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体会(精选8篇)
教师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体会 篇1
教师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的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它是我们党对长期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的全局。抓住曹妃甸开发及冀东油田增产扩能大好历史机遇,关注学生,关心学生,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关注学生主体。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和主体的,学生被动地接受的“灌输式”的“听话”的教育。因此,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所谓“主体性”是指学生受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主体性的确立,必须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首先,师生在人格上要互敬互爱。尊师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关于师生关系的一种描述,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因为这是单向的要求,师生之间应该互相尊敬,互相爱护。其次,师生在教学中要民主平等。常言道“尊其师,则信其道”,师生之间的互敬互爱体现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快乐友爱的享受,充分发扬教学民主,积极营造一种具有真诚、热爱、理解为特征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自由表达,自由参与,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存在和价值。另外,老师还可通过表扬、激励等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其主体意识。教育要以人为本,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才是教育的本质和核心。
二、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凸显人的整体素质。
学生综合评定考核是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保证教育活动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手段。既要重视考试考核,也要重视技能考核,兼顾德育、体育等多方面素质的综合考核,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克服普通学校以考试成绩为目标的考核方式,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包括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交际能力等,做好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待人热情、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心理素质。总之,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应从德育、智育、体育等多个方面量化考核,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三、加强创新素质的培养,使人的发展可持续。
在今天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就个人的发展来说,卓越的创新能力充分体现了一个人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和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这样的人能够勇敢地面对困难,在激烈的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从而一步步地完善自己。普通学校的学生如此,职业学校的学生更应在专业素质上有所提高。
这样,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时期,教师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创新素质的培养和训练:
首先,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人们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
其次,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
再次,创新技能的培养,这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是一个具体的能力训练过程。最后,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创新情感包括远大的理想、坚强的信念以及强烈的创新激情等,创新人格则包括勇敢、幽默感、独立性强、有恒心等。以上几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意识是前提,思维是基础,能力是关键,情感是动力,人格是保证。他们相互作用,才能培养出创新素质的人才。从而,形成社会合力,共创素质教育的和谐环境。
教师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体会 篇2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体现到高校的学生工作中, 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 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优质服务。学生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体, 要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凸显出来, 按照学生人才成长的规律和成才的需要, 来配置学校的教育资源, 优化教学元素, 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创造更为优良的教学环境和有效的教育平台。
1 高职教育面临的新形势以及挑战
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建校时间短, 家底薄, 教师责任大, 教学任务较为繁重。一方面高等教育大众化导致高职院校的入学新生素质层次下降且复杂化, 学生文化基础知识薄弱, 学习动力不足, 对自身的潜力, 自我实现意识的认识不够。另一方面, 高职教育是理论教育与实习实训并重对教师能力要求高。要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需要高职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高职教师是否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 关系到高职教育的质量和学生的成长。
面对飞速发展, 日新月异的世界形势, 高职教育也应脱离以前那种以理论教育为只要目的的教育模式, 而是应该时刻关注社会发展需求, 培养具备高素质的人才, 例如职业道德素质, 专业能力素质, 自我学习, 自我发展的能力等。随着科学的发展, 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才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大, 但是对人才的质量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这对高职教育的教师队伍就有了更高, 更严格的职业要求。因为大多数高职教师缺乏实际的实践经验, 他们对本专业的理解仅限于教科书式的理解, 很难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到本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因此高职教育首先要培育出一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是重中之重, 其次对于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 这就要求我们学习科学发展观, 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对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并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 随时做到以学生为本, 保证教育工作的全面、协调, 可持续发展。
2 科学发展观在教学工作中的主要体现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理念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有着以人为本这样价值取向的内在要求, 放到高职教学工作中, 就是要以学生为本, 并且还要满足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需要。
以学生文本, 就要在学校里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同的学生起点、经济条件、家庭背景不甚相同, 同样他们的成长经历和环境痕迹也不相同, 这就要求我们高职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 因材施教, 按照每个学生的人才成长规律和成长需要, 来优化教学元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要放宽思路, 不局限于学生的知识教育, 而是要发展学生应具有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各种综合素质, 如:素养, 动手能力, 创新意识等等。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随时注意学生的思想工作, 尽量全面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所需要学习的知识等。例如:很多学生对目前所学专业不了解, 不知道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将来是如何在工作中运用, 那么作为教师, 有义务给学生解释所讲课程在实践工作中的运用。另外还可以激发学生多学习相关专业的知识, 相互借鉴研究, 便于学生在将来尽快适应社会的多元性。高职教师的角色性质决定了工作任务并不是单纯的讲授理论知识, 而是要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实际工作环境, 让学生在毕业后尽快进入工作状态, 尽快的成为一个具有高等理论知识的社会劳动者。因此结合科学发展观的理念,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职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所必须掌握的教学理念。
3 高职教师的自我实践科学发展观
作为一名教师要在工作中要始终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 坚持以学生为本, 教学为学生服务, 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要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 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政治水平、文化水平和专业水平, 不断的把新方法新知识引入到教学过程中, 同时在教学中爱护学生, 尊重学生, 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体验美好, 体验崇高, 体验成功, 体验快乐, 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鲜明的价值判断、丰富的思想体系, 推进教育创新, 使教学过程成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在生活上关心学生,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就业观和择业观。
当然, 在我院的教学工作中, 作为教师还应该结合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的加强各种专业技能的培训, 要让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时是一位工作上手快、专业技能高、有良好人际关系的高综合素质人才。
我想, 在以后的工作我会将可持续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当作是对教学工作总要求, 去不断地学习和创新, 把更多的学生培养成能适应社会的高技能型、高素质型人才。
总之, 高职教育的发展, 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是关键。高职教师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高度的责任感, 精益求精, 向科学要高度, 向史学要深度, 向前沿要新度, 向相邻学科要广度, 向本身学科要精度, 向教科研要知名度, 不断增加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的自觉性并使之向科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高职学院也应以科学发展观为知道, 统筹规划, 综合资源, 创造条件, 促使教师队伍职业素质整体化提升和协调发展, 从而促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促进高职发展的重要思想。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正面临着新形势和新的机遇, 而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这一传播知识和发展新的教育理念的重要角色, 就迫切要求我们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辩证地认识和正确处理高职院校发展规模、方向, 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 把握发展的速度和趋势。同时, 用科学发展观促进可持续发展, 为高等职业教育自身拓展广阔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当前, 我国的高教事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对高教科研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教科研工作, 深入总结我省高教改革发展的经验与规律, 认清当前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 努力探索解决制约高教发展的障碍, 切实解决高校师生普遍关心的问题, 把高教科研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乌申斯基曾说过:如果我们把我们的健康信托给医生, 那么我们就要把我们子女的道德和心智信托给教育者, 把子女们的灵魂, 同时也把我们祖国的未来信托给他们。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洪玲.践行科学发展观, 促进高职教师提高职业素质.2009年4月22日.
高职院校教师的科学发展观学习 篇3
乌申斯基曾说过:如果我们把我们的健康信托给医生,那么我们就要把我们子女的道德和心智信托给教育者,把子女们的灵魂,同时也把我们祖国的未来信托给他们。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0引言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体现到高校的学生工作中,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优质服务。学生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体,要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凸显出来,按照学生人才成长的规律和成才的需要,来配置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化教学元素,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创造更为优良的教学环境和有效的教育平台。
1高职教育面临的新形势以及挑战
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建校时间短,家底薄,教师责任大,教学任务较为繁重。一方面高等教育大众化导致高职院校的入学新生素质层次下降且复杂化,学生文化基础知识薄弱,学习动力不足,对自身的潜力,自我实现意识的认识不够。另一方面,高职教育是理论教育与实习实训并重对教师能力要求高。要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需要高职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高职教师是否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关系到高职教育的质量和学生的成长。
面对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世界形势,高职教育也应脱离以前那种以理论教育为只要目的的教育模式,而是应该时刻关注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具备高素质的人才,例如职业道德素质,专业能力素质,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等。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才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大,但是对人才的质量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这对高职教育的教师队伍就有了更高,更严格的职业要求。因为大多数高职教师缺乏实际的实践经验,他们对本专业的理解仅限于教科书式的理解,很难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到本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因此高职教育首先要培育出一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是重中之重,其次对于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学习科学发展观,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对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并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随时做到以学生为本,保证教育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科学发展观在教学工作中的主要体现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理念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以人为本这样价值取向的内在要求,放到高职教学工作中,就是要以学生为本,并且还要满足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需要。
以学生文本,就要在学校里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同的学生起点、经济条件、家庭背景不甚相同,同样他们的成长经历和环境痕迹也不相同,这就要求我们高职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按照每个学生的人才成长规律和成长需要,来优化教学元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要放宽思路,不局限于学生的知识教育,而是要发展学生应具有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各种综合素质,如:素养,动手能力,创新意识等等。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随时注意学生的思想工作,尽量全面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所需要学习的知识等。例如:很多学生对目前所学专业不了解,不知道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将来是如何在工作中运用,那么作为教师,有义务给学生解释所讲课程在实践工作中的运用。另外还可以激发学生多学习相关专业的知识,相互借鉴研究,便于学生在将来尽快适应社会的多元性。高职教师的角色性质决定了工作任务并不是单纯的讲授理论知识,而是要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实际工作环境,让学生在毕业后尽快进入工作状态,尽快的成为一个具有高等理论知识的社会劳动者。因此结合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职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所必须掌握的教学理念。
3高职教师的自我实践科学发展观
作为一名教师要在工作中要始终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坚持以学生为本,教学为学生服务,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要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政治水平、文化水平和专业水平,不断的把新方法新知识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同时在教学中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体验美好,体验崇高,体验成功,体验快乐,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鲜明的价值判断、丰富的思想体系,推进教育创新,使教学过程成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在生活上关心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就业观和择业观。
当然,在我院的教学工作中,作为教师还应该结合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加强各种专业技能的培训,要让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时是一位工作上手快、专业技能高、有良好人际关系的高综合素质人才。
我想,在以后的工作我会将可持续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当作是对教学工作总要求,去不断地学习和创新,把更多的学生培养成能适应社会的高技能型、高素质型人才。
中学教师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 篇4
通过学习,我深刻地感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坚持科学发展观已成为我们的重大国策,我就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收获,谈以下几点体会。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我们要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关心群众安危冷暖,着力解决好关系他们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要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使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收入群体的人们,都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过上小康生活,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纠正一些地方和领域出现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的价值;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的观念。我们必须在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基础上,来统筹各方面,促进全面发展。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注重以人为本,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做好了、做扎实了,我们就能凝聚起齐心协力战胜困难、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3、制度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重心。从根本上说,树立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是体制、制度问题。科学发展观同时也是科学的改革观。因此问题不仅在于我们“要”以人为本,“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必须着眼于“怎样”实现这一要求。这就要靠体制改革,制度创新。但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在诸多方面的不完善,因此根本的解决之道在于按“五个统筹”的发展要求来深化改革,致力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4、“五个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中国的经济的发展, 实现中国经济的振兴,并让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上一个新的台阶, 这五个统筹的实质,就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思想,同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有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内涵,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科学人才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前提。树立科学人才观,对于推动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努力开创新时期的用人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千秋大业,关键在人”、“历览古今兴衰事、成败得失在用人”。人才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创造者和传播者。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单位要腾飞,都离不开人才工作的发展。以科学人才观的要求确立新的人才标准,就是要在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下,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身份,做到不拘一格选人才。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为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强、业务优秀、廉洁干事,为党的宗旨去坚强奋斗的干部队伍做好组织和政治保障。
对于负责公司人力资源的人事部门来说,学习和落实科学人才观,就是要把科学人才观作为衡量工作成败的标准,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不断完善,努力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形成一个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我公司随着发展,人才出现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工程投标及施工的要求,如何招聘人才,培养人才,合理使用人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此,公司做好人才工作任重道远。用科学人才观指导我公司的人事工作,就是要紧紧围绕公司的工程施工的中心工作,认真履行部门工作职责,做好人才的考核选拔工作,营造公司干部职工努力学习的良好氛围,加强公司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设;要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标准和要求,结合我公司的具体实际,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形成富有生机与活力,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制度;要加强公司人事干部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思想素质、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事干部队伍,努力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要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认认真真完成工作任务。从做人、做事,当好人民公仆三个方面做起:
一是真心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础,没有一个好的人格品质,不论从事哪个行业,都将失去起码的条件。我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这样,我们做人才会有充足的“底气”,做事才硬气。
二是精心做事。我们要树立起“群众所需无小事”的思想,哪怕是一点小事,我们都要以和蔼的态度认真对待,因此,我们要立足本职,努力完成工作任务。
三是当好人民公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德莫过于爱民,行莫过于利民”,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群众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
社会要进步,教育要发展,都离不开科学的发展观。这就要求我们要紧密结合新时期下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加强自身建设,落实岗位职责,转变观念,拓宽思路,不断创新,在领导的支持和同志们配合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教育工作。
党员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理解和运用
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我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迫切需要,对我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科学发展三年规划”,把我区建设成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和中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文。作为一名入党多年的老党员,我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对如何运用科学发展指导工作实践进行了认真的思考。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正确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科学发展观通常是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1)以人为本的发展观;(2)全面发展观;(3)协调发展观;(4)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如何理解这一内涵?
(一)科学发展是一种理论信仰。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创业难,守业更难;发展难,科学发展更难。当前,我国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只有坚持科学发展,才能解决我们前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认识的深度、思想的高度,决定实践的力度。没有对科学发展观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的准确把握,没有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精神实质的深刻认识,没有对科学发展观重大意义、根本要求的透彻领悟,就不可能有对科学发展观的坚定信仰,就不可能有忠实执行科学发展观的自觉行动。
(二)科学发展是一种执政理念。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略,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重要保障。科学发展观阐明我们党执政的核心理念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坚持保障人民权益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致性,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领导干部忠实践行科学发展观应有的价值取向。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能够推动科学发展的事情就全力以赴地去做,不符合的就毫不迟疑地改正,真正使促进发展的各项工作都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的检验。
(三)科学发展是一种能力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实践创新的伟大成果,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作为科学发展的引领者、正确思路的决策者、实践行为的示范者,领导干部要真正担当起领导科学发展的责任,就必须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进一步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做好商品价格管理工作
自治区发改委确定物价部门学习运用科学发展观主题“稳物价、强监管、重民生、促发展”,作为商品价格的管理部门和具体执行者,我认为应该科学的运用价格政策和价格杠杆,为我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不能就价格论价格。出台价格政策,一方面要考虑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另一方面要注意保持社会的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在兼顾国家和企业利益的同时,更要关注民生价格问题,要充分考虑老百姓,特别是低收群体的承受能力。在具体工作中,应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依法治价,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们必须增强法制意识,严格按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定和调整价格政策,坚决查处价格违法行为,整治乱涨价、乱收费的现象,创造良好的价格环境,保证我区实践科学发展观价格工作依法开展。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着力抓好价格管理的重点工作。
1、电价政策方面。针对广西水电这一清洁、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占较大比重的有利条件,要通过丰枯电价和峰谷电价政策,尽可能地使用水电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要认真贯彻火电企业脱硫电价的政策,减少二氧化硫排放,尽可能减少我区的环境污染;要认真贯彻国家的差别电价政策,把投入产业比不高低效能高污染企业通过价格杠杆予以淘汰。
2、水价政策方面。逐步提高水价和水资源费,节约用好水资源,全面开征污水处理费,明确各地污水处理费的征收不再召开价格听证会,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鼓励污水处理率高的市县将污水处理费标准提前调整到位;对自备水源的单位全面强制征收污水处理费。进一步完善农业用水的价格机制和政策,促进农业的健康发展。
3、糖料蔗价格政策方面。继续改革完善蔗糖价格挂钩联动、二次结算政策,调整联动系数、首付价水平、以及优良品种加价水平,促进广西蔗糖有效控制面积、集约化生产,保证制糖产业健康发展,继续保持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政府增税“三赢”局面。
4、中小学教材价格政策方面。为配合政府采购教材的改革,统一了教辅作价原则,再次降低教辅价格,逐步缩小了教材与教辅价格差距。统一区内、区外教材的定价原则和水平,确保公平竞争,确保不断减轻学生负担。
5、药品价格政策方面。加强药品价格管理,减轻人民群众的医药费用负担。全面清理列入广西政府定价药品目录及广西医保目录的药品价格;严格按差比价规则核定国家定价药品代表品外的其他品规价格;进一步加强对政府集中采购药品价格的管理,从严格核定集中采购药品采购零售价格。配合我区药品网上竞价采购和农村医疗体制改革,从严从低核定常用药品价格,减轻病患者负担。
(三)转变工作作风,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严格按照“三项制度”的规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职能,推行公开承诺,言必行、行必果、取信于民;规范政府价格决策听证行为,提高政府价格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促进政府价格决策的民主化和规范化;深入调查研究,重点分析影响我们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价格政策,主动做好价格服务工作,着力推进价格服务进万家工作。
(四)提高干部素质,保证实践科学发展观力量。加强全体物价干部政治思想和业务学习,认真学习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实践科学发展
观的有关规定,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更新观念,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业务素质,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和办事能力,在价格管理工作人手紧、工作繁重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积极性,整合社会性力量,强化价格管理工作,不断提高价格管理水平。
(五)认真做好价格政策的宣传工作。价格政策是宏观调控、微观管理手段之一,对于我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工作尤为重要,它会影响各行各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我们必须让社会全面了解我们实践科学发展的主题:稳物价、强监管、重民生、促发展;让我们制定、调整的价格政策得到政府的支持和群众理解;让我们的价格政策更好地体现科学发展观。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五个结合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一项重大任务。笔者以为,要想把科学发展观领会好、学习好、落实好、贯彻好,应搞好“五个结合”:
一是理论学习与指导实践相结合。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为我们观察、分析、解决现阶段中国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理论工作,而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就是要通过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使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当前,我们要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全党同志都应全面系统地学习科学发展观,切实领会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着力掌握其人民性、科学性、创造性、针对性、前瞻性等重要特性,在弄懂弄通上狠下功夫,不断增强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密切联系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要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抓紧研究解决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抓紧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迫切问题,抓紧研究解决党的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
二是解放思想与科学发展相结合。科学发展观是解放思想的产物,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首要任务是解放思想,根本方法也是解放思想。只有把解放思想贯彻始终,实现科学发展才有根基,才有保障。我们要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始终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坚决消除阻碍科学发展的思想意识,坚决冲破阻碍科学发展的思维定势,坚持把解放思想贯穿于科学发展的全过程。没有思想的解放,就没有认识的升华,就不能凝聚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实践证明,解放思想是扫除思想障碍、引领科学发展的重要法宝。而科学发展的实践又反作用于思想解放,为继续解放思想提供理论遵循,拓展思路,指引方向。解放思想必须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把握科学发展的取向,紧扣科学发展的主题。离开了科学发展的内核,解放思想就会失去目标,甚至偏离方向、误入歧途。科学发展赋予解放思想崭新的内涵,推动解放思想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延伸,从而为解放思想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解放思想与科学发展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只有坚持两者的辩证统一,在解放思想过程中谋求科学发展,在科学发展实践中推动解放思想,才能不断开拓解放思想的新境界、实现科学发展的新跨越。
三是运用理论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科学发展观是有关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的事业,我们在前进中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新情况新课题,还要应对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和挑战。因此,我们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继续进行新的实践和新的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比如,如何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如何进一步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如何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如何扩大就业和促进再就业,如何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如何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如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如何更好地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如何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如何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如何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等,都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从根本上破解制约改革和发展的各种难题。四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毛泽东同志曾于1943年6月1日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说:“我们共产党人无论进行何项工作,有两个方法是必须采用的,一是一般和个别相结合,二是领导和群众相结合。”“只有领导骨干的积极性,而无广大群众的积极性相结合,便将成为少数人的空忙。但如果只有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则群众积极性既不可能持久,也不可能走向正确的方向和提到高级的程度。”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也是一样,必须实行领导和群众相结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尤其要注意倾听群众的意见,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和主体作用。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因此,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着力解决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群众意识,真正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取得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由原来习惯于替民做主转变为让民做主,彻底改变“干部不知道群众在想什么、群众不知道干部在干些什么”的怪现象。
五是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科学发展观,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和先进性,既是指导我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强大武器,也是指导我们改造主观世界的思想武器。改造客观世界,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推动社会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自我修养。良好的作风既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保证。党员干部只有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才能相应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率先垂范,为人师表,领导好改造客观世界的工作。现在总的看,党员干部表率作用是好的,但在少数干部身上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我们应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切实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努力再上一个新台阶。
总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应搞好“五个结合”。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持之以恒,下大气力,统筹兼顾,求真务实,才能达到预期目的,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国富民,兴我中华。
09年教师发展观心得体会
自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活动以来,我们按规定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相关知识及党内的有关文件及其他必读内容,并展开讨论。通过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的学习,深感作为学校、作为教师群体责任重大,同时感觉教师队伍存在不少的问题。周济部长曾强调,在新的历史阶段,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教育发展,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来武装学校党员干部头脑、指导工作、推动实践,非常重要,但当前党员教师还存在不少的问题,还需要用科学发展观及党的理论知识来武装,永葆教师党员的先进性,促进教育发展,造社会所需人才。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治思想意识不够强。对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和执行,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不具有一种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和危机感。不善于运用马列主义、毛泽 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没有培养自己从政治的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认识事物只停留在表面,未看本质,对事物的理解不深刻、不全面。对政治学习“走过场”,停于形式,敷衍了事,平时虽然经常学习马列 主义、毛 泽 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但思想上未引起高度的重视,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思考,只从字面上理解毛泽东思想,没有意识其思想的精髓,更没有掌握邓小平同志强有力的理论武器,没有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使学习变得形式化、教条化。
2、宗旨观念不够牢固。
我有时对待学生和自己的同事不能始终保持热情的态度,尤其当手头工作稍多,稍忙时,存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以至自己为学生服务、为同事服务的公仆意识淡化,没切实做到为群众所想,为群众所急。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基层的普通党员也干不了什么大事,没有深刻理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至于为群众服务意识的淡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实质表明坚持任何时候都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自己得失的衡量标准,而我却忽略了群众的想法,这是工作中缺乏耐心的根本原因。“一切为了群众”是要求我们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拿出百分之百的热情对待每一个学生,每一位同事,做到树立党 员一面旗的良好形象.。
3、业务知识不够钻研。对待工作不够主动、积极,只满足于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在工作中遇到难题,不善于思考,动脑筋,常常等待领导的指示,说一步走一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不够重视,缺乏一种敬业精神,认为自己已有的一些业务知识可以适应目前的工作了,在工作中遇到繁琐、复杂的事情,会抱有可拖就拖的心态,今天不行,就等明天再说,对问题采取逃避的方法,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不是自己力求寻找对策,而是等待办法自己出现,虽然感到有潜在的压力和紧迫感,但缺乏自信心,缺乏向上攀登的勇气和刻苦钻研、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态度。没有深刻意识到业务水平的高低对工作效率和质量起决定性作用:一方面,自认为是专业院校毕业,又念了这么多年的本专业,用起专业知识来会措措有余,一种自傲的情绪,不愿更深入地去钻研;另一方面,缺乏敬业精神,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得过且过,在业务方面存有依赖性,认为领导会有具体的示,我不用先急着干,害怕自己先做做不好,反而招来非议。自己没有一整套学习业务知识的计划,所以在工作、学习中比较盲目.还有一方面,缺乏创新精神。对已经成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很依顺,不太动脑筋去创新尝试,不够大胆,害怕失败。
4、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工作时间久了,没有新鲜事物出现,会有一种厌倦的情绪产生,对待工作有时抱有应付了事的态度,没有做到脚踏实地,总想在工作中找到捷径,最好不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可以把事情做好。有时除了自己必需完成的以外,可以不做的就不做,省得惹祸上身。做事情只安于表面处理方法比较简单,有没有创新精神,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对问题不作深层次的分析,思考不深刻,有时还会把工作作为负担,却没有注意到工作方法的完善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动力。
二、改进措施:
1、进一步加强政治思想观念,增强公仆意识。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用马克思、恩格 斯、列 宁、毛 泽 东关于人民公仆的理论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重要的实践在于认清职责,立足本职,老老实实、本本分分为群众做实实在在的事情,真正把本职当作党赋予每个党员的任务和使命,按照党员的先进性要求来实践。正如邓小平同志说的那样:人民,是看实践。我们一定要看到自己的责任,要时
刻关注人民群众对党充满期待和信赖的眼睛,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自觉实践三个 代表这一重要思想,真正体现出共 产 党 员的先进性。
2、加强自我改造,提高综合素质。文化修养是人们为掌握和运用文化艺术及一般知识所进行的努力学习,以及所达到的一定素养或水平。我们要努力刻苦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使自己成为工作中的内行专家.目前对我而言,最大的问题是要加强业务学习,学习有利于提高我们的知识水平,增强做好工作的本领。只有狠下决心,提高对学习业务知识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自觉、刻苦地钻研业务,务实基础,灵活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热爱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虚心好学,遇到问题多看多问多想,多向周围的同志请教。同时要加强文化艺术修养,使自己更全面地发展.提高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树立起良好的道德风范。为广大师生做出表率,切实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3、剖析自己,虚心接受,更快进步。我知道严于剖析自己,需要一些勇气和信心,但它是对自己高度负责的一种表现,剖析自己的过程是正确认识自己、深刻认识问题的过程,是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具体行动,也是对自己的实际考验。我也知道正确认识自己特别是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错误是很不容易的。诚如邓小平所指出的:“认识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们常常是夸大自己好的一面,对于自己的弱点总是原谅的,还往往把弱点看成优点。”我觉得我不能就滞留于现状,我要做到真正剖析自己,要为自己定好位。教师党员不能把自己降低为普通老百姓,不能仅仅按老百姓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而必须牢牢把握“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这个定义。正确地对待群众提出的各种意见,从群众意见中看清自己平常没有察觉或没有引起重视的缺点和不足,虚心接受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更快地进步。
学科学发展观,葆教师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促教育发展,铸人类灵魂!
教师发展观心得体会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根据中央和省委的部署,从今年9月开始,开发区将用半年多的时间,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发区工委和我校党总支已经就如何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行了动员和部署。这些天来,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对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有了进一步准确把握,思想上进一步统一,认识上进一步深化,行动上进一步增强。下面就本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谈些心得体会。
一、进一步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国三十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世界观。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就必须抓好“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发展”这一第一要务,必须是科学的。
二、以科学发展观推动校党总支工作新发展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一项重大的政治活动,要充分发挥好党总支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做好精神领会,扎实组织好、开展好学习实践活动,切实做到行动落到实处,效果明显突出。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学习上采取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的方式,组织好全体党员读好《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一书,深入带动全体党员和广大教职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不断推动我校科学发展观学习新热潮,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提高党总支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实现科学发展观深入广大党员头脑,进入灵魂,化为行动,实现我校“人人学先进,组织新发展”的新突破。
以此次学习实践活动为抓好思想教育的重要契机,针对思想不解放,因循守旧,缺乏开拓创新、干事劲业,视野不开阔,自我满足,自我欣赏,缺乏进取精神,对工作标准不高,要求不严,学习愿望不强,素质提高不快,工作作风不扎实,工作不落实等存在问题进行清除解决,进一步增强党性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提高党总支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党总支工作核心引领、辐射全校的新发展。
三、以科学发展观促进校工会工作有效开展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要树立好“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新理念,重视和关心教职工生活。充分发挥好校工会“桥梁”作用,让教职工在学校“大家庭”中感受组织上的温暖关怀,不断提高教职工幸福指数,鼓励教职工关注学校发展,出谋献策贡献力量。要切实把科学发展观核心理念融会到实处,认真开展好“沟通与共识”活动,积极听取教职工心声,及时送上组织温暖,开展教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增强教职工爱岗敬业、乐群奋进的精神意识,将人心凝聚统一到谋求学校又好又快发展的教育事业上来。
四、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好实际教育教学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既要讲究科学,又要谋求发展。首先,树立好“以生为本”的理念,继续解放思想,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转变为人师者角色,更进一步融入教育教学,发挥好“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角色新定位,积极营造融洽、平等、民主、协商的课堂气氛,努力实现“自主、合作、探究”新课程理念融入课堂新突破,深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敢于创新和探究。其次,要在“教书育人”的职责上下真功夫,在实际细节上渗透体现,不断扎实工作,切实提高教科研水平,进一步改变工作作用,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重塑教育者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甘为人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无私奉献,真正把科学发展观精神融入实际工作当中去,着力提高推进教育教学科学发展,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实际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学生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促进和谐幸福校园新发展。
教师发展观心得体会
教师发展观心得体会是教师在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时候总结出的在教学方面的心得体会.教师发展观心得体会值得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学习和总结.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根据中央和省委的部署,从今年9月开始,开发区将用半年多的时间,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发区工委和我校党总支已经就如何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行了动员和部署。这些天来,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对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有了进一步准确把握,思想上进一步统一,认识上进一步深化,行动上进一步增强。下面就本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谈些心得体会。
教师发展观心得体会
一、坚持社会发展教育为本,构建和谐的教育社会氛围。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取决于教育、科学。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科教兴国,首先要国兴科教。大力发展教育,必须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需要构建和谐的教育社会氛围。《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说:“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的事,家庭、社会各全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
1、政府的重视是基础。
重视教育的政府才是有远见的,大力发展教育才能使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泉港区的成立使本区的教育事业有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区委区政府坚持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举全区之力发展教育事业,建成了示范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区镇村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中小学危房改造,教育的硬环境焕然一新;大力抓好“两基”“双高普九”,抓好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实施扶贫助学,提高教师待遇、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等等,教育的软环境大有发展。但是,学校的装备还很不足,很多学校达不到十配套,尚需投入大量资金;各所学校发展还不均衡,农村薄弱校还不少:各种教育还欠平衡发展,特别是职业教育占的比例还太少;辍学现象还很普遍等等。这些方面还需政府进一步大力抓好。
2、社会的关心是关键。
社会是育人的大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社会环境对教育的影响十分显着。几年来,社会各行各业对教育工作普遍十分重视,很多单位、部门十分关心教育,与各所学校开展“共建”活动,村、老协会、退休干部协会为各校排忧解难;很多社会有识之士大力支持教育事业,设立了很多“奖教、奖学、助学”基金会,很多同志主动到各校担任校外辅导员,共同为教育工作献计献策。但社会毕竟还存在很多阴暗面,很多孩子受到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有的沉溺于网吧、游戏机而不可自拨,有的存在很强的拜金主义思想,有的参与赌博打架斗外面的斗欧,有的像成人一样吃喝玩乐,这给学校教育带来很大的困难。
3、家庭的支持是保证。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举手一投足往往是无言的规范,对孩子的影响胜过千言万语。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培养越来越重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已是普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很多家长希望把子女送到好的学校就读,希望子女就读的学校会办好、子女会读好书。但是,家长的整体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还不能经常关注孩子,还不懂如何教育孩子。这也是学校教育的一大难题。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要充分利用家庭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提供有关教育资讯,让家长明确良好家庭教育的标准;针对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给予解答和帮助,努力创设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环境。
教师发展观心得体会
二、坚持学校发展教师为本,构建和谐的教师工作氛围。
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学校的工作的主体,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者要坚持教师为本,全心全意依靠教师,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构建和谐的教师工作氛围。
1、将柔性的人文建设与刚性的制度管理相结合
以前很多管理者只要求教师对待学生要做到以人为本,而没有对教师做到以人为本。其实教师是作为知识分子,职业上要求其须有更高的道德修养,但教师也有自己的人格,有自己的需求,更需要关怀、理解。这就要求教育的管理者要对教师进行人性化管理,就是在保证制度落实的前提下,尽力为教师开创一种淡化行政手段进而以尊重人、爱护人、激发人为出发点的校园人际管理。这样的管理,能更好地调动和发挥每一位教师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地沟通和融洽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确保既定办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关注教师对人格尊重的需求,对平等竞争的需求,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对情感鼓励的需求,对探索科学知识的需求。营造尊重、沟通、宽容、互助、欣赏的人际和谐氛围,柔性的人文管理与刚性的制度化管理相结合,会使人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的发挥。
2、用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美好前景凝聚教师人心
目标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共同的目标
,共同的事业,可以使人产生奋发向上的巨大力量。合理的发展目标最能激励人心、凝聚人心。学校的管理者要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在教师面前不断展现新的前景,使大家能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永远处于新的追求之中,促进学校工作层层推进。学校的目标要自上而下,层层展开,形成一个目标系统,被广大教师接受并内化,做到人人明确目标,个个清楚责任。每一学年要进行总结评价,让教师体验达到目标的成就感。
3、用行政人员的人格力量感染教师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学校行政人员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身的人格力量感染教师。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精通业务,对教师的工作能起指导作用,让教师从内心里佩服行政,自觉服从领导。
教师发展观心得体会
三、坚持培育人才学生为本,构建和谐的学生成长氛围。
教育不仅仅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具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仅仅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升学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学校的一切工作,最终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应当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
1、校园环境的和谐
一所环境幽美的学校,就是一片育人的沃土。创造条件,进一步实施校园美化、绿化、净化工程。加强校园广播站、图书室、音乐室、文化橱窗、学报、板报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大合唱、书画比赛、赛诗会、艺术节、文化节、运动会等各种文艺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业余生活,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和文化层次。让每一位同学随时都感到亲切、温馨、随和、自然。学校的每一间教室、每一堵墙壁、每一个角落,甚至每一处细节的设计都要处处浸润平等、宽容、理解和鼓励;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应该以微笑、激情、博爱去接受和欣赏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力争把学校变成现代文化、时代文明的发源地,创设美化、绿化、知识化、健康化的校园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创设氛围。
2、“五育”的和谐发展 我国教育方针历来强调受教育者应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五育”的和谐发展是改变重智轻德,片面追求升学率,单一追求智育的现状,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五育”的和谐发展就是素质教育的本质体现。有专家指出,所谓素质教育,是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五育”的和谐发展并不意味着学生各方面的均衡发展,而是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教育的整体效应。在增长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思想道德素质、劳技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都能和谐共进,为将来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可靠的接班人奠基。
3、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和谐校园的构建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学生身上,学生个性素质的高低是评价和谐校园构建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尺度;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标志。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表的权威性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教育的过程是学生生命感受和经验体会的过程。学生在主动学习、主体实践、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情、意、行诸方面协调发展;在培养适应社会要求所必需的各种基本素质的同时,根据自身潜能、兴趣、爱好、特长等因素培养出具有鲜活个性的多样化人才,使校园的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特长充分展现,都能做到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党员教师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体会
4月4日下午,我校召开全体党员大会,校党委杨书记传达了市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会议精神和我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方案,在党员会上进行动员部署。
本人通过参加深入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和学校党总支的系列学习活动,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深入领会、认真总结,主要心得如下:
一、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对发展问题的总体认识和根本观点,包含了系统而丰富的内容,全面回答了“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二、充分认识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着眼全局,着眼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总结国内外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开创了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局面,同时也标志着用科学发展观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经实践检验与证明、日益显示出强大真理力量的科学发展观,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指导思想,更是科学、有效地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当今我国正面临应对金融危机的考验,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紧迫性,要认真加强学习,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具体工作中,要组织好对学生的教育,抓紧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一方面抓好课堂教育,利用课堂这个载体加大对学生的宣传教育力度;另一方面还要围绕新时期学生经常遇到难点问题和关注的热点问题,广泛开展“话题大家选、是非大家辩、答案大家找”的“大家谈”活动。
三、结合工作实际,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
学习是实践的前提,实践是学习的目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深化认识、增长才干、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务实是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基础,空谈误事,实干兴业。学以致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提高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水平,更要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的自学性和坚定性,要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要根据岗位职责的要求,学习相关领域知识,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素质。就我本人而言,既要着重加强积累数学教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又要提高关于学生管理方面的能力,转变观念,以学生为本。(一)创新教学方法,寓教于乐。
作为任课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积累,加强教学法的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综合能力。
1.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革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要经常听课,积极参与教研室的座谈,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要认真研究教材,广泛阅读,深入细致地备课。要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点难点,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注重课堂教学效果。3.要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在课堂上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材施教,使他们形成自己不同的风格。力争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二)创新工作理念,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工作中要把坚持以学生为本,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就是要始终把广大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关心学生安危冷暖,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着力解决好关系他们切实利益的具体问题。
1.加强师德学习,为人师表。良好的师德是从师的最基本准则,要树立良好的专业形象、品德形象和师友形象,必须具备坚韧的意志品格、饱满的精神状态、严谨的思想作风、诲人不倦的工作态度以及和蔼可亲的教师特征。
2.改变工作理念,服务当先。不能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管理者的位置,要转变观念,树立一种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要踏实做事,多做好事多办实事,树立起“学生发展无小事”的思想,哪怕是一次谈话,都要以和蔼的态度认真对待。
3.正确引导充分尊重,关爱学生。“以人为本”要体现在课堂上,就是要求教师要懂得尊重学生的人格,要懂得放活课堂,摒弃传统观点,懂得把学生看成是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个体。如,对一个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和分析,不应只有教师的声音,而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要尊重学生的思考权力和精神自由,在习题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倡学生展开思维碰撞,鼓励学生发表富有创造性的解题观点或看法。
教师还应放弃传统的“师道尊严”,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上,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允许学生在老师讲课时有序地插话,发表自己的见解,给学生提供足够宽松的心理空间;当有疑问或不同见解时可随时发问,因为情不自禁发表出来的意见,往往是学生智慧火花的闪现;当学生回答不出教师的提问时,允许他自己请另外的同学帮他回答;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或问题提不到要点的,教师应该先给予积极鼓励,赞扬他勇气,然后再予以点拨和启发,让他们带着成就感地坐下
教师还要在课堂上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得以发挥,个性得到发展。
4.切实转变观念,正确评价学生。教师在对学生实施评价时,要转变传统的观念和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要充分结合各学生的个性特点,切实以“人性化”为原则,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评价学生要注意把过程和结果结合起来,重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态度的投入程度、对本节课的兴趣大不大,看其获得的知识程度和能力发展是否与态度的投入相符合。另外,教师还要在课堂上善于观察,看看课堂教学内容能否触及学生灵感,要积极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结合自己个性重新审视自我,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个性化发展。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中学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务必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实际工作,终身学习,端正教育思想,丰富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技能,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切实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真真正正做到开拓进取,锐意创新,教书育人,为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来促进我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教师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铁路卫校 段朝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跃升,不断形成共识和合力的过程。作为一名教师,学习完这篇重要的讲话后,认识到教育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树立科学教育发展观,深化对科学教育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深刻内涵、基本要求和指导意义的认识,坚持以人为本,做到统筹兼顾,推动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教育发展观是关系教育发展的本质目的,和内涵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不仅包括要发展教育,而且包括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有什么样的教育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教育的发展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一、我觉得树立科学教育发展观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要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这正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教为民的本质。树立和落实科学教育发展观,就是要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2、要积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创新。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动力是改革创新。树立和坚持科学教育发展观就要大胆革除阻碍教育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弊端,积极深化教育体制、办学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教育创新,不断将教育事业推向前进,更好的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展好。
3、要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夯实教育发展的基石。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先进文化的主要传播者,是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力军。树立和落实科学教育发展观,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夯实教育发展的基石,推动教育事业的跨越发展。
4、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重要目的。树立和落实科学教育发展观,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人成才。
二、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教师应该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
1、充分尊重学生,正确引导学生。“以人为本”要体现在课堂上,就是要求教师要懂得尊重学生的人格,要懂得放活课堂,摒弃传统观点,懂得把学生看成是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个体。如,在课堂上不应只有教师的声音,而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要尊重学生的思考权力和精神自由,提倡学生展开思想碰撞,鼓励学生发表富有创造性的观点或看法。
教师还应放弃传统的“师道尊严”,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上,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允许学生在老师讲课时有序地插话,发表自己的见解,给学生提供足够宽松的心理空间;当有疑问或不同见解时可随时发问,因为情不自禁发表出来的意见,往往是学生智慧火花的闪现;当学生回答不出教师的提问时,允许他自己请另外的同学帮他回答;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或问题提不到要点的,教师应该先给予积极鼓励,赞扬他勇气,然后再予以点拨和启发,让他们带着成就感地坐下。
教师还要在课堂上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得以发挥,个性得到发展。探究时将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有效分组,先让小组交流,然后每小组派出比较“能说”的代表发言,这样既让他们发挥特长又取长补短。
2、切实转变观念,正确评价学生。教师在对学生实施评价时,要转变传统的观念和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要充分结合各学生的个性特点,切实以“人性化”为原则,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评价学生要注意把过程和结果结合起来,重视学生在课堂上情感的投入程度、对知识的态度如何、对本节课的兴趣大不大,看其获得的知识程度和能力发展是否与情感、态度的投入相符合。另外,教师还要在课堂上善于观察,看看课教学内容能否触及学生灵魂,要积极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结合自己个性重新审视自我,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个性化发展。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务必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实际工作,端正教育思想,丰富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技能,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切实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教好书育好人。
学校教师科学发展观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构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江泽民同志早在《关于
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就指出“要切实保证学生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谐社会”这个新概念,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教育规律的体现。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基础教育存在着“五育”之间、师生之间和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之间不和谐的现象,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教育的“畸形儿”,严重影响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因此,构建和谐校园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
构建和谐校园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坚持社会发展教育为本,构建和谐的教育社会氛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取决于教育、科学。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科教兴国,首先要国兴科教。大力发展教育,必须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需要构建和谐的教育社会氛围。《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说:“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的事,家庭、社会各全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
1、政府的重视是基础。
重视教育的政府才是有远见的,大力发展教育才能使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泉港区的成立使本区的教育事业有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区委区政府坚持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举全区之力发展教育事业,建成了示范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区镇村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中小学危房改造,教育的硬环境焕然一新;大力抓好“两基”“双高普九”,抓好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实施扶贫助学,提高教师待遇、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等等,教育的软环境大有发展。但是,学校的装备还很不足,很多学校达不到十配套,尚需投入大量资金;各所学校发展还不均衡,农村薄弱校还不少:各种教育还欠平衡发展,特别是职业教育占的比例还太少;辍学现象还很普遍等等。这些方面还需政府进一步大力抓好。
2、社会的关心是关键。
社会是育人的大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社会环境对教育的影响十分显着。几年来,社会各行各业对教育工作普遍十分重视,很多单位、部门十分关心教育,与各所学校开展“共建”活动,村、老协会、退休干部协会为各校排忧解难;很多社会有识之士大力支持教育事业,设立了很多“奖教、奖学、助学”基金会,很多同志主动到各校担任校外辅导员,共同为教育工作献计献策。但社会毕竟还存在很多阴暗面,很多孩子受到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有的沉溺于网吧、游戏机而不可自拨,有的存在很强的拜金主义思想,有的参与赌博打架斗外面的斗欧,有的像成人一样吃喝玩乐,这给学校教育带来很大的困难。
3、家庭的支持是保证。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举手一投足往往是无言的规范,对孩子的影响胜过千言万语。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培养越来越重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已是普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很多家长希望把子女送到好的学校就读,希望子女就读的学校会办好、子女会读好书。但是,家长的整体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还不能经常关注孩子,还不懂如何教育孩子。这也是学校教育的一大难题。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要充分利用家庭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提供有关教育资讯,让家长明确良好家庭教育的标准;针对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给予解答和帮助,努力创设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环境。
二、坚持学校发展教师为本,构建和谐的教师工作氛围。
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学校的工作的主体,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者要坚持教师为本,全心全意依靠教师,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构建和谐的教师工作氛围。
1、将柔性的人文建设与刚性的制度管理相结合
以前很多管理者只要求教师对待学生要做到以人为本,而没有对教师做到以人为本。其实教师是作为知识分子,职业上要求其须有更高的道德修养,但教师也有自己的人格,有自己的需求,更需要关怀、理解。这就要求教育的管理者要对教师进行人性化管理,就是在保证制度落实的前提下,尽力为教师开创一种淡化行政手段进而以尊重人、爱护人、激发人为出发点的校园人际管理。这样的管理,能更好地调动和发挥每一位教师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地沟通和融洽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确保既定办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关注教师对人格尊重的需求,对平等竞争的需求,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对情感鼓励的需求,对探索科学知识的需求。营造尊重、沟通、宽容、互助、欣赏的人际和谐氛围,柔性的人文管理与刚性的制度化管理相结合,会使人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的发挥。
2、用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美好前景凝聚教师人心
目标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共同的目标
,共同的事业,可以使人产生奋发向上的巨大力量。合理的发展目标最能激励人心、凝聚人心。学校的管理者要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在教师面前不断展现新的前景,使大家能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永远处于新的追求之中,促进学校工作层层推进。学校的目标要自上而下,层层展开,形成一个目标系统,被广大教师接受并内化,做到人人明确目标,个个清楚责任。每一学年要进行总结评价,让教师体验达到目标的成就感。
3、用行政人员的人格力量感染教师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学校行政人员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身的人格力量感染教师。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精通业务,对教师的工作能起指导作用,让教师从内心里佩服行政,自觉服从领导。
三、坚持培育人才学生为本,构建和谐的学生成长氛围。
教育不仅仅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具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仅仅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升学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学校的一切工作,最终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应当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
1、校园环境的和谐
一所环境幽美的学校,就是一片育人的沃土。创造条件,进一步实施校园美化、绿化、净化工程。加强校园广播站、图书室、音乐室、文化橱窗、学报、板报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大合唱、书画比赛、赛诗会、艺术节、文化节、运动会等各种文艺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业余生活,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和文化层次。让每一位同学随时都感到亲切、温馨、随和、自然。学校的每一间教室、每一堵墙壁、每一个角落,甚至每一处细节的设计都要处处浸润平等、宽容、理解和鼓励;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应该以微笑、激情、博爱去接受和欣赏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力争把学校变成现代文化、时代文明的发源地,创设美化、绿化、知识化、健康化的校园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创设氛围。
2、“五育”的和谐发展
我国教育方针历来强调受教育者应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五育”的和谐发展是改变重智轻德,片面追求升学率,单一追求智育的现状,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五育”的和谐发展就是素质教育的本质体现。有专家指出,所谓素质教育,是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五育”的和谐发展并不意味着学生各方面的均衡发展,而是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教育的整体效应。在增长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思想道德素质、劳技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都能和谐共进,为将来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可靠的接班人奠基。
3、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和谐校园的构建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学生身上,学生个性素质的高低是评价和谐校园构建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尺度;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标志。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表的权威性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教育的过程是学生生命感受和经验体会的过程。学生在主动学习、主体实践、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情、意、行诸方面协调发展;在培养适应社会要求所必需的各种基本素质的同时,根据自身潜能、兴趣、爱好、特长等因素培养出具有鲜活个性的多样化人才,使校园的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特长充分展现,都能做到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小学教师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本人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学习,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深入领会、认真总结,主要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如下:
一、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对发展问题的总体认识和根本观点,包含了系统而丰富的内容,全面回答了“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二、结合工作实际,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
学习是实践的前提,实践是学习的目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深化认识、增长才干、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务实是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基础,空谈误事,实干兴业。学以致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提高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水平,更要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的自学性和坚定性,要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要根据岗位职责的要求,学习相关领域知识,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素质。就我本人而言,既要着重加强积累语文教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又要提高关于学生管理方面的能力,转变观念,以学生为本。
(一)创新教学方法,寓教于乐。
作为一线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积累,加强教法、学法的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1、要坚持学生为主体,注重讲练结合。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在课堂上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材施教,使他们形成自己不同的风格。力争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2、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认真研究教材,广泛阅读,深入细致地备课。要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注重课堂教学效果,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3、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革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要经常听课,积极参与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创新工作理念,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工作中要把坚持以学生为本,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就是要始终把广大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关心学生安危冷暖,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着力解决好关系他们切实利益的具体问题。
1、加强师德学习,为人师表。良好的师德是从师的最基本准则,要树立良好的专业形象、品德形象和师友形象,必须具备坚韧的意志品格、饱满的精神状态、严谨的思想作风、诲人不倦的工作态度以及和蔼可亲的教师特征。
2、切实转变观念,正确评价学生。教师在对学生实施评价时,要转变传统的观念和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要充分结合各学生的个性特点,切实以“人性化”为原则,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评价学生要注意把过程和结果结合起来,重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态度的投入程度、对本节课的兴趣大不大,看其获得的知识程度和能力发展是否与态度的投入相符合。
3、正确引导充分尊重,关爱学生。“以人为本”要体现在课堂上,就是要求教师要懂得尊重学生的人格,要懂得放活课堂,摒弃传统观点,懂得把学生看成是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个体。如,对一个知识点的理解和分析,不应只有教师的声音,而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要尊重学生的思考权力和精神自由,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倡学生展开思维碰撞,鼓励学生发表富有创造性的解题观点或看法。教师还应放弃传统的“师道尊严”,应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上,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允许学生在老师讲课时有序地插话,发表自己的见解,给学生提供足够宽松的心理空间。当有疑问或不同见解时可随时发问,因为情不自禁发表出来的意见,往往是学生智慧火花的闪现。当学生回答不出教师的提问时,允许他自己请另外的同学帮他回答。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或问题提不到要点的,教师应该先给予积极鼓励,赞扬他勇气,然后再予以点拨和启发,让他们带着成就感地坐下。教师还要在课堂上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得以发挥,个性得到发展。另外在知识点的学习上,我们又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很多老师都觉得,在课堂上教授新知识的时候,总是会有几个同学老是学不会,老师着急,弄得学生也紧张了。其实,学习知识像滚雪球一样,需要不断的复习,不断的巩固,我们不能奢望学生在一节课里全部掌握所学的知识,他今天不会,那么我们明天上课之前就复习,再不会,再复习,这样坚持下去,他肯定能学会并且掌握得很牢固的。
4、改变工作理念,服务当先。不能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管理者的位置,要转变观念,树立一种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要踏实做事,多做好事多办实事,树立起“学生发展无小事”的思想,哪怕是一次谈话,都要以和蔼的态度认真对待。面对不遵守课堂秩序的孩子,教师就得从一开始就跟孩子明确好课堂常规。何为课堂常规?课堂常规就是在老师要求学生做好的基础上,自己要求自己,自己监督别人,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良好的课堂常规能让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师生共享教学效果。课堂常规就是要看细节、抓细节。小学教育其实就是细节教育。另外一个,根据皮格马利翁效应,在要求学生实行某项活动之前,明确地给他指令,能让学生更有效地完成老师所要求的任务。沟通是解决问题、转换学生问题的最重要方式。要允许学生犯错。并且让学生感受到你无时无刻的关注和爱。多与家长沟通,为家长提供比较专业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和家长都信任你。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班级特点,制定有效的课堂常规训练方案,并长期实行训练,养成习惯。
除此外,教师还要在课堂上善于观察,看看课堂教学内容能否触及学生灵感,要积极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结合自己个性重新审视自我,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个性化发展。如:对于忘做作业,不做作业,不交作业的学生,我们又得采取另外的策略。对于懒惰的学生,采用留堂、个别谈话的方式。给他能胜任的事情做,调动其积极性,“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利。我们还可以尝试分层作业与奖励作业的办法;同桌检查作业的方法;优生、后进生交换作业本写的方法;记录作业表现的方法。我们还可以寻求家长的帮助,与家长密切沟通,联系,争取家长支持,对家长进行指导,在家里强制性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务必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实际工作,终身学习,端正教育思想,丰富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技能,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切实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真真正正做到开拓进取,锐意创新,教书育人,为培养未来合格的建设者,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师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一是坚持发展这个主题;二是全面发展;三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谓坚持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发展,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长期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的全局。无论是从优化育人环境,还是从自我完善的要求,都要准确地把握科学的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并予以贯彻落实。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是要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教师要培养的是人材,而不是造就产品。产品一旦加工完成,它就不会改变;要说变,那就是磨损、消耗和毁灭。而我们造就的人材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他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所以,教师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着想,让他们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在实践中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
二是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是高智能的复合型人材。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智育、德育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协调发展,而不能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教师要把课堂变成学生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乐园,要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健康地发展。
三是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我们在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和培养学生的个性能力的发展,我们不能抹杀学生的个性,而把学生培养成千人一面的羔羊。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个性鲜明,具有独立人格的合格人材。要保护和发展学生鲜明的个性,尊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特点及教育的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的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的个性。
四是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所在,也是教育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
总之,作为教师要站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高度,自觉地按照科学的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总结经验教训,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思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我们的首要任务,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材保证。
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体会(教师版)
通过认真学习,我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更加明晰更加深刻的认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个重要思想不仅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有宏观指导意义,对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全方位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从我们学校发展的微观角度,谈谈我的学习体会。
我们党所倡导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观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求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通过对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浅显学习,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今后工作中应力求做到:
一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
这是新时期教育工作的主题。因为无论教育规模如何发展,但最终衡量我们工作的标准是能否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首先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完善育人体制,在学生管理上做好大与小的结合、远与近的结合、堵与疏的结合,逐步形成管理的纵横网络,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立体式管理育人模式,使得育人环境没有死角,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二是要明确责任,开拓性地作好本职工作。
党的十七大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并为今后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性目标和“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的新的任务。特别是把教育工作作为民生问题之首,用较大的篇幅对基础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倍受鼓舞,同时也深感基础教育事业将承担起更加重要的使命和责任,我们要在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任务,努力把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到实处,体现在新的工作状态和工作局面中。
三是要振奋精神,科学研究,脚踏实地做好新课程改革。
高中新课程改革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场由课程改革牵动的整个高中教育的全面改革,是对“应试教育”课程体系的重建。它既是一场广泛而深入的教育创新,更是一种文化的重建,目的是培植一种富有时代气息,体现现代精神,与时俱进的民主、科学、开放的新文化。为全面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根据我校自身特点,学校了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各项课改制度。目的是引领教师更好地迎接高中新课程的挑战,帮助教师转变观念,尽快实现角色转换,高起点地实施新课程。建立学生学业成绩与综合素质提高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全面反映学生成长经历,促进学生发展,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基本素质。减轻教师、学生在新形势下的恐慌感,减少行动的盲目性,为教师指明方向。同时也为学校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构建有特色、充满活力的高中新课程体系提供保障。
教师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体会 篇5
党员教师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文 章来源
课件 w w 5k J.om 8
通过学习,我深刻地感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坚持科学发展观已成为我们的重大国策,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就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收获,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格规范师德行为
一般教育人士把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早在春秋末期,孔子就提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等师德规范。唐代韩愈也指出教师的三大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并强调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同时以此作为从教择师的标准。今天,我们仍然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而老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综上所述,我们清楚地意识到了,正确认识自身的职业价值,倡导爱岗敬业,强化责任意识,是社会对教师职业道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德的必然要求。也是科学对待自身工作,做好教育事业的前提,所以学校教育成败的关键就在于教师,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来看待行业赋予我们的特殊历史任务和重要责任,树师德、铸师魂,严格教师师德行为要求,确保学校教育的科学性,先进性,正确引导性。
二、深化教学常规管理,并且要做到常规工作与教学研究相结合
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础工程。学校要实现科学有效的常规管理,一方面要重视常规管理的规范性,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要营造开放,宽容的氛围。促进教师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学校要从本校教学实际出发,在常规教学管理方面形成特色。
同时常规工作必须与教学研究相结合,认真落实教学常规工作是开展教研教改的有力保证。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在执行常规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教学行为时常进行反思,这也就是提倡教师在常规工作不脱离教学实际而为明确教学中的问题进行。
无论是教学的过程的实施,或是教学研究的探索,一样的也都需要坚持科学的、发展的、求实的态度,既要体现科学的先进性,又要适应发展的需要,从课程科目的开设,到学生能力培养在不同时期的不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同要求和准则,清楚的诠释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要义。这也就需要学校在教育教学中一定要注重人的发展,科学的发展,全面的发展,长足的发展。
三、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这是教师践行科学发展观在教育教学理念方面的基本要求。践行科学发展观首先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学生是教师教育和教学工作的主要对象,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在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此,首先要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还要提高他们的素质、法律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协调发展。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在实践中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为他们将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所在,也是教育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我们要本着“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特征,摒弃以往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居高临下,空洞冗长的说教式教学方法,要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实际需求出发,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总而言之,作为党员教师,通过这次学习,要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明确努力学习提高的方向,感受到时代和社会赋予我们的重任。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任务,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认认真真完成各项任务。
文 章来源
教师学习科学发展观整改措施 篇6
古登乡中心学校
南忠才
2010年1月10日
根据学校党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活动第三阶段要求,针对教师广泛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结合本人在民主生活会中查找出的问题和不足,特制定如下整改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党的宗旨观念弱化。放松了对世界观的不断改造,斗志有所减退,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有所懈怠。
2、学习意识淡薄。在学习问题上,不善于钻研业务知识,不关心研究政治形势,不注重政治理论学习,政治意识淡化,理论知识浅薄。缺乏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的学习。
3、不能与时俱进,求稳怕乱。存在工作求稳怕乱心理,改革的意识不强,工作不够开拓。主要是缺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锐意改革的胆识和气魄。
4、教学工作创新思路不宽。
二、整改措施
(一)加强政治修养。进一步学习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从政治上观察、处理问题,自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工作,坚定地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服从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坚持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
(二)加强业务能力。努力克服“吃老本”等错误倾向,自觉做终身学习的模范。不管事务再忙,也要挤出时间,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牢牢掌握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夯实理论功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自己在政治上成熟、理论上清醒、是非上明白,关键时刻不动摇,大事面前不糊涂,保持工作的正确方向。要把学到的知识和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把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的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三)加强作风修养。要有求真务实的作风、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把主要精力和心血投入到工作中去,脚踏实地、开拓创新。继续保持和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工作高标准,注重工作实效,把“实、细、深、精”的要求贯彻到工作的方方面面,扎扎实实地把各项工作推向前。
教师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体会 篇7
亮点之一:首次正式提出农业机械化质量的科学概念
这次会议之所以具有里程碑意义,在于它蕴涵了实践经验的提炼和理论的创新。亮点首先表现在对农业机械化质量概念的科学阐述方面。张副部长指出:农业机械化质量是农机产品质量和运用效果的有机结合。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和服务质量共同构成了农业机械化质量的内涵。农机产品质量涵盖农机产品的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和售后服务状况等,是对农业机械满足农业生产技术要求的评价。农机作业质量是作业标准、农艺要求、操作技能、机具状况等要素在生产中的优化组合,反映的是农业机械使用的最终效果。农机维修质量涉及维修网络建设、维修设备状况、配件质量、维修技能等内容,是指维修后的农业机械满足其修理技术要求的程度。农机服务质量贯穿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全过程,具有更为宽泛的内涵。农业机械化质量概念的确立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对全系统更新认识,统一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张副部长还分析了四个质量之间的关系:产品质量是其他质量的基础;作业质量可以检验产品质量、维修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好坏;维修质量既与产品质量直接相关,又影响农机作业质量;服务质量是管理工作在提高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上的综合体现。据我了解,这些论述都是第一次正式提出的。全面阐述农业机械化质量的概念的丰富内涵和外延,标志着我们对农机化发展客观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标志着我们按照发展规律办事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亮点之二:完整概括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宝贵的发展经验
这次会议不仅首次提出农业机械化质量概念,还第一次对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积累的宝贵经验进行了总结提炼。改革开放30年来,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的认识不断深化,内容不断扩展。我作为长期在农机化系统工作的员工深有体会。八十年代初期,《脱粒机事故一百例》的调查报告,引起强烈反响,胡耀邦总书记做了重要批示,农牧渔业部和机械工业部联合颁布《关于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加强农机产品鉴定工作的联合通知》,建立了农机推广鉴定制度;九十年代制定的《全国农村机械维修点管理办法》和有关标准,为维修质量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了依据。新世纪初在跨区作业的拉动下,联合收割机得到迅速发展,农机适应性、可靠性直接影响农机的作业质量,农业部和国家质监总局联合开展收割机质量跟踪调查,农机作业质量考核应运而生。2004年《中华人民共合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颁布实施,标志着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进入了依法促进,依法管理的新阶段。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发展从关注农机产品的一般技术指标发展到关注农机产品的安全性适应性;从关注农机产品质量到注重农机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和服务质量;从单纯关注的数量积累到关注数量和质量并重。近年来,各地努力在提高农业机械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和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有益的探索,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发展经验。张副部长对此给予了精辟的概括:必须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建立依法管理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的长效机制;必须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质量体系建设,为做好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提供组织保证;必须加强农业机械化质量能力建设,为做好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提供强有力支撑;必须依托质量提升效益,保障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他明确指出:这些经验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对我们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具有长期的指导作用,必须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张副部长还特别指出了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认识不够到位,发展不够平衡,体系不够健全,保障不够有力等四个方面。我们必须对以上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研究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亮点之三: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认识抓好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的意义
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部署的要求,张副部长在讲话中全面论述了抓好农业机械化质量的现实意义。把抓好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作为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载体,是我们农机化系统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创新。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转变我们更新农机化发展理念,丰富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把广大农民群众发展农机化的巨大积极性进一步引导到科学发展中来,着力解决当前农业机械装备结构不尽合理、物耗能耗偏大、科技含量不高、使用操作水平低等问题,努力促进农业机械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农业机械化质量是农机产品自身质量和农业机械高质量运用的统一体,事关农机的使用效果和经营效益,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农业机械化事业的科学发展必须向农业机械化质量寻求支撑。张副部长指出,提高农业机械化质量是促进农业机械化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当前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为加强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农业部和一些省区市出台了配套规章,使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步入了依法管理的新阶段。要依法履行职责,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做到数量与质量并重,实现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统一,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转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安全发展的轨道,切实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到农机化实际工作中去。这些要求对于指导全国农机化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机化有快又好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亮点之四:全面阐述了抓好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
统一思想是为了更好的统一行动。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总体上已经进入中级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是农机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发展领域不断拓宽,发展机制不断完善,农机农艺更加协调。也是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由依赖和占用人力资源向依靠科学技术和现代农业装备转变,机械化生产方式由原来的次要地位转化为主导地位的阶段。张副部长指出:在这一阶段农业机械化发展不仅仅注重产品质量,同时也要注重作业质量、维修质量和服务质量;不仅仅注重农机产品的一般技术指标,同时也要注重农机产品的安全性、适用性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仅仅注重农机试验鉴定,同时也要注重标准制定、质量调查、投诉监督等工作。如果说,过去我们着重抓了农业机械化量的积累增长,那么今后一个时期更要关注农业机械化质的变化提高,这是农机化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全体农机化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对此一定要有十分清楚的认识。
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必须把握好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的基本思路:强化产品质量打基础,提高作业质量出效益,抓好维修质量保安全,提升服务质量促和谐。
一要抓好产品质量。加强新产品研制开发工作,提高科技含量。努力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故障和事故率。推广先进适用、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的农机产品。认真按照《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发挥好各自的职能。运用好现有手段,加强在用农机产品质量评价与监督,促进产品性能改进和质量提高,不断满足农业生产的新需求。
二要抓好作业质量。加强作业标准与规范的制修订,不断提高农机作业效益和水平。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积极发展适宜农机作业的种植方式。利用好国家面向农民培训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强对农机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操作技术水平。完善对作业质量的评价制度,科学公正地做好作业质量鉴定工作,及时处理好作业质量纠纷,保障农业生产,维护农民和农机手的合法权益。
三要抓好维修质量。落实农机维修管理规定,加强维修网点的规范化管理,充分调动农机企业、维修网点和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的积极性,培育和规范农机维修市场,逐步形成结构合理、优势互补、便捷高效、保障有力的农机维修服务网络。积极促进农机维修技术和设备更新,积极开展维修人员职业技能鉴定,提升农机维修的技术水平。加强对农机手维护保养技能培训,提高农机使用的技术状态。
四要抓好服务质量。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提升服务水平。科学、公正、及时处理好质量纠纷,保护好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高服务能力,改善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机制,为促进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我们务必要产品、作业、维修和服务质量一起谋划一起抓,务必坚持四个质量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做好农机试验鉴定,能力认定工作。加强推广目录的管理,标准体系建设工作。做好在用农机产品的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和售后服务状况调查。抓好农机投诉监督工作。争取对农机产品质量调查、投诉监督等工作的经费投入。
教师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体会 篇8
关键词: 学习 实践 科学发展观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中图分类号: C91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3973 (2010) 04-185-02
人民的科学素质高低,决定一个国家发展的步伐和兴衰起落,世界各国的发展史充分证明了这个道理。二十世纪,发达国家的情况更是如此,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发动大战的德国被苏美英等国打得尸横遍野,一片废墟,苏美英法等国还占领并把德国瓜分成两半。德国虽然比中国的四川省小,战前却是世界科技中心,国民的科学素质高,尽管在战争中遭受惨重损失,国家也被劈成两半,但战后人民痛定思痛,抛弃了法西斯主义,全国人民努力工作,遵纪守法,大力创新;到1965年,他们用20年的时间,就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单是被美英法占领的德国西部――联邦德国,又恢复战前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的地位。今天,德国的名牌产品在世界上也是很有名气的,德国人的严谨科学态度在世界上也是有名的。
再看我们中国,两千多年前,秦始皇之所以能灭掉六大诸侯国统一中国取代周朝,除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外,秦国的国民也具备了比其它各诸侯国民众更多的科学素养。从丰富的史料和秦始皇陵附近兵马俑坑出土的大量文物也能充分证明,秦国的科技在当时很先进,它制造兵器的冶金水平领先世界两千多年。
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它蕴含着较为浓厚的科学素养,使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为世界文明史创造了辉煌伟绩,并引导中华民族战胜了无数的灾难。1945年夏天,中国还在抗日战争的尸山血海中鏖战时,斯大林就对中国的外交官说:“只要你们中国统一,比任何国家进步都快”。这个世界上最有权势的统治者像十九世纪初西方最伟大的统帅拿破仑一样,也清楚地意识到中国的潜力。这个潜力用当代的说法就是科学素养,这个素养经过一定努力就会变成科学素质,就会推动国家的各项建设突破种种困难走向成功。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前面走了三十年弯路,不但生产力发展缓慢,还搞了多次政治运动,让人们互相斗争,给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很大伤害。
但正如当年拿破仑说的,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总会醒过来的。改革开放后,它终于真正的醒过来了。今天,中国的经济规模相当于改革开放前的近百倍。现在中国一个星期生产的东西就超过改革开放前的一年。三十年来,中国发展的速度是全世界最快的,也应验了斯大林说的话。现在,中国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有了很大进步。但由于中国一百多年以来受到的伤害太多太深,加上国家大人口多资源少底子薄,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虽然大,但人均数值仍很低,而且发展不平衡,我们还有上千万的贫困同胞待脱贫。所以,我们千万不能骄傲。我们的人民生活水平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要赶上发达国家仍需七、八十年以上,我们国家还需要持续快速发展,而要保障国家持续快速发展首先就要保证国民科学素质不断提高。为此,国务院颁布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纲要》。要贯彻《纲要》就必须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因此,我们要做到:
1 学习科学发展观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我们要不要发展?需要什么样的发展?这个问题很重要。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经常被一些莫名其妙的发展理论弄得晕头转向,折腾了三十年,最后才转入发展正轨。直到今天政治家和经济学家们还对一些概念上的分歧没有最后界定。而二十多年前,睿智的邓小平就果断地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让中国摆脱了耗时耗力的争论,抢得了发展时间。其实国家的发展就像一个小孩的成长,要先让孩子正常生长发育,至于给他穿什么颜色衣服是次要的,有问题在发展中逐步解决。今天,我们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我们也要看到在这个过程中,存在很多缺点和不足的地方,比如制度缺陷、决策失误、贪污腐化、环境污染、虚报政绩、权力寻租等等。这些缺点的害处非同小可,它像癌症一样可怕,必须尽力清除,要通过执法部门坚决打击。但仅仅通过法律的手段是不行的,必须通过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来抵制清除打击各种丑恶现象,促使我们的民主法治制度建设尽快完善。而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最好的方法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通过科学发展来加快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步伐。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其重要意义。
如何才能更好地学习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要探讨的课题。如今已没有多少人会反对学习,历史上,不管是平民百姓达官贵人乃至国王和皇帝,对学习都不敢掉以轻心。特别是对自己子女、下属的教育都非常重视。如中国的清朝,皇子们读书也很刻苦,从五岁起,每天天还没亮就要到书房去念书,天黑后还要再读一阵子,一年到头没有什么假期,学习过程老师要求很严,比现在的重点小学还严。但他们却没几个成才,特别在治理国家方面。如满腹经纶的乾隆皇帝也是差强人意。十八世纪末英国特使万里迢迢到中国进贡,带来大量有科技含量的新东西,但乾隆皇帝竟对人家的东西不屑一顾,照单退回。他认为域外蛮夷落后愚昧,不可能有什么好东西,只有我们中华地大物博,物产丰美;大清乃天朝,没必要接受蛮夷这些无用的贡礼。为了显示天子大度,他还反送了人家不少东西。中国的科技从上古一直到公元十七世纪在世界上都是领先的,但此时已是十八世纪九十年代末了,英国人赶上来了,整个欧洲也要赶上来了,乾隆皇还自诩自己天下第一;他骄傲了,看不见先进的东西,不认识先进的知识,更主要的是他忽视了发展,当然也更不去研究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合理性及科学性,实际上,他变得不会学习了。他的儿子嘉庆皇帝比他更差,只会战战兢兢守成,不会学习创新发展,国势也日益衰落。到了乾隆的孙子道光皇帝在位时,内忧外患来了;1840年,拥有一千三百多万平方公里国土、四亿人口的庞大帝国竟被一个从万里之外而来的小国打败了,这个小国就是四十年前乾隆懒得正眼看一下的只有二十四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域外蛮夷――英国!可见学习重要,学什么,如何学更重要。学习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
学习科学发展观,主要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树立科学精神。
1.1 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是一门学问,方法正确事半功倍,方法错误事倍功半。因此,我们首先要知道自己应该学什么,然后才决定应该怎么学。
学什么?人们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需要学习的内容,当前,我们该学的是发达国家、地区的先进理念、成功经验;学习能推动我们国家、地区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事业顺利发展的先进工作方式方法。
怎么学?如何学习是一门需要聪明、智慧和汗水的科学。多少年来,许多仁人志士为探索最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行了不懈努力。后来,教育家、哲学家和社会实践家们经过长期的探索、研究,终于把这个方法找到了,它就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就是要求人们在学习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选定学习内容,采用学习方法,制定学习进度,按学习的客观规律去学,避开盲目性,扬长避短,争取最大效果。
1.2 树立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科学素质的关键成分,它不是某种具体的科学知识,它是科学知识和哲学思想的结晶。今天我们的科学技术水平已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许多国家都掌握了核能、宇宙飞船、基因工程等尖端科技。但我们生活的宇宙里还有很多的奥秘等待我们去发现,我们现在已掌握的科学知识跟宇宙未知的领域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不说地球以外的东西,就是我们周围偶尔发生的一些奇怪自然现象科学界有时也无法解释。这些现象也会对社会产生影响。如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科技人员、领导干部由于工作环境、生活心态等原因,对工作、生活上一些难以预见的变化无法把握时,便寄希望于运气或人际关系;这两者也不好把握时,便逐渐转向神灵,渴望那些未解自然现象真的如人们传说的一样有神灵作用,并祈盼它能达成自己的愿望。所以当今社会上迷信神鬼的现象不少。如果是普通老百姓还不有太大副作用,可他们是科技工作者和领导干部,这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会造成危害。所以不只是普通百姓,具有高学历的人同样也需提高科学素质树立科学精神。
人类探索宇宙的路将是极其漫长的,目前我们只走了很短的一段路,如在我们身边运动着的光子、电子这些基本的东西到底是波状还是粒子?二十世纪时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和波尔等人研究、争论了一辈子也没有结果,何况还有众多更为艰深的领域。所以大自然中存在许多未解现象是正常的、客观的。有个别人,为了出名,矢口否认一些未解自然现象的存在;表面上看,他们是为国家为政府分忧、引导舆论,实际上是帮倒忙。对此,我们还是听一下两千五百年前孔子说的一句话吧:“对‘神鬼’敬而远之”。他老人家教导我们:对“神鬼”这些暂时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要尊重承认其存在,不要去盲目崇信,离它远点。为什么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蕴含浓厚科学素养,孔子这句话就含有丰富的社会科学素养。并具有一定的科学精神。
何为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就是干事要有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就是对事物既要观察其表象,又要研究其内在客观规律;科学方法就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2 实践科学发展观
我们认识理解了科学发展的重要性以后,就要在全民科学素质教育工作中努力实践,要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1)加强爱国敬业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教育的是一项长期复杂、需要无私奉献的工作,它的效益蕴藏在国家民族能力的核心,不易检测。比如到科技馆参观学习,科技馆上个月接待了三万人,这个月接待了六万人,两者数量虽然有不小差别,但近期社会效益大小却分不出。所以为了保障工作质量,就要选择素质优秀的人负责这项工作,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和工作检查,提高他们的爱国情操和工作能力。
(2)要认识把握工作特点,这项工作有两个特点:一是长期性、艰苦性;二是涉及的范围广,对象多、内容杂。根据这些特点,我们要先把工作的对象、工作的伙伴和对承担这项工作部门的要求划定。
1)工作的对象应分为普通民众、高学历群体和未成年人三大部分,要根据他们的工作性质、工作类别、文化层次、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等再进行细化,制定出适合不同群体需要的科普科技学习内容。
2)工作的伙伴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工作范围寛、对象多、时间长,只靠一个主管部门操作效益是不佳的,具体承担这项工作的部门要联合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及经济战线的各个部门,利用他们可以共享的资源来为这项工作服务。这项工作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承担这项工作的部门要尽量多和相关部门沟通,让它们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积极主动地进行配合。
3)对负责这项工作部门的要求 要求它的职工干部更加努力学习,树立敬业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率先提高自己的科学素质和工作能力,为社会进步起到先行作用。
(3)要探索认识工作规律,我们把握了工作特点以后,就要在此基础上努力探索认识工作发展的客观规律,然后便可规避风险扬长避短,集中人力财力物力进行大胆创新,创建科学高效可操作性强的工作模式,实现跨越式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只有努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才能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保障国家的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得更快更稳更合理。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新以一个科学文明富强的形象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注释:
世界各国概况(欧洲部分)[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72.
【教师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教师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08-22
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07-16
科学发展观高职教师论文07-24
科学学科教师业务学习笔记08-08
继往开来坚定信念——丽水市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体会10-22
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06-01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08-15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加强信访工作推动科学发展08-27
科学教师听课心得体会08-15
学习科学发展观个人心得体会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