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2024-10-05

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通用8篇)

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篇1

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摘要:文章介绍了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现状,分析了融资过程中所遇困难的原因,对我国民营中小企业今后的融资决策的制定与选择及所需避开的误区做了详细论述,对民营中小企业解决目前融资难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民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推动科技进步等,这一切决定了我们必须对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给予足够的重视。近几年来,国家为改善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先后采取了许多措施,但从实践上看,仍然存在某些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其中融资难问题成为制约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只有切实解决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才能把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潜在能量发挥出来,使其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壮大。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民营企业产值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有率已达到一半以上,甚至更高,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和财政收入的顶梁柱。据不完全统计,在广东省,私营企业已有十四五万户,占全国私营企业总数的1/10还多。综观全国,凡是经济发展快的地方,民营经济尤其是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也比较快;凡是民营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的地方,经济发展也较迟缓。目前,众多学者普遍认为,从改革开放后民营企业的发展轨迹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8年至1991年,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为特点。由于我国早期改革政策对非国有经济的产业进入设置诸多限制,特别是这时是民营企业从消亡走向复兴的初期,极度缺乏其自身发展所必须的资金,所以劳动密集型方式作为进入产业的选择,是其唯一的可能。

第二阶段是1992年至今,民营企业进入空前的高速发展时期。由于我国经济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逐步开始,此时期以温州企业为代表提出民营企业要在数量发展的同时进行“二次创业”的观念,这在全国民营企业界迅速得到响应。与早期传统的民营企业不同,20世纪90年代后,民营企业的发展表现出两个特点:一是由家族式管理向制度化、科学化管理的转变,注重建立有效的治理结构,即“二次创业”概念;二是民营科技企业与巨资的结合。

然而,同民营企业发展不协调的是,它只占用了我国金融资源的极小部分。据有关资料 引用的数据表明:我国民营企业的资金来源中自我积累约占56%,向亲友筹资约占13%,有近80%的经营者几乎无法获得稳定的追加资金;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比例虽有逐年递增的趋势,但与国有企业的贷款份额相比仍然较低,和民营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极不相称。

二、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一)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各方面管理不规范

民营企业大多是以个体经营、合伙经营等方式发展起来的。许多民营中小企业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产权单一,规模较小,科技含量低,缺乏创新机制再加上负债多、积蓄少,市场竞争力严重不足,从而导致抗击市场竞争风险能力很低,极易被市场所淘汰;此外,多数民营中小企业在财务等许多管理方面不够规范。据调查,多数中小企业会计报表不真实,有的甚至就没有会计报表。

(二)信息不对称,银行惜贷现象严重

银行惜贷说到底是为了逃避风险,而风险的根源就是信息不对称。由于信息的不完全和不确定性,借款人拥有信息优势,贷款人很难收集到有关借款人的全部信息。而且,中小企业大多处于初创期,不仅数量多、规模小,而且单个企业需要资金量少、财务管理透明度差,这就造成中小企业信用水平极低。此外,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在抵押条件上的差别,以及银行追求规模效应等原因,大型金融机构通常更愿意为大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而不愿冒险为资金需求规模小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三)政府的扶持力度对民营企业融资难也有一定影响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30年来民营企业发展极快。但是由于存在为赶超发达国家而重点发展资本密集型工业部门的现象,导致我国大型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垄断现象较为严重。我国金融机构也以大银行为主,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仍然占有70%以上的市场份额。银行业的高度垄断与产业中的高度垄断相一致,大银行与大企业之间的互生关系非常明显,导致大银行不愿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的贷款,这就必然造成民营企业贷款难的现象。

三、制定正确决策,打破融资僵局

(一)加强中小企业的公司自身建设

我国很多的中小企业具有明显的家族特色,任人唯亲,家族成员占据重要管理岗位,决策上独断专行。这种管理模式不利于中小企业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不利于提高中小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加大了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降低了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导致银行和投 资者不愿向其贷款和投资。鉴于此,中小企业应走产权主体多元化的道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公司制改造,解除家族制对其发展的束缚,进行所有权结构调整,引入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经营效率,降低经营风险。这样才能提高信用水平,增强融资能力。

(二)选择最佳融资机会

把握好商机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同样,企业融资过程中选择最佳的融资机会至关重要。中小企业的最佳融资机会就是由有利于企业融资的一系列因素所构成的有利的融资环境和时机。企业选择融资机会的过程,就是企业寻求与企业内部条件相适应的外部环境的过程。因此,中小企业要想把握住最佳融资机会,首先要对影响融资的所有因素做具体分析。虽然企业本身会对融资活动产生影响,但与最佳融资机会这种企业外部客观环境相比较,企业本身对整个融资环境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因此,既然不能改变环境那么企业只有主动地去适应外部融资环境,对于商家来说,谁占有主动权,谁就是赢家。这就要求中小企业要及时掌握银行利率、汇率等金融市场的信息,了解国内外经济形势、国家货币及财政政策等各种外部因素,合理分析和预测能够影响企业融资的各种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寻求最佳融资时机。

(三)发展地方中小型金融机构,解决大银行对民营企业的惜贷问题

发展我国中小金融机构是从根本上解决民营企业向大银行贷款难的问题。中小银行和民营企业极具亲和力,是很好的合作伙伴。地方中小型金融机构可为民营企业的融资提供担保机制,成为市场化的担保机构。目前,为民营企业贷款提供担保的机构主要是在地方财政支持下,组成的担保中心。其担保基金可由地方政府,受益的民营企业,社会中介组织自愿者等多家出资。担保基金可存入商业性金融机构,由商业金融机构协助管理。

尽快搭建民间金融机构平台,例如允许开办私人银行或民营股份商业银行等。最大程度为民营资本的流通与扩张提供舞台,让民营企业可以平等地讨论贷款问题,不再看国有大银行的脸色。但与此同时应当建立起相应的资本流通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仲裁监督监管机构,以规范民间借贷行为。当然,这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才能为民营中小企业营造出风险投资发展的良好环境。

(四)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需进一步健全

1、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制定中国特色的中小企业信贷担保制度。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由于市场竞争风险大,缺乏有效的资产抵押和信用担保,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受到严重制约。我们应大胆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研究制定中国特色的中小企业信贷担保 制度,组织成立全国性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协会,统一承担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

2、让中小企业信贷担保法律化。国家应制定和出台有关中小企业信贷担保的法律法规,并制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关实施细则,使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在有关法律制度的保障下得以完善,充分发挥其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作用。

3、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基金。(1)该项基金应具备以下特点:它是一笔政府主导性的基金。只能作为中小企业向银行借款担保之用。它是一笔公平性的基金;加入基金的各利益主体均享有相应的权利与义务;没有加入基金,但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也可以申请基金担保。它是一笔非赢利性的资金,但可存入银行获得利息收入以及不超出规定的担保费收入。(2)我国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基金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如下运作模式:单个中小企业向担保基金提出贷款担保申请,由担保基金对该企业进行评估。只有通过担保基金评估的中小企业才可获得担保贷款,而且贷款机构提供的每一笔担保贷款都需要经过担保基金的同意,其自身没有权力单方面扩展中小企业的担保贷款额。

四、避开融资误区,保证融资安全

不少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把企业融资当作一个短期行为来看待,希望搞突击拿到银行贷款或股权融资,而实际上成功的机会很少。民营企业要想改变融资难的局面,必须走出以下融资误区。

(一)不注重企业包装或过于重视企业外表

有些民营企业认为只要自己经营效益好,融资就会很简单,因而不愿意去包装企业,认为这是一种浪费,但却不知道企业短期的利润并不能吸引资金方的目光,企业的长期发展前景及企业面临的风险才是资金方更为重视的方面。但也有些民营企业为了融资,不惜一切代价去作宣传搞美化工程,使本来效益就不好的企业雪上加霜。

(二)目光短浅,临阵作难

多数民营企业都是在企业面临资金困难时才想到去融资,不了解资本的本性。资本的本性是逐利,不是救急。企业在正常经营时期就应该考虑融资策略,和资金方建立广泛联系。要学会放长线,钓大鱼。不能鼠目寸光,临时抱佛脚。

(三)把融资简单化,缺乏专业的融资顾问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中真正理解融资的人很少,不能把融资简单化。专业的融资顾问是目前民营企业所严重缺乏的。企业融资是非常专业的,融资顾问有丰富的融资经验,广泛的 融资渠道,对资本市场和投资人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有很强的专业策划能力,能够考虑企业融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聘请专业的融资顾问对于企业的融资大有帮助。

(四)忽视企业内部整理,不注重通过让企业走向规范化提升融资能力

民营企业融资时只想到要钱,一些基本的工作也没有及时去做。民营企业融资前,应该先将企业梳理一遍,理清企业的产权关系、资产权属关系、关联企业间的关系,把企业及公司业务清晰地展示在投资者面前,让投资者放心。企业融资是企业成长的过程,也是企业走向规范化的过程。民营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应不断促进企业走向规范化,通过企业规范化来提升企业融资能力。

(五)不注重塑造企业文化和建立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

民营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只顾企业扩张,忽视了塑造企业文化,最终导致企业规模做大了,但企业却失去了原有的凝聚力,企业集团内部或各部门之间缺乏共同的价值观,没有协同能力。很多民营企业通过融资不断扩张,但企业管理却越来越粗放、松散。随着企业扩张,企业应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使公司决策走上规范、科学的道路,通过规范化的决策和管理来规避企业扩张过程种的经营风险。

发展民营中小企业,对于我国十一五时期的经济发展和实现十七大所确定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有着重要意义。而解决好目前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发展民营中小企业的关键所在。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对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罗国勋。二十一世纪: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2、张厚义,明立志。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3、谢朝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经济管理,2001(3)。

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篇2

一、民营企业融资现状

近十年来, 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得到了迅猛发展, 成为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重要动力。然而, 近年来, 发展势头有所减缓, 主要原因是民营企业融资困难。

我国的民营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低技术的行业为主, 仅制造业、批发零售、餐饮业就集中了民营企业的75%。由于这些企业管理水平低、生产规模小、创利能力弱, 要进一步发展, 仍受到资金严重不足的制约。民营企业有着巨大的资金需求, 然而, 从银行所得到的贷款, 尚不足银行贷款总量的2%;通过发行股票融资的民营企业在我国证券市场的上市公司中约占9%左右, 这里还不包括那些以较高昂的代价购买别的上市公司的股份而曲线上市的;在债券市场上占有的份额则几乎为零。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十分突出。

中央有关部门和不少地方政府为了解决民营经济融资难的问题, 下了很大的力气, 也出台了一些具体政策措施, 如, 组建民营股份制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鼓励和支持四大商业银行, 增加对民营经济贷款、建立担保体系、建设风险投资体系等等。但是, 从实施效果来看, 这些措施还没有使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因为, 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表面上看是反映渠道狭窄, 而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体制和制度问题。

二、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分析

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具有普遍性。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大、中、小型企业均反映资金短缺, 都在千方百计寻求资金来源, 民营企业问题更加突出, 有的被迫停产, 有的被迫高息吸收民间资金。实际上现代社会中企业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很多, 而且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发展势头。例如:通过银行贷款、发行企业债券、发行股票和企业内部积累等等。但由于制度和政策及企业内部等原因, 我国民营企业在融资方面受到了众多限制, 突出表现在:

(一) 企业自身原因

1. 民营企业管理基础薄弱, 内部决策缺乏灵活, 机制僵化。

从民企自身来看, 管理水平不高, 账目不清, 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 缺乏合理的法人内部治理机构, 管理经验缺乏, 管理水平不高, 财会制度落后, 信息不透明, 缺乏审计部门确认的财务报表和良好的经营业绩, 增加了银行对民企财务信息审查难度。同时家族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2. 财务管理不规范, 会计信息缺乏客观性。

有些民营企业为了融资, 不惜一切代价粉饰财务报表、甚至造假, 财务数据脱离了企业的基本经营状况;民营企业即使都有很强的融资意愿, 但真正理解融资的人很少, 总希望打个电话投资人就把资金投入企业, 把融资简单化, 不愿意花钱聘请专业的融资顾问。

综上所述, 民营企业由于数量众多, 层次参差不齐, 民营企业管理基础薄弱, 内部决策缺乏灵活, 机制僵化;财务制度不规范, 会计信息缺乏客观性;企业自身的经济能力有限, 这是其融资难的根本原因。

(二) 社会金融环境方面

1. 银行贷款管理体制的制约。

目前, 企业获取资金的主渠道依旧是银行。现行的金融体系中, 国有商业银行贷款给国有大中型企业似乎天经地义, 而面对广大民企的贷款请求, 往往不予支持, 基层的银行贷款权限受到严格的限制, 同时贷款审批程序烦琐。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追求安全性和收益性, 对民营企业的不信任使得其不愿意向民营企业提供贷款。国有商业银行机制也缺乏灵活性, 信贷经营体制改革反而提高了对民营企业的贷款门槛。

2. 我国证券市场融资门槛过高。

我国《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股本总额不得少于5000万元, 公司经营必须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改革, 从严控制一般加工业和商品流通企业。而绝大部分民营企业受各种条件的影响, 与《公司法》规定的上市条件相差甚远。我国债券市场也基本上未向民营企业开放, 目前, 我国公司债券发行实行的是规模管理, 债券发行的年度规模管理、债券发行的年度规模及各项指标均由国务院统一确定, 且发行时优先考虑农业、能源、交通及城市公共设施项目。同时, 要求发行债券的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净资产不低于三千万, 有限责任公司净资产不低于六千万;累计债券总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的40%, 最近三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公司一年的债券利息, 债券发行公司必须有实力雄厚、信誉好的单位做担保等, 这一系列条件, 限制了民营企业进入债券市场并通过债券方式融资。

总之, 民营企业的保证缺乏、管理薄弱以及一贯以来的银行在体制上的歧视是其融资难的重要原因。

(三) 政府方面

1. 政府职能机构不健全。

政府职能机构不健全, 中介机构也就难以健康地发展起来。民间投资者在获取投资信息、选择投资方向、争取技术或资金支持等方面不能普遍得到有效的服务, 往往因此而造成决策失误、投资失败等现象。

2. 政府管理不规范, 许多有利于民企融资的政策未得到有效执行。

三、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对策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 是企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要持续发展下去, 必须解决好其融资问题。要改善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状况, 政府和各商业银行必须转变观念, 建立起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 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建立相应的支持平台,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

(一) 加强民营企业自身的完善与发展

建立一个比较规范的治理结构, 在此基础上变家族化治理为专业化治理。

第一, 完善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 改变家族管理模式, 从单一的家族管理向家族控股、职业经理人管理的模式过渡, 实施多元产权主体结构, 打破家族式管理“瓶颈”, 大大增加由企业直接利益相关者组成的董事会监控功能。设计必需的权力制衡制度和措施。健全公司内部权力机构, 完善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 使企业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第二, 合理安排控制权与管理权, 建立相对完备的企业管理制度。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重要环节是管理创新, 管理包括财务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等。培育企业自我积累能力, 努力提高自身管理和技术水平, 促进规范运作, 降低管理和财务风险, 尽快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

第三, 加强企业内部信用管理, 健全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企业首先要有一套规范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 在制约客户的信用行为的同时, 使守合同、重信用真正成为企业的经营管理的一种自觉的理性选择。一个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 除了加强商品质量和价格竞争力外, 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 就是更多的采用信用结算方式, 以培养企业信誉。

第四, 民营企业不缺乏科技含量高、创新力度大的产品, 有的已经进入国家“火炬计划”“星火计划”“双高一优”, 这些优秀企业走出国门, 充分利用外资, 既可以提升民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又能融到资金, 尽快发展自己。

第五, 把握融资机会, 走多元化融资道路。从企业内部来讲, 过早融资会造成资金闲置, 而如果过晚融资又会造成投资机会的丧失。从企业外部来讲, 由于经济形势瞬息万变, 这些变化又将直接影响民营企业融资的难度和成本。因此, 民营企业若能抓住企业内外部的变化提供的有利时机进行融资, 会使企业比较容易地从多种渠道获得资金成本较低的资金。

(二) 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

目前对民营企业间接融资的供给模式有四种:第一种是完全由国有商业银行供给;第二种即完全由民营金融机构来供给;第三种是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民营金融机构为辅;第四种则以民营金融机构为主、国有商业银行为辅。基于对上述四种供给模式的分析, 我们认为, 就当前现状而言, 基本上属于第三种供给模式;而在可预见的将来, 这种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民营金融机构为辅的民营企业信贷资金供给格局基本不会改变。因此, 国有商业银行应明确自己的职责, 勇于承担这一重任, 国有商业银行要根据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实际, 及时改革经营管理体制和运作模式。同时通过设立民营金融机构, 完善民营企业的信用担保机制, 来促进和规范民间投资、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多元化。这样做不但不会对银行公有制主体地位造成冲击, 相反却可以激活目前尚且缺乏活力的金融市场, 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

(三) 政府要对民营企业给予政策支持

政府要加强法规和政策力度, 优化融资环境。民营经济要得到较大的发展, 除自身因素外, 关键是政府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宽松的发展环境, 从而优化私营经济的法制环境。

第一, 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明确规定私人财产同社会主义公共财产一样神圣不可侵犯, 私营企业经营者合法财产及一切合法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都应平等享受法律的保护。

第二, 加快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信用建设, 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罚力度, 创造公正的法律氛围。强化民营企业信用观念, 提高信用等级, 建立健全民营企业信用制度, 这是破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重要制度建设。建立并逐步完善政府的信用监管体系。政府应积极建立失信约束和惩罚机制并监督信用行业的规范发展, 积极推动这方面的立法, 并保证政府各部门的公共信息向社会开放, 让大家平等地取得和使用。

第三, 积极发展多种融资方式, 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希望银行来满足民营企业的资金需求是不现实的, 无论是其资金性质还是经营方针, 都决定了银行是倾向于“锦上添花”。因此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 应当积极运用多种融资方式。要创造条件, 积极支持风险投资基金的发展。一是要消除市场准入歧视, 按照市场化运作的原则, 引导和协调民间资本建立产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二要支持创业板资本市场即二板市场的发展, 鼓励和促进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高科技企业进入资本市场, 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和股票上市, 扩大直接融资规模, 并为风险投资提供退出机制。应鼓励民营企业向内部职工和社会定向募集股份, 设立股份有限公司。

近年来, 国家、各级政府都在积极采取措施, 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 相继出台了担保机构风险补偿资金机制, 不断完善信用担保机制, 近期央行重启中期票据发行, 相信这些政策将对民营企业解决融资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篇3

关键词: 民营企业;融资;对策

1.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现状的一般分析

1.1 融资的内涵和分类

企业融资是指企业从自身生产经营现状及资金运用情况出发,根据企业未来经营与发展策略的需要,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式,利用内部积累或向企业的投资者及债权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一种经济活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企业融资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基本方式有两种:内源融资,是来源于企业内部的融资,包括所有者投入、企业留存收益和职工集资;外援融资,是主要源于企业外部的融资,包括银行贷款、互联网金融、债券融资、股权融资、风险投资和民间借贷。如图1所示。

1.2 民营企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取得的经济成就与民营企业的发展密不可分,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工商总局网站消息显示,截至2013年3月底,我国实有企业1374.88万户,同比增长0.61%。其中,私营企业1096.67万户,增长1.01%,占企业总数的近80%。我国约60%以上的出口交货值是民营企业创造的;我国新创造非农业岗位3亿多个,其中私营、个体经济就吸纳了1.2亿人;数据显示,2013年前10个月,民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累计增速为15.2%,在不断夯实实体经济基础的过程中,民营工业企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1.3 不同类型的民营企业对融资的不同要求

不同类型的民营企业融资特点不同,当然对融资渠道和条件的要求也不同。从融资的角度看,民营企业可分为制造业型、服务业型、高科技型以及社区型等几种类型。各类型的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和要求如下:

(1)制造业型民营企业。制造业型民营企业的资金需求是比较多样和复杂的,这是由其经营的复杂性所决定的。一般而言,制造业企业资金需求量较大,资金周转相对较慢,经营活动和资金使用涉及的面也相对较宽,因此,风险也相应地较大,融资难度也要大一些。

(2)服务业型民营企业。服务业型民营企业的资金需求主要是存货的流动资金贷款和促销活动上的经营性开支借款。其特点是量小、频率高、贷款周期短、贷款随机性大。但是,一般而言风险相对其它民营企业较小,因此是一般中小型商业银行比较愿意给予贷款的对象。

(3)高科技型民营企业。高科技型民营企业除可通过一般民营企业可获得的融资渠道融资外,比较重要的一个资金来源就是各种各类、层出不穷的“风险投资基金”。这类基金既有政府设立的,又有私人建立的,也有政府和私人共同建立的,其性质一般属于产权资金。

2.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分析

2.1 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制度原因分析

2.1.1我国金融体系的特点导致民营企业融资难

(1)国有商业银行追求贷款规模效益的经营宗旨造成对民营企业的“惜贷”

从国有商业银行的角度看,商业银行的运行机制导致对民营企业服务难。国有商业银行长期担负着为国有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任务,把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大型企业等作为服务重点。而对民营企业普遍采取歧视态度,即所谓的所有制歧视。

(2)银行体系结构不合理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仍处于垄断地位,现有的几家股份制银行和地方性金融机构不仅数量有限,而且各金融机构与国有银行业务趋同,市场趋同,没有制定出合理的市场定位战略,导致金融体系中缺乏与国有大银行搭配合理的区域性和地方性金融机构,中小企业难以得到有力的金融支持。

2.1.2现有的直接融资渠道对民营企业障碍重重

中国资本市场仅有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其结构存在一定的缺陷,不利于民营企业的融资。从股票市场来看,按照相关规定,进入要求相对较低的深圳创业板市场发行股票,必须满足以下的盈利、资产和股本条件: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资产要求:最近一期末净资产不少于两千万元;股本要求:企业发行后的股本总额不少于3000万。

2.2民营企业融资难自身的原因分析

2.2.1 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不规范,信用不高

民营企业大多是以家族经营、合伙经营等方式发展起来的。许多民营中小企业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产权单一,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经营行为短期化以及负债多、积累少,投资规模与市场竞争力不足,抗风险能力低,容易遭到市场的淘汰;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不规范。

2.2.2 民营企业信息不透明

由于民营企业属于非国有企业,在现行的体制下,外部难以得到企业的信息,并且,很多民营企业确实存在管理不规范,信息不透明,账务混乱的现象,致使贷款的管理成本高,风险大,从而使得民营企业信用可得性相对低下,这都导致了所谓的所有制歧视现象。

3.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

3.1 加强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建设

企业融资能力的强弱,取决于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只有当企业有了较高的盈利水平和较强的偿债能力,企业才能获得广泛的融资渠道;民营企业应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变原有的“家族式”管理企业为规范的股份制企业或有限责公司,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通畅的现代企业制度。有了规范的企业制度,企业就能找到高水平的管理者,有了高水平的管理者,企业的资金融资渠道就容易畅通。endprint

3.2 充分利用“应收账款保理”业务

应收账款保理是在西方国家普遍应用的一种金融衍生产品,国内保理业务的出现也是刚兴起的业务。顾名思义,应收账款保理是企业将赊销形成的未到期应收账款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转让给商业银行,以获得银行的流动资金支持,加快资金周转。而且如果企业使用得当,可以循环使用银行对企业的保理业务授信额度,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保理业务的融资功能。尤其是对于那些客户实力较强,有良好信誉,而收款期限较长的企业作用尤为明显。

3.3 建立和健全民营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体系

(1)大力发展互助性担保制度。互助性担保的优势来自于民间担保的产权结构、社区性和互助、互督、互保机制。

(2)建立完善民营企业信贷担保体系。一是对于小额的贷款,放宽不动产抵押限制。二是制定和完善促进担保业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加强对信用担保业的规范与监管。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力度,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四是改善民营企业信用环境,提升民营企业信用能力。

结论:众所周知,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是向银行贷款、发行企业债券和股票上市。在股票上市方面,国有企业特别是关系到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大中型国有企业,比民营企业在政策扶植方面更具有优势。因此,除少数规模较大的知名的民营企业外,大部分民营企业很难通过股票上市的融资渠道获得资金;还有些民营企业即使符合上市要求,但考虑到上市后须充分披露会计信息的成本可能会高于融资收益,因而改制上市的积极性不高。在发行企业债券方面,由于涉及到金融风险问题,民营企业发行企业债券难以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在银行贷款方面,银行对民营企业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所有制歧视,在信贷计划中对民营企业的需求考虑较少,贷款的条件也往往高于国有企业。因此,一般金融机构不愿向他们发放贷款。可见,民营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也是很困难的。

就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民营企业尚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不规范,信用不高;民营企业信息不透明。为了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本文就解决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首先,应加快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建设,加强科学管理,建立健全法人治理机构,强化财务管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其次,民营企业可拓宽直接融资渠道,这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建立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另外,民营企业也可拓宽间接融资渠道,这需要国有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增加服务项目和降低门槛,也需要增建多种形式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专门为民营企业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厚义侯光明明立志梁传运.《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No.6(200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2.01

[2] 刘新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理论述评》.《经济学家》2005年第2期

[3] 李亚.《民营企业发展战略》.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03.01

[4] 成学真.《困境与出路:西部地区非公有制经济融资环境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09.01

作者简介:刘师彤(1986.01-),女,土家族,广东省珠海市人,研究方向:企业管理。endprint

3.2 充分利用“应收账款保理”业务

应收账款保理是在西方国家普遍应用的一种金融衍生产品,国内保理业务的出现也是刚兴起的业务。顾名思义,应收账款保理是企业将赊销形成的未到期应收账款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转让给商业银行,以获得银行的流动资金支持,加快资金周转。而且如果企业使用得当,可以循环使用银行对企业的保理业务授信额度,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保理业务的融资功能。尤其是对于那些客户实力较强,有良好信誉,而收款期限较长的企业作用尤为明显。

3.3 建立和健全民营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体系

(1)大力发展互助性担保制度。互助性担保的优势来自于民间担保的产权结构、社区性和互助、互督、互保机制。

(2)建立完善民营企业信贷担保体系。一是对于小额的贷款,放宽不动产抵押限制。二是制定和完善促进担保业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加强对信用担保业的规范与监管。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力度,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四是改善民营企业信用环境,提升民营企业信用能力。

结论:众所周知,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是向银行贷款、发行企业债券和股票上市。在股票上市方面,国有企业特别是关系到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大中型国有企业,比民营企业在政策扶植方面更具有优势。因此,除少数规模较大的知名的民营企业外,大部分民营企业很难通过股票上市的融资渠道获得资金;还有些民营企业即使符合上市要求,但考虑到上市后须充分披露会计信息的成本可能会高于融资收益,因而改制上市的积极性不高。在发行企业债券方面,由于涉及到金融风险问题,民营企业发行企业债券难以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在银行贷款方面,银行对民营企业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所有制歧视,在信贷计划中对民营企业的需求考虑较少,贷款的条件也往往高于国有企业。因此,一般金融机构不愿向他们发放贷款。可见,民营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也是很困难的。

就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民营企业尚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不规范,信用不高;民营企业信息不透明。为了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本文就解决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首先,应加快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建设,加强科学管理,建立健全法人治理机构,强化财务管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其次,民营企业可拓宽直接融资渠道,这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建立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另外,民营企业也可拓宽间接融资渠道,这需要国有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增加服务项目和降低门槛,也需要增建多种形式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专门为民营企业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厚义侯光明明立志梁传运.《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No.6(200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2.01

[2] 刘新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理论述评》.《经济学家》2005年第2期

[3] 李亚.《民营企业发展战略》.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03.01

[4] 成学真.《困境与出路:西部地区非公有制经济融资环境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09.01

作者简介:刘师彤(1986.01-),女,土家族,广东省珠海市人,研究方向:企业管理。endprint

3.2 充分利用“应收账款保理”业务

应收账款保理是在西方国家普遍应用的一种金融衍生产品,国内保理业务的出现也是刚兴起的业务。顾名思义,应收账款保理是企业将赊销形成的未到期应收账款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转让给商业银行,以获得银行的流动资金支持,加快资金周转。而且如果企业使用得当,可以循环使用银行对企业的保理业务授信额度,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保理业务的融资功能。尤其是对于那些客户实力较强,有良好信誉,而收款期限较长的企业作用尤为明显。

3.3 建立和健全民营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体系

(1)大力发展互助性担保制度。互助性担保的优势来自于民间担保的产权结构、社区性和互助、互督、互保机制。

(2)建立完善民营企业信贷担保体系。一是对于小额的贷款,放宽不动产抵押限制。二是制定和完善促进担保业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加强对信用担保业的规范与监管。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力度,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四是改善民营企业信用环境,提升民营企业信用能力。

结论:众所周知,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是向银行贷款、发行企业债券和股票上市。在股票上市方面,国有企业特别是关系到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大中型国有企业,比民营企业在政策扶植方面更具有优势。因此,除少数规模较大的知名的民营企业外,大部分民营企业很难通过股票上市的融资渠道获得资金;还有些民营企业即使符合上市要求,但考虑到上市后须充分披露会计信息的成本可能会高于融资收益,因而改制上市的积极性不高。在发行企业债券方面,由于涉及到金融风险问题,民营企业发行企业债券难以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在银行贷款方面,银行对民营企业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所有制歧视,在信贷计划中对民营企业的需求考虑较少,贷款的条件也往往高于国有企业。因此,一般金融机构不愿向他们发放贷款。可见,民营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也是很困难的。

就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民营企业尚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不规范,信用不高;民营企业信息不透明。为了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本文就解决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首先,应加快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建设,加强科学管理,建立健全法人治理机构,强化财务管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其次,民营企业可拓宽直接融资渠道,这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建立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另外,民营企业也可拓宽间接融资渠道,这需要国有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增加服务项目和降低门槛,也需要增建多种形式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专门为民营企业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厚义侯光明明立志梁传运.《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No.6(200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2.01

[2] 刘新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理论述评》.《经济学家》2005年第2期

[3] 李亚.《民营企业发展战略》.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03.01

[4] 成学真.《困境与出路:西部地区非公有制经济融资环境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09.01

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篇4

一、选题背景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占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对我们国家GDP贡献超过了60%,税收超过了50%,提供了70%的进出口贸易和80%的城镇就业岗位。而且,中小企业同样是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66%的发明专利、82%的新产品开发都来自于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已经成为繁荣经济、扩大就业、调整结构、推动创新和形成新的产业的重要力量。

我们国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建于改革开放之初,在北京的中关村成立了我国第一家高新科技企业园,我国这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共同特点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资源,通过技术创新来开拓市场,实现跨越式的发展,科技型的中小企业承载着化危为机、支撑发展的重要责任和期望。20年来,通过国家火炬计划的支持,中小企业成长出中兴、华为、展讯等一大批企业,它们的成长性和它们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一个焦点。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积累社会财富、丰富市场、解决就业、技术创新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经营规模的限制,中小企业融资之路遇到重重困难。从各地区的调查结果看,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融资难的问题,融资难引起的中小企业资金匮乏已制约和影响到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中小企业资金告急,这不仅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也对我国整体良好的经济环境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目前的全球经济危机特别是今两年来的欧洲债务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国的中小企业多分布在沿海一带,大多数企业主要以外贸出口为核心业务。全球经济危机喝欧洲债务危机严重影响了沿海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今年以来江浙沿海一带更是有不少中小企业因债台高筑,高利贷逼温州民企集体外逃,中小企业倒闭呈现多米诺效应。不少中小企业因为缺乏资金,面临着即将倒闭的困境,而且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融资难问题已经成为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想要解决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上的障碍,能够想尽办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无疑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在当前经济危机的背景下,采取什么样的办法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因此,我想通过这篇论文提出一

些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希望能够帮助中小企业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生存道路,摆脱融资难的困境,使得中小企业能够健康的发展,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提供新引擎。

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中小企业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中国所有的企业中,有99%是中小企业;中国50%的以上缴税收、60%的进出口总额以及60%以上国内生产总值都是中小企业创造的;而且中国75%的城镇就业机会也来自于中小企业。可以说,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市场繁荣、技术创新和扩大就业的重要基础,并以其灵活的运行机制和市场适应能力,成为我国体制改革、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对外开放的重要推动力。因此解决的中小企业的问题就等于解决得了就业问题,解决了中国的经济问题等一系列的问题,使得中国整个的经济可以得到良好的发展。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已提出了“进一步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可见,在现代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中,中小企业经济获得了更多的重视,国家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体制支持和政策安排。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中最具活力和生命力的民营企业,在创业阶段、方法、手段和组织建制等方面上都不正规,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机制等就会表现出先天的不足,尤其是财务管理观念和财务管理系统的滞后。

为了让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分量得到充分的发挥,我们就要分析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而财务管理是核心,我们应该先找到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解决了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其他的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现状

(l)Myers和 MyersMajlaf的融资顺序偏好理论

该理论认为中小企业并不是按照传统的以最优资本结构为目标的方式进行融资,由于担心控制权的稀释和丧失,企业更倾向于对企业干预程度最小的融资方式,即中小企业融资次序是先内源后外源,外源中则是先债权后股权。啄食顺序融资理论还认为银行融资具有低成本优势,银行信贷融资应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线文)

(2)Banerjeel的长期互动假说

Banerjeel(1994)提出了长期互动假说,认为中小金融机构一般是地区性的,与地方中小企业长期合作,互相了解,减少了信息不对称问题,愿意为之提供服务,相比之下,大型金融机构缺乏此优势,出于规避信贷风险考虑,他们更偏向于向大型企业提供贷款,不愿意为信息不对称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因此,该假说认为,中小金融机构的建立有助于解决融资难问题。

Phillp.Strallan and Jamesp.Weston(1998)也阐述了几乎相同的主张:在为中小企业提供小额信贷方面,中小型金融机构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都十分重视中小金融机构体系的培育和发展。

(3)Stieglitz和Weiss的S一W模型

Stieglitz和Weiss(1981)在引入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因素后较为圆满地解释了信贷配给的主要原因,并成为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主要模型(简称S一W模型)。这一模型假定在银行和借款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即借款人知道项目的具体风险,银行只能了解整个借款人集体风险,此时如果银行采用增加利息的方法,它将面临逆向选择问题,从而导致市场失败。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对企业实行信贷配给。由于中小企业存在着比大企业更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因而,银行更倾向于对中小企业实行信贷配给,从而减少了对中小企业的资金供给。

2.国内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现状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学者对中小企业资金短缺问题给予了极大关注,在评介和引进国外融资理论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中小企业融资理论的探索,但直到21世纪初,我国理论界对中小企业的讨论才初具规模,争论开始激烈,理论框架越来越明晰,内容也越来越充实。尤其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以来接连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直到2011年的爱尔兰债务危机,希腊债务危机,西班牙债务危机和意大利债务危机等,整个泛欧洲大陆纷纷陷入债务危机的困境,一时间欧债危机成为各大舆论的焦点。整个世界经济不稳定使得以传统出口业务为主的中国沿海一大批中小企业纷纷勒紧腰带开始过冬,今年江浙一带很多中小企业纷纷倒闭,这一现象引起国家政府和教育科研机构的高度重视,由此中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被正式提上已成,相关问题的研究也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四、拟研究与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文主要研究及解决的问题是:

界定中小企业的范围,阐述中小企业的融资途径和融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帮助中小企业建立一套切实有效的融资途径和方案,帮助中小企业度过生存难关,为企业的生产经营保驾护航。最后,总结中小企业融资的各种途径,方案和相关法律程序,帮助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引擎注入新鲜血液。

中小企业融资难作为一个世界性难题,在我国民营企业蓬勃发展的今天,表现得更为甚。中小企业融资难已经成为中小企业持续健康生存和发展的制约因素。本文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提出相应对策。

五、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本文规范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通过观察、实例研究总结出中小企业缺乏执行力和信用担保体系的表现,然后通过规范分析论述执行力如何重要并就如何才能提高执行力进行探讨。同时对中小企业建立一套可靠的信用评级和信用担保系统以及相关立法的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一)实证分析法。

实证分析法是指结合部分中小企业融资成功或者失败的实例,剖析中小企业融资途径和方法,进一步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对其原因归纳总结出合理有效的融资方案。

(二)比较法。

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篇5

受到过去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在现在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的市场大环境下发展困难重重。其中,作为中小企业主体的乡镇企业由于产权的逐步清晰化和生产经营的完全市场化,无法在依靠过去体制上产权模糊所带来的好处,经济效益下滑的幅度是最大的。中小企业陷入经营困难除了市场原因外,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融资问题。由于我国目前绝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只是经过了短暂的发展时期,还没有建立明确清晰的产权制度,企业的信用无法得到保证,企业规模小可用于抵押贷款的固定资产少,同时我国现行的银企关系以及银行的贷款制度均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普遍的社会现象。虽然国家为了解决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难的问题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政策,使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这种政策上的支持,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只有全社会认识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思想上达成共识,促成这个问题的缓和和解决。

一、探讨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科学意义

首先,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解决对我国大型企业及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前外经贸副部长龙永图曾经讲过一个故事: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自前,东南亚一些国家政府花了很大的力量扶持大企业,但危机一来,这些大的企业、大的企业家全部垮台,而那些没有垮台的企业,是那些从卖苦力、摆小摊起家的企业,他们垮不掉,不管东亚金融危机也好,全球经济危机也好,因为他们已深深地扎在市场经济之中。众多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正在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点。大企业和小企业有如金字塔一般,塔尖是少数大型企业,而塔基则是大量的中小企业。大型和特大型企业的发展必须有众多中小企业配套和协作,大集团的发展应建立在中小企业健康和广泛发展的基础之上。因此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对保持我国经济实力,提高全国经济效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起到重要作用。

其次,中小企业发展在增加就业、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具有很强的外部性,政府在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可以产生一石二鸟的效果。目前,因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导致我国国民经济处于调整期,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失业现象,政府有义务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协调,如对失业人口实行补助等。但这又会对效率的提高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如一些人获得了补助而不主动去工作,或者长时间不工作而降低了适应社会的能力。如果政府能够将失业人口无偿援助中的一部分有针对性地投入到一些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偿援助上,可以促进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又可以吸收就业,这样既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又可以对一部分失业人口进行间接援助。

最后,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对国内金融机构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我国现己加入WTO,国外金融机构将会大量涌入,国内金融机构面临了这压力,可能面临客户竞争失利,资产质量持续恶化的窘境。目前国内一些银行的效益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批经营良好的三资企业和私营中小企业。外资进入我国后,国外产业巨头与国外融资本有长期的信贷合作,在各方面处于劣势的国有金融业很难在短时间内在争取海外客户方面取得优势。在我国的企业群中,中小企业是最具有活力和成长性的,他们有着体制、机制、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并且许多又是高科技型企业。国内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发挥人力成本的优势,为中小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形成中小企业基本客户群,在长期合作中建立稳定的依存关系以此减少外资银行带来的威胁,形成较为稳定的生存基础。因此,国内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为客户群的开拓,能

大大增强其自身的竞争力。

二、目前国内外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是世界各国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的一大困境。按照流行的观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特殊问题,其根源似乎都来自于经营规模“小“这一共同的经济特征。而且,不论企业如何努力,都几乎无法回避这种因规模约束所带来的融资困境。因此,人们对于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解决主要转向金融机构或金融制度创新的角度,主张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或建立地方性的中小商业银行以及合作性信贷金融机构,以便通过在中小金融机,来化解中小企业的信贷障碍。学者们将这类从金融机构入手的中小企业融资理论简称为“金融机构观”。金融机构观隐含的假设是贷款利率相对于市场供求的变化缺乏弹性。因而实际上是主张通过金融自由化方式来消除非均衡的信贷配给。因此,普遍认为,金融制度创新与机制重建对于缓解中小企业外源性资本缺口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金融制度创新是问题的有效的、但并不是惟一的解决之道。包国强等学者主要是从政府的角度来试图找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可以得到认同的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就业和社会协调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于是,政府及社会各界就应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特点,改善金融服务体系和融资机制,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这些学者从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角度,分析国际国内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现状与特点。概括了我国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的一些弊端,如政府的参与系统性地出现“错位”现象:法制不健全;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的双重缺损;担保体系不健全;管理水平低下,设备落后,技术创新能力低;缺乏技术人才;产业组织不合理,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低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如政府应明确自己的职能,摆正位置;要消除所有制歧视,坚持市场效率原则;加快法制建设,尽快完善法律法规;运用金融政策来强化和改善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建立完善中小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拓展融资渠道;加快金融创新,加大股票市场对创业投资的促进作用,为创业投资提供退出的渠道;培养专业人才。这些观点的直接效果还是很明显的,但是有待时间的验证。以赵晓雷(上海财经大学)为代表的学者们倾向于从金融的角度分析中小企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资金短缺问题,结合国内外中小企业融资的成功经验和我国的现实情况,对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特别是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安排,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从银企关系、企业定位、政策配套和金融服务等方面,详细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成因及各种表现形式。同时,为有效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资金问题,根据我国中小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具体环境和自身特点,结合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从改善企业内源融资条件、拓展间接融资渠道、注重直接融资手段、国家政策取向、金融工具创新等方面,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建议。有的还特别探讨了利用国际、国内资金发展风险投资业务,缓解我国高科技中小企业资金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支持高科技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措施。高技术中小企业是我国中小企业中非常有特色的一个群体,他们具有建设所需资金少、建成周期短、决策机制灵活、管理成本低廉和能够适应市场多样性的需求等特点,特别是在创新机制和创新效率等方面具有其他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高技术中小企业既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技术创新的有效载体,也是新兴产业形成的重要源泉。近年来的发展表明,高技术中小企业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风险投资把成千上万的新创意培养、转化为商业活动,从而最终推动了经济发展。由于具有高增长潜力的企业大多集中于高技术领域,因此,风险投资往往与高技术项目有密切关系。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高技术产业对经济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为发展这些产业的筹融资就成为关键的问题。

世界各国政府也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的重要性,均致力于推动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于是,有些学者通过结合高技术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的融资特点和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探讨建立中小企业金融创新机制。在着重研究风险投资应用方式的同时,也分析了优先股、可转换债和附购股权债等几种金融创新工具在我国运用的必要性。目前国内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分析繁多,但主要是根据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进行分析,以上仅仅只是列举了政府管理说、金融创新说的一些论点,事实上,只是由于切入点的不同导致了结论的不一致。还有一些学者,主要是从企业自身的角度来分析自身融资问题,比如高军(四川华联股份有限公司)等。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中小企业的发展模式不尽相同,根据其成熟经验来看,英、美、曰等国都建立了对中小企业的积极支持体系,建立了专门针对中小企业,包括金融、税收、人才、技术、社会保障等内容的政策体系;建立专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各种社会化的服务;推进中小企业合作组织、社会团体的发展,使其成为政府与中小企业联系的桥梁。另外,很多发达国家不仅建立了发达的民间商业性服务体系,还建立了非常完整的具有政府色彩的服务体系。包括了专门的行政服务系统,如美国有中小企业管理局,日本有中小企业厅和中小企业综合事业团。在中小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针对中小企业的理论分析也同趋成熟,包括政府机构、金融系统等支持。以及企业自身的融资途径等。但是国外经济环境比较成熟,资本市场发达,中小企业融资比较容易。目前其分析的侧重点主要是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技术因素等分析上。

三、结语

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篇6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金融支持体系

一、从经济学角度对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的重新表述

中小企业融资难已广为人知,关于其成因既涉及企业自身原因,也包括了外部环境的诸多限制。但在分析过程中都忽视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经济意义,有鉴于此,本文首先将对“中小企业融资难”从理论角度进行重新表述。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本质——市场失灵问题

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而任何市场机制的失灵都源于商品或服务供给方和需求方的行为。中小企业无论以何种方式进行融资,本质上都属于市场交易问题,如果市场机制(主要是价格机制)充分发挥作用,资金需求方和供给方就能够就融资条件达成交易并完成融资活动。在真正的市场交易中,资金供给者要考虑投资的风险收益,而资金需求者则需要考虑融资成本。当资金供给者拒绝向那些在商业上可行的投资项目提供资金时,则市场在资金的供给方面失灵;当作为资金需求方的企业由于自身的原因而没有正确地把握可获得的融资机会时,则市场在资金的需求方面失灵。如果中小企业融资市场是完美的,也就是不存在信息不对称,不存在交易成本,不存在阻碍交易的产权界定等等问题,那么市场会按照自己的逻辑完成中小企业融资的市场交易,不会出现“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市场均衡状态下,存在的低于均衡价格的融资需求不是经济学角度上的有效需求,不能单纯地归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例证中。基于上述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定义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一是中小企业无法有效竞争国民经济储蓄流和其他金融资源,即中小企业的有效资金需求无法获得有效供给;二是市场不能有效引导金融资源配置于中小企业群体。

(二)中小企业融资市场失灵的原因分析

1.中小企业融资市场自身缺失。计划经济时代,中国根本没有建立现代化的金融体系,中小企业融资市场根本不存在,市场也就不可能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改革开放后,随着金融结构的调整,银行最初包揽了一切金融活动,而为中小企业融资的证券市场发展缓慢或者根本不存在。

2.两种原因导致的市场分割。中国中小企业主要是由非国有经济组成,包括乡镇企业、城镇集体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及三资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唯一经济基础,经济发展的目标是要逐步消灭私有制,使资本主义小生产绝种。只是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以后,私营经济的社会地位才得到提高,其法律地位从不合法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包括中小企业的非国有经济的社会歧视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由此,中小企业也就成为市场分割的最终受害者,即使项目可行性较高,中小企业在融资市场上也须付出较高的融资成本。根据市场分割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政府干预导致的市场分割、市场自身走向分割两种。(1)政府干预导致的市场分割。大多数情况下,政府的金融资源配置偏好不利于中小企业。在政府政策的导向下,银行、证券市场都选择国有大中型企业作为主要的贷款对象。政府干预过度,市场机制运行空间就会被压缩,统一市场也就不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一国即使拥有了完整的现代金融体系,中小企业融资难也会普遍存在。这也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后期,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2)市场自身走向分割。目前中国中小企业相对大型企业而言普遍存在缺乏信用和资产抵押,而且平均寿命短,缺乏稳定性。且行业大多集中于传统行业,技术开发能力低,这与银行传统的目标——提高利润、防范风险的目标是相矛盾的,而对政府而言,提高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收益是正的,因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可以提供就业、发展经济、增加税收。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出现只有一部分人的需求得到满足,另一部分人即使支付再高的价格(利率)也不能得到满足;一个贷款申请人的需求只能部分得到满足,另一部分则被拒绝。即Stiglitz和Weiss 所提出的“信贷配给”(credit rationing)。

3.产权缺陷削弱市场交易基础。如果要寻找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深层次原因”,非产权问题莫属。明确界定的产权及其(法律)保护是市场交易的基础。中小企业融资市场的产权问题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中小企业自身的产权界定和产权保护;二是放贷人、债权人、投资者等资金供给方的产权界定和保护。关于产权的重要性,理论和实践都已提供了大量的证据。

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篇7

关键词: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 民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 主要表现在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推动科技进步等, 这一切决定了我们必须对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给予足够的重视。近几年来, 国家为改善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先后采取了许多措施, 但从实践上看, 仍然存在某些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其中融资难问题成为制约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只有切实解决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才能把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潜在能量发挥出来, 使其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民营企业从无到有, 逐渐发展壮大。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 民营企业产值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有率已达到一半以上, 甚至更高, 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和财政收入的顶梁柱。据不完全统计, 在广东省, 私营企业已有十四五万户, 占全国私营企业总数的1/10还多。综观全国, 凡是经济发展快的地方, 民营经济尤其是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也比较快;凡是民营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的地方, 经济发展也较迟缓。目前, 众多学者普遍认为, 从改革开放后民营企业的发展轨迹看, 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8年至1991年, 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为特点。由于我国早期改革政策对非国有经济的产业进入设置诸多限制, 特别是这时是民营企业从消亡走向复兴的初期, 极度缺乏其自身发展所必须的资金, 所以劳动密集型方式作为进入产业的选择, 是其唯一的可能。

第二阶段是1992年至今, 民营企业进入空前的高速发展时期。由于我国经济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逐步开始, 此时期以温州企业为代表提出民营企业要在数量发展的同时进行“二次创业”的观念, 这在全国民营企业界迅速得到响应。与早期传统的民营企业不同, 20世纪90年代后, 民营企业的发展表现出两个特点:一是由家族式管理向制度化、科学化管理的转变, 注重建立有效的治理结构, 即“二次创业”概念;二是民营科技企业与巨资的结合。

然而, 同民营企业发展不协调的是, 它只占用了我国金融资源的极小部分。据有关资料引用的数据表明:我国民营企业的资金来源中自我积累约占56%, 向亲友筹资约占13%, 有近80%的经营者几乎无法获得稳定的追加资金;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比例虽有逐年递增的趋势, 但与国有企业的贷款份额相比仍然较低, 和民营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极不相称。

二、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一) 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各方面管理不规范

民营企业大多是以个体经营、合伙经营等方式发展起来的。许多民营中小企业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产权单一, 规模较小, 科技含量低, 缺乏创新机制再加上负债多、积蓄少, 市场竞争力严重不足, 从而导致抗击市场竞争风险能力很低, 极易被市场所淘汰;此外, 多数民营中小企业在财务等许多管理方面不够规范。据调查, 多数中小企业会计报表不真实, 有的甚至就没有会计报表。

(二) 信息不对称, 银行惜贷现象严重

银行惜贷说到底是为了逃避风险, 而风险的根源就是信息不对称。由于信息的不完全和不确定性, 借款人拥有信息优势, 贷款人很难收集到有关借款人的全部信息。而且, 中小企业大多处于初创期, 不仅数量多、规模小, 而且单个企业需要资金量少、财务管理透明度差, 这就造成中小企业信用水平极低。此外, 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在抵押条件上的差别, 以及银行追求规模效应等原因, 大型金融机构通常更愿意为大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而不愿冒险为资金需求规模小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三) 政府的扶持力度对民营企业融资难也有一定影响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改革开放30年来民营企业发展极快。但是由于存在为赶超发达国家而重点发展资本密集型工业部门的现象, 导致我国大型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垄断现象较为严重。我国金融机构也以大银行为主,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仍然占有70%以上的市场份额。银行业的高度垄断与产业中的高度垄断相一致, 大银行与大企业之间的互生关系非常明显, 导致大银行不愿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的贷款, 这就必然造成民营企业贷款难的现象。

三、制定正确决策, 打破融资僵局

(一) 加强中小企业的公司自身建设

我国很多的中小企业具有明显的家族特色, 任人唯亲, 家族成员占据重要管理岗位, 决策上独断专行。这种管理模式不利于中小企业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 不利于提高中小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性, 加大了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 降低了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 导致银行和投资者不愿向其贷款和投资。鉴于此, 中小企业应走产权主体多元化的道路,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公司制改造, 解除家族制对其发展的束缚, 进行所有权结构调整, 引入优秀的管理人才, 提高经营效率, 降低经营风险。这样才能提高信用水平, 增强融资能力。

(二) 选择最佳融资机会

把握好商机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同样, 企业融资过程中选择最佳的融资机会至关重要。中小企业的最佳融资机会就是由有利于企业融资的一系列因素所构成的有利的融资环境和时机。企业选择融资机会的过程, 就是企业寻求与企业内部条件相适应的外部环境的过程。因此, 中小企业要想把握住最佳融资机会, 首先要对影响融资的所有因素做具体分析。虽然企业本身会对融资活动产生影响, 但与最佳融资机会这种企业外部客观环境相比较, 企业本身对整个融资环境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因此, 既然不能改变环境那么企业只有主动地去适应外部融资环境, 对于商家来说, 谁占有主动权, 谁就是赢家。这就要求中小企业要及时掌握银行利率、汇率等金融市场的信息, 了解国内外经济形势、国家货币及财政政策等各种外部因素, 合理分析和预测能够影响企业融资的各种有利和不利条件, 以寻求最佳融资时机。

(三) 发展地方中小型金融机构, 解决大银行对民营企业的惜贷问题

发展我国中小金融机构是从根本上解决民营企业向大银行贷款难的问题。中小银行和民营企业极具亲和力, 是很好的合作伙伴。地方中小型金融机构可为民营企业的融资提供担保机制, 成为市场化的担保机构。目前, 为民营企业贷款提供担保的机构主要是在地方财政支持下, 组成的担保中心。其担保基金可由地方政府, 受益的民营企业, 社会中介组织自愿者等多家出资。担保基金可存入商业性金融机构, 由商业金融机构协助管理。

尽快搭建民间金融机构平台, 例如允许开办私人银行或民营股份商业银行等。最大程度为民营资本的流通与扩张提供舞台, 让民营企业可以平等地讨论贷款问题, 不再看国有大银行的脸色。但与此同时应当建立起相应的资本流通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仲裁监督监管机构, 以规范民间借贷行为。当然, 这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才能为民营中小企业营造出风险投资发展的良好环境。

(四) 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需进一步健全

1、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制定中国特色的中小企业信贷担保制度。

目前, 我国中小企业由于市场竞争风险大, 缺乏有效的资产抵押和信用担保, 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受到严重制约。我们应大胆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研究制定中国特色的中小企业信贷担保制度, 组织成立全国性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协会, 统一承担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

2、让中小企业信贷担保法律化。

国家应制定和出台有关中小企业信贷担保的法律法规, 并制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关实施细则, 使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在有关法律制度的保障下得以完善, 充分发挥其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作用。

3、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基金。

(1) 该项基金应具备以下特点:它是一笔政府主导性的基金。只能作为中小企业向银行借款担保之用。它是一笔公平性的基金;加入基金的各利益主体均享有相应的权利与义务;没有加入基金, 但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也可以申请基金担保。它是一笔非赢利性的资金, 但可存入银行获得利息收入以及不超出规定的担保费收入。 (2) 我国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基金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如下运作模式:单个中小企业向担保基金提出贷款担保申请, 由担保基金对该企业进行评估。只有通过担保基金评估的中小企业才可获得担保贷款, 而且贷款机构提供的每一笔担保贷款都需要经过担保基金的同意, 其自身没有权力单方面扩展中小企业的担保贷款额。

四、避开融资误区, 保证融资安全

不少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把企业融资当作一个短期行为来看待, 希望搞突击拿到银行贷款或股权融资, 而实际上成功的机会很少。民营企业要想改变融资难的局面, 必须走出以下融资误区。

(一) 不注重企业包装或过于重视企业外表

有些民营企业认为只要自己经营效益好, 融资就会很简单, 因而不愿意去包装企业, 认为这是一种浪费, 但却不知道企业短期的利润并不能吸引资金方的目光, 企业的长期发展前景及企业面临的风险才是资金方更为重视的方面。但也有些民营企业为了融资, 不惜一切代价去作宣传搞美化工程, 使本来效益就不好的企业雪上加霜。

(二) 目光短浅, 临阵作难

多数民营企业都是在企业面临资金困难时才想到去融资, 不了解资本的本性。资本的本性是逐利, 不是救急。企业在正常经营时期就应该考虑融资策略, 和资金方建立广泛联系。要学会放长线, 钓大鱼。不能鼠目寸光, 临时抱佛脚。

(三) 把融资简单化, 缺乏专业的融资顾问

目前, 我国民营企业中真正理解融资的人很少, 不能把融资简单化。专业的融资顾问是目前民营企业所严重缺乏的。企业融资是非常专业的, 融资顾问有丰富的融资经验, 广泛的融资渠道, 对资本市场和投资人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 有很强的专业策划能力, 能够考虑企业融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 聘请专业的融资顾问对于企业的融资大有帮助。

(四) 忽视企业内部整理, 不注重通过让企业走向规范化提升融资能力

民营企业融资时只想到要钱, 一些基本的工作也没有及时去做。民营企业融资前, 应该先将企业梳理一遍, 理清企业的产权关系、资产权属关系、关联企业间的关系, 把企业及公司业务清晰地展示在投资者面前, 让投资者放心。企业融资是企业成长的过程, 也是企业走向规范化的过程。民营企业在融资过程中, 应不断促进企业走向规范化, 通过企业规范化来提升企业融资能力。

(五) 不注重塑造企业文化和建立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

民营企业在融资过程中, 只顾企业扩张, 忽视了塑造企业文化, 最终导致企业规模做大了, 但企业却失去了原有的凝聚力, 企业集团内部或各部门之间缺乏共同的价值观, 没有协同能力。很多民营企业通过融资不断扩张, 但企业管理却越来越粗放、松散。随着企业扩张, 企业应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使公司决策走上规范、科学的道路, 通过规范化的决策和管理来规避企业扩张过程种的经营风险。

发展民营中小企业, 对于我国十一五时期的经济发展和实现十七大所确定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有着重要意义。而解决好目前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发展民营中小企业的关键所在。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对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罗国勋.二十一世纪: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

[2]、张厚义, 明立志.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篇8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 对策

前言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们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以及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市场竞争的内在要求,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中小企业所创造的GDP接近總量的一半,所以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资金短缺是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难题,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不畅,使企业的发展陷入困境。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首要问题,虽然各级政府和各种金融机构陆续出台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改善其融资困难的措施;但是从总体上看,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必须面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结合已经出台和即将出台的措施,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1.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根据官方统计的数据表明,我国的中小企业已经超过2930万家,占我国全部企业总数的99.7%以上,吸收全部就业人口的75%。但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据调查,80%以上的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虽然最近几年国家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进行了相应的扶持,但是资金仍然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

1.1融资成本高。由于中小企业的信誉较低,在融资过程中要支付的筹资费用就会比较高。从抵押贷款的方面来看,由于拍卖市场不健全,银行取得抵押资产变为现金的困难较大,因此,银行对中小企业进行贷款的利率一般都比较高。如果是通过担保的形式贷款,也需要向担保公司支付一定的担保金,担保公司还会要求企业以资产进行反担保。

1.2融资渠道单一。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有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中小企业不能够在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和债券进行融资,这直接关闭了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大门。由于企业自身管理,我国现行的金融体制,融资环境等存在一系列不完善,不规范的地方,中小企业即使拥有较好的项目也无法从银行取得贷款。另外,中小企业因其经营灵活的特点,难以满足银行贷款抵押的条件,银行为了降低贷款风险,往往要求企业以资产抵押进行贷款。但是抵押贷款的手续十分繁琐,评估的费用又比较高,消耗时间长。

1.3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单一。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主要是存贷款业务,并且对中小企业的存贷款业务主要以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为主,中小企业需要长期的资金来支持企业的正常运转,所以现在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

1.4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滞后。目前,我国很多地区成立了相应的结构,但是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各地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贷款的要求过高。另外,银行贷款所需要的时间较长,使用的期限短,信用等级评定难以达到银行要求等一系列问题。

2.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

2.1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大部分中小企业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财务管理不规范和经营管理家族化问题严重。中小企业中很多是以家族式经营、合伙经营等方式发展起来的。许多民营中小企业管理方式仍然停留在原始状态,缺乏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产权单一,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不高;经营微型短视化现象严重,市场竞争力不强,抗风险能力低,财务管理不规范,经营管理混乱。此外,一些中小企业存在多方抵押、躲避银行债务的现象,导致其信用等级不高。由于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的限制,资金管理缺乏规范性,存在着许多管理的漏洞。另外,缺乏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降低了资金利用率,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专业的财务人员缺乏,资产负债信息与其他财务信息缺乏详细的信息,会计核算信息失真,财务报表缺乏可靠性,银行无法有效的通过财务报表分析掌握企业的资金运用状况。此外,中小企业之间的交易大多采用现金交易的结算方式,无法取得相关凭证,加大了银行对企业资金监管的难度。银行降低了对中小企业的信任,为了降低信贷风险,银行不太愿意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

2.2银行方面的原因。随着银行股份制的改革,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条件下,银行对于申请贷款的条件要求越来越高,中小企业想取得商业银行的贷款难度不断加大。银行风险约束机制的建立,各大商业银行为了避免风险,将基层信贷权上收,贷款权限集中到省行和总行,贷款主要向重点行业和国有大企业倾斜。另外,银行还实行贷款第一责任人制度,确立了信贷员承担贷款风险的终身责任。风险约束机制的建立对防范金融风险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激励机制建立不完善,信贷人员为了规避自身的风险,面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诉求宁愿选择不贷的方针。他们首先看到的是中小企业固定资产少,产品市场尚待开拓,技术尚待革新,经营风险较大,没有仔细分析企业申请贷款的可行研究报告,去现场调查并发现这些中小企业的潜力和发展机会,更别说为企业提供专业的金融咨询,帮助企业找到赢利的模式。

2.3政策方面的原因。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地方政府的协调职能发挥不到位,从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第一,国家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不够。国家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逐步制定和实施了不少扶持政策,使其融资问题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解决,但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却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配套的专门为其提供服务的优惠政策。不仅如此,现行金融体系对中小金融机构和民间金融的活动进行过于严格的限制,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第二,缺乏统一的中小企业的管理机构。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的要求,政府应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给予特别的扶持,其中最为迫切的一个环节就是建立一个统一的专门机构来对中小企业进行管理。实施政府的相关政策主张,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进程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但是我国现行的管理模式是按所有制及部门组成的“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和中小企业有关机构设置重叠,职能重复的现象十分严重,这严重束缚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活动,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3.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解决的对策

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是增加就业机会的主要渠道。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是有效解决我国当前面对的失业和经济增长缓慢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面对中小企业发展发展所需要的资金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政府、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等多方面寻求解决的对策。

3.1发挥政府职能,完善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我国原有的法律法规是根据企业的所有制来制定的,已不合适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颁布的《中小企业促进法》重点扶持“科技型”和“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型”中小企业,对“就业型”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偏小。政府可以采取优惠措施,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如财政补贴、贷款贴息、减税和提供担保贷款等优惠措施。推广小额贷款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有效途径,因此,央行必须加大中小企业的贷款额度。政府要出台一系列完善企业融资担保、再担保的制度,全面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并且对对中小企业的各项发展促进措施应该通过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加强信用意识的宣传和教育,培养良好的金融文化。尽快建立一个全国性的信用管理系统,政府加大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以形成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3.2银行应完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融资体系。商业银行要充分认识到中小企业的重要性,改变对中小企业的歧视态度,完善对中小企业的服务体系。人民银行建立专门机构为中小企业服务,制定中小企业的贷款政策,解决贷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如建立合适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评估制度、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达到一定的比例、提高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完善贷款的风险管理机制,由于中小企业的规模小,银行的放贷风险较高,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降低贷款的风险。强化贷款责任制的同时需要建立贷款激励机制,提高信贷人员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积极性;严格按照贷款程序办理贷款,审核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分析其项目可行性报告,依法办理。发放贷款后商业银行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管理,定时对企业的运营情况进行调查,掌握其资金运行情况,为企业提供金融上的服务。

3.3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加强信用担保方面的法律建设。对现有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加以规范,加强风险控制和管理。建立担保资金补偿机制,政府可以从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划拨专门资金用于高科技行业的风险补偿;确定担保的比例,合理分配担保机构与银行之间的风险分配。信用担保机构在沟通银行和中小企业中间的特殊作用,应该提高和规范信用担保行业的准入门槛。不符合要求的机构坚决不准进入。对已经进入的机构要加强监管,杜绝一切违法行为的发生。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如果运作规范,可以将风险和损失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3.4拓展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有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中小企业很难直接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中小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需求,可以拓展以下融资渠道,如企业职工集资、社会集资、基层单位出面进行集资活动。努力构建风险投资发展的良好环境,大力发展风险投资行业,疏通中小企业重要的直接融资渠道。非正式渠道融资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政府应该加强监管,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对借款范围、规模、还款周期、利率等做出明确的规定。

3.5中小企业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内在融资能力。中小企业贷款难主要是企业缺乏抵押和担保,高素质的企业是获取资金的前提。目前大部分中小企业自身素质不高,管理水平低下,财务管理不规范,缺乏外部融资的基础。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必须从提高自身经营管理素质上入手。中小企业要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努力寻找企业在市场发展中的位置。对于中小企业本身来说,应积极推进公司治理进程;建立完善的法人经营理念;确界定产权,理顺内部关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面向市场,生产有市场、有竞争能力的产品,提高企业自身技术含量,获得较好的盈利能力和长期发展潜力。加强企业改革的步伐,增强经营者的素质;加强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强化信用观念,和银行建立密切的关系,珍惜银行对自己的信任,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

结论

中小企业即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在解决这个问题要从多方面入手。它需要政府来完善法律法规,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的宏观环境,又需要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调整贷款政策,放松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限制条件;但是最重要的是中小企业应首先从自身做起,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自身信用等级,与银行建立良好的关系。相信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境地一定会逐步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 长青,杨光,王晓燕.基于创新与生命周期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财会通讯,2011,(11).

[2] 孔德兰.中小企业融资结构与融资策略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3] 李小鹤.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2,(5).

[4] 曹淼.区域性商业银行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9.

[5] 郭威.小额贷款公司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6] 杨惠敏.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12).

上一篇:年脱贫攻坚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仁爱版初三英语课文原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