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战略管理

2024-09-17

高校战略管理(精选8篇)

高校战略管理 篇1

高校年鉴高校管理论文

一、高校年鉴在高校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校年鉴同画册、电视宣传片、报纸等信息媒介一样,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真实性,在高校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高校管理和高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是宣传交流作用。展示高校的综合办学实力,仅仅通过报刊、网络的典型报道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多种渠道才能更有说服力。高校可以通过高校年鉴向社会全面系统、真实充分的展示自身形象,高校年鉴记录了高校实力、荣誉、业绩、图表等大容量的信息,记录了高校的年度情况,用事实再现了高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特色,通过向当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兄弟院校赠送、交流等方式,让社会、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了解高校的办学全貌,进而支持高校的建设和发展。近年来,湘西自治州民族广播电视大学通过向州委、州政府、州教育局的相关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赠送《湘西自治州民族广播电视大学年鉴》,让他们充分了解了该校的办学定位、办学思路、办学特色和办学成绩,引起了当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是资政教化的作用。高校年鉴的主要读者就是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学校领导及相关科室人员。高校年鉴资政就是靠信息资料来帮助相关领导及人员全面了解高校情况,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从而提高管理水平。高校年鉴作为高校的“百科全书”,以浓缩而密集的资料,记录了高校全方位情况,从中可以查到各类大事、要事和各类统计数据等,为各级领导及相关人员提供横向可比、纵向可鉴的丰富资料,从而使领导的决策更加科学合理。同时,高校年鉴还可为高校其他管理人员撰写领导讲话稿、总结及查阅资料等提供方便,是省时省力的便捷办公工具。另外,高校年鉴具有教化作用。高校年鉴以客观实事为依据,以其连续性不断地记载了高校发展演变的历史,记录了高校全体师生员工艰苦创业、攻坚克难的动人事迹和丰硕成果,高校年鉴是高校校园文化的载体,是高校对外的窗口和名片,也是高校的精神家园,它不断地激励和感化后人自信、拼搏、奋进、超越。同时,高校年鉴记录的动人事迹等也为高校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两个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湘西自治州民族广播电视大学年鉴》和校史记录了该校建校31年来的办学历程,其中老一辈教职员工敢为人先的胆识、献身事业的激情、谙熟业务的素质、同舟共济的态度和艰苦创业的动人事迹,已经成为该校宝贵的精神财富,无时不激励着该校教职员工奋进,推动着学校发展。

三是存史鉴戒作用。高校年鉴逐年编写,确保了年鉴资料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记载了高校的办学成果和办学经验教训,记录了高校的基本情况、办学的新成就、新经验和重大事件,是高校的.史料和档案宝库,是一部高校年度管理的综合性史实资料工具书。同时,高校年鉴还具有鉴戒作用。高校年鉴在记叙高校发展的同时,记录了高校发展行之有效的做法、步骤、措施等,既有典型经验,也有失败教训,可为相关人员总结过去,分析现在、谋划未来提供鉴戒,可规范高校全体教职员工的言行。

二、对高校年鉴编撰工作的建议和思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也促进了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壮大。许多高校也将编写高校年鉴工作提上议事日程,纷纷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编写高校年鉴,年鉴编撰的质量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高校年鉴编与地方年鉴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还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下面,笔者结合《湘西自治州民族广播电视大学年鉴》编撰,对高校年鉴的编写工作谈几点建议和思考。

一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开展高校年鉴编撰工作,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是前提。编撰年鉴是高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它在高校深化改革和两个文明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高校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该项工作,亲自抓。高校各级领导及广大师生员工要充分认识到高校年鉴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支持年鉴编撰工作,为年鉴编撰提供客观真实丰富的资料,要意识到编写年鉴即可以宣传交流、资政教化、存史鉴戒,也可以促进学子与母校的联系,是学校办学的软实力。只有思想统一了,认识提高了,才能形成工作合力,学校领导才会重视年鉴编写工作,从而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确保年鉴编写工作的顺利开展。湘西自治州民族广播电视大学党委领导班子成员高度重视年鉴编写工作,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年年初与学校教学、管理等工作一并列入工作要点,确保了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是要稳定队伍,健全机制。年鉴编写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是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将学校的总结、文件制度等收集整理一下就行了,不需要加工,这样编出来的年鉴见不到人和事,没有典型材料,不具有可读性,不能发挥年鉴应有的作用。编写年鉴是个细活,不仅要求编写人员要有较高的文字驾驭水平和全局观念,更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耐得住寂寞,要有吃苦耐劳、客观公正、追求真理的精神。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稳定的年鉴编写队伍、成立相应的机构是做好年鉴编写工作的关键。年鉴编写人员要有一盘棋的意识,本着对学校历史负责的精神,用极其认真、细致的态度对待这项工作。湘西自治州民族广播电视大学成立了年鉴编修工作委员会,由校党委书记任编委会主任,校长任主审,分管副校级领导任主编,其余副校级领导任副主编,各县电大站及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具体由校办公室组织业务素质高、责任感强的人员编写,形成了年鉴编写工作的长效机制。

三是要科学规范,客观真实。高校年鉴框架的设置要科学,要设置好栏目、类目、条目,条目着重反映实质性东西,着重介绍大事、要事、新事,写出深度,切忌内容空洞、罗列过程和流水帐,避免简单化、概念化,要精心筛选材料,精选条目,精心提炼标题,力求写出新意。同时,语言要规范。语言表达要开门见山,直陈其事,要用平易朴实语言,将事实交代清楚,不需要用修饰性文字,或妄下评语;用事实说话,寓观点于事实之中,不夹叙夹论;计量单位、称谓、日期等也要规范,在准确表达意思前提下,用最简洁,最精练文字陈述其事实。另外,要确保资料的全面性、准确性和真实性。无论是教育行业领导者、高等教育研究者还是社会读者,都想通过年检掌握准确、真实、可靠的数据和资料,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判断。因此,年鉴资料的真实准确可以说是年鉴的生命力,年鉴的数据和资料要经得起实践、读者和历史的检验,年鉴编写人员要坚持实事求是,要本着对历史、对读者负责的精神,经常深入到基层,广泛、及时、全面、客观、真实的收集信息资料,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到“大事不漏、小事不凑”,重要的必录,无价值的不收,年鉴中所涉及资料和数据要认真核实,确保年鉴资料的翔实、系统、准确和权威,从而提高年鉴总体质量和可读性。

四是要拓展渠道,加大宣传。高校年鉴作为编研成果其价值体现不在于经济效益,而是更多地体现于社会效益。高校年鉴要增强影响力,发挥其作用,就必须拓宽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发行越多,传播越广,影响越大,效果越佳。要扩大赠送和交流的范围,要向与高校生存发展、直接促进高校发展的相关行业和部门拓展,如教育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及当地政府等。同时,也可以借助电子网络技术,将高校年鉴从书本搬到网络,转入电子光盘,从而使高校年鉴的传播和宣传更快、更广、更好,更具影响力。随着高校年鉴的不断出版,编撰质量的不断提高,日益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逐渐成为领导决策、学者研究、师生办事真正有用的百科全书和对外交流馈赠的重要礼品。湘西自治州民族广播电视大学目前已出版7期(每年一期),以其全面系统、科学客观的反映学校发展变化,为各层领导、广大师生在工作学习中解决实际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高校年鉴编撰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又不容易立竿见影的工作,但高校应该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在科学、客观、规范、实用、浓缩等方面下工夫,进一步提高高校年鉴编撰质量。

高校战略管理 篇2

一、当前高校资产管理员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虽然当前国内高校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业务技能有效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资产管理水平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但实践中依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总结之,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高校资产管理员的责任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就当前高校资产来源来看, 通常是由国家拨款构成, 实际应用过程中不计提折旧, 同时对盈亏也不进行计算, 这使得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得不到重视, 资产管理人员也缺乏保值增值意识。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 高校资产管理过程中, 普遍存在着重采购轻日常管理、重钱轻物等现象, 没有从思想上形成资产应用、调剂管理意识, 因此难以有效发挥高校资产的最大应用效益。对于高校而言, 其办学过程中比较关注社会效益, 对于科研成果转化、无形资产管理等, 一直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 更有甚者, 长期被企业或私人占用。据调查显示, 大约75%左右的高等院校专利申请数量几乎出现空白状态, 从2001年到2005年之间, 国内高校专利授权量只有8389项, 其中专利实施量仅有1910项, 实施率非常的低, 仅为22.8%;大约77%左右的高校专利是原创型新产品、技术和工艺, 因某种原因而没有实施, 只能将之置于高阁之上, 甚至有超过30%的科技成果严重流失、被窃取。2012年以来, 虽然高校专利数量明显有所增加, 但依然有一些稀有资源在渐渐流失。

因高校对资产管理人员对其重要性认识明显不足, 而且缺乏管理意识, 所以很多高校资产管理员对资产管理工作的认识一直停留在传统的经费管理层面上, 片面的认为拨入经费扣除经费支出, 是否存在结余与自己无关, 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即可。实践中可以看到, 因长期不关注资产效益性、不承担风险后果, 而过多地囿于科研、教学, 加之片面的强调高校公益性资产属性, 最终严重忽视了高校资产自身的经济效益。高校领导层片面认为, 高校资产管理属于常规性的工作, 与教育教学以及招生不同, 一般不会涉及到学校的口碑以及未来发展, 因此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 这使得高校资产保值与增值受到思想上的限制;在此形势下, 高校资产管理员错误的认为只要高校的资产在自己掌控范围内不出现丢失、损坏即可, 资产管理员也就成了保管员, 思想观念上的认识不足, 必然导致高校资产管理不利。

(二) 高校资产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管理职责与分工不明确

据调查显示, 当前很多高校的资产呈现出三权分离态势, 即所有权归属国家所有, 管理、应用权分属于高校不同部门。由此可见, 高校资产管理职能由高校不同部门分别掌控, 各部门职责划分不明确。对于高校而言, 其资产规模不断的增大, 而且其内部构成也日益复杂化、多元化, 因不同部门的管理标准有所区别, 管理方式方法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所以高校资产管理工作难度非常大。实践中可以看到, 当前国内高校资产管理人员, 尤其是领导干部呈现出老龄老化特点, 加之管理模式老套, 知识和业务模式比较陈旧, 因此难以满足现实发展需求。从本质上来讲, 高校资产管理员的素质、业务技能, 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高校资产管理及应用效率, 同时也关系着高校可持续发展。在多数高校领导的思想观念中, 高校资产管理职能并不重要, 对于有创新精神、有能力的年轻的领导干部而言, 对这一职位并不热衷, 甚至认为这是无用武之地;一般只有退居二线的老领导干部、特殊人员才负责该岗位职能任务。在该种情况下, 必然导致资产管理人员参差不齐, 面对当前先进的资产管理系统、信息数据库管理工作平台, 有心无力。

除以上问题外, 还存在着严重的账实不符, 高校资产悄然流失等问题, 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高校资产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技能不高, 加之监督管理不严, 以至于成为高校资产高效应用及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桎梏。

二、加强高校资产管理人员培训, 提升资产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高校资产管理现状及管理人员素质问题的分析, 文章认为高校资产管理工作受限的根本原因在于资产管理人员, 要想提高资产管理水平, 就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对高校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 建立健全高校资产管理队伍。

(一) 转变传统的高校资产管理理念, 加强思想重视

实践中, 高校各级领导应当加强对本校资产管理工作重要性认识, 将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置于一个较高的位置, 转变传统的思想挂念, 加强资产管理机制改革。在加强高校资产规范管理的过程中, 还要强化创新, 对资产管理人员进行定岗定编, 建立和完善管理人员配置机制。高校不同部门的资产管理人员, 均应当由专职人员负责, 同时还要求每一个资产管理人员都应当有效的处理资产的日常工作;在此基础上, 还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机制, 尤其要熟练掌控高校资产数据库管理工作, 要求管理人员具备现代化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 建立健全资产清查、管理人员奖惩机制, 以此来确保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对于高校而言, 还应当制定和改进资产管理队伍规划建设方案, 鼓励资产管理人员积极主动的学习和接受专业培训, 并且将高校资产管理队伍建设纳入高校整个规划建设体系之中;同时, 通过不断加强对高校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 全面提高高校资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 为高校资产管理人员创造一个评优、晋升职称的平台, 从而激发资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二) 加强高校资产管理队伍建设, 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对于高校资产管理工作而言, 其作为一项政策性、技术性以及业务性非常强的工作, 应当有一支素质高、技术过硬以及思想作风正派的专业团队。长期以来, 虽然高校在不断的强调要加强资产管理, 但并未在资产管理队伍建设上下功夫, 加之人员调动频繁、部门之间经常进行优化整合, 这使得高校资产管理队伍发展基础不牢固, 甚至出现了严重脱节的现象;同时, 定岗定编过程中, 因上级缺乏足够的重视, 使得当前高校资产管理人员很难适应现代化管理要求。基于此, 高校应当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 有意识、有计划的多渠道培养高校专业资产管理人员, 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丰富管理层次和人员组成, 以免出现管理人员老龄化现象;在此过程中, 还要基于高校自身条件, 建立健全一专多能、以及专业知识配套的现代化管理队伍。同时, 还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层级结构体系, 在管理队伍中, 应当包含高级、中级以及初级水平的资产管理人员, 使其能够各司其职、各尽其才, 彼此相互配合, 从而形成较为稳固的管理队伍和管理体系。当前, 管理队伍的建设, 应当基于对管理人员的强化培训, 尤其要对处、科级干部和普通资产管理人员, 进行有计划培训和教育, 有针对性的学习一些先进知识理念和技能。

(三) 增强高校资产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外树形象、内强素质

对于高校资产管理人员而言, 不仅要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 而且还要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 这对高校资产的有效运行, 对高校的快速发展, 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此, 高校资产管理人员应当不断强化资产管理意识, 通过定期教育与培训, 不断完善高校资产监督管理机制, 来提高服务水平。同时, 应当严格遵循统一领导、归口管理以及上下负责和左右协调等原则, 为高校资产管理、高校发展保驾护航。在此过程中, 应当明确高校不同部门之间的职责和任务, 明确分工、确定专兼职人员的责任, 从而将高校资产管理职责有效的落实到实处, 具体到个人, 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考核、奖惩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来强化高校资产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为高校的教育教学、教师的科研活动提供服务和保障。因此, 高校资产管理人员在面对全校教职工以及实验技术人员时, 应当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 外树形象、内强素质, 做到热情服务, 奉献自己, 从而为教职工及科研人员排忧解难, 甚至要主动的与之沟通和交流, 积极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当前信息化发展时代, 高校资产管理人员更要全面提升自己的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 利用数据库提供学校资产信息服务平台, 为全校师生提供设备、仪器性能、应用服务信息, 一定要坚持勤奋、务实的作风。对于高校资产管理人员而言, 通过加强教育培训, 使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使服务工作更加热情周到, 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管得过死、管得过细, 或者放得太开、彼此扯皮等管理模式;实践中通过不断的交流、培训, 多借鉴一些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和改进, 以期能够为高校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 还要树立良好的外在形象, 以赢得广大领导、教职工的支持与信任, 这样才能顺利开展各项工作。

三、结语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教育投资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 高校内部各种经济成分也变得更加的复杂, 比如企业涌入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科研创新以及产、学、研模式非常的普遍, 这在很大程度上对传统高校资产管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必须向现代化、全方位、综合化以及多功能方向转变。高校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与素质提高, 必须与高校的发展相同步, 结合实际情况, 探索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 这样才能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摘要:高校资产及财务管理是公共财政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共财政框架的基本确立、高等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教育成本核算、预算管理以及资本化经营理念, 逐渐引入到现代高校资产与财务管理之中, 因此高校资产管理内容和范围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文章将对当前高校资产管理中的管理队伍建设问题进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 以期为我国高校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高校,资产管理,管理员培训

参考文献

[1]刘翠巨.浅谈高校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的结合[J].财会通讯:综合 (中) , 2011, (6) .

[2]王秀明.高校资产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感知和创新的视角[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6) .

[3]邓恺.树立以人为本思想加强高校资产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29) .

[4]纪楷.谈高校资产管理实践中的问题及思考[J].品牌:理论月刊, 2011, (2) .

[5]陈玉安.高校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若干问题探析[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13, (4) .

高校战略管理 篇3

【关键词】高校 收费票据 管理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办学资金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完全政府拨款,转变为政府拨款、高校收费、金融贷款等多渠道筹措。然而,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的收费工作日益繁杂,收费的项目越来越多,促使收费票据的使用量越来越大,收费票据管理工作越来越难。而收费票据管理工作作为收费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直接影响到财务管理工作的好坏以及高校办学资金的效益。因此,探索高校收费票据管理的运行机制,规范高校收费票据管理,提升高校收费管理水平,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收费票据的类别及使用范围

目前,高校使用的收费票据主要有以下几类:

1.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

主要用于高校收入集中汇缴国库时的凭证。

2.非税收入专用收据

主要用于高校收取学费、住宿费、报考费等事业性收费。

3.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

主要用于高校收取押金、定金、保证金等暂收款项;体检费、教材费、水电费、电话费等代收款项;党费等不构成单位收入的资金往来款项。

4.捐赠专用收款收据

主要用于高校接受社会捐赠的款项。

5.税务发票

主要用于培训费、复印费、打字费、资料费等经营服务性收费。

二、高校收费票据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票据管理意识淡薄、重要性认识不足

高校各二级非法人核算单位在收费过程中,一方面不按规定申请领用收费票据,而是使用非正规票据开展收费工作,私自留存收费金额,形成“小金库”,给学校带来了一系列的不良影响;一方面不按照申领票据时的收费项目及标准使用收费票据,而是扩大使用范围和提高标准使用收费票据,甚至未能按照收费票据规定的用途使用各类票据,随意使用各类收费票据。高校财务部门将票据管理仅作为兼职岗位,没有安排专门人员管理负责,造成票据使用者并不能了解收费票据的有关常识和规定,不能规范使用收费票据,从而影响了收费票据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二)预开性收费票据造成财务风险的增加

根据收费票据的使用原则“先到款再开票”,即要求收款单位在收到款项后再向支付单位开具票据。然而,随着高校服务功能的扩大,很多外单位为了方便本单位的账务处理以及减少获取票据的成本,通常利用本单位付款的主动性,要求高校预开票据,即在收到票据后再支付款项,常见于科研经费以及联合办学经费。高校为方便教师争取较多的经费,经常会预开票据。然而,按照高校财务管理制度,不符合收付实现制原则,财务人员不能对此进行账务处理。随着高校预开性票据金额的累积,增加了高校财务的风险。

(三)收费票据管理方式落后

目前,大部分高校收费票据的领用、汇总、核销等均是通过手工登记,采取台账式管理的模式,存在漏记、错记等现象。台账式票据管理通常滞后于收费会计核算,只能记录票据使用单位的领用、归还、结存等大致情况,并不能及时发现收费票据使用过程中的不当行为,从而很难实时监管到收费票据的使用。同时,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办学规模急剧扩大,高校的收费票据使用量急剧加大,给收费票据的管理以及查询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四)收费票据管理人员综合知识匮乏

部分高校的票据管理和使用人员未经过业务培训,缺少相关的票据管理知识,出现开具时随意涂改、内容不全、字迹模糊、前后联次不一致;不按照收费票据的使用范围,串用、混用收费票据等情况,造成不良影响。此外,不少票据管理和使用人员缺少相关的税务知识,对收费性质存在认识不清的情况:分不清事业性收费项目及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把握不准国家对高校的税收优惠政策,不清楚哪些收费项目可以办理税收减免。致使在开具票据时错误不断,无法利用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为高校服务。

三、规范高校收费票据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一)加强票据管理意识,规范收费票据管理

高校要加强收费管理,规范收费行为,维护学校和学生的正当权益,保障学校、学生正常的教学及学习生活,务必需要重视收费票据的管理。高校应通过宣传橱窗、校园网、校园公示栏等媒介多渠道向票据使用的单位领导及个人宣传国家高等教育有关收费及票据管理的政策法规及重要性,建立健全收费票据管理制度,促使票据使用单位建立收费票据领购、保管、使用、验收、核销制度以及收费票据专人管理制度,明确收费票据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票据使用单位需要安排专人负责收费票据的申领、保管、使用及核销工作;要按照票据管理的相关要求开具票据,不能串用、混用收费票据,更不能丢失及转借他人使用收费票据;要明确收费票据管理使用方面出现问题的责任追究制度。

(二)控制预开性票据,追究经办人责任

根据《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三条规定:“填开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在发生经营业务确认营业收入时开具发票。未发生经营业务一律不准开具发票”。然而,在实际业务的开展过程中,预开性票据已无法避免。为此,高校应通过制定严格的预开性票据制度,降低财务风险。预开票据的经办人经财务部门审批之后,到票据管理人员处办理预开票据手续,原则上预开性发票一人只能预开票据一张,在办理预开发票时告知预开票据的经办人对所预开的票据负有监管责任,须保证款项在票据开具后一个月内到账,且不能跨年,对经催收逾期仍未到账的款项,学校将从预开票据经办人的工资中扣取。

(三)建立收费票据管理信息系统

目前,高校财务部门主要依靠手工登记完成票据的发放和核销,不仅无法精确地反映收费票据使用部门申领、核销和结存的情况,而且给收费票据的统计、查询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严重制约了票据管理的工作效率。随着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搭建收费票据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对收费票据的申购、录入、领用、核销、归档、销毁实施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收费票据管理信息系统的运用,将较大程度地减轻收费票据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可以实现收费票据的即时监控,提高收费票据信息处理的能力,推动会计信息化的建设。

(四)提升收费票据管理人员业务素质

收费票据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是收费票据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收费票据管理人员应认真学习国家有关收费及票据管理、税收等财经法规,加强收费票据管理人员工作的责任感。通过收费培训,使收费票据管理人员对具体收费项目的性质做出明确的区分,从而正确使用各类收费票据,避免收费票据的串用、混用。收费票据管理人员应详细了解票据内容规范填写的要求,避免收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同时,收费票据管理人员应熟悉收费票据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有效地结合票据管理与收费系统,从而实现收费票据管理的高效性、科学性。

收费票据管理工作作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部分,是高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重要内容。不完善的收费票据管理极易导致乱收费、“小金库”等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学校的健康发展。高校应通过建立健全收费票据管理制度、完善收费票据信息化建设、规范收费票据使用人员管理等措施,建立高校收费票据管理体系,规范收费行为,促进学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江龙. 规范高校收费票据管理的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21).

[2]周瑜琛. 浅析加强高校收费票据管理的必要性与措施[J].经营管理者,2009(20).

高校管理方案 篇4

校企双方在平等协商、资源互补、利益共享的基础上,成立双方共同参与的工商管理专业合作培养委员会,设立办公室作为工商管理专业合作培养委员会的日常工作机构,协调处理校企合作各项工作。

1、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1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没有进行有效的整合。高校课程体系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略了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从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出发,考察工商管理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素质、能力。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不强,不能适应工作岗位要求。

1.2实践教学师资薄弱

随着技术进步与产业转型升级,工商管理理论与实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工商管理专业教师不断学习、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以更好地胜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而现有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师成长经历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缺少企业实践经验,不熟悉企业的生产管理,不了解企业岗位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

1.3教学评价系统不科学

工商管理专业重视理论课程的考核评价,对实践教学的要求相对较低。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系统,缺乏科学、规范的考核办法。实践教学考核往往流于形式,存在走过场现象。有的甚至采用与理论课程相同的考试形式,其评价结果可信度低。由于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不完善,使得教学过程与教学水平不能得到全面、准确、客观的评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得不到解决,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导致实践教学质量不能得到提高,不利于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1.4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

校企合作机制是否完善是决定实践教学能否顺利开展及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校内实践基地只能给学生进行简单的模拟训练,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及利用情况更为重要,即通过校企合作,互利双赢,满足学校、学生、教师、企业的需求,各方利益平衡,才能促进合作的长期有效进行。

2、工商管理专业强化实践教学的思路

2.1深入企业调研,完善培养计划

校企双方在充分进行社会调研和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的培养计划[Cal,体现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实践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的主旨。根据校企双方教学资源条件以及社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知识、能力要求,定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制定联合培养计划过程中,学校应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使用意见,考察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

2.2重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

作为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基础的课程体系是完成教学目标、落实教学计划的载体与核心。传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工商管理人才应是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有机统一,应充分吸收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管理人员的建议,根据优化知识结构,强化能力培养的原则,构建基础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基础平台(如英语、经济数学、大学语文等):必修模块(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课程实验等。专业能力模块以已修的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通过实习、实训的实践教学方式,训练与提高工商管理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专业方向模块针对职业岗位,强调专业方向上的全面展开与深化,着力构建工商管理人才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

2.3加强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

第一,组织教师挂职锻炼。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经历过良好的专业训练,理论知识扎实,但由于缺乏实际的管理实践锻炼,实践能力不强。为提高教师指导学生实习、实验的能力,学校应研究制定教师挂职锻炼制度,有计划地选派青年教师到合作企业挂职锻炼,担任各级部门经理助理,协助部门经理参与企业的运营管理。

第二,做好校外教师的选聘。首先,由合作企业遴选工作负责、业务素质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作为工商管理专业的客座教授。选聘他们参与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学生可学习到大量实用的工商企业管理技能,积累初步的实践经验,同时也可提高学生对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学习的主动性。

2.4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

第一,改变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对学生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开展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双向互动的现代教学方式。作为系统地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的课堂教学不可能让学生掌握所有的专业知识。

第二,更新教学手段。远程教学、软件开发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科技的发展为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提供了技术支撑,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助于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讲授更多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的效果明显提高。

第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针对不同课程,可灵活采用专题讨论、现场体验、案例教学、操作示范、项目驱动、软件模拟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突出实践技能的训练与提高。

2.5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创新实践教学手段

根据实际的实践教学条件,校企双方应科学安排专业课程实验、模拟实训、社会调查、企业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

第一,建设校企共享的工商管理实验室。为培养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学校应重视实验室建设,运用各种实验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优化人才培养质量。工商管理实验室建设与运行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学校往往出现经费不足,软硬件达不到实践教学要求等情况。校企双方可通过协商合作共建工商管理专业实验室,为实验室建设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解决路径。

第二,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提高学生实习质量。实践基地是学生对工商管理专业产生感性认知、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通过在实践基地的学习实践,学生可提升工作岗位技能,熟悉社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从而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与方向,增强学习的主动性,逐步培养未来职业角色。

第三,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为考察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实践教学效果,应建立实践教学评价标准,制定考核方法,构建突出知识运用与实践技能训练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全面考察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学校自评、用人单位评价、合作企业评价与学生评价对实践教学效果进行全面、科学、客观测评,分析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因素,找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明确实践教学改进的方向,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不断完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3、结论

高校资产管理公司 篇5

自2001年开始,教育部对高校校办产业的管理体制进行了规范。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的根本是产权制度的改革,是生产关系的调整,目的是为了高校产业的发展。因此,教育部在《指导意见》中,将“建立新型的高校产业管理体制”列为规范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改革高校以事业单位法人的身份直接办企业的体制,重新确定国有经营性资产的责任主体”和“组建国有独资性质的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21]成为规范高校产业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产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步骤。高校设立资产经营公司的目的是规范校企关系,理顺高校企业管理体制,将过去学校以行政手段管理企业的方式转变为通过资产经营公司持股经营的经济管理方式,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校企分开、管理规范的新型高校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高校与企业之间设立一道“防火墙”。

建立高校资产经营公司以后,高校不再以事业单位法人的身份直接对外投资和从事经营活动。高校的所有投资和经营活动,统一由高校资产经营公司代表学校以出资人的身份进行。高校资产经营公司依法行使高校企业股东的权利,并履行相应的义务,依法对所投资企业派出人员参加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加强对所投资企业的监管。高校资产经营公司以统筹管理本校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实现国有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为主要任务。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的形成,在高校与校办企业之间设立起一道“防火墙”,有效规避高校经济和法律风险,避免因校办企业经营问题冲击和影响高校正常的教学和科研秩序,因此,建立高校资产经营公司,是解决目前高校校办企业产权单

高校后勤管理规定 篇6

学校基本建设管理制度

从总务工作的内容和任务来看,学校的基本建设是第一位的工作,是总务工作管理其他内容的基础,是学校建设的百年大计。

一、基本建设用地的选择,长远的规划,校舍建设的方案,都要以教育方针,学校事业的长远规划和广大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为依据;

以有利于教学,有利于生活,有利于健康为原则。

二、教室、实验室和图书馆(室)是校舍的主体建设,首先是教室,是广大师生教与学的场所。

必须根据教与学和生理学的要求确定合理优化的教育面积,桌椅布置、采光通风、人员流通和卫生清扫等设施。实验室和图书馆也要达到这些要求。

三、食堂是广大师生的重要生活福利场所,是保证健康的基础条件,是学校教育和教学的保证条件。

食堂的建设一定要做到坐着用餐,即使是简易的桌椅也可以,这对学生的健康很重要。厨房的设施应注意卫生条件,严格操作制度,尽量减少炊事员笨重的体力劳动。

四、运动场地和固定的运动设施是重要的基本建设,这不仅是体育课所必需的,而且是集体活动、锻炼身体不可少的,必须按照学生的比例和体育的要求进行建设。

五、校园的绿化、修饰是美育的基本建设,也是创造使人舒畅地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必要条件。

必须根据教育得要求进行设计、规划和建设。

爱护公物规定

一、爱护公共设施,未经领导许可,不得外借。

二、爱护花草树木,不得随便进入绿地和攀枝砍伐。

三、不准在墙上课桌上乱刻乱画。

四、教室、寝室及其附设用品管理责任到人。

五、损坏东西照价赔偿,故意损坏,加重处罚。

财产赔偿制度

一、教育师生养成爱护公物的好习惯。

各班要建立爱护公物制度,建立好人好事登记簿二、以班级、处室为单位,专人负责管理。学校定期检查评比,将检查结果公布于众,并作为文明班队、教职工评优条件之一。

三、不得在桌凳上胡写乱画,课桌凳要责任到人,一旦损坏,照价赔偿。

四、一切公共财物若有损坏或丢失,除照价赔偿外,还应根据情节给予批评教育,直至处分。

五、财产保管人、使用人,若因失职保管不善或使用不当,而造成损失,要照价赔偿或酌情罚款。

财产管理制度

学校一切财产一律由总务处分配、管理、掌握使用。建立完整的校产档案,每搞一次校产状况报告向学校分管领导汇报。

一、对各处室、教室,以及其他公用房屋使用的财产,一律由学校根据需要逐步配齐。

二、为了明确责任,凡因工作需要配备财产的处室,必须选一名财产管理负责人,对所配的财产进行登记、清查和管理,如有损坏或遗失,要及时报损,或视情况赔偿。

三、凡学校配给使用的财产,不论什么情况和原因,不得私自转借。

四、凡属学校配给的财产,属正常消耗损坏的,一定要以旧换新,同时填好更新换旧单,经管理人员同意后方更换。

五、财产的添置必须由校长批示,多人负责,并办理验收登记手续,方能投入使用。

食堂管理制度

一、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学校食堂必须取得卫生许可证后方可经营,食品从业人员每年体检一次身体,持有效的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凡有传染病者,坚决予以辞退。

二、进入食堂的各种原料,全部实行定点采购,确保食品质量。

三、学校领导要经常检查饭菜质量,抓好卫生制度落实,保证学生就餐。

严禁闲杂、生人进入食堂。

四、餐后要全面清洁打扫,经常保持室内外地板、墙壁、天花板、灶台、案板、饭台、厨柜、餐具、容器清洁,用具摆放有序,防尘、防蝇、防鼠设施齐全,食堂内无鼠、无蝇,食堂周围无垃圾,无污染、无杂物。

五、定时做好餐具消毒工作,防止交叉污染;

餐具做到一洗二清三消毒四保洁,食品实行“五隔离”,即主食与副食、生与熟、成品与半成品,食品与杂食,食品与鼠药、农药隔离,不得混放;生、熟食刀案及冷荤配餐用具必须分开专用,并有明显标志。

六、制定食品留制度,饭菜留样必须坚持___小时。

七、学校每月都要对食堂管理、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后勤服务等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督导检查,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改进工作。

八、按学校作息时间准时开饭,没有特殊原因,不准提前或推迟开饭。

九、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的教育,经常进行营养、卫生、职业道德和法治纪律教育,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政治、业务水平,树立爱岗敬业精神。

门卫管理

为了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保障学校财产和师生人身安全,特作以下规定:

1、校外人员进入学校必须主动到门卫值班处登记,并经门卫值班人员同意后方能进校。否则,门卫工作人员有权加以阻拦。

2、骑自行车出入校门,一律下车。自行车入校必须在指定地点停放。非本校教职工的自行车应停放在车棚内。任何人的自行车不得驶入教学区。

3、非本校机动车辆入校必须经门卫同意。所有车辆进校后均需慢行,不得鸣笛,不得驶入教学区。

4、各类商贩不得以任何借口进入校园或在学校门口摆摊叫卖。

5、携带物品出校(如电视机、收录机等)必须主动到门卫值班处登记,并说明情况。属学校财产必须持有学校总务处发放的证明。否则,门卫有权追问并扣留。

6、上课期间,学生不准外出(如需外出,必须由老师或家长陪伴)。家长接送小孩,车辆不要开进校园(下雨天除外)。

7、在校园内进行大型活动,需学校领导批准方可使用,但必须服从管理人员的指挥。

8、任何人进入校园,都要遵守上述规定。对拒不服从管理,无理取闹,情节严重者,学校保卫人员将采取必要的强制手段维护学校治安,或将其送社区治保室处理。

水电管理制度

1、学校水电由学校统一管理,学校水电安装、维修由指定人员实施,线路安装必须规范化,做到定期检查,及时维修,确保安全。

2、节约用电,出操、集会或室外授课必须关灯、关风扇,放学时要关灯、关风扇、关电脑、电视,切断电源,放假要关总电源。

3、珍惜用水。如厕后冲水、洗手要关好水龙头,防止滴水或水长流现象,养成节约资源的习惯,增强环保意识。

校园绿化、卫生管理制度

1、校园绿化要系统地整体规划,持之以恒地搞校园绿化建设和管理。

2、师生要爱护花木、草坪,严禁攀树折木,采摘花果,掏鸟窝。

3、保护树木生长、净化、美化,绿化校园,严禁在校园内焚烧枯叶、废纸、杂物等。

4、校园内的一切花草树木,任何人不能私自更动,如需要更动必须征得校长同意。

5、定期对花草树木进行除虫、施肥、浇水、修剪。

6、各班每天对校园卫生包干区进行两次清洁,主要扫除垃圾、清楚杂草、清理积水,确保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工作、活动环境。

7、保持校园环境整洁、美观,请不要随地吐痰、口香糖,不要乱扔垃圾、纸屑、瓜皮果壳、食品饮料包装袋。

8、做文明学生,大小便后要冲水、洗手,不乱涂乱刻乱写,不做有损文明形象的事。

高校后勤管理规定2

一、学校财务管理制度

1、每年要合理编制学校预算,达到收支预算平衡。

2、严格经费收入管理,依法组织收入。各项收费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收费范围和标准,并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合法票据。收入全部纳入学校预算,统一管理。

3、坚决不设帐外“小金库”,库存现金不得超过规定指标。严格遵守现金使用规定,不套取,不挪用现金。

4、财政支出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政规章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开支标准,各项支出应按实际发生数列出,不得虚列虚报。

5、严格履行审批、报销手续,凡购买物品需要预先提出经费审批,专款专用。报销要有符合规定的手续和凭证。

6、外出人员一定要按指定地点办事,不准借机探亲、访友、游山玩水,发现不正当的旅费,不予报销。外出丢款由个人承担。

7、严格审查购物单据。对购买物品,要三章俱全,验收登记入帐,禁止白条子上帐。

8、要及时上好帐,每月终了将记帐凭单装订成册。对手续不完备、支出不合理的单据要予以纠正。

9、教育经费不准外借,如有人生活发生困难,可向工会互助金借款。财务人员如自行借款要追究责任。凡是到市内或省外医院就医的,必须履行审批手续,按经费开支范围执行。

二、教学楼管理与使用制度

1、班主任是教学楼使用管理的主要责任人,学校要建立检查制度,落实到人。

2、学校对各班公物实行包干责任制、财物损坏赔偿制,所有楼内财产由学校登记。财产物资正常的损坏由学校及时修理,各班要及时汇报财产物资使用的情况。故意损坏的由当事人按照学校规定赔款后修理。

3、使用人要爱护楼内一切设施,做到:手不摸墙,身不靠墙,脚不踩墙,不在楼内玩球,不把墨水、脏水撒在墙上,不在墙上乱涂、乱画、乱贴;不准乱敲黑板;不准乱开、乱关日光灯、电视机,不准乱推、乱拉铝合金门窗,不准踩蹬楼梯扶手。

4、各班的卫生、门窗的开启、灯、黑板等公物的使用,由值日生专人管理,班主任具体负责财产的使用保管检查工作。

三、学校物品购买制度

1、采购设备、物品必须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和财务支付能力,本着勤俭节约、优质优价的原则,货比三家、精心选购。

2、采购设备、物品必须在学校财务综合预算范围内,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填写请购单,由部门负责人签字,交后勤分管校长审核签字后方可采购。

3、如违反本制度,财务人员不予办理报销手续,如采购中弄虚作假、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将追究经办人责任。

四、学校物品管理和使用制度

1、根据工作需要,购买办公用品及杂品。做到有计划性和适用性。并认真履行审批手续。

2、严格按限额进行发放,坚持超支不发、节约留用的原则。

3、除办公用品及杂品外的其它固定资产均由各部室主要

负责人领取,如有丢失、损坏,应及时报告,以便酌情处理。

4、清单所有入库办公用品,都必须一一填写入库清单。

5、保管员必须清楚地掌握办公用品库存情况,经常整理与清扫,必要时要实行防虫、防腐等保全措施。

6、盘存办公用品仓库应定期清点。清点工作由总务处主任负责。清点要求做到账物一致,如果不一致必须查找原因,然后调整清单,使两者一致。

7、印刷品与各种用纸的管理按照盘存的清单为准,对领用的数量随时进行记录并进行加减,计算出余量。

五、班级物品管理制度

1、班级物品实行管理责任制,由班主任负责组织领导,检查督促。

2、班级由班委会指定专人监管班内各种物品的管理工作。

3、班内的物品实行“谁用、谁管、谁负责”的办法,各种物品做到责任到人。

4、学校由专人对班内物品进行管理,学期初登记数量,签定责任状,学期末进行检查验收。并把班级物品管理情况做为考评班任工作业绩的条件之一。

5、学校物品必须严加爱护,损坏物品必须赔偿。具体数额,可视情节实际情况赔偿(原则是按成本计算,对有意破坏者可适当赔罚)。

六、学校环境管理制度

1、不准随便砍伐、挖掘、搬移树木。如确因基建修缮需要者,必须与学校联系,报校领导审批同意。

2、不准在树上钉钉子、拉铁丝、拉绳或直接在树上晒衣服。不准将自行车等物依靠在树干上。

3、不准在绿地上堆放物品、停放自行车和进行体育活动,更不准践踏草坪。

4、不准采摘花朵、果实、剪折枝叶。

5、不准向草坪、花坛和水池等绿化场地抛扔果皮、纸屑、杂物、吐痰、泼倒污水。

6、不准在草坪上、廊亭内、园林桌凳上吃饭、饮酒。不准在校园内吸烟。

7、各班定时打扫室外卫生。

七、校园绿化制度

1、学校每年春季要按计划购买花种、花苗,及时做好绿化工作。

2、种植花草树木要及时浇水、修剪、培土、扶正、治虫等,要及时提供营养,保证长势良好。

3、花坛、草坪内要保证清洁无杂物,无枯枝烂叶。草旺盛期应适当增加除草次数,修剪的杂草、废枝应及时清理处置。

八、安全“四防”管理制度

为保证学校教育教学顺利进行,学校财产不受损失,师生不受意外伤害,特制定此制度。

1、学校应经常对师生开展教育和宣传活动,增强防火、防盗的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

2、对教职员工进行经常性电器使用和管理方面的指导,使全体员工懂得电器使用常识,增强防火意识。

3、未经学校领导的批准,任何人不许私自使用电暖风、电水壶等非教学用电器,一经发现给予批评和罚款。

4、学校食堂专人负责,保证人走火灭,食堂把好卫生关,严防食物中毒。

九、学校食堂管理制度

1、要保持厨房清洁,经常清扫,符合卫生标准。

2、厨房用具(刀、案板、盆、筐、抹布)要做到生熟分开,洗刷干净。

3、餐具要按规定消毒,要有防蝇、防鼠等措施。

4、不购买和加工变质发霉的食物。买来的熟食要加热处理后再吃,要严格预防食物中毒及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十、卫生责任区负责制度

1、按规定承担相应的责任区。

2、坚持每天三次清扫。

3、保持责任区保持净洁。

高校后勤管理规定3

后勤工作以___理论和“___”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育人的思想,树立服务宗旨,提高服务质量,规范后勤管理。

一、财产管理制度

1、各室场负责人把财产物品逐项登记,造表册。建立学校固定总帐,室场明细帐,帐物相符,每学期要逐项检查财产情况、新增财产要及时入册,自然损耗的要申请报废,审批后注销。

2、领发制度。领取物品必须办理领物登记手续,以明责任,防止校产流失,掌握校产的去向及用途,校产一般不能外借,若需外借,由校长审批。

3、爱护公物。注重管理,做到防湿、防晒、防锈、防腐。合理使用,人为损坏、遗失校产者照价赔偿。

4、学校贵重器材由专人保管,专人使用(如DV摄录机、复印机、速印机、数码相机)。

5严格执行赔偿:

(1)期中、期末,总务处、班主任对教室各检查一次,对因责任事故损坏的桌椅、门窗、玻璃等要按价赔偿。

(2)师生员工所借公物(如音像、图书、仪器、乐器、体育器材等)如有损坏和遗失,按有关规定赔偿。

(3)保管室存放的物品,如因不负责或不遵守操作规程而造成人为损坏和丢失的,由保管人员负责赔偿。

(4)工作人员调出,所借所用公物要如数收回,不得带走或转让他人,缺少、损坏的要按价赔偿

二、水电管理制度

1、学校水电由学校统一管理,学校水电安装、维修由指定人员实施,线路安装必须规范化,做到定期检查,及时维修,确保安全。

2、节约用电,出操、集会或室外授课必须关灯、关风扇,放学时要关灯、关风扇、关电脑、电视,切断电源,放假要关总电源。

3、珍惜用水。如厕后冲水、洗手要关好水龙头,防止滴水或水长流现象,养成节约资源的习惯,增强环保意识。

三、校园绿化、卫生管理制度

1、校园绿化要系统地整体规划,持之以恒地搞校园绿化建设和管理。

2、师生要爱护花木、草坪,严禁攀树折木,采摘花果,掏鸟窝。

3、保护树木生长、净化、美化,绿化校园,严禁在校园内焚烧枯叶、废纸、杂物等。

4、校园内的一切花草树木,任何人不能私自更动,如需要更动必须征得校长同意。

5、定期对花草树木进行除虫、施肥、浇水、修剪。

四.桌、椅、柜、门、窗保管制度

1、各教室桌椅柜各班做好登记,落实个人保管使用,要贴上保管人名字。专用室管理保管,非经学校批准不得借出。

2、各班级要教育学生爱护公物,放学要关锁门窗(设门窗保管员)。

3、发现桌椅门窗损坏要及时向学校汇报,以便安排修理,但要做好被损坏物件的名称、数量和程度以及修理的费用记录。

4、教室桌、椅、门、窗人为损坏的要进行按价加倍赔偿。

1、常规自然损坏由学校派人修理。

2、违反纪律管理不善而造成的损坏,由损坏人按价加倍赔偿,还要对当事行为人按校规给予处分。

5、各班主任与学校签订课桌、门窗等财产保管责任书。

6、每学期末学校组织专人按合同验收、评比。

战略管理:当今高校的必然选择 篇7

一、高等学校战略管理的内涵

战略 (Strategy) 一词源于希腊语“Stratego”, 意指对战争全局的统筹和指导。伟大的军事家毛泽东同志认为, 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性的东西。在西方军事史上, 人们把战略作为一个专门的领域进行研究。无论在中西方, “战略”都具有“在敌对状态下指挥军队克敌制胜的艺术和方法”之意。20世纪30年代“战略”被引入工商管理领域, 最终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管理研究途径或新学科分支。1938年美国经济学家切斯特·巴纳德 (ChesterI·Barnard) 首次把战略这一概念引入企业管理和经济领域。著名学者查菲 (Chaffee) 认为战略是“向资金持有人提出一些比喻或参照系, 使他们借以了解组织及其环境, 相信某些方法会对组织产生有益结果, 并决定依此行事”。这种模式的假设是, 现实是按社会性构建的;组织是由有自由意志的个体组成的;组织及其环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韦伯斯特大辞典》对战略的定义是:对作为一个整体的目标来说, 首要的、普遍性的、持久重要的计划或行动方向。我们认为, 从某种意义上说战略就是计划, 是某一组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 为了实现其预期的长远发展目标而准备采取的带有全局性、长期性、根本性的谋划。

20世纪70年代, 战略管理 (StrategicManagement) 逐渐被西方一些非营利性组织如大学医院基金会科研组织等引入。1983年美国学者乔治·凯勒 (GeorgeKeller) 出版了《大学战略与规划———美国高等教育管理革命》一书, 于是很快掀起了一场关于大学战略管理研究与应用的热潮。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视界对“战略管理”作出了不同的界定, 管理学家巴可夫和纳特将战略管理界定为一种计划模式;伊萨克·亨利认为战略管理是: (1) 将对组织未来发展产生冲击的内、外环境进行分析的活动; (2) 将整体组织与对其发生冲击的议题进行分析的活动; (3) 关注组织目标以及发展方向的战略选择; (4) 促进战略的有效执行。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弗雷德·R·大卫在《战略管理思想》中把战略管理界定为:一门着重制定、实施和评估管理决策和行为的具有综合功能的艺术和科学, 这样的管理决策和行动可以保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时间内达到一个机构所制定的目标。学者张福成认为, 可以把战略管理定义为“管理者有意识的政策选择, 发展能力解释环境, 以集中组织的努力, 达到目标的行为”。我们认为战略管理是一个组织寻求成长和发展机会及识别威胁的过程, 它把战略的制定、实施评价和控制看成一个完整的过程来加以管理, 以提高这一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高校战略管理是围绕高等学校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估三个阶段所展开的管理活动, 其实质是保证高等学校战略顺利执行的过程和采取的行动。

二、高等学校战略管理的基本特点

(一) 大学是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博弈的二元权力结构

近代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彼消此长的发展过程。在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中, 学术权力是学术组织和学术人员通过各种途径管理学术事务的权力其存在是基于专家学者的学术水平和学术能力。相对于学术权力, 大学的行政权力是学校行政机关及其行政工作人员依据一定权限和职能职责、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管理行政事务的权力。在大学的管理实践中, 尽管学术事务的管理和行政事务的管理有其不同的管理内容、管理方式和管理目标, 但学术事务的管理和行政事务的管理常常是交织在一起的, 我们只能笼统地说大学内部存在着两种不同管理内容的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 纯粹的学术事务或纯粹的行政事务在大学管理的实际过程中是很难区别的, 它们的边界也常常是模糊的。

长期以来, 由于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的影响, 在我国大学的整体概念和形象中, 大学在许多场合被视为事业单位, 就其组织结构而言, 是国家行政系统在高等学校的延伸, 其权力结构属于行政权力主导模式, 从而导致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科层化、行政化非常严重, 职能部门的权力过大, 造成行政权力对学术事务干涉过多, 进而削弱了学术权力, 使行政权力成为学校运作规则和制度建设的制订者。我国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严重失衡, 表现为高等学校权力配置“官本位”、“行政化”, 学术权力被淡化与弱化, “教授治校”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并没有落实在实质性的学校管理中。

(二) 定位是高等学校战略管理的核心

“定位” (Locatio) 一词最先出现于“定位之父”的杰克·特劳特 (JackTrout) 的《定位:同质化市场突围之道》。高等学校的定位是办学者想把这所大学办成什么样子的一种表述, 它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自身条件和客观环境为基础, 对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目标、办学特色、办学水平、办学类型、办学层次, 以及服务面向等作出的战略选择和科学设计, 它是对这所大学的理性认识和理想追求, 并使之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理想和共同追求。如果一所大学不能恰当地确立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那么这所学校办学就会走向盲目, 学校也就无法达到自己的理想目标。这是因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整个系统网络上的一个个网格, 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做任何事情, 明确自己在整个系统中的位置, 即定位, 是基础和前提”。

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的定位意识逐渐增强, 特别是高校扩招后, 高校定位已成为高校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前我国高校定位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 贪大与求全。很多高校不顾学校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状况, 盲目追求扩大办学规模, 无论是学生数量规模还是校园占地规模都呈现出一种直线上升式扩大趋势。 (2) 攀高与趋同。在办学类型上, 普通高校都想要办成综合性多科型学术性的大学在办学层次上, 专科学校想办成本科学校, 而本科学校又想申办硕士点、博士点, 甚而国 (省) 内一流、世界 (中国) 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高校之间几乎很难找出差异, “千校一面”的趋势十分严重。我国高校定位失当的现象已引起了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教育部把高校定位问题作为高等学校近几年要解决的两个重要问题之一, 由此足见其严重的程度。

(三) 高等学校是高度趋同化的组织

现代社会科学一般把组织定义为:人们在共同目标基础上, 按一定形式联合起来的整体。组织作为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 不仅具有上述一般的含义, 还有其他各种释义。概而言之, 组织是一种管理主体, 是专门进行管理工作的组织机构;组织是管理的客体或管理的对象, 即管理是对组织的管理;组织是一种活动、工作、行为, 或者说是一种管理职能。一般而言, 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组织机构是一种矩阵式组织形式:纵向设有指挥———职能领导关系;横向设有项目———目标协调关系, 各职能部门的垂直系统和各项目的水平系统组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矩阵。

组织学家保罗·迪玛奇奥 (PaulDimaggio) 认为, 模仿机制导致了制度的趋同性, 即各个组织模仿同领域中成功组织的行为和做法。模仿的趋同机制有两种:一种是竞争性的模仿, 另一种是制度性模仿。所谓竞争性的模仿, 是指一个领域中的组织模仿自己的竞争对手, 是在竞争的压力下产生的模仿;制度性模仿是模仿那些已经成功的合法化的机制与做法。由于大学战略管理是一个组织寻求成长和发展机会及规避威胁的过程, 所以, 它关注的是外部环境的变化对组织发展的影响。在外部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 大学制定发展战略时, 如何既模仿成功者已有的经验和做法, 又提出自己的特色战略, 这是战略管理的一个核心命题。

三、高等学校战略管理的实施

高等学校系统和学校内部组织的变化导致该系统的多元化以及其内部结构的复杂性, 致使战略管理成为应然之诉求。高等学校战略管理作为高校寻求成长和发展机会及识别威胁的过程, 它是围绕高等学校战略规划、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估三个阶段所展开的管理活动。

(一) 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是一种带全局性的总体发展规划。寇普在《机遇来自实力:战略规划案例研究》中认为, 战略规划是一所高校或企业在动荡不定、充满危机的环境中通过对有限资源的分配或再分配, 最终达到预定目标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战略规划的合理程度直接导致战略管理的成败。制订战略战略规划是在把握学校的宏观背景分析学校自身优劣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完整的战略规划包括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措施和战略阶段。战略阶段是指在一定的战略时期内, 由于条件和任务的变化所表现出来的阶段性, 高校领导的任务是要根据现实状况和今后发展的客观趋势, 将整个战略时期划分为若干发展阶段, 并相应的规定每个阶段所应实现的具体目标, 实行分阶段指导。

在制订战略规划中,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 (StateUniversityofNewYorkatBuffalo, UB) 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该校自1846年建校时起, 就明确其定位———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 并被UB社区公认为领先的公立研究型大学。该校拥有遍布全美各州和全球122个国家的186 424名校友, 这些杰出的校友包括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负责医学研究的宇航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长 (周济) 、米拉麦克斯 (Miramax Films) 创始人、华盛顿邮报卡通编辑、普利策奖获得者等。UB从建立的时候起就为自己确立了非常明确的定位, 并在大学愿景中舍弃了很多自己比较优势不明显的学科和研究领域, 但是在舍弃的同时敢于坚持优势, 从而为自己的成长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

(二) 战略实施

高等学校战略实施是把战略规划转化为现实绩效的一系列操作过程。再好的战略规划如果不付诸实施而束之高阁也将是毫无意义的一纸空文, 战略实施是战略管理的主体。在具体的战略实施中, 校长要具有战略眼光、战略思维和战略勇气, 既要视野开阔、审时度势, 又从细微处入手善于在错综复杂的现象中看到事物的本质。首当其冲的是分解战略目标, 明确各自的职责;其次是优化资源配置, 保证战略重点项目的资源供给。第三是完善各项制度、机制, 为战略目标的推进提供制度援助与保障。

斯坦福大学是一个成功运用战略管理的典范。美国教育管理学家乔治·克尔在《高等教育管理革命》一书中指出:“近20年来, 美国最有成效的两所大学是斯坦福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这两所大学之所以能从数量众多的美国高校中脱颖而出, 后来居上, 关键就是把战略管理运用到学校的发展中。创建于1885年的斯坦福大学在1920年还只是一所“乡村大学”, 到了1960年它便名列前茅, 到1985年则声名鹊起, 成为美国的顶尖级大学之一。斯坦福大学的巨变与电子工程系主任特曼密不可分, 1944年, 在特曼的建议下, 斯坦福大学于制定了20年发展规划, 以便把斯坦福大学从一所地方性大学升格为全国著名学府。其战略规划的特点是:确定了基础研究在大学发展战略中的首要地位, 制定了学术与科研的长期规划;实施学术顶尖战略加强与工业界的合作努力使斯坦福大学成为工业研究和开发的中心。

(三) 战略评估

战略评估是监控战略实施, 并对战略实施的绩效进行系统性评估的过程。战略评估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 对战略实施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行为, 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 做出决定战略变革、战略改进和制定新战略的依据。战略评估既是对战略实施进行评价、纠偏的过程, 也是战略管理信念传递与反馈的过程。高等学校战略评估是以战略实施的进程、阶段性成果为审核对象, 借此判断战略的可行性以及战略能否达到预期既设目标的管理活动, 它通常包括检查战略基础、衡量战略绩效、修正和调整战略等。

战略管理十分重视战略执行与评估的问题, 这为评估组织的绩效、实施控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传统的战略规划的通病之一就是事前审慎评估计划, 事后草草了结, 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 常常使战略执行的绩效大大降低。由于高校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因素往往会发生快速而剧烈的变化, 所以, 战略评估的后果可以作为调整、修正甚至终止战略的合理依据。战略评估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检查战略基础, 以了解构成现行战略的机会与威胁、优势与弱点等是否发生变化, 发生了何种变化, 因何发生变化。 (2) 衡量战略绩效。衡量战略绩效即用战略绩效评估战略。绩效评估是在战略执行的过程中对战略实施的效果进行全面的衡量。它在本质上是一种战略控制手段, 即通过战略实施成果与预期目标进行比较、分析, 找出偏差, 并及时采取纠正补救措施。 (3) 战略的修正与调整。战略具有外向性, “其着眼点在于使学校与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协调一致”。战略评估就是要根据变化的外界形势, 在战略检查与绩效衡量的基础上, 做出是否持续战略、调整战略、重组战略或终止战略的决定。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持续扩张, 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对高等教育管理提出的挑战, 高校管理者需要战略思维, 这正是高等学校战略管理兴起的现实原因。因此, 高校管理者要有大智慧、大视野和大手笔, 要站在战略管理的高度, 将战略规划、战略实施、战略评估有机地结合起来, 有力地推动学校不断发展全面实现学校的战略目标

摘要:高校战略管理是围绕高校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估三个阶段所展开的管理活动。高校管理者要有大智慧、大视野和大手笔, 要站在战略管理的高度, 将战略规划、战略实施、战略评估有机地结合起来, 有力地推动学校不断发展, 全面实现学校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高等学校,战略管理,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黄浩明.非营利组织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1.

[2]万秀兰.国外高校战略规划的研究及借鉴[J].上海高教研究, 1998, (5) :60.

高校战略管理 篇8

一、加强食堂内部管理

1. 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是加强对高校食堂管理工作的核心。发现问题要及时研究,及时纠正;食堂主管部门要正确认识,妥善处理好深化食堂改革与加强管理的关系,切实承担起应负的责任,不断改进对食堂的日常管理和监督,认真把好经营食堂的单位和个人的资质以及相关合同,严禁腐败行为,经营食堂的单位或个人要依法依约规范经营。抓住食堂管理核心,实现制度规范化,工作程序化,服务标准化。自觉加强内部管理,端正服务态度,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2. 要对食堂固定资产进行维护、保养。餐厅在工作中,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需要大量的机械化设备。这些设备不仅需要会按照操作规范使用的人,还要有专人定期对一些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从而可以保障机械设备良好的工作状态。

3. 卫生餐具实行分片包干,集中打扫、消毒。工作要各负其责,各尽所能,要求各岗位人员团结一致,密切配合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平时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分工不分家的政策,哪里需要哪里去,工作要有主观能动性。仓库管理要按照物资验证制度,领用发放制度,清仓盘点制度、清洁卫生制度、钥匙保管制度。要采取六防措施:防火、防盗、防霉、防潮、防虫蛀、防鼠,从而堵住漏洞,减少浪费。

4. 食堂管理人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对高校食堂管理人员及员工要进行经常性培训,要从理论高度去认识培训是一种投资,而且是回报很高的投资,培训可以增强员工的忧患意识、提前服务意识、卫生法律意识、安全生产意识等。培训的另一目的是增加食堂员工的团队精神,凝聚员工的战斗力,这样食堂的各项工作就会有起色,有进步。

5. 严把饭菜价格及品种关。每月召开一次就餐人员座谈会,接受师生监督。通过各承包商公平竞争,在搞好色、香、味、形俱佳,营养合理搭配套餐的同时降低饭菜价格,让师生量入为出,各取所需,得到真正实惠。

6. 严把监督奖惩关。加强对从业人员食品卫生安全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建立有效的管理、奖惩机制。每学期组织1—2次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知识、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培训;组织管理人员每天检查食品卫生和环境卫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留隐患;根据《食堂管理奖惩制度》,对成绩突出者,年终给予一定奖励,对每周平均分低于85分以下者,定为不合格。每降一分处罚人民币10元,对每学期不合格累计达5次者,或发生食物中毒事件者,取消其承包资格,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7. 严把食品销售关。对每年销售的食品要坚持抽检,各取不少于250克的样品留置于冷藏设备中储存24小时以上,以备查验。食堂对每顿剩余食品必须实行冷藏,再销售前一定要经高温处理,在确保没有变质的情况下方可销售。按时做好餐饮用具的消毒卫生,未经消毒的餐具不得使用。售饭一律实行微机刷卡收费,既可提高售饭速度,又可杜绝使用现金在售饭过程中带来的污染,确保学生饮食安全。

二、加强监管体制

1. 加强食品卫生监管。高校食堂为学生提供一日三餐,饮食卫生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学校食堂采用新的管理、经营机制,在提供良好服务的同时,饮食卫生要得到保证,加强食品卫生监管检查,防止病从口入。食堂主管部门要请卫生部门加强对高校食品卫生监督管理,要严把质量准入关,食堂的就餐环境、食品贮藏、加工、餐具消毒、保洁等基础设施必须达到有关标准,经高校验收合格,卫生部门进行卫生审查并获得卫生许可证方可投入使用,已投入尚未达到要求的食堂,要按要求抓紧完善。

2. 严格学校饮食经营准入制度。对高校食堂经营者加强管理,严格要求,是提高高等学校食堂管理水平的关键。学校食堂主管部门要建立饮食经营准入制度,对食堂的发包要实行严格的公开招标制度,特别对外发包,要全面审核投标方的经营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资金能力、资质信誉,从业人员的素质及健康状况并择优选定,各有关方面均应有代表参加招标工作,应禁止暗箱操作及其他不正之风,切实保护广大师生的利益。高等学校与中标方要以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方式,明确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明确质量要求和处罚方法。对招商引进来的特色小吃等的管理上,应借鉴商业快餐的运作模式,以其每天的营业额为依据,规定一个统一折扣点,其折扣出部分作为公共用水、用电、设备维护及房屋修缮等的费用。以营业额的多少来衡量经营业主的业绩,营业额越高,经营业主的收益就会越大。这样可极大调动经营业主的主管能动性,把精力用在改善饭菜质量和提高服务水平上。通过这种形式,既能很好保证经营业主的利益,又能不断地为食堂的正常运转注入活力,最后与学校形成“双赢”的良好局面。

3. 全面推行饮食物资招标和集中定点采购制度。高校食堂必须做到合法经营单位采购饮食物资,采购禽畜肉类原料时必须验看动物检疫部门出具的检验合格证明。为保证食品质量,降低采购价格,对大宗饮食物资均要实行公开招标采购制度,对零星饮食物资也要实行集中定点采购。因特殊原因确实难以集中采购的,也要实行定点采购。

4. 搞好服务育人。食堂饮食人员要热爱本职工作,刻苦钻研业务,要认识自己是服务育人的代表,不上讲台的师表。优化育人的环境,每饭每菜精心设计食谱,做出满足来自天南海北的学子的美味佳肴,吸引广大的就餐者。为了降低成本,饮管人员要节约每一棵菜,每一粒米,每一滴水,每一度电,做到粗粮细做,粗菜细加工,在严格计算成本的前提下,保证广大就餐者吃饱、吃好,充分体现广大饮管人员“洒尽汗水育桃李”的一片真情。

三、高校食堂的发展方向

高校食堂改革要始终坚持为教育、为师生服务的方向,应注意结合具体情况,因地因校制宜,积极稳妥推进,在高校食堂改革方面,要特别注意纠正各种错误倾向,不能随意引进个体经营人员承包食堂,以包代管,一包了之;学校食堂如果对外承包,那么承包者首先是考虑利益最大化,这样就侵害了就餐者的利益,忽视了对食堂的硬件投入。注意纠正“改革就是涨价”的错误认识,高校食堂主要功能是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餐饮服务,具有明显的公益性,改革的基础必须以稳定为前提,食堂是稳定敏感性很强的部门,所以学校的食堂必须坚持以服务为中心,实行企业化管理模式,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高校食堂不管采取哪种经营模式,必须按照“三满意”原则开展工作,也就是学校满意,教师满意,职工满意。

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推进,食堂经营体制的不断完善,高校食堂管理重中之重是要充分认识高校食堂是公益性质的部门,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切身利益,提高伙食质量与服务水平,切实保障学校稳定和师生员工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上一篇:企业公车管理下一篇:浅谈地方道路建设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