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句式

2024-06-22

文言句式(共11篇)

文言句式 篇1

一、教学目标、教学难点

1.让学生整体把握文言倒装现象;

2.探究宾语前置有哪几种情况;

3.通过课内、外练习对宾语前置的规律加以巩固并能熟练翻译宾语前置句。

教学难点是学会分析宾语前置的几种情况,并将所学规律运用到文言文翻译中去。

二、教材地位

本课所选取的教材是人教版必修5,到这一阶段学生已经学完五册的古文,对文言句式有较系统的接触。但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倒装现象掌握得不好,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学习课文中的倒装句。一旦几种倒装混合使用,这部分学生就无法顺利翻译古文。因此本课通过宾语前置的规律探究,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系统总结文言文语法特点,让他们举一反三,也能理解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这两种常见的文言倒装句。并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文言文翻译中,反哺学生的古文学习。

三、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语法学习是严谨系统的,如果强迫学生死记硬背各种语法规律,学生难免会对古文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本课通过大量例句,对比翻译,让学生自主探究宾语前置的种种规律,使他们不仅印象深刻,而且感受到探究学习的乐趣。

以练代记。归纳文言句式的终极目标是要运用到文言文翻译中,因此本课配套了大量练习,让学生以做代背,熟练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进行文言翻译。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现代汉语之句子回顾

请同学们运用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对PPT上的这几个句子进行句法成分分析,每个小组把结果写在小黑板上,并派一位同学准备讲解为什么这样划分。

我喜欢书。

我喜欢(语文)书。

我[非常]喜欢(语文)书。

(好学的)我[非常]喜欢(语文)书。

定+主+状+谓+定+宾

请一位小组代表讲解为什么这样划分,要求讲清楚他们是如何识别该句子里的主谓宾和定状补的。根据刚才这位小组代表的发言,引导大家思考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划分的要点

句法成分歌诀:基本成分主谓宾,连带成分定状补。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运用所学规律,再次划分一个现代汉语句子的句法成分。邹忌不相信自己。比较: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通过古汉语和现代汉语的比较,同学们发现哪个句法成分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们把这类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习惯的文言句式称为倒装句。文言文中的倒装句主要有三种: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搭载语法的时空快车,穿越回古代看看古人是怎么说话的。我们尤其关注古人是在什么情况下颠倒宾语的位置,这也是本节课的主题——文言句式之宾语前置。

(二)探究规律——否定句里的宾语前置

小试牛刀——翻译下列句子:(1)古之人不余欺也译:译:古代的人没有我欺骗?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2)莫之夭阏者译:没有什么它阻碍?没有什么阻碍它。学生迅速指出两个句子都应该采用第二种翻译。那么这两个句子有什么特点呢?古人是不是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把宾语前置呢?请小组自主讨论。学生经过观察发现两个句子的共同点:否定句;宾语都是代词;宾语前置在动词前。规律: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要前置。这类句子一般含有否定词:“不、弗、未、非、否、毋、无、莫”。

练一练。(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译:这样还不能称王的,从来没有过。(2)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译:时间像流水一样消失了,年华不会等待我。(3)不吾知其亦已兮《离骚》译:不了解我就罢了。这三个句子,我们应用自己发现的规律,较准确地进行了宾语位置的语法归位和句子翻译。那么,同学们再思考一下:古人还会在哪些情况下,把宾语提前呢?

(三)探究规律——疑问句里的宾语前置

小试牛刀——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1)乐夫天命复奚疑!译:乐天安命还疑虑什么呢!(2)之二虫又何知!译:这两只虫子又知道什么呢!(3)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译:那么万物与我都是无穷无尽的,你又羡慕什么呢?同学分组讨论,并总结句子特点:都是疑问句;宾语“奚”“安”“何”“何”都是疑问代词;这些宾语都前置。规律: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要前置。疑问代词有“何、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

练一练:(1)复驾言兮焉求?《归去来兮辞》译:还驾车出游追求什么呢?(2)彼且奚适也?《逍遥游》译:你将要去哪?(3)沛公安在?《鸿门宴》译:沛公在哪?(4)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译:为什么匆匆忙忙地想要去哪里?以上句子都是疑问句,同学们都能用刚才发现的规律较好地进行了文言翻译。但最后一个句子,有较多同学感到棘手。为什么呢?这个句子的宾语比较特殊,它有两个宾语“何”和“胡”。“何”是动词“之”的宾语,而“胡”是介词“为”的宾语。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它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叫介词宾语。

小试牛刀——翻译下列句子并找出句子特点、(1)子卿尚复谁为乎?《苏武传》译:子卿尚且又为了谁呢?(2)何以战?《曹刿论战》译:凭什么作战?请同学分组总结句子特点:这两个句子都是疑问句,宾语都是代词,都是介词的宾语,宾语前置。请同学找出前置的规律: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前。

练一练(1)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译:不这样,我凭什么会这样?(2)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译:凭什么知道它这样?(3)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没有这个人,我要和谁一起归去。(4)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译:凭什么了解他?(5)何为其然也?《逍遥游》译:为什么箫声会这样?

(四)探究规律——疑问句里的宾语前置

小试牛刀——分组翻译句子并找出句子特点:(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译:不了解句读,不能解答疑惑。(2)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译:那晋国,有什么满足的?(3)何陋之有?《陋室铭》译:有什么简陋的?分组讨论这三句并总结句子特点:这三句都有“之”,宾语都在“之”的前面,谓语动词都在“之”的后面。“之”没有实际意义,只有语法意义。规律:用“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是”也可做提宾的标志)

唯利是图:图利;唯才是举:举才;唯马首是瞻:瞻马首;唯命是从:从命;唯你是问:问你。以上不能算句子,只是一些成语,但现代汉语的成语保留了古代文言的语法习惯。因此这些成语中“是”仅仅是提宾的标志,在明白了语法规律以后,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有些现代汉语的成语不能按照现代汉语习惯来解释。

(五)总结规律

根据PPT上的这些句子,请同学们进行小组内交流,总结宾语前置句的几种主要类型,如果你们有更好的例句,也可以补充。古之人不余欺也。忌不自信。沛公安在?大王来何操?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总结:在古人讲话的句子中,并不是所有的宾语都要提前,而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宾语提前。(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3)以“是”“之”为提宾标志。

五、翻译选段并找出宾语前置句

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桓公(桓温)北征时,途径金城,看到他任琅琊内史时种的柳树,已经十围粗了,感慨说道:“树木的变化尚且如此,人又凭什么禁得起岁月的流逝呢。”手握枝条,潸然泪下。

谢公云:“贤圣去人,其间亦迩。”子侄未之许。公叹曰:“若郗超闻此语,必不至河汉。”谢安说:“圣人、贤人和普通人之间的距离也是很近的。”他的子侄不同意这种看法。谢安叹息说:“如果郗超听见这话,一定不至于不相信。”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忽然间,雪下大了,谢安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好似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谢安高兴得笑了起来。她就是谢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六、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了解了倒装句中的宾语前置句,也明白了古人到底在哪些情况下会把宾语提前。宾语前置只是倒装句中的一种,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探究一下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是否也有一定的规律呢?

七、作业

运用所学习的宾语前置的规律,完成课堂上下发的相关练习。找出高中人教版必修教材中所学过的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句,分析这些句子,小组合作探究,归纳定语和状语后置的规律。

文言句式 篇2

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m 7

·文言常用句式

文言常用句式和现代汉语的常用句式基本上是相对应的,主要要求同学们掌握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变式句等五种。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即今之偶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苏轼《石钟山记》)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条雄。(司马光《赤壁之战》)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二、疑问句

文言中的疑问句,一般要用疑问代词(谁、何、易、胡、安、孰、焉等)或疑问语气词(乎、欤、耶等)提出问题。用疑问代词的,例如: 谁为哀者?(张溥《五人墓碑记》)独五人之激檄,何也?(同上)蹈死不顾,亦曷故哉?(同上)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司马迁《鸿门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师说》)且焉置土石?(《列子·愚公移山》)用疑问语气词的,例如: 壮士,能复饮乎?(司马迁《鸿门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苏沟《六国论》)

三、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例如: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动见瞻观,何时易乎?(曹丕《与吴质书》)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参佐无不被系束。(《世说新语·桓南郡好猎》)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省略句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很多省略现象,古代汉语中更为多见。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省略主语。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例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柳宗元《捕蛇者说》)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左传·曹判论战》)省略谓语。与现代汉语比较,文言中谓语的省略较多见。例如: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同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省略宾语。有动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司马迁《陈涉世家》)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沈括《活板》)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司马迁《鸿门宴》)有介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竖子不足与()谋。(同上)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陶渊明《桃花源记》)省略介词。文言中介词“于”也常常省略。例如: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苏轼《石钟山记》)激昂()大义,蹈死不顾(张博《五人墓碑记》)

五、变式句 所谓变式句,是比照现代汉语说的。文言中句子的语序多有变化,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主语后置。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愚公移山》)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晏子春秋·晏子辞千金》)宾语前置。宾语前置相当多见,有几种情况。一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苏轼《石钟山记》)。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弗怠之)(宋濂《送东阳马生序9)一是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提前。例如: 大王来何操?(操何)(司马迁《鸿门宴》)沛公安在?(在安)(同上)子何恃而往?(侍何)(彭端淑《为学》)微斯人,吾谁与归?(与谁)(范仲淹《岳阳楼记》)不然,籍何以至此?(以何)(司马迁《鸿门宴》)一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前边。例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韩愈《师说》)唯利是图(图利)定语后置。文言中,一些修饰性的定语常常置于中心词之后。例如: 遂率子孙荷担考三夫。(《列子·愚公移山》)大阉之乱,绍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介词结构后置。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则往往置后作补语。例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得双石于潭上。(苏轼《石钟山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司马迁《陈涉世家》)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高考文言句式备考指南 篇3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文言句式作了这样的要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该考点的内容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习惯搭配五个方面。这一考点知识遍布全篇文章,阅读理解时许多句子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在文言文的阅读过程中,如果对古汉语中一些句式特点,尤其是像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比较特殊的句式不熟悉、不理解,必然会造成阅读的困难和翻译句子的不准确。因此,对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中不同的句式的理解,应该有足够的认识,这是我们复习备考时不可忽视的一个考点。

这一考点的设题主要体现在文言文句子的翻译上。在文言翻译题中考查对文言句式的把握,从近三年高考来看,有逐年加强的趋势,尤其是2006年、2007年的高考,几乎所有的考卷都强化了对这一考点的考查。如2007年湖北卷“门前植槐一株,枝叶扶疏,时作糜哺饿者于其下”,2007年江西卷“与其得罪于能陟我、能黜我之君王,不如忍怨于无若我何之百姓”的翻译中都出现了介词结构后置句,应该将后置的定语提前翻译;2007年辽宁卷“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2007年山东卷“钟会伐蜀,过与戎别,问计将安出”,考到了宾语前置句,需要把前置的宾语还原,才能正确地翻译。其它考区的句子翻译也大多侧重在文言文特殊的句式上,由此可预见,在以后的高考中,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仍然会是一个热点,这需要引起我们充分的注意。

我们要想从容地应对这一考点,就必须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以及各自的特点。《考试大纲》中要求了解如下几种句式:

一、判断句

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示判断的,但在古汉语里,“是”多作代词用。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判断句一直是高考翻译题中的一个重点,每年都会有多套试卷考查到,2007年几乎每套试卷都有所涉及,大多是与其他句式一起综合考查。如“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2007年高考安徽卷)该句前一分句是一个用“……也”来表判断的句子,因此,翻译时要照顾到这种句式的特点,译为:这是五代、宋时的古董,年代很久了,应该小心地把它当作珍宝一样收藏着,不要使它毁坏。

二、倒装句

倒装句是文言文翻译中的一个难点,高考对其考查历年都很重视,近几年尤为明显,考查的题量也呈上升趋势,2007年高考有多套试卷考查了这一知识点。如“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2007年高考浙江卷)该句既考查了“相”作人称代词时常常前置这一特殊句式,翻译时要把语序理清,才能做到准确翻译。该句的顺序为“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闻相”,译为:我猜测他非常怨恨我,不敢写信给他。

三、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不过,文言里这种现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经常被省略。省略句主要有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连词几种情况。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是主语的省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是谓语的省略;“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是 动词宾语的省略;“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是介词的省略;“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是介词宾语的省略。

对省略句翻译的考查,是历年高考中对句式翻译考查时题量最大的,它要求考生在翻译时补出省略的成分。

四、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对被动句的考查,历来也是高考常见的考查点之一。如“尤为帝所礼重,而不至大用,时议惜之。” (2004年高考江苏卷)该句中的“为……所”表被动,翻译时应译为表被动的介词“被”或“受”等。再如“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2007年高考浙江卷)本句中的“终身不用”考查了被动这一句式,译为: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被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

五、习惯搭配

文言文中的一些词语经常结合起来使用,表达一定的语法意义,由于世代沿用,就成为一种用法和结构都比较固定的习惯句式。在2006、2007年的多套高考试卷中,每套试卷都以不同的形式考查了对文言固定句式的掌握。如“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2007年高考安徽卷)该句考查了“特……而已(耳)”这一固定句式,相当于现代汉语“只不过……罢了”。译为:这不是真能爱好古物,只不过与平庸世俗的人趣味相同罢了。

考点误区

这个考点考生答题时常犯的错误有:

1.不明句式特征,译文颠三倒四

由于特殊的情况,造成了文言文中的句式和现代汉语的句式不一样,因此我们在翻译时要把文言文的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的句式,让它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可是有些考生在答题时对文言文的句式特征不甚了解,这样就不能正确翻译句子的意思,给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如“因乞李氏以归”(2007高考湖南卷)这句在“李氏”前省略了“之于”,即省略了“乞”的宾语“之”和介词“于”,而“于李氏”又是介词结构后置,翻译时的语序应为“因于李氏乞之以归”,译作“于是向李氏讨取这部书回家”。有些同学不明白这个句式的特点,译作是“因此乞求李氏归家”这显然是错误的。再如“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2007高考浙江卷)引句的“终身不用”属于意念上的被动句式。在翻译时应注意一定要体现出被动关系。很多考生翻译成“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一辈子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也是错误的。

2.不明句式特征,译错重点词语

汉语意义是丰富的,在不同的語言环境中含义是不一样的。如“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这是一个有标志的用“为”或“为……所……”表被动的句子,即“……被天下人嘲笑”,可是有些考生不明白,却把“为”译成“向”即“……向天下人笑”,这种错误是很可惜的。

实战演练

把下列文言文语段中的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练习1】

邹与鲁哄。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1)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2)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二章》)

【练习2】

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于郑子阳者曰:“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3)君无乃为不好士乎?”郑子阳即令官遗之粟。子列子见使者,再拜而辞。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心曰:“妾闻为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乐。今有饥色,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不受,岂不命邪!”子列子笑谓之曰:“君非自知我也。(4)以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其卒,民果作难而杀子阳。(《庄子·杂篇·让王第二十八》)

【参考答案】

(1)官吏没有人把(如此严重的情况)禀告(君王),这就是处在上位的人怠慢残害百姓呀。(注意判断句式)(2)您施行仁德的政策,这些百姓(就会)爱护自己的上官,为自己的上官效死了。(注意“死”的为动用法)(3)您恐怕是不喜欢士人吧?(注意固定结构“无乃……乎”的翻译)(4)(他)根据别人的话才(派人)送给我粮食,他将来加罪给我也(一定)会根据别人的话,这就是我不愿接受的原因。(注意判断句式)

通过比较学习文言特殊句式 篇4

自己骗自己。自欺欺人。

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 微微地笑了笑。相视而笑。

吕先生从“自”、“相”与“自己”、“相互”在语义及词性 (兼有代词性质的副词) 方面的不同出发来分析它们在句法上的不同, 深入浅出, 引人入胜。吕先生说古今汉语语法的对比研究大有可为。我们虽然不从事语法研究, 但读吕先生的文章仍深受启发。我们发现, 利用这一对比方法, 对学生掌握文言知识大有用处。下面我们简单地谈谈自己在指导学生通过对比法学习古汉语特殊句式时一得之愚。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文言文学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 理解词句含义, 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 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并希望学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传统文化, 用现代观念审视传统作品, 指出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据此, 我们通常在文言教学中特别注重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及特殊文言句式的教学。《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在古代诗文部分也将“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列入考点。2010年、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中, 就有几个省市的翻译题考查了特殊句式。而且这类语言现象在文言中比比皆是。倘若对这些现象不了解, 势必对我们的文言阅读能力造成影响。因此, 对文言中与现代汉语中不同的句式的理解, 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但是, 何谓文言特殊句式?

正如物理学里边我们说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时需要有参照物一样, 文言句式的特殊与否也是有参照物的, 这一参照物就是现代汉语普通话。也就是说, 文言特殊句式是相对现代汉语普通话来说的。 (需要说明的是, 用严格的语法学观点来看, 文言特殊句式是相对于文言中的一般句式而言的, 我们这种办法是为了学生理解的便利和教学的需要。) 我们把文言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那些句式称为特殊句式。

首先我们有必要对“参照物”现代汉语的造句关系做一个了解。通行的《现代汉语》教科书一般认为现代汉语有五大短语类型, 即偏正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主谓结构、联合结构。下面参考北京大学现代汉语教研室所编教材的论述, 将其中四种结构及与之相关的文言特殊句式一一说明。

一.偏正结构及相关文言特殊句式

偏正结构的前一部分修饰或限制后一部分。前者是修饰语, 后者是中心语。例如:

1白马 木头房子

2农场的马 我哥哥

3三匹马 一本书

4赶快走 细细研究 非常高

一般情况下1、2、3中的修饰语称为定语, 整个结构相当于一个名词短语;4中的修饰语为状语, 整个结构是谓词性的, 有时是动词短语, 有时是形容词短语。

根据前面的讲解我们知道现代汉语的偏正结构实际上有两种, 一种是定中结构, 一种是状中结构。它们的区别在于前者的中心语是名词性的, 后者的中心语是谓词性的。它们的语序均是“修饰语+中心语”。古汉语里有一类句子的偏正结构语序与此相反, 根据其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 我们分别把它们称作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严格地讲叫介词结构后置) 。定语后置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词组:宾客知其事者

中心语:宾客 (名) 修饰语:知其事者

语序:中心语+修饰语修饰定语后置

其他如“群臣侍殿上者”、“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均可作如此分析。

状语后置

以其无礼于晋

词组:无礼于晋

中心语:无礼 (动) 修饰语:于晋 (介)

“具告以事”、“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等也可作类似的分析。

二.述宾结构及相关特殊句式

现代汉语基本上是SVO的语序, 所以述宾结构一般前一部分举出一种动作或行为, 后一部分是受这一动作行为影响、支配的事物。

如:洗衣服 修桌椅 插秧

写信 煮饭 栽禾 (方言)

抽烟斗 写毛笔

去学校 上厕所 进城

晒太阳 来客人 住人

与此相关的文言特殊句式主要就是宾语前置, 而宾语前置又分为动词宾语前置和介词宾语前置。

动词宾语前置

1、否定句代词宾语通常前置 (当然也有不前置的, 如《论语》, 子曰:“狂而不直……吾不知之矣。”)

自书典所记, 未之有也。

自古及今, 未之尝闻。

2、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客何为者?

大王来何操?

3、以“是”“之”作为宾语前置的标记

夫晋, 何厌之有?

惟余马首是瞻

介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 一般放在介词之前。如:

何为其然也?

表原因的介词结构:

是以谓之文也。

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

当然例外的情况也有, 据杨树达先生研究, 《诗经》中“于以采蘩”等就是经典的不前置的例子。

三.主谓结构及相关特殊句式

主谓结构由主语和谓语两部分组成。主语是说话人所要陈述的对象, 指出要说的是谁或者什么;谓语是对于主语的陈述, 说明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主语有可能是动作的发出者, 即施事, 例如:

鸽子飞了 太阳出来了 老师讲课 学生学习

有的主语对谓语来说是受事, 就是说它是受谓语所指的动作影响的。如:

电灯修好了 课文又没背 问题解决了

有的主语无所谓施事受事。例如:

今天星期天 这是小麦

与此相关的文言特殊句式就是谓语前置。

谓语前置

在古今汉语里, 谓语一般都是放在主语的后边。但是, 有时由于修辞的原因 (具体说, 一般就是为了强调谓语部分) , 它也可能出现在主语之前, 这就叫谓语前置。如:

甚矣, 汝之不惠!

贤哉, 回也!

四.述补结构及相关特殊句式

“洗衣服”与“洗干净”结构不一样。在“洗干净”里, “洗”是一种手段, “干净”是这一手段所产生的结果。同一种手段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 例如:

洗干净 洗白 (了) 洗丢 (了) 洗破 (了)

同样的结果可以用不同的手段来达到, 例如:

洗干净 刷干净 擦干净 舔干净

我们管这类结构叫“述补结构”, 前一部分叫“述语”, 后一部分叫“补语”。

前面讲到了“状语后置”, 实际上这个名称是不准确的。因为在汉语里我们把谓语前面的成分称作状语, 谓语后面的成分称作补语。但我们在翻译许多文言句子是由于替换了介词, 并按现代汉语习惯把这一结构提前到了动词前面, 所以我们把原句称作“状语后置”。其实更准确的说法是“介词结构后置”。

试比较:

则移其民于河东。

译文:就把那里的百姓移到黄河以东。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译文:月亮从东山之上出来, 在斗牛之间徘徊。

所以我们判断一个文言句子的介词结构是否后置关键是看翻译时用以替换的那个介词结构在现代汉语中是不是要提前到动词之前。如果要, 那它就是介词结构后置;如果不要, 那么我们就认为它是正常语序。

联合结构除少部分因人们的习惯及心理因素等有固定的次序外, 一般可以随意调换位置, 它与古汉语特殊句式无关。

·常见的文言句式 篇5

一、判断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二、被动句式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三、倒装句式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王─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

1、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说)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实际上是“汝之不惠甚矣!”

2、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3、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及:“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等。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4、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做状语。第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还有一种民政部要注意,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作状语。

四、省略句式

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文言文中的活力句更普遍。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文言文中的第三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如:“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年矣,而乡邻之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的主语要补充出来。

省略谓语为主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为主要补充出来。

省略宾语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这句话就省略了动词谓语“拜”的宾语“之”又如:“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这句话中省略了介词“与”的宾语“之”。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

省略介词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如:“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张衡传》)句中省略了介词“于”。又如:“赐之彘肩。”(《鸿门宴》)句中省略了介词“以”。泽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

五、疑问句式

文言疑问句,一般都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以及疑问副词(岂、独、其等),有时也不用疑问词。另外,还有些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

六、否定句式

文言文句式的梳理 篇6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2.用副词“乃”“则”“即”“皆”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刘备天下枭雄。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

二、被动句

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2.用“为”“为……所……”或“……为所……”表被动,“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恕也”,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5.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三、省略句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1.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2)承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3)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4)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2.省略谓语。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3.省略宾语。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如,以相如功大,拜(之)为上卿;省略介词的宾语,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4.省略介词。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如,“赐之(以)彘肩。”5.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如,修饰语的省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中心词的省略: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

四、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语后置)

高中文言文被动句式探析 篇7

一、高中文言文被动句型及辨析

所谓被动, 即指主语、谓语之间的关系处在一种被动状态。也就是说, 主语是谓语动词的被动者、受动者, 而谓语动词是对主语状态的拖动、制约。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种是借助标志词表被动, 称为有标志被动句;一种是无标志被动句, 又叫意念被动句。

1.有标志被动句。高中阶段, 这种被动句, 大致分为四小类。

(1)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 “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主动者的作用。例如, “故内惑于郑袖, 外欺于张仪”。——这里“惑”“欺”的动作分别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的。所以, 在内被郑袖迷惑, 在外被张仪欺骗。也有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 形成“受……于……”式。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 十万之众, 受制于人”。

(2) 用“见”“见……于……”表被动。例如,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我确实害怕被大王欺骗而辜负赵王 (的期望) 。“于”引进动作的主动者。有一种特例, “见”不是被动标志词, 而是一个动词, 介绍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表被动句状态。如“暴见于王”译成现代汉语是:庄暴被齐王接见。

(3) 用“为”“为……所……”引出动作“为”的主动者, 或以“……为所……”的形式表被动。例如, “及其衰也, 数十伶人困之, 而身死国灭, 为天下笑”。——被天下人嘲笑。

(4) 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参佐无不被系束”。同时, “被”作“披”的通假字的情形不少, 如“同舍生皆被绮绣”。

2.无标志被动句。例如, “爽籁发而清风生, 纤歌凝而白云遏”。其中的“白云遏”指白云被清脆的歌声所凝结。又如“六王毕, 四海一, 蜀山兀, 阿房出…”“戍卒叫, 函谷举, 楚人一炬, 可怜焦土”。其中的“蜀山兀”“函谷举”为比较明显的被动句。

3.特殊被动句。这种情形比较少见, 可作为高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参考。例如, “春秋伐者为客, 伐者为主”。其中的第一个“伐者”应为“被伐者”, 即与邻国邻邦关系不睦者, 倒行逆施者。“为客”为客方, 处在下风的一方。第二个“伐者”, 应为“伐人者”, 即与邻国邻邦相处和睦, 处事圆融, 为众拥护者。这个例句作被动句理解的前提各有不同, 可以向学生作适当讲解。

二、被动句式的翻译

被动句式的主要特征在于, 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行为的受动者, 一般是不好的状态。因此, 翻译时一定要体现这种状态, 使之与全段或全文语境相合, 或者说应在全段或全文语境中翻译被动句式。具体简述如下:

1.被动、受害、受窘状态。例如, “不者, 若属皆且为所虏”。——不然的话 (不刺杀刘邦) , 你们这些人都将被 (刘邦) 俘虏!这是一种典型的受害、受窘、被动状态, 翻译时句末宜使用感叹号。再如, “轩凡四遭火, 得不焚, 殆有神护者”。——项脊轩一共遭受四次火灾, 总是得以不被焚毁, 大概是有神灵护佑。这个句子语意状态基本上与上一句相同, 但语气较轻, 翻译时句末可以使用句号。

以上是被动状态最多的情形。

2.叙述一般的情形。例如, “伏唯圣朝以孝治天下, 凡在故老, 犹蒙矜者, 况臣孤苦, 特为尤甚”。——我想当今圣朝以鼓励孝行来治理天下, 只要属于年迈的老人, 都被国家照顾;何况我孤苦无依, 情况就更为特殊了。这里基本上是叙述凡年迈老人被国家照顾的情形。再如, “戍卒叫, 函谷举, 楚人一炬, 可怜焦土”。——戍边的士卒怒吼, 函谷关就被攻克了, 楚国人一把火, (阿房宫) 就被烧成了一片焦土。例二与例一的区别在于, 例一是人, 例二是地点, 但都是处在一般的被动状态中。据考察, 叙述一般情形的被动句式大多以事物包括地名在内的情形较多。

3.叙述好的状态。这种情形较为少见, 但高中教材中存在这样的例子。如, “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 赠谥美显, 荣于身后”。——因此蓼洲周公, 忠义的行为显扬在朝廷, 被 (朝廷) 赠给光荣的谥号, 在死后享受到荣耀。

还有一种似受窘实褒扬的被动语态, 要细心地领会, 准确地翻译。如,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 何哉”?——现在这条溪流独被我这愚笨之人来污辱, 这是为什么呢?这里实际上柳宗元是借命名“愚溪”来表达自己高洁的品性。这种情形只有把握似贬实褒的状态来体会全文, 在全文的领会中来把握这种被动状态, 才算得上是理解和语感相结合的有效阅读。

三、被动句式的练习和掌握

高中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须通过对词语特殊用法和各种特殊句式的有效练习才能巩固提高。因为高中处于学生人生学业承上启下的阶段, 可以针对高中学生学习语言的水平, 采用单项练和综合练两种方式进行, 使他们在问题情境中愉快地学习。

单项练, 一般宜安排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完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的文言文单元后, 让学生对这一阶段的所有被动句式进行搜集, 按第一部分所述被动句式类型加以归类整理。也可以在总复习时, 对高中阶段课本中涉及的各种文言句式加以分类整理。因为这种形式正是以分类进行的, 可视为单项练习。

综合练, 可分为两种形式, 都在单项练的基础上进行。第一种, 教师将预先准备的包含各种句式的句子, 打乱顺序, 交给学生分辨整理, 并进行适当的翻译。第二种, 将涉及句式较多的文段让学生进行阅读, 并分类归纳其中包含被动句式在内的各种句式。

为提高复习效能, 明确学习目标,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梳理文言句式。教师须对近几年高考试卷中涉及的各种文言句式进行认真梳理, 清晰地呈现给学生, 让学生心中有数;了解各种题型, 进行适度有效的复习, 使学生明确自己本阶段的学习进度。

2.处理好练习选文与课文的关系。练习的材料最好是课文与选文相结合, 做到有梯度、有章可循的练习、复习, 使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

3.构建好知识网络, 夯实基础。建立词类特殊用法和各种特殊句式的知识树;在主干的枝条上添加典型例句, 通过建立知识网络,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文言文被动句式例析 篇8

一、有标志的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

1.用介词“于”、“受”、“受……于……”表被动, 构成“谓语+于……”的形式。“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如:

(1) 则今之高爵显位, 一旦抵罪, 或脱身以逃, 不能容于远近……

(2)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不拘于时, 学于余。

(3) 夫赵强而燕弱, 而君幸于赵王。

2.在动词前用“见”、“见…于……”表示被动, 构成“见+谓语+于”的形式。“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如:

(1) 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

(2) 众人皆醉我独醒, 是以见放。

(3)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 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要注意的是, 上述四句都是被动句, 有被动标志词“见”或“见……于”, “见”后都接动词。但并不是所有“见”后接动词都表示被动。“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容易相混, 如:

(1) 冀君实或见恕也。

(2) 生孩六月, 慈父见背。

这里的“见”不表被动, 它是放在动词前, 充当动词的宾语 (动宾倒装) , 实际上起一个代词的作用, “见恕”意为“饶恕我”;“见背”意为“背弃我”。现代汉语中的“见谅”也是此种用法, 原谅我。

3.在动词前边加介词“为”、“为……所……”或“……为所……”表示被动, 构成“为+动词”的形式。这种句式的“为”和“见”不同:“为”是介词, 它可以紧挨着动词 (省略了宾语) , 也可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在古代汉语里, “为”的行为主动者有时可以不出现, 或应承前省略了, 变成“……为所……”的形式。如:

(1) 而身死国灭, 为天下笑。

(2) 吾属今为之虏矣。

(3)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4)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5) 不者, 若属皆且为所虏。

由于受“为……所”句式的类化, 还产生了“被……所”式。如:

晋文公被秦所纳, 既而背秦。秦伯伐之。战于韩, 被秦所获。

4.用介词“被”引出主动者, 构成“被+动词”的形式, 这种形式和现代汉语的被动句一样, 但在文言文中较少见。如:

(1) 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2)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在丁卯三月之望。

(3) 忠而被谤, 能无怨乎?

总的说来, 文言文中被动句式的主要标志可以概括为五字 (于、受、见、为、被) 五式 (受……于……、见……于……、为……所……、……为所……、被……所……) 。这些有标志的被动句往往很容易识别, 但文言文中还有许多没有标志的被动句, 如不能识别, 势必对文言翻译造成负面影响。

二、无标志文言被动句

其形式也主要有四种。

1.不出现主动者的被动句, 翻译时大多数可加“被”, 亦可不加“被”。如:

(1) 人固不易知, 知人亦不易也。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译文:人本来不容易 (被) 了解, 了解人也不容易。

(2) 风至苕折。 (《荀子·劝学》)

译文:风吹来, 苇秆 (被) 折断了。

有少数句子译时则必须加“被”。如:

(3) 国胜君亡, 非祸而何? (《左传·哀公元年》) 译文:国家被人家战胜了, 国君逃亡了, 不是祸是什么呢?

(4) 会延年家收。 (《汉书·李陵传》)

译文:碰上延年家被查抄拘捕。

2.出现主动者的被动句。

这种被动句实际上可以看作省略了一个表被动的介词“于”的被动句。如:

(1) 又荆州之民附操者, 逼兵势耳。

(2) 惩北山之塞, 出入之迂也。

(3) 足蒸暑土气, 背炙炎天光。

以上三例, “逼兵势”可看着“逼于兵势”, “惩”可看着“惩于”, “蒸”可看着“蒸于”, “炙”可看着“炙于”。

3.以“动词+者”表被动的句式。如:

今大国之攻小国也, 攻者农夫不得耕, 妇人不得织, 以守为事;攻人者亦农夫不得耕, 妇人不得织, 以攻为事。

上例中的“攻者”就应看着“被攻打的国家”。

4.动词本身表示被动, 没有任何标志, 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补出。如:

(1) 蔓草犹不可除, 况君之宠弟乎?

(2) 兵挫地削, 亡其六郡…

也谈文言特殊句式之省略句的教学 篇9

一、主语的省略

在文言文当中, 省略主语是很常见的, 有承前省略、对话省略等。 (1) 儿俱, () 啼告母。母闻之, () 面色灰死。 (《促织》) (2) 备曰:“ () 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 欲往投之。” (《赤壁》) (3) 作亭者谁? () 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醉翁亭》)

分析: (1) 是“儿俱, 儿啼告母”“母闻之, 母面色灰死”, 这是主语承前省略。 (2) 是“吾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 (3) 是“作亭者乃山之僧智仙也”, 这是在对话中省略主语。

二、谓语的省略

文言文的谓语也经常省略。这当然也是利用了语言环境。 (1)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一时 () 多少豪杰。 (《浪淘沙》) (2) 轻拢慢捻抹复挑, 初为《霓裳》, 后 () 《六幺》。 (《琵琶行》)

分析:根据上下文, 把省略了的成分补充进来, (1) 是“一时产生多少豪杰”, (2) 是“初为《霓裳》后为《六幺》”, 这些省略了的成分都是谓语。

三、宾语的省略

省略的宾语往往是前面出现过的, 所以补读省略的宾语, 主要依靠前面的名词和动词。如: (1) 操军方连船舰, 首尾相接, 可烧 () 而走 () 也。 (《赤壁》) (2) 于是王召见 () , 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 可予不?” (《廉颇》) (3) 具告 () 以事。 (《鸿门宴》)

分析: (1) 的前面有“船舰”, 可见把宾语补出来是“可烧船舰而走船舰也”。 (2) 是利用“臣舍人蔺相如可使”而省略, 补读出来是“于是王召见蔺相如”。 (3) 是“具告之以事”。“之”代替的是上文“旦日飨士卒, 为击破沛公军”这件事。

四、介宾短语的省略

介宾短语的省略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可能省略介词, 一个方面是可能省略介词宾语。在文言文中, 可能只有介词的宾语, 而把介词省略掉。遇见这种情况, 就需要根据名词或名词短语 (介词宾语) 同前面词语的关系, 来断定是省略了什么样的介词。如: (1) 臣语曰, 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 () 境上, 燕王私握臣手曰, '愿结友', 以此知之, 故欲往。 (《廉颇》) (2) 海内大乱, 将军起兵江东, 刘豫州收众 () 汉南, 与曹操共争天下。 (《赤壁》)

分析:根据上下文来看, (1) 的“境上”是“与燕王会”的处所, 补读出来应该是“与燕王会于境上”。这里省略了介词“于” (2) 应该是“刘豫州收众于汉南”, 因为“汉南”的“刘豫州收众”的处所, 也是省略了介词“于”。

由此可见, 文言文中的省略现象还是十分普遍的。当然, 每种类型也并不是单一的, 一成不变的, 它们根据具体情况又可分成若干更细的类型, 如省略主语, 除承前省略、对话省略, 还有蒙后省略、自述省略等;省略谓语, 有承上文谓语而省, 有蒙下文谓语而省, 有共喻而省等;另外还有省略兼语的情况, 所省多是“使、命、令”之类动词后的代词“之”;省略介词, 有省介词“于”, 有省介词“以”等。其实, 古文中的省略现象远远不止这些。本文不再一一详述。

既然文言文中的省略现象这么普遍, 又这么复杂, 况且也是古文教学的一大难点, 那么, 我们就必须具有较强的语言感知能力, 才能确切把握这种语言现象。因为, 它可以省略主语、谓语、宾语, 可以省略兼语, 也可以省略介词等;另外, 和判断句相比, 省略句是很难找到鲜明的标志的。不过, 只要我们能够理解每一个词的含义, 弄清楚句子的主干即主谓宾, 我们就会清楚句子缺少了什么了。一个完整的句子至少要有主谓语, 谓语之后如果还有任何修饰词, 那么想必就是缺少宾语了。由此看来, 要把握以上诸多现象并不困难, 难的是要把这些知识在阅读实践中自如地运用。

文言句式 篇10

笔者认为考纲对文言句式和用法的规定主要有以下两处不妥:

一、“词类活用”不应隶属于“文言特殊句式”条目

“词类活用”一般指的是“在古汉语里, 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 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高中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数词活用为动词, 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而“文言特殊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这几类, 与“词类活用”根本不属于同一概念, 却为何一直将“词类活用”列于“文言特殊句式和用法”之下?教育部颁发的历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科) 考试大纲》和以此为参照的江苏省语文高考《考试说明》为何都忽视了这个问题?

笔者认为, 古代诗文阅读中的“理解”层级可以划分为“词类理解”、“句式理解”和“语句翻译”三个部分。其中, “词类理解”可以分为“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三个层面;“句式理解”可作相应的调整 (见下文) , 语句翻译的要求基本可保持不变。

二、考纲中所列“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与高考考查点不一致

文言特殊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包括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词结构后置) 以及固定结构这几类。在中学的课文中, 这几类特殊句式都曾多次出现;在高考试题中, 对这几类文言特殊句式的考查也都常有涉及。可是, 在考纲中,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明明规定为“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除去“词类活用”已经说过不宜作特殊句式外, 考纲只将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中的宾语前置列为考查对象。可是在考试中, 定语后置和介词结构后置 (或介宾短语后置) 考不考呢?

试以近几年的江苏省高考真题为例:

1. 介词结构后置考点

(1) 2012年江苏卷《伯父墓表》翻译第2题:君以一县令能此, 贤于言事官远矣!

译文:你作为一个县令能够这样, 比言事的官员好多了。分析:此句中“贤于言事官远矣”介词结构后置。“于”可译成“比”, 翻译时, 需将介词短语“于言事官”置于“贤”之前, 作状语成分。

(2) 2010年江苏卷《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翻译第1题:殓以嫁时之衣, 甚矣吾贫可知也。

译文:用出嫁时的衣服 (给她) 穿上入棺, 我的贫穷超乎寻常, 就可以知道了。分析:“殓以嫁时之衣”介词结构后置。“以”可译为“用, 拿”, 在此处灵活译为“穿上”。即“以嫁时之衣 (入) 殓”的倒装。“以嫁时之衣”作状语, 修饰“殓”。

(3) 2009年江苏卷《书沈通明事》翻译第3题: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 何与?

译文:然而最终对明朝的灭亡没有起到补救作用, 为什么 (什么原因) 呢?分析:“卒无补于明之亡”介词结构后置。介词“于”可译为“对”, “于明之亡”作状语成分修饰谓语成分“无补”, 翻译时倒装至“无补”之前。

(4) 2008年江苏卷《后汉书·吴汉传》翻译第3题:欲潜师就尚于江南, 并兵御之。

译文:想要将队伍秘密转移到江的南岸向刘尚靠拢, 合并兵力抗击敌人。分析:“于江南”是介词结构作状语成分, 翻译时前置并修饰谓语成分“就尚”。

2. 定语后置考点

2011年江苏卷《陈公弼传》翻译第1题:毁淫祠数百区, 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

译文: (陈公弼) 拆毁几百处惑乱人心的祠堂, 强制巫师务农的有七十多家。分析:此句中, “毁淫祠数百区”中有定语后置现象。“数百区”作定语成分修饰宾语中心词“淫祠”, 翻译时需置于“淫祠”之前。

可见, 在近年来的高考文言文试卷中, 定语后置和介词结构后置都有专门的考点存在 (还不包括考卷所选文言文中未直接考查的相关句式) 。而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 介词结构后置和定语后置的例子也有很多, 如介词结构后置的句例:青, 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定语后置的句例: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列子·愚公移山》)

文言句式 篇11

关键词:用法;释义;句式

古汉语中的“诚”与“坐”用法颇为复杂,在不同的语境里,有不同的用法。为了能更好的理解文言文,把握文章中的词意、句意及文意,就中学文言文中常见的“诚”与“坐”谈点粗浅见解。

首先,“诚”在文言文中常见的几种用法:

一、用在假设句中做连词,可译为“如果”“果真”

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陈涉世家》)

——现在如果把我们这些人冒充为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部下,该有很多的人响应了。

2.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刘豫州协规同力,破曹军必矣。(《赤壁之战》

——现在将军如果能够派猛将统领几万士兵,同刘豫州同谋协力,打败曹操的军队就不成问题了。

3.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荆轲刺秦王》)

——如果能够得到樊将军的头颅,和燕国督亢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就一定高兴的见我。

4.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

——果真像这样,那么霸主业绩可以成就,汉朝的政权就可以复兴了。

5.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楚国如果能够同齐国断绝关系,秦国就愿意把见方六百里的商于之地献给楚国。

二、用在陈述句中做副词,表肯定,可译为“的确”“确实”“实在”

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的确怕遭到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已叫人把宝玉带了回去,现在已经走小路秘密地回到赵国了。

2.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如天,诚不为过也。(《原君》)

——古代天下的百姓爱戴这些君主,把他们比如父母,比拟为天,确实是不过分啊。

3.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书博鸡者事》)

——你干得确实痛快,可是我们太守的冤还没有昭雪,还是没有用。

4.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隆中对》)

——现在曹操已经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着天子来号令诸侯,这确实是不能跟他硬拼的。

5.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这确实是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

6.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于是,(邹忌)上朝廷拜见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

7.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六国论》)

——战败而灭亡,实在是不得已。

8.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韩愈(《祭十二郎文》)

——这正是所谓苍天确实难以揣测,而神意实在难以知道了!

9.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出师表》)

——陛下确实应该广开言路听取群臣意见,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鼓舞志士们的勇气。

三、有时用在陈述句、感叹句中,粘在代词之后,表不虚伪,可译为“真实(的心意)”

1.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

——天帝被愚公的真心所感动,就命令大力神夸蛾氏的两个儿子背起两座山,一座放到朔方的东面,一座放到雍州的南面。

2.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与妻书》)

——我真心愿意同你互敬互爱到老死。

3.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敢不努力以效龟蛇之诚!(《中山狼传》)

——你的恩情就像使死者复活,枯骨头长肉那样,我怎敢不努力献出龟蛇那样的真心呢!

其次,“坐”字在文言文中常见的几种用法:

一、作介词。可以理解为“因”“因为”“由于”“为了”“因……犯法”“因……受牵连”等

例如:

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停下车来是因为(或“为了”)喜爱枫林的晚景,经霜的红叶比二月的鲜花还红。

2.坐是,两者弗获相同焉。(《甘薯疏序》)

——因此,一般认为不同地区的作物就不能够互相引种了。[“坐”“因”和“是” 连用,可译为“因此”。]

3.后事泄,坐死者六七人。(《三国志·潘夫人转》)

——后来事情暴露,因受牵连而死的有六去人。

4.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坐”,是“因为”“由于”的意思。

二、做副词。如果用在动词前边,表示时间的迅速,可译为“立即”“顿时”

“马上”等;如果它和“见”“看”连用,可译成“眼见”“即见”。例如:

1.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白居易《别元九后咏所怀》)

——“坐”有“顿时”“遂”的意思。

2.观进鸿都尚填咽,坐见举国来奔波。(韩愈《石鼓歌》)

——“坐”和“见”连用,含有“即见”的意思。

3.六出花飘入户时,坐看修竹变玉琼。(《太平广记》)

——雪花飘时,眼看竹子变玉枝。[“坐看”即“眼看”。]

除此,作副词用时,有时还含有“不劳不动”“徒然”“白白地”的意思。例如:

1.坐观成败、坐享其成、坐享渔利、坐视不救、坐以待毙等成语中“坐”

字,就含有“不劳不动”的意思。

2.胡为坐自苦,同悲仍抚膺?(《白居易·反鲍明远<白头吟>》

——“坐”:白白地。

三、作动词用

例如:

1.席不正,不坐。(《论语·乡党》)

——“坐” :古人席地而坐,指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叫“坐” 。席子放的不端正,不坐。

2.项王未有一应,曰:“坐”。(《鸿门宴》)

—— [词义同例1]

3.副有罪,当相坐。(《苏武传》)

——副使有罪,(你正使)当连同犯罪。[“坐”:犯罪]

四、“坐”通“座”

例如:

1.公子引侯生坐上坐。(《信陵君窃符救赵》)

—— 前一个“坐” 是动词,词义同现代汉语中的“坐”;后一个 “坐” 是“座” 的通假字,“座位”的意思。

2.请以舞剑,因击沛公于坐,杀之。(《鸿门宴》)

—— “坐”通“座” ,座位。

3.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郑人买履》)

——[词义同例2]

上一篇:做好党校管理工作下一篇:评价一节体育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