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教学设计

2024-10-20

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教学设计(精选8篇)

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教学设计 篇1

文言特殊句式教学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高考对文言句式的要求。

2. 理解和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及其用法。3. 通过相关练习加以巩固和提高。

【教学重点】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句式的能力。【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句式的能力。【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注重积累。【教学课时】本专题共3课时。课前预习训练:

1.写出文言文几种特殊句式的名称以及分类:

2.请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莲,花之君子者也,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刘备天下枭雄。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吾属今为之虏矣。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梁父即楚将项燕。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徒见欺。

而君幸于赵王。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第一课时

课堂讲解:判断句、被动句

一、判断句式。

1.什么是判断句,有几种形式。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2.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根据预习题,由学生来小结,课堂再由例题验证)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小结: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即今之全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小结: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小结: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小结:

刘豫州王室之胃。

师小结:

注意: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

课堂练习:

选出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A.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B.此帝王之资也 C.我,子瑜友也 D.此乃天也

二、被动句式

1.什么是被动句,有几种形式。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

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2.具体形式。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小结: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小结: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小结:

注意:“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见谅、见教”,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小结: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有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

作业:仔细阅读并理解《中华活页文选2010高考专辑---阅读分册》P42.43页的相关内容;尝试完成P45页上的作业;完成《鼎尖学案》P88页1、2、8、9题;完成第二课时的预习作业,即《中华活页文选2010高考专辑---阅读分册》P45页第3题。

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检查。

一、课堂讲解省略句。

1.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

(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 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2)承后省。如:

(3)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夫战,勇也气。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如:“以相如功大,拜(之)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郑穆公使(人)视客馆。屠惧,投(之)以骨。(《狼》)

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

4省略介词。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赐之(以)彘肩。”

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译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

5、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如: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修饰语的省略] 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中心词的省略]

二、课堂讲解倒装句。

1.倒装句的分类: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

2.高考要求:“不同和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重点是宾语前置,其他类型倒装要了解其特征和用法,要能够理解。

(一)宾语前置

1.什么是宾语前置,有几种类型。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2.典型例题

僵卧孤村不自哀。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客何为者? 夫晋,何厌之有?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古之人不余欺也。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唯利是图,唯才是举。不然,籍何以至此? 孔子云:“何陋之有?” 规律总结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忌不自信。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而良人未之知也。《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庄子〉 沛公安在? 《鸿门宴》〈史记〉 洞庭君安在哉? 《柳毅传》李朝威 3.介词宾语提前: 微斯人吾谁与归?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 《齐桓晋文之事》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李密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庄子〉

4.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惟命是听(成语)惟利是图(成语)

惟马首是瞻 《冯婉贞》 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韩愈 惟你是问。无乃尔是过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三、简要讲解介宾短语作后置状语。

1.什么是介宾短语作后置状语,有几种类型。

所谓介宾短语作后置状语,就是通常作状语的成分(介宾短语),置于谓语动词的后面。介词主要有两个“于”“以”。2.典型例题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不拘于时,学于余。

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屠惧,投以骨。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3.规律总结。四、一般性地了解定语后置、主谓倒装。

(一)定语后置:

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1)中心词+定语+者 中心词+之+定语+者 楚人有涉江者。(《察今》)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二)主谓倒装:(主语后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列子〉 快哉此风!(宋玉《风赋》)“美哉,我少年中国。

第三课时 练习及讲解

1.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石之铿然有声者

A.古之人不余欺也 B.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C.得双石于潭上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2.与“大王来何操”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A.若属皆且为所虏 B.客何为者 C.亚父者,范增也 D.具告以事 3.选出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A.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B.此帝王之资也 C.我,子瑜友也 D.此乃天也

4.选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例句: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A.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B.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C.其制稍异于前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5.下列句子中无省略现象的是()A.引以为流觞曲水 B.列坐其次 C.亦足以畅叙幽情 D.晤言一室之内 6.下列句子按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父母者,人之本也 ②秦,虎狼之国,不可信 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④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⑤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⑥此不知人之祸也 ⑦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⑧“离骚”者,犹离忧也

A.①②⑥⑧/③④⑤⑦ B.①⑥⑦⑧/②③④⑤ C.①③⑤⑦/②④⑥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7.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遂为诸将所拥而行 B.被执至南门

C.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 D.我死当葬梅花岭上 8.下列各项中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宇文新州之懿范 B.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C.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D.都督阎公之雅望 9.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镂心鸟迹之中,织辞鱼网之上 B.何以明其然?

C.绮丽以艳说,藻饰以辩雕 D.夫择源于泾渭之流,按辔于邪正之路 10.下列各项中句式特点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B.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C.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D.验之以事,合契若神。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译文: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译文: 12.选出句式不同类的一项()

A.祖冲之,范阳蓟人也。B.时有北人索驭驎者。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13.指出下列句子中与所给例句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例句:解褐南徐州迎从事

A.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C.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D.良庖岁更刀,割也。14.根据句式特点,下列各句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未之闻也。②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③曰:“牛何之。” ④对曰:“将以衅钟。” ⑤是乃仁术也。⑥夫子之谓也。⑦百姓之不见保。⑧然则一羽之不举。⑨是诚不能也。⑩构怨于诸侯。11将以求吾所大欲也。12王坐于堂上。A.①②③⑧/④11/⑤⑥⑨/⑦/⑩12 B.①②⑤⑥⑨11/③⑧/④/⑦/⑩12 C.①②③/④11/⑤⑥⑨/⑦⑧/⑩12 D.①②⑤⑥⑨11/③⑧/④/⑦⑩/12 15.将下面一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昔者,齐王使淳于髡献鹄于楚。出邑门,道飞其鹄,徒揭空笼,造诈成辞,往见楚王曰:“齐王使臣来献鹄,过于水上,不忍鹄之渴,出而饮之,去我飞亡。吾欲刺腹绞颈而死,恐人之议吾王以鸟兽之故令士自伤杀也。鹄,毛物,多相类者,吾欲买而代之,是不信而欺吾王也。欲赴他国奔亡,痛吾两主使不通。故来服过,叩头受罪大王。”楚王曰:“善。齐王有信士若此哉!”厚赐之,财倍鹄在也。译文:

16.将下面一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欧阳发《欧阳公事迹》

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教学设计 篇2

一、主语的省略

在文言文当中, 省略主语是很常见的, 有承前省略、对话省略等。 (1) 儿俱, () 啼告母。母闻之, () 面色灰死。 (《促织》) (2) 备曰:“ () 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 欲往投之。” (《赤壁》) (3) 作亭者谁? () 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醉翁亭》)

分析: (1) 是“儿俱, 儿啼告母”“母闻之, 母面色灰死”, 这是主语承前省略。 (2) 是“吾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 (3) 是“作亭者乃山之僧智仙也”, 这是在对话中省略主语。

二、谓语的省略

文言文的谓语也经常省略。这当然也是利用了语言环境。 (1)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一时 () 多少豪杰。 (《浪淘沙》) (2) 轻拢慢捻抹复挑, 初为《霓裳》, 后 () 《六幺》。 (《琵琶行》)

分析:根据上下文, 把省略了的成分补充进来, (1) 是“一时产生多少豪杰”, (2) 是“初为《霓裳》后为《六幺》”, 这些省略了的成分都是谓语。

三、宾语的省略

省略的宾语往往是前面出现过的, 所以补读省略的宾语, 主要依靠前面的名词和动词。如: (1) 操军方连船舰, 首尾相接, 可烧 () 而走 () 也。 (《赤壁》) (2) 于是王召见 () , 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 可予不?” (《廉颇》) (3) 具告 () 以事。 (《鸿门宴》)

分析: (1) 的前面有“船舰”, 可见把宾语补出来是“可烧船舰而走船舰也”。 (2) 是利用“臣舍人蔺相如可使”而省略, 补读出来是“于是王召见蔺相如”。 (3) 是“具告之以事”。“之”代替的是上文“旦日飨士卒, 为击破沛公军”这件事。

四、介宾短语的省略

介宾短语的省略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可能省略介词, 一个方面是可能省略介词宾语。在文言文中, 可能只有介词的宾语, 而把介词省略掉。遇见这种情况, 就需要根据名词或名词短语 (介词宾语) 同前面词语的关系, 来断定是省略了什么样的介词。如: (1) 臣语曰, 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 () 境上, 燕王私握臣手曰, '愿结友', 以此知之, 故欲往。 (《廉颇》) (2) 海内大乱, 将军起兵江东, 刘豫州收众 () 汉南, 与曹操共争天下。 (《赤壁》)

分析:根据上下文来看, (1) 的“境上”是“与燕王会”的处所, 补读出来应该是“与燕王会于境上”。这里省略了介词“于” (2) 应该是“刘豫州收众于汉南”, 因为“汉南”的“刘豫州收众”的处所, 也是省略了介词“于”。

由此可见, 文言文中的省略现象还是十分普遍的。当然, 每种类型也并不是单一的, 一成不变的, 它们根据具体情况又可分成若干更细的类型, 如省略主语, 除承前省略、对话省略, 还有蒙后省略、自述省略等;省略谓语, 有承上文谓语而省, 有蒙下文谓语而省, 有共喻而省等;另外还有省略兼语的情况, 所省多是“使、命、令”之类动词后的代词“之”;省略介词, 有省介词“于”, 有省介词“以”等。其实, 古文中的省略现象远远不止这些。本文不再一一详述。

既然文言文中的省略现象这么普遍, 又这么复杂, 况且也是古文教学的一大难点, 那么, 我们就必须具有较强的语言感知能力, 才能确切把握这种语言现象。因为, 它可以省略主语、谓语、宾语, 可以省略兼语, 也可以省略介词等;另外, 和判断句相比, 省略句是很难找到鲜明的标志的。不过, 只要我们能够理解每一个词的含义, 弄清楚句子的主干即主谓宾, 我们就会清楚句子缺少了什么了。一个完整的句子至少要有主谓语, 谓语之后如果还有任何修饰词, 那么想必就是缺少宾语了。由此看来, 要把握以上诸多现象并不困难, 难的是要把这些知识在阅读实践中自如地运用。

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教学设计 篇3

【关键词】文言特殊句式;有效策略;归纳法;成分划分法;比较法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一、高中文言特殊句式教学的重要性及现状

文言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倒装句、省略句等。它是整个文言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从句子的角度分析古文,对于我们更好地学习、掌握古代汉语是有好处的”。[1]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没有把握好,将会影响他们理解、翻译文言文。因此,教师有关文言特殊句式教学所采取的方法是否有效很关键。但是目前为止,高中文言特殊句式教学效率低下,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文言特殊句式教学停留于句子类型教学

在当今的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讲授的高中文言特殊句式类型相对成熟,学生也很清楚有多种文言特殊句式。但不少教师仅停留于指出某个文言文句子是否是特殊句式是何种特殊句式,而为什么是特殊句式,如何判定则稍显薄弱。

(二)只重“教过”,忽视“教会”

在具体的文言特殊句式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是教完了事,只是授之以鱼,而无授之以渔。《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文言文教学应使学生能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方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可见,掌握文言特殊句式的意义和用法也是高中生应有的学习能力。而从教师的角度讲,必须在文言特殊句式的教法上下一番苦功,不能模式老套,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仔细分析,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有效教学策略还是相当多的。

二、文言特殊句式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判定标准归纳法

文言文中,不同特殊句式都有着不同的判定标准。因此,学习文言特殊句式,掌握不同句式的判定标准是关键。课堂中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自行归纳不同句式的判定标准,强化练习,学生对各类文言特殊句式的掌握是会达到较高程度的。具体到教学过程中,教师讲授到特殊文言句式时,可以先用演示文稿展示出各种含有不同类型判定词的特殊句式,让学生仔细观察、归纳总结不同句式的特征,进行记录。其次,进行小组讨论,各小组组长汇报归纳的结果。再次,由教师加以总结补充并附以恰当的解释说明,让学生最终掌握正确的句式判定标准。最后,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课下收集含有判定标准的特殊句式,使学生养成收集句式的好习惯。这样,日积月累会使学生渐渐地爱上文言文,熟能生巧达到融会贯通。以判断句的教学为例,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有七种,分别如下:

主语+谓语+也

主语+者+谓语+也

主语+者+谓语

主语+谓语

主语+副词+谓语+(也)

主语+为+宾语

主语+是+宾语

教师在讲授这七种句式时,可以分别投影出每种形式的五个例句,让学生一一加以总结归纳。其次,小组加以讨论并汇报归纳结果。最后,教师给以指正、解释并布置课后练习任务。

再如,被动句的判定标准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于”字表被动

2.“见”放在动词前表被动

3.“见……于……”式构成被动句

4.“为”字表被动

5.“为……所……”式表被动

根据以上被动句的判定标准教师同样要引导学生自行归纳被动句的判定标准都包括哪些。也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以外,教师还要特别强调判定标准归纳法并不是万能的,并不是所有特殊句式都拥有判定标准,就是同一种特殊句式也存在没有判定词的情况。如:“意念上的被动句”,“所谓意念上的被动句是指无表被动的介词和介词结构,但句中及物动词充当的谓语对主语有支配作用,主语是被动者。因此,我们又称为没有被动标志的被动句”。[2]例如,“帝感其诚”“江都之急”“城之破也”等,这些句式教师要多加强调以防学生忘记这种情况。

参照这样的教学方式,疑问句可以根据疑问代词和疑问语气词等分类,教师分别展示例句,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教师进行指正、讲授并布置作业。同样,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等也都可以采取同样的方法进行讲授。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会逐步掌握。

(二)句子成分划分法

句子成分划分法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非常广泛,但此法对高中生掌握文言特殊句式也同样适用。古今汉语相比,词序大致是相同的,如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动词在前,宾语在后;定语、状语在所修饰的中心词前,补语在它所修饰的中心词后。因此,学生在学习文言特殊句式时,也可以采用句子成分划分法。“但在古代汉语有一些词序和现代汉语不同,在一定条件下,谓语、宾语也可以前置,定语也可以后置。”[3]这也就是所谓的倒装句。倒装句对高中学生来说,是重点也是难点,怎样能使学生掌握文言特殊句式?实践证明,句子成分划分法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倒装句的学习。例如以下一些句式:

信哉!斯言也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对以上几种特殊句式,教师可以先用投影仪把句子放在影屏上,引导学生依次理解每字、每词,适当调整语序,最后译成现代汉语的书写形式。第1句:“这话是可靠的”;第2句:“时光流逝,岁月不等我啊”;第3句:“蚯蚓没有锐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第4句:“晋朝太元年间,武陵人以捕鱼为业”。这样书写成现代汉语的形式,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找出各句的特点。因此,教师要特别善于引导学生把译句与原句作比较,找出两者的不同点在哪里。经过师生的共同分析,可以发现原句1是谓语前置句;2句是宾语前置句;3句是定语后置句;4句是状语前置句。

为了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这样的特殊句式,教师要求学生在每个原句上使用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划分法标出它们的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成分。之后,教师给出答案:1.信哉,斯言也;2.日月逝矣,岁不我与;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

(强);4.(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最后,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将各句重新翻译一遍。这样的方法既简洁明了、操作性强,学生学起来又不会觉得太枯燥。

(三)联系比较法

知识之间是彼此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文言文特殊句式之间也是如此。教师在讲授特殊句式时,要善于唤醒学生运用联系比较法进行学习。这种方法对学生学习文言句式是非常有帮助的,若只是孤立地学习文言特殊句式而不考虑古今词类活用、句式差别、语义差别等,那这种学习方法确实是死板、单一的,学生不可能有兴致学习文言文。古今词义虽然有很大差别,但是有些古今词义是有共同因素的。“我们说的词义的差别是指一个词范围内的事情,也就是一个现代汉语的意思和古代汉语的意思有联系,是从古代汉语的意思发展而来的:比如倒下和死;匹敌和敌对;约束和节俭;回音和声响等。即使是词义差别很大的,前后意思之间也能找出联系的。”[4]因此,引导学生善于运用联系比较法学习文言特殊句式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方法。面对文言特殊句式学生常常是望而生畏,如何使学生克服这些学习困难呢?有效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积极查找现代汉语中的同类句式,以学生所熟悉的现代汉语特殊句式来掌握文言特殊句式。例如,文言文中有这样的倒装句:“沛公安在哉?”与现代汉语中的“哪呢,这本书?”非常相似。再如,文言文中的“甚矣,汝之不惠”与现代汉语中的“很是漂亮,这花儿!”两者的句式是有联系点的。古今汉语中这样的联系很多,引导学生常常寻找古今语言句式的联系,注重收集、整理、加强练习,这样对特殊句式的掌握很有帮助。

三、小结

学习文言特殊句式的方法彼此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它们之间不能孤立,只有发挥整体的作用,才能收到大于整体的效果。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方法,灵活变通、触类旁通,这对学生来说才是真正的掌握。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它的普遍语言规律和特殊语言现象,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也不例外”,[5]这种特殊语言现象的掌握并非易事,需要费尽心思寻找得体的方法才能收到成效。高中文言特殊句式的学习仍是一个难点,学生要掌握的不仅是具体知识点,更重要的是拥有终身适用的方法。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感悟古典文化的精髓,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得以较好地传承。所以,文言特殊句式的有效教学不容忽视,需要所有师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施向东,冉啓斌.古代汉语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刘永康.文言特殊句式归类汇析[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 社,1991.

[3]朱星.古代汉语[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

[4]张双棣,张联等.古代汉语知识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买鸿德,陈东阜.古汉语几种特殊句式与现代汉语比较[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2).

作者简介:刘明月,女,1989年生,河南淇县人,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教育硕士,专业学科教学语文。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篇4

一、判断句

在现代汉语中,一般用“是”表示判断。文言文中,在少数地方也用到了“是”来表示判断,如:“不知木兰是女郎。”“问今是何世。”但是古汉语中判断句的主要特点是不用判断词,其常见的句式有:

1.在主语后加“者”表停顿,在谓语后加“也”表判断,基本形式有:

①A者,B也。这是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

○陈涉者,阳城人也。

所以……者……也”(表示因果关系的判断句。)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的缘故,是因为……)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②A者,B。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③A,B也。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④A,B。(无标志,直接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刘备,天下枭雄。/秦,虎狼之国。

2.用“乃”

“则”“即”“因”“皆”“悉”“”必(副词)/“是”“此”(代词)

/“为”/“非”

(表否定判断)等词语表判断。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环滁/皆山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梁父即楚将项燕。

○此亡秦之续耳。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此后典籍皆为版本。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诸葛亮《出师表》)

○此天子气也。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二、被动句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主动句:施动者+动词谓语+受动者(一般主动句)

施动者+(把+受动者)+动词谓语(“把”字句)

○被动句:受动句+(被+施动者)+动词谓语(“被”字句)

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

一是有标志词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

二是没有标志词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一)1.用“为”/“为……所……”或“……为(之)所……”表被动。

○不者,若属皆且为(刘邦)所虏。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2.用“于”或“受……于……”表被动。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动)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用“被”表被动。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

(二)没有标志词的被动句。

这种被动句中没有出现任何被动词,一般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进行判断。(意念被动句)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帝感其诚。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三、宾语前置句

在古代汉语里,宾语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一样,一般都是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但为了强调宾语,在一定的条件下,就把它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宾语前置大致有三种情况:

1.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否定词+代词+动词)

①不患人之不己知也,患不知人也。(未己知)

②古之人不余欺也。

○例①中的代词“己”是谓语“知”的宾语,置于谓语前;例②中“余”是第一人称代词“我”,是谓语“欺”的宾语。

○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

【译文】我看见经过我这里的人多着呢,(可是)没有谁哀怜我。

2.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作动词的宾语、作介词的宾语),宾语前置。

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安、何、谁等)作宾语,一般提前到动词(或介词)前。

如:微斯人也,吾谁与归?

介词的宾语“谁与”前置

代词+介词+动词/介词的宾语

①豫州今欲何/至?

(动词的宾语)

②项王曰:“沛公安在?”

(动词的宾语)

○例①中“何至”是“至何”,即“往哪里去”;例②中的“安在”是“在安”,就是“在哪里”。

○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

○何以知之?

介词的宾语“何以”前置

3.通过“之(是)”提宾。(“之”“是”)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②孤臣唯命是听。

例①中的“何陋之有”,是“有何陋”(有什么简陋)的意思;例②中的“唯命是听”即“唯听命”,“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句式中的“唯”可译为“只”或“只是”等。成语中“惟利是图”“惟才是举”“惟你是问”也属于这种格式。

4.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①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②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例①“是以”是“以是”的倒装;例②“一以当十”是“以一当十”的倒装。这种提宾不需要其他条件,只是一种强调的表示。成语“一以贯之”“夜以继日”也是这种用法。

四、定语后置句

在现代汉语里,定语常放在中心词(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前面,起修饰限定作用;而古代汉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词后,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定语后置。定语后置一般有标志性的词语,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把它归结为四种常见的形式:

1.(名词)中心词+之+后置定语(形)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名词)中心词+之(而)+后置定语+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群臣/(∧之)侍(∧于)殿上者,不得持尺兵。(有时“之(而)”省略)

○率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百人。(率领谢庄精通武艺善于格斗的少年。)

○马之千里者……(能日行千里的马……)

3、“中心语+定语+者”的形式;

○求人/可使报秦者。(求可使报秦之人)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知其事之宾客)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烧溺死之人马)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愚公移山》)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4.中心词+数量词

○尝贻余核舟一。/为人五,为窗八。

○铸以为金人十二。(用它铸成了十二个金人。)

五、状语后置句([状]+动、形+〈补〉)/“以”、“于(乎)”+名词或代词

⑴介词结构“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面作状语,所以翻译的时候就把它当作了状语因此有人称它“状语后置”或“介宾结构后置”。如

介宾短语/于+宾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古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⑵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介宾短语/以+宾

○“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

六、主谓倒装句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七、成分省略句

1.省略主语。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草木)尽死。

2.省略谓语。与现代汉语比较,文言文中谓语的省略较多见。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走)五十步笑(走)百步

3.省略宾语。

○尉剑挺,广起,夺(∧剑)而杀尉。(动词宾语省略)

○竖子不足与(∧之)谋。(介词宾语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相如)为上卿

4.省略介词。文言文中介词“于”也常常省略。

○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动+处所、地点)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兄为里长,里多逃亡,输纳无所出。每岁终,官府催科,搒掠无完肤。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县吏怪其意气。()方授杖,()辄止之,曰:“而何人者?”自新曰:“里长,实书生也。”()试之()文,()立就,()慰而免之。

自新视豪势眇然不为意。吴中子弟多轻儇③,()相聚集,()以亵语戏笑,自新一切不省,()与之语,()不答。议论古今,意气慷慨。酒酣,大声曰:“宰天下竟何如?”目直上视,气勃勃若怒,群儿至欲殴之。//补学官弟子员④,学官索贽zhì贽zhì古代初次拜见尊长时所送的礼物金甚急,自新实无所出,数召笞辱,意忽忽不乐,欲弃去,俄得疾卒。

【译文】他的兄长是里长,乡里多有逃亡之人,租税没地方来。每到年终,官府催交租税,把他的兄长拷打得体无完肤。自新就前往县衙代替哥哥(受责罚),而把他哥哥藏在别的地方。县吏为其意气而感到奇怪。刚要施与杖刑,他就阻止了,问:“你是什么人?”自新说:“我是里长,本是一名书生。”县吏让他试写一篇文章,他马上就写成了,县吏安慰他,并免去了对他的刑罚。

自新对那些权豪势要之人,淡然不放在心上。吴中子弟大多轻薄浮滑,(常)聚集到一处,用猥亵的语言相互取笑,自新一切都不理会,人们和他谈话,他也不回答。而谈论古今之事时,他则意气慷慨。酒喝到酣畅时,他大声说:“主宰天下究竟是什么样的呢?”他眼睛直直地往上看,神气勃勃仿佛发怒一样,那些年轻人看到了就想殴打他。(后来)他被补授为县学的生员,学官向他索要礼金很是急迫。自新确实拿不出礼金,屡次遭受鞭笞的侮辱,心里怏怏不乐,想弃学而去,不久得病而死。

八、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

这些固定用法大致可分为表示疑问、表示反问、表示感叹、表示揣度和表示选择五种:

1、表示疑问

1/(1)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

○王曰:“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以何”)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论语》)

2/(2)何所……?(所……的是什么?)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所思/所忆的是什么?)

○卖炭得钱何所营?(《卖炭翁》)

3/(3)奈何……?(……怎么办?/为什么……?)

○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4/(4)如……何?奈……何?(拿……怎么样呢?)

○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

5/(5)孰与……?(与……相比,哪个……?)

○吾/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6/(6)何为……?(为什么……?)

○君何为生我家?

7/(7)安……乎?(怎么……呢?)

○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尔安敢轻吾射!

2、表示反问

8/(1)何……哉(也)?(怎么能……呢?)/何哉?(为什么呢?)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何可胜道也哉?(兼有感叹)(《游褒禅山记》)

9/(2)如之何……?(怎么能……呢?)

○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论语》)

10/(3)何……为?(……为什么呢?/……干什么呢?)/奚……为?

○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奚……为:为,wéi,语气词,表示反诘或感叹。奚以:为什么。

○何辞为?(《鸿门宴》)

11/(4)何……之有?(有什么……呢?)

○宋何罪之有?()○夫晋何厌之有?(《左传·僖公三十年》)

12/(5)安……哉(乎)?(哪里/怎么……呢?)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13/(6)不亦……乎?(不也是……吗?)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察今》)

14/(7)……非……欤?(……不是……吗?)

○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

15/(8)顾……哉?(难道……吗?)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16/(9)独……哉(耶)?(难道……吗?)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

○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之姊耶?(《信陵君窃符救赵》)

17/(10)岂(其)……哉(乎,耶)(哪里……呢?)

○岂若我乡邻之旦旦有是哉!(兼有感叹)(《捕蛇者说》)

○沛公不先入关,公岂敢入乎?(《鸿门宴》)

○未报秦施而伐秦师,其为死君乎?(《殽之战》)

○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18/(11)宁……耶?(哪里/怎么……呢?)

○宁知此为归骨所耶?(兼有感叹)(《祭妹文》)

19/(12)宁……乎?(难道/怎么……吗?)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老当益壮,宁(宁,岂,难道,哪)移白首之心?(《滕王阁序》)

3.表示感叹

20/(1)何其……也!(怎么那么……啊!)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21/(2)直……耳!(只不过……罢了!)

○王曰:“不可,直不过百步耳!”

(《孟子·梁惠王上》)

22/(3)惟……耳!(只……罢了!)

○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耳!

(《谭嗣同》)

23/(4)一何……(多么……啊!)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24/(5)亦……哉!(也真是……啊!)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五人墓碑记》)

25/(6)……何如哉!(……该是怎样的呢!)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指南录〉后序》)

4.表揣度

26/(1)无乃……乎(欤)

(恐怕……吧?/)(兼表反问)

○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27/(2)得无(微)……乎?(该不是/没有……吧?/能够有所不……吗?)(兼表反问)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日饮食得无衰乎?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能够有所不……吗?)

28/(3)其……欤?(不是……吗?)(兼表反问)

○其可怪也欤?(《师说》)

29/(4)……庶几……欤?(……或许……吧?)

○吾王/庶几/无疾病欤?(《孟子》)

5.表示选择

30/①与其……孰若……?(与其……,哪如/哪里比得上……?)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31/②……欤(耶),抑……欤(耶)?(是……,还是……呢?)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32/③其……耶?其……也?(是……呢,还是……呢?)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天空的深蓝,那是它的本色吗?

还是它的高远没有穷极的吗?

苍苍:深蓝色。其……,其……:可以理解为“是……,还是……”极:边界尽头。

33/惟……抑亦……(不仅是……而且是……)

而卒惶急『无以』(没有/什么/用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END

高一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的研究 篇5

小课题研究

小课题研究

一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高一部分)

二 读书笔记

三 心得体会

四 教学过程的尝试与探索

五 总结报告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高一部分)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A、其基本形式是“„„者„„也”。B、“„„也”。C、“„„者,„„”。D、“„„者也”。

E、用“为”作判断词表示判断 F、借助于“则”“皆”“乃”“非” “悉”、“本”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G、无标志词,而谓语对其主语有断定性。H、少数用“是”作判断句的句子。

二、被动句

(一)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A、靠“于”引进主动者。B、在动词前加“见”,表被动。C、在动词前加介词“为”,表被动

D、用“为„„所”或“为所”连用结构,表被动。E、用“被”表被动。

(二)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

三、省略句 A主语省略 B谓语省略 C宾语省略 D定语省略 E介词省略

F定语中心语省略

四、倒装句 A主谓倒装。B宾语前置。C定语后置。

D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

五、固定句式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动词“是”字。因此文言文判断句的形式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常见的有如下几种形式。A、其基本形式是“„„者„„也”。B、“„„也”。C、“„„者,„„”。D、“„„者也”。

E、用“为”作判断词表示判断 F、借助于“则”“皆”“乃”“非” “悉”、“本”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G、无标志词,而谓语对其主语有断定性。H、少数用“是”作判断句的句子。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句式在一句之中有时还错杂使用,不过还是判断句。A、“„„者„„也”。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译: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廉颇蔺相如列传》)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我们离开父母兄弟而来侍奉您,不过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

3、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译: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轻易侵犯赵国,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存在啊!

4、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私仇为后啊!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译:老师是传授道理,传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师说》)

6、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译:缑王是昆邪王姐姐的儿子。(《苏武传》)

7、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劝学》)译:即使又晒干了,它也不会再挺直了,(这是因为)用火烤使它变成这样的啊!

8、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译:螃蟹有六条腿和两只蟹钳,(但如果)离开蛇和鳝鱼的洞,它就没有可以寄居的地方,(这是它)用心浮躁的缘故。

9、蔺相如者,赵人也。译:蔺相如是赵国人。(《廉颇蔺相如列传》)B、“„„也”。

1、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译:为的是尊重大国的威望而表示敬意。(《廉颇蔺相如列传》)

2、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译: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贝。(《廉颇蔺相如列传》)

3、吾师道也,译:我学习的是道理(《师说》)

4、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译:道理存在的地方,也是老师存在的地方。(《师说》)

5、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译:那孩子的老师,教孩子读书来熟悉书中的句子,尚不是我所说的给人传授道理,给人解释疑惑的老师。

6、帝王万世之业也。译:正是子子孙孙称帝称王的万世不朽的基业。(《过秦论》)

7、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

译:然而阵涉是一个用破瓮做窗户,用绳子系门轴的穷苦人家的子弟,是一个耕田作奴隶的人,而且是一个被征调往渔阳守边的人;

8、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译:是由于没有实施仁义,攻取天下守住天下的形势就不同啊。(《过秦论》)

9、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译:汉朝皇帝是我的长辈。(《苏武传》)

10、非我也,岁也。译: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成(不好)。(《寡人之于国也》)

11、是亦走也。译:那也是逃跑啊。(《寡人之于国也》)

12、非我也,兵也。译:这不是我杀的,这是兵器杀的。(《寡人之于国也》)

13、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译:这就是让百姓对生养死葬没什么不满(《寡人之于国也》)

14、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译:生养死葬没什么不满,就是王道的开端。(《寡人之于国也》)

15、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译: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张衡传》)。

16、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译: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过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劝学》)

17、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译:上吃泥土,下喝泉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啊。(《劝学》)C、“„„者,„„”。D、“„„者也”。

E、用“为”作判断词表示判断

1、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译:我私下认为蔺相如是个勇士,有智谋,应该是可以出使的。(《廉颇蔺相如列传》)

2、汝为人臣子。译:你身为汉朝臣子。(《苏武传》)

3、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译:蔺相如是赵国人。是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门客。(《廉颇蔺相如列传》)

4、我为赵将。译:我是赵国将领。(《廉颇蔺相如列传》)F、借助于“则”“皆”“乃”“非” “悉”、“本”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

1、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译:单于更加骄傲,不是汉所期望的那样。(《苏武传》)

2、非我也,岁也。译: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成(不好)。(《寡人之于国也》)

3、非我也,兵也。译:这不是我杀的,这是兵器杀的。(《寡人之于国也》)

4、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译:都是贤明聪慧又忠实诚信,宽宏厚道又爱惜人民,尊敬贤才又重用士人的人。(《过秦论》)

5、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译:登上高处来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是人们在远处也能看到。(《劝学》)

6、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译: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是听到的人会听得特别清楚。(《劝学》)

7、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译:借助船只的人,并非会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劝学》)

8、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译: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步快,却能到达千里。(《劝学》)

G、无标志词,而谓语对其主语有断定性。H、少数用“是”作判断句的句子。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说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说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现代汉语一般用“被”引进主动者,但文言文表被动的方式较多,主要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用“于”“为”“为„„所”“见”“被”字表被动句。

第二种情况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来推断。

(一)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A、靠“于”引进主动者。

1、而君幸于赵王,译:而您又被赵王宠幸。(《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使不辱于诸侯,译:出使到诸侯国家能不被侮辱。

(《廉颇蔺相如列传》)

3、不拘于时,译:不被耻学于师的习俗所约束(《师说》)

4、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译:我苏武父子无功劳和恩德,都是被皇帝栽培提拔起来的(《苏武传》)

B、在动词前加“见”,表被动。

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译:又怕得不到秦国的城,白白受欺骗。

(《廉颇蔺相如列传》)

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译:我实在怕受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廉颇蔺相如列传》)

3、见犯乃死,重负国。译:被侮辱才去死,更加对不起国家。(《苏武传》)C、在动词前加介词“为”,表被动

1、为天下笑者,何也?译: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的有十几家被天下人讥笑,这是为什么呢?(《过秦论》)

D、用“为„„所”或“为所”连用结构,表被动。E、用“被”表被动。

(二)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

1、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译: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的有十几家。(《苏武传》)

2、缑王等皆死,虞常得生。译:缑王等人都战死;虞常被活捉。(《苏武传》)

3、举孝廉不行。译:被推举为孝廉没有去应荐。(《张衡传》)

4、连辟公府不就。译:多次被官府征召,也没有去就任。(《张衡传》)

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译:用刀刻个不停,金属和石头可以被雕刻。(《劝学》)

三、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省略句是古今都有的现象,当文言文的省略情况比现代文多见,也较复杂。常见的是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和介词省略,有时也省略数量词和定语等。A主语省略 B谓语省略 C宾语省略 D定语省略 E介词省略

F定语中心语省略 A主语省略

1、明年(秦)复攻赵,杀二万人。译:第二年秦军又攻打赵国,杀赵国两万人。《廉颇蔺相如列传》)

2、(廉将军)不若也。译:(廉将军)不如秦王厉害。(《廉颇蔺相如列传》)

3、何也?译:“这是为什么呢?(《寡人之于国也》)

4、弃甲曳兵而走。译:士兵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寡人之于国也》)

5、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译:永元年间,(张衡)被推举为孝廉没有去应荐,多次被官府征召,也没有去就任。(《张衡传》)

6、于是皆服其妙。译:于是(人们)都很叹服地动仪的精妙。(《张衡传》)B谓语省略

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威)?译: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厉害?(《廉颇蔺相如列传》)

2、骐骥一跃,不能(跃)十步。译:骐骥跳跃一次,不能跳过十步远。(《劝学》)

3、蟹(有)六跪而(有)二螯。译: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蟹钳。(《劝学》)

4、问其人,本(是)长安倡女。译:问是谁,说是长安的歌女。(《琵琶行》)C宾语省略

1、于是王召见(蔺相如)译:于是赵王召见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2、传(之)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译:把和氏璧传给妃嫔及侍从人员看,群臣都欢呼“万岁”。(《廉颇蔺相如列传》)

3、相如闻(之),不肯与(之)会。译:蔺相如听到这些话后,不肯和他会面。(《廉颇蔺相如列传》)

4、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译:向南方夺取了越族各部落的土地,把它改设为桂林郡和象郡;(《过秦论》)

5、为(之)金人十二,译:用它铸造成十二个铜人。(《过秦论》)

6、单于子弟发兵与(之)战。译:单于子弟发兵与他们交战。(《苏武传》)

7、常惠请其守者与(之)俱。译:常惠请求看守他的人同他一起去。(《苏武传》)

8、輮(之)以(之)为轮。译:用火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劝学》

9、五十者可以(之)衣帛矣。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凭借这穿上丝织品了。

10、七十者可以(之)食肉矣。译:七十岁人就可以凭借这吃上肉了。(《寡人之于国也》)D定语省略 E介词省略

1、君乃亡(于)赵走(于)燕,译:现在您竟从赵国逃奔到燕国。(《廉颇蔺相如列传》)

2、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于)境上译:我曾跟随大王与燕王在边境相会。(《廉颇蔺相如列传》)

3、秦王坐(于)章台见相如。译:秦王坐在章台宫接见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4、大王见臣(于)列观,译:大王却在一般的宫殿里接见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5、遂与秦王会(于)渑池。译:就和秦王在渑池会见。(《廉颇蔺相如列传》)

6、威振(于)四海。译:威势震慑四海。(《过秦论》)

7、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于)下吏。译:越族各部落的头领,俯首投降,听从秦国小官吏的摆布。(《过秦论》)

8、蹑足(于)行伍之间,译:他出身于军队之中,(《过秦论》)

9、而倔起(于)阡陌之中,译:却从田野里突然起义。(《过秦论》)

10、身死(于)人手,译:皇帝死在别人手里,(《过秦论》)

11、单于弟於靬王弋射(于)海上。译:单于的弟弟於靬王到北海上打猎。(《苏武传》)

12、天子射(于)上林中。译:天子在上林苑中射猎。(《苏武传》)

13、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于)匈奴中。译:适逢缑王与长水人虞常等人在匈奴内部谋反。(《苏武传》)

14、果地震陇西。译:果然(在)陇西发生了地震。(《张衡传》)

15、感(于)斯人言。译:有感于这人说的话。(《琵琶行》)

16、送客(于)湓浦口。译:送客人到湓浦口。(《琵琶行》)

17、沉吟放拨(于)弦中。译:她轻叹一声,把拨子插入弦中。(《琵琶行》)

18、聚之(于)咸阳。译:聚集到咸阳。(《过秦论》)F定语中心语省略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的语序一般以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状语在前,动词在后;谓语在前,宾语在后。如果这种顺序被颠倒,就成为“倒装句”。文言文的语序倒装主要有四种:

A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在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B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候,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C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的后面。D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A主谓倒装 B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提前:

1、何以知之?——(何以是以何的倒装)译:您根据什么知道他可以出使呢?(《廉颇蔺相如列传》)

2、君何以知燕王?——(何以是以何的倒装)译:您凭什么知道燕王(会收留您)?(《廉颇蔺相如列传》)

3、即谋单于,何以复加?(何以是以何的倒装)译:假如是谋杀单于,又用什么更严的刑法呢?(《苏武传》)

4、何以汝为见?(何以是以何的倒装)译:我为什么要见你?(《苏武传》)

5、信义安所见乎?(安见是见安的倒装)译:你对汉廷的信义表现在哪里呢(《苏武传》)

6、子卿尚复谁为乎?(谁为是为谁的倒装)译:你还打算为谁守节呢?(《苏武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

1、未之有也。译:没有听说过这种情况。(《寡人之于国也》)

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译:自从有书籍文献记录以来,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情形。(《张衡传》)

动宾结构中,代词、有称代含义的副词作宾语时,宾语常前置 强调宾语前置,用“之”“是”把宾语提到前边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译:不晓得标点断句,不能解决疑惑。(《师说》)C定语后置

文言文虽有修饰词放在中心词前面的,但多数置于中心词之后,所以构成了文言文句式的又一特点。定语后置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者“”之“”而“作标志词。二是数量词作定语时,也常后置。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是“爪牙”的后置定语,“强”是“筋骨”的后置定语)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劝学》

2、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可使报秦”是“人”的后置定语)译:主意拿不定,想找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又找不到。(《廉颇蔺相如列传》)

3、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留在汉”是“匈奴使”的后置定语)译: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苏武传》)

4、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固”是“关中”的后置定语)译:这样险固的关中,城池千里。(《过秦论》)

D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

1、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应为“臣尝从大王与燕王境上会”)译:我曾跟随大王与燕王在边境相会。(《廉颇蔺相如列传》)

2、故燕王欲结于君。——(应为“故燕王欲结于君结” 译:所以燕王想跟您结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3、拜送书于庭。——(应为“于庭拜送书”)译:在朝堂上行过叩拜礼,亲自拜送了国书。(《廉颇蔺相如列传》)

4、设九宾于庭,臣乃敢上璧。——(应为“于庭设九宾,臣乃敢上璧”)译:在朝堂上安设“九宾”的礼节,我才敢献上和氏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5、乃设九宾礼于庭——(应为“乃于庭设九宾礼”)译:就在朝堂上设了“九宾”的礼仪(《廉颇蔺相如列传》)

6、会于西河外渑池。——(应为“于西河外渑池会”)译:在西河外渑池相会。(《廉颇蔺相如列传》)

7、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应为“其闻道也固乎吾先”)译:他闻知道道理本来比我早。(《师说》)

8、师不必贤于弟子,——(“师不必于弟子贤”)译: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强(《师说》)

9、学于余。——(“于余学”)译:向我学习。(《师说》)

10、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应为“陈涉之位,非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尊也”)

译:陈涉的地位,不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九国的君王尊贵;被征发守卫边塞的戍卒,不比九国的军队强,(《过秦论》)

11、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应为“鉏耰棘矜,非于钩戟长铩铦也”)译:农具木棍一类的东西,不比钩戟长矛锋利;(《过秦论》)

12、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应为“谪戍之众,非于九国之师抗也”)译:被征发守卫边塞的戍卒,不比九国的军队强,(《过秦论》)

13、而倔起阡陌之中,——(应为“而(于蛮夷)阡陌之中倔起”)译:却从田野里突然起义。(《过秦论》)

14、为降虏于蛮夷——(应为“于蛮夷为降虏”)译:在异族那里做投降的奴隶。(《苏武传》)

15、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应为“于前效死”)译:请在今天欢宴之后,让我死在你面前(《苏武传》)

16、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应为“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译: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图形装饰。(《张衡传》)

17、验之以事。——(应为“以事验之”)译:用已经发生的情况来检验它。《张衡传》)

18、游于三辅。——(应为“于三辅游”)译:到三辅一带游学。《张衡传》)

19、尤至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应为“尤于天文阴阳历算至思”)译:由其在天文阴阳历算诸科学问尽心钻研。《张衡传》)

20、无望民多于邻国也。——(应为“无望于邻国民多也”)译: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寡人之于国也》)

21、树之以桑——(应为“以桑树之”)译:把桑树种上。(《寡人之于国也》)

22、申之以孝悌之义。——(应为“以孝悌之义申之”)译: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寡人之于国也》)

2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应为“颁白者不于道路负戴矣。”译: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寡人之于国也》)

24、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应为“是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何异?”)译:这种说法和杀死了人却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寡人之于国也》)

25、青出于蓝,而青于蓝。——(应为“青于蓝出,而于蓝青”)译: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劝学》

26、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应为“冰,水为之,而于水寒”)译:冰是由水凝冻成的,但它比水更冷。《劝学》

2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应为“君子博学而日乎己参省”)译: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劝学》

28、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应为“”尝于穆、曹二善才学琵琶)译:曾经向穆、曹两位著名琵琶乐师学艺。(《琵琶行》)

29、转徙于江湖间。——(应为“于江湖间转徙”)译:在江湖上辗转奔波。(《琵琶行》)

五、固定句式

1、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固定格式,“奈何”,表示询问,意思是“如何”“怎样”。)译:拿走我的璧,不给我城,怎么办?(《廉颇蔺相如列传》)

2、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固定格式,“岂„„乎”,“岂”与“乎”相呼应,构成一种表反问的句式,可译成“难道„„吗?”或”怎么„„呢?”)译:赵国怎么敢留着璧而得罪大王呢?(《廉颇蔺相如列传》)

4、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固定格式,孰与,表示比较和选择,意思是“跟„„比较,哪个(谁)„„?”)

译: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厉害?(《廉颇蔺相如列传》)

5、直不百步身(直„„耳)。(固定格式,“直„„身”,副词与语气词搭配,表示限于某个范围;只是„„罢了。)译:只是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寡人之于国也》)

6、则何如。(固定格式,“何如”,表疑问的代词;怎么,怎么样。

译:那怎么样。(《寡人之于国也》)

7、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固定格式,“而后”,副词,表示接着某动作或情况以后,用在下一分句开头或紧缩句前后两部分中部,同“然后”,有时可译为“才”。)

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寡人之于国也》)

8、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固定句式: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译:所以不积累小步伐,就无法到达千里远的地方;不汇集细小的水流就无法形成江河大海。《劝学》

读书笔记

1、“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文言文教学目标

2、“要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要有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3、“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文言文教学目标

4、文言文翻译要求:信、达、雅 ——《古代汉语》

5、“讲者,讲其实惠,初讲时用之。贯者,贯其神理,有贯串之意焉。”

——(崔学古《少学》)

6、“因为文言与咱们的口语不一样”,所以“国文课读到文言,就得作一番讲解的工夫。” ——(《叶圣陶集》第十四卷57页《文言的讲解》)

7、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诵读古代诗词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汲取文言文中有生命力的语言材料和表现手法,丰富现代语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丰富文学素养。

——国家教育部新颁发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8、“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 ——《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

9、正如钱梦龙所说:“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现代汉语的词汇、句法和修辞手段都不可割裂和古代文学语言的血缘关系„„学生阅读文言文虽然有一定的语言障碍,但绝不像学习外国语那样毫无根基。” ——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

10、在文言文教学中主要应以“读”字当先,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才会摸索出好的学习方法,才能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文言文教学之我见》

11、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三本五重教学法”(以人为本、以读为本、以创为本,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就强调了学生“读”的功效。他说“语文教学就是要以学生诵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就是通过多种方式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

心得体会

本着重新识字出发

——读《谈谈文言文课堂效率问题》

只有在懂得词义,了解句式特点,像朱熹所说的那样“一字一句,分晓真切”的前提下,让学生反复诵读一篇篇文言作品,才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的提高有意义。因此,文言文的阅读教学,有一个“重新识字”的问题,所谓“重新识字”;是指要让学生明白那些虽然能读出声音,但不懂得它们在文言中的意义的字的词义。教师的讲解,注释、工具书,都为这种“重新识字”提供了方便。

之所以强调在诵读前要理解词义、了解句式,是因为过去文言文教学中,有一种过分强调熟读,不管懂不懂,背了再说的教法,效果并不好。现在这种作法没有了,但它的影响不能说一点也没有,比如说,只串讲课文大意而不落实字词句,甚至只对照教参的译文讲一通,讲完之后就是读,就是背,至于文章中字词的意义,句式的特点是什么,学生一点也不知道。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一直到熟,熟到什么程度?一般来说,一篇课文,提出其中某一句,要能知道出自哪一篇,是什么意思;如果能背诵则更好。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呢?我认为在阅读文言文或进行文言文教学时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词语和句式的对比练习,可以训练学生注意古人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因为对象或场合的不同,同样一个意思,所用的词语和句式有细微的不同,或色彩不同,或语气不同。区分这些不同之处,有助于加深理解。

词语和句式的归纳练习,可以训练学生在感性材料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自己动脑、动手整理,结合所学过的文言知识,总结出同类语言现象的某些规律,使之达到理性的认识,并且使知识逐渐系统化、条理化。这种对文言词语和句式的对比、归纳练习,可以在一篇之内进行,也可以不限于一篇的范围之内。

2、练习文言文的现代汉语翻译,可以检查学生对文言文中的字、词、句是否真懂。

如果是不懂,或者是半懂,那么,只要一翻泽原文,问题就会暴露出来。问题暴露出来了,或是词义没弄清楚,或是句式不了解,就可以对症下药,及时纠正。荀子说:“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学生在实践中遇到阻碍,遇到疑惑,经过思考,经过教师的指点,得到了解决,记忆也就更深了。练习文言文的现代汉语翻译,还可以提高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有些句子,我们可能已经理解了它们的意思,但用现代汉语表达不出来,除了因为自己对原文的理解还不够准确、清晰之外,现代汉语的语汇不够丰富、文字表达能力不高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搞点文言文的翻译练习对提高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是有帮助的。文言文的现代汉语翻泽,可以是口头翻译,也可以笔译。无论采用什么方式进行都应该以准确、规范为标准。准确,指词语要翻泽得准确,要字字落实;规范,指译文的句子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那种只写出句子大意的翻泽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没有多大帮助。译文要准确规范,对中学生来说,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开始训练时,总是不够准确不够规范的。但是,如果教师每次都指出那些不准确、不规范的地方并予以纠正,要求又很严格,那么,准确规范的翻泽是能够逐步做到的。

这里有必要把文言文的白文标点这种练习方式提出来议一议。文言文的阅读训练是否要进行这种白文标点练习呢?我的回答是:文言文的白文标点练习是进行文言文阅读训练的一种好的方式;但是,因为中学生读的文言作品太少,不宜做这种练习。据《礼记·学记》的记载,两千年前,给白文断句就作为基本训练项目列入了学校的教学内容;东汉时期,引用古书,句读是否正确,成为衡量学术水平的标准之一;六朝时期,定点文句,是整理古书的重要环节;到了唐代,人们对白文标点的作用更加明确了,韩愈《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旧时代的先生们教诲学生,总是叮嘱他们认认真真地读白文,即所谓“详训诂,明句读”。可见白文标点练习是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种好的训练方式。“详训诂”,弄清词义,是对的;“明句读”,明白断句,也是对的。可是,给白文标点,是要读了相当多的文言作品之后,并且还要知道一些古代历史、地理、人名才能标点好的。不然,会拿着标点符号摆来摆去,不知如何是好,花费的时间多,收到的效果小。中学生用来学文言的时间比较少,应当把时间用在刀刃上,用在掌握常用实词、虚词和句式上,用在反复诵读作品上;文言文的标点练习难度比较大,不要把时间花在这种练习上。

3、要增大文言文的课外阅读量。

课外阅读课堂教学的延伸、加固和补充。语文教学历来重视课外阅读,这是对的。但是,目前教师们指导课外阅读,往往只把注意力放在现代文,尤其放在时文的阅读上,忽视了文言文的课外阅读量。文言文的阅读训练,如果仅仅只在课堂上进行,课外不去阅读文言作品,是很难形成能力的;即使在课堂上把文言课文学懂了,形成了一定的能力,也容易退步,结果是劳而无功。因此,有必要加强文言文的课外阅读,如果我们规定中学生的文言文课外阅读量占整个课外阅读量的10%至20%,用这个数量标准选择一批与课文深浅程度相当的、有注释的文言作品作为课外阅读材料要求学生阅读,并且在关键的地方还给以点拨,使学生把课堂上学过的文言词语和句式运用到阅读实践中,并且在运用中巩固、加深、熟练,使精读和博览相结合,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就能逐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就能真正形成。

教学过程的尝试与探索

《语文科考试大纲》中“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这一考点在近几年高考中虽未单独设题,但其知识点遍布文章,阅读理解时许多句子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在文言的阅读过程中,如果对古汉语中一些句式特点,尤其是像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比较特殊的句式不熟悉、不理解,必然会造成阅读的困难和翻译句子的不准确。因此,对文言与现代汉语中不同的句式的理解,应该有足够的认识,这是语文复习,特别是复习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时不可忽视的一个考点。

古代汉语中有哪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呢?,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特殊句式)、固定结构等几类。判断句、被动句要从结构特征上去掌握,省略句则要联系上下文去推求省略的部分,倒装句要掌握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状语后置的规律,固定句式要记住它们的习惯用法。探求规律,掌握译法

文言文的句式比较复杂。常见的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和省略句。倒装句较为普遍的是宾语前置、介词宾语前置、定语和状语后置,也有谓语提前的现象。但仅就宾语前置来说,有一种提法,“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置于动词前。”这种提法是不够确切的,因为文言文有许多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并不前置,即使同一本书中,有的代词前置,有的代词并不前置。在古文教学中,我发现,由于表达习惯或是语法的特殊性,在古汉语中,形成了一些形式上基本凝固、在表达方式上较为特殊的习惯格式,而这种在表达方式上较为特殊的习惯格式,往往又成了学生准确译文、正确理解课文的“拦路虎”。倘若能让学生认清其特点,摸清其规律,掌握其译法,学生学起来就能化难为易,准确译出,从而将“拦路虎”就地“消灭”。

下面仅就在文言文教学中探求出来的几种较为特殊的习惯格式,是何句式,怎样翻译,简述如下:

1.“孰与„„?”

固定格式,“孰与”,表示比较和选择,意思是“跟„„比较,哪个(谁)„„?”如: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即译为: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厉害?(《廉颇蔺相如列传》)2.奈何,固定格式,奈何,表示询问,意思是“如何”“怎样”。如、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译:拿走我的璧,不给我城,怎么办?(《廉颇蔺相如列传》)实践证明,假若以上这几种在表达方式上较为特殊的习惯格式学生均能认识其特点,掌握其译法的话。那么,古汉语中的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等句式的译法,也就不难掌握了。我们这样做,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辨识特殊文言句式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独立翻译特殊习惯句式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能拿起“钥匙”独立开“锁”。讲清“特殊”,扫除障碍。­得出规律,掌握译法: 对照比较。

在文言文教学中,运用对照比较法可以拓宽学生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去获得准确的知识,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

文言文特殊句式和现代汉语进行对照比较。如判断句式,现代汉语是“„„是„„”“„„等于„„”的句式,而文言文经常用“„„也”“„„者,„„也”的句式来表达。诸如此类,不一而足。通过对照比较,学生的思路更为广阔了,能全面地具体地深入地分析问题,既懂得“应该这样”,又懂得“不应该那样”,进而把握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本质特征。

温故知新.。许多学生学了后头,忘了前头。讲新课时,我总是启发引导学生联系旧课已学过的知识,以旧知识带新知识,加强知识的连贯性,这样,讲过的课文越多,例句就越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给学生的印象也就越深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收到了显著的学习效果。

文言文句式教学方法很多,我们主要从对照比较,温故知新这两种方法来探讨文言文句式的有效教学。教就是为了不教,我们最终目的是为了摆脱传统教学中注重知识本位的局限性,放手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自主比较,综合深入分析,同学间的合作交流,得出自己的结论,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健全心智,克服“学而不思”的流弊;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方法,形成独立的思想,自主的精神,摆脱被动接受的局面,有利于学生个性和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高一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一 被动句式归纳总结

【课前准备】

学完必修四课本三篇文言文《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后,把全班同学分成五大组,分别为判断句组、被动句组、省略句组、倒装句组和固定结构组,每一组的成员按照所负责的文言文句式,对这三篇文言文句式进行归纳总结。【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高考文言文对文言句式的要求。

2、了解判断句的特点。

3、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加以巩固。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实施过程】

一、文言句式的概述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由于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也存在一些差异。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这里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今天我们着重了解被动句。

二、被动句

1、什么是被动句?

所谓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说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说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现代汉语一般用“被”引进主动者,但文言文表被动的方式较多,主要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用“于”“为”“为„„所”“见”“被”字表被动句。

第二种情况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来推断。

二、被动句小组成员展示成果

1、而君幸于赵王,译:而您又被赵王宠幸。(《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使不辱于诸侯,译:出使到诸侯国家能不被侮辱。

(《廉颇蔺相如列传》)

3、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译:又怕得不到秦国的城,白白受欺骗。(《廉颇蔺相如列传》)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译:我实在怕受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廉颇蔺相如列传》)

5、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译:我苏武父子无功劳和恩德,都是被皇帝栽培提拔起来的(《苏武传》)

6、见犯乃死,重负国。译:被侮辱才去死,更加对不起国家。(《苏武传》)

7、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译: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的有十几家。(《苏武传》)

8、缑王等皆死,虞常得生。译:缑王等人都战死;虞常被活捉。(《苏武传》)

9、举孝廉不行。译:被推举为孝廉没有去应荐。(《张衡传》)

10、连辟公府不就。译:多次被官府征召,也没有去就任。(《张衡传》)

三、总结被动句句式规律

文言文表被动的方式较多,主要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用“于”“为”“为„„所”“见”“被”字表被动句。

第二种情况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来推断。

(一)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1)用“为”表被动 如:“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2)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3)用“见”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4)用“于”表被动 “而君幸于赵王”(而您又被赵王宠幸)“不能容于远近。”(不能被邻里所容)

(二)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

如: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译: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的有十几家。(《苏武传》)【探索小结】

相信,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学会归纳总结不失为一种学习方法。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积累归纳,主动梳理,认识规律,掌握方法,掌握文言文句法,相信学生们在具有更为丰富的文言文知识的积累之后,将逐步形成读懂文言文的能力。

总结报告

如何让高一的文言文教学与初中有效衔接 ——关于高一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的研究 主要成果: 高一必修3、4文言文句式部分汇总研究的主要方法: 实践,比较,归纳,讨论,总结,.3 研究的主要步骤:(1)、组内讨论并确定课题(2)、查找资料

(3)、集体讨论

(4)、在教学中研究(5)、进行资料整理

4、开展的主要研究活动: 进行教学实践,到校图书馆查找资料并通过互联网查找资料;小组讨论;、查证的主要文献资料: 某些关于文言文句式学习的网站和书籍.6、报告

对高一文言文有效教学(文言文句式部分)的思考

在近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中,文言文的比例一直保持在14%的分量上,考试的模式也是大体不变,即通过课外阅读考查课内知识。知识点也主要限于词义及用法、文言句式、文句翻译和文段评价等方面。具体而言,包括词语的准确理解、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特殊句式、文言断句、难句的准确通顺翻译、古今异义、偏义复词、古今异音、内容评价、写作特点评价以及古代文化现象等知识点。这些知识点的考查实际上也就反映了现行考试制度对高中文言教学的主要要求。如何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教学是提高高中生文言阅读能力的重要课题。因此,文言教学实际就是要在具体的文章中去阅读知识点,读懂知识点。为弥补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缺漏,加强高一上学期所掌握的文言文知识,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我尝试研究高一文言文有效教学,并且是针对学生很难理解的文言文句式入手,一学期结束,反思自己的实践,有很深的体会。

一、我发现,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断层。初中课标“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高中课标要求“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相对于初中课标,高中课标对文言文的要求难度跳跃性太大。这里主要是指文言语法知识,由于文言语法知识都安排在高中,而现代汉语语法教学在初中处于无法落实的状态,所以要学生在高中阶段理解这些语法现象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初高中课标在文言文阅读的标准上也存在着语法教学的衔接困难问题。

二、教学实践原则 1.重在运用的原则

所补的内容应是基础性的知识,是那些因初中与高中的要求不同而对学生高中语文学习造成困难的内容。切忌一味以高考为标准任意拔高,不能将高中各年级原本就应循序渐进的教学内容一下子强加给学生。不必追求知识的系统、完整,重在运用。2.面向全体的原则 应关注大多数学生,既不能将初高中衔接补课误解成是因个人原因或因原初中学校教学方法不当而造成知识缺漏的后进生补缺补漏,也不能将其当作针对优等生的培优教学。应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确定具体的“衔接教学内容和计划”。3.温故知新的原则

在进行现代汉语语法、文言虚词、词性活用与文言句式等内容的衔接教学时,应尽量选取初中课本里出现的内容(如课文)作为讲授的例子和练习材料,使之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三、加强文言文有效教学的措施

1、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就是说在教学中学生要把自己当成学习文言文的主人。主动学习,自觉学习。

2、引导学生拓宽文言文的阅读面。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多读一些精典的文言文作品,把那些好的阅读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良好阅读习惯。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中收获知识,享受快乐。

(一)加强文言的语感培养

语言学科的教学,重要的一环就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文言文的语感培养,还是离不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古人教学,最重视的就是读,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就是强调读书在学习中的重要性。看来,古时的私塾,先不求义而求读通,也自有其道理。学生能够做到在读当中学会断句,在读当中强记字音,在读当中熟悉句式,在读当中理解文段大意,这就少了许多学习障碍,文言教学也就变得轻松得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进行示范朗读或播放录音,更应要求学生读生字,读注释,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音声感、节奏感、意蕴感及审美感。文言文与现代人的距离较远,现代人要学好文言文,就必须多积累。不积累足够的字、词、句常识,就很难融入文言的氛围之中。文言文中的许多字词,是现代汉语已经弃用的,但往往是极个别的字词阻碍了学生对文言的准确理解,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当多积累一些字词,做到有备无患。现代汉语的词义和古汉语的词义区别也是很大的,学生很容易用现代汉语的词义去理解文言词语,因而多积累文言词义对于学习文言尤为重要。严格来说,对于字词的掌握还不能最终解决文言句子的准确翻译的问题,因为文言句子的翻译不光是直译,更多的是意译。我们现代汉语与文言的差异较大,句式特点也有相当大的差别,实际上,按照字词的意思直译过来的句子,很多是不通顺的。而注释中的很多句子的翻译为我们提供了足够多的例子,多读一读这样的句子及其翻译,对于解决学生的翻译的准确性有很大的帮助作用。自然,多读课文更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能力。

(二)注意文言知识点的积累,培养推断能力

在文言的阅读教学中,注意知识点的落实,注意知识点的新旧联系,做到学有所获,强记博识。通假字怎么个通假法,一词多义到底有几个用法和意义,词类活用是怎样活用的,古今异义为什么会异义有没有关系,特殊句式和现代汉语的句式到底有什么区别,等等。另外,还要把课文涉及的字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以前学过的这个字词的意义和用法联系起来,增强对字词意义和用法的认识理解。对这些知识点的落实,有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文言经验,并最终把经验化为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教材的课文后,我把全班同学分成五大组,分别为判断句组、被动句组、省略句组、倒装句组和固定结构组,每一组的成员按照所负责的文言文句式,对这三篇文言文句式进行归纳总结。接着,我们从例句中寻找文言文句式规律。比如:

1、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1、“......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3、“......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

4、“......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

5、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6、用“为”作判断词表示判断。如汝为人臣子。(《苏武传》)

7、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如非我也,岁也。(《寡人之于国也》)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

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2、被动句 所谓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说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说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现代汉语一般用“被”引进主动者,但文言文表被动的方式较多,主要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用“于”“为”“为„„所”“见”“被”字表被动句。

第二种情况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来推断。

(一)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A、靠“于”引进主动者。如: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B、在动词前加“见”,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C、在动词前加介词“为”,表被动。如: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D、用“为„„所”或“为所”连用结构,表被动。E、用“被”表被动。

(二)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如: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苏武传》)

3、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省略句是古今都有的现象,当文言文的省略情况比现代文多见,也较复杂。常见的是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和介词省略,有时也省略数量词和定语等。A主语省略 B谓语省略 C宾语省略 D定语省略 E介词省略

F定语中心语省略(举例略)

4、倒装句

现代汉语的语序一般以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状语在前,动词在后;谓语在前,宾语在后。如果这种顺序被颠倒,就成为“倒装句”。文言文的语序倒装主要有四种:

A主谓倒装。B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提前:

如:

1、何以知之?——(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廉颇蔺相如列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 如:

1、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动宾结构中,代词、有称代含义的副词作宾语时,宾语常前置 C定语后置

文言文虽有修饰词放在中心词前面的,但多数置于中心词之后,所以构成了文言文句式的又一特点。定语后置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者“”之“”而“作标志词。二是数量词作定语时,也常后置。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是“爪牙”的后置定语,“强”是“筋骨”的后置定语)《劝学》

D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如:、拜送书于庭。——(应为“于庭拜送书”)(《廉颇蔺相如列传》)

五、固定句式

1、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固定格式,“奈何”,表示询问,意思是“如何”“怎样”。)(《廉颇蔺相如列传》)

2、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固定格式,“岂„„乎”,“岂”与“乎”相呼应,构成一种表反问的句式,可译成“难道„„吗?”或”怎么„„呢?”)(《廉颇蔺相如列传》)

4、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固定格式,孰与,表示比较和选择,意思是“跟„„比较,哪个(谁)„„?”)(《廉颇蔺相如列传》)

5、直不百步身(直„„耳)。(固定格式,“直„„身”,副词与语气词搭配,表示限于某个范围;只是„„罢了。)(《寡人之于国也》)

6、则何如。(固定格式,“何如”,表疑问的代词;怎么,怎么样。(《寡人之于国也》)

7、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固定格式,“而后”,副词,表示接着某动作或情况以后,用在下一分句开头或紧缩句前后两部分中部,同“然后”,有时可译为“才”。)(《寡人之于国也》)

8、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固定句式: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劝学》

经过这样的归纳训练,学生可以明确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特点以及规律,培养阅读文言文语感,这时再适当向课外拓展,有针对性地做一些文言文阅读训练,以检测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和对古汉语知识掌握的程度。还可用用吕叔湘先生建议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即选一些没有标点过的文言文片断做些断句练习,这将有助于他们增加文言文阅读理解的熟练程度。

(三)要强化对知识点的练习由于文言文远离我们的生活,仅仅只是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对知识点的记忆落实,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做到知识点的新旧联系,还要注意通过练习达到对课堂知识的巩固性掌握。在习题设置中,要把练习题设置成联系题,也就是将以前学过的内容和当天学习的内容结合起来,在学生的记忆中形成对文言字词的全面理解掌握。

(四)加强课外阅读训练

课内的学习最终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解决课外阅读问题的能力乃至应考能力。而为了使这种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平时还必须加强学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量。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有系统地安排文言阅读材料,并配以扣点练习,以促使学生把其掌握的文言文学习能力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达到应有的阅读及应试能力水平。

当然,课外阅读的安排不可太过随意,这样是达不到训练目的的。中学阶段对于高中生的文言能力要求是有一定限度的,只要求学生“能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所以万不可孔孟老庄一锅端,过于深奥的文言对学习文言不仅无益,反而有害。阅读材料应以记叙文(叙事)为主,议论文次之,其它文章只是稍作涉猎。这样安排一是考虑到大纲和考纲对高中文言教学的要求,更主要是考虑到学生能够读懂,读出兴趣来。

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学生版) 篇6

教学目标:

理解并熟记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学时间:2课时

一、“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层级为B级。

不同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我们谈论文言文的句式,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在古代实际是一种正常的句式,这些句式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步发生了改变,在现代汉语中却成了变式句或特殊句式。

二、命题规律

近年来,这一考点的考查类型有两类,一类是理解文言词语涉及词类活用;一类是翻译文言句子涉及特殊句式用法。高考命题中,句式往往是单独命制选择题或隐含在文言文主观翻译题中作为“采分点”,从命题的技术处理层面来讲,后一种的可能性更大。2005年浙江、重庆、北京单独设题考查,2006年的北京、浙江、广东单独设题考查。设题的方式有:①判断省略成分的正误;②选出与题干有相同的句式特点的项;③选出句式特点相同的项;④判断句式的相同与不同;⑤通过翻译句子和断句考查对文言句式的理解等。

三、修改下列句式翻译失误之处

在高考文言阅读中,对文言句式的考查,可以说每年都是一个热点。无论是对文句的翻译,还是对文意的理解,都涉及对文言句式把握的考查。但不少考生在此知识点的失分率比其他知识点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1.分辨不清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

【例】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07安徽卷)误译为:是不是真能爱好古物,只不过与庸俗人趣味相同罢了。

2.忽视省略成分

成分省略是文言文中的一种常见现象,省略的成分通常是主语、宾语、介词宾语等。文言文中,有的省略成分没有必要翻译出来,但也有的省略成分必须翻译出来才能使语意完全。

【例】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玉。(07广东卷)

误译为:郭生只是用浓墨洒成大墨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非常奇怪,拿着纸去告诉王生。

3.不解宾语前置

【例】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07辽宁卷)误译:我从前克制忍耐不杀,是因为它在意外、紧急的时候可能有用。

4.不解定语后置

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但在文言文中,除此情况外,也可放在中心词后。定语后置虽然没有在《考试大纲》中单独列出,但考题上经常出现,因此这也是掌握文言文句式的一个重要方面。

【例】从衣文之媵七十人。(07湖南卷)

误译:使穿华丽衣服的陪嫁侍妾跟随七十个人。

5.不解被动句

在现代汉语中,表示主语被动的句式主要用介词“被”来表示。文言文中的被动句,很少用“被”字表示。【例】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饮。(07浙江卷)误译: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一辈子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

6.不解状语后置

【例】门前植槐一株,枝叶扶疏,时作糜哺饿者于其下。(07湖北卷)误译:家门前种有一棵槐数,枝繁叶茂,(善人公)时常煮粥给饥民吃它的下面。

7.不懂固定结构

【例】上者留守阙,宰相拟廷臣以十数,皆不纳,帝顾仁杰曰:“无以易卿者。”(07四川卷)

误译:上都留守(职位)空缺,宰相拟定的朝臣要用十来计算,都不被采纳,皇帝看着贺仁杰说:“没有办法替代你。”

8.不懂修辞知识

【例】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若申其志,虽箪食也不厌也。(06四川卷)

误译:不合礼义的俸禄,即使万钟我也不接受;如能实现我的志向,即使是箪食也不厌弃。

四、知识清单

(一)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用“者„„也”表判断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3)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①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②汝是大家子(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梁将即楚将项燕。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⑤臣本布衣。⑥且相如素贱人。

⑦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⑧予本非文人画士。(6)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特别提醒】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 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二)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1>有标志

(1)用“为”或“为......所.....”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2)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用“于” 或“受......于......”表被动 “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5)用“被”表被动。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2>无标志

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注意】: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但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都是此种用法。

(三)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格式:主十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十宾【余、吾、尔、自、之、是】十动 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译文:“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②时人莫之许(《隆中对》)译文:“可当时的人并不赞许他(这么看)” ③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译文:“秦人来不及哀叹自己”。④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 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译文:“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没有这样的事”

还有如:毋吾以也,莫己若也(译:“不能因为我,(他)还不如自己”)成语有:我无尔诈,尔无我虞(译:“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

从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1)宾语在动词前面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动? 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译文:“张良问道:‘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 ②问女何所思?(《木兰辞》)译文:“问女儿在思考什么?” ③王见之曰:“牛何之?”(《晏子使楚》)译文:“大王看见了问道:‘把牛牵到哪里?’” ④何伤乎?(《齐桓晋文之事》)译文:“有什么妨碍呢?” ⑤王曰:“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译文:“大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 ⑥吾谁敢怨?(《捕蛇者说》)译文:“我敢埋怨谁呢?” ⑦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译文:“况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2)宾语放在介词前面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介十动?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译文:“不这样,我(项羽)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 ②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译文:“(你们在)替谁哀哭呢?” ③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蟹龙说赵太后》)译文:“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 ④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译文:“国家用什么来救济老百性呢?” ⑤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文:“哦!除了这样的人,我能同谁在一起呢?” ⑥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译文:“即使活着,(我)凭什么脸面回汉朝去呢?” 【3】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 格式:宾十介十动

①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叶公好龙》)译文:“用钩子来画龙,用凿子来雕刻龙” ②余是以记之(《游褒禅山记》)译文:“我因此记下了这件事” ③一言以蔽之 译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 ④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勾践灭吴》)译文:楚国的战士没有谁不用一个抵挡十个来拼命的作战的。

⑤成语有:夜以继日(译:用夜晚来接着白天)【4】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格式:主十宾十之(是)十动 ①夫晋,何罪之有?(《烛之武退秦师》)译文:“晋国,有什么罪过呢?” ②唯弈秋之为听(《弈秋》)译文:“只听弈秋的教导”(“唯”译为“只”,下同)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译文:“不了解句读,不能解答疑惑” ④唯陈言之务去(《答李翊书》)译文:“只是务必除去那些陈旧的话” ⑤父母唯其疾之忧 译文:“父母只忧虑他的疾病” ⑥唯马首是瞻(《冯婉贞》)译文:“只看我的马头行事” ⑦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译文:“我们的国君(晋惠公)不怜恤自己流亡在外,却忧虑着我们群臣”

还有如成语:唯利是图(译:“只图有利益的”)唯贤是用(译:“只任用有才能的人”)【5】“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她)”,这时“相”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①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译文:“我已经对她没有情义了,决不会答应你”

②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译文:“尽心侍奉婆婆,好好服侍她” ③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译文:“小孩子看见了我却不认识我”

【6】“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解释为“我”,这时“见”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①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译文:“(我回来时)府吏叮嘱我”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项脊轩志》)译文:“生下我六个月,父亲就背弃了我(意思是父亲就去逝了)”

这种情况在现代汉语里也有保留,如:望见恕(希望你宽恕我);有何见教(有什么指教我的);让你见笑了(让你笑话我了);望见谅(希望你原谅我)。

【7】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①亚父南向坐(《鸿门宴》 译文:“亚父范增面向南坐着” ②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译文:“到达北海,向东看去,看不到水的尽头”

2.定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此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后。定语放在中心词后面,用“者”煞尾,构成定语后置的形式。那么,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把后置定语提到中心词前面去翻译。

【1】格式:中心词十定语十者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寻找可以出使秦国回来复命的人” ②楚人有涉江者。(《刻舟求剑》)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

③荆州之民附操者。(《赤壁之战》)译文:“荆州依附曹操的老百姓” ④四方之士来者。(《勾践灭吴》)译文:“四方前来投奔吴国的士人” ⑤村中少年好事者。(《黔之驴》)译文:“村中有个喜欢多事的年青人” 【2】格式:中心词+之+定语+者 ①马之千里者(《马说》)译文:“千里马” ②僧之富者不能至 译文:“富有的和尚却不能到达” ③国之孺子之游者(《勾践灭吴》)译文:“吴国出游的年青人” ④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 译文:“铿然有声的石头” 【3】格式:中心语+之+定语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译文:“蚯蚓没有尖利的爪牙和强健的筋骨”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译文:“在朝廷作官(或居在高高的庙堂),就要忧虑老百姓的疾苦,退隐江湖远离朝廷(或身处遥远的江湖),就要为国君担忧”

【4】格式:中心语+而+定语+者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五人墓碑记》)译文:“能够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官员,普天之下,有几个人呢?”

【5】格式:中心语十数量定语 数量词做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

①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译文:“等到了陈这个地方,有六七百辆车,千多名骑兵,数万名士兵”

②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译文:“吃东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3.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我们知道,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去翻译。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

(1)格式:动十以十宾 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译文:“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状来装饰” ②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译文:“把箭放回先王灵位之前,禀告大功告 成”

③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译文:“并请出那三枝箭,装进锦囊” ④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译文:“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燕王父子” ⑤申之以孝悌之义(《齐桓晋文之事》)译文:“把孝敬父母敬重兄弟的事向他们反复讲述”

①覆之以掌(《促织》)译文:“用手掌覆盖(蟋蟀)”(2)格式:动十于(乎,相当“于”)十宾 ①使归就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译文:“让他回去向孙将军求救” ②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能够在集市上指出我的过错的人” ③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译文:“并且在他们的墓门前建立石碑” ④生乎吾前(《师说》)译文:“生在我的前面” ⑤风乎舞雩(《四子侍坐》)译文:“在舞雩台上吹风”(3)格式:形十于十宾 ①长于臣(《鸿门宴》)译文:“(他,指项伯)比我长(大)” ②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译文:“虽然才能比世人高,但却没有骄傲的情绪”

4.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①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译文:“你太不聪明了”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公子能为别人困难而急的地方在哪里呢?”

(四)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2)承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3)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

(五)固定句式

1、吾孰与徐公美?——孰与,与„比怎么样《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2、日食饮得无衰乎?——得无,该不会,表揣测的疑问词《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3、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该不会,表揣测的疑问词《促织》蒲松龄

4、求,无乃尔是过与(同“欤”,语气词)——无乃„与?恐怕„吧《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5、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何(以)„为,表反问的句式,为什么要„呢《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6、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致江海。——无以,没有用来„的(办 法)《劝学》〈荀子〉

7、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哪里用得着„呢,表反问《逍遥游》〈庄子〉

8、山峦为晴雪所洗。——为„所„,表示被动关系《谏太宗十思疏》魏征(课后题)

9、今日见辱问于长者。——见„于„,表被动的固定格式《柳毅传》李朝威

10、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他人之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之谓也,„说的就是„《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11.不亦„„乎,相当于“不是„„吗”

12.以为、以„„为„„ 意思是以为、认为、把„„当作、用„„做„„。例如: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

13.如„„何,相当于“对„„该怎么办”

14.岂„„哉(乎)、独„„哉,意思是难道„„吗,例如: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15.与其„„孰若„„、与其„„宁„„ 可译为:与其„„不如(宁可)„„ 如: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鸿门宴》)与人刃我,宁自刃。(《鲁仲连传》)”

16.“如„„何”、“奈„„何”、“若„„何”。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意思是“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付(处置、安顿)„„”。

例如:如太行、王屋何?(如何处理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呢?)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啊虞啊我拿你怎么办呢?)17.“„„孰与„„”、“„„何如„„”。这两种说法都是询问比较的结果,用法相同。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吾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一个离得更远?)“孰与”、“何如”还可以用来询问利害得失,或表示抉择取舍。救赵孰与勿救?(救赵与不救赵哪个有利?)惟坐待亡,孰与伐之?(与其坐而待毙,哪如起而进攻他们?)岭南梅开早,何如北地春?

与“孰与”、“何如”这种用法相同的还有“孰若”、“孰如”、“何若”等。18.“不亦„„乎?”可译为:“不也„„吗?”,“难道不„„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

19.“何(奚、曷)以(用)„„为”“何以为”“何„„为”。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还要„„干什么呢?” 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世方乱,安以富为?

上岸击贼,洗足入船,何用坞为?

胜自磨剑,人问曰:“何以为?”(磨剑干什么呢?)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吾英王,奚跪为?(我是英王,为什么要给你下跪呢?)20.“何„„之为”。这个格式的意思是“还算得上„„”、“还谈得上什么„„”、“还说什么„„”。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还谈得上什么恩惠呢?)国仇未报,何以家为?

何以名为?臣夫桑下之饿人也?

21.“得无”、“无乃”。“得无”又写作“得毋”、“得微”、“得非”等,意思是“该不会”、“莫不是”、“只怕是”、“岂不是”、“莫非”等。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日饮食得无衰乎? 得毋有病乎?

“无乃”又写作“毋乃”、“非乃”、“不乃”,意思是“岂不是”、“莫非是”、“恐怕要”等。求,无乃尔是过欤?(恐怕要责备你吧?)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恐怕不可以吧?)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岂不是晚了点吗?)

固定句式总结: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

固定句式按表达语气可分为四种:

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

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休(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

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

公文写作中特殊句式的运用 篇7

一、介词短语的运用

介词短语是由介词附在名词等词语前面组成,可做状语,少数也可做补语。在公文中,为了说明原因、摆出根据、表明目的、限定对象、划定范围、讲请道理,常常要使用一些介词组成的短语充当句子成分。有表示对象、范围的介词,如“对”、“对于”、“向”、“关于”等;有表示目的的介词,如“为”、“为了”等;有表示根据的介词,如“根据”、“依据”、“按照”、“遵照”等;有表示时间、处所的介词,如“当”、“从”、“在”等。介词短语在公文中使用的频率较高,特别是在公文式标题中,大都用“关于”与后面的词语组成短语做标题的事由,做文种的定语,既能使标题事由明确、醒目,又能使标题结构规范、严谨。

在公文正文中,介词短语常常充当状语、定语,并且多连续使用,从目的、原因、范围、对象、依据、方式等各方面对被表述的对象、内容做出限定,以使概念、内容更明确、严密。

二、省略句、非主谓句的运用

省略句是指在一定的语境里,为了表达的需要,说话时往往会省略一些不言自明的成分,如果离开了这样的语境,意思就不清楚,必须添补一定的词语才行,而且只有一种添补可能,这就是省略。它多因对话、上下文、避重复、祈使而省。行政公文写作中,为了使文字简练,较多地使用了省略句。恰当地使用省略句,既可以使语句简洁明快,又有利于突出表述的内容。公文中省略谓语的较少,常见于法规、规章、管理规章文书中。省略主语的情况较多,如“中国关心和支持中东问题的和平解决,将继续为推动中东和平进程做出努力”。例文中后一个分句的主语承前一个分句的主语“中国”省略了。使用省略句一定要恰当,如果滥用、乱用,就可能造成词语残缺,表意不准。

除省略句外,公文中还常常使用动词性的非主谓句。非主谓句是指分不出主语和谓语的单句,它由主谓短语以外的短语或词语组成。这类非主谓句没有动作、行为的主体做主语,看起来似乎模糊了,但实际上表达的意思更明确、简洁、灵活,感情色彩更强烈,它较多的是表示祈请、要求、希望、限定、劝阻、禁止、号召、命令等内容和语气的祈使句和一些陈述句、感叹句。如“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要巩固和发展已形成的全方位格局,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领域”,这两个句子中都没有主语,也不用补出主语,但大家都明白行为主体的特定指向。

三、联合短语、“的”字短语的运用

联合短语由词与词或短语与短语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并列而成。在公文中常使用联合短语来做各种句子成分。如“为把城区逐步建设成为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科技进步、环境优美、生活方便、功能健全、凝聚力强的综合性社会主义新型城区而努力”;“统计、劳动、银行、税务部门和企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指导和监督,防止和纠正可能出现的虚报、瞒报、漏报、错报”。前一个句子中,联合短语充当定语,后一个句子中联合短语充当了主语、谓语和宾语。运用联合短语做句子成分,常常使内容表述更严密、周到,语言更简洁、明确,还有一定的形式美和音乐美。联合短语中的各项并列词语要求词性一致、结构相近、排列整齐,还要合乎一定的逻辑顺序。还应特别注意的是,联合短语的各项并列词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以免顾此失彼,造成表意不明。

“的”字短语由“的”字附在实词或短语后面组成,指人或事物,属于名词性短语,但只能做主语、宾语。在公文中,特别是法规、规章和管理规章文书中经常用到。如“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情节严重拒不交代的、屡教屡犯或报复检举人的”、“以前有关规定与本通知不一致的”等等,这些短语省掉了“的”字后面的中心词语“行为”、“人”、“内容”等,使表述更加简洁。

四、祈使句的运用

公文由于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和权威性,因此,在语句表达中,经常使用祈使句,下行文尤其如此。公文中运用祈使句,不仅是为了表示请求、命令、建议等含义,更重要的是起强调作用。下行文中常见的祈使句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类是带有命令语气,如“必须”、“要”、“坚决”、“严格”等。

“……而对当前的违法毁林事件,决不可借口工作存在缺点就可以有法不行,执法不严。”“中共中央、国务院责成凡有森林地方的县委和县人民政府,负责监督护林法令的执行。望立即采取果断措施,限期制止乱砍滥伐森林事件。无论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利用任何手段侵占和破坏国有的和集体的山林,都必须彻底追查,依法惩办。对这些犯法者制止不力,就是失职,上级党委和政府必须追究县委书记和县长的领导责任。”(《关于制止乱砍滥伐森林的紧急指示》)

这是一份关于制止乱砍乱罚方面的公文,政府为了从源头上杜绝乱砍乱罚的现象,在文字中的祈使句里运用了“决不可”、“制止”、“无论”、“必须”、“都”等词语来强调,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语气。

另一类是表示禁止的,如“不准”、“严禁”、“禁止”等词语。

如“坚决贯彻教考分离原则,严禁命题人员参与考研辅导班的教学等相关活动。所有参与研究生招生考试出题(包括全国统考、联考和自命题)的人员一律不准参加当年任何形式的有关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实习和辅导活动,不得接受考生有关考试内容方面的任何咨询……”(《教育部办公厅严禁研究生招生单位举办辅导班的通知》教学厅[2004]15号)

这段文字中,几乎都是采用祈使句来说明的,运用了较多的强调语,其中运用了“坚决”、“严禁”“一律不准”、“不得”等词语对有关人员提出要求,带有强制语气。

祈使语句一般体现上级或领导对下级提出的一种不得违背、必须遵循执行的语气,这种语气更能体现出权力的强制约束性。

恰如其分地使用祈使句,能使公文的命令式语气得到加强,给人一种必须照办,不得有误的感觉,体现了公文“令行禁止”的强制性特征。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能随意滥用和乱用祈使句,如使用不当,不顾场合,不考虑级别,或是对它的度把握不当,都容易使下级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五、文言句的运用

现代公文按理说应该使用现代语言来表达,但我们却在大量的公文中发现不少具有文言色彩的词语或句子。如开头用语中的“兹”、“兹有”、“兹因”等;引述用语中的“顷接”、“顷悉”、“欣悉”等;经办用语中的“业经”、“复经”、“迭经”等;期请用语中的“拟请”、“希即”、“务希”、“希予”、“尚祈”等;综述承转用语中的“故此”、“鉴于”、“有鉴于此”、“总而言之”等;征询、期复用语中的“当否”、“妥否”、“如无不妥”、“请函复”等;表态用语中的“照准”、“可行”、“照办”、“完全同意”、“应予否定”等;报送用语中的“呈请”、“呈迳”、“送达”等;结尾用语中的“为盼”、“为荷”、“特此”(通知、通告、批复、报告、函告)、“此复”、“特予公布”等。

公文中文言词语的运用,增添了语言的典雅美和文化意味,同时,也使公文语言更加凝炼、庄重、规范、得体。

六、简缩、数概语句的运用

简缩就是把较多章节的词语或短句,简缩成较少音节的词语。它本属于复句,但取消了复句内部的语音停顿,缩略掉某些成分,使分句之间的联系更紧密,形成了既不同于复句又不同于单句的特殊句子,包括简称、简代、简缩。数概就是把有相同词语的联合短语或短句中的相同词语概括起来,用数字加相同词语的形式组成新的词语的修辞方法。如将“一本好书、一台好戏、一部优秀电视剧、一部优秀电影、一篇有创见有说服力的好文章”概括为“五个一工程”,“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概括为“三个代表”。

如《关于转发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两基”规划的通知》(桂教两基办[2004]1号),该段文字中的“两基”既是简缩用语也是数概用语。具体指基本普通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用“两基”代替了较多的文字表达,因该公文专门针对学校教育,有特定的内容,在这个语境中不但不会产生歧义,还能使语言更加精炼。

由于简缩、数概更能做到简明扼要、清楚明了,所以,在符合语言环境要求、含义十分明确、不至于造成歧义的情况下,使用约定俗成的简缩句、数概句,如“非典”、“公关”、“打假”、“扫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四项基本原则”等语句,在增强公文语言色彩的同时,也使公文语言更加简明扼要。这种用法已成为公文常用语句形式之一。

浅谈中学课本中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篇8

关键词:文言  句法  分析 中学课本举例

中学文言文教学向来是一个重点,特别是新教材实施以后,文言文教学更是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学好文言文除了要掌握常用的词法,还要熟练地掌握常用的句法。文言句法与现代汉语的句法有很大的不同,它直接关系到对文言文的翻译、理解,因此,文言句法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文言句法包括文言文中常见的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等。掌握了这些句法,懂得一些文言知识,具备了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有助于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提高现代语言修养,增加语言的表达能力。

所谓的特殊句式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在古代实际上是一种正常的句式,这些句式随着语言的发展而逐步发生了改变,在现代汉语中就变成了特殊句式。这些特殊句式在文言文中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等,这些句式在中学文言文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出现过。我就文言文中的这几个特殊句式做一个简略的分析。

一、判断句式

《辞海》中这样注释判断句:“用来判定主语所指和谓语所指同属一物,或断定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属于同一性质或种类的句子。”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一书中是这样定义的:“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为谓语,表示判断的。”鲍善淳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中这样认为:“判断句,是谓语对主语作出判断的句子,说明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属于某一类或不属于某一类。”而郭锡联主编的《古代汉语》也是这样认为“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所谓判断句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所以判断句应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它应该包含以下三个条件:涉及事物的性质、情况或事物之间的关系;要作出判断;是个句子(表肯定或否定)。

在现代汉语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要用判断词“是”或“就是”、“正是”等,来联系,如:“我是人民教师。”而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文言文中的判断句的种类比较多,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副词加强判断的语气。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一册 《寡人之于国也》)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三册 苏洵《六国论》)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三册 苏轼《石钟山记》)

(二)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三册 张溥《五人墓碑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一册司马迁《鸿门宴》)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三)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句中的“非”解释为不是,做出否定的判断。例如: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二册 贾谊《过秦论》)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三册 苏洵《六国论》)

(四)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燕王,吾所立。(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三册 欧阳修《伶官传序》)

判断句在古代汉语中比较常见,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它可以判断人或者事物的性质或作用;判断或解释事情发生的原因;判断人的籍贯;判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判断句中主语和谓语间一般是同一关系或类数关系,但实际上并不都是这样简单,有的则是以判断句的形式表达十分丰富的内容,这是判断句的活用。由此可见,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以相当成熟了。

二、被动句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一)有标志的被动句。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1、“于”字句。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三册 张溥《五人墓碑记》)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二册 韩愈《师说》)

2、“为”字句。在用介词“为”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构成被动句。例如: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二册 贾谊《过秦论》)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三册 欧阳修《伶官传序》)

3、“为……所……”句,这是一种较后起的被动句式,“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并在动词前加上专门标志被动的“所”字,构成被动句式。“……为……所”句也可以省略施动成分,形成“为所……”结构。例如: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三册 苏洵《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二册 司马迁《鸿门宴》)

4、“被”字句,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高中语文教科书第六册 司马迁《屈原列传》)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三册 张溥《五人墓碑记》)

5、“见”字句,用“见”表被动,例如: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高中语文教科书第六册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信而见疑。(高中语文教科书第六册 司马迁《屈原列传》)

三、定语后置

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者,例如: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三册 苏轼《石钟山记》)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三册 张溥《五人墓碑记》)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一册 《寡人之于国也》)

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例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一册《劝学》)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三册 张溥《五人墓碑记》)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三册 屈原《离骚》)

凌万顷之茫然。(高中语文教科书第四册 苏轼《赤壁赋》)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竞争的日趋激烈,古代文明似乎渐渐被人们淡忘。于是,现代人的物质充裕了,精神却贫乏了;生活富足了,心灵却荒芜了。回首古老的中国文明,有太多的东西可以医治现代人的浮躁、倦怠、堕落。绵延了几千年的中国古诗文,保留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旷达、淡定、舍生取义、一诺千金、百折不挠……那些古老的册页中不仅有着优美的章句,还有着道德与智慧:老庄、孔孟、唐诗宋词……我们不应该让其老去。

上一篇:治安保卫机构设置情况下一篇:于进一步规范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