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部门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2024-06-19

政府部门综合治理工作总结(共8篇)

政府部门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篇1

市政工程维修管理处

二00八年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总结

区综治办:

自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开展以来,市政维修管理处高度重视,按照自己的工作职责,狠抓落实,通过一年来的治理,各方面效果显著,现就我单位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一年来的工作情况

为积极配合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维护好市政设施,做到“灯明、路平、排水通”,管理处对市政设施加大养护和管理:

1.加强市政基础设施的管理与养护,以优良路况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多年以来,市政基础设施存在主要问题,一是市政设施的非法占用;二是市政设施随意改动;三是市政设施的损坏。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市政设施功能的正常发挥,也造成每年几十万的经济损失,诸如此类问题,成为近几年市政管理的一大难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借鉴其他区市政管理处的做法,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是成立城市管理执法大队市政中队,加大市政设施巡查和执法力度,对市政公用设施进行全天候巡查,发现破坏市政设施的行为坚决进行制止,目前共查处破坏市政设施违 章行为 6余起,更换丢失、破损的检查井盖318套,雨水斗268座。

二是加大市政基础设施投入。今年投入287.22万元,分批次对全区8000余盏路灯线路及灯具的养护、维修,以及路灯电费的缴纳。确保了主要干道路灯亮灯率在98%以上,次要干道小街巷亮灯率在96%以上;投资59.2万元新建东街、航东、太和路、车站广场路灯124盏,保证夜间市民出行方便。

投入186.32万元,维修城区道路面积3.6万平方米,维护城区路面27万平方米,修复人行道1.2万平方米;投入208.98万元,对城区排水管道进行系统维修,维修排水管道668米,清挖检查井10948座,雨水斗16832座,换修检查井346座,雨水斗288座,确保了市政工程设施完好率,巩固了城市道路综合治理成果。

2.联合执法,确保市政设施完好。

道路路沿石斜坡乱建问题一直是老大难,私建情况严重,影响市民出行,为清除隐患,3月份和6月份,管理处在区行政执法局、区公安局协调配合下,对正阳路、青年路、东门路、机场路、站北路、长行街、保安街等主次干道道路两侧路沿石斜坡进行了集中清理工作,出动车辆70车次、装载机24台次、人员120人次,利用晚上时间进行了集中清理,共清理斜坡6800余座,该项工作已经全面完成,有 利保证市民出行安全。

3.攻坚破难,抓好市政建设工程。

今年以来,全处上下思想统一,认识到位,服从大局,真抓实干,较好的完成了东街北段改造工程、航东小区东民路改造工程和辛街、王家场、航东三元路、东街南段、东街中段、航东二中东路、航东九号巷、十号巷、东民路二号巷等小街巷的治理改造,完成总投资380万元。

根据淄博市建设局《关于开展既有城市桥梁抗震性能普查与鉴定工作的通知》(淄建发[2008]81号)的要求,从9月份开始组织专人对全区27座桥梁进行了安全性能检测和抗震性能普查,并依据实际情况上报了加固、改造计划。

二、存在的问题:

1.虽然管理处与区行政执法局、区公安局协调配合,对道路两侧路沿石斜坡进行了集中清理工作,还有回潮反弹现象发生。

2.随着城市的不断膨胀发展,市区基础设施更新换代投入滞后,致使设施老化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和市民生活质量。如多条街区的路灯、多条背街小巷的路面,都亟需加大投入更新换代、整修铺设。

3、设施管理难度加大,检测设备受资金制约,没能按要求到位。如排水检测站没有建立。

4、城市排水系统规划设计落后,设施严重老化、泄洪 能力差。

近年来,城区面积扩展很快,但排水设施的建设配套仍是20年前的标准,多数排水管线为雨污合流管道,有的道路没有设计建设排水管线,有的道路排水断面狭小,如电厂路、机场路、永安路的排水断面都与泄洪能力不相适应,雨后长时间路面积水或雨水冲开下游雨水井篦、检查井盖,容易造成伤人事故。城区排水管网系统远远落后于城市建设步伐,城市排水管网系统维护费用不能单独立项,制约了维护和管理。

三、明年工作思路

1.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管理处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各科室各自职责分工,层层细化分解任务,落实责任,逐步完善综合整治长效运行机制,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全面发动,广泛参与。

一是加大对市政基础设施的管理力度,对破坏市政设施行为,将继续联合区行政执法局进行治理工作,保证全年市政设施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损坏和丢失的检查井、雨水斗进行更换,防止出现安全事故。

二是大力开展奖励举报盗窃、破坏、非法收购城市市政公用设施违法行为工作,通过奖励机制,号召广大市民参与到市政设施维护管理工作当中来。

三是 健全市政投诉热线服务体系,树立市政公用事业 为民服务的良好社会形象。

四是继续加大对管理处路灯的养护、维修力度。在下一步工作中,做到随坏随修,保证全年亮灯率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在98.7%以上,使市民夜间出行方便。

二00八年十二月二十日

政府部门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篇2

一、不同范式下的档案工作

新中国成立以后, 政府一直处于寻找符合我国国情的治理方式的探索过程当中。回顾以往, 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一探索过程之中, 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及两种范式, 即1949年至1977年的全能统治型治理范式和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转型探索期的政府治理范式。

1. 全能统治型政府治理范式下的档案工作。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全能统治型政府治理范式呈现政府一手抓的特征。政府对这一时期的档案工作也进行了“承包”。建国初期, 政府对档案工作的大包大揽, 为全国性档案事业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1) 档案管理体制的产生和变革。我国建国初期面临着创建社会主义档案事业的繁重任务。为了接收和集中管理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档案资料, 国家先后成立和改组了南京史料整理处、东北档案馆和故宫博物院档案馆三个国家规模的档案馆[1]228。1954年11月, 国家档案事业最高行政领导机关———国家档案局成立, 标志着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由分散管理向集中统一领导的方向迈进。这一阶段的国家档案局归属国务院直接领导, 掌管国家档案事务。1956年4月, 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这是建国后首次发布的指导性行政法规。它确立了档案事业的管理体制, 为建设和发展国家档案事业提供了可靠保证。1958年11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和国家档案局根据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指示, 在于各省市交换意见后, 向中央提出了党、政档案工作统一管理的报告[2]3。特殊阶段———“文化大革命”时期, 同其他科学文化事业一样, 档案工作处于极端混乱的状态。 (2) 档案工作的主要内容。新中国成立后, 档案事业面临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把分散的不统一的档案工作建设成为国家规模的集中统一管理的社会主义档案事业。“为适应这一总的形势的需要, 档案工作面临的具体任务是及时地接收中华民国时期各政权机关的档案;接收明清档案和改组旧的历史档案馆;迅速建立各级党政机关的档案工作 (包括学习外国经验) ;积极培养新的档案工作人员并初步开展档案业务理论研究工作等[3]502”。

2. 转型中政府治理范式下的档案工作。

我国目前正处于全面社会转型期“, 正在经历由产品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农业经济转向工业经济、农村社会转向城镇社会、封闭社会转向开放社会、同质单一社会转向异质多样社会、伦理社会转向法理社会等诸多变化过程, 同时还伴随着一系列机制和观念上的转变[4]5”为应对转型时期的诸多变化, 社会的方方面面必然需要经历调整转变, 档案工作也不例外。 (1) 管理体制的改革。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的进行, 政治体制的改革步伐也不断加快。档案管理体制作为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然会进行适应性的变革。1985年2月8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批转关于调整我国档案工作领导体制的请示的通知》指出, 各级档案机构既是党的机构, 又是政府机构, 列入政府编制序列。1993年10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印发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职能设置、内设机构、人员编制方案的通知》指出, 中央档案馆与国家档案局合并, 一个机构挂中央档案馆和国家档案局两块牌子, 履行档案保管、利用和全国档案事业管理两种职能, 为党中央和国务院直属机构, 副部级单位, 由中共中央办公厅管理[5]53。2013年3月, 国家进行大部制改革, 将国家档案局并入国务院办公厅。 (2) 档案工作的内容。转型时期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 社会各方面都表现的特别活跃, 各种社会问题频现, 因此, 政府就需要根据社会的需要进行角色的转换, 即从“管理者”到“社会人”的转变。作为政府行政办公工具的档案工作必然会受到这种转变的“余震”, 表现形式则为工作内容的变化。这一时期的档案工作的主要变化首先体现在对社会问题的主动参与上。两个体系的提出是档案界贯彻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建立‘两个体系’, 解决最广大人民民生发展的档案需求问题, 是档案工作使命的具体体现。人民的广泛性客观上不仅要求建立覆盖广大人民的档案资源体系, 从而为每个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档案需求的满足提供资源保障, 更重要的是, 建立有效的档案服务工作体系, 保障广大人民得以便捷、低廉地获取所需的档案信息[6]9。”其次, 体现在对社会问题的解决上。现行文件利用服务中心, 指公共档案馆在收集、集中政府机构现行文件的基础上, 以政务信息公开为基本任务, 为方便社会各界, 特别是普通公民查询、了解政府在社会事务管理方面的现行政策法规而设的内部机构。 (3) 新型档案机构形成并发展。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办公现代化技术的进步, 特别是政府部门开始转变行政职能, 企业由单纯的生产型转变为经营型, 机关单位中各种门类和载体形式的档案日益增多, 各机关单位改变了以往仅仅集中统一管理文书档案的状况, 将不同类型机关的不同载体的全部档案划归机关综合档案室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出现了三种基本类型档案业务机构:综合档案室、联合档案室和企业信息中心。党的十五大提出“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后, 我国一大批具有社会服务性质的新型档案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如:甘肃永靖县成立的文件中心、福建省文件档案管理服务中心、深圳市档案寄存中心、浙江省档案事务所等。

3. 电子政府范式下的档案工作。

网络技术的发展, 信息社会的到来, 电子政府范式应运而生。电子政府的出现, 不仅仅是网络技术引发的办公方式的转变, 它还要求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办公理念、组织结构、政务流程和管理方式的转变。同样作为网络技术发展产物的电子文件是一种具有凭证性、唯一性、可靠性、权威性的信息资源, 是行政办公的重要工具。数字档案馆作为网络技术的产物, 是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加强档案信息资源控制的新工具。

二、政府治理范式的变迁对档案工作的影响

1. 对档案管理体制的影响。

1954年, 作为掌管国家档案事务的最高行政管理机关, 划归国务院领导;1959年, 为加强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 国家档案局归属中央办公厅主任直接领导;1985年,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 档案工作也迅速发展起来, 开始形成以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为基础, 以各级各类档案馆为主体的具有全国规模的档案事业, 档案工作大大超出了党政机关工作范围, 因此, 国家档案局改为国务院直属局, 日常工作由国务院秘书长领导并统一掌管全国档案事务;1993年, 进行局馆合一。2013年, 为精简国家机构, 整合社会资源, 将国家档案局并入国务院办公厅。由此可见, 档案管理体制的改革, 是政府根据当时的现实状况作出的适当调整, 是政府意志的体现。从当前的档案管理体制来看, 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首先, 局馆合一, 导致实践过程中的“政事不分”, 档案馆对自身定位尴尬, 难以突出其公共事业的性质, 不利于社会对档案信息的利用。档案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 在信息社会的功能会不断拓展, 但是, 当前档案行政部门的设置, 给普通公民以档案部门仅是政府的办公部门的印像, 难以突出其信息工具价值。其次, 条块分割, 纵横交错的档案机构分布结构, 使得各级各类档案馆与各机关企事业档案工作的不相隶属关系, 不利于档案信息的集中统一。档案管理体制的不合理, 需要借助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外力推动, 才能实现档案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

2. 对档案工作模式的影响。

政府治理范式的转变, 是政府权力不断下放的过程, 是政府角色从垄断、掌管到参与、协同的过程, 是鼓励公民、社会中介组织对社会问题的共同参与的过程, 使社会呈现一种和谐的态势。档案工作作为政府管理的一项工作, 在这一过程中, 完成了完全被动到相对主动的转变。过去的档案工作是接受指令型的, 而现在的档案工作则更多的是对社会问题以及技术发展的主动回应。网络的实时性和广泛参与性, 要求政府对社会问题要进行敏锐的察觉和积极的回应。从前文的论证中, 我们了解到档案部门工作内容在不断地对社会实际问题的主动涉猎, 对自身价值进行不断挖掘。现今, 档案利用工作和档案信息建设工作是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国家政改的不断推动下, 档案部门在拓宽服务领域、丰富服务手段、加大服务力度、增强服务效果等方面作出不懈的努力。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 使得政府行政办公方式发生了变化, 引发了大量电子文件的产生, 这不仅是记录方式的转变, 而且也意味着处理信息方式的转变, 直接影响着档案工作的运作方式和思维方式。在国家的统一部署下, 我国的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馆工作也逐渐步入正轨, 纳入国家信息化建设当中。

加拿大档案理论家泰勒 (Hugh Taylor) 曾断言, “只有无限探索和拓展, 触碰整个档案行业的局限, ……我们才能逃脱死水一潭的状态, 这种状态尽管平静、舒适, 但却暮气沉沉, 行将落伍。”如其所言, 我们需要想方设法把自我满足的封闭的档案界转变成对社会问题非常敏感、同政府进行充分的互动、灵活运用信息技术, 改变过去弥漫在档案界的沉闷气息, 否则, 我们就会被社会所遗弃。

摘要:档案工作的政治属性决定了其与国家政治的不可分割性, 同时也决定了档案工作的发展必然受到国家政治环境的影响。因此, 政府治理范式的变迁必定会给档案事业带来或深或浅的影响。

关键词:政府治理,范式,变迁,档案工作

参考文献

[1]杨小红.中国档案史[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2.

[2]国家档案局.档案工作文件汇集[G].北京:档案出版社, 1986.

[3]周雪恒.中国档案事业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4]刘祖云.社会转型:一种特定的社会发展过程[N].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1997 (6) .

[5]罗军.中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研究[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1.

政府部门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篇3

摘要:通过对《中国档案年鉴》1983~1988,1997~2004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级档案局、馆人员情况统计资料的分析,描述了全国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与国家综合档案馆工作者的年龄结构现状和变化趋势。

关键词:档案系统工作人员年龄结构

合理的年龄结构是事业持续稳定发展的保障,那么我国档案工作者的年龄结构现状如何?其变化趋势又是什么样子?下面我们通过对《中国档案年鉴》1983~1988,1997~2004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级档案局、馆人员情况统计分析,来了解一下我冈档案工作者的年龄结构现状和变化趋势。

1档案工作人员不同年龄段人数统计

从表1可见,1983~1988年期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级档案局、馆各年龄段人员的数量均在增长。1997~2004年期间小于35岁的人数逐年下降,35~50岁的人数逐年上升,大于51岁的人数大体平衡,变化不大,1983年的统计指标与1984年后的不同,其统计标准为小35岁、36~55岁、大于55岁。由于我们无法按1984年后的标准对其进行重新统计,故将1983年36~55岁段人数填入36~50岁段,将1983年大于55岁段人数填入大于51岁段。因此出现36~55岁段人数1983年大幅高于1984年,大于55岁段人数1983年数倍小于1984年的情况。

2档案工作人员年龄结构比例

由于1983年36~50岁段实际填入的为36~55岁段的人数,大干51岁段实际填入的是大于55岁段的人数,因此在百分比计算时不再计人。

由于人员数量是一个处于不断变化的动态数据,使用分年龄段人数总量统计的方式并不能准确反映档案工作人员的年龄结构。这里我们用不同年龄段人数占当年总人数百分比的方式来显示档案工作人员的年龄结构。

1983年~1988年间小于35岁的人员比例从36%上升至47%,增加了11%,平均增幅超过2%;36~50岁的人员比例从41%下降至34%,减少了7%,平均降幅1.2%:大于51岁的人员比例大多数年份维持在19%。

1997年~2004年间小于35岁的人员比例从40%下降至29%,减少了11%,平均降幅为1.6%;36~50岁的人员比例从45%上升至56%,增加了11%,平均增幅为1.6%:大于51岁的人员比例在13%~16%。大多数年份维持在16%。

由于缺少1989年~1996年间的统计数据,我们一时无法得出这一期间确切的百分比数。根据相关性分析的方法,我们认为各年龄段百分比数变化与总体人数出现大幅度增减相关。而这一时期档案工作人员总体人数并无大幅度增减情况出现。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各年龄段百分比数变化应与前后年度平滑衔接。

3局馆档案工作人员不同年龄段人数比例统计与分析

工作人员年龄维持在什么样的比例才算合理?首先我们假定在有效工作年限内每个年龄段的人数相等是理想状态,而后我们对不同学历、不同性别档案工作者初始工作年龄与有效工作年限做一个分析。见表4。

表中有效工作年数:法定退休年龄一工作年龄。假定档案工作人员的入学年龄均为7岁,由于学历不同,其受教育的年数不同(12~21年),参加工作时年龄也不相同(19~28岁)。根据国家法定退休年龄为男60岁、女55岁,不同学历的人有效工作年限不同(27~41年),平均为34年。

按照档案统计年鉴的统计标准将年龄层次划分为小于35岁、36~50岁、大于50岁三个档次。由于初次工作的年龄均在36岁以下,退休年龄在50岁以上,实际工作年限的差距就差在小于35岁、大于50岁两个年龄段。按平均有效工作年限为34年计算,小于35岁年龄段实际工作年限为7~16年,36~50岁年龄段实际工作年限为15年,大于50岁年龄段实际工作年限为5~10年。

每年龄段所占比例参数=100/年龄数

如果将34年的有效工作年限按100计,每年龄段所占比例参数约为3。我们将各年龄段实际工作年限乘以每年龄段所占比例参数,再除以100,就可计算出每年龄段理想比例数。

35岁年龄段理想比例为(7~16)×3/100=21%~48%。

36~50岁年龄段理想比例为15×3/100=45%。

大于50岁年龄段理想比例为(5~10)×3/100=15%~30%。

4档案工作人员年龄结构变化趋势

虽然目前档案工作人员的年龄比例还算合理,但我们有必要对年龄结构变化的趋势加以研究,关注这种变化趋势对档案事业的影响。

从图1可见:小于35岁的人员比例从1983年的36%上升至1986年的47%(最高点),之后有一个较长平稳期(最少3年),随后开始下降,1997年下降至40%,8年间下降了7%,年均下降0.875%:到2004年下降至29%(最低点),7年间下降了11%,年均下降1.57%;较最高时的47%降低了18%,年均下降1.2%。按照这样的速度,5年之后将降至理想比例下限20%以下。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会导致人员结构的断层,出现青黄不接。

如果我们将36~50岁年龄段理想百分比数允许变化范围值定为±5%的话,那么这一年龄段理想百分比值应为40%~50%。从1984年的41%下降至1987年的34%(最低点),经过一个短暂的平衡期后,开始回升,1997年升至45%,到2001年就升至52%,超过了理想百分比数允许变化范围的上限,2004年则升至56%(最高点),较最低时(34%)高23%。属于偏高状态,持续下去将加速人员的老化,

大于51岁的人员比例在13%~19%之间,在理想百分比数的下部,起伏不大,总体平稳。2004年较上年有一个2%的回升,这个上升幅度与36~50岁年龄段2003年的上升幅度相同。这或许是一个比例上升的信号,如果持续上升则值得关注。

综合办公室部门工作总结 篇4

综合办公室部门工作总结 篇1

一、谋求工作新思路,推进运作规范化,大力整合人才资源,狠抓机关内部建设,整体形象全面提升

为更好地应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办公室牢牢抓住创新这个根本,大力推进管理的人性化、民主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整体优势,内部建设继续加强,整体形象全面提升。

1、思路继续创新。按照“工作要有新举措”的新要求,创新思路,初步建立起了一整套较为系统和全面的办公室工作思路(“123441”思路:实践一个理念、达到两条标准、拓展三个服务、强化四个意识、突出四项工作、带好一支队伍)。新思路的出台,使办公室工作在服务的理念、服务的内涵和服务的水平上有了更高层次的转变和升华,为开创新的工作局面打下了基础。

2、运作日趋规范。在尽力做好县委“参谋部”和“后勤部”职能的同时,十分注重抓好县委办公室作为县委工作部门的运作规范建设,严格按照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考核的若干规定,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主动接受每一次检查,妥善处理好了重点和一般,特殊与普通的关系。继续坚持建立完善和逗硬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重新修订了办公室工作制度和工作规则,推行日考勤制度,建立了办公室读书会制度。工作关系的理顺和各项制度的健全使办公室工作逐渐步入了科学化、系统化、有序运转的轨道。

3、队伍不断优化。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在保持办公室基本工作力量和整体工作实力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和轮岗交流力度,特别注重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和使用。倡导人性化管理,用人与育人相结合,管理与关心相结合,努力创造灵活的`用人机制与宽松和谐的拴心留人环境。加强对全体干部职工的团结意识、进取意识、竞争意识、集体意识的灌输和培养,整个办公室初步形成了“分扛一面旗,合作争第一”的工作共识,思想高度统一。再次对机构改革后挂牌和内设机构的人员分工进行优化,基本做到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积极支持干部职工的培训和进修,在办公室经费异常紧张和工作相当繁重的情况下,仍挤出资金、挪出时间安排领导干部和普通职工参加有利于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的培训和进修。通过多管齐下的努力,队伍不断优化,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增强。

4、作风明显转变。巩固和发展机关作风整顿的成果,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效率意识和窗口形象意识。坚持从身边小事做起,说好每一句话、办好每一件事、待好每一个人。推进服务用语的规范化,切实改进了服务态度,待人接物基本达到了“五个一”的标准,即“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个请字、一把椅子、一杯热水”的要求,真正体现了“真心为人、真诚待人、真情感人、真切助人”的服务宗旨。一年来,没有发生因办公室工作人员态度不佳和办事推诿拖沓而引起的投诉和反映,服务态度得到了乡镇、部门和人民群众的认可。

二、着眼高标准定位,注重结果式管理,全力打造学习型、奉献型、务实型办公室,综合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进一步深化对县委办公室在新形势下特殊作用的认识,高标准定位,结果式管理,全力打造学习型、奉献型、务实型办公室,积极探索为县委提供优质高效综合服务的新途径,努力推进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由决策要素的单项服务向决策全过程服务转变,由主要为对上服务向对上与对下服务并举转变。一年来,办公室自觉实践“宁愿自己千般苦,不让他人一时难”的服务理念,向管理要质量,看结果论水平,综合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综合办公室部门工作总结 篇2

20xx年,在同事、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通过不断实践、不断学习,本人的工作技能和工作水平有了较大进步。现将我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努力提高

通过学习、思考、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工作能力都得到了明显的进步。

二、端正作风,摆正位置

在工作中,我始终坚持勤奋、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认真做好工作。服从领导安排,不计得失、不挑轻重。对工作上的事,只注轻重大小,不分彼此厚薄,任何工作都力求用最少的时间,做到自己的,自工作以来,没有耽误过任何领导交办的任何事情。在生活中,坚持正直、谦虚、朴实的生活作风,摆正自己的位置,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平等相处,以诚待人,不趋炎附势,也不欺上压下,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相处的尺与度的关系,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

三、脚踏实地,努力工作

本人在办公室从事文秘工作期间,能够牢固树立“办公室无小事”的思想,尽职尽责,努力工作。办公室是一个工作非常繁杂、任务比较重的部门。作为办公室一员肩负着领导助手的重任,同时又要兼顾机关正常运转的多能手,不论在工作安排还是在处理问题时,都得慎重考虑,做好协调,所有这些都是办公室人员不可推卸的职责,在日常工作中,我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学习,取长补短,来增强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能够做到提前思考,对任何工作都能做到计划性强、可操作性强、落实快捷等。无论是什么工作,坚持做到不让领导布置的工作在我手中延误,不让正在处理的公文在我手中积压,不让各种差错在我身上发生,不让前来联系工作的通知在我这里受到冷落,不让任何小道消息从我这里传播,不让办公室的形象在我这里受到损害。第三是注意形象。办公室是总厂对外的窗口,所以无论是接个电话还是迎来送往,我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不因为自己的过失而影响到整个机关的形象。

四、存在的不足

通过一年来的工作,我也清醒地看到自己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是:

1、对新岗位工作了解还不够全面,有些工作思想上存在应付现象;

2、工作的创造性还不够强,缺少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

3、学习掌握新政策、新规定还不够,对新形势下的工作需求还有差距;

4、深入一线调研工作不够深透,工作方法上还有待改进。这些不足,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改进提高,争取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今后在工作中还需多向领导、同事虚心请教学习,要多与大家进行协调、沟通,从大趋势、大格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取长补短,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

2、必须提高工作质量,要具备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在每一件事情做完以后,要进行思考、总结,真正使本职工作有计划、有落实。尤其是要找出工作中的不足,善于自我反省。

3、爱岗敬业,勤劳奉献,不能为工作而工作,在日常工作中要主动出击而不是被动应付,要积极主动开展工作,摈弃浮躁等待的心态,善谋实干,肯干事,敢干事,能干事,会干事。

4、要注意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把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结合起来,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以便为矿区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为本职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一年内我认为自己从思想认识上、业务及理论知识上有了明显提高,这些进步是与同事们对我极大支持和帮助的结果离不开的。在此,我从内心深处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致敬,也真诚地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领导、同事们能对我一如既往的给予关怀和支持,在工作、生活及其他方面做得不妥之处请同志们给予批评和指正,在新的一年里,我将更加努力工作,发扬成绩,改正不足。

综合办公室部门工作总结 篇3

20xx年的工作即将告一段落,回顾这一年来的工作,我在公司领导及各位同事的支持与帮助下,严格要求自己,按照公司的要求,努力提高业务、工作水平,较好地完成了本职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

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管理工作办公室的工作千头万绪,招聘入职、社保管理、资质申报、文书处理、档案管理、文件批转、会议安排、迎来送往等。面对繁杂琐碎的大量事务性工作,自我强化工作意识,注意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工作效率,统筹办理各项事务,力求周全、准确、适度,避免疏漏和差错,基本做到了事事有着落。

1、理顺关系,办理公司资质证件。20xx年公司资质新增两项,年审两项。新增的设计丙级资质及混凝土三级资质增项工作量大、人手少,需要多方协调、摸索前进。在公司支持和财务部的大力配合下,混凝土增项资质分别于20xx年x月、x月取得证书;建筑三级资质、电力四级资质年审通过。

2、认真做好公司的文字工作。草拟综合性文件,负责办公会议的记录,会议纪要提炼,负责对会议有关决议的实施。认真做好公司有关文件的收发、登记、分递、文印和督办工作;公司所有的.文件、审批表、协议书整理归档入册,做好资料归档工作。配合领导在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及时传达贯彻公司有关会议、文件、批示精神。

3、抓好公司的福利、企业管理的日常工作。

二、办公室人事管理工作

1、落实公司人事、劳资管理工作,办公室认真组织落实公司的劳动、人事、工资管理和员工的考勤管理工作,及时申报月考勤报表、认真记录正负激励,办理缴纳社保新增、转入、减少等各项手续。按照公司采购计划,组织落实公司办公设施、劳保福利等物品的采购、调配和实物管理工作。切实做好公司通讯费、招待费、水电费、车辆使用及馈赠品登记手续,严格按照程序核定发放。

2、积极组织招聘面试工作。本公司人才需求进一步扩大,为保证相关人才能及时到岗,在接到公司人员需求增补通知后,积极开展招聘工作。通过专场招聘、报纸广告、网络招聘等各种渠道广泛招募专业人员,积极组织人员面试选拔,基本满足了各岗位人员需求。员工被录用后,办公室积极协助办理入职手续,认真进行入职培训,帮助新员工尽快适应公司环境,进入工作角色。

三、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加强自身学习

由于感到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自己的学识、能力和阅历与公司要求有一定的距离,平时注重学习积累,工作中向领导、同事学习,业余时间坚持自学。经过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已初步具备了办公室管理经验,能够比较从容地处理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在组织管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协调办事能力和文字言语表达能力等方面,经过一年的锻炼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够保证本岗位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项工作任务,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年来,本人能敬业爱岗、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有些工作还不够细致;第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第三,统筹、协调能力有待加强。工作计划和努力方向

综合办公室部门工作总结 篇4

xx年的钟声已经敲响,在紧凑而充实的20xx年中,办公室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质量,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现就20xx年办公室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做好办公室的文件管理工作。

在文件管理上,坚持从严、从精、实效等原则,力求达到传达信息准确、格式规范、准确及时。一年来,办公室按照公司相关规定,对文件的起草、审核、审批到印发,严把发文关、格式关、文字关,截止20xx年底共拟定通知25份、会议纪要等47份认真做好公司各类文件的收文、发文、登记和督办工作,以及对文件资料的整理存档工作。

二、协助公司领导,完善公司制度。

建章立制,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是企业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工作实效的基础。办公室年内在参照本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的前提下,结合公司经营现状,组织员工对本司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探讨,对相关制度、流程进行更新,《部门职责》、《岗位职责》、已经更新完毕,新增:《宿舍管理制度》、《浴室管理制度》、《员工活动室管理制度》。

三、完成公司各项会议、等后勤工作。

在公司召开会议,会中做到要点记录、事项服务,会后做到记录整理、重点跟踪,保证会议召开的`时效性、完整性、延续性。及时按照通知要求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四、做好人事招聘、考勤记录工作,完善用人关系。

招聘信息的发布、对应聘简历的筛选;建立相关人事表格;制定教育培训计划,组织员工进行技能培训、安全教育等;对新入厂员工进行入厂教育等;根据公司的实际需要,办公室在9月伊始有针对性地、合理地进行了员工招聘工作。回想起自己求职经历,我认为自己有义务尊重每一位求职者,以公司的利益和需要为出发点,以公开、公平、公正为选拔原则,把好公司引进人才、择优录用的第一关。我能够做到对每一位应聘者的简历进行认真的筛选,对每一位有机会前来面试的应聘者报以最热情的对待,为公司领导进一步择优录用新职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加强食堂管理,提高食堂服务水平。

公司共分两个食堂,工作人员较少,食堂的采购、烹饪、清洁等都要事无巨细一一到位。一年来,在公司领导的关怀下,办公室和食堂炊事员共同努力,在加强食堂管理的同时,不断提高膳食水平、保证可口、优质的饭菜供应,为员工提供了舒适、健康的饮食条件。办公室亦在年内对食堂炊事员进行节俭节约、防止浪费、干净用餐的内部教育,提倡员工从自身点滴做起,提高工作热情、保证用餐质量。

六、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催化剂,更是提高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基础。办公室按公司领导要求,深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组织公司员工到白洋淀旅游活动,并取得了广大员工的一致好评,有效的提高了员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七、其他工作。

办公室是一个综合服务性部门,担当着各部门与公司领导之间的桥梁作用,除完成日常工作外,每月亦对公司纯净水费、菜金费、液化气费、快递费进行申报,安排员工宿舍、办公用品采购等工作。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公司领导的重视、理解和支持;

二是兄弟科室的大力配合与充分理解;

三是办公室同志的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相应存在的不足:

一是工作缺乏主动性、预见性;

二是工作安排不太合理,有顾此失彼现象,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和提高。

八、20xx年工作计划。

新的一年已经来临,我们要用创新、高效的精神做好每一项工作任务:

一是尽职尽责做好办公室本职工作,提高办文、办会、办事的“三办”水平;

二是提高工作的时效性,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政府部门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篇5

一、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加强了对“综治”工作的领导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能否抓好,抓出成效,关键在于领导对待此项工作必须具有很强的政治意识。首先,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机关大院的安全工作都非常重视,经常过问,及时指点,并自觉维护和带头执行大院有关安全管理制度,对机关事务管理局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的改革尝试和工作措施政府主管领导始终态度明确,鼎力支持。作为具体负责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部门来说,领导的支持无疑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提供了无形的工作动力。作为承担着机关大院后勤保障重任的机关事务管理局,一直来存在人手少、任务重的矛盾。但是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不管工作任务如何繁重,创造一个良好的大院治安环境是局领导坚定且清醒的工作目标。从年初机关事务管理局与各下属单位签订安全目标责任状开始,对“综治”这项工作局领导就从未有丝毫的放松。每逢机关会议或集中学习,我办副主任、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无论是总结工作还是布置任务,安全工作都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其目的就是要求全体人员在头脑中都时刻绷紧安全工作这根弦。根据“综治”工作的要求,我们建立了与之相配套的各种组织。我办与机关事务管理局都成立了“综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府办副主任、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为“综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由副局长###同志具体负责抓“综治”工作。考虑到“综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事务局在人员十分紧缺的情况下,还是经过慎重研究,并报经市编委批准,抽调人员设立了保卫科,专司其职。下属单位也都专门成立了“综治”工作领导小组,做到人员到位,目标清晰。

二、围绕确保大院平安,强化了责任意识

除了思想上重视,“综治”工作还必须有明确的职责和健全的制度。作为负责整个“综治”工作的领导小组,我们在年初就对全年的“综治”提出了整体的工作思路、工作重点以及完成工作目标的具体措施。除了明确第一把手负总责外,各分管的副职也对自己分管线的安全工作负责,各职能科、室也各司其职。事务局保卫科成立后除了具体落实、督查“综治”工作的各项任务外,还加强了对大院内各单位的业务指导。今年五月三十日事务局专门召集在大院内办公的各单位分管领导开了一次消防安全会议,会上市府办副主任、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根据平时检查中发现的消防安全隐患和事故苗头,逐一进行了通报,实事求是地进行了分析,严肃认真地提出了限期整改的要求,还请市消防队的领导进行上课和辅导。事后敦促有关单位添置了必要的消防器材,杜绝了在大院内任意焚烧废纸废物的现象。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讲起来容易,可是不少单位、不少领导往往在实际工作中顾此失彼。所以关键是认识问题,有效手段是开展经常性的教育。除了对本系统人员在大小会议上进行法律、法规、有关制度以及安全专业知识的教育外,事务局还根据单位驾驶员多的特点,每年都要对大院内全体驾驶员集中进行一、二次的安全教育,请市交警队领导亲自来为他们上课,通过领导的讲课和观看安全教育片,对全体驾驶员起到了很好的警示效果。违章行驶、开霸王车的现象大为减少,平时注重对车辆检查、保养的大为增加,在部分车辆车况不佳的情形下,全年确保了连续安全行车69万公里无事故的业绩。在平时,我们把开展“人民满意机关建设”和平安大院建设紧密结合,事务局坚持几年来开展的行之有效的“星级服务”考核,狠抓了制度建设。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先后建立和完善了“学习制度”、“经济民警管理制度”、“市政府大院安全保卫工作制度”、“车辆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用电安全规定”、“危险物品安全管理制度”等。通过制订系统、规范和可供操作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促使“综治”长效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的形成。

&

nbsp;

三、积极探索管理机制创新,观念上有了进一步的转变

与其他任何事物一样,“综治”工作也同样需要创新,只有创新,才有活力,只有创新,才有效率。经济民警队担负维护整个大院治安秩序的重任,以前对于经济民警的来源,一是从下属单位借用,二是从社会上临时聘用,由于人员素质上参差不齐,导致在日常管理中个别人员存在责任意识不强、队伍形象不佳、管理时尔出现纰漏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具体分管“综治”工作的副局长林振奋带领保卫科的同志外出参观学习,先后到此项工作做得比较好的临海市、黄岩区取经。回来后局里统一认识,在市政府分管领导和市府办主要领导的支持下,按照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妥善处置了原先的借、聘用人员,改由选择市保安公司统一负责市政府机关大院的治安值勤。以合同方式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保安公司按照我方的要求,选派了政治觉悟高、业务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的15位人员进驻市府大院。从目前来看,值班制度、巡逻制度、上岗执勤、来人登记及交接班制度都进一步规范。自觉做到按章执勤、文明执勤,对进出大门的非公务人员实行登记备案;对上访人员耐心进行正面引导、劝阻;对院内各单位和个人的车辆统一发放通行证,凭证通行,对来机关大院办事,需要进入和暂时停放的车辆,问明情况后引导按指定地点停放;对发生的群体性上访和突发事件及时报告;坚持夜间巡逻每隔半小时巡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置。今年以来,发现并纠正夜间办公室未关门73次,灯未关315次,水笼头未关190次,阻拦闲散人员进大院127次,劝阻非公务用车进大院3634次,纠正乱停乱放车辆1376次,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从七月十五日进驻开始,执勤近五个月以来,无论是大院管理、责任意识、队伍形象都有了新的起色,机关和社会反映普遍良好。从民警值勤室管理走市场化改革所发生的变化中,为下一步搬迁新行政中心办公的治安值勤管理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也为整个后勤管理在观念的转变上是个很好的启迪。市场化是解决体制顽疾的良药,也是后勤工作再现生机和活力的保证,这条路我们将下决心继续走下去。

四、狠抓各项综合措施的落实,进一步巩固“综治”成果

创建平安大院,需要各方协力、综合治理,而综合防范能力的提高,需要人防、物防、技防措施的进一步完善,这些都需要落到实处。鉴于机关大院办公楼与住房比较陈旧、简陋,木结构的房子也不少,为了防止电线破损失火,每年都要对电器、线路进行检查,发现有问题的及时更换,对消防灭火器材该添置的及时添置,对安装的红外报警装置和监控设施也都定期进行维护,确保正常运转,对工作需要的对讲机、警棍、照明灯等一些必要的物防设备都予以配备,保安人员也从原先的6名增加到15名,这样就使人防、物防、技防综合能力得到了整体提升,形成了整体的防御网络,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实践中我们也深切的体会到,“综治”工作不能忽冷忽热,贵在坚持。无论是上班还是下班、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无论是平时还是节假日、也无论是集中整治还是经常性检查都必须一以贯之、持之以恒。在平时我们按照“综治”的要求,经常性的按规定对大院的安全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指导,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隐患,一经发现及时进行整改,一时无法改正的发出整改通知,定期要求整改,到时进行督查,直至整改合格。每逢大型会议、重要节假日,我们都要进行一次全面认真的安全大检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真的分析,提出安全工作重点,并成立临时机构突击抓。对于系统内各下属单位的“综治”工作,按照系统抓,抓系统的要求,不是责任状一签了之,我们也定期组织下去督查和指导,始终做到把事故的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把隐患消除在发生之前。及时总结“综治”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不断巩固和提高“综治”工作的水平,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每个季度我们都要组织一次安全大检查,在此基础上召开一次“综治”工作的总结分析评估会,肯定做得好的,找出存在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然后提出整改意见,这项工作已经形成制度,并已坚持下来。

综合部部门工作职责 篇6

一、负责集团公司的日常行政事务管理服务工作,协助做好各部门、各公司之间的综合协调、联络工作,沟通内外联系,保证上情下达和下情上报,起到良好的枢纽作用;

二、负责集团公司的机要保密工作,做好集团内外行政资料、信息管理;

三、负责公司来往文电的处理和文书档案的管理工作,负责对行政会议、文件决定的事项进行催办、落实;

四、负责集团公司的印章(公章、合同章)、证件执照、合同协议的管理工作;

五、负责集团公司会议、接待等事项的组织、协调工作;

六、负责集团公司办公物品及办公设备等财产物资管理工作;

七、负责集团公司后勤保障服务管理工作;

八、负责集团公司集体户籍管理工作;

九、负责集团公司公务车辆的管理工作,确保车辆使用、调度、保养、维护秩序化;

十、建立并完善综合部各项规章制度,促进部门各项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政府部门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篇7

关键词:政府治理,政府部门,内部控制

政府部门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主体, 是掌握公共权利的重要机构。然而, 腐败是与公共权利共生的现象, 由于政府行为具有单方面的强制性, 当权利不受制衡和监督时, 政府部门的行政行为一旦出现失误、违法, 就会对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造成直接的侵犯, 给人民利益带来极大的损害。为此, 政府部门必须加强内部自身管理, 制定一套严格的制度和有效的控制措施来抑制乃至消除腐败现象, 其关键就在于能否对权利进行有效的制衡、监督。政府部门内部控制作为政府部门内部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政府治理中发挥着约束、规范政府部门行政管理行为, 提高政府部门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提高政府的行政效能, 推动我国政府部门职能转变的重要作用。

一、政府治理与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的关系

(一) 两者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公共受托责任

从政府治理的产生可以看出, 政府治理源于公共管理中的政府失灵, 其核心是委托代理问题, 二者统一于政府公共受托责任目标的实现。而内部控制同样与受托责任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内部控制是因受托责任的需求而产生的, 控制本身就是对受托责任的控制。因此, 政府治理与政府部门内部控制具有必然的联系, 二者都产生于委托代理问题, 共同目标在于公共受托责任的履行。

(二) 两者遵循的目标和原则相同

从目标角度看, 政府治理与政府内部控制的根本目标都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政府治理的根本目标是提高政府效率, 提高资源的有效配置, 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而内部控制从政府部门组织结构出发, 实现政府部门组织结构的合理配置, 使机构在高效中运转, 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从原则角度看, 两者都遵循相互牵制、相互制衡的原则。内部牵制既是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 也是内部控制的一项基本内容;而完善政府治理的目标就是建立政府部门与其他权利部门相互牵制、相互制衡关系。

(三) 政府部门内部控制是政府治理的重要基石

在政府治理中, 政府是实施治理的主体。为了达到良治, 由政府来建立合理、高效的治理机制对实现政府治理十分重要。而政府部门内部控制不但是政府治理机制形成的基础, 而且可以促进政府治理机制的完善。它通过风险监控和控制确保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有效履行责任, 并为政府的其他治理主体提供决策信息支持, 为政府治理提供坚实的保障。

(四) 政府治理模式影响政府部门内部控制发展和完善

梳理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政府治理模式, 可以看出不同时期出现了不同的模式, 对内部控制进行了不断丰富和发展。在管制型政府治理模式下, 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的方式表现为十分重视通过规范化的操作程序对权力进行约束, 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包括人事、酬薪、预算、采购等方面的政府部门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而当过渡到服务型政府治理模式时, 西方政府便开始主张放松管制, 建立弹性化的治理制度, 解除内部过繁的管理体制, 取消政府内部对政府工作能力的限制或制约因素, 摆脱传统的“照章办事”习惯。

二、加强政府部门内部控制对完善政府治理的作用

(一) 有助于保证政府部门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

依法行政是政府部门的行政方式, 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是依法行政的具体体现, 依法行政要求行政执行的依据、行为和程序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有效的内部控制通过设置并执行行政依据、程序和措施的定期检查程序, 发现并纠正行政执行依据、程序和措施中存在的违法行为, 防止行政人员失职、渎职、滥用权力和以权谋私。

(二) 有利于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行政决策是政府部门为履行行政职能, 针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的行为设计和抉择。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中心环节, 行政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决定行政管理目标能否实现。有效的内部控制, 通过设置并执行行政决策的风险评估、信息反馈、可行性论证等措施, 及时发现、纠正存在的问题, 防止行政决策失误。

(三) 有利于提高政府部门的行政效能

行政效能建设强调的是能力、效率、效果、效益的有机统一, 其目标正与内部控制目标中的提高组织运营效率和效果, 保障组织目标实现一致。由于内部控制机制是一系列制度、程序、流程的结合体, 能够促使部门通过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 从内部着手, 促进依法执政, 规范运作, 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破除一切不利于加快发展的观念、制度和作风, 提升行政效能, 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 促进政府职能向公共服务型转变, 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整体竞争力。

(四) 有利于责任政府、节约型政府的建立

完善有效的行政部门内部控制体系, 一方面对责任政府的实现起到保障和促进的作用, 有助于行政部门提高责任意识, 主动履行积极作为的义务, 并承担相应的消极后果以及追究相关人员的直接责任与连带责任, 从而时刻提醒政府必须及时地为民众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与服务。另一方面, 有助于强化行政开支精细化管理, 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努力降低行政成本, 确保行政机关高效有序运转, 无疑对节约型政府的建立起到推动作用。

三、制约政府部门内部控制在政府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因素

(一) 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不健全

主要体现在:一是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评价操作指南。虽然2003年审计署颁布了《审计机关内部评价准则》, 但没有在操作层次上解决审计人员测试内部控制的规范性问题, 内部控制的定义局限于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程序和措施的过程。二是内部控制评价侧重于微观, 忽视宏观的控制环境与风险评估。目前, 我国审计机关对于政府部门内部控制偏重于以合规检查为目标的控制监督, 这使得审计建议的视角过于微观, 侧重于问题的披露, 难以挖掘问题背后的控制环境。同时, 目前政府的各项控制活动均以标准化的规定、说明书作为执行的根据, 缺乏先行思考机关内部各种状况的风险程度, 也很少对其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三是缺乏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公示制度。20世纪90年代以来, 虽然我国出台了一些体现政府部门内部控制要求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但是未能形成有机的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的法律制度体系, 缺乏内部控制报告、责任追究制度, 以致许多内部控制的措施不能落实到位, 未能充分地发挥内部控制的有效作用。

(二) 内部控制环境亟待提高

主要体现在:一是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的控制规范。关于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的规范主要散见于《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 这些规范只是部分地涉及到政府部门内部控制, 缺乏一个统一的、权威的、综合的内部控制体系或框架。二是内部控制意识相对薄弱。许多单位的领导对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认识不足, 某些管理者错误地认为, 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就是建章立制, 仅仅把内部控制当作上级对下级的管理手段。三是组织结构存在缺陷, 权利制衡功能差。一方面, 行政单位通常实行在党组织领导下的首长负责制, 形成行政、纪检、内部审计为主要形式的内部结构, 这种组织结构的有效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一把手”为首的领导班子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另一方面, 多数单位权力的有效制衡机制目前还不完善, 权力分配仍然过于集中, 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四是人员素质欠缺。个别单位的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较低, 缺乏对违法违纪行为的辨别和拒绝能力, 在执行会计制度、法规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偏差和错误, 从而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三) 内外部监督力度有待加强

主要体现在:一是内部审计作用未得到应有的发挥。在我国“双重领导”的审计体制下, 内部审计机构往往是在其他同级部门的领导下运行, 地位不独立、职能不超脱, 难以对高级管理人员的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进行有效的监督;得出的审计报告缺乏权威性, 而且内部审计多集中在财务检查上, 对于管理方法或决策等涉及较少。二是政府审计作为政府部门经济管理执行情况的“守卫兵”, 也没有较好地尽到其职责。有些政府审计对政府部门的内部控制缺陷或漏洞视若无睹, 审计检查如同走过场一样, 不提问题, 不给建议, 本身缺乏力度, 起不到审计应有的警戒作用。

(四) 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理论研究薄弱

国内外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部控制基础理论和企业内部控制领域, 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研究刚刚起步, 还没有引起重视, 有待从理论、方法、模型等方面突破。在我国, 证监会、国家审计署、中组部、中纪委等部门的相关文件中所提到的内部控制也多以企业为主, 并没有形成美国《联邦政府内部控制准则》这样的政府内部控制指导文件。同时, 我国理论界也普遍只重视市场经济的运行主体——企业的内部控制, 而忽视市场经济的另一主体——政府的内部控制, 理论研究滞后, 导致政府内部控制实践的落后。

(五) 会计、财务、预算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控制作用

主要表现在:一是会计机构、核算不规范。例如, 会计机构不健全, 会计人员配备不足, 个别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核算的流程不合理;部分事项的会计核算不实。二是财务管理重视不够, 资产管理无序。如部分单位的财务部门只能起到“付款”的作用, 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对单位事项的决策、实施过程和结果均不了解;固定资产管理、现金管理、票据管理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漏洞。三是预算控制低效。如预算编制方法不够先进、内容不够详实;预算的制定科学性不足,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需要调整预算指标, 严重削弱预算的约束制约力度;预算执行不力。

(六) 我国的财政体制改革尚待完善

财政是一种以政控财、以财行政的分配体系, 掌握着国家资源分配的权力。财政部门相当于企业的会计部门, 对于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 财政部已经颁发了诸多规定。而我国的财政部门对本身的控制却显得有些薄弱, 尚未对基本财政的收支进行管理, 集预、决算的编制、审批于一身, 缺乏分工与监督。会计信息纪录不科学, 披露也很不充分。这一系列问题从宏观上影响到政府体系各部门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七) 信息沟通系统不健全

主要表现在:一是有些部门信息沟通系统缺失, 导致信息滞后, 使得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交流不够而不能及时解决问题。二是目前我国政府部门实行的是会计集中核算制, 导致沟通不畅。这种制度要求两个部门重视信息共享和沟通交流。然而由于行政事业单位与会计核算部门各行其是, 一个只关注实物, 一个只关注账务, 且沟通效果欠佳, 形成账实分离的资产管理状况, 致使单位的内部控制无法产生及时、有效的真实信息。三是财务信息系统有待完善。如财务信息系统缺乏或规划不合理, 造成信息孤岛或重复建设;系统开发不符合内部控制的要求, 授权管理不当, 可能导致无法利用信息技术实施有效控制;系统运行维护和安全措施不到位, 可能导致信息泄露或毁损, 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四、基于政府治理视角完善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的措施

(一) 健全政府部门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一是开发政府部门内部控制评价指南。我国政府审计机关应当借鉴国际经验,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尽快开发政府部门内部控制评价指南, 以解决我国审计机关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二是加强对于控制环境与风险的评估。①注意开展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环境风险审计调查;②应该综合分析政府部门内部控制问题, 并提出改进建议, 为政府部门内部控制设置执行营造良好的控制环境;③设置专门的风险评估岗位, 制定风险评估机制, 积极进行风险评估。三是推动政府部门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公示制度。一方面要加强内部审计机构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测评, 实现内部审计机构向单位主要负责人定期报告的制度;另一方面应加强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评价, 实现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及内部控制评价结果进行公示的制度。

(二) 提高内部控制环境

一是进一步从法律上对政府部门内部控制进行规范。应将有关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的内容写入相关法律, 以弥补目前法律中对此规定的模糊和缺失, 提高内部控制的法律效力。二是强化政府管理层的内部控制责任。政府部门的负责人应当主要负责并执行有效的内部控制, 不断地维护内部控制环境。因此, 应该通过法律的形式确定管理层内部控制责任, 以使各政府部门负责人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三是合理设置岗位, 确保岗位职责权限明晰。明确记账人员、资产保管人员、审批人员和决策人员各自的职责权限, 并实施各岗位相互分离和制约的措施。决策具有重大影响的经济业务事项时, 要推行集体审议联签制度。四是建立良性的人力资源政策。一方面, 招聘时不仅要考虑个人教育背景、政治素养、工作经验和成就, 更要考察是否诚实可靠、爱岗敬业等软实力, 考虑应聘人员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 必须加强相关职员的能力培训, 重视继续教育问题, 督促其及时学习国内外先进理论和相关准则, 熟练掌握法律知识, 不断强化他们的职业判断与职业道德。

(三) 完善内外审计监督机制

一是完善内部审计制度。我国政府部门内部审计机构应当整合部门内部多头管理或“只扫门前雪”的分离控制系统, 更多地关注政府部门的管理和效益, 监督内部控制各项政策和程序的执行情况, 了解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并给予反馈和完善, 同时坚决彻底地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使其大胆地开展全方位的审计。二是发挥政府审计机关在政府部门内部控制建设中的推动作用。利用国家审计的外部权威保证各个政府部门业务的正常和有效。为积极充分地发挥审计的作用, 必须不断创新审计体制, 避免被审计部门利用固定的审计体制而扬长避短或隐瞒部分事件。三是重视财政部门、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以及人民群众等社会各界参与的社会监督。立法机构要把有关政务公开的立法提上重要议程, 保证人民群众的意见得到充分表达。财政部门是内部控制的主管部门, 负责组织、指导各级政府部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并提供经费支持。

(四) 加强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

政府部门内部控制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发展的过程, 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完善, 积极探索并加强对政府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 是社会、政府、理论界面临的一项极为重要的课题。一方面要加强高校与政府部门的沟通, 消除政府工作人员虽然对政府内部控制建设有着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但却没有完整系统的理论支持, 而高校具有丰富的理论却对内部控制不了解的矛盾, 达到理论联系实践, 促进并加强对政府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另一方面, 多学科多种研究方法共同进行理论研究。①对政府内部控制的研究, 除了集中在会计学、审计学、财政学方面, 还应该综合多学科进行研究, 比如管理学、经济学、信息科学等学科。②在加强对政府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时候, 可以引入更加丰富有效的研究方法, 如试验研究、行为研究等, 并结合各学科的分析, 形成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内部控制理论体系。

(五) 加强政府会计准则建设

加强政府会计准则建设是推进政府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内容。研究资料表明, 在美国审计总署于1983年发布《联邦政府内部控制准则》之后, 其着力开展的一项重要配套工作是加强政府会计准则建设。在审计总署的推动下, 1984年, 美国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正式成立, 并陆续制订了适用于各级政府的会计准则。美国前审计长鲍舍尔在回忆这一阶段的工作时指出, “改进的会计和报告模式能提供足够的预警, 政府领导就能及时避免危机”。事实上, 如果没有政府会计准则的支撑, 对政府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评价将难以顺利进行。

(六) 采取多种手段加强控制活动

一是重视财务管理。从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和部分国家公共部门内部控制的实践来看, 重视财务管理在内部控制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二是建立严格的资产盘查制度, 规范会计核算。针对资产管理混乱, 应建立严格的财产清查盘点制度, 定期或不定期盘点单位的资产, 实务中及时掌握资产的动态, 财务上及时对应该处理的资产进行处理, 做到账证相符, 账实相符。同时要规范会计核算, 认真落实财务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财务制度。确保会计核算流程正规, 科目列支正确, 列支内容真实有效。三是贯彻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在预算编制环节, 要进一步扩大部门预算的范围, 力争将各部门的全部财务收支事项纳入到预算的实施范围。在部门预算执行环节, 应严格按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执行, 规范资金管理, 进一步强化预算的约束力。最终通过预算管理, 将各单位的重要业务的日常管理和财务核算连接起来, 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

(七) 完善信息沟通系统

一是建立信息制度, 明确责任。 收入部门负责税收和非税信息、政策和经济信息;业务部门负责各预算单位预算执行、财务等信息, 以及国家财政各项支持政策信息等;支付部门主要负责国库信息、决算信息、预算单位支出信息等。同时, 信息报送工作纳入考核, 与绩效挂钩。二是政府部门可以设立电子信息平台, 实行电子政务管理, 利用网络的无限传播性扩大影响面, 这是信息化时代对政府管理提出的新要求。三是加强财务信息化控制。在对财务信息控制活动设计具体内容时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岗位分工与授权控制, 信息系统开发控制, 信息系统访问安全控制, 信息系统维护控制, 文档安全控制。

参考文献

[1].张庆龙.政府部门内部控制框架设计与有效运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2

政府部门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篇8

关键词:企业保卫;综合治理;保障社会稳定

社会管理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障社会稳定等方面。十八大报告把“创新社会管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鲜明地写进了社会建设部分的大小标题之中,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社会稳定的新路子。从实践来看,公安机关与企业保卫部门虽然对维护社会治安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仍未从根本上改变,这说明光靠公安机关和企业保卫部门来扭转社会治安状况是不可能的,必须动员全社会各部门的力量对社会管理进行综合治理。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保卫工作的组织机构,职能管理等方面,在企业中所处的位置也有所不同。但在企业内部主要还是担负着打击破坏企业生产建设及防火安全,交通安全等,来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企业治安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着社会治安的稳定。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有肩负着确保一方平安的任务,决定了企业保卫队伍的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就拿我单位近几年的各类违法案事件来说,特别是盗窃铁路器材,设施和运输物质案件有增无减,正作为突出问题摆在企业保卫部门面前,要解决这个问题,单靠各地公安机关是不够的,这是因为社会治安问题是社会各种矛盾和消极因素的综合反映。既然是诸多因素的综合反映,就必须动员各方面的力量进行综合治理,否则想解决企业内卫治安及至整个社会治安问题没有出路的。企业保卫部门是建国以来在企业内部保卫国家财产和企业职工生命安全第一线的战斗实体。而企业保卫部门在单位综合治理工作中处于什么地位,应发挥什么作用呢?公安机关是社会治安的主管部门,在综合和治理中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但我们企业保卫部门的许多集体业务都与综合治理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综合治理工作的一部分。企业内卫在综合治理中方方面面的工作,都离不开我们保卫部门。企业保卫部门在综合治理工作中的地位,决定了他充分发挥骨干作用,如何发挥作用,从哪些方面发挥作用,将是企业综合治理工作的关键,我认为企业保卫在综合治理工作中至少发挥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一) 认清所在企业的特点,对综合治理要做到心中有数,统观全局,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从我们铁运的实际出发,点多线长,人员分散,物质集中,重点要害部位多而散等特点,同其他单位不同,如所处规模,环境不同,以及管理的差异,因此只能在单位综合办的组织指导下,认清本企业的特点,才能结合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闯出一条有本单位特色的综合治理新路子,有效地推动企业内卫综合治理工作的发展。

(二)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协调作用。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是一次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面广,牵扯单位部门多,企业保卫部门作为“综合治理”的主管部门,要坚持在党政的领导下,坚持群众路线,积极做好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为党政领导充当好参谋,使工、青、妇、宣传、教育等有关部门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深入广泛发动职工打一场综合治理的人民战争,是综合治理工作在单位内部形成气候,真正做到各负其责,各尽所能,齐抓共管,扶正压邪,见义勇为的良好局面和风尚。

(三)企业保卫部门要有效的发挥职能作用,上述强调齐抓共管,并不是降低对我慢的要求,减轻了负担,恰恰相反,要求更高,任务更重了。保卫部门是在企业内部对违法犯罪行为斗争的刀把子,能否有效地及时地打击各类破坏企业安全生产秩序的犯罪行为,是综合治理工作成败的首要环节。因此决不能松懈对犯罪分子斗争的意志,必须从重从快从严打击,以体现坚强柱石的作用。

(四) 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原则是实现单位综合治理的核心。企业保卫部门在单位党政的领导下,督导各部门,各单位,使他们明确“综合治理”中应承担的责任。加强本单位的自主保安工作,做到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搞好单位范围内的小治安。在防范方面,企业保卫部门要注意搞好密切合作,防止你防你的或打我的,要充分发挥治保会等有生力量,搞好重点要害部位的自主保安,对财务重地,物资供应仓库,重要车站和易发生案件的地段,加强巡逻,防范于未然。

上一篇:情人节玫瑰优惠策划模板下一篇:袋子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