与我国国情相關,国家在经济发展道路中重点对东部地区投资,而忽略了西部地区,并且将西部地区的有利资源运往东部,这就使得西部地区居民产生一些不满心理。所以国家需要加大西部开发的力度,投入大量资金在西部地区建设更多的基础设施,实现东西部的和谐发展。除国家相关政策的限制之外,西部在开发过程中还缺少一定的建设资金。对一些大工程的建设,西部地区居民往往会尽可能支持,但是从另一方面分析,有些工程的建设将不利于西部地区的发展,也只能作罢。2)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相关配套项目的建设,带给西部的是思想观念的更新,这种主动创新的、追求持续发展的观念,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至关重要。

三、结束语

通过上述,主要分析了水利建设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与水电开发的两种发展观。水利工程的建设是我国国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它关乎国家的利益以及社会的利益,为了促进各地经济的发展以及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利工程的建设十分有必要的,另一方面,当地还可在水利工程周边开发新的资源,以增强当地经济实力,促进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叶伟娟. 浅析当前生态堤防设计理念[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0(06)

[2] 余兴明. 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原则[J]. 中国水运(理论版). 2008(01)

浅谈地方道路建设与发展 篇4

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各级公共图书馆的自身努力下,我国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如:湖南图书馆不仅系统地收藏了著名湘军将领曾国藩、左宗棠数千万字的奏稿、批犊、信扎、日记、诗文、湘军史料,还对80年代后出版的志书、年鉴、百科全书尽量搜罗齐全;甘肃省图书馆自1947年以来,竭50年之力,收藏西北地方文献14000多种,使之成为享誉海内外的西北地区文献研究中心。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收藏广东地方文献资料8.3万种,约30万册,基本形成了以孙中山文献、地方志、族谱为重点的特色的藏书系统。

我国公共图书馆不仅注重地方文献的征集和收藏,还特别注重地方文献的开发工作,如1985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主编,共收录了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190个公共、科研、大专院校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单位所收藏的1949年以前的地方志共8200余种,为地方志资源的开发和共享起了很大的作用。几十年来,各地公共图书馆也编制了大量的书目、索引、文摘、题录,编纂出版了资料汇编、文献综述、手册、年鉴、图集、名录等,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了社会普遍的关注。如武汉图书馆编制了《解放前武汉地区期刊目录》、《武汉图书馆馆藏(武汉志)参考资料草目》、《辛亥革命专题参考目录》、《武汉抗日史料目录》等;甘肃省图书馆编印了《西北地方文献索引》、《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丝绸之路文献叙录》等;首都图书馆持续不断地编印出版《北京地方文献报刊资料索引》等;福建省图书馆编印了《馆藏福建省族谱目录》等;沈阳图书馆辑集出版《九一八事变历史图片集》等;湖南图书馆先后编纂出版了《湖南地方志中的少数民族资料》、《湖南青年运动史料选编丛书》、《湖南资料手册》、《当代湖南名人辞典》等等。

地方文献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我国公共图书馆利用地方文献为地方的文化和经济建设、地方志的纂修、地方剧目编定、地方人物资料整理、地方科学史研究、古籍整理、地方史料教育展览等各个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绩显著。80年代,全国掀起了盛世修志的高潮,大量的修志人员涌入图书馆,使地方文献的利用达到了高潮。如武汉图书馆为《武汉市志》、《武汉史志》、《湖北史志》、《楚剧志》等史志的编撰,为配合中山公园的改造、武汉抗洪抢险史料研究、武汉火灾史料的研究,《百年武汉》的摄制、清季外商在武汉投资研究、《大武汉旧影》、《武汉党史图说》、《武汉五四运动史》等书的编纂,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文献资料;湖北省图书馆为黄鹤楼的重建、三峡工程建设等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甘肃省图书馆为《西北灾荒史》(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提供490多种文献。这样的事例,每个公共图书馆都可以举出很多来。

浅谈地方道路建设与发展 篇5

2012年,是建设新房县、实现新跨越的关键时期,县委、县政府将在未来3-5年重点抓好10大项目,今年将围绕“三大目标”,办好“四件大事”,建设“八大项目”,推动房县的经济社会继续持续快速发展。过去的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年,也是收获年,房县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势态,全年实现生产总值约42亿元,同比增长20%;财政收入3.4亿元,同比增长26.8%。而今年房县将深入贯彻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建设全省山区经济强县和全国生态文化旅游明县为目标,以项目建设为主线,以实现生产总值55亿元,增长25.7%;实现财政收入4.5亿元,增长28.6%为任务,坚定不移的实施“工业强县、旅游立县、农业稳县、项目兴县”战略,奋力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地方税源建设的基础,地方税源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立足县情,围绕国家产业政策,以市场为导向,加快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依托特色优势资源的开发,着力培育优势产业,凸现支柱产业,扩大税源总量,做强重点税源。

一、加强现有重点税源管理,提升企业运营能力。

今年以来,我县认真分析研究房县税源结构,大力实施“八大项目”建设的同时,着重加强税源管理,确立了以原有重点税源企业管理为基础,强化各行业税源控管的工作思路。⑴完善单项税种管理。克服政策性减收-1-

因素,加强“两业”管理。通过加强国税、地税、房管、土地、建设和规划等部门的协作配合,摸清税源底数,及时掌握房地产开发项目进度和完税情况,从而有效地进行信息化、精细化税源管理;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企业所得税、耕地占用税和土地增值税实行预征管理,加强税源监控;加强对房地产企业全方位的跟踪管理,对房地产业全面展开清算工作,规范房地产业税收征管秩序。2011年,我县建材业入库1523万元,同比增长75 %,建筑安装业入库3011万元,同比增长104%,税收占全年财政收入比例高达13%。今年房县房地产开发总投资达22亿元,其中五星级半岛湾国际大酒店、四星级维也纳大酒店和滨湖大酒店总投资12亿元,温泉度假村建设项目投资6亿元,几大地产项目的建设将极大的拉动我县“两业”税收的迅猛增长。(2)强化餐饮、娱乐业税收管理。

1、加强各有关部门联络配合,实行源头把关控制。由于餐饮娱乐业企业所得税,属于国地税交叉管理行业,加大监管稽查力度,建立国税、地税、工商和文化部门对饮食娱乐涉税情况联络互通机制,加大对利用“假账簿、假申报、假发票”偷税漏税行为的查处力度。进一步加强对饮食娱乐税收情况监控。

2、强化推进规范建账建制。要加强税收征管,改变业户建帐不规范状态。根据饮食娱乐业的工作流程,规范建账建制,促使各个环节相扣,如对饮食企业要根据定单点菜单等各个环节规范建帐,加快饮食娱乐业征管信息化建设,加强饮食娱乐税收征管和监督。大力加强饮食娱乐业的税收征管,也对该行业加强发票控管、实施税源监控找到了一条有效的新途径,真正实现以票控税的目的。(3)大户管细、小户控全。

1、及时跟踪分析重点税

源,扩大对重点税源的监控面,制定重点税源监控的实施方案和工作方案;收集整理、汇总重点税源监控企业税收缴纳情况及有关财务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尤其是对收入增收或减收 100 万元以上的重点工程及重点企业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收入执行情况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全局重点税源摸底监控及调研工作,对重点税源增减趋势进行分析预测,及时发现征管中的薄弱环节。

2、强化一般税源巡查和小税源的检查力度。在全面综合实施分类管理的基础上,对中小企业按照行业进行梳理,选取部分中小典型企业调查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各行业中小企业税源监控管理工作,利用行业关键生产经营指标和内在关联要素加强分析,实现对中小企业纳税情况的有效控管,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从宏观分析行业产业链和行业规律、微观掌握单个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规模和涉税信息入手,有针对性地采取加强管理的措施,堵塞税收管理漏洞。

二、依托资源优势,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

长期以来,我县农业经济占据主导,工业经济滞后,发展缓慢。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依托丰富的地上地下资源,加快开发步伐,构建工业经济框架体系,把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打造工业大县、经济强县。一是我县水资源丰富,水能蕴藏量达35万千瓦,目前的开发量不足20%,开发潜力巨大。二是我县有色金属和磷矿资源丰富,但矿产开发企业开发规模普遍较小且开采技术落

地方性新闻网站内容建设浅谈. 篇6

不管是有传统媒体依靠的新闻网站,还是由宣传部主办主管的新闻门户网站,或者是当地多家媒体共同打造的地方新闻网络旗舰,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由最初的懵懂探索期,进入了起步发展期,不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有明显的提高。笔者一直在地方性新闻网站工作,从事内容建设工作三年多,在探索中渐渐清晰了地方新闻网站内容建设发展的方向,在此谈谈自己个人的一点看法。

一、地方性新闻网站内容建设的瓶颈和尴尬处境

地方性新闻网站的内容一般来说都是从传统媒体或其他网站上转载而来,原创新闻非常少。没有原创新闻,网站作为一个新闻媒体的功能就无法很好的体现,但是目前地方新闻网站的原创能力还太弱。

首先,地方性新闻网站的规模一般都不是很大,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的人员更是少而又少。第二,一些新闻网站的领导对内容建设重视不够,认为网上有的是新闻和信息,赚钱要紧,或由于对技术的不了解,对技术的倚重和重视更多些。第三,由于新闻网站是新生的媒体,经济积累和自身造血功能还比较弱,选择到网站来工作的新闻从业人员比较少,大部分是经验不足的大学毕业生或经验相对比较少的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使得新闻网站新闻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稍微薄弱一些。第四,作为依傍传统媒体的新闻网站,从发行和保护纸质媒体的角度来说,以及从节约新闻资源和采编力量的角度来说,会限制新闻网站的原创。第五,目前社会对新闻网站的认可度还有待提高,由于对网站有历史偏见,大家对网络新闻的真实度还是怀疑的,这样的环境下,网络原创新闻还不能让广大受众信服,自然也影响了它的发展。

由于上述各种原因,地方新闻网站原创新闻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新闻网站不做新闻,一味的转载和提供各种服务,很难承担起国家建立地方性新闻网站的初衷。

原创性不强是地方性新闻网站内容建设的瓶颈,而网站本身的一些因素,则使地方性新闻网站陷入一种尴尬的处境。

第一,网页设计僵化、雷同。由于网页设计还跟不上网站发展的步伐,不少地方性新闻网站的页面还走不出“千网一面”的怪圈,网站之间是“天下网页大家抄”,很少能设计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网页,当然这也跟决策层对于网站的定位不明晰有关系。这使得目前不少网站的内容页面猛一看过去类似于其他网站,缺少特点。

第二,内容缺少新意。原创力量的薄弱,网站的内容大部分来

自当地媒体或其他网站的转载,特别是对为数不多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的转载,使得大部分网站的内容趋于雷同。

第三,互动性不够。网络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互动性强是它的一个强大的优势,但是,目前地方性新闻网站内容互动性比较弱,引导不够或指示不明,或不重视,或由于网站影响力弱,内容被关注程度不够等,都导致了网站没有很好的发挥互动性这一优势。

第四,内部分工不明晰。有些网站内部分工不明晰,或不太科学,将内容分为新闻和频道。新闻由新闻部做,频道等资讯让商务部负责,甚至承包给商家甚至个人。由于从事商务的人员对内容建设不熟,或商家和个人本身就不是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加上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往往导致了内容的更新不及时,或内容文不对题,甚至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后果。不仅不利于网站形成自己的风格,甚至会因为对内容把握的不谨慎而导致新闻事故或政治事故。

地方性新闻网站在内容建设当中的种种束缚阻碍了它的快速发展,内容建设部门在网站内部成为了花钱不挣钱的部门,更由于没有经济收益,人手少,从业人员素质不够高,政治任务偏多等因素,更导致了目前很多地方性新闻网站很难做强内容,做出新闻品牌,处于灰不溜秋的尴尬处境。

二、加强本地资讯,建立当地人的生活导航站,建成网络世界惟一的不可替代的网站

原创难做,但不是做不到,只要注意选取角度,突出重点,就可以实现“四两拨千斤”的目的。

1、做好突发性新闻的顺手拿来,以及最快的跟踪报道。突发性事件,对于任何一个媒体来说,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如果遇上,网络媒体即时发稿的优势,可以抢到头啖汤喝,“9.11事件”就是很好的例子。如果没能做到首发,也可以做好跟踪报道。就算是与传统媒体同时采访,也能够最快的报道事件的发展,并发挥海量信息的特点,最大限度的进行报道,发挥网络多媒体的功能,实现图文、音视频、Flash等功能的同时报道。

2、权威信息发布不可缺失。由于地方性新闻网站的特殊背景,故要树立其作为重点新闻网站或地方新闻门户网站的地位,或凸现它作为当地党委政府的喉舌网站的作用和信息发布可靠性,对当地党委政府的权威信息、公告的发布则是不可缺失的一块,这一块做好了,对树立网站的权威性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3、全力以赴做好当地资讯。当地的资讯是地方性新闻网站存在于网络世界的重要理由和条件之一。某网站改版以后,新闻中心加入了大量的当地资讯,新闻中心的日点

击量一下翻了三倍。地方性新闻网站对当地资讯的获取具有巨大的地缘优势,同时,在构成地方性新闻网站的网民中,外地网民毕竟是有限,除了与当地有关系或对当地感兴趣的网民以外,其他网民估计很难去点击当地网站。而本地网民则对本地资讯有着长久的高度的兴趣。从每天的新闻排行来看就可知道,本地新闻几乎总是高居榜首,点击率在所有新闻点击总量中的比例是最大的。所以,推而言之,不仅是新闻资讯,生活资讯更是当地网民的关注焦点。将当地生活资讯做好做足,把新闻网站做成当地老百姓生活的导航站。开门七件事都能在网上找到需要的信息,使当地网民把上网站查寻生活信息,成为生活的习惯。那么对于吸纳本地网民的有效点击量,提高网站的总点击量和全球排名是非常有力的。同时还能产生经济效益,由于网站吸纳的都是本地有效的受众群,是有需求的受众,那么对于网站的商务活动是非常有益的,甚至商家和厂家都会自动找上门来。搜索网站的竞价广告获得成功就是有力的实证。

4、当地资料的有效汇集。与当地资讯不同,当地资料的汇集更侧重于当地人文历史、地理物产、政策法规等资料的收集归纳。如果说生活资讯侧重于吸纳本地网民的有效点击率的话,当地资料的有效汇集不仅是作为一个地方新闻网站自身标志性内容建设的必须外,也是吸纳外地网民的有效和必须的方法。在解决了版权问题的基础上,地方性新闻网站可以在网上建立当地资料的“大图书馆”,或可做各种新颖的小型分类图书馆等。

浅谈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与管理 篇7

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对公路建设的要求, 要求我国公路建设必须走在经济发展前列, 以高质量的公路质量为基础来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 作为现代公路施工管理的重点, 公路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对公路施工企业有着重要的影响。

1 桥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1.1 桥梁施工中的裂缝问题。

在我国的桥梁建设中, 桥梁建设普遍都采用钢筋混凝土, 但是在很多道路桥梁建设中都会出现混凝土开裂现象, 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倒塌, 这种严重的裂缝问题已成为桥梁施工工程中最令人头疼的问题之一。近些年来, 尤其在城市桥梁中广泛应用的预应力连续刚构梁, 经常会在腹板部位出现四五十度的轻重程度不一的斜裂纹。混泥土桥梁中存在的裂缝问题一直以来都困扰着桥梁建设者, 是桥梁建设中最令人头疼的问题, 它牵连到混凝土的材料特性、构造特点及施工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可能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 混凝土覆盖不够严实。因为桥梁腹板内存在很多密集的预应力管道, 在水泥浇注时, 在密集的预应力管道附近容易造成水泥填充不够严实, 容易出现蜂窝状缺陷甚至孔洞现象, 这大大的降低了腹板处的承载强度。第二, 施工过程有效预应力难以达到。在施工过程中, 经常会存在预应力管道放线不准确的现象, 这容易造成预应力管道不够圆滑, 并且在一些局部地方容易出现弯折的情况, 造成预应力筋的实际位置与设计位置出现偏离误差, 从而造成该处径向力的突变。并且, 这种不平顺的预应力管道也很容易出现断丝滑丝现象。

1.2 桥梁施工中出现的空洞问题。

在桥梁的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种局部蜂窝甚至孔洞的现象, 造成这种现象的后果极其严重, 甚至可能造成桥梁塌陷。蜂窝及孔洞现象大大的降低了桥梁结构的严密性, 这几乎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桥梁的结构强度, 使得桥梁的承载能力大大下降, 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 在施工过程中, 施工人员未按照标准比例进行混凝土的配比, 施工工艺较差, 并且不按照施工步骤进行正确施工, 施工存在很大的随机性, 遇到施工问题有的不上报甚至自行胡乱操作。第二, 在混凝土按比例配备好后, 进行振捣不规范, 混搅不匀, 使得某些部位结构不够密实。在撤下护膜以后容易出现蜂窝、孔洞等现象;在振捣过多部位, 骨料容易沉到下方。第三, 在混凝土模的加工上存在精度不足现象, 且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存在周转次数过多现象, 这容易造成局部变形甚至出现漏洞而导致密封不严而漏浆, 从而导致骨料间隙漏浆甚至无浆, 待浆凝固后形成稀疏状蜂窝现象。

1.3 路面连接处的塌陷问题。

在道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 施工工程的辅助设施一般较多, 因此, 会将雨水井设置在行车道路上, 在行车道上还有可能设有检查井。当其井背宽度较小时, 回填夯实就显得极为不易, 这导致压实度检查存在很大的困难。在施工过程中, 时常会存在监管不严现象, 这势必导致施工工程出现质量问题, 导致常见的雨水井及检查井与路面接缝处出现塌落缺陷, 这对公路行车的安全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 桥梁施工过程中的有效管理措施

2.1 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在道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 施工人员由始至终都充当着最主要的角色, 施工应着力于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但是, 要做到让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得到良好的控制, 就不能只注重管理施工的过程, 而应当注重对施工人员的一个综合素质的提升, 只有施工人员的各方面素质符合要求, 才能最大限度的控制好整个施工质量。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 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 应当注重对员工责任心的培养, 只有员工具备了重视质量问题的责任心, 才能在施工队伍中树立出人人重视质量的良好氛围, 才能树立出将质量放在首要位置的良好职业道德和心理状态。第二, 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 还应当要改善施工人员的劳动条件, 让员工能够积极的进行劳动, 激发他们的劳动热情和劳动自主性。第三, 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 应当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化的技术培训及专业性考核, 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资格认证, 并且设立相应的资格薪资制度, 激励施工人员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施工技术水平。

2.2 提高工程设计的质量。

工程设计在整个工程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所以在工程设计阶段应当要努力的做好质量把关, 以防在设计环节出现差错而造成整个施工工程的质量缺陷。在桥梁施工项目施工设计质量把关环节, 应当要积极的推广设计理念, 从而为企业迎来质量方面的信誉, 对一些高水平的工程, 应该在设计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预算, 以在设计环节上做好质量保证。同时设立设计工程奖惩制度, 邀请知名的专业人士参与设计方案评分, 评审出优秀的设计方案, 对优秀的工程设计方案进行适当的嘉奖。在施工图的审查上也应当要选择资历和设计水平较高的设计单位进行审查, 以此全方位提高工程设计的质量。

2.3 加强工程的质量管理。

公路施工过程质量管理工作是预防公路施工质量通病发生的关键, 在公路施工过程中, 施工企业要以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注重对施工质量控制点的控制与管理。在公路工程施工前, 根据施工设计方案、有关质量管理规范以及工程实际情况科学的设置施工质量控制点。以质量控制点的控制保障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预防质量通病的发生。

2.4 建立完善的工程质量保障体系。

在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控制上, 工程质量项目经理应当要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 通过建立工程质量奖惩制度, 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违规操作、谎报质量、胡乱作假、擅离职守等行为进行相应的惩罚;对在工作中认真负责, 严格遵守施工纪律, 且提前预防重大事故发生的人员应当给予积极的奖励, 以此增强员工的工作注意力, 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施工过程中, 施工机械需要进行日常的保养及维护, 以确保施工能够顺利的进行。通常情况下, 施工机械需要专业的机械维护人员运用计算机进行维护及保养, 机械操作人员还必须做到日常的跟踪监督工作, 以防止机械临时故障得不到解决而影响到施工进程。

结束语

城市道路与桥梁是一个城市发展水平及市容市貌的重要体现, 它们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建设的形象, 它能够给广大市民带来日常生活的便利。同时, 城市道路与桥梁建设也是一个城市的一张名片, 时刻体现出一个城市的管理水平及发展状况。不可否认, 在我国城市的道路与桥梁建设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 我们相信, 随着施工技术的进步及管理的日益完善, 我国的道路及桥梁建设的质量会做得越来越好, 终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于德营.市政道路与桥梁施工质量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2]余昌.城市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问题分析与预防[J].科技资讯, 2009.

浅谈地方道路建设与发展 篇8

【关键词】城市管线;规划建设管理建议

1. 前言

1.1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中的管(线)网络也变得日益大直径化、分类化、交叉化、多元化。在这发展的大好形势下,也不时地发生一些由于管(线)道管理不善、职责不明的情况,给人们造成伤害,媒体中也不时地看到一些管道吃人的惨剧。

1.2 城市中的管道、管线目前有十种以上,这些管道(线)有的分布道路路面以下、绿化带中,管线拥有者各自为战,所以城市道路建设、开挖、修复、再挖的现象相当严重。有的道路在一年中就会重复多次这样的现象,这些现象不但给道路增加补丁,更大的是浪费国家的财力、物力,影响人们的出行和交通、生命安全。因此有必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2. 城市道路与管(线)网

2.1 目前的城市道路在20~60M之间,道路一般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行道和人行道,有的还附有绿化分隔带。道路下埋管直径也由以前的小管径增大到目前的2M大管径,而且各种管(线)纵横交叉遍布,占有道路路面中相当的部分。

2.2 在道路中间、两侧通常埋设给水管、污水管、雨水管、路灯电线管、燃气管、电信电缆管、广电线管、公安监控电缆线管等等。这些管线的颁布给现代城市提供了交通、便捷、安全保障,也是城市发展、人们生活不可缺少部分。城市道路中的管(线)建设应该按照《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的要求进行平面和高程的设计与布置。

2.3 城市管线是现代化城市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城市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工程。

2.4 城市道路管(线)的现状。

2.4.1 城市道路的投资、建设系政府投资建设的工程项目,规划与建设是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规划要求,每个城市建设都有近期、中长期规划与建设目标。工城市道路与管(线)网规划建设中,往往设计部门只考虑到政府投资部分管(线)网的规划与建设,一般不会考虑到经营性管(线)网单位的需要。但是在现实运行中,公益道路、管(线)网中会有很多经营性公益部门,他们同样需要在这一区域进行建设、发展。从而导致目前城市道路刚建好就被开挖、修复、再开挖、再修复的现象,更有单位甚至只挖不填、不修或不按照要求修复。使得一条新建道路补顶盖面、窨井盖被偷、被损,危及安全、危及生命。。

2.4.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还会有更多的新的管线增加,老城管道的改造需要更换或扩大、改造原有的地下管线。就目前城市道的现状是今天城市道路主管部门刚修好的路,明天某个部门进行地下管道改造、修建进行开挖;再过几天又有另一个部门进行管(线)路更换、改选,进行再开挖;除管路的应急抢修外,道路是挖了补补了又挖,重复不断,更有的单位甚至是只挖不补造成行人、车辆的伤亡(毁损)惨剧。

2.4.3 有的施工队伍在修理本部门的管(线)时,只管自己的利益,工作疏忽,作业后造成其他管线的损坏。

3. 城市道路管(线)网建设管理的思考

3.1 道路是城市的对外窗口、动脉,管(线)网是城市运行、发展的保障体系。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是一个多功能、全方位的综合体系。城市道路、管(线)系统又是数个组织体中的神经枢纽系统,所以为了社会发展、运行和人们的安居、乐业、安全,城市所在的政府应当给以高度的重视。

3.2 城市道路的规划、建设、设计仅仅是发展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更重要的是规范建设、管理、施工、维修、验收程序和制度。

3.3 根据《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C11350289-98的有关规定。道路中的管线有平面位置的设置和高程设置要求,任何一个配合工程的疏忽和遗漏都将造成工程的二次或多次施工。城市道路、管(线)网的管理,应当设置地下管线统一管理审批部门。

3.3.1 该部门应具有综合管理、审批城市道路地下管(线)的职责,负责建设前道路地下管(线)的规划、设计、论证、审批。规定除紧急抢修外,新建成的城市道路在一定时间内不得进行开挖施工;完成施工后按相应规范进行验收,验收时该部门应当由人员参与。

3.3.2 由该部门收集、管理本城市道路地下管(线)网络资料,做到科学管理和正确地处理错综复杂的地下管(线)网络,保证各管(线)网的正常运行,发挥其投资效益、社会效益。

3.3.3 新建城市道路的地下管(线)网,做到与道路建设同步进行,并一次完成地下管(线)网建设施工,对于可合并和管(线)或间距较小又影响不大的管线,规划设计时可合并使用并作适当预留。对预留部分工程投资可时先由政府投资主体填付,在以后经营使用者需要使用时作有偿成本回收。

3.3.4 对已建成道路管(线)的管理。现在的城市管(线)网按照谁建设、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进行管理,保证管道盖板设施的完整、安全,并依法对造成的损失承担相应的民事、刑事责任;在城市已建成道路下需要增设地下管(线)时,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不能谁想挖就挖,宜以至少半年或一年内允许一次增加开挖(除紧急抢修外),实施前应进行公告,告之有关需要增加的部门,尽可能使得在最近需要增加的其它单位或部门一次性进行增加。

3.4 现代化的城市道路的建设,从规划、设计、施工可以按照不同的规划要求一次到位,但由于道路下各种管线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导致一些配套工程的使用功能不能一次完成施工。如果有某一个单位暂时支付不出该项道路中管(线)所需的投资费用或暂不作投资时,则整个工程将被推迟;又如果某个部门的主要领导想把自己的工程发包给与本人或本单位有关的单位施工,而政府部门的协调又不能时,也将使该项目推迟或漏项。所以城市道路管(线)的建设是全社会的、公益性的建设工程,有关单位和部门应当积极配合,做到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城市地下管(线)建设必须有一个地方性的立法,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做到一盘棋。

4. 结束语

(1)城市是一个工业和人口,能流和物流高度密集的人工生态区。系统的物流中,工业三废、人类消费污染日益增加,给排水、通信、电力等现代化传递、输送和处理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城市道路设施不仅是维护城市生态物质代谢功能的重要前提,也是保護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环境的重要基础措施。

(2)城市道路、管(线)网建设关系千家万户、各个部门,更关系到交通安全和人命。只能做到有法可依,依法办事,才能避免发生平繁开挖、设施安全,才能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城市道路、管(线)的畅通。

参考文献

浅谈海南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 篇9

地方文献是记载一定区域内自然、社会和人群存在、发展变化及影响的特定文献[1]。海南地方文献作为海南省珍贵的文化和知识遗产,在海南省整个文献资源中占有特殊的地位。由于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因此,对海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有着特殊的价值。它是海南人民长期以来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中的宝贵财富。一个地区地方文献的积累越多将对该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海南建省以来,地方文献的收集、加工、整理和利用的工作上了新的台阶,地方文献工作受到了政府的重视。但地方文献整理工作的手段大多数还停留在手工操作的阶段,地方文献数字化的建设步伐较慢。随着海南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海南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愈显迫切。

浅谈地方道路建设与发展 篇10

(李 勇)

胡锦涛同志指出,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这对于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如何围绕新形势、新任务,在对历史的反思、对现实的审视和对未来的探究中养成揭示矛盾、发现问题的习惯与能力,正视各种风险和危机,树立起强烈的忧患意识,走好科学发展这一道路,是我们必须下大力探索求解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

古人说,生于安乐,死于忧患。忧患意识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就是要求我们居安思危,由安见危,既要对现实做出清醒、理性的判断和分析,也要对未来进行科学、合理的洞察和预见,这是领导干部不可或缺的精神自觉。忧患能促人警醒、催人奋进,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小到一个地区、一个企业,如果缺少忧患意识,就会安于现状,失去发展的生机和活力。我们一定要立足推进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善于总结历史经验,从历史发展的进程、规律中获得忧患的自觉,正视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认清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风险,更好地寻求化解矛盾、迎接挑战、突破困

境的办法和路径。

我们广州新天威交通发展有限公司是由新加坡康福德高有限公司与广州天河客运站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我们将两个国度不相同的经营理念相互融合、取其精华,造就了新天威独有的经营、管理理念,成为富有特色的中外合资企业。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我们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好行情,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才能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从构建和谐社会,幸福广州的角度,只有增强忧患意识,尽快地把经济搞上去,和谐社会才有物质基础,调节各方面利益关系才有保障,发展中的一切矛盾难题才能迎刃而解;从统筹发展的角度,只有增强忧患意识,才能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交通。

目前,越是形势好了,我们就越要保持清醒头脑,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这是对我们党一贯倡导的优良传统作风的传承,表明了我们党担当历史重任的强烈责任感。我们在推进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把忧患意识贯穿到党性锻炼和作风养成的全过程,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大力弘扬“敢为先”的广东精神,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开创工作的新局面。勇于开拓创新。历史进步的本质是创新。应当说,这几年,通过反复倡导抓创新,我们创新意识有了明显增强,创新的氛围也日渐浓厚。现在的问题是,创新还没有走进基层的局面。为此,我们要注重在探索新思路、拓展新领域、创造新办法上多下功夫,打破趋易避难、求稳怕乱的惰性思想制约,努力把创新的触角延伸到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上。尤其是要落实和提高各部门化解矛盾、解决难题的责任和本领,在化解矛盾中争取主动,在解决难题中推进发展。用发展的方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用教育引导的方法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及时调处化解旅客矛盾,早发现、抓苗头,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敢于争创一流。只有确立工作的高标准,才会有工作的高起点,只有工作的高起点,才会有工作的新突破。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抓好工作,创出业绩,必须牢固确立“争创一流”的工作思想,做到不满足于干过的工作,不满足于纵看有进步,不满足于完成任务。从我们来看,就是要不孤芳自赏,摆正位置看清自我,联系实际对照自我,找准差距纠正自我。无论是做哪一项工作,都要牢固确立精品意识、成果意识,不仅要注重完成任务的每一个过程,更要注重完成任务的每一个实效,也就是说,要植一颗树成一片荫,种一排树成一片林。不能干到哪里算哪里,干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尤其是在大项目、重点工作上,要舍得下大力气,花苦功夫,把工作不断推向更高的层次。

增强忧患意识的关键环节,是把这种意识化为提高执政能力、推进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上。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我们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科学确立了未来五年发展路子。进一步解放思想。实践证明,每一次思想的大解放,必然会带来经济和社会的大发展。我们要把解放思想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一项长期的任务贯穿到每个领域、每个方面、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做到“五破五立”,即破除因循守旧的思想,树立开拓创新的观念;破除畏难退缩的思想,树立敢冒风险的观念;破除患得患失的思想,树立抢抓机遇的观念;破除盲目蛮干的思想,树立真抓实干的观念;破除本位主义的思想,树立大局整体的观念,不断使思想观念与环境的变化相同步,与形势的发展相吻合,以思想观念的大突破,谋求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强化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在各部门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学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注重选好配强各级党政干部,不断优化班子整体功能。扎实开展大规模干部培训,推动各部门干部进一步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继续完善和推行“双推双考”,加强干部交流工作。加大调整不称职干部的力度,让不干事的领导干部无立足之地,真正形成干部能上能下的评价激励机制。同时切实强化公务员队伍建设,集中解决思想、作风、能力和效率等

浅谈地方道路建设与发展 篇11

关键词:地方高校 服务 区域经济发展 战略选择 实践

近年来,随着国家各项改革深化发展,地方高校也从社会的边缘日渐走进了社会的中心地带。如何抓住机遇,立足基本国情,更好更快发展高校,肩负起推进区域经济发展使命是当前核心讨论问题。下文中,笔者將以黑龙江地区高校为例就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各项战略选择作出详述。

一、发挥优势

地方高校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走出一条适应社会的适应时代的特色之路,是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

首先,那些地方新建的本科院校,是要跟在那些较为老牌的大学之后亦步亦趋,还是要注重区域发展的现实现状,发挥其自身优势,走出一条适应社会适应时代适应自身的特色办学之路,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有关战略选择的相关问题。目前,在国家新的一轮新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的大形势之下,黑龙江地区新建的一批本科高等院校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机遇。在这难得的一大历史机遇前,地方新建的本科高等院校一定要迎接挑战、抓住机遇,争取一切机会有所作为。新建本科高等院校逐步的建立和完善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相辅相成对接机制,是形成特色教育高校,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地方新建本科高等院校只要在于当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接相适应之时,才能做到切实有效促进学校的发展。

另外,地方高等本科院校是区域文化的研究中心以及传播中心。高等院校是创新文化、传播文化以及引领文化的一大重要阵地这点是毋庸置疑的。我们以黑龙江地区为例,众所周知,黑龙江地属我国东三省,而东三省则是我国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黑龙江地区自古以来就居住着包括满族人民各个民族人民,在漫长历史发展中,这些民族形成了各自的特色民族文化。在这些民族中,尤其以满族文化为特色所在,由于满族入关前一直生活在东三省,东三省内至今留存着许多珍贵的物质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此丰富的特色民族文化资源无疑为黑龙江当地高等院校提供了一块发展沃土,黑龙江地方高校借黑龙江多民族多元文化特色也形成了民族文化以及区域文化研究中心,这些对黑龙江当地的社会文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另外黑龙江当地高校也借此提高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科研竞争力。

二、探索合作

当地高校积极探索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寻求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新型经济增长点,这些都是地方院校科学发展,切实有效服务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战略。

目前,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推进,尤其是那些区域产业群以及城市群的日益兴起,企业对于复合型、高层次的人才需求以及对于新兴科研成果的渴求,都使得高等院校的社会地位以及经济作用愈加突出。加强学校与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将高等院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的研制开发地,将企业建为高等院校的一大实验基地,已然成为了高校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最为基本的选择。

我们仍旧以黑龙江地区的一批高校为例。黑龙江地区某高校,充分地利用了自身的各项科研优势,积极探索、寻求学校与企业之间相合作的新型模式,共同研发新兴科技产品,加快科研成果转向市场的速度,积极努力寻求提高当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从而达到既提升区域社会经济竞争力,又提高学校影响力及办学效益的双赢局面。

三、人才需求

高校应当根据当地的区域人才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合理地调整学校的相关专业设置以及相关人才培养的模式,为区域社会经济以及社会文化发展培养基础性人才,这些都是地方高等院校增强其办学活力、实现科学合理发展的必经之路。

此处仍旧以黑龙江的一批新建高等院校为例。这批新建的高等院校与那些全国重点大学、省重点大学以及老牌强牌院校相比较之下,在科研实力以及综合施了等很多方面都难以匹配。但是这批黑龙江地区新建的高等院校能够扬长避短,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之上,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当地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基础性人才,为黑龙江地区区域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基本条件。

四、智力支持

高等院校作为各种专业人才的聚集地,应当充分地发挥智库的功能,为当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上的支持,这点是地方高等院校获得政府支持的一大关键所在。

此处我们以齐齐哈尔医学院为例。齐齐哈尔医学院作为一所高等本科院校,汇集了各种专业性医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了其自身的社会作用,为齐齐哈尔市的医疗发展以及公益开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五、结束语

本文中以一些实例为例,详细深入地阐述了地方高校如何更好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及实践。当地高校服务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在发展高校的同时促进当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时下热门话题,笔者对此问题研究已久,并取得一定收获,如本文所述。本文仅笔者薄见,抛砖引玉,望诸君积极批评指正,以达到共同进步,共同促进高校发展以及经济发展之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王保华,张婕.大学与社会共生——地方高校发展的模式选择——从美国相互作用大学看我国地方高校的发展.[J].高度教育研究.2003第三期.

[2]陈建吉.高校服务地方转型升级:优势、问题与策略——以区域性中心城市本科高校为例.[J].当代教育科学.2010第十九期.

[3]彭盛临,湛毅青,周鹤林,何作力,刘诚.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以中南大学科教兴湘行动为例.[J].现代大学教育.2008年第一期.

浅谈地方道路建设与发展 篇12

关键词:内蒙古,道路绿化,发展

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展示城市景观面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市民生活环境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内蒙古位于我国的北部边疆,跨越东北、华北、西北,毗邻京津地区。内蒙古地区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风大,降水量少而不均,日照充足。近年来随着内蒙古地区城市进程化的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显。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城市道路绿化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以期更好地推动城市绿化建设工作。

一、内蒙古城市道路绿化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城市道路绿化的日益重视,内蒙古自治区在城市道路绿化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道路绿化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表现为三方面:

1、道路绿化缺乏科学规划

据调查显示,内蒙古很多城市中道路绿化所用树种比较单一,这造成了行道树种类与结构的单一性与局限性[1]。同时,这也让城市主干道少了一分活力。还有一些道路上所配置的植物种类虽多,但缺乏系统的规划设计,导致景观凌乱,季相景观不丰富,观赏性差。另外,随着城市用车的增加,部分地区还出现侵占绿化用地的现象,将绿地直接变成了私人停车位,极大破坏了城市绿化。

2、不重视植被后期养护工作

道路绿化景观在美化城市的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城市的温湿度。很多乔灌木植物还具有防风固沙的作用。内蒙古地区沙暴天气多,植物生长环境相对恶劣。因此,植物的后期管护工作对植被的成活非常重要。但相关部门只在种植当年进行浇水,待植物成活后就不再管护,任其自然生长。这不利于道路绿化的持续性发展。

3、忽视了地下管线问题

内蒙古不少城市在道路绿化过程中并未考虑到地下管线问题。有的直接在地下管网地段种植株型较大的乔木、灌木,植物根系难以伸展,无法吸收足够的养分,树势变弱,甚至死亡[2]。还有部分地区在架空电线下种植高大的乔木,因此,乔木在生长过程中可能触及电线,既影响植被美观,也影响电网安全。

二、内蒙古城市道路绿化建设的对策

1、合理选择绿化树种

内蒙古地区气候特点为风沙大、气候干燥、寒暑变化剧烈等。因此,城市道路绿化应选择适应性强、耐干旱、观赏性较好,具有自肥能力,净化空气效果好的树种。尽量以乡土树种为主,如落叶松、甜杨、国槐、侧柏、云杉、大叶黄杨、油松、白蜡等树种。此外,在铺设有地下管网的道路上应选择浅根系树种。对于有架空电线的道路应选择树冠较小的树种,同时,要经常疏枝,防止树枝过大,影响电网。

2、合理搭配树种,丰富季相景观

主干道路绿化要合理搭配乔灌草,构建层次分明、活泼自然的道路绿化景观。对于次要道路或狭窄道路应着重解决道路通风性与汽车尾气等问题,采用乔草高低结合模式,达到通透、整齐、疏朗的目的[3]。同时,要丰富季相景观,确保四季有花,色彩丰富。根据内蒙古的季相特点,春夏季可栽植观花树种与观叶树种;秋冬季要以常绿树种为主,适当搭配一些彩叶树种达到点缀城市颜色的目的。另外,要改变道路绿化树种单一、地被色块配置重复等问题,让道路绿化带看起来更加简洁、丰富。

3、延伸道路绿化空间,使道路景观更加丰富

随着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可供道路绿化的空间非常有限,因此,我们要延伸道路绿化空间,发展垂直绿化、景观立体绿化,以进一步丰富道路绿化景观。将平面绿化发展为垂直绿化、立体绿化;利用拆墙透绿的方法将公园绿化、专用绿化等绿化景观融入到道路绿化景观当中,可明显提高道路绿化景观的整体效果。对于老城区、道路狭窄、建筑密度过高的地方,可通过垂直绿化与摆放花盆等方式进行绿化,美化道路两旁的景色。拆墙透绿能够将单位专用绿地与道路绿化相结合,不仅能开阔行人视野,还能改善道路绿化景观[4]。这有利于改善临街单位的整体外部环境,并有利于植物生态群落的生长。

4、重视后期养护工作

待绿化植物生长稳定后,园林部门仍要抓好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定期对道路绿化植物进行施肥、浇水,及时修剪,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这样才能让绿植长得更好,形成更好的道路绿化景观。

三、结语

总之,城市道路绿化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园林建设工程。内蒙古地区要结合当地自然条件以及城市整体规划要求,科学制定城市道路绿化方案,合理栽植、搭配乔灌草等不同植被,形成层次多样,颜色丰富的城市绿化景观,进一步美化城市形象,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邵庆娜,高永.北戴河道路绿化现状及发展策略[J].河北林果研究,2009,24(3):336-338.

[2]穆瑞丹,殷九玲,梅宏琴.北方城市道路绿化树种选择[J].北方环境,2011,23(11):214-214.

[3]王秀娟,孙丽秋,李文生.哈尔滨市道路绿化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探讨[J].北方园艺,2007,26(7):168-170.

上一篇:高校战略管理下一篇: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