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的办理程序

2024-06-23

社会保障的办理程序(精选13篇)

社会保障的办理程序 篇1

办理社会保险的相关程序

一、参保及续保

1、单位参保及续保

首次参保单位需携带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公章及参保人员身份证复印件来我局办理参保手续,续缴单位需填写《社会保险费申报表》并加盖公章,参保单位要负责落实首次参保和新增参保人员以往的缴费情况(何时、何地参加过社会保险)。

2、个人参保

参加养老保险,需持参保人身份证原件前来办理新参保手续;个人养老保险续保,需持参保人身份证及前一次缴费凭单。

参加医疗保险,新参保需持本人身份证原件、独山子常住人口户口簿及就业状况证明;续保需持参保人身份证及前一次缴费凭单。

二、转入及转出养老保险关系

转入养老保险关系的,需持本人身份证明及转入单位证明到我处办理养老保险关系接收证明;转出养老保险关系的,需持社保关系接收方(社保部门)接收证明(必须有对方帐号、开户行、单位行政公章等内容)、本人身份证明及转出单位证明到我处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三、待遇支付办理事项

1、丧葬补助费和抚恤救济金的办理需持有:

死亡证明、户籍原始证件、家庭成员的就业和经济收入状况证明、需提供的其他证件;

2、失业保险金申领

(1)、申领条件:缴纳失业保险一年以上并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人员。

(2)、申领失业保险金所需证明材料:本人身份证明、所在单位出具的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失业登记及求职证明、需提供的其他证件。

(3)、办理程序:

a、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应将失业人员的名单自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之日起7日内报社保经办机构备案,并按要求提供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参加失业保险及缴费情况证明等有关材料。b、失业人员应在失业后到职业介绍部门进行求职登记,并由职业介绍部门出具求职证明。

C、失业人员应在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之日起60日内到社保经办机构申领失业保险金。

3、医疗费的报销

报销所需证件:参保人员本人的医疗保险卡(复印件);报销人本人身份证(去银行取款时需出示);参保人员门诊医疗费用票据、相关门诊病历及处方单;参保人员住院费用票据、住院明细清单,(出)入院证,转院转诊治疗的需附转院转诊相关手续。若出差、探亲在外就医的请将出差、探亲证明随发票一同附上;工伤所发生医疗费用需单独粘贴并附工伤证或工伤认定书复印件。

4、生育保险待遇的申领

(1)、生育津贴及生育医疗费用申领所需证明材料:

结婚证、夫妻双方身份证、户口簿(首页、本人页)、生育服务证、婴儿出生证明。以上证件都须要原件和复印件,复印件必须用A4纸复印。

(2)、流产(包括上环术、取环术)医疗费用报销所需证明材料:

结婚证、本人身份证明、户口簿(首页、本人页)、单位计划生育证明、手术证明(或手术记录)。以上证件都必须要原件和复印件,复印件必须用A4纸复印。

社会保障的办理程序 篇2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明文规定,对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有权控告、自我辩护、要求回避、申请法院补充鉴定、取保候审、改变强制措施、修改或者补充讯问笔录内容、并有权拒绝回答和案件无关的问题等权利,也有义务按也有义务依照侦查部门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和地点接受讯问,并且对与案件有关的内容如实回答。目前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权利规定还不够,执法人员滥用权力,夸大律师在人权保障上的作用,不限制律师在审前程序的权利,并且有阅卷权、在场权、秘密会见权、自行调查证据权和审判阶段的辩护行为不受追究等,律师值班制度要建立完善,夜间讯问或者超过规定时间的疲劳讯问是不合法的,并完善全程录音、录像讯问制度 ;禁止侦查人员连夜审问嫌疑人,并且讯问时间和地点改变必须通知律师等,这些制度目前还存在值得反思的地方。不少案件没有被破获,有效的侦查资源没有合理利用,许多犯罪分析逍遥法外,被误判的受害人无法申诉,经济得不到补偿。是否能站在被害人的角度上来审视,探讨,刑事案件近年来在我国高达450余万起,经刑侦专家调查测算,1000万案件左右中包含着漏案、隐案,以目前的立案统计分析,年破案率在40% 左右,不能破货的案件尚有60% 左右。因此要加强警力、完善科技警力措施、增强的人权保护意识。

2 被害人的人权保障

对于被害人的人权保障,我国的司法研究机构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被害人经常被刑事司法忽略的观点,并且相关犯罪研究也较少涉及到犯罪被害人。直到改革开放以来,人权保障的重要性得到重视,并且有关被害人保护的法律和政策的颁布,刑事司法改革研究中才开始注重研究被害人的人权保障内容。所以在和西方国家的被害人人权保障制度相比,我国无论是在社会保障还是国家赔偿制度上都相对落后,而且在西方在被害人社会保障和救济制度完善后又进一步的向纵深发展,推动了许多国家的刑事司法政策发生深刻变化,为强调被害人与被告人权利的平等,开始不断突出刑事诉讼过程中被害人的地位和作用,不仅权利丰富,而且可以参与更多形式的刑事司法活动中去。因此西方国家在刑事司法改革上走在了时代发展的前列,而我国的被害人人权保护制度和欧美发达国家有着不小的差距,尤其是在社会救济及被害人补偿方面,差距更大,从理论上讲被害人的地位在刑事诉论中比较高,由于我国在不同程度上限制现实社会实际状况和立法技术。导致社会中的被害人申诉难的状况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虽然我国在新的刑事诉讼法修订中增加了被害人有权申请回避、并自行委托律师代理、以及完善的侦查鉴定程序,尤其是在证据处理上,被害人有权向检察申请调取新物证,并对判决有上诉的权利等,但是这些法律制度没有在形势诉讼中得到严格的执行和落实,被害人作为证人出庭、参加法院辩论等权利没有得到保障,刑事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明显失衡,加强国际社会对被害人保护。

3 证人的人权保障

证人是指在有关刑事案件中知道或了解情况的人,第48条《刑事诉论法》规定 :但凡案情知道者,都有义务出庭作证,协助公安机关以及司法机关查明事实真相,并配合犯罪嫌疑人的抓捕工作。在人权保障体系的健全完善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刑事案件的证据认定中,证人发挥着独一无二的关键作用。在颁布《刑事诉讼法》后,明确的规定了证人的权利和义务,证人不但为侦查、公安、检察院等提供提证言和证据外,还要依据法院辩论的需要,进行出庭作证,虽然这在法理上合乎正义和程序的,但是在现实中却与已形成了几千年的道德传统文化不相符,办刑事案件过程中,不愿出庭的证人几乎存在,依据部分法院的统计数据,农村地区证人出庭率一般只在5% 左右,即便是一些发达地区也只有10% 左右,导致侦查机关和司法部门在侦查过程中有时连群众的门都叫不开,明明知道案情经过,却回避有关询问调查。这不是因为证人缺乏正义感,而是我国对证人的保护措施不到位,证人感到恐慌、害怕,俗话说 :事不关已,高高挂起,能躲避就无须惹没必要的麻烦。因此在实践中找出了几方面最为突出的问题,证人的权利,所以我国刑事诉讼法也作了相关规定 :1. 司法以及公安部门在办案时必须出示证明文件 ;2. 证人拥有使用本名族语言的权力 ;3. 有权向公安、司法人员要求阅读证言笔录并提以及侦查机关的违规并损害自身权益的行为向检察院和法院控告。但是证人也具有如实作证,回答与案情有关的事实以及接收公安、司法机关在规定时间和地点的讯问等义务出补充更正权利 ;4. 是有权对司法机关以及侦查机关的违规并损害自身权益的行为向检察院和法院控告。但是证人也具有如实作证,回答与案情有关的事实以及接收公安、司法机关在规定时间和地点的讯问等义务

4 举报人的人权保障

改革开发以来,职务犯罪十分突出,在进行持续性严打的同时,对职务犯罪案件的查处力度加大了,要职务犯罪斗争的查办中,举报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03年一年时间,有13个省部马的高官先后落马,其中安徽原副省长王怀中被中级法院判处死刑,被“双规”的干部04年8月又有36个省部,交由司法机关隔离审查处理。每一个贪官落马,举报人付出的代价巨大 ;贪官一倒,举报人在举报中的人权也遭到践踏,据媒体报道 :80% 的腐败案件的线索来源于群众的上访以及举报,由此可见腐败案件的侦查离不开群众的举报,但是由于相关证人保障体系不完善,没有严格的举报处理程序,举报人被打击、报复的情况时有发生,而且很多举报人在纪委、监察等部门调查的时候,不愿意出来作证,这不仅说明举报人在没有安全保障感,更说明我国的举报人人权保障体系受到践踏,比如,郭光允在8年的艰辛举报路上将河北省委书记程维高拉下马,但是确被侦查机关认定为“诽谤领导罪”,并因为这个莫须有的罪名而被关押看守,劳动教养并开除党籍,株连亲属及家人,程维高被处罚后,迟迟未能解决举报人的许多问题,如补发工资、职称待遇、经济补偿等不能兑现,简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还有在举报“幕马大案”的周伟,从劳教所放出来后,两年多的不断申诉,待遇同样没有恢复,再如河北物价局副局长李瑞芳,因为实名举报领导的贪污问题遭到了打击报复,被判6个月有期徒刑,还有举报人被杀案件等,我国明确规定,对公民申诉、控告、检举有关机关必须彻查、处理杜绝压制打击报复,尽管明确作出对举报人法律保护的原则性规定,但执行效果不理想,在举报过程中,举报人承担风险较大,我国对举报人的权利在意义上还没有很强的法律制度,尤其是目前这个社会,简直是一种悲哀。

5 结束语

论独立没收程序中的权利保障 篇3

关键词:独立没收程序;违法所得;财产权;权利保障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3-0122-02

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中以专章形式规定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这一修订切合了当前人们打击贪腐等犯罪的强烈呼声,回应了经济犯罪财产追回国际合作的普遍要求,对于消除贪腐等犯罪的动机,维护国家、社会利益具有积极意义。然而,由于独立没收程序本质上属于国家权力的运用,而任何权力在运作的同时,必然也会隐藏着损害个人合法财产权利的可能性。为避免这种可能性的发生,在独立没收程序中对关注个人财产权的保护,就成为独立没收程序法治化建构的题中应有之意。财产权作为基本权利,根源于人的自我保全欲求。财产权对于所有人权利的确认和肯定,也为个人自由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康芒斯教授认为,“财产本身的概念原来来自习惯法,它同时带有获得、使用和出卖物质性东西的天然自由权或习惯法规定的自由的意思。因此,财产不是力量,财产是自由。”[1]在独立没收程序中关注财产权的保障,实际是要求我们从宪法和人权的角度来看待这一制度的建构。

在独立没收程序中关注权利保障的另一个重要缘由,在于独立没收程序本身的性质与特点,以及其所处的特定社会环境。首先,从没收程序本身的性质上看,独立没收程序实际是对公权力运行程序的规定。而正如我们已经所熟知的那样,在现实生活中对个人财产权构成最大威胁的不是来自于私人的侵犯,而恰恰是公权的肆虐。在独立没收程序中关注权利保障,其目的正在于通过权利的张扬来对抗来自于公权可能的侵害。其次,从独立没收程序本身的特点来看,独立没收程序属于“非以刑事定罪为基础的没收”,其与以刑事定罪为基础的没收制度有着很大的区别:独立没收程序中被控人往往已经逃匿或死亡,其在程序中并不出现;独立没收程序中诉讼的对象是物,并不要求对任何人进行刑事定罪;在证明的标准上,独立没收程序通常采用民事诉讼的优势证据标准,故而此种没收也往往被称之为民事没收(Civil Confiscation);①而在证明责任的分配上,也存在着将证明责任转移给被指控人或利害关系人的可能性。由于上述种种差别,独立没收程序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实际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这使其如何保障其合法财产权利不受非法损害的问题显得更为突出。再次,任何制度的建构都无法脱离对于特定社会历史环境的考察,独立没收程序的制度建构也同样如此。而从我国社会历史的过程来看,公权力强大而私权利相对弱小,向来是我们在财产权保障方面不可忽视的语境。综合上述几点,不难看出,只有在有效运用独立没收程序打击犯罪的同时,实现对于相关人员的财产权利保障,刑事诉讼法中“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的立法任务和目的才能真正实现。

而要在独立没收程序中实现财产权的保障,就需要细致周密的制度设计。从刑事诉讼法关于独立没收程序的现有制度规定来看,目前4个条文主要涉及了独立没收程序的启动、受理、公告、审理、裁定、上诉与抗诉、回转等程序环节,其中有关法院公告、上诉与抗诉以及错误没收时的返还与赔偿等条文规定体现了较为明显的权利保障含义,但仔细考究现有规则,从保障合法财产权利的角度来看,其中仍存在着诸多可以完善之处。

其一,独立没收程序的适用范围较为模糊。刑诉法第280条规定,独立没收程序适用于“贪污贿赂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等”犯罪案件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依照刑法规定应当追缴其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的案件。对于这一规定,其主要问题在于对于该条文表述中的“等”字该如何理解。毫无疑问,这一用语为独立没收程序将来的扩展适用提供了可能,但与此同时,也为公权力扩展自身权力范围提供了空间,进而可能为司法行为脱离立法者意图以及程序泛化提供可能。在法律规定模糊不清的情形下,公权力肆意介入他人合法财产的处理就极为可能,这对于相关人员合法财产权利的保护自然会产生负面影响。

其二,独立没收程序的公开程度存在不足。程序公开是正当程序的内在要求。在刑事审判程序中,要求案件一般应公开审理是现代法治的必然要求。而在“非以刑事定罪为基础”的独立没收程序中,是否就可以因为其非定罪性或者对物性的特点而在公开审理方面加以减损呢?笔者认为是不恰当的。正如前文所述,在今天,财产权已经被确认为公民的基本人权之一,“非经正当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法治共识,就此而言,针对财产的独立没收程序同样应坚持刑诉法确立的公开审判原则。然而,刑诉法在独立没收程序部分只是规定,“利害关系人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开庭审理” ,而依据反面解释,除利害关系人参加诉讼的以外,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亲属参加诉讼的,则可以不公开审理。然而,正是在这里存在着需要进一步思考的地方。因为,不同人的财产权之间是不存在等级差别的,如果存在着等级的差别,那么结果不是歧视就可能是特权。利害关系人对于财产权的主张相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近亲属对于财产权的主张,也就不应有区别对待。由此来看,这种将利害关系人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亲属区别对待的立法似乎于理不通,而这也在相当程度上减损了独立没收程序的公正性。

其三,独立程序中权利救济规则尚显粗疏。权利救济是实现权利保障的重要环节。针对独立程序中相关人员的权利救济,刑诉法主要规定了三个方面的规则:一是规定“人民法院经审理,对经查证属于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除依法返还被害人的以外,应当裁定予以没收;对不属于应当追缴的财产的,应当裁定驳回申请,解除查封、扣押、冻结措施”,二是规定“对于人民法院依照前款规定做出的裁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亲属和其他利害关系人或者人民检察院可以提出上诉、抗诉”,三是规定“没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财产确有错误的,应当予以返还、赔偿”。在这些救济措施中,第一项规则实际明确了违法犯罪所得中被害人财产优先返还的原则,这对于近亲属和其他利害关系人财产权的保护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但对于“不属于应当追缴的财产”的处理,现有规则未免过于简单,没有体现出合法财产平等保护的法治要求。就第二、三项规则而言,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亲属和其他利害关系人上诉权的赋予以及对于错误没收的返还赔偿的规定对于其合法财产权利的保护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但其中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例如,上诉是否适用刑诉法中的关于上诉的程序?没收“确有错误”如何认定?这种赔偿的性质属于什么?赔偿程序如何与相关法律相衔接?这些问题在现有规则中均不够明确。而这种粗疏的程序规则对于相关人员财产权的保护无疑是不利的。

综合上述几点可以看出,独立没收程序中合法财产权利人的利益保护问题仍需要在现有法律规则的基础上,结合司法实践进一步予以完善。主要有:

第一,进一步明确独立没收程序的适用范围。对于独立没收程序的适用范围的设定应考虑该程序的制度功能。在司法实践中,应从有助于挽回损失、实现消除犯罪预期利益、削弱继续犯罪能力以及符合谦抑性的要求的基础上确立独立没收程序的适用范围。我们赞同有关学者提出的将独立没收程序的适用范围明确扩展至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有组织犯罪、严重损害公众生命健康的《刑法》分则第6章规定的犯罪的建议[2],通过明确适用范围,限定独立没收程序的使用空间,从而间接达到保障权利的目的。

第二,强化程序正当性的具体规则。正当程序原则是限制权力运行、保障权利的普适性的程序原则。就诉讼程序的正当性要求而言,主要包含了裁判主体独立与回避原则、程序平等原则、公开原则等基本内容。刑诉法中关于独立没收程序的现有虽然已经法院公告、公开审判等体现程序公正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规范,但正如前文分析的那样,现有规则还存在着完善的空间。应进一步以司法解释等形式,明确法院公告的具体要求,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在公告期满后对没收违法所得的开庭审理的义务,详细规定独立没收程序的审理时限等期间、举证责任等制度,通过保障嫌疑人、被告人的近亲属以及利害关系人的有效诉讼参与实现独立没收程序的公开、公正。

第三,细化独立没收程序中的权利救济规则。其中,对于不属于应当没收的财产,应分别根据不同情况加以适当处理。有学者提出,“对于不属于应当追缴或不能认定是违法所得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解除查封、扣押、冻结措施,并裁定返还财产合法所有人。财产合法所有人不明确的,裁定由有关国家机关代为保管。财产合法所有人明确后申请返还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返还。保管期限超过 20 年的,归国家所有。造成财产损失的,由做出采取查封、冻结、扣押或保管措施的国家机关赔偿损失。”[3]我们认为,这一建议体现了对于财产权的平等保护,可资借鉴。而在上诉的程序、“确有错误”的认定等方面,也应进一步予以明确。

总之,作为刑事诉讼法修改的重要创新,独立没收程序有其现实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而在独立没收程序制度建构与法治化发展过程中强调权利保障,并不是要消解该程序所具有的现实意义,恰恰相反,将权利保障明确引入独立程序的制度中,既是对刑诉法“人权保障”原则的具体展开,也是促使这一制度充分发挥积极作用的必要思考。而这也正是本文对于独立没收程序加以讨论的真正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美]约翰·R.康芒斯.资本主义的法律基础[M].寿勉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43.

[2]汪建成.论特定案件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建立和完善[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2,(1):95-99.

办理社会保险程序 篇4

一、社保登记

新办企业在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到所在区、县社会保障部门办理社会保险登记,需要带: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本及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及复印件;法人身份证复印件;单位公章,企业开户行行号及帐号。

二、办理社会保险

根据当月新入职人员情况办理如下事宜:

○对从未上过社会保险的本市合同工,要为其办理养老、失业、工伤三险和医疗保险新增手续;即:在社保电脑程序中为其填北京市社会保险个人信息情况电子表(表二),并打印出表二附上本人身份证复印件1张和北京市社会保险增加人员表(表十一);

○再在医疗保险电脑程序中为其填社会保险参保人员情况电子表(表三),并打印出表三在表的右上角贴一寸彩照1张和医疗保险人员增加表(表八),去万寿社保分中心办理北京市医疗保险手册(蓝本)及医疗保险存折;在初次缴纳医疗保险的次月25日至月底到双榆树商业银行领取医保存折;

○对持有社会保险转移单和北京市医疗手册(蓝本)的合同工,要为其办理养老、失业、工伤三险和医疗保险新增手续,填北京市社会保险增加人员电子表(表十一)和医疗保险人员增加表(表八);

○对上医疗保险一年以上的员工,如有事项变更,填医疗保险变更情况表(表六);

○对已上医疗保险,但中途有终断且在4月以的员工要填医疗保险基数确认表(表七);

○对本市劳务工,持其原单位给上养老、失业、工伤三险的证明,可为其办理工伤保险,填北京市社会保险个人信息情况手工表(表二)。

○对从未上过社会保险的外地员工,持其户口本首页户主页(户别情况页)和常住人口登记卡本人页及有变更登记事项的页(共三页);

○户别为农业户口的员工,为其只办理工伤保险,在社保电脑程序中为其填北京市社会保险个人信息情况电子表(表二)选外地农民工,并打印出表二附上户口本复印件,填北京市社会保险增加人员电子表(表十一);

○户别为非农业家庭户的合同工,持其在原籍社保为其上养老、失业的证明(在北京也可以上社会保险,与本市城镇人员相同),可为其办理工伤保险,填北京市社会保险个人信息情况手工表(表二),并打印出表二附上户口本复印件,填北京市社会保险增加人员电子表(表十一)。

○对年满一年的本市合同为其办理住房公积,填住房公积金人员增加表,并为在原单位上过住房公积的员工开据住房公积金开户证明,将其原有的住房公积金办转入合并手续。

社会抚养费的征收程序 篇5

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决定机关是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受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委托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也可在委托权限内,以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的名义作出社会抚养费征收决定的。社会抚养费征收程序是:

1、调查取证

征收机关发现公民有违法生育嫌疑的,必须进行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收集有关证据。征收机关在调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证件。调查应当制作笔录。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对当事人不符合规定生育的调查取证可从以下搜集证据材料:

(1)小孩的户籍申报证明;

(2)小孩的出生医学证明或医疗机构出生儿报告单等证明材料;(3)小孩的预防免疫或疾病的登记证明;(4)育妇的近期生育史的检查鉴定;(5)小孩与当事人的亲子鉴定;(6)小孩与当事人的合影照片;

(7)服务所或医院男、女结扎等档案材料;

(8)其他书证、物证、证人证言、鉴定结论、音像资料等。以上证据材料均要在作出“征收社会抚养费告知书”之前搜集到位。

2、告知权利 调查终结,征收机关负责人应对调查结果进行审查。征收机关在作出征收决定前,应以书面形式向当事人告知作出征收决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并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当事人放弃陈述、申辩权利的除外)。征收机关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成立的,征收机关应当采纳。

3、作出决定

确有违法生育行为的,由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对当事人作出社会抚养费征收决定。征收机关决定对当事人征收社会抚养费,应当制作征收决定书。社会抚养费征收决定书必须盖有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的印章,并载明下列事项:(1)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和地址;(2)违法生育的事实和证据;(3)对当事人征收社会抚养费的法律依据和征收数额;(4)代收社会抚养费的金融机构名称和缴纳期限;(5)不服征收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6)作出征收决定的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名称和作出决定日期。

4、送达决定书

社会抚养费征收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交会男女双方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征收机关应当在7日内参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将征收决定书分别送达男女当事人。送达征收决定书应当填写送达回证。社会抚养费征收决定书自送达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5、执行决定书

社会保障的办理程序 篇6

洪桥镇廖家村为县城建设规划区内,廖家村箕簸组村民110人,本组原“四固定”时耕地计税面积27亩,旱土3亩。因县城廉租房建设需要征用土地,鱼塘空闲地等。

具体征地时间为:

2011年5月10日县城乡投资有限公司征用43余亩,本组这次征用土地全部征用,人均己无土地,村民要求办理养老保险和生活保障,请政府相关部门按照国家政策审查批准办理。

以上情况属实,特此证明。

社会保障的办理程序 篇7

众所周知, 行政程序是法律行使行政权力的一大手段。在行政法中, 行政程序起到了维护实体权力的关键作用。一般常提到的行政给付和给付行政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行政给付程序在社会救助制度中有着主导地位, 就如一般的行政程序在法律中起到的作用一样, 行政给付程序在社会救助制度中起到了保障和维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和权力的作用。可见行政给付程序在社会救助制度中的必要性, 并且, 我们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完善这一程序, 使其在社会救助行政制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社会救助中以及行政给付程序的概念

何为行政给付?通俗的说就是指行政主体在以下情况下, 按照法律有关规定, 被给予规定的权益和物质的行政行为:年老、疾病、天灾人祸、丧失劳动能力、下岗失业、没有经济来源或者低经济收入等等。那么什么叫社会救助?根据我国救助法的有关规定, 救助法被做了如下定义:“对于仅仅依靠自身而无法维持基本生存的公民和群众, 国家和社会给予的物质帮助。”

三、社会救助中运用行政给付程序的必要性

(一) 为了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如今, 人们对行政给付给了更新一层的意义, 它不仅仅规定了这种给付不是国家的赏赐, 而是给付相对人应该享有的权利, 还明确指出, 这种权利应该是公平的权利和受到尊重的权利。公平的给付和尊重的给付能够加强人们自立自强的意识, 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然而由于各种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行政给付相对人常常是弱者的那一个, 所以说对于行政程序不能透彻理解, 更不用说正确运用。另一方面, 由于行政相对人在物质生活中没有正常人的那种优越的生活环境和物质环境, 所以, 这些弱势群体不容易融入到这个社会中, 特别是在公共服务和社会交往中更容易受到周遭人的排斥。这时, 尊重的行政给付和公平的行政给付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二) 完善的行政给付程序有利于提高给付的效率

只有行政给付程序完善了, 才能够有效的提高给付的效率。在进行行政给付前, 国家需要通过各种行政手段和方法对资金和财政资源进行筹集。而正确的适当的行政程序可以在中间起到保证资金分配合理和公平的作用。尽管救助资金可能并不厚重, 但是对于生活经济状况恶劣, 缺乏行为能力的行政相对人而言, 这些救助资金便是一根救命稻草, 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所以说, 完善的行政给付程序能够有效的提高给付效率。

四、如何完善社会救助中的行政给付程序

(一) 完善受助对象的权利条款

由于当今我国的社会救助对象的范围还是太狭窄, 还有很多生活和物质环境恶劣、丧失行为能力的需要得到救助的行政相对人没有得到社会的救助, 并且, 得到救助的行政相对人的享有的权利范围也太狭窄, 所以说, 我们要完善社会救助中的行政给付程序, 最基本的一个方法就是增加受助对象的权利条款。例如, 可以增加这么一条:“在社会救助的实施过程中, 公民可以享有对主管部门进行咨询、批评、举报、投诉以及申辩的权利”“对于在给付行政程序中符合条件的权利人提出的要求, 相关的行政机关应当在一定时间内对其进行解决。”

(二) 加强对听证程序的应用

目前, 我国社会救济制度规定的听证的范围太小, 主要包括家庭情况方面的听证, 有关于低保方面的听证, 然而其他方面的听证并没有明确规定, 像救助的给付标准等等都没有认真提到。所以说, 应该加强听证程序的应用, 扩大听证的范围, 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三) 对社会救助的调查程序进行规范

对于我国而言, 行政给付调查的调查机关主要是地方和基层行政机关, 一般应该采用国际上的行政调查程序来进行调查。如果采用了不适合我国行政程序的调查方式则不利于我们行政执法。所以说, 对社会救助的调查程序进行规范是十分重要的一项任务。如何对调查程序进行规范呢?比如行政主体应该对相对人的抗辩进行倾听并且详细记录, 留作证据以便日后使用。

五、结语

行政程序是解决法律权利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 作为社会救助制度中的关键, 行政给付程序在社会救助制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充分了解到什么是行政给付程序, 然后采取一定的措施去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中的行政给付程序, 从而达到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建设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喻少如.论社会救助制度中的行政给付程序[J].法学评论, 2011, 04:21-28.

[3]崔卓兰, 周隆基.社会管理创新与行政给付新发展[J].当代法学, 2013, 01:53-60.

公共利益的界定需有適當程序保障 篇8

公共利益客觀存在

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中的核心目標,也是人們工作和生活中會經常觸及的一個重要話題。由於公共利益的概念包含了“公共”和“利益”兩個始終有爭議的元素,因而使得人們對公共利益的理解困難重重。西方學者普遍認為,公共利益是一個含糊的術語,難以對它進行明確的界定。甚至有學者更直接地表明公共利益概念的不確定性,認為“在什麽是公共利益的問題上,永遠不能達成一個廣泛的共識。公共利益有如一個空盒,每個人都可以往其中注入自身的理解。”的確,從不同的角度和價值觀出發,人們可以對公共利益進行不同的解讀。迄今為止,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或地區的法律很少對公共利益的內涵和外延作出系統明確的規定,就是學術界對於公共利益的界定也充滿著各種爭論和歧見。對公共利益認識的這種巨大分歧,使得有些人在思索什麽是公共利益之後甚至懷疑公共利益是否真正存在?如國外有學者認為,所謂公共利益只能被看作是在特殊利益中進行討價還價所産生出來的非個人的結果,根本不存在與構成社會的各種特殊利益涇渭分明的客觀的公共利益。

誠然,公共利益的界定在理論界和實務界一直都是十分令人困擾的問題,但如果因此而否定公共利益的客觀存在則顯然與事實不符,是一種過於激進的觀點。確實,要對公共利益進行清晰的界定是困難的,但是,世界上不能清晰界定的事情很多,我們不能因為這種認識論的原因就因噎廢食,完全無視現實生活中公共利益的客觀存在。事實上,人的社會化決定了人的利益的二分法——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社會的發展也正是在二者關係的不斷調整中前進的,因此,公共利益是同人類社會形成與生俱來的産物。任何國家或地區,只要是有人共同生活的地方,就會存在公共利益問題,特別是在現代社會,一些人所佔有的個人利益如此之大以至於可以支配另一些人的利益,而公權力又不會袖手旁觀市民社會這種弱肉強食,於是,在公權力的介入下,利益的公共領域——公共利益也就自然産生了,因為公權力介入的依據就是公共利益的需要,也只能是公共利益的需要。

在澳門,公共利益的客觀存在也為《澳門基本法》所確認。《澳門基本法》第71條在規定立法會的職權時,其中有一項正是就公共利益問題進行辯論。此外,《澳門基本法》第50條在規定行政長官的職權時,其中有一項就是根據國家和澳門特區的安全或重大公共利益的需要,決定政府官員或其他負責政府公務的人員是否向立法會或其所屬的委員會作證和提供證據。另外,《澳門基本法》第51條、第52條和第118條規定中的“整體利益”實際上指的就是涉及整個澳門的公共利益。除《澳門基本法》外,澳門自身制定的法律中亦有關於公共利益的規定,如採用為特別行政區法律的第12/92/M號法律便有關於因公共利益而徵用的規定內容等。這次,特區政府起草的《土地法》修訂案中出現“公共利益”的表述,也是公共利益客觀存在的體現。對此,我們應理性對待,不能因為公共利益的難以界定而否定《土地法》修訂案中引入“公共利益”的正當性,至於將其作為政府免土地公開招標的理由是否可取則當然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筆者認為,對《土地法》修訂案將“公共利益”作為政府免土地公開招標的理由,公眾應該關注的倒是如何來界定公共利益這一問題,以保障公共利益真正得到合法合理的實現,而不應太過執著於是否要將“公共利益”作為免土地公開招標的依據上。

公共利益的界定應遵循

正當程序原則

公共利益本身所固有的複雜性,使得僅僅依靠給公共利益下定義、設定標準或者找特徵的方式,都難以合理地保障公共利益的界定及實現。鑒此,需要綜合運用概念、原則、程序等方法來判斷公共利益。在判斷公共利益的原則中,正當程序原則便是其中的重要一項。

法律原則是規則和價值觀念的匯合點,厘定判斷公共利益的原則雖然對於公共利益的界定和實現可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但這些原則可以有助於人們把握公共利益實現的大方向,甚至能夠在最基本的層面上避免公共利益的實現“走樣”,因而它在事實上對於公共利益的實現起一個規則或者標準的作用。關於公共利益判斷的原則,不同國家或地區的法律有不同的規定,學者間的意見也是多樣化。不過,綜合起來看,公共利益的判斷應遵循正當程序原則則是一個基本的共識。所謂正當程序原則,就行政法意義上而言,其基本內涵是指行政機關作出影響行政相對人權益的行政行為,必須遵循正當法律程序,包括事先先知會相對人,向相對人說明行為的根據、理由,聽取相對人陳述、申辯,事後為相對人提供相應的救濟途徑等。具體到土地利用中公共利益的判斷,正當程序原則要求確保每一利益界別都有充分的話語權來表達自己的意見,在公共利益判斷與實現的整個過程中,所有的利益相關人應有實質性的平等機會發表自己的看法,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政府對所有利益相關方的訴求要給予平等關注等。對此,有學者將正當程序描述為:通過構建一種複合的對話機制——包括不當幹擾排除機制(主要通過否定自我裁決實現)、異質訴求表達機制(各當事人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運作過程披露機制(通過當事人的充分參與實現)、專業性判斷機制(通過程序主持者的職業技能實現)、心理遊說機制(主要通過程序的儀式性來達到)——以達成最終的共識性結果。

正當程序原則之所以成為判斷和實現公共利益的原則,關鍵在於這兩者之間具有內在的契合性。由於公共利益的判斷和實現深受法律、體制、文化等方面的影響,使得我們要直接並明確地說出什麽是公共利益並非易事,有時甚至是困難重重。因此,對於公共利益這樣高度複雜的問題,解決之道不是單純依靠下定義或者找特徵,儘管這些也是必要的,而是必須要依靠程序,依靠正當程序,將正當程序作為我們判斷和實現公共利益的重要原則,而且是首要原則。任何一個國家或者地區要想在實現公共利益這一目標上得到民眾的同意和支持,正當程序就是一個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因為正當程序原則有助於提升利害關係人在公共利益實現進程中的安全感,有助於人們服從公共利益的需要,有助於保障實現公共利益過程中的正義性。因此,如果在公共利益的實現中要以正義為取向,要保障法治社會珍視的基本法律價值,遵守正當程序原則就是必然的抉擇。

nlc202309020303

特區政府這次提交的《土地法》修訂案中,將有利於澳門特別行政區社會發展的公共利益的土地批給作為可豁免公開招標的理由之一。修訂案對公共利益作了特別列舉規定,即尤其以下四項屬於公共利益範疇:發展不牟利的教育、文化、衛生、體育事業和社會服務;興建公用事業設施;配合政府政策的建設;參與由行政當局發起的城市建設計劃。誠然,修訂案作出這樣的界定有助於人們理解什麽樣的利益是公共利益。但即使如此,政府就土地批給中公共利益的界定仍要遵循正當程序原則,修訂案應該就公共利益的判斷和實現規定適當的程序,尤其是涉及重大的土地批給時更加應該有適當的程序來保障。何況,修訂案中還出現了諸如“配合政府政策的建設”以及“參與由行政當局發起的城市建設計劃”這些容易引發爭議的內容。特區政府在日後立法會細則性討論《土地法》修訂案前,有必要在修訂案中設置相關規定以體現公共利益判斷的正當程序原則。

正當程序的

最佳載體——聽證

公共利益的判斷既然要遵循正當程序原則,表明公共利益的實現離不開一定的程序。公共利益的實現與程序的這種內在契合性,使得人們開始思考從程序的角度來判斷公共利益,於是,聽證便走進了人們的視野,並認為是公共利益實現中正當程序的最佳載體。對此,甚至有人認為公共利益的實現必須以程序為中心,或者更確切地講是以聽證程序為中心。

聽證,顧名思義,就是聽取利害關係人意見的程序,其核心意思就是給當事人一個辯解的機會。就行政法意義上來說,聽證至少具有以下作用:一是保證權力運作的透明性;二是吸納當事人的意見,使得行政機關能夠與當事人有效地溝通;三是保障當事人對處理過程的瞭解。正因為如此,聽證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成為解決現代社會許多社會性難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在判斷和實現公共利益的過程中,聽證同樣能夠發揮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這集中體現為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能遏制行政權力的恣意。公共利益的實現離不開權力的作用,要使公共利益實現中的權力變得可以接受和容忍,變得為社會所需,就必須進行程序控制,這種程序的最佳載體就是聽證。儘管具體確認公共利益的權力通常在行政機關,但行政機關並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決定,相反,行政機關認定某一利益是否屬於公共利益的範圍,必須聽取他人的意見,特別是利益相關人的意見。行政機關要通過廣泛徵求公眾和利益相關人的意見,最終判斷是否符合公共利益。這既符合法治原則的要求,也是保證行政權力不被濫用的有效手段。更重要的是,聽證程序不僅能夠控制公共利益實現中權力的姿意,而且還能使當事人對於這種由程序所帶來的公正與正義産生依賴感,而這往往也會産生法律得到良好運行的法治效果。

二是能調動市民社會的力量。公共利益的實現是一個社會性的難題,實有必要調動社會的力量。市民社會是各種利益交錯的場所,但也蘊藏著豐富的力量與智慧。在公共利益的實現中,聽證程序的介入,將使得我們可以有效地調動市民社會在實現公共利益中的力量。有人認為,現代社會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公眾對私利的過度追求不利於公共利益的實現,而且公眾的意見和態度有時很容易被其他的因素影響甚至誤導。這種觀點並不正確,公眾基於自身利益的關注而參與公共利益界定與實現的聽證活動,這本身無可厚非,雖然這會令公共利益的界定與實現呈現出複雜化的局面,但公共利益的實現卻離不開不同利益間的相互博弈與妥協,也只有這樣才能最終達成公共利益的廣泛共識。

三是能克服知識偏在的問題。在公共利益的實現過程中,雖然行政機關的作用不可或缺,但其掌握知識和資訊必然是有限的。因此,要克服行政機關知識偏在的問題,以使公共利益的實現符合公平正義的要求,就必須要構建一種行政機關、社會及當事人之間的對話機制,以探求實現公共利益的各種可能性,並尋求最大公約數。而聽證制度的引入,就非常有利於我們在實現公共利益的過程中探索各種可能性的問題,從而避免在一定程度上由於知識偏在所帶來的不利影響。因為在聽證程序中,各方都必須言之有據,而且參與的各方基於各自利益的考量都會最大限度地發揮各自的知識、資訊優勢,從而有效地推動公共利益的實現。這樣一來,公共利益的界定與實現應該就是一個“多贏”的結果。

四是有助於平息當事人的情緒。公共利益的界定與個人利益直接相關,如果處理不當極易引發並激化當事人的對立情緒,這從內地折遷工程中爆發的一些典型案例中可見一斑。在公共利益的實現中,要平息當事人的對立情緒,聽證程序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一方面,聽證程序通過賦予行政機關特定的義務以消解當事人的對抗情緒。在聽證程序中,作為實現公共利益主體的行政機關要承擔向相關當事人甚至公眾說明公共利益的義務,就自己的行為進行解釋。如果行政機關的行為涉及對相關當事人財産等權益的處理,行政機關還必須表明相關的法律依據。聽證程序所營造的這種慎重氛圍,使得當事人對在公共利益實現中所産生的對立情緒能得到適當程度的消弭。另一方面,聽證程序為公共利益的實現提供了一個合理的論壇。由於聽證程序的開放性,使得實現公共利益的參與主體尤其是行政機關在實現公共利益上的自由裁量權變得清晰可見,這有效地消解了民眾對公共利益實現中行政權力自由裁量權的擔憂與對抗性情緒。

五是有助於公民社會的構建和完善。公民社會是凸顯公民權利與自由的社會,也是強調公民參民、公民責任的社會。無疑,公民社會的構建能夠激發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和積極性,能夠培養和強化公民的主體意識、民主意識、權利意識、責任意識等,使其積極地、負責任地參與社會公共活動,自覺履行公民責任,從而推動公共事務的發展。公共利益實現中的聽證程序,正是公眾參與社會公共活動的典型表現,也是公共利益實現中民主價值的體現過程。由於聽證程序保障了相關主體尤其是公眾的充分參與,因而聽證程序的運作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民主的過程。因此,公共利益實現中聽證程序的引入,又反過來有助於公民社會的構建和完善。

由此看來,公共利益實現中引入聽證程序,既能很好地體現正當程序的要求,又能保障民主價值,促進公民社會的建設。特區政府這次提交的《土地法》修訂案中,就公共利益的界定沒有引入聽證程序,不能不說是一個不足。雖然不能要求所有公共利益的界定都要引入聽證程序,但一些特別重大的公共利益事項,只要不涉及國家或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安全而依法應予保密的範疇,引入聽證程序是可以考慮的。其實,《澳門基本法》賦予立法會就公共利益問題進行辯論,就是對公共利益問題展開聽證程序的一個很好平臺。《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事規則》也專門規定了公共利益問題的辯論程序,但特區成立這麽多年來,立法會為公共利益問題進行辯論的功能和作用並未得到有效發揮。這次立法會討論《土地法》修訂案以及《城市規劃法》草案時,不少議員要求法案的內容應增加公眾的知情權和參與權,甚至有議員提出總體規劃要經立法會審批。來自立法會的這些聲音表明,在澳門,公共利益的界定及實現,亟待規制,並需要有適當程序來保障,聽證便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作者是澳門理工學院一國兩制研究中心副教授)

社会保障的办理程序 篇9

(一)办理条件

申请享受城镇低保,必须是本县辖区内非农业户口的城镇居民,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我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困难家庭,以户施保。

(二)办理依据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安徽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

(三)办理程序

1、由户主向社区(街道)居委会提出书面申请。

2、社区(街道)居委会对申请对象进行全面入户调查,核实家庭收入情况,并收集审查有关证明材料,确定初审低保对象名单,经公示无异议后填写《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审批表》,上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

3、乡镇人民政府须对社区(街道)上报的低保对象进行入户调查在15日内完成审核工作。审核通过的名单在本社区(街道)内第二榜公示,无异议后上报县民政局审批。

4、县民政局在10日内对乡镇人民政府上报低保对象的材料和程序进行审查,并对对象进行抽查,符合条件的予以审批。后的名单在乡镇第三榜公示,无异议后,颁发《低保证》,从下月起发放低保金。

(四)提供材料

1、户主申请、身份证、户口簿及复印件。

2、所在单位劳资部门出具的收入证明。

3、失业救济金领取证及复印件。

4、残疾人证、重病病情诊断书等。

5、有赡养关系的申请人,提供子女所在社区或单位出具的证明其家庭人口状况、收入状况的证明材料。

自愿放弃办理社会保险的声明书 篇10

深圳市*****有限公司:

根据深圳《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规定,社会保险费不得减免,除公司为个人的缴费外,个人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也应由所在单位从本人工资中代扣代缴。由于本人因在户籍所在地已参保原因,自愿放弃公司为本人办理社会保险(含养老、工伤、失业、医疗、生育等险种)。本人承诺以上声明真实且完全了解不办理社会保险的法律后果,因未办理社会保险可能给公司及个人产生的不利后果与法律责任均由本人承担。

声明人:

管理部:

日期:

自愿放弃办理社会保险的声明书

深圳市*****有限公司:

根据深圳《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规定,社会保险费不得减免,除公司为个人的缴费外,个人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也应由所在单位从本人工资中代扣代缴。由于本人因在户籍所在地已参保原因,自愿放弃公司为本人办理社会保险(含养老、工伤、失业、医疗、生育等险种)。本人承诺以上声明真实且完全了解不办理社会保险的法律后果,因未办理社会保险可能给公司及个人产生的不利后果与法律责任均由本人承担。

声明人:

管理部:

社会保障的办理程序 篇11

下载卡巴斯基安全部队2012:

http://xiazai.zol.com.cn/detail/16/156876.shtml

卡巴斯基安全部队2012采用了先进的安全保护技术,给用户带来无与伦比的安全体验,保护计算机免遭恶意软件以及黑客攻击的侵害。卡巴斯基安全部队2012能够满足用户的各种安全需求,让用户享受安全可靠的网上生活。不管是在线从事工作、银行交易、购物还是娱乐,卡巴斯基安全部队2012会时刻保护用户的在线安全。

其中,卡巴斯基安全桌面是一个专为运行可疑程序和浏览可疑网站而设计的虚拟化环境。任何在此环境下对系统所做的更改均不会对系统本身造成影响。所以,就算在安全桌面中运行病毒,一旦关闭安全桌面,病毒也就随着灰飞烟灭。

猪瘟免疫程序改革及保障措施探讨 篇12

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 畜牧兽医队伍逐步得到充实, 冷链体系也逐步完善健全, 猪瘟的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逐渐得到提高, 可免疫保护率提高的问题一直难于解决, 究其原因是免疫程序不合理的问题。多年来, 我们一直在春秋两季开展防疫工作, 即每到春季和秋季分别开展一次全面的动物免疫。这种免疫对保护期在6个月疫苗免疫是十分必要的, 但对保护期到12个月的猪瘟疫苗一年进行2次免疫, 有的猪1年内要注射到2次免疫, 而有的生猪在免疫季节还不能注射疫苗, 错过免疫, 如未断乳仔猪、怀孕后期母猪, 造成免疫密度不高, 更有可能因1年内免疫注射2次产生免疫干扰而影响免疫保护率, 导致猪瘟病防而不止。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 我们就开始进行猪瘟免疫程序改革的试验示范, 改原来春秋两季免疫为年初1次免疫注射, 对应免生猪实施免疫, 对哺乳仔猪或仍在保护期生猪暂不免疫, 而是采用适时补针的办法来提高免疫密度和免疫保护率。但免疫技术的把握仍是影响免疫质量和免疫保护率提高的问题。现就猪瘟免疫程序和注意事项给予总结, 以供借鉴。

1 免疫时间

1.1 仔猪的免疫

(1) 对农村散养户, 或近几年来未发生猪瘟流行的村社, 自然隔离条件好的地区, 不论是使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 还是脾淋苗, 可采用60日龄免疫1次的方法。既节约免疫费用, 又可获得较好的免疫效果。

(2) 对母源抗体较高或未流行过猪瘟病的规模养殖场户, 可采用28日龄首免, 70日龄进行二免的方法。

(3) 对刚发过猪瘟病的猪场, 或受猪瘟威胁的猪场和地区, 可采用超前免疫, 或在20~40日龄首免, 60~70日龄二免。首免的日龄要看抗体水平而定, 母源抗体在1:32时选择为首免时间较好。也可采用25, 40, 60日龄3次免疫。

1.2 母猪的免疫

(1) 对农村散养户可采用春秋两季免疫和适时补针, 或断奶时母猪与其仔猪同时免疫。

(2) 对规模养殖场户, 可采用空胎期免疫1次, 与仔猪20日龄同免, 或临产前30d免疫1次的办法。

(3) 公猪的免疫。对公猪一般采取春秋两季各免疫1次的办法。

(4) 商品猪。采用25~35日龄初免, 60~70日龄加强免1次的办法。

2 免疫的剂量

种公猪、种母猪一年两次的免疫, 每头种公、母猪每次接种4~6头份;仔猪20~28日龄左右进行首次免疫, 每头仔猪接种2~3头份;40或60~70日龄左右加强免疫, 每头猪接种3~4头份。

3 注意事项

(1) 尽量做到一猪一针头, 即使健康水平十分一致, 也不允许跨栏使用同一针头。

(2) 采购疫苗应从有良好运输保管条件的地方购进, 选择有良好信誉的厂家生产的产品。

(3) 看清出厂日期和保质期, 尽量选择新出厂产品, 到期疫苗坚决不用。离保质到期较近的产品适当加量使用。

(4) 注射前检查疫苗质量, 观察油乳剂型有无变色沉淀, 冻干剂型有无真空消失情况, 不合格疫苗坚决弃用。

(5) 按照制定的防疫程序适时免疫, 少数健康状况不佳的, 最好暂缓注射, 等恢复后补做。根据疫苗产生有效抗体的时间, 确定好不同疫苗的免疫间歇期, 以避免疫苗之间的拮抗干扰。

(6) 避免消毒药剂对疫苗的影响。注射前器械消毒采用高温蒸煮, 注射时不使用消毒剂处理过的针头。

(7) 免疫注射前后3天内因健康问题使用过抗生素或抗菌药物的猪只, 凡是免疫细菌性疫苗的均视为漏做, 恢复健康后补做该疫苗。

(8) 稀释后的疫苗在规定允许的时间内用完, 超时坚决弃用。注射完毕及时进行器械用品消毒, 用剩的疫苗及包装物深埋或高温处理。

办理社会保险须知 篇13

一、办理程序

1出示营业执照副本,新技术产业证书,上年104表(劳动工资年报)及复印件。2与社保中心签订参加养老保险协议,并领取各种表格。

表 一:企业信息库,初次办理填写写出。

表 二:职工信息库,新参统人员及无电脑转移单的人员填写。

表 三:有过缴费记录且无电脑号的人员填写,并将其“红本”中的缴贯记录抄录在表三上。

表 四:补缴情况表,企业应从职工调入企业时开始缴费。

表 五:表四的汇总。(交两张)

月报表:每月交一张

二、交表时间

月报表于当月20日之前交至社保中心。

补缴表及新参统企业在每月10-20日办理。

三、参加养老保险人员范围

1具有北京市城镇户口与企业形成劳动关系的职工。

2外埠城镇劳动者参加养老保险需出示三证:户口本原件(需城镇户口),用工证原件,身份证原件。时间自1998年7月开始执行。

且企业需另出示以下证明和材料:

(1)劳动行政部门批准使用农民合同制职工的证明。

(2)“北京市外来人员就业证”或“北京市用人单位招用本市农村劳动力花名册”。

四、缴纳方式

新参加养老保险的企业,需一次性以支标或现金的形式补缴至当前日期,并于次月开始按月缴纳养老保险月报表。月报表采取从银行托收方式缴纳。

五、月报表于当月20日之前交至社保中心,一式两份。

补缴表及新参统企业在每月5-18日办理。

注:

1、职工缴费基数为本人上一年月台票均工资(保留整数)。

2、缴费金额保留小数。

参加失业保险须知

一、新加入企业提供

1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

2社会保险登记证;

3单位自成立之日起历年的统计报表中劳动工资情况表(即104表)、及复印件; 4招用本市农民工的企业,出具由劳动部门核准用本市农民工的花名册及复印件;5招用外埠城镇或外埠农民工的企业,须出示外埠务工人员就业证;

6单位公章。

二、参统范围

1本市行政域内的城镇企业,事业单位的本市城镇人员(要求档案在本单位或个人存当人员)

2本市农民工(要求见第一部分第4条)

3外埠城镇人员及外埠家民工(要求见第一部分第5条)

三、参统时间:(失业保险费缴纳为每年4月至次年3月为一个)

1、1994年6月以前成立的企业从1994年6月起补缴。

2、1994年6月以后成立的,从成立之月起补缴

3、如果有本市农民工和外埠农民工参统最早参统时间为99年6月

4、如果有外埠城镇职工参统的,最早参统时间为99年11月

四、报表时间:

1、新参统企业请于每月10-20日前来办理报表事宜

2、已参统企业请于每月10-20日前来报送次月月报

五、缴费标准:

单位缴纳:1。有104报表:

1994.61999。10;企业按上104表中职工年工资总额×1%

1999.11起:企业按上104表中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缴费人数×缴费月数×1。5%

2.无104报表:

1994.6—1999。10:企业按上社会月平均工资 ×缴费人数×缴费月数×1% 1999.11起:企业按上社会月平均工资历 缴费人数× 缴费月数×1。5%

个人缴纳:1。有104报表:

1994.6—1999。10个人按每人每月2元缴纳

1999.11起:个人按上社会月平均工资历 缴费人数不清 缴费月数×0。5%

六、报表需知;

新参统企业初次办理需填写下列表:

A《北京市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基本信息采集表》交社保中心1份

B《失业保险补缴情况明细表》交社保中心1份

C《北京市中报缴纳失业保险费月报表》交社保中心2份

D《北京市缴纳失业保险纲人员花名册》

按人员类别填写:

本市城镇人员:填写1份本市农民工:填写2份

外埠城镇人员:填写2份外埠农民工:填写2份

2已参统的企业如有人员增减变动,请于每月10-20日报送次月月报表二张(上托收); 企业如没有人员变动,可不再报表; 如有人员变动,企业不按时报表的,我中心将按上次月报数据进行托收,如有问题,后果由企业自负。

3表中数字、金额一律四舍五入到元。

4所有报表需加盖公章。

参加大病医疗统筹须知

一、适用范围:本市行政区域内除中央在京国有、集体、军队驻京企业及外省在京企业以外的各类城镇企业及其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和退休人员。

二、缴费核准:

企业缴纳:外商投资企业以上本市社会平均工资的2。5%月缴费,其它经济类型企业按6%缴费。

个人缴纳:职工和退休人员以上本市社会平均工资的1%缴费。

三、缴费时间:

1998年7月1日前成立的企业,均要从1998年7月1日之后成立的企业从取得营业执照之日起补缴,并从办理的次月起可报销大病医疗费。

四、企业提供的证件及材料(初次办理):

1、工商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2、企业上工资年报表(104表):

3、企业与定点医院签定的协议书(一式三份)(50人以上的企业可签定市属,区属、部

队各一家; 50从以下一步企业可签定市属,区属各一家);

4、企业与社保中心签定《大病医疗费社会统筹协议书》(一式二份):

5、填写,《大病统筹核定表》(一式二份):

6、填写大病医疗统筹人员花明册(一式二份):

7、企业和职工签定的劳动合同。

五、方式和核定时间:

缴费采取银行托收方式。核工业定时间为每年4月份集中核定,核定周期为当年4 月份至次年的3月份

六报表时间:如有人员增减变化需进行变更的或新办理企业,需在本月10——20日办理,社保中心将在次月托收,无人员变动的企业,中心将根据核定表、劳动合同。

大病医疗统筹报销须知

一、特种治疗审批:医院在建议使用权用特种治疗及超千元的单项检查前,需填写

《三特审批表》,并经社保中心批准,方可使用否则不予报销。

二、转诊审批:医院提出转达诊,需填写〈大病医疗统筹转诊审批表〉,并经社保

中心批准,方可转院,否则不予报销(紧急抢救除外)。

三、报销医疗费需出示的证明材料:

1申报人(医疗卡)、(身份证);

2《大病医疗统基金拨付审批表》(一份):

3门诊患者应出具:诊断证明、处方(需划价)及费用收据 :

4住院病人应出具:诊断证、各项费用明细单及收据,特种检查,特种治疗的(审批表);

5紧急抢救的应有详细的医院抢救证明;

6转院治疗的应有转院证明;

7骨折患者企业要出具证明:

四、大病报销日:每周三接审单子,并解答报销中的有关问题。

五、报销时限:职工患病治疗费终结后,企业主管部门一个月内到社保中心办理报

销手续的审批。

参加工伤保险须知

一、适用范围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所有企业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二、缴费核准:

工伤保险根据各行业的伤亡事故风险和职业危害程度的类别实行行业差别费率。

企业以上全企业被保险人月平均工资总额为基数,按照行业差别费率确定缴纳标准,按月缴纳工作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三、缴费时间:

凡于2000年4月15日前成立的企业,均需从2000年4月1日起开始补缴,2000年4月1日后成立的企业从取得营业执照这日起开始缴费,并从办理的次月起可进行工伤赔付。

四、企业提供的证件及材料(初次办理):

1、工商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2、企业上工资年报表(104表)及复印件;

3、企业与社保中心签定《北京市企业缴纳工伤保险协议书》(一式二份);

4、填写《企业参加工伤保险登记表》(一式二份);

5、填写《工伤保险基数核定表》(一式二份);

6、填写参加工伤统筹人员花明册(一式二份);

7、未办理大病统筹的企业参照大病统筹的有关规定选择定点医院;

五、缴费方式和核定时间:

缴费采取银行托收方式。核定时间为每年3月份集中核定,核定周期为当年4月份至次

年的3月份。

六、报表时间

如有人员增减变化需进行变更的或新办理企业,需在本月10-20日办理,社保中心将在次月托收;无人员变动的企业,中心将根据上次月报进行托收。

变更时出示:人员花名册、医疗卡、人员变更表、本次核定及上次核定表、劳动合同。工伤保险费报销须知

1、申报人的《大病医疗卡》、《身份证》、《工伤证》(如死亡的需有相关证明)及2、3、4、5、6、以上材料的复印件; 企业本的核定表、上月月报表、企业参统人员花名册; 《工伤职工工伤认定表》(一式两份)、《企业职工工伤待遇审批表》(一式三份)、《工伤认定结论通知书》(一份); 门诊患者应出具:诊断证明、处方(需划价)费用收据; 住院病人应出具:诊断证明、各项费用明细单及收据,各种检查、治疗的费用收据及明细表; 企业根据以上材料填写〈北京市工伤职工登记表〉(一式四份)、〈北京市企业

劳动者工作保险基金支付月报表〉(一式四份);

注意事项:

1、企业发生工伤事故后应及时到营业执照注册所在地的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管

理部门进行工伤认定。

2、企业职工发生工伤事故后,可就近进行急救,但康复性治疗必须需在定点医院

进行治疗;如不在定点医院治疗的需经社保机构批准,否则发生的医疗费用不

于支付。

上一篇:测电压教案九年级下一篇:孝敬父母从现在开始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