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反思

2024-09-22

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反思(共10篇)

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反思 篇1

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反思

一、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在赏识教育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权威,学生也不是唯命是从的卑微者。师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才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满信心,思维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这样,就为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促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愿望,即亲其师,学其道。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这种气氛的建立需借助一些手段,如温柔的目光,亲切的抚摸,殷切地希望,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更加依赖老师,从而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这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所在。

二、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

罗森塔尔效应实验,说教师给学生自信,学生就会有高成就。教师对学生的相信是一种巨大鼓舞力量。陶行知先生也这样忠告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老师,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成功的潜能,而教师的作用,就要唤醒学生的自信。

三、阅读教学,让学生多一点自我感觉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观念,还学生以学习和发展的地位,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于学生五花八门的答案,教师要充分肯定。即使学生回答的幼稚,肤浅,甚至片面、错误,教师也切忌“一棒子”打下去,而应当热情鼓励、引导、用心呵护熠熠生辉的思想火苗,这对学生的影响将是巨大的。让学生发展自己的思维,获得审美的体验,从而提高语文阅读的质量。

四、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体现自己

在应试教育的制约下,学生在作文中的个性和创造性已消失殆尽。作文中总是干干巴巴的几段空话,套话、假话连篇,文章脱离了自己真实内心的感受,使作文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和色彩。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鼓励学生写随笔,观察日记,读后感,观后感、周记。此类作文往往有学生真实情感的流露,鲜明个性的跳跃、独特词语的运用,许多优秀之作常常涌现,时间久了,学生就能发现自己的写作个性。

教师可以允许学生有不同层次的发展,并抓住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加以鼓励:如好的句子,使用准确的词语,好的开头或结尾等,唤起学生写作的热情和自信。作文评语以鼓励为主,当然作文中存在的主要毛病还需用委婉的、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指出,那么以后作文,学生会更主动

热情,并能更好的展现或表现自己了。以赏识的方式改变学生作文中的一些缺点,效果明显,并能很快提高写作水平。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就是使全体学生都能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一个要点是面向全体,落实到人人;一个要点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有意识地把“语文素养”凸现出来。

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其特点是综合性和实践性。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一句话,语文素养是整合的、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语文素质。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将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不懈追求。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在这方面,主要应体现在发挥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加强实践性,遵循汉字、汉语自身规律上。

语文课程人文内涵十分丰富,它对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和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要既学语文,又学做人。还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在文学、情感诸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语文学习极具个性化,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往往是多元的,常言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也是形成良好个性、激活创造力的需要。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这种能力必须在丰富的语文实践中培养。以往我们有一种失之偏颇的认识,认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要靠系统的讲授语文知识,要靠在严整体系指导下的一步一步的语文训练。我们忽略了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这一基本事实,忽略了母语教育的诸多特点。母语教育与外语教育有本质的不同。母语教育有基础,有语境,有资源,这些是母语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学习母语应有别于学习外语,主要不是靠传授知识、揭示规律,而是靠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感悟、习得,逐渐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实践的机会;二要不断开发、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教育资源,使学生凭借丰富的资源和大量的实践,在学语文、用语文中渐渐习得语文学习规律,不断提高整体把握的能力。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还体现在遵循汉字、汉语的自身规律上。如,利用汉字感情色彩强烈的优势,重视语感的培养,加强感悟和情感体验;又如,利用汉语言文化沉淀丰厚的优势,丰富语言积累,增加文化储备。总之,语文教育要重整合、重实践,重积累,重熏陶,在反复实践中,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质。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改变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

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是基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是“教学之本”。要保护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持,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

合作、探究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要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不仅有所发现、学有所得,而且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协作能

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特别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习专题的提出,到学习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有更多实践的机会,有更大的创造空间。学生会全身心地投入,使他们的主动精神和探究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挥。语文综合学习,看重的主要不是学习成果的呈现方式,不是结果,而是学生学习、探究、实践的过程,是在一次次的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和创造性以及责任感、合作精神等等。这些既是十分重要的语文素养,又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的主导作用绝对不应该因为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削弱。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尊重学生,尽可能多地要求学生。一方面教师要实行教学民主,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使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伙伴的权利;一方面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有力的指导、引导、辅导,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效的学习、高效的学习。其重点,一是提供交互式的学习的平台,二是精心组织学习活动。提供学习的平台,也就是创造氛围、空间,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使语文教学有一个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时时、人人有提问、发表、交流、展示的机会。精心组织学习活动,要点有:组织好自学,核心是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组织好合作学习,既做到在互动中把学习引向深入,又做到因材施教,加强个别辅导;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调控,以全面实现教学目标。总之,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使学生不断进行自我组织、自我建构,在这种组织、建构中,逐渐提高语文素质,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建设开放的富有活动的课程体系,是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建设上,倡导要有大视野,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所谓大视野,即语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语文教育要有时代气息,世界胸怀,超前意识,无论从观念、内容到方法,都要符合时代的需要,成为名副其实的21世纪的语文课程。

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反思 篇2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

语言,是表达思想、交流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学习语文就是要使学生牢牢掌握和运用语言。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但语言作为载体,它所载负的文化科学知识,都具有一定的思想、情意内涵及审美意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传统教学阶段,以教为中心,以学围绕教转,每讲一篇课文老师总是围绕“朗读课文,疏通字句,段落分析,中心归纳,写作特点”这五部曲,把语文课堂变成了机械枯燥的应试训练课,这种模式崇尚抽象、概括、逻辑思维能力,却忽略情感、意志和审美情趣的介入;重视将语文知识加以解构和量化,却忽略从文本和人本的整体角度高屋建瓴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使得语文课变得干瘪而单调,枯燥而乏味,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语文教育的发展。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但在运用到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却理解为要淡化语文基础知识,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课堂上于是出现这样情景:老师在让学生草草了解文章大意后,采取多种形式的讨论,深挖教材中的微言大义,诱导学生亦步亦趋地走向教参上的答案,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见闻从不同角度来验证由课文引申出的思想内容的正确﹑崇高﹑神圣,最后师生来一次思想的升华。有的干脆出示教学目标时,暗示学生学习什么精神,体会什么感情,在主题先行的框架下让学生戴着脚镣跳舞,不是把语言的表达和情感的陶冶水乳交融地结合起来,而是对一篇文章断章取义,看似热闹,形式多变的课堂,却听不到朗朗书声,看不到字词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句段的赏析剖解,更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结果课程上完后,学生连最基本的字词都没理解。这样的教学,即使学生语言感悟力再强,也难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很好表达出来,这种变化只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这样的课堂终将使我们的课改成为空中楼阁。

因此,我们必须把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地体现在我们的课堂之中,离开了语言文字的运用,人文教育成了空洞的说教,忽视了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便成为没有灵魂的文字游戏,在听说读写中渗透的人文教育,语文教学方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才会在学习中培养学生提高文化品味、审美情趣。培养爱国情感,社会道德品质,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课堂教师主导性和学生自主性相结合

新课程提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的角色应由单纯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启智的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教师组织引导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是教学活动的权威﹑主角,是传递知识的道具。课堂上既导且演,结果往往是导不明,演不精,事倍功半,疲于奔命。与此相应,学生在课堂上是配角,只能跑跑龙套,敲敲边鼓,充当着观众或背景,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单纯的传接关系。而当新课改要求“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这一声令下后,许多教师由惑生喜:“既然要把课堂交给学生,那岂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吗?”于是又出现了这样的情景:老师讲得少了,课堂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东扯西凑被认为有新意,教师悠闲自在,学生忙得不亦乐乎。如一次在听《孔乙己》示范教学中,老师大多只是微笑点头称许,大部分时间是学生毫无主题的自由讨论,然后分角色表演,风趣的语言,丰富的表情,的确赢得了听课师生阵阵欢笑和掌声,可笑声中我分明感受到学生只是在玩,没有用心去体会作品的主题,人物的悲剧命运,至于小说要素的体现,小说的描写手法等这些更是未曾涉及。孔乙己在笑声中悲惨死去,学生在笑声中下课,留给我们的却是深深的思考。这样看似学生成了主角,“放羊式”的思维必然会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新的误解,这种自主实际上对课文只留下很肤浅模糊的印象,哪里还谈得上融入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呢?

卡尔·罗卡斯说:“推动有重要意义的学习靠的是存在于推动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个人关系中的某些本质的态度。”所以,要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必须要做到老师的主导和学生的自主和谐统一。教师既要实行教学民主,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伙伴等方面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又要走到学生们中间,与学生平等交流,互动学习,构建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同时又要严格要求学生,引导学生选择正确有效的学习方式,达到高效的自主学习的目的。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既不会成为老师自导自演的独舞台,也不会成为无遮无拦的放牧场。

多种形式的合作和探究性学习相结合

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语文教学,应该减少强制性和统一性,为学生思考、探究、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就是让每个成员都参与学习的过程,突出每个个体的作用,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同篇文章,同个人物,学生的理解往往是各式各样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意思。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他们相互取长补短,就能让知识更加丰富,能力更加全面。例如,我在上《七律·长征》一课时,安排学生进行一次模拟“长征”活动,面对这样一个跨越时间之长、地域之广、影响之大的历史事件,单靠个人知识是难以完成的,于是学生自主分成若干小组,分头上网查找有关长征的人物﹑事件,图片,路线等,最后制作出一幅幅长征图。通过在班级进行展出交流,不仅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也很好帮助他们对长征的理解。

探究, 就是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在老师的帮助和支持下自主寻求结果的一种学习方式,比如社会调查、课堂讨论、查阅资料等等。这种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更高的层面上进行学习。如我在上完《孔乙己》和《范进中举》这两节课后,发现学生对作品很感兴趣,就及时采用求同辨异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1.人物性格对比;2.人物归宿对比;3.作者批判手法对比。经过同学们激烈的讨论和思考,各抒己见,从他们的发言中,反馈出这样信息:1.清高和自卑﹑迂腐和圆滑﹑善良和虚伪﹑自我安慰和脆弱神经的性格差异。2.一个是被打断腿走向坟墓、一个是终成正果的悲喜结局。3.鲁迅是新文化运动主将,将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末期的整个病态社会,怒斥封建社会人吃人这一主题,用白描手法,对病态社会的根源,作了毫不留情的解剖;吴敬梓以人物的丑态来批判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用夸张讽刺的笔法,再现了社会的假丑恶。通过这样探究学习,同学们对文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和问题设计者,以学生为主,以合作探究为途径,运用各种手段活化课堂教学,把课堂变成学生的舞台,学生才会产生无穷的积极性和极大的兴趣,才会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才会实现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

初中阶段语音教学的反思 篇3

【关键词】 初中阶段 语音教学 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12-115-01

0

一、语言教学三要素的关系

1.语音教学与词汇

入学伊始,笔者在初一学生中做过调查,经统计,大部分的初一学生是没有语音基础的,他们读记单词主要是靠机械模仿老师的发音和机械记忆字母顺序,更有甚者给英语单词加注拼音或汉字。而这极可能导致有些单词的发音不准,如th的发音。听写往往是呈现词序错误。例如,first写成frist,sport写成sprout,原因就在于学生没有掌握基本的拼读规则。

我将48个国际音标音标分单元音,双元音,爆破音,摩擦音,破擦音,鼻音,边音,半元音穿插在starter教学中。由于starter是衔接小学和初中的过渡版块,学生可以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对他们来讲,难度也不太大,此阶段重点是单个音标的读法和写法。为检验学习效果,我准备了一些拼读练习。音标拼读练习也应分阶段进行,而且成为一项常规任务。在起始阶段,我选用的是学生在小学学过的一些单音节词,目的为了让学生树立自信。在全部学完了48个国际音标后,我加大了练习难度,即看音标读单词。为了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让更多的学生敢于展示,在小组讨论过后,我引入竞赛机制。在语音练习的同时,我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如教师呈现make, take, bike, note, these然后请学生写出其音标,并总结规律。学生不难发现:这些单词的共同点是以辅音字母加e结尾,辅音字母前的元音字母发的字母音,随后引入开音节的概念便顺理成章。发音规则将单词的发音和拼写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解决记忆单词的难题。

2.语音教学与听说

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讲起话来之所以流畅,是因为他们有重音,语调和意群的停顿,有节奏感。学生朗读英语字正腔圆,声音很齐,但是少了英语的味道。学生可以先认真听课文录音,做好标记(重读弱读,升调降调),然后小声跟读。我发现很多学生一个单词读第一遍读升调,第二遍读降调。我认为应该纠正这个习惯,很容易让学生找不到这个单词的重音。我还发现很多学生弄不清陈述句,特殊疑问句用降调,一般疑问句用升调,选择疑问句前升后降。有些学生不会意群停顿,不会连读,读英语往往是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往外蹦。例如Not at all.在跟读时,短句还行,一遇上长句就跟不上音频的速度了。

3.语音教学和听写

听写,先听后写,正确的书写要建立在听懂了的基础上。在掌握了发音规律后,单词的听写相对于短语和句子的听写要容易。缺乏整体概念,注意不到意群的停顿、连读很难写出正确的短语或句子。因此教师在做短语听写训练时,要教会学生要先听后写。教师在读的时候,声音要洪亮,语音要清晰,语调要正确,还要注意停顿,让学生能听清听准,培养学生良好的聽写习惯。

二、教材的弊端

外研版教材中音标的学习从module 1开始到module10结束,持续几乎整个学期。每个模块第一单元的pronunciation and speaking这一部分是音标学习。编者的意图是想循序渐进地学习音标,并通过不断的重复操练,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但是国际音标学习时间过长,在完全掌握之前,学生还是得机械地记忆和拼读单词,而遇到一些符合拼读规则的单音节词,学生还是不能识读。

三、语音教学的建议

1.增加语音教学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市场上有一些趣味性较强的语音教材,我个人接触过神奇语音教材和一气呵成学语音。前者主要是基于自然拼读,适合作为语音入门教材,其趣味性主要体现在音标卡和语音的舞蹈教学。学生通过反复翻音标卡和跳舞,可以形成条件反射,一看到字母组合ai,ay和a辅e,就能说出其发音[ei]。而后者主要基于国际音标,适合年龄较大或有一定语音基础的学生使用,其趣味性在于采用对话的形式教授音标的发音要点,然后进行音标的拼读练习,绕口令,唱rap.这些的形式,比单纯地反复诵读单词更受学生欢迎。除此之外,练习音标时,教师除了可以提供一些含有相同音素的单词,可以出示一些用音标写的句子。当学生拼出后,教师说出句子的含义。

2.安排阶段性语音检测

语音教学,教师应遵循“少讲多练”原则。尤其是音素和拼读,教师要做充分、标准的示范,不厌其烦地给学生纠正发音,尽量做到人人过关。否则等到大量单词蜂拥而至时,老师没有足够的时间为每人纠正,对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也会束手无策。语音教学要贯穿于整个初中英语教学之中。“久熟不如常练”,英语语音教学决不能在初一第一学期集中教学之后停下来,而应长期坚持。

3.发挥母语正迁移作用

英语的辅音相当于汉语中的生母,元音相当于汉语中的韵母;大部分辅音字母的发音就是汉语拼音去掉尾音,如b[b]p[p]m[m]f[f]l[l]t[t].

4.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态度

学生需要仔细观察教师的口型,认真模仿教师的发音,勤加练习。练习音标、语流时,应该“大声、清晰、快速”。鼓励学生多开口,不要怕犯错。

5.加强音节划分和拼读规则的教学与训练

英语单词拼读是以音节为单位进行的,将字母组合发音以及开音节、闭音节常用的拼读规则的教学落到实处,层层把关,要求学生做到脱口而出。

四、结束语

语文阶段性教学反思 篇4

一、在教学中,我立足于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确立了以读代讲,仔细品味,图文并茂的学习策略,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了读、品、思、联等丰富的`多层次的方法,课件的插入又丰富了学生想象的空间,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发展和提高,激发了学生热爱大海、树立探索大海奥秘的志向。

二、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他们充足的时间,使他们潜心阅读,深入思考。重视了学生质疑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探究性阅读和思考。在探究性阅读中,还组织学生合作阅读、交流、讨论,使学生取长补短,互相补充,增加了学生信息量,为深入学习课文,作了充分的准备。

在教学《海底村庄》时,形式多样的阅读更成了学生个性化行为的发挥,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读书,自由读,同桌读,出声读,默读等。在读中整体感知,理解文章,在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

三、协作交流更是成为本阶段学习的重要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相互讨论,协作交流中互相提供信息,交流思想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习过程,交流是人类的一种心理需要,对语文学习来说交流则更重要。

四、实现了语文整体教学,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课堂并非孤立于现实世界之外的学习空间,要把课堂融入我们的生活之中。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最为密切的,用语言表达和交流是人类的基本生活需要,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在语言运用中学习语言,真正实现了整体语言教学。

五、个性的表达,成为本单元教学的重要部分,学生在先确立自己的想法,记下自己的想法,然后到小组中进行交流,这样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挥,又在交流中得到语言的训练,能力的提升,效果三分明显。

六、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因此我在这一阶段教学中努力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构建大语文课堂,在每课结束后并不因此而止步。而且以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为目标,给学生设置拓展想象的空间。通过想一想、画一画、写一写等形式,更深入地对海洋世界进行了解,引起了学生的更深层的向往,使学生得以了更丰富的训练。

七、本阶段教学中的不足。

1、由于本地区与海距离太过远,学生都没有看见过大海,使学生在学习中只能看图片,效果不明显。

2、通过引导想象和创设情境,要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情感把自己的感受融入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表达出感受,虽然学生读得很充分,但没有真实看到过大海,学生的情感一直没有达到高潮没有达到最高水平。

前阶段的教学反思0610 篇5

前阶段的教学反思(0610)

6月,执教初二(5)、(7)班教学反思。 1. 课堂落实需要到位。具体红笔、黑笔、直尺、文件袋或文件夹、笔记本都需要落实好。这几点在重新接回5、7班后就没有再跟进了。 2. 课堂效果需要落实到位。每节可知识点是否到位,走神的人数,走神的学生事后如何处理,都需要跟进。 3. 课后作业需要落实到位。每天作业需全批改,有问题需当面面谈订正,主要问题需要堂上讲评。用好错题收集本。需定期与家长沟通联系,利用好微信、博客、Q群等媒体。 4. 课堂知识点需要落实到位。建立起最基本的网络知识点结构图,特别是后进生的知识点结构图。通过百度脑图把最基本的资源整合起来。 5. 测验卷的落实需要到位。充分利用好平板、错题集、微课等,把这些东西高效整合在一起。测验卷需要细编,使得做过的`资源能够循环再用。 6. 课堂的知识归纳需要精简。首先需要建立起通用的思考模式,第二是需要简化知识结构。不要让学生感到困难。题目练习需要细编,尽量用原题。

有效教学反思阶段性总结 篇6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0-9-24 8:32:47 阅读次数:465 字体:大 中 小

有效教学反思阶段性总结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学者型转换。这就要求教师要反思自己的工作、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实现反思教学的有效性。常言说:“学而不思则罔”。反思可以发现新问题,可以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课程设计,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每节课后每位教师都应该对本节课传授知识的过程及对学生的教育过程有个特定的反思,从而使下一节课的课堂有进步、有发展。日积月累,教师就会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随着每节课反思的推进而得到进步和发展,最终形成自己优秀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从而可以使教师摆脱厌倦无奈的教育教学。所以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是持续不断的实验与实践后批判性的、理性的、客观的反思。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批判性地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教师能力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有效教学反思”即专业反思,是指站在专业的角度,对自己或他人的教育教学行为和决策进行自觉地、探究地、循环地深刻反思,从而使自己的内隐决策清晰和明确起来。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反思之后,自身专业化水平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综观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现状: “不会反思”“害怕反思”比比皆是,“反思什么和如何反思“常常困扰着教师。在反思的过程中,有的面面俱到长篇大论,却是流水帐一本,没有反思的实质内容;有的却是三言两语很少揭示存在问题的内在原因;更有的为了交差,敷衍了事。由于教师没有理解反思的真正意义,不是发自内在的动机,而是在被动的状态下进行的反思,就成了教师的一种负担。导致反思往往停留在表面水平,难以深入,难以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

让教师学会角色反思。要帮助教师学会对自身角色的认知与反思,尤其是对教师角色内在的自我主体价值的认识,并将教师的职业看成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幸福的体验的职业,这对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重视教师的精神状态的发展,倡导成功体验,采用人文关怀等方式,调动教师的内驱力。要帮助教师形成自身反省能力和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能力,达到专业自主、自我更新的最高境界,开发个案,倡导写反思随笔。反思随笔是教师将自己的行为想法记录下来,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所以应该鼓励教师将教育教学过程记录下来,形成案例。

本课题力求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或事件,进行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者之间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运作过程,帮助教师进行和形成有效教学反思,明确什么样的反思是有效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实践,逐渐形成教师的有效反思意识、有效反思习惯、提高有效反思能力,不断优化教育行为。

二、理论依据:

1、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这是一个层次一个层次逐步推进的。

2、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3、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的优秀教师成长公式: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

4、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人在各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潜力,只要给于适当的外部条件,就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此外,有效教学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国内外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成果、课程改革的有关理论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理论依据。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与任务:

在一个群体中,必定存在不同层次的教师,为此,我们在研究中把教师进行分层要求,让大家都明确具体的反思目标。

(1)对于缺乏实践经验的新教师,研究的目标是让他们把问题进行讲述、归纳、评价,让他们了解反思的基本思路。

(2)对于有了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让他们对自己的教学技能进行剖析,能独立尝试反思,力求尽早成熟。

(3)对于有一定教学经验和研究基础的教师,研究的目标是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让他们着重于观念的更新及教学艺术的探讨,以增强他们从事研究的自信心,确保活动的有效性。

通过对有效反思的研究,使每位教师明确反思的内容和方式,力争将每一位教师的反思能力提高到一定的程度,从而促进反思型教师的有效生成,增强教师反思意识,提高教师反思能力,促进教师自我成长。并且探究出课堂教学最优秀的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通过开展调查讨论,分析我校教师现有教学反思意识水平,找出弊端与缺陷,组织开展理论学习,提高教师对教学反思的认识水平,建构有效教学反思模式,进而提高教师的反思水平和专业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1、确定实验课题,选择研究方法,查阅相关资料,成立学校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准备开题工作。

2、调查了解教师在撰写课堂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依照方案进行实验研究,以实验教师个人和教研组为主要研究群体实施实验研究策略,以研讨为主,请专家指导,及时总结积累研究中的成果,反思完善实验中的不足,为进一步开展实验奠定基础。

3、组织实验教师认真学习国内外教学反思的理论,根据研究目标,每学期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形式多样且有实效的教学研究活动,将实验教师的课后反思,教学随笔在校内进行交流。为教师的教学反思构筑交流的平台。

4、指导实验教师撰写有一定理论水平的教学论文,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故事,教学案例和中期研究报告。

5、整理研究成果,总结研究经验,撰写结题报告,提出结题申请,接受结题验收。完成课题研究成果鉴定。

具体实验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2009.8——2009.10)理论研究阶段。

1、确定实验课题,选择研究方法,查阅相关资料,选取实验对象,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2、学习反思性教学理论。调查了解教师在撰写课堂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

3、组织实验教师认真学习国内外教学反思的理论,使实验教师了解相关理论和方法,明确方案目标,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2009.11——2010.6)调查研究阶段。

1、实施前测调查,了解当前课堂教学中运用反思的现状及反思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反思在课堂中运用的实效性。

2、根据研究目标,每学期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形式多样且有实效的教学研究活动,将实验教师的课后反思,教学随笔在校内进行交流。为教师的教学反思构筑交流的平台。

3、根据研究情况修改有效教学反思计划。

4、阶段性总结。

第三阶段:(20107.8——2010.11)实践研究阶段。

1、根椐前测调查结果,设计课题实施方案。继续开展形式多样且有实效的教学研究活动。

2、设计课堂教学系列反思表,促进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反思,逐步培养反思能力。

3、中期检测,调整设计实施方案。

4、进行反思案例分析,指导实验教师撰写有一定理论水平的教学论文,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故事和教学案例,作出阶段性总结。

第四阶段:(2010.12——2010.1)总结成果阶段。

1、进行研究后测。

2、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论文,整理教案设计、教学反思并整理,录制优质课。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3、全面总结课题研究情况,撰写结题报告。

六、研究方法与措施:

1、文献资料法:研究国内外新的教育理论和教改发展动态,收集与“有效反思”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精华,结合我校教师特点,不断改进我们的科研实践和教学实践。这种方法主要用于第一阶段,查阅文献资料,寻找理论依据,明确研究方向。

2、调查研究法:主要用于前后测调查中,观察,调查教师课堂教学中运用反思的状况。为有效反思研究提供实例依据,形成新思想,取得新经验。

3、行动研究法:通过调查研究取得最新资料,分析综合进行调整修改。及时修改原方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力求用最优质的方案解决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4、个案研究法:通过教龄把教师分成三个组,对不同教师的自我成长进行分析,使教师在不断改进教育实践的同时,提高她们的教学探究能力,从而推动教师群体的发展。

5、经验总结法: 选定教师,根据研究目标,对研究中涉及的各种变量作出分析和控制,确认有效反思对教学和教师发展的联系。归纳出有效反思的实施方法,并总结课题成果逐步推广。

七、研究成果:

1、探索出了适合我校实际的教学反思实施方式。

我校虽然在本项课题实验尚未开始时就已经让教师在教学之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但是,很多教师不知道该从哪些方面去反思,该怎样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因此,在实验中,我们采取循序渐进,分层要求的办法,终于使教师们的该项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首先,我们组织实验教师认真学习国内外教学反思的理论,结合专题业务学习、讲座,为教师们设计了教学反思的表格,内容主要分为“闪光之处,遗憾之处、学生情况、改进设想”等几个方面,这样分项目有针对性地引导教师从不同方面去对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现在,我们根据不同年龄不同业务水平的教师,采取的是分层要求的办法:对于缺乏实践经验的新教师,只要求在教案后面写教学体会;对于有了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则要求表格式与文字论述式相结合;对于有一定教学经验和研究基础的教师则要求以案例剖析为主。通过对课题的研究与探索,我们发现:教学反思,实际上可伴随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其中可以是教学进行中的瞬间反思,并采取相应措施调整教学方案以灵活应对教学中的各种生成情况;也可以是教学之后的回顾反思。相对来讲,教学后的回顾反思因为教师时间上更充裕,所以更为全面、深刻,而且通过文字表述出来的也往往是教学后的回顾反思,因此,这种反思形式是我们的研究重点。对于怎样有效进行教学回顾反思,我们已探索出了适合我校实际的教学反思实施方式,并且正以此来指导我校教学反思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2、运用反思改进教学。

我们鼓励教师坚持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的目的是为了要改进教学,让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师都能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克服不足。为更好地帮助教师们完善自我,我们首先从教学反思运用方式方面对教师进行引导,对于一些个性化问题或教学进行中的即时性反思,我们鼓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探索解决办法或是当场进行教学调整以适应学生需求。对于一些共性问题,我们则通过教学问题及教学反思的收集,由教研组组织教师共同探讨解决办法。对于一些成功之处,则同样在全校推广,带动全体,共同提高。其次,我校还对教师反思运用效果方面采取了一些检测措施。在问题得到发现、解决或是成功经验得到推广之后,我们再由教研组组织人员深入课堂去看现场效果,看看同样的错误是否会重新出现,看看好的做法是否会得到运用。

3、教师的业务素质普遍得到提高。

通过对“有效教学反思模式” 的研究与实验,我校教师的专业素质在各方面都得到了有效提高。首先,随着课题实验的深入开展,我校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教研习惯得到了有效培养。在实践工作中,大多数教师感受到了新课改给自己带来的困惑与压力,面对新教材、新问题,即使是原来经验相当丰富的的教师有时也会显得无所适从,但是,在认真反思自己教学的过程中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于是老师们逐渐认识到了这一工作的重要性,为促使教师持之以恒地进行反思工作,我们还结合课题需要对教学反思工作进行制度化,帮助老师们养成及时反思的习惯。

其次,教师们业务水平提高还直接反映在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上面。2007年我校众多教师在全县“教学能手”比赛中获奖,还有几位教师在市“教坛新星”比赛中获奖。

再次,教师的业务水平发展还表现在教研理论水平提高上,在课题工作的带动下,我校教师一面积极开展各项实践工作,一面认真学习各种先进的理念,并时时注意以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在实践中丰富理论的内涵,两年来,我校教师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案例多次荣获省市县奖。

4、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得到了提高。

随着该项实验工作在我校的有效开展以及教师们业务素质的普遍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两年间,我校的教学质量一直都是稳中有升,在全县全镇的抽考中都名列前茅,在各种学科竞赛中,我校学生多次获得国家级、省、市、县各级奖项。在全县艺术节和运动会上,我校学生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各类征文、书画大赛中我校学生也多次获奖。

八、课题的思考:

经过两年来的努力,“有效教学反思模式的研究”虽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有力推动了我校校本教研及新课程改革的行进步伐,但也在实验过程中暴露了不少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探索它们的解决办法,它们主要表现为:

1、利用教学反思改进教学的力度不够。

虽然在反思中,一部分年青骨干教师的成长日见显著,但我们发现还存在一种这样的现象:能认真上课,也能认真反思,但随着后期工作的接踵而至,前面的反思也就有所淡忘,以致起不到改进后期工作的实效。

2、对学生自我反思能力培养不够。

在实验工作中,我们发现,要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也有必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自己学习行为及学习效果的反思能力,那样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也有利于培养他们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但在实践中,我们这方面做得还不够。

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反思 篇7

随着社会经济与人文主义的飞速发展,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样的社会现实情况促进教育的大范围改革。教育改革要求教师改变以往教学方式, 不再采取灌输式的死板教育形式, 创新教学理念应运而生。创新教学理念对教师与学生都具有重大意义, 无论从知识讲授者还是知识接受者的角度看, 创新教学理念都使学习变得轻松活跃起来, 为我国教育事业增添一抹新的色彩。

创新教学理念不同于传统的创新教学理念, 它能使课堂变得积极主动, 因此, 在历史课堂中运用创新教学理念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能盲目地实施与运用[1]。在此, 笔者就如何创新教学理念, 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成效进行探讨。

1.改变课前热身活动的方式

要使授课变得与众不同, 并且让学生高效地吸收, 就必须改变以往的课前热身活动。例如, 在历史课上, 老师会让同学按照历史课文, 按部就班地从历史事件的起因、时间、人物、事件、作用与意义一直讲下去, 此授课方式无疑会让学生感到课堂枯燥与乏味。如运用情境教学, 可以在课前播放历史故事视频, 展示相关历史图片, 使学生对于历史知识形成更加直观的认识与了解, 减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感, 从而更愿意听教师授课, 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收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如讲解世界近代史当中的鸦片战争时, 可以播放一些历史影料或者相关纪录片《鸦片战争》, 以此解释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以及英国殖民市场的扩张, 等等。

2.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比较严肃, 某些学校要求学生上课手背后, 不许讨论, 认真听教师授课。这自有其道理, 为了维持课堂秩序等。但创新教学不同, 要提高教学成效就必须有相对宽松的课堂氛围, 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配合教师进行历史教学, 才能更好地表现自己, 大胆积极参与。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在每一节历史课上给学生留出五到十分钟的自由讨论时间, 由学生随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互相交流。

所谓创新教学理念, 必然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情境的创设是创新教学理念的重要体现, 情境由教师的创设或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创设[2]。对于不同教学内容, 必须有不同情境相配合, 没有一种情境能适用所有历史课堂。所以教师有责任根据当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创设不同情境。如讲到昭君出塞时, 就可以提问学生如果他们作为王昭君, 是否愿意为了国家利益而远嫁他乡?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使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 便于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灵活运用。

3.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不仅是教师的课堂, 更是学生的课堂。教师作为一名授课者, 要具有引导学生活动的能力。课堂不只是展示教师风采的地方, 而是教师辅助学生展示风采的地方。创新教学理念, 就是要求教师具有这样的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历史表演剧的编排与表演, 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改变对历史课堂的认知, 更能主动积极地记住应该掌握的历史知识, 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 分别减轻了传授与接受的压力。

4.教师授课语言多元化

课堂的趣味性大部分在于教师的引导, 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语调平仄不分, 面无表情, 则学生接受知识的欲望也不会强烈, 自然授课效果不佳。所以, 在运用创新教学理念的过程中, 教师应要求自己运用多元化的语言, 使课堂趣味性升级。例如, 近来流行的咆哮体、甄嬛体等, 都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呈现在初中历史课堂上, 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语言传授课程, 无非是最便捷省力的事半功倍的办法。如说历史悠久、文化氛围浓重的时候, 初中历史教师就可以说:“历史真真是极悠久的, 纷繁的朝代兴替配上浓浓的人文气息, 甚是让人沉醉其中。”以此吸引学生注意力, 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历史学习中。

5.恰当灵活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教育提供了更便捷与丰富的资源。新时代的教师应该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 熟练掌握课堂上所有可能运用到的电子媒体设备。教师还要会运用网络资源为同学搜索和提供各种版本的教学资源, 其中网络上的恶搞片断虽然不正统, 但也能从侧面重现历史片段, 使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 不失为一种便捷的教育方式。

6.课外教学多多益善

只局限于教室内的课堂, 创设再逼真的情境也达不到效果。所以, 若让学生回到历史中, 带领学生参观历史古迹或者有价值的博物馆, 则能让学生在各种感观上感受历史, 还原历史真相,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有助于学习生活中思考问题能力的形成。

结语

本文以创新教学理念, 提高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成效为题, 对我国教师运用创新教学理念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 并根据自己的历史教学经验提出改变课前热身活动的方式、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授课语言的多元化等运用创新教学理念的教学方法, 并结合历史教学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希望广大初中历史教师可以重视创新教学理念的重要作用, 并将其运用于实际教学活动中,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成效。

摘要:为更好地迎合21世纪教育改革, 切实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各项目标与要求, 探索符合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方式,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更积极地运用创新型教学理念进行历史教学。创新教学理念对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与掌握具有重大意义。有助于改善学生的厌学情况, 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学生道德品质与个人情操的完善。

关键词:创新教学理念,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冯通.立足薄弱环节求突破, 创新教育理念提质效——对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现状的几点探究[J].考试周刊, 2010, (51) :157.

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反思 篇8

一、课前反思是优化教学的前提

课前反思又称超前反思,是教师对即将进行的教学实践进行前瞻性预测、拟定计划的反思行为,是教学优化的前提,“反映了人类对教学实践合理性的不断追求”。小学古诗教学法教学着重从两方面加强课前反思优化教学。

1加强教学实践预见性

提高小学古诗教学法课堂教学绩效,学生因素固然重要,但教师课前教学反思能力却决定着整个教学的成败。教师课前教学反思能力强,其教学实践预见性就强,就能对教学内容提前预诊,设计出系统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优化课堂教学。

如,设计“小学古诗教学结构的特点”之教学方案,教师课前须积极反思教学内容、目标及学生情况,采用逐渐分化原则预设4步教学程序:(1)提出问题。设两个学生思考问题:①通过教学见习和模拟课堂教学活动,你认为最优化的小学古诗教学结构应具备什么特点?②请设计一个最优化的小学古诗教学结构案例?(高、中、低学段可任选一个)。(2)解决问题。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方式围绕问题得出结论。(3)验证结论。学生通过“模拟课堂”检验结论。(4)实践反思。学生课后写出教学反思日记。

针对以上预设的4步教学程序,教师本着“应超越常规教学中对课程内容的机械复制,积极对自身的课程与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的教学理念,对教学内容进行预诊,通过统筹归纳小学语文高中低学段古诗教学结构,预设出学生学习最薄弱环节,遵循理论性与应用性相互渗透的原则,结合学科理论知识、学科基础知识以及CAI案例拟定解决方案,设计出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程序,为课堂教学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做到胸有成竹去上课,有的放矢去引导,进一步增强了课前反思意识。

2充分发挥教学目标导向功能

如果教师课前对小学古诗教学法教学持有积极负责、开放发展的态度,就能充分发挥教学目标导向功能,有效将学生教学基本功训练与各种知识基础嵌合,顺利完成后续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如,设计“优化小学古诗教学应着重解决的问题”教学方案,教师课前主动反思教学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以培养基础教育合格师资的目标为导向,预设5步教学程序:(1)理论学习。指导学生自学基本理论;(2)问题提出。针对基本理论提出问题:①优化小学古诗教学的前提是什么?②优化小学古诗教学的核心是什么?③为什么说优化小学古诗教学结构是小学古诗教学优化的关键?④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方法有哪些?(3)观摩CAI案例。学生边思考问题边观摩“CAI案例·教学实录:送孟浩然之广陵”。(4)集体讨论。针对问题启发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围绕“CAI案例·教学实录”进行评价分析。(5)总结述评。教师总结,学生课后写出反思评价报告。

课前,教师对预设的5步教学程序进行反思,客观分析学生主体情况后,围绕培养本科生课堂教学评价能力的目标,找出CAr实录课堂教学案例中的闪光点,预设学生运用已有理论进行课堂教学评价将遇到的学习障碍,拟出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力图使预设教学程序更具科学性,最终达到学生从业后专业技能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课中反思是优化教学的关键

课中反思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的反思行为,是优化教学的关键。小学古诗教学法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教师课中较强的应变能力,会促成教师准确寻找反思切入点,捕捉反思灵感,顺应学生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反思切入点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从实施教学程序的反恩切入

教学程序是教学质量的生命线,小学古诗教学法课堂教学绩效直接取决于教师在课前预设教学程序时能否由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转变。因为,教学程序要科学实施,教师必须要建立科学的教学理念,即以学生为本,教师随时反思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行为,及时检查分析、反馈调节教学程序,保证教学以最佳状态展开,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如,教学“培养小学生理解古诗文的能力”,课前教师以基础理论(①理解诗的字词能力;②理解诗句的能力;③理解诗文结构的能力;④理解诗文表达方法的能力)为基点,预设3步教学程序:(1)理论学习。学生自学基础理论。(2)理论指导。围绕基础理论,请学生自选小学“语文”教材(人教版)一首古诗,针对培养小学生理解古诗能力的目标设计教学方案。(3)理论实践。学生利用“微格”教室模拟教学论证教学方案的可行性并写出教学反思报告。

课堂教学中,教师实施教学程序以“尝试一反思一再尝试”为指针,当观察到学生对“针对培养小学生理解古诗能力的目标设计教学方案”这一教学环节难以深入时,及时反思并调适教学程序,把整体教学设计调整为针对性教学设计,安排学生在如何培养小学生理解古诗的字词句、诗文结构、表达方法等方面能力中任选一项设计教学方案;既帮学生找到深入的切口,也便于教师在“微格”教学中针对性地解疑答惑,使教学朝良性态势稳定运作,增强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教师教学调控能力,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重要渠道。

2从实施教学方法的反思切入

合理实施教学方法是优化教学的关键。在小学古诗教学法教学中实施教学方法不仅要围绕教学目标,而且要把“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落实到位。因此,在小学古诗教学法教学时,教师的教学方法应打破常规模式,围绕“教学理论确立+基础知识渗透+现代教育技术实施+实践反思=教学优化”相互整合的思路,加强对实施教学方法的反思,准确调整教学方法,促进课堂教学优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如,教学“设计提问应注意的问题”,教师课前反思以往学生对“如何精心设计提问”这一难点问题把握不住的现象,设计4步教学程序:(1)确立理论。让学生明确优化小学古诗课堂教学,精心设计提问是关键。(2)提出两个思考问题:①观看“CAI案例·教学实录:望庐山瀑布”后,对教师在实录教学中的课堂提问如何评价分析;②请学生独立选取小学“语文”教材(人教版)一首古诗,设计如何引导小学生理解感悟古诗的课堂提问方案。(3)实践检验。学生利用“微格”教室模拟教学,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4)实践反思。学生写出“综合陛反思学习评价报告书”

三、课后反恩是优化教学的保证

课后反思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后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经验的再反思行为,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当前教学绩效,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它包括反思教学过程的调控、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情况的把握、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内容。

小学古诗教学法课堂教学优化的保证就是教师能否有较强的课后反思能力.使教学理念从感性升华到理陛,从经验上升到规律。实现这种高层次课后反思能力,教师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促进个体发展。

1夯实知识底蕴

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反思 篇9

三年级的语文教学已过半。经过这次期中阶段检测,比较满意的地方是:字词教学比较扎实。虽然字词这块知识点很多,看拼音写词语,近反义词,多音字,形近字比较等,但学生掌握得比较好。主要是知识点的难度不大,学生比较容易记住,能较好的巩固与掌握。在分析中,我们也发现好些不足的地方,其中问题最大的地方就是阅读与作文教学,两者比较阅读教学问题大于作文教学。阅读知识点内容繁多,形式多样,学起来不像字词那么轻松省力了。从试卷来看,卷子上检测的知识已趋向于语言文字的灵活运用,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对“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均衡发展。这次考试中阅读与写作上的失分尤为凸出。造成学生的阅读知识学起来困难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经过分析,我们发现是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与阅读知识所要求的理解能力不统一。

三年级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还是很浅显的,首先:细腻不够。主要体现在近义词的比较运用上。比如,前几个单元检测卷中,给予学生一组意思很接近的近义词语“讨厌、麻烦”,“经历、经过”让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进行选词填空,学生就弄不清楚这些近义词语之间的细微区别,做起来找不到感觉,错误率非常高。又如,在学习了“五颜六色”这个词语,让学生学习用“五光十色”造句,好多学生都用“五光十色”这个词语介绍公园里的花朵上了。这说明他们对“五光十色”个词语理解得没有到位,仅仅停留在颜色多的感悟上,所以,与“五颜六色”这个词语混淆了,其实我们知道“五光十色”不仅仅是颜色多,还有光泽。这些细微的差别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给予关注,要让学生联系语境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特别是对一些近意词语的细微差别仔细辨别与比较,引领学生思维思考得尽可能仔细一些,细腻一些。

第二:条理性不够。一是表现在阅读题中写句训练,这是一种理解与表达的综合训练,有时是要求拓展写一两句话,有时是想象写一两话,我们发现学生写出来的句子质量不高,有的漏字漏词,读不通顺;,有的不知道应该写些什么,无从下手;还有的思考方向是正确的,但句子表达不清楚。所以,看到这样的题目,有些学生已经有心理压力,对自己没有信心,所以,操作时有时态度也不端正,不愿意仔细思考,胡乱写几句了事。这个问题,我们将结合课文进行多样种小练笔训练。像对课文中的铁罐说几句话,夸夸文中的陶罐等等,续写《风筝》等,让学生学会按照要求写话,写具体完整、生动。二是:排列错乱的句子。三年级的排列句子训练已经上升到一个高度,每句话的开头不再有明显的标志,需要学生深入理解每一句话,然后从内容上进行逻辑推理,寻找出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每次考到这种题型时,学生失分率都较高,而且一错最少也有两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还很弱,平时我也经常有针对性地找这方面的练习让学生强化训练,但还是感觉问题很大。错的这部分学生,在订正的时候,虽然老师分析过了,但还需要老师的帮忙才能正确理解,一个人做不出来的。所以,怎么样帮助学生跨过这个门槛,我们也想听听老师们有什么好建议。让学生能在这方面学得好一点。

第三: 审题不够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不会读题目,不知道题目的要求是什么,有的学生读题不够认真,题目没有读完,只看见几个词语就动笔做了。特别是有些题目是很有埋伏的,学生的答题情况几更糟了。记得一次检测中,有这样一个阅读练习:要求学生画出具体写庭院特点的句子。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这个题目很简单,就画了这一篇文章的总起句。包括我自己在批阅卷子的时候,一开始也疏忽了,也觉得应该画文章的总起句,其实,这样做是错的,因为题目是要求找出具体描写庭院特点的句子,里面有“具体”这个词语,所以不应该画总起句,而应该到深入到文章里面去发现,画出具体描写庭院特点的句子,这样的句子有好几句,不是只有一句话。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引领学生学会阅读题目,学习对题目进行咬文嚼字的阅读,让学生学习带着谨慎和研究的心情读题目,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

以上这些薄弱方面都是我今后的教学中要克服的,克服了这些弱项,弱项就能成为教学的增长点,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增长空间。所以,我准备在课堂上,利用课文、以及作业本上的一些阅读短文作引子,训练学生的对字词的理解与感悟,也训练学生对段落逻辑关系的理解与领悟,设计一些专项训练题目,让学生的思维能细腻一些,条理一些,全面一些,深入一些。

关于作文这一块,对于我们老师、家长、学生来说始终是个难点,除了努力写好每一次单元作文,多一些灵活有趣的小练笔,让每一个学生的作文有进步外,在家长会上,我也重点与他们交流了这方面的问题。我对他们说,现在的孩子通过课外书、电视、电脑等方面积累的知识确实比较多,所以我发现让他们写一些编童话故事、写一些想像类的,大部分学生没有问题,有些孩子变得是头头是道。但如果让他们写一些与实际生活有关的事情,由于缺乏实际的经验,体会,就很难写好了。比如写一个游戏大部分学生除了:老鹰捉小鸡,捉迷藏,就觉得没什么好写了。也难怪他们,因为各种原因,他们平时玩的游戏是少之又少。我对家长说,如果平时注重让孩子在家里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那既会培养他们从小独立自主的习惯,还有助于学习,有助于写作文呢。关键还是家校结合,尽量让孩子多一些切身体会,让家长有空多跟孩子聊聊天,多带他们参加一些户外活动等等。作为我们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尽量多开展一些活动。对困难学生更多一点关注,多鼓励,多帮助,多指导,让他们学会写作文。

对于学困生,有的理解上有困难,有的学习习惯不好,也有的态度不端正,不爱学习。这些学生都是我们今后重点关注的对象。我们想:效率在课堂,课堂的一分钟强于课后的五分钟。在课堂上,要多关注他们,让他们多发言,认真听讲,提高他们的听讲效率,对他们的作业多辅导,多一点形式,提高他们的作业效益。对于这部分学生,还要从心理上,给予更多良好的暗示,让他们对自己有信心,对学习有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所以,班级想搞一些 针对他们的竞赛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有机会在班级里获得一些荣誉,使他们能努力学习。

对于中等学生,他们往前跨一步就是优秀学生了,他们的提升空间还是很大的。而且这部分学生中,有一大部分还是很聪明的,可以学得好,可能是贪玩,也可能主观不努力。所以,对这部分学生我还要多展开研究,分析他们的学习增长点,激发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争取把他们开发成为优秀学生。

对于优秀学生,我们也要时刻关注,让他们保持良好的状态,借助这些学生身上良好的学习风气来塑造班级良好的学风,在班级里营造一个良好学习氛围,使班级的学习风气能更好一些。

现阶段初中音标教学研究论文 篇10

首先,音标教学有利于学生读准单词能力的提高。在教学新单词时,教师常常会先范读单词,学生在跟读时,有些为了能记住单词的发音,但又找不到相应的符号来标记,这时他们只得借用汉字来注音。如,‘radio’这个单词,有些学生注为“瑞得”。因此会造成误读,以致在朗读句子与对话时,语音语调生硬,不准确。而若能很好地掌握音标,读不准单词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其次,音标教学有利于学生快速记忆单词能力的提高。很多学生进入初中后,对单词的记忆感到非常吃力,达不到教学的要求。我们现在使用的译林版英语教材词汇量比较大,如果不能根据音节来记忆单词的拼写,学生很难记牢单词。若掌握了音节,记忆单词就变得容易起来了。如,‘en-vironment’这个单词,如果死记硬背的话很难掌握,但如果根据读音分音节背就简单多了:‘environment’。再次,音标教学有利于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学会音标,学生就能读准单词,积累单词、词组及句子,英语学习对他们来说变得简单而有趣。在英语课上和课后学生们也愿意用英语自信地、流利地进行交流,从而学生的听说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最后,音标教学有利于学生预习能力的提高。学程导航模式的教学特别重视预习作业的布置和完成,预习新单词往往就成为预习作业之一,但很多同学都不知道如何下手。但当学生学会了音标,他们可以很主动的自己学习发音和单词的读法,他们的预习能力也大大得到了提高。自己能根据音标学单词也是学生今后自我继续学习英语的前提。

二、音标教学的步骤和方法

上一篇:道教请经范文下一篇:年度述职报告(计划生育局)-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