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沟通交流的重要性

2024-11-03

团队沟通交流的重要性(共8篇)

团队沟通交流的重要性 篇1

团队沟通交流的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不管你是否喜欢,沟通是任何一个项目之中最重要的成分。绝大多数项目的成功,不管是由一个专门的项目团队还是一个跨部门的团队来运作,都取决于至关重要的沟通技能和技巧。很有趣的是,所有我所采访过的it项目和开发经理都认同:沟通和人际之间的互动可以成就或是毁掉一个项目。

我们有时会忘记项目沟通指的是在项目工作中激发动力,领导,委派工作并向所有的股权持有人进行汇报时所做出的特定的行为和技巧。一旦项目开工之后,项目经理就需要建立三个沟通渠道。管理并改善这些沟通渠道可以显着地提高你成功的几率。成功交流的关键是保证信息流向正确的方向

沟通影响着工作的绩效,因此,如果你想有一个高绩效的团队来做这个项目,你就需要确立有效的沟通来确保你能得到好的结果。缺少了良好的沟通渠道,项目则很可能会失败。成功的项目经理都典型地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这里包括能够有效地给出工作内容,倾听反馈并采取行动,在团队成员之间培养融洽的气氛。

加强项目沟通

有效的沟通计划将会:

●促进团队的发展:适当的沟通确实能够为项目团队的合作提供基础并使他们理解工作目标和任务,好的沟通就意味着好的绩效。

●应用于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从确定用户的要求到产品的实现,恰当的沟通计划可以帮助所有的项目出资人了解什么样的沟通渠道会被用于这个项目之上,工作汇报的人员,频率和类型以及项目会议的形式。

●轻松地对出资人更新信息:经常性的沟通将会使得出资人保持与项目的联系。●实现项目文件的减少:从项目一开始就实行有效的沟通措施,你就可以看到项目文件的减少。

制定计划来解决关键性事务

我的cio最近让我估计一下我们的最关键的一个电子商务项目是如何发生问题的。快速评定显示了导致这个项目失败的原因来自于糟糕的沟通。客户对于项目管理的方式非常的不满意,客户在表达他的不满时说道,“所有的项目经理都要来问我或是直接来找我,其实这个问题早就可以解决。”此外他们还抱怨项目状况汇报的不足和项目不能按照客户所需要的方式提供应用软件,他们收到了最初的开工文件和一些电子邮件,但仅仅就是这些,而并没有后续跟进会议的开展,客户没有任何方式来对工作进展保持跟踪。客户抱怨他们几乎从没见过来自项目工程的人员而一直无法搞清到底发生了什么。

而项目经理则表示问题在于开发人员没有能够恰当地开发出应用软件,因此使得他不得不去“玩火”。然而,我们的公司失去了一个很有价值的客户,使得项目团队的成员很不愉快,并导致了项目的失败。cio后来说,“这可不是我想要听到的,为什么没有人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一个有效的沟通计划本可以帮助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的。有效地改善沟通

项目工作的沟通并不总是看起来那么容易,但它却是一个工作基础,你可以利用它来建构你的团队,显示你的领导能力并提供及时的项目指导。

团队沟通交流的重要性 篇2

1 护患沟通的重要性

1.1 护患沟通是收集患者资料的重要手段。

临床诊断信息大多来自于患者的病史, 通过和谐完整的护患沟通, 可使医护人员得到准确的病史信息, 为准确诊断疾病提供关键的病史资料。

1.2 良好的护患沟通可增进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了解, 降低护理差错事故以及护患纠纷的发生。

通过深层次的沟通, 护理人员对治疗和护理已非常了解, 对患者的情况也非常熟悉, 因此可以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1.3 沟通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促进患者康复。

护患之间的良好配合能增强护理效果, 利于患者尽快地恢复健康, 护士也可以通过沟通去识别和满足患者的需要, 疏通患者的不良情绪, 促进患者康复。陈何芳[1]报道, 治疗性沟通前后患者心理负担发生率分别为99.14%和21.57%.77.78%的患者希望每日与护士交谈1次, 通过护患沟通患者的心理得到了疏导, 缓解了郁闷情绪, 提高了满意度。

2 护患沟通的交流技巧

掌握护患沟通与交流的方式及技巧是有效沟通的重要条件。护患沟通的过程是通过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完成的。

2.1 语言性沟通与交流

语言要规范、礼貌, 患者与家属对医护人员的语言特别敏感, 因此护士不能随便说不负责任的话。与患者进行交流时, 注意语言柔和清晰, 语速、语调适中, 并注意倾听患者主诉, 及时给予安慰, 让患者感到温暖亲切。医疗行业是一个具备高度专业性的行业, 很多东西患者及家属都不了解, 护士在与患者进行交流时, 一定要了解他们的思想、文化程度、宗教信仰、心理状态, 以便针对性地选择对方易于接受的语言形式和内容, 深入浅出, 通俗易懂地进行交谈, 同时可多用解释性语言。

2.2 非语言沟通与交流

非语言沟通是通过人的表情、手势、眼神、穿着及与他人的空间距离进行信息传递, 据有关资料显示, 在面对面的沟通过程中, 那些具有社会意义的信息, 仅有不到35%来自语言, 而65%是以非语言方式传递的。

2.2.1 仪表和身体外观

患者的着装和服饰可以为护士提供一些线索, 如社会地位、健康状况、职业、文化等, 同样护士的仪表也会影响患者对护士的印象。因此, 护士整洁的服饰, 端庄的仪表, 落落大方的谈吐会给患者留下良好的印象, 为语言交流打下基础。

2.2.2 目光及表情

在临床上, 护理人员与患者交谈时, 用短促的目光接触可检验信息是否被患者接受, 并且判断对方的心理状态。常用的最有用的面部表情首先是微笑, 微笑是最美的语言, 微笑也能直接感染患者, 至于患者的表情, 只要注意观察就能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2.2.3 合理选择交流距离

应根据不同的交流内容, 选择不同的交流距离, 如给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 应选择个人距离, 0.5 m~1 m.

沟通是艺术, 护理也是艺术, 有效的沟通、融洽的护患关系是进行高质量护理的前题, 也是提高护理效果的重要手段。只有在护理实践中正确掌握沟通技巧, 加强自身修养, 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的护理模式, 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团队沟通交流的重要性 篇3

沟通,更是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然而,有些教师却总是忽视沟通能力,甚至有些年轻教师对自己的沟通能力过分自信。其实,师生间情感、思想、心灵交流互动的效果,以及教书育人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沟通的质量。虽然师生在教育目标上是一对“天然盟友”,但由于师生所处地位不同,知识水平、人生经验相异,在沟通时必然存在种种障碍。所以,尽管有些教师与学生沟通的出发点很好,也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甚至有时还恶化了师生关系。比如,老生常谈的道理宣讲、居高临下的指手画脚、例行公事的泛泛而谈、声色俱厉的人格指斥、缺乏真诚的敷衍塞责,都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甚至引起学生的强烈反感,不仅沟通无效,学生还因此对教师产生成见,使教师丧失威信,失去育人的基础。

针对许多年轻教师沟通能力不足的情况,笔者尝试通过“案例示范,优化沟通”的引领方式,找到突破口,帮助青年教师有效提升沟通能力,进而更好地提升育人能力。

一、有效沟通激发学生自信

一位女孩进入区内排名第一的民办初中学习。由于该学校录取的学生几乎都是市内各类竞赛获奖的“牛娃”,“尖子生”的培养理念使这位女孩学得艰苦,但成绩垫底,由此产生了强烈的厌学情绪及严重的自卑心理,越来越自闭。无奈之下,女孩的父母找到了笔者,一方面为她辅导英语,同时也在精神上给予正面疏导。笔者在了解了孩子的具体情况后,没有数落她的缺点,也没有讲“奋发拼搏”的大道理,而是像朋友一样和她谈天说地,还耐心听她诉说了学习、生活的烦恼。笔者告诉她:根据我的了解,你的素质、潜力都不错,关键是树立自信,一步一步赶上来。这诚恳亲切的话语,充满鼓励的沟通很快赢得了女孩的信任,于是她毫无保留地讲了自己的“沉陷”过程:曾经的她怎样聪明懂事,父母如何寄予厚望,转入名校后学习如何艰苦,自信怎样一步一步滑落,心态如何走向“阴霾”及与父母的关系如何迅速恶化等。心结打开了,师生的沟通越来越顺畅,并逐渐转到对她的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心理特点的分析,继而制订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补课计划。笔者从她掌握较好的知识开始,不仅注意知识的讲解,更注意解题思路、思维方式的培养,通过学习成绩的提高,逐渐帮助她积累了信心,唤醒了潜能,终于使这位女孩走出低谷,重新踏上快乐成长之路。

针对这一典型案例,笔者组织青年教师进行了讨论,着重就优化沟通艺术进行交流。教师们指出,俞老师此次“解救”这位女生之所以大获成功,主要是因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沟通。首先,把该女生请到家里,像对待客人那样让座奉茶,使她感受到久违的长辈的温暖;其次,亲切随性的聊天又排除了年龄、身份的隔阂,引导该女生敞开心扉;最后,一句久违的“你行”一下子点亮了该女生的自信,而她高贵而又脆弱的自尊也得到了维护。由此,该女生开始从迷惘、沮丧、幽怨、自卑的痛苦中走出来,站到她应该立足的自信从容的人生基石上。另外,笔者也提醒教师们:不急于求成,不对女孩提出学业“迎头赶上”的要求,而是找到女孩学得较好的一个点,把它作为建立自信的第一块基石,从一节一章开始,从一点一滴开始,帮助她梳理知识、优化思维、破解难题、提升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因此,分析讲解的过程就不仅是学习进步的过程,也是师生沟通不断优化的过程和学生自信不断扩大的过程。成功的沟通能力和沟通艺术能激发人的潜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而这正是教师育人能力提升的突破口。

二、有效沟通启发学生自省

当今的中小学生,以独生子女为多,各方面条件比较优越,往往缺乏自省的意识和习惯,所以在生活和人际交往中盲目相信自己,片面指斥他人,使得一次小小的纠纷也可能酿成深刻矛盾,甚至成为极端事件。

一次,一名初一女生午间与同学打闹,双方由一般争吵逐步衍化为语言暴力攻击,继而这名女生说出了不堪入耳的脏话,班主任过来劝导,情急之下,拉了她一下,由此生生间的矛盾转变为师生间的争吵。女生把此事告知了家长,而家长并没有将事情的原委全面客观地梳理清楚,也没有对孩子进行正面疏导,就来到学校,找校领导要说法,要求处理班主任。面对火药味极浓的场面,笔者先向家长承诺一定妥善解决,并劝家长先去上班。之后,笔者把余怒未消的女生请到了办公室,递上纸巾与热茶后,先回避不悦事件,和女生聊起初中学习生活和班主任。笔者和蔼地问:“抛开这次的矛盾,你觉得这老师教课怎么样?”女生说:“挺好的,课讲得好,老师备课认真,非常负责。”笔者接下去说:“可是她使你受委屈了呀!我们要严肃处理她,不让她上课了,也不让她当班主任了,杀一儆百怎样?”女生马上着急说:“那样可能不好,学校损失太重啦!那样的话,班级工作会受影响。”笔者心中暗喜,可还是说:“可是她使你受委屈了呀……”这时的女生,已看不到多少怒意了,很自然地说:“我也有不好的地方,和同学打闹,说话过分。”到了这里,笔者觉得这女生内心最珍贵的自省已被启发出来,便热情赞扬她说:“你真是个懂事的、善良的孩子!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还为老师说话,特别让我感动的是,还自觉检讨自己的缺点……”此时,女生脸上的委屈与怒气已转化为歉意与笑意。笔者接着说:“可是出了问题总得解决,我们必须让老师去你家给你赔礼道歉!”女生说:“不要了。要不我和老师谈谈?”笔者也趁热打铁说:“太好了,老师也一直等你呢,还为你准备了面包。”后来,班主任真诚地做了自我批评,女生也大方地检讨了自己的缺点,一场难以收场的师生冲突就这样化解了。在随后召开的年级组和班主任例会上,那名教师认真检讨了自己沟通能力的不足,同时指出:如果我们能够坦诚地和学生沟通,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我们的自省也会引发学生的自省,“将心比心”肯定会引发“换位思考”,而这正是育人的最佳契机。

三、有效沟通让学生明理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男女同学之间有好感甚至产生爱恋之情是十分正常的,也是人之常情。那么如何对加以疏导使他们理性交往,变爱恋之情为友谊之情,从而顺利地完成学业,对班主任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育人智慧。

例如,笔者所任教的班级就遇到了上述情况。刚进入初三时,有一位男生与一位女生,成绩都比较优秀,在学习上经常相互交流,互相帮助,慢慢地他们的友情变成了爱恋之情,有一段时间正常的作业也不交,甚至上课打瞌睡,迟到早退现象时有发生,成绩也急剧下降。笔者发现这种情况后,立即同时找这两位学生谈话沟通。笔者先从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入手,告诉他们初中阶段应该是为今后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锻炼好身体,学会为他人着想,树立远大的理想与抱负……然后,笔者当着他们的面,首先问男孩:“如果你爸妈不供养你,你现在能养活自己吗?”男孩回答:“不能。”接着,笔者又问:“既然你爱她,你就得让她幸福,为她遮风挡雨,你能做到吗?”男孩回答:“暂时做不到……”紧接着,笔者又问女孩:“你愿意嫁给一个不能让你幸福,也不能为你遮风挡雨,甚至连基本的生存保障都没有的人吗?”女孩摇头示意,不行……接下来,笔者告诉他们:等到你们都学业有成,并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如果你们愿意,我乐意做你们的红娘…… 后来,经过笔者、家长、同学经常与他们沟通交流,他们又回归到正常的学习,最终均以优异成绩进入市级示范高中学习。

总之,沟通看似简单,实为一种融合着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的综合能力和修养。教师只有具备较高的沟通能力,才能在三尺讲台永葆青春;而校长,与其孜孜于宣讲各种时髦的“高大上”理论,不如不倦地传授教师们一些教育教学的具体技能和方法,比如沟通。

企业内部沟通交流的重要性 篇4

企业在经营管理和日常事务中,由于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常常会遇到一些磨擦、矛盾、冲突、误解。这将影响到公司的气氛工的士气、组织的效率,使企业难以形成凝聚力,人为内耗成本增大,甚至导致企业死亡。因此,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增进文化沟通。

方法/步骤

“企业即人”,每一项经营管理事务都需要人去调研、决策、执行、反馈。人是企业最珍贵的资源,也是最不稳定的资源,关键在于开发和整合,因为人是有感情的,有思想的,任何行为无不受到观念和情感的支配。随着人本经济和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的深入,内部沟通具有日益重要的战略意义,它有利于企业文化氛围的形成,有利于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有利于员工共识的实现,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和强大的凝聚力;有利于满足员工的心理需要,实现自主管理和人本管理;有利于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调动员工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有利于保持企业文化网络畅通和信息资源共享;有利于建立沟通、学习、交流、协作的奋进平台,打造成一支学习型员工队伍。

有团队、有管理,就必然需要沟通,唯有沟通才能减轻磨擦、化解矛盾、消除误解、避免冲突,发挥团队和管理的最佳效能。人有悲欢离合,市场有起有落,当企业处于不利的市场环境威胁甚至面临危机时,会造成员工士气普遍低落和群体离心力,这时就需要大范围地交流沟通,鼓动员工的战斗精神,激励他们的信心和忠诚,恢复士气。当企业有重大举措,如领导班子更替、经营战略重大调整、大项目上马、新规章制度出台等,除商业秘密外,事先要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员工知情、参与,听听他们的意见,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决策后,要迅速地作出详细的解释说明,排除员工的疑虑,统一认识,坚定信心。“人上一百,形形色色”,由于员工之间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知识结构、性格气质、思维能力、工作方法等方面的个性差异,甚至在一个团队内部存在巨大差异时,必然导致相互不理解、不信任、不合作,造成各自为战的紧张关系。这时需要沟通疏导,属于思想观念和工作态度的,要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和帮助引导;属于人际关系问题的,要巧妙地去协调,化解矛盾;属于能力问题的,要采取组织措施,尽量不小才大用或大才小用,尽量做到“一室不容二虎”。

沟通无处不在,是双向互动的。但如果一个组织内部缺乏沟通氛围,其领导人是有很大责任的。沟通是领导的基本素质,是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沟通是文化的交流,是情感的共鸣,在价值取向多元化和性格气质个性化的今天,沟通更需要科学的技巧和正确的方法。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事半功倍;用正确的方法做不正确的事,事半祸倍。企业要搞好内部沟通,首先要通过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打破等级制度,树立全员沟通理念,创造人人能沟通、时时能沟通、事事能沟通的良好氛围。其次,要建立健全有效的沟通渠道。企业领导人、部门主管要带头沟通,有民主作风,定期开展接待日、开展座谈会、开展企业形势通报会、开展联欢活动。尽可能与下属员工多联系,多谈心,增进了解和信任,通过双向交流和信息互动反馈,使内部沟通渠道畅通无阻。也可以通过内部刊物、内部网络系统等形式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做到信息收集制度化,信息内容系统化,信息传递规范化,信息处理网络化。第三点,用同心理思想沟通。遇到沟通障碍时,不管是个人与个人之间还是部门与部门之间,双方要批评与自我批评,换位思考,肯定对方的长处,善于聆听各方面的看法和意见,即使自己有理有据也要谦让三分,不要得理不饶人,要给他人一个改正错误、统一认识的机会,要帮助辅导对方而不是打击报复。企业领导人、部门主管要放下架子、俯下身子;下属要直起脖子、壮起胆子,双方坦诚平等的交流各自的思想和看法。领导的心胸要开阔些,品德要大度无私,不要与下属斤斤计较,工作作风要正派,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为下属带好头、服好务。第四点,公正的解决问题。首先要及时掌握事态的来龙去脉,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当问题出现时,不要急于判定谁是谁非,不要让它扩散传播,尽可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否则只会进一步扩大问题。在解决问题时,要尊重事实,尊重人性和个性差异,要有理有据有节,争取双方都能接受,不计前嫌,握手言和。第五点,有效运用手中掌握的文化网络。企业文化网络是企业内部一种非正式的联系手段,网络中人没有等级的界限,他们通过非正式渠道传递并解释企业的各种信息,有机而又无形地把企业的各部分员工联系起来。网络中人有其特殊的身份和作用,他们一头与企业高层关系密切,一头直接活动在员工之中对话,可以起到上情下传、下情上达、左右辐射的信息载体作用。第六点,对权力和制度的思考。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和价值理念等软约束力对员工的规范作用已经超越了过去过分信赖的权力、等级、制度等硬约束力。企业领导人、部门主管要与时俱进地树立以人为本、让员工自主管理的理念,对下属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工作方向和团队目标上,手段体现在文化引导和人格魅力感染上,合理运用手中的职权。一般情况下,不要过多地干涉他们的“内政”,要学会当教练而不是当家长,信任下属并放权给他们,让他们在企业统一价值理念和整体目标的前提下,放开手脚自主地开展工作,以激励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锻炼他们独立办事能力,充分发掘自身潜能。同时要扩大下属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不要有“武大郎开店”的哲学,怕下属超越、取代自己而在工作上疏远甚至于压制他。还有,在用人上要有公开、公正、平等、择优的竞争机制,打破“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的陋习。分管领导不要搞小帮派、小团伙,不要讲亲疏好恶、安插亲信排斥异己,要一切为了企业利益不拘一格用真才,避免大才小用、小才大用,避免“一室二虎”的人才内耗,否则很难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

END

注意事项

团队沟通交流的重要性 篇5

做一个被学生认同的好老师

首先要不断学习增强自己的教育教学素质,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其次还要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才能进入专心的学习状态;在课堂上要建立民主与规范,不能把课堂管死,但是课堂的学习行为规范必须使其明确;然后接着要在课堂上确立合理的.教学内容,中学生的注意力最多也就20分钟,所以必须要抓住这有限的时间把具体任务交代下去,这样才能让学生自觉控制注意力。当然还要多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操作练习;还有就是对课堂问题的处理要机智巧妙,比如:英语的对话表演法、停顿休整法、游戏法和奖励法。最后是对学生的评价,在评价时要准确,肯定评价多于否定评价,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为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以上是我教学以来的一些初浅体会,以后要继续学习,提高自己,发挥自己的余热,努力教好学生。

【大学生教师实习心得体会: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很重要】相关文章:

1.教师交流工作心得体会

2.交流教师个人心得体会

3.教师交流的心得体会

4.教师交流心得体会

5.教师读书交流课件

6.家长教育心得交流

7.与家长交流心得体会教育笔记

8.大学生教师实习报告

我在团队沟通方面的技巧 篇6

软件行业的项目组依赖于大家的沟通。在项目中,如何强调沟通都是不过分的。而事实上,绝大多数问题的出现,我们基本上都可以在沟通上找到一些问题的根源。举一个例子来说,我们很多人在工作中,都有一点感觉,我们之间的工作挂接不那么严丝合缝,似乎总是有一些灰色地带的存在,而正是这些模糊的地方,导致我们工作出现一些不和谐音。可以明确的说一点:这一点将在你的工作中,不断出现;而且随着你岗位的提升,责任的提升,这一点将变得越来越多。原因是,至少在现在我看来,任何组织结构都无法定义得如此明晰(因为我们面对着是变化越来越快的市场的这一个现实),所以,需要我们加强沟通,依靠沟通能力来弥补一些问题。

首先,团队沟通的成本上很高的,而且随着以下因素,沟通的成本会越来越高:人数的增加,工作地点的分离,缺乏共同的语境平台,不相同的价值观或者判断准则等等。人数的增加,使得相互之间的沟通线越来越多,而且,信息的增加,不见得就一定能够把你导向成功,你将不得不判断各种不同的信息,从而使得成本越来越高。根据这点,我们在管理上,推荐进行单头领导(而不是多头领导)就是这个原因,我们赞成使用少量的高素质人员替代大量无经验的人员,也是基于这一点的判断.工作地点的分离,也将导致沟通成本急剧上升。我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待在这样的一个团队:我们的需求团队在北京,设计团队在上海,开发团队在武汉,测试团队在大连。如果是我看见这样的团队,将使得我很挠头。而且,但凡有可能,我极其不愿意使用这样一种团队,因为地点的分离,使得沟通和交流的数量和质量大大低于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对于一般的开发团队来说,我希望他们不仅仅是在一个办公室里,而且更希望他们的办公位本身就是挨在一起的,这样他们抬起头就能交流。

他们会变得更喜欢进行交流。很多项目经理告诉我,我们有MSN进行日常的沟通,我们有电话会议进行项目会议,我们有视频会议来解决面对面沟通的问题。但是,事实上,这一点远远不够。我们现在有很多手段进行沟通,但是诸位请回答我一个问题,以前你在家的时候,每天和你母亲说多少话?你离开母亲以后,虽然你也同样有各种很方便快捷的联系手段(而且我很多时候也和母亲在MSN上聊天),但是你每天聊多少句?你们的了解是更多了还是更少了?和母亲之间的沟通尚且如此,那么和一个项目组团队(甚至是你没有见过面的项目组成员),你们的沟通又是如何?人和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没有比直接的面对面更加有效的了,我们可以听见对方的话音,看见对方的每一个眼神……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相互之间触手可及,这是一种鲜活的沟通手段,任何手段都比不上他。所以,除非万不得已,不要把你的团队分成那么多地点。

有一个例子,我们曾经试验过软件工厂(在武汉设立了软件工厂,以至于我看见我们举行会议的时候,总是会有几个武汉的同仁,风尘仆仆地赶到北京),理想状态下,我们希望在北京做需求、设计和验收测试,在武汉进行开发和测试。而且主要是研发一些独立性很强的产品(比如一个显示报表的工具),或者一个很简单的功能实现。当时,为了体现软件工厂的有效性,总经理下令,不强求在北京的团队使用武汉的软件工厂。结果几乎没有人使用武汉的软件工厂,而且即使有人使用了,也是直接把需求和设计人员直接派到武汉,象项目经理一样带这个项目。当时我们很现实,软件工厂是否成功,不是我的事情;但是我的项目失败了,就是最大的问题了。所以,还是请一帮张口闭口软件工厂的兄弟们,至少自己亲手干一干,你会发现,其中的难度是非常高的,你仿佛一朝之内回到解放前,对于项目的忧虑和风险会急剧上升的。他并不是如同你所想像的那么容易驾驭。当然了,如果你真的能够很轻松地驾驭这方面的团队,我不得不说,你的项目管理能力以及团队管理能力非常出色,是一个国际性的项目管理大牛,但是……,国内的98%以上的小型项目,有必要采用这种方式研发吗?我觉得没有太大的必要。所以还是不要开口闭口的软件工厂,软件工厂的。

我们知道一点,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如同20年前提出软件工程的时候一样,是软件项目失败率太高,而不是我们已经解决了软件项目失败率问题,那么对于绝大多数项目来说,还是如何保证成功率,如何来做吧。缺乏共同的语境平台,也会导致沟通成本的上升。比如我们希望某一种设计文档,能够按照一个相对固定的格式来做。当然,这种做法不值得走得太过(章节内容完全规定得非常死非常死,就容易引发负面效应了),但是,这种做法有效的一点是,他统一了语境平台,大家很清楚,到哪里可以找到你的某一部分内容。举一个通用管理上的例子来说,在联想,我们都清楚“我们把这件事拉一下”,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找个地方,把这件事情好好梳理一下。比如我们看见一个哥们在会议上说话说错了(当然是那种一般的内部性质的会议,可不是很要命的地方、很要命的时间说错话),我们会善意地笑一下,说“再给他一次机会吧”。因为每一个刚进入联想的兄弟们,都会参加一个一周的“入模培训”,意思是,无论你在社会上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进入联想就必须经过这个模子套一下,然后至少你们就能拥有相对比较一致的价值观了(这个入模培训基本上可以看成一个优秀传统介绍+联想常用语的潜移默化+简单拓展训练。也许过去N年以后,联想人会忘记很多事情,但是入模培训想来是难以忘记的了,至少我离开联想2年了,口头和做事方式中,还是多多少少带有一些联想的东西)。“给他一次机会吧”,这句话出自每一个入模培训中都会讲的小故事,说一个某某教练带着“某某学员”(这两个某某都可以换成你想说的人),去参加文化考试。

老师:“9+10等于多少啊?” 学员:“20!”

教练:“这种题目都会做错,老师,再给他一次机会吧!” ……

老师“那1+1等于多少啊?” 学员:“2!”

教练:“老师,要不……再,再给他一次机会?”

讲得兴起,再多说一点。通常每一期入模培训完毕以后,都是联想内部邮件系统受到很大压力的时候,因为这时候,很多“模友”(进入同一期入门培训的人,称为模友;如果你们有幸被分在一个组内,那就是更亲密的模友了,我们当时组名叫“VII”,发音为V Two,靠,一个土得掉渣的名字,现在还觉得有点脸红,当时就是老实,不然死也不会让这个名字通过啊。

还有的队叫“大刀队”,呵呵那就更搞笑了,看见那个Team的组长上去,是个小小的瘦子,我还想着:这大刀敢情说的是水果刀?呵呵)。在联想这样一个大型公司中,部门层出不穷,我们在部门之间合作的时候,如果发现你的合作部门接口人是你的模友,那恭喜你了,一般来说,他不会太难为你的,甚至给予你很大的帮助。于是,你会发现,在很多的需要多部门合作的项目中,正式依靠着这种亲密的关系,才使得事情更容易推进。模友们的关系会维持很长的时间,以至于我们会聚在一起,给某个模友过生日;模友离开联想的时候,也会给我们发一份邮件,告知我们离开联想了。甚至上你的部门,向你当面

道别。这是一个不错的方式啊。这就是为了建立起来一个共同的语境平台(顺便说一句,程序是一种极其好的,无二义性的语境平台哦,无论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写出来的程序,都是我们能够看懂的的程序)。如果缺少这个语境平台,不理解对方所说的话,还是小事,但是他会使得你会象个外人一样,不能融入到整个团队中。不相同的价值观或者判断准则,也会潜在得极大提高沟通成本。因为他会使得一些基本的判断发生偏差,使得管理者倾向于收回所有的判断权和决策权,并且使得团队成员丧失很多的锻炼的机会。最后变得,团队Leader忙死,下面团队成员闲死(更可能的是,团队成员也忙死,但是忙得不得其要而已)。管理者会倾向于把做一件事情分解称为各种操作性指令,而总体目标在团队成员脑子里就是一个模糊的东西。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呵呵,讲到这一点,我想开过车的兄弟们都知道,我们总是希望在去某一个地点的时候,脑子里大致有一条路线图,我想很多人会很讨厌,在某一个非常繁忙的地段,然后旁边的哥们不告诉你目的地何在,开始发各种命令:“往左并线……”,“并线哪!”,“唉,唉,跟着那辆大车出去”,“那辆,那辆,跟着这辆有啥用处啊!”。如果这是一个哥们敢长期这么说,我就会打开车门,让他下车滚蛋!这至少会让我非常光火,因为我不得不到处寻找他所说的标帜物,而我实际上不知道他到底要干什么。会显得很笨拙,而且很不爽!我喜欢的指示是:“从桥下左拐,你需要在这里出高速道路”。这我就明白多了,然后即使你再给我各种指示,我也很容易理解了。

举一个现实的例子,一般来说,销售团队和研发团队之间的沟通,总是存在部分的问题。销售团队人员一个好产品,就是一个能够销售出去的产品;而研发团队所谓的一个好产品,是从技术本身出发所描述的。所以,销售一般不太愿意,为了所谓的框架来花费成本,但是研发总是对此念念不忘。类似的,提高团队沟通成本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语言的不通(比如一个英语不好的人员和老外沟通),相互之间背景的不相同(上面的销售和研发的冲突,就是如此),私下之间的关系属于臭鱼看不上烂虾的那种(当然,非常具备职业素养的人,会很好得平衡工作和私下的关系,但是这毕竟是很少部分人所具备的优秀的职业素养)等等。都会很大的提高沟通成本。以上说了提高沟通成本的一些事情,对于一个沟通如此重要的领域来说,尽可能降低一些沟通的难度和沟通的成本,对于项目来说总是有利的。这会潜在降低很多你的软件成本的。下面说说沟通上面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了。不说复杂的,就说简单的。

沟通,其实往简单了说,就是“听”和“说”。说出你想说的,听别人想说的。这一点在沟通中极其重要。如果很枯燥地说教,令人也很烦哪,好像是老师在夏日闷闷的教室中,毫无语调地读书,下面学生昏昏欲睡。如果继续如此说下来,我几乎能够听到蝉的叫声了(我最喜欢,在那样的环境下,慢慢地睡着,脸上露出阳光灿烂的笑容,那简直就是一种享受)。我们换一个说法,让我们大家来结合BBS上的论战,来看看“说”和“听”好了。

首先说“听”,一般来说,这一点更难。虽然原则上说,听和说一样困难,但是现在聪明人太多了,以至于大家都能言善辩,但是,是否能够听到别人所说的,就不好说了。在沟通方面,我们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包括:

我们会经常断章取义,有意无意地把其中某一段话理解成为全部的意思。当然了,这是论坛上一个惯用伎俩。在长篇大论中,总是会抓住一些说得不恰当的话的,然后从这个话题开始猛攻,使得对手离开他已经胜利的领域,从一个很难受的起点开始出发,这很无聊(更为好用的是,我们一般用引号去引用对方一小段话,如果对方一定要废话更多,引用以前他所写的1/3的段落,估计很多没有耐性的人也不会看,于是,他的话就成了证据确凿的罪证了),不是吗?我们听别人话,也要注意,是否我们顾及了上下文,而不是从中抽取一段出来,发挥和理解。

我们经常带着反驳的态度来看待对方的意见。本来嘛,在BBS上,一旦开始掐架了,就必须掐赢,虽然大家口口声声说着,自己为了讨论问题,估计到最后,讨论问题的心情没有了,肾上腺素才是维持我们掐架的由来了。我们经常使用的一个方式就是,带着有色眼镜看着对方的话,然后恶毒地把他往他所支持的观点方向一个劲地猛推,比如,某一个人支持在工作中赞成目标驱动的考核制度,于是大家说他:目标一切啦,只重视目标不重视过程啦,风险大啦,管理者的Training职责啦等等,比如另外一个人赞成过程考核的方式,于是别人开始说他目标不明晰啦,管理者容易做老好人啊,容易导致面子工程啦……等等。于是,大家觉得,对方那简直就是胡扯嘛。但是,实际上,这是因为我们本身就是带着反驳的态度来听别人如何说的。管理是在很多时候,都是一种权衡的艺术,所以,如果你把别人推到如此极端的地步,那么你的观点自然是正确的。

BBS上用来这种方式掐架是可以,但是用于现实中,这样“听”对方的观点恐怕就不成了。这一点现象非常普遍,所以,在听到这些东西的时候,至少让自己考虑一下,我是不是也犯了这个毛病了?说对方错,真的很爽啊,不是吗?我们会象看着一个小丑或者一个孩子一样,感觉自己很明智,但是这种状态可不好,用这种方式去听,沟通基本上就不成了。过于敏感,特别对于很多自我感觉非常良好的人来说,他会把任何建议和意见,看成对他个人全部的挑战。还记得大仲马笔下《三个火枪手》中的主人公吗?那是小说,如果现实中,你也如此的敏感的话,会令别人觉得你很难相处的啊。有的设计人员认为,任何的对设计提出的意见都是对自己的攻击,自己永远是对的。如果是那样的话,你就不是一个Team player。在工作中很难和你合作啊。

不尊重人,BBS上很常见的一种无礼之举是,没有看完别人的贴子,就开始疯狂批评。不错“尝一口就能够知道的臭鸡蛋,就不用吃完它”,但是(事情往往坏在“但是”上)如果你仅仅想爽一下,可以骂骂人,出出气。但是,如果你想讨论问题,最好还是看看清楚别人到底写了什么东西。这是一种对别人的尊重。不要根据只言片语,按照自己的理解,狠狠说一通,那样价值何在?典型的无效沟通。我们不是为了把人批臭批倒,来证明自己的胜利,我们是为了通过沟通解决问题。所以还是尊重一点比较好一些。

听基本上说完了,很不完全,但是至少这些是第一时间反应到我脑子里面的东西,也是对我感触最深的地方。下面该说说“说”了。

首先,理清楚你的思路,不要说到东,说到西,我根本不知道你想说什么。这是一个思路的清晰程度的问题。同时也是IQ组成很重要的一点。至少体现出一些高IQ人员的素质(大家不是说IT人员的人,要IQ比较高吗?)。比如我们在面试中,喜欢用的一个方式是,一下子问7-8个问题,然后让面试者按照顺序回答下去(这7-8个问题,是有内在逻辑联系的,而且逻辑相对比较明了。对于低级的岗位来说,我们一般连续问4-5个问题),并且在他回答过程中,我们会企图问一些问题,然后让他继续回答。看他是否能够回答完毕这些问题,而且思路比较清晰。如果一个人员,连4-5个连续问题的压力都承受不了,一般来说,我就不再考虑了。所以,请维持一个清晰的思路,知道你要回答什么,不要象一个没头苍蝇一样,撞到哪里算哪里。

其次,请整理清楚你的逻辑,你举出的实例要能够证明你的论点,不要说得云山雾罩的,很让人困惑的。这一点在BBS上经常看见,一个哥们说完N段以后,突然告诉我,上面的例子也许举得不好,重新来过。我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你不是我的冤家派来玩我的吧?最简单的逻辑整理方式是,提出你的观点,然后用1、2、3、4列出你的论据,这样大家比较容易沟通,不是吗?不要一会一个例子,一会一个例子,而且我都不能分辨前后例子之间存在什么逻辑关系。对此,我只能承认,自己的理解能力实在有一些跟不上你跳跃的思维了。

再次,如果不是万不得已(比如需要尽快的一个决策过程,不能再过多地讨论了)尽量少用一些攻击性很强的话。攻击性很强的话,基本上不能起到加强你观点的作用。这种方式类似一些怀疑别人做事的动机啊,问候别人的家人啊等等,一般来说,都是不必要的。对方会由此变得更加难以说服。因为他会自觉地保护自己,这时候已经不是事情本身了,而是变成人的事情了。一般来说,这更难以解决问题。当然,如果团队内部已经建立起来这样的文化,比如骂娘文化,那么有时候用用也无妨。但是我不喜欢这种文化而已。比如,有一个总监,和我争论下一阶段工作的时候(当然,这也是一种沟通,呵呵),曾经用手推了一下我胸口,当时正是夏天,本来就容易上火,我脑子突然一冲,几乎扬手一个耳光就过去了。但是还好忍下来了。但是那次争论没有任何结果。

最后,说话请靠谱一些。我很不喜欢的一种人是说话不靠谱,什么都敢说,但是基本上胡扯居多。所以,请注意你的说话,说话要保证你说的,至少是你认为对的东西,不然就悠着点说,很容易误导别人的。而且一旦被别人抓住,举几个数字出来,你就全完了。所以,我喜欢的一句话就是:“我不说,你不说,数字来说话”。呵呵,当然了,你让数字如何说话,里面还是有大讲究的。我的一个姨妈在统计局工作,她和当时在大学的我,讲了很多如何让数字来证明观点的小伎俩,以至于我现在看见数字,也会留一个心眼,看看有没有人在数字方面糊弄我。呵呵。学过统计学的哥们一定对这个很熟悉吧。好了。以上是一些常规的沟通,至于上下级之间的沟通,我就不在这里说明了,更多的会在团队管理中说明。沟通成本很高,所以,让我们尽量有效地沟通,而少一些无畏的沟通。说和听都很重要,所以请认真对待。接下去的一点,是给不少在“说”方面略有欠缺的技术兄弟们写的。我知道有一些技术人员,心中有很多东西,但是临到说的时候,突然说不出来了,感觉很亏。如果你在公司被别人称之为“喷壶”或者“喷泉”,就不用看了,这方面技能你一定不缺少,我这点经验也不够你笑话的了。最常规的锻炼,是让你能够在大家面前滔滔不绝地说一些至少有一点意义的话。呵呵,这一点说起来难,其实也比较容易锻炼。比如,在部门级会议的时候(呵呵,本来我今年想在得实开发一部中推开,但是还没有来得及干,就离开得实了,很多得实的兄弟们说,希望如此做呢,这一点向兄弟们道歉了!将来有机会大家一起聚聚吧,很想念大家啊),凑个20-30个人,当然了,用其他方式,集中多一些人也是可以的,只是人不能太少。当然了,即使再少也是有用处,但是效果就没有那么好了。然后准备一个大盒子,盒子里面是各种小纸条,小纸条上写一个名词(比如竹子、比如长城),随意抽一个出来,然后用5-10秒作准备,然后就开始说,在5分钟时间中,不允许任何超过3秒钟的停顿(也不允许和朗读诗歌一样,一个“啊……”整个7-8秒,听的人感觉很不好,感觉你在台上公然被人毒打一样)。如果超过3秒的停顿,就下台,算失败。如果挺过了5分钟,然后大家来评判这些说话的内容是否连贯性强,思路是否清晰,演讲的时候的语气和语速控制等等。这也是联想入模培训的一环,当时我面对100多个模友,突然开始说,多少感觉有点口干舌燥,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来就好很多了。要有自信,这一点真的不难,问题是大家没有太多的机会来锻炼,往往锻炼的时候,就是公开演讲的时候,越做得不好,越没有自信;越没有自信,越给下次埋下失败的种子。所以,自信一些,大家都是这么来得。练几次就好了。

下面,就是一些技巧的东西了,在“说”的方面的一般常用的技巧,我经常会用如下几种: 首先,明白你所对话的人,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然后再考虑如何说,对象是不懂技术的人,与精通技术的人,说话的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一点很简单,不多说了。关键一点,就是说对方能够明白的话。你沟通不是用来卖弄的,是要让对方明白你的意思。如果对方听不明白,不是对方的问题,是你说话没有水平哦。

其次,不要仅仅考虑你自己,而要考虑对方,是否明白你说话的意思。也就是说,你要从对方的思路上着手,而不是从你的思路上着手。举一个例子,如果你研发了一个电热水壶。你会如何说明给你的客户听?很多人上来就会说:“他会叫耶,水烧开了他就会叫耶”,“他热得比别人快,省电哪”。但是,我还不知道你的产品是个什么玩意呢。所以,最保险和最常规的(当然也是最没有创意的,如果要有创意一些该如何干?也许5年以后我会明白一些,但是现在我不知道)的做法是:

第一,介绍产品是什么:电热水壶,就是用电把水烧开的东西; 第二,介绍产品能够为客户带来什么价值;为你烧开水呗; 第三,我们产品的特色是什么:电热的,第四,为什么选择我们?用电的,环保,干净…… 这样的描述相对客户容易理解一些。

再次,在介绍之前,首先很明确地说出你的观点是什么(当然,这是一种常规的说法,如果你要由对方自己导出观点,然后你再赞扬他几句,把这当做他自己的观点,那么就不用提出了)。

再次,说出你的论证体系。这是一个我习惯称之为“思维管道”的东西,我会告诉对方,我是根据什么体系来导出结论的。比如,我会说,我根据SWOT、竞争力模型分析得出结论,或者告知对方,你的出发点是什么,比如我认为你这个问题,实际上需要解决的这样一个难题等等。这主要有两个作用,首先划一条道路出来,让对方的思路在下面的时间中,在你的规则中走;其次,如果发生误解,那么也最快可以知道,免得说了一大通,发现说错了,很难看的啊。会显得你很笨的。

再次,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明确说,我有5个理由,或者3个因素使得我认为应该如此做。这样做,容易使得别人感觉你的思路非常敏捷而且快速,或者你对这个问题已经考虑得很多了,是个非常专业的人。但是,在现实操作中,往往你听到一个问题,只有大约3秒钟的考虑时间,你需要利用这些时间来考虑明白你要说的理由,如果你想到了3-4点,请直接说我考虑有6个因素(因为你在说的过程中,多少会想到一些前面没有想到的东西的)。那么如果你按部就班说下来,如果发现:靠,只有5个啊,少一个;这一点很恶心,不过没有关系,你随便想一个好了,或者把前面的一个观点换一个方式说出来好了,如果你追求保险,最后总结的时候,说:“这一点和前面的某一点存在一些关系,但是有一些不同”,只要找到一点不同就可以了。相反的,如果你认为,坏了,少说了1点,应该是7点,该如何办啊。呵呵,这恭喜你,你的思维太敏捷了,以后要记得多说一些哦。但是这次呢,就说:“最后补充一点,虽然放在最后说,但是并不代表他不重要”,然后,坦白地说出来好了。总不能让自己的思路烂在肚子里啊。这不是教你扯谎,只是说,你用一种更有条理的方式,表达你的想法,仅此而已。

当然,这个要素不是越多越好,别人也记不住,你需要分层次来说,一般来说,5-7点就是极限了。

再下来,就应该一点一点表述你的论据了,如果能够使用数字,就用数字来说明问题,太多的修饰词会引起别人的反感的。比如“很多”、“大量”等等,说多了,很容易被老板一句,“到底多少?”给闷在里面,很难受的。

最后,要适度总结,在最后的时候,请回顾一下你的观点摘要,这样有助于对方整理思路。如果对方听下来感觉很清晰,那么他会认为你的思路也很清晰。聪明人总是喜欢和聪明人沟通的,不是吗?必要的时候,和对方的问题挂接一下以后再结束,因为对方的问题,也是对方最关心的东西。

最后,想说的一点是,明白一点,和聪明人说话,不用说得太详细,说得太详细,面面俱到,容易让对方困倦,而且感觉很罗嗦(有的人还真喜欢这么说话,和他们对话,真的很累哦)。当然,如果和你对话的是个典型的棒槌,不妨说多一些(但是,老实说,我很少碰到过这样的人。不过还是有的!第一次向他汇报的时候,说完以后,他两眼茫然,搞得我很困惑;不明白是我说明上存在问题,还是他理解上存在问题。

至于在“听”的方面,我一般常用的技巧是:

首先,请凝聚起来你的眼神(当然不要太凶,这会使得别人感觉你在审问他的),至少要装得很聪明,很精干的样子;而且也使得对方认为你在认真听他说话。而且,据我自己的经验,在这种状况下,你的确在很认真地听人说话。这一点很重要。

另外,把腰挺起来,跟一滩稀泥一样躺在椅子里的,看上去比较不健康,而且懒散。其次,请把看着对方,如果是对方是女性,一般目标关注的范围大一些(不要盯着别人的眼睛看,会给人很大的心理压力的),如果是男性,但是他的目光老是躲开你的目光,可能他是一个相对比较软弱的人,不要老是盯着对方看了。适度多一些看看别的地方。我们看着对方,只是希望让对方知道,我们很认真地在听他说话,不是给人太大的压力。另外,如果某个人身上有某个缺陷(比如眼睛斜视等等),请务必不要盯着看(虽然也许你很好奇),这会使得别人更加不自然的。

再次,适度记一些笔记;但是,不要太奢望,如果你真的希望把整个谈话记录下来,一个人肯定是不够的,需要2个人以上才可能。如果是一个人和对方沟通,只能记录下来一些重点,以及让对方感觉你很重视他而已。你做做样子也好,真的记录也好,但是在谈话中,带一个笔记本,总是不会错的。

团队沟通交流的重要性 篇7

关键词:专利代理,专利审查,交流

1 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这为知识产权事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013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 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就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这样的目标是和知识产权从业人员密切相关的, 专利审查员 (以下简写为审查员) 和专利代理人 (以下简写为代理人) 都是知识产权行业工作者, 两者具有天然的“血缘关系”, 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构想对于专利代理和专利审查的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个专利的产生需要经过科研、提出专利申请、专利代理、实质审查的过程, 虽然专利审查只是其中的环节之一, 但是对于专利权的稳定性和确权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专利的实质审查需要各个环节的从业人员的密切合作才能实现, 只有加强审查员和代理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才能实现知识产权行业的健康发展, 从而进一步推进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

2 加强审查员和代理人的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性

从1985年, 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建立以来, 专利申请量逐年上升, 目前已经居世界第一位, 广大的代理人和审查员积极从事专利申请和专利审查的相关工作, 为促进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快速发展, 专利法的正确实施, 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为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代理人和审查员具有天生的“血缘关系”, 具有共同的从业基础, 因此加强两者间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详细解释如下:

(1) 两者都具有相同的技术和法学教育背景, 接受过比较全面的专业技术教育和专利法及相关法律的教育, 即有共同的法律和技术基础, 在专利审查过程中都要求两者基本接近本领域技术人员, 按照审查指南的解释, 具体是指一种假设的“人”, 假定他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 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 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 但他不具有创造能力。如果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能够促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其他技术领域寻找技术手段, 他也应具有从该其他技术领域中获知该申请日或优先权日之前的相关现有技术、普通技术知识和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这就要求两者努力学习相关行业专业基础知识和了解其技术发展情况。

(2) 代理人和审查员都是以法律工作为职业。两者都运用专利法, 主要工作就是认定事实, 适用法律, 对授权的专利给出恰当的保护范围, 用专利法及其细则规范专利申请, 专利法的价值就在于其公正性, 而代理人和审查员是公正性的维护者。从国家专利制度的设计上而言, 两者最终是一种配合关系, 以此达到维护申请人利益和公众利益之间的平衡, 因此审查员和代理人应该加强交流和合作, 互相沟通, 互相理解, 互相学习, 互相促进。审查员和代理人之间换位思考的过程。代理人和审查员都有着对专利法相同的认知和思维习惯。有着对专利法的法律认识的相同逻辑思维, 对待专利申请的态度是理性和客观的。

(3) 从职业道德操守看, 代理人和审查员具有相同的地方, 即在工作中依照专利法及其细则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行为, 服从法律的相关规定是最高的职业道德要求, 在法律工作中平衡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与公众的利益, 并鼓励发明创造, 推动发明创造的应用, 提高创新能力, 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

3 如何加强审查员和代理人的相互交流

审查员和代理人的良好沟通和交流, 直接影响到专利申请的审查结果走向, 两者都是知识产权行业的从业人员, “职业”按照美国法学家R.庞德的定义, 它是指一群人从事一种有学问修养的艺术, 共同发挥替公众服务的精神—虽然附带的以它谋生, 但是仍不失为替公众服务的宗旨, 知识产权职业是以代理人和审查员为代表的, 受到过专业的知识产权行业训练的人的群体, 代理人和审查员是一种职业上的相互关系, 笔者从专利审查员的角度出发, 并且结合在工作中的体会, 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出自己的建议:

(1) 加强代理人和审查员的知识产权文化、理念和信仰的建设。

两者作为知识产权行业的具体从业人员, 是专利秩序有效运作的操作者, 是公平和正义的守护神, 是法治精神和法治文明的传播者, 也应该是依法治国的实践者, 因此, 加强代理人和审查员的法律职业文化、信仰和理念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要加强相关法律制度建设, 让审查员和代理人自觉营造一种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监督的良性互动关系, 共同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 共同担当历史赋予的责任。同时加强职业化的步伐, 把好相关人员从业入关的大门, 使得相关从业人员有一种职业危机感, 促使其珍惜荣誉和工作。加大两者的职业形象建设。要高度重视培养代理人和审查员独立、中立、诚信等良好的品格, 建立强烈的职业荣誉感, 自尊、自爱、自强、自信, 为了荣誉而奋斗, 以实现两者相互关系的规范化, 两者应该自觉遵守法律、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 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申请人提供优质的服务, 加强服务意识, 多替申请人和专利权人考虑, 另一个方面是为社会公众提供社会化服务, 进行知识产权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2) 拓展两者间的交流方式。

一般意义上的代理人和审查员的交流主要通过审查意见通知书、对审查意见的答复、举行会晤和电话讨论进行, 两者间的沟通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例如就某个简单的非实质性问题进行电话讨论, 而对于相对比较复杂的问题进行当面会晤, 有时甚至可以根据需要将与专利审查相关的技术资料发给审查员以加强对于专利申请的了解。

此外, 还可以加强专利审查员和专利代理人的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 举办两者的联合论坛, 或者建立两者的会商制度, 可以针对一个具体的专利申请沟通和协调不同的意见。也可以是学术观点的交流, 两者可以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对于热点难点的司法实践, 可以由部门指导为方式, 综合采用论坛、考察指导等形式鼓励两者之间的正常业务交往和学术交流, 以此扩展两者的视角, 更加客观公正的对待自己从事的职业, 这能够为代理人和审查员搭建合法交流的平台, 有助于两者关系的和谐, 这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带动两者在专利审实践和司法过程中产生共识, 为平衡申请人和公众的利益提供前提和可能。同时, 要完善专利审查过程的公开力度, 进一步加大专利法实践的透明度, 据悉国家知识产权局已经就专利审查通知书和检索报告的公开化做出了积极的尝试, 这都是实践当中的成功尝试, 为两者的深层次互动提供了有益借鉴。另外在一些疑难复杂的专利申请或专利诉讼过程中, 可以适时的、适度的引进具有丰富从业经验的审查员和代理人就相关问题给予解释和裁定。

(3) 审查员与代理人在工作中应该积极协作、配合。

审查员与代理人在工作中应该积极协作、配合, 审查员应该基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的立场上, 查明申请的事实, 依据专利法维护公平和正义。而从协助申请人行使其正当的权益来实现发现其真实、实现正义的理想的, 他要站在维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的立场上, 依据专利法合理的提出意见陈述和相应的事实证据。由此也决定了审查员和代理人应该在专利申请的审查中相互协作和配合, 以平衡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和公众的利益。

具体职能的互补性也要求审查员与代理人协作、配合。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有助于审查员了解申请人的想法, 让申请人更好的理解专利法, 也有利于审查员扩展思路, 全面了解专利申请的技术背景和取得的技术效果, 有利于争议点的归纳、事实的查明和法律的正确适用。代理人也需要审查员的配合, 代理人的意见能否被申请人采纳, 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审查员的相应决定。总之, 代理人和审查员在具体的专利申请的审查中, 只有彼此配合, 共同努力才能保障专利法的权威地位, 才能使得知识产权行业赢得社会的尊重。

(4) 发挥专业机构和组织的作用。

专利代理人协会和专利审查机构可以在审查员和代理人两者之间承担桥梁的作用, 以促进两者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可以采用研讨会等形式, 可以由专利代理人和专利审查员两方来组织, 也可以通过第三方, 通过这样的技术和法律沟通, 可以充分了解对方的想法。还可以由专利审查机构提出典型的知识产权案例进行说明, 使得相关从业人员更好的理解中国专利实践的特点。另外, 审查员和代理人可以共同与相关行业的技术人员沟通, 行业协会也可以加强这方面的培训, 就某个特定领域或某些技术问题进行沟通, 能够更好的学习需要的技术知识, 这方面的原因在于审查员和代理人对于实际的科学研究方面经验不多, 更多的了解相关知识可以更好的服务于申请人。

4 结论

综上所述, 在目前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大好形势下, 加强专利审查员和专利代理人的沟通和交流, 实现知识产权事业的公平、公正, 是一个艰巨而系统的工程, 也是构筑知识产权强国的重要环节。专利审查和专利代理不仅仅对专利申请行为发挥着引导、调整和规范的重要作用, 而且对专利应用、保护等均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只有专利代理和专利审查符合经济科技发展的需求。因此, 应该积极探索两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机制, 以共同的职业理念为支柱, 审查员和代理人加强联动以更好的服务于创新发展以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服务社会。近年来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两者在和谐之路上的共同进步。我们相信, 这一切的到来并不遥远。以上的观点, 仅仅是笔者对如何加强专利审查员和专利代理人的交流和沟通的探索。在此仅仅希望抛砖引玉, 能够为知识产权行业的繁荣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12年世界知识产权指标[R].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指南[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0, (1) :170-171.

[3]杨卫国.论专利法、实施细则、审查和代理实践中矛盾的统一认识[J].知识产权, 1998, (3) :43-44.

动物的交流与沟通 篇8

动物有时会相互格斗。

红鹿的头上长着一对像树枝一样坚硬的犄角。它们进行格斗时,会用犄角相互抵抗。

动物成年之后,会选择心仪的对象进行配对。

雄青蛙一般会在夜晚通过鸣囊来发出叫声。雌青蛙如果喜欢雄青蛙的鸣叫声,它俩就会很快配对。

动物有时会通过身体相互摩擦来打招呼。

狮妈妈轻轻碰碰小狮子的脸和鼻子,还用舌头舔着孩子身上的茸毛,好像在说:"孩子,早上好啊!"

为了争夺领地或者配偶,动物会互相攻击和较量。

河马一下子張开大嘴,露出又长又尖的獠牙,之后才正式开始和对手较量。

动物们会在自己居住的地方,留下痕迹或者做出威慑性的行动,来阻止其他动物靠近。

犀牛喜欢通过尿液和粪便,来向其他动物表明那是自己的地盘。这还不算,犀牛还喜欢用后脚踢散粪便,这样气味就能飘得更远。

雄性动物为了获取雌性动物的欢心会采取各种方法。

雄性军舰鸟的脖子下方长有红色喉囊,它为了在雌性面前表现自己,会把喉囊吹得像气球一样鼓。

去动物园看一看!

我们已经对动物的交流方式进行了观察。我们要不要直接去动物园,看看可爱的动物们呢?

动物可以通过动作、气味、声音等传递信号。

蜜蜂跳圆圈舞,就是说“蜜源就在这附近”;跳8字形舞,就是说“蜜源在很远的地方”。

动物也和人类一样,懂得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

只要看一下黑猩猩的脸部表情,就可以知道它的心情。

上一篇:太行山写生实习报告下一篇:【精品】我的课余生活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