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观后感700字(精选7篇)
焦裕禄观后感700字 篇1
随着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继续深入,5月21日,__局全体领导和同志观看了《焦裕禄》影片,虽然今天已不是第一次观看,但影片里一幕幕生动的场景,一副副感人的画面再次使我心灵深处受到了震撼,让我对前辈们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群众满意才是唯一的标准的精神所感动。
学习焦裕禄同志,就是要学习他那种敢于吃苦,敢于奉献的精神。当组织上安排焦裕禄同志到环境、条件及其艰苦的兰考县任县委书记时,他没有任何抱怨,没有任何要求条件,而是欣然的接收了党交给的任务。在艰苦的自然环境和条件下,焦裕禄同志作为县委书记与兰考县人民群众一道,战斗在抗洪、防沙、治碱第一线。为了改变兰考的面貌、为了使三十六万兰考人民不再携家带小,流离失所,他坚守立尝以身作则、不怕吃苦,积极带领兰考人民,同三大自然灾害作斗争,一直坚持带病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共产党人,勤政为民,艰苦朴素,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
学习焦裕禄同志,就是要学习他那种敢于承担责任的精神。
“是我们的工作没有作好,对不起乡亲们。”一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一个共产党员忠于党,忠于人民,敢于承担的高尚品格。
学习焦裕禄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把人民群众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崇高精神。在电影里有一个非常感人的细节,焦裕禄同志在大雪纷飞的冬季,给两位老人送去了御寒的衣物和粮食,并且嘘寒问暖。当老人感谢动的流下眼泪时,他却说:“大娘,我是你们的儿子,是毛主席派我来看望你们的。”我们就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心里时刻装着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学习焦裕禄同志,就是要学习他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的伟大情操。焦裕禄同志曾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他不但是这样说的而且也是这样作的,作为一名县委书记,他和家人都本应该享受更好的待遇,但他没有,他把吴县长送来的大米送给了技术员;他把钱救济了困难群众而儿子没能吃上肉;别人送来的鱼他又让儿子送了回去…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共产党员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权力观,这也是“三严三实”的真实体现。
通过观看电影,我们不光是缅怀焦裕禄同志,更应该学习焦裕禄同志精神,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像焦裕禄同志一样心里时刻装着老百姓,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要学习焦裕禄同志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牢记党的宗旨,立足本职岗位,扎扎扎实实工作,争取把农业__工作搞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素质,结合工作和自己实际,加强学习教育,提高思想上认识,着力解决工作作风、工作纪律、工作效率、工作事业心的问题。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我觉得焦裕禄就在我们的身旁,焦裕禄精神就在我们的心里。
焦裕禄同志 ——党和人民的好儿子,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
《焦裕禄》观后感800字 篇2
《焦裕禄》观后感 800 字
看完了《焦裕禄》,我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词汇形容自己此刻的心境。只是觉得,这才是一名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员!这才是中华民族中流砥柱的形象!焦裕禄,这个名字应当成为共产党员的代名词!
在火车站当满载着逃荒的人们的火车隆隆离去后,焦裕禄捡起在一片狼藉中豁然躺着的那半个野菜窝头在流泪,那是一个共产党员心系人民疾苦,忧国忧民的痛苦的泪;这样的镜头在电影《焦裕禄》中比比皆是,但一次又一次的流泪并没有削弱焦裕禄同志的伟大形象,相反为广大观众重现了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普通而又光荣的共产党员的形象。他是那么的伟大,却又那么的平凡,他就生活在我们的中间,并不是那么的高不可攀,他把全部身心投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的奋斗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他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品质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一座无坚不摧的精神丰碑。
兰考的 36 万群众永远忘不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他们的焦书记忍受着病痛,在狂风、大雨、沙窝、激流中奔波;多少次他独自蜷缩在屋角沉思,为兰考的人民寻求出路;多少家的门槛他都踏过;多少战斗的第一线他都走过......在他生命终止的一刻,他还想着党交给的任务没有完成,兰考的灾情还挂在他的心上。他让女儿采来一束麦穗放到他的枕边,让他一直闻着麦香离去。这就是一位坚强的共产党员临终前的遗言,把最后的寄托,最后的遗愿都融入所走过的每一寸土地上,留给世人悲壮的一幕。
我没有经历过那样的时期,不知道那样的环境下是如何造就了象焦裕禄这样的悲壮人物,不知道那些平民百姓是如何爱戴他的。但我从影片中确实感受到了实实在在存在的历史,没有歌声便没有生命,尤如没有太阳便没有生命一样。焦裕禄正是用他平凡而有伟大的一生谱写了一曲生命的精彩华章。如今,那个时代早已经远去,但他的光辉形象却象太阳一样照耀着大地,经久不灭,成为党员永远的楷模。他的故事也将作为一个范本,世世代代教育着后人。
《焦裕禄》观后感 800 字
轰动全国的优秀影片《焦裕禄》,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正直无私的党的好干
部的光辉形象。
焦裕禄同志被派到兰考县工作以后,就全力以赴地为改善兰考人民的生活而忘我奋斗着。为了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他刚一上任,就把车站上积压的救灾物资分给贫困的人民。他不顾患重病的身子和风雨的阻挡,坚持下乡考察洪水灾情,号召群众与老天搏斗,抢救被水冲倒的庄稼。在别人送给他应得的大米和鸡蛋时,他又不顾全家人的反对,坚持把东西送给群众......为了兰考县的穷苦人民能过上好日子,焦裕禄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和幸福的家庭,这是多么感人的事情呀:它使我透过银幕,透过几十年前的光阴,透过躺在病床上的焦裕禄那平静的外表,看到了一颗火热而赤诚的心--颗鞠躬尽瘁为人民的心。
影片《焦裕禄》最让我感动的还是那一次:家中仅剩一点钱了,妻子原答应给孩子做一顿红烧肉吃,可刚一出门,却碰上了焦裕禄,他说把钱已送给别人,不要买肉了。晚饭桌子上,小儿子哭闹着把玉米窝头扔到地上,叫着要吃肉。他一气之下打了孩子,让他把窝头拾起来,并耐心告诉他有窝头吃就很不错啦,多少人连这还吃不上呢!孩子含泪抽泣着答应再也不扔窝头了。看着孩子那瘦弱单薄的身子,他的心里也一阵酸楚。这件事在现在看来多么不可思议呀!天下竟有因孩子要吃肉这么小的事打孩子的父亲:这怎能不叫坐在电影院里嗑着瓜子的我感动呢?看到这里,我又如何能嗑得下去呢?
在焦裕禄患病晚期不得不住院时,小儿子来到他的床前,抽噎着说:“爸,爸--我再也不要吃红烧肉了,我只要爸爸,呜......”焦裕禄慈爱地抚摩着他的头:
“唉,傻孩子......”他用这几个简单的字道出了内心的无奈和对孩子的怜爱,这是一个无法让该子过上舒服日子的父亲的心声。
岁,正是一个人施展雄心壮志的好时期,可是焦裕禄却匆匆地离开了人世,离开了他为之奋斗的兰考县和那里的人民。但是他的精神,他的品质永远也不会被人们忘却,他像一座丰碑永远屹立于我们这些后人的心中,时刻提醒我们不要忘了为人民服务,鞭策我们勇往直前。
《焦裕禄》观后感 800 字
亲人送葬、雪夜送站、挽留技术员、送回一桶鱼、雨夜抗洪、治沙栽桐......电影里的每一幕都让人感动、每一幕都让人落泪,离开大礼堂好长时间,我的心情还不能平静。焦裕禄的工作动力从哪里来?我的感受有三个:对党的忠诚,对岗位的热爱,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一是对党忠诚。就是要坚定党的宗旨,执行党的决定,维护党的形像,严
守党的纪律。1962 年兰考遭遇自然灾害,30 万人民群众衣食无着,县里的许多干部用围攻组织部长方式想方设法往外调,可焦裕禄却从条件较好尉氏县调到兰考,受命于危难之时,不攀他人,不讲条件。仅这一点就值得我们许多人汗颜,我们现在就有一部分同志领导安排工作皱眉头,完成工作讲客观。工作中,焦裕禄遭人误告,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他不气馁、不摞挑子,一如既往的干工作,因为他始终想信上级党委会正确处理他的问题。不像个别同志遇到一点挫折,就发牢骚,就向领导喊冤叫屈。焦裕禄同志光明磊落、襟怀坦白,用自己的言行树立了一座共产党员的丰碑,为我们后来人,确立了一个标杆。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我想既不能看官位,也不能看财富,要看他为社会做了什么,为老百姓做了什么。
二是对岗位的热爱,就是把工作岗位当做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以干好工作为目标,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反过来又将学到知识,练就的本领,全部用到工作中。“党是叫我们带领 30 万兰考人民战胜灾荒的,而不是来送人民群众逃难的......”。他上任之始,没有忙着树官威,建衙门,而是扛着背窝卷一头扎进了牛棚。为治风沙,牛棚里访到老园艺场长,火车站台上打动了技术员,身先群众,一锹一锹栽下泡桐。为抗洪,大雨滂沱,天黑水深,挡不住他前进的路,一首团结就是力量,让无数人为之动容。焦裕禄同志这种精神,对我们现在的有些人,也是一种教育。出工不出力,上班谋私利;干事怕担责,遇难绕道走。焦裕禄身患重病,却依然坚持工作,在病房里还在学习,这种爱岗敬业,无私无畏,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三是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就是焦裕禄同志说的话:“群众满意才是检验工作好坏的标准!”。焦裕禄同志出身贫穷,当过学徒、干过长工。参军入党后,便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党、交给了人民群众。“我是您的儿子,代表毛主席来看您了!”电影中一句话让人铭刻心骨。可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些领导干部却离群众越来越远,大部分时间就是呆在办公室、会议室或招待所,有时下到基层也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更有可恨者,没有摄影不出门,没有记者不发言,好像到基层,到人民群众之间,就是驾临,就是施舍。共产党是草根出身,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才取得胜利的。领导干部要看《焦裕禄》,我们普通党员也要看,胡总书记说得好,只有和人民群众血肉相联,才能确保我们的事业长盛不衰。
电影中焦裕禄不是不食人间烟火,高大全的形像,而是充满了人情味。同志爱、天伦乐、夫妻情一个个镜头让人感动,让人落泪。焦裕禄在兰考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也许从现在的眼光来看他没有多大的政绩,可是琐碎集成求是,平凡造就伟大,当人民群众把见到焦裕禄,当成生命中最后一个愿望时,你不为之动容吗?时代给了他“毛主席的好学生”的评价。我再送他好人、好官、好父亲三个好称呼。
“我想信历史会给每一个做出公平评价的!”焦裕禄的话充满了哲理。焦裕禄离开我们四十多年了,从毛主席到胡总书记几代领导人没有忘记他,先后有二十几位国家领导人为他题词赋诗。“花生、大枣、泡桐”成了兰考三宝,兰考人民更没有忘记他。焦裕禄精神———忠诚、爱民、科学、创造、实干、奉献,是兰考人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所有共产党人的精神财富。
2019-06-
《焦裕禄》观后感 800 字
看完了《焦裕禄》,我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词汇形容自己此刻的心境。只是觉得,这才是一名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员!这才是中华民族中流砥柱的形象!焦裕禄,这个名字应当成为共产党员的代名词!
在火车站当满载着逃荒的人们的火车隆隆离去后,焦裕禄捡起在一片狼藉中豁然躺着的那半个野菜窝头在流泪,那是一个共产党员心系人民疾苦,忧国忧民的痛苦的泪;这样的镜头在电影《焦裕禄》中比比皆是,但一次又一次的流泪并没有削弱焦裕禄同志的伟大形象,相反为广大观众重现了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普通而又光荣的共产党员的形象。他是那么的伟大,却又那么的平凡,他就生活在我们的中间,并不是那么的高不可攀,他把全部身心投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的奋斗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他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品质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一座无坚不摧的精神丰碑。
兰考的 36 万群众永远忘不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他们的焦书记忍受着病痛,在狂风、大雨、沙窝、激流中奔波;多少次他独自蜷缩在屋角沉思,为兰考的人民寻求出路;多少家的门槛他都踏过;多少战斗的第一线他都走过......在他生命终止的一刻,他还想着党交给的任务没有完成,兰考的灾情还挂在他的心上。他让女儿采来一束麦穗放到他的枕边,让他一直闻着麦香离去。这就是一位坚强的共产党员临终前的遗言,把最后的寄托,最后的遗愿都融入所走过的每一寸土地上,留给世人悲壮的一幕。
我没有经历过那样的时期,不知道那样的环境下是如何造就了象焦裕禄这样的悲壮人物,不知道那些平民百姓是如何爱戴他的。但我从影片中确实感受到了实实在在存在的历史,没有歌声便没有生命,尤如没有太阳便没有生命一样。焦裕禄正是用他平凡而有伟大的一生谱写了一曲生命的精彩华章。如今,那个时代早已经远去,但他的光辉形象却象太阳一样照耀着大地,经久不灭,成为党员永远的楷模。他的故事也将作为一个范本,世世代代教育着后人。
《焦裕禄》观后感 800 字
轰动全国的优秀影片《焦裕禄》,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正直无私的党的好干部的光辉形象。
焦裕禄同志被派到兰考县工作以后,就全力以赴地为改善兰考人民的生活而忘我奋斗着。为了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他刚一上任,就把车站上积压的救灾物资分给贫困的人民。他不顾患重病的身子和风雨的阻挡,坚持下乡考察洪水灾情,号召群众与老天搏斗,抢救被水冲倒的庄稼。在别人送给他应得的大米和鸡蛋时,他又不顾全家人的反对,坚持把东西送给群众......为了兰考县的穷苦人民能过上好日子,焦裕禄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和幸福的家庭,这是多么感人的事情呀:它使我透过银幕,透过几十年前的光阴,透过躺在病床上的焦裕禄那平静的外表,看到了一颗火热而赤诚的心--颗鞠躬尽瘁为人民的心。
影片《焦裕禄》最让我感动的还是那一次:家中仅剩一点钱了,妻子原答应给孩子做一顿红烧肉吃,可刚一出门,却碰上了焦裕禄,他说把钱已送给别人,不要买肉了。晚饭桌子上,小儿子哭闹着把玉米窝头扔到地上,叫着要吃肉。他一气之下打了孩子,让他把窝头拾起来,并耐心告诉他有窝头吃就很不错啦,多少人连这还吃不上呢!孩子含泪抽泣着答应再也不扔窝头了。看着孩子那瘦弱单薄的身子,他的心里也一阵酸楚。这件事在现在看来多么不可思议呀!天下竟有因孩子要吃肉这么小的事打孩子的父亲:这怎能不叫坐在电影院里嗑着瓜子的我感动呢?看到这里,我又如何能嗑得下去呢?
在焦裕禄患病晚期不得不住院时,小儿子来到他的床前,抽噎着说:“爸,爸--我再也不要吃红烧肉了,我只
要爸爸,呜......”焦裕禄慈爱地抚摩着他的头:
“唉,傻孩子......”他用这几个简单的字道出了内心的无奈和对孩子的怜爱,这是一个无法让该子过上舒服日子的父亲的心声。
岁,正是一个人施展雄心壮志的好时期,可是焦裕禄却匆匆地离开了人世,离开了他为之奋斗的兰考县和那里的人民。但是他的精神,他的品质永远也不会被人们忘却,他像一座丰碑永远屹立于我们这些后人的心中,时刻提醒我们不要忘了为人民服务,鞭策我们勇往直前。
《焦裕禄》观后感 800 字
亲人送葬、雪夜送站、挽留技术员、送回一桶鱼、雨夜抗洪、治沙栽桐......电影里的每一幕都让人感动、每一幕都让人落泪,离开大礼堂好长时间,我的心情还不能平静。焦裕禄的工作动力从哪里来?我的感受有三个:对党的忠诚,对岗位的热爱,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一是对党忠诚。就是要坚定党的宗旨,执行党的决定,维护党的形像,严守党的纪律。1962 年兰考遭遇自然灾害,30 万人民群众衣食无着,县里的许多干部用围攻组织部长方式想方设法往外调,可焦裕禄却从条件较好尉氏县调到兰考,受命于危难之时,不攀他人,不讲条件。仅这一点就值得我们许多人汗颜,我们现在就有一部分同志领导安排工作皱眉头,完成工作讲客观。工作中,焦裕禄遭人误告,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他不气馁、不摞挑子,一如既往的干工作,因为他始终想信上级党委会正确处理他的问题。不像个别同志遇到一点挫折,就发牢骚,就向领导喊冤叫屈。焦裕禄同志光明磊落、襟怀坦白,用自己的言行树立了一座共产党员的丰碑,为我们后来人,确立了一个标杆。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我想既不能看官位,也不能看财富,要看他为社会做了什么,为老百姓做了什么。
二是对岗位的热爱,就是把工作岗位当做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以干好工作为目标,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反过来又将学到知识,练就的本领,全部用到工作中。“党是叫我们带领 30 万兰考人民战胜灾荒的,而不是来送人民群众逃难的......”。他上任之始,没有忙着树官威,建衙门,而是扛着背窝卷一头扎进了牛棚。为治风沙,牛棚里访到老园艺场长,火车站台上打动了技术员,身先群众,一锹一锹栽下泡桐。为抗洪,大雨滂沱,天黑水深,挡不住他前进的路,一首团结就是力量,让无数人为之动容。焦裕禄同志这种精神,对我们现在的有些
人,也是一种教育。出工不出力,上班谋私利;干事怕担责,遇难绕道走。焦裕禄身患重病,却依然坚持工作,在病房里还在学习,这种爱岗敬业,无私无畏,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三是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就是焦裕禄同志说的话:“群众满意才是检验工作好坏的标准!”。焦裕禄同志出身贫穷,当过学徒、干过长工。参军入党后,便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党、交给了人民群众。“我是您的儿子,代表毛主席来看您了!”电影中一句话让人铭刻心骨。可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些领导干部却离群众越来越远,大部分时间就是呆在办公室、会议室或招待所,有时下到基层也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更有可恨者,没有摄影不出门,没有记者不发言,好像到基层,到人民群众之间,就是驾临,就是施舍。共产党是草根出身,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才取得胜利的。领导干部要看《焦裕禄》,我们普通党员也要看,胡总书记说得好,只有和人民群众血肉相联,才能确保我们的事业长盛不衰。
电影中焦裕禄不是不食人间烟火,高大全的形像,而是充满了人情味。同志爱、天伦乐、夫妻情一个个镜头让人感动,让人落泪。焦裕禄在兰考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也许从现在的眼光来看他没有多大的政绩,可是琐碎集成求是,平凡造就伟大,当人民群众把见到焦裕禄,当成生命中最后一个愿望时,你不为之动容吗?时代给了他“毛主席的好学生”的评价。我再送他好人、好官、好父亲三个好称呼。
“我想信历史会给每一个做出公平评价的!”焦裕禄的话充满了哲理。焦裕禄离开我们四十多年了,从毛主席到胡总书记几代领导人没有忘记他,先后有二十几位国家领导人为他题词赋诗。“花生、大枣、泡桐”成了兰考三宝,兰考人民更没有忘记他。焦裕禄精神———忠诚、爱民、科学、创造、实干、奉献,是兰考人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所有共产党人的精神财富。
2019-06-
《焦裕禄》观后感 800 字
看完了《焦裕禄》,我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词汇形容自己此刻的心境。只是觉得,这才是一名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员!这才是中华民族中流砥柱的形象!焦裕
禄,这个名字应当成为共产党员的代名词!
在火车站当满载着逃荒的人们的火车隆隆离去后,焦裕禄捡起在一片狼藉中豁然躺着的那半个野菜窝头在流泪,那是一个共产党员心系人民疾苦,忧国忧民的痛苦的泪;这样的镜头在电影《焦裕禄》中比比皆是,但一次又一次的流泪并没有削弱焦裕禄同志的伟大形象,相反为广大观众重现了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普通而又光荣的共产党员的形象。他是那么的伟大,却又那么的平凡,他就生活在我们的中间,并不是那么的高不可攀,他把全部身心投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的奋斗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他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品质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一座无坚不摧的精神丰碑。
兰考的 36 万群众永远忘不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他们的焦书记忍受着病痛,在狂风、大雨、沙窝、激流中奔波;多少次他独自蜷缩在屋角沉思,为兰考的人民寻求出路;多少家的门槛他都踏过;多少战斗的第一线他都走过......在他生命终止的一刻,他还想着党交给的任务没有完成,兰考的灾情还挂在他的心上。他让女儿采来一束麦穗放到他的枕边,让他一直闻着麦香离去。这就是一位坚强的共产党员临终前的遗言,把最后的寄托,最后的遗愿都融入所走过的每一寸土地上,留给世人悲壮的一幕。
我没有经历过那样的时期,不知道那样的环境下是如何造就了象焦裕禄这样的悲壮人物,不知道那些平民百姓是如何爱戴他的。但我从影片中确实感受到了实实在在存在的历史,没有歌声便没有生命,尤如没有太阳便没有生命一样。焦裕禄正是用他平凡而有伟大的一生谱写了一曲生命的精彩华章。如今,那个时代早已经远去,但他的光辉形象却象太阳一样照耀着大地,经久不灭,成为党员永远的楷模。他的故事也将作为一个范本,世世代代教育着后人。
《焦裕禄》观后感 800 字
轰动全国的优秀影片《焦裕禄》,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正直无私的党的好干部的光辉形象。
焦裕禄同志被派到兰考县工作以后,就全力以赴地为改善兰考人民的生活而忘我奋斗着。为了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他刚一上任,就把车站上积压的救灾物资分给贫困的人民。他不顾患重病的身子和风雨的阻挡,坚持下乡考察洪水灾情,号召群众与老天搏斗,抢救被水冲倒的庄稼。在别人送给他应得的大米和鸡蛋时,他又不顾全家人的反对,坚持把东西送给群众......为
了兰考县的穷苦人民能过上好日子,焦裕禄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和幸福的家庭,这是多么感人的事情呀:它使我透过银幕,透过几十年前的光阴,透过躺在病床上的焦裕禄那平静的外表,看到了一颗火热而赤诚的心--颗鞠躬尽瘁为人民的心。
影片《焦裕禄》最让我感动的还是那一次:家中仅剩一点钱了,妻子原答应给孩子做一顿红烧肉吃,可刚一出门,却碰上了焦裕禄,他说把钱已送给别人,不要买肉了。晚饭桌子上,小儿子哭闹着把玉米窝头扔到地上,叫着要吃肉。他一气之下打了孩子,让他把窝头拾起来,并耐心告诉他有窝头吃就很不错啦,多少人连这还吃不上呢!孩子含泪抽泣着答应再也不扔窝头了。看着孩子那瘦弱单薄的身子,他的心里也一阵酸楚。这件事在现在看来多么不可思议呀!天下竟有因孩子要吃肉这么小的事打孩子的父亲:这怎能不叫坐在电影院里嗑着瓜子的我感动呢?看到这里,我又如何能嗑得下去呢?
在焦裕禄患病晚期不得不住院时,小儿子来到他的床前,抽噎着说:“爸,爸--我再也不要吃红烧肉了,我只要爸爸,呜......”焦裕禄慈爱地抚摩着他的头:
“唉,傻孩子......”他用这几个简单的字道出了内心的无奈和对孩子的怜爱,这是一个无法让该子过上舒服日子的父亲的心声。
岁,正是一个人施展雄心壮志的好时期,可是焦裕禄却匆匆地离开了人世,离开了他为之奋斗的兰考县和那里的人民。但是他的精神,他的品质永远也不会被人们忘却,他像一座丰碑永远屹立于我们这些后人的心中,时刻提醒我们不要忘了为人民服务,鞭策我们勇往直前。
《焦裕禄》观后感 800 字
亲人送葬、雪夜送站、挽留技术员、送回一桶鱼、雨夜抗洪、治沙栽桐......电影里的每一幕都让人感动、每一幕都让人落泪,离开大礼堂好长时间,我的心情还不能平静。焦裕禄的工作动力从哪里来?我的感受有三个:对党的忠诚,对岗位的热爱,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一是对党忠诚。就是要坚定党的宗旨,执行党的决定,维护党的形像,严守党的纪律。1962 年兰考遭遇自然灾害,30 万人民群众衣食无着,县里的许多干部用围攻组织部长方式想方设法往外调,可焦裕禄却从条件较好尉氏县调到兰考,受命于危难之时,不攀他人,不讲条件。仅这一点就值得我们许多人汗颜,我们现在就有一部分同志领导安排工作皱眉头,完成工作讲客观。工作中,焦裕禄遭人误告,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他不气馁、不摞挑子,一如既往的干工作,因为他始终想信上级党委会正确处理他的问题。不像个别同志遇到一点挫折,就发牢骚,就向领导喊冤叫屈。焦裕禄同志光明磊落、襟怀坦白,用自己的言行树立了一座共产党员的丰碑,为我们后来人,确立了一个标杆。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我想既不能看官位,也不能看财富,要看他为社会做了什么,为老百姓做了什么。
二是对岗位的热爱,就是把工作岗位当做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以干好工作为目标,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反过来又将学到知识,练就的本领,全部用到工作中。“党是叫我们带领 30 万兰考人民战胜灾荒的,而不是来送人民群众逃难的......”。他上任之始,没有忙着树官威,建衙门,而是扛着背窝卷一头扎进了牛棚。为治风沙,牛棚里访到老园艺场长,火车站台上打动了技术员,身先群众,一锹一锹栽下泡桐。为抗洪,大雨滂沱,天黑水深,挡不住他前进的路,一首团结就是力量,让无数人为之动容。焦裕禄同志这种精神,对我们现在的有些人,也是一种教育。出工不出力,上班谋私利;干事怕担责,遇难绕道走。焦裕禄身患重病,却依然坚持工作,在病房里还在学习,这种爱岗敬业,无私无畏,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三是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就是焦裕禄同志说的话:“群众满意才是检验工作好坏的标准!”。焦裕禄同志出身贫穷,当过学徒、干过长工。参军入党后,便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党、交给了人民群众。“我是您的儿子,代表毛主席来看您了!”电影中一句话让人铭刻心骨。可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些领导干部却离群众越来越远,大部分时间就是呆在办公室、会议室或招待所,有时下到基层也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更有可恨者,没有摄影不出门,没有记者不发言,好像到基层,到人民群众之间,就是驾临,就是施舍。共产党是草根出身,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才取得胜利的。领导干部要看《焦裕禄》,我们普通党员也要看,胡总书记说得好,只有和人民群众血肉相联,才能确保我们的事业长盛不衰。
电影中焦裕禄不是不食人间烟火,高大全的形像,而是充满了人情味。同志爱、天伦乐、夫妻情一个个镜头让人感动,让人落泪。焦裕禄在兰考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也许从现在的眼光来看他没有多大的政绩,可是琐碎集成求是,平凡造就伟大,当人民群众把见到焦裕禄,当成生命中最后一个愿望时,你不为之动
容吗?时代给了他“毛主席的好学生”的评价。我再送他好人、好官、好父亲三个好称呼。
“我想信历史会给每一个做出公平评价的!”焦裕禄的话充满了哲理。焦裕禄离开我们四十多年了,从毛主席到胡总书记几代领导人没有忘记他,先后有二十几位国家领导人为他题词赋诗。“花生、大枣、泡桐”成了兰考三宝,兰考人民更没有忘记他。焦裕禄精神———忠诚、爱民、科学、创造、实干、奉献,是兰考人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所有共产党人的精神财富。
2019-06-
《焦裕禄》观后感 800 字
看完了《焦裕禄》,我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词汇形容自己此刻的心境。只是觉得,这才是一名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员!这才是中华民族中流砥柱的形象!焦裕禄,这个名字应当成为共产党员的代名词!
在火车站当满载着逃荒的人们的火车隆隆离去后,焦裕禄捡起在一片狼藉中豁然躺着的那半个野菜窝头在流泪,那是一个共产党员心系人民疾苦,忧国忧民的痛苦的泪;这样的镜头在电影《焦裕禄》中比比皆是,但一次又一次的流泪并没有削弱焦裕禄同志的伟大形象,相反为广大观众重现了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普通而又光荣的共产党员的形象。他是那么的伟大,却又那么的平凡,他就生活在我们的中间,并不是那么的高不可攀,他把全部身心投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的奋斗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他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品质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一座无坚不摧的精神丰碑。
兰考的 36 万群众永远忘不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他们的焦书记忍受着病痛,在狂风、大雨、沙窝、激流中奔波;多少次他独自蜷缩在屋角沉思,为兰考的人民寻求出路;多少家的门槛他都踏过;多少战斗的第一线他都走过......在他生命终止的一刻,他还想着党交给的任务没有完成,兰考的灾情还挂在他的心上。他让女儿采来一束麦穗放到他的枕边,让他一直闻着麦香离去。这就是一位坚强的共产党员临终前的遗言,把最后的寄托,最后的遗愿都融入所走过的每一寸土地上,留给世人悲壮的一幕。
我没有经历过那样的时期,不知道那样的环境下是如何造就了象焦裕禄这
样的悲壮人物,不知道那些平民百姓是如何爱戴他的。但我从影片中确实感受到了实实在在存在的历史,没有歌声便没有生命,尤如没有太阳便没有生命一样。焦裕禄正是用他平凡而有伟大的一生谱写了一曲生命的精彩华章。如今,那个时代早已经远去,但他的光辉形象却象太阳一样照耀着大地,经久不灭,成为党员永远的楷模。他的故事也将作为一个范本,世世代代教育着后人。
《焦裕禄》观后感 800 字
轰动全国的优秀影片《焦裕禄》,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正直无私的党的好干部的光辉形象。
焦裕禄同志被派到兰考县工作以后,就全力以赴地为改善兰考人民的生活而忘我奋斗着。为了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他刚一上任,就把车站上积压的救灾物资分给贫困的人民。他不顾患重病的身子和风雨的阻挡,坚持下乡考察洪水灾情,号召群众与老天搏斗,抢救被水冲倒的庄稼。在别人送给他应得的大米和鸡蛋时,他又不顾全家人的反对,坚持把东西送给群众......为了兰考县的穷苦人民能过上好日子,焦裕禄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和幸福的家庭,这是多么感人的事情呀:它使我透过银幕,透过几十年前的光阴,透过躺在病床上的焦裕禄那平静的外表,看到了一颗火热而赤诚的心--颗鞠躬尽瘁为人民的心。
影片《焦裕禄》最让我感动的还是那一次:家中仅剩一点钱了,妻子原答应给孩子做一顿红烧肉吃,可刚一出门,却碰上了焦裕禄,他说把钱已送给别人,不要买肉了。晚饭桌子上,小儿子哭闹着把玉米窝头扔到地上,叫着要吃肉。他一气之下打了孩子,让他把窝头拾起来,并耐心告诉他有窝头吃就很不错啦,多少人连这还吃不上呢!孩子含泪抽泣着答应再也不扔窝头了。看着孩子那瘦弱单薄的身子,他的心里也一阵酸楚。这件事在现在看来多么不可思议呀!天下竟有因孩子要吃肉这么小的事打孩子的父亲:这怎能不叫坐在电影院里嗑着瓜子的我感动呢?看到这里,我又如何能嗑得下去呢?
在焦裕禄患病晚期不得不住院时,小儿子来到他的床前,抽噎着说:“爸,爸--我再也不要吃红烧肉了,我只要爸爸,呜......”焦裕禄慈爱地抚摩着他的头:
“唉,傻孩子......”他用这几个简单的字道出了内心的无奈和对孩子的怜爱,这是一个无法让该子过上舒服日子的父亲的心声。
岁,正是一个人施展雄心壮志的好时期,可是焦裕禄却匆匆地离开了人世,离开了他为之奋斗的兰考县和那里的人民。但是他的精神,他的品质永远也不会被人们忘却,他像一座丰碑永远屹立于我们这些后人的心中,时刻提醒我们不要忘了为人民服务,鞭策我们勇往直前。
《焦裕禄》观后感 800 字
亲人送葬、雪夜送站、挽留技术员、送回一桶鱼、雨夜抗洪、治沙栽桐......电影里的每一幕都让人感动、每一幕都让人落泪,离开大礼堂好长时间,我的心情还不能平静。焦裕禄的工作动力从哪里来?我的感受有三个:对党的忠诚,对岗位的热爱,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一是对党忠诚。就是要坚定党的宗旨,执行党的决定,维护党的形像,严守党的纪律。1962 年兰考遭遇自然灾害,30 万人民群众衣食无着,县里的许多干部用围攻组织部长方式想方设法往外调,可焦裕禄却从条件较好尉氏县调到兰考,受命于危难之时,不攀他人,不讲条件。仅这一点就值得我们许多人汗颜,我们现在就有一部分同志领导安排工作皱眉头,完成工作讲客观。工作中,焦裕禄遭人误告,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他不气馁、不摞挑子,一如既往的干工作,因为他始终想信上级党委会正确处理他的问题。不像个别同志遇到一点挫折,就发牢骚,就向领导喊冤叫屈。焦裕禄同志光明磊落、襟怀坦白,用自己的言行树立了一座共产党员的丰碑,为我们后来人,确立了一个标杆。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我想既不能看官位,也不能看财富,要看他为社会做了什么,为老百姓做了什么。
二是对岗位的热爱,就是把工作岗位当做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以干好工作为目标,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反过来又将学到知识,练就的本领,全部用到工作中。“党是叫我们带领 30 万兰考人民战胜灾荒的,而不是来送人民群众逃难的......”。他上任之始,没有忙着树官威,建衙门,而是扛着背窝卷一头扎进了牛棚。为治风沙,牛棚里访到老园艺场长,火车站台上打动了技术员,身先群众,一锹一锹栽下泡桐。为抗洪,大雨滂沱,天黑水深,挡不住他前进的路,一首团结就是力量,让无数人为之动容。焦裕禄同志这种精神,对我们现在的有些人,也是一种教育。出工不出力,上班谋私利;干事怕担责,遇难绕道走。焦裕禄身患重病,却依然坚持工作,在病房里还在学习,这种爱岗敬业,无私无畏,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三是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就是焦裕禄同志说的话:“群众满意才是检验工作好坏的标准!”。焦裕禄同志出身贫穷,当过学徒、干过长工。参军入党后,便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党、交给了人民群众。“我是您的儿子,代表毛主席来看您了!”电影中一句话让人铭刻心骨。可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些领导干部却离群众越来越远,大部分时间就是呆在办公室、会议室或招待所,有时下到基层也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更有可恨者,没有摄影不出门,没有记者不发言,好像到基层,到人民群众之间,就是驾临,就是施舍。共产党是草根出身,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才取得胜利的。领导干部要看《焦裕禄》,我们普通党员也要看,胡总书记说得好,只有和人民群众血肉相联,才能确保我们的事业长盛不衰。
电影中焦裕禄不是不食人间烟火,高大全的形像,而是充满了人情味。同志爱、天伦乐、夫妻情一个个镜头让人感动,让人落泪。焦裕禄在兰考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也许从现在的眼光来看他没有多大的政绩,可是琐碎集成求是,平凡造就伟大,当人民群众把见到焦裕禄,当成生命中最后一个愿望时,你不为之动容吗?时代给了他“毛主席的好学生”的评价。我再送他好人、好官、好父亲三个好称呼。
“我想信历史会给每一个做出公平评价的!”焦裕禄的话充满了哲理。焦裕禄离开我们四十多年了,从毛主席到胡总书记几代领导人没有忘记他,先后有二十几位国家领导人为他题词赋诗。“花生、大枣、泡桐”成了兰考三宝,兰考人民更没有忘记他。焦裕禄精神———忠诚、爱民、科学、创造、实干、奉献,是兰考人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所有共产党人的精神财富。
2019-06-
《焦裕禄》观后感 800 字
看完了《焦裕禄》,我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词汇形容自己此刻的心境。只是觉得,这才是一名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员!这才是中华民族中流砥柱的形象!焦裕禄,这个名字应当成为共产党员的代名词!
在火车站当满载着逃荒的人们的火车隆隆离去后,焦裕禄捡起在一片狼藉中豁然躺着的那半个野菜窝头在流泪,那是一个共产党员心系人民疾苦,忧国忧民的痛苦的泪;这样的镜头在电影《焦裕禄》中比比皆是,但一次又一次的流泪并没有削弱焦裕禄同志的伟大形象,相反为广大观众重现了一个有血有肉,活生
生的普通而又光荣的共产党员的形象。他是那么的伟大,却又那么的平凡,他就生活在我们的中间,并不是那么的高不可攀,他把全部身心投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的奋斗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他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品质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一座无坚不摧的精神丰碑。
兰考的 36 万群众永远忘不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他们的焦书记忍受着病痛,在狂风、大雨、沙窝、激流中奔波;多少次他独自蜷缩在屋角沉思,为兰考的人民寻求出路;多少家的门槛他都踏过;多少战斗的第一线他都走过......在他生命终止的一刻,他还想着党交给的任务没有完成,兰考的灾情还挂在他的心上。他让女儿采来一束麦穗放到他的枕边,让他一直闻着麦香离去。这就是一位坚强的共产党员临终前的遗言,把最后的寄托,最后的遗愿都融入所走过的每一寸土地上,留给世人悲壮的一幕。
我没有经历过那样的时期,不知道那样的环境下是如何造就了象焦裕禄这样的悲壮人物,不知道那些平民百姓是如何爱戴他的。但我从影片中确实感受到了实实在在存在的历史,没有歌声便没有生命,尤如没有太阳便没有生命一样。焦裕禄正是用他平凡而有伟大的一生谱写了一曲生命的精彩华章。如今,那个时代早已经远去,但他的光辉形象却象太阳一样照耀着大地,经久不灭,成为党员永远的楷模。他的故事也将作为一个范本,世世代代教育着后人。
《焦裕禄》观后感 800 字
轰动全国的优秀影片《焦裕禄》,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正直无私的党的好干部的光辉形象。
焦裕禄同志被派到兰考县工作以后,就全力以赴地为改善兰考人民的生活而忘我奋斗着。为了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他刚一上任,就把车站上积压的救灾物资分给贫困的人民。他不顾患重病的身子和风雨的阻挡,坚持下乡考察洪水灾情,号召群众与老天搏斗,抢救被水冲倒的庄稼。在别人送给他应得的大米和鸡蛋时,他又不顾全家人的反对,坚持把东西送给群众......为了兰考县的穷苦人民能过上好日子,焦裕禄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和幸福的家庭,这是多么感人的事情呀:它使我透过银幕,透过几十年前的光阴,透过躺在病床上的焦裕禄那平静的外表,看到了一颗火热而赤诚的心--颗鞠躬尽瘁为人民的心。
影片《焦裕禄》最让我感动的还是那一次:家中仅剩一点钱了,妻子原答应给孩子做一顿红烧肉吃,可刚一出门,却碰上了焦裕禄,他说把钱已送给别
人,不要买肉了。晚饭桌子上,小儿子哭闹着把玉米窝头扔到地上,叫着要吃肉。他一气之下打了孩子,让他把窝头拾起来,并耐心告诉他有窝头吃就很不错啦,多少人连这还吃不上呢!孩子含泪抽泣着答应再也不扔窝头了。看着孩子那瘦弱单薄的身子,他的心里也一阵酸楚。这件事在现在看来多么不可思议呀!天下竟有因孩子要吃肉这么小的事打孩子的父亲:这怎能不叫坐在电影院里嗑着瓜子的我感动呢?看到这里,我又如何能嗑得下去呢?
在焦裕禄患病晚期不得不住院时,小儿子来到他的床前,抽噎着说:“爸,爸--我再也不要吃红烧肉了,我只要爸爸,呜......”焦裕禄慈爱地抚摩着他的头:
“唉,傻孩子......”他用这几个简单的字道出了内心的无奈和对孩子的怜爱,这是一个无法让该子过上舒服日子的父亲的心声。
岁,正是一个人施展雄心壮志的好时期,可是焦裕禄却匆匆地离开了人世,离开了他为之奋斗的兰考县和那里的人民。但是他的精神,他的品质永远也不会被人们忘却,他像一座丰碑永远屹立于我们这些后人的心中,时刻提醒我们不要忘了为人民服务,鞭策我们勇往直前。
《焦裕禄》观后感 800 字
亲人送葬、雪夜送站、挽留技术员、送回一桶鱼、雨夜抗洪、治沙栽桐......电影里的每一幕都让人感动、每一幕都让人落泪,离开大礼堂好长时间,我的心情还不能平静。焦裕禄的工作动力从哪里来?我的感受有三个:对党的忠诚,对岗位的热爱,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一是对党忠诚。就是要坚定党的宗旨,执行党的决定,维护党的形像,严守党的纪律。1962 年兰考遭遇自然灾害,30 万人民群众衣食无着,县里的许多干部用围攻组织部长方式想方设法往外调,可焦裕禄却从条件较好尉氏县调到兰考,受命于危难之时,不攀他人,不讲条件。仅这一点就值得我们许多人汗颜,我们现在就有一部分同志领导安排工作皱眉头,完成工作讲客观。工作中,焦裕禄遭人误告,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他不气馁、不摞挑子,一如既往的干工作,因为他始终想信上级党委会正确处理他的问题。不像个别同志遇到一点挫折,就发牢骚,就向领导喊冤叫屈。焦裕禄同志光明磊落、襟怀坦白,用自己的言行树立了一座共产党员的丰碑,为我们后来人,确立了一个标杆。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我想既不能看官位,也不能看财富,要看他为社会做了什么,为老百姓做了什么。
二是对岗位的热爱,就是把工作岗位当做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以干好工作为目标,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反过来又将学到知识,练就的本领,全部用到工作中。“党是叫我们带领 30 万兰考人民战胜灾荒的,而不是来送人民群众逃难的......”。他上任之始,没有忙着树官威,建衙门,而是扛着背窝卷一头扎进了牛棚。为治风沙,牛棚里访到老园艺场长,火车站台上打动了技术员,身先群众,一锹一锹栽下泡桐。为抗洪,大雨滂沱,天黑水深,挡不住他前进的路,一首团结就是力量,让无数人为之动容。焦裕禄同志这种精神,对我们现在的有些人,也是一种教育。出工不出力,上班谋私利;干事怕担责,遇难绕道走。焦裕禄身患重病,却依然坚持工作,在病房里还在学习,这种爱岗敬业,无私无畏,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三是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就是焦裕禄同志说的话:“群众满意才是检验工作好坏的标准!”。焦裕禄同志出身贫穷,当过学徒、干过长工。参军入党后,便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党、交给了人民群众。“我是您的儿子,代表毛主席来看您了!”电影中一句话让人铭刻心骨。可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些领导干部却离群众越来越远,大部分时间就是呆在办公室、会议室或招待所,有时下到基层也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更有可恨者,没有摄影不出门,没有记者不发言,好像到基层,到人民群众之间,就是驾临,就是施舍。共产党是草根出身,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才取得胜利的。领导干部要看《焦裕禄》,我们普通党员也要看,胡总书记说得好,只有和人民群众血肉相联,才能确保我们的事业长盛不衰。
电影中焦裕禄不是不食人间烟火,高大全的形像,而是充满了人情味。同志爱、天伦乐、夫妻情一个个镜头让人感动,让人落泪。焦裕禄在兰考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也许从现在的眼光来看他没有多大的政绩,可是琐碎集成求是,平凡造就伟大,当人民群众把见到焦裕禄,当成生命中最后一个愿望时,你不为之动容吗?时代给了他“毛主席的好学生”的评价。我再送他好人、好官、好父亲三个好称呼。
“我想信历史会给每一个做出公平评价的!”焦裕禄的话充满了哲理。焦裕禄离开我们四十多年了,从毛主席到胡总书记几代领导人没有忘记他,先后有二十几位国家领导人为他题词赋诗。“花生、大枣、泡桐”成了兰考三宝,兰考人民
更没有忘记他。焦裕禄精神———忠诚、爱民、科学、创造、实干、奉献,是兰考人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所有共产党人的精神财富。
2019-06-
《焦裕禄》观后感 800 字
看完了《焦裕禄》,我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词汇形容自己此刻的心境。只是觉得,这才是一名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员!这才是中华民族中流砥柱的形象!焦裕禄,这个名字应当成为共产党员的代名词!
在火车站当满载着逃荒的人们的火车隆隆离去后,焦裕禄捡起在一片狼藉中豁然躺着的那半个野菜窝头在流泪,那是一个共产党员心系人民疾苦,忧国忧民的痛苦的泪;这样的镜头在电影《焦裕禄》中比比皆是,但一次又一次的流泪并没有削弱焦裕禄同志的伟大形象,相反为广大观众重现了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普通而又光荣的共产党员的形象。他是那么的伟大,却又那么的平凡,他就生活在我们的中间,并不是那么的高不可攀,他把全部身心投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的奋斗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他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品质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一座无坚不摧的精神丰碑。
兰考的 36 万群众永远忘不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他们的焦书记忍受着病痛,在狂风、大雨、沙窝、激流中奔波;多少次他独自蜷缩在屋角沉思,为兰考的人民寻求出路;多少家的门槛他都踏过;多少战斗的第一线他都走过......在他生命终止的一刻,他还想着党交给的任务没有完成,兰考的灾情还挂在他的心上。他让女儿采来一束麦穗放到他的枕边,让他一直闻着麦香离去。这就是一位坚强的共产党员临终前的遗言,把最后的寄托,最后的遗愿都融入所走过的每一寸土地上,留给世人悲壮的一幕。
我没有经历过那样的时期,不知道那样的环境下是如何造就了象焦裕禄这样的悲壮人物,不知道那些平民百姓是如何爱戴他的。但我从影片中确实感受到了实实在在存在的历史,没有歌声便没有生命,尤如没有太阳便没有生命一样。焦裕禄正是用他平凡而有伟大的一生谱写了一曲生命的精彩华章。如今,那个时代早已经远去,但他的光辉形象却象太阳一样照耀着大地,经久不灭,成为党员永远的楷模。他的故事也将作为一个范本,世世代代教育着后人。
《焦裕禄》观后感 800 字
轰动全国的优秀影片《焦裕禄》,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正直无私的党的好干部的光辉形象。
焦裕禄同志被派到兰考县工作以后,就全力以赴地为改善兰考人民的生活而忘我奋斗着。为了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他刚一上任,就把车站上积压的救灾物资分给贫困的人民。他不顾患重病的身子和风雨的阻挡,坚持下乡考察洪水灾情,号召群众与老天搏斗,抢救被水冲倒的庄稼。在别人送给他应得的大米和鸡蛋时,他又不顾全家人的反对,坚持把东西送给群众......为了兰考县的穷苦人民能过上好日子,焦裕禄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和幸福的家庭,这是多么感人的事情呀:它使我透过银幕,透过几十年前的光阴,透过躺在病床上的焦裕禄那平静的外表,看到了一颗火热而赤诚的心--颗鞠躬尽瘁为人民的心。
影片《焦裕禄》最让我感动的还是那一次:家中仅剩一点钱了,妻子原答应给孩子做一顿红烧肉吃,可刚一出门,却碰上了焦裕禄,他说把钱已送给别人,不要买肉了。晚饭桌子上,小儿子哭闹着把玉米窝头扔到地上,叫着要吃肉。他一气之下打了孩子,让他把窝头拾起来,并耐心告诉他有窝头吃就很不错啦,多少人连这还吃不上呢!孩子含泪抽泣着答应再也不扔窝头了。看着孩子那瘦弱单薄的身子,他的心里也一阵酸楚。这件事在现在看来多么不可思议呀!天下竟有因孩子要吃肉这么小的事打孩子的父亲:这怎能不叫坐在电影院里嗑着瓜子的我感动呢?看到这里,我又如何能嗑得下去呢?
在焦裕禄患病晚期不得不住院时,小儿子来到他的床前,抽噎着说:“爸,爸--我再也不要吃红烧肉了,我只要爸爸,呜......”焦裕禄慈爱地抚摩着他的头:
“唉,傻孩子......”他用这几个简单的字道出了内心的无奈和对孩子的怜爱,这是一个无法让该子过上舒服日子的父亲的心声。
《焦裕禄》观后感500字 篇3
XX年3月26日上午,公司党支部利用周末组织公司党员干部在网上观看了红色经典电影《焦裕禄》。通过观看,大家进行了讨论,一致认为,焦裕禄同志是艰苦朴素的典范,常年穿的是打着补丁的衣服,一件旧大衣成了他御寒的唯一之物。他严于律己,克己奉公,吃的窝窝头,小咸菜。在下乡救灾治涝的数月艰苦奔波中,总是自备干粮,手拿雨具和群众一起战洪水,探流沙,查风口。他坚持生活在群众之中,和群众同甘共苦,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一心为公,一心为民,唯独没有自己。现在我们生活在这样的好环境中,没有理由不像他那样严格要求自己,对工作要尽职尽责。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要学习焦裕禄同志艰苦奋斗,艰苦朴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素质,要结合工作和自己实际,接受学习教育,思想上要认识提高,着力重点,解决工作作风,工作纪律,工作效率,工作事业心、责任心的问题,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完善,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打造一条民族风情街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紧紧围绕党委、政府描绘的“三桥”新蓝图,构筑“丰”字新走廊,为早日把江桥建设成为“北虹商务新市镇”作出我们公司的一份贡献!
焦裕禄观后感550字 篇4
为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切实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引向深入,4月1日晚上,我局组织机关干部和全体党员观看了《焦裕禄》影片。影片中焦裕禄同志全心全意为革命事业而奋斗终身的品质和精神给我以强烈的震撼和启迪,使我进一步理解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
在六十年代,在面对黄沙遍地飞扬,旱涝无常,土地极为盐碱的兰考。焦裕禄毅然决然的接收了党交给的任务,带领群众冲在抗“三害”的第一线,与民同甘共苦。为了能在兰考这极为贫瘠的土地上,种出粮食,使三十六万兰考人民不再携家带小,流离失所;为了使兰考人民能自食其力,每年不再领国家的返销粮;为了在那只有枯草在瑟瑟发颤的土地上,开垦出一片生命的绿洲!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是鞠躬尽瘁,是呕心沥血,是披星戴月,更是含辛茹苦!在兰考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条件下,焦裕禄同志作为县委书记与同志们一道,战斗在抗沙、治盐碱地的第一线,在自己病入膏肓的情况下,隐瞒身体情况,拒绝花钱治疗,最后累死在工作第一线。影片再现了这样一个不朽的共产党员形象,生动、亲切、真实可信地表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德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所闪耀的精神的光芒,聚焦成同一个璀璨夺目的闪光点,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要以此为镜,深入学习,对照反思,查摆问题,改进作风,__难题,推进工作,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按照市委、市政府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部署和党组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的安排,我将积极投入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认真学xxx省委和市委的重要文件和讲话精神,认真领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体要求和树立“为民、务实、清廉三个形象”、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四种歪风”的目标要求,通过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民情,听取基层和群众的意见建议,向群众学习、向基层学习,通过制定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完善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
《焦裕禄》观后感精选400字 篇5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观看了电影《焦裕禄》,我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电影中的一幕幕画面不时在我脑海中掠过。 焦裕禄是兰考县委书记,他工作认真,时时刻刻想着老百姓,是一位和蔼可亲的伯伯。他一心想着为民除害,亲自到风沙区去种板树;为了保护脱产干部,关键时刻敢于承担责任,分发粮食给干部们;他明知自己身患重病,却不请假不看病,仍然日夜操劳,他常说:“只有老百姓满意,党中央才满意,自己才是共产党员。” 当他不得不住进医院时,已经到了患病的晚期。小儿子在他的床前说:“爸,爸……,我再也不要吃红烧肉了,我只要爸爸……”,这时我强忍着的泪水不禁流了下来。最终,焦书记与世长辞,兰考的每一个人都为之悲伤流泪。 是呀,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正是一个个像焦书记这样的党的好干部,日日夜夜的辛勤劳作换来的。我们要象焦书记那样,从每一天做起,每一件小事做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把祖国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和强大做好准备。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懈努力,我们的祖国必将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焦裕禄观后感反温恩500字 篇6
一、要时刻对党和人民忠诚。
当干部是为了什么,我们身后应当留些什么。这是个永恒的话题。是一个历久弥新,常谈常新的话题,这个话题,一个年代有一个年代的理解,不同岗位有不同岗位的说法。但做为共产党员,我认为必须具备一个基础,即忠诚。只有对组织忠诚,对人民忠诚,才有对事业的忠诚,对困难永久的担当。就像焦裕禄说的,让人民满意与让组织满意并不矛盾,因为,我们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是以忠诚为基座,焦裕禄同志才树起了一座丰碑,一座永留史册与民心间的丰碑―――斯人虽去,身影永存。
二、要对岗位热爱。
我理解的对岗位的热爱就是要时刻把工作岗位当做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要以干好各项工作为最终目标,通过不断努力学习,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将学到知识,总结的经验、练就的本领,全部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为人民服好务。
--工作辛苦,--人清苦,但我要像焦裕禄同志学习,把自己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爱岗敬业,无私无畏,艰苦奋斗,争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看完影片,一句话时刻在我脑海中回响,“党是叫我们带领30万兰考人民战胜灾荒的,而不是来送人民群众逃难的……”。焦裕禄同志的这种精神让无数人为之动容,对我们广大领导干部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教育。
三、要对人民群众具有深厚的感情。
焦裕禄同志将自己的全部余生交给了党和国家还有人民群众,他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最高标准,他在人民群众内心深处树起了一座高大的精神丰碑,他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关心群众疾苦、与人民群众患难与共、不怕牺牲、不搞特殊都是我们当代领导干部所应具有的基本素质。焦裕禄同志的精神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体现,我从焦裕禄同志的精神中受到深刻教育和启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坚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观后感700字 篇7
一下车,就被到处林立的崭新的高楼大厦吸引住了,特别是高六十多层的郑州市国际会议中心,让我感觉郑州俨然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 进入会展后,会展内的展览商品更是琳琅满目,有玉器展、石器展、首饰展、车展。共有六个独立室内展馆和两个室外展馆,规模和气势都相当雄伟。
通过会展内的工作人员的介绍我了解到,这个展会具有五大核心优势:1.它是以郑州、北京、西安、重庆和沈阳五城巡展来实现中部六省、西部十二省、东三省全面辐射到位,从而深耕中西部市场,开辟销售额增长新天地。2.中国IT市场新趋势论坛将论剑中原,组委会力邀国内多家行业主流媒体、知名品牌企业总裁、总经理和一线、二线、三线代理商、经销商、终端店、电子商务运营商云集郑州,共同分享行业发展趋势、见证业界盛典。3.精英云集,思想大碰撞,演绎行业盛典4.强大的宣传推广和组织服务能力,全面造就高质量盛会5.万人经销商大会,专家策划,点对点服务,以会议营销确定效果。
【焦裕禄观后感700字】推荐阅读:
焦裕禄观后感550字07-05
《焦裕禄》观后感600字06-11
电影《焦裕禄》观后感300字05-25
伟人电影《焦裕禄》观看感700字11-06
焦裕禄纪念馆观后感09-10
焦裕禄精神、三李精神观后感05-08
剧情片《焦裕禄》电影观后感05-26
煤矿中层管理人员《焦裕禄》观后感10-02
兰考县焦裕禄纪念园观后感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