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理念文化建设方案

2024-10-05

学校理念文化建设方案(通用8篇)

学校理念文化建设方案 篇1

怀化新理念英语学校“新理念俱乐部”方案(草稿)

(三 中 校 区)

制作人:杨贤满制作时间:2014、7、21一、俱乐部目的:弘扬国粹,乐于奉献,营造自由、活动、教育、交流等良好友谊氛围,提升学校品牌,也为全科辅导预设做好一定地铺垫工作等。

二、俱乐部对象:新理念学员、老带新学生及家长。

三、俱乐部项目:乒乓球、中国象棋、中小学全科辅导等。

四、俱乐部模式:

1、会员制。

2、会费制。

3、年费制。

五、收费标准:

1、以下收费标准年限为2014年8月到2015年7月,收费不含教具费。

2、关于乒乓球、中国象棋项目年费优惠:300元每个项目。按期缴费200元每期每项目。(非新理念学校学员及老带新学生,年费600元每期每项目,期费300元每期每项目)

3、中小学全科辅导项目,辅导内容,小学为语数外三门,初中为语数外物理五门。全科同步辅导年费优惠:小学1000元,初中1500元;按期按科缴费200元每期每科;全科按期交600元每期每科。全科提前提高辅导年费优惠:小学1200元,初中2000元:按期按科缴费300元每期每科;全科按期交1000元每期每科。

六、俱乐部地址:怀化迎丰中路奥体商都4楼新理念英语学校内

七、活动时间:

1、寒暑假全天、春秋季下午晚上。

2、辅导训练时间春秋季每周三次,寒暑假各20天,每天次2小时左右。具体时间每期期初制定。

八、俱乐部活动方式:专家讲座、沙龙、教练权威指点、一线中高级老师辅导等。

九、俱乐部电话:0745-2281277***

十、俱乐部负责人:王敏老师。

十一、其他,如俱乐部T恤衫、通知单、规则等。

学校理念文化建设方案 篇2

每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同的, 因此给“幸福”下的定义也是不同的。比如有人把“幸福”理解为一种对比, 是一种“比较后的体验”。对“幸福”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是百度的解释———幸福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

早在20世纪70年代, 不丹国王首先提出了国民幸福指数这一概念, 并提出了“政策应该关注幸福, 并应以实现幸福为目标”的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物质财富与幸福不成正比, 告别GDP崇拜, 结束GDP崇拜, 缔造幸福生活成了社会主流认识。

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 以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在学校教育中如果能够努力营造良好的后天环境, 传授各类发展性和补救性心理控制方法, 调整教师学生心态和比较方法, 引领着教师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发展, 让教师学生感到满足, 那么我们不仅可以让师生达到幸福的境界, 即理解幸福、追求幸福、享受幸福, 同时也能实现“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这一目标。因此, 笔者认为, 在学校开展幸福教育是学校办学的应有内容。作为一名教师, 只有当他内心充满幸福感和成就感时, 他才会给学生的心灵带来“阳光”;作为一名学生, 只有当他内心充满幸福感和成功感时, 他的心灵才会充满“阳光”, 他才能拥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的人格、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样, 作为一所学校, 只有当它的多数成员内心充满幸福感和成功感时, 才能提升学校品质, 提高效率, 达到学校更高目标。

幸福学校的建设不仅体现学校以人为本的理念, 更能对社会上的“幸福社会”“幸福家园”“幸福中国”创建起到促进作用。启迪幸福人生, 为社会培养“有幸福感”、心理健康的新公民是学校的天职, 为社会服务也是学校三大职能之一。因此, 幸福学校的建设也是“幸福社会”“幸福家园”“幸福中国”创建的奠基性工作。

二、幸福学校建设的内涵

幸福感受到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 包括就业状况、收入水平、教育程度、婚姻质量、性别年龄、价值观念、传统习惯、生活态度、个性特征、成就动机、健康状况等。为了简洁说明问题, 心理学家赛里格曼就曾经提出过一个简单的公式表达影响幸福的因素:总幸福指数=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你能够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以此公式为依据, 幸福学校的建设应该有三大内容。

(1) 倡导以生为本, 让学生乐于学习学有所成。学校的基本职能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因此, 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动机、策略、能力、情绪辅导, 让学生乐于学习、学有所成, 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是幸福学校建设的首要工作, 也是教师的首要工作。

(2) 营造人文环境, 让学生塑造健康完整人格。健康完整人格包括人际关系、社会适应能力、自我意识、生活态度、情绪调控能力, 是控制自己生活, 理解幸福、追求幸福、享受幸福的基础。塑造健康完整人格需要人文环境, 即学校中隐藏的无形环境, 包括师生普遍的态度、观念、信仰、认知环境。在这里, 教师的人格榜样也是人文环境内涵之一。

(3) 注重心理健康, 让学生学会主动调控心态。学校要传授教师、学生调节自己不良心理的方法。另一方面, 幸福是对比的结果, 是比较的结果, 是从谷底到峰顶的体验。因此, 要指导教师学生调节心理参考标准, 让师生认识到幸福离每个人其实很近, 只要调节心态, 就能做幸福生活的主人。

三、幸福学校建设的途径

根据幸福学校建设的三大内容, 笔者认为幸福学校建设应该有如下主要途径。

(1) 清理心理垃圾。我们可以指导师生掌握一定的心理自我调节技巧, 及时清理心理垃圾, 悦纳自我。医学界认为“并不是所有的疾病病因都是情绪, 但是压抑的情绪肯定是生病的催化剂”。因而我们可以以此告诫师生要心胸开阔、不斤斤计较、豁达大度, 要善于忘却工作学习中的不愉快事件, 要拥有感恩的心, 要知足常乐, 这样幸福就会与我们相伴相随。

(2) 促进健康锻炼。心理学家认为, 适度的锻炼能够促进人体释放内啡肽, 它能使人们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因此参加锻炼, 可以使人从中得到乐趣, 从而产生良好的情绪状态, 为幸福学校建设奠定基础。我们可以积极促进教师学生锻炼, 方法可以是给教师学生足够的锻炼时间、给教师学生提供优质的锻炼场地、通过体育比赛包括趣味运动比赛促进教师学生健康锻炼。

(3) 帮助事业成功。通过教师政治学习等机会引导教师对工作合理定位, 兼顾工作与生活, 在工作中赢得尊重, 实现自我。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 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 包括各类出国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校本培训等。通过名师讲座等方法引导教师追求自我提高, 提高修养, 提高工作和生活的幸福指数。同样, 学校也要帮助学生努力在学业上获得成功, 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因为在一般情况下, 人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时, 不仅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赋, 并且能够提高效率。当然, 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要让师生自我实现, 必须全力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民主管理学校, 满足其生理、安全、情感、尊重等低层次的需求。

新课程理念下的学校文化建设初探 篇3

近几年,城南小学以“追求进步”为学校精神,以“尊重个性,激励进步”为教育理念,以“点点进步,成就幸福人生”为核心价值观,以“完善自我”为校训,在建设和谐向上的学校文化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实践。我校在学校文化建设四个方面注重如下几点:

一、注重构建凸现教育感染魅力的环境文化

学校的校园是师生共同生活、工作或学习的场所,而校园的环境文化对人熏陶和发展的作用不可低估的。因此,我校依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不仅力求校园环境明丽和清新,更为强调引领学生和谐向上、追求进步的总体效果。为此,学校在不同的场所设置不同的内容图案,以达到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

走进学校大门,校园中心路上方悬挂的“读书净化心灵、学习改变命运、智慧创造人生”激励进步的字幅醒目可见。学校教学区内有大型宣传墙,设置彩瓷画,其图案内容丰富,有:祖国地图、世界地图,毛泽东题词,学生活动图片、学校校训等。学校宣传栏内有校长寄语、孝道故事、“十佳”少年图片和介绍。学生置身于这样的校园里,天天受到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立志成才的教育和熏陶。教室外的走廊有名人画像,名言警句,还有学生自己创设的自勉的话。教室外面有全班合影,有班风和班主任寄语等等。总之,我校的墙壁、走廊、教室等处处蕴含着文化,发挥着育人的作用,使师生时时都在接受文明、健康、向上、进步的文化熏陶。这些巧妙的安排达到了“让每块墙壁说话”、“每一处景物都传情”的效果,凸现学校环境文化育人的魅力。

二、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进取的精神文化

构建富有文化蕴含的校园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人文文化的陶冶。活动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血脉,它丰富活跃着校园文化,能使学校充满生机和活力。

坚持主旋律,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增强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多年来,我们以新学期升旗、开学典礼、主题班队会、清明节祭扫、国庆节庆祝等为契机,开展弘扬民族精神的教育活动。举办“祖国在我心中”征文比赛,红歌传唱等活动,增强学生爱国爱校、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加强社会主义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引领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我校坚持开展“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和“孝道感动天 美德传天下”系列活动,利用重阳节为敬老院爷爷奶奶帮扶,引导学生崇尚团结、友爱、互助、奉献的精神,弘扬传统美德。

三、坚持学生常规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

2010年学校出台了“城南小学一日常规”来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引领进步。

红领巾执勤,人人都是小主人。采用不良现象扣分,文明行为加分的方法,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监督管理。

加大表彰,正面激励。学校每学期都会从五个方面(纪律、路队、活动、卫生、公物),对班级进行考核,评选优秀班集体。

建立学生进步档案,不断丰富档案内容,见证学生成长的足迹。

广泛开展读书活动,通过写读书笔记、征文比赛、讲故事等活动促进读书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继续做好学生写字和讲普通话工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四、加强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文化建设

小学课堂文化是师生交流互动中创造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是在长期的课堂进行中学生所获得的一种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生活观念的总和。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文化建设,应该是构建智慧灵动、富有生命张力的课堂,要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注重培养学生思维方式,二是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三是充满教学智慧。

建设要树立尊重观念,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它要求教师不要以权威自居,居高临下,而是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尊重和理解学生。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努力营造轻松、活泼,又有适当心理压力的和谐氛围。这种氛围有利于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认可与接纳,有利于教学信息的传输。

教师要树立服务的观念,从学生的思维出发设计教学内容。我们只有将管理和教育的对象变成服务的对象,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以人为本。因此,我校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站在文化的高度去理解教材,构思学案,使之“生活化”、“情感化”,使课堂充满文化意蕴,实现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和谐。

树立合作的观念,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校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创设生活情境,赋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质疑问难、师生互动、生本对话等形式,开拓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开发校本文化,促使教师自主发展进步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发展,校本文化的研修是教师成长的平台。我校坚持“以训促研,以研促教”,以多种形式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艺。一是依托市县级培训机构,开展课改培训。二是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推进校本教研。三是以课堂为阵地,课题为载体,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四是利用学校网站和研修局域网、教育杂志、图书室资源,打造学习平台。五是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示范作用,开展“青蓝工程”,引领校本培训。六是开发办学,与兄弟学校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通过校级交流,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实现智慧共生,资源共享。

人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没有超脱文化的真正意义的人,也没有离开人的文化。建设现代学校文化,需要以环境文化作基础,也需要精神文化作支撑,更需要以课堂文化作底蕴,才能不断丰富内涵,扩展外延。

学校理念文化建设方案 篇4

江苏省大港中学 庄红君

一个学校办学理念的创新和学校精神的塑造,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办学理念作为‚学校的文化与价值追求‛,是它的灵魂和生命,对学校的持续发展起着引领作用。好的学校总是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学校文化与学校精神的,在教育日益世俗化、商业化和功利化的今天,致力于涵养和建设学校文化和学校精神,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就是要通过办学理念的追寻和确认,承载学校的文化涵养和文化建设,延续学校的‚文化生长圈‛,引领学校美育。

一、以课程文化为载体,培养师生人文素养。

1.课程理念。致力于学科课程的科学与人文的融通。通过开设‚文化与人生‛的‚大文课程系列‛和‚智慧与创造‛的‚大理课程系列‛,来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与方法。我们在学科教学的情境里激活学生的情感和思维,在课堂教学的过程里渗透求真求善的心愿,在学科教育的实践中弘扬师生的个性、生成他们的智慧,在学校的文化课程里撤除狭隘的知识与能力的遮蔽,敞亮我们的目标视野。

2.课程内容。致力于课程内容的丰富与生动。既注重国家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丰富与生动,也包括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的丰富与生动。学校先后开发和实施了《丹徒诗文与传说》、《丹徒人物春秋》、《情系故土 爱洒教育》、《魅力男声》、《书法教程》、《农村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设计》以及《物理前沿》、《时政漫谈》、《英语时文》等诸多校本课程。在高中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尤为关注课程实施中的选择性、探究性(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美术欣赏班和绘画班、艺术传媒班、音乐声乐班和器乐班,体育的乒乓班、篮球班、羽毛球班等,不断探索和深化个性成才的‚特色桥‛,构建学生多元成才的‚立交桥‛),其根本目的是基于课程的轨道展示文化的丰富多彩,为师生文化素养的积淀而计久远。

3.课程体系。致力于构建必修课程、国家选修课程与学校选修课程相得益彰的课程体系。本着学生学习需要、学校条件许可的原则,结合地方和学校课程资源将我校的艺术、体育、科技、人文、综合实践、主题教育等内容进一步课程化,按照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生活技能和身心健康五大原则进行完善、优化、整合、开发,形成一批体现学校办学思想和特点的校本课程,并科学设置,开设校本课程超市。

4.课程特色。致力于培养特色项目与特色课程。一方面,倾力打造国旗班项目,形成有影响力的德育品牌。升旗仪式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

阵地,‚严谨、规范、律己、奋进‛的国旗班是港中展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窗口。我们坚持不懈地抓好国旗班建设。首先完善了港中国旗班的章程、健全国旗班管理制度;其次不断优化国旗班成员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模式,形成过程管理、能进能出、动态考核的管理机制,确保国旗班成员的素质,使国旗班真正成为同学心中的榜样,港中德育活动的标杆;再次建设富有特色的港中国旗班室,不断丰富其内容,使其成为国旗班成员学习、活动和训练的场所,也是对全校同学进行教育的阵地、学校对外展示的窗口。另一方面,我们在校本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利用丹徒新城长山脚下的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合作开发的‚中国米芾书法公园‛等区域资源,挖掘其中包含的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和信息等学科资源,成功申报了江苏省普通高中省级课程基地——‘宜文化’综合学习课程基地‛。它以文化与人生为主题,力图构建一个具有梯度递进(三个层级)的课程序列:基础课程——走进人文书院(开设普及型、通识型课程,立足于知道,让学生具有宽广的人文知识。);拓展课程——泛舟文化之流(由聘请的专家教授开设人文社科专题讲座,立足于解释,让学生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创新课程——探测人文底蕴(开设阅读强化课程和课题研究课程,立足于运用,致力于开放、交流和对话,让学生具有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独特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二、以社团文化为平台,强化学生自主发展意识。

在学生自主活动的时空里,国旗班、记者团、文学社、演讲与辩论社、话剧社、书法、摄影、音乐舞蹈美术协会等42个学生社团,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艺术节、美食节、体育节、读书节、科技节,五节齐飞,五育并举,这些都是学生自主活动的舞台,是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文化盛宴。它们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其文化素养的提升搭建了平台。一年一度的‚感动校园‛魅力教师和魅力学生评选活动,培育了师生优秀的校园行为文化。《港中人》《洪溪》《省港中报》、校园电视演播室、广播站、国旗班室等文化阵地的建设,则为学生提供了自觉、自由地感悟文化思考之乐的平台,它们能有效地发掘校园文化的增长点。

此外,我们学校与丹徒区文联联合创办丹徒书画院并设址于学校艺术楼里,我们的师生可以与社区的书画家切磋,可以自办画展。我们学校与丹徒文体局联合创办了‚丹徒区文体活动中心‛,并设址于学校体育馆、游泳馆里,不仅可以让我们的师生欣赏和参与到各类文体活动和文娱演出(如全国国际标准舞大赛,建国60周年,建党90周年等各种大型文娱演出,省青少年足球舞、台拳道比赛、电子航模赛以及对外开放游泳、乒乓、羽毛球等),提高审美情趣、艺术修养和健康意识,而且我们的师生可以与社会的体艺爱好者交流切磋。这已

经将我们的文化关怀带出了学校围墙,带入了一个新的制高点。成为连接学校与社会的文化桥梁,从而有效地挖掘了校园文化的增长点。

三、以环境文化为依托,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1.建筑设计文化。学校的校名由时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的沈鹏先生题写;学校正大门的造型是一本翻开的硕大的书卷,尽显‚金壁朝旭‛之气。进得校门,是开阔博大的世纪广场,广场内设有名为‚彩池飞虹‛大型叠式彩灯喷泉一座;喷泉北侧矗立着名为‚腾飞‛的大型现代雕塑。迎面建筑为巍峨壮观的文心楼;广场东边为娴静优雅的继发艺术楼,西边是端正庄严的报告厅;两侧绿茵茵的草地上分别摆放两块棕红色的岩石,镌刻着‚笃实‛的校训和‚文化关怀、师生共进‛的办学理念。东南侧建有大理石雕刻的展现老校区风貌的‚映像墙‛,构成了历史和现实的呼应关系。回廊式的教学主楼(文心楼)中厅有竹林、松梅的气韵、有石刻日晷的暗示,它们在呵护和滋养着教室里的莘莘学子。穿过饰有‚博士帽‛顶的通透式教学楼(文心楼)大厅,便是书香广场,广场北侧为气势恢宏的支显宗图书办公楼,心远楼、梦溪楼分立两侧,心远楼东墙面上挂有丹徒名人榜,梦溪楼西墙面上雕有学校‚三风‛内涵,它们是学生成长的巨大后援;广场南端为一型美景靓丽的大型沉降式喷泉。在支显宗图书办公楼中设校史陈列室,东侧建有梦溪亭,西侧立有心远亭,西南建有捐资助学的爱国华侨‚支显宗‛先生铜像和支显宗捐资助学陈列室,富‚西亭流岚‛之韵。在支显宗图办楼北面广场,矗立着名为‚求索‛的现代雕塑。在通往餐厅的路边,设有文化长廊、宣传橱窗,作为传播精神文化的又一园地。教学区周边,建有面积为10000㎡的环形水系,两岸集‚杨柳堆烟‛、‚ 东陂摇影‛和‚石桥卧波‛之景,水中莲花绽放,游鱼相戏,岸边杨柳垂青,拱桥相越,极富江南特色,环形水系将教学区与运动区和生活区分开,寓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传统思想。在植物园内的‚幽径步芳‛、凉亭长廊处,建有英语角,是莘莘学子语言交流和休憩的理想场所。独具匠心的建筑设计,无一不在以潜在的文化方式叙述着生活空间里的文化关怀。

2.系列校园文化。校园在确立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后,又刻意建成了一纵八横的系列校园文化环境,创设以校旗、校徽、校训、校歌等学校教育为一纵,以学校文化长廊、港中校园八景、老港中‚映像墙‛、健康与安全教育长廊、丹徒文化名人墙、校园灯箱文化、教室文化墙、文心楼的读报长廊等为八横的‚一纵八横‛校园环境系列文化。端着印有校徽和办学理念的纸杯,端详学生生活区的‚关注生活,拥有真诚‛的标语,流连徜徉于校园道路两侧的印有中外文化名人名言与名校友语录的灯箱下,我们会觉得生活空间里的文化关怀就是这样的丝丝缕缕地飘扬。继发艺术楼内四座中外艺术家雕像和格言与艺术楼外的

‚绿筱临轩‛之美相呼应,陶冶了学生情操;餐厅内的格言警句,让学生饮餐倍思;宿舍区‚关注生活,拥有真诚‛的管理文化,彰显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运动场文化墙上的浮雕,激励学生强身健体,奋发进取;校内道路两侧路灯杆灯箱上贴有激励师生奋进的标语,杰出校友、中外科学家和知名大学的介绍,校园装饰中石、竹、梅、兰等元素的巧妙运用,让校园处处氤氲着文化的气息。还有静心坊、文心亭、增华阁等诸多励志养性的亭阁。清新儒雅的学校文化像风、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扎根于师生的骨髓、外显于师生的行为,汇聚成了港中的精神。这正印证了‚文化是一种习得‚的论断。

四、以师生共进为目标,构建共同的精神家园

文化人是一种文化的动物、符号的动物,人无时无刻不浸润于某种文化之中。台湾作家龙应台说得好:‚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因此,文化就是育人,育人取向是学校文化的命脉。

1.文化引领。我们借助课堂教学、学生社团活动、课程选修等诸多阵地,营造学生文化。我们提倡尊重学生权利、尊重学生需要。关注学生的生存环境和他们的健康成长,以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目的。我们还努力倡导‚使每一个人都能找到发挥、表现和确立自己力量和创造才能的场所‛(苏霍姆林斯基),并为此而组织活动,搭建平台。这里的每个人不仅指每一个学生个体,还包括教师,育人不仅是培育学生,也指向教师的塑造。文化的关爱不仅是学生,还有教师——铁打的营盘,我们酿造教师文化:自主的、大爱的、责任的和创造的。为此,我们倡导教师阅读教育经典,与大师对话,品味教育真谛,让教师的精神丰盈起来;我们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开阔教师的视野。几年来,孙绍振、程振响、吴永军、彭钢等知名专家学者应邀来校作讲座;学校承办的‚全国语文大课堂‛活动,汇集了黄厚江、朱泽光等大师,名家的言传身教,真知灼见,让教师们如沐春风。近三年来,学校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班学习逾400人次,每年都派出2-3名教师出国交流,学习交流,增长教师们的见识;我们组建青年教师研究会、名师工作室,组织教育沙龙,让不同学科的教师聚集起来,围绕教育智慧和生命发展的大主题进行系列的探讨辩难,寻求和而不同的境界;我们注重挖掘骨干教师的‚领头雁‛作用。通过名师工作室引领、名师会诊把脉、示范课等形式,着力放大骨干教师示范、辐射作用,制订了骨干教师考核条例和拔尖教师工作要求细则,用制度将骨干教师及其帮扶教师捆绑在一起,促进帮扶教师发展。束鹏芳历史名师工作室、於罗英物理名师工作室、省教授级语文高级教师王荣林、教授级化学教师仲伟贵、省特级教师纪桂发等在骨干教师和拔尖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引领作用,一批年轻教

师在他们的传、帮、带下,迅速成长成才,省港中正由‚一枝独秀‛,带动‚满园春色‛。此外,我们还创建《港中人》、《省港中报》、《港中教科研信息》以及《港中校园网》等文化阵地,为教师提供文化感悟之舞台;我们组建体育健身俱乐部、教工之家,通过表彰先进、交流谈心、节日慰问、物质奖励等多种途径,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总之,我们用文化这根线穿针引梭,将教师的心,学生的情紧紧连接起来,促成教师和学生浸淫于学校文化之中,努力将学校办成学生流连忘返的乐园,教师诗意栖居的家园。目前我们学校正在制定和实施新一轮的三年发展规划,基于‚文化关怀 师生共进‛的办学理念,使学校文化建设更为自觉,让学校的文化自觉与办学理念互为表里、相得益彰。

2.师生共进。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文化关怀 师生共进‛正在成为我们学校的一种生存方式,正在成为一条理念与事实共进的文化递嬗之路。另一方面,‚文化关怀 师生共进‛也进一步推动了全体港中学生的多元智能的开发和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三年来,学校教师在省级刊物以上发表论文152篇,完成了5个省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在教学基本功竞赛、优质课评比中,2名教师荣获全国教学比赛一等奖,5名年轻教师获省级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叶忠明老师被评为江苏省优秀优秀共产党员标兵,蒯忠山老师被评为镇江市十佳教师,蒋其君被评为镇江市感动校园十佳教师。三年来,青年学生中有14名同学加入党组织,1300多名学生普通类本科,百余名同学获得省奥赛一等奖。学校运动队参加镇江市中学生运动会先后荣获团体总分第三、第一;学校魅力男声合唱队自2011年成立以来,多次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和表演,参加省中小学文艺展演获二等奖,参加市艺术展演荣获一等奖;校辩论队参加市中学生辩论赛荣获冠、亚军。徐爱、徐杨一同学被评为江苏省美德少年,王卉怡同学被评为镇江市美德少年。学校也先后获得‚江苏省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首批和谐校园‛、‚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优美校园‛、‚江苏省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先进学校‛、‚江苏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20多项省级荣誉,‚江南名校,魅力港中‛美誉远扬。《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均报道了我校的办学业绩和做法。

学校理念文化建设方案 篇5

全面提升全旗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水平

——扎赉特旗教育局学校管理经验材料

扎赉特旗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84所,其中初中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6所,苏木镇中心校8所,旗直小学7所,教学点46个;小学在校生17777人,初中在校生8031人;全旗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专任教师2985人。

近年来,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进一步明确了义务教育的方针和目标。均衡发展是新时期义务教育发展的新方向,注重提高质量、注重内涵和特色发展已成为新时期义务教育的主旋律。

2011年是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和我盟“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旗委、旗政府坚定不移地推进以教育为重点的各项社会事业超前发展已经形成了全面奠基、整体提升的大好势头,全旗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师资队伍素质和学校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义务教育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负担较重,应试教育没有得到根本改观;二是义务教育资源分配不尽合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三是义务教育学校之间的管理水平,内涵发展程度差距较大。针对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我局采取了“三大常规、八项严格、五个加强”的强有力措施,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常规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发展等方面 1 工作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借此机会向各位领导与同行们汇报交流如下:

一、落实三大常规,加快学校管理步入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为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创建人民满意教育工作目标,几年来,扎赉特旗教育局一手抓“两基”巩固提高,一手抓学校规范化管理,牢固树立了“细节决定成败”的管理思想,学校管理工作从抓常规管理入手,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学校的各项工作在目标管理、制度管理、计划管理、工作流程管理等方面不断趋于科学规范,促进了全旗学校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我们的主要做法:一是进一步加大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学常规的执行力度;二是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学习常规的落实;三是2005年以来,相继制定出台了《扎赉特旗中小学开学工作常规》、《扎赉特旗中小学放假工作常规》、《扎赉特旗中小学德育工作常规》等三大常规,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从开学到放假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从工作重点、工作细节、工作职责等方面作了全方位、科学的梳理和归纳,在工作检查指导过程中加大了对“常规”的执行落实力度,并在工作中不断地对“常规”进行了完善。几年的实践证明,“三大常规”的出台和进一步的贯彻落实,加快了我旗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进程。

二、落实“八项严格”,采取“三种途径”强化督查“减负”禁止“四超”

自2005年到目前为止,扎赉特旗教育局先后下发《关于继续做好减轻中小学过重课业负担的若干意见》、《关于做好义务教 育阶段中小学办学行为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行为的实施意见》等3个文件。上述文件重点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不规范办学行为,旨在着力解决当前社会反响强烈的突出问题,即学科教学超出课程标准要求的“超标”,加班加点延长学生学习时间的“超时”,布置大量机械重复作业和随意增加考试次数的“超量”,任意违背入学条件规定和招生限制范围的“超限”等“四超”问题,并提出了“八严格”要求:一是严格学区制度;二是严格执行学龄制度;三是严格执行班额限定制度;四是严格执行学校规模限定制度;五是严格执行学籍管理制度;六是严格执行借入生免试入学制度;七是严格执行免收费制度;八是严格执行行政处罚和责任追究制度。

我局通过明确责任,建立长效机制,强化督导检查以及加大查处力度等措施抓好工作落实。建立了四项制度,形成“减负”长效机制:一是建立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情况通报制度;二是加重课业负担责任追究制度;三是建立教学活动安排公示制度;四是减轻课业负担的检查制度。

与此同时,我局还通过“三种途径”强化督查,确保“减轻”各项规定落到实处。一是充分发挥督导作用;二是对各校师生不定期开展问卷调查活动;三是构建社会监督平台,教育局纪检室、督导室、教育股设置并公示了接受社会监督的电话、电子信箱,自觉接受师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一系列措施,使全旗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0年12月份,我旗音一小、音三小、音三中、音四中、绰勒中心学校参加全盟“规 范办学行为示范校”评比检查,经过学校自评,盟教育局复评,5所中小学均被命名为“全盟规范办学行为示范校”称号,受到盟教育局的表彰奖励。

三、坚持“五个加强”,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步伐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激发学校活力的源泉,是构成学校办学实力和竞争力的核心。我们在认真学习贯彻盟教育局下发的《兴安盟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的基础上,2010年2月份下发了《扎赉特旗教育局关于加强全旗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成立领导小组,并在局机关专门设立校园文化建设办公室。经过深入学校调查研究、与各校校长进行反复交流讨论后提出了“理念支撑、文化引领、特色发展、品牌打造”的校园文化建设16字方针和加强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精神文化、人际文化”等“五种文化”的具体措施,结合校安工程的实施制定了全旗校园文化建设推进计划,目前正在进行各校的校园文化规划设计和实施工作。这一举措推动了全旗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发展。

一是加强物质文化建设,整合优化育人资源。我们认为物质文化建设,应注重“文化”意识,注重考虑如何发挥学校物质设施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发挥隐性的教育作用。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就像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灵感、启迪学 生的智慧,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基于这种认识,我旗大部分中小学校园环境建设打破了常规的一成不变的、静止的模式,赋予它丰富的生命力,在师生熟知的领域挖掘出新的教育资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宽阔的天地,使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学生进行学习、探究、实践的园地。如音德尔一小、二小、音六中在教学楼内开辟作品栏、精品屋、特长展示等板块栏目,张挂学生的美术作品、书法作品、电脑作品,展示学生的小制作、小发明,让学生在特长展示中充分表现自己的思维和想象,为学生提供展现才华、张扬个性、实践创新的平台。音一中、音二中、绰勒中心学校、音三小、巴达尔胡中心校、巴彦乌兰中学等大部分中小学在教学楼和教室张挂著名科学家和学者画像、治学和教育的名言警句,书写催人奋进的标语等内容,体现严谨治学、勇攀高峰的文化主题。

二是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育人机制。健全的规章制度和科学的管理是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不断提高育人质量与效益,达到学校教育目标的根本保证。制度文化是处于表层的物质文化与深层的精神文化之间,不可缺少,不可替代。全旗中小学在制订规章制度过程中,突出价值观念、素质要求、态度作风等,赋予制度以灵魂,强调人的理想信念、奋斗方向、做人准则,把精神要求与具体规定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软文化”与“硬制度”熔于一炉,铸造出刚柔相济、软硬相容的“合金”式的规章制度。使之既能起强制作用,又能发挥激励规范的功效。

在德育管理工作中,我局以狠抓德育队伍建设为突出口,建立了培训网络。一是以评选创新型班主任、优秀班主任、首席班 主任为契机,组织班主任外出培训学习,全面提升班主任素质。近三年来,先后组织30余名班主任人赴北京、呼和、上海等地进行学习考察培训;二是召开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交流各校德育工作及班主任工作先进经验,从而提高德育工作者的思想意识、奉献意识、服务意识;三是每年举办学校管理干部培训班,对各校德育管理工作者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在教育局的正确引导下,全旗各校德育管理工作打造出了自己独特的品牌。如音德尔三中学校建立了《发展性班主任多元评价制度》,充分考虑了班主任的个体差异,体现了发展时期不同,评价的重点也有所不同。对“适应期”的班主任,重点评价其常规管理能力;对“成长期”的班主任,重点评价其建设班集体和班级文化的实绩;对“成熟期”的班主任,重点评价是否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否形成了个人风格;对“专家型”班主任,重点评价科研能力和示范作用的发挥。评价力求彰显班主任的个人的风采,每学期期末评选出勤恳敬业的“师德之星”、科学有效的“管理之星”、笔耕不辍的“科研之星”等。音德尔五小还构建了具有文化特色的规范、高效、完整的组织管理系统和制度。《校长室工作职责》、《教务处工作职责》、《教研组工作职责》、《师德考核方案》、《备课组工作职责》、《校本教研活动制度》、《校本教研成果奖励制度》、《体卫艺活动奖励制度》、《领导班子成员学习制度》、《升旗制度》、《学生每月之星评比表彰制度》、《星级示范班级评比制度》、《少先队代表大会制度》等等。

全旗中小学师生在执行制度、遵守纪律的同时,享有自尊,实现自我价值,并在每年一度的教师表彰大会及优秀学生颁奖仪式上,都尽可能创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动情动心、催人奋进。三是加强校园活动建设,打造校园文化品位。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育人主要通过学生的活动展开(认知活动、养成活动、培养活动、训练活动等)。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求真、求知、求乐,使他们在参与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认知结构、兴趣特点、能力水平和心理、生理特征,我们组织全旗中小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益。

首先,从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及表现和传承校园文化精神入手,开展好“六大活动”。一是组织开展校园艺术节、体育节、文化节、科技节等“四节”活动,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技能、规范学生言行、陶治学生情操、展示学生才华、丰富学生精神文化生活的舞台,引导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方向发展。二是组建舞蹈队、器乐队、合唱队、运动队、文学社、书画社,打造笔墨校园、活力校园、雅韵校园,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逐步创建和形成各校生机勃勃的校园文化特色和品牌。如音一小在一年一度的读书节活动中,经典美文诵读以班级为单位,全体同学都登台诵读中华经典美文,气势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音五小的读书交流辩论会精彩纷呈,学生们慷慨激昂、争先恐后,通过交流与讨论,使学生从行为习惯到理想信念的升华;音三中以舞蹈、剧本的形式将中华经典进行创新性的编排,形式新颖,内容充实,让人叹 为观止;音六中充分挖掘校内人力资源,将学校有特长的师生调动起来,创造出了以健美操、校园集体舞、民族舞为方队同场活动的大课间活动形式,使校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三是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民族传统日、纪念日,精心组织各种庆祝纪念活动,使每一次活动都能够让学生受到启迪和教育。四是以落实《中小学守则》和《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为重点,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校园行为,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理想和情趣,不断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促进良好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形成。五是开展以社会主义荣辱观进校园、先进人物进校园、现代科技知识进校园、高雅艺术进校园、安全法制进校园为主要内容的“五进校园”教育活动。六是以建立有效课堂为重点,加强对课堂教学文化的实践和研究,开展以课堂教学为主线的课堂文化活动,为校园文化注入了生机和活动。

其次是在每年3月份坚持开展“学雷锋”活动,激发中小学生弘扬雷锋精神,爱祖国、爱学校、爱学习、爱做“好人好事”的热情;5月要结合形势开展“献爱心活动”、全旗中小学生球类比赛、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德育、文体活动,展现中小学生的助人为乐、活泼向上的精神风貌;7月份开展“城乡儿童手拉手,结伴同行共成长”联谊体验教育活动,使我旗德育管理工作由灌输说服教育向实践体验教育转变。2010年11月,我局被盟委宣传部授予全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称号,同年12月份,被自治区教育厅授予“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9月份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使广大中小学生深刻认识到“伟大的社会主义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之精神; 10月份开展的全旗民族中小学《朦根绰尔杯》母语诗歌朗诵比赛,激发了广大蒙古族中小学生“爱祖国,首先爱自己的民族,爱民族,首先爱自己的语言文字、学好使用民族语言文字”的积极性。正是这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学生才干。

四是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提升意识形态内涵。精神形态的校园文化,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四个方面:一抓办学目标的制定,使之成为全体员工一致努力、为之奋斗的目标,成为学校工作的凝聚点;二抓价值观念的确立,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方式,树立全新的价值观念,使之成为全体师生共同享有的学校内评价人与事的价值,评价成功与失败,成绩与缺点的观念和标准;三抓精神作风的形成,学校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内化、培育师生员工的精神作风,来推广学校的行为规范,发挥精神形态的校园文化的规范功能;四抓校园礼仪的普及,在学校目标、价值观念和精神作风的指导下,利用互致问候、升旗仪式、颁奖仪式、春节慰问、穿校服、戴校徽、升校旗、挂校标、唱校歌等形式很好地激发和强化了师生员工的文化意识、礼仪规范,使师生受到浓烈的感情熏陶,产生归属感、凝聚力和向心力。

五是加强人际文化建设,拓展师生人格魅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校内人际关系是一种高级形式的校园文化。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健康成长,还可以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良好的集体意识是一种向上的群体规范,是影响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的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力量。师生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基于这种认识,我局制定下发了《扎赉特旗中小学德育工作常规》,进一步明确了在学校大家庭和谐人际关系的建设工作中,“爱”是学校精神的最高境界,首先让教师明确爱自己才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醒目的校训是对自己无形的鞭策,优美的校歌是自己心灵的和弦;其次让教师明确爱学生才会形成良好的师德,才会有无私奉献的心灵,才会有孜孜不倦的追求;最后让教师明确爱学校才会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才会有相互关心、相互沟通的理解,才会有团结互助、民主和谐的氛围。

学校宿舍文化建设活动方案 篇6

建设时间:每年4月、10月

建设对象:全体宿舍、全体住宿学生 建设要求:

1、宿舍内部摆放整洁美观。地面门窗墙面等干净,空气清新;床铺上下日用品摆放整齐有序;床单被套统一运用公寓化设施,摆放以下图为标准。

2、宿舍布置整洁,格调健康向上,美观雅致。

宿舍布置体现专业特点,体现温馨气氛,有健康浓厚的专业文化气氛,环境美观大方。不破坏宿舍内物品,不在窗子墙壁上乱写乱画。墙上可张贴名人名言,个人作品,不得张贴明星画,装扮品一律使用胶带纸,禁止用双面胶损坏墙壁。宿舍内可有绿色盆景、工艺品点缀。

3、设计宿舍标签。

内容包括:宿舍名称、专业图标、班主任姓名及联系电话、宿舍室长及成员姓名、班主任寄语。现提供几个样板供参考

4、设置宿舍内务栏。

要求张贴:宿舍公约、值日生表、宿舍寄语。内容如下,板式自己设计。宿舍内务栏 宿舍公约 值日生表 宣传资料 其他

5、奖励办法

(1)按一定比例参照《xx中等专业学校学生活动奖励办法》奖励宿舍室长。(2)按班级宿舍总分参照《xx中等专业学校学生活动奖励办法》奖励班级。

6、评分标准:满分100分,(1)清洁20分,个人用具干净卫生,地面、墙面、门窗、暖气片无垃圾灰尘。(2)整齐20分,被子折叠整齐,床上无杂物,床下鞋子等摆放整齐。(3)内务栏10分,内容张贴齐全。

学校理念文化建设方案 篇7

一、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大德育系统,实现德育生态的整合互动

我校德育工作没有囿于校内,而是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及社会生活的“生态系”之中,使德育管理向社会各层面全方位拓展。促成学校、家庭、社会的相互配合。实现“成人、成才、成功”的整体育人的目的,从学校“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实现与大环境的动态开放。

我校先后聘请了公安局、人才中心、检察院、街道社教办、关工委、高校心理学系等有关人士分别担任学校的法制副校长、就业指导专家、交通安全辅导员、行风建设监督员、青少年法制辅导员、心理健康辅导教师等职务,定期开展各种讲座,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养分。为了更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除了“请进来”,学校还“走出去”,确立了一批供学生实践、志愿服务的共建单位。学校与这些单位签订了共建协议书,定期组织学生前往开展道德实践服务活动。学校依托绍兴市作为“名士之乡”、“历史文化名城”所具有的深厚历史文化教育资源,将市博物馆、图书馆、名人故居和纪念馆作为学校德育基地。学校还针对中职专业教育的特点,与企业联合建立了一批实习实训基地,定期安排学生见习、实习,为在校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从在校学生转向企业员工实行零距离对接。学校充分利用以上各种基地呼应学校教育,这些基地的讲解员、辅导员、实习师傅就自然成了学校编外的指导教师。同时,学校成立了学区和学校家长委员会、行风监督委员会,通过定期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举行行风监督员会议、走访学生家庭、发放调查问卷和致家长信函等方式与家庭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听取家长和社会的意见和建议,赢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有力促进了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二、构建校内分层德育系统,实现德育工作的协调发展

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需要经历一个外部影响不断内化和内在观念逐渐外显的复杂过程,整个过程包括了道德理性认知、道德情感升华和道德行为习得三个阶段。基于德育生态观的主张,我们认为中职教育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学校通过构建校内分层德育系统,以优化育人环境,丰富育人途径,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的“分层”德育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一)德育对象的分层设定

由于专业设置和招生方式的不同,目前职业学校所招收的学生良莠不齐,在学习成绩、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三个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有时甚至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学校对育人对象分设三个层面:一部分相对优秀的学生;大部分合格的学生;小部分行为有偏差的学生。承认了学生的差异性,我们就可有的放矢地实施“分层”教育,并将偏差学生作为德育帮扶工作的重点。

(二)德育内容的分层实施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们认为切实办好三所“校中校”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一是“课余党校”,由学校党委主办、团委承办。一年两期,招收全校的班团干部和学生会干部入学,这些是全校学生中的骨干和“领头羊”,教育内容和要求的设置相对较高,以培养党员后备力量和优秀学生为目标;二是“课余团校”,由学校团委统一指导,各学区团总支承办。一年两期,分为团员班和非团员班,团员班以培养合格团员和党校学员后备力量为目标,加入非团员班学习是学生入团的必备条件。三是“纪律学校”,由学校学生处主办。一年一期,招收一年中因违纪而受学校警告处分以上的同学,即所谓的行为偏差学生。以遵纪守规、案例警示、自省自信等为主要教育内容,一般由校领导、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等讲课,考核合格后才可结业,再根据实际表现撤消处分。三所“校中校”对全校学生实行分类招生,分层教育,增加了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三)德育途径的分层建构

1. 学科课程德育平台。

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本学科德育资源,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科学精神、健康意识、环境意识等教育内容。依据中专学生的心理特点、成长规律,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民主法制观念、职业道德、文明行为、习惯养成和创业精神的教育。

2. 德育课程教学平台。

学校对德育课程的设置进行改革,加强了心理健康、法律常识、职业道德和就业创业教育,注意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同时,规定了每周一下午第七节课为德育讲评课,由学生处教师和班主任讲评、观看教育影片、听专题讲座、举办全校性德育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

3. 社团活动、选修课平台。

全校建有三十余个学生社团组织,绝大部分学生都可依据自身的个性爱好申请加入。学校制定了社团规章和选修课学分互认细则,使得学生从入校到毕业,可以接受较为系统广泛的主题教育。选修课丰富了学生的选择,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走班制也让学生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此外,各学区还依托专业特色,开展了主题班会、技能运动会等各具特色的德育活动。

4. 社会实践活动平台。

道德实践周活动是我校德育实践的重要形式之一。每当轮到值周时,班级佩戴红帽子,负责规定区域的卫生保洁、礼仪服务、监督检查,有效促进了学生的自我管理和道德规范的内化。青年志愿者利用节假日深入社区、福利院、车站广场等公共场所,开展宣传慰问、卫生服务工作。学校在寒暑假组织实践活动,提出参加社会服务、开展社会调查的要求,有效促使学生走进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树立起正确的劳动观和职业观。

三、构建学生个人成长档案袋制度,实现德育评价创新

从新生入学开始,学校为每位学生设立了“成长档案袋”,班主任是成长档案的主要记录者,校外辅导员、实习师傅、家长、任课教师、值周教师、生活指导教师、各处室领导反映和生成的有关材料,经班主任放入相关学生的“成长档案袋”。这样就形成了以学校为核心,社会、家庭共同参与补充的成长档案生成体系,真正做到全员参与,体现了“人人德育”的育人理念。成长档案袋主要收录四大类材料,即学习类、道德类、技能类、实践类。三年同袋,全程记录,全程反映,全程管理。不仅在校期间学生参与的每一次活动,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受到的每一次教育都反映在案,节假日、寒暑假期间的实践、志愿活动通过社区和家长反馈,也在成长档案袋中有所反映,体现了“处处德育”和“时时德育”的育人理念。

学校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无可替代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学校规定,让档案与学生定期“见面”,学生可以对自己的档案提出异议,进行申辩和补充。学生在查阅成长档案时,能够学会判断自己的进步,不断进行自我激励、自我警示,体验成功的愉悦,感受成长的快乐。教师、家长通过成长档案可以多方互动,了解学生发展的实际水平,寻求最佳的教育途径,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目标。成长档案袋制度,让学生抬起头来获得自信,让家长看到了希望,让教师树立了新型的“学生观”,让学生得到了和谐发展。学生个人价值得到尊重有助于学生的成人、成才、成功,使得他们能够为社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为家庭幸福承担自己的责任,同时也为学校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全人教育”的目标是:在健全人格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个体生命的潜能得到自由、充分、全面、和谐、持续的发展。换而言之,就是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和谐发展的“完人”。对于中职学校而言,这虽然是一个理想化的教育目标,未必能完全达到。但我们认为,“全人教育”理念的价值不在于目标的完全达成,而在于享受走向这个目标的过程,使绝大多数中职学生顺利走向完全成人、教育成才、事业成功。

参考文献

[1]胡美山.走向全人——和谐社会的教育构想.当代教育科学,2005(9).

[2]刘宝存.全人教育思潮的兴起与教育目标的转变.比较教育研究,2004(9).

[3]刘宝存.走出“半人时代”.学术界,2006(1).

学校理念文化建设方案 篇8

儒雅教育作为一种德育新路径,为走入困境的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方法指引,更为德育工作的生活化、主体化、实际化、时代化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儒雅教育将德育融入学科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活動及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基础和人文情怀。儒雅教育在德育观念、德育方法、德育环境、德育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思考与探索,对于促进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的养成与发展,实现德育工作目标,提高德育实效性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构建儒雅教育共同体,让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更好的培养和谐发展、人格健全的现代人才。我校的具体做法是:

一、构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学校在校园墙壁、走廊、教室、橱窗等地方精心合理地布置有关“儒雅教育”的古今图画、学生作品、诗词歌赋等,突出中国传统文化“仁、义、礼、智、信”的特色。通过高品位的环境布置,使全体师生受到熏陶、得到启发,从而在良好的氛围中自觉的实践“雅”。校园设立:“雅之墙”、“雅之园”。 环境文化对人的熏陶和感染是长久而不着痕迹的。工作与生活应该是一体的,在什么样的环境里生活,将决定用什么样的心情与心态去工作。典雅的环境给人一种清新、恬静、愉悦的心情。创设师生工作学习优雅的环境,办公室要有淡淡的茶香、要体现精巧的布置,一个优美整洁的环境让老师的内心宁静而柔软,这样赏心悦目的环境必然能激发了老师许多的教育教学灵感,也能催生了许多精彩的创意;各班教室,要充分利用班级“文化墙”体现典雅的氛围,要打造出干净、清新优美宜人氛围。完善与主题相适应的校长室、行政办公室、教师办公室、食堂、功能室文化,让无声的经典名句穿透墙壁,润泽教师的教育生命。

二、抓好课堂教学,以课堂为“儒雅教育”中心

课堂是师生共同经历的真实生活的一部分,是他们生命历程的一段,课堂是教育最初的出发地和最终的归途。因此,课堂也成为“儒雅教育”的重心。深入持久地开展“快乐、互动、实效”课堂教学研究,在具体研究中,教师们要思考:老师优雅的内在修养以何种方式浸润给学生?使课堂成为“浑然天成”、“语短情长”、“意犹未尽”充满“诗意的课堂”,要让每一堂课都成为一首“生命之诗”,达到高效课堂之目的。

三、读书是雅生成长的必由之路

一种热爱书、尊重书、崇拜书的气氛,乃是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所在。学生每天定时诗文诵读课,每班要有图书角,月月要有好书推荐。学校要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使读书成为“儒雅教育”的动力。读经典书,做有根人。让诵读成为一种快乐。学校要求三至五年级各班必需完成背诵一篇古诗文任务,在全校升旗仪式上接受检查,通过每期近20篇的背诵任务,三年下来,加上教材里的古诗文诵读,学生基本上能掌握近百首古诗文。而随着背诵经典古诗文的不断增加,又为学生补充了文化生命的元气。孩子们的人格品质得到完善和发展,行为习惯得到改善,校园环境和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和美化。希望在“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少年智则国智”等思想的影响下,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亲人之间的关系更和谐了,他们学会了如何去感受爱、去奉献爱,他们学会了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在古诗文的濡染下,儒雅的气质在学生身上逐渐有所体现,班风班貌悄然发生变化。三一班提出:与书为友,书中成长,读出韵味,读出书香。四二班提出:快乐读经典,轻松学英文。五四班提出: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六四班提出:读中华经典,做龙的传人等等。通过诵读经典,改变学生的气质。

四、打造儒雅教师团队

儒家文化中“仁者爱人”的道德理念和“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育思想至今对教师队伍建设仍具有指导意义。为此,学校始终把“儒家文化”活动的开展和教师队伍建设紧密结合。一方面,学校对儒家文化中的教师道德理念进行研究和探讨,指导教师重教明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中师德理念的精华,如“敬业爱生”、“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另一方面,学校又以儒家文化中“孜孜以求”、“博学知新”、“学而不厌”的思想引导教师促进自己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学校在全体教师中开展儒家经典品读活动,每一位教师都要写出自己的心得和感悟。“朝闻道,夕死可矣”。每位教师都应改变着教书育人的心态,持之以恒的追求着教育理想,在追求中生发智慧,在磨练中积累经验,从而帮助教师守住心灵的宁静,促使教师形成淡薄名利,甘为人梯的儒雅精神境界。

上一篇:“我爱荷城”随手拍大赛活动征稿启事下一篇:千岛湖旅游心得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