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的发展与定位(精选9篇)
地方高校的发展与定位 篇1
20世纪90年代中期, “分税制”改革为政府教育财政责任下移奠定了制度逻辑。我国1994年开始推行“分税制”财税体制改革, 当时的24个主体税种被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 并实行国、地税机构分设, 中央税收和地方税收分库缴纳。这项改革举措的推行意在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并厘清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职能边界。转轨经济学研究表明, 在财政收入相对下降时, 转轨国家的中央政府往往会面临维持或者扩大财政开支的巨大政治压力。因此, 它们会将一些开支方面的责任下放给地方政府, 其结果是地方政府承担了大量不断增长的公共开支, 主要包括教育、卫生和社会服务等公共福利方面的开支[1]。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政府财政责任下移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发生的, 体现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方面, 是除保留少量由教育部直属的院校外, 原来由中央相关部委举办的高等院校被撤并下放到地方, 并形成了以省级政府为主统筹举办本地区高等教育的教育行政体制。
一、公共教育经费的制度安排与政策实效
从政策实效看, 分税制的推行与教育财政责任下移未能形成有效藕合, 这样的制度安排反而导致两级政府对地方高校财政资源配置的相对缺位, 具体可从以下3方面稍作分析。
1. 地方政府的教育财政困境。
现行税制导致地方政府对区域内高校公共财政责任相对缺位的缘由可归结为以下两点:一是弱势政府现象。由于分税制整体税制设计是以“流转税” (亦称间接税, 主要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 为主, “所得税” (亦称直接税, 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为辅:前者占到我国税收总收入的70%以上, 针对经济活动中的货物和劳务流转环节征税, 与市场主体盈亏无关;后者占比不足30%, 税赋多少直接取决于市场主体的盈亏状况。所以, 决定某一省区税收财政收入多少的关键, 不是区域内各类企业的盈亏状况, 而是区域内货物及劳务流转的活跃程度以及中央和地方的税收分成比例。由于中西部省区与东部省区经济活跃程度存在显著差异, 导致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收财政收入前者远不如后者。此外, 中央与地方政府在税收财政分成方面很不均衡, 仅以增值税这一主体税种看, 中央分享75%、地方仅分享25%, 这进一步加深了中西部省区弱势地方政府的财政窘境。二是专用于教育部门的地方财税收入来源单一。目前仅有“教育费附加”这一来源, 该项税费以“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三个流转税之和为税基计征3%, 属税上加税, 征收率不高, 财源有限, 且主要用于基础教育。这样的税制结构实际上制约了众多省区尤其是中西部省区的公共财政扩充, 并成为引发地方高校财政困境的现实根源。
2. 中央政府的教育财政责任分担。
中央政府将举办高等教育的责任向地方政府下移, 地方政府由于自身的相对弱势地位, 在统筹考虑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各类公共事务时需应对财政资源不足的境况, 其惯常举措是进一步将教育财政责任下移, 将财政压力直接传递到高校。这样的制度逻辑与政策实效, 中央政府有其基本认识, 为此, 无论是基于平衡省际教育公共财政的现实考量, 还是确立自身负责任有担当的合法性形象, 中央政府都不会彻底不作为, 适度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由此得以建立。
地方高校获取中央财政投入的渠道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其一, 由财政部 (会同教育部) 以各类专项经费的形式直接拨付到高校在省级财政设置的预算账户, 目前主要有“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国家奖学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项目, 来自这一渠道的公共财政经费各类地方高校均能获得, 但体现了一定的倾斜性原则, 如中西部地区高校因贫困生群体比例高, 所以“国家奖学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的拨付额度也更多;其二, 是省部共建院校 (多为原中央部委所属院校, 后被撤并下放到地方) 由共建部委在自身部门预算经费中拨付, 由于这类院校部分学科专业有明显的行业特色, 加之原来与主管部委存在从属关系, 所以可以通过一些专项经费的形式获得财政支持, 该部分经费属中央财政预算落实到部委之后的二次分配。总体看来, 来自中央财政的经费以第一条渠道为主, 第二条渠道的覆盖面较窄。
3. 制度耦合性的欠缺与有限的中央财政拨付。
由于中央与地方在教育公共财政的制度藕合性存在欠缺, 来自上述两条渠道的中央财政经费亦不充裕, 下面以3所地方高校为例稍作分析。贵州X大学、海南X学院为一般性地方高校, 南昌X大学为省部共建高校, 3所高校都通过上述第一条渠道获得了中央财政经费一般性支持。此外, 贵州X大学因为被列入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 还获得“中央与地方共建专项经费”支持 (专用于该校“山地资源环境遥感监测实验室、经济管理与创业模拟实验中心”) , 南昌X大学获得了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的“部委共建项目 (基建) 科研经费”支持 (专用于该校“XX材料国防项目实验室”) 。另有其他一些中央经费通过专项以行政认可或竞争的形式去获取。但从中央财政经费的拨付力度看, 总体而言都很有限, 3所高校由中央财政拨付的经费, 均未超过各自财政总拨款额的20%, 占各自收入总额的比例, 则均未达10% (见表1) 。
二、非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增长趋势与单一化结构
上述分析表明在政府财政责任下移的过程中, 受制于省级公共财政的不充裕以及中央公共财政转移支付的有限性, 为数众多的地方高校承载了财政责任下移的压力, 为此, 只有在拓宽非财政性经费方面进行努力以化解财政困境, 这在分税制推行后历年财政性教育经费与非财政性教育经费的趋势变动中得到显著体现。
单位:万元
注:由于数据获取的局限性, 贵州X大学及海南X学院为2010年的数据;南昌X大学为2011年的数据。
1. 财政性教育经费与非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此消彼长。
以1995年至2011年间的数据为例, 财政性教育经费和非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我国高校教育总经费的比重表现出显著的逆向变化, 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我国高校教育总经费的比重逐年下降、非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我国高校教育总经费的比重逐年递增的逆向变动趋势非常明显。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我国高校教育总经费的比重从1995年的80.32%持续下降至2011年的48.34%, 而非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我国高校教育总经费的比重则由1995年的19.68%一路攀升至2011年的51.66%。高校教育总经费中非财政性教育经费显著增长并超过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 表明公共财政对高校的资助力度已经落后于非公共财政的投入, 这是政府财政责任逐级下移传递到高校的真实反映。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2. 学杂费事业收入对非财政性经费的高贡献率。
通过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 非财政性教育经费虽然稳步增长, 但构成较为单一, 其主要来自学杂费事业收入。也就是说, 地方高校在收取的学杂费之外, 来自其他渠道的非财政性经费极其有限, 财政性教育经费及学杂费事业收入成为地方高校的两大主要外部资源配置渠道。然而, 具有明显区别的是, 归入精英高校之列的非地方高校资源配置渠道则呈现多元化特点, 其对学杂费事业收入的依赖程度很低。因此, 下文将结合前文所述3所地方本科高校和华东X大学这一所“985工程”高校的财政情况, 就其外部资源配置渠道进行比较分析。
数据来源:依据历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整理
从下表2可以看出, 贵州X大学、海南X学院、南昌X大学等3所地方高校, 其外部资源配置渠道均非常狭窄, “教育财政拨款”及“学杂费事业收入”这两项合计均占到学校年度总收入的90%左右 (分别为92.1%、93.5%、88.4%) , 表现为对公共性财政经费及学杂费事业收入的高度依赖性。在这两条外部资源配置渠道之外, 体现其科研水平及服务社会能力的纵、横向科研经费收入及其他收入比例很低, 是典型的教学型高校的财政基础。
而被选取的华东X大学这所“985工程”高校的外部资源配置渠道则呈现多元化特点:一方面该校对学杂费事业收入的依赖程度不高, 另一方面由于科研水平及服务社会能力比较强, 其各类纵、横向科研经费及服务性收入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值得提及的是, 该校通过行政认可获得精英高校地位、进入“985工程”及“211工程”建设之列, 使其获取了巨额的中央专项及地方配套建设经费。具体数据见表2及附注。
三、有限市场机制作用空间及对地方高校的影响
上述分析表明, 众多地方高校虽承载了政府财政责任下移带来的压力, 但在拓宽自身外部资源配置渠道时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空间亦很有限。原因在于在现行行政体制下, 高校事实上并未改变国有事业单位的组织属性, 具有所谓“省直”或“市直”事业单位的行政系列位序, 所以其资源配置主体地位的确立, 具有很强的行政主导特性。虽然随着《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法规的逐步完备, 高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法律地位被明确, 各类高校在学科专业建设、内部院系设置、人事聘任与分配制度改革等方面有了相比以往更大的自主权, 但在招生规模确定、重点学科及学位点审批、学费标准制定等涉及教育资源配置的具体事权却仍由地方主管部门掌握, 并未逐级下放到高校, 表现出明显的权责不对等。高校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高低位序及与之相应的资源配置渠道是决定其资源充裕与否的关键, 这取决于政府主导下对高校精英地位的合法性行政认可, 而非市场竞争。
1. 行政认可主导下的高校外部资源配置渠道。
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制下, 类似“985工程”、“211工程”建设大学, 省、市属重点大学等高校地位划分, 都是在政府的行政主导下通过政策约束对高校办学层次定位进行合法性认可。这类高校通过政府行政认可获得精英高校地位并极大拓宽了外部资源配置渠道。未能列入此类工程、计划的众多地方高校则被归为非精英高校, 由于市场机制在外部资源配置领域发挥作用的空间很小, 所以不少地方高校除了按教师编制数、招生人数拨付的公共财政经费及收取的学杂费事业收入这两大来源外, 实际上少有其他外部资源配置渠道。在中央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极其有限的情况下, 以省级政府为主统筹举办本地区高等教育的办学体制, 使得广大中西部欠发达省区地方高校的财政困境更为突出, 薄弱的地方财政收入使地方财政总额基数不高, 即便按要求比例达到依本省区GDP的4%拨付公共教育经费, 也难以解决区域内地方高校财政拨款严重不足所带来的问题。
单位:万元
注:1.同表1, 华东X大学为2011年的数据。2. (1) 华东X大学的“985工程”专项情况如下:“985工程”二期收入合计6亿元, 其中国家拨款1亿元, 上海市拨款5亿元;“985工程”过渡期国家拨款4000万元;“985工程”三期预算收入合计8亿元, 其中国家拨款4亿元, 上海市拨款4亿元; (2) “211工程”专项:“211工程”二期合计拨款8500万元;“211工程”三期合计拨款9800万元。
2. 高校财政基础与组织意愿错位的制度根源。
由于市场机制难以彰显以及资源配置领域强大的行政主导色彩, 使不少地方高校千方百计去努力提高各项办学数据量化指标以与政府的政绩逻辑相吻合, 进而获取政府对自身办学位序的合法性认可及与之相应的外部资源配置渠道。为此, 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 缺乏引导不同高校各安其位、合理定位的制度环境。各类地方高校存在不断向院校层级金字塔中上部上升以增强合法性并拓宽资源配置渠道的动力。其现实表现是各类地方高校为更名升格、争博士点、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学科、各类重点实验室、各类创新基地及创新平台、各类项目、工程、计划等等, 将有限的资源大幅度向科研领域倾斜配置, 但是受制于自身薄弱的教学型高校的财政基础, 只有不断挤压教学领域的资源配置。以下依据表3对南昌X大学2012年的决算支出情况略作分析:
单位:万元
注:因科研课题研究期限不限于立项当年, 科研经费的列支报销跨越1个年度, 所以上表未将本年度科研收入4999.74万元进行列支。
该校在满足“人员经费” (主要为在职人员工资福利、离退休人员工资福利以及学生的奖、补、助学金等) 、“教学院系及职能部门的运行保障经费”、“自筹基建”等刚性支出之外, 可供灵活调控的经费主要以“公用经费”项目下的“专项经费”进行分配。从数据看, 这部分经费归口到科研及教学这两条线的资源配置很不平衡:其中“人才工程经费”可视为兼顾了科研与教学两方面, 但对应科研线的“学科建设经费”和“科研平台建设经费”合计为7209万元 (占总支出的14.0%) , 而“本科教学工程建设经费”仅为2926万元 (占总支出的5.7%) , 前者为后者的2.46倍。如果进一步从宽口径考虑, 本年度未纳入上表的4999.74万元科研经费应是直接对应科研支出这条线的, 如将该项经费一并纳入, 则科研专项支出应达12208.74万元, 为本科教学工程专项支出的4.17倍。
此外, 表内数据无法反映的表外信息, 也体现了资源配置向科研线的明显倾斜。如该校在岗位设置及岗位绩效津贴的配备方面, 设校聘关键岗、院聘重点岗和院聘一般岗三等11级, 校聘关键岗向科研业绩倾斜, 院聘岗则主要面向教学, 前者岗位绩效津贴相对后者大幅拉开数倍差距。同时, 每级岗位尽管规定了一定的教学科研工作总量, 但科研工作量可以以一定倍数折合教学工作量, 但教学工作量不能折抵科研工作量。科研工作量分值高, 有各类配套奖励制度, 而一线教师任务内普通课时按每节课20元支付, 等等, 这在人员经费的具体构成方面有明显体现。
类似上述情形, 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本科教学工作的相对边缘化, 同时科研资源配置效益亦不理想的两难境地, 应该说这种失衡状况在地方高校中是较为普遍的。总体而言, 在市场机制不彰这一前提下, 行政主导下的高校位序合法性认可及相应的资源配置渠道, 是导致各类地方高校盲目攀高进位, 刻意迎合目前的办学行政认可制度并导致组织意愿与现实财政基础严重错位的真正根源。
四、对策与建议
解决上述问题, 需要各类地方高校认真审视自身教学型高校的现实财政基础, 进行资源配置时在科研与教学之间进行理性考量并达成两者的适度平衡。同时在教育公共政策领域, 应该通过制度安排破解目前教育资源配置时强大的行政认可型公共政策导向, 加大市场机制在拓宽高校外部资源配置领域的做用力度。具体可从以下3个方面作些思考。
1. 建立规范的高校财务及成本信息公开制度。
市场领域的经济主体充分参与市场竞争的前提, 是对现有及潜在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监管部门、客户及社会公众提供客观、可比的财务运营及成本、利润信息, 以达到避免各方由于信息不对称对经济运行作出误判或者投资决策失误的目的。尽管各类经济主体所处行业、自身规模、产权结构千差万别, 但是“公认会计准则” (General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 的存在, 消弭了各类经济主体间的巨大差异, 使其选用广为认同的会计政策与会计处理方法, 并基于统一的信息披露框架, 对外充分披露其资金运营及成本利润等指标。这一信息披露制度成为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制度框架。
高校虽然有独特的组织文化特性, 与市场存在一定距离, 但是适应市场参与竞争进而拓宽资源配置渠道也是现实所需, 只是目前我国高校在财务运行及成本信息公开披露的制度建设方面远落后于客观需要。已经实施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 (财教[2012]488号) 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财会[2013]30号) 这两个规章, 并没有突破预算会计的传统框架, 只是对高校的事业支出进行了分类和细化。其主要欠缺为:一是没有规定成本核算类科目及一致的会计处理方法来推动高校进行成本确认与计量。二是没有构建公认的财务信息披露框架。这使政府、行业、社会各界对高校财务运行及成本状况缺乏全面、相关、可比的基本认识, 尤其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些特殊问题缺乏有效应答。如:同一地区斥巨资购置新校区的高校与仅依托原有校区办学的高校, 其财务与成本信息到底具备怎样的可比性, 于学费议价有怎样的空间;某一年度为应对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或申报博士点的巨额专项支出, 扭曲了当年的成本信息, 如何遵循一贯性原则;高校为帮助贫困生获取助学贷款所提供的风险补偿金, 在贫困生数额过大导致还贷违约的风险增加时, 风险补偿金有可能被罚没, 类似的或有支出如何按概率及比例确认计入成本;就业压力极大的背景下, 就业率明显偏离均值的高校, 表明无效投入产出了大量不被社会认可的“次品”, 能否计提“跌价损失”以客观反映成本信息等现实问题, 都需要通过制度框架的完备来回应外界对相关信息全面知悉的迫切需求, 并促进高校基于供求双方信息对称的角度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2. 建立独立的高校办学绩效与质量评价审议机构。
市场领域广泛运用的独立于投资者及管理方的第三方审计机构鉴证, 对合理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公允性、合法性, 促进企业适应市场、强化管理、提高效益, 保护投资者权益起到了基石作用。要有力破除教育公共政策领域目前严重的行政导向, 促进管办评分离, 需要建立高度独立的专业化办学绩效与质量评价审议机构, 其成员构成应包括学术界、行业、地方产业部门、受教育方、以及监管部门等利益相关方, 基于公认的专业准则及方法指引, 对高校办学绩效与质量进行规范审议评价, 并提供独立、客观、公允的审议报告向政府及社会各界披露。以促进地方高校凝练自身办学特色, 优化办学资源配置, 办出特色与优势, 进而获得社会认可并拓宽外部资源配置渠道。
3. 优化税制设计以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高校。
在我国既往的税制设计中, 为引导资金流向安排了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如:为加强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 曾对投资于这些领域的外资企业实行“两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政策, 即从开始盈利的年度起, 前两年免征企业所得税, 接下来三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为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推动自主创新, 对企业投入的研发经费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 按照实际开支加计50%-100%列支, 以降低财务报表利润达到减免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的目的。
高等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 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的产业属性, 实行类似的税收优惠政策, 可以引导社会资金流向高等教育, 符合公共政策导向。如在减免所得税方面:对行业、企业以设立项目、定向办班、员工培训、助学、成果推广与产业化等方式支付的开支, 可以比照企业研发支出的情形在据实列支的基础上加计一定比例扣除。对企业公益性捐资助学开支, 可以突破公益性捐赠不能超过本年利润12%比例的现有规定, 不限比例据实全额扣除。这些举措都可以降低企业所得税负担, 鼓励行业、企业将资金大幅流向高校;在减免流转税方面, 类似银行以中长期信贷资金的形式流入高校的经费, 可以按照比政策性金融更优惠的举措, 在减免营业税的基础上, 将该部分收支单列, 进一步减免企业所得税, 以引导金融机构尤其是机制灵活的民营金融机构将资金流向高校, 从而拓宽高校外部资源配置渠道。这也是地方高校与社会携手合作, 顺应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科技创新及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迫切需求的题中应有之义。
摘要:分税制的推行奠定了政府教育财政责任下移的制度逻辑, 但同时带来中央与地方两级政府在财政经费投入方面的相对缺位。地方高校囿于狭窄的外部资源配置渠道及有限的市场机制作用空间, 有以精英高校为标杆, 迎合政府行政认可型公共政策导向的强烈组织意愿, 以达到向院校层级中上层进位、拓宽外部资源配置渠道的目的, 但其资源配置与教学型院校现实财政基础发生严重错位, 导致教学资源受到严重挤压且科研资源配置效益低下的两难境地。解决此问题需改进公共政策制度安排, 引导各类地方高校找准定位、办出特色, 适应市场需求以获得社会支持。
关键词:教育财政,责任下移,地方高校
参考文献
[1]孙宽平.转轨、规则与制度选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79.
[2]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2010年财务决算和2011年财务预算报告[EB/OL].http://sub.gznu.edu.cn/gh/dualmeeting.aspx?id=13.
[3]海南医学院.海南医学院关于2010年财务决算及2011年财务预算的报告[EB/OL].http://www.hainmc.edu.cn/webapps/zhengwu/cwgl/20110628/8000.html.
[4]南昌航空大学2012年财务工作报告[R].2012.
[5]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教代会财务运行状况汇报[R].2012.
[6]教育部, 国家统计局.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 (1995-2011年)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6-2012.
论远程教育在高校中的定位与发展 篇2
摘要:本文从高校远程教育定位入手,分析了影响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的原因,提出了因材施教,细化教学目标,规划教学计划,建立远程教育管理体系等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关键字:院校远程教育 本质特征 定位 提升 发展
【分类号】G434
高校远程教育,是指利用现代最先进的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通过实时传送多媒体的音频、视频和数据等信息进行实时的、可视的和交互式的远程教学。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互联网时代的院校远程教育就呈现出方兴未艾,蓬勃发展的态势。十多年的教育试点和探索,成绩有目共睹,数以百万计的学生规模,更充分说明的了,普通院校的单一面授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巨大的社会多样化需求。院校远程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高校远程教育的定位
远程教育的定位是由其本质特征决定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是在异地发生的。教学活动不在受到空间和距离的限制,对于受教育者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拓宽和解放。第二,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在时间上不同步。特别是进入互联网时代的现代远程教育,受教育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学习内容,安排学习时间和进度。灵活性和自由度,都有很大的提高。正是这两个突出的特点,使得远程教育更具开放性。受教育者可以不再受年龄、职业、地區、身份等因素的限制,同时也不受统一的教学内容、计划、进度、模式等方式的制约。真正实现了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但同时也有不足的地方,师生之间缺乏感情的沟通和交流,是他最大的弱点。尽管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通讯技术实现实时交互,但不能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对教学效果是有一定影响的。师生之间融洽的情感交流是课堂教学最有魅力的地方,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并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非常有利。这点在年龄较小的学生中影响更大。
在院校远程教育中,各校采用的技术手段很多,但按照定位大体分成两类。一类是面向高中毕业生为主的本、专科教育,采用集体编班的全日制远程的教学方式。事实证明,这种类型的院校远程教育是不太适合应届高中毕业生的。第一,他们的基础差,很多学生自学和自律能力相对较差,本身就很难深入以自学为主的学习方法。第二,教学双方在时空上的远离,师生之间缺乏情感的沟通,导致心理上的疏远,更是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第三,学校对网上的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也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教学质量本身也得不到有利的保证。结果就是学生学得吃力,效果也不好。另一类是则是以成人教育为主,主要面向在职或下岗人员,培养实用型人才。这一类型的群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动机强烈,又有工作经验的支持,在学习中更能够联系实际,注重学习的效果。应该说,院校的远程教育后一类型的定位更加的正确。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远程教育定位与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终生教育,有其内在的根据,不仅符合远程教育的本质特征,而且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二、如何提高高校远程教育的质量
当前院校的远程教育,除了定位上需要商榷外,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都知道教学质量是远程教育能否得到社会承认,是否具有发展前景和生命力的关键。各个高校在实施远程教育计划时应根据自身的能力和专业特色,从网络基础设施、教学资源库、智能化教学辅导系统、师资培训、教学管理制度等各环节入手,制定出严格的质量标准、质量监控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确保远程教育一开始就在一个规范化、制度化、高质量的平台上运作。
(一)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因材施教
前面我们在讨论院校远程教育定位的时候分析过,院校远程教育更适合有工作经验的从业人员。由于要兼顾工作和生活,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有限,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学习的目的也各有不同。这就需要我们的授课老师在定制课件内容的时候,提前了解学生的工作背景及知识水平,根据不同教学对象,分层次编写教学材料,要有不同的大纲,不同的课件,不同的学习重点,因材施教,以便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才能达到更加理想的学习效果。
(二)细化学习目标,保持学习动力
我们都知道,远程教育是一个“教”与“学”分离的过程,要想顺利的完成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动力是关键因素。目标明确,动力才能持久。远程教育的授课对象主要是在职人员,将来主要从事的是技术工作,以应用性为主。因此我们在设置课程的时候,要以实用性知识为主,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同样,对于从事教学的老师来说,讲课的重点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能和自己的工作实践结合到一起,除了每门课程设立一个总体目标外,每一章,甚至每一节都应该设置一个具体目标,让学生时刻提醒自己学习的目的,保持学习的长久动力。
(三)合理规划考核方案,减轻学习压力
由于远程教育的授课对象在生源、培养目标上都与传统的院校学生有明显的区别,因此对其考核的方式也要有所不同,在成绩评定时应偏重于实际能力的考核,减少理论知识,尤其是记忆部分的内容比例。不妨以毕业设计、案例设计等类似的方式进行成绩的考核。同时对于学生的平时成绩应该以网上作业,互动平台等方式来进行核算。那么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授课的时候应该留有足够时间对学生进行的答疑。事实上,由于参加远程学习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更大的困难,网络课程应该比传统课程更加注重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咨询机会。
(四)建立完整的院校远程教育管理体系
要确保院校远程教育一开始就在一个规范化、制度化、高质量的平台上进行运作,网络教育的教学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学生管理系统。主要对学生注册、学习、考试、成绩、毕业、学位等各项环节的管理。二是教师管理系统。包括教师的远程教学档案管理;教师任职资格的审查;教师任课及授课质量的监督和考评。三是教务管理系统。要有专业方向设置和专业教学计划管理;课程设置和课程计划管理以及提供教学内容发布、考核和评价功能的系统。
三、结束语
总之,远程教育是一种具有很强生命力的教育模式,辐射面广、不受时空限制的特性决定了它在推动全民教育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单单只是面授教育的延伸和扩充,更不能简单的沿袭和套用面授教育的授课方法。它有很多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思考的问题也很多,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有待遇开拓和深化,这是理论与现实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文忠,宗伯君.对现代远程教育质量关及质量保证的探究[J].科技教育杂志,2014,11:45-47.
[2]杜红.如何提高现代远程教育的质量[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2011,9(14):2-3.
地方高校的发展与定位 篇3
《大学》:张校长, 您好!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作为一种学校类型, 您如何理解地方高校的“地方性”?
张焜校长 (以下简称张校长) :虽然不同类型的地方高校有着不同的地方特质, 但地方高校的“地方性”仍然体现着相同的特征, 例如经费来源、学生来源、毕业生流向等, 而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学校在人才培养、科技服务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全面服务所处区域的办学定位。
五邑大学近三十年来一直坚持“根植侨乡、服务社会、内外合力、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 其中“根植侨乡”就是我们学校“地方性”的重要体现。“根植侨乡”, 是指我们学校像一棵树一样, 时刻汲取着侨乡的养分、水分和阳光而茁壮成长, 同时我们也给养育了大树的这片土地遮风挡雨、保水护土, 成为这片土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树与土地的这种关系就是地方高校“地方性”的真实写照。
《大学》:也有观点认为, 不应框限地方高校一定要为地方服务, 它一样也应该并可以为全国服务。您怎么理解地方高校为地方服务的合理性或必要性?
张校长:地方高校的服务对象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地方高校的服务能力, 二是社会对地方高校的服务需求。例如说我们五邑大学要想服务北京, 那么就要思考五邑大学可以从哪方面服务北京?北京是否需要我们去服务?也就是说高校不是想去哪里服务就去哪里服务, 而一定要既看自己的能力, 也看是否有需求。
我认为, 就学校归属来看, 地方高校应该首先为所在地方服务。目前我国高校实行三级办学两级管理, 各类院校是国家和地方政府按照需求来布点和建设的。那么对于广东省属院校, 当然主要服务广东。像五邑大学这样的地方高校, 是由广东省和江门市共同举办的, 其主要任务就是要为江门及周边地区提供服务, 五邑大学作为一所地方院校, 如果不服务江门及周边地区, 不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那就肯定得不到地方政府的支持, 就会失去基本的生存环境, 从而失去生命力。
就服务需求而言, 地方高校所在区域的社会发展对高校的服务需求度相对较高, 并愿意寻求更直接更高效的高校为自己服务。比如, 总体来看, 尽管全国很多学校的水平可能比五邑大学高, 但江门市政府和周边企业现在有很多项目首先考虑让五邑大学来做, 原因在于, 第一, 五邑大学的教师对所在区域发展状况最了解, 所以他们做的内容更切合实际需求;第二, 五邑大学的教师作为本地的智力资源, 更安心于身边的研究和开发, 而且政府和企业可以随时和他们进行面对面的沟通, 以达成服务的一致性, 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 而且降低了成本和风险。因此, 地方高校主要为其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既是其责任所在, 也是其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所在。
《大学》:当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更加直接表现为“高校为地方服务”的时候, 许多重点大学也在积极参与所在地方经济社会的建设。那么,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特色如何与重点大学之间形成区分?
张校长:我认为, 主要体现在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不同定位。地方高校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 找准自己服务的层次, 根据自身的能力, 主动发现并满足地方的需求。地方高校需要对自己有准确的服务定位, 如果总是去跟清华、北大这样层次的学校去竞争相同的服务, 显然是不现实的。比如就人才培养来说, 与国家重点高校相比较, 地方高校应有体现自身特点的人才培养目标, 不同类型的学校对学生所提出的知识水平要求、能力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地方高校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 这种应用型人才既有别于研究型大学的学术型人才, 也有别于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技能型人才。学校要根据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确定设置哪些专业, 培养多少人才, 培养的人才要具有哪些知识和能力等, 这样才能更好地在“人才服务地方”中显出自己的特色。
所以, 高校服务地方不是泛泛而谈, 而必然是有具体的内涵。五邑大学经过长期的实践, 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服务地方的体系, 即学校成为江门及周边地区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技研发的基地、政府决策的参谋、文化传承的纽带、联系海内外乡亲的桥梁。我们的人才培养主要是满足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科技开发主要对接珠西地区产业发展。学校要成为政府决策的参谋, 目前从科技到经济发展战略规划, 政府的咨询机构都设在我们学校, 学校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学校要成为文化传承的纽带, 联系海内外乡亲的桥梁, 这是因为我们“根植侨乡”而特有的服务职能, 也是我们履行公共外交职责的有效途径。把五邑大学作为凝聚感情团结海外侨胞的基地, 丰富了我们服务地方的内涵, 突显了侨乡高校服务地方的特色。
《大学》:要实现准确的服务定位, 最考验地方高校的是什么?
张校长:要实现准确的服务定位, 最考验地方高校的是能否对地方发展的需求以及自身的服务能力有清晰的认识。高校首先需要了解所在区域的社会发展进程和产业发展布局, 以及对人才及科技研发的需求。同时要清楚自己能够提供什么服务。如果地方有需求, 但是学校没有能力去做;或者学校有能力去做, 但是地方没有需求, 这两种情况下高校都不能为地方形成有效的服务。
五邑大学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08-2020年) 》、《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要求,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 尤其是江门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分析, 特别是对区域内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人才和科技服务的需求进行了充分调研, 并邀请有关专家和企业家进行研讨, 反复凝练,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 确定了学校的服务定位以及“人才培养的摇篮, 科技研发的基地, 政府决策的参谋, 文化传承的纽带, 联系海内外乡亲的桥梁”的服务内涵, 较好地履行了学校服务地方的职责, 得到了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认同和支持。
●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不是对立体而是统一体。作为一所教学型的地方高校, 我们一直积极引导教师潜心投入本科教学工作, 我们不但要求教师开展科研工作, 同时更强调科研服务于教学。地方高校的专业教学应该突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路径特色和培养机制特色。地方高校必须充分利用地方支柱产业的资源, 实行产学合作, 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着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地方高校的水平高低是相对的, 其水平高低, 应该看学校的目标定位是不是能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 能不能获得地方各行各业的普遍认同。目前地方高校专业设置中的最大问题是与研究型大学雷同问题。但这个“雷同”如果是名称的相同是不要紧的, 最可怕的是专业内容和标准的雷同。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的地方高校更应重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突显“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特色。只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系统的顶层设计、详细可操作的培养方案和管理办法, 并且与企业和行业有充分的沟通和互相理解, 就一定不会出现所谓的“职业训练场陷阱”。
《大学》:应该说, 专业建设是地方高校, 尤其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地方高校的办学核心。这是否意味着地方高校及其教师可以专注于专业教学而淡化科研?
张校长:我不这样认为。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不是对立体而是统一体。开展科研工作是高校教师的基本工作要求, 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如果一名高校教师没有基本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他如何能够胜任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职责呢?开展科研工作更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根本保证。试想如果一个大学教师一辈子都不搞科研, 怎么能够获得新的知识?又怎么给学生传递新的知识?如果我们的老师不做研究, 缺乏新的理念、新的知识、新的技术, 又如何能让学生掌握现代企业所需要的先进的管理理念、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生产工艺?又怎样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要求呢?另外, 开展科研工作也是教师自身社会价值的体现, 当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或者成为人才培养的有效内容时, 教师自身的社会价值将会得到更显著的体现。不管在什么类型的高校里, 如果一个专业教师不搞科研, 天天就抱着一本书上课, 那么他的课也不会受学生欢迎。因此, 科研与专业建设包括专业教学不是对立的, 而是相互促进的。我们了解到, 一般科研搞得好的教师, 课也会讲得很生动, 会很受学生的欢迎。
《大学》:地方高校强调科研, 是否会导致与综合性大学趋同的倾向?
张校长:事实上这取决于学校对教师科研工作的引导。作为一所教学型的地方高校, 我们一直积极引导教师潜心投入本科教学工作, 每年拨出专款资助教师进行教学研究与改革, 要求教师全面参与专业和课程建设, 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学校实验室建设工作。我们在引导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同时, 还要求教师坚持把科研资源向本科生开放, 利用科研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专业实验和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吸引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就是说, 我们要求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同时, 更强调科研服务于教学。
为了引导青年教师开展科研工作, 我们学校设立了青年基金, 而且支持力度相当大, 甚至超过了省基金的力度。但是我们有一个基本要求, 就是研究成果必须要在专业教学里面得到体现, 也就是说要把研究成果转化成教学内容作为课题验收的必要条件之一, 同时还要求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参与其中, 结题验收时, 评价研究成果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贡献度。另外, 我们还在学校的权限范围内, 通过职称晋升、岗位聘任等措施, 鼓励教师通过科研活动推动人才培养工作, 促进学生的成长。其中一个评价指标就是, 凡结合科研工作指导学生获得过“挑战杯”比赛或得过其他学科竞赛奖的老师, 可以优先获得聘任到高一级岗位的机会。这些举措充分体现出教学型大学“科研服务教学”的特色。
《大学》:当要求科研与教学紧密联系时, 地方高校的专业教学又应突出怎样的特色?
张校长:地方高校的专业教学应该突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路径特色和培养机制特色。路径特色主要要体现在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学生在学校的各类活动能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开展, 能充分利用地方资源特别是企业行业的优质资源作为人才培养支撑和质量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培养机制特色充分体现在与地方企业和行业协同培养人才, 特别是引入协同培养机制,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采取校企合作协同培养方式, 与企业行业进行深度合作, 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突破口, 全面提高地方高校学生的培养质量。五邑大学在制订定人才培养方案时, 提出了“四个相符”的原则:一是人才培养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符;二是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符;三是知识、能力、素质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四是课程体系与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相符。这样才能从培养内容和方法上体现出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全面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特色。同时, 五邑大学充分利用地方丰富的社会资源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为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对侨乡文化的传承, 学校建立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社会实践基地, 实践“侨乡文化育人”的理念, 通过江门华侨博物馆、开平碉楼、陈白沙纪念馆、梁启超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学基地, 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关心社会和服务社会, 做到“系侨情、学侨史、知侨心、懂侨务、建侨乡”。通过这种教育, 将侨乡优秀文化植入学生思想中, 充分体现了“侨乡文化育人”的作用。
在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改革中, 学校积极探索与企业和行业协同培养人才的模式, 推行“双主体”人才培养, 吸引企业行业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当中。如工程教育强调以产业为背景, 通过与龙头企业进行深度合作, 充分发挥企业在学生培养方面的“主体”地位。五邑大学正在探索一套具有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的人才培养机制。
《大学》:与企业紧密联合的开放式办学过程中, 大学如何避免“职业训练场陷阱”?
张校长:为了解决目前高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脱节的问题, 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地方大学必须充分利用地方支柱产业的资源, 实行产学合作, 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着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五邑大学通过与地方支柱产业合作组建“综合实验班”, 利用支柱产业的实践条件以及丰富的产业知识和经验, 让学生在产业背景下进行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 使知识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加强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真正实现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使学生培养与社会需求实现“无缝”对接。
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的协同培养, 我们依托地方支柱产业中的龙头企业来具体实施。这些企业具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一流的企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代表着目前行业的发展方向。我校按照“走出去, 请进来”的模式, 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综合实验班培养方案, 共同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与评价方案, 并共同组织实施。充分利用这些龙头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人才培养。“走出去”就是让青年教师到企业学习, 把学生送到企业联合培养;“请进来”就是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承担课程教学任务和企业学习指导任务, 并和校内教师一起共同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学生通过在这些企业学习, 在学习知识和培养综合实践能力的同时, 还能全面了解这一行业的设备、技术、管理、营销等情况和行业发展趋势, 加强对行业的深入了解, 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作为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和目标的本科院校, 地方高校培养的是“技术性”人才。这里有几个概念要澄清一下, 第一, 所谓的“职场训练”, 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不能把职场训练看成简单的技能训练;第二, 培养应用型人才不等于培养技术工人;第三, 要正确认识实践教育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要科学设计实践教育环节。整个实践环节要按照高校教育和学习规律来设计, 比如在我校开设的综合实验班就有以下特点:第一, 目标是以产业为载体, 依托相应产业的龙头企业, 培养学生应用本专业知识、多学科知识、交叉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有效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并提高其综合素质。第二, 有针对性地在企业学习, 依托龙头企业这个学习平台, 学生的知识学习更贴近生产实际, 实效性更强, 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学习的积极性也更高。第三, 采用项目化学习, 依托一个行业学习、实践, 掌握了所学专业的知识, 具备了所学专业的实践能力和素质, 触类旁通, 在其他行业也能做好本专业工作。第四, 学生对地方支柱产业的发展与技术要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将更加有利于他们今后的工作。
因此, 只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 系统的顶层设计, 详细可操作的培养方案和管理办法, 并且与企业和行业有充分的沟通和互相理解, 就一定不会出现所谓的“职业训练场陷阱”。
《大学》:您认为当前地方高校存在低水平重复办学问题吗?您如何看待?
张校长:首先, 地方高校办学水平的高低是怎么衡量出来的, 这是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如果说用同“985”“211”高校一样的标准或者省属重点大学的标准去衡量它, 看它有多少科研经费, 有多少知名教授和多少高水平科研成果, 那么地方高校的水平可能真是“低下”, 因为毕竟办学时间很短, 基础薄, 力量弱。但是, 我们不能用一个巨人的高度衡量一个新生婴儿。事实上, 我觉得大多地方高校对地方发展的贡献还是得到了地方认可的。像五邑大学虽然建校只有二十八年, 但对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得到了高度认同。例如, 在“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8年中, 我校张国雄教授作为首席专家带领专家组在申遗的方向确定、1, 800座碉楼资料挖掘整理、文本撰写翻译、保护利用等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 为2007年成功获得广东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做出杰出贡献。碉楼申遗的成功使侨乡的文化资源转化成为文化生产力, 侨乡旅游业显著发展, 出现了“广东旅游看碉楼”的现象, 2011年旅游人数达到436万人次, 旅游收入27亿元, 江门市的知名度得到大幅提升。2002年, 张国雄教授领衔的团队积极投入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的项目策划等方面工作, 历经9年建成了目前国内馆藏华侨文物最多、展示面积最大、展示手段最丰富的华侨华人博物馆, 被刘云山同志誉为国内同类博物馆最好的一座。以张国雄教授为首席专家的团队2008年又承担了国家档案局“侨批档案”世界记忆遗产的申报任务, 收集16万件侨批, 收集数量为国际移民同类文献第一;2011年该项目被列入亚太记忆名录, 2012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 该项目2013年6月在韩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大会审定为世界记忆文化遗产。可以说, 学校侨乡文化研究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
因此, 地方高校的水平高低是相对的, 其水平高低, 应该看学校的目标定位是不是能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 能不能获得地方各行各业的普遍认同。
一所地方学校只要确定了自己的层次、功能和定位, 只要定的发展目标适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获得了社会的认同, 就可以说达到了应有的水平。国家也一再强调高校的分类指导和建设, 要求地方高校要有自己的目标定位, 按照既定的目标定位去完成自己的使命, 争当一流。事实上, 不同类型的院校各安其位, 各司其职, 各显特色, 这样就能避免所谓的重复建设, 高校的发展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才能真正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大学》:地方高校要打破对综合性发展路径的依赖, 必须解决好两个始终还没有解决好的问题, 一是专业设置, 二是实践教学。您怎么看?
张校长:是的, 目前地方高校, 由于缺乏一个明确的参照体系, 总是习惯于按照传统的参照体系来建设和比较, 没有结合自身发展目标和定位进行专业建设的思考和实践。目前地方高校专业设置中的最大问题是与研究型大学雷同问题。但这个“雷同”如果是名称的相同是不要紧的, 最可怕的是专业内容和标准的雷同。
人才培养的实践性不足问题不仅地方高校存在, 重点大学其实也存在。事实上, 有些学校的实践教育内容没有落到实处, 没有让学生真正得到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研究型大学一样, 地方高校历来重视知识的学习, 课程体系构建得相对较好, 课程数量也较充足, 但是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并没有真正落实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实践教育要提高的是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而不只是单纯的专业实践能力, 或者动手能力, 它应包括学生的基本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职业发展学习能力等。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就要有系统的实践教育内容设计和完善的实践教育条件, 包括校内外的实践教育设施, 一批经验丰富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的地方高校更应重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突显“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特色。
●国际化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 与学校的“地方性”并不矛盾。不同类型学校的国际化道路是不一样的。今天地方高校的发展最缺的是理念, 特别是人才培养理念, 从培养目标、质量标准, 到培养过程、教学方法等等, 都需要改进。地方高校要追求办地方高校中的一流大学, 要在地方高校所属的这个层次、定位里办出一流, 而不是去与清华、北大甚至斯坦福、哈佛等争一流。
《大学》:当我们强调地方高校的地方性特色时, 您认为还需要重视它的国际化发展吗?
张校长:非常需要。国际化与地方高校自身定位不是矛盾的。国际化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 与学校的“地方性”并不矛盾。让我们的学生走出国门, 同时, 吸引更多国外的学生来校学习交流, 汲取更多国外先进的教育经验, 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国际化是高校发展的要求, 不应受学校类型的限制, 不是说地方高校就不应该去进行国际交流。
但是, 不同类型学校的国际化道路是不一样的。比如, 研究型大学与国外大学的合作主要是开展高水平的科研, 培养高端人才, 而我们可能更加关注如何接受国外先进的高等教育理念, 如何通过交换学生、出国访问等途径引进多元文化, 以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再比如, 重点大学可能会去找诸如哈佛、斯坦福之类的顶尖大学合作, 而我们可能会根据自己的定位和需求, 去与加州州立大学这类学校建立合作。
《大学》:地方高校走国际化道路有哪些难度?
张校长:难度很大。第一, 我们的基础相对较差, 资源相对短缺。比如现在要跟国外高校合作培养交换生, 对方的学生来了以后, 我们有多少课程是英语授课的?我们能提供什么教育条件呢?这都是我们要解决的困难。第二, 由于地方大学一般知名度比较低, 所以需要花更大的力气和更多的时间, 去获得国外学校的认可, 并使他们愿意跟我们交流与合作, 去实现我们的国际化目标。第三, 我们经费有限, 还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更多的支持。
《大学》:除了客观因素之外, 您觉得今天地方高校的发展最缺什么?
张校长:我认为最缺理念。特别是人才培养理念, 从培养目标、质量标准, 到培养过程、教学方法等等, 都需要改进。我一直认为对地方高校的发展, 理念比经费重要。
比如, 在教学上, 目前我们的教学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教什么, 学生就学什么。这种理念事实上还支配着包括我自己在内的许多老师。我们现在还是以知识学习为中心, 能力的培养被弱化到很低的水平。如何转变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进行知识体系的自我构建, 引导教师把学生能力培养作为第一要务, 这都需要我们从理念上进行转变。
《大学》:作为地方高校的校长, 您觉得地方高校的发展最需要怎样的支持?
张校长:第一, 我们希望能够严格落实《高等教育法》, 按照《高等教育法》的规定来办学。第二, 我们还迫切希望得到经费方面的支持, 我们希望地方高校能够得到比重点发展的高校更加多的经费投入。第三, 我们希望国家能真正实现高校的分类建设、分类指导, 以及资源分类分配, 从政策和资源分配上鼓励地方高校特色发展。
《大学》:面对追求一流大学的热潮, 您认为, 地方高校是不是也应树立这样的办学目标?
张校长:地方高校要追求办地方高校中的一流大学, 要在地方高校所属的这个层次、定位里办出一流, 而不是去与清华、北大甚至斯坦福、哈佛等争一流。地方高校需要根据自己的发展历史、办学基础和现有资源, 确定自己的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争取成为同类院校中的一流大学。自中世纪现代意义的大学产生以来, 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 清华、北大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大部分地方高校一般也就是二、三十年的历史, 甚至更年轻。和国内百年老校相比我们就是一个刚出道的年轻人, 和世界上八九百年的大学相比就更相当于初生的婴儿, 我们既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辉煌业绩, 也可能没有什么影响长远发展的重大失误。没有骄人的业绩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实践和创造;虽存在不足但只要能正确面对, 我们仍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改进。只要不断剖析自己、认识自己、改进自己、提高自己, 坚持自己的目标和定位, 我们就一定会让自己的业绩越来越炫目, 就会成长得越来越成熟。办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只要不断总结经验, 厘清思路, 正确把握方向, 当我们步入百年老校行列时, 我们同样也能向世人展示我们骄人的业绩。
浅谈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与发展 篇4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
一、我国高校辅导员的职能
1.思想教育
在目前各大高校的辅导员的职能主要是以对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为主,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领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维护了校园的稳定。所以在对从事该职业的基本要求就是中国党员,政治立场坚定,拥护我党的纲领和各项政策。高校辅导员的基本中心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应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2.综合管理
高校辅导员的重要职能就是综合管理,对从大学生入校以来的一切日常事务,包括日常行为评定、宿舍卫生安全、课外活动指导、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与管理、学生违纪行为的处理、特困生资助等,包括学生毕业时的毕业评定、档案整理等在校大学生的所以日常事务进行管理。
二、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瓶颈
1.双线晋升渠道不畅通
2006年我国从制度层面对辅导员角色进行了定位,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该规定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该政策的出台对辅导员来说是十分有利的,辅导员既可以参加教师系列的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也可以在从事学生管理等工作在行政级别上有所发展。这种“双重身份,双线晋升”的发展路径,极大激发了广大辅导员的干劲。但大多数高校却在该政策的具体落实中却难以良好实行,主要表现在:辅导员职务晋升和职称待遇上没有能够落到实处,在实际操作环节中有较大的困难。比如,许多院校没有设置副处级或处级辅导员,每个院系除了一个分管学生的副书记外,其他辅导员都只能是科级或科级以下,这极大的挫伤了辅导员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再如,辅导员在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时划归教师行列评审,但由于辅导员日常行政事务非常繁忙,要想跟专业教师的科研成果按同一标准进行评比,那是有很大困难的。此外,个别高校还不承认辅导员的教师身份,不允许其参加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只能从事行政工作。因此,从辅导员的发展方向上看,双重身份、双线晋升发展渠道的不畅通严重影响着其专业化发展的进程。
2.日常工作繁杂,职业发展定位不清晰
教育部24号令明确规定了辅导员的工作范围和职责,但事实上,辅导员不仅承担着班级管理、安全教育、公寓管理、党团建设、心理咨询、社团指导、催缴学费、评奖评优等工作,承担了所有与学生相关的一切工作。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使辅导员根本无暇顾及本应作为重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3.工作中“放电多”与“充电少”
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辅导员往往就处于“放电多”的状态,将全部的智力、能力和精力都投入到学生工作中去辅导员的工作强度大,缺少“充电”的时间和精力,面对一届届带着新知识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偶尔也会感到力不从心。“放电”与“充电”的矛盾还体现在辅导员专业的“持续力”上。在高校工作,每一个人都会感到学历的压力,都想提高自身的学历层次,这也包括辅导员。但是辅导员的工作强度大,在短时间内如果没有机会进行专业提升,其大学、研究生阶段所进行的专业学习就很容易被过时、淘汰。今后如果想再在本专业领域提高学历层次,难度加大,这也是许多辅导员感到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
三、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路径
1.加强业务培训和学习,建立常态化专业建设
各大高校及教育部和省级辅导员培训基地应加大辅导员培训的力度和广度,使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水平和整体素质有一个大的提升。要做好岗前培训、在岗培训、高级研修和学位学历教育等各个层次的培训,加强对基础知识、前沿知识、专项知识等的教育,从而建立专业化发展的长效机制。
2.畅通双线晋升渠道,解决发展后顾之忧
在行政级别上,应该根据辅导员工作的性质和特点,规划与其他行政干部不同的提升渠道和发展空间,除了设置一般性的副处级辅导员和处级辅导员外,还可制定更加人性化的提升制度。比如“3-5-8”晉升激励机制,即本科生毕业后从事辅导员工作,工作业绩突出、考核优秀,即有可能三年晋升副科、五年晋升正科、八年晋升副处。
3.构建合理的辅导员工作体系,搭建辅导员健康成长的平台
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体系通常分为三级,即学校层面的领导层、院(系)层面的指导层和基础层面的工作层。辅导员是最基本的工作层,学校可以对工作层进行进一步分解,比如构建专兼职辅导员相互配合的工作模式或辅导员和班导师相互配合的工作模式,这些既可以缓解专职辅导员的工作压力,也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外可以构建辅导员与学生的师生互动平台,增强辅导员指导的力度和学生自我管理的力度,使辅导员走出“保姆”的角色误区,成为在校学生的“导师”。
参考文献:
[1]张端鸿.中美高校辅导员制度比较[J].思想理论教育,2005(3):19-22
[2]郑金鹏.美国如何推进大学生管理专业化[N].中国教育报,2008-05-12(5)
地方高校的发展与定位 篇5
关键词:地方高校,办学定位,课程体系
中国加入WTO后, 社会对外贸人才需求逐年大幅增加,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本文简称:国贸专业) 成为热门专业。中国目前有二百多所大学设有国贸专业, 而且招生规模加大, 这使得就业形势变得十分严峻。在这种情况下, 地方高校国贸专业如何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 培养出具有特色、满足社会需求的外贸人才, 是急需探讨的课题。
一、地方高校国贸专业办学定位
高校类型不同, 肩负的使命也就不一样, 因此, 不同类型的高校存在着发展方向、定位问题。正确的办学定位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我国大学的国贸专业, 按专业方向可分为3种类型: (1) 侧重于世界经济发展规律、国际贸易发展历史现状及其演变趋势的研究, 国际分工与合作的经济条件及其相互作用等理论研究, 这类专业方向主要为我国培养高层次的理论研究人才。 (2) 侧重于国际商品贸易理论及实务的研究, 培养直接从事外贸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3) 以培养综合贸易理论与实务, 以及工业技术、工业管理的对外经济贸易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前两类人才培养任务应分别由综合性重点大学和财经类院校承担。地方高校应承担第三类人才培养任务, 即为当地培养经济建设急需的应用型外贸人才。地方高校大多是地方政府从本地区经济建设的需求出发而建立的, 所以在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上应全心全意为地方发展服务。地方高校国贸专业办学定位应体现两方面特点:一是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二是以应用型能力培养为重点。目前, 地方高校确定的办学定位不切实际, 盲目地定位于前两类, 办学模式大多沿用重点院校的办学模式, 但由于受软、硬条件的限制, 其办学效果不尽人意。
二、地方高校国贸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
课程体系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 是整个教育教学的核心环节和关键。不同层次的高校, 办学定位不同, 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也不相同。地方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 与研究型大学相比, 它更强调实践性, 应用性和技术性, 科研开发能力不作更高的要求。但很多地方高校国贸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上未能体现这一要求, 存在一些问题。
1. 课程过于求同。
地方高校国贸专业课程体系通常是在遵循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 (1998年颁布) 的要求下, 参照重点大学设置的, 课程设置与重点大学区别很小, 理论课程有余, 而实践课程不足, 与地方院校国贸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不一致。其结果是专业无特色, 学生无特长。
2. 必修课过多, 选修课尤其是专业选修课过少。
多数地方高校必修课与选修课所占学分的比例为3∶1, 且选修课的范围及可选择性较小, 使得培养出的学生知识与能力过于同一, 知识面狭窄, 适应能力差, 无法满足社会的人才要求。其结果既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又限制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出路。
3. 偏重理论教学, 忽视实际操作。
在教学过程中, 过分强调理论而忽视实际操作, 造成学生在毕业找工作时的尴尬。因为目前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都明确地提出, 应聘者应该具备基本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地方高校国贸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建议
优化教学计划, 改革课程体系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础。
1. 强化实践环节, 增加实践课的比重。
在保证实务性课程的教学, 如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外贸制单.电子商务、国际商务谈判、商务英语、第二外语、外贸运输与保险等的同时, 开设模拟实验课, 例如“进出口贸易模拟实验”等。学生可以通过仿真、互动的国际商务平台, 学会用英文正确拟写外贸函电, 填制单证, 系统、规范地掌握进出口业务环节的主要操作技能。在当前学生到企业实习存在企业不愿接收等诸多困难的条件下, 模拟实验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手段。
要努力保证实践性教学环节, 如认识实习、课程设计、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论文、专题讲座等。同时, 组织学生自己创建功能齐全的虚拟公司。学生在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 对国际贸易工作进行模拟, 为毕业后创业或就业储备宝贵的实践经验。
同时增加实验课和实践课的课时, 与理论课的比例可达1∶2或更高些。
2. 压缩专业课程中必修课学时数, 增加选修课程学时数。
压缩专业课程中必修课学时数, 除专业主干课为必修外, 其他专业课程作为选修课。选修课的设置应尽可多的涵括不同专业方向, 具有广泛性和可选择性, 使学生在满足不同兴趣与爱好的同时, 实现同一专业中培养多种规格人才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选修课中应有地方优势产品概论一类的课程, 使学生在就业前就对地方主要进出口产品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 毕业后能更好地为地方对外贸易发展服务。
3. 加大计算机和英语课程教学。
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中, 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成为一项基本的技能, 外贸企业的多数商务工作又是在网络上进行的, 计算机应用能力对地方高校国贸专业学生显得特别重要。计算机类课应以操作类课为主。
地方高校的发展与定位 篇6
一、地方高校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定位与规格
(一) 地方高校体育硕士培养定位的思考
全国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在2009年制订的指导性培养方案中明确提出, 体育硕士主要培养在体育领域中, 掌握坚实的体育基础理论、丰富的体育专业知识, 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够独立承担体育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2013年11月, 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公布的《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 从培养目标而言, 专业学位类型研究生主要是掌握相关行业和职业领域扎实的专业基础, 并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 同时可以完成相关专业技术或职业领域管理工作, 具有高水平综合职业素质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 整体上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管理、人才培养、教学内容、实习实践、学位论文等都要重点显现体育工作实践特征和职业需求对接要求, 强调理论与体育实践的应用结合。
同时, 地方高校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需要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体育人才需求特征进行调整, 突出区域人才培养特色。在全国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制订的《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指导下, 结合教育部有关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改革精神, 地方高校体育硕士的培养可以大致确定为:以体育职业需求为导向, 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 主要培养服务于所在高校辐射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和体育事业发展需求, 能够依据区域体育发展特色和优势, 独立承担学校体育教学、竞赛训练、社区体育或赛事组织管理工作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应用型高水平体育人才。
(二) 地方高校体育硕士培养规格的思考
根据国家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制订的指导性培养方案, 地方高校体育硕士人才培养规格可以考虑以下几方面: (1) 身心健康、品学兼优。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基本理论, 热爱祖国, 遵守国家法制, 品德高尚, 身心健康;敢于扎根基层, 具有良好的体育综合素养与行业道德, 能为我国区域体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2) 扎实、全面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掌握地域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和社会体育指导等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国内外体育领域动态和相关体育事态的原因和动向, 具备科学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和分析工具对基层体育实际问题进行研判和解决, 熟悉和适应地方体育实践工作的特征和要求, 具备胜任符合当地体育特色和优势的体育教学、体育竞赛、社会体育指导等领域的实际工作的能力。 (3) 现代学习、沟通和相关专业能力的熟练掌握。掌握基本的外语工具, 能够阅读本专业领域外文资料并开展专业技术交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网络方面的专业知识, 适应现代信息化社会时代的专业环境和要求。
二、地方高校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思路
(一) 优化生源结构, 提升招生质量
加强招生宣传工作, 扩大生源影响, 优化生源结构。根据体育硕士人才培养定位的不同, 需单独制订体育硕士招生管理制度和实施方案, 着重招收所在高校辐射地域内具有实践经验基础和专业工作能力的人才。在招生选拔环节, 重点考学生的综合体育素质、运用体育专业理论体育体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及今后从事体育职业的发展潜能。
(二) 强化实习实践教学比重, 突出人才培养特色
针对我国武陵山片区、中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要, 根据体育职业岗位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 建立符合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律, 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体育硕士人才培养体系。地方高校应根据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和相关要求, 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尤其是与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相区别, 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解决体育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体育职业发展潜能的培养。培养方案的制 (修) 订工作应邀请相关实践领域专家的参与, 突出体育人才培养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倾向。在专业实习方面, 应强化实习体育基地建设和实习管理, 提升实习实践教学成效。
(三) 推动教学改革创新, 优化课程考核机制
紧密围绕地方高校特征和体育硕士培养目标, 根据自身培养特色和优势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 如符合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资源等, 突出课程教学内容的实际应用性和操作性, 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良性互动。采用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培养、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养、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紧密结合的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方法, 加强案例教学、模拟训练等教学方法的运用, 采取研究生教学观摩、说课、跟课、试讲等多重实践方式。在课程考核方面, 注重体育课程中学生的表现、潜能和综合能力考核, 重点考核体育硕士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体育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探索学位论文新模式, 强化学位论文应用导向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选题应主要来源于当地体育事业发展中的应用性课题或现实问题, 要有明确的体育教学、社会体育、运动训练等职业背景和解决实际体育问题的导向, 论文注重反映体育专业领域知识综合能力, 着重针对某实际问题加以调研、分析、提炼和总结。由于体育硕士的培养在国内整体上缺乏成熟的评价标准和操作模式, 对于如何将研究报告、规划设计、案例分析、策划方案、发明专利等作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形式还处于探索之中。但在此过程中, 各高校应该根据区域特色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学位论文模式, 并将其专业化和标准化, 然后积极参加各级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交流和讨论, 并征得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和备案。
(五) 加强地域体育实习实践, 提升专业能力的针对性
科学精神、科学道德、科学伦理和科学规范等科学道德教育对于引导体育硕士树立科研诚信意识、提高科学道德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地方高校体育硕士点应制定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的制度规范体系, 对研究生积极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 教育引导体育硕士研究生遵守学术规范与要求, 严控学术不端行为。培养和造就体育硕士的爱国精神, 坚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
(六) 注重实践型师资团队建设, 优化教师实践能力考评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 积极聘请体育学科领域专家、实践经验丰富的体育教师、教练员或管理者, 组建具有优异实践能力的体育教学团队, 并选派导师、任课青年教师参加各种职业能力培训, 切实提高专业实践能力教学水平。同时积极实施校内外双导师制, 注重校外导师的辅助性指导作用的发挥。科学合理制定考核评价标准, 将优秀教学案例、体育策划案例、优秀教材、社会体育调研报告等领域成果或表现纳入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师考核评价体系。积极开展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将案例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等改革成效继续作为今后培养改革的重要方向。
(七) 积极加强区域社会合作, 优化实习实践平台
为了创造更多的实践实习机会, 优化实习实践平台, 切实提升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地方高校应积极开展与地方相关部门的合作。大致可以包括三方面: (1) 与政府部门的合作, 包括地域范围内各级体育局、旅游局、文广新局、各级文体站的合作, 体育硕士以及各类文体活动志愿者、课题调研、社区体育服务等形式参加各类协作或实习。 (2) 与企业的合作, 包括体育硕士实践基地企业以及各类体育公司, 如与各类体育产业公司、体育运动管理有限公司、健身培训公司、户外运动俱乐部、旅游公司、文化传媒公司等建立合作关系, 体育硕士可以经常性参与这类公司企业的文体活动与实习。 (3) 与学校等教学部门的合作, 包括各类地方大中专院校、优秀中小学等。
(八) 强化个人学业发展, 加强职业理想与创业教育
首先是加强导师指导, 推动完善个人培养和学业发展规划。一方面入校时在导师指导下制订完善的个人培养方案和在读期间学业发展规划。每年9月入学后, 通过双向选择后确定导师, 根据研究生培养方向和个人专长确定个人培养方案;另一方面通过系列学前教育后, 要求每位研究生在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制订为期2年的个人学业发展规划, 从而提高学习针对性和有效性。其次是预防学业倦怠的心理, 积极开展职业发展与理想教育, 包括聘请职业发展与就业专家、优秀校友开展相关讲座, 在研究生成长规划、挫折教育、成功学、职业规划、创业、体育教师职业素质养成等方面开展系列讲座, 可取得良好效果。第三是学业发展中强化专业实践能力, 形成两者良性互动。培养中紧密围绕“以职业需求为导向, 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要求, 重点培养高水平体育专业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摘要:地方高校体育硕士培养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特色, 包括其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环境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本文对地方高校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定位与规格、培养思路进行了初步分析, 从而为今后其培养改革提供参考借鉴。
地方高校的发展与定位 篇7
收录日期:2012年5月23日
现行高校外语教学中, 主要涉及公共外语教学、专业外语教学和专业双语教学三种方式。公共外语教学作为高校外语教学的基础, 其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等相关问题已经基本达成共识, 但专业外语教学和专业双语教学两者的关系在实际教学中仍难以确定。
一、专业双语教学与专业外语教学的区别
(一) 教学目标不同。
双语教学是指高校教师在课堂上以汉语和某一外国语 (特别是英语) 为媒介语进行语言课以外的某些公共课和专业课讲授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双语教学多是通过母语和外语的良好比例结合, 逐渐用外语替代母语进行专业授课的过程。即运用外语这个学习工具, 让学生更加深刻、彻底地了解外语原版书籍中对于专业知识的阐述, 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掌握国外学者对一些专业问题的观点, 减少由于译版而带来的主观意识的强加。因此, 专业双语教学可以在进一步改善外语水平的基础上, 提高学员阅读专业外文资料和文献的能力, 开阔视野, 有益于更多地接触专业前沿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 获得更加全面的专业知识。而专业外语教学, 从教学目标上与双语教学不同, 更加关注的是语言本身, 即它是基础英语在专业上的延伸, 基于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 通过外语教学过程的实现, 扩展专业词汇量, 熟悉专业术语, 达到专业领域中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
(二) 教学内容不同。
一般来讲, 专业外语都是选用一级学科非常通用的专业词汇来组编内容, 而双语教学因为教的都是专业基础课程, 这些课程一般属于二级学科甚至是三级学科, 专业性更强, 词汇比专业外语更难。就教学内容而言, 专业外语则注重专业的横向性, 专业覆盖面较广, 注重专业的基础性知识的灌输, 即注重一般专业性问题的英语讲述;而双语教学的内容更注重专业的纵深性, 通过外文资料的学习和研究, 就某一问题某一观点进行更深入地研究和探讨。因此, 专业外语更侧重基础性, 双语教学则是在专业外语的基础上对更深问题的研究, 双语教学相对于专业外语而言, 难度更大。
(三) 教学对象水平要求不同。
专业外语教学的教学对象主要是已经掌握了基本专业知识的大学生, 例如财经类院校的本科生, 由于专业外语教学对于学生外语要求不是很高, 专业英语教学主要针对已经系统学习了经济基础课程的学生, 这样在一定外语水平和专业知识的双重基础上, 便于专业外语教学目标的实现。而双语教学的实施, 需要基于学生已经掌握的大量的专业词汇和较为顺畅的外语表达基础, 这样才能防止外语成为专业课学习中的一大阻碍, 便于新专业知识接受和理解, 更好地与教师深入探讨专业问题, 并顺利完成课前、课后的大量阅读任务。
(四) 对教材的要求不同。
专业外语教学的教材适合使用自编教材, 结合教学对象的外语水平和课程设置, 在保证教材质量的前提条件下, 编写既适宜学生学习和使用, 又适宜教师教授的教材, 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双语教学的教材适合选择原版的财经类教材, 既保证了文字的规范性, 又保证了阐述内容的原味性, 便于教师和学生更客观地了解国外学者对于一些经济问题的真实看法。此外, 原版教材的使用还有利于学生外语纯正性的提高, 减少中国式外语的可能。
二、地方高校财经类专业双语与专业外语教学新定位
(一) 地方高校财经类专业开设专业双语课程与专业外语课程的必要性
1、国家的要求。
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高教[2001]4号) , 指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 提出力争三年内, 争取使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设课程的5%~10%的双语教学要求, 并把双语教学列入普通高等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等。2004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的通知》将双语教学作为“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的一级指标。2007年发布《关于启动2007年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的通知》, 并在2007年到2010年共支持建设500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而我国这么多年的高等教育, 无论是重点院校还是一般地方院校, 从本科课程中英语学分及课时的安排上, 也可以得出国家非常重视外语教学的结论。而这一系列对于双语教学要求的明确提出, 则是对于外语教学更进一步重视的体现。
2、市场的需要。
地方高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人才的重要使命。人才的国际化对于高校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们理应突破观念与体制性障碍, 在构筑和发展人才培养上做出科学的策略选择, 积极而及时引进国外先进的经济理论和理念, 为地方财经类专业学生搭建良好的信息平台, 尽量帮助学生实现学校与社会、与全世界的良好对接。因此, 在地方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中大力提倡外语教学, 尤其是专业类外语教学, 有利于国外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为社会培养出既懂专业知识又具有国际意识, 国内外兼通的国际化、复合型双语人才是良好实现教学目标的一条必经之路。
(二) 地方高校财经类专业双语与专业外语教学的重新定位。
外语作为一种工具, 能够有效拓展信息来源渠道, 是提高专业学习的有效途径。因此, 双语课程与专业外语课程, 都应该进入本科学生的课程体系。但由于地方高校的生源、师资等条件受限, 在双语课程与专业外语课程的设置中, 无论是课程的形式、课程的要求、课程的师资都应该有所不同。
1、课程形式定位不同。
虽然相对于重点高校而言, 地方高校学生的平均外语水平稍差, 但为了保证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满足外语水平较高学生的学习需求, 可将专业外语与专业双语教学都设定为选修课程。专业外语课程作为一般的选修课, 但针对双语课程与专业外语课程所授课程内容的差异, 应要求选双语课程的学生, 将专业外语课程作为先修课程, 没有修过专业外语课程的学生, 一般情况不能选修双语课程, 以此保证双语课程的授课效果。此外, 现在很多地方高校在进行“荣誉学士”的教学改革, 由于“荣誉学位”是从提高专业纵深度的角度进行设置, 可将专业双语课程作为“荣誉学士”课程的必选课程, 作为考核是否授予“荣誉学位”的一个硬性条件。
2、教材选择定位不同。
专业外语课程的选择较为宽松, 且建议选择难度较低、基础性较强的国内自编教材, 有利于地方院校学生较快地适应。而专业双语课程的选择相对较为严格。虽然现在有些高校选择了专门的双语教材, 教材书中一边汉语、一边英语, 有助于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理解, 但这类双语教材由于添加了编著者的主观判断和筛选, 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专业双语教学的教学追求。因此, 建议双语课程应选择国外原版教材。地方高校可根据校内学生的外语水平, 引进与之水平相近的国外低年级使用的教科书, 真正近距离接触国外资料。
3、课程的师资定位不同。
由于双语课程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还需要具有良好的外语表达能力, 相对于专业外语而言, 对于教师的要求相较于专业外语教师更加严格。因此, 将双语教师资格认证与双语课程结合起来, 实现“双证”, 即被认证过的课程才能够开双语课程, 被认证双语教师才能够进行双语课程的讲解, 达到“持证开课, 持证上岗”。对于课程的认证, 应严格把关, 充分考虑课程的可持续性, 控制课程数量, 避免造成双语课程的泛滥。
无论是专业外语教师, 还是双语课程的教师, 各高校都应该重视教师的再培训, 应该建立稳定的培训制度, 采用长期与短期相结合, “走出去” (外出培训) 与“引进来” (邀请专家来校培训) 相结合的方式, 为教师创造良好的进修机会, 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蔡明山, 聂会平.地方院校双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之比较[J].现代教育科学, 2008.2.
地方高校的发展与定位 篇8
一、地方台民生新闻概述
地方台民生新闻主要是以关注本地区市民生活形态为主体内容, 是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取材, 并以平民的视角报道平民的生活, 具有通俗性、亲民性、真实性等特点, 可以真实地反映人民的日常生活, 聆听百姓真实的声音, 体现当地百姓生活的态度、情怀、需求, 具有很强的生存力和发展空间。民生新闻的主要关注点在于民生、民情、民意, 通过记者的现场调查、跟踪报道, 以及嵌入式体验, 将报道题材编制成新闻, 是一种更加注重新闻的实用价值、娱乐价值、情感价值的电视新闻。以新闻《环卫工唐文华的现实与梦想》为例, 记者跟随一名从四川来龙岩工作7年的普通环卫工人唐文华, 从凌晨3点开始到中午1点, 一同体验她的工作、生活, 倾听她的现实与梦想。由于节目讲述的是老百姓平凡而真实的故事, 让更多的人看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进一步拉近了电视新闻和百姓之间的距离。
二、现阶段地方台民生新闻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现阶段来说, 地方台民生新闻存在着同质化、庸俗化、娱乐化、题材单一、缺乏真实性等问题。具体来说,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同质化
很多地方台民生新闻栏目在选择民生新闻题材的时候, 关注点往往是相同的, 新闻内容选材也差不多, 表现出同质化现象。再加上地方台民生新闻栏目的不断增多, 已经出现饱和状态, 就更加重了同质化问题。以云南地方电视台为例, 民生新闻栏目有《都市条形码》、《大口马牙》、《民生关注》、《街头巷尾》等好几档。民生新闻的同质化会降低各地方台民生新闻的创新性及老百姓的新鲜感, 从而影响收视率。
2.庸俗化
民生新闻要坚持以民为本的观念, 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取材, 以平民化的视角去编写民生新闻。但有些地方台民生新闻栏目, 为了提高新闻的创新性, 迎合个别人的猎奇心理, 选择一些新奇的、庸俗化的, 甚至荒诞的题材来吸引观众。这些题材内容往往缺乏实际意义和内在价值, 既浪费了新闻报道时间, 又会降低民生新闻的价值。
3.娱乐化
一些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会采取娱乐化的报道形式报道一些严肃的民生新闻, 这不仅不能体现新闻报道的严谨性, 还会降低新闻价值, 误导观众。更有一些电视台, 将百姓的个人隐私加以渲染报道出来, 这虽然能够满足个别观众群体的好奇心理, 但是对被报道人产生了不利影响, 污染了社会环境。
4.题材单一
地方台民生新闻题材单一, 多数将报道对象局限于城市居民, 报道范围局限在老百姓的日常琐事上, 报道重点局限在一些低级趣味的负面消息方面。没有真正地和全体民众互动, 实现普通百姓的“话语权”;没有在展示表面现象的同时, 加强引导与服务, 从而也就难以引起百姓的共鸣。
5.缺乏真实性
民生新闻代表的是人民的心声。但一些地方台在采编的过程中, 没有走下基层, 和人民群众互动, 倾听人民群众的真实心声, 而只是通过简单的民意测试及主观意识反映群众问题, 具有主观性、片面性、虚假性, 使新闻内容不具有权威性, 而渐渐失去民众的信任。
三、地方台民生新闻如何定位和发展
(一) 深化地方台民生新闻采编
民生新闻要凸显其民生性、内在价值性、真实性, 减少新闻的重合性, 就不能千篇一律地进行采编。可以通过加大民生新闻挖掘力度, 采用多元化的编辑方式使新闻更加具有深度性、新颖性、多元性。以曾经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条记录龙岩寄养妈妈生活状况的新闻《龙岩新罗:“寄养妈妈”和她的三十六个“孩子”》为例, 记者没有刻意摆拍任何内容, 只是作为一个人物和故事的记录者, 通过捕捉人物行为、语言、表情的细节, 流畅的电视镜头组接, 以及外采记者为新闻内容配音等多元的表现方式, 真实地讲述了“身边人”的“身边事”, 引起了观众深层次的共鸣和感动。
此外, 各地方台民生新闻栏目要加强和人民群众的日常联系, 让群众自主说话、主动说话, 以增加民生新闻采编的生活化、实践性, 从而克服庸俗、娱乐、不真实等问题, 增加民生新闻的内在价值。比如, 笔者所在的新罗区广电宣传中心制作的2014年母亲节特别节目《爱“她”别等》, 中秋节特别节目《每逢佳节倍思亲》, 随机采访在岩工作、学习的不同人群, 以及在外学习、工作的龙岩人, 通过电话、手机、视频, 给妈妈、家人和朋友送上节日的问候和祝福。节目搭建了亲情、友情的桥梁, 营造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浓厚氛围。
(二) 扩大题材
1. 时政新闻民生化。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 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 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 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民生化的时政新闻, 报道内容要尽量包含鲜活的人物或故事, 使受众身临其境, 有效增强报道的贴近性和亲和力, 有效拉近国家政府部门及地方政府部门与老百姓之间的距离。同时, 生动、简洁易懂的报道形式和语言风格, 更能被广大群众所认同, 在达到思想传达的目的的同时, 吸引更多受众的眼球。
2. 拓宽民生新闻报道对象。
“三贴近”是电视民生新闻的一个重要原则, 我们应关注各阶层百姓的教育收费、住房、交通设施、社会保障、医疗救助等问题。所报道的范围不应只局限在老百姓的日常琐事上, 要努力寻找百姓小事和国家政策的结合点, 注重加强对百姓的引导, 注重挖掘表象背后的实质, 向受众传递正确的价值取向, 并尽可能地提供建议和帮助, 把引导与服务统一起来。这样的民生新闻节目不仅能激发百姓的收视热情, 还有助于提升民生新闻的品位。
3. 加强地方新闻舆论监督。
俗话说:“有麻烦, 找媒体”, 地方新闻媒体担负着舆论监督的主要责任。舆论监督要找准“切入点”, 既围绕党和政府关注的问题, 又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呼声和要求。如2014年1月《新罗新闻》播出《中山路步行街缘何成了“不行街”》的新闻, 记者调查采访龙岩中心城市商业网点最集中、最繁华的中山路, 曝光了这里多达上千个的流动摊点导致街道拥堵, 购物环境嘈杂, 安全隐患较多, 管理体制不畅等现象。节目播出后引起了市民的广泛热议, 也引起了各级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随后记者又多次围绕政府规划建设流动摊位安置点, 分步开展中山路综合整治等进行跟踪采访报道。2015年4月一条《中城“试水”政府购买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的新闻, 报道了针对中山路一直整治到反弹又整治的僵局, 政府试行向市场购买公共服务, 大力推行市场化运作的模式, 促成了问题的解决。如今中山路路面宽敞有序, 街道整洁清爽, 市民交口称赞。
(三) 选择多样化的传播手段
对于民生新闻同质化的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民生新闻传播途径和传播手段的方式, 减弱这一问题。一些电视台可以通过直播车的方式增强互动性、真实性、常态化。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 地方台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形式传播民生新闻, 让观众在收看电视新闻节目的同时还能实现互动, 从而更加了解观众的需要, 完善新闻传播的内容, 提高地方台民生新闻的收视率。2014年8月22日一条《新罗:冬瓜滞销菜农苦不堪言》, 报道新罗区大池镇400多万斤冬瓜滞销的新闻, 由于电视新闻与微信同步播发, 消息迅速传播开来, 不仅引起省、市及其它新闻媒体的关注, 及时进行转发, 在更大范围造成影响, 一些大型连锁超市、蔬菜收购商、企业家、爱心人士更是通过集体收购、自发购买等, 帮助菜农解决燃眉之急。不到半个月时间, 大池冬瓜基本售罄, 菜农们喜笑颜开。而《帮助菜农卖冬瓜》的连续报道更是掀起了轰动一时的民生新闻热潮, 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反响和赞誉。
总之, 地方电视台可以通过深化民生新闻采编、扩大题材、增加传播手段等措施, 更好地把握、定位本地区民生新闻, 改善民生新闻同质化、庸俗化、娱乐化、题材单一、片面性等问题, 促进民生新闻持续、稳步发展。
摘要: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市民生活的新闻。地方台民生新闻更加关注本地区民生百态, 具有地域性。就现阶段来说, 地方台民生新闻存在着同质化竞争激烈、新闻价值低、报道方式单一、过多侧重煽情等问题, 严重影响了地方台民生新闻的持续、稳步发展。因此要不断发展创新民生新闻的报道内容和方式, 对其进行准确定位。
关键词:地方民生新闻,定位,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嫚嫚.地方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问题与发展策略探析[J].今传媒 (学术版) .2014, (6) :86-87
[2]王心.地市级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发展方向研究[J].华章.2014, (11) :341
[3]杨宏义.试析地方台民生新闻采编的发展与创新[J].华章.2014, (10) :319
[4]胡莎莎.浅析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定位与发展[J].东南传播.2014, (10) :36-37
地方高校的发展与定位 篇9
关键词:地方高校 转型发展 声乐改革 实践教学
声乐艺术是通过听觉感知向社会展现其独有的艺术魅力的一种艺术形态,学生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应该通过大量的声乐实践活动来展现声乐独特的艺术魅力。地方高校在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应该重视声乐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掌握声乐技巧、展现声乐内涵。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高校的声乐教学改革要以实践教学体系为主要教学模式,通过不断改革与创新,完善声乐教学内容,使声乐教学体现出其应有的教学价值,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声乐应用型人才。
一、地方高校声乐教学的现状
地方高校的声乐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普遍存在以学生声乐课堂演唱技能教学为主的现象,没有建立明确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法过于枯燥,学生专业技能的应用能力普遍不高,不能满足社会对声乐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声乐人才要对声乐艺术有自主创新意识,并且有对声乐作品的独到见解以及在遇到声乐问题的过程中可以独立找到解决的方法,这要求声乐学生并不仅仅是成为音乐教师,而是要求学生成为适合在演唱会、剧场等不同声乐表演场合进行表演的应用型人才。地方高校的声乐教学现状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地方高校声乐教学存在“模仿”
目前,许多地方高校声乐教学上模仿专业音乐学院的教学模式,没有结合自身院校的特点制定有效的教学模式,也没有综合考虑地方院校的实际情况,对社会的人才需求也没有足够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声乐教师只是进行统一、简单的音乐培养,使得学生对声乐的理解方式固化。社会以往对音乐人才的需求只是单一的需求音乐教师,而当前社会却是需要多方面的应用型声乐人才,很多地方高校没能重视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可持续发展。
(二)地方高校的声乐教学模式“单一”
地方高校的教学模式仅仅是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地方高校当前的声乐教学模式只是具有指向性,按照书本的内容对学生采用灌输的模式进行教学,而且教学模式缺少完整性,教师只是通过自身的理解将书本上的声乐理论传授给学生,并没有从社会对声乐人才需求的角度出发,仅仅是通过书本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单一的教学模式不仅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挥,而且导致地方高校所培养出来的音乐人才与社会的实际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只有打破固有的课堂教学模式,才能拓宽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掌握声乐有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实际需求的音乐人才。
(三)地方高校声乐教学忽视“实践”
地方高校的音乐教学方法上强调对学生的声乐理论进行培养,没能对声乐专业技能实践表演产生足够的重视。声乐理论固然重要,但是忽视学生对声乐专业技能的运用与实践,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声乐知识的综合应用。地方高校的声乐教学模式注重了声乐演唱技能教学,没有注重学生声乐表演的专项操作技巧,使得学生不能较好的以实践促学习,即便学生在课堂上了解再多的声乐理论,在实际应用中也无法真正的掌握声乐表演艺术。
二、声乐教学改革与实践的路径选择
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高校的声乐教师在声乐教学过程中,不能局限于将声乐的学习内容以及学习方法经过自身理解后传授给学生的,这容易误导学生在声乐学习过程中一直处于模仿状态,不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声乐教学是一门艺术课程,教师不应该只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应该选择可以互动,并且可以使教师和学生共同提高的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地方高校的声乐教师要从声乐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发展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教学成效,努力改善声乐教学方法。在授課过程中,声乐教师应该在艺术实践中结合专业理论教学,不能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学生有效的掌握声乐知识。
地方高校的声乐教学改革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应该以实践为主导,通过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实践互动来共同学习声乐艺术,共同体会声乐艺术的魅力。地方高校在声乐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方面的改革,不应该一味的追求声乐艺术的专业技能,应该让学生通过学习不同作品,去体会和掌握不同声乐作品的风格,通过实践和交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声乐艺术的理解。教师与学生应该都从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师生两者之间并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关系,应该各自阐述自己对某声乐的理解,从而让学生掌握声乐的专业技能,并可以让学生对声乐理论有一个深层次的理解。根据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和专业基础,形成自身的声乐表演艺术风格,教师遵从理念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实践教学活动为主导,引导学生相互之间多交流与探讨,从而提高对声乐的认识,如此才能真正提高所学者的声乐才能。
三、声乐教学改革与实践的主要内容
建设声乐实践教学体系应该从教学模式、方法以及教学设施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建设,摒弃以往只有指向性的教学模式,通过完善教学设施,让教师可以开展多样化的声乐教学活动,如此才能提高地方高校学生的声乐才能。
(一)重视实践课程建设
声乐艺术不同于历史文化课程,在声乐艺术中,最注重的是对听觉艺术魅力以及视觉艺术魅力的塑造。地方高校声乐教学体系最明显的特征是具有局限性,单一的课堂教学,使得学生无法真正体会到声乐艺术的魅力。对声乐教学体系的改革应该从学生进行声乐实践活动的方向着手,声乐实践教学体系可以促使教学课堂更具有实用价值,学生通过不断的自我日常训练,提高个人的实践经验。声乐艺术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每位学生对声乐的理解也不尽相同,通过声乐实践课程体系的建立,在实践中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与探讨,有助于提高个人对声乐的了解,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的了解声乐艺术,可以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对声乐人才的需求。在实践教学体系中,通过实践课程建设让学生提高声乐艺术实践的掌控能力,促进学生声乐实践表演能力的提高。建设声乐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目的,是要多开展一些以实践表演为主的声乐表演课程,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主动体会舞台实践需求与声乐专业技能的关系,提高学生对声乐的学习欲望,促进声乐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提升。
nlc202309081127
(二)改善声乐教学方法
目前,地方高校有部分声乐教师过于注重唱歌技巧的学习,忽视了声乐实践课程的教学。在建立声乐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应该认识到声乐实践教学体系为系统学习声乐所具有的积极作用。教师对声乐教学方法的更新中,要摒弃原有的“教师说学生听”的教学方法,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声乐教学活动中来,师生相互之间一起对声乐的深层次内涵展开探讨,并通过音乐表演、演唱比赛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声乐演唱技能和表演技能;通过艺术实践,不断增强学生自身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对声乐艺术的驾驭能力及舞台掌控力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得到提高。声乐教师在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求的基础上,重视学生对声乐的看法,通过实践活动的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地方高校声乐教学改革通過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提高学生对舞台的掌控力以及对声乐的理解能力,建立自主的创新意识,在理解每一首音乐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艺术实践,不断的反思和品味音乐中的韵味,从而真正的体会到声乐艺术的魅力。
(三)完善声乐教学设施
目前,地方高校的声乐教学中普遍是运用钢琴等有限的几种教学器材,建立完善的声乐实践教学体系,不仅要对教学方法、模式进行改革,而且还要完善声乐教学设施。地方高校的传统声乐教学只是对声乐学生进行粗线条的培养,声乐教学设施不全面。在声乐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引进更多的声乐设施,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学生的不同喜好,开设有针对性的声乐教学。让学生通过与不同的声乐教学设施的配合,对声乐艺术有不同的体会和理解。地方高校引进先进的声乐教学设施,例如音响、话筒、点唱设备、录音、摄像等多媒体设备的运用,这些可以提高学生对声乐艺术表演实践的掌握能力,可以促使学生可以在剧场、广场、KTV、音乐会等不同声乐演出场合进行不同的声乐表演。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是机遇也是挑战,声乐教师要高度重视声乐实教学的改革与实践,通过以改促建,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塑造自身的舞台形象,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心去体会声乐中的艺术魅力,以自己的思维去创新发展,从而推动声乐艺术的发展。
四、结语
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地方高校的声乐教学改革应该以建立声乐实践教学体系为主导内容,以声乐教学实践体系为载体,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声乐才能。地方高校在培养声乐应用型人才的歌唱中,要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增强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意识,理清声乐教学中现有的弊端,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努力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在不断创新与改革声乐教学体系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舞台实践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通过改善声乐教学方法、完善声乐教学设施,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声乐水平。
参考文献:
[1]唐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地方高校声乐教学改革的探究[J].音乐时空,2016,(03).
[2]乔爱玲.广府音乐文化进入广东高校声乐课程的改革研究[J].艺术教育,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