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混合运算(二)教学设计解读(共8篇)
分数混合运算(二)教学设计解读 篇1
分数混合运算(二
一、教学内容 “分数混合运算”
二、教材分析 : 分数混合运算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小数混合运算和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本套 教材的整体思路,分数运算的内容仍然没有将分数应用题单独列出,而是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分数运算学习的自然组成部分,让学生体会整数运算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三、学生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小数混合运算和分数四则运算,分数乘除法及应用,乘法运算定律等知识,为 本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应用分数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历来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它经常需要学生灵活应用数量之间的关系。需要较强的分析能力和一定的解题策略,所以一部分学生往往感到困难,有一定的畏难情绪。由于理解困 难,在过去的教学中,学生往往依靠记忆题型来解决问题。
四、学习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在观察比较中,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3、能进行合理的估算,体会画图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4、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向他人学习借鉴,体会到成功。
五、教学过程 活动
一、情境导入
师:(出示图片这里是一则有关车展的信息:第一天成交量:65辆,第二天成交量是第一天的 54 问:你能算出第二天的成交量是多少吗? 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分析(就是求 65的 5 4是多少,师板书算法。(从情境中导入,为新知作好知识铺垫,便于学生很快进入状态
活动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
(1我把第二个条件改变成“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 5 1”,出示改变后的题目。问学生“这则
信息与上一则有什么不同?”学生很快就发现改变了第二个条件。接着问:“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 1”是什么意思? 生 1:第二天成交量在第一天的基础上增加了 5 1。追问:增加了谁的 5 1? 生 2:增加了第一天的 5 1。生 3: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的部分占第一天的 51。„„
(2那么你能估一估第二天的成交量在什么范围,并说说理由?借助刚才的理解很多学生都举起了手 生 1: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肯定比 65多。
生 2: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
51,增加了 65的 51。把 65看成 50,才增加 10辆, 65+10=75,所 以超过 75辆, 生 3:不会超过 85辆,把 65看成 100,就增加 20辆, 65+20=85,所以在 75至 85 之间。
生 4:先估少点,把 65看成 60,增加 12, 65+12=77,再估多一点,把 65看成 70,增加 14, 65+14=79, 所以 78左右。
„„(初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有依据的估算, 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分析题意, 为解题思路指明方向
【点评】情景简单明了,直奔主题,数学味浓,效率高。有一个问题值得思考 :如果将估测放在教师引 导理解 “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 1/5” 之前, 让学生先估测,我们可能更能把握学生对问题的原始理 解。估测中,学生相互说理,相互启发,也能达到“分析、理解”的目的。(王昌胜
2、再次探究
刚才大家都估计了结果,你怎么把这个题目中的关系表示出来,让别人看懂你的意思?(学生尝试用各 自的方式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教师巡视
生一:
生二: 65辆 ?辆 比第一天增 加 1/5 第一天: 第二天:
生 3
„„
(学生在交流时都强调了一点:增加了第一天的 1/5。无论采用那种图都能直观看出第二天增加的 部分是第一天的 1/5。通过策略的研究,加深学生对题意的理解。
3、深入分析
(1师:刚才我们用画图的方法,能够很清楚看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请你算一算第二天成交了多 少,看看和我们估计的结果是否一致。
(学生独立思考后现在小组进行交流,然后教师组织全班交流 生 1:从图中看出第二天增加了第一天的
51,先求增加的 65×51=13(辆,再求第二天的成交量 13+65=78(辆
生 2:65+65×5 1=78(辆 许多学生说:这是一种思路,只不过是综合算式。生 3:65×(1+ 51 =78(辆 师:谁能结合图解释这种方法的道理?课堂陷入短暂的沉思中,陆续有学生举起手来。
让学生对着图分析,然后说给同桌听。第一天 第二天
(2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这两种解题思路,他们有什么不同点,又有什么联系,从中你又能发现什 么? 学生很快就找到了不同点, 这时一位学生说:我发现这两个算式之间是有联系的。一石激起千层浪, 很多学生都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用到了乘法分配律。
师:我们以前都是在整数范围内用运算律,现在是在分数运算中,是不是也同样适用呢?很多学生 都说举例验证这个想法。最终得出结论: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独立思考后的交流更有深度, 也更需要,它是学生间思维火花的碰撞,理解能力的再次提升,也 是全课的一个高潮
评析:注重对知识原理的理解,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学生的学习的后劲正是从这样 的分析中慢慢增长起来的。王昌胜
4、总结策略
刚才我们一起解决了一个有关分数知识的实际问题, 下面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是怎样解决的, 其中有 哪些比较好的解题策略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们都提到了估算,画图,帮助理解题意,检验结果。
活动
三、应用 将第二个条件改为:“第二天比第一天减少了 5 1”后出示信息。学生先估再画图最后解答,独立完成后与同座交流思路,再全班交流展示,此时学生的积极性达到 了最高点。
我们已经解决了三个问题,现在请大家比较一下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你又发现什么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位学生的发言:我发现我们解决的第三则信息中 “第二天比第一天减少了 51”就是第一则的“第二天是第一天的 54”,只不过第一则中直接告诉了第二天是第一天的 5 4,而第 三则中没有直接告诉,所以我们先求出第二天是第一天的 5 4,这就和第一则信息一样了。下面的学生都顿时豁然开朗。他的发言让同学们对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理解更透彻,难点迎刃而解。使得以后在学习百分数应用时倍感轻松。
(这是策略的应用和巩固,同时又能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活动
四、小结
六、教学反思
1、掌握策略,学活数学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果单纯去记忆各种题型的话,只会让你感到力不从心,更加疲惫。所以人 们常说要掌握方法,举一反三,才能学活数学,也就是要掌握一定的解题策略。这也是本套教材一直
坚持的,在几年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解题策略,也有这样的自主探究意识。所以当新问题 出现时,我并不急于让学生作出解答,而是先分析题意,首先从文字上分析,虽然这样有一定难度, 比较抽象,但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需要训练他们的抽象
能力。接着是进行有依据的估算,加强估算是 新课程实施过程所提倡的,本节课的估算对题意的进一步理解起到了关键作用。使的后面的思路不会 发生太大的偏差,对结果有一定的预测和检验。在前面这两个环节的基础上再通过画图更直观的分析 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前面的文字分析的抽象,估算起到了前后呼应的效果,从中感受到图在解决问题 中的作用。结合对图的讨论学生不仅理解了题意,而且有效的探索了不同的算法。通过这样直观抽象 的前后对比学生深刻感受到掌握策略在学习数学中的重要。在解决问题后,我还组织学生讨论画图在 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 帮助学生反思这一策略的价值, 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积累和反思的过程。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
2、交流中学习,感受成功的快乐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学习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如果总是感到力不从心,遭 受失败再有毅力的人也会退缩,更何况是十来岁的孩子呢?从小就在学习中感到失败,畏缩,今后还 有信心去做其他的事吗?孩子最不能失去的是自信,我们要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成功,这样他才能从 学习中感受到快乐。这并不是简单的表扬几句,或给几个简单的问题让他回答就能解决的,孩子渴望 得到尊重,得到平等的对待,能象大多数学生一样学会当堂的知识,解答一般的问题,感受那种从不 会到会的过程的喜悦,交流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途径。从课始复习分析题意让基础稍差的学生分析, 给他一个好的开始。出现新知刚开始分析时会让部分学生有点畏难,这不急,难题大家都会碰到,我 们就把难的那部分挑出来分析,说说各自的理解,在彼此的交流中慢慢领悟。接下来的估算比较轻松, 毕竟有生活经验,不管你是哪个层次都能估出正确的范围。好了,成功一半了,有没有更直观的办法 理解题意呢,那就掌握画图的策略吧,学习上受挫的学生其实求知欲很强的,非常愿意尝试这些好方 法。通过交流至少掌握一种画图方法吧,这样分析题意就不难了,再去对照文字就能理解意思了吧。解答出第一种方法应该就容易了,问题是第二种有些难,多看看图,多想想,多听听同学们的想法, 一定能明白的。课堂上学习补救的机会是很多的,作为教师要抓住这每一个瞬间帮助这些孩子。他们 欣喜的眼神就透露出成功的快乐!
分数混合运算(二)教学设计解读 篇2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 能快速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口算 (抢答) :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铺垫, 让学生回忆已有知识, 进行知识的正向迁移。
二、引探准备:创设情境, 引入新知, 出示尝试题
1. 出示引导题1:
2007年5月31日, 深圳光明新区正式成立, 管辖公明、光明两个街道。光明新区总面积约是150平方千米, 可用建筑面积约是总面积的, 光明新区可用建筑面积约是多少平方千米?
2. 出示引导题2:
光明新区可用建筑面积约是90平方千米, 绿化面积约是可用建筑面积的, 绿化面积有多少平方千米?
师:这些都是我们学过的一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 想不想学两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 (想) 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问题。 (板书:分数混合运算———连乘)
师:看到题目后都想到了什么?
生:今天只学分数连乘的知识吗?有没有加、减或除法的问题?
师:同学们想到很多问题。今天学的分数应用题一定要几步来做? (两步)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 出示课题并巧妙地以课题的“新”引起学生猜想,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良好开端。
三、引探过程
1. 出示例题, 学生尝试自己分析和解答:
光明新区总面积约是150平方千米, 可用建筑面积约是总面积的, 绿化面积约是可用建筑面积的, 绿化面积有多少平方千米?
(教师先出示前半部分“光明新区总面积约是150平方千米, 可用建筑面积约是总面积的”) 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并解答? (再出示后半部分“绿化面积约是可用建筑面积的”) 你们又能提出什么问题, 并解答? (最后出示完成的问题) 你们会解答吗?
2. 学生汇报。
(1) 先求可用建筑面积是多少, 再求绿化面积是多少。
(2) 先求绿化面积是总面积的几分之几, 再用总面积乘它。
(3) 用综合算式解答。
3. 着重分析综合算式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分步出示, 直观形象, 巧妙地结合题1和题2, 使学生对两步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看得清楚。
4. 学生自学课本。教师指导学习课本。
【设计意图】通过尝试练习与课本例题解法对照, 既要求学生列式计算, 又要求学生说明算理, 促进了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四、引探总结:回顾、归纳
重点分析约分中注意的问题:约分后的小数字写在什么地方较好, 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约分的顺序可以怎样?约分时可以灵活约分, 引导学生共同归纳“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分数连乘的计算有几步?总结为“一看、二约、二算”。
五、引探实践
1. 先观察算式, 再说一说你打算怎么约分, 然后再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这道题, 培养学先观察思考再动手解决问题的习惯, 并掌握灵活约分的方法。
2. 你争我抢, 看看谁计算准又快。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 强化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同时, 出示三个分数相乘的计算题, 让孩子自己独立尝试解答。
3. 学以致用, 解决问题。
出示:我国约有660个城市, 其中约有的城市供水不足, 在这些供水不足的城市中, 又约有的城市严重缺水, 全国严重缺水的城市大约有多少个?
4. 回顾课本, 质疑问难。
师:请结合刚才的学习, 认真细读课文。思考:
(2) 怎么理解课本上的这句话:“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
六、本课总结:回顾评价
本课利用尝试教学理论作指导, 根据儿童身心特点及认知规律, 精心组织教材, 紧扣教学重点和难点, 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 展示思维活动过程。让学生弄清应用题的解法步骤和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 同时注意引导学生阅读课本, 与自己的解法对照, 及时强化验证。教学目的明确, 教学要求适当, 学生不仅获得了巩固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同时也培养和发展了思维能力。
分数混合运算(二)教学设计解读 篇3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P80~81例1、“练一练”以及练习十五第1~5题。
教材简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学生在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之前,已经掌握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用运算律进行整数的简便计算,也已经有了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推广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经验。在学习本课内容时,就有可能联系实际问题,自觉地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进一步推广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因此,教材在编排上创设了需要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类推,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通过两种解法的比较,发现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照运算顺序正确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认识到整数的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分数运算,体会简便计算的优越性,增强简算意识。
3.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4.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验数学的严谨性与系统性,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灵活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 激活旧知,引发质疑,准备知识迁移
1. 复习分数四则计算。
口算: ÷ 1÷ ×2 -
× ÷ 0÷ +
(指名口算,重点交流÷、1÷、÷、+的计算方法)
【设计说明:分数四则计算是学习混合运算的知识基础,口算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基本的计算法则,为后续学习做知识和技能上的必要准备。同时,针对有学生在计算时套用法则的现象,引导学生探究和交流不同算法。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算法,让学生体会到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又培养了简算意识,提高计算效率。】
2.引发质疑、猜想。
师:同学们已经学习过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知道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与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不仅运算顺序相同,而且运算律或运算性质也同样适用。猜想一下,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否也和它们相同呢?整数的运算律或运算性质是否也适用于分数运算呢?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让我们通过具体问题来验证。
【设计说明:当教师提出疑问之后,学生会很快根据经验做出有根据的猜想。“引发疑问——合理猜想——实例验证”,不仅是学生数学学习应经历的基本过程,也符合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二、创设情境,引起讨论,自主建构新知
1.创设情境,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多媒体出示例1,学生读题、思考后写出算式,教师将两种不同的算式板书在黑板上,指名说两种算式的意思)
师:根据表示的意思,这两个算式各应按什么顺序计算?(同桌讨论、交流,指名口答)
师:这两个算式都含有加法和乘法两种运算,它们都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现在我们能得出“分数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这个结论吗?
生:能。
师:祝贺你们验证了自己的第一个猜想是正确的。
【设计说明: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结合实际问题,在理解算式意思的基础上,自主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体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必要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引导学生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比较,使学生对运算顺序形成更具概括性的认识。】
2.自主类推,将整数运算律推广到分数运算中。
(1)计算竞赛,体会简便计算的优越性。
师:在验证第二个猜想之前,我们来进行一次计算比赛怎么样?第一和第二两组与第三和第四两组各推一个代表板书两种算式的计算过程,其他同学在作业纸上完成。(强调:要按照刚才说的运算顺序计算)
(2)顺势利导,体会整数运算律适用于分数运算。
师:同学们,这两个算式不同,计算过程也不同,但是结果相等。(教师在两个算式之间板书“=”)看到这个式子[(+)×18=×18+×18],你想到了整数乘法的哪个运算律?
【设计说明:两种解法的结果相同,不但相互印证解答正确,还为理解运算律创造了具体的背景。计算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简便计算的优越性,激发了学习运算律的欲望,增强了简算意识。】
(3)自觉应用,将整数运算律推广到分数运算中。
师:整数乘法分配律适用于分数运算,那其他运算律或性质也适用于分数运算吗?
(多媒体出示:++ -- ×× ÷÷)
师:你想怎样算?(同桌讨论、交流算法,指名口答,出示简算过程,重点强调:第3小题既可以运用乘法交换律,又可以直接交叉约分;第4题既可以运用除法性质,又可以将除法转化成乘法,运用结合律简便计算)
师(小结):根据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我们发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也可以运用整数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设计说明:有了将整数运算律推广到小数运算的经验,无需逐一验证,学生就能自觉应用整数运算律进行分数运算。这一环节既是对整数运算律的推广,也让学生在观察、分析中了解分数简便计算的特点,灵活地选择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3.回顾小结,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师: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不仅运算顺序相同,而且运算律或性质也同样适用。过去在计算时,有的同学总是出错,都有哪些原因?(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
师:同学们,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在计算时,看错一个符号、写错一个数字,都会让你前功尽弃,满盘皆输。因此,计算的过程就是培养认真的态度和细心习惯的过程。在下面的计算练习中,看谁更细心,更会计算!
三、巩固练习,引导探究,感受内在联系
1.运算顺序练习。
多媒体出示: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 +×+
师(指第2小题):能不能先算乘?能不能先算加?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通过实物投影出示学生作业中的典型问题,提醒学生按运算顺序计算,并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设计说明:在计算中,不少学生容易受数据和符号的影响,不按运算律(性质)进行计算,错误地进行简便计算。这一环节,既是运算顺序的练习,又让学生理解简便计算的应用条件。】
2.乘法分配律应用练习。
(1)简单应用,夯实知识基础。
师:在过去的学习中,我发现很多同学在运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时有点困难,想不想来研究研究乘法分配律?
多媒体出示:30×(+) ×+×
师:观察两个算式里的数据和符号,你有什么发现?可以应用什么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学生在作业纸上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找出计算正确和不正确的作业在实物投影上展示,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2)灵活应用,促进技能形成。
多媒体出示:×-×
师:方框里填几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学生回答后追问)为什么填?(学生口答,并说出计算过程)
师(将方框前的乘号改为除号):这时候方框里应该填几呢?(学生回答后追问理由,并强调:除以等于乘)
出示:×+÷9(让学生口答计算过程和结果)
师(将算式改为÷ +÷9): 方框里填几?可以怎样简便计算?
师(小结):在学习过程中,只掌握知识还不够,还要学会灵活运用知识来解决具体问题。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善于观察、思考、分析、比较,总结出知识间的联系,举一反三才能融会贯通,才能让学习更轻松、更有效。
(3)拓展应用,发展数学思考。
多媒体出示:× + × -
师:方框里可以填哪些数?(学生讨论、交流,然后指名口答并说明想法)
【设计说明:所有运算律中学生最难理解,应用中最容易出错的是乘法分配律。根据分数乘除法可以相互转化等特点,利用“变式”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开放性因素,引导学生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的严谨性与系统性。同时,在逐层深入探究中深刻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本质特征,达到举一反三与培养学生思维发散性、批判性的目的。】
3.综合练习,增强简算意识和应用意识。
(1)÷(1-) (-×)÷
-(÷+) 5-(÷+)
(2)练习十五第4、第5题。(要求学生先列出综合算式,结合题目要求理解算式的运算顺序,再独立解答)
【设计说明: 综合练习旨在进一步强化学生按运算顺序计算、运用运算律简便计算的意识,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四、课堂总结,引用名言,关注习惯养成
师:请同学们用1分钟时间静静地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再把自己在本课学习中最大的收获说给同桌听。
师(小结):在很多人看来,计算是简单的,但又总是出错,所以老师想用一句话和大家共勉——“从最简单的做起”(国际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语)。
【设计说明:学习的过程,不仅是学习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更是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及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数学家的话旨在教育学生无论学习还是做事都要从小处做起,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
分数混合运算(二)教学设计解读 篇4
1.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
2.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说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利用分数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说教学难点:
利用分数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说出下列各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98÷8×2438×(96÷3)28×4÷7
2.说出下列各题的数量关系。
苹果的筐数是梨的
衣服的价钱是裤子的
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
一本书,看了
二、设置问题情境,引发探究
1.出示本课的情境图:
2.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1)观察课件,分析图上的数学信息和问题,说一说其中的数量关系。
抽生回答。
(2)尝试用自己的办法分析题意,可画线段图。
(生尝试练习)
(3)生汇报自己画图过程,同学评议。
3.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反馈解答情况
(1)根据问题分析数学信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求航模小组有多少人?)
请同学们找到跟求航模小组人数有密切联系的数学信息,把它读出来。
师:下面我们就来根据问题分析已知的数学信息。
请将求摄影小组人数有密切联系的数学信息读出来。
师:也就是说要求航模小组有多少人,得先求到什么?(要先求到摄影小组的人数)
师:通过读题我们已经知道了气象小组有12人。那么也就是说摄影小组的人数是多少人数的几分之几呢?
引导提问:
师: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这里表示什么?(表示把气象小组人数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1份)
师:在这里是把什么作为分的对象?(气象小组的人数)
师:这里的.单位“1”是谁?(气象小组的人数)
(2)用线段图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生独立画图)
师:可以怎样画线段图来表示这样的数量关系。谁来说说数量关系?那么可以求出摄影小组的人数吗?
师:是把什么作为分的对象。(摄影小组的人数)这里的单位“1”是谁?(摄影小组的人数)
师:你能画线段图来表示这样的数量关系吗?
(3)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的探讨。(下面谁来说说自己怎样列式的。)
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一样。师结合例题,说明分数连乘时,可以同时进行约分。
三、练习巩固:
1.分数混合运算2道,练一练1题
2.基本练习3道,说清楚思路。自主完成,其中一道可要求画图。
3.思维拓展练习2道,其中一道可以是书上的数学故事,另一道练习设计设想。
(1)选条件,解决问题。
(2)自填条件回答问题。
四、课堂小结
1.谈谈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畅所欲言后,并鼓励学生把今天的收获写入数学日记中。
2.看来同学们今天的收获真不少。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做一个有心人,多观察,勤动脑,勤思考,一定会收获到更多的数学知识。最后老师送给你们两句话。
生活中有丰富的数学知识,希望同学们能做一个观察者、思考者。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篇5
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节课的感想。
1、理解教材,把握目标,扎实落实目标
本课时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体会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所以本课时共设计了两个问题。首先,问题一,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重点说清自己的思路,明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然后结合思路说清算式中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因为先求的事天坛公园的 是多少,所以计算时应先算272×1/4,初步体会有乘有加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然后独立完成小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的相同。其次,问题二,重点放在不同思路的比较与联系上,对于8800×7/10+8800×1/4和8800×(7/10+1/4)这两个算式,它们只是不同思路的不同列式方式,并不是乘法分配律的体现,所以我引导学生从算式结果相同上分析,可以用等号连结两个算式,这样再让学生观察等式两边算式特点,才会让学生明白它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发现整数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分数。这样处理,有效地落实了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2、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注重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看、想、算、查这四个字可以说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突出本节重点)的法宝,在教学中,我分两个层次渗透了这种方法:在试一试小练习环节中,重在让学生说清,看的是运算符号想的是运算顺序;而在计算四道题时,强调不仅要看运算符号还要看数字特点和有没有括号,从而得到正确的运算顺序然后再动笔计算。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还要准确判断出是否符合运算律,想有没有简便算法,从而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该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差异
对于每个问题的解决与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独立思考与交流中完善自己的想法,不断地获取知识与方法,同时也关注学生差异。对于计算,要求快的同学可以全部完成,一般完成2-3道,在问题二的处理上,出示线段图就是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理解第二种思路,使不同程度的孩子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
本节课有些环节落实得不到位。对于看想算查方法的渗透,第二个层次落实的不及时不到位;计算题在订正时应该展示不同的做法,进行对比,体验运算律的作用。
2、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关注不够全面,没有真正地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组织生生互动。本节课部分学生的思维活跃,思路清晰,表达准确,但还有部分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这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3、整节课时间的把握不太好,有点前松后紧,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使得最终讨论本节收获时,没有让孩子充分讨论。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2在本节课上,我让孩子们又一次体验了怎样画两种不同类型的线段图,一种是关于整体与部分关系的量的画法,一种是非整体与部分关系的量的画法。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领会单位1的概念。我从单位1的产生起,从三年级开始学习的分数的意义,平均分一个物体讲起,再到四年级分数意义的扩展,平均分一堆物体,也就是一个整体,把这些看作单位1,单位1是伴随着分数应运而生的,而分数的存在也是因为单位1的存在而存在的,让学生认清了这一点,也就让学生体会到我们在解决问题时,找单位1时,应该到含有分率的那一句话中去寻找,让孩子们知道了为什么?孩子们才能牢牢地记住,为什么找单位1的量要到含有分率的那一句话中去寻找,对于很多问题,我们都是因为没能让孩子们知道他的前因后果,才会让孩子们产生一种如坠五里云中的感觉,让他们感受到的是教师的一种硬性规定而不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合情合理的选择,而理解了才能去做,就如同我们理解了别人才能与别人更好的沟通一样的道理,在现代的社会中,我们应该越来越多地体会到,让别人理解自己和理解别人的重要性。在教学为什么是关于整体与部分关系的量时要画一条线段,因为部分都是整体的一部分。
正是基于一种让孩子理解,让孩子明白,更让孩子们主动地思维和思考的理念,我们的学习才会成为孩子们的一种实际的需要,而不是一种教师和家长所需要的东西,当我们感受到,他们需要我们的教育时,就是我们教育成功的一半,一切的主体是孩子们,我们要永远记得,我们只是一个服务者,激发起孩子们的内心,唤起孩子们的内在的动力,是我们真正的目标与主题。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31、理解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从而更好完成教学目标。
教材只是给学生提供了学生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如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呢?首先要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数学活动和基本线索,理解是前提、是基础。其次要把握前后知识间的联系,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另外,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也是设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有些很好的教学设计不能直接照搬就是因为学生的差异。在这节课上我首先通读了本单元内容,把握本节课的重点是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分数连乘的简便计算方法,如何让学生掌握好运算顺序,经反复思考,确定先复习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然后在教授分数混合运算时好与之相比较,从而发现分数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是一样的。而分数连乘的简算同时也是本节课的难点,在学生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时,都没有汇报到笑笑的那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此时采用的是让学生自己看,看懂了的在学习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再全班汇报,通过这样的层层递进,让学生切实理解并掌握好了笑笑的方法。
2、算法多样化与优化
新课程特别提倡算法多样化,但算法多样化不应千篇一律,方法越多越好。算法多样化,是指面对全体学生,允许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方法,算法多样化实为算法的个性化。
记得在周六的读书沙龙上我校部分教师对算法多样化进行了讨论,一致认为算法多样化是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和差异,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和能掌握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但算法多样化时必须进行优化。在教授分数的连乘时,由于学生受到分步计算的提示,自然的会按从左往右依次计算,这时候老师适时提出还有其它的计算方法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提出不同的方法(这些方法都是学生独立思考,思维闪光之处),但没有提到用一起先约分这种最简单有效的方法,这也是本节课的重难点。记得在听过一节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课,25+4和25-4,学生有提出用个位加减,再与十位加的方法,有凑10的方法,借助学具摆等等。但就是没有出现竖式计算(这很正常)。反复问还是没有学生能说出来。教师非常着急,教师只好说我们下课再研究吧。试问需不需要让学生掌握竖式计算,我认为是有必要的。教师的作用是什么?应该怎么办?教师作为民主平等中的首席,作为教学活动的一员。教师可以这样说:看我还有一种方法教师要正确处理多样化与优化之间的辨证关系,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正确处理教师教的主导与学生学的主体。而本节课分数的连乘时学生没有想到一起先约分这种最简单的方法,这时只有靠老师,因此我说书上笑笑有一种方法,大家能看懂吗?学生通过翻书看、小组内说、全班汇报,切实掌握好这种方法,然后再与其它方法比较,讨论哪种方法最简单。这时候大部分学生都选用了笑笑的方法来做分数连乘的题,也为分数乘除、连除的简便计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3、创设情境要与生活相联系,更要为本节课内容服务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这是新课标倡导的教学理念。首先,要关注的是如何创设好教学情境。一个好的教学情境,本身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它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引发问题意识,有利于启迪数学思维。数学情境的设置要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要与数学知识密切联系,要把学生熟悉的、贴近他们生活的、他们感兴趣的、喜闻乐见的学习素材显现出来;本节课书上提供的情境,如果直接呈现,学生会感到突兀,学生参与的热情也不高,但被老师稍加改变,把情境植入我们的生活实际中(相当于讲了一个老师来校时遇到同学们去参加科技活动时发生的故事),使问题蕴于故事中,既使学生感觉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同时也让书上的情境鲜活起来。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4分数混合运算问题结合了分数的加减乘法的运算法则,以及对于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实际问题的解决,可以这样说,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其实包含的内容却是庞杂的,因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我们会感受到孩子们学起来很吃力...分数混合运算问题结合了分数的加减乘法的运算法则,以及对于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实际问题的解决,可以这样说,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其实包含的内容却是庞杂的,因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我们会感受到孩子们学起来很吃力,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准确地把握这部分的内容,我没有一步到位,而是把这一节课的内容分散成了几节课。
在这节课上,我让孩子们清楚地看到分析这种问题需要线段图的帮助,同时,也让孩子们感受到分数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在书写格式上,尤其要注意让孩子养成一种作业干净整齐的习惯,让孩子们体验到有些计算的步骤无需写在本上,而只需要在验算纸上进行即可。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5几何直观是20xx版课标在“课程内容”中新增的一个核心概念。几何直观是“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新课标指出,几何直观不仅在“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应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几何直观的能力。在今天的《分数混合运算(二)》的学习中,我就通过画图策略的指导,培养学生几何直观的能力。我利用教材的情景图出示题目:第十届动物车展中,第一天的成交量是65辆,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1/5,第二天的成交量是多少? 在学生明白了题意后,我先让学生自由画图,再展开交流。我问学生:“先画什么呢?”因为有了真实的作图体验,学生大多能认识到“先画出表示第一天成交量的线段,它是单位1”。
我很听话地示范画出第一条线段,接着追问:“接下来怎么画?”当学生回答“再画表示第二天成交量的线段”后,我故作不解,停笔不画,留给学生思维的时间,这时,许多学生说:“应先画与第一条线段同样长的线段,再画多出的部分。”我继续问:“多出的部分怎么画?很长一段吗?还是很短一段?”学生异口同声:“多出的部分是第一段的1/5。”这样步步为营、层层递进的教学,学生不仅解决了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还掌握了解决该类问题画线段图的基本方法。这是我本节课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的有效教学策略,学生学得既扎实又轻松。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61、理解教材,把握目标,扎实落实目标。
本课时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体会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所以本课时共设计了两个问题。首先,问题一,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重点说清自己的思路,明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然后结合思路说清算式中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因为先求的事天坛公园的1/4是多少,所以计算时应先算271*1/4,初步体会有乘有加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然后独立完成小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的相同。其次,问题二,重点放在不同思路的比较与联系上,对于30*7/10+30*2/15和30*(7/10+2/15)这两个算式,它们只是不同思路的不同列式方式,并不是乘法分配律的体现,所以我引导学生从算式结果相同上分析,可以用等号连结两个算式,这样再让学生观察等式两边算式特点,才会让学生明白它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发现整数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分数,这样处理,有效地落实了目标,突破了难点。
2、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注重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渗透。
看想算查这四个字可以说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法宝,在教学中,我分两个层次渗透了这种方法:在试一试小练习环节中,重在让学生说清,看的是运算符号想的是运算顺序;而在计算四道题时,强调不仅要看运算符号还要看数字特点,不仅想运算顺序还要想有没有简便算法,从而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该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差异。
对于每个问题的解决与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独立思考与交流中完善自己的想法,不断地获取知识与方法,同时也关注学生差异。对于计算,要求快的同学可以全部完成,一般完成2-3道,在问题二的处理上,出示线段图就是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理解第二种思路,使不同程度的孩子得到不同的发展。
不足之处:
1、由于教学经验缺乏,再加上比较紧张,本节课有些环节落实得不到位。对于看想算查方法的渗透,第二个层次落实的不及时不到位;计算题在订正时应该展示不同的做法,进行对比,体验运算律的作用;教师的语言不够准确,学生发现乘法分配律时总结应该说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而非运用。
2、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关注不够全面,没有真正地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学生生生互动。本节课部分学生的思维活跃,思路清晰,表达准确,但还有部分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这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由于本人教学时间短,教学经验少,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教学过程的设计上还存在许多不足,希望各位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多提宝贵意见,以促使我加深对这节课的认识与理解,促进我的成长。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7本节课是在学生熟练掌握了分数加减乘除的运算,并能够熟练进行分数与小数之间的互化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回顾本节课,主要有以下几点收获。
一、体现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关于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对学生来说不是难点,而如何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正确计算是学生在计算中的一个难点,所以在教学新知之前有必要让学生复习相关的知识:分数和小数间的互化、分数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
二、找准新课中的难点开展教学活动
本节课除了在整合之前所学的零碎知识之外,新知识有“中括号”的认识和应用及设计分数小数混合的运算,在计算中学生在遇到两步以上的计算,尤其是参杂上分数和小数时,学生计算起来就比较困难,需要在平常教学中加强训练。
三、本节课的教学中的得与失
本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是学生能够将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类推到所学的新知教学中,并能够熟练进行脱式计算。
不足之处:
1、学情把握不准,导致在练习时比较耽误时间,需要分清楚各个层次学生的.层次,在不放弃差生的情况下,能够给予优等生更多的指导和东西,调动这些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2、教学中课堂节奏有待优化,课堂节奏有点拖沓,需要老师精心备课,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3、在备课中就教材讲教材,应该是充分利用好教材开展教学,以学生为主,根据学生的需求,组织教学活动。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8本学期,学生在学完分数乘除法后就已经将分数四则运算全部学习完了。另外学生已经具备了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所以我在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这一课时,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索教学法,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引导学生自己探索知识,并重视对学生在计算习惯方面的培养。
成功之处:
1、借助具体情境,(出示例1)让学生感受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并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新知的学习过程中来。首先我请两名不同做法的学生上黑板板演。第一种做法:2/518+3/518 第二种做法:(2/5+3/5)18 当进行全班交流时,我首先请第一种做法的学生说说计算的方法和注意点。当学生提到要注意计算的运算顺序时,我适时引导学生回忆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让学生体验和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相同的。接着,再请第二种做法的学生说说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解答,当学生说到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时,我又及时引导学生观察两种方法的联系。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很快就发现了两者的紧密联系:第二种方法只是第一种方法的简便算法。我再让学生明确这是什么运算定律?学生在理解乘法分配律这个运算定律后,我又让学生回忆其它的运算定律,并让学生说说每一个运算定律的意思。整个新授环节,我不是通过单纯地说教,让学生接受这些新知,而是让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发现新知。我觉得这样的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学生深刻理解新知。
2、关注学生的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发现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掌握运算顺序,并形成合理利用运算定律进行运算的意识。精心设计练习。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练习主要在课内进行,练习要有层次,有针对性,讲究方式,使全班学生都得到较多的练习机会等。在课堂练习中,除基本训练打基础外,还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专项练习:1.基本训练。2.变式练习。
3.游戏练习。为学生设计多层次的尝试思维情景,让学生看有所思,练有所想。
在实际解题中,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对于一个六年级的学生来讲,他们都会做,但真正准确率很高的学生却不是很多。
通过教学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
一、让学生牢记算理和法则算理和法则是计算的依据。正确的运算必须建筑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的头脑中算理清楚,法则记得牢固,做四则计算题时,才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老师要讲清楚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运算顺序是指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演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加、减,也有乘、除,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三、学生要牢记运算定律的意义小学教材中主要讲了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减法的一个性质: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从这个数里依次减去两个加数。以及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这几个定律对于分数的运算同时适用,用途是很广泛的。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9练习十五的题目主要有三类:一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如第2、7题;二是可以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如第3题;三是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如第4、5题以及第8~11题;此外,第6题,主要结合刚刚学习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解方程的练习。
这节课主要完成6~11题,第6题可以先让学生回忆等式的性质,再分别解出每一个方程,使学生加深对方程解法的理解。第7题要注意学生的计算正确率,了解学生在计算中容易出现的一些典型错误,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第8题先回忆梯形面积公式,在进行计算。
在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真正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体会在哪些情况下适合用简便方法计算。由于补充了一些练习题,就没有让学生来研究有一下教材上第82页的第9-11题。结果,在课堂作业中发现问题还挺大的,主要问题是有些学生没有认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解决实际时有些学生是“跟着感觉走”,乱做一气。真担心,后面要学习《稍复杂的实际问题》了,这些学生又该怎么办?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10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基础是: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加、减、乘、除计算、以及整数小数四则运算中运算律的使用。由于有了大量的知识基础,教材安排了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类推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发现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程老师深入钻研教材,贴近学生用真实、扎实、丰实、厚实的教学感染学生,使这样的计算课堂告别枯燥,焕发生命的活力。
课的开始程老师出示一组口算题,让学生在复习基本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回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接着反思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的关系,为接下来的迁移类推打下伏笔。旧知的基础上巧妙过渡到新知探索环节,促使学生愿闻其详,激发求知欲望。
在教学中,程老师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而不是机械地告知学生。所以这部分的教学,程老师首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促使学生心理上产生疑惑而发生认识上的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内部动机,有利于在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上展开教育。程老师注意在关键处提出一些问题,且内容恰当,难易适度,并富于思考性,易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出示尝试题后,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由于学生对这些知识并不陌生,很快会根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而计算,使学生在交流中吸取其他同学的好方法。这一系列问题,对于学生的思维,有明确的导向作用。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2.《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教学反思
3.《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范文
4.《分数混合运算(二)》教学反思3篇
5.《分数混合运算(三)》的教学反思
6.《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反思
7.《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8.分数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案例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篇6
教学内容:教材34页例4.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⑴掌握分数加除、减除混合运算。
⑵ 正确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提高计算能力。
⑶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解决问题和计算的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对数学产生情切感,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的计算分数混合运算。突破方法: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方法。难点: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培养迁移类推的能力,提高计算能力。突破方法:运用知识迁移类推的学习方法,提高计算技能。教法与学法:
教法:运用知识迁移,使问题得到解决。
学法:演练结合,及时反馈问题。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 复习准备 ⑴出示计算题
(9+11)×6 75+20÷5 100-10×4 80÷(60-40)上面每题含有那些运算?应该先算哪一步? 指名板演,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⑵ 回答整数加除、减除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二 探究新知
(一)⑴出示例4 ① 让学生读题,获取信息。② 同桌交流,汇报有价值的信息。
③ 质疑问题,对有价值的问题分层整理,然后展示。④ 自主探究,可以怎样列式,你发现了什么? ⑤ 分组交流,这道算式应该怎样计算。⑥ 学生试算,指名板演。⑦ 集体订正。
⑵完成教材34页“做一做”第一题的第6小题。自己解决同时组内交流。
⑶小结分数加除、减除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三.探究新知
(二)⑴出示①÷9÷787 12① 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② 分数连除怎样计算? ③ 学生试算,师巡视。④ 选择有代表性的算法板演。
7777÷9÷ ÷9÷ 881212771127=× =×÷ 728971277112= =×× 88971= 6⑤ 讲评。
⑥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分数连除的计算方法。⑵ 出示 ×÷
① 学生试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②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⑶出示 ÷(15×)① 讨论算法,独立完成。② 指名口述计算过程,教师板书。1334231216③ 学生对照检查。
④ 师生共同归纳分数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四。应用反馈
⑴下面几题计算对不对?不对的改正。
①45+5÷=50÷=250 ②65-15÷=50×=66
31320115×=
484***55⑤10÷×=10×12× ⑥÷3÷=××=
41234481215412***323③(15+27)÷=42×=36 ④÷20÷=×⑵完成教材第34页“做一做”第一题的1-5小题,第2题。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谈一谈。六 布置 作业 板书设计 分数混合运算
(与整数混合运算相同)
7121414 ÷÷ 例4;8÷-4
分数混合运算一教学设计 篇7
(一)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数学思维过程是人脑对外部的数学信息的接受、分析、选择、加工和整合的过程,是一个外部感知到内化的交点作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反映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数学思维是主体将外部材料转化为内部材料的过程,另一方面,内部材料在经常得到恰当的使用过程中,逐渐使主体的认识结构得到完善和发展。《新课标》在第二学段对“数的运算”提出了:“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而运算概念的建立,需要时间充分和情景丰富的过程。在学生获得丰富经验后,抽象的运算式才对他们有意义。因此,我始终坚持从意义引出计算,构建意义。本课力求通过电教手段创设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找出数学信息,教师利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分析数学问题的方法,并且能解答,从而总结出解题思路、解题关键和解题方法,归纳出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教材简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是在五年级上册学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本册第一单元学了分数乘法与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的内容后的一节新内容。是后面学习分数乘法的运算律以及解答有关分数混合运算问题作奠基作用。教材在安排分数混合运算时,先通过创设情境,发现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然后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出分数混合运算。两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所以理解应用题,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解答应用题和混合运算方法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 难点。在学生列出算式时先分步计算借助的是学生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再列综合算式,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体会到分数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是一样。这样不仅可以改变以往从计算中讲授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还有利于学生掌握接受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因此,体会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也是这节课的重点。
【学情分析】
该班学生学生思维敏捷、较为活跃,但思考问题有时欠缺深入全面,语言组织能力比较差,表达不够清楚明白。加上学困生对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意义掌握地不太好,学生凭感觉知道用乘法列式计算,却不知道为什么用乘法,这样对学习分数混合运算〈一〉应用题分析就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教学坡度降底,引导学生分析应用题,根据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来画出线段图。(这一册才出现画线段图的内容)来达到破教学难点的这一目的,在学生理解应用题的基础上来,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是一样的。
【教学目标】
1、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是一样的,能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除法的数量关系,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经历分析数量关系,画示意图、说等量关系等数学活动过程,学会建立解决问题模式。
4、借助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会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难点】
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教学难点】
掌握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
课件一份
直尺 不同颜色粉笔 【教
法】
根据教材呈现的内容,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充分利用情境图,鼓励学生分析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了解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进而让学生自主列出算式进行计算,再对问题的解决组织讨论加以解释和交流算法之间的联系,明白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要利用电教手段增加课堂容量,突破教学重难点。
【学
法】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顺序的观察题、认真审题分析、正确计算、概括总结、检查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引入新知
1、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课件出示)6×5÷3 15×(35÷7)这两道题帮我们回忆了什么知识?
引入:刚才我们复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知识。这节课将继续学习有关分数混合运算的知识。(板书:分数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通过对整数四则混合运——说运算顺序,再计算的复习,引起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知识的积极回忆,使学生自然“迁移”过渡到本节课来,打牢学习的基础,以便顺利地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教学中切实地复习那些在学生知识结构中对学习新知识能提供帮助的旧知识,由旧引新,可以促进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促进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中。】(二)
自主探索
获取新知
1、呈现情境图,提出问题。【出示数学书上第56页图】
师:这是笑笑班上本期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的情况,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看图回答
2、生同桌讨论解决问题。教师要求学生:
(1)独立思考,找单位“1”,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2)列出解决问题的算式。
(3)与同桌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和列式以及结果。
3、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反馈解答情况
(1)根据问题分析数学信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求航模小组有多少人?)
A
请同学们找到跟求航模小组人数有密切联系的数学信息,把它读出来。
师:下面我们就来根据问题分析已知的数学信息。B
请将求摄影小组人数有密切联系的数学信息读出来。
师:也就是说要求航模小组有多少人,得先求到什么?(要先求到摄影小组的人数)
师:通过读题我们已经知道了气象小组有12人。那么也就是说摄影小组的人数是多少人数的几分之几呢?
(2)引导提问:
师: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1/3,这里表示什么?(表示把气象小组人数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1份)师:在这里是把什么做为分的对象?(气象小组的人数)
师:这里的单位“1”是谁?
(气象小组的人数)(3)用线段图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
师:可以怎样画线段图来表示这样的数量关系。谁来说说数量关系?那么可以求出摄影小组的人数吗?(生独立画图)回答,师板书数量关系。课件演示线段图
师:航模小组是摄影小组的3/4,是把什么做为分的对象。(摄影小组的人数)这里的单位“1”是谁?(摄影小组的人数)
师:你能继续画线段图来表示这样的数量关系吗?(生独立画图)师板书数量关系,课件演示线段图
(4)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的探讨。(下面谁来说说自己怎样列式的,可以列出综合算式吗?尝试计算。)
4、小 结:
师:观察综合算式,你发现它跟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混合运算有什么不同?
师:针对综合算式,结合每一步的意义来说一说是怎么计算的?(通过计算我们发现计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而以此类推。)
师:同学们认为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有什么联系呢。(分数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一样:先乘除后加减,在同级运算中,从左到右依次计算,有小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当然如果有简便算法的除外。)学生看书,齐读结论
5、书写格式:接着结合例题,说明分数连乘时可同时进行约分。注意书写格式。课件辅助展示
6、补充例题,为青海玉树灾区捐款的例题
小亮捐18元,小华捐的是小亮的5/6,小新捐的是小华的2/3,小新捐了多少钱?
生独立解决,要求画线段图,列出综合算式并解答,然后同桌交流,师巡视辅导。
学生口答解题思路过程,师借助课件演示说明。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鼓励学生分析题中的数字信息和数量关系,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了解要解决的这个问题需要什么条件,从而进行计算,明确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体现了教学以教材为主,灵活的使用教材,又忠实于教材。课件演示旨在突破教学重难点。】
(三)、应用知识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课件出示:生独立完成,师巡视个别指导,集体反馈及时纠正)
1、完成书56页试一试及57页练一练
请4名学生上台板演后集体订正。(强调:运算顺序特别是有括号的)
2、完成书补充练习练一练2及师自编题。(写出数量关系或画图后再解答)集体订正。
3、课件出示57页数学故事图片
(让学生讲一讲这一个数学故事,小组讨论每人一杯够吗?)
【设计意图:通过教学,把学生所学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从中让学生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教学中强调解题顺序与运算顺序的吻合,这样更能突出混 合运算顺序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在解决混合运算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知识回顾
总结延伸: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师生小结本次教学活动的重点内容.)【设计意图:回忆巩固,完善学生的认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板书设计:
分数混合运算
(一)航模小组有多少人?
气象小组的人数× 3/4 =
摄影小组的人数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篇8
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综合解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准确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难点:
正确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笔算下面各题。
24÷4 16×5-37 46 50×[(900-90)÷9]
2、计算下面各题。
二、教学实施
1、例3。
(1)老师整理情境中的信息。
(2)学生明确题意。
(3)学生分析题目并解答
(4)老师提问:可以列综合算式吗?小组讨论并汇报,如何列综合算式。
(5)分析运算顺序。
师问:这两道算式里分别含有几级运算?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33页“做一做”。
3、变式练习。
分数、小数混合运算:
三、课堂作业设计
1、填空。
(1)20米是()米的五分之二,20米的五分之二是()米,20米的五分之二是56米的。
(2)()吨的四分之三比8吨还多1吨。
2、计算。
(1)完成教材第32页“做一做”的第1、2、3题。
(2)完成教材第34页;练习七的第1—8题。
四、课堂作业设计
1、在里填上运算符号,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2、口算。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理解并掌握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理解并掌握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情景图,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中国地大物博,中国的许多名胜古迹被列入世界遗产,其中北京的天坛和故宫就是世界遗产中的文化遗产。今天老师带来了两张天坛和故宫的图画,同学们欣赏一下他们的雄伟吧!欣赏完图片,老师还带来了一些关于他们的信息
北京天坛的占地面积约是272公顷,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比天坛公园的四分之一多4公顷
生:阅读信息
师:你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知道天坛公园的面积为272公顷,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比天坛公园的四分之一多4公顷
生:根据故宫的信息可以知道是把天坛公园的面积看成单位“1”
师:信息有了,还缺少问题,你能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吗?
生: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
老师和同学共同画线段图进行解析
师:同学们拿出笔,列出算式并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的理由
二、自主探究,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1.解决问题,感知运算顺序。
老师巡视
生1:先算天坛公园占地面积。
272× =68(公顷)
再算故宫的占地面积。
68+4=72(公顷)
答: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72公顷。
师:我列的综合算式
272× +4
谁和老师的一样举手示意(好多孩子都举起了手)
师:同学们看这道算式,里面含有分数并含有乘、减运算,我们称这样的算式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出示课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师:272× +4这道题先算什么呢?
生:先算乘再算加
师:对,从我们刚才的分式中就可以看出,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原来学习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生:(1)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乘除),再算第一级运算(加减)。
(3)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师:猜想:分数、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有什么联系?
生: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师:谁能说一下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生:(1)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乘除),再算第一级运算(加减)。
(3)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
2.运用知识,练习巩固,掌握分数混合运算顺序。
师:知道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拿出你的练习本试一试吧?
1、1+ × 2、× +
同学们都能按顺序做题但对于第1题的答案会出现1的情况,对于这样的现象提出点评和正确写法。
师: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的眼力,看看下面的题错在哪里?
幻灯片上出现两道题
2+ ÷2+ [1-(+)]÷
=1÷1 =(+)÷
=1 = ÷
=
同学们能找出它们错在哪里。
(同学说,老师修改)
师:我们会做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那么再复杂一点的会做吗?(会)做题时我们不但要知道他们的运算顺序,还要做到认真计算。看下面的题,找四名同学做,下面的同学一组做一道。
三、合作探索,发现分数运算定律。
1.出示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
师:做完了上面的题你们有点累,休息一下,欣赏一下我国被列入世界遗产的部分名胜古迹吧!
师:欣赏过后,你为我们的祖国自豪吗?
师:老师带来了有关它们的信息,我们来看一下。
截止2004年底,我国拥有世界遗产30处,其中文化遗产占,自然遗产占,其它遗产占。
师: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有多少处?
请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交流。
生1:先算我国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各有多少处,再算他们的和。
30× +30×
=21+4
=25(处)
答: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有25处。
生2:我是先算我国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占我国世界遗产总分数的几分之几,再算一共有多少处。
30×(+)
=30×
=25(处)
答: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有25处。
2.观察比较,发现运算定律。
师:请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0×(+)30× +30×
我们发现这两道算式是相等的关系
30×(+)=30× +30×
这就说明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应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分数的运算简便。
师:我们试一试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的题
师:通过上面的例题,老师总结了一下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小秘诀
知识巧记
分数四则混合算,运算顺序记心间;
乘加乘减无括号,加减在后乘在先;
有了括号序改变,加减在后乘在先;
混合式题算准确,明确顺序是关键。
四、课堂总结,回顾反思。
师:同学们坐好。今天,我们通过照片欣赏了咱们祖国的世界遗产,从中你收获了哪些知识?为了咱们祖国有更加辉煌的明天,你想做些什么?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能正确描述数量关系,画线段图,并根据数量关系和线段图列出算式并正确解答乘加、乘减分数应用题,在不断探索中领悟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律。
2、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说一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3、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明确整数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对分数同样适用。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导入
谈话:上午,我们度过了另人难忘的感动时刻,现在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来感受祖国的怀抱,追随我国的世界遗产探究分数的奥秘。同学们,我国的世界遗产你去过那里?(生说)今天,请跟老师一起走进天坛。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能在看完之后最先给出答案。(课件出示视频,问题:天坛比紫禁城多多少万平方米?)
(1)独立解答
生汇报:273-273÷3
=273-91
=182(万平方米)
答:天坛比紫禁城多182万平方米。
(2)小组合作
师: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同桌之间说一说整数的运算顺序。
生说师巡视。
(3)生单独汇报
师:谁把知道的说给大家听?(生汇报)
二、自主探究 获取新知
(一)分数混和运算的顺序
谈话:老师这里还有些关于天坛的资料,我们来了解一下。
1、课件出示教科书103页天坛、故宫的情境:
齐读,你知道了什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
(2)北京天坛的占地面积比故宫多多少公顷?
师:同学们,我们把第二个问题先放在问题口袋里,我们先来解决“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
2、师:想一想,要解决的这个问题与哪些信息有关?
3、师:怎样理解“比天坛公园的1/4多4公顷”。(独立解答)
4、师:谁愿意到前面来汇报一下?
让学生到前面展示不同的方法,并分别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
(1)272×1/4=68(公顷)68+4=72(公顷)
先算天坛公园占地面积的1/4是多少,再算故宫的占地面积。
(2)272×1/4+4
=68+4
=72(公顷)
学生交流解题步骤。
点题:同学们,你们看在272×1/4+4这个算式中有几种运算?(乘法、加法)
像这样,在一道含有分数的算式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称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5)小组探究
在这个算式中,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猜想:这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吗?课件出示含有除法、减法、带小括号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小组合作探究得出结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
(二)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1、情景引导问题
师:刚才同学们解了天坛、故宫,其实我国的世界遗产还有很多,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课件出示:遗产视频。)
结束后出示教科书103页世界遗产信息图。
学生独立解决。
提示:在这里把谁看作单位“1”? 把我国拥有的世界遗产数量30处看做单位“1”; 7/10、2/15怎样都表示在单位“1”的线段图中。
全班交流,展示做题方法。
(1)30×7/10+30×2/15(2)30×(7/10+2/15)
=21+4 =30×25/30
=25(处)=25(处)
方法(1):先算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各有多少处,再算一共有多少处。
方法(2):先算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占我国的世界遗产总数的几分之几,再算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有多少处。
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同学们,观察一下30×7/10+30×2/15和30×(7/10+2/15)这两个算式,用到了我们学过的什么运算律?(乘法分配律)这说明什么?
整数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你会解决这类问题了吗?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敢不敢接受挑战?
课件出示练习题。
试试能不能独立完成。
完成的同学,谁来说一说你的解题思路。
四、回归实践,拓展运用。
课件再次出示本课信息窗情境图。
谈话:现在你能自己解决“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比自然遗产多多少处?”吗?
最后让我们走进民族文化遗产——青藏高原,检验一下这节课你的学习情况。
课件:课本76页第9题。学生读题,指生列式。
五、谈收获
这节课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吗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了解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计算中同样适用,并能运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
2.使学生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运算能力,能灵活运用运算律和运算性质,选择简便合理的运算方法;培养观察、比较和概括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科学性,养成认真计算、自觉检验、有错即改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运用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口算练习。
直接写出得数。集体交流,选择几题让学生说说算法。
2.出示例1
引导:同学们,这两个物品你认识吗?(中国结)你从主题图中知道了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能列出综合算式吗?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让说说是怎么列式的,并且是怎样想的。
板书算式:2/5×18+3/5×18(2/5+3/5)×18
3.揭示:这两个含有分数的算式既有乘法又有加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1.尝试计算,认识运算顺序
引导:这两道算式各是先求的什么?你能计算出得数吗?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两人板演
交流:2/5×18+3/5×18,你先算的什么运算?乘法算出的结果表示什么?
说明:先算小中国结和大中国结各用彩绳多少米,也就是先算这个算式中的乘法,这两步乘法可以同时计算脱式。
提问:(2/5+3/5)×18先算什么呢?先算的是哪个数量?
说明:先算两种中国结各做一个要用彩绳多少米,也就是先算括号里的2.小结运算顺序。
提问:通过这两题的计算,你认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可以怎么算呢?
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以前学过的整数运算顺序相同这里有乘法和加法,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
3.明确运算律。
提问:比较解决例1的两种不同解法,这两种解法之间有什么联系?
如果让你选择算法,你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
通过讨论让学生发现:整数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分数的运算。根据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提问:这两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同桌相互说一说。
提问:在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你认为要注意些什么?
指出: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要先弄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例如第一小题,分数乘除法连在一起,可以把除法转化为乘法,一次约分,同时计算再如第二小题,分数连加时可以同时通分
2.做“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集体交流,说说哪里用了简便算法,分别是怎样想的。小结:简便运算主要应观察算式的特点,看能不能运用运算律或运算性质使计算简便。有些题目不能直接进行简便计算,要先算一步或几步才能应用运算律或规律简便计算,因此在计算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观察算式的特点,思考能不能用简便计算。
3.做练习十二第3题。
让学生独立练习,指名四人板演。
交流:每道题是哪里用了简便计算,依据是什么?
四、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你有哪些收获?你觉得在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五、布置作业。
【分数混合运算(二)教学设计解读】推荐阅读: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09-04
分数混合运算的教学方案07-20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北师大版06-18
分数混合运算练习题11-26
分数混合运算连乘练习10-20
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教学设计10-24
小学二年级数学混合运算练习题06-19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07-18
数学混合运算教学反思12-11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