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商业银行现金管理

2024-07-09

第八章 商业银行现金管理(通用8篇)

第八章 商业银行现金管理 篇1

第八章表外业务

含义:商业银行从事的,按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资产负债总和,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字报酬率的经营活动。

发展的原因:规避资本管制,增加盈利来源 适应金融环境的变化 转移和分散风险 适应客户对银行服务多样化的需要 银行自身拥有的有利条件促使银行发展表外业务 科技进步推动了一会表外业务

银行担保业务:备用信用证 商业信用证

信备用用证的类型:可撤销的。不可撤销的,交易程序:订立合同 申请开证 开证与通知 审核与修改 执行合同 支付和求偿

商业信用证的交易程序:开证人申请开立信用证 开证行开立信用证 通知行通知信用证 审查与修改信用证 交单议付 开证人付款赎单

票据发行便利

是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中期周转性票据发行融资的承诺,属银行的承诺业务。

种类:循环包销便利 可转让的循环包销便利 多元票据发行便利 无包销的票据发行便利 贷款承诺;是银行与借款客户之间达成的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正式契约,银行将在有效承诺期间内,按照双方约定的金额、利率,随时准备应客户的要求向其提供信贷服务,并收取一定的承诺佣金

类型:定期贷款承诺 备用承诺 循环承诺

贷款承诺定价影响因素:借款人的信用状况 借款人与银行的关系 借款人的盈利能力 承诺期限长短 借款人提用资金的可能性

贷款承诺的优点:对借款人的优点 对承诺银行优点

贷款出售类型:更改转让参与

贷款出售的特点:较高的盈利性实现了银行资产的流动性 回避管制

贷款出售的定价:确定出售的本金和利率

表外业务的特点:灵活性大 规模庞大 交易集中 盈亏巨大 透明度低

表外业务的风险:信用风险 市场风险 国家风险 流动性风险 筹资风险 结算风险 操作风险 定价风险 经营风险 信息风险

对表外业务活动的监督:完善报告制度,加强信息披露 依据资信认证,限制市场准入 严格资本管制,避免风险集中

第八章 商业银行现金管理 篇2

81.犬獒效应:让企业在竞争中生存, 困境是造就强者的学校

当年幼的藏犬长出牙齿并能撕咬时, 主人就把它们放到一个没有食物和水的封闭环境里, 让这些幼犬自相撕咬, 最后剩下一只活着的犬, 这只犬称为獒。据说十只犬才能产生一只獒。

我们生活在一个变革的时代。挑战和机遇同在, 竞争是它的最显著特征。竞争是一种刺激, 一种激励, 也意味着新的选择和新的机遇。竞争出生产力, 竞争出战斗力。只有主动迎接竞争的挑战, 我们才能成为强者。

比斯高公司行政主管唐纳·肯杜尔认为:在生意上遇到强劲、精明的竞争对手, 是用钱都买不到的“好事”。在他看来, 竞争乃是重燃斗志, 维持成功的真正力量。“有很多人苟且偷生, 毫无竞争之志, 最后终于白头以终。对于这类人, 我只感到悲哀。打从做生意以来, 我一直很感激生意竞争对手。这些人有的比我强, 有的比我差;但不论其行与不行, 他们虽令我跑得更累, 但也跑得更快。脚踏实地地竞争, 最足以保障一个企业的生存。”

82.零和游戏原理:在竞争与合作中达到双赢

“零和游戏”是指一项游戏中, 游戏者有输有赢, 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 游戏的总成绩永远为零, “零和游戏原理”之所以广受关注, 主要是因为人们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能发现与“零和游戏”类似的局面, 胜利者的光荣后面往往隐藏着失败者的辛酸和苦涩。

20世纪, 人类经历两次世界大战, 经济高速增长、科技进步、全球一体化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零和游戏”观念正逐渐被“双赢”观念所取代。人们开始认识到“利已”不一定要建立在“损人”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合作, 皆大欢喜的结局是可能出现的。

但从“零和游戏”走向“双赢”, 要求各方要有真诚合作的精神和勇气, 在合作中不要耍小聪明, 不要总想占别人的小便宜, 要遵守游戏规则, 否则“双赢”的局面就不可能出现, 最终吃亏的还是合作者自己。

83.快鱼法则:速度决定竞争成败

美国思科公司总裁约翰.伯斯在谈到新经济的规律时说, 现代竞争已“不是大鱼吃小鱼, 而是快的吃慢。”这就是快鱼法则。

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 几乎所有的经营型服务型企业都在用尽全身解数抢占市场、扩大销量。事实上, 市场先机稍纵即逝, 速度就成为了获胜的关键因素之一, 此时市场的成败, 就不能仅仅以“大鱼”、“小鱼”论, 而要看“快”与“慢”了, 形成“快鱼吃慢鱼”的结果。

加拿大将枫叶旗定为国旗的决议在议会通过的第三天, 日本生产的枫叶小国旗和玩具就出现在加拿大市场, 销售异常火爆, 而加拿大的厂商却坐失良机。

其实, 快鱼法则不只体现在市场竞争中, 在企业内部管理中仍然表现出重要性, 即提高工作效率。同样一件事, 第一个人用一小时做好, 第二个人用半小时做好, 那后者就是“快鱼”, 他就能在有效工作时间里做更多的事情, 他就是优胜者。从整体来讲, 如果我们企业的每一个员工, 都有一种“快鱼”的紧迫感, 摒弃丝毫的懈怠和推托态度与行为, 多一些责任, 少一些借口, 最终都能取得骄人的成绩, 我们的企业也就会实现飞速的发展, 获得更大的成功。

84.马太效应:只有第一, 没有第二

《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 交给3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 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 等我回来时, 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 第一个仆人说“主人, 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 我已赚了10锭。”于是, 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你给我的一锭银子, 我已赚了5锭。”于是, 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 你给我的一锭银子, 我一直包在手巾里, 怕丢失, 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 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 说:“凡是少的, 就连他所有的, 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 还要给他, 叫他多多益善。”这就是马太效应的代表格言, 这种穷者越穷, 富者越富的现象被称为“马太效应”。

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 即赢家通吃。

对企业经营发展而言, 马太效应告诉我们, 要想在某一个领域保持优势, 就必须在此领域迅速做大。当你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头羊时, 即便投资回报率相同, 你也能更轻易地获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而若没有实力迅速在某个领域做大, 就要不停地寻找新的发展领域, 才能保证获得较好的回报。

85.生态位法则 (格乌司原理) :寻求差异竞争, 实现错位经营

俄罗斯的生态学家格乌司做了一个试验:把一个名叫双小核草履虫的生物和一种名叫大草履虫的生物, 分别放在两个相同浓度的细菌培养基中, 几天后, 这位中年人发现这两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增长都呈S型曲线。接着, 他把这两种生物又放入同一环境中培养, 并控制一定的食物, 16天后, 培养基中只有双小核草履虫自由地活着, 而大草履虫却消逝得无影无踪。在其培养中, 他没有发现有一种虫子攻击另一种虫子的现象, 也未见两种虫子分泌出什么有害物质, 只发现双小核草履虫在与大草履虫竞争同一食物时增长比较快, 将大草履虫赶出了培养基, 于是中年人又做了相反的一种试验, 他把大草履虫与另一种袋状草履虫放在同一个环境中进行培养, 结果两者都能存活下来, 并且达到一个稳定的平衡水平, 这两种虫子虽然也竞争同一食物, 但袋状草履虫占据食物中不被大草履虫竞争的那一部分。人们把他这种发现称为“生态位现象”。

如果把“生态位”作进一步的解释, 那就是在大自然中, 亲缘关系接近的, 具有同样生活习性或生活方式的物种, 不会在同一地方出现。如果它们在同一区域内出现, 大自然将会用空间把它们各自隔开, 如虎在山上行, 鱼在水中游, 猴在树上跳, 鸟在天上飞;如果它们在同一地方出现, 它们必定利用不同的食物生存, 如虎吃肉, 羊吃草, 蛙吃虫;如果它们需要的是同一种食物, 那么, 它们的寻食时间必定要相互错开, 如狮子是白天出来寻食, 老虎是傍晚出来寻食, 狼是深夜出来寻食…在动物世界里没有两种物种的生态位是完全相同的, 有些物种亲缘关系接近或相似而使生态位部分重叠, 这时就会出现严酷的竞争, 如一山不能容二虎。如果强者进入弱者的生态领域就会出现“龙陷浅滩受虾戏, 虎落平川遭犬欺”的状况;如果弱者进入强者的生态领域中就会出现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状况。因此, 强者只能在自己的生态位上是强者, 弱者也只能在自己的生态位上才能自由生存。

生态位现象对所有生命现象而言是具有普遍性的一般原理, 同样适用于人类, 因为生物所具有的各种属性人类都具有。

每个人都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态位, 即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经验、行业趋势、社会资源等, 确定自己的位置。人们在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时, 往往喜欢从资金、产品、市场来寻找原因, 很少有老板是从生态位的角度来寻找原因的。这里所说的“生态位”。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自己所处的生态环境, 一是自己所需要的生态环境。所谓“生态位环境”, 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为气候、食物、土壤和地形;社会环境为文化、观念、道德、政策等。生态环境影响着一个人的性格, 性格又对人的创业有直接影响。

同时, “生态位法则”, 对我们今天研究企

业的发展战略及竞争谋略也有着很大的作用。

按格乌司原理, 一个物种只有一个生态位, 但并不排斥其他物种的侵占, 如一山不容二虎, 并不是说A山的老虎不能到B山, 老虎饿了哪里都能去, 不过去了就会发生一场生死搏斗, 这种现象在商界叫市场竞争。企业的产品在刚开始进入某个特定市场时, 往往没有竞争对手, 形成原始生态位或竞争前生态位或虚生态位。但是, 只要市场是开放的, 均衡的, 很快就会有其他竞争者大举进入该市场, 形成生态位的部分重叠。如果市场容量极大, 大家尚能暂时相安无事, 但随着市场份额的相对缩小, 竞争就会日趋激烈。企业无论大小强弱, 都要像狮子与羚羊一样训练快速奔跑, 否则你就会被吃掉。

在动物界, 凶猛动物之间, 为了避免因争夺食物而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它们寻找食物的时间都是错开的, 市场竞争也是如此, 如果两个企业同时去争夺同一个市场, 必定会造成“两败俱伤”, 这种“两败俱伤”的结果, 是任何企业都不愿意接受的。虽然市场竞争上客观存在, 但竞争策略总是要遵循这样一条原则:只要有可能, 就得避开竞争对手的制约, 避免双方无谓的争夺, 与竞争对手共同谋求发展, 实现真诚合作, 却能成倍地提高双方效率。美国商界有句名言:“如果你不能战胜对手, 就加入到他们中间去。”现代竞争, 不再是“你死我活”, 而是更高层次的竞争与合作, 现代企业追求的不再是“单赢”, 而是“双赢”和“多赢”。

另一方面, 竞争的各方都乐意利用尚未有对手竞争的资源转移到不与其他物种发生重叠的生态位去, 或尽量在少重叠的生态位中生存发展。错开生态位的主要途径是利用自身的优势形成自己的特点, 各自形成自己的特色, 使自己的生态位不与同行重叠, 在市场得到最大利润。

大自然给每一个或每一群人都提供了一个适应其生长的特殊环境——生态位, 且每一个生态位都具备一定的优势, 也就是说要发现自己的生态位, 这也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认识自我。认识自我, 是实现自我的第一条件。

一个没有能力与大企业抗衡的中小企业, 你就不要去充当老虎的角色, 而甘心当一个猴子, 猴子的优势是灵活。如温州、宁波等地的中小企业, 他们的经营思维是“船小不到大海中去同大船争捕小鱼, 而是在小河里捕大鱼”。因为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 它有反应快、应变能力强的特点, 这正如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所说:“小企业的成功依赖于它在一个小的生态领域中的优先地位。”

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 选准了“生态位”, 干什么都容易成功, 偏离了“生态位”, 干什么都容易失败。纵观成千上万的企业成功与失败的案例, 虽然原因不尽相同, 但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 那就是“生态位”的得失制约着结果, 同样的资本 (包括人力资本和货币资本) , 为什么在此地能成功, 到彼地不能成功;同样的一个平台, 为什么有的人能成功, 有的人不能成功;同样的一个人, 为什么前期能成功, 后期不能成功。这些都是“生态位”在起作用。

可以这么说, 吃老鼠的猫即使成了老虎, 充其量也只能吃狼吃狗, 决不能吃狮子吞大象, 这就是“生态位现象”。

好企业并不是一年能赚几个亿或几十个亿的企业, 而是长盛不衰的企业。自然界检验一个物种成功的尺度, 是看这个物种是否能延缓下去, 而检验一个企业的成功尺度是看这个企业能否生存下来, 能否长久生存下来。做企业不是百米冲刺, 而是马拉松赛跑。衡量企业成功的标准不是强大, 而是生存, 能生存就是最好的企业, 偏离自己的生态位去做强者的企业, 非垮不可。世界上的好企业都是百年不衰的企业。如美国的通用电器公司 (120年) 、可口可乐公司 (115年) 、吉列安全剃刀公司 (100年) 、法国的人头马白兰地酒业公司 (241年) 等。而这些百年不衰的公司往往都是选准了自己的生态位。这些企业既是强者又是适者。强者与适者的结合, 是对自己“生态位”的高度发挥。在动物界, 老虎是强者, 但因为人们的开发, 老虎在慢性饥饿中减少, 而被视为弱者的老鼠, 人们虽然天天灭, 然而还是到处都有, 因为老鼠的生态位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它可以避开老鼠药和人们的棍棒生存。因此, 谁适应大自然创造的法则就可以生存下来, 否则就灭亡。

一个企业成败的原因有很多, “生态位”应该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因为它要求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86.猴子—大象法则:以小胜大, 以弱胜强

大象可以踩死猴子, 但猴子也可以骚扰大象, 使大象遭遇挫折。大象体积越大, 猴子的胜算就越大。大象——规模庞大的公司;猴子——行动灵活的小公司。任何一家公司要想成功, 最重要的是在市场上竞争;要竞争, 必须有市场分析和一套完整的策略。

哈勒尔公司在1967年时凭借买断的“配方409”清洁喷液的批发权, 已占据美国清洁剂5%的市场, 几乎50%的清洁喷液市场。后来, 家用产品之王——宝洁公司开始眼红。它推出了一个叫“新奇”的清洁喷液。哈勒尔的生意遭遇到大的问题——显然, 它不是宝洁的竞争对手。

按照宝洁的习惯做法, 它在创造、命名、包装、试销和促销“新奇”这个产品时, 郑重其事, 声势浩大。在全国展开大笔资金投入的广告攻势。结果在丹佛的试销小组报告:“所向披靡, 大获全胜”, 因此, 宝洁在喜洋洋的气氛下, 信心十足。

哈勒尔感到了恐惧:他得到的信息表明他即将被踢出清洁喷液的市场;他要垮掉:他必须冷静下来, 设置对抗的策略。

哈勒尔决定采取三步:1、扰乱对手的视线;2、打击对手主管人员的信心;3、限制对手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量, 因为销量不佳, 难以抵补已投入的大量资金而撤出这个“新奇”产品项目。

首先, 宝洁在丹佛试销时, 哈勒尔从丹佛撤出自己的“配方409”。当时有两种形式可供选择:第一种, 全部把自己的产品从货架上搬走;第二种, 先中止在丹佛的广告和促销, 然后停止供货, 渐渐使商店无货可补。以上两种撤货形式实际分别是哈勒尔第一步“策略”的二种选择。哈勒尔选择了第二种, 因为如果选择第一种, 很容易让敌人发觉。哈勒尔成功了。宝洁主管人员认为“哈勒尔已不在市场了”。

接着实行第二步。在宝洁“新奇”大面积上市, 正准备开展全国范围内的“席卷攻势”时, 哈勒尔将“配方409”以原来价格的50%倾销, 本来已经飘飘然的宝洁, 此时却感到措手不及。

同时实施第三步, 哈勒尔用广告来大肆广而告之:“优惠期有限!”结果一般的清洁喷液消费者在很短的时间内几乎购买了可用半年以上的“配方409”清洁喷液。——也就是说, 宝洁的“新奇”再好, 甚至即便也跟进降价, 但消费者在半年内也用不着再买此类商品了!

在信心打击下, 产品上市就严重滞销, 宝洁内部开始认为“新奇”是项“错误的产品”, 在议论纷纷中, 不得不撤消了“新奇”的生产销售计划。

第八章 药品经营管理 篇3

一、案例

二、案例

三、案例四 案例一:药店竟出售精神药品,药监局从严查处

【案情简介】近年来,××市一些零售药店为谋取私利,违反规定出售精神药品如舒乐安定等品种,且屡禁屡犯,使得一些群众不经医生处方,购得此类药品并乱服滥用,出现中毒现象。特别是一些中小学生购得药品后单体或群体超剂量服用,出现精神失常,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造成极坏社会影响。

鉴于这一现象越来越严重,××市药监局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全市药品监督部门依法从严查处。一经查实,将按有关规定处以行政处罚,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直至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

【问题与思考】

(1)“药店竟出售精神药品,药监局从严查处”这一标题有何不妥之处?

(2)上述材料中提到的部分零售药店的行为违反了哪些规定?

(3)对上述违规行为的处罚措施包括哪几个方面?

案例二:药店柜台“出租”案

【案情简介】某药监局执法人员在日常检查时发现B药房某柜台内有3箱产品批号为20080203,标示为A公司生产的药品共计300盒,现场药房的店员均未能提供该产品发票以及供货单位的资质材料。药监局遂展开立案调查,药房的负责人称该柜台是“借”给自己的好友王某的,而王某就是A公司的业务员,且保证是正规生产厂家进货不会有任何质量问题。经调查,该柜台的确由王某经营,但双方并未签订任何关于柜台出借(租)的合同,王某也确实为A公司的业务员。王某也声称这批货是A公司直接发货过来的,没有任何质量问题,并提供了生产厂家的资质材料、授权委托书及客户名称为该药房的销售发票。最后据店员透露王某每个月会将一部分经营收入分红给药房负责人。

【问题与思考】

该药房的行为是否属于药店柜台出租行为?应该如何定性并做出处罚? 案例三:中医药公司无证经营

【案情简介】2007年1月,某市药监局执法人员对该市某医药公司进行日常监督检查时,该公司提供了两份《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认证证书》(以下简称GSP证书)。其中一份为旧证书,于2006年10月6日失效,另一份为新证书,是该公司经过

重新认证于2006年12月20日取得的,新旧两份证书之间存在一个时间差,在此期间内该医药公司仍继续经营药品。后经查明,该医药公司在原认证证书有效期届满前向当地药品监管部门提出了GSP重新认证申请,有当地省药监局的《申请GSP重新认证受理通知书》为证,受理时间为2006年9月21日。

【问题与思考】

本案中医药公司无证经营的行为如何定性?是否应当进行处罚?

案例四:拉米夫定片假药案

【案情简介】2006年王先生因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中度)入住医院,经治疗病情好转出院。为巩固疗效,王先生遵医嘱一直服用贺普丁,此后多次复查病情均较稳定。2007年11月8日,王先生从淮安市某大药房购买拉米夫定片(贺普丁)1盒,在服用后感觉身体不适,后因病情复发,不得不于2007年11月17日再次入医院,2008年3月11日出院,支付医疗费3万余元。医院出具说明显示临床考虑此次病情复发与其服用的拉米夫定片是假药有直接关系,服用假药的后果与擅自停药的后果一样,由于停药后乙肝病毒数量迅速增加,致使肝炎复发。王先生向江苏省淮安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了举报,反映其购买的淮安市某大药房出售的拉米夫定片是假药,并提供购药票据。2007年11月16日,淮安药监局对淮安市某大药房进行行政执法检查,封存库存拉米夫定片7盒,并进行检验。2008年1月24日,淮安药监局以药行罚(2007)109号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淮安市某大药房出售的拉米夫定片为假药,并作出相应行政处罚。王先生出院后,找到淮安市某大药房要求其赔偿各项损失,但淮安市某大药房仅同意退还王先生购药费用,而不愿给予其他赔偿。王先生遂于2008年3月21日将该药房诉讼至淮安市清浦区法院。淮安市某大药房在庭审时辩称,其出售的拉米夫定片被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为假药,是被不法团伙掉包所致,该团伙在泰州作案时被破获,大药房实际也是受害者;另外王先生本身就有肝炎病未治愈,且须终身治疗,与大药房出售药品无关。请求法院驳回王先生的诉讼请求。淮安市清浦区法院审理后认为:本案系一起因产品质量所引起的损害赔偿案件。根据医院相关临床证据、购药凭证,法院认定王先生肝炎病复发与淮安市某大药房出售假药行为有因果关系;淮安市某大药房对王先生本次肝炎病复发承担主要责任,王先生因自身疾病因素承担次要责任。对淮安市某大药房认为其出售的拉米夫定片系被不法团伙掉包,因淮安市某大药房未能提供相关证据,故法院不予采信。

【问题与思考】

城市管理学第八章 篇4

第一部分要点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城市化发展阶段和特征,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态势,我国现代城市化发展过程,城市中的农村人口的出路如何;理解城市边缘区与城中村的成因,城乡一体化的意义和发展要点;掌握城市化的概念和内涵,城市边缘区与城中村问题的管理对策。

二、教学内容

本章从城市化的定义、内涵以及衡量指标出发,就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这一现象分析了城市化浪潮的成因以及国际经验表明的城市化进程的一般发展轨迹。第二节总结了我国建国以来的现代城市化发展脉络。第三节提出现阶段城市与乡村发生冲突的关键地带是城市边缘区和城中村,对城市边缘区进行了界定和特征分析,归纳了城市边缘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对策,对城中村进行了概念界定和成因、生命周期、影响的分析,提出了引导城中村城市化的对策。第四节描绘了城乡协调发展的最高境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第二部分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纵观世界历史,一个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也是逐步实现____________的过程。P293

2、后工业社会最大的特点就是大多数劳动者不再从事农业和制造业,而是从事____________。P295

3、在工业化、城市化和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历史进程中,____________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始终是贯穿其中的主线。P301

4、城市化本质上是社会____________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转变的过程,是传统的乡村社会向现代的城市社会演变的自然历史过程。P293

5、管理的理念仍停留在____________层面,导致了城市边缘区管理问题的复杂化和治理难度加大。P304

6、____________是随着多种产业集聚逐渐由乡村形态转变为现代化城市的过渡性社区。P306

7、社区建设的重点是搞好社区____________,解决好与社区居民密切相关的生活服务问题。P307

8、在缺乏政策引导及法规约束的条件下,____________往往是城市建设投资主体追求的唯一目标。P308

9、城乡____________的建立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P318

10、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撤地建市,____________体制在全国广泛推行,这种做法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城乡分割、地市矛盾等过去存在的问题,使中心城市更好地发挥地域中心作用。P300

二、选择题

1、()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P294单选

A 英国B 美国C 德国D 法国

2、一般认为,城市化的影响因素包括()。P294多选

A人口的流动B总人口的增长C技术进步D经济增长

3、()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P294单选

A 科技现代化B信息化C工业化D农业现代化

4、()是城市化的推动力。P295单选

A科技现代化B农业现代化C信息化D工业化

5、()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P295单选

A农业现代化B科技现代化C工业化D 信息化

6、各国城市化进程的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低于(),发展速度比较缓慢。P294单选

A30%B 25%C35%D20%

7、各国城市化进程的中期阶段:城市化水平处于()左右,发展速度很快.P294单选

A 25%~65%B30%~70%C20%~60%D35%~75%

8、各国城市化进程的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高于(),发展速度大为降低,进入平稳阶段。P294单选

A60%B 65%C 75%D70%

9、根据中心城市对城市边缘区的作用程度,城市边缘区可以分为(多选

A外缘区B 郊区C城市影响区D内缘区

10、城中村产生的原因主要有()。P308多选

A 投资主体回避农村居民点以减少建设成本

B 交通轴的效益衰变规律和灰色区的形成C 农民对被动快速城市化的回避

D村镇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控制土地

三、名词解释

1、城市化:P2932、城市边缘区:P3023、城乡一体化:P316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城市化的内涵?P294

2、城市化浪潮的动力系统包括哪些内容?P294

3、城市化的进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P295

P30

3)。

4、简述我国现代城市化发展的脉络。P296

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城市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P300

6、在我国城市化的过程中,城乡之间出现了哪些新的问题?P302

7、城市边缘区的主要特征是什么?P303

8、城市边缘区管理中现存的问题有哪些?P304

9、城市边缘区管理中现存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P304

10、城市边缘区管理的原则是什么?P305

11、城中村的成因是什么?P308

12、城中村对城市建设管理的负面影响有哪些?P310

13、简述城中村的生命周期。P310

14、引导城中村城市化的对策是什么?P311

15、城中村村民不愿意放弃农村户口的原因有哪些?P312

16、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意义是什么?P31 6

17、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要点是什么?P317

第三部分练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城市化

2、服务业

3、城乡之间

4、生产力

5、农村

6、小城镇

7、服务和管理

8、经济效益

9、统一市场。

10、市管县

二、选择题

1、A2、ABCD3、C

4、B5、D6、A7、B8、D9、ACD10、ABCD

三、名词解释

1、城市化是指社会经济关系、人口、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过程。

2、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发展到特定阶段所形成的紧靠城区的一种不连续的地域实体,是处于城乡之间,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经济等要素激烈转换的地带。

3、、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人为协调,达到经济一体化和空间融合的系统最优的状态。

四、简答题

1、城市化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人口向城市的集聚;

(2)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变;

(3)农业产业向非农产业的转变;

(4)农业景观向城市景观的转变;

(5)农民向市民的转变。

2、(1)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

(2)农业现代化是城市化的推动力;

(3)信息化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3、(1)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低于30%,发展速度比较缓慢;

(2)中期阶段:城市化水平处于30%~70%左右,发展速度很快;

(3)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高于70%,发展速度大为降低,进入平稳阶段。

4、(1)城市建设健康发展时期(1949~1957),这是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化水平保持协调发展的较好时期;

(2)城市发展波折时期(1958~1965),这一时期,城市发展出现大起大落;

(3)城市发展停滞时期(1966~1978),在这整个期间,城市建设和发展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4)城市发展恢复正常、城市化进程加快时期(1978年以后),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逐渐转入城市,我国城市发展步入一个健康的、快速发展的时期。

5、(1)地域型市的出现;

(2)市管县体制的广泛推行;

(3)小城镇建设的迅速发展。

6、(1)城市和乡村的空间交界地带——城市边缘区中存在的众多经济、社会问题;

(2)城市中的灰色地带——城中村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

(3)生活工作在城市中的农民工的生存与发展问题。

7、(1)城乡交错的地域综合性;

(2)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复杂性;

(3)功能的双重性,即表现为对城市的依附性和对农村的带动性;

(4)发展演变的动态性和不均衡性。

8、(1)发展建设无序,违法用地、违章建设现象普遍存在;

(2)基础与公共配套设施不完善,生活环境质量较差;

(3)经济收益主要依赖不断升值的土地及物业租赁,利益调控缺乏弹性;

(4)社会治安形势严峻,是刑事犯罪的高发区;

(5)精神文明建设落后,社会文化层次偏低;

(6)流动人口大量聚集,是城市人口管理的“盲区”。

9、(1)城乡二元管理体制造成的双重标准和管理漏洞是根本原因;

(2)管理的理念仍停留在农村层面,导致了问题的复杂化和治理难度加大;

(3)改制与后续管理衔接不够,造成改革不彻底或阻力较大;

(4)在城市化扩展中对城市边缘区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滞后。

10、(1)更新观念,强化大都市整体意识;

(2)加快改制步伐,理顺管理体制,尽快消除“二元结构”,转向一体化发展;

(3)加强统一规划、建设,严格监督管理,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4)推进小城镇建设,实行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双向城市化改造措施;

(5)营造良好的社区生活环境。

11、(1)投资主体回避农村居民点以减少建设成本;

(2)交通轴的效益衰变规律和灰色区的形成;

(3)农民对被动快速城市化的回避;

(4)村镇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控制土地。

12、(1)城市整体环境的恶化;

(2)土地资源的浪费和远期更新成本的增大;

(3)社会问题的滋生。

13、城中村并非永久存续的现象,其发展有自身的阶段性,从形成到消亡要经历四阶段:

(1)聚落形成阶段:传统农村居住聚落,也可称为“前城中村”阶段;

(2)城市边缘区阶段:城乡接触;

(3)城中村阶段:城乡冲突;

(4)城中村瓦解阶段:完全城市化;

经过上述四个阶段,城中村完成了从形成、发展到消失的过程,因此,也称为城中村的四阶段“生命周期”。

14、(1)从发展决策入手,进一步集中城市决策权;

(2)从城中村内在要求入手,启发、鼓励其自身进步;

(3)从体制入手,改革土地、人口与城市管理体制;

(4)从经济入手,将城中村纳入城市经济体系;

(5)从文化入手,针砭城中村弊端,弘扬城乡融合与现代文明;

(6)从法律入手,严肃处理城中村所滋生的违法现象;

(7)从组织人事入手,培养高素质的村镇领导人;

(8)借鉴其他城市处理城乡矛盾的经验。

15、(1)村民教育水平低,即使“农转非”也不能改善他们在城市谋职难的处境;

(2)农村户口可满足村民生育两胎的愿望,即使超生,也无开除公职之忧;

(3)农村户口是参与村镇经济收入分红的条件;

(4)农村户口拥有一定的宅基地配额,村民可建屋收取租金。

16、(1)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二元结构转换的需要;

(2)“分久必合”——城乡复合系统发展的需要;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要。

17、(1)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和“平均化”;

(2)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

(3)城乡统一市场的建立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

第八章 商业银行现金管理 篇5

第一节 班级概述

一、班级的含义 1.班级含义

班级是指为实现教育目的而由学校按学生发展水平所组成的、进行教育教学和学校生活的基层学生组织。

班级是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是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2.班级的教育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社会性以及良好的思想品德。

2)有利于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相互帮助,相互合作,提高效率,培养社会交往能力

3)可以满足学生的尊重需要,情感需要和交往需要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能力

二、班级的特点

1.班集体是一个以学生亚文化为特征的社会群体 2.班集体又是一个以教学为中介的共同活动体系 3.班集体还是一个以直接交往为特征的人际关系系统 4.班集体是一个以集体主义价值为导向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三、班级的历史发展

1.班级授课制起源于16世纪欧洲,兴起于17世纪乌克兰的兄弟会学校(世界上第一家)2.最初都是游离形式的班级授课制,没有形成系统性和科学性,在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后才形成班级授课制的系统化理论。

3.班级在我国兴起的时间是清朝1862年,当时北京京师同文馆是第一家;在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后,才在全国广泛推广。

四、班级的结构

(一)班级教育管理活动主体

班级教育管理者是班级教育管理活动的主体,班级学生是学习活动及自我教育管理活动的主体

(二)班级教育管理环境

班级教育管理环境一般包括班级教育管理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

(三)班级教育管理过程

1.班级教育管理目标:导向性因素 2.班级教育管理内容:实质性因素 3.班级教育管理方法:凭借性因素 4.班级教育管理形式:组织性因素 5.班级教育管理评价:调控性因素 6.班级教育管理氛围:制约性因素

五、班级的功能

1.班集体是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机构

1)班集体是一个集体主义价值导向的规范化组织

2)班集体内还有共青团或少先队组织,这些组织既是对学生进行社会理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又是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重要方式,对学生思想道德的社会化,以及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自我教育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班集体每个学生都来自不同的社区和家庭,拥有各自不同的社会知识,经验背景。

4)班集体内有各自非正式群体

2.班集体是满足学生个体心理需要的场所 3.班集体是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平台

六、班级的发育过程

1.松散的前班集体阶段 2.班集体的形成阶段 3.班集体的成熟阶段

第八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第二节 班级管理

一、班级管理的含义

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管理的主要手段有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二、班级管理的内容

建设培养良好的班集体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工作,也是班主任工作成果的体现 1.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班级管理的主要内容 2.对学生学习的管理

3.对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管理 4.对学生课外活动的管理 5.对学生体育卫生的管理 6.对教室设备的管理

三、班级管理的原则

1.全员激励原则

1)班级管理者公正无私,一视同仁

2)要善于利用适当的班级目标激励所有成员 3)要经常运用各种激励的教育方法 2.自主参与原则

1)管理者要增强民主意识,切实保障学生主人翁的地位和权利

2)必须及时采纳学生的正确意见,接受学生的监督,不搞一言堂,切忌家长作风 3)发展和完善学生的各种组织,逐步扩大班委会等组织的权限

4)努力创造一种民主气氛,为学生行使民主权利提供机会,创造条件 3.教管结合原则

1)管理者应当用科学的道理和正面的事例,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调动起接受教育的内部动力,使他们在思想,品德,学业,生活方面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管理者要引导学生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

① 充分发扬民主,让学生参与制定工作目标,使班级的教育与管理活动变为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使教育与自我教育,管理与自我管理相结合。

② 所制定的规章制度要明确具体,宽严恰当,便于记忆,利于执行,使之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③ 所制定的规章制度要多从积极方面鼓励,避免消极方面限制规范,不应当简单地与“禁令”、“处罚”等划等号。

④ 规章制度一经制定,就要坚决执行,不能随意放松要求。4.通情达理原则

1)动之以情,以情感人 2)晓之以理、3)科学地处理好“情”与“理”的辩证关系 5.平行管理原则

管理者既通过对具体的管理间接地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

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以收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1)要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2)要善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3)要加强个别教育 6.协调一致原则

1)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

2)要做好团队与班委会的协调工作 3)要争取家庭与社会有关方面的配合

四、班级管理的方法

1.班级框架需合理化 2.班级组织功能化 3.常规管理科学化 4.树立典型,全面育人 5.寓管理于各项活动中

6.研究学生,做好学生思想的疏导工作 7.掌握好处理自然群体的尺寸

第八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第三节 班主任

一、班主任的含义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工作的教师,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

二、班主任的角色

1.班主任是班级教师集体的组织者和灵魂

2.班主任是学生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3.班主任是保证各种影响协调一致的协调者 4.班主任是联系班级与班级,班级与学校的纽带

三、班主任的任务

(一)班主任的常规工作

1.了解学生

2.组织培养良好的班集体——中心环节

3.建立学生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 4.个别教育 5.班会活动

班会活动是班主任进行教育活动的重要手段,是培养优良班集体的重要方法,也是养成学生活动能力的基本途径,所以它成为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6.协调各种影响

1)统一科任教师的教育影响 2)统一学校领导的教育影响 3)统一班委会的教育影响 4)统一共青团的教育影响 5)统一家庭的教育影响 6)统一社会的教育影响 7.操行评定

1)定义: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性等方面的小结与评价

2)一般步骤 ① 学生自评 ② 小组评议 ③ 班主任评价 ④ 信息反馈

8.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1)基本情况

2)班级工作的内容,要求和措施 3)本学期主要活动与安排

(二)个别教育工作

1.先进生工作

1)先进生的心理特征:自尊好强,充满自信;强烈的荣誉感;较强的超群愿望与竞争意识

2)先进生的教育

① 严格要求,防止自满 ② 不断激励,弥补挫折 ③ 消除嫉妒,公平竞争 ④ 发挥优势,全班进步 2.后进生工作

1)后进生的心理特征:不适度的自尊心;学习动机不强;意志力薄弱;是非观念模糊 2)后进生的教育——个别教育工作中处于首要地位 ① 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 ② 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③ 树立榜样,增强是非观念 ④ 根据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三)班会活动的组织

1.班会的特征 1)集体性 2)自主性 3)针对性 2.班会的分类 1)常规班会 2)生活班会 3)主题班会 ① 主题报告会 ② 主题汇报会 ③ 主题讨论会

④ 科技小制作成果展评会 ⑤ 主题竞赛 ⑥ 主题晚会

3.主题班会的组织 ① 确定主题 ② 精心准备 ③ 具体实施 ④ 效果深化

四、班主任的职责

1.做好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 2.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3.组织好班集体活动 4.关注学生发展

五、班主任的素质

1.高尚的思想品德素质 2.广博的知识与才能

1)班主任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不但对自己所教的学科内容要熟练精通,还要不断地掌握和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学习和更新已有的专业知识。

2)要具有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有关的教育工作修养

3)要有多方面的才能,要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不断地学习以满足学生的要求。3.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4.良好的沟通和交往能力

第八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补充点

一、班级管理的常用方法

常规管理,平行管理,目标管理,民主管理

二、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1.一定的组织结构 2.明确的共同目标

3.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三、良好班集体的原则

1.民主性原则 2.开放性原则 3.以学生为主体 4.促进学生积极发展

四、学生之间的非正式组织类型

1.积极型 2.娱乐型 3.破坏型

五、如何培养班集体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良好的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

六、如何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1.个别教育工作包括各种类型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2.对先进生的教育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处理好各方面发展的关系

3.转变后进生的工作主要包括:分析落后方面及其原因,根据其特点进行耐心引导,多方配合,因势利导

第八章 商业银行现金管理 篇6

1、培训的概念:培训就是向新员工传授其完成本职工作所必需的相关知识、技能、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过程,是由企业安排的对本企业员工所进行的有计划的步骤的培养和训练。

2、培训的基本内容有哪些?为什么要在这些方面对员工进行培训?

答:培训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即职业技能和职业品质。

职业技能主要包括基本知识技能和专业知识技能。企业应该把培训的重点放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这是因为1)企业对员工业务能力的要求,最终体现在专业知识的技能上2)专业知识和技能,则是在特定企业和特定岗位上才能用得着的知识和技能。接受这类培训的员工,由于所学知识技能的专门化和特殊性,员工对企业会产生更多的认同感和亲和力,不愿意随便离开企业。

职业品质方面主要包括职业态度、责任感、职业道德、职业行为习惯等这些必须和本企业的文化相符合。在现代企业中,员工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已不能是影响工作绩效的唯一重要因素,员工的态度、观念对企业生产力及企业效益的影响日益加强。因此,企业不仅应该要求对员工有良好的职业知识技能,而且有动力做好工作。

3、培训的种类:岗前培训、在岗培训、离岗培训、员工业余自学

1)岗前培训。是指以企业新录用的员工为对象的集中培训。主要目的在于培养新员工对企业的荣誉感和归属意识,促使新员工认同企业提倡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掌握必要的工作技能和基本的工作流程,帮助新员工规划、设计在企业的个人发展。岗前培训要为新员工提供的信息有两个方面:1)由人力资源部提供的信息——企业概况、公司文化、基本政策与制度、工资福利2)由新员工所在部门提供的信息——本部门的功能、工作职责、本部门特有的规定、本部门的环境、介绍部门同事。

2)在岗培训。是指员工在不脱离工作岗位的情况下,由部门经理、业务主管或其他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员工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对员工进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业务传授和指导。

3)离岗培训。是指员工离开实际工作岗位去学习所在岗位的工作技能。

4)员工业余自学。是指员工利用业务时间参加的自费学历教育、自费进修或培训、自费参加职业资格或技术等级考试及培训。

4、培训也是一种学习过程。在理解学习定义中,有几个方面需要注意1)学习包含着变化2)变化应该是相对持久的3)我们的定义关注的是行为4)学习必须包含某种类型的经验

5、三种有关学习的理论: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社会学习理论。

6、员工接受培训是一种学习的过程,要注意学习理论在培训过程中的运用,如果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树立学习的榜样,及时的行为反馈和强化。

7、员工培训的基本程序:第一,培训需求分析,确定企业绩效方面的偏差是否可以通过培训得以矫正;第二,制定培训计划;第三,设计培训课程;第四,培训效果评估。

8、如何进行培训需求分析?

答:培训不能盲目、随意进行,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上。

是否需要进行培训?需要什么时候进行培训?需要在哪些方面对那些员工进行培训?这是培训需求分析要解决的问题。

培训需求分析可以在三个层次上进行,即员工层次、企业层次、战略层次。员工层次只要分析员工个体现在的状况与应有状况的差距,在此基础上确定谁需要接受培训以及接受什么样的培训。企业层次主要通过多企业的目标、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分析准确找出企业存在的问题,并确定培训是不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战略层次的分析,主要集中在企业未来有效运作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

培训要与企业的发展目标和远景规划相吻合,否则,培训就失去了重点和方向。

培训需求分析的几种方法:1)任务分析,主要适用于决定新员工需要哪些培训2)绩效分

析,是要适用于决定先职员工的培训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绩效评估(2)成本分析(3)绩效偏差的原因分析(4)开始解决“不能做”的问题3)前瞻性培训需求分析。除上述方法外,决定培训需求的方法还有:主管的培训建议报告、人事记录、问卷调查、成就测验等。

9、培训计划都包括哪些内容?

答:1)培训计划。这是解决培训谁的问题。第一要考虑培训计划所能容纳的人员数量,第二根据工作性质等因素进行分类,员工培训可以分为新员工培训、一般员工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管理人员培训等,第三尽量选择那些经过培训能大幅度提高工作绩效的人参加培训。2)培训目标。应该是可以衡量的。培训目标指的是在培训结束时,学院应达到的水平和能展示的能力,它描述的是培训的结果。目标应包括两个要素:操作、标准。

3)培训时间。根据培训目标和要求、培训对象的素质水平、上班时间等因素来确定。

4)培训实施机构。从实施机构来看,可以有企业内部培训和企业外部培训两种。

5)培训方法、课程和教材。

6)培训设施。

企业培训管理部门应当按照企业运营周期,制定员工培训计划和分项目培训计划,以便将员工培训纳入企业预算和工作计划,还可以根据企业需求变化随时制定特殊单项计划。

10、现代培训课程设计的基本程序是:在需求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明确课程的具体目标——根据目标的要求,安排课程内容,确定教学模式——组织课程实施者——准备培训教材——选择课程策略,制定课程评价标准——分配时间、安排场地。

11、培训课设计的九要素:目标、内容、教材、实施模式、策略、评价、组织形式、时间、空间。

12、在培训课程设计时,要特别注意的四个问题是什么?

答:1)培训课程的效益和回报2)培训对象的特点3)培训课程的岗位相关性4)最新科学技术手段的发挥

13、培训效果评估,是指在培训过程中受训者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应用于工作的程度。可以通过反应、学习、行为、成果四个指标的评估来衡量培训效果。

14、有效的培训方法是保证培训效果的重要手段。培训的方法多种多样,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研讨法。

15、怎样运用案例分析法进行培训?

第八章 商业银行现金管理 篇7

【教学目地】了接影响厨房产品质量因素,并掌握如何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

【教学重点】影响厨房产品质量因素的内容

【教学难点】如何分析影响厨房产品质量因素

【教学准备】教材、教案、资料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课堂常规教学

【教学课时】2课时

一、厨房生产人为因素:

即厨房员工在厨房生产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厨房产品质量造成影响的主、客观因素。影响厨房员工工作情绪的因素涉及人际关系、领导作风、社会时尚、工作环境、婚姻家庭等。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可能影响其积极性和工作责任心。厨房管理者在生产一线施以现场督导的同时,应多于员工交心,积极激励员工。

二、生产过程的客观自然因素:

厨房产品的质量常常受到佐料质量的影响。除此一些意想不到的或不可抗力因素影响着厨房产品的品质。

三、就餐客人自身因素:

厨房产品质量因就餐客人的不同生理感受、心理作用而产生的不同评价,也就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顾客因素。客人消费与厨房生产的默契配合,是创造、保证厨房产品较高质量的一个重要条件。

四、服务销售附加因素:

服务员的服务技巧、处事应变能力,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菜肴的质量。加强菜肴生产和服务及厨房与餐厅的沟通与配合,确保出品畅达、及时,对保证和提高菜点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客人对菜肴价格的衡量,即物有所值与否,同样构成厨房产品质量的不同影响。

课堂总结:本次课讲解了影响厨房产品质量的主要四大因素,需要掌握并能在实际管理中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得到解决的办法。

作业布置:

第八章 民间歌谣 篇8

第一节 歌谣的界定与分类

一、歌谣的界定

歌谣是篇幅短小、以抒情为主的民间诗歌的总称。实际上它包括“民歌”和“民谣”两部分。《诗经·魏风·园有桃》:“心之忧矣,我歌且谣。”可见古人是把歌和谣分别看待的。《毛传》注曰:“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即配合乐曲来唱的叫“民歌”,不配乐曲自由咏诵的叫“民谣”。因为要合乐歌唱,民歌的字句结构及其节奏韵律须严守一定的规格。民谣的语言形式则比较灵活自由,但也有一定的节奏韵律感,便于琅琅上口。民歌的曲调属于音乐学研究的对象,在民间文艺学中,通常讲民歌的歌词部分和民谣合起来称为民间歌谣。

二、歌谣的分类

中国歌谣内容广泛,品类繁多,在编纂《中国歌谣集成》时,将它们分为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历史传说歌、儿歌等。

1、劳动歌

包括各种号子(船夫号子、搬运工人的装卸号子等)、田歌、矿工歌、伐木歌、采茶歌等所有直接反映劳动生活或协调劳动节奏的民歌。劳动歌起源很早,至今仍有不少伴随民众的劳动生产活动留存下来。

2、时政歌

劳动人民有感于切身政治状况而创作的歌谣,它鲜明地反映出各个时代社会政治的面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在旧时代,人们常借歌谣表示对社会政治的褒贬美刺。

3、仪式歌

伴随宗教仪式、节日庆典和婚丧礼仪等吟唱的歌谣。有的论著把它分为诀术歌、节令歌、礼俗歌和祀典歌四种。其中礼俗歌在民间最为流行,如出嫁歌、婚礼歌、孝歌或丧歌、起屋上梁歌等。

4、生活歌

广泛反映人民群众日常劳动生活和家庭生活的歌谣,从不同侧面表现各行各业、各种不同遭遇的劳动人民的生活。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农民生活歌、妇女生活歌、工匠生活歌等。

5、情歌

反映劳动人民爱情生活的歌谣。它对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各个阶段、各个侧面,如初识、试探、互相赞美、热恋、离别相思、对封建婚姻制度的反抗等,均有生动的反映。在爱情生活比较自由的少数民族地区,情歌尤为发达,不仅数量巨大,而且艺术性高,往往是歌谣中的精品。

6、历史传说歌

民歌中有一类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内容的歌谣,是民众历史知识和历史观念的的集体表达。这类歌谣统称为历史传说歌。以前,民众中少有识文断字者,因而就谈不上从书本文献获得历史知识。但是,这并不是说他们没有自己的历史知识和历史认知观念。只不过他们的历史知识以及表达历史认知的途径与文人不同而已。民间文学中的大部分体裁都是他们掌握历史知识的途径,历史传说歌就是如此。

7、儿歌

儿歌是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所创作,符合儿童理解能力、生活经验、心理特点和欣赏趣味,在儿童中长期流传的歌谣。儿歌这个概念,是五四以后歌谣学运动时期才提出来的。在我国古代,儿歌被称为“童谣”、“孺子歌”、“小儿语”等。其中童谣使用最为普遍。古时的童谣包括儿童自己创作的歌谣、成人创作专供儿童吟诵的歌谣,以及各个时代产生的表达人民政治态度和呼声的短歌。现在的儿歌则是专指儿童歌谣。

儿歌可以分为游戏儿歌、教诲儿歌、绕口令等。以上七类,是着重按歌谣的内容并结合它们的某些特殊功能来划分的。歌谣的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按照时代,可以分为古代歌谣、近代歌谣、现代歌谣、新民歌等;按照歌唱者职业,可以分为田歌、樵歌、牧歌、渔歌、采茶歌、夯歌等;另外还可以按照民族、地区、语言、格调等进行划分。朱自清在《中国歌谣》一书中,就集结了十五种分类方法。我们可以根据研究的需要,灵活分类。

第二节 民间歌谣的特征

中国民间歌谣不仅数量巨大,品类繁多,而且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意真切,坦露心声

历史上盛赞民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真切自然、感人肺腑的学人不乏其人。如明代李开先就说:“如十五国风,出诸里巷妇女之口者,情词婉曲,自非后世诗人墨客操觚染翰,刻骨流血所能及者,以其真也”。【见浦泉、群明编《明清民歌选》甲集,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第1页】另一位明代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也认为山歌最可贵之处在于其情真:“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见浦泉、群明编《明清民歌选》甲集,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第105页】清代大诗人黄遵宪将民歌比作“天籁”,他写道:“十五国风妙绝古今,正以妇人女子矢口而成,使学士大夫操笔为之,反不能尔,以人籁易为,天籁难学也。”【见吴超《中国民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第118页】天籁就是民歌的情真。

很多山歌本身也道出了这个特点:

哥一声来妹一声,好比先生教学生,先生教学还有本,山歌无本句句真。(苗族)

山曲儿好比没梁子斗,甚会儿想唱甚会儿有。心里有甚就唱甚,山曲儿句句都是真。(内蒙)

裁衣要从衣襟起,唱歌要从心里来。(四川)

【见吴超《中国民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第119页】

二、格调优美,形式多样

我国许多民族在诗歌艺术方面都有自己的创造,民间歌谣的形式和风格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仅就人们较为熟悉的,便有四句头、五句子、十字调、信天游、爬山调、花儿、乱山歌、藏族的“鲁体”和“谐体”、壮族的“欢”等多种格调。既有字句结构整齐划一,也有长短不齐的;既有节奏韵律十分谨严,也有相当活泼自由的;有的以固定的结构形式体现出自己节奏韵律的特点,有的则按对称的方式灵活变换字句结构,造成诗的旋律;有的适于抒情,有的适于叙事。它们往往渊源久远,在劳动人民口头上,又适应生活内容同语言的发展而有所创新,从而成为我国各族劳动人民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美学趣味和诗歌传统的生动反映。

三、运用多种方法抒情叙事,意境优美生动

歌谣的传统手法为赋比兴,劳动人民巧妙地运用这些手法,借以抒情或叙事,从而使歌谣具有很强的概括力和艺术感染力。

赋即“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物”,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表达微妙的内心情感,在民歌中运用很广泛。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民间歌手创作民歌或用赋、比、兴中的一种,或将两种甚至三种表现手法在同一首民歌中结合运用,创造出情景交融、饱含诗情画意的优美意境。

下面举一些典型优美的例子:

小小鲤鱼紫红腮,下水游到上水来,游过千张金丝网,游过万座钓鱼台,情哥钓我我上来。

送妹送到小桥头,手扶栏杆望水流,桥下河水长流去,小妹一去不回头。

风吹云动天不动,水推船流岸不流,刀切藕断丝不断,我俩结交永不丢。

第三节 民间歌谣的价值、传承及研究

一、歌谣的价值

民间歌谣是“我国各族人民以自己的艺术天才和集体智慧创造出来的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财富”,具有重要的价值。就其社会实用价值而言,歌谣直接介入劳动生产、爱情婚姻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民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一部反映社会生活的“小百科全书”,它们对现代人文学科乃至自然科学所具有的研究价值也就不言而喻了。在文学史上,民间歌谣曾给历代文人诗歌以巨大的影响。《歌谣周刊》在发刊词中,概述歌谣研究会搜集歌谣的目的除了作为学术资料“以备专门的研究”之外,另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引起将来的民族的诗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大力号召采录民歌,也是着眼于推进新诗的民族化与群众化,他在给陈毅谈诗的那封信中就明确指出:“将来趋势,很可能从民歌中吸引养料和形式,发展成为一套吸引广大读者的新体诗歌。”【《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第608页】

二、歌谣的传承

民间歌谣是一种口耳相传的语言艺术,正如一首广西民歌所唱的:“唱歌不是人发癫,也是古人代代传,山歌好比长江水,不是才流这两年。”歌谣的传承不同于传说、故事,有其独特的方式和传统。歌谣的传承“主要是靠传统歌圩的拥载,世代歌师的传扬和宗教活动等方式寄存的。”

歌圩是青年男女定期聚会的歌唱活动,也称歌节,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名称,如壮族的三月三歌圩,瑶族的“盘王节”,仫佬族的“走坡”,京族的“唱哼节”,彝族的“跳弓节”等。歌圩为歌谣的传承、发展、提炼提供了空间和舞台。

每一代人的歌唱活动中,都会涌现出一批智慧和歌才超群的歌手、歌师、歌王,他们在歌咏文化的滋养下成长并脱颖而出,成为歌谣传承的中流砥柱。同时他们也以自己的才华,在歌谣创作实践中,丰富了歌咏文化。

借助宗教活动寄存的,主要是一些古歌。壮族的许多古歌就是寄存在师公唱本中得以代代相传。这些古歌在后来则从宗教活动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山歌唱本。

三、歌谣的研究

歌谣学在我国有深厚的基础。我国现代民间文艺学史就是从“五四”时期出版《歌谣周刊》、搜集和研究民间歌谣开始的。钟敬文选编的《歌谣论集》,朱自清所著《中国歌谣》(据在清华大学授课讲义整理而成),胡怀琛的《中国民歌研究》,是我国早期歌谣研究的成果。

上一篇:爱一个人名言下一篇:iphone发展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