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计划(精选8篇)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计划 篇1
2013年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计划
2013年在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中,要重点抓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肺结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鼠疫、霍乱、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细菌性痢疾、伤寒与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狂犬病、出血热、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对全院卫生技术人员及疫情报告人员要逐步建立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长效机制,将临时性、应急性的培训模式逐步转变为长期性、制度化的培训模式。把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继续医学教育、岗位培训制度中管理,将传染病防治知识作为卫生技术人员业务培训的主要内容,并进行重点考核。根据各科室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提出培训工作的具体要求。全体卫生技术人员及村医培训每人每年不少于10学时,直接从事传染病防治的重点人员培训时间适当延长。
一、培训目标
使本院医务人员和各科疫情报告人员要重点掌握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肺结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鼠疫、霍乱、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细菌性痢疾、伤寒与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狂犬病、出血热、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的基本知识、流行病学知识、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预防控制措施、消毒、隔离、防护等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有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并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二、培训对象
全院所有医务人员及村医
三、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包括传染病相关法律、法规和与传染病防治有关的专业知识。
1、《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规范》等传染病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及市卫生局及市疾控中心对传染病管理的相关文件要求等。
2、艾滋病、甲型H1N1流感、结核病及结核病的归口管理、霍乱、鼠疫、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呼吸道传染病等防治现状;
3、食源性疾病监测、AFP病例监测的相关知识;
4、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及相关知识;
5、传染病防治宣传和健康教育以及传染病网络报告等相关知识。
四、培训方式
全院培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如自学、参加专题讲座、培训会议,发资料、做试卷等。组织相关会议时要注意安排甲型H1N1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的内容,把培训作为重点内容。对门诊、病房等重要科室的医务人员进行集中培训。
小港管理区卫生院
2013-03-10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计划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我市学校地域分布和生源情况, 共抽选14所学校, 其中以10所 (5所小学, 5所中学) 为观察组, 4所 (2所小学, 2所中学) 为对照组, 参与调查的对象为二年级到九年级学生。本次调查采用口头问卷和书面问卷相结合的方法, 四年级以下的学生采取口头问卷, 四年级以上采取书面调查。观察组共4 616人, 平均年龄 (12.15±2.10) 岁, 对照组2 215人, 平均年龄 (12.69±1.48) 岁;2个月后调查观察组4 501人, 平均年龄 (12.53±1.61) 岁, 对照组2 411人, 平均年龄 (12.08±2.37) 岁。2组学生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 (P>0.05) 。
1.2 实施方法
问卷设计:本次调查所用问卷为笔者所在团队自行设计, 内容经过科学性和有效性的检验。包括受调查者的一般情况、常见传染病知识、预防措施问答、个人态度等, 题型全部为选择题。书面问卷发下后由学生现场填写并回收, 口头问卷由老师及调查人员提问, 受调查者回答, 调查过程均不予以解释或建议, 由受调查者自行完成。
实施过程:在首次调查后, 根据计划对观察组进行2个月的传染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 教育内容为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形式主要有四种:通过每2个星期1次主题班会的形式进行教育;举行传染病知识讲座;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和传染病知识宣传册让家长参与;举行相关知识的有奖竞猜。对照组按照学校平常计划进行各项教学工作, 不予以过多干预。
1.3 统计学方法
用SSP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长达2个月的有计划的健康教育, 末调查数据显示, 在常见传染疾病的认知水平上, 观察组中小学生的认知率有了较大的提高, 大部分项目都提高了30个百分点以上, 首末调查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见表1。经过健康教育, 中小学生的卫生健康行为有较大的转变, 首调查中, 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经常喝生水, 吃路边小摊, 无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等;经教育后, 以上现象发生率明显下降, 如近一星期有吃路边摊食物的比率从原来的81.0%下降到48.2%。此外, 通过健康教育, 学生的腹泻率、流感发生率也有所下降。学生亲身感受到相关教育的重要性后, 对传染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的态度也有了较大的转变。
注:χ2、P为2组组内比较检验值, χ21、P1为2组末调查比较检验值。
3 讨论
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 促进了人口大幅度流动, 为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提供了载体和机会。学校又是一个具有自身特点的公共群体, 相关报道统计:近期发生于我国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七成以上出现在学校, 这些事件中, 近八成为传染性疾病[2]。提醒我们, 必须对学校, 特别是中小学校做好、做足传染性疾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工作。通过本次调查分析, 我们发现中小学生对传染性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水平相对较低, 在对如细菌引起的痢疾等肠道传染性疾病、乙肝等的症状、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的知晓度还有待提高, 对通过口粪传播、空气传播的传染疾病的预防意识尚未形成。因此, 加强对中小学生的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通过本次调查可以看到, 开展传染病健康教育对提高中小学生对相关疾病的认识、预防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观察组在开展健康教育前进行的首调查和开展教育后的末调查数据表明, 除了在“肠道传染疾病的预防措施”及“对预防乙肝措施的认识”两项提高幅度相对较低外, 其他调查项目比率提升均在30%以上, 证明通过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活动, 能够促进学生对传染病防治的认知。两种疾病都是“预防措施”的教育效果相对不够明显, 这也表明实践性的行为形成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 而本次研究历时2个月, 时间较短。启示我们, 对中小学生关于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要想获得理想的效果, 必须持之以恒地进行有计划的长期教育[3]。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小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卫生习惯, 掌握常见传染疾病的预防措施, 促进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
摘要:目的 分析传染病防治知识在中小学的教育效果, 旨在寻找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 抽选我市14所学校, 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教育效果进行调查。结果 观察组在健康教育前传染病防治和对健康教育的态度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 经过健康教育后, 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开展传染病健康教育对提高中小学生对相关疾病的认识、预防及减少传染病的发生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传染病防治知识,中小学生,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参考文献
[1]余小鸣, 张芯, 朱广荣, 等.中小学校健康教育研究:学生健康知信行相关影响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 2007, 28 (2) :111-123.
[2]姚士锦, 畅青霞, 时福礼, 等.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现状调查[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08, 15 (1) :44-48.
《传染病防治法》知识问答 篇3
答: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1989年2月21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传染病防治法》,并于1989年9月1日起施行。传染病防治法共7章41条,内容分为总则、预 防、疫情的报告和公布、控制、监督、法律责任、附则等七个方面,从法律上对各种传染病 的分类和防治作了明确规定,是保护人民健康的一部重要法律。
非典型肺炎是不是法定传染病?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务院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传染病病种 。非典型肺炎是本世纪的一种新的疾病,有较强的传染性。2003年4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 卫生部下发了《卫生部关于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列入法定管理传 染病的通知》,决定将非典型肺炎列入《传染病防治法》法定传染病进行管理。
问:防疫机构发现非典型肺炎时应当及时采取哪些隔离控制措施?
答: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机构发现传染病病人,应当及时采取 以下控制措施:
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应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拒绝隔离治疗或 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部门协助治疗单位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对疑似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应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污染的场所、物品和密切接触的人员,应 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
传染病病人及其亲属和有关单位,以及社区、居委会、村民组织应当积极配合实施控制 措施。
问:哪些部门应及时提供防治非典型肺炎药品和器械?
答: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医药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及时供应预防和治疗传染病的药 品和器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生产传染病防治药品、器械的医药部门 和其他有关部门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及时提供必需的物资是应尽的义务和职责。铁路、交通 、民航部门必须优先运送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处理疫情的人员、防治药品、生物制品和器械 。
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如何公布和通报疫情?
答: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发现病人、病原携带 者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限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卫生防疫机构 发现传染病流行或者接到疫情报告,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立即报告当地政府,同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各级政府有关主管人员和从事传染病的医疗保健、卫生防疫、监督管理的人员,不得隐 瞒、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疫情。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地如实通报和公布疫情,并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 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地如实通报和公布本行政区域的疫情。
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责任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 告疫情。接到疫情报告的卫生防疫机构应当以最快的通讯方式报告上级卫生防疫机构和当地 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当地政府。
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卫生防疫机构应当对辖区内各类医疗保健机构的疫情登记 报告和管理情况定期进行核实、检查、指导。
问:违反传染病防治法造成流行危险的应当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答:对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所列行为之一的,引起非典型肺炎传播或者有 传播严重危险的,可以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对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 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 扩散,后果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三十一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轻微的,给予 行政处分。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从事传染病的医疗保健、卫生防疫、监督管理的 人员和政府有关主管人员玩忽职守,造成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的,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 ,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问:非典型肺炎暴发、流行时,各地政府可以采取哪些紧急措施?
答: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各地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 量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必要时,报经上一级地方政府决定,可以采取以下紧 急措施:
(1)限制或者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
(2)停工、停业、停课;
(3)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
(4)封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接到下一级政府关于采取以上紧急措施的报告时,应当在规定的时限 内作出决定。解除紧急措施,由原决定机关宣布。
问: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具有哪些监督管理职权?
答: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主要有以下监督管理职权:
(1)对传染病的预防、治疗、监测、控制和疫情管理措施进行监督、检查;
(2)责令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限期改进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
(3)依照本法规定,对违反本法的行为给予行政处罚。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委托其他有关部门卫生主管机构在本系统内行使前款所列职 权。
问:对哪些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行为县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采取强制措施?
答: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以罚款;有造成传染病流行危险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报请同级政府采 取强制措施:
(l)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的;
(2)拒绝按照卫生防疫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 便进行消毒处理的;
(3)准许或者纵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 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传染病扩散的工作的;
(4)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本法提出的其他预防、控制措施的。
问:在非典型肺炎暴发、流行区域,当地政府可以依法采取哪些预防、控制措施?
答:《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规定,在传染病暴发、流行区域,当地政府应当根据传 染病疫情控制的需要,组织卫生、医药、公安、工商、交通、水利、城建、农业、商业、民 政、邮电、广播电视等部门采取下列预防、控制措施:
(1)对病人进行抢救、隔离治疗;
(2)加强粪便管理,清除垃圾、污物;
(3)加强自来水和其他饮用水的管理,保护饮用水源;
(4)消除病媒昆虫、钉螺、鼠类及其他染疫动物;
(5)加强易使传染病传播扩散活动的卫生管理;
(6)开展防病知识的宣传;
(7)组织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染疫动物密切接触人群的检疫、预防服药、应 急接种等;
(8)供应用于预防和控制疫情所必需的药品、生物制品、消毒药品、器械等;
(9)保证居民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问: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各级政府和卫生防疫部门、医疗单位以及个人各有什么责任?
答: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各级政府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并组织 实施。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各级各类卫生防疫机构按照专业分工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具体责任 和范围由当地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定。铁路、交通、民航、厂(场)矿的卫生防疫机构,承 担本系统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并接受本系统上级卫生主管机构和省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 定的卫生防疫机构的业务指导。
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防治管理任务,并接受有关卫生防疫机 构的业务指导。
军队的传染病防治工作,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实施监督管理。
同防治传染病有关的食品、药品和水的管理以及国境卫生检疫,分别依照有关法律规定 办理。
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机构发现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机构有 关传染病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以及预防、控制措施。
问:有关机构可以解剖查验病人遗体吗?
答:出于对传染病研究、控制和治疗的需要,我国传染病防治法明确规定:医疗保健机 构、卫生防疫机构必要时可以对传染病病人遗体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遗体进行解剖查验。
传染病不是一般的疾病,所以应作特殊处理。尸体解剖是为了了解疾病病因,制定控制 和治疗措施,防止传染病进一步蔓延的有效科学手段,在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中是非常有必要 的,不一定非要征得病人家属的同意。因此,病人亲属应当采取积极配合的态度,抛弃封建 陈旧的观念。同时,传染病防治法还明确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 ,必须接受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机构有关传染病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以及预防、控 制措施。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小结 篇4
培训小结
为全面贯彻实施《传染病防治法》,认真做好传染病防治法的宣传与培训工作,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开展了传染病防治相关知识陪训,现总结如下。
1、领导重视,组织动员到位。我校领导强调举办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的重要性,保证全员培训率达到100%。
2、组织落实到位。明确培训内容、培训对象、时间安排和考试方法。
3、培训对象:全校教职工
4、培训时间:2012年9月24日
5、本次培训的内容:《传染病防治法》、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预防知识。
通过全员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我校教职工的传染病防治知识水平和防控能力,使我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科学、有序、规范地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答案 篇5
一、填空题
1、新的传染病防治法已于 2004 年 8 月 28 日经全国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于 2004 年 12 月 1 日开始实施。
2、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 预防为主 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3、传染病分为甲类 乙 类 和 丙 类,其中甲类2 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
4、对乙类传染病中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 和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5、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 预检、分诊 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 相对隔离 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二、选择题
1、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是:(D)A、呼吸道传播 B、消化道传播C、接触传播 D、蚊虫传播
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病原菌是:(A)A、脑膜炎双球菌 B、肺炎双球菌C、流感嗜血杆菌 D、结核杆菌
3、流行性腮腺炎表现为:(A)A、显非化脓性炎症、腮管口红肿。B、腮腺管口红肿可挤出脓液。
C、颌下肿大,有压痛,局部皮肤发红。D、耳后肿大,有压痛,局部皮肤发红。
4、被犬咬伤右小腿,伤口深,咬伤面积大,在当地行伤口缝合,此时对伤口最好的处理方法是:(E)A、伤口已缝合,不必再处理B、对伤口表面用碘酒、酒精消毒C、切开伤口,用肥皂水冲洗后在缝合D、切开伤口,用肥皂水冲洗,碘酒酒精消毒 E、切开伤口,用肥皂水冲洗,碘酒酒精消毒,免疫球蛋白浸润注射
5、甲类传染病有:(A)
A、霍乱、鼠疫B、麻疹、疟疾C、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D、乙脑、血吸虫病
6、传染病流行是指:(C)
A、一个地区短期内突发多例同一种传染病B、一个地区突发某种历年从未或很少发生过的传染病C、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D、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最高发病率水平
7、疫区是指:(C)A、发生传染病的那个村子 B、发生传染病的那个医院
C、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时可能波及的地区 D、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时已经传染到的地区
8、病源携带者是指:(C)
A、接触病原体的人B、接触传染病病人的人C、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D、感染病原体有临床症状也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9、传染病爆发是指:(C)
A、短期内在一个家庭突然发生多例多种传染病 B、短期内在一个家庭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C、短期内在局部地区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D、短期内在一个医院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10、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采取下列措施哪项是错误的:(B)A、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B、对疑似病人应统一集中治疗
C、对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应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D、拒绝隔离治疗时,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三、简答题
1、甲乙丙传染病包括那些病种?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习题]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 篇6
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迁延性腹泻病的病程为:
A.≥2天,≤ 2周 B.≥2周,≤ 2月
C.≥2月
D.≥2年
2)引起成人感染性腹泻的病毒主要为:
A.腺病毒
B.诺如病毒
C.轮状病毒
D.星状病毒
3)艰难梭菌相关性肠炎腹泻患者腹泻时,水样便持续时间一般为:
A.12小时至24小时
B.24小时至36小时
C.超过36小时
D.超过48小时
4)散发性感染性腹泻常发生于:
A.社区
B.医院
C.饭店
D.学校、老人院
5)以下属于调整肠道菌群药物的是:
A.双歧三联活菌
B.甲硝唑
C.万古霉素
D.阿奇霉素
6)腹泻病患者每日大便次数为: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单选类型试题:
1)下列说法对土源性线虫表述错误的是:
A.土源性线虫不需要中间宿主
B.虫卵或幼虫主要在土壤里发育到感染期
C.蛲虫不属于土源性线虫
D.蛲虫卵不需在土壤中发育
2)蛔虫幼虫移行到肺引起的临床表现有:
A.蛔虫性肺炎
B.肺部出血
C.哮喘
D.以上皆是
3)感染蛔虫不会对儿童产生哪些危害?
A.营养不良
B.肠穿孔、肠梗阻
C.牙齿脱落
D.发育障碍
4)哪些人群的肠道寄生虫发生率最高?
A.妇女和儿童
B.老年人
C.青少年
D.成年人
5)我国土源性线虫2005年感染人数是多少:
A.1.29亿
B.3亿
C.2.29亿
D.以上皆不是
6)蛲虫幼虫在人体哪个部位发育为成虫:
A.结肠
B.肛周 C.十二指肠
D.盲肠
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伤寒病人应采取哪种隔离方式:
A.血液体液隔离
B.呼吸道隔离
C.消化道隔离
D.虫媒隔离
2)麻疹采用的隔离方式是:
A.消化道隔离
B.血液体液隔离
C.呼吸道隔离
D.虫媒隔离
3)关于消化道隔离,下列哪些项是错误的?
A.最好同一病种病人收住同一病室
B.工作人员密切接触病人时应穿隔离衣、戴帽子及口罩
C.病人的用品、食具、便器、排泄物、呕吐物均须消毒
D.病人之间可以交换用物、书报等 4)下列概念哪项是错误的?
A.传染病房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B.清洁区指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C.医护值班室、配膳室、库房属于清洁区
D.医护办公室、治疗室、外走廊属于半污染区 5)下列传染病,可不采用严密隔离的是:
A.霍乱
B.鼠疫
C.SARS
D.艾滋病
6)采用虫媒隔离的传染病是:
A.乙脑
B.乙型肝炎
C.甲型H1N1流感
D.霍乱
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乙型肝炎疫苗的最主要接种对象为:
A.新生儿
B.婴幼儿
C.医务人员
D.器官移植患者
2)乙型病毒性肝炎传染源的检查指标中,反映其传染性大小的是:
A.ALT
B.胆红素
C.HBV-DNA
D.HBeAg 3)下列因素中,与HBV感染后慢性化几率关系密切的是:
A.感染的年龄
B.感染途径
C.临床类型
D.肝功能
4)下列情形中,不会导致HBV传播的是:
A.性接触
B.共用注射器
C.共用剃须刀
D.同在一个办公室工作
5)某医生抗HBs小于10mIU/ml,被乙型肝炎病人血液污染的针头刺破皮肤后,宜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碘酒消毒
B.注射乙肝疫苗
C.注射丙种球蛋白
D.注射高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乙肝疫苗 6)乙型肝炎病毒的完整病毒颗粒为:
A.Dane颗粒
B.小球形颗粒
C.管状颗粒
D.HBV-DNA 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手足口病属于哪类传染病:
A.甲类传染病
B.乙类传染病
C.丙类传染病
D.丁类传染病
2)以下传染病中,需进行消化道道隔离的是:
A.伤寒
B.流脑
C.麻疹
D.水痘
3)病人洗浴间属于:
A.清洁区
B.半污染区
C.污染区
D.半清洁区
4)鼠疫需采取的隔离方式是:
A.消化道隔离
B.呼吸道隔离
C.严密隔离
D.接触隔离
5)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属于哪类传染病:
A.甲类传染病
B.乙类传染病
C.丙类传染病
D.丁类传染病
6)狂犬病需采取的隔离方式是:
A.消化道隔离
B.呼吸道隔离
C.严密隔离
D.接触隔离
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包括:
A.病原体的侵袭力和毒力
B.病原体的数量
C.病原体的变异性
D.以上皆是
2)引起传染病的传染源为:
A.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B.病原携带者
C.被感染的动物
D.以上皆可
3)传染病常见症状与体征为:
A.发热和皮疹
B.毒血症状
C.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反应
D.以上皆是
4)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动物宿主
D.易感人群
5)以下感染的表现形式中,特征为体内有病原体存在,但是不向体外排出病原体的是:
A.病原体被清除
B.病原携带状态
C.潜伏性感染
D.显性感染
6)法定传染病主要分为哪几类:
A.甲、乙、丙三类
B.甲、乙、丙、丁四类
C.Ⅰ、Ⅱ、Ⅲ三类
D.Ⅰ、Ⅱ、Ⅲ、Ⅳ四类 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以下不属于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表现中“三红”的是:
A.尿液红色
B.面红
C.上胸部皮肤红
D.颈红
2)典型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表现有哪五期经过:
A.发热期、全身淋巴结肿大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
B.发热期、全身淋巴结肿大期、感染期、多尿期及恢复期
C.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
D.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感染期、多尿期及恢复期 3)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治疗原则为:
A.早期发现
B.早期休息
C.早期治疗、就近治疗
D.以上皆是
4)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特异充血现象表现为“三红”,指的是:
A.面、上肢、上胸部充血潮红
B.面、上肢、上胸部充血潮红
C.上肢、下肢、上胸部充血潮红
D.上肢、颈、上胸部充血潮红
5)我国流行的肾综合征出血热主要是哪型汉坦病毒感染所致:
A.Ⅰ型和Ⅱ型
B.Ⅰ型和Ⅲ型
C.Ⅱ型和Ⅲ型
D.Ⅱ型和Ⅳ型
6)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哪种病原体感染所致:
A.汉坦病毒
B.肠道杆菌
C.脑膜炎双球菌
D.黄病毒
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急性细菌性痢疾临床分为哪3型:
A.普通型、发热型和休克型
B.普通型、轻型和中毒型
C.普通型、轻型和休克型
D.普通型、发热型和中毒型 2)爆发型流脑主要分为哪3型
A.休克型、脑膜脑炎型和混合型
B.休克型、颅内高压型和混合型
C.休克型、败血症型和混合型
D.休克型、脑膜脑炎型和败血症型 3)肺结核属于哪类传染病:
A.甲类传染病
B.乙类传染病
C.丙类传染病
D.丁类传染病
4)流脑应采取的隔离方法为:
A.严密隔离
B.消化道隔离
C.呼吸道隔离
D.血液隔离
5)霍乱属于哪类传染病:
A.甲类传染病
B.乙类传染病
C.丙类传染病
D.丁类传染病
6)流脑应与以下那些疾病相鉴别:
A.肺炎链球菌脑膜炎
B.流感杆菌脑膜炎和结核性脑膜炎
C.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
D.以上皆是
一共2道题,每页2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患者,女性,35岁,已婚,5天前出现发热、乏力、恶心、食欲不振,自认为“感冒”,未予重视,1天前发现尿色加深如浓茶色,遂来门诊就诊。查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1cm,质软,ALT 760 U/L,总胆红素54 μmol/L,初步诊断为“病毒性肝炎?”而收治入院。该病人的医疗诊断,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A.急性病毒性肝炎
B.急性黄疸型肝炎
C.甲型病毒性肝炎
D.乙型病毒性肝炎
2)患者,女性,35岁,已婚,5天前出现发热、乏力、恶心、食欲不振,自认为“感冒”,未予重视,1天前发现尿色加深如浓茶色,遂来门诊就诊。查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1cm,质软,ALT 760 U/L,总胆红素55 μmol/L,初步诊断为“病毒性肝炎?”而收治入院。下列检查中,对进一步明确诊断意义最大的是:
A.腹部B型超声
B.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C.血常规检查
D.胸部X片
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急性病毒性肝炎早期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
A.卧床休息
B.保肝药物
C.抗病毒药物
D.维生素类药物
2)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最主要预防措施是:
A.管理传染源
B.加强饮食、饮水及粪便管理
C.预防血液传播
D.疫苗接种
3)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来讲,下列流行病学资料不重要的是:
A.输血史
B.注射史
C.饮食卫生
D.预防接种史
4)下列表现中,不属于急性病毒性肝炎病人典型临床表现的是:
A.食欲不振
B.乏力和肝功能异常
C.消瘦
D.肝脏肿大
5)甲型病毒性肝炎的最主要预防措施是:
A.管理传染源
B.加强饮食、饮水及粪便管理
C.预防血液传播
D.疫苗接种
6)主要经消化道传播的肝炎类型是:
A.甲型肝炎
B.乙型肝炎
C.丙型肝炎
D.丁型肝炎
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根据《艾滋病诊疗指南》,随诊的时间不包括事发后:
A.0周 B.8周 C.6个月
D.12个月
2)暴露级别为二级,暴露源的病毒载量级别为重度时,应采用:
A.不进行预防服药
B.基本用药方案
C.强化用药方案
D.鸡尾酒疗法
3)艾滋病暴露后预防服药的疗程为:
A.2周 B.4周 C.6周 D.8周
4)下列人群容易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的是:
A.实习护士和护士
B.针头回收员
C.医生和检验员
D.以上均是
5)艾滋病暴露后预防服药的时间最好不超过:
A.24小时
B.36小时
C.48小时
D.72小时
6)导致艾滋病职业暴露的体液不包括:
A.阴道分泌物
B.脑脊液
C.尿液
D.羊水
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Noro 病毒感染补液治疗说法错误的是:
A.轻度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宜口服补液
B.口服补液量:丢1份补1份
C.静脉补液的液体类型有生理盐水、乳酸盐林格液。胶体液
D.频繁呕吐、意识障碍者不宜口服补液 2)Noro 病毒感染发病的平均潜伏期为:
A.4-8小时
B.12-48小时
C.3-5 天
D.一周左右
3)关于Noro 病毒感染后的症状,说法错误的:
A.腹泻是常见症状
B.通常不会发热
C.有30%的患者无任何症状出现
D.老年人症状通常严重
4)Noro 病毒感染的主要治疗方法为:
A.抗生素治疗
B.适时补液
C.对症治疗
D.止呕
5)诺沃克病毒的传播途径通常不包括:
A.食用或饮用受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
B.血液传播
C.接触患者的呕吐物或粪便
D.直接接触受病毒污染的物件
6)关于Noro病毒的病原学特性,说法错误的是:
A.直径约为27nm
B.病毒抵抗力较强,耐乙醚、酸
C.煮沸1~2分钟病毒失活
D.病毒对乙醚、酸较敏感 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对病人排泄物和呕吐物消毒时,每1000ml排泄物和呕吐物应加漂白粉的量为:
A.5g
B.10g
C.50g
D.100g 2)手足口病属于哪一类传染病:
A.甲类传染病
B.乙类传染病
C.丙类传染病
D.丁类传染病
3)以下属于甲类传染病的是:
A.霍乱
B.炭疽
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D.艾滋病
4)对于丙类传染病的报告制度为:
A.城镇应于2小时内、农村应于6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B.城镇应于6小时内、农村应于1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C.在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D.不必报告
5)细菌性痢疾属于哪一类传染病:
A.甲类传染病
B.乙类传染病
C.丙类传染病
D.丁类传染病
6)对于甲类传染病的报告制度为:
A.城镇应于2小时内、农村应于6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B.城镇应于6小时内、农村应于1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C.在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D.不必报告
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引起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的支原体主要是:
A.肺炎支原体
B.解脲脲原体
C.人型支原体
D.生殖道支原体
2)男性,32岁,以“发热待查”收住院,体温38.2℃,始偶有畏寒,伴有头痛、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腹泻;偶有干咳,痰量少;5天前从北京(有非典流行)返回。可排除的诊断是:
A.慢性支气管炎
B.大叶性肺炎
C.非典型肺炎
D.支气管肺炎
3)对SARS患者采用激素治疗的指征不包括:
A.有严重中毒症状
B.48小时内肺部阴影进展超过50%
C.有急性肺损伤
D.高热1日不退
4)针对SARS的隔离措施包括:
A.一线工作人员、病人及有可能被感染者均要戴口罩
B.落实防护措施,如消毒空气及污染的环境
C.对SARS病人及可能被感染者严格隔离并观察2周 D.以上均是
5)32岁,以“发热待查”收住院,体温38.2℃,始偶有畏寒,伴有头痛、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腹泻;偶有干咳,痰量少;5天前从北京(有非典流行)返回。有助于确诊的检查有:
A.ELISA检测抗体
B.免疫荧光(IFA)检测病毒抗体
C.PCR检测病毒基因序列
D.以上均是
6)男性,32岁,以“发热待查”收住院,体温38.2℃,始偶有畏寒,伴有头痛、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腹泻;偶有干咳,痰量少;5天前从北京(有非典流行)返回。如果该患者经病毒检测确诊SARS,该患者经治疗后,解除隔离,可以出院的标准:
A.未用退热药,体温正常7天以上
B.呼吸系统症状明显改善
C.胸部影像学明显改善
D.同时具备三条才可出院 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在法定传染病中位居前列,其原因是:
A.感染后免疫力不持久
B.菌型繁多,菌型间无交叉免疫
C.带菌者耐药菌株增加
D.以上均是
2)5岁患儿,于夏季高热10小时,抽搐2小时,呕吐1次。查体:体温40℃,血压40/20mmHg,昏睡状,面色苍白,腮腺不大,四肢紧张,肢冷,皮肤花纹状,心、肺、腹未见异常。辅助检查:血白细胞18×10super 9nosupersub /L,中性粒细胞0.86,淋巴细胞0.14,粪检大量红、白细胞,脑脊液透明,压力正常。为提高细菌性痢疾病人大便培养的阳性率,采集大便标本时应注意:
A.取新鲜粪便
B.取粘液脓血便
C.用抗生素之前取粘液脓血便
D.取任何时候的大便
3)一患者,半年前患急性菌痢口服黄连素后好转,近三个月来反复出现腹痛、腹泻,时好时坏,口服抗菌素效果不佳,予以药物灌肠治疗时除用抗生素外,还应加用:
A.酮康唑
B.甲硝咪
C.强的松
D.利福平
4)所致菌痢恢复期排菌时间长,易变成慢性的菌群是:
A.志贺痢疾杆菌
B.福氏痢疾杆菌
C.宋内氏痢疾杆菌
D.鲍氏痢疾杆菌
5)5岁患儿,于夏季高热10小时,抽搐2小时,呕吐1次。查体:体温40℃,血压40/20mmHg,昏睡状,面色苍白,腮腺不大,四肢紧张,肢冷,皮肤花纹状,心、肺、腹未见异常。辅助检查:血白细胞18× 10super 9nosupersub /L,中性粒细胞0.86,淋巴细胞0.14,粪检大量红、白细胞,脑脊液透明,压力正常。该患儿诊断首先考虑是: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C.腮腺炎脑膜炎
D.脑型疟疾
6)目前国内最常见的细菌性痢疾病原菌是:
A.福氏痢疾杆菌
B.宋内氏痢疾杆菌
C.鲍氏痢疾杆菌
D.志贺氏痢疾杆菌 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鼠疫的传播途径包括:
A.经鼠蚤叮咬传播
B.经皮肤传播
C.经呼吸道传播
D.以上都是
2)患者一周前曾到过鼠疫流行区,突发寒战,发热达39℃,伴头痛、恶心、查体有粘膜充血,第二天腋下淋巴结肿并迅速增大。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
A.腺鼠疫
B.急性淋巴结炎
C.丝虫病
D.肺炎
3)腺鼠疫的常侵犯的部位是:
A.肺部
B.肝脏
C.脾脏
D.淋巴结
4)患者,男,29岁,内蒙人,因两日来右侧腹股沟部剧痛,高热而就诊。患者于3日前内蒙来京,途中突然发病。查体:T 41℃,P 130次/分,R 30次/分,BP 90/70mmHg,重病容,烦躁不安,脉细弱。右腹股沟部淋巴腺约5cm,边界不清,明显红肿,周围组织明显水肿,拒按。无波动。该病人如果被确诊为腺鼠疫,其关键治疗是:
A.早期应用抗生素
B.对症治疗
C.局部治疗
D.免疫治疗
5)鼠疫在我国传染病法中为哪一类传染病: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已经消灭,故没有列为我国传染病法中规定的传染病 6)对怀疑为腺鼠疫的患者,选择下列哪种检查最好:
A.尿培养
B.淋巴结穿刺液培养
C.粪培养
D.痰培养
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哪种病原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
A.冠状病毒
B.汉坦病毒
C.脑膜炎双球菌
D.肠道杆菌
2)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为:
A.性接触传播
B.血液传播
C.垂直传播
D.以上皆可
3)褐家鼠传播引起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高峰为:
A.11月份至次年1月份
B.3~5月份
C.7~9月份
D.9~11月份
4)目前国内流行的痢疾杆菌主要为:
A.志贺菌
B.福氏菌
C.鲍氏菌
D.宋内菌
5)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传染源主要是:
A.蚤类
B.蚊子
C.鼠类
D.螨虫
6)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哪种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A.冠状病毒
B.汉坦病毒
C.黄病毒
D.柯萨奇病毒 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HIV感染人体后主要导致下列哪个系统损害:
A.消化系统
B.免疫系统
C.循环系统
D.骨骼系统
2)男性,37岁,采购员,曾去泰国旅游,回国后感乏力,低热约3个月,近日干咳,查体发现颌下及腋下淋巴结肿大。流行病学史无明确记录。患者曾患淋病现已治愈。为除外HIV感染应作哪些检查以确诊:
A.ELISA法查两次抗-HIV
B.HCVRNA-PCR
C.WB法查抗-HIV
D.A+C 3)患者,男性,37岁,有吸毒史,食欲不振,盗汗,消瘦,反复咳嗽咳痰半年。查体:T37.5℃,P78次/分,R18次/分,BP107/72mmHg。神清,颌下淋巴结肿大1cm×1.2cm左右,质软,无压痛,无粘连,可活动,左肺可闻及湿啰音。化验:WBC3.8×10super 9nosupersub /L,淋巴细胞总数1200/ml。尿蛋白++。胸部X线显示间质性肺炎。如该病人被确诊为艾滋病,导致感染艾滋病的最可能途径为:
A.不良性行为
B.针刺吸毒
C.母婴传播
D.输注受染血制品
4)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哪几期:
A.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感染期,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期,艾滋病期
B.急性感染期,艾滋病期,慢性感染期
C.急性感染期,慢性感染期,艾滋病期
D.无症状携带期,无症状感染期,艾滋病期 5)艾滋病传播途径:
A.性传播
B.母婴传播
C.血液传播
D.以上都是
6)关于艾滋病病原学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艾滋病病毒是一种人类逆转录病毒
B.艾滋病病毒具有嗜淋巴细胞性,大量吞噬、破坏人体免疫系统的淋巴细胞
C.广泛存在于感染者及患者的血液及体液中
D.艾滋病病毒在紫外照射下可以杀灭 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急性血吸虫病早期诊断,除有疫水接触史及临床表现、末梢血液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外,主要依据:
A.结肠镜检查
B.免疫学检查,包括血吸虫循环抗原检测
C.在粪便中找到日本血吸虫卵
D.血沉增快
2)一血吸虫病患者,40岁,在发现时曾服用吡喹酮治疗一次,最近2个月出现乏力、腹胀,刷牙时易出血,查体:慢性病容,无黄染,肝肋下未及,脾肋下5.0cm,血常规化验:WBC:3.5×109/L,N:0.6, L:0.4,Plt:55×109 /L,Hb:100g/L。该病人主要病变部位在:
A.肝脏
B.回肠下段
C.乙状结肠和直肠
D.脾脏
3)急性血吸虫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什么?
A.发热
B.腹泻
C.腹痛
D.咳嗽
4)目前治疗血吸虫病的首选药物为:
A.吡喹酮
B.青蒿琥酯
C.五氯酚钠
D.氯硝柳胺
5)一血吸虫病患者,40岁,在发现时曾服用吡喹酮治疗一次,最近2个月出现乏力、腹胀,刷牙时易出血,查体:慢性病容,无黄染,肝肋下未及,脾肋下5.0cm,血常规化验:WBC:3.5×109 /L,N:0.6,L:0.4,Plt:55×109 /L,Hb:100g/L。对该患者诊断和治疗最有意义的化验是:
A.直肠粘膜活检
B.粪便直接涂片
C.粪便直接涂片加沉卵孵化实验
D.环卵沉淀实验
6)患者,男,25岁,参加抗洪抢险时,下肢经常出现红色小丘疹并伴有瘙痒,2个月后,患者出现发热,体温自午后升高,上午体温正常,同时伴有腹痛、腹泻,大便中带有黏液脓血。体检: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黄疸,肝肋下2.5cm ,脾肋下侧位可及边缘。化验:WBC13×10 9/L,嗜酸性粒细胞12%。该患者如确诊为血吸虫病,治疗常首选:
A.蒿甲醚
B.吡喹酮
C.溴乙酰胺
D.甲硝唑
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判断某病是否为某类传染病的金标准是:
A.疾病发作的季节性
B.发现和确定致病原
C.疾病的地区分布情况
D.疾病的临床表现
2)某单位十余人吃了某冷饮店的冰棒后感染了痢疾,同时防疫站从冰棒中分离到了痢疾杆菌,从而确定冰棒为: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传播媒介
D.带菌者
3)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是:
A.传染病流行后免疫人口增加
B.易感人口的迁入
C.免疫人口死亡
D.新生儿增加
4)传染病的传播必须具备的三个必要条件是:
A.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者
B.病毒、传播途径和易感者
C.传染源、蚊虫传播和易感者
D.细菌、传播途径和免疫力低下者
5)下列传染病的病原体属于病毒的是:
A.霍乱
B.麻疹
C.鼠疫
D.结核
6)隐性感染增加时:
A.病原携带者增加
B.慢性感染病人增加
C.显性感染增加
D.免疫人群过大 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对与霍乱患者密切接触者应采取下列哪种处理措施:
A.严密隔离
B.注射疫苗
C.严密检疫5天,留便培养,服药预防
D.严密检疫10天并做便培养 2)关于霍乱,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霍乱是一种烈性肠道传染病
B.霍乱被列为乙类传染病
C.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 D.霍乱属于国际检疫传染病 3)典型霍乱呕吐的临床特点为:
A.痉挛性腹痛伴呕吐
B.恶心伴呕吐
C.头痛伴呕吐
D.无恶心的喷射性呕吐 4)霍乱的最主要传播途径是:
A.通过水
B.通过食物
C.通过日常接触
D.通过苍蝇媒介
5)抗生素治疗霍乱的主要作用是:
A.减轻毒血症
B.减少排菌量,缩短排菌期和病程
C.预防并发症
D.控制血压
6)典型霍乱腹泻的临床特点为:
A.剧烈腹痛和腹泻
B.腹泻伴里急后重
C.无腹痛性剧烈腹泻
D.发热伴腹泻 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以下有关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说法,错误的是:
A.白细胞总数一般偏高
B.部分病例出现呕吐和/或腹泻
C.少数病例仅有轻微的上呼吸道症状,无发热
D.体征主要包括咽部充血和扁桃体肿大
2)以下有关甲型H1N1流感传染源说法错误的是:
A.甲型H1N1流感病人为主要传染源
B.感染的动物为重要传染源
C.目前尚无动物传染人类的证据
D.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
3)对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应对其进行多长时间的医学观察:
A.3天
B.7天
C.14天
D.5天
4)甲型H1N1流感的潜伏期平均为:
A.7天
B.1天
C.2~3天
D.5~6天
5)以下有关甲型H1N1流感传播途径说法错误的是:
A.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
B.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C.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引起感染
D.通过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也是重要的传播途径
6)较易成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不包括哪项:
A.妊娠期妇女
B.患者原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C.年龄大于65岁的老年人
D.年龄大于5岁的儿童 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奥司他韦成人计量是:
A.30 mg bid po
B.45 mg bid po
C.60 mg bid po
D.75mg bid po
2)以下哪项可诊断为临床诊断病例:
A.发病前7天内与传染期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并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
B.发病前7天内曾到过甲型H1N1流感流行(出现病毒的持续人间传播和基于社区水平的流行和暴发)的地区,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
C.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甲型流感病毒检测阳性,尚未进一步检测病毒亚型
D.同一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中,未经实验室确诊的流感样症状病例,在排除其他致流感样症状疾病时
3)国内流感的特点不包括:
A.甲型H1N1流感患者病情通常较重
B.随着患病人数的增多,开始出现重症病例
C.重症患者成散点分布
D.病毒尚不具备普遍的高致病力
4)下列哪类人群可成为甲型H1N1流感的传染源:
A.发病前1天患者
B.发病后3天患者
C.发病后7天仍发热者
D.以上均是
5)以下哪项不是重症病例标准:
A.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
B.影像学检查有肺炎征象
C.持续高热12小时
D.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
6)以下哪项不是危重症病例标准:
A.呼吸衰竭
B.胸痛
C.多脏器功能不全
D.感染中毒性休克 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卡介苗的接种对象是:
A.小学生
B.青年人
C.新生儿
D.结核病高发人群
2)确定肺结核是否为传染源的最主要依据是:
A.血沉检查
B.X 线检查
C.痰结核菌检查
D.结核菌素试验
3)男,17岁。午后低热3个月,体温在37.5~38℃。轻咳,咳白痰,时带血丝。右侧胸痛,无气短。近半个月来食欲减退,感乏力。半月前胸部透视未见异常。体检无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白细胞5.4×10super 9nosupersub /L,血沉32mm/L小时,痰涂片查结核菌两次阴性。X线胸部检查:右肺第一肋间淡片状模糊阴影。如何确定该例病人目前有无传染性,判断的主要依据:
A.反复咯血
B.血沉增快
C.痰结核杆菌检查阳性
D.结核菌素实验阳性
4)考核肺结核化疗效果的主要指标是:
A.X线好转
B.症状好转
C.血沉下降
D.痰结核菌转阴性
5)男,17岁。午后低热3个月,体温在37.5~38℃。轻咳,咳白痰,时带血丝。右侧胸痛,无气短。近半个月来食欲减退,感乏力。半月前胸部透视未见异常。体检无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白细胞5.4×10super 9nosupersub /L,血沉32mm/L小时,痰涂片查结核菌两次阴性。X线胸部检查:右肺第一肋间淡片状模糊阴影。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普通上感
B.流行性感冒
C.禽流感
D.结核病
6)下列哪种症状不是肺结核病人的典型症状:
A.倦怠、乏力
B.低热
C.打喷嚏
D.夜间盗汗、食欲减退 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下列哪项不是狂犬病的传染源:
A.狼
B.猫
C.吸血蝙蝠
D.鸡鸭
2)32岁,男性,1月前曾被自家养犬咬伤。伤口处理后,曾注射狂犬疫苗1针。2日来发热,体温38℃左右。半日来四肢麻木,饮水时咽部感不适。如果为狂犬病则其处于临床哪一期:
A.潜伏期
B.前驱期
C.兴奋期
D.麻痹期
3)10岁男孩,被狗抓伤。应该仔细询问的病史有:
A.该犬是否正规地注射过狂犬疫苗,是否曾经抓过人,抓伤的严重程度
B.是否有可能接触野犬
C.抓人前后有无异常表现
D.以上都对 4)内基氏小体出现在:
A.脊髓灰质炎
B.流行性乙型脑炎
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D.狂犬病
5)32岁,男性,1月前曾被自家养犬咬伤。伤口处理后,曾注射狂犬疫苗1针。2日来发热,体温38℃左右。半日来四肢麻木,饮水时咽部感不适。最可能的诊断考虑:
A.破伤风
B.狂犬病
C.脑膜炎
D.癔病
6)以下对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描述不正确的是:
A.血液制品
B.被动免疫制剂
C.属于抗体
D.属于抗原
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炎期的病变特点是:
A.病变早期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及大量纤维素渗出
B.早期发生脑室也阻塞
C.病变以软脑膜为主
D.无脑实质炎症
2)典型流脑临床特征中的脑膜炎症状体征为:
A.剧烈头痛、恶心、嗜睡、肌肉僵硬,血压升高
B.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抽搐、意识不清、颈项强直,脑膜刺激征阳性
C.剧烈头痛、发烧、腰背部疼痛、四肢麻木
D.头痛、发烧、口渴、烦躁不安、四肢发软 3)流脑的潜伏期一般是:
A.1~7天
B.7~10天
C.10~15天
D.15~20天
4)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流行病学史是指:
A.与恢复期患者共用餐具,夏季流行
B.发病前7天内与潜伏期或传染期患者密切接触
C.与头痛发烧病人密切接触
D.20天前曾经与流脑患者密切接触 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血液化验时:
A.白细胞总数升高,分类中性粒细胞为主
B.白细胞总数下降,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
C.白细胞总数正常,分类中性粒细胞减少
D.白细胞总数下降,血小板增加 6)流脑实验室确诊的依据是:
A.皮肤瘀点、脑脊液涂片或血液培养发现脑膜炎球菌
B.皮肤瘀点、脑脊液涂片或血液培养发现嗜血杆菌
C.白细胞总数显著升高,脑脊液呈现浑浊表现
D.尿样、大便、发现革兰阳性细菌 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关于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不正确的是:
A.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
B.早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
C.人群普遍易感,免疫力持久
D.全年均可发病,但以秋、冬季为主
2)医务人员对流行性腮腺炎病例的报告、防护哪项是错误的:
A.发现疑似病例后24小时内进行疫情报告
B.发现病例后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C.对病人的衣物、分泌物、排泄物等进行消毒处理
D.医护人员可接种流腮疫苗
3)5岁男孩,因十天前双侧腮腺肿痛,经治疗腮腺肿大基本消退。昨起突然高热40℃,头痛,喷射性呕吐,伴咳嗽。查体:嗜睡,颈轻度抵抗,心肺(—),肝脏未及,膝反射亢进,Babinski征(+),如果患儿脑脊液中分离到病毒,本病例最可能的诊断为:
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B.流行性腮腺炎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上呼吸道感染
4)患儿,男性,10岁。因发热,双腮腺肿大4天,伴中上腹痛1天入院,为进一步明确诊断以及合并症,如从患儿唾液中分离出腮腺炎病毒,则可诊断为:
A.流行性腮腺炎
B.急性胰腺炎
C.急性胃肠炎
D.菌痢
5)关于流行性腮腺炎,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经消化道传播,传染性很强
B.腮腺炎病毒仅存于人体中
C.婴儿没有先天性被动免疫
D.男性睾丸炎时可加用抗菌素 6)以下对腮腺炎病毒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为单股RNA病毒
B.病毒抵抗力很强
C.紫外线、福尔马林可使其迅速死亡
D.56℃20分钟、乙醇2-5分钟使其失去活性 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发热39.7℃,头痛,呕吐,昏迷,但对疼痛刺激有反应,巴氏征阳性。血象:WBC 20×10super 9nosupersub /L,N 0.85。诊断为:
A.流行性乙型脑炎暴发型
B.流行性乙型脑炎极重型
C.流行性乙型脑炎重型
D.流行性乙型脑炎普通型
2)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是
A.呼吸道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接触传播
D.蚊虫传播 3)5岁,患儿。高热、头痛、昏迷、抽搐3天于8月1日入院,查体:体温40.5℃,脉搏100次/分,深昏迷,呼吸浅表,节律不齐,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应迟钝,颈硬,巴氏征弱阳性,下列处理哪项是不妥当的:
A.快速滴注20%甘露醇
B.静滴氢化可的松
C.静滴低渗盐水
D.腰穿以明确诊断
4)发现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后,应该采取哪些预防控制措施:
A.对病人实施床边隔离,避免蚊虫叮咬
B.病家周围50米半径范围内灭蚊
C.对疫情发生地1公里半径范围内的学龄前儿童进行疫苗查漏补种工作
D.以上都正确
5)流行性乙型脑炎潜伏期是:
A.4-21天
B.15-30天
C.1-3天
D.3-7天
6)以下那种消毒方法杀灭乙型脑炎病毒最有效:
A.0℃ 30分钟
B.干燥
C.100℃ 2分钟
D.50℃ 10分钟 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麻疹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A.呼吸道飞沫传播
B.垂直传播
C.血液传播
D.蚊虫叮咬
2)任何医疗单位发现麻疹疑似病例后,农村地区应在几小时内向疾病顶防控制部门报告:
A.2
B.6
C.12
D.24 3)患儿,2岁,因发热、咳嗽、流涕2天,服止咳药、抗感冒无效,被母亲带到门诊。检查:体温38.2℃,咽部红肿,扁桃体不大,颊部粘膜靠第一磨牙处可见十数个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胸腹皮肤类似玫瑰疹。如被确诊为麻疹,其治疗原则是:
A.主要为对症治疗,加强护理及防治并发症
B.主要是抗病毒治疗
C.注射丙种球蛋白
D.发热是给予退热剂
4)麻疹的皮疹常始见于什么部位:
A.耳后、颈部
B.躯干
C.上臂
D.四肢
5)典型麻疹的出疹先后顺序是:
A.先由耳后,到发根、颜面、躯干(胸,背,腹)和四肢,最后到手足心
B.先由颜面、躯干(胸,背,腹)和四肢,到耳后、发根,最后到手足心
C.先由耳后,到手足心,最到后发根、颜向、躯干(胸,背,腹)和四肢
D.先由手足心、颜面、躯干(胸,背,腹)和四肢,最后到耳后,到发根 6)预防麻疹流行最有效可行的措施是:
A.少去公共场所
B.隔离检疫
C.注射麻疹预防针
D.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 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具有保护性作用的抗体为:
A.抗-HBc(核心抗体)
B.HBeAg(E抗原)
C.HBeAg(E抗原)
D.抗-HBs(表面抗体)
2)预防乙肝,应避免医源性传播,必须保证:
A.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B.实行一人一针一次一消毒
C.各种医疗器械及用具均应严格消毒
D.以上均包括
3)下列乙肝病毒标记物中反映有活动性复制和传染性的是:
A.表面抗原
B.表面抗体
C.e抗原
D.e抗体
4)乙肝疫苗的对象是:
A.新生儿
B.乙肝病毒感染者的配偶、家人
C.医务人员与其他高危人群
D.以上都是
5)下列血清学检查结果中,提示乙型肝炎传染性最强的是:
A.HBsAg(—),抗-HBs(—)
B.HBsAg(—),抗-HBs(+),抗-Hbe(—)
C.HBsAg(—),抗-HBs(+),抗-Hbe(+)
D.HBsAg(+),抗-HBc(+),HBeAg(+)
6)当病人血清中抗-HBs、抗-Hbe、抗-HBc均阳性,其他乙型肝炎病毒学指标阴性时,应考虑属于:
A.急性乙型肝炎
B.慢性乙型肝炎
C.急性乙型肝炎恢复期
D.乙型肝炎慢性重型 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检疫期为:
A.7天
B.14天
C.21天
D.28天
2)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病学史中下列哪项最重要?
A.接触过禽类
B.当地禽类动物中有禽流感
C.接触过禽流感患者
D.吃过鸡
3)一例来自越南禽流感疫区的患者出现发热、头痛等流感样症状,且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检测呈流感病毒核酸阳性,临床诊断应考虑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下列哪一类:
A.医学观察病例
B.疑似病例
C.确诊病例
D.排除病例 4)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主要传播途径:
A.消化道
B.呼吸道
C.皮肤
D.血液
5)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属于哪类法定传染病,发生流行时按哪类传染病管理:
A.属于乙类传染病,流行是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B.属于乙类传染病,流行是按乙类传染病管理
C.属于甲类传染病,流行是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D.属于丙类传染病,流行是按乙类传染病管理 6)下列哪型禽流感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较重:
A.H5N1
B.H9N2
C.H7N7
D.H1N1 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伤寒和副伤寒属于:
A.呼吸道传染病
B.消化道传染病
C.虫媒传染病
D.动物源性传染病
2)下面哪一项不是伤寒病原学检查的可选方法:
A.咽拭子培养
B.血培养
C.骨髓培养
D.大便培养
3)诊断伤寒可采用的免疫学方法:
A.外裴试验
B.肥达反应
C.蒙氏试验
D.噬菌体裂解试验
4)伤寒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
A.菌血症
B.毒血症
C.肠壁溃疡
D.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大单核细胞增生性反应 5)下面哪一项不是伤寒极期的临床表现:
A.发热,多呈稽留高热
B.缓脉或重脉、玫瑰疹
C.谵妄、昏迷、病理反射
D.痉挛性咳嗽伴鸡鸣样吸气声
6)伤寒和副伤寒杆菌属于:
A.沙门菌属
B.分枝杆菌属
C.奈瑟菌属
D.鲍特菌属
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肾综合征出血热主要临床表现为:
A.发热、休克、充血、出血、爆发性肝炎
B.发热、休克、充血、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
C.脉缓、肝脾肿大、玫瑰疹、高热、寒战、意识障碍、颈项强直
D.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 2)肾综合征出血热辅助检查可能出现的情况为:
A.白细胞计数升高,病情越重白细胞计数越高
B.早期出现蛋白尿
C.尿中膜状物,尿沉渣可见巨大的融合细胞
D.以上全是
3)患者,男,23岁,农民,有不洁饮食史,于12月3日发病,发热、恶心、呕吐、头痛、四肢酸痛和腰痛4天。体检:重病容,结膜充血无水肿,咽部充血,腋下见点状出血点,肝脾未触及。该病人发病第7天尿量仅140ml,血压23.6/13kPa,脉洪大,面浮肿,颈静脉怒张,两肺底有散在湿性啰音,如考虑为肾综合征出血热,对该病人治疗应采用下列哪组措施为好:
A.严格控制输液量,高效利尿剂及导泻
B.高效利尿剂,纠正酸中毒及血管活性药
C.采用平衡盐液,降血压,利尿及导泻
D.采用高渗葡萄糖液,降压利尿及导泻 4)肾综合征出血热五期分别为:
A.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B.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昏迷期、多尿期、恢复期
C.发热期、出血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D.发热期、出血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 5)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的季节性:
A.主要在7、8、9三个月发病
B.家鼠传播者主要在5~7个月发病
C.黑线姬鼠传播者以11月至次年1月为高峰
D.林区姬鼠传播者主要在冬季
6)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休克主要原因是:
A.小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浆外渗、血容量锐减
B.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C.心肌损伤
D.肾功能不全,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以下哪项不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
A.肠道病毒EV71型
B.A组柯萨奇病毒
C.鼻病毒
D.埃可病毒
2)关于肠道病毒EV71的主要感染途径下列哪项表述不正确:
A.消化道传播
B.呼吸道传播
C.密切接触
D.以上均不对
3)手足口病属于:
A.甲类传染病
B.乙类传染病
C.丙类传染病
D.特殊类型传染病
4)手足口的“四不特征”错误的是:(参见多媒体课件)
A.不痛
B.不痒
C.不破溃
D.不结疤
5)肠道病毒EV71感染的重症病例的并发症不包括下列哪项:
A.肺水肿
B.脑炎
C.心肺衰竭
D.严重腹泻脱水
6)发现手足口病后,向上级报告的时限为:
A.12小时
B.24小时
C.36小时
D.48小时
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不包括:
A.粪-口途径
B.血液体液传播
C.生活接触
D.苍蝇、蟑螂等间接传播 2)霍乱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是:
A.苍蝇及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B.食物传播
C.水型传播
D.呼吸道传播
3)急性中毒型菌痢多见于哪些人群:
A.2~7岁儿童
B.7~10岁儿童
C.20-40岁成人
D.60岁以上老人
4)以下不属于消化道传染病的是:
A.细菌性痢疾、霍乱
B.细菌性食物中毒
C.流感、禽流感
D.伤寒、副伤寒 5)消化道传染病的特点是:
A.病原微生物在肠道中增殖
B.经粪便排出,并经粪-口途径传播
C.引起肠道及肠道外感染
D.以上皆是
6)最常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是:
A.细菌性痢疾
B.细菌性食物中毒
C.霍乱
D.伤寒
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临床主要分为哪两型:
A.脱水型和休克型
B.呕吐型和腹泻型
C.肾衰型和脑膜脑炎型
D.轻型和重型
2)钩端螺旋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
A.直接接触传播
B.母婴传播
C.呼吸道传播
D.消化道传播
3)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传播途径为:
A.粪-口消化道途径传播
B.空气传播
C.密切接触传播
D.以上皆可
4)EV71等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主要感染:
A.10岁以下儿童
B.10-15岁青少年
C.20-40岁青壮年
D.60岁以上老年人
5)EV71病毒感染后可出现的并发症为:
A.脑炎
B.心肌炎
C.肺炎
D.以上皆可
6)关于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发病遍及全世界,以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多见
B.多在冬春季发病
C.青壮年、农民、渔民及下水道工人为高发人群
犬传染病的防治 篇7
1 接种疫苗
疫苗接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其免疫程序的制定首先需要有科学的依据, 其次又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如犬的生活环境、品种、首免的年龄、再免的时间间隔、疫苗的种类、毒株的血清型及本地区疫病流行情况等。
1.1 疫苗种类
目前, 国内小动物临床常用犬的疫苗分为国产和进口疫苗两大类。国产犬疫苗有七联苗、五联苗、单联苗。其中只有个别牌子的疫苗是通过有关兽医兽药部门检测批准的正规产品, 其余均为科研院校、研究所或个人开发的试验品。国外进口犬疫苗主要是六联疫苗、七联苗和狂犬病疫苗。国外疫苗除含有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犬副流感外, 还含有腺病毒Ⅰ型和腺病毒Ⅱ型及两个血清型的钩端螺旋体疫苗。
1.2 免疫 (程序) 接种时间
注射疫苗要严格遵守执业兽医师制定的免疫时间表, 过早接种不仅不会保护犬只, 反而会破坏母源抗体, 起到相反作用。母源抗体是刚出生的幼犬通过母体和初乳得到的抗体, 它可以保证幼犬在刚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内对疾病产生抵抗力, 当母源抗体消失后, 便要依靠疫苗来使幼犬获得抗体。幼犬在45日龄时进行首免。如母犬未注射过疫苗, 即无母源抗体干扰, 幼犬28日龄时即可接种。如果选择进口六联苗, 则连续接种2次, 每次间隔15~21 d, 此后, 每年接种1次。如果选择国产五联苗, 从断奶之日起连续接种3次, 每次间隔2周, 此后, 每半年接种1次。3月龄以上的犬, 每年接种1次狂犬病疫苗。
1.3 注射疫苗期间应注意的问题
(1) 免疫前要认真检查, 确定健康后才能接种, 尤其是体温高的犬绝不能接种, 或犬群中已经发生犬瘟热、病毒性肠炎等传染病时, 或周围已有犬发病。对那些未出现症状的犬不能做紧急接种, 可先注射五联免疫血清, 并与病犬隔离饲养, 经2周后健康无病时再接种。
(2) 疫苗和血清不能同时使用, 否则会相互影响效价。免疫血清早期可用于治疗该范畴内的传染病, 同时配合其他药物综合治疗有良好作用, 亦可用于疫苗接种前清理体内潜在的病毒, 但血清和疫苗必须是间隔2周分别使用。
(3) 疫苗引起过敏反应不到千分之一, 一旦接种后犬发生精神沉郁、发热、呕吐等过敏现象, 应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0 m L进行解救。
(4) 怀孕母犬一般不宜接种疫苗, 尤其是怀孕早期。为提高母犬哺乳期的免疫力, 可在发情前期使用, 一般不会影响犬的正常发情。
(5) 为了不影响疫苗的效价, 对注射器和针头可用煮沸消毒, 不可用化学法消毒 (一般使用灭菌的一次性注射器) 。接种部位也不可用酒精等化学药物消毒, 最好用高渗盐水消毒。
(6) 疫苗接种7~10 d后才能产生抗体, 在这段时间内避免洗澡, 以防感冒。
2 加强卫生管理
2.1 搞好环境卫生
应经常清扫环境, 保持清洁, 做好灭蝇、灭鼠、灭蚊工作, 培养犬定点排粪习惯。
2.2 搞好犬体卫生
应经常给犬梳刷, 去除污物, 理顺被毛, 每周至少定时给犬洗澡, 炎热季节可以每天洗, 以保持犬体清洁。每天至少清扫一次犬舍, 及时清除犬舍内的粪尿、剩食、杂物等, 要保证犬舍冬暖夏凉, 通风干燥, 空气新鲜, 幼犬舍定期换垫草或垫被。
2.3 搞好饲料卫生
严禁从传染病疫区采购饲料, 不用腐败、发霉、变质的饲料喂犬。饲料加工前应充分清洗干净, 清除杂质, 煮熟后饲喂, 以利消化, 喂食要定时、定温、定量、定点。犬的食具应保持清洁干净, 定期消毒。给予足够的清洁饮水, 每天将剩余废水清除, 换以新鲜饮水, 以防病从口入。
3 强化消毒制度
在未发生传染病时, 对可能受病原体传染的圈舍、场地、用具等进行消毒。消毒药品通常采用10%漂白粉、1%~2%氢氧化钠、2%~4%福尔马林或5%~10%来苏儿等。一般每1~2周消毒1次, 特别要注意母犬分娩前、仔犬转舍前的圈舍消毒。消毒应注意的问题:一是消毒药物浓度与消毒效果成正比, 必须按规定浓度使用;二是药液温度增高, 可加强消毒效果;三是消毒药液与病原体接触时间越长, 消毒效果越好。另外在消毒时, 消毒药液的用量必须充足, 通常对墙壁、地面使用药液50~100 m L/m2为宜。病犬舍、产犬舍、隔离犬舍以及犬场大门口的消毒池内, 要经常添加和更换消毒液。
4 隔离病犬
在犬场内如发生传染病, 应立即将病犬隔离, 严禁与健康犬接触, 并密切注意可疑感染犬的情况, 一旦出现症状, 立即隔离, 凡被病犬污染的犬舍、场所、用具等必须严格消毒后方可让健康犬接触。新购的犬, 应隔离观察半个月, 确认无病后方可混入健康犬群。
5 讨论
为了有效防止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等传染病的发生, 保证养犬业健康发展, 在预防接种的基础上, 必须采取一系列综合性防疫措施, 方可取得良好效果。
(1) 根据本地犬传染病流行情况及犬群母源抗体水平, 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是使被接种犬只产生持续免疫力, 获得良好免疫效果的前提。
(2) 加强犬的饲养管理, 搞好犬及周围环境的卫生。
(3) 加强犬病防疫工作, 加强防疫基础知识的普及。通过宣传, 使养犬户意识到防疫工作的重要性, 做到定期自觉带犬到有关指定地点免疫接种。
(4) 建立健全犬病防疫法规。 (1) 建议有关兽医防疫部门加强犬的监督管理工作, 在乡镇、城区设立专门化的犬病防疫服务站, 把犬的防疫工作制度化, 法律化。 (2) 对养犬户所养犬只及时登记、注册并建立免疫卡制度, 一犬一卡, 定期按卡接种, 消灭防疫死角。 (3) 规范犬只交易市场, 市售犬需出示当地检疫证明, 才准上市交易。
(5) 规范疫苗购销渠道, 保证疫苗质量。选用质量稳定和正规厂家生产的疫苗, 并严格按要求作好疫苗的运输、保存工作, 保证疫苗的高质量。
“非典”十年后,会诊传染病防治 篇8
“2003年的‘非典’和后来的禽流感,提示我们必须对‘人畜共患病’问题给予高度重视。”
“综合医院的传染性疾病科和感染性疾病科,大多是2003年‘非典’时突击建立的,多数机构处于萎缩阶段,放一两个人在‘守摊’。”
……
8月底,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对《国务院关于传染病防治工作和传染病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下称《报告》)进行分组审议、专题询问时,与会人员这样表示。
抗击“非典”十年后,委员们“会诊”出了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哪些问题?
防治体系“薄弱”,如何破解
“‘非典’的突发,给了我们一个警示,近年来国务院在传染病防治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对传染病的防控力度、科研立项的支持力度都加大了。我们医疗卫生战线的同志对此深有体会。”丛斌委员在分组审议时这样表示。
2003年以来,我国的传染病防治已经形成了一个政府领导、多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初步工作格局,逐步建立起各级各类传染病预防体系。
“但随着时间推移,尤其是环境变化、人口流动,病种、病原的复杂关系,给传染病预防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朱静芝表示,基层疾控人员不足、任务重、待遇差,不能适应现实要求。
这一问题,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的调研也有新发现。今年4月至5月,该委员会调研了北京、海南、云南等5个省、市及所辖16个市(县、区),问卷调查了上海、黑龙江等12个省(区、市)。调研发现,我国传染病防治体系还比较薄弱,突出表现在: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缺乏稳定长效的投入机制,还存在“财神跟着瘟神走”现象;防治人员数量和能力达不到工作要求;实验室检测能力需提升;基层动物疫病防治机构基础设施和队伍力量薄弱等。
“在加强传染病防控队伍建设方面,国家有什么解决思路和改革措施?”朱静芝在专题询问会上问道。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传染病防控人员的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在人员培训、待遇等方面,都有一些专门政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回答说,我国对传染病防控人员建立了卫生防疫津贴,2004年将专职从事传染病、寄生虫病防治人员也纳入津贴范围,并大幅提升津贴标准。目前,全国近20万人获该津贴。
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徐科表示,已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力度,重点开展对重点疾病防控、新发传染病应对、实验室检验检测等知识和技能培训;同时强化人员绩效考核评估。
避免“小道消息满天飞”
“明天市内医院转移‘非典’病人,千万不要上街”、“某某学校出现疫情”……2003年非典时期,全国许多地方都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谣言。
此类“小道消息”,近年来也出现在小儿手足口病、禽流感等传染病防治过程中。今年4月,浙江省慈溪市警方对3名散布甲型H7N9禽流感疫情者予以行政拘留。
谣言止于公开,疫情的科学发布是消除社会恐慌的良药。分组审议期间,多位委员、代表为健全疫情发布制度“支招”。
“传染病疫情的发布,贵在及时、准确。‘非典’以后,疫情发布制度和发布工作已有很大进步,但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制度、完善机制。”韩晓武委员表示,疫情发布不及时、不准确,会耽误疫情防控,且会导致“小道消息会满天飞”,造成社会恐慌甚至混乱。要强化重大疫情只能由中央主要媒体和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官方网站发布制度。
许振超委员建议,地方政府将传染病定为“公共卫生事件”后,应迅速查明发病原由,并尽快向社会公众通报,以平息猜疑和恐慌情绪。“这几年好多地方出现了小儿手足口病,但是发病后,一些地方信息披露显得非常迟缓,从而造成当地家长惶惶不安,不利于传染病防治。”许振超说。
全国人大代表马文芳认为,公众对传染病疫情享有知情权,各级政府和疾控中心应真实、准确、及时对公众公布疫情信息。全国人大代表杨林花则建议,对甲类、乙类传染病,每年或每季度应在全国医疗系统予以公布,以引起各级政府、医疗部门、医疗机构甚至每一个医生的关注。
禽流感等新发病,怎样应对
如果说“非典”是传染病防治法的一次大考,如何防治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则成为新的关注点。
“大规模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或者养殖地区,可能成为人与动物共患传染病的新的发源地……对传染病可能出现新的发源地和传播途径,是否建立了相应的监测、预警机制?”专题询问时,谢小军委员如是说。
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斌表示,通过坚持日常检测、加强风险评估、建立多部门合作预警机制,目前还没有此类重大传染病发生。如在三峡工程建成后,开展对三峡库区人群的健康检测,17年来,没有发现传染病疫情方面的异常情况。
“禽流感是近十年来我们国家畜牧业面临的重大挑战。2003年年底爆发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一直持续到现在。”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表示,禽流感不仅危害养禽业,也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农业部门一直抓源头治理,防控禽类的禽流感;加强监测,全国基层建立了400多个农业部直属的疫情监测点;制定了严密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现疫情,按照预案迅速扑灭。
于康震表示,为了做好今冬明春H7N9的防控,农业部已于7月份印发今年下半年和2014年H7N9病毒监测方案;9月初将召开2013年秋季动物防疫秋防大会,全力避免今冬明春发生大的家禽疫情。
“针对新发传染病的变异规律,有什么科学预测手段?在科研立项上有什么支持?”丛斌问。
徐科表示,从国内外传染病防控实践看,现在大多数传染病的发生规律是难以预见的,主要的应对策略和措施还是设立敏感的、广泛的疾病检测或者症状检测系统。我国已建立覆盖多部门的病原体检测网络实验室体系,加强病原体的检测、识别和溯源能力,加强诊断试剂和疫苗研发等。“十一五”以来,中央财政投入19.1亿元,立项支持146项课题。
跨境传染病,如何防控
“全球化趋势导致传染病的跨边境传播,很多疾病现在已经实行无国界传播,‘非典’就是最典型的案例。”专题询问时,赵白鸽委员对边境地区传染病防控表示关注。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今年调研发现,我国陆地边境线长,地理条件和人员往来方式复杂,特别是云南、广西等西南地区,与越南、老挝、缅甸等国接壤,边境无天然隔离屏障,边民往来频繁,疾病跨境传播风险高。近年来,输入性霍乱、艾滋病、登革热等传染病时有发生,边境地区传染病防控任务繁重。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地方财力薄弱,难以独立支撑传染病防治体系和应对严峻的传染病防控形势。
“目前传染病跨境传播的特征在我国有些什么表现?在我国边境口岸和边境地区如何进行防控?如何形成有效的协调机制?”赵白鸽问。
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表示,现在全球传染病跨境传播的风险日益严峻,鼠疫、霍乱等古老的传染病频发;肺结核、疟疾等传染病死灰复燃;H1N1、中东呼吸综合征、H7N9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也不断出现。据有关专家表示,现在全世界新发现的传染病病原体有将近40种,其中一半在我国有发现。而我国边境线比较长,特别是陆路边境比较长,像云南、广西、新疆与周边疫情复杂的国家接壤,但医疗基础薄弱,边民往来频繁,监管难度大,疾病跨境传播的风险比较高。
该如何防控?支树平介绍,从口岸卫生防疫来讲,主要是依靠卫生检疫;同时加强日常监测。他坦承,我国口岸总体比较重视卫生防疫,但是发展不平衡。一些大的口岸、机场、海岸口岸,一些大的陆路口岸卫生防疫能力比较强,但是一些临时口岸、季节性口岸的基础比较差,也缺乏设备和人员,还存在比较大的隐患。
支树平表示,目前主要有6方面的防控机制:建立国际传染病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口岸传染病监测机制,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机制,口岸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的监测控制机制,出国人员健康服务体制,联防联控机制(和卫生计生部门及有关部门,和境外卫生组织联防联控,和省、市、县各级组织的联防联控机制等)。其中,在口岸检测方面,我国2008年到2012年口岸排查处置有传染病症状者是11.7万余人,确认各种传染病6349例;今年上半年,在口岸发现有传染病症状12300多人。
“国境卫生检疫依照的《国境卫生检疫法》已实施26年了,现在确实需要修订,希望全国人大常委会能够给予关注和支持。”支树平如是建议。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在调研中建议,中央财政应加大对边境地区的传染病防治投入,设立专项经费予以支持,加强防治体系建设,保障工作经费,从而巩固防止输入性传染病的第一道防线。
困难传染病患者,如何救助
“患有特定新发传染病的困难人群,政府有哪些具体的医疗救助政策?”专题询问会上,丛斌这样提问。
“对于困难传染病患者的医疗救助,国家有一个有效的政策体系。” 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首先回答这一问题。他表示,该体系分两个层次:其一,通过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解决,也就是通过新农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职工医疗保险三项基金的报销进行解决;其二,通过第一个层次仍然解决不了的,再通过医疗救助渠道解决,去年全国财政共安排医疗救助补助资金198亿元。
第二位回答问题的是民政部部长李立国。“按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困难人群特定传染病医疗救助工作,是由民政部门负责。”李立国表示,对新发传染病,民政部会同原卫生部2010年出台《关于做好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医疗救助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切实将低保、五保对象纳入甲型H1N1流感医疗救助的基础上,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重症患者及当地政府规定的其他困难人员实施救助。2013年,民政部会同财政部、卫生计生委等四部委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资金保障工作的通知》时,要求通过城乡医疗救助渠道帮助解决人感染H7N9禽流感贫困患者的医疗费用。这些政策都得到了贯彻落实。2012年,全国共给予困难人群医疗救助9134万人次,支出资金221亿元,其中包括新发传染病等。
“国家对西部贫困地区的传染病防控工作有哪些特殊的扶持政策?有无专项的资金支持?如何加强这方面的支持?” 刘德培委员继续提问。
“近几年国家财政对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尤其是对中西部地区工作的支持力度是不断加强的。”王保安表示,这种“加强”有两方面表现:一是,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传染病防治项目,以及专业防控机构的能力建设方面,构建了比较完善的政策体系和运作机制;二是,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对传染病防治的投入呈现倍增的态势。比如说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支持,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补助80%,中部地区补助60%,东部地区补助从10%到50%不等,体现了向中西部的倾斜。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2012年,发改委和原卫生部一起组织编制并启动实施了《重大疾病防治设施建设方案》。中央对西部地区给予了重点支持,去年以来已经安排中央投资20亿元,支持西部地区300多个重大疾病防治设施项目建设。下一步,在中央资金和建设项目安排上都将优先支持西部地区,同时积极推进广西、四川、云南等地艾滋病重点医院,以及青海、云南国家鼠疫菌种库等的建设。
宣传教育预防,切勿“走过场”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的报告显示:仍无全国统一的传染病防控教材;一些学校挤占健康教育课时,或对健康教材“一发了之”;一些媒体对“无偿开展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教育的公益宣传”责任落实不到位;除北京、上海外,多数省份有卫生保健人员的学校比例不超过50%,有的省在10%以下……
“控制传染源需要民众的理解支持,阻断传播途径需要民众积极参与配合,而保护易感人群更需要广大群众有自我保护意识。”专题询问时,姒健敏委员提出,全社会参与对于传染病防治宣传、教育、系统防治知识的普及非常重要。
在姒健敏看来,当前传染病防治的宣传、教育作用十分薄弱。“在鼓励全社会参与防治传染病、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普及和教育上,政府部门有没有规划、目标?学校怎么能保证‘不走过场’?”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聂辰席表示,下一步,将强调媒体的法律责任,扩大公益宣传;提高传染病防治宣传的质量,提倡通俗化、大众化;突出对重点环节、薄弱环节的宣传等。“要进一步创新理念、创新手段和方式方法,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宣传。”
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坦承,目前学校在传染病防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教育部关于开展学校传染病预防教育工作、学校校医和保健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均采取了一些措施,下一步将加大对学校传染病防控教育工作的检查力度,督促学校切实落实防控措施和要求;进一步加强健康教师培训和教学资源开发等。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计划】推荐阅读:
传染病知识培训07-06
年传染病防治相关知识培训总结09-30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登革热)09-28
传染病知识培训记录及总结07-25
村传染病防治工作计划09-14
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试卷附答案07-05
中心小学传染病防治工作计划07-04
连坪完小传染病防治宣传培训制度05-16
下半年传染病防治工作计划10-17
幼儿园秋季传染病防治工作计划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