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素养课(精选8篇)
音乐素养课 篇1
—— 山西省2017年度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心得
当今社会,科技和信息的高速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向音乐教育发出新的挑战。小学的音乐教育是整个音乐教育中最基本的环节,对小学生的人格的塑造、思维、创造力的开发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那么,何为核心素养下的音乐课堂?通过这一期的培训,让我原本模糊的概念更加清晰了。
1.建立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课堂中,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把幽默艺术运用于课堂,用幽默的语言来进行教学,可以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创造有利于师生情感沟通的乐学情境,在欢快轻松的氛围中集中学生注意力。学生乐于听,才能进行学,帮助学生高效的接受和消化学习的内容。
2.以知识技能为载体的能力课堂
对于新的知识点,课堂上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鼓励学生勇敢表现。每一个小知识点都需要层层深入,落实到底。短短的40分钟,环环扣中核心素养中的要求:
学习音乐知识----让学生具有艺术知识的积累; 课堂上合作参与-----让学生具有发现、感知、欣赏音乐美的意识,自主学习,小组互助;
鼓励学生创编动作表现音乐-------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个性发展,鼓励音乐创造。
3.体态声势细节化、潜移默化助表现
我们的音乐课堂的每一次训练不单单只是表现、创编,也应把自己的课堂当作表演般演绎着。教师富有表现力的授课自然能吸引孩子,提高听课效率。同时也要注重孩子的每一次细节展示,细到每一次拍手动作的纠正、每一瞬间表情的表达等等,将学生的表现力训练融入到每一次音乐活动中,真正把声势训练做扎实。试想,每节音乐课,孩子们都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具有表现力的完成每一次音乐活动,一段时间后,他的表现力还会弱吗?
4.努力完善评价机制
将评价机制渗透在教学的过程中,有助于学生直接、有效、愉快地参与评价活动。不仅要注意总结性评价,同时也重视过程性评价。在教科书中,每一单元都有学生主动参与的状况。在每册教科书的最后一个单元,有学生自主进行和以集体参与为主的“我的音乐网页”,以便学生在复习学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音乐创造力和音乐表现力。同时,评价的方式是动态的,可通过照片、录音、录象等形式对每学期的音乐活动加以记录,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对音乐课的情感体验,而且可以通过逐年积累、对比,更好地进行教学效果的分析和评价,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以上无论是听觉体验、声势表达、合作创编及表现力训练等等,教师为学生设计的种种音乐活动都围绕着“能力”二字。音乐的核心素养就是“音乐能力的综合”!让我们每一个环节都做实孩子们的音乐能力训练,就能“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人”!
音乐素养课 篇2
关键词:音乐鉴赏课,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策略
一、引言
在现代教育教学工作中, 学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工作, 高职院校也不例外。高职院系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 还需要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工作,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音乐鉴赏是一项音乐审美实践活动, 集情感体验、想象与联想、创造性思维于一体, 学生通过音乐欣赏, 能够获得情感体验, 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进而促进思想上发生变化, 使学生产生科学的是非标准,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音乐鉴赏课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作用
音乐鉴赏课在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具体来说,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高职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繁重, 在学习之余, 他们渴望得到心与心的交流, 得到精神上的放松。而通过音乐鉴赏课程教学, 聆听一些世界名曲, 能够使高职学生的压力得到释放, 心灵得到舒展。学生之间通过对音乐的交流与讨论, 可以营造宽松的人文环境, 使学生思想上产生升华和共鸣,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2、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方式。
音乐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丰富的创造力, 许多音乐作品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蕴含着一个国家优良的传统和人文精神。通过音乐知识的学习,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对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3、是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推动力量。
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精神, 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不断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 并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学生的一种内涵和修养。就音乐鉴赏来说,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并不是音乐直接赋予的, 而是通过聆听、欣赏、评价、体会得到的。也就是说, 音乐鉴赏是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推动力量, 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提高音乐鉴赏课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作用的策略
正因为音乐鉴赏课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 因而今后在教学工作中, 我们需要积极采取相应的策略, 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教学中坚持为学生服务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
高职音乐鉴赏课程教学应该坚持正确的方面, 坚持以为学生服务为目标,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也学会了音乐鉴赏知识, 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同时, 音乐鉴赏教学还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合理安排教学任务, 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 注重人文知识的讲解, 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全面提高任课老师自身的人文素养。
在音乐鉴赏课程教学中, 教师人文素养的高低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 必须重视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包括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人格修养、人生价值观、职业道德、文化素养等等。一方面, 高职院校要重视对高素质教师人才的引进工作, 不断充实教师队伍。另一方面, 要采取培训、进修、学习等方式, 加强对任课老师人文知识的培养, 以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使他们能够更好的进行教学。
3、重视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
音乐鉴赏能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 主要是通过学习, 让学生领悟到音乐的内涵, 明白音乐的真正价值。此外, 学生通过音乐鉴赏, 还应该认识到音乐的核心艺术价值, 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认识和分析, 掌握音乐的核心内涵和价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采取多种形式, 例如小组讨论、课堂发言、音乐演奏等方式, 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让学生在理解音乐题材、内容, 认识音乐风格的基础上, 学会欣赏音乐的艺术美, 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
4、营造良好的氛围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此外, 在高职音乐鉴赏课程教学中,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还需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第一、认真对待每一堂音乐鉴赏课堂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 为了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对每一堂课都要重视, 在学习每一堂课文内容的时候, 欣赏每一首曲目的时候, 不能忽视人文知识, 都应该强调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第二、重视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 注重与家长的沟通, 提高家长对人文知识学习的认识, 使家长对学生的人文知识学习足够重视, 在家庭教育中向学生传授人文知识。以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 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结束语
总之, 音乐鉴赏是高职学生的一门重要课程, 学好这门课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今后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需要重视采取相应的策略, 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何中洲.高职院校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家教世界, 2012 (6) .
[2]周敏.浅谈音乐鉴赏课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作用与策略[J].现代阅读, 2012 (9) .
新课标下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 篇3
一 、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必须以声传情、以情育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提供多角度、多渠道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获得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和审美情趣,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提高音乐教师的自身素质。
1、音乐教师首先应具备深厚的音乐知识素质。音乐知识实际就是音乐理论的掌握,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基础。音乐学科不同于语文、数学等学科,它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一个精通语文、数学教学的教师不一定精通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首先要具备扎实的乐理知识,教学中把自己掌握的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否则,长此下去,学生也就失去了学习兴趣。
2、音乐教师还要具备过硬的音乐技能素质。音乐教师的音乐技能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即声乐、演奏和指挥。声乐就是要求音乐教师要懂得怎样唱歌,不要求教师有多甜美的嗓音,最起码要能利用方法来唱歌,而且句句在调,这样学生才不至于唱歌像说话,张嘴就跑调。演奏技能是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的本领,音乐课上能利用乐器如钢琴、手风琴等为学生伴奏,虽比不上演奏家但能让学生调动起学习兴趣。
3、音乐教师要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这种能力对音乐教师来说比其他课程更加重要。相对来讲,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远比学习语文、数学等课程的兴趣要大。因而,课堂上学生的情绪往往不好控制。出现这种状况,教师不能简单地迁怒于学生,而是要因势利导,变“废”为“宝”,充分体现音乐教师应有的教学能力。
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强烈的学习兴趣,是巨大的动力,兴趣使学生去思考研究他所喜爱的学科。在教学中,运用直接兴趣,把枯燥的乐理知识用有趣的方法形象地传给学生,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注意了解学生个性和特长,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激发大家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1、根据音乐教学内容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如在《数鸭子》一课中,我根据情境教学的原理,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充满色彩的自然画面:大屏幕上是一个美丽的池塘,池塘边上有各种各样同学们熟知和未知的花朵,四周的墙壁上挂满了许多小草和小树,当学生走进教室,漂亮曼妙的自然景象首先出现在大家面前,引起同学们的无限遐想和极大兴趣。借助这种被点燃的兴趣,让同学们打开课本,朗读《数鸭子》这首歌歌谣,配上我美妙的钢琴伴奏,同学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更加高涨,学习效果极佳。
2、注重采用灵活新颖的教学方法,愉悦学生的身心。教师教学方法的应用直接决定着兴趣的高低。所以在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尽量给学生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最大的能动空间,并抓住学生渴望学习的好时机,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引导,使学生在强烈的心理状态下,体验情感、参与学习,激发互动,这样能收到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3、灵活运用教材,让教学内容充满童趣。小学生的特点就是活泼灵动,对新鲜的事情有着浓厚的好奇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充分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采用多种方式、多种渠道进行音乐教学,可以是多媒体,可以是情景剧,也可以是打击乐伴奏等等。
4、教学方式以游戏为主,让学生在“玩”中学。如在教学《大树妈妈》时,我先给学生欣赏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因为熟悉这首歌,学生兴趣盎然,还摇头晃脑地跟唱,然后我根据歌词表达的意思,把学生分成几组,以游戏的方式展示歌曲内容。又如在教学《郊游》这首歌时,我首先问学生:喜欢旅游吗?你喜欢去哪儿旅游?喜不喜欢到大自然中去玩?然后让学生准备到野外旅游的道具,我用钢琴弹奏着《郊游》,学生模拟野外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音乐素养进一步得到提高。
三、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能力
1、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
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标实现的保障音乐欣赏是学生音乐审美的过程,学生只有学会了怎样欣赏一首音乐作品,才能分辨出这首音乐作品里所蕴含的情感和审美因素,才能得到美的享受。要实现音乐对学生的教化作用,让学生体会到音乐中包含的情感和审美效果,只能经过音乐欣赏来实现。因此,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基础和关键,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爱好、扩大学生视野、陶冶情操、提高音乐鉴赏力的重要途径与手段。我认为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辅导,采用动静结合,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为学生提供多种渠道的音乐认知途径和参与音乐活动的机会,是提高音乐欣赏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第一,要引导学生“乐”听“会”听;第二,发挥视觉效应,视听结合欣赏;最后,我们可以采取结合表演欣赏音乐的方式来锻炼小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2、对小学生音乐审美的锻炼
音乐审美的锻炼是新课标的本质要求在所有的音乐教育中,首先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都是必要的,因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知识与技能,才能更好地把握音乐表现的各种要素,才能更好地感受、理解音乐。然而,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只是为了达到音乐教育目的所采取的一种手段。而非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和最终目的,它真正的目的在于“培养人”,培养具一定审美能力、审美情操的人。小学音乐教育作为学习的基础阶段更加如此。对他们而言提高音乐的学习爱好及音乐素养是首要任务。因此,音乐课的教学应是以审美教育为主、德育为辅的教学。《音乐课程标准》也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来锻炼学生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中的丰富多彩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并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他们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音乐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美的认识和体验,使学生通过音乐的熏陶能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价值观。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小学生在思想道德、性格情操、品行修养各方面不断得到教化和提升,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态度。
3、对小学生音乐节奏感的培养
音乐节奏感的培养是新课标的基石音乐离不开节奏,节奏是音乐基本要素之一,是音乐所有表现力的基石、灵魂、生命。因此,音乐教学过程中也应该重视学生节奏感能力的培养,为感知音乐、表现音乐、创作音乐打下扎实的基础。我们在培养和加强学生节奏感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尝试着从生活中探寻节奏,并通过模仿和感知,去体会其中的节奏美,并能初步区别不同节奏之间的差别,来培养和锻炼他们感知节奏的水平。在模仿中学习,学生不一定要有高超的技能或出色的音质,每个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去做他们自己愿意做的事情。让学生在模仿学习中感知音乐的节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4、对小学生的創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标的升华由于音乐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给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提供了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因此,音乐是创新性最强的艺术之一。它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它能激发起学生创造音乐的情趣和无限的想象。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是不相同的,他们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也会不同,对音乐产生的想象也不同,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想象,通过想象激发学生的创新火花。小学音乐传承式的课堂教学.往往是老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或者先视唱曲谱再唱词,干巴巴的,让学生被动地学,呆板地学,甚至不想学,诱发不了学生的求知欲,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以及使他们的思想、道德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途径,它可以通过生动、直观的声音形象和风韵去感染人,影响人,并将这种审美情感转化为理性认识,从而产生精神力量去激励学生,逐渐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小学音乐专业素养试题 篇4
——学科课程标准
一、填空题
1.()是针对人类曾经经过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而言的,是人类生产方式的又一次重大变革。
2. 新世纪的国际经济竞争,胜负最终决定于该民族在商品生产过程中赋于产品的()的多少。
3. 中国的传统教育较社会发展不是问题教育、更不是超前教育,而是()。4. 广义的课程包括()、()、教材、课时选择。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教育观念和思想的载体。狭义的课程是指().5. 做为一个社会的人,其内涵是深刻而复杂的。人文素质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通常与人的()而共存。
6. 课程价值就是课程实施过程作用于教育对象的().7. 初见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即以()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8.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相联系的()。态度是指人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所持的较固定、习惯性的().9.马克思认为美就是()。
10.西方美学之父()认为美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最早提出了美学这个概念。11.现实生活中美的存在有四个领域,即()、自然美、形式美、()。12.()是指生活、自然中各种形式因素有规律的组合。
13.每一个好的音乐作品,无不是劳动人民或词曲作家及演唱、演奏者()的结果。14.音乐形象就是人在音乐响信号刺激下,基于自己生活和聆听音乐的经验,通过联想、想象等心理过程而产生的(心理表象)。是音乐()的一面,呈示出音乐的()。15.形象思维是就是依据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选择、分析、综合,然后加以()的思维方式。在,并包含着创造者强烈的情感。
16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不同,它是用抽象的()揭示事物的本质。
17.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言:“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要求同样的()。18.心理学实验亦已证明,()是一切思维活动的基础。
19、国民()的全面提高,是音乐文化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20、学生音乐素质的发展与提高,是音乐教育的()。
21、音乐心理素质即以()能力为核心的音乐感知能力、音乐记忆能力、音乐运动觉能力、音乐联想能力、音乐想象能力。
22.音乐能力素质即学生参与()等具体音乐实践活动的能力。23.音乐的学科特点客观地决定了音乐教育必须以()为核心,这也是音乐新课程中最重要的理念。
24.兴趣是人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时表现出来的积极、热情和肯定的();是引导和维持注意,参与认识的一个重要的();是推动人们探求新事物、研究新问题,从而形成一种新知识与能力的()。
25.兴趣是在()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入的(实践)活动形成发展的。
26.心理学意义的个性,是指个体区别于他人的()心理特征有机结合。27.就实现创新的条件而言,已有的知识信息和能力是(),现实的问题启发是(),创造性思维品质是(),主动积极的研究探索是(),首创的结果是()。
28.实施创新教育,就是要把学生由未知到己知的过程,变为一个由学生自我研究、自我探索、()的过程。
29.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中国的孩子,()是向孩子进行音乐教育的母乳。
30.音乐自身内容的(),理解空间的(),个体理解的(),都为音乐学科的创新教育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
31.从教育目标来说,音乐课程最核心的目标是丰富学生的(),培养学生的()。
32.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之以“渔”不如授人()。33.音乐教师不仅是音乐新课程的执行者、实践,也是音乐新课程的()和()。34.音乐因为使人乐观和谐而(),音乐因为使人追求真善美而()。35.如果离开了(),音乐美的合理内核就不存在了。
36.国民音乐教育对象不是培养少数的音乐职业“优人”,而是面向()。37.中国的民族音乐,是中国文化中最闪光的一个部分。就数量而言,足以令人惊叹,今已收集到的民歌就有()余万首,民族民间乐器有近()种。
38.音乐教学过程中的音乐实践,即要注意参与的可能性、普遍性,也要注意内容的音乐性,更要注意音乐自身的()。
39.音乐作为一个艺术学科,是美存在的重要领域,艺术的学科特点客观地决定了音乐教育必须以()为核心。
40.音乐教育有两种基本类型,即国民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中小学音乐教育域属于()。
二、判断题
1.在知识经济时代,文盲的涵义就是指那些没有文化、没有知识的人。()2.人的文化素质与科学素质是一种相对的存在,绝不是对立的。()3.形式美就是美的形式。()4.音乐形象美是音乐内容美赖以直观的载体。
()5.音乐美是音乐创造者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的一形式,是他们对现实的情感、态度、审美评价与审美理想的表现。()6.艺术美源于客观现实生活,所以艺术美就是生活。()7.只有赖以不断提高的音乐素质,学生才能真正地走进神秘的音乐殿堂。8.理论思维是指使理性认识系统化的思维形式。()9.形象思维的过程也能脱离具体形象而进行。()10.发散思维是指沿着不同的方面和方向去思考,重组眼前的信息和记忆中的信息,产生新的信息。()11.完整的音乐实践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12.就创造性思维培育而言,结果比过程更重要。()13.新课程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让所有接受音乐教育的学生平均发展。()14.音乐创新教学必须以学生能独立地创造出节奏或旋律为标志。()15.音乐艺术越是民世界的就更是民族的,世界的越精彩民族的就越灿烂。()16.音乐教育的根本机制,在于有情感的教师面对有情感的学生。()17.将专业音乐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等同视之或将两者泾渭分明地对立起来都是不科学的。()18.音乐作为一门学科,必然会有本学科系统的知识和技能体系。()
19.国民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都是音乐教育,所以两者没有本质区别。()20.音乐学习原则上是就是通过教师讲和学生听才能实现的。()
三、选择题
(一)单选
1.人由自然的人变成社会的人,是一个渐进的形成过程,其形成的基本条件是:()
A:社会的影响 B:教育的影响
C:社会和教育的影响 D:学校和家庭的影响
2.中国对美的本质研究早于西方,先秦时期的一些大思想家就曾有过于不少的论述。如就是:“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这种认识出自()
A:孟子 B:荀子
C:庄子 D:孔子
3.西方美学家对美的本质也做了很多研究和探讨,其中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
A:美就是生活 B:美是一种“美的理式”
C:美是主观的趣味判断或欣赏判断 D: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4.不论美存在于哪一种形式,其产生的根源都是:()
A:客观存在 B:社会实践 C:主观想象 D:生产劳动
5.社会美即指社会生活的美,社会美重在它的:()
A:内容 B:形式 C:情感 D:根源
6.是自然事物的美,自然美重在它的:()
A:内容 B:形式
C:没有人为因素 D:个人心理需要
7.关于真善美的关系认识正确的选项是:()A:真就是美 B:善就是美
C:美在于形式与真和善无关
D:美是真和善美的形象体现。对真的认识和掌握善的功利趋向是实践中产生美的前提 8.音乐节奏的紧凑与舒展、音乐力度的多层次对比、音乐调式的巧妙转换、音乐结构的对称与平衡等等不胜枚举,这些都属于音乐的:()
A:内容美 B:形象美
C:形式美 D:情感美
9.听觉感受就是欣赏音乐作品时的聆听过程。重点感受音乐的:()A:内容美 B:形象美 C:形式美 D:情感美
10.为了有效地诱发学生音乐情感,教师行为最重要的是:()
A:加强学生“双基”练习B: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C:落实新课程理念
D:对音乐知情、入情、传情
11.逻辑思维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高级形式,其思维过程是:
A:感受、感知、表象 B:感受、感知、记忆 C:概念、判断、推理 D:感知、概念、判断
12.一个人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思路顺畅、反映迅速”,说明他的思维具有:()A:变通性 B:发散性 C:流畅性 D:逻辑性
13.一个人改变思维方向的能力强,常表现为思路灵活、举一反
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随机应变。说明他的思维具有:()
A:变通性 B:发散性 C:流畅性 D:逻辑性
14.音乐内部的两个基本矛盾是:()A:稳定与不稳定、和谐与不和谐 B:强与弱、快与慢 C:高和低、长和短 D:强与弱、连与断
15.生活、自然以人为媒体的与音乐交流是音乐的:
A:一度创作 B:二度创作 C:三度创作 D:演唱演奏
16.关于音乐对人发展与成长的教化功能,古人早有所云:“人兴于诗、成于礼、立于乐”。此话出自:()A:孟子 B:老子 C:韩非子 D:孔子
17.在下列音乐素质的表述中,是音乐知识素质的选项是:()
A:聂耳的故事 B:口琴演奏能力
C:音乐力度记号的认识 D:音乐力度控制
18.在下列音乐素质的表述中,是音乐文化素质的选项是:()
A:认识各种乐器
B:听过很多民族音乐作品 C:音乐理解能力 D:弹奏钢琴
19.音乐新课程提出的“体验”主要是指学生的:()
A:乐器演奏 B:歌曲演唱 C:聆听音乐作品 D:谱识视唱 20、根据中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音乐的学科特征,教学中的模仿要从:()
A:音乐的基本要素入手 B:音乐知识入手 C:学唱歌曲入手 D:简单的律动入手
21.音乐本身的非语义性和不确定性使它具有特殊的学习方式,即:()A:记忆的方式 B:讲授的方式 C:体验的方式 D:训练的方式
22.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始终坚持一种最基本的态度,那就是:()
A:考虑时尚 B:落实“双基” C:学生兴趣 D:实事求是
23.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与其自身的音乐“双基”水平:()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无关 D:关系不大
24.音乐因为使人思维自由解放而。()
A:健体 B:陶情 C:益智。D:辅德
25.运用一种变通的、灵活的形式进行多渠道、多层次的推测、想象和创造性联想的思维品质,表述的是创新思维的:()
A:预见性 B:独特性
C:跨越性 D:多路性
26.调查表明,经过六年的小学音乐学习,原本喜欢音乐的学生有一部分丧失了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其本质原因是:()A:教师教学不够幽默 B:教学内容不够时尚 C: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D:学不懂、学不会而没办法学
27.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中国的孩子,所以音乐教育内容的主体必须是:()A:中华民族音乐 B:中华民族器乐 C:中国流行音乐 D:中华民族戏剧
28.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A:选修课 B:必修课 C:特长课 D:美育课
29.新课程提出的关于过程与方法的五个有效路径是:()
A:体验、欣赏、探究、合作、综合 B:体验、模仿、创新、合作、综合 C:体验、模仿、探究、合作、自学 D: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综合
30.关于美的本质回答正确的选项是:()
A:美的理式 B:主观判断
C:自由创造 D:美是生活
30.音乐心理素质的核心是:()
A:音乐记忆能力 B:音乐运动觉能力 C音乐感受能力 D:音乐想象能力
(二)多选
1.良好的音乐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
A:因为音乐使人乐观和谐而键体 B:因为音乐使人思维自由解放而益智 C:因为音乐使人与美同行而陶情
D:因为音乐使人追求真善美所以能代替德育
2.对学生的音乐审美过程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A:情感参与是关键 B:音乐素质是基础 C:经常强调是关键
D:审美理念是基础
3.直观思维的特点是:()
A:理论性 B:直接性 C:具体性 D:生动性
4.新课程对传统的课程结构也进行了调整和改变,采取的措施是:()A:减少课程门类 B:调整课程比重
C:淡化学科界线体现学科综合 D:教材以人文为主线
5.新课程为了改善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倡导教师在教学要引导学生: A:苦学苦练 B:合作互助 C:勇于实践 D:主动学习
6.新课程提出要建立科学评价与考试制度,其目标就是要 : A:促进教师发展。B:促进教学发展。C:促进学校发展 D:促进学生发展。
7.新课程提出实行三级课程管理,这三级分别是: A:学科课程 B:国家课程 C:地方课程 D:学校课程
8.为了落实新课程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的育人理念,我们要使每一个学生:音乐潜能都能得到有效的开发 B:都能得到平均发展
C:都能感受到音乐的快乐和美好 D:都有参与音乐学习的机会
9.新课程的实施更加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社会联系,其主要表现在:
A:关注社会与科技发展 B:重视音乐审美 C:重视学生兴趣经验 D:贴近学生实际生活
10.音乐新课程提倡的学科综合主要是指: A:音乐教育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领域之间的综合 B:音乐与舞蹈、影视、美术等姊妹学科的综合 C:人文学科与现代科学的综合
D:音乐与艺术之外其它学科的综合
11.音乐新课程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是: 音乐审美与“双基” B:知识与技能
()
()
())A:
()
()A:
(C:过程与方法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2.为了在教学中更有效地落实“双基”,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是:()
A:因为“用”而学 B:学了必须“用” C:“双基”与“审美”同步统一 D:知识要“博”技能要“精”
13.为保证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重组、增减教材,教师必须根据:()A: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 B:教师自己的喜好 C:音乐教育的自身规律 D:所教教材的实际情况
14.音乐学科之所以能为创新教育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就是因为音乐具有:()
A:音乐进行的时间性
B:音乐实践过程的创造性 C:理解空间的广延性 D:自身内容的不确定性
15.音乐学科之所以能为发展吸收个性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就是因为音乐具有:()A:个体理解的差异性 B:音乐进行的时间性 C:自身内容的不确定性 D:音乐自身的艺术性
16.音乐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是:()A:审美与“双基” B:知识与技能 C:过程与方法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7.教育的人文关爱最集中地体现为两个方面:二是对学生积极意义的发展变化需要的支持和满足。()
A:不歧视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 B:对学生积极意义的发展变化需要的支持和满足 C:对学生现有状态的认可与尊重 D:尽最大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8.音乐赖以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基于音乐内部的两个基本矛盾,它们是:()其一是,其二是谐和与不谐和
A:快与慢 B:强与弱
C:和谐与不和谐 D:稳定与不稳定
19.民族音乐音是实施乐教育的主体内容,在进行选择时必须考虑作品的:()
A:流行性和通俗性
B:音乐形式的全面性。
C:艺术性、经典性、时代性。D:接受性和教育性
20.为了落实新课程理念,教材中的音乐创造安排了两项内容:()
A:根据所给的歌词作曲
B:与音乐相关的发掘学生潜能的即兴创造活动 C:根据所给的内容创编节奏 D:运用音乐材料创造音乐
四、简答题
1.新世纪的人类生存与发展将面临哪些困境? 2.课改前的传统教育存在哪些具体问题? 3.课改前小学音乐教育存在哪些弊端?:
4.如何理解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与“双基”的对立? 5.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应培养学生哪些现代意识? 6.课改前学生音乐素质提高攻坚不下的原因有哪些? 7.良好的人文修养应具备哪些具体的内涵? 8.良好的科学素质包括哪些内容?
9.教育的人文关爱最集中地体现为哪两个方面?
10.马克思认为美就是自由创造,其中“自由”的含义是什么?
1.形式美有哪些规则?
12.写出十种音乐表现手段的要素。13.什么是音乐的情感美? 14.什么是音乐的形象美? 15.什么是音乐的形式美?
16.简述音乐审美的心理过程。
17.为了更好地实现学生的音乐审美,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哪三项要求? 18.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19.创造性思维有什么特点?
20.创造性思维的形式有哪些?。21.简述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22.音乐自身有哪些创造性特征? 23.简述音乐素质的内涵。24.什么是音乐文化素质?
25.新课程在课程功能上做了哪些调整?
26.新课程提出了哪些新理念?
27.简述在教学中落实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理念的具体要求。28.简述课改前教育针对注重个性发展问题与后果。29.什么是发展个性的教育?
30.学生参与音乐实践的方式有哪些?
31.我们的音乐教育为什么在内容上要以中华民族音乐为主体? 32.音乐新课程开辟了哪些教学新领域?
33.音乐新课程提出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落实路径是什么? 34.怎样理解音乐课程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35.简述学生小学阶段音乐学习目标。
五、论述题
1.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小学音乐课程改革的必要性。2.结合小学音乐教学的具体内容论述音乐的美。
3.结合小学音乐教学的具体内容论述音乐是真善美的统一。4.论述音乐教学中的音乐审美。
5.结合教学论述情感参与是学生音乐审美的关键。6.论述小学音乐教育与学生发展的作用。
7.结合教学论述音乐“双基”是学生音乐审美的基础。8.结合音乐实践过程,论述音乐的创造性特征。
9.根据音乐自身的创造性特征论述音乐教育的创造性培养功能。10.以音乐实践活动过程的交流性特征论述音乐教育的社会交往价值。11.怎样理解小学音乐课程的社会交往价值?
12.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小学音乐课程的音乐文化传承价值。13.解析小学生音乐素质的内涵。
14、试论述在教学中如何落实音乐新课程的新理念。
15、结合教学实际论述“会”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根本。
16、面向全体学生是国民音乐教育的对象意义的本质要求。
17、结合教学实际谈如何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18、、结合教学实际谈一谈如何落实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19、重视音乐实践全面提高学生音乐素质。
20、结合教学谈一谈如何落实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新课程理念。21.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论述我们将如何完善评价机制。22.分析论述音乐学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涵。
23.结合音乐自身特点论述为什么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音乐课程目标的首位? 24.分析论述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教师教学出现的问题和原因。25.分析论述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学生学习出现的问题和原因。26.在教学中如何科学重组、增减教材。27.浅论小学音乐教育的起点。
28.浅论实事求是教学的意义和要求。
29.浅论国民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的异同。
音乐教师具备的素养论文 篇5
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不断向前发展,教师素质与教育发展的关系问题越发被重视,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指出,我国中学音乐教师队伍的素质现状与音乐新课程的实施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教师学科素养的提高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应该从教学理念、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对教师的学科素养加以提升。
论文关键词:
新课程背景、学科素养、中学教师、音乐学科。
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我国基础教育注入新的活力,自《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广大音乐教师认真贯彻实施《标准》,努力探索教学方法,为提高音乐课教学质量做出贡献,音乐课程改革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根据我们在西北及西南共计九个地区的问卷调查和反馈结果来看,音乐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模式单一。就目前来看,一些音乐教师对新课程仍然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特别是有些年龄较大的教师不愿意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单一,教育思想陈旧。在我国部分地区,音乐课往往被置于一个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有的学校甚至不给学生开设音乐课。传统的初中音乐教学一般停留在对歌曲的教唱,教师忽视了对学生音乐文化知识的引导;而高中由于在高考指挥棒导向作用下,多数学校存在经常挤占音乐课的现象,导致上课课时不足,达不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谈不上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
其次,教学设计欠妥,教学效果欠佳。教师教学方法、课程设计不当会导致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纪律松散。比如用一整节课时间来讲授理论知识,教学内容就显得枯燥、乏味,学生不仅感受不到音乐课的轻松愉快,还可能对音乐课产生逆反情绪。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它需要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作指导,体现了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中学生求知欲强、接受能力强,但自制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必须针对学生实际,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创立适合中学生年龄特点、充满音乐美感的课堂环境。
再次,教学手段运用不当,多媒体喧宾夺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音乐教学,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它能将文本、动画、音乐有机结合起来,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使音乐教学更添活力。但有的教师专业水平有限,在课堂上单靠播放现成的教学课件,与学生的互动减少了很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还有的教师为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课件制作上牵强附会,一味追求表面上的新颖、动感效果,使学生的注意力大都集中在音乐之外的东西上。这种现象不仅浪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影响学生的体验与思维,弱化了音乐课堂教学,要知道一堂课是否精彩,关键是教师而不是工具。
以上这些问题在很多学校都普遍存在,如何改变这样的教学状况,更好地推动新课改发展,关键还在于提高教师自身的学科素养。学科素养是指在学习和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包括音乐学科特征的基本品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基本经验的综合,它不是各种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多方面素质的综合体现。
一、良好的道德修养与先进的教育理念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教书育人是一项影响社会和个体,具有重大社会责任的职业。因此,坚持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用科学的精神陶冶学生,用科学的知识培育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是教师恪守职业规范、坚持高尚职业道德行为的表现。音乐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发掘思想教育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因此,要使每个学生的情操都得到陶冶,审美能力得到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不容忽视。
20xx年8月,笔者作为会议代表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ISME),会议的主题是“和谐与世界的未来”。这次与会代表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事中学音乐教育的一线教师和音乐教育研究人员,他们大多思想先进,愿意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希望自己的教育思想与世界接轨。会议通过与世界各国的音乐教育学者的直接交流与观摩,使大家近距离地感受了世界音乐教育潮流,领略了先进的音乐教育理念及其魅力,同时也深刻感受到我们与先进国家在音乐教育上存在的差距。笔者认识到,通过对当今先进教育思想的研究以及对《标准》的解读,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认同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形成一套系统的新课程音乐教育思想体系。
二、专业技能与综合实践能力
(一)传统音乐技能。
音乐是横跨多学科的一门具有专业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边缘学科。传统的音乐技能包括声乐、器乐、乐理、视唱练耳等方面,同时也具有较强的专业特点,这就决定了它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如器乐演奏技能和视唱练耳能力是从小培养且需要不断反复练习,“三天不读口生,三天不练手生”就是这个道理。作为传统音乐教学,声乐演唱和器乐演奏能力仍然具有重要地位,这些也是音乐教学活动中实施美育的载体,这些载体不坚实、不丰富,教师就无法把美的信息忠实地传递给学生。
(二)现代信息技术技能。
新课改逐步深入,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音乐课教学,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介入,对传统的音乐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教师掌握中学音乐教育必备的计算机课件制作方法,以及多媒体技术的理论和技能知识,是对传统音乐教育的突破,更是适应现代音乐教育的基本要求。
1.课件制作。
在大力提倡新课改的今天,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与科学应用,必然给音乐课堂增添新的活力。因此,音乐教师必须熟悉一些常用的课件制作工具,了解一些课件制作的基本理论,并学会收集或制作素材,根据教学设计的要求及思路制作音乐课件。常用的课件制作软件有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等。
2.音频处理。
新的课程标准将音乐鉴赏作为音乐审美的核心,贯穿中学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在教学中常会遇到对一些音频的剪辑处理,如音乐片段的截取或连接、曲调的升降,等等。合理地利用一些设备及软件,根据教学需要自己动手制作或剪辑音频素材,可以使音乐教学的目的性更加明确。因此,具备基本的音频剪辑处理能力是必要的。
3.音乐制作。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家用电脑的普及,电脑音乐创作凭借其方便的操作、丰富的音响效果被人们喜爱并迅速推广。因此,教师学会使用一些音乐制作软件,会让课堂教学锦上添花。这些音乐制作软件种类很多,如Nuendo、GoldWave、Sonar、CoolEdit等。
(三)课外活动组织能力。
音乐课外活动是学校音乐教育中课堂教学和社会音乐教学的桥梁和有效补充,是中学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对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重视艺术实践,将其作为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基本途径。”“通过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因此,音乐教师指导课外活动所需的专业能力就显得更加重要,这主要包括合唱组织及训练能力、乐队组建及训练能力、舞蹈创编能力、晚会组织能力等等。
三、教育教学与课堂管理能力
音乐教学实践中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对艺术学科至关重要,因为学生的每一次音乐实践活动,都是对音乐美的感受、体验和表现的过程,这既是音乐教学自身的特点,又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主要特征。怎样更科学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怎样才能使音乐课堂生动有趣?应该用什么方式呈现音乐的美?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教师的教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获得学习、审美、认知的方法,关系到学生对音乐形象的感受与体验、审美情感的深入与升华和对蕴涵其中的美的认知。
在课堂上密切关注教学状态,进行有效的动态管理也尤为重要。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课堂上面对几十个学生,和学生平等对话,进行思维碰撞、情感互动,是一个多因素彼此影响和制约的复杂动态过程。因此,教师应及时分析、把握教学目标与课堂管理现状之间存在的偏差,密切关注学生学习的精神状态和课堂气氛,同时,努力调控情绪,运用自己的智慧和魅力,因势利导地确定课堂管理的各种指令。
四、科研创新与终身学习能力
我们处在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老化加速,信息更替频繁,社会变化加剧。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地拥有足够的知识,终身学习是自身发展和适应职业的必由之路,“活到老,学到老”是每位教师应有的终身学习观。
此外,教师终身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教师的成长有着长远的意义,培养该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要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意识,创设良好的科研氛围和环境。现代社会,音乐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教学能力,而且要具备优秀的科研能力,美国学者史密斯(h)认为:“所谓创新型教师,就是那些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运用于教学中,并且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的教师。”所以,具有良好的科研能力是音乐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师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需要。现代教育理念下,中学音乐教师更应教学与科研并重,以适应新时期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
上述几个方面的是音乐教师的基本素养,它们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联系。只有教师全面提升其学科素养,才能更有效地推进音乐新课程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2]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
[3]佟庆伟,秋实.个体素质结构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xx.
音乐素养课程教学计划3 篇6
第四周教学目标:培养儿童的思维想象能力复习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全音符的打法 2 复习四四拍的强弱规律歌曲表演《我爱我的幼儿园》感受音乐的强与弱打击器乐演奏与指挥音乐欣赏《小鸡》、《大象》、《乌龟》 7模仿乐器钢琴和小提琴的演奏
第五周教学目标:培养儿童的专注力学习四分休止符的打法发声练习学习唱词节奏《小鱼游游游》感受声音的长与短打击器乐表演:《我的节奏》音乐欣赏《大象》、《乌龟》、《袋鼠》认识乐器大提琴
第六周教学目标:培养儿童的专注力
1学习二分休止符的打法发声练习歌曲表演《小鱼游游游》音乐游戏:声音的长与短打击器乐表演:我的节奏音乐欣赏《乌龟》、《袋鼠》、《布谷鸟》认识乐器单簧管
第七周教学目标:培养儿童的模仿能力学习全音休止符的打法发声练习学习唱词节奏《对不起,没关系》感受声音的长与短打击器乐表演:我的节奏音乐欣赏《布谷鸟》、《水族馆》模仿乐器演奏单簧管
第八周教学目标:培养儿童的模仿能力复习四分休止符、二分休止符、全音休止符的打法练习发声歌曲表演《对不起,没关系》感受声音的长与短打击器乐表演:我的节奏音乐欣赏《狮王进行曲》、《小鸡》、《大象》、《乌龟》、《袋鼠》、《布谷鸟》音乐游戏:我们的动物园
第九周教学目标:培养儿童的音乐表演能力复习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全音符、四分休止符、二分休止符、全音休止符的打法发声练习学习唱词节奏《大鼓》打击器乐表演与指挥:音乐的强弱 5 音乐欣赏《水族馆》、《鸟》认识乐器长笛
第十周教学目标:培养儿童的音乐表演能力 1 学习五线谱的线与间,5个线4个间 2 音乐游戏:跳跳跳
3发声练习歌曲表演《大鼓》打击器乐表演与指挥:音乐的强弱 6音乐欣赏《化石》模仿乐器长笛
第十一周教学目标: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述能力 1 学习五线谱的线与间,5个线4个间 2 音乐游戏:跳跳跳
3发声练习学习唱词节奏《新年好》打击乐器演奏:我的节奏音乐欣赏《动物狂欢节》
第十二周教学目标: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述能力 1 复习五线谱的线与间发声练习歌曲表演《新年好》打击器乐表演:我的节奏音乐欣赏《动物狂欢节》音乐游戏:小小音乐会
第十三周教学目标: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述能力1 学习高音谱号音乐游戏:跳跳跳发声练习学习唱词节奏《金勾勾》打击器乐表演与指挥:音的长短 6 音乐欣赏《土耳其进行曲》
音乐素养课 篇7
音乐审美教育承担的使命不是单一的, 而是多重的。它包括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智育功能、美育功能等。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即通过音乐作品和课堂演示所体现的健康、积极、高尚的主题思想和情感人格, 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真善美的陶冶, 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提升心灵境界。通过自身的审美体验, 促进其想象力的发展, 养成学生细心、耐心和坚毅的品质,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人际协作能力。例如, 通过革命传统歌曲的演唱、演奏、欣赏, 能培养当代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音乐教育的智育功能, 即通过乐理、乐器、作品的讲析和教授,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 提高音乐水平。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必须从属于音乐审美教育, 为审美教育服务。其内容和要求必须从感受与音乐表现的情感需要出发, 另外必须与演唱、演奏、欣赏等活动相结合进行, 不宜作过分的、独立的、技能性的训练, 否则音乐教学便丧失了愉悦性, 违背了“寓教于乐”的教学规律;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 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特性就是它的审美性, 这种审美性质主要是以音响为表现手段, 通过听觉影响人的情感, 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 从而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 在音乐美感的愉悦和享受过程中, 使情感得到升华, 心灵得到净化。如果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能够恰当地表现出这种艺术美, 甚至能够融入自己独特的创意和发挥, 那么对渴求美的滋养的青少年学生所产生的审美教育作用必然是强烈而又持久的。
音乐审美教育的决定因素是教育主体, 即音乐教师。音乐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表现为制定计划、组织教学、管理考核等方面, 更重要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性教育, 即音乐教师通过自己的演唱教唱, 对歌曲主题形象的理解和阐述, 乐器的演奏和伴奏,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所体现的教师的道德、心灵境界等。因此, 音乐审美教育要想不负新时代赋予的使命, 满足新生一族学生对音乐的期待和渴望, 音乐教师就必须全面加强自身专业素质的修养。新时期审美教育背景下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不仅只是指专业技能方面, 还包括自身的良好职业修养。
那么, 音乐老师还需要提高哪些艺术素养及职业素养呢?
1.加强音乐教师语言艺术的培养。虽然语言并不是音乐课的主要内容, 但标准、准确、生动、组织有序的语言无疑为一堂音乐课增色不少。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 除一般教师的规范化要求外, 还应具有音乐性、语言美感, 使学生不仅明白语言所传达的思想内容, 还感受语言的魅力。唯有美的语言, 才能与音乐美、音乐审美教育相得益彰。音乐教师的普通话水准是尤其值得重视, 必须是纯正达标的。除了用某种方言或外文演唱的歌曲、戏曲选段之外, 所有的歌曲都要力求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发音教唱。教学的语言也应该是使用标准的普通话, 而不是当地方言或是带着方言口音的“某地普通话”。因为在示范性的演唱中要求吐字发音标准、清晰, 富有色彩和变化。
2.加强音乐教师各艺术素养的均衡发展。长期以来, 谈到音乐教育, 人们便很自然地与是否教识谱、会乐器、会运用歌唱方法唱歌等具体的内容联系在一起, 即把音乐教育看作是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其实这种传统的音乐教育是十分偏面和狭窄的, 它既忽视了音乐教育在培养和提高人的全面素质方面所具有的诸多功能, 更忽视了学生个体生命多方面的价值。新时代音乐审美教育突出了音乐审美的艺术性, 注重加强了音乐与现实生活、自然与社会的联系。时代的发展需要使人的素质趋于综合化, 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 而且还要有专业以外诸多学科的知识。教师的任务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 还要成为一名顾问, 一位促进学生成长的引导者, 需要具备敏锐的判断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3.加强作为教师的相关职业素养和文化素养。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的教学内容不应只是局限在专业方面, 还应扩大知识面。在高速发达的信息化时代, 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是多元的, 因此, 也必然会产生一些非专业性的学习困惑。对于学生的问题及求知需求, 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所以, 要求教师不断加强学习, 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以音乐为本, 以育人为本, 做一名现代知识型、综合型的教师。
动静结合,提升音乐素养 篇8
一、多媒体课件融入图片,激发幼儿记忆的积极性
在歌唱活动中,幼儿在学习、了解歌词时,往往只能了解几句内容,而不能完整地了解、记忆。教师往往采用了重复学唱的方式帮助幼儿记忆歌词内容。这样做以后,虽然幼儿们对于歌词有了进一步了解与记忆,但是幼儿们学习歌曲的兴趣也被重复学唱给磨灭了。然而多媒体课件具有图、文、声并茂等特点。这一特点正符合了幼儿的兴趣特点,因此在音乐歌唱活动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激发幼儿观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幼儿在记忆歌词的环节中轻松又有趣。如:在歌唱活动《柳树姑娘》中,幼儿听完歌曲后请幼儿回忆歌词内容,幼儿们的回答就只有歌曲的最后一句歌词,而对于前面的歌词内容往往都不记得了。因此,在接下来学习歌曲的环节中,幼儿们在演唱的过程中也是前面的部分基本都是教师在演唱,只有到了最后一句时才能听到幼儿演唱的声音。然而与幼儿进行重复演唱两遍以后,发现幼儿对于接下来的分组演唱等环节都表现出了厌倦的情绪。于是在后来的歌唱活动《龟兔赛跑》中,我们利用多媒体课件将音乐节奏与相应的图谱结合,利用课件中动画的效果向幼儿展示。学习歌曲的方式也就随着多媒体课件的形式而改变,不再是单一的唱,而是结合有趣的动画。虽然这首歌曲歌词很多,但是幼儿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对于歌词内容有了更好的记忆,仅仅学唱了三遍,幼儿们便能完整地演唱了。
二、多媒体课件融入故事,激发幼儿感受的积极性
音乐欣赏活动是一个感受活动。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提供音乐与幼儿一同来听一听,然后提供一些图片与幼儿来讲一讲,这样比较枯燥乏味。最后便是幼儿感受幼儿的、教师讲述教师的,师幼之间的互动不能有效地进行,对于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幼儿也不能完全感受、了解。该怎样提高幼儿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的积极性呢?因此,我们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将音乐与故事相结合。引导幼儿通过故事情节从而感受音乐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例如:在音乐活动《倒霉的狐狸》之中,我们便利用故事《倒霉的狐狸》和音乐作品《在山魔的宫殿里》相结合来进行音乐活动。在活动过程中,首先,与幼儿一同欣赏了音乐《在山魔的宫殿里》。在欣赏的过程中,我们利用点头、摇头等头部动作体现音乐节奏的变化。然后同幼儿们一起回忆故事《倒霉的狐狸》的各个情节,并且将故事中的情节与音乐节奏相结合。在音乐节奏较慢的部分利用故事中狐狸跟踪母鸡的情节来匹配;在音乐节奏较快的部分利用故事中狐狸追赶母鸡的情节来匹配;在音乐节奏很快的部分利用故事中敲门的情节来匹配。使得整个音乐和故事有序地结合在一起。同时,利用幼儿自己创设的动作来表现狐狸所遇到的倒霉的事情、狐狸敲门的动作、敲门敲累了的动作来融入到音乐表演的过程中,使幼儿们对表演的积极性增加了很多。有了故事情节和各种动作的融合,幼儿对于音乐作品便有了相应的了解和记忆。在表演的过程中,幼儿们能够根据故事情节的变化在不同节奏的音乐处进行相应的动作表演,使自己真正融入到音乐表演活动中。整个活动中,教师不用过多地去提醒幼儿相应的动作,使幼儿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融入到了音乐之中。
三、多媒体课件及时记录,激发幼儿创编的积极性
多媒体课件能够根据教师的教学要求来记录幼儿的相关回答,这一种反馈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2008年是奥运年,幼儿对于奥运会的话题相当关注,对于各种体育运动项目也了解了许多。因此在音乐活动《唐老鸭减肥记》中融入了请幼儿设计减肥方法的环节,重点就是利用当时比较热门的话题引导幼儿去思考、创编。在活动刚开始时,首先请幼儿欣赏音乐作品《瑞典狂想曲》并说一说自己对于音乐的感受、了解。接着,便向幼儿提出了“该如何来帮助唐老鸭减肥”的问题。这时,多媒体课件便起到了帮助幼儿记录的作用。当幼儿们发现自己所讲的运动项目在屏幕上出现时,大家都觉得很有趣,回答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同时在创编动作的过程中,有了图片、视频的提醒,幼儿创编、模仿的动作就更像了。幼儿便将自己所了解的体育运动项目积极、主动地讲述了出来。在完成表演的过程中,引导幼儿用自己所想到的运动项目来进行表演,使幼儿体验了自己创设表演动作的乐趣,同时也增加了他们参与表演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投入到表演音乐作品的过程之中。
四、多媒体课件及时鼓励,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音乐素养课】推荐阅读: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素养07-05
提高音乐素养08-09
学生音乐素养09-07
音乐教师素养08-01
音乐素养的培养07-26
音乐教师职业素养11-27
音乐知识素养10-22
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08-23
《音乐素养》教学设计09-01
小学音乐的创新素养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