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混合运算(二)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2025-01-03

分数的混合运算(二)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精选10篇)

分数的混合运算(二)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篇1

教学目标:

1、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2、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熟练应用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计算。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5÷      - +    (6+ )÷

÷ -      + ×8     4×( + )

1、说说每题第一步是         ,第二步是         。

2、分数的混合运算与整数的混合运算怎样?计算方法是什么?(①、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②加减乘除混合;③加减乘除混合且有括号;

二、问题情境

1、计算32×7+32×3

展示学生算法:32×7+32×3                  32×7+32×3

=224+32×3                  =32×(7+3)

=224+96                     =32×10

=320                         =320

2、观察思考;A、哪种方法更简便?用到了什么运算律?我们学过的运算律还有哪些?  学生说教师板书:加法交换律 a+b+c=a+c+b

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交换律 a×b×c=a×c×b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b+a×c

B、在用到分数的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中能不能用这样的运算律使计算更简便呢?

三、建立模型

1、呈现数学书上第58页情境图,提出问题。

怎样理解:“第二天比第一天成交量增加了 ”?(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                   65辆

①画图:  第一天

第二天

?辆

②等量关系式: 第二天 = 第一天 + 第一天的

第二天 = 第一天 + 第一天花 ×

③列式计算:       65 + 65 ×

= 65 + 13

= 78(辆)

思考: 65+65×  = 65×1+65× 与我们刚复习的哪种运算律比较相似呢?

(a×(b+c)=a×b+a×c)

试一试:            65 + 65 ×

=65×1+65×

=65×(1+ )

=65×

=78(辆)

总结:1、整数乘法运算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在分数乘法中,运用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可以使计算比较简便。

2、“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是多少?”时,列式为:一个数+(-)一个数×几分之几

三、解释应用

1、 ×17+ ×17                      × ×

18×(3- )                      64× - ×55

2、完成书59页的试一试第2题及练一练的第4、5题。(画图、写出等量关系式再解答)

四、全课小结

1、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

(A、利用加法,乘法的运算律对分数的混合运算进行简便计算。B、运用分数的加、减、乘、除法来解决生活中“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2、在利用运算律进行简算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在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时候要注意点什么?

分数的混合运算(二)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篇2

教学内容:

国标本苏教版P83页的例2,“练一练”和练习十五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的混合运算。

2、使学生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分数加减的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学生学会分析把总数看作单位“1”,求剩余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之类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学会用分数减法或加减混合运算解决这类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        出示下图:

1、估计一下各部分各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2、想一想: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二、进行新课

(一)出示例题:

红山小学校园里有一个花园,其中月季花的面积占1/4,杜鹃花的面积占1/3,其余是草坪。草坪的面积占几分之几?

(二)让学生独立解答

(三)选择典型的解法让学生板演

1-1/4-1/3       1-(1/4+1/3)

(四)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五)让学生独立计算

(六)问:通过解答这一道题目你有什么体会?

(七)小结: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同样适用于分数的计算

三、运用知识,加深理解

(一)计算下面各题

5/9+2/3-2/5          1-(1/2+1/6)

1、生独立计算

2、指名板演,集体评议(注意让学生感悟不同的算法)

(二)解答下面各题

1、有一块2米长的布,第一次用去2/5米,第二次用去1/3米,还剩多少米?

2、有一块2米长的布,第一次用去它的2/5,第二次用去它的1/3,还剩几分之几没用?

四、本课小结

分数的混合运算(二)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篇3

学习

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借助图形语言,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

重点 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理解计算方法

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向学生介绍很有关的背景知识,来理解题目。

2、出示图

依次取出长方形纸条的1/2,1/2的1/2,再取1/2,并用乘法算式来表示这个过程。

1/2×1/2=1/4

1/4×1/2=1/8

3、折一折

引导学生折一折

2)反馈3/4×1/4=3/16

(3)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二、做一做

按照上面的方法折一折,想一想,并算出结果

1/3×1/5=2/15

1/4×2/33/5×2/9能约分的可以约分

三、巩固练习

1、折一折,涂一涂

1/3×1/42/5×1/3

2、计算

3、解决问题

练一练,第3、4题 学生活动

学生仔细听,然后理解题目的意思

拿出纸条动手操作

说一说怎样用算式解决问题。

1、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竖着对折2次,然后再横着对折2次,涂也3/4和1/4。

2、思考:3/4×1/4=?

3、学生尝试总结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1、学生独立思考

2、完成,然后交流结果

学生可以折一折,涂一涂,再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3/4×8/91/2×9/7

3/8×6/75/24×6/5

2/9×6/7

板书设计分数乘法(三)

1/2×1/2=1/4计算分数乘法时,“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3/4×1/4=3/16

教学反思

借助图形语言,动手操作,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课题 分类乘法(三) 教时 (5)

学习

目标 1. 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2. 体会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能进行解答简单的分数乘法的应用题。

学习

重点 知道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方法,并会应用。

会用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一、分数乘法练习

1.算一算:

4/5×1/2=1/3×5/6=

5/8×2/7=2/3×4/7=

3/7×2/3=4/5×1/9=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每小时织布8/9千米,2/3小时织布多少千米?

二、课后练习

1.练一练第5题

完成后,对本班同学的近视情况进行调查后,自己提出分数乘法的问题进行解答。

2.练一练第6题。

本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大家一起订正。

3.练一练第7题。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把数学学习由课堂引申到课外。

三、数学故事

指导学生看图

四、布置作业

伴你成长 学生活动

完成后,说说分数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指名读题,说说求什么?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8/9×2/3=

运用分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为题。

注意应用题的解题格式和要求。

看图分析图.

学生将故事讲给大家听,并能提出有关的问题。再说说为什么?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三)

1.算一算:

4/5×1/2=1/3×5/6=5/8×2/7=

2/3×4/7=8/9×2/3=3/7×2/3=4/5×1/9=

教学反思

分数的混合运算(二)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篇4

六年 级        数学学科                          教 师:高春枝

学习

内容 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

学习

标 1、通过创设自主探究,尝试迁移、合作交流的探究情境,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在观察、迁移、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3、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培养他们勇于实践的思维品质。

重难

点及

突破

措施 教学重点: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合理地进行计算。

课前

准备

导学案设计 个性化设计

案 1、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么样?(先算二级运算,后算一级运算)

2、哪些运算属于二级运算,哪些运算属于一级运算?(乘、除法属于二级运算,加、减法属于一级运算)遇到有括号的题目该怎么来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3、观察下面各题,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1)36×2+15    (2)5×6+7×3    (3)15×(34-27)

4、思考: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分数乘法中还能适用吗? 试计算下面各题。

(1) + ×       (2) × -

(3) - ×     (4) × +

流 1、推导运算定律是否适用于分数。

(1)大胆猜测并勇于发表自己的个人意见。

(2)验证:有些同学认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能适用于分数乘法,而有些同学认为不能,你们能找到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吗?(利用例5的三组算式,小组讨论、计算,得出两边式子的关系)

(3)各四人小组汇报讨论和计算结果。

2、学习例6

(1)计算: × × ,先独立计算,然后小组交流,说一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应用乘法交换律)

(2)计算: + × ,学生先观察题目,然后说说这道题适用哪个运算定律,为什么?(适用乘法分配律,因为 ×4和 ×4都能先约分,这样能使数据变小,方便计算)

(3)小结: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在计算时,要认真观察已知数有什么特点,想想应用什么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3、练习

(1)P14“做一做”:先观察题目中的已知数的特点,说说怎样做简便?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然后再独立完成练习。

(2)练习三第1、2、3、6题

作业:练习三第2、4、5、7、8题

分数的混合运算(二)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篇5

6年级:主备者:马国霖备课时间:-10-26

周次 8 课次(本周第几课时) 1

授课课题

教学基本

内容 P63例6和练习十二T9-12。

教学

目的

和要

求 1、结合生活中具体的情景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解答分数连除或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式题。

3、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认真、细心的学习惯。

教学重点

及难点 学会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及手段 体会分数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学法指导

本课要使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认真解题、自觉检验等习惯,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教学

环节

设计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这节课我们学习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揭示课题)

二、新知教学

1、出示例6中的三个条件,引导理解题目意思。

(1)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这些信息之间有什么关系?通过信息的组合,我们又可以获得什么新的信息?

2、讨论解决问题的策略。

(1)添加要解决的问题:3盒果汁可以倒多少杯?

(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自己先想一想,看能不能把结果算出来。

(3)交流:你是怎么想的?先算的是什么?

3、这题如果列综合算式怎么列?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这题是分数连除,怎么算?

讨论:分数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可以怎么计算?

明确:计算分数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时,先要把其中的除法转化为乘法,再按照分数连乘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

2、讨论练习十二第10~11题中的数量关系。

3、完成练习十二第12题。

学生解答后,提问:你是分别根据什么计算出各个洲的面积的?

六、全课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这一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业 练习十二T9-T11

板书设

执行

情况

与课

后小

周次 8 课次(本周第几课时) 2

授课课题 整理与练习(一)

教学基本

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第十一册P66的整理与练习T1-7。

教学

目的

和要

求 1、使学生明晰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体验自己的学习收获,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沟通分数除法与乘法的关系,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

3、通过练习,提高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及难点 明晰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及手段 本课让学生经历知识梳理的过程,培养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增强数感,发展数学思考。

学法指导

观察思考并讨论练习。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教学

环节

设计

一、回顾与整理

1、回顾:

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小组讨论:

(1)怎样计算分数除法?

(2)列方程解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时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整理与练习T1

(1)学生先在书上完成,完成后校对。

(2)将做错的展示在黑板上,讨论做错的原因。

(3)让学生说一说,做分数除法要注意些什么?

2、完成整理与练习T2

(1)分组练习,并指名板演。

(2)注意了解学生计算中典型的错误,引导学生分析错因。

三、提高练习

1、对比练习

(1)出示第4题

(2)比一比,这三道题目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分别怎样解答?

2、分析数量关系

(1)分别画出第5、6、7三题的关键句,并相互说一说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式。

(2)第5题可以怎么解答?第6题呢?

(3)第7题可以先求什么?还可以先求什么?

业 整理与练习T5-7

板书设

执行

情况

与课

后小

分数的混合运算(二)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篇6

(一)教学设计

王家墩九年制学校 丁秀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操作、归纳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出示计算题,说出运算顺序

48÷2÷6 16×(15÷3)18÷2×10 13×2×5 72÷(9÷3)24÷(2×3)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分数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教材21页情境图)(1)引导学生从情境图中获取有价值的数学信息。(2)引导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2.画图分析题意。

(1)引导学生尝试画线段图来帮助理解题意。(2)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3.列式解答。(1)尝试列式,指名板演,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解法。(2)组织学生讨论运算顺序。说一说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否相同。

(3)引导学生理解分数连乘的约分技巧。4.组织学生完成教材22页“试一试”。(1)引导学生观察题,试做。(2)指名说一说运算顺序和算法。(3)组织学生纠错。

三、议一议

仔细观察比较,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有什么关系?

四、反馈练习,应用新知

1.完成教材22页“练一练”1题。(画线段图理解题意)2.完成教材22页“练一练”2题。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板书设计:

分数混合运算

(一)航模小组有多少人?

121334

12(13)34=3(人)3

分数的混合运算(二)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篇7

——带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学校:

师:

教学内容

课本第49页例3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理解、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与交流中体会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自学解决问题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体会括号能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理解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看看他是谁?(课件出示图片)

学生:他是小胡巴

老师:对,小胡巴想和大家交朋友,你们愿意吗? 学生:愿意

老师:初次见面小胡巴给大家带来一份神秘的礼物,大家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 学生:想

老师:小胡巴说了,只要我们闯过三关神秘礼物就会自动打开。你们敢去闯关吗?有没有信心? 学生:敢去,有信心

老师:孩子们那么有信心就让我们一起去闯关,闯关之前先让我们来热热身吧!(课件出示)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10-5+3=

7+7-6= 10-(5+3)=

7+(7-6)=

问题:1.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为什么数字相同,运算符号相同,可运算顺序不一样呢?

小结:我们在一年级时就知道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今天我们继续深入学习带括号的混合运算。板书课题:带括号的混合运算

二、新授

老师:让我们进入第一关,孩子们准备好了没有? 学生:准备好了

第一关

独立思考、自主学习。(3分钟自学课本49页例3,4分钟自主作答,2分钟同桌交流,5分钟全班交流。)

7×(7-5)(77-42)÷7 = = = = 4人小组讨论:在有括号的算式你是怎样计算的?脱式计算的格式是怎样书写的?没有参加计算的数字和符合要怎么办?

小结运算规律: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 括号 里面的。课件出示:您真棒!第一关顺利通过!

老师:恭喜孩子们闯过第一关,这关难吗?(不难)那第二关要去闯吗?(要)

第二关 检测反馈 学以致用

1、脱式计算。

(12-5)×3

76-(12+25)

48÷(4+2)=

=

= =

=

= 2分钟时间孩子自己尝试完成练习,3分钟同桌相互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相互检查书写格式、及计算结果是否正确,不正确的相互帮助。最后展示成果,集体订正,让孩子起来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一题一题的说)

2、算一算,比一比左右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4+5×7(4+5)×7

24÷(4+2)24÷4+2

观察对比左右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学生回答:相同:题目中的数字相同,运算符号相同。不同:他们的运算顺序不同,右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老师引导出概括;括号能改变运算顺序)

小结:

1、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 里面的。

2、能改变运算顺序。课件出示:祝贺您顺利通过第二关!

老师:孩子们你们真棒!还有最后一关还敢去吗?(敢)第三关:综合测试

1、我是判断小能手。

(1)(10+3)×5与10+3×5都要先算乘法。()(2)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3)81减去6 乘6的积,列式为(81-6)×6。()(4)18除以9与3的差,列式为18÷ 9-3。()我们来看看下一个环节

2、我能行。

73+26-35 92-(26+14)

23+(8×4)48-18÷6 出示第2题老师说:今天我们学习的带括号的混合运算和之前的没带括号的混合运算一起来了,你能行吗?(我能行)好,2分钟独立完成。

展示学生成果,让展示的孩子自己说怎样算的?(一题一题说)

3、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

综合算式:

综合算式:

问题:什么时候需要加小括号? 课件出示:恭喜您!闯关成功!

老师:恭喜孩子们三关都闯关成功!你们真牛!好样的孩子们,老师为你们喝彩!神秘礼物即将打开,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同学们平时学习、生活的照片)三:小结

1、有什么收获?

2、存在的那些问题?

板书设计:

带括号的混合运算

分数的混合运算(二)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篇8

教学内容:教科书P48页例2,练习十一第4~6题。教学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教学准备:例2主题图挂图或者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教师用挂图或者课件出示例2的情境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师:从图中你能读到哪些信息?最后求什么?

学生可能会获得以下信息:跷跷板乐园场地内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上有4个人,场地内还有7个人。

对于学生回答缺乏一定顺序或者表述不完整的,教师要注重指导,帮助零散获取信息的学生建立一定的顺序,并逐步完整地进行表达。

教师: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列式计算?

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解题方法:一是分步列式,二是不含括号的综合算式,三是添加了小括号的综合算式。

让学生板演并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充分说明和交流。

(设计意图:例2贴合学生生活实际,数量关系简单,学生也有过学习乘加的经验,给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和处理信息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因此这个素材是极好的学习资源,教学时进行了充分的运用。同时,有主题图这个直观媒介,学生大多也能比较清楚地阐述自己解决的思路,为后面探究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作好了铺垫。)

二、合作交流,初步探索

教师让学生根据黑板上不同的解题方法,充分地说一说每种方法先算的是什

/ 3

么,再算的是什么。

通过交流,学生会发现无论哪一种列式,第一步都是先算出3个跷跷板上一共有多少人,也就是要先算这一步。

教师根据7+(4×3)这种列式方法,呈现7+4×3的综合算式,同时给出数学的规定并板书出: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引导学生比较7+(4×3)和7+4×3两个综合算式,让学生体会后者的简洁性,进而使学生体会到这样规定的合理性:保证结果唯一,数学表达简洁。

让学生独立用综合算式计算7+4×3,学生板演,教师注重巡视,关注脱式书写规范的指导。

(设计意图:学生不同的解题方法为他们交流提供了依据,发现每种方法都是先算什么是为了让学生理解规定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结合情境来理解运算顺序更自然、深刻。运算顺序揭示后的再思考让学生意识到无需用小括号时就不必使用,体会数学表达的简洁。)

三、运用规定,进行运算

教师:刚才我们计算的是乘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并且我们也知道了数学上对运算顺序的规定,大家有信心进行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吗?

教师直接出示加除、减除、除加、除减的两步运算式题(如下),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

7+12÷3 43-24÷6 18÷3+67 54÷9-3 请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教师注意巡视,最后组织交流,并根据学情进行归纳指导。

(设计意图: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表述较长,且二年级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时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在这里分两步(乘和加、减混合,除和加、减混合)分别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类比、迁移的能力。)

四、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完成第48页的“做一做”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审题,明确只是将先算的那一步圈出来,加深对没有括号的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中先算乘、除法的运算顺序的巩固。

/ 3

2.完成第50页第4题

以小组接力的形式完成,每小组派6名同学上台板演,一人做一题,一人做完下一位才能接着做下一题。最后以正确率、书写规范和速度等方面对学生加以评价。

3.完成第50页第5题

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算出综合算式的得数,再标记在算式的下面,最后进行比较。教师通过巡视,关注学生解题良好习惯的培养。

4.完成第51页第6题

教师用教具在黑板上进行动态展示,帮助学生理清运算顺序,加强对列综合算式的指导。

(设计意图:每个练习题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而且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旨在让学生在掌握运算顺序的基础上,形成灵活运用的能力。单纯的计算练习形式难免会使学生产生枯燥、疲倦和懈怠,所以适当采取竞技形式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

五、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运算顺序和昨天学习的有什么不同?什么时候该用这条运算顺序呢?

(设计意图:提纲挈领的小结,不仅引导学生掌握运算顺序,还要学会根据情况正确选择。)

分数的混合运算(二)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篇9

《修鞋姑娘》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真诚”单元中的一篇主题课文。文中写了一位修鞋姑娘不计较报酬的多少,热情周到地为“我”修鞋。一开始受到了“我”的猜疑,最后“我”被深深地感动。赞扬了修鞋姑娘诚实、善良的美好心灵。本文首尾照应,结构严谨,运用了倒叙的写作顺序,这篇课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外貌、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好范例。

教学目标:

1、通过揣摩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把握人物形象,感受修鞋姑娘真诚、善良的美好心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运用各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的方法,编写作提纲。

教学重、难点:体会课文运用各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的写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所以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采用“情境式、启发式”的基本教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我注意渗透学法指导,采用自读自悟,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同时以教师的情带动学生的情,不失时机的进行点拨指导,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协同发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题,回顾文章的主要内容,师揭示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习作者是怎样通过描写来突出人物特点的。

2、学生回忆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师板书。

二、学习作者的描写方法:

1、生默读课文,用“--”勾画出描写姑娘的句子,并在旁边标出描写方法,想想从这些描写中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姑娘,并填表格,表格如下:

动作      (      )

外貌      (      )

神态      (      )  的修鞋姑娘

语言      (      )

心理活动

2、学生交流,并让学生把体会到的姑娘的特点写在黑板上的括号内,其他学生可以补充。

3、学生说说是从哪些描写方法中体会到姑娘这样的特点的,师将对应的描写方法与姑娘的特点连起来。

【在学生已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出示这样一个开放式的思考题: (    )的修鞋姑娘,让学生填表格,并让学生说你是从哪些描写方法中体会出姑娘的这些特点的。这个问题的设计是使同学们从多个方面去认识这位修鞋姑娘,而不是一味地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尊重了学生阅读的多元特性,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

4、学习描写姑娘的句子,体会姑娘的特点。(师相机出示语句):

(1)她却坦然地接过去,自信地对我说:“不用绱,钉几个钉子就行了。”

从语言和神态描写中体会出姑娘的自信和真诚,并指导朗读

(2)她只是打量我一眼,也不管同意不同意,吧吧吧,三个钉子钉进去,接着一手拽着鞋底,一手扯着鞋帮,冲我使劲扯了扯,那意思是说:“这下你该放心了吧?”

从动作描写中的几个重点词语体会姑娘技术娴熟(吧吧吧、钉、拽着、扯着、扯了扯),并指导朗读。

(3)、她矮乎乎的身架,胖乎乎的脸蛋,蚕眉下,一双圆圆的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手上的活儿。她那冻肿了的手背,记录着她经历的风霜艰辛。

从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中体会出姑娘生活艰辛和工作认真。想象姑娘会经历哪些风霜艰辛?并指导朗读。

(4)、从姑娘和“我”的对话中体会姑娘诚实、善良的品质,理解两个“相信”的含义有什么不同,并读出不同,分角色朗读姑娘和“我”的对话。

(5)、学生自主交流,还从课文中其它描写姑娘的句子中体会到姑娘的什么特点。

【品味精读环节主要抓住描写修鞋姑娘的句子老师引导品读重点词句、启发想象、引读、评读等方式,体会姑娘的特点,这样,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和谐交流,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探究的乐趣和情感的熏陶。这个环节也是对学生写法的指导,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是通过对修鞋姑娘的语言、神态、外貌、动作的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了人物特点,把一位真诚、善良的姑娘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既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又学习了写作方法,体现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三、谈写作收获,读写结合

1、生谈谈从这节课中收获到了哪些写作方法,师归纳总结。

2、让学生设想如果让你写一个人,你会运用哪些描写方法来展现人物的哪些特点,并让学生填提纲表格,表格如下:

动作      (      )

外貌      (      )

神态      (      )的(      )

语言      (      )

心理活动  (      )

3、生上台展示表格并交流。

【总结本课的写作方法,并学以致用,让学生设想如果让你写一个人,你会运用哪些描写方法来展现人物的哪些特点,并让学生填表格,此处设计主要是使课堂延伸到课外,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起来,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四、板书:

动作      (      )

外貌      (      ) 的修鞋姑娘

神态      (      )

语言      (      )

心理活动

分数的混合运算(二)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篇10

书第36、37页的内容。

教学目的:

1、利用教学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除法和分数的关系。

2、利用除法和分数的关系,能进行带分数和假分数的互化。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感知除法和分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利用除法和分数的关系,能进行带分数和假分数的互化。教学过程: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过了分数,掌握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今天,我们来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

二、新课。

(一)活动一:探索分数和除法的关系

1、把两块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同学们都知道每人可以得到1块,谁来写一写算式?

2、把1块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得到几块蛋糕?

所以1÷2=1/2,教师板书

3、如果把7块蛋糕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呢?你能用分数表示吗?

你能像这样再写几个算式吗?

4、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5、板书:

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除数不为0)

(让学生写几个这样的算式,同桌讨论: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6、小结。

分数可以表示整数除法的商,除数做分母,被除数做分子

分数是一个数,除法是一种运算。

(二)活动二:试一试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5=()/()8÷7=()/()5/6=()÷()12/7=()÷()

(学生独立完成)

2、怎样把7/3化成带分数?

(学生汇报,说说自己的想法。)

(四人小组讨论:怎样把7/3化成带分数?

(1)7/3=6/3+1/3=2+1/3=

(2)7/3=7÷3=)

3、怎样把2又3分之1化成假分数?

(四人小组讨论:怎样把2又3分之1化成假分数?)

(三)活动三:练一练

1、把10块巧克力平均分给3个人,

每人得几块?平均分给5个人呢?

(先写出算式,再写成分数)

2、把下列的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27/518/61又3/88又1/49

(找两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学生先独立写在作业本上,找两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4、一共有15个桃子,共4千克,要平均分给5个小伙伴。

(1)每只小猴分到多少个桃子?

(2)每只小猴分到多少千克桃子?

注意:这两个问题的单位不一样

*(独立完成填在书上。集体订正)

5、同桌讨论:

(1)每只小猴分到多少个桃子?

(2)每只小猴分到多少千克桃子?

6、学生汇报:

(1)15÷5=3(个)

(2)4÷5=4/5(千克)或0.8千克

(3)每只小猴分到3个桃子

(4)每只小猴分到4/5千克桃子)

(四)活动四:实践活动

制作一个长方形纸条,以它为单位测量教室中某些物品的长度。

(测量前先估计,再用整数或分数表示实际测量的结果。把结果填在书中的表格中。)

三、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哪些内容?

板书设计:

课题:分数与除法

上一篇:往届高考优秀作文下一篇:中考物理考点讲解: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