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战略规划

2024-11-02

高校战略规划(精选12篇)

高校战略规划 篇1

一、引言

近年来,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办学模式的改变, 高校的发展战略规划已成为教育部乃至高校召开相关会议与论坛的重要主题, 这反映出国家与各高校开始普遍重视学校的发展战略工作。教育质量的高低, 决定了这个国家是否有可靠的人才储备库来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 而一所高校是否有发展前景,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该校是否有明确的办学思想与发展规划, 即明确的战略定位。

二、目前民办高校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1、面临的机遇

(1) 有利的政策环境

200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正式生效, 2004年4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正式实施, 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 标志着民办教育的法律地位得到了确立, 相关的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在以后的办学过程中可以做到有法可依, 依法执教。《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实施, 为民办教育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2) 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需求也日趋高涨, 除了正规的学校教育以外, 职业教育以及各级各类的培训应运而生。以北京市为例, 到2005年, 普高在校生由16万增加到25万, 高教在校生达到80万, 成人年培训量达到450万人次, 不仅北京市户籍人口受教育需求数量增多, 而且外来人口、外地想到京都求学的人群也会随着开放程度的加大而增多。民办教育应抓住这个机会, 结合自身的特点, 为学校的发展与学习型社会的建立而努力。

(3) 人才的需求

随着改革开放, 经济的不断发展, 特别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多样化发展。近年来, 全球制造业中心逐渐转向了我国, 例如珠三角和长江三角洲地区, 许多新兴的产业对技术类人才的需求很大, 如工业设计等。

(4) 办学形式灵活

民办高校生源渠道多元化, 以应届高中毕业生为主体, 向两头延伸, 形成了包括高考落榜生、社会待业青年、职业中学毕业生在内的广泛生源渠道;而且民办高校培养模式灵活自主, 依据专业特色和生源的实际水平与要求, 灵活调整修业年限, 可采用面授、函授、传统学历教育、文凭考试教育、自考助学教育、延伸教育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活动, 适应社会的需求。

2、面临的挑战

(1) 教育资源紧张

由于扩张速度快, 规模大, 很多院校出现了“一高三低”的倾向, 即生师比上升,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生均图书册数、生均仪器设备值等办学条件的指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以生均图书册书为例, 国家标准是生均图书册书为100册, 大多数院校里这个标准还差很长一段距离。缺乏国家经费支持的民办高校与公办院校相比, 其处境更加艰难。

(2) 经费投入不足

对于民办高校而言, 经费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办学投资者的投资, 学费收入以及其他收入来源。投资者的投入办学初期较为充足, 但由于不是出于公益性目的办学, 因此不会像政府对与公办高校的支持一般给与稳定的财政保障;学费收入是学校的主要资金来源, 但是对于没有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民办高校就算是有较高的学费收入, 也不能满足学校各类教学活动乃至发展的需要;至于其他收入来源, 由于民办高校自身发展历史不长, 自身的创收及能够吸引的社会投资的能力有限。

(3) 缺乏特色定位

目前, 一些民办高校进行学校发展定位时, 并没有从民办高校自身的实际出发, 着眼于市场、社会与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而是出于对眼前利益的考虑, 其市场意识往往压倒了特色意识。通常在同一个区域之内, 很多民办高校盲目追求社会上所谓的“热门”专业, 不分层次与类别办学, 不但造成专业的重复, 而且造成“特色”的重复。而相互之间重复的院系与专业设置, 将使民办高校之间长期处于低层次的恶性竞争, 阻碍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

(4) 招生形势严峻

民办高校的生源主要受到来自几方面的挑战:第一, 普通高校的大规模扩招使民办高校的生源在数量与质量上都遭遇了生源危机;第二, 入世以后高等教育走向国际化, 中外合作办学成为了中国教育市场上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再加之享有国家提供的优惠政策, 因此对民办高校带来的冲击力不小。

三、民办高等教育的战略选择

1、市场、区域特色定位。

民办高校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实力, 明确自己的定位和特色。根据我国目前现状, 民办高校应该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培养人才市场急需的专业和应用型人才为主。在设置专业之前, 应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 做到有的放矢。

2、多种渠道筹措资金

政府应该把民办教育纳入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划, 对其进行一定的扶持, 使公办、民办教育协调发展。另外, 民办高校还应积极主动寻求与各界企业的合作, 比如让学生在读期间能到企业实习、培训一段时间, 增加实战经验, 如果企业认为合格, 可以将其吸纳为公司一员, 节省了单独进行培训的时间, 适应工作环境的时间也大大减少, 学校与企业实现双赢。

3、建立规范的管理机制

第一, 等级评估机制, 这包括教学质量的评估, 职称的评估等, 有效的评估机制能取得理想的激励效果;第二, 面向社会的监督机制。可以让政府、社会力量参与设立监督机构, 一方面严把学校质量关, 一方面树立良好的社会舆论形象, 逐渐消除学风差、教学质量差等社会偏见, 有利于优质生源的吸引。

4、注重师资队伍规划

第一,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范围涉及住房、医疗等方面;第二, 重视高学历、高职称、名牌教师、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引进与培养, 以此来提升教学质量, 带动整个师资队伍的发展;第三, 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优秀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与进修, 做出一定教学、科研成绩的教师予以岗位提拔、工资晋升等, 遏止由于制度性缺失导致的教师流失加剧的趋势。

摘要:科学的发展战略与规划对于高校来说至关重要, 民办高校尤其如此。本文从高校发展战略与规划的重要性入手, 分析了当前民办高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提出几点民办高校应做出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发展战略与规划,机遇,挑战,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1]蒋凯、马万华:《应对国际化的挑战:大学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7, 5, (1) :177。

[2]汤杰、管明:《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及思路探讨》, 《商业经济》, 2007, (2) :121;122。

高校战略规划 篇2

职业规划需考虑的因素

按照一般人的理解想到找工作,其实职业规划的落脚点不在于找工作,职业规划的核心在于找到自己适合的方向,是一个方向定位。具体而言有几个大的方面,自我了解,了解自己的特长、兴趣倾向、性格特征、价值观追求,这些东西决定了在哪个领域会做得比较好,适合在哪个领域做,起这样的决定作用。这是第一个方面的事情。

第二个事情是了解外界的信息,比如你自己能力很强,学了很多的技巧,但是社会对你的技巧是否需要是要考虑的方面。

最重要是两者的匹配和结合,就是职业和行动,职业规划就是知己知彼、决策、行动三大模块。但是每个模块细化进去可以分成很多不同的理论。

路径依赖是经济学一个名词,火箭发射器推进器的至今是4英尺8.2英寸,为什么是这个尺寸?反推要用这个东西必须用火车来运,火车就这么一个宽度。火车为什么这么宽?因为铁轨这么宽。为什么铁轨这么宽?因为曾经造铁轨的人是造马车轮子的人,造马车轮子的人是根据古罗马的马匹,古罗马两匹马的屁股决定了当今社会最先进的火箭发射器的直径,其实也就是说前期的选择有可能决定你以后的莫种状态。现在做一个很好的选择,对未来影响是深远的,现在只看到一个专业社会一个热点选择的话,如果不适合你,将来的痛苦是很长久的。

高校战略规划 篇3

关键词:高校继续教育;SWOT分析;战略规划;战略实践

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识码:A

SWOT分析法是一种结合内部条件(优势、劣势)和外部环境要素(机遇、威胁)进行综合分析的战略选择方法,以选择能发挥优势、弥补劣势、抓住机遇、规避威胁的战略,更好地实现战略目标。作为一项常用且十分有效的战略规划工具,SWOT分析法也可以运用于高校继续教育内部发展战略制定。东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在“十二五”期间,即通过SWOT分析法,进行战略规划与顶层设计,并据此开展战略转型探索实践,走出一条综合性、立体化的高校继续教育转型之路。

一、2009年学院发展状况SWOT分析及矩阵构建

2009年,东华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与网络教育学院面临整体实质性合并,成为独立建制的学校二级办学实体。同时,学校要求学院制定“十二五”规划,为下一个五年的发展开篇布局:一是实现全成本核算;二是充分发挥办学实体作用,明确学院独立开展继续教育业务,涵盖从招生市场拓展、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教务管理、师资聘请管理、学生支持服务到技术支持保障的全环节;三是成人学历教育在校生规模保持4000人左右,远程学历教育在校生规模要从无到有,争取2015年达到8000人左右;四是改革用工制度,总体人员规模维持在40人以下。在这重要时期,学院不仅在意识形态、资源重组、办学布局、内部管理上存在众多变数;还受到信息技术迅速更迭与社会教育需求变化的双重压力。

在此背景下,学院会同有关专家,运用SWOT分析法全面评估内外环境状况,挖掘关键战略要素,形成SWOT分析矩阵并进行逐一分析,选择未来五年学院“能够”或“可能”采取的发展策略(详见表1)。

二、学院“十二五”期间战略转型实践

面对紧迫逼人的形势,学院迎难而上,运用SWOT分析法为“十二五”期间战略转型进行了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将发展目标确定为:坚持“继续教育、自主办学”原则,大力推进非学历教育,拓展现代远程学历教育,稳步提高成人与网络学历教育质量,加强现代远程技术的运用,努力办成一个有特色、多层次、国际化的继续教育学院。围绕发展目标,学院按步骤采取了一系列转型举措,以优质的组织运行促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奋力开创转型综改新局面。

(一)组织更新,切实适合学院内外发展条件

第一,两院整体性合并。2010年,成人教育学院与网络教育学院完成整体实质性合并,组建“东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整体合并后,思想观念得到统一,办学优势真正互补融合;学校对学院实行全成本核算的财务政策,人、财、物资源聚合并统一管理。

第二,组织架构更新。学院结合发展需求灵活设置部门,于变动中追求办学、人力等资源的优化组合。以直面市场的对外联络部为例:2009年学院改组项目拓展部,作为非学历培训项目拓展及管理的职能部门;2011年项目拓展部和学历教育招生办公室共同组建市场部,以实现学历与非学历招生资源共享融通;2014年招生办公室、项目拓展部及校友会(筹)共同组建新的对外联络部,充分开发教育市场。

“十二五”末期,学院下设行政事务部(办公室、后勤服务部)、成教学历部、远程学历部、对外联络部(招生办公室、项目拓展部、校友会),以及东华大学终身教育研究所(组织机构上与学院并立,含教育研究部和信息技术部),形成了包括招生与市场拓展、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管理、学生支持服务、资源建设与技术支持在内一整套清晰、科学、高效的组织构架。

第三,设立校级终身教育研究机构。学院采取了“分步走”的策略,2009年设立继续教育研究室,从事继续教育研究与规划决策咨询工作;2012年东华大学终身教育研究所作为学校的二级机构正式设立;2013年,为对接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及共享需求,学院设立了教学资源部;2014年,将教学资源建设职能纳入东华大学终身教育研究所,进一步推进现代远程技术、新媒体技术与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融合。

(二)文化引领,提供学院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第一,价值观凝练。一是提出创建“美在东华”的学院文化,突出美育特色;二是提倡“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的终身学习理念;三是提倡“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及时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理念;四是鼓励“胸中有学院,目中有他人”的团队协作文化,多渠道增强队伍凝聚力。

第二,文化载体建设。学院的文化建设活动几经更新丰富,目前已经形成“团队建设月活动”等五大系列。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载体活动,培育健康与美的学院文化氛围,尤其在加强团队凝聚力、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提升队伍职业素养、提高师生服务质量等方面成效显著。学院文化在引领学院发展上起到了“凝聚与促动,做文化育人的推动者;激发与倡导,做健康与美的追求者;训练与分享,做职业化进程的带动者;关怀与温暖,做人心工程的传递者”的重要作用。

(三)人事创新,实现学院人才队伍跨越式发展

第一,管理队伍职业化建设。学院以能力建设为核心,通过开展领导论坛、师傅带教制、业务培训、职工讲坛、新员工培训、学术沙龙等一系列学习型组织建设活动,形成“有章理事、有人干事”,开放、奋进、创新的职业氛围。工作时团结紧张,提高职业化程度;工余时活泼友爱,培育家庭化氛围。

由于用人政策调整,学院新进人员多为人才派遣员工,至2014-2015年已近学院职工半数。年轻化且对学校情况较陌生是这批员工的特点。2010年起,学院定期举办新进员工专题培训,并作为整个员工培训系统中重要一环加以落实,培训内容涵盖学院各项业务工作的方方面面,帮助新员工尽快融入学院,为其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提供交流平台。

2012年,学院制定出台《继续教育学院职工培养计划》;2014年,学院的队伍建设方案进一步系统化,修订《继续教育学院职工培养计划》及增加年度院内评奖评优作为配套政策,内容涉及继续教育政策解读、新技术新媒体知识更新、职场礼仪与办公技能等。走上内训讲台的,既有受邀专家、学院领导,也有部门主任和基层职工,形成一种“外有引进、内有挖掘、人人培训、全员提高”的良性机制。

第二,改进用人制度。学院营造尊重劳动、尊重创造、人尽其才的良好制度环境。一是岗位一年一聘,实行分级和目标管理,竞争上岗,岗酬相应,权责挂钩,允许低职高聘和高职低聘;二是建立以主任负责制为核心的扁平化管理模式,减少管理层级,提高工作效率。五年来,学院的人员规模始终稳定35-40人之间,但整体办学规模扩大,功能不断拓展,实现了活力激发、减员增效、结构优化的良性发展局面。

第三,改革收入分配办法。学院持续改进优化用人制度,人尽其才、悉用其力。一是实行绩效工资,职工的工资收入由国家、上海、学校、学院4部分组成,职工收入稳步提高;二是基本建立起较为合理的、公开且基于贡献的评价激励机制和各部门的投入产出考核机制。

(四)关系理顺,释放学院多种形式办学活力

第一,改革资源配置,优化办学布局。学院强化自身优势,积极引入各方优质资源,确立服务上海地方发展、服务长三角、辐射全国的整体办学布局,以开阔的思路引领学院发展。一是2010年起面向纺织服装行业恢复现代远程学历教育,在纺织服装行业聚集地逐步设立学习中心;二是对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教学点展开评估,设立优胜劣汰机制,合理优化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与现代远程学历教育结构。

在大环境整体下滑的态势下,学院“十二五”期间成人学历教育在校生规模稳定在4000人左右;现代远程学历教育重点面向行业开设,自2011年恢复招生以来,学生数逐季递增,至“十二五”末期在校生规模已达8000余人,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

第二,专家治学体系建设。学院已经基本形成包括学院专家委员会、法律顾问、专业主任、教学督导等在内的,分类、分层次的专家治学体系,使学院从发展战略与方向的确定,到规范办学、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充分发展专家智库作用。

第三,纺织服装行业及院校培养各类人才培育基地中心建立。2010年至今,学院已建立“全国纺织服装企业人才培训中心”“全国纺织服装师资培育与专业发展中心”等多个政校企行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基地,为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及院校培养人才。

第四,集中学校优势资源服务地方与行业。学院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深化政企校合作,不再单纯追求人数增加等硬性指标,大胆尝试与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安徽、广东、广西等产业集聚地政府,与上海宝钢化工、江苏阳光集团、浙江莱美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安徽华茂集团、山东岱银集团、广西华盛集团责任有限公司等业内知名企业合作,订单式培养人才,取得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五)资源盘活,实现优质教科资源的建设与推广

第一,加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研究。一是参与了多项市级课题研究,包括“继续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服装艺术设计专业、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学分银行认定非学历证书”“高校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开放服务模式研究”等教育部、上海市课题;二是“网络与面授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现代远程教育嵌入型、现场式纺织服装企业人才培养模式”“网络教学环境下染整专业特色化、适用型企业人才培养体系”等教改成果获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东华大学教学成果奖;三是连续五期参与上海市社区精品课程资源建设。

第二,开展老年教育研究与实践。老年教育不仅是学院拓展终身教育办学视野,延伸教育格局的一个新增长点,也是终身教育研究与实践中需求迫切的领域之一。2013年,学院启动“上海市高校老年大学发展研究”课题,推动高校老年大学课程开发、资源建设、教材改革、师资培训等提升工作。丝网花艺术创作是上海老年大学东华分校的特色课程;2014年,东华大学终身教育研究所筹建“中国丝网花艺术创作研究中心”,为我国丝网花艺术创作研究、人才培养及艺术交流搭建平台,并积极筹备申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三,为行业协会等提供优质资源与服务。一是主办或承办全国性、行业性、区域内有影响力的高规格、大型活动,包括“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继续教育分会2011年学术交流年会”“全国纺织服装企业人才培养高端论坛”“上海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2014论坛”等;二是加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开放联盟、全国微课程建设联盟,参加全国数字化学习资源成果展等。

第四,探索终身教育新模式。学院紧跟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积极开拓教育技术新应用领域,一是着力研发网上微课、微电影,2013年,学院微课作品《省道造型》及《数码照片精修:人物巧换衣》分获首届全国微课程大赛二等奖、优秀奖;2015年,学院微课作品《百变丝巾》获得第三届全国微课程大赛暨全国总决赛作品评选一等奖,《艺术拼布》和《指尖上的时光》分获二等奖和三等奖;二是服务校内外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

(六)以人为本,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十二五”期间,学院着力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并将“培养人、成就人,创新点皆在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改革核心,创设完整、高质量的学习过程和多样化服务载体。

第一,学分制改革。2012年起,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中心,推进学分制改革。一是梳理所有专业,全面修订教学计划,改革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二是不断深化教改内涵,细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充实课程设置。学院结合素质教育需求及艺教传统。一是从2010年初试讲座学分,课外讲座年点播人数已上升至万人;二是2013年起增设体育与艺术课程,成为上海第一所将体育类课程列入公选课的继续教育学院,“交谊舞”“乒乓球”“羽毛球”“拓展训练”“艺术拼布”“艺术心理学”等选修课深受学生欢迎。

第三,调整教学模式。一是在丰富授课形式上,2009年起大幅推进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用于成人教学,至今已有31000余人受惠于半网或全网式的课程学习;二是在精研教学过程上,注重提高教学实效,建设继续教育实训中心,夯实工科教学质量根基;三是彰显艺教特色上,连续五年正式出版艺术类学生作品集;2015年还举办了艺术类学生毕业设计作品静态展、动态秀等大型活动。

第四,优化师生服务。学院树立了日常管理围绕“一个中心(以学生主体为中心),抓住一个重点(学生管理),强化一种意识(服务意识),服务一个目标(和谐校园)”的总体工作思路。一是建立三级立体网络管理制度,完善全体教务人员担任班主任、校友兼职学生辅导员助管、学生班干部自我管理的学生三级管理体系;二是形成相对完善的远程教育技术支持和教学管理框架;三是建立主讲教师——课程助教——教务管理三级支持体系,管理人员工作时间与学生上课时间全程对接,师生咨询回复率100%。

第五,彰显学风教风。学院加强师生评奖评优、学生奖助学金工作,设立“学习之星”、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美在东华?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美在东华?教学优秀奖”“美在东华?资深教师奖”等奖项。

第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针对教师来源结构“总体超稳定、封闭式、内循环”的问题,学院在拓宽教师来源渠道、优化师资结构上持续努力。一是健全教学管理人员、专家团队、领导干部深入教学一线的听课巡检机制,提升教师整体水平;二是为实现师资管理常态化,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师资库,合理运用教师聘用、评价平台,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第七,建立基于项目的非学历教育管理方式。一是鼓励和推进非学历教育多途径办学,实行项目制管理;二是优化培训流程,培养复合型培训项目管理人才;三是摸索与市场接轨的分配激励机制;四是丰富培训项目类别,形成包括艺术类、创意类、纺织服装师资类、企业技术类、管理类、社区教育类等在内,面向社会与面向行业并举,普及型、技能型培训与高端型培训共生的多层次、有特色、强品牌的培训格局。

(七)管理升级,推动质量与效率的双提升

第一,管理体制机制提升。“十二五”期间,学院不断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始终严格依法办学。在招生工作、教学管理、教学资源建设、学生支持服务、校外教学点(学习中心)的建设与管理、学校非学历教育归口管理等方面建立起相对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

第二,提高整体信息化水平。一是以全新的理念和手段搭建学院信息化网络管理体系,建立学生学习支持与教师支持服务系统;二是建立相对完善的网络化学生管理和师资管理平台,实现学生事务管理和教师管理的信息化;三是改版门户网站,使多样化的教育类型有更为直观的展现;四是组织开发院内自动化办公系统,推进院务信息公开及无纸化办公;五是教学与教务管理综合平台全部新建,拓展多类终端传递学院资讯;六是系统硬件平台统一规划、定期升级;七是将各类收费纳入财务管理平台统筹管理;八是建立全院统一的数据中心,信息资源集中管理和整合,提高学院整体信息化水平。

三、小结与展望

综合评价东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十二五”期间的战略转型成效,学院在人员规模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整体办学规模扩大,结构布局明显优化,办学水平显著提高;人才队伍得到锻炼,业务功能实现拓展;教学科研成果丰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院声誉大幅提升,为行业、企业乃至社会的服务与辐射能力明显增强,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如今,学院已成为一个集学校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现代远程高等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培训,以及学校非学历教育归口管理、终身教育研究等职能于一体的办学实体,初步形成了终身化、网络化、开放化、自主化的综合教育体系。五年来,学院共获集体和个人各类奖项32项,其中,市级以上奖励20项,校级奖励12项,集体奖项17项,个人奖项15项。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东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十二五”期间战略规划及转型实践的有效方法和经验,对研究和制定高校继续教育新一轮战略规划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以期推动上海高校继续教育在新常态下转型升级,实现特色发展。

参考文献

高校战略规划 篇4

一、战略规划的制定

战略规划是通过明确目标和总体规划对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的确定性思考。

1. 分析环境, 确定目标。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整个系统网络上的一个个网格, 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做任何事情, 明确自己在整个系统中的位置, 即定位, 是基础和前提。在全球化日益突出,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得大环境下, 高校要以战略性、全局性的眼光来分析国内外环境, 把握时代脉动, 抓住主流, 找准定位。制定战略规划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学校在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中获得稳定和持续的发展空间, 使学校不是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随波逐流, 而是在变化中抓住机遇把握发展大方向, 完善学校各项政策、机制与措施。

2. 协调各部, 总体规划。

大学发展规划并不是一个单一体系, 而是由学校中各种子规划组成的一个复合体系。这些子规划的形成又是根据学校里各个部门的实际情况来决定的, 其中会包括学科建设规划、教学工作规划、科技研究规划、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等, 还会包括系、院、校三级各自的规划。而这些子规划由于为各部门制定, 难免会有局限性, 所以学校的总体规划需要整合这些子规划, 使子规划相互协调, 相互融合。在明确学校定位、把握发展目标的前提下, 使子规划更加合理、有序地统筹为学校总体规划, 为学校的发展增强动力, 指明方向。沟通是组织的生命线, 传递组织的发展方向、期望、过程、产物和态度。由于各部门的职责不同, 在统筹子规划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一些障碍, 而沟通与交流正是克服这些障碍的有效途径。所以在制定总体规划过程中要多听取各方面意见, 尽量使大学成员参与其中并提供给不同部门成员交流的平台, 使信息公开、共享。

二、战略规划的实施

规划实施是将规划转化为现实的过程, 它是整个战略管理的主体。之所以说, 实施是整个战略管理的主体是因为没有实施的规划是毫无意义的。

1. 分解目标, 明确责任。

严格来讲, 学校的发展规划是通过学院规划与重点项目规划来支撑和落实的。但不少高校在总体规划制定后, 往往没有分解落实的办法。因此, 要实现总体规划的全面落实, 必须总体进行详细的目标、任务分解, 以此作为学院落实规划的基础, 使总体规划的实施落到实处。在战略实施中, 学校可以将规划任务分解到年度, 从而制定出年度工作计划, 各学校下属部门和二级单位将学校的年度目标、任务分解到各自部门、单位, 制定各自部门、单位的年度工作计划, 由此明确各自责任, 年终进行考核, 保证规划的落实。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实行二级教学单位目标责任制。年初, 各二级教学单位将年度工作计划上报学校, 待学校批准后, 学校负责人与二级教学单位负责人签订责任书。年终, 学校对二级教学单位进行检查, 验收目标责任落实的情况, 并做出相应的奖惩。

2. 资源导向, 保证重点。

一个合理的管理体系中, 一定是有主次之分, 所以优化资源配置, 保证重点发展就成为了规划实施中的十分关键的环节。学校主要发展目标与战略优势的保持与进一步发展需要资源的合理配置。无论多大规模的高校, 资源都是有限的, 将有限的资源合理地提供给学校的重点发展项目, 是保证学校战略规划有效落实的重要途径。发展战略规划要真正得到落实与执行是离不开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利用的, 是需要围绕优化资源配置这一关键环节而展开的。资源的配置往往是学校内部各学院、部门之间出现分歧甚至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战略规划的评估

战略规划的评估是对战略规划的实施进行的监控, 并对战略规划实施的绩效进行系统性评估。评估是战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少了这一环节, 战略实施这一环节就得不到保证。

1. 建立战略评估的长效机制。

主要包括: (1) 监控战略规划实施的环境基础。通过监控, 及时了解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环境的变化是否影响到了规划实施, 对实施过程中的新问题进行评估。 (2) 衡量战略绩效。比较实施结果与预期目标, 总结实施过程中的成果, 对实施过程进行绩效评估。 (3) 调整战略。通过战略评估, 对战略管理整个过程进行分析, 充分认识过程中的优势与弱势, 总结经验, 为以后的战略管理提供调整的方向。

2. 评估学校各二级单位的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对比投入与产出关系进行成本分析, 并综合分析资源占用、消耗与工作业绩, 对各二级单位的资源利用率作出评价。

3. 在评估内容方面, 高校发展规划评估应主要集中于规划基础与规划绩效的检查、评估。

(1) 高校的发展战略规划是一种中长期的发展规划, 在这个规划的实施过程中, 各方面环境都有可能发生变化。战略评估就要及时地捕捉到环境基础所发生的变化, 并准确分析出环境变化对规划的实施的影响程度, 特别是对发展规划实施有着重要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密切关注, 作出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动态评价, 为规划的调整及完善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 (2) 高校发展规划评估应对规划绩效进行检查与客观评价, 准确地衡量与评估总体规划的落实情况、规划实施效果以及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并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查找原因, 由此杜绝相同的问题在以后的规划中再次出现。对战略规划和战略实施的整体评估, 有利于整体把握发展战略规划的全面情况, 掌握实施进度, 及时提供由于环境变化作出动态战略调整的决策依据, 以保证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的顺利落实。

摘要:高等院校对于学校的发展战略规划日渐重视, 但其中存在着重视规划轻视甚至忽略规划实施的现象。随着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 高校的发展已经不满足于单纯的战略规划, 随着战略管理理念引入高等教育的管理中, 战略规划、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估构建起了高校战略管理的整体架构。本文对战略规划、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估进行了简要阐释, 希望对高校管理的发展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关键词:战略管理,战略规划,战略实施,战略评估

参考文献

[1]刘献君.论高等学校定位[J].新华文摘, 2003, (6) .

[2][美]查尔斯·E·贝克.管理沟通——理论与实践的交融[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3]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36-65.

[4]刘向兵, 李立国.从战略规划到战略管理——高校管理发展的重要选择[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 (12) .

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篇5

教师生涯五年规划书

俗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作为一种以人育人的职业,关系这国家、学校、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教师不断设计出适合自己未来的发展规划是很有必要的。制作教师职业规划是教师进行终身教育的需要、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有助于教师确立发展目标、有助于教师适应未来的竞争与社会需求、有助于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 我按照学校的要求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出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

一、自我认知 优势分析:

1.有热情与童心,对学生的热爱是我坚守教育岗位的重要支柱 2.好学,勤奋,喜欢阅读各类有益的文章。

3.热爱教师这一职业,这份工作,因此我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中比较有效的完成这一任务,每天都过得特别充实,满怀着乐观的心情快乐的工作着,生活着。

4.能够熟练的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灵活的为教学所需服务 不足分析:

1.作为一名参加工作不久的教师,我缺乏教学经验,班主任工作经验等实际操作经验,有时候挺手忙脚乱的。

2.对未来的发展有理想,有目标,但是对具体如何实施,怎样一步一步实现仍比较模糊。

3.觉得我的自身专业理论,英语水平,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仍需进一步的提高。

4.对学术性的研究如课题研究等仍需多学习,多研究,了解仍不够。

二、岗位认知

我校正处于“十二五”阶段的关键时期,学校根据自身需要知道的“十二五”规划,是学校全体员工的工作中心。具体包括:稳定师范专业,做强做优教师教育,扩张工科专业,建成理工结合,文理渗透,注重应用,服务地方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合理调整专业结构,优先发展工科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优势;突出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建设,提高科学研究和队伍建设水平,力争在获得国家级教学科研成果方面有所突破;全面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率协调发展,提高学校综合竞争力,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学院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一名基层教师,同时也是一名新教师,我应该趁着学校大力发展的东风,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管理水平……为学校的发展增添自己的力量,也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夯实的基础。

三、目标设定 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劳动不同于一般的劳动,教师的专业包括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两个方面。教师既应该是学科知识方面的专家,又应该是学科教学方面的专家。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够得心应手的运用于教学活动中。

加强教学技能:

教学技能作为教师素质和体现教学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制 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随着教育的发展,新课程教改的深入,对教师的教学技能的要求也随着提高。因此一名合格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素质,还应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和精湛的教学技能并为此不断地努力实践、探索、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提高科研能力:

一名优秀的高校老师必须要教学、科研一起抓,教学为科研提高素材,科研为教学提供结果,两者互相促进。科研是教育形势发展的要求、教师教学工作本身的需要、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需要。因此在未来的五年中,加入科研团队、建立科研方向,初步形成科研成果。

四、目标实施

1.多听其他教师的课。

听课,是一个教师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我在上课之余,积极聆听其他有经验的老教师的课,从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每一次听课,我都对照优秀老师的教学过程反思自己的讲课方法,从而让我的课堂有了一定的进步。能够熟练的调控课堂。

2.及时进行课后反思。

在教学成长的道路上,要避免犯同一个地方跌倒的错误,离不开每一节课后的教学反思。每次讲课结束,我都会仔细回顾一下这堂课的内容,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疏漏,写在自己的教案上,避免下次再有同样的问题发生,每次我都努力找出自己的不当之处,提醒自己注意,查缺补漏,精益求精。

3.积极探索多样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备课的过程中,为了避免自己一味被动接受,而造成设计教学文本能力逐渐缺失,我一般会采取“先写后补”的方式进行。每一次备课,我先自己反复研读,然后理出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思路,再从学生这个主体的角度去设计该如何导入,设计什么问题情境,如何引导才能吸引学生等。把教学思路写出来之后,再查阅相关资料,在对比中,找出自己设计中的一些不完善之处和需要借鉴之点,再做修改。

4.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学习与反思,勤动笔,勤动脑。不光认真钻研本学科知识,同时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增加自身的知识含量。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持之以恒。每年写一些教学笔记和心得,不断提高。

5.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开发科学思维,参加学校、系部以及校外科研讲座,拓展思维。扎根实验室,把想法直接付之于行动,积极验证。并且及时把实验结果以书面的形式进行汇报。

6.通过拜师,与名校交流,以学者为友,使自己富有创新意识;通过不懈追求探索,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提升了自己和自己的事业。

五、自我监控 再好的目标不能付之行动将是空谈,所以对于五年规划的监控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进行近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的制定,把一个阶段的奋斗目标规划清楚,并且要适时的进行总结、反思。自我监控和他控相结合,寻找在职业发展道路上志同道合的人相互监控,可互相激励、帮助,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校战略规划 篇6

关键词: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知识管理

社会政治经济的迅猛发展,引起社会新思潮的变化,高等教育这个社会人才培养的角色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尤其在社会功能、管理体制、培养模式等方面,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引入新的理念和思想。高校作为知识继承、传递、扩散、生产和创新的载体,实施知识管理不仅可以推动知识共享,促进知识创新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并且为促进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以及企业成长提供知识和智力的支持与动力。

高校的学生工作队伍是一个综合素质较高的群体,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储备。一大批优秀的学生工作教师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大量可以通过编码而转化为存储数据的知识,若将这些隐性知识的共享,实施知识管理,既体现了高校坚持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学生工作的理念,又推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实现专业化、职业化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完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知识管理的组织建制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要实施知识管理,首先要认识到知识管理的特性,即知识管理是一种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这样就必须得到领导的重视,并制定出适当的知识管理战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引进实施知识管理这种新的管理理念,目前正处于探索阶段。因此,高校领导一定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在战略高度上统筹全局,根据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特点制定的战略规划,建立实施组织保障体系,才能使知识管理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得以全面系统地实施。

(一)建立扁平化的高校学生工作组织结构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组织结构是由学校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团委、学生工作部(处)、两课教师、就业指导中心、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等和院系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组成。这种产生于计划经济的传统的高校组织模式通常是等级制的,己经很难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信息革命要求与之相应的管理组织结构从金字塔型变为扁平的有机的矩阵网络型,呈现出柔性化、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具有信息传递速度快、松散、灵活等特点,,减少了知识的流失或信息的失真,有利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内部、相互之间的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二)设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专门知识管理机构和知识主管

传统的分散型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组织机构不利于实施知识管理,需要打破条块分割、各自封闭的状况,建立一个专门的高校知识管理机构整合校园各种知识资源,促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知识创新。

另外,设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知识主管(chief knowledge officer,CKO)。CKO负责信息技术、培训、技能、奖励、战略等,同时,计划、创造、使用、保存并转让知识,创造一个知识共享的平台,建立奖励积极贡献知识的激励机制,保证高校学生工作知识管理能有效落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知识主管应是高校高层行政领导,其主要任务是将高校的知识资源变成高校的竞争资本与创新资源;主要职责包括:了解高校學生工作面临的环境和其自身,清楚学生工作的知识需求;营造能够积累知识和信息共享的环境,建立高校学生工作的知识库,保持知识的更新;加强知识采集、整理、生产,监督、保证知识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促进知识共享与转化。

二、完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知识管理的网络平台,实现知识共享

(一) 建设支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知识管理的基础设施

为了推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知识管理的进程,必须建设一个高速、可靠、安全、遍布校园各个角落的网络平台,建立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知识管理系统,逐步完善数字化校园建设,为队伍提供便利而有效地获取信息的手段,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的信息资源,实现校内外资源的有效流通,实现网络收益递增。

(二)建立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知识高效进行采集与加工的知识库

知识库在任何组织实施知识管理的过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它为组织提供了一个最基本的展开知识管理的“知识平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内部需要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立知识库,加强对显性知识的收集、加工、存储、检索、传递和反馈等管理,实现知识积累、知识流动、知识共享。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知识库必须是一个动态系统,包括:建立检索快捷、方便的电子图书馆,建立馆际互借;建立网上的书刊联合目录数据库、文献数据库;建立课件库、教案库,教学资料库、教学案例料库等。其功能是不断搜集新知识,让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在实践中利用、更新和扩大知识库,使隐性知识显性化。

(三)建立校际联合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知识联盟

从世界发达国家的高校发展历史看,越来越多的高校、公司和企业等组织通过创建“知识联盟”,在竞争与合作中发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知识联盟”可对高校外部知识的收集和编码,使高校外部丰富的资源尽可能将知识内化到高校内部中,保证高校内部与外部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并充分、及时地利用高校的外部知识资源,提升高校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效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知识联盟”可建立与同级高校间的战略战术互动整合,达成校际间内隐知识的共享。这既可以在上级教育行政机关的统一领导下进行,也可以自发的形式开展。比如:辽宁省教育厅、高校工委创办的“辽宁大学生在线联盟”即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知识交流共享的平台,也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实施知识管理提供了交流共享的平台。在这个联盟中,提供专业培训,表彰先进典型,鼓励创造良好的成绩,促进成员知识的更新,使各高校学生工作形成良好的交流与学习的氛围。而且,还形成与单个高校内部管理完全不同的新的教育管理模式,帮助高校学生工作创造新的活力,促使高校之间形成一种合作协同竞争的关系。

三、设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知识管理系统结构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知识管理系统是采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实现对知识分类、选择、组织、表达和传递的管理系统。它包括:高校校内建立高速网络、办公自动化、网络教学、教务管理等系统。通过建立知识浏览器/服务器模块,使用户可以直接利用操作系统中的浏览器快速而方便地访问到所需要的信息和知识,达到高校学生工作知识的高效共享和利用,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反应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其系统结构见下图。

基金项目:本研究获辽宁省教育厅科技研究“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知识管理的应用研究” (项目编号W2010345) 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李东.知识管理系统的构成与开发[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3(29).

[2]夏晶.高校知识管理创新模式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5.

[3]赵伟.知识管理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中的应用研究[D].东营:中国石油大学,2010.

[4]林莉.基于知识管理理念的高等学校管理战略[J].教育与现代化,2003(06).

(作者单位:沈阳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基于战略地图的高校发展战略设计 篇7

经过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高等院校合并调整后的我国高校,正处于从“精英”到“大众”高等教育转型的进程中。规模巨大,学科众多,校区地理位置分散,教师队伍水平不一,学生质量参差不齐,成为许多大学的现实状况[1]。在这种现实情况下,高校寻求进一步的发展显得更加艰难。在有限的条件与资源下,怎样识别外部机会、利用外部机会,实现自身飞跃发展,成为高校思考的重要课题。战略管理作为一种强调从环境的观点看待组织问题、强调组织应寻求成长和发展机会、强调长期目标实现的理论,成为高校追逐的热点。然而,在我国引入战略管理的高校中,只有少数几个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多数效果微乎其微。究其原因,不仅是由于缺乏战略实施的有效方法,更重要的是缺乏对于战略本身的有效描述。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本文引入战略地图这种工具,作为一种有效的战略描述与战略管理工具,它在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之间的鸿沟上架起了一座桥,提高了战略的可实施性。

1 战略地图概述

战略地图是平衡计分卡理论的创始人美国学者卡普兰和诺顿于2001年提出的一种可视化的战略描述方法。在战略地图提出之前,战略管理领域尚不存在统一的和便于实施的战略描述框架。实际中也是如此,很多组织重战略制定而轻战略实施,致使一些制定优秀的战略由于没有有效实施而失败。究其原因,不仅是由于缺乏战略实施的有效方法,更重要的是缺乏对于战略本身的有效描述。正如卡普兰和诺顿指出的:如果不能衡量就不能管理,如果不能描述也就不能衡量。

战略地图由平衡计分卡的四层次模型(财务层面、客户层面、内部流程层面、学习与成长层面)发展而来。与平衡计分卡相比,它增加了两个层次的东西,一是颗粒层,每一个层面下都可以分解为很多要素;二是增加了动态的层面,也就是说战略地图是动态的,可以结合战略规划过程来绘制[2]。通过分析四个层面的相互关系进而绘制组织的战略因果关系图。战略地图通过因果关系链条串联起来,并以图的形式告诉管理者:什么样的知识、技能和文化(学习与成长层面)可以用来构建企业运作系统(内部流程层面),进而给客户带来特殊的价值(客户层面),实现更高的财务价值(财务层面),从而实现组织战略目标[3]。战略地图就这样把笼统的组织战略转化成为一种清晰、易于理解和可具体操作的执行语言。它为战略描述提供了统一的方法,以使指标和目标可以被建立和管理,为战略制定和战略实践搭起一座桥。

2 战略地图引入高校发展战略制定的意义

作为一种有效的战略描述和战略管理工具,战略地图不仅受到以盈利为目标的企业的青睐,而且日渐被一些非盈利机构所采用。例如,美国的夏洛特市———美国最早运用平衡计分卡的机构之一,已经将平衡计分卡发展到战略地图,并因此获得了众多荣誉[4]。英国的利兹大学,为保证学校在英国高等教育乃至世界高等教育中处于领先地位,制定了学校战略地图,指导大学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结合我国高校战略管理现状,战略地图在高校发展战略制定中有以下作用:

2.1 引入战略地图有利于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促使所有人员理解战略

现今,虽然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因为本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等背景上的差异,因而在官僚化的程度和内容上存在差异,但是大学行政官僚化则是20世纪以来大学管理文化的重要趋势之一。战略地图强调在其制定过程中提供广泛参与的权利与机会,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对行政官僚化的克服。通过战略沟通项目,大家共同分解各层次的目标,提出各自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促进了组织变革;而且,整个过程的参与使每个人更加深刻得理解组织战略,进一步明白各自努力的方向和承担的责任。此外,战略地图独特的结构促使不同部门之间加强合作,共同完成某个战略主题。

2.2 引入战略地图有利于战略实施

一般来说,在战略方向正确的情况下,一个战略的实施效果不佳,常常是由于三个原因:一是组织的执行力不够,更进一步说是战略本身缺乏有效的描述,即不易执行和操作。一个能够将组织战略转化为日常工作流程的战略描述必然可以较容易的实施。二是员工不理解战略,不清楚工作的方向和有效方法。三是缺乏对员工的有效激励。战略地图与平衡计分卡结合,通过层层分解,使战略目标化为可操作的行动方案;在分解过程中,人员的广泛参与又使每个人对战略有着清醒的认识。此外,战略地图本身强调内部驱动,通过在学习与成长层面建立合适的员工绩效奖励制度和学习发展项目,使员工积极实施组织战略,最终克服战略实施的障碍。

2.3 引入战略地图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高校是一个复杂的机构,不仅拥有众多的学科还有着复杂的行政体系。所以,资源配置一直是高校战略管理的一个难题。战略地图自身结构中的因果关系链将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由于地图大小的局限性,不可能将组织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在战略地图中,地图中每一层的分解,都是本着重要性、关键性等原则,在突出重点的基础上兼顾全局。例如,学习与成长层面是为了支持内部流程的改善,通过分析内部流程的相关因素,找出改善内部流程的关键性因素、重要性因素,将其首先确立为学习与成长层面的关键点。可以说,战略地图以元素对战略目标的贡献程度确定资源配置的顺序,将有限资源用于战略性、关键性的发展领域。

3 高校战略地图设计

由于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营利为主要目标的,它的最高层一般是愿景,财务一般作为一个支持因素置于学习与发展层面;对于客户层面,由于非营利组织有众多的利益相关人,客户层面则一般由利益相关者替代。所以,高校战略地图一般由愿景、目标、利益相关者、关键流程、战略支撑因素几个部分组成。

3.1 愿景

愿景作为高校战略地图的最高层,对战略地图的制定起着引导的作用。它是战略地图的方向标,指引着战略地图的制定方向。愿景一般由学校高层管理者组织人员,通过内外环境分析、SWOT分析以及相关中长期规划研究而得到。它是高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的发展方向及最终的目标。

3.2 目标

作为对愿景的细分,高校的目标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强调高校对外部的影响。高校是一个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教育中心,同时也是开展科学研究与成果开发的科研中心[5]。作为高校这个系统的“输出产品”,人才与知识在走出这个系统之后进一步推动着整个社会的进步与文明。高校对社会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也由它们体现出来。强调人才以及知识对社会的影响力成为这类目标的显著特征。另一类所强调的是,评价高校教育与科研水平的核心衡量指标所达到的程度。例如,某高校参考世界各类大学综合排名机构的衡量指标,拟定自身的衡量指标,并确定出目标值,将之作为战略地图的目标。

3.3 利益相关者

高校的利益相关者是一个复杂的群体,包括学生,老师,国家,社会以及企业等。准确把握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对制定组织的战略地图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由于这个群体的复杂性,确定利益相关者的诉求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首先,先区分利益相关者的特征及重要程度。然后,针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采取电话访谈、一对一面谈、座谈会以及调查问卷等不同的方式。最终,采用系统分析方法确定出利益相关者的诉求。

3.4 关键流程

关键流程或可以说是战略地图中最重要的部分。在高等学校中,关键流程一般包括教学、科研、师资等方面。然而学校不同、利益相关者不同、所处的阶段不同,这些流程在战略中的优先程度就不同。在绘制关键流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评估大学业务优先级别。在评估业务优先级别前,需要对大学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主要是了解不同利益群体对于大学的价值主张,这将对战略中的价值、关键战略措施的选择等产生影响;之后就可以进行大学主要业务的优先级别评估了,评估的目的是为了在大学复杂多样的业务中区分出轻重缓急,这种评估也为战略地图客户层面的目标实现提供了依据。这种业务优先级别的划分使得优先的资源获得最有效的利用。之后需要确定业务发展顺序。由于大学的发展重点会在不同时间段带来回报,因此从长远来说都需要予以关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发展重点在时间的推进上是同步的。在确定不同的战略主题后应该在各有关机构层面进行精密的规划,明确不同战略重点的推进和资源需求时间表,有条不紊地实施大学发展战略。

3.5 战略支撑因素

在高校中,战略支撑因素一般包括组织、财务、员工学习与发展、价值观等方面。在关键流程确定之后,根据战略主题的需求,制定高校在组织和员工学习与发展规划,为高校发展提供长久的动力与支持。另外,任何成功的战略实施离不开细致的财务预测,因此,任何目标的设定都要进行财务与非财务资源的预测和模拟,这样才能保证战略的实施。

4 总结

将战略地图应用高校战略制定中的尝试提供了新的思路来解决高校在战略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它将虚无缥缈的战略转化为可视化的一张图,注重战略目标与高校组织日常工作的衔接与协调,让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在组织战略中都找到自己的位置,了解自己工作的意义;建立多种沟通渠道,提升教职员工在战略中的参与度,促进战略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刘向兵,李立国.高等学校实施战略管理的理论探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5):140-146.

[2]罗伯特.卡普兰,戴维.诺顿.战略地图[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5-10.

[3]柴旭东.战略地图与大学发展战略制订——以英国利兹大学战略地图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08,(3):101-104.

[4]方振邦,徐东华,孙一平.从新公共管理角度看平衡计分卡在政府的应用[J].社科纵横,2008,23(4):54-56.

高校战略规划 篇8

一、办学特色与特色战略

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鲜明特征。正确理解办学特色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涵[1]: 第一, 是学校独到的教育理念。作为一所学校中最为稳定的因素之一, 办学理念不仅是大学精神的结晶,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引领着学校的发展进程, 独到的教育理念是学校特色办学的核心灵魂。第二, 是学校成员认同的规章制度。学校的办学特色是在顺应时代的发展和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实现的, 一套完整的被全校教职员工认可的规章制度, 是学校特色办学的重要保障。第三, 是学校独特的优良传统和校风。一所学校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学校, 就是因为有其特有的传统和校风, 它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中积淀形成的文化, 是学校特色办学的主要标识。第四, 是学校良好的社会影响和效果。学校办学特色的价值往往是由学校对社会的贡献决定的。对社会的贡献越大, 人们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就会越高, 社会反映就会更积极, 是学校特色办学的终极目标。

特色战略, 目前还没有定论, 但目前学术界比较公认的观点是指高校在反思自身发展的客观环境和主观条件的基础上, 以一个或几个学科和专业为核心, 围绕该核心采取多种政策和措施以形成自身独有的学科和专业优势的发展战略[2]。在从本质上讲, 特色战略就是将那些能够成为学校战略一部分的办学特色纳入到学校的战略规划中。由此可见, 并不是所有的办学特色都是特色战略, 只有那些有着深刻内涵、具体内容、符合学校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且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办学特色才能成为学校战略的一部分即特色战略。特色战略以学校办学特色为纽带, 着眼于社会需求、着重于挖掘和创建学校的管理和特色, 以将学校办得与众不同、具有个性, 进而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赢得生存, 实现战略目标。

二、民办高校实施特色战略的必然性

截至2012 年年底, 全国民办高校707 所 ( 含独立学院303 所) , 比2011 年增加9 所; 招生160. 28 万人, 比2011 年增加6. 55 万人; 在校生533. 18 万人, 比2011 年增加28. 11 万人。其中, 硕士研究生在校生155 人, 本科在校生341. 23 万人, 专科在校生191. 94 万人; 另有自考助学班学生、预科生、进修及培训学生22. 04 万人。民办的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823 所, 各类注册学生82. 82万人[3]。可见, 民办高校不仅在数量上有了增长, 在办学层次上有了更大的提高, 即有了研究生层次的办学 ( 北京城市学院、黑龙江东方学院、西京学院、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河北传媒学院) , 这在民办高校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然而, 当前大众对民办高校的认可度仍然不高, 民办高校的自身发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迟滞性, 不能紧跟社会发展, 向社会输出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发展、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因此, 民办高校要想更好地生存和良性发展, 第一要务是要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 其次是要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合格人才。而所有的这一切, 都必须建立在这一基础上, 即实施特色战略, 寻找属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之路。

( 一) 实施特色战略是民办高校自身发展的必然前提

1. 实施特色战略能够增强民办高校的吸引力, 提高生源质量。我国民办教育管理体制决定了政府对民办高校不承担教育拨款的义务, 这也就决定了学生的学费成为民办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命脉。再加上, 公众对公立大学的传统认知和信赖以及民办高校教育质量确实堪忧等因素的影响, 使得很多学生不愿意到民办高校就读, 常常是出于无奈才做出的被动选择。为此, 民办高校为了增加生源和提升生源质量, 必须实施特色战略, 以此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

2. 实施特色战略能够提高民办高校的社会影响力。由于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不高, 毕业生就业率偏低等因素, 使得民办高校很难得到大众的认可。而教育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率往往就决定了一所学校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公众对它的认可程度。要想提高教育质量和毕业生的就业率, 民办高校就必须实施特色战略, 形成自己的品牌专业, 依托学校的优势, 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从而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3. 实施特色战略有利于拓展民办高校的发展空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外国的教育机构也开始涌入中国教育市场, 使民办高校原本就狭小的发展空间进一步面临严峻的挑战。在这种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 实施特色战略能使民办高校有别人没有的个性, 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从而树立良好的形象, 进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 二) 实施特色战略是民办高校进行教育改革的必然追求

当前, 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教育阶段发展到大众化教育阶段, 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也逐渐呈现出多样化趋势, 建立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多元高等教育体系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应该由多种层次、多种类型、多种形式的高等学校组成, 而民办高校的出现正顺应了这种社会需求。在教育改革实践中, 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可以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学校自身的优势特点, 及时调整办学定位、设置学科与专业、聘请优秀教师, 以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 深入探索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案例。而民办高校实施特色战略, 发展特色教育, 不仅可以满足现代教育创造改革经验的需要, 而且能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真实的案例和宝贵的经验, 这样能更好地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

( 三) 实施特色战略是民办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社会和产业结构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是教育的发展却没有与经济的发展同步, 甚至出现了不适应的现象。而民办高校办学具有相对的灵活性, 实施特色战略、紧跟社会经济的发展、大胆创新、发展学校的特色, 从而培养具有特色的人才, 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更好地为社会产业结构服务。

民办高校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加了解, 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 通过对学科和专业设置的调整, 能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办学主体, 汇集了大量的、各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以及丰富的信息资源。在相应的政策引导下, 这些专业技术人员科学合理地利用所掌握的丰富信息资源, 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 直接参与到地方的重大研究、产业发展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项目, 从而形成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 带动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三、民办高校实施特色战略的有效路径

民办高校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 机遇与挑战并存, 既有成为一流大学的希望, 也有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的可能。因此, 实施特色战略, 提高民办高校的办学水平, 对民办高校就显得极为重要。

( 一) 特色战略的制定

特色战略的制定是学校特色发展的核心, 主要包括学校环境分析、学校内部资源分析、学校特色战略定位与学校特色战略目标制定等。

1. 学校环境分析。环境是特色战略制定需要考虑的核心因素。学校的环境一般是指影响学校发展的环境性战略因素以及它的形成结构。所谓环境性战略要素是指那些影响学校发展的教育系统以外的社会因素, 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人口和自然等方面的社会因素[4]。在民办高校的特色战略制定时, 环境显得更为重要, 因为国家的政策、社会的需要对民办高校的生存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 要重点分析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取向或反映已经存在或将要形成的利益结构或反映资源的构成及其水平, 以使学校的特色战略能够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这是学校生存的根本。

2. 学校内部资源分析。内部资源分析主要是为学校提供了解自己的机会, 了解自身的优势、不足, 以确定学校可以确定为特色发展的策略。内部资源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 1) 确定学校内部的资源分析范围。一般涉及学校的师资状况、教学科研设施、教育经费、学科结构、师生比例、建校历史、学校的地理位置、学校排名、学校规模、科研产出、毕业生就业状况等。作为民办高校, 在人们对其认可度还不高的情况下, 要更加重视师资状况、科研产出、毕业生就业状况等是影响学校、社会影响力的重要因素。

( 2) 收集学校的内部资源信息。内部资源信息的收集一般通过两种方式进行: 学校内部的数据库或者通过调查或访谈学校师生, 直接获得数据。

( 3) 对学校内部资源信息进行初步分析。每一所学校的状况都是不同的, 可以说是千差万别的, 这也为学校实施特色战略奠定了基础。对学校内部资源进行分析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学校的优势、学校的劣势、学校发展的机遇、学校可能遇到的威胁、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学校特色战略行动的对策。

3. 学校特色战略定位。学校特色战略定位是指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如何确定学校自己的特色和地位。学校特色战略定位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 1) 是学校办学特色的服务对象和主要内容及其质量。对学校来说, 首要的问题是明确学校发展是为谁服务或者将要为谁服务以及服务的内容和质量。民办高校, 由于人们对其认可度不高, 因此, 更应该明确这一问题。只有明确了服务对象, 发展才能具有针对性。例如: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确立了以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 突出工科和师范教育的办学特色, 把培养适应上海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学校培养目标。

( 2) 学校教育、教学和组织发展的重点领域。学校的发展不能齐头并进, 应有重点的发展领域。民办高校办学经费有限, 如果学校各个领域齐头并进, 这很难形成学校的竞争力, 实现学校的发展就有一定的困难。而教育、教学应该成为民办高校发展的重点, 不仅是因为这些领域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学校独立的特色和竞争优势, 而且这些领域的发展强大能提高民办高校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众对其的认可程度。例如: 山东协和学院在发展中注重教育教学的发展, 打造高水平的教学团队, 注重教育科研、努力打造国家级精品课程, 得到人们的认可, 学校连续8 年第一志愿全部录满, 实现了良性发展。

( 3) 确定学校在所服务领域中所要争取的地位。在确定学校所在服务领域中的地位时, 既要进取又要实事求是。这不仅能给学校的近期发展留下空间, 也能为学校未来的发展留有余地。民办高校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而诞生的, 发展历史不长, 实事求是的定位是非常必要的。例如: 西安外事学院将未来15 年的发展定位于建成国内一流民办大学。这是学校通过定位发现学校的具体差距何在, 从而为学校的发展和改进奠定认识的基础。

4. 学校特色战略目标制定。首先, 要制定特色战略的总体目标; 其次, 要制定分项目标。总体目标是学校未来在所属学校群中的位置、学校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指标的努力方向和发展水平等, 它重点指向的是学校要实现的宏观业绩。分项目标是对总目标的执行, 是对具体工作提出的发展性目标, 是学校在整个战略阶段要完成的任务, 也是学校战略得以实现的保障。在分项目标制定时要注意以下四点: 一是要与总体目标配合, 对总体目标进行分解, 以帮助实现总体目标; 二是要强调目标的质量; 三是目标要有重点; 四是要具体每一项分目标的完成时间。

( 二) 特色战略的实施

战略实施是战略制定完成后, 将战略内容转变为现实的过程。战略实施也就是战略方案的执行, 是战略付诸实践、产生现实成效的过程[4]。特色战略的实施要抓住以下五个方面:

1. 分解目标、任务, 明确各自的责任。在战略实施过程中, 直接实现战略的整体目标是不现实的, 要把整体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分解, 具体到战略计划中的每一个年度, 制订每一年的工作计划, 这样执行起来才能更有效率。另外, 学校在战略实施过程中起到统领全局的作用, 具体的任务应该分配到学校的每一个单位, 明确各自的责任。

2. 优化资源配置, 保证战略重点。保证战略实施的重点是战略实施的核心。任何学校的资源都是有限的, 要想实现学校的优势发展, 就必须对有限的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 以发挥资源的最大优势, 从而实现战略优势。例如: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为保证学校发展的优势, 吸引生源, 与企业合作设立了“订单式”培养的广东中旅班、蓝盾信息安全班、思科网络班等三十多个企业冠名班级, 按照企业人才需求进行定向培养, 从而形成学校的知名专业, 以此为依托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

3. 优化组织结构, 推动战略实施。为了保证战略实施的顺利进行, 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学校组织结构, 以提高战略实施的效果和质量, 一旦不能适应, 应该对学校组织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首先, 决策机构要精简、高效, 在特色战略实施过程中如有问题, 要能及时而高质量地解决, 以推进战略的实施。其次, 要以特色战略为核心, 突出学校特色, 调整相应的部门结构。要加强教学、科研等学校核心部门的力量, 保证特色战略的实施。例如: 黑龙江东方学院, 为了适应学校的发展, 构建了行政系统、党委系统、教职工代表大会系统和学术系统有机融合、各司其职的“四位一体”法人治理结构, 建立现代民办大学组织管理机构。

4. 完善相应的制度、机制, 加强执行力。特色战略制定需要强有力的执行力, 否则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要想提高战略实施的执行力还需要相应的制度和机制的支持, 如建立战略评估制度对战略实施的过程进行评估和监督。

5. 加强战略领导, 推进战略管理。高水平的学校领导是学校的灵魂, 任何好的学校都离不开有力的战略领导, 如北京大学的蔡元培、清华大学的梅贻琦、南开大学的张伯苓、浙江大学的竺可桢等。加强战略领导既要建立好的制度, 让高水平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 也要加强对领导的学习和培训, 在实践中不断提升领导的战略领导力。

( 三) 特色战略的评估

战略评估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战略实施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行为, 目的在于取得有关方面的信息, 做出决定战略变革、战略改进和制定新的战略的依据[5]。从本质上讲, 战略评估是对战略实施的情况进行评价, 以对战略实施采取相应的修正或调整。战略评估主要包括检查战略基础、衡量战略绩效、对战略进行修正和调整。

1. 检查战略基础主要是对战略制定中的环境分析、战略制定过程、战略目标的实施措施等进行评估。首先, 是对战略内容的完整性进行评估, 一般完整的战略内容包括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实施、战略阶段等部分。其次, 是对战略制定方法的科学性进行评估。战略关系到学校的前程和未来, 制定的方法必须要科学合理。最后, 是对战略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实施的战略要确实推动学校的发展或提升学校的竞争力或提升了人们对学校的认可度, 这才能称得上有效。

2. 衡量战略绩效, 即用战略绩效评估战略实施。战略绩效评估的程序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一, 检查战略总目标是否科学合理地分解到年度和学校的具体单位, 这种分解是否符合学校发展的实际。第二, 根据战略目标、任务, 制定评估的指标体系。绩效指标体系应该包括学校内部绩效指标、学校外部绩效指标和运行绩效指标等三个部分。第三, 采集信息。根据制定的评估指标体系对所需要的相关信息进行搜集和整理。第四, 用搜集到的信息评估指标。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 将其与制定的评估指标相对照, 对战略目标和任务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 得出相应的结论。

3. 对战略进行修正和调整。战略具有外向性, “其着眼点在于使学校与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协调一致”[6]。学校的发展与学校所处的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由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学校内部资源的不断更新, 因此, 决定了学校的战略也不能一成不变。要根据战略检查和战略绩效评估所反馈的结果, 结合当前学校发展的实际状况, 对学校战略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调整。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多元化的发展, 民办高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寻求自身的办学特色、实施特色战略是其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刘献君.高等学校战略管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74-76, 113.

[2]谭德明, 邹树梁.地方高校特色发展战略研究——以南华大学“核”特色战略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0 (9) .

[3]教育部发布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news.xinhuanet.com/edu, 2013-08-17.

[4]高洪源.学校战略管理[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8:92.

[5]陈振明.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167.

高校战略规划 篇9

一、基于高校发展战略的财务分析

高校财务制度包括高校事业发展和预算执行、资产使用管理、收入支出和基础设施变动, 以及财务管理状况、存在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高校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运用自己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获得最佳的办学效益, 全方位开展社会服务, 创办高水平、高效益的大学是高校财务管理努力的方向。高校必须对自身的办学效益进行分析和研究, 构建与之相适应的高校财务制度。

高校财务制度与高校发展战略存在着辩证关系。一方面高校发展战略决定所需财源的数量与规模, 同时也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手段和机制;另一方面, 财务管理制度对高校发展战略也起反作用。适合高校发展战略目标的高校财务制度, 能够促进和保证高校发展战略的实现;脱离高校发展战略目标的高校财务制度, 就会在高校发展战略目标实现过程中不能提供充足的资金保证, 延缓战略目标的进程, 阻碍战略目标的实现。高校财务制度是在充分估计影响高校长期发展的内外环境等基础上制定的指导高校财务活动的总规则和总原则, 是实现战略目标的资金与资源的保证。特别是在财务中长期预算编制过程中, 获取的信息通常对于整体战略的可行性起着重要的论证作用, 高校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对战略进行及时调整, 以确保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

1. 高校发展战略分析。

一个目标明确、立足于现实的战略是高校和谐发展的保证。高校发展战略确立了高校的发展目标与办学方向, 包括办学条件、办学规模、学校特色、学科规划等。高校应在整合现有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基础上, 做以下分析:一是分析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数量、质量;二是分析未来高校可获得和支配的资源的总量;三是将本校现有情况与国内外同类型高校做比对, 分析本校优势及劣势, 确定发展方向;四是结合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等情况分析本校的适应度、增长度。因此要实现高校的发展战略, 就要对高校财务资源进行战略思考, 在此基础上确定构建高校财务制度的具体要求。

2. 高校财务环境分析。

对我国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环境分析是高校财务制度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分析与评价可以获取未来可能对高校财务管理产生的信息。通过内部环境分析, 可以明晰高校内部各权利主体之间的关系;在高校内部权利配置上, 可以明确规定学术组织在教学、科研等学术领域的决策权与管理权以及在财务管理中一定的权力, 制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通过外部环境分析, 可以明晰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性。利益相关者的投入和大力支持是高等院校战略成功的关键。高等院校的领导和规划者要能够识别学校的利益相关者, 在战略管理过程中, 重视和发挥包括政府和社会各界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作用。

3. 财务预算分析。

高校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要进行具体的财务资源存量分析、预测需求及供给分析, 并通过以上分析来明确高校现时的财务资源状况、未来财务资源需求变动和供给情况。应将高校的财务资源状况与高校发展战略目标所需投入做相应对比, 以找出差距。针对战略目标的具体需求制订一系列的高校财务控制方案, 确保高校未来财务资源满足高校的战略需求。

4. 制度架构的开放性分析。

制度的完善是一个动态过程, 高校发展战略规划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 必须根据环境的变化及自身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和修订。由于高校财务制度一般是基于目前的实际和对未来状况的预测制定的, 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与预测不相符的情况, 最初制定的制度不可能一劳永逸。因此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控制评价体系, 通过对高校财务制度的分析、实施情况的控制与反馈, 做及时调整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保证高校财务制度与高校发展战略目标的一致性, 保证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目前我国高校财务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高校财政拨款模式的特点。

2003年以来我国高等学校绝大多数实行的是“生均综合定额+专项补助”预算管理方式, 这种管理模式的提出是对过去“生均公用经费定额+人员经费+专项补助”的进一步完善。它的设计原理是将学校合理性正常运营支出平均分摊到每个学生身上, 按在校学生人数进行补助。专款项目的安排仍然是根据学校的学科建设水平、科研实力、基础设施修缮改造的需要并考虑前一年的拨款规模进行确定。此种管理模式取消了对学校人员经费必保的补助政策, 引入合理的生师比修正系数, 促使学校从精简教职工队伍入手, 调整支出结构, 更高效地使用教育资金。同时将同类院校进行归并, 实行相同定额, 促使同样办学规模、支出额度高的学校学习他校先进经验, 压缩不合理支出项目。在这种预算管理方式下, 关键是对生均综合定额的合理确定。目前生均综合定额的确定, 是以承认各校实际支出规模为基础的, 虽然维护了各高校现有的拨款水平, 但不利于学校挖掘潜力, 多渠道筹措教学经费,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也不利于创新的形成和特色的保护。

2. 高校财政拨款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 生均综合定额含义模糊, 内容不统一。由于生均综合定额是在生均运营成本的基础上测算出来的, 而支撑运营成本的经费来源, 既有财政拨款、又有学校的事业收入, 甚至还有和学生培养没有直接关系的离退休人员经费拨款。所以现行的生均综合定额并不是财政正常经费的拨款标准。

第二, 绩效拨款的力度不够。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 高等教育经费使用的效率和责任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世界各国开始进行的财政拨款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把产出或绩效拨款机制引入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中。以产出机制拨款的目的是激励大学提高教育质量, 使更多的注册学生完成学业, 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但是, 目前绩效拨款模式在我国政府对公立高校拨款中, 据笔者调查很少使用, 甚至根本就不涉及。当然这种方法存在着相关绩效指标定性标准不易把握和难以量化的客观因素。

第三, 正常经费公式拨款参数过于简单。虽然“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的拨款方式, 扩大了各院校使用经费的自主权, 也照顾到了学校的特殊需要, 在鼓励学校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 由于经费确定的主要参数是生均支出综合定额, 计算正常经费总额的自变量是在校生人数。操作方法简单易行, 与“基数加发展”模式相比, 在透明度和公正性方面也有改进。但是, 其缺陷也十分明显:一是它在生均支出综合定额的确定上, 是以前几年的生均综合支出水平、经费开支情况为依据来确定的, 这在客观上承认了历史支出的合理性, 掩盖了历史支出中存在的问题;二是未能反映出高校的实际成本行为, 也未能反映出高校之间的差别, 尽管已经考虑了学科门类之间的差异。更为严重的是, 该模式把在校生数作为唯一的自变量, 受经济利益驱动, 高校盲目扩大招生规模的现象便在所难免, 同时在专项补助经费的核定上依然没有脱离“基数+发展”的思维定式。对国家来说, 这种拨款模式失去了政府在经济上对高等教育发展实行宏观调控之功能, 造成了资源利用的浪费和效益的低下。

第四, 正常经费和专项补助的结构不合理。高校正常经费是指为保障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正常运转、完成各项任务而拨付的财政补助收入部分, 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两部分。专项补助是指高校为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 在基本支出经费 (正常经费) 以外编制的年度项目支出计划。根据定义, “项目支出”应该是基本支出的有益补充。可实际情况是由于受综合定额的限制, 基本支出经费总是数量有限。近些年来, 财政状况比较好的省份和部门 (教育部) , 由于受名义上的生均综合定额标准过高的影响, 财政部门在调整生均正常经费拨款标准上顾虑重重, 谨小慎微, 财政资金只能在项目支出上加大投入的力度, 导致项目支出与基本支出之间不相匹配, 又加上执行过程中因基本支出经费不足无法解决, 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都被挪到项目支出中申报专款, 使得项目支出额度越来越大, 占总经费的比重也越来越高。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比例的悬殊, 使财政拨款结构严重失衡。项目支出投入越多, 固定资产数量增加就越多, 如设备、公共设施、实验室、房屋等需要进行维护、维修和运行的成本需求也就越大, 造成基本支出经费不足问题恶性循环, 再加上项目经费在使用过程中不可调节的要求, 使得高校校长和教育主管部门对高等教育经费使用的自主调节无能为力, 宝贵的高等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令人堪忧!

第五, 高校预算管理缺乏科学的绩效考评机制。目前高校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年度收支计划, 其预算管理只限于年度预算, 没有与高校发展战略相匹配的中长期预算;预算内容也没有涵盖资本支出预算部分, 很难将高校的业务活动、筹资活动、资金运动进行统筹安排, 无法保证资金使用的计划性, 不能从整体上统筹安排、调度资金, 使相对有限的教育资金向教学、科研等方向合理倾斜。高校预算管理缺乏科学的绩效考评机制, 传统上, 对教育经费使用的评价与其他公共支出的评价一样, 重经费申请和资金到位后的预算分配、轻资金使用和使用后的绩效考评。在资金使用的过程管理中, 关注过程而忽视结果。

第六, 高等学校会计核算制度无法满足利益相关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高等学校已从政府公共部门的组成部分, 逐步变成了面向市场经济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教育经费也从单一的财政拨款, 过渡为以财政拨款为主、依法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的新格局。由于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利益相关者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 都希望拥有参与学校决策和对运行情况进行监督的权力。政府作为高等教育经费的主要提供者和社会公众利益的代表, 为了保证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宏观调控目的的实现和监督机制的有效实施, 除了要了解经费的收、支、余等传统的财务信息以外, 还需了解学校存量资产的状态、使用情况, 真实的负债情况和各项支出所产生的效益以及所有可能对大学决策、激励、约束产生实质性影响的会计信息。作为直接培养成本承担者的学生家长, 出于对受教育者未来收益的关注, 必然想知道高等学校提供高等教育劳务的规模和水平, 以及直接教育成本占培养成本的比重。广大教职工作为大学办学效益法定的内部监督者[1]和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 单位的得与失、能否可持续发展均与他们息息相关, 对于他们来说财务信息的公开至关重要。商业银行作为大学的债权人, 为防范贷款风险, 必然要求大学的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制度, 能够披露反映大学可持续正常运行、真实负债情况和偿债能力的财务会计信息, 以满足其对大学的运行状况和财务状况进行判断, 并做出信贷决策。但是在传统的高等学校财务运行模式下, 资金活动遵循的是“接受拨款-分配使用拨款-再接受拨款-再分配使用拨款”的循环模式,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设计 (有的地区干脆就直接使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 只是为了满足国家的宏观调控和财政预算管理需要, 仅侧重大学预算资金的收支和结存的核算, 缺乏对大学固定资产及其使用情况、真实的负债情况和各项支出的效益等有关信息的披露[2]。因此所得的财务信息, 无法满足高校利益相关者的需要, 改革势在必行。

三、高校财务制度安排设计

1. 改变现有的财政拨款模式。

改变现有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 架构隶属于人民代表大会的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机制。鉴于我国目前是以公立高等教育为主要形式的国家, 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主要功能是资金筹措功能, 它直接反映政治、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客观要求, 随着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变化而不断做出相应调整。在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中, 政府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当然政府拨款也体现了政府发展高等教育的政策导向。由于高教财政拨款既是高教事业发展的重要财源, 同时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实施高教政策、对高校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经济杠杆, 涉及高校与政府双方的责权关系, 因此, 在确立高教财政拨款制度时, 为了兼顾双方的利益, 充分发挥高教财政的效益, 我们建议改革现有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 将高等教育经费按功能分为:基本运行拨款、特色办学拨款、竞争性拨款和发展拨款等四类。其中:基本运行拨款主要用于必保人员、后勤必保公用和基本教学运行;特色办学拨款, 按学科特色、水平和层次确定;竞争性拨款, 主要用于对特色科研和教育教学研究等经费的划拨, 建议采用市场化的招投标方式确定;发展拨款, 主要用于办学资本性投入和设施的维护。

为了确保教育经费拨款的公平性, 考察国内教育经费拨款的成功经验, 我们建议拨款采用公式法比较符合讲求效益的实际。拨款的计算应尽可能使用详细、可靠、不易被学校操纵的并足以能区分办学层次和水平的变量和因素。拨款的决策机构既要独立于政府的职能部门, 保护大学的办学独立性, 又能执行政府的意志, 体现纳税人对教育的要求, 根据我国的国情这个决策机构应该隶属于中央和各省级人民代表大会。

2. 实行全面的预算管理体制。

第一, 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全面预算包括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财务预算, 是指将整个高校的财务收支列为管理对象, 统筹安排高校财力、物力及人力资源, 并将预算指标与战略目标、业务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 实现高校资源优化配置,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3]。全面预算把高校的业务活动、筹资活动、资金运动纳入统一计划中, 将高校总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到各部门, 明确各部门的权责划分, 促使各部门在完成总目标过程中相互协调, 实现高校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优利用, 促进高校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第二, 合理编制中长期预算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控制与管理。合理编制高等学校中长期预算是确保学校长期发展战略得以实现的重要措施。高等学校的中长期预算除了要对基于长期发展战略的事业运行所需资金进行计划安排以外, 还要对诸如资本性支出等投资性资金的筹措与使用做出合理的安排;不仅要编制综合性的财务预算, 还要编制用于控制现金流的资金预算, 以保证长期资金的使用效益。预算的编制既要注重层次, 又要考虑执行的先后顺序。在层次上预算不仅要有学校预算还要有部门预算。在时间性上, 中长期预算要通过具体的年度预算加以落实。

在预算的具体编制和执行过程中, 要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其一, 要把握好时效性, 学校的部门预算应于年终前完成下年度的收支预算, 且学校预算要力求和学校的年度工作计划同时出台。其二, 预算批准后应具有足够的执行刚性, 一般不能随意更改, 应严格控制无预算或超预算项目支出。其三, 预算编制应遵守“收支两条线”和积极稳健的原则要求。学校的各项收入全部纳入收入预算, 学校的各项支出全部纳入支出预算;收入预算要积极稳妥, 真实可靠;支出预算要量力而行, 统筹兼顾, 厉行节约, 避免赤字。其四,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 学校财务部门要按计划安排资金, 对经费的使用要分类指导, 并按管理授权分层控制、全程跟踪, 及时对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要定期向校领导提供财务信息、分析报告、预算执行情况及建议, 校长则应根据财务部门提供的情况, 平衡各部门的收支情况及时发出修正指令, 使预算控制达到最佳效果[4]。

3. 改革高等学校会计核算制度。

大学会计改革的基本思路建议如下:第一, 扩大大学会计信息的服务范围。对于会计的目标, 不论是“受托责任学派”还是“决策有用学派”都要求会计核算要能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及时、准确、高质量的财务信息。然而长期以来, 大学作为政府部门的组成部分, 其会计核算目标只强调为预算管理服务, 是预算管理的工具, 对事关学校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资产使用情况、存在的问题、学校的债务规模和资金的使用效益等均没有反映。大学作为依法自主办学的利益相关者组织, 其管理者如果不能准确知晓所管理大学的资源总量、状态和品质, 那么他们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 也无法预测大学未来的发展;其他利益相关者如果不能及时准确地取得有关影响大学运行、决策、激励等方面的财务信息, 他们也就无法对大学的运行进行有效监督, 这样, 大学的目标也就难于实现。因此, 扩展大学的会计目标是改革高校会计核算制度的前提和基础。第二, 引入权责发生制的会计确认原则。我国现有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 但经营性收支业务可采用权责发生制。”也就是说, 权责发生制原则只限于生产经营性收支业务, 而作为事业单位的大学, 其主要业务活动则采用收付实现制的收支确认原则。正是基于收付实现制的核算原则, 大学的固定资产也就一直没有计提折旧。这种做法造成了大学资产信息的严重失真, 不能真实地反映高校的资产状况, 无形中夸大了高校的资产总额。作为净资产的固定基金也严重不实, 会计信息的衡量失去了应有的客观性。而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来进行高等学校的收支核算, 高校的财务报告就能全面地反映各个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和高等教育劳务的成本;也将使大学会计报告更加完整, 便于进行绩效评估;也能促使学校更加注意对设备资产的使用管理和维护, 更有效地进行预算分配, 实现收入和支出在各个期间的平衡;还能明确学校当期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2]。第三, 改进大学会计报告体系。在权责发生制会计确认原则的基础上, 改变学校会计报表只提供给政府有关部门的单一用途, 实现大学的会计报告向学校的利益相关者提供及时的财务信息。改进以后的会计报告体系应能够做到: (1) 及时提供当期经费收入、支出和结存情况, 以帮助利益相关者了解大学的运行情况; (2) 准确反映费用情况和培养成本的水平, 便于学校管理者进行合理的决策和调整, 便于教职工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评议; (3) 及时报告校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 便于债权人和教职工对学校发展前景做出预测; (4) 将核算系统与预算控制系统进行有机整合, 并与现金和债务管理相结合, 以全面综合地反映学校财务运行状况; (5) 利用报表附注充分披露非现金资源的信息, 特别是对会计报表使用者解读报表重大影响的信息, 如或有负债、人力资本等, 以帮助会计报告使用者正确使用会计信息。

4. 实施财务综合绩效考评。

高等教育具有“拥挤的公共产品”的特性, 是准公共产品。其公共性表现在高等教育可带来明显的社会效益, 对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民族素质、提升高校办学水平、满足聘用单位更高的要求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受益者是国家, 是整个社会;而其私人性则反映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一般都能获得较高的收益, 并且具备较强的社会竞争力, 使受教育者本人及其家庭受益者。

教育成本由政府或者纳税人、学生、学生家庭、教育捐助者承担。成本的承担者要求资金的支出能够更加有效率;对于基于绩效的财政拨款, 如专项拨款、科研拨款等, 在评估结果上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是很重要的一项。进行财务绩效考评不但能保证优势学科的教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 促进高等学校办学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紧密结合, 从而避免经费投入的过度分散而造成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作为提供准公共产品的高校, 不仅要注重社会效益, 还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 注重资金的使用绩效。

随着高校财务管理体制对高校发展战略影响的日益加剧高校财务制度安排作为其中的关键环节, 必须以高校的战略为导向, 从而确保高校财务管理的各项职能活动都能为战略实施创造价值。基于高校发展战略目标的高校财务制度安排能够为高校发展战略实施提供监控信息, 学校高级管理层会同有关部门应能通过整理反馈回来的信息, 将实际绩效与控制标准对比, 分析和评估实施的偏差, 对战略规划中不适宜继续实施的部分予以重新修正, 并调整增加符合新的有利于战略规划实施的部分。因此, 高校应当建立基于战略目标的高校财务制度安排, 以确保战略规划的协调性、高效性和可持续性, 实现预定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Z].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九届十二次会议修订.

[2]唐宁.大学治理与大学会计改革[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2) .

[3]陈明风.关于高等学校全面预算管理的探讨[J].会计之友, 2008 (06) .

地方高校文化构建战略选择 篇10

高校文化是一种崇尚学术自由的文化, 是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的文化。学术自由是所有高校孜孜以求并赖以立足的最为宝贵的根基, 学术自由文化是高校文化的重中之重, 在文化建设中得到普遍重视。

1. 树立独立思考精神, 提高地方院校精神文化品质。

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求是的态度是提高地方高校精神文化品质的核心所在。独立思考, 即遇到问题, 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得到真正答案, 形成独到的见解。即不受外界的左右, 信奉并遵循事物的科学发展规律。独立思考是地方院校精神文化的核心, 是文化创新的前提, 也是地方院校保持自身特有文化品质的必然需要。因而, 地方高校应拥有学术权, 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自由表达的权利, 能够自主办学, 使教师能在自己的学术研究领域内自由地进行研究。

2. 明晰学术与行政权责, 形成地方院校学术自由乐园。

高校最重要的权利是学术权利, 学术独立与自由是高校文化构建重要目标。当前支配地方院校运转的不是学术权力, 而是行政权力, 学校全部办学资源都掌握在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和行政管理人员手中, 教学及科研受制于行政管理部门和行政人员的命令, 导致行政权力的泛化, 行政权左右学术权, 官本位思想泛滥, 高校文化中学术独立自由精神缺失。为此, 政府部门及高等教育的管理者, 应抓方向性、原则性工作, 为地方院校的个性化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氛围, 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激励机制, 发挥平衡、规范、引导职责和服务扶持作用。在高校内部做到去行政化, 明细学术和行政的权利与责任, 改变原有行政命令压倒一切的行政化现状, 建立健全学术委员会制度与职责, 实现学术权力核心化, 形成学术自由的风尚。

3. 远离文化功利化, 建造地方院校高雅学术殿堂。

由于缺乏制度保障, 经费投入不足, 我国地方院校普遍存在功利主义现象。许多地方院校追求院校排名, 急功近利, 存在学术腐败现象。学校在文化建设只停留在组织有关活动、打造建筑风格等形式, 忽视文化内涵建设, 文化功能没有充分显现。致使学术上过于强调实用性, 创造性枯竭。为改变这一现状, 高校在发展与建设中找准定位, 去功利化;培养学术道德;健全学术监督体制;实行地方院校学术自治, 实行教授治校制度, 改革教师聘任制度, 重建学术规范, 通过多种激励机制, 提高学术水平, 形成良好的学术声誉;改变现有人才培养模式, 激发学生从事学术科研的兴趣, 培养科研能力;锻炼学生的基本的学术研究能力, 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 培养创新人才, 提高办学质量, 正确处理学校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有效发挥高校文化的社会功能。

二、区域互动战略:立足区域资源, 打造优势文化

1. 利用区域资源, 开展科学研究。

地方高校科学研究应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出发, 从地方历史文化遗产和资源利用开发着手, 关注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趋势, 为地方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撑, 对地方发展产生辐射带动作用, 达到高校与地方共同发展目的。例如在经济领域, 地方高校可以按照地方产业发展规划, 依托地方资源, 将研究领域设定在地方传统的产业及新型的龙头产业产品的科学技术研发方面。

2. 发掘区域资源, 创新学科建设。

地域的文化、自然、经济、人力资源都可以作为地方高校建设特色学科的重要教育资源。利用区域资源建设的学科具有不可替代性, 不仅可以促进地域文化经济的发展, 还有利于地方政府增加对高校的投入、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毕业生在本地区的就业, 并能提高学科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扩大地方高校的影响力。例如高校在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方面, 充分利用丰富的区域人文资源、地理资源、旅游资源, 重点建设具有地域特征的文艺学、历史地理、区域经济学和旅游学科, 能进一步研究地域文化, 形成高校自身文化特色。

3. 立足区域资源, 提高人才培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指出“优化结构办出特色。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 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根据地方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进行地方高校的专业设置的调整、招生计划的制定、人才培养规格的确定和人才培养计划的设计等, 使其更加科学合理, 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性人才, 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 设置与地方支柱产业和资源优势相匹配的学科专业, 采用企业中的骨干分子现场作业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为学生提供仿真的成长平台, 培养出真正的应用性人才。

4. 依托区域资源, 服务地方社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指出“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全方位开展服务。”地方高校依托区域资源, 与地方社会各部门之间, 通过教育教学活动、科研活动等建立密切联系, 在促进自身合理、健康发展同时, 也为地方提供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 促进了区域的快速健康发展。

三、文化借鉴战略:科学对待外来文化, 推进文化创新发展

随着信息化发展, 世界各国之间文化交流与碰撞日益频繁。我国高校文化在文化背景上有别于其他国家文化, 在发展方向、建设重点、策略手段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 面对国外文化及高校文化, 地方院校文化建设必须遵循扬弃、创新与发展、立足实际的原则对外来文化进行审视、思考、规划和设计, 通过分析、过滤、借鉴和吸收, 加强与国外高校文化的交流, 按照自身特色, 移植转化, 抓好特色文化建设和优秀文化转化, 形成新观念、新思潮。在文化具体构建中, 要注重交叉融合的多元文化发展;注重高校文化主体的构建, 即注重校长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教职工文化构建中的责任担当、大学生文化修养的提升;注重高校文化理念的培育, 培育具有创新能力人才、具有审美与力量的校园文化;注重加强文化载体建设, 加强高校文化物质与文化传播载体建设, 促进高校文化与当地社会文化的融合, 彰显高校文化特征。

四、特色化战略:发扬传统、改革创新, 铸造自身个性文化

1. 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积淀文化特色。

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组织机构, 是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具有超时代的魅力, 对于提高师生的思想境界, 开阔思路, 增强审美能力, 陶冶性情, 培养高尚情操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个性文化的建设实践中, 高校要引古观今, 积极挖掘自身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当地社会文化特征, 设计、建造一批具有学校特色和当地社会特点的人文历史景观, 形成独特的校园物质文化, 通过建筑的结构、造型、布局等使高校师生真正了解中华文化求新求变、生生不息、兼收并蓄、博大精深的文化特征, 深刻体会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创造力、生命力、感召力和凝聚力, 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 深化教育改革, 彰显地方院校文化个性。

针对地方院校的校风、教风和学风都存在的问题, 及其引发的文化活力的丧失和功能的腐化, 地方高校必须统一高校文化建设的认识, 纠正建设中存在的思想问题 (明确文化建设与高校教育目标的正确关系, 明确文化构建主体的认识, 明确各层面文化构建的关系) , 深化教育改革, 促进文化和谐发展;重建地方院校的精神家园, 加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创新地方院校的管理体制, 优化文化软环境。

摘要:地方高校发展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其文化功能凸显。而目前, 地方高校文化建设中面临诸多的困惑, 致使其文化发展偏离了正确方向, 文化功能发挥失效。为此, 选择科学的文化构建战略尤为重要。改变原有地方高校文化构建范式, 实行学术治理、推动校地互动、采取文化借鉴、走特色文化发展道路是高校文化发展及其功能发挥的有效战略。

关键词:地方高校,文化构建,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1]马洪丽.地方高校特色文化的缺失及其建构策略[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4 (5) .

企业人力储备的高校实践基地战略 篇11

关键词:企业人力储备;高校;实践基地;战略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32-0003-03

近些年,伴随着社会形势的变迁与发展,人力储备问题引起了企业的高度关注。高校实践基地是企业人力储备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在现实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培训教学、社会服务、科研管研是企业教育培训中心的几项基本职能。而且在实际中,这些职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例如,如果没有培训教学,那么科研管研也就失去了对象,其实效性也会大打折扣;而如果没有科研管研,那么培训教学就容易缺乏创意或新意,其有效性也会大大降低。由此可见,培养人是企业教育培训中心的本质所在。通过教育培训,旨在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改革,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结合马钢公司分析了企业人力储备高校实践基地建设的策略。

1 企业人力资源储备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储备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人力资源储备一直以来都是现代企业追求持续经营与发展而长期研究的课题之一。所谓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若从微观意义即从企业的角度上来说,人力资源是指能推动企业全面发展的员工的能力。根据企业自身发展情况以及所处行业,来对企业人力资源储备进行有计划的规划,储备什么类型的人才 (技术型还是管理型),什么阶段开始储备,采取什么方式储备。企业人力资源的储备是一个优化人才结构、优化人事配合、吐故纳新、实现内部人才有序流动的过程。人力资源储备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管理与技术相结合的重要关键。只有良好的人力资源储备规划,才能在企业技术需要人才的时候进行人才补充。避免企业出现人力“饥荒”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因此,企业人力资源储备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我国很多企业出现人才断层现象严重,尤其是一些人才流动性较大的行业,企业不能及时招到或找到职位空缺的合适任职者,或是等到企业要发展某一产业、某一技术时才急于向人才市场招聘,这样就造成了企业人力资源的不稳定,使得经营环节中各个节点的工作难于顺利开展。同时对于企业的成本控制也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因为人员离职及招聘会造成企业相当大的成本支出,包括离职成本、重置成本、招聘以及培训与开发成本,尤其是核心员工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离职,企业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企业必须对人力资源储备进行战略性的规划,通过各种途径保持企业人力资源的相对稳定,以此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支出,并及时应对人才危机。

2 企业人力资源储备的主要形式

2.1 多渠道开发人才储备

多渠道选才按人才来源方向可分为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但主要是企业立足于人才市场,通过外部人才的引进,补充新鲜的血液;外部招聘的渠道通常有招聘广告、职业介绍机构、大学校园、网上招聘及猎头公司等。外部招聘人才,有利于企业解决人才短缺特别是高层次的技术、管理人才短缺的燃眉之急,有利于新的经营理念和创新思维的产生。外部招聘人才,同样应遵循“适才”观点,企业不一定要选聘最好的,但一定是最适用的,只有招聘来的是合适的人才,才能为我所用。而如果招聘的人才不适合,则会浪费企业资金,增加企业运行成本,造成很大的损失。而“外才”若能为我所用,就必须打破国企传统的用人机制,制订一系列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2.2 加强企业内部人才提升

企业内部人才的发现是企业人才储备的重点,如何发现企业内部忠诚度高、素质高的人才,尤其是忠诚度高的人才是企业人力资源储备工作中较为重要的一环。因为技能是可以后天培养的,通过在职人员自我推荐、企业选拔等手段实现员工职位的晋升及再培训是实现企业内部人才竞争和人才发展空间扩展的首选。通过在职晋升过程,一方面,检测员工技能面、知识面、态度面是否符合企业或者岗位的要求;另一方面,在这样的过程中,员工和企业达成了共识,即组织要求、岗位要求与员工个人发展期望合二为一。同时由于企业内部的晋升,减少了人员进入工作后对人员及工作岗位熟悉的过程,增加了工作效率,变相的也节省了企业人力成本。

2.3 加强企业培训

企业培训方式是企业培训工作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企业培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方式:

①企业内部培训。在培训的问题上,企业存在着一种矛盾思想。一方面,它们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需要不断提高员工的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道德素质;另一方面,它们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经济效益,而不断压缩培训方面的费用支出。为此,它们多是选择自主的内部培训。在实际中,有些企业还专门成立了培训部门,对企业员工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

②企业与高校合作培训。高校在培训方面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使得许多企业选择了与高校联合培训的方式。这种联合培训的方式又包括两种形式:一是高校为企业开设专门的培训课程,这不仅有利于拓宽高校的资金链,而且有利于增强企业培训的实际效果,能够实现双赢局面。在现实中,有些高校甚至还为企业培训专门提供了学位,如企业的MBA等。二是企业与高校合作培养项目,如联合培养本科生或研究生等,为企业不断输送专业人才。在联合培养方式下,学生既能够掌握高校教授的各项专业知识,也能切身体验企业带来的专业实践,可以迅速成长为企业所需的合格人才。而且,学生通过培训,既为企业解决了实际困难,也拿到相关的学位证书,对自身也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③企业开设专门的培训学校或培训机构。这种培训方式是以上两种企业培训方式的有益补充。但是,这种培训方式对资金要求较高,需要企业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因此,在实际中,这种培训方式远没有以上两种普遍,但其功能和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

3 企业人力储备高校实践基地建设是个系统工程

系统的观点是我们全方位做好各项工作的有力保障,是找准工作基点的方法,是解决工作中各种问题的有效手段。近几年来,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方向具有极大地不确定性因素。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和实践基地,都处在改革发展与实践创新的关键时期,科研管理工作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分析科研工作面临的形势,有助于我们确立目标,抓住机遇,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自信心。认准高校实践基地的系统性,才能进行全方位分析,确保科研工作顺利的进行。

从宏观形势方面来分析,中共中央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充分体现了干部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和前瞻性的统一。在未来的十年,对干部的教育改革进行了全面规划,充分体现了重点论和系统论的统一。在中共中央颁布的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中,不仅对干部教育体制的完善、教育体制的改革给与了既重点又系统的部署,对教育培训改革的指导思想、重要性、遵循的原则、改革的目标、教学体制和实践体制的创新、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训的内容做出了统一系统的规划,规定了增强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的实用性、针对性为主要工作目标,并且提出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改革创新和教育科学化的新任务,同时提出了进行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的关键环节和重点方面,对培训的内容做出了相应的调整。赋予了党校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光荣称号。除此之外,在“十二五”规划中,进一步的强调了职业教育对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从企业方面来分析,马钢公司作为全国工业化和信息化统一结合的试点企业,正处在改革发展的阶段中。新时期内,马钢公司的发展目标在于提升企业科学化的管理水平和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对此,科技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具有极大的提升空间。马钢企业作为模范的企业高校实践基地,其在教育教学体制和教学管理模式上都具有特殊性。出现这些特殊性的原因有多个方面,一方面在于其与企业的发展历史和企业文化有关;另一方面在于,企业较早的走向了竞争激烈的市场,在不断改革创新中逐渐形成的。专业化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主要手段,强调专业、精干和集中的要求,以适应企业的专业化管理发展的要求。随着马钢2000年为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对企业内部管理体制进行了几次大的调整,经过几次大的整合,初步形成了企业层面上融党校、管理学院、培训部和其他几块培训资源于一体的教育培训大格局,确定了马钢教育高校实践基地“职业教育、企业培训和科研开发与管理研究”的三大功能。

从培训中心与党校面临的形势任务角度分析,公司为我们制定了“职业教育、职业培训、管理研究和科研发展”三大任务,以企业发展方向为依据,加强培训教育的指导思想,掌握教育的基本原则,确认培训的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教育培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结合的原则;坚持改革创新、竞争择优的原则;在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训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做好培训资源整合工作,是为我们继续加大科研创新和开展管理研究奠定扎实的基础。高校实践基地在不断完善中优化科研管理体制过程中,使科研工作所需要的人才、专业等资源得到进一步整合,更好发挥科研中心“三个服务”的作用。

4 企业人力储备高校实践基地工程体系创建需要扬弃

系统具有层次性和结构性。系统工程体系的建设需要在不断扬弃过程中持续发展。高校实践基地的科研、研究工作在改革创新和支撑作用中是必备的,在系统工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要善于总结经验、取长补短。

第一,整合优化公司资源。在过去的几年里,公司成立了教育培训部门,将职业教育、企业培训和科研开发与管理研究作为教育三大职能,明确提出了我们要紧跟世界先进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先进企业的最新管理实践效果的要求;对公司存在的管理环节缺陷和一些重大管理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对公司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水平进行系统的诊断,积极引进一些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技术。因此,公司成立了管理研究部门,公司最高领导人作为部门经理,加上原有的信息管理部门和技术研究部门,对科研资源进行整合,完善管理体系,为科研工作开辟了新的道路。

第二,扩大新的层次范围,提升科研效果。科研效果主要表现在培训水平、教学质量和培训影响力等方面的提升。最近两年,中心科研工作坚持“为马钢服务、为培训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原则,不断拓展培训的层次范围。中心科研部门一共有76名教师在任职培训、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教学培训的同时,总共参加了45个教研项目,其中,国家级项目课题共有2个、省级项目课程有9个,市级项目课程有16个,除此之外,还有8个学校项目课题。目前,70%的项目已经结题,科研中心累计带来366.7万元的科研产值和经费。

第三,成果推广应用。高校实践基地紧抓应用型科研的特点,加大了应用科研的推广和服务的力度,对应用型科研不断改进创新。例如,公司自主研发创新的“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和管理协同信息系统”,应用到马钢公司的实际工作中后,对公司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对相关问题进行改进,并提出了及时的服务。同时又在其他公司和部门进一步的推广,以质量体系和优质服务,确保科研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在坚持科研强国的思想理念之下,科研创新成果不断显现出来。例如:参加多个国家级、省级科研研究;为公司和企业开发了多个试题库。广大教职工在开展科研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同时发表了多篇学术性的论文,并且编写的多本教研也得到了出版发行。在全市社科优秀成果的评选过程中,获得一等奖3个,三等奖5个。

从科研管理制度方面来分析,为了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科研中心修订和完善相关的制度规定后,保证了科研工作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并能够充分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例如:关于《高职国贸人才培养体系》课题的研究,该课题经过一年多的研究,不仅通过了各大高校和公司管理专家的评审,同时将科研成果灵活的运用到高职国贸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创新实践中,为社会各个领域和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和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根据科研中心“三大职能”“维修电工仿真实训鉴定软件”项目团队与高校之间建立合作关系,该科研成果通过了市鉴定部门和公司管理专家的审核,项目合作小组不畏艰辛,勇于探索,将仿真技术在培训、实训和技能鉴定中灵活的运用,填补了公司在这一方面的技术缺陷,同时也填补了冶金行业仿真实训鉴定的技术空白。为仿真技术与培训实践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在办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两个方面促进了科研培训教学工作。在过去的一年里有6个专业建设的仿真项目申请立项,科研项目研究小组是由一批技术强硬的专业骨干组成,为教职工的科研创新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该科研项目在全国范围内都处于领先水平。除此之外,激发中心教职工的科研积极性,不仅需要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同时还要增加对其的人文精神关怀。需要公司各级领导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完善制度和倡导奉献等方面营造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 赵瑞芹.企业人力资源储备的战略性思考[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3).

[2] 赵淑梅.新形势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探析[J].中国商界,2010,(8).

[3] 林勋亮.基于联合库存管理思想的人才储备与人才共享平台[J].现代管理科学,2007,(6).

高校战略规划 篇12

关键词:高校会计人才,培养国际化,“十二五”,战略规划

一、国际化会计人才需求背景

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 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必须要融入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潮流, 脱离世界贸易和资本市场而谋求自身较高水平的发展是很难实现的。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冲击下, 各国将出现国内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碰撞的可能, 特别在投资融资决策、企业并购等高端领域, 企业风险的共性和个性都暴露在国际经济的大环境下, 风险难以准确估量。这就要求我国加快推进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进程, 提高我国会计人员的国际化水平。

二、国际化会计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根据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和“十二五”战略规划对会计人才的要求, 一个高素质、高层次的国际化会计人才应具备如下几点特征:

1. 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

会计职业操守其实就是一个诚信的体现,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应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从某种程度上看, 由于会计行业的特殊性, 会计人员的职业操守决定着会计工作的质量。根据“囚徒困境”理论, 会计人员和监管部门由于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妥协, 不顾职业操守, 利用专业优势, 大肆造假, 最终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作为一名会计人员, 必须实事求是, 坚持会计准则和执业原则, 这样才能融入国际化会计发展潮流。

2. 熟练使用计算机处理业务, 具备逻辑分析能力

随着国与国之间的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信息处理和传递将进一步突破时间与地域上的局限。与此同时, 会计信息的网络化, 使得会计信息的输入、加工、处理和传递更加便捷, 国际化会计人才的工作也从业务处理转为数据分析为主。因此, 要求国际化会计人才能够准确判断哪些数据是财务相关数据, 哪些是不相关数据, 为企业发展提供可用财务信息。

3. 具备决策能力

如今, 企业管理将更加趋向于一种扁平式的管理结构, 在这种管理模式下, 需要会计人员更经常地参加到企业的经营预测和决策过程中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会计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会计人员已经由过去单一的“账房先生”发展到集会计、管理、预算、决算于一身的综合性人才。他们将不仅仅是为经营管理者提供预测和决策所需的财务信息, 而且要参与企业经营决策。

4. 具备全球化观念, 掌握双语能力

随着跨国经营的增多, 对国际化会计人员的双语水平的要求也相应提高。据麦肯锡公司研究报告数据表明, 英语能力低下是中国毕业生申请跨国公司职位失败的主要职业技能缺陷。会计作为一个服务岗位, 会计人员要有良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能简明扼要、准确地陈述问题和观念。为此, 国际化会计人员应具备扎实的双语能力, 才能无障碍交流。

三、我国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的具体构想

过去我国长期处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二元体制结构下, 高校在会计人才培养上缺乏动力, 同时, 高校国际会计人才培养在教学模式创新及教学目标等方面均显得落后, 阻碍了我国会计人才队伍的建设。为此, 改革开放以来, 高校的会计教育者越来越重视这一问题, 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从国际化会计人才需求的角度来看, 如何把专业教育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 培养具备国际化水平的会计人才, 一直是高校会计领域教育者不断思索的问题。“十二五”规划中指出:健全既具中国特色又有国际影响, 对会计教育和会计实务具有指导作用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因此, 我国应根据自身的情况, 既要吸取国外会计改革的“精华”, 又要对自己传统机制中固有的“糟粕”进行批判, 使之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

1. 重塑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关于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有一点需要明确, 会计作为一门注重实务的科学, 实践和经验固然重要, 但对于本科毕业生而言这并不是唯一要求。不同时期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有所不同的, 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借鉴美国的经验。美国在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上确定的是:建立健全会计人才供求双方的联系渠道, 使会计人才队伍供给者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状况, 订立目标。故此, 以经济全球化为特征的会计教育应多层次、分阶段地确定培养目标, 培养在能力、知识、语言等诸方面具备高品质的会计人才。

2. 创新学校教学模式, 突出实践教学

目前, 我国多数高校都采用学分制, 以教师为中心, 因此很多学生属于被动学习。我国高校教育应紧跟国际会计人才建设的潮流, 应创新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改变我国传统单一的“死记硬背”教学方法。“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以培养能力为主, 同时采用互动式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 多采用案例讨论、角色扮演、课堂报告或演讲等方式。在选择教学内容上, 高校应更加注重实践教学环节, 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如高校开设会计模拟实验课程中, 依托的可以是某一企业。通过指导学生了解归纳该企业一系列会计事项, 模拟企业在现实条件下正确规范地处理企业会计事项, 提高学生对企业财务会计事项的认识。

3. 构建以目标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我国教育部提出的“宽口径, 厚基础, 高素质”的现代教育理念, 会计教育亦应如此。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会计人才培养方式, 我国高校国际化会计课程设置应以目标为导向, 强调在会计教育中对会计人才能力的培养, 将国际化会计人才所需的素质和能力有效地融入课程体系之中。

鉴于我国会计教育的实际情况, 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应注重如下几方面:首先, 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 精简专业课, 合理界定各门课程的内容。其次, 重视学科的综合性和系统性。高校建设会计人才队伍, 不应局限于会计体系, 学生应注重多层次、多方面地学习, 如在学习数学、外语、计算机等知识的基础上也要关注市场学、经济学等领域。再次, 及时把握市场需求信息, 建立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平衡机制, 避免高校会计人才目标的建设与实践脱节。最后, 在高校的会计学习课程中增加国际化会计内容, 将教育国际化的思想和要求融入到会计教育中, 以适应“十二五”规划的要求。

4. 开展校企合作教育, 组建会计实践教学团队

“十二五”战略规划中明确指出我国高校会计人才培养应积极组建“政产学研”战略联盟。以高校为依托, 以产业为载体, 通过组建若干“政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中心, 发挥高校师资、科研、学科建设等方面的优势, 促进会计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良性互动。

目前, 我国高校会计教师队伍基本上是不允许教师兼任执业注册会计师, 故此不利于高校会计教师开拓教学视野, 提高创新能力。经验不足和能力不足已成为高校会计教育国际化的一大障碍。然而在美国, 高校则允许拥有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 这些兼职教师出外任职, 拥有丰富的实务经验。而国内高校中具备国际化会计教学水平教师比较少。在国际化会计教学师资培养方面, 可以采取校企合作和开展国际合作办学的方式, 鼓励教师开展国际化会计实践, 引入高素质人才和先进的教育机制。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和国际合作办学, 一方面引进涉外企业的高级会计人员, 另一方面教师到企业实践, 可以及时了解国际化会计理论、实务的最新动态, 提升教师团队的国际化会计理论及实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池国华.会计学专业质量评估现状与发展思路[J].财会通讯, 2008 (7) .

[2]许家林.论会计教育国际化的推进与运行[J].广西会计, 2003 (7) .

[3]李锋, 柴庆孚.会计人才能力现实需求与潜在需求调查研究[J].财会通讯, 2008 (7) .

上一篇:实践流程下一篇:宣传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