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共9篇)
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篇1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作者:皇甫静
来源:《职业·中旬》2010年第05期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个重要论断。《决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在于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构建和谐校园,是优化大学生成才环境的重要内容,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要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高校党建工作必须与和谐校园建设有机结合,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建设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大学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高校既是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的园区,也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新形势下,高校应对新形势,把握新机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建设,成为高校基层党组织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和神圣使命。
一、正确理解高校和谐校园的内涵
要构建高校和谐校园,首先要正确理解高校和谐校园的内涵。高校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要求一样,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和谐发展”的文明校园。这二十四个字,也高度概括了高校和谐校园的内涵和要求。高校和谐校园的内涵,我们的理解是:民主法治,就是民主办学得到充分发扬,广大教职工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得到充分尊重和采纳。高校领导班子依法治校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学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各种矛盾得到正确处理,学校的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校园人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学校组织机制健全,管理完善,学校秩序良好,师生员工安居乐业,学校保持安定团结;和谐发展,就是校园内人际关系和谐,校园人和校园环境和谐,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得到提高,师生员工工作、学习顺心,多数人的发展愿望得到实现,有成就感,学校与师生员工共同发展。
二、党组织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实践与创新
1.认清和谐校园的本质内涵,明确学生党建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
“所谓和谐校园是以和衷共济、内外和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由此可见,校园的和谐,是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由人营造的各种管理环
境、教育环境等的和谐, 以及向社会体现出的文化教育阵地的和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基本内容和最终目的。
多年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发展工作“重数量轻质量”,工作机制“重常规轻创新”,先进性发挥“重局部作用轻整体作用”,大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理想信念模糊化、党组织战斗力沙化、服务意识淡化等。这种现状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改善,将直接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影响高校教育目的的实现。因此,认清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新理念,结合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明确当前学生党建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从而制定符合学生党建发展的各项措施, 既是高校大学生党建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实现和谐校园的必要条件。
(1)大学生党建新任务体现为: 贯彻和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完善和创新学生党员发展机制,重质重量培养发展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组织力量;以构建和谐校园为目标,发挥学生党员队伍在高校教育管理和各级组织中的模范、桥梁作用,增强协调、团结、领导能力。
(2)大学生党建新要求体现为: 以科学发展观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行动指南,注意党建、团建协调发展,党建体系、载体协调发展,党员数量、质量协调发展,最终推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全面创新;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将高等教育的发展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推进相结合;强化新理论、新思想、新知识的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开拓创新,增强学生党建工作的时代感与针对性。
2.积极创新基层党组织工作,构建文化型、学术型、平安型和谐校园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学校党委与广大党员、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和谐校园建设的力量源泉来自于高校党的各级组织,和谐校园建设的各项任务也要落实到高校各级党组织。
(1)保证校园文化的正确方向。当代大学校园是八面来风的思想文化集结地,同时也是意识形态、学术思潮的汇集地。高校应当加强宣传和舆论导向,对社会中涌入大学校园的各种文化信息要进行必要的筛选。要注重对大学生进行文化价值选择教育,做到既坚持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优良特性,又强化对外来文化优良因素的吸收。
(2)促进高校党建与学科建设协调发展。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学术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科建设献策献力。要注意培养和吸收非党员的学术骨干入党,提高党员的学术水平。学术团队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力量,不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学术和科研水平,更应该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思想上提高自己,不断增强科研人员为学科建设作贡献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3)创新党支部的工作和活动方式。要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党支部建设目标管理为抓手,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保证监督作用。
(4)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学校是每个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和共同载体,学校的命运与每个师生员工的命运息息相关。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党组织要带领师生员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学校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要妥善处理好各种矛盾,科学应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保证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5)党建工作应以人为本。教育是育人,其根本职能就是培养人、教育人、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高校党建工作应以人为本,要体现尊重,倡导“和而不同”。在学校,不同的师生对现实有不同的认识,水平不同,需要也不同,因此要承认差别、正视差别,通过积极引导,创造一个生动活泼、安定有序的环境。校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表现。我们要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和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又快又好发展。
3.创新方法培养教育学生党员,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
近年来,学生入党热情高涨,一入校就有许多学生向辅导员、班主任咨询入党的程序,向高年级的学生打听入党的难易程度;同时由于各高校的扩招,因此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队伍迅速扩大。此时,传统的集中在学校党校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训教育的做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尤其是在多校区学校,受教学资源、师资力量、交通等因素的限制,很难保证培训对象有统一的时间在统一的地点来参加学习培训。因此,积极探索对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新途径就十分重要。
一是针对社会热点问题组织开展主题教育。在活动中,可以采取邀请专家讲课,召开学生座谈会,通过学生辅导员、相关业务教师引导等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可以通过名师讲座、学生答辩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正面理论灌输;还可以采取知识竞赛、辩论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图片展览等多种形式,丰富主题教育的内容。
二是指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下乡挂职锻炼等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开展“红色之旅”教育,对积极分子实行公开评议答辩,让学生亲自去看、亲耳去听,同时学会自己思考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寻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三是树立本校学生党员中的典范,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比如结合“评选优秀党员”,举办“我为党旗添光彩”等演讲活动,让学生们了解他们的先进事迹。由于典范人物就在本校,就在自己身边,所以更具有感染力和号召力,在学生中的影响力也更大。通过榜样示范作用,达到用学生党员带动入党积极分子、用优秀学生影响普通学生的目的,从而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此外,每个教师尤其是党员教师都要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总之,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构建和谐校园,要求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结合师生员工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内容,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领导能力和核心作用。
(作者单位: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篇2
1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以“人和”促和谐
构建和谐矿区的关键就是“人和”, 而实现“人和”的基本保证就是坚持“以人为本”, 同时这也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构建和谐矿区需要基层党组织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在完成自身本职工作的基础上, 还应该积极的进行学习, 做到与时俱进。
首先应该处理好党员和职工群众之间的关系, 使两者的关系更加的亲密。具体来说党组织就是不仅要把职工的根本利益放在关键位置, 避免党员侵害职工群众利益的现象出现, 还应该仔细的观察各职工群众思想、行为的变化, 然后有针对性的采取必要的解决措施。
其次应该加强对干部职工投身和谐矿区建设的思想引导。煤炭企业应该意识到基层党组织在构建和谐矿区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重视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基层党组织能够引导干部和职工自觉的投身和谐矿区建设, 把干部和职工的自身利益和煤炭企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实现自身利益和企业利益双赢。
最后基层党组织还应该不断地探索矿区管理的新体制和新模式。在传统的矿区管理体制和模式下, 职工没有树立和谐矿区人人有责的观念, 认为自身在整个集体中的作用是渺小的, 根本没有意识到每个职工都是构建和谐矿区的关键。
因此必须更新矿区管理的体制和模式, 充分的调动起全体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 形成职工“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管理模式。
2 真心诚意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 走“群众路线”促和谐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作用, 走群众路线, 深入开展以“心系一线、关爱职工”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真心诚意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的作用, 不要固步自封, 应该积极的进行创新工作, 保持自身的先进性, 这样才能构建和谐矿区。始终把服务群众作为重要职责, 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 尽心竭力解难事, 坚持不懈做好事。倾听员工群众呼声、体察员工群众情绪、反映员工群众诉求、关心员工群众疾苦。积极组织开展党员服务群众活动, 积极探索和总结党员服务群众的好做法、好经验, 调动党员服务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的作用。基层党组织承担着团结、动员、组织员工群众的重要职责, 要切实发挥好密切联系员工群众的优势, 把一切积极因素调动和凝聚到构建和谐矿区建设上来。要充分利用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 逐步改善职工、居民居住条件;要高度关注弱势群体的生活, 完善扶贫助弱机制, 让职工家庭吃得上饭、职工子女上得起学、职工群众看得起病。
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 力争把矿区建设成职工收入较大增长、各种保障体系完善、职工、居民安居乐业、欢乐祥和的新矿区。
3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以“稳定”促和谐
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必须时刻坚持以人为本, 因为党组织的服务对象就是员工群众, 只有以他们的根本利益为基准, 才能真正的发挥出党组织的积极作用, 进而构建和谐矿区。
所以要求基层党组织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以“稳定”促和谐,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使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一直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员工的期待。
和谐一定是和稳定并存的, 没有稳定就没有和谐, 基层党组织应该深刻的意识到这一点, 平衡好煤炭企业各方面的利益, 保证煤炭企业的协调稳定, 只有在保证企业状态稳定的基础上, 才能够构建和谐矿区。保证煤炭企业稳定应做到:
一是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企业和职工之间很容易出现劳动争议, 这时如果能够规范调解制度和程序, 一定能够更快更好的解决劳动争议, 保证企业的协调稳定。
二是应该完善防控体系。应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建立健全预警机制, 和相关的政府和部门建立紧密的联系, 增强自身面对各种突发状况的能力。
三是要创新领导接待、职工信访工作机制, 坚持依法治企, 保证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企业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要适应新的形势和体制, 要始终符合时代要求和员工期待, 必须把党的基层组织的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 组织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 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 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矿区和谐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参考文献
[1]方军.基层党组织在矛盾纠纷调处中的作用及注意问题[J].现代企业教育, 2010-08-08.
[2]白矿洲, 王树忠.提高党员素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是战斗堡垒作用[J].科技致富向导, 2009-02-29.
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篇3
高校既是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的园区,也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新形势下,高校应对新形势,把握新机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建设,成为高校基层党组织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和神圣使命。
一、正确理解高校和谐校园的内涵
要构建高校和谐校园,首先要正确理解高校和谐校园的内涵。高校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要求一样,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和谐发展”的文明校园。这二十四个字,也高度概括了高校和谐校园的内涵和要求。高校和谐校园的内涵,我们的理解是:民主法治,就是民主办学得到充分发扬,广大教职工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得到充分尊重和采纳。高校领导班子依法治校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学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各种矛盾得到正确处理,学校的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校园人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学校组织机制健全,管理完善,学校秩序良好,师生员工安居乐业,学校保持安定团结;和谐发展,就是校园内人际关系和谐,校园人和校园环境和谐,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得到提高,师生员工工作、学习顺心,多数人的发展愿望得到实现,有成就感,学校与师生员工共同发展。
二、党组织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实践与创新
1.认清和谐校园的本质内涵,明确学生党建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
“所谓和谐校园是以和衷共济、内外和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由此可见,校园的和谐,是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由人营造的各种管理环境、教育环境等的和谐, 以及向社会体现出的文化教育阵地的和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基本内容和最终目的。
多年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发展工作“重数量轻质量”,工作机制“重常规轻创新”,先进性发挥“重局部作用轻整体作用”,大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理想信念模糊化、党组织战斗力沙化、服务意识淡化等。这种现状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改善,将直接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影响高校教育目的的实现。 因此,认清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新理念,结合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明确当前学生党建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从而制定符合学生党建发展的各项措施, 既是高校大学生党建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实现和谐校园的必要条件。
(1)大学生党建新任务体现为: 贯彻和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完善和创新学生党员发展机制,重质重量培养发展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组织力量;以构建和谐校园为目标,发挥学生党员队伍在高校教育管理和各级组织中的模范、桥梁作用,增强协调、团结、领导能力。
(2)大学生党建新要求体现为: 以科学发展观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行动指南,注意党建、团建协调发展,党建体系、载体协调发展,党员数量、质量协调发展,最终推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全面创新;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将高等教育的发展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推进相结合;强化新理论、新思想、新知识的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开拓创新,增强学生党建工作的时代感与针对性。
2.积极创新基层党组织工作,构建文化型、学术型、平安型和谐校园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学校党委与广大党员、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和谐校园建设的力量源泉来自于高校党的各级组织,和谐校园建设的各项任务也要落实到高校各级党组织。
(1)保证校园文化的正确方向。当代大学校园是八面来风的思想文化集结地,同时也是意识形态、学术思潮的汇集地。高校应当加强宣传和舆论导向,对社会中涌入大学校园的各种文化信息要进行必要的筛选。要注重对大学生进行文化价值选择教育,做到既坚持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优良特性,又强化对外来文化优良因素的吸收。
(2)促进高校党建与学科建设协调发展。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学术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科建设献策献力。要注意培养和吸收非党员的学术骨干入党,提高党员的学术水平。学术团队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力量,不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学术和科研水平,更应该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思想上提高自己,不断增强科研人员为学科建设作贡献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3)创新党支部的工作和活动方式。要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党支部建设目标管理为抓手,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保证监督作用。
(4)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学校是每个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和共同载体,学校的命运与每个师生员工的命运息息相关。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党组织要带领师生员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学校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要妥善处理好各种矛盾,科学应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保证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5)党建工作应以人为本。教育是育人,其根本职能就是培养人、教育人、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高校党建工作应以人为本,要体现尊重,倡导“和而不同”。在学校,不同的师生对现实有不同的认识,水平不同,需要也不同,因此要承认差别、正视差别,通过积极引导,创造一个生动活泼、安定有序的环境。校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表现。我们要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和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又快又好发展。
3.创新方法培养教育学生党员,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
近年来,学生入党热情高涨,一入校就有许多学生向辅导员、班主任咨询入党的程序,向高年级的学生打听入党的难易程度;同时由于各高校的扩招,因此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队伍迅速扩大。此时,传统的集中在学校党校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训教育的做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尤其是在多校区学校,受教学资源、师资力量、交通等因素的限制,很难保证培训对象有统一的时间在统一的地点来参加学习培训。因此,积极探索对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新途径就十分重要。
一是针对社会热点问题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可以采取邀请专家讲课,召开学生座谈会,通过学生辅导员、相关业务教师引导等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可以通过名师讲座、学生答辩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正面理论灌输;还可以采取知识竞赛、辩论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图片展览等多种形式,丰富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
二是指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下乡挂职锻炼等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开展“红色之旅”教育,对积极分子实行公开评议答辩,让学生亲自去看、亲耳去听,同时学会自己思考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寻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三是树立本校学生党员中的典范,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比如结合“评选优秀党员”,举办“我为党旗添光彩”等演讲活动,让学生们了解他们的先进事迹。由于典范人物就在本校,就在自己身边,所以更具有感染力和号召力,在学生中的影响力也更大。通过榜样示范作用,达到用学生党员带动入党积极分子、用优秀学生影响普通学生的目的,从而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
此外,每个教师尤其是党员教师都要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总之,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构建和谐校园,要求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结合师生员工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内容,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领导能力和核心作用。
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篇4
一、围绕中心,推动发展,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
十七大报告提出基层党组织要发挥“推动发展”的作用,就是要求我们自觉把基层党建工作放到科学发展大局中去谋划,找准工作着力点和结合点,坚持用党建来推动服务,用服务成效来检验党建。一要激发有利于推动发展的创业活力。要结合村“两委”换届,大力选拔“双强”型书记和“双带”型村“两委”干部,将一批政治素质好、有发展思路、肯吃苦奋斗的人选拔到村干部队伍中来,为推动发展提供组织保证。要加大对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力度,近几年,我区选送优秀村书记赴日本、韩国、欧洲参加培训,拓宽了农村党组织书记的发展思路。今后,要根据农村、社区、企业等各领域的实际,坚持分类指导,努力把农村党员干部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育成党员干部;提高社区党组织书记依法办事、服务群众、协调各方的能力。通过基层党员干部的带头创业、带领创业,来引导和激发基层广大群众的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二要实施有利于推动发展的“先锋工程”。近年来,我区坚持三级联责,三级联动,三级联评,在区、镇、村三个层面同时开展以争创“先锋村”创建活动为载体的“先锋工程”。目前,全区已有16个村(社区)评为市级“先锋村”。下一步要抓住发展经济、善待百姓这个根本,深入推进农村三级联创“先锋工程”,组织“先锋村”书记赴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进行轮训,开展争先创优活动。通过深化“三级联创”和整顿帮扶薄弱村工作,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带领致富、带头致富的能力,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三要优化有利于推动发展的组织设置。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要求,坚持有利于加强对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党的领导作用、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原则,积极探索新的更加务实管用的模式和做法。在农村、社区等领域进一步健全党组织网络,完善以村党组织为主体、产业党支部为骨干、专业党小组为基础的新型组织体系,健全党委(总支)建在社区,支部建在小区,党小组建在楼宇的社区党组织网络体系。在新社会经济领域重点做好巩固和扩大组织覆盖面的工作,加强党组织的建后管理。
二、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十七大报告强调,基层党组织要努力做好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工作,要拓宽党员服务群众的渠道,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使党员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分子。要发挥这一作用,关键是要在搭建平台、拓宽渠道、关心关爱上下功夫。一要搭建服务平台。近年来,我区大力加强基层党员服务中心建设,全区已建成镇(街道)党员服务中心15个,村(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站)103个,非公企业党员服务中心(站)41个。今后要推进党员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拓展社会服务功能,使党员服务中心更好地为党员服务,为群众服务,并以此为平台凝聚党员力量,整合各方资源,服务群众需求。要切实把党员服务中心建设成为教育党员的阵地,科技培训的阵地,文化传播的阵地和服务群众的阵地。二要拓宽服务渠道。要着眼于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基础,以构建大党建格局为目标,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信号,把基层、企业和弱势群众作为服务重点,让党员干部在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中发挥作用,在了解群众意愿需求、反映群众意见建议中发挥作用。要突出团结群众、服务群众这个重点,进一步深化机关“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让机关在职党员积极参加居住地社区党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主动为社区建设管理出谋划策、贡献力量,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三要注重关心关爱。XX年,我区制定了《农村、企业退岗定工干部补助办法》对连续担任5年以上男年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的村、企业定工干部进行专项补助。今后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基层党组织要关心党员思想政治上的进步和提高,开展经常性的谈心谈话活动,及时解决党员思想疑难问题。要以建立激励机制为重点切实调动农村基层干部的积极性。要提高正常离任村干部补助,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努力形成上级党组织关心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关心广大党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都来关心人民群众的良好局面。
三、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
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篇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执政使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选择。出版社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的单位,在由事业单位转变为企业单位的情况下,如何稳定员工的思想,使其尽快进入企业角色,尽快适应转企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无疑是稳定员工思想、构建和谐企业的有效途径,它对于把握员工脉搏,统一员工的思想,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促进出版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全面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我们必须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凝聚人心、化解矛盾方面的积极作用,提高企业应对各种困难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实现企业的和谐发展。
一、思想政治工作要紧贴实际、服务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经济对它的影响,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决定的,但它又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反作用,两者相辅相成,这个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和经济建设相结合。否则,思想政治工作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企业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把经营效益搞上去,是一切工作的中心,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因此,出版社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来做,贯穿企业经营的全过程,服从、服务于企业发展任务和长远目标,并不断充实工作内容,为改革发展铺平道路。
二、思想政治工作要发挥好导向作用、弘扬正气
在构建和谐企业的过程中,需要强有力的舆论导向提供保障。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牢牢把握正确的宣传导向,提高教育引导水平,把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到投入企业经营中,真正使和谐企业的思想深入人心,成为员工的共同理想和自觉行动。
一是向员工讲清出版社面临的形势及转企改制面临的困难和机遇,帮助他们认清企业发展与自身利益的关系,认清当前存在困难的暂时性和解决困难的有利条件,明确企业的任务和自身的责任。
二是紧紧围绕企业实施战略转型和精确化管理的工作实际,引导员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理解、支持并积极参与出版社的转企改制工作。
三是贴近员工的思想实际,经常同员工面对面谈心、交心,解答员工对工作和企业发展最为关心的问题,解除员工的疑惑和后顾之忧,将员工的思想统一到企业改革发展的大局之中,营造员工关心企业、热爱企业的良好氛围。
三、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关爱员工
坚持以人为本,是让全体员工爱岗敬业、人格健全、坦诚沟通、忠于企业的根本途径,也是企业和谐的标志。随着出版社转企改制的不断深入,在工作、生活中难免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甚至有些困难和问题与员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如任务指标、责任分配、薪酬待遇等,这些困难和问题解决不好,1容易使员工产生思想问题,最终导致情绪低落、工作消极应付等状况发生。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方法,深入细致地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关心员工的工作和生活,维护员工合法权益,切实增强员工的安全感、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企业和谐度。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建立有效沟通机制,营造和谐的企业氛围。
一要建立管理层和员工层之间的日常沟通渠道。主要通过设立“总经理信箱”、企务公开栏、征集合理化建议、定期举行领导与员工参加的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使员工可以自由抒发想法、反映问题、及时释放心中的疑团。二要建立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渠道。通过定期召开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会、组织跨部门的虚拟团队和积极开展多部门共同参加的团队活动,建立起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沟通的机制,不断提升组织执行力,特别是提高各部门在执行过程中解决问题和改进工作质量的整体能力。三要为员工之间的相互沟通创造条件。通过创建学习型企业论坛、举办员工联欢活动等多种方式,建立员工之间互相交流、自由表达思想和意见的通道,激发智慧,释放能量。
(二)释疑解惑,统一思想,激发工作热情。
随着出版社转企改制的不断深入和未来企业竞争的不断深化,员工缺乏安全感的问题日益显现,负面思想和负面情绪往往伴随在工作之中,对员工身心健康和企业和谐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主要表现有:
1、员工应对市场竞争的心理准备不够,承担压力较大。特别在图书市场不景气又面临恶性竞争情况下,对市场的无序和价格混乱感到不满、信心不足。同时,随着目标管理任务的加大和市场营销活动的广泛开展,客观上给员工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思想压力。
2、害怕承担责任。自从实施绩效考核管理后,许多员工对待考核往往是谈虎色变,生怕由于工作失误造成考核扣分而跌入后进员工行列。因此,在实际工作思想负担重,尤其是新编辑表现比较突出。
3、对收入分配感到不满。近几年,员工的整体收入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但转企后员工之间,特别是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增大。势必造成对利益分配政策的不理解,容易使员工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和效果。
上述思想问题主要是由于员工对企业面临的形势不能全面、客观了解,对企业制定政策的初衷不能理解而产生。所以,要真正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就必须使他们融入企业,感觉心情舒畅、愉悦。一是联系企业改革实际,开展艰苦奋斗教育和形势教育,转变员工的思想观念,用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文化理念统一员工的认识,拉近员工与企业的距离,增强归属感和认同感。二是通过文件、网站、宣传栏和各种会议等渠道向员工讲明企业的经营政策、分配政策和各项管理规定,所有与员工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都能做到公开、透明。三是让全体员工对市场竞争的客观形势都有所了解和认识,使员工能充分理解公司出台的一些营销举措,自觉自愿地投身到市场竞争中,为企业发展尽心竭力。四是充分发挥工会和共青团作用,经常性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促进员工劳逸结合、身心健康。五是通过经常开展党员与干部与员工之间的谈心沟通活动,及时掌握员工思想状况,把思想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帮助员工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凝聚力。关心职工,为员工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是思想政治工作最实际、最打动人的方法。因此,出版社转企后要
尽可能的采取一系列人性化措施,为职工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
一是工作中关心员工。为解决员工胜任岗位的问题,要加强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侧重企业精确管理和战略转型知识的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文化素养和业务技能,增强承担工作任务的信心和能力。
二是从职业发展上关心员工。首先,要注重对各岗位人才的培养、选拔和管理,以解决员工发展的问题。其次,在选人用人方面开展竞争上岗,真正做到“能者上”,并努力拓宽员工职业发展通道,扩大成才率。
三是生活上关心员工。节日期间,要坚持慰问老同志、困难员工,必要时进行走访,对员工中提出的困难和问题要尽可能予以解决。
四、思想政治工作要结合党风廉政建设、筑牢防线
党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人民群众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信任程度。党员干部是单位的核心力量,是广大员工关注和学习的主要目标。
在当今社会环境下,出版社党员干部队伍的廉洁程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影响着企业的和谐。因此,加强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筑起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线,是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强化廉政教育,提高廉洁意识。要经常不断的面向全体员工,特别是管理人员、关键岗位人员广泛开展廉洁从业教育,增加教育频次。以宣传先进典型案例、观看警示电教片等形式,将正面示范教育与反面警示教育有机结合;二是加强廉政制度的执行与完善,为廉洁文化建设提供保证。认真执行党风廉政责任制,出版社要与各部门及关键岗位人员签订责任书。围绕廉洁从业关键控制点,健全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监控和风险防范机制;三是发挥监督机制作用,促进廉洁文化的养成。出版社要以决策执行为重点环节,以人、财、物管理为重点部位,强化对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的监督,加大约束保障和制衡防范力度。认真落实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意见》以及文物局的有关规定,规范员工招聘,中层干部选拨的操作程序,确保对员工招聘、中层干部任用过程的有效监督。同时,重点加强对编辑、发行、出版、财务等重点要害部门的有效防范和监督;四是着力构建出版企业的廉洁文化,认真落实各项措施,夯实党风廉政建设基础,切实筑牢拒腐防变的思
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篇6
和谐企业中的作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党根据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而确立的执政新理念。企业是社会的细胞,因此,构建和谐企业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党中央重大战略决策的重要实践。所谓“和谐企业”,是指构成企业系统中的各部分和要素处于一种均衡和谐的状态。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柱,构建和谐企业,关系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关系到企业的改革发展壮大,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
企业党委作为企业的政治核心,承担着保证、监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贯彻执行,为企业改革、发展把关定向,主导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等重要职责,在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构建和谐企业,是企业党委的重要责任和历史使命。企业党委要以促进企业科学发展、维护企业稳定和谐为重点,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以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企业党建工作和谐、班子运转和谐、经济发展和谐、员工队伍和谐和文化建设和谐,努力构建和谐企业。
一、坚持党的领导,围绕企业经营发展抓党建,促进企业党建工作全面和谐开展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保证。要搞好国有企业,必须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按照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围绕企业经营发展中心抓好企业党的建设,并以强有力的党建工作促进企业经济发展。一是要牢固树立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建设的意识,充分
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中,无论企业资产怎样重组,产权关系怎样变化,内部决策和经营机制怎样调整,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都必须坚持。以此确保国有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二是要坚持立党为公、廉洁从业,进一步树立抓党建促发展的意识,抓好企业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创先争优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建立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的长效工作机制。三是要建立健全企业党组织,并本着精干、高效、协调的原则,合理设置企业党组织工作机构和配备党务工作人员;四是要进一步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积极开展争创“四好班子”活动,着力培养企业领导人员工作能力。五是要全力推进以经营管理者、科技人员、高技能职工、复合型党务工作者为重点的队伍建设。六是要结合企业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力实施 “双向培养工程”(把经营管理骨干、技术能手培养为党员,把党员培养为经营管理骨干和技术能手)。七是扩大党内民主,推行企业党务公开。八是要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形成和健全企业党委抓党建、书记带头抓党建,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企业党建工作格局。
二、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体制和机制,促进企业领导班子协调和谐运转企业党组织要积极帮助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执行《公司法》中的作用。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必须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坚持和完善以选任机制、决策机制、监督机制和考核奖惩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四大机制,加强党对企业的领导。一是要把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运用市场机制选聘企业经营管理者结合起来,推进经营管理者的职业化、市场化、社会化,推进经营管理者的公开选聘和中层管理人员的竞争上岗,创造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生机活力的选人用人新机制。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公司的党委负责人应通过法定程序进入董事会、监事会。二是通过制定企业党委会议事
规则、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经理办公会等,决策前党政主要负责人协商沟通制度、党组织负责人参加行政办公会制度,以及党员行政负责人向党组织报告工作制度等,使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制度化、规范化。三是要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积极推进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与预防腐败的体制机制。四是要建立以企业领导人员目标、任期目标考核和以年薪制为主要内容的考核奖惩机制,建立健全以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和选用标准。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推动企业改革发展和不断创新,促进企业经济和谐可持续发展
一是要在企业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国企改革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的成效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党组织应积极主动、有效地参与进来,在支持企业改革发展、维护稳定中发挥作用。二是要引领企业坚持自主创新,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党组织要坚持创新理念,不断促进企业创新适应企业发展要求的组织结构、创新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经营管理模式,同时处理好制度创新和人本管理的关系,完善企业内部关系和利益调节机制,推进企业内部自我管理协调机制的建立,以提高企业凝聚力,促进和谐发展。三是要参与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制定,促进企业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使国有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四是要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企业。党组织要领导企业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承担责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加强企业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增长型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加强和改进党组织对企业工会团委工作的领导,加强民主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职工队伍的稳定和谐
一是企业党组织要加强和改进对企业工会团委工作的领导,促进各组织和谐发展。企业党组织要定期听取工会、共青团等组织工作汇报。坚持党建带工建、带团建,通过思想上带、组织上带、作风上带,努力丰富群众工作内容,创新群众工作方式,充分发挥群众组织联系广大职工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工会、共青团等组织要在党组织领导下,按照法律和各自的章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二是要认真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积极探索现代企业制度下加强职工民主管理和维护职工合法利益的有效途径,实现企业和职工的和谐发展。企业党组织要支持和保证职工代表大会依法行使各项职权,完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深入厂务公开工作,完善厂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要依靠保障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监管劳动合同制度的执行,建立协调稳定的劳动关系和劳动关系预警协调机制;要探索完善维权和帮困救助工作机制,注意倾听职工呼声,落实帮困救助各项措施,帮助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解决工作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关心他们的思想、生活,做好政策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凝聚人心,理顺情绪,充分发挥促进企业改革、保持企业稳定的作用。
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用先进文化鼓舞人、激励人、凝聚人,使企业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协调和谐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建立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成员以及市场主客体之间的内外在需求和满足各种价值关系的必然结果。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用先进文化引领企业文化,贯彻和物质文明建设一起抓的方针,加强并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培养具有时代特征的自身特点的企业精神,增强企业文化的凝聚力,努力打造成为“文化理念先
进、文化活动丰富、文化力量深厚”的文化型企业。一是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建设的首要目标,制定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发展规划,把企业文化管理理念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变科学管理为文化管理,以文化力促进生产力。二是紧密结合企业文化生产实际和职工意愿,以培育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涵,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三是把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努力创建学习型企业,建设和谐的、文明的、朝气蓬勃的企业人文环境。
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篇7
一、找准着眼点, 加强青工队伍建设, 为构建和谐企业奠定坚实基础
近年来, 井下先进技术和设备广泛推广应用, 早已告别镐掘炮采, 进入了综合机械化时代, 矿山安全得到可靠保障, 劳动强度大幅降低, 职工收入年年增长, 生活福利彻底改善, 矿山企业的吸引力显著增强。随着就业方式、劳动用工、队伍构成的多元化, 随着职工文化水平、技术素质和思想观念的新变化, 在职工队伍和班组建设, 特别是对青年职工的教育管理上, 我们还面临着新的情况、新的问题。企业工会要注重职工思想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加强青年工人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 大力弘扬工人队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 倡导通过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创新劳动创造美好幸福生活, 用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激励职工岗位奉献、岗位成才;要加强职工技术技能培训, 保质保量完成年度培训计划, 普遍签订师徒合同, 形成双向激励机制, 广泛开展岗位技术练兵, 每年组织职工技能比赛, 重奖技术状元和技术能手。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工会的阵地作用, 开展有奖知识竞赛、读书征文和“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当知识型职工”等活动, 为职工提高自身业务技能提供场所、创造条件、改善环境、搭建平台, 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企业改革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职工队伍。
二、把握关键点, 切实维护职工权益, 为构建和谐企业创造有利条件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 促进劳动关系稳定, 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本质要求, 也是工会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责。为此, 我们首先强化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的落实, 对职工关心的劳动保护、安全卫生及生活福利等重要事项与企业进行平等协商, 定期组织职工代表检查, 检查结果和履约情况及时向职代会报告, 以确保合同履行。其次坚持和完善了企业民主管理制度, , 将职工敏感的招待费使用、大宗材料采购及干部考核、岗位竞聘、招生招聘、职工生活改善等纳入议案内容, 以确保广大职工享有广泛而充分的民主权利。三是不断创新矿务公开工作, 坚持对企业重大生产经营决策、班子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及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向职工公开, 不断拓展公开领域, 丰富公开内容, 推行“公开栏”、“公开网”等行之有效的形式, 落实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不断提高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能力。
三、选准切入点, 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可靠保障
工会要在企业发展这个工作大局中选准切入点, 自觉服从、服务于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的基本要求, 积极谋求工会活动和企业中心工作的统一, 充分调动和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推动企业健康发展。要紧紧抓住劳动竞赛这个主线, 一是要紧紧围绕全年目标任务, 难点及重点, 开展好不同主题的劳动竞赛活动, 进一步激发广大职工的生产主动性和创造性, 促进各项生产经营任务圆满完成。二是要进一步完善机制, 创新载体, 围绕保安全、保质量、降成本、比管理等, 积极探索开展劳动竞赛的新途径, 激发基层单位的内在管理, 保持竞赛热潮, 提高竞赛的实效。发挥工会组织群众优势, 扎实开展群众安全生产工作, 引导职工积极参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广泛开展安全领域的监督检查活动, 为实现企业安全发展献计出力。
四、抓住支撑点, 积极营造和谐稳定氛围, 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有力支持
首先, 工会要扎实为职工办实事, 增强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同时从职工关注的焦点、难点、重点问题入手, 积极为职工多办好事, 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 让职工共享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果。
其次, 工会要切实关心帮扶困难职工群体, 消除不和谐、不稳定因素, 当好困难职工的“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助人”, 对不同困难程度的职工要采取不同的办法, 真正解决困难职工的实际问题, 以真情和真诚赢得职工对工会的信任和对企业的理解与支持。
再次, 工会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坚持将企业精神融入各项文体活动中, 要以完善“建家”长效机制为基础, 以赋予时代内容、体现企业特色为重点, 深化措施, 常建常新, 不断提升“建家”的层次和水平, 努力把工会建成职工喜爱的“职工之家、快乐之家、和谐之家”;要从生产经营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 力所能及地组织开展小型多样、内容新颖、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 不断丰富职工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提高职工的精神境界和生活质量。
总之, 构建和谐企业是一项需要各方面共同参与、共同发挥作用的系统工程。企业工会要紧紧抓住全心全意维护职工权益这个根本, 不断加强职工队伍素质建设, 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推进企业和谐健康发展。
摘要:构建和谐企业, 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工会要切实履行四大基本职能, 在企业改革和发展中保护好、发挥好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 推动企业和谐发展。
关键词:职能,和谐企业
参考文献
[1]刘世锦.企业治理结构中经营者“定位”问题分析.中国职工教育, 2008 (5)
[2]李剑铭.关于加强企业工会工作的思考.中国工运, 2007 (4)
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篇8
攀枝花市第十三中小李红艳
构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这就对新时期的工会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校工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工会十四大精神为契机,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深入探讨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立足全局、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学校工会的职能,促进学校教职工多方面需求的满足和自身的全面发展,在努力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凝聚作用
和谐,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学校管理以和谐为追求目标,正是这一“人本”教育思想的最好体现。校园奏响和谐的旋律,必将为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注入活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品德高尚、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是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工会参与和谐校园的构建,就要充分履行自己的教育职能,发挥高校工会的特点和优势,加强师德建设,培养主人翁意识和创新精神,凝心聚力,加快内涵建设,营造良好和谐的人际环境。首先要加强师德建设。把师德教育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把高尚的师德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开展讲师德、正师风、树师表、铸师魂教育活动。以德修身,以德育人,不断提高道德素养和业务水平,提高既教书又育人的行为自觉性,建立一种互敬、互信、互帮、互学的和谐的人际关系。
其次要充分发扬教师的主人翁精神。在重视科学管理、加强学科建设的同时,激活教师的主人翁意识,促“他律”为“自律”,增强事业心和创造力。要重视情感激励,尊重和信任教师,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让教师充分认识到学校的兴衰荣辱都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
再次要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创新型教师”活动。实施教育创新和创新教育的基础工程,是新时期赋予学校工会新的使命,进一步发挥工会优势,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理论创新能力、教育实践创新能力、获取和运用新知识新技能的创新能力、教育科研创新能力、认识和遵循教育规律的创新能力。同时要表彰先进,弘扬新道德、新风尚,并以此影响和带动全校教职
工,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让教师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者和主力军。
二、切实履行维权职能,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制衡作用
胡锦涛同志指出:“完善在工会组织领导下的维权机制很有必要。要注意总结经验,不断强化职能,更好地为职工服务。”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是学校工会的基本职责,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为学校改革发展创造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的客观要求。学校工会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努力维护广大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把建立完善维权机制作为重点和着力点。学校工会要认真处理好维权与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推动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制衡作用。
完善劳动关系协调等维权机制。随着改革的深化,劳动关系的协调工作将显得更为突出。要积极探索建立健全教职工工作、生产、生活状况调查分析机制、劳动关系矛盾预警机制、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制度等,把解决劳动关系中的矛盾和问题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切实维护好教职工劳动权利,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完善送温暖扶贫帮困等保障机制。要进一步完善保障机制,关心教职工生活,全心全意地为他们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要特别关注困难教职工的生活,主动配合校党政送温暖。同时,要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结合起来,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广大教职工认清形势,顾全大局,正确对待改革发展中的利益关系调整,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局部和整体、当前和长远的利益关系,通过正常的渠道、运用合法的形式来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实际问题。
完善源头参与机制,提高依法维权水平。在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过程中,源头参与涉及教职工利益的政策措施的制定,要把岗位聘任、定岗定位等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会工作的重点,让教职工的权益从源头上得到保障。要充分运用《教育法》、《教师法》、《工会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把维权工作由主要依靠政策推动逐步转变到依法维权。提出积极建议,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学校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努力保持教职工队伍的团结统一,积极促进构建和谐校园工作,保持学校的稳定和谐。
三、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疏通作用
民主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动力,没有民主就没有和谐。学校工会是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承担者,在和谐校园的构建中,要充分履行自己的参与职能,充分发挥在联系教职工方面的联系疏通作用,真正构建起具有公平公正、民主畅通、充满活力的新型的和谐校园。
健全完善教代会制度。落实教代会职权,坚持在改革的过程中,改革方案必须经教代会讨论审议,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改革方案必须经教代会审议通过,切实保障教职工对学校重大事项决策的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各级工会要通过积极有效的工作,让教职工更多地参与民主管理,更多地为学校的发展及工会工作出谋划策。工会要切实承担起教代会工作的有关职责,做好闭会期间教代会职权落实和日常民主管理等工作。
规范校务公开工作。要把校务公开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依法办学、民主管理”的理念,完善党委领导,行政主抓,纪检监察、工会等协调监督,业务部门各负其责,师生职工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把校务公开与学校的管理有机融合,校务公开要以教代会为主要载体,有针对性地解决广大教职工所关注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做到“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树形象”,促进学校的二级公开制度的进一步深化。
四、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纽带作用
构建和谐校园需要广泛的沟通。学校工会要建立上情下达、下情上递的信息反馈处理机制,畅通教职工参政议政渠道,要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一方面敦促校党政领导要树立“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执政意识,推广实施与教职工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和听证制度。另一方面,要通过学校二级体系和人数众多的会员,建立教职工思想信息反馈机制和多层次多渠道的信息传递网络,及时掌握职工群众的各种心态,洞察职工群众中的各种不稳定因素,了解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预测和分析职工队伍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依据工会的各项职能加以积极的处理与调节,为学校党政领导了解民情,集中民智搭建坚实的平台。发挥激励作用,通过评优、表彰等措施,鼓励广大教职工积极投身于和谐校园的建设之中。
五、加强自身组织建设,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榜样作用
加强高校工会组织的自身建设,是搞好工会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工会事业发展的根本大计。因此,加强工会组织的能力建设,开展“建家”活动,充分发挥其榜样带头作用。
当前应着重提高五方面的能力:一是提高服务大局的能力。工会紧紧围绕学校党政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服从服务于大局,增强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把工会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去把握、去部署,找准工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切入点,提高工作的水平和实效。二是提高动员和组织职工的能力。要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创新基层工会组织的设置方式和活动方式,增强他们的会员意识,努力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三是提高表达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能力。加强维权工作,拓宽维权渠道,增强维权手段,敢于维权、善于维权、依法维权。四是切实提高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能力。及时反映教职工的愿望与呼声,解决劳动关系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自觉维护职工队伍的稳定。五是切实提高工会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工作创新的能力。要善于把实践中创造的经验上升为理论,努力解决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工会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深入开展建设“职工之家”活动。增强基层工会活力,提高基层工会工作整体水平,协调劳动关系,调动教职工积极性,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深入开展“三个工程”即凝聚力工程、健康工程和送温暖工程建设。通过创新建家思路、丰富建家内容、拓宽建家领域,努力把工会建成维权监督之家、思想教育之家、文体活动之家、生活温馨之家。
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篇9
一、发挥职工代表大会作用,在强化企业民主管理中推进和谐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企业实现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基本形式、基本制度,是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和切实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一是坚持和完善职代会制度和规定,坚持定期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履行职代会各项职权,保障职工的民主管理权力,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努力创新职代会制度,不断提高职代会对企业改革、发展重大决策的参与率,不断扩大对重大决策的审议范围。坚持凡是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和改革措施出台前,必须通过职代会讨论审议。必须尊重职工群众的民主权利,善于让职工群众充分表达自己的意志和愿望,并认真吸纳基层和职工群众的正确意见。二是必须实行企务公开制度。认真贯彻落实企务公开有关制度,做到重要决策、生产经营管理的重大事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和领导班子建设及廉政建设的事项等向职工公开,接受职工的监督。全面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指导方针,充分调动职工当家作主的积极性,真心实意地依靠职工办企业。积极
1探索企务公开的新渠道、新方法、新载体,彻底消除 “不愿公开”、“不必公开”、“不敢公开”的想法和顾虑。三是必须加强对职工群众的法制宣传教育。引导他们按照法定程序表达自己的诉求,在法律的框架内正确认识和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依法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加强对职工代表的培训力度。提高职工代表参与民主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让职工代表拥有充分的知情权、审议权、建议权和参与决策权,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不断推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在推动企业发展中促进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广大人民群众生动活泼的社会实践,必须激发企业职工创造活力。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企业,必须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带领职工为构建和谐企业建功立业。一是最大限度地动员和组织职工奋发努力,积极投身于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工作,把职工群众的创业热情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营造上下同心、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结合工会特点,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只有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的自身素质,才能更好地发挥好职工在促进和谐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因此,提高职工素质,必须紧紧围绕 “构建和谐企业”的奋斗目标来进行,紧紧抓住加快发展这个主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级各类职工的培训,突出岗位特点,注重培训实效。把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起来,同提高岗位技能紧密结合起来,同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和职工思想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各种有益于提高职工科学文化、技术技能和业务素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教育形式,全面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增强广大职工为社会为客户服务的层次和水平。三是围绕企业生产经
营中心,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创新、技术比武等群众性活动,教育引导职工树立中心意识、争先意识、创新意识,提高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四是探索建立职工教育培训工作长效机制。提高职工素质,建立起对职工系统教育培训的工作机制。必须结合企业实际,制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规划,明确职工教育培训的目标、内容、措施和工作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职工的学识水平和实践技能。坚持把提高职工素质纳入工会工作的考评目标之中,明确责任,层层负责,切实把提高职工素质工作落到实处。
三、建立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在促进稳定中保障和谐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建立和谐企业也是如此,胡锦涛同志曾经批示:“完善在工会组织领导下的维权机制很有必要,要注意总结经验,不断强化职能,更好地为职工服务”。因此,工会组织要树立“和谐发展、互利共赢”的维权理念,坚持“维护职工权益、促进企业发展”的维权原则。一是要积极指导、帮助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工会作为广大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要坚持合同主体平等原则、权利义务对等原则,真正使劳动合同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二是积极参与,主动表达职工意愿。畅通职工利益诉求和厂情民意渠道。工会要积极参与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相关制度、措施、方案的制定,使各项制度、措施、方案在企业内部形成合力,促进企业发展。三是坚持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工会在参与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过程中,要主动就职工的劳动权益和经济利益与行政协商,使职工的劳动保障权、身体健康权、生存权等权益得到最根本的维护。四是要建立劳动关系纠纷预防、预警和调处机制,依法、及时、合理地帮助职工解决问题。遵循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切实发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的作用,及时、妥善地化解劳动关系矛盾,维护职工队伍稳定,促进企业的和谐。
四、完善扶贫帮困机制,在团结凝聚中增进和谐
竭立为职工群众服务是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企业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一些职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这对构建和谐企业有着影响。做好困难职工的帮扶工作既是工会的重要职责,也是工会参与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内容,工会组织要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各项工作,当职工的贴心人。诚心实意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一是要坚持通过走访慰问等多渠道、多形式关心职工生活,尤其是特困职工的生活、掌握较为细致的资料,了解困难职工的家庭情况。二是要积极开展送温暖工程和“金秋助学”活动,对特困职工、特困劳模、特困职工子女上学等困难进行帮扶,真正承担起“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助人”的职责。要从“群体”着眼,从“个体”帮起,将工作切入点放在基层,落实到每个职工。另外建立特困职工动态档案、信息网络,进一步做好特困职工低保政策的贯彻落实,使所有应保人员享受到低保。三是工会干部要充满爱心,换位思考,履行好基本职能。必须围绕职工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做到职工冷暖有人问、呼声有人听,急难有人帮,人人都感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增强工会组织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五、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在弘扬企业文化中营造和谐
企业文化是构建和谐企业必不可少的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从科学管理到现代化管理、再到文化管理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显著特点。在以人为本的管理时代,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战略,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保持企业长盛不衰的有效途径;是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激励职工,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手段;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探索新形式、新方法的有效切入点;也是保持旺盛人气,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让每个职工心情舒畅工作和生活的有效载体。一是以先进的理念引导职工和培育企业文化。要以企业核心价值、企业精神等为内容,切实抓好企业文化的学习教育。二是要构筑企业文化培育平台,创造多种“培育”载体,教育职工加强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职工在活动中陶冶情操,提升品位,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三是以企业共同的愿景激励职工,围绕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开展专题教育,以企业美好的前景来激励职工,增强企业凝聚力。
总之,工会作为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应当在推动构建和谐企业中,找准切入点,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充分认识维护职工队伍稳定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在构建和谐企业,维护改革发展稳定中发挥积极作用。
姓名:袁文桥
单位:陕西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西安市太白北路199号
【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推荐阅读:
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几点思考05-28
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努力破解拆迁难题12-10
工会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作用的好做法05-31
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05-10
关于入党积极分子如何发挥模范作用07-28
积极发挥工会作用 促进医院文化建设01-05
发挥“三个作用” 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