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混合运算练习题(通用9篇)
分数混合运算练习题 篇1
分数混合运算练习题分享给大家,快来学习吧。
1.3/7 × 49/9 - 4/3
2.8/9 × 15/36 + 1/27
3.12× 5/6 – 2/9 ×3
4.8× 5/4 + 1/4
5.6÷ 3/8 – 3/8 ÷6
6.4/7 × 5/9 + 3/7 × 5/9
7.5/2 -( 3/2 + 4/5 )
8.7/8 + ( 1/8 + 1/9 )
9.9 × 5/6 + 5/6
10.3/4 × 8/9 - 1/3
11.7 × 5/49 + 3/14
12.6 ×( 1/2 + 2/3 )
13.8 × 4/5 + 8 × 11/5
14.31 × 5/6 – 5/6
15.9/7 - ( 2/7 – 10/21 )
16.5/9 × 18 – 14 × 2/7
17.4/5 × 25/16 + 2/3 × 3/4
18.14 × 8/7 – 5/6 × 12/15
19.17/32 – 3/4 × 9/24
20.3 × 2/9 + 1/3
21.5/7 × 3/25 + 3/7
22.3/14 ×× 2/3 + 1/6
23.1/5 × 2/3 + 5/6
24.9/22 + 1/11 ÷ 1/2
25.5/3 × 11/5 + 4/3
26.45 × 2/3 + 1/3 × 15
27.7/19 + 12/19 × 5/6
28.1/4 + 3/4 ÷ 2/3
29.8/7 × 21/16 + 1/2
30.101 × 1/5 – 1/5 × 21
分数混合运算练习题 篇2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 能快速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口算 (抢答) :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铺垫, 让学生回忆已有知识, 进行知识的正向迁移。
二、引探准备:创设情境, 引入新知, 出示尝试题
1. 出示引导题1:
2007年5月31日, 深圳光明新区正式成立, 管辖公明、光明两个街道。光明新区总面积约是150平方千米, 可用建筑面积约是总面积的, 光明新区可用建筑面积约是多少平方千米?
2. 出示引导题2:
光明新区可用建筑面积约是90平方千米, 绿化面积约是可用建筑面积的, 绿化面积有多少平方千米?
师:这些都是我们学过的一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 想不想学两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 (想) 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问题。 (板书:分数混合运算———连乘)
师:看到题目后都想到了什么?
生:今天只学分数连乘的知识吗?有没有加、减或除法的问题?
师:同学们想到很多问题。今天学的分数应用题一定要几步来做? (两步)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 出示课题并巧妙地以课题的“新”引起学生猜想,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良好开端。
三、引探过程
1. 出示例题, 学生尝试自己分析和解答:
光明新区总面积约是150平方千米, 可用建筑面积约是总面积的, 绿化面积约是可用建筑面积的, 绿化面积有多少平方千米?
(教师先出示前半部分“光明新区总面积约是150平方千米, 可用建筑面积约是总面积的”) 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并解答? (再出示后半部分“绿化面积约是可用建筑面积的”) 你们又能提出什么问题, 并解答? (最后出示完成的问题) 你们会解答吗?
2. 学生汇报。
(1) 先求可用建筑面积是多少, 再求绿化面积是多少。
(2) 先求绿化面积是总面积的几分之几, 再用总面积乘它。
(3) 用综合算式解答。
3. 着重分析综合算式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分步出示, 直观形象, 巧妙地结合题1和题2, 使学生对两步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看得清楚。
4. 学生自学课本。教师指导学习课本。
【设计意图】通过尝试练习与课本例题解法对照, 既要求学生列式计算, 又要求学生说明算理, 促进了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四、引探总结:回顾、归纳
重点分析约分中注意的问题:约分后的小数字写在什么地方较好, 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约分的顺序可以怎样?约分时可以灵活约分, 引导学生共同归纳“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分数连乘的计算有几步?总结为“一看、二约、二算”。
五、引探实践
1. 先观察算式, 再说一说你打算怎么约分, 然后再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这道题, 培养学先观察思考再动手解决问题的习惯, 并掌握灵活约分的方法。
2. 你争我抢, 看看谁计算准又快。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 强化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同时, 出示三个分数相乘的计算题, 让孩子自己独立尝试解答。
3. 学以致用, 解决问题。
出示:我国约有660个城市, 其中约有的城市供水不足, 在这些供水不足的城市中, 又约有的城市严重缺水, 全国严重缺水的城市大约有多少个?
4. 回顾课本, 质疑问难。
师:请结合刚才的学习, 认真细读课文。思考:
(2) 怎么理解课本上的这句话:“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
六、本课总结:回顾评价
本课利用尝试教学理论作指导, 根据儿童身心特点及认知规律, 精心组织教材, 紧扣教学重点和难点, 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 展示思维活动过程。让学生弄清应用题的解法步骤和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 同时注意引导学生阅读课本, 与自己的解法对照, 及时强化验证。教学目的明确, 教学要求适当, 学生不仅获得了巩固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同时也培养和发展了思维能力。
分数混合运算 篇3
教学目标:
1、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2、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3、利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乘除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尺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课题
1、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不计算。
126×4÷18 324÷16×9 125+(12÷2)×14
2、你们能说说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吗?
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有小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只有同一级运算的,从左往右依次进行;即有加减,又有乘除,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我们已经知道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那么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学习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设计意图: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复习。引出新知识,同时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扫除障碍,为学习后续新知做铺垫)
3、板书课题分数混合运算
4、齐读课题两遍,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探求新知汇报交流解决问题
1、呈现数学书上第56页情境图,提出问题。这是淘气班这学期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的情况,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①气象小组有12人;②摄影小组是气象小组的1/3;③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的3/4。)(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2、摄影组有多少人?航模组有多少人?摄影组和航模组一共有多少人?摄影组比航模组少多少人?三个组一共有多少人?(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勇于质疑的能力)3、我们先一起来共同解决这个问题:航模小组有多少人?(板书问题)4、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这道问题好吗?5、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呢?其他同学仔细听他的想法和你的是否一样?
6、如果大家在分析问题时遇到麻烦,找不到数量关系,或者比较那么懂的时候,可以请我们的老朋友线段图来帮忙。(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学习不是老师把知识简单的教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建构的过程,学生在感知,交流,探索,汇报倾听的基础上,使只是更加整体化,而且在交流,汇报的过程中,得到老师同学的肯定与激励,更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的信心并激发学习的兴趣)共同解决问题。
7、思考:题里直接告诉我们航模小组有多少人?(没有)那航模小组的人数与谁有直接的关系,把它写出来。(航模小组=摄影小组×3/4)
摄影小组的有多少人怎么算呢?(摄影小组=气象小组×1/3)
气象组有12人,摄影组是气象组的,航模组是摄影组的,首先要计算摄影组的人数,算航模组的人数,
8、你能把刚才的分析过程列一个综合算式吗?
9、一生黑板上写,其余的学生练习本上做
10、能说说你的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吗?
11、通过刚才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先自己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告诉你的同桌,比一比,看谁说得好?
12、分数乘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乘法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只有乘法,从左往右一依次进行。分数除法的运算顺序和整数除法的运算顺序是否一样呢?
13、请同学们自学书上的内容学完后同桌互相说一说。
14、谁来汇报你们的结果?
15、一生上黑板讲解,集体订正
三、精彩总结巩固练习
通过刚才的自学探讨,谁能把上面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再说一说呢?生说师板书并用彩色粉笔写出来,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一样: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只有加减或者只有乘除法,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
懂得了分数连乘,可以一次约分计算,而遇到分数除法,应当先转化为分数乘法,然后按分数乘法一次约分计算,要注意约分后的数要写在相应数的对应位置,认真约分,正确计算。
1、独立完成问题情境中的两题。
2、完成书56页的试一试以及数学书57页练一练的第一题。请8名学生上台板演后集体订正。(强调:运算顺序特别是有括号的)
3、自编两题含有四种运算的计算题,编好后同桌交换完成
4、完成书57页的数学应用2—4题。(写出等量关系式或画图后再解答)
小结: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一样: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只有加减或者只有乘除法,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
四、拓展提升走进生活
今年的3月份,某中学的一位老师发生重大事故,听到这个故事后同学们纷纷拿出了平时省下来的零花钱捐给了这个老师。这时有三个小朋友也参加这个活动中来。想知道他们是谁吗?
出示有关问题信息:
(1)小亮捐了12元。
(2)小红捐的钱数是小亮的1/3。
(3)小新捐的钱数是小红的3/4。
问题:小新捐了多少元?
五、板书设计
分数混合运算
①气象小组有12人。
②摄影小组是气象小组的 。
③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的 。
摄影小组:12× =4(人)
航模小组:12× ×
=4×
=3(人)
分数混合运算 篇4
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边的.
2.学生独立解答
=
=
=3
(三)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1.
2.
(四)总结归纳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我们可能觉得不难,但却很容易算错,所以我们要养成好的计算习惯:要审清运算符号,确定好运算顺序,不丢数、不抄错数,认真计算每一步
三、巩固练习
(一)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1.
2.
3.
(二)按照下图指出的顺序进行计算,然后列出综合算式(课件演示:分数混合运算1)
(三)判断.(课件演示:分数混合运算2)
1.
=
=
=2
2.
=
=
四、课堂小结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应注意什么?
五、课后作业
1. 2.
3. 4.
六、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该教学设计目的明确,重点突出,练习层次清楚,有坡度,启发学生选择合理的解题方法,在计算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使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创造性得到进一步发展。
探究活动
巧连四个“ ”
活动目的
1.巩固学生对四则运算顺序的理解.
2.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活动题目
在四个“ ”中间加上+、-、×、÷、( )等符号,使之组成分别等于0、1、2、3、4五个等式.
1.
2.
3.
4.
5.
活动过程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填写.
2.小组汇报答案.答案正确且方法多的小组为优胜组.
参考答案
1.
2.
3.
4.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篇5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1
一、教学设计力图体现让学生经历在探索中发现并理解数学知识的数学教学思想。
这节课上的一个主要教学环节就是让学生根据例题情景,理解分数除法和减法的混合算式中因为要先求一共能做多少朵花,再求剩下多少朵花,所以要先算除法后算减法。然后再联系整数混合运算的已有知识发现分数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最后进一步理解分数混合运算中包含小括号、中括号的各种形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整个过程都是在学生的思考、交流中完成的,体现了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这样一个本节课的主导设计理念。我想通过这样的一种设计,学生有了更多自主体验的时间和空间,长远看是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充分利用了课本提供的例题情景,使学生从中抽象出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在我们以往的教材中涉及到各种混合运算的教学内容,大多是以文字性的计算方法说明来呈现教学内容。而这套教材则为这种单纯的计算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生活情景,也就是我们这道例题。我想这样的“情景”呈现形式,应该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把握并且充分利用的有效资源。这也是新课标中提倡的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并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这样一种教学思想的体现。基于这样的考虑,课上我充分利用了教材中提供的情景,引导学生先谈自己的解题思路,列式,然后再结合具体例题情景理解除法、减法的分数混合算式中要先算除法,再算减法。我想这样做即是对抽象的计算知识的一种具体化,也是对学生认知特点的一种尊重。通过课堂教学效果看还是不错的。
三、学生课上的交流都建立在他们的独立思考基础上。
本节课上我设计了象小组交流、同桌交流等形式的交流活动。比如学生交流解题思路,交流自己结合例题情景理解为什么先算除法、再算减法。每次交流前我都给学生创设了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然后再组织学生各种形式的交流。之所以这样设计是为了避免在交流的过程中用优等生的想法代替学困生甚至是中等生的想法,同时也是为了使每个学生都经历一个从建立数学模型,到解开模型,最后巩固应用的知识主动建构过程。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感觉教师的评价性语言如果能在针对性和鼓励性上增强一些的话会对促进学生的积极发言,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更有帮助。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2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方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水果之乡侯寨的教学情境中,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尊重学生的思考成果。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选择多种方法来解答。连加的知识探索过程比较简单,学生的思维经过旧知识的迁移,可以自主探索出结果。教学一开始,作为老师我没有做更多的讲解,只是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计算。没想到学生反馈上来的运算方法这么多。有的学生按照整数加减运算的顺序计算,两个两个数通分相加减。有的学生把能口算的过程省略,避免了运算过程的繁琐。有的学生把三个数先一起进行通分,然后再进行计算。有的学生在先通分再计算,有的学生则用上节课找到的规律进行口算得出结果。然后我再让学生观察、比较、交流最优秀,最合理的方法,同时交流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我觉得计算题教学不仅仅是讲授方法,学生练习的模式。计算题的教学因突出学生的独立探索,操作发现,总结规律等各种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计算题的教学中要体现算法的多样性,能够引导学生通过典型题的练习发现其中最优秀,最合理的方法,从而掌握计算的正确方法,理解算理,但是并不要求学生熟记法则。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3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通过自主探究学会加减混合计算的解题方法,能正确的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解决相关的问题。力图数学计算教学体现算用结合,为了顺利突破本节课重点难点,我进行了精心设计,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
1、情景的创设:计算题的内容枯燥平淡,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从课前先复习整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解题方法引入、新知学习(六一节情境学生分彩球)到练习设计等设计方案,都充分利用生活素材,用分气球、分彩旗黄色、红色、绿色等占几分之几的游戏把整堂的内容串起来。融入了一个大的情景中,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参与意识。
2、重视算理探究过程,提倡算法多样化。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是计算教学的关键。教学时,我注意让学生主动探索运算顺序和方法,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过程,获得新的运算方法。在说算理的过程中,图式结合,让学生更清晰思考的过程。说时引导学生把过程说完整,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算法的选择上尊重学生的想法,各种算法各有优点,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
3、尊重学生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本课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动探索者。首先放手让学生自主尝试解决如:2/7+3/4+3 /7+1/4=(2/7+3/7)+(3/4+1/4),1-1/43/4=1(1/4+3/4)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展示自己的思维,使每一位想说的同学都有机会去说。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法,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接着,让学生自主分彩旗,有哪些不同的分法。到后面的练习卡片上的空白处理等,都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4、通过丰富多采的练习形式提高教学效果。练习中我设计了想一想、练一练,帮小猪、小狗、小马找妈妈-,还设计了打开智慧之门等有趣的练习,引导学生利用所学习的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些练习形式,进一步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方法多样性,进一步拓展知识,使学生克服学习数学的枯燥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做得还不够好。值得引起我再次思考的是:如我在教巧算1-1/6+1/42+1/56+1/72+ 1/90+ 1/110 的算法时,这是求一列异分母分数的和,巧用拆分求和的方法,可以让计算比较简便。这方法其实已经蕴含了拆分求和的巧算的方法,而此时这块内容我讲的比较仓促,学生还没学会,该如何讲解比较妥当我一直在思考。我当时用以后会学到来告诉学生。我想在学生碰到困难时,怎样引导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从模糊走向清晰?怎样把新知和学生的原有知识更紧密的联系、构通?是我本节课教学的遗憾。
总之,一堂课从设计到实施总会有收获、有感悟,有遗憾,它将为我以后的课堂教学借鉴。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4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是青导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国的世界遗产——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第一课时,本单元是学生在熟悉了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分数的意义和四则运算的基础上学习的,是继续学习百分数、比和比例等知识的重要基础,本节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为学习稍复杂的有关分数的问题打下基础。
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节课的感想。
1、理解教材,把握目标,扎实落实目标
本课时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体会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所以本课时共设计了两个问题。首先,问题一,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重点说清自己的思路,明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然后结合思路说清算式中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因为先求的事天坛公园的 是多少,所以计算时应先算272×1/4,初步体会有乘有加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然后独立完成小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的相同。其次,问题二,重点放在不同思路的比较与联系上,对于8800×7/10+8800×1/4和8800×(7/10+1/4)这两个算式,它们只是不同思路的不同列式方式,并不是乘法分配律的体现,所以我引导学生从算式结果相同上分析,可以用等号连结两个算式,这样再让学生观察等式两边算式特点,才会让学生明白它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发现整数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分数。这样处理,有效地落实了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2、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注重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看、想、算、查这四个字可以说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突出本节重点)的法宝,在教学中,我分两个层次渗透了这种方法:在试一试小练习环节中,重在让学生说清,看的是运算符号想的是运算顺序;而在计算四道题时,强调不仅要看运算符号还要看数字特点和有没有括号,从而得到正确的运算顺序然后再动笔计算。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还要准确判断出是否符合运算律,想有没有简便算法,从而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该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差异
对于每个问题的解决与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独立思考与交流中完善自己的想法,不断地获取知识与方法,同时也关注学生差异。对于计算,要求快的同学可以全部完成,一般完成2-3道,在问题二的处理上,出示线段图就是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理解第二种思路,使不同程度的孩子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
本节课有些环节落实得不到位。对于看想算查方法的渗透,第二个层次落实的不及时不到位;计算题在订正时应该展示不同的做法,进行对比,体验运算律的作用。
2、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关注不够全面,没有真正地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组织生生互动。本节课部分学生的思维活跃,思路清晰,表达准确,但还有部分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这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3、整节课时间的把握不太好,有点前松后紧,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使得最终讨论本节收获时,没有让孩子充分讨论。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5
这节课是学生掌握了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把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推广到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通过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提高分数加、减法的熟练程度。
由于学生对整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比较熟悉,教材只指出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相同。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来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分步通分和一次通分的方法。通过两种方法的对比,使学生明确他们的特点,知道根据分数的具体特点和自己的情况灵活地选择方法。如果遇到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时,一般是分步通分,分步计算。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进行例2的教学。要让学生知道不同分母的分数加减的方法,要先通分、后加减的方法。教学完,还要进行一定的练习。比如由简单到复杂的练习,通过练习有利于学生计算速度的提高,并让学生巩固了这节课的知识。
本节课从课堂上的表现可以看出学生已掌握了应学的知识。课堂教学气氛浓,教学手段新颖,教学效果好。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6
教学设计中我以我校三月份捐款为教学情境,遵循运算概念的自主建构规律,让学生充分体验运算顺序的生成过程,从解决问题中获得了自信和成功的喜悦。
1、重视情境的创设,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生成。
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并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对自己或他人的活动过程、结果进行评价反思,从而使学生正确地选择了计算方法,按照一定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列出分步、综合算式也就是建立数学模型。学生在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受运算顺序的自然生成。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成功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生成。
2、注重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分析应用题。教学中,我大胆放手让学生画线段图,对于学生来说,画线段图是一个难点,受王主任的指教我没有包办代替,而是让学生先尝试画,并引导学生说为什么要这样画,让一部分不能独立线段图的学生能正确的知道线段图的画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能够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在教法上能够把旧教材的好的做法运用到新教材中。在设计中,我更多地关注学生对数学的体验,让学生对数学有更深的理解。如在“通过画示意图,列分步、综合算式,着重说明综合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从而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运算顺序”这个环节上和通过让学生分组解答不同的提问,回答这道题要先求什么等思维活动,来加深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在学完本节课后,让学生谈这节课的收获,使学生又体验到丰富的数学内容,而且在这种氛围中,师生之间的情感也达到了和谐统一。
不足之处:
因为前面的试讲发现自己课堂语言太多,完不成教学内容。所以今天我在教学中,非常注意自己的语言的简捷和对教学时间的把握,由于自己的教学经验不足,所以在课堂教学时对重点知识的分析不够,造成一部分学生不能够突破难点。在课堂教学中,我的教学语言不够丰富。比如在教学环节的过度语言上,还有在评价学生的回答上。这就造成了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7
1 .加强直观,凸显过程,培养数感。
学习分数加、减法的关键是让同学理解“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可直接相加、减”的算理。为了协助同学理解,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应注意充沛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加强直观认识,借助直观图的演示或学具操作,建立表象,理解算理;另一方面要为同学创设参与、探索、概括计算法则的空间,让同学经历观察、操作、猜测、验证的过程,鼓励同学有条理地表达自身的考虑过程,揭示算理,概括法则,培养数感。
2 .加强对比,沟通联系,促进迁移。
本单元中教材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推导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推导,从整数和小数加、减法的意义,计算法则,加减混合运算顺序到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直至加、减法运算定律和性质的推广,无一不体现着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中,应充沛利用这种内在联系,注意对比和沟通,利用同学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感悟新旧知识之间的一起点,让同学通过自身的探索学习新知,这样不只省时、突出重点,还培养了同学学习过程中的迁移、类推能力。重视口算,强化关键,培养能力。本单元中,分数加、减法中的分子、分母一般都不大,很多计算题可以直接口算出来,因此在计算正确的基础上,提倡能口算的尽量口算,以便提高同学的计算熟练程度和口算能力。
除重视口算训练外,还应注意练习的针对性,抓住分数加、减法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进行练习。当同学计算熟练后,要注意指导同学的计算法则,适当省略式题计算的考虑步骤,简缩思维过程,培养求简思维。同时根据计算式题的具体特点,鼓励同学选择灵活的算法或进行简便运算,培养同学的计算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3 .认真审题,自觉检查,培养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重点关注同学审题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同学整体感知算式的特点,确定题目的运算顺序。教学中还应重视教给同学险验的方法,培养同学良好的检验习惯。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8
《分数混合运算(一)》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掌握两步计算的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体会分数综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难点是对分数应用题的分析理解。为了使学生对分数应用题的认识和理解,本节课教学设计中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充分体验运算顺序的生成过程,从解决问题中去获得自信和成功的喜悦。于是教学时我先从两问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入手,让学生观察算式,发现他们之间的联系,从中将第一个问题去掉变成一道两步计算的分数混合运算的应用题,这样为学生理解掌握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作铺垫,为了更清楚的理解和掌握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我再借助线段图,通过画线段图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来解答,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两道分数混合运算的算式并在小组讨论分数混合运算与整数混合运算有什么相同之外后,
总结
出解题思路、解题关键和解题方法,归纳出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这样不仅让学生体会感受到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样的,还改变了以往从计算中讲授习得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方法教学模式。
1、关注学生的学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本节课的设计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准确地掌握了计算课的要求,正确处理好了落实双基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学生在解答所提出的问题时,自觉地利用了分数(一步计算)的解答方法,通过画示意图、写等量关系、找到了解题步骤与关键,通过由先分步,再列出综合算式这一过程,学生很自然地将“整数的运算顺序”迁移到“分数的运算顺序”,这足以说明学生有自己丰富的数学现实,并能用之进行自由的、多角度的思考,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9
《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教学反思四则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点内容,详细的讲解在小学四年级下册,对于小数和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即简便运算,课本上仅通过一两个例题进行阐释,学生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是对于整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比较熟练。针对六年级的孩子特点和知识要求,我将内容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由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引入,通过创设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组织学生猜想:运算定律能否推广到分数乘法。让学生自由地、充分地发表观点后,引导学生自行设计方案来验证猜想。使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真正成为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第二个层次为例题教学。从个体的尝试到小组间的交流,再到全班汇报,步步为营,层层递进,始终紧扣“简算时,运用了什么定律?”展开。实践自己探究出的新知,是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在独立解题后再交流,使小组合作落到实处,也进一步扩充了课堂教学的信息渠道。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在新手环节,我组织学生猜想,让学生自由地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后,引导学生自行设计方案来验证猜想。在这样的设计下,学生的思路突破了教材的束缚,是学习数学的过程真正成为了声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个体尝试到小组间交流,再到全班汇报,步步为营,层层递进,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但是课后的习题,我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有时发现不了简便计算,所以还要加强练习。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10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基础是: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加、减、乘、除计算、以及整数小数四则运算中运算律的使用。由于有了大量的知识基础,教材安排了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类推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发现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程老师深入钻研教材,贴近学生用真实、扎实、丰实、厚实的教学感染学生,使这样的计算课堂告别枯燥,焕发生命的活力。
课的开始程老师出示一组口算题,让学生在复习基本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回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接着反思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的关系,为接下来的迁移类推打下伏笔。旧知的基础上巧妙过渡到新知探索环节,促使学生愿闻其详,激发求知欲望。
在教学中,程老师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而不是机械地告知学生。所以这部分的教学,程老师首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促使学生心理上产生疑惑而发生认识上的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内部动机,有利于在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上展开教育。程老师注意在关键处提出一些问题,且内容恰当,难易适度,并富于思考性,易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出示尝试题后,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由于学生对这些知识并不陌生,很快会根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而计算,使学生在交流中吸取其他同学的好方法。这一系列问题,对于学生的思维,有明确的导向作用。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11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学生在已经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加、减、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推广到分数上的,为后面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做好准备。《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我设计了一些预习内容:
(1)回顾以前学习关于整数、小数的运算顺序。
(2)整数、小数的各种运算定律,并用字母公式表示出来。
(3)计算:3.2×99+3.2120÷0.25÷40
(4)预习书上第80页的例题,思考: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适用吗?
(5)试做练一练。从预习作业情况来看,个别学生书写习惯不好,把数字抄错;把自己书写的数字看错;观察力不强,看不出其中的错误等等。少部分学生的计算准确率相当低,对稍复杂的计算在处理时往往有点乱,不知所措,尤其是既有小数又有分数的,运算符号三个以上的,错误率相当高,但大部分学生的预习作业做得相当棒。
改进之处:在出现不同方法的情况下并没有让学生有个观察比较的过程,而是我在很生硬地让学生接受那种简便的方法,结果并没有收到很好效果。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12
在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导入环节我设计问题情景,让学生说说小数四则混合、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的顺序,并且请学生说出整数四则运算中常用的运算律,学生都能很流利的说出。这就对分数四则运算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且让学生感觉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不是那么高深的东西。然后我用电脑出示几道分数四则混合算式,让学生分组讨论,这道题哪部分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完成后,上、中、差的学生代表上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学生自己评价、订正。学生完成之后在小组内,归纳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和小数、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一样的。并且运算律也同样适用。
运用这种方法教,学生都能很好地掌握了计算方法和步骤,但是计算正确率偏低。原因在于我本身讲解中没有注意到学生可能在哪些方面容易出现问题,对课堂教学情况估计不足,又忽略了创设良好教学情景,使学生为做题而做题,缺乏积极性和兴趣,另一个原因,复习铺垫做得不好,出错的大多数都是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这部分的知识。而课前对这部分知识的复习不够。今后应该加以注意。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13
本单元教材内容编写是将解决问题与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梳理有机结合起来的,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情境和空间。
本学期第一次授课,就把我的教学思路讲给学生听,第一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第二,要有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一单元是四则混合运算,第一课时教学中,大部分同学能够独立做题,并给相关内容出一个标题。这并虽然是书中的重点,但对于我们班的学生来说,这并不是重点,因为只要有基础,学生是能够算同级运算的四则混合题的。与三年级相比,只不过数字相应大了些,且把综合算式正式提了出来让学生运用。同时突破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与掌握正确的运算顺序这两个重、难点,效果很好,很多学生完全能独立分析问题,找出正确的数量关系,从而列出算式解决问题。
在第一教学时数里,直奔主题,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说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使学生达到计算的准确、熟练。
第三、四教学时数里,利用教材提供的生动情境,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再求什么?又用什么方法计算?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使解题的步骤与运算的顺序结合起来。当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后,追问每步算式列出的依据及表示的实际意义,促进学生巩固已经掌握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不过学生在涉及到解决有乘除的问题时,并不能说出其所以然,在这种情况下,我把班上的三个同学分别喊到办公室一对一进行辅导,争取让他们能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的突破。
本单元教学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贯彻“同质分组”“分层教学”等教育理念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想、去做。让他们有进行深入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经历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从而成为一个主动探究、发现知识的研究者。使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都得到发展。
本单元,我让学生在学习中去主动探索数学生知识自主构建的过程,对于那些学生们最朴实的思想、经验最真实的暴露,反映出学生建构知识时的障碍,却闪烁着学生智慧火花的“错误答案”。要想让孩子们面对错误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在思考中感悟,获得新的启迪。在感悟中牢固地建立知识体系究竟需要多少的时间和空间才能实现呢。怎样有效的利用好40分钟,让不同水平的孩子在上课的时间内得到最大限度的数学满足,我充满信心。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14
这节课的重难点是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进行正确计算。只有一个吃药片的例题“这盒药共12片,每次吃半片,每天吃3次,可以吃几天?”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知识基础,我从实际生活导入,并进行数据改编。由于贴合身边实例,因此连学困生也能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分步计算,最终得出两种计算思路。紧接着,我把数据改编成“半片”,其实就是隐藏的数据“片”。学生能够快速的说出两种方法并能列出综合算式。后来在完成习题的时候,是分袋装糖果的问题,可是学生的方法真是“多种多样”,为什么在上一环节很流畅,在自主完成习题时就会出现问题呢?
我认为是在上一环节,过于快速,没有顾及到全体学生,让学生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方法,说一说对方的方法,同时得出自己更喜欢的方法,这样应该是更有效的学习方式。
数学学习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得到不同的数学发展,就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率,杜绝“烫剩饭”。分数乘除法的应用要紧扣数量关系及找准单位“1”,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在备课时也要深入挖掘教材,发现教材文本背后的信息。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15
本节课我先让学生完成口算题和补充的混合运算练习,发现学生已经掌握了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计算方法,但计算正确率不高。
学生通过预习已经明白了加法中的运算定律和减法运算性质同样适用于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感受到了运用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的优势。练习十五第8题大部分学生能根据数据特点准确选择相关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练习效果很好。
《分数混合运算》名师教案 篇6
第四课时 分数除法——分数混合运算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33页全部内容。分数混合运算是分数除法学习的提升和综合运用,既是对前期学习整数混合运算的复习和提升又为后期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奠定基础。
(二)核心能力
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掌握灵活的计算策略。
(三)课时目标
1.理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分数四则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正确的计算。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灵活运用计算策略。
(四)学习重点
确定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的进行计算。
(五)学习难点
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的顺序。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分数混合运算》名师教学课件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复习任务
(1)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①428+63÷9―17×5
②1.8+1.5÷4―3×0.4
③3.2÷[(1.6+0.7)×2.5]
④[7+(5.78—3.12)]×(41.2―39)
(2)回忆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设计意图:复习任务是指在新课开始的时候,对已经学过的与本节课相关的知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识进行简单系统的引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类比,迁移。以方便学生更好的进行新课的学习。】
(二)课堂设计 1.对话导入
师:同学们,生病的时候都吃过药吧,其实在吃药中还隐含着许多数学问题,请看大屏幕。
出示情景图。
师:通过观察情景图,你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问题探究
(1)阅读、整理信息,发现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信息:
1这盒药总共12片,每次吃片,每天吃3次。要求的是可以吃几天。
2师:要解决这个问题,你们认为要先做什么?为什么? 引导生发现,要求12片药可以吃几天,要先求出每天吃几片。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信息,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从大量信息中整理出有用的信息,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
(2)自主探究,尝试计算
师:大家发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下面请大家先独立完成例题,然后小组内部交流一下各自的思考过程和解题方法。
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13预设1:①先求出每天吃多少片,算式是×3=(片)
2232②再求这盒药可以吃多少天,算式是12÷=12×=8(天)
231预设2:①先求这盒药可以吃几次。算式是12÷=12×2=24(次)。②再求这盒药可以吃多少天。算式是24÷3=8(天)。
(3)对比分析,多角度思考
师:上面的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能发现什么?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师小结。
师:最初解决这个问题时,大家发现,要求12片药可以吃几天,要先求出每天吃几片。在解决的过程中,我们又发现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可以先出12片药一共可以吃几次,再求出可以吃几天,也就是解决问题时,换一个角度思考,会有不同的发现和解决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探究,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经历思维的碰撞,质疑,解疑的过程,知道解决此类题目有两种思路,其一,我们可以从问题入手,要求12片可以吃多少天,应先算出每天吃多少片,那么12片可以吃多少天就很容易得到;其二,我们也可以从条件出发思考,一共12片,每次吃半片,可以先求出这盒药可以吃几次,再求可以吃多少天。虽然解题思路不同,但是最终的目的是相同的。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目标1、2】
(4)方法迁移,归纳总结
师:现在请大家用综合算式表示上面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计算。计算后同桌互相说一说运算顺序。
1112÷(×3)12÷÷3 223=12÷ =24÷3 22=12× =8(天)
3=8(天)
师:通过计算,你们发现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它和整数混合运算有什么区别?在进行运算时要注意什么?
同桌互相合作,整理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小结:分数混合运算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相同。计算过程中可以直接转化为分数连乘后同时约分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独立思考,同桌合作,汇报交流,明白整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对于分数同样适用。考察目标1、2】
3.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收获了: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1)在解决问题中,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例如从问题出发或者从条件出发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2)分数混合运算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相同,并且在计算过程中,可以灵活选用计算方法,可以直接转化为分数连乘后同时约分计算。
三、课时作业
1.课本第33页的做一做。
343王叔叔家阁楼上的窗玻璃是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分别是m、m、m。这块
554玻璃的面积是多少?
答案:由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可得:
343(+)×÷2 55473=×÷2 5421=÷2 20211=× 20221=(m2)40答:这块玻璃的面积是
2m。40解析:学生通过在具体的情境中,对梯形的面积进行计算,知道带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深化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考查目标1、2。】
2.李老师家住的楼房高80米,共32层。李老师家住在17楼,他家的地板离地有多高?
答案:
(80÷32)×(17-1)
5=×16 24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40(米)
答:他家的地板离地40米。解析:这是一道设计非常严谨的题型,把学生所学的知识、已掌握的解题能力与生活实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既能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弄清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又使学生的知识得到了整合,提高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考查目标1、2】
75减去一个数除以的商,差是多少”这道题时,由于先算减法,10729再算除法,所以得数误为。这道题的正确得数是多少?
503.小明在解答“答案:
7295725-× → -÷ 10507107772972=- =- 107010523=
=
710
解析:这是一道逆推的题型,我们要按着作者的思维逆向思考,它乘我除,它加我减,先算出来减数,再根据减数确定这道题的正确得数。【考查目标1、2】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篇7
复习课是巩固梳理已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课型。分数混合运算复习课教学目标: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在学生懂得分数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借助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掌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做事认真,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教学本课时,我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运用简单的学习方法,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景,为学生提供轻松的学习环境,采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是:竞赛,考虑到本课内容属于计算课,本身让人觉得枯燥无味,学生缺乏兴趣,学生的情绪可能较低落,为此,我把口算练习题改为小组竞赛,希望以此为切入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培养他们合作竞赛意识。
不足之处:
因为前面的试讲发现自己课堂语言太多,完不成教学内容。所以今天我在教学中,非常注意自己的语言的简捷和对教学时间的把握,由于自己的教学经验不足,所以在课堂教学时对重点知识分析不够,造成一部分学生不能够突破难点。
分数混合运算三教学反思 篇8
沈永华
本节课根据运算概念课的教学流程:问题情境——需要计算——思维加工与认知重组——提供反馈与矫正——提供技能运用。教学设计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遵循运算概念的自主建构规律,让学生充分体验运算顺序的生成过程,从解决问题中获得了自信和成功的喜悦。
1、重视情境的创设,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生成。
新课前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并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对自己或他人的活动过程、结果进行评价反思,从而使学生正确地选择了计算方法,按照一定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列出分步、综合算式也就是建立数学模型。学生在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受运算顺序的自然生成。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成功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生成。
2、注重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分析应用题。
教学中,我大胆放手让学生画线段图,对于学生来说,画线段图是一个难点,但我没有包办代替,而是让学生先尝试画,并引导学生说为什么要这样画,让一部分不能独立线段图的学生能正确的知道线段图的画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准确地掌握了计算课的要求,正确处理好了落实双基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这足以说明学生有自己丰富的数学现实,并能用之进行自由的、多角度的思考,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
3、能够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在教法上能够把旧教材的好的做法运用到新教材中。
在设计中,我更多地关注学生对数学的体验,让学生对数学有更深的理解。如在“通过画示意图,列分步、综合算式,着重说明综合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从而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运算顺序”这个环节上和通过让学生分组解答不同的提问,回答这道题要先求什么等思维活动,来加深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在学完本节课后,让学生谈这节课的收获,使学生又体验到丰富的数学内容,而且在这种氛围中,师生之间的情感也达到了和谐统一。
不足之处:
因为前面的试讲发现自己课堂语言太多,完不成教学内容。所以今天我在教学中,非常注意自己的语言的简捷和对教学时间的把握,由于自己的教学经验不足,所以在课堂教学时对重点知识的分析不够,造成一部分学生不能够突破难点。在课堂教学中,我的教学语言不够丰富。比如在教学环节的过度语言上,还有在评价学生的回答上。这就 造成了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进措施:
尽管在数学计算题上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因为部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培养起,少部分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良好的审题习惯还没有养成。这也是让我们非常头疼的问题,有些简单的问题往往由于审题不细导致出错,让我们感到很可惜。少部分学生良好的检查习惯还没有养成。他们做完了题不知道检查,不会检查,明明错误在眼皮下却看不出来;有的学生是懒得检查。
针对这些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采用以下方法提高计算准确率:
一、重视口算练习
口算是计算的基础,只有口算能力强的学生在计算时才不容易出错,才能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课堂上可采用开火车、对口令等形式练习口算,既锻炼了学生的口算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采用激励机制让学生喜欢做计算题
学生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做计算题,准确率会高许多。熟能生巧是千古不变的真理,让学生在小组里赛一赛,和自己以前的计算比一比,经常开展激励性计算练习,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三、建立错题本
让学生把错题集中起来,以防止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分数的混合运算是本册的重点、难点,本单元包括分数乘除混合运算;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以及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计算。
分数乘除混合运算,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并会做分数乘除的应用题。学生很容易掌握计算,应用题我主要采用让学生找等量关系,先让学生写出等量关系,再把以知条件代到等量关系中,求出数量。这种方法学生容易接受,效果较好。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我主要让学生画图的方案。在教学过程中,我保证了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主尝试画图,同时也要对学生的画图结果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充分交流后作出正确示范,在画图的基础上,分析数量关系,从而解题。学生的掌握情况不错。已知比一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计算,这对学生来说较困难,是个难点。我采用已下四步:
1、让学生找单位“1”。
2、根据题意画线段图。
3、根据线段图找出与单位“1”的数量关系。
4、然后根据关系列出方程或写出算式。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篇9
1、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理解并掌握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理解并掌握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情景图,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中国地大物博,中国的许多名胜古迹被列入世界遗产,其中北京的天坛和故宫就是世界遗产中的文化遗产。今天老师带来了两张天坛和故宫的图画,同学们欣赏一下他们的雄伟吧!欣赏完图片,老师还带来了一些关于他们的信息
北京天坛的占地面积约是272公顷,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比天坛公园的四分之一多4公顷
生:阅读信息
师:你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知道天坛公园的面积为272公顷,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比天坛公园的四分之一多4公顷
生:根据故宫的信息可以知道是把天坛公园的面积看成单位“1”
师:信息有了,还缺少问题,你能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吗?
生: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
老师和同学共同画线段图进行解析
师:同学们拿出笔,列出算式并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的理由
二、自主探究,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1.解决问题,感知运算顺序。
老师巡视
生1:先算天坛公园占地面积 。
272× =68(公顷)
再算故宫的占地面积。
68+4=72(公顷)
答: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72公顷。
师:我列的综合算式
272× +4
谁和老师的一样举手示意(好多孩子都举起了手)
师:同学们看这道算式,里面含有分数并含有乘、减运算,我们称这样的算式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出示课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师:272× +4这道题先算什么呢?
生:先算乘再算加
师:对,从我们刚才的分式中就可以看出,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原来学习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生:(1)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乘除),再算第一级运算(加减)。
(3)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师:猜想:分数、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有什么联系?
生: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师:谁能说一下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生:(1)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乘除),再算第一级运算(加减)。
(3)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
2.运用知识,练习巩固,掌握分数混合运算顺序。
师:知道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拿出你的练习本试一试吧?
1、1+ × 2、 × +
同学们都能按顺序做题但对于第1题的答案会出现1的情况,对于这样的现象提出点评和正确写法。
师: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的眼力,看看下面的题错在哪里?
幻灯片上出现两道题
2+ ÷2+ [1-( + )]÷
=1÷1 =( + )÷
=1 = ÷
=
同学们能找出它们错在哪里。
(同学说,老师修改)
师:我们会做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那么再复杂一点的会做吗?(会)做题时我们不但要知道他们的运算顺序,还要做到认真计算。看下面的题,找四名同学做,下面的同学一组做一道。
三、合作探索,发现分数运算定律。
1.出示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
师:做完了上面的题你们有点累,休息一下,欣赏一下我国被列入世界遗产的部分名胜古迹吧!
师:欣赏过后,你为我们的祖国自豪吗?
师:老师带来了有关它们的信息,我们来看一下。
截止底,我国拥有世界遗产30处,其中文化遗产占 ,自然遗产占 ,其它遗产占 。
师: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有多少处?
请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交流。
生1:先算我国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各有多少处,再算他们的和。
30× +30×
=21+4
=25(处)
答: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有25处。
生2:我是先算我国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占我国世界遗产总分数的几分之几,再算一共有多少处。
30×( + )
=30×
=25(处)
答: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有25处。
2.观察比较,发现运算定律。
师:请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0×( + ) 30× +30×
我们发现这两道算式是相等的关系
30×( + )=30× +30×
这就说明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应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分数的运算简便。
师:我们试一试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的题
师:通过上面的例题,老师总结了一下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小秘诀
知识巧记
分数四则混合算,运算顺序记心间;
乘加乘减无括号,加减在后乘在先;
有了括号序改变,加减在后乘在先;
混合式题算准确,明确顺序是关键。
四、课堂总结,回顾反思。
【分数混合运算练习题】推荐阅读:
分数混合运算连乘练习10-20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09-04
分数混合运算的教学方案07-20
分数混合运算(二)教学设计解读08-28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北师大版06-18
分数的混合运算(二)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01-03
分数混合应用题12-24
分数运算的练习题10-02
小学二年级数学混合运算练习题06-19
有理数混合运算练习课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