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岗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精选9篇)
凤岗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篇1
xx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措施
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的整改措施注重“五性”。
一是方案具体,突出整改的针对性。对照“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制定整改措施,确保整改方案做到“五有”,即有清晰的整改思路、有明确的整改目标、有具体的责任处室和责任人、有严格的整改时限、有配套的落实措施和方法。
二是方案科学,体现整改的先进性。按照党章的规定和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六个坚持”来制定整改措施和整改方案,使整改的努力方向与本单位先进性的具体要求一致起来,把整改的具体措施与推动当前学校的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充分体现整改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三是方案可行,注重整改的操作性。整改方案、整改措施的制定充分考虑问题的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既有近期的目标,又有中长期安排;既考虑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又考虑解决问题的可行性,作到尽力而为,不提过高的目标和不切实际的口号。
四是方案公开,扩大整改的参与性。坚持开门整改,通过一定形式,在一定范围内向教职工公布,接受教职工监督,1 真正做到让教职工知道改什么、怎么改、什么时候改、达到什么目标,最大限度的争取教职工的认可。
五是方案明确,把握整改的实效性。对整改措施和整改方案联系实际不紧、具体办法不具可行性、没有达到要求的,督促其重新制定或修改完善,直到达到要求为止,确保整改取得实效。
凤岗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篇2
关键词:社区教育,城市化进程,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随着广州市经济近年来持续告诉增长, 全市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 农村城市化是广州市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然趋势。农村城市化主要是农村向城市演化的过程, 包括城市向农村扩展的进程, 这一演变过程中, 既抓形态变化, 也要抓人的变化, 特别是人的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而被征地的“农民”转成“市民”面临崭新的生存环境, 面对严峻的生存考验。对于这些新市民而言, 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是迫切的问题, 这就迫切要求我们深化社区教育。所谓社区教育是社区所进行的各种教育因素的汇称, 其核心是为实现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的统一, 它的对象是社区内的全体成员。而社区成员既是教育的对象, 又是教育的主体。而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是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由镇政府举办和管理的以文化技术教育为主体的综合性、多功能的农村成人教育基地。同时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与农村社区的共同特点是其空间与基层政权的管辖空间基本相一致, 因此, 突出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成为农村社区教育重要的阵地和载体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结合番禺区的实际, 对深化社区教育和推进城市化进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
一、深化社区教育和推进城市化进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对社区教育和城市化进程的理念、意义认识不足
在全市不少地方, 社区教育和城市化进程中, 硬件建设方面投入相当资金, 修建文化广场、图书馆、老年人活动中心、社区网吧、设立商业街、修建高楼大厦等等但是对社区教育和城市化进程的理念和意义却很茫然, 很少人理解, 简单地将社区教育理解为社区群众办的教育或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同时将城市化理解多建几栋高楼大厦, 多设几个商业街或多修几条大路等一些物质形式工程。
(二) 社区教育和城市化进程的资源统筹力度不够, 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机制, 同时利用率不高
社区教育和城市化进程资源是指社区内一切能够用于社区教育活动和城市化进程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文化资源的总体。目前, 社区教育实体总的来说有三大类:教育行政部门所属的幼、小、中、职、成、老等各级各类学校;文化、科技、卫生、体育、民政等党政机关和青年团、妇联等社团组织及基层自治组织所属的与社区教育有关的学校、中心、馆、院、站等;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的各类大教育、大文化实体。在社区教育建设中, 这三类教育实体往往是单打独斗, 缺乏互动, 既不利于社区教育的发展, 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原因在于在社区教育和城市化进程的建设规划以及资源的整合方面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
(三) 社区教育和城市化进程远落后社会经济的发展
广州市的农民经济收入普遍较高, 以2006年番禺区为例, 人均生产总值为58 246元 (按平均户籍人口计算) , 但是较高的收入水平并没有带来较高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变化, 反而出现了一些不读书、不工作、取红利、坐享其成、游手好闲的“食利者”阶层。这反映了社区教育和城市化进程的落后。
(四) 在社区教育和城市化进程中缺乏相应专业人才
在社区教育和城市化进程中广州市很多地方缺乏相应人才, 很多年轻高校毕业生不愿意从事教育事业, 特别是农村基层社区教育事业, 而本地农民本身有缺乏文化基础知识, 难以自身开展社区教育, 很多社区都是靠一些外来高校毕业生临时开展社区教育, 而这部分人才最典型的特点就是流动性大, 教师队伍不稳定, 难以保证正常的教育, 不利于社区教育和城市化进程有效的推进。
二、深化社区教育和推进城市化进程中的对策和建议
(一) 加深对社区教育和城市化进程理念、意义的认识,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提高人员整体素质
我们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作为政府举办和管理的以文化技术教育为主体的综合性、多功能的农村成人教育基地, 应大力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向广大农村干部、所有社区居民灌输终身学习的观念, 使他们认识到现代社会知识的重要性和学习的必要性, “活到老, 学到老”。要让广大社区居民认识到, 社区教育不仅指学校教育, 而且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它是一种“大教育”;社区教育对象不仅指学龄儿童和青少年, 而且是面向社区所有成员, 从幼有所育, 幼有所教, 到老有所养, 老有所学。社区教育的内容不仅包括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科技知识、专业技能, 而且包括社会文化生活、思想道德、生态环境、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知识, 最终目的在于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同时城市化不仅仅是物质形态, 人的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
(二) 充分整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提高资源使用效益
社区教育资源包括社区内一切有利于社区成员学习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环境等资源, 它不仅包括有形的、现有的教育资源, 还包括许多无形的、潜在的教育资源;不仅包括教育机构的教育资源, 而且包括社区各企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的教育资源。将社区内的所有教育资源进行登记整理, 建立社区学习资源库, 供所有社区成员享用。在这个过程中, 作为农村成人教育基地的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必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努力将一切资源提供给该社区人员使用, 尽可能采取一些必要手段 (包括一些激励机制) , 鼓励社区人员来使用, 提高各种资源使用效益, 同时可以安排一些老师提供使用过程中的免费指导。
(三) 大力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1. 现有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
在广州市, 伴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 许多农民失去土地, 出现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对这些富余劳动力开展教育培训, 促使其良性转移是实现城市化的有效保证。
2. 进城农民工的教育培训。
广州市外来务工人员较多并且外来人口中绝大部分是内地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整体不高, 职业技能缺乏。为了促进农民工素质和职业技能的提高, 促使农民工从体力型劳动向技能型劳动转变,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文明建设, 农民工输入地政府应重视对转移后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工作。
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必须结合本地经济发展和企业实际需求, 开设一些专业技能培训。在这个过程中, 为提升农村居民的就业能力, 加强对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进行改造, 尽可能将按岗培训和创业培训相结合。有的成校先后开设了会计从业资格专业知识班、会计电算化、初级英语培训班、英语一级考证班、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证班、计算机办公应用、初级电脑安装与维护、初级图像设计班、平面设计班、AutoCAD绘图员、初级电工、物业管理员、园林绿化工考证班、电工操作考证班、花卉种植技术培训班等。在培训过程中, 尽可能采取与相关高校和相关企业合作, 尽可能利用高校的技术力量和相关企业实训条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全市应该努力开展社区教育培训, 多开设如岗位培训、劳动技能、时事政治、公德法制等社区教育, 与时俱进地调整其内容和形式, 以适应农村城市化进程的需要。
(四) 充分利用教育优势, 努力开展本社区成人学历教育
各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必须加强与相关高校合作, 设立成人高等教育校外教学点, 努力培养本社区自己的大学生。一方面可以解决本社区人员的需要提高学历教育的需求, 有利于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 有利于推进城市化进程速度。另一方面, 可以很好地解决社区教育和城市化进程中缺乏相应专业人才这一难题部分本社区居民, 虽然提高了学历, 但是因为家庭等多方面原因, 也不可能离开本地, 这样保证了社区教育和城市化进程持续性。第三方面有利于开展社区教育, 在开展社区教育的过程, 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经费不足的困难。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通过举办成人学历班, 获得一定的学费收入, 并把学费收入中的一部分用于举办各类公益培训。条件允许的成校还可以与相关高校合作, 进行专业硕士学历教育, 如农业推广硕士、教育技术硕士等。努力培养本社区高层次人才, 为本社区的城市化进程和本社区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兴杰, 雷丽珍.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现状分析[J].成人教育, 2006 (11) , 60-61.
[2]李继星.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小城镇社区教育初探[J].职业技术教育 (教科版) , 2002 (1) , 51-55.
凤岗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篇3
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作为农村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的主阵地,在成人教育发展整体滑坡的今天,为深入了解整个商丘市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现状,进一步摸清底数、查找问题、研究对策,笔者深入全市各县(区)、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实地调研,摸清了全市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现状,找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对成人教育的良性发展有所裨益。
一、商丘市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现状
商丘市地处豫东平原,下辖6县2区,是典型的农业大市,全市共有157个乡(镇),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39所,占地面积383.9亩,建筑面积4.91万平方米,实验基地1667.9亩,教学设备2942套,图书资料1.6万册,教职工总数691人,专职教师338人,专科以上学历521人,办学经费19.8万元/年,省级示范性乡镇成校11所,市级示范性乡镇成校1所。当前现状不容乐观,全市无成人学校的乡镇18个(占全市乡镇的11.4%),有成人学校的乡镇均与中心校在一起办公,一个学校两块牌子,个别成人学校单独成院,却因常年没有开展工作、疏于管理而荒废,真正开展工作的成人学校只有十几所(占全市成人学校的7.1%),但大都因办学经费不足,教学设备、图书资料及配套设施所限勉强维持,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名存实亡。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政府重视不够
成人教育作为三大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之一,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20世纪90年代末扫盲任务的完成,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投入以当地政府为主,由于当地政府对成人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农村成人教育工作逐渐被忽略,重心转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当地政府借乡镇机构改革之机,将乡镇教办室改成中心校,原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并入中心校,实行一校两用,全市157个乡镇中仅139所中心校保留一位成教专干负责成教工作以示成人教育的存在,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从此失去阵地被中心校所取代,个别幸存的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则无编制、无经费、无支持,实际上已名存实亡。
2.缺乏成教专项经费支持,成人教育工作开展举步维艰
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中心校)由乡镇政府和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双重管理,业务属于教育主管部门,投入属于乡镇政府。多年来,由于乡镇政府财力有限和对成人教育的认识不足,对乡镇成人学校经费投入渠道不明,更无专项投入。据调查统计,全市139个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中心校)中,有办学经费的只有11所,占全市的7.9%,其余成人学校均无办学经费。由于缺乏成教专项资金支持,校舍简陋,教学设备缺乏,图书资料少而陈旧,无力聘请专家,基本的成人教育技术培训无法开展,只得与农业、科技部门联合,借助一些“惠农政策”和“兴农工程”开展一些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
3.成教师资缺乏
农村成人教育的关键在教学,教学的关键在教师。由于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大都和中心学校合办,只保留一名负责成教工作的人员编制,没有专职教师,成教师资主要来源于乡镇兼职的中小学在职教师或外聘教师。兼职教师大多是文化课教师,在成人教育由扫盲教育转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的新形势下,兼职文化课教师并不能满足成人教育的需求;外聘专业课教师动手实践能力差,教学理念陈旧,难以确保有效的农村成人教育教学。
4.办学模式单一
时下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办学模式单一,其教学仍为 “一块黑板、一张桌子、一条板凳”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由于教师不专业,教学内容仅局限于农业实用技术理论知识培训,学员动手能力差,增收增效不明显。随着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加快,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留守的多为妇女、儿童、老人及回乡初高中毕业生,他们不仅需要实用技术,更需要安全文明、法律法规、卫生保健、健身娱乐等方面的新农村社区教育。此外,办学模式需要多渠道、多形式。传统的办学模式很难满足新型农民的现实需求,急需“走出去、学进来”,探索新的多元化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发展之路。
三、发展对策
1.提高认识,重视农村成人教育发展
农村成人教育是社会主义大教育的范畴,又是农村经济工作的一部分,具有很强的社会性,是提高人口素质、加速地方经济建设、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直接、最现实、最普遍的一种教育形式。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中实现农民的小康是关键,因为没有广大农民的小康,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小康,当地政府应站在讲政治的高度,重视农村成人教育事业,坚持“三教统筹、协调发展”, 将农业、科技、教育、经济等方面有机结合,树立“抓农村成人教育就是抓农村经济工作”的理念,抓好农村成人教育。要求每个乡镇至少建立一所达标的乡镇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没有的要恢复建制,有条件的村也要依托村小学建立村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做到“人员有编制、办公有经费、师资有专职、教学有设施、致富有门路”,真正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和谐。
2.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支持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发展
落实成人教育经费是搞好成人教育的有力保障。党的十八大后,党和政府提出教育“全面改薄”战略方针,计划利用2014-2018年五年时间,针对贫困地区农村学校基础设施等薄弱环节逐项分批投资,保基本、补短板,逐步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环境,农村成人教育要借此机会,将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同农村中小学一起纳入国家政策和资金扶持范围,地方政府也要出台相应政策,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建议政府每年从财政收入中提取3%-5%作为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办学经费,用于学校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添置、图书资料的更新配套和教职工福利待遇的提高,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这样,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才能办出质量、办出活力,进而更好地发挥农村成人学校服务“三农”的作用。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目前商丘市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师资队伍普遍薄弱,存在学历不达标、教师不专职、年龄偏大、专业技术水平低等现象,不能适应当前农村成人学校的发展要求。对现有教师进行强化培训,建议采取以下五项措施。
一是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乡镇成人学校校长、骨干教师到成人教育工作典型先进地参观学习,借鉴外地好的经验和做法。
二是聘请名家、大师授课,内容包括解读有关“三农”问题的政策、法律、法规,指导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的农业经济、主导产业的实用技术培训,传授先进教学理念和创新知识。
三是充分利用职成教一体化的优势,组织成教骨干参加职业教育国培、省培计划开展的教师进企业培训班和赴德国研修班,以弥补教师操作技能不足的缺陷。
四是加大教研力度,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
五是利用图书、多媒体、远程教育自我提升、提高素质。
5.创新办学模式,满足新时期农村成人教育服务对象需求
笔者建议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创新办学模式。一是“三教统筹” 多部门有机结合的模式,即在农村中小学渗透成人教育开设农村成人教育教学点,举行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道德讲堂;职成教教学内容、培养目标相似,成教要利用职教师资,职教要借用成教阵地,合力开展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根据成人教育的社会性,农村成人教育要与农业、科技、教育、人社等有机结合,实现资源共享,政策共享、分工合作。二是教学模式多样化,针对当前农村人员结构状况,革新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培训形式,充分利用多媒体、远程教育、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技术教育手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员走车间进地头,多渠道获取优质教育资源。三是教学内容多元化,对于农村留守妇女、儿童、老人和回乡初高中毕业生,不仅培训在家就能赚钱的实用技术和项目,还要加强安全文明、法律法规、卫生保健、健身娱乐等社会生活教育;对于外出务工和其它有稳定工作的乡镇职工可选择在节假日期间进行一些比较专业的、有一定难度的培训,如计算机、建筑、电子电器、服装及教育管理等专业培训,满足不同群体的致富需求。
总之办好农村成人教育无论采取何种办学模式,都要立足当地实际,根据群众需要,灵活办学,才能发挥农村成人学校应有的作用。
6.搞好农村成人学校书屋建设,实现农民自学成才
成人学校要发挥自身优势,与农业、科技、文化等部门联合,借助“惠农政策”及“兴农工程” 搞好图书室、阅览室建设,增加藏书量,更新陈旧书籍,丰富成人学校书屋内容,书籍要丰富多样,涵盖法律法规、实用技术、医学保健、社科服务等方面,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书屋要免费开放,方便农民借阅,使农民根据自己需要自学成才,学以致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要加快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就必须加强农村成人教育,而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作为农村成人教育的主阵地,只有建设好、发展好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办出质量、办出特色,才能培养造就大批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农民,才能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和谐。只有占人口多数的广大农民实现了小康,才能实现全面小康,才能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实现中国梦。
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培训计划 篇4
成技校基本情况 :全乡10个村委会(社区),总计人口22915人。主要居住着汉、壮、彝3种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4.89%。全乡有15—50周岁青壮年人口14360人,其中妇女人口6722人,少数民族人口13765人,农业人口14188人;15—50周岁青壮年剩余文盲7人,其中妇女文盲4人,少数民族文盲7人,农业人口文盲7人。(备注:剩余的7个文盲均为丧失学习能力的。)15—50周岁青壮年、妇女、少数民族和农业人口非文盲率分别为99.95%、99.94%、99.95%和99.95%。
目前,学校有兼职教师11人。为更好地发挥我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在培训、示范、推广、服务各方面的作用,我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把建设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成为乡镇农民文化技术教育的示范性学校,特定出以下规划:
一、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在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方面,我校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组织教师进行政治、文化、科技知识的学习,建立了一支年富力强、技术素质高、文化、工作积极肯干的教师队伍,树立三个观念,即: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工作人员把握自身的社会地位观念;更新科教兴农的观念;市场经济和实用技术教育、转移培训观念。
二、紧跟时代步伐,狠抓各项农民培训业务。
2011年我乡预计举办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班,1个班,共计24人,文化科技班,7个班,共计127人,实用技术培训22期,共计1117人。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继续教育的培训,以市场需求为指导,使培训能紧靠市场实际,真正产生效果。
1、开展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2、在开展各种实用技术培训方面,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围绕秉烈乡经济建设大局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根据上级的规定和要求,按照年初的培训计划,每年开展10个以上的农村实用技术项目推广培训班。
3、着力搞好示范基地建设,特别是水稻栽培,要让农民饱尝科技致富的甜头。
4、组织农民进行法律法规培训;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提高全乡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与乡农科站、兽医站等单位合作,根据农村的季节特点和家禽、家畜的生长特点;举办多种形式培训。满足农民的不同需求。
三、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机制。
2、健全网络,明确职责。
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自评报告 篇5
大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创办于1988年,创办时的主要任务是扫除青壮年文盲为主兼对农民进行一些实用技术培训。1995年后,我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工作重点开始转向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学校集妇校、人口学校、法制学校、安全学校、社区教育中心学校为一体。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成教与普教、职教有机结合,传播科技信息,推广实用技术,引导农民致富。近几年来,成校办学方向进一步明确,办学路子进一步拓宽,学校设施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经费渠道进一步畅通。我们紧抓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紧跟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及时调整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工作的重点,把成人教育工作与产业结构调整对接,与农业发展、农村需要和农民需求对接起来。办学二十多年来,通过各类培训,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为当地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三个文明建设发挥了应有的积极作用。
一、办学方向明确,组织机构健全,有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师资队伍。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决策,树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观念,以邓小平教育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主动出击,以作为求地位,积极推进学校现代化建设,通过对受训者施以全面发展的教育,提高受训者的全面素质,把学校办成培训和推广为一体的农、科、教三结合的实体,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成为公益性、综合性、多功能社区性的教育培训中心和农村落实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基地。历届党委、政府把成人教育作为推动大崀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作来抓,一直坚持党委领 1
导、政府统筹、部门负责管理的模式,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的成人教育管理机制,使我镇成人文化技术教育得以健康发展。
1、成立实施“燎原计划”领导小组。为了使实施“燎原计划”工作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镇党委、政府牵头成立了实施“燎原计划”领导小组,组长由镇党委书记甘秀珍担任,副组长由镇长谢峻岭、大崀学校校长梁志稳担任,其它成员由大崀学校副校长、财政所、农技站、共青团、企业办、兽医站单位的领导同志组成。
2、成立校务委员会。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自建立后成立了由镇主要领导任主任的校务委员会,校务委员会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讨成校工作。在校务委员会的监督下,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建立了各项科学的规章制度,实行人性化的管理,学校工作有序地开展,教育教学效果良好。
3、成立管理能力强的学校领导班子。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按上级要求配备了具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大专以上学历的副校长3人,教导主任1人。镇长谢峻岭担任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校长,副镇长胡小明、大崀学校校长梁志稳、大崀学校副校长黎运财任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副校长,大崀学校主任马永东任教导主任。整个领导班子学历水平高,年富力强,既有管理经验,又有教学经验。
4、配备高素质的专、兼职教师。全镇人口1.6万,学校配有专职管理人员和专职教师共11人,有 5名专职教师,超过人口总数的万分之二以上的标准。专职教师中本科学历3人,专科学历2人,符合学历要求,其中高级教师1人,中级教师2人。学校还聘有6名兼职教师,主要担任短期培训教育与送教下乡工作,兼职教师队伍相对稳定,一般一年聘用一次,手续齐全。兼职教师主要是实际操作能力
强,是专业技术能手,在当地具有一定知名度。全体教师热爱农村成教工作,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二、校舍够用、实用,布局合理,配有较好的教学仪器设备和充足的图书资料。
1、学校选址大崀街,处于大崀镇的中心,学员上学非常方便。成校与大崀学校附属幼儿园同一校区,成校部分占地面积2059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近1360平方米,建有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各一幢,布局合理,环境整洁。教学楼有普通教室3间,110座多媒体阶梯教室1间,电脑室和图书阅览室各1间。办公楼有办公室3间,教师休息室2间。学校已建成校园局域网,办公、教学用计算机通过光纤接入互联网。
2、按标准配备教学仪器。计算机房有电脑40台,电工培训室有实验器材20套。图书室拥有3千余册各类图书资料,各类专业图书和教学参考书能满足师生教育学习之用及学生课外阅读需要。学校订有10多种报刊资料,有职教、成教、农村经济类期刊,刊物杂志种类齐全,基本满足师生专业学习需要。
3、为实施“燎原计划”,促进农业经济基础发展,建立了茶坑村、坑塘村、大崀村为农技示范实习基地。通过“三化三新一示范”(培训多层化、服务信息化、经营多样化、推广新技术、确立新项目、引进新品种、建立示范园)的推进,增长农民的见识,让农民亲自实践,增强农民致富的信心,为农民增收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成教事业健康发展。为了保障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2005年起镇党委、政府把成人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保证经费逐年增加,2009年成教经费25.4万元,2010年成教经费27.7万元,2011年计划投入成教经费29.1万元。同时,积极向社会宣传成人教育事业,吸纳社会捐资,多渠道筹措经费。严格按制度实施财务管理,本着量入为出的原则,合理使用成教经费,努力提高资金的效益。
认真规划成人教育发展,把学校基建投入纳入政府计划并及时落实。2006年投资30多万元,兴建了一幢630平方米的成教综合楼,使成教校舍得到更新、扩大。2010年用社会捐赠的6万多元全部用于购置电脑、课桌、图书等教学设备、设施,使成教教学设备、设施得到更新充实。
四、各项规章制度健全,管理到位,教育教学有计划进行。
学校重视成人思想政治教育,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措施,致力培养“四有”“三会”的农村新型劳动者。为了规范学校的管理,制定《行政领导职责》、《教师岗位职责》、《财务人员职责》、《档案管理制度》、《图书借阅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由分管领导认真抓落实。由于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计划、有落实,教育教学工作有序进行。教师充分结合当地实际确定教学内容,认真备课,灵活选用教学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对学员进行素质教育,因材施教,学员学习效果良好。
五、坚持长短结合的办学原则,承担多层次、多类型的教育培训工作,取得良好的效益。
1、学校充分结合当地实际,灵活举办各种长短培训班。2010年长班共2期培训183人,短期实用技术培训920人,计算机操作培训52人,劳动力转移培训1129人。通过培训,使全镇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有所提高,使在家农民掌握基本的种养理论,形成一定的劳动技能,使外出务工人员掌握一技之长,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据统计,2010年的劳动力培训面达31%。
2、采用多种形式经常对学员进行教育。成校积极发挥妇校、人口学校、法制学校、安全学校、社区教育工作中心学校的作用,对各自的教育对象进行时事政策教育、计生教育、法制教育、禁毒宣传、交通安全教育,组织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现在各村设立“三点一室”(体育点、文化点、宣传点、综合活动室),农民的社会文化生活逐渐丰富多彩。
3、学校围绕燎原项目,常年进行农业科技指导,成效显著。如大崀村的蔬菜种植户李功擎经过学习培训,他承包的5.62亩土地种植各种蔬菜,质量从差到优,上市从迟到早,品种从少到多,大受消费者欢迎,经济收入从每亩一千多元到五千多元,已成为该村种植瓜果蔬菜的知名农户。又如,茶坑村的何秀全通过培训掌握了果树栽培技术后,种植柑桔树10多亩,每亩净收入5500元,他还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至今全村共种植柑桔树80多亩。据统计,2010年全镇油茶种植收入125万元,反季节蔬菜种植收入23万元,养殖收入206万元。
4、经过学校教育培训和各项教育活动的开展,有力促进了全镇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参加过培训学习过的学员,深有感触地说“不学不知道,学了还想学,大崀成校真是农民创业致富的引路人,是我们农民的贴心学校。”2010年人均收入4618元,比2009年人均3980元增长16%。如今,全镇农民购买汽车、拖拉机共计120多辆,许多农民盖起钢筋水泥楼房,很多农民家庭用上了彩电、冰箱、洗衣机等现代化家用电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镇成人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一定要把成绩当起点,发扬自力更
凤岗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成人教育服从和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办学理念,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以继续实施“双万培训工程”为载体,尽力打造区域特色,使成人教育在推进我镇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努力开拓我镇农村成人教育工作新局面。
二、工作要点
(一)继续加强学校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建立并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工作责任制,激发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合理分工,相互协作,保障学校能稳定发展。积极争取镇政府的对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财政投入。根据学校现有的自身实际,创造条件开展有偿培训,积累资金,来加强学校教学装备,加快学校上等级的步伐。同时加强对我镇村级成校工作的指导和帮助,督促村级成校培训工作的规范发展,以进一步完善我镇成校不断发展。
在切实加强学校建设的同时,努力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学习农村成人教育的业务知识,学习先进的学校管理理论,积极参加各级有关部门组织的网络知识学习等,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我们全体教师的自身修养,把学校的各项工作做好。
(二)学历教育
鼓励和支持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教师的进修,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并要求学校教师要正确处理好工学矛盾,完成全部学业。
(三)培训工作
加大培训工作力度,本具体开展好以下培训工作:
1、继续开展好工艺品技术培训工作
学校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大力气实施好“万名农民培训工程”。与镇农业站、团委等部门紧密团结,齐心协力,积极开展好各类培训活动。平时经常到村组、各种植大户走走,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情况,使培训项目的选择能更有针对性。要在围绕如何提高农民素质上做文章,做实做好文化知识、实用技术、实用技能等培训工作上,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服务。根据我镇实际,农科教联合各有关行政村,邀请专家进行实地指导,提高培训效果。
2、继续开展好油茶种植技术、花卉栽培技术、四大家鱼养殖技术等培训工作
按计划如期开展培训,其中理论课逐门结业,专业课聘请好教师,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以此来增强竞争力,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3、继续开展好失土农民、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技能培训工作:
在这一项工作去年取得有一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加大培训力度。对下岗失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使他们学得一技之长。
4、开展计算机基本操作知识的培训
充分利用学校的自身有利条件,为我镇的行政村干部、企业主及社会人员开办诸如计算机操作知识的培训,使他们较好地掌握现代网络技术,服务于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四)着力做好其他各类培训工作
平时充分利用成人教育工作的广泛性、社会性,与镇党委、政府、各行政村、站办及各企业多取得联系。在辖区范围内,有针对性地开展好各类切合实际需要的培训教育活动,开展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培训教育活动。
成人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探讨 篇7
一、社会文化:对成人教育的积极影响
(一)激励成人教育发展
在社会文化理论看来,社会文化所表现的准则、规范及行为方式等表象的背后,有着其深刻的文化价值内涵。从成人参与成人教育学习的实际动机看,这些文化背后的价值内涵与成人教育之间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是成人教育活动得以开展的动力所在。对于大部分的成人学习者而言,在不断的社会化进程中,需要通过学习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任何社会个体的职业生涯面临多种抉择与转型,必须通过成人教育的学习来更新知识结构,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竞争。实际上,在所有涉及社会规范、社会准则及行为方式的社会文化关系中,其背后的价值判断是人们选择的动力,包含“有利”与“不利”两个方面。这种冲突的价值判断会给成人参与成人教育的学习提供刺激力,促使成人学习者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以保持自身的社会竞争优势。而那些不愿意参与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个体,也就是不愿意遵从社会文化价值判断的成人个体,其可能就会被打上与社会文化格格不入的标识,在社会竞争中有可能会被淘汰[1]。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以及社会地位的改变,也是社会文化价值判断的结果,如果要想改善物质生活,提高精神需求和社会地位,同样需要不断学习,通过成人教育与培训来改变现状。可见,社会文化及其背后的价值判断,是社会个体物质、精神生活的动力,能够促使社会个体通过成人教育的学习去创造更好的生活。
(二)规范成人教育目的
在社会文化理论看来,文化规范既是人们普遍遵守的行为规则,也是人们价值判断的标准。从这个意义上看,文化规范与成人教育的目的有着密切的互动。就我国而言,国家在管理上的大一统,逐渐凝聚成大一统的民族心理,进而形成大一统的文化规范。对于这样的文化传统,我们必须明确,既不能照搬西方的分权制度,但也必须承认当下社会仍然没有摆脱大一统的负面影响,其中的弊端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较强的冲突。因此,文化规范尽管能够因时因地而异,但其最终对教育产生的影响,尤其是对教育目的产生的制约是不会改变的。比如,社会文化规范中较为重视个体作用,在教育中就可能会表现出对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尊重,在这种教育目的下可能会培养出更多的个性得到极大发展的人才。这种文化规范制约教育目的的范式,在成人教育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因为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其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更为密切,不同的社会规范的存在,在成人教育目的上有完整的反映。当然,文化规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动态变迁中,成人教育的目的会随着社会文化规范的变化而发生适应性的改变。
(三)供给成人教育内容
教育对于个体而言,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将自身作为完整的社会存在而进行自我完善及全面发展的活动。这种完善及发展是以学习文字、语言、规范、准则、行为模式等主体性活动的过程。尽管从个体上看是主体性的,但任何教育活动均不能离开国家的文化价值体系与社会发展体制,教育需要受制于此,此时教育就成为一种客体性活动。不管是主体性活动还是客体性活动,其背后均蕴含对社会文化的遵从,换言之,就是要求每个社会个体能够从教育中获取知识与技能,但同时接受社会价值观与体制的约束。如此,社会文化及其背后的整个价值体系为教育提供内容选择与供给。作为与社会联系密切的成人教育活动,其具体的教育内容更是受制于社会文化体系,社会文化体系的变迁随时更新成人教育的内容。
(四)促进成人的“非制度化教育”作用显现
当前的成人教育开展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通过专门的教育机构如学校或社会培训机构来进行;二是通过行业系统、公益系统或社会组织等社会体系开展的成人教育,也称为“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是一种明确化的、目的化的教育活动,其学习内容、模式均是特定的,具有较强的专门性,是教育工具理性的体现,也是教育的制度化、正式化过程。而社会教育从其教育目的上看,并非是特定的,而是较为宽泛;从其形式上看,也是多样的。学习目的或内容较少能够体现教育工具理性色彩,是一种非制度化、非正式的教育体系。正是这种非正式化的教育方式,社会文化自然就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特殊的作用。事实上也是如此,如成人个体在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展览馆等非正式场所所获得知识及知识效应甚至或超过一堂制度化的课程。可见,社会文化通过非制度化的途径施与成人学习者的影响,可能会比制度化的过程更为强烈,当然这正是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及成人学习特殊性的体现[2]。因此,终身学习理念深入发展的今天,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不仅是学校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还应该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文化资源,建立社会终身学习体系。
二、成人教育:多样化的社会文化功能
(一)促进文化的继承与传递
社会文化从人为载体向以物质、精神为载体的转变,是文化传承的过程与方式[3]。但是这种传承并没有完成,也需要一个反过来的过程,即从客体到主体转化的过程,换言之,即外化的物质、精神文化最终需要落实到人身上,为新一代的人学习、掌握并运用,且在学习、掌握、运用中更新。文化的传承是社会文化主体与客体的双向转化过程。
1. 教育能够促使客体文化向主体文化的转化。
不管社会文化的载体是物质还是精神,其不可能在自然状态下自我繁衍,只有将其转换为主体,其才能成为“活的文化”,才能成为主体能够理解,且具有社会价值与意义的文化规范,如此才有继承、传递的可能性。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扮演能够促使这种可能性实现的角色,一方面,教育能够将这些物质、精神载体的文化符合及经验思想内化为人为载体的文化体系,保持文化的延续;另一方面,教育能将这种文化转化到个体生命,使得文化成为人脑的一种功能,保持人对社会文化的理解、接受、掌握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实现对文化的更新与再生。
2. 教育还能促使主体文化向客体文化的转化。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需要在具体实施上将主体的文化进一步外化,外化为各种符号、思想、语言等,否则教育过程就无法推行。此外,教育活动本身也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在将主体文化转为客体文化的同时,教育本身能够促使社会文化的再生或更新,能够对社会文化重构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正是教育的这种内化的方式,文化的传承才成为可能,才能够实现。教育的这种文化内化功能,不仅体现在普通的学校教育中,还体现在逐渐制度化、规范化、全民化的成人教育中。相较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的文化内化促使文化传承的功能更为明显。因为,第一,成人作为主要的社会文化载体,其在制度化的成人教育中比普通教育更具活力;第二,成人作为社会文化主要载体,在非制度化的成人教育模式,其对社会文化的传承功能更为深刻。
(二)促进文化的批判与选择
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社会发展对文化始终有着批评与选择,在此过程中,一部分文化可能会逐渐消失,另一部分可能会日益张扬,甚至得到再造。换言之,为了促进社会发展,人类必须对现存的社会文化进行评判,对其做出淘汰或发扬的选择。可见,在社会文化发展中,传承并不是文化发展最高境界,而对文化的批评与选择对社会进步可能有更大的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与社会的关系日益密切,正是由于这种双向选择力量的存在,文化选择与批评更为重要,不仅有利于文化自身发展,还能够促进社会发展。
如果从社会学上去理解成人教育,由于其与社会联系的密切性,需要从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去分析与评断现存文化,进而据此审慎地选择教育内容[4]。成人教育作为一项极富价值导向的社会教育活动,其对社会文化的批评与选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成人教育会联系社会发展的实际而进行文化选择与判断,通过各类教育方式将其传授给学习者。从这个意义上看,何种社会文化对社会发展、进步最为有利,成人教育便会将这种的文化传授给学习者,会将这种社会文化纳入到其教育框架中,促使其发扬光大。第二,成人教育会通过学习者个体终身、全面发展的需要而进行文化选择与判断,而后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将其选择与判断后的文化传递给学习者。成人教育对文化的选择与判断,不仅要立足于社会发展,还要考虑成人教育学习者的需求,因为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任何社会个体在其一生中将会扮演多种角色,成人教育在社会文化传授中必须考虑到个体的终身发展、全面发展的要求。
(三)促进文化的协调与统合
文化的协调与统合功能,指的是成人教育能够通过教育活动将来自不同领域、地域的成年群体进行统合,消除其各自的文化差异,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感,以此获取再统一文化背景下的生存能力。这方面,美国的移民教育很好地体现文化的协调与统合功能。如今,美国的非洲裔移民有3000多万人,亚裔移民有1500多万人,拉美移民有1200多万人,在如此多元化的社会中,这些移民之所以能够认同美国的价值观念与文化体系,与其移民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在20世纪初期,大量的移民涌入美国社会,在社会上不仅引发福利问题的争议,还使得整个社会对于因语言、习俗、文化差异带来的隔阂和恐慌。此时,联邦政府充分发挥成人教育的功能,在工厂、教会、社区、夜校、社会福利机构对这些移民进行“美国化教育”,实质上就是对新来的移民进行美国文化和价值观的传播教育,以期实现不同文化、不同族群之间的融合[5]。有学者对此评论,移民教育改变美国社会,促进美国价值观的统一和美国梦的形成,直到今天,对移民的美国化教育依然盛行在美国各个社区,由各个成人学校负责提供项目或课程。显然,美国对移民进行的“美国化教育”,彰显成人教育对社会文化的协调与统合功能。因为传统的学校教育是一种知识体系的教育,非正规的其他教育体现人们对文化和社会价值的认同,而成人教育处于二者之间,对社会文化的协调与统合功能是明显的。
成人教育对社会文化的协调与统合功能,在我国也极具现实意义。当前,我国处于新型城镇化建设时期,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面临冲突,农民及农民工难以融入城市社会。此时,成人教育可以通过各种教育手段与方式,对两类文化进行协调与统合,将农民工涌入城市社会变成融入城市社会。
(四)促进文化的创造与更新
客观看,前述的三种成人教育的文化功能,均是成人教育文化模式上的功能。众所周知,文化并不是静止不变的,从现实看文化是一种状态,时刻处于变化过程中。正如有学者断言,文化的变化是永恒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从社会学上分析,促使文化的变化过程的影响因素是多元的:一方面,来自文化的外部因素如社会政治、经济变革所产生的推动力;另一方面,又有来自文化系统内部的运动、作用。综合这些内外因,文化的变迁是必然的,其实也是文化发展的一种积累过程。换言之,文化的本质是运动、多变的,需要创造,需要更新,如果不能进行创造与更新,文化就不会发展。
文化的变迁———创造与更新,与文化主体是密切相关的,离不开文化主体的作用。由此,人作为主体要进行文化创造与更新,首先必须有创造和更新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必须通过教育进行系统的训练才能具备,如此就体现教育最高的社会文化功能。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成人对社会文化的创造与更新的能力要强于未成年人,因此,成人教育的主体———成人通过接受教育,能够用更短的时间和周期来提升其社会文化的创造和更新能力,也就是说,成人教育相较于普通教育,其对文化创造与更新更为直接、有效[6]。反过来,成人教育对成人文化创造、更新能力的提升也会积极促进成人学习者进行文化创造与更新的欲望,增强对文化创造、更新的社会责任感。
三、结语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激烈的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文化也呈现出多元并存、新旧交替的局面。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西文化之间的冲突较为明显。社会个体对自我的认识,也从过去的集体主义变为自我实现的个性追求。但是在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当下,实现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对接,满足现代人追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成果,坚守传统的道德信仰与美德,这是成人教育与社会文化之间互动的重要课题。一直以来,成人教育以其门槛低、受众多、价格低廉等优势,在众多的教育形式中最接地气,与社会文化联系最为紧密。因此,在成人教育的发展中,既要充分发挥其文化功能的优势,来促进社会文化的更新与重构,又要发挥社会多元文化对成人教育的激励、规制作用,保持成人教育发展与社会文化互动的密切关系。
摘要:成人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性”教育形式,其与社会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从社会文化的角度看,其对成人教育有激励成人教育发展、规范成人教育目的、供给成人教育内容等积极影响;从成人教育的角度看,其对社会文化有继承与传递、批评与选择、协调与统合、创造与更新等多样功能。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推进成人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多元互动是成人教育深入发展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成人教育,社会文化,关系,影响,功能
参考文献
[1]高志敏.成人教育与社会文化关系认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4):85-89.
[2]陈银杏,曾青云.成人转化学习的实践解读——基于中国文化传统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6(1):13-17.
[3]张建军.广义逻辑悖论研究及其社会文化功能论纲[J].哲学动态,2005(11):47-51.
[4]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3-35.
[5]孙立新.美国移民教育发展新阶段特征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2):87-90.
凤岗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篇8
关键字:终身学习;关键能力;核心素养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于2014年3月正式印发,这份文件中的一个词很醒目:核心素养体系,它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2016年9月13日上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这项历时三年权威出炉的研究成果,更是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做了详细阐释。笔者正处于细细品读揣摩之际,有幸拜读到钟志贤的新著《终身学习的关键能力与培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版)一书,觉得其中理念不少与其相通,醍醐灌顶一般令我忍不住写下这篇述评。
钟教授这篇新著是《中国远程教育学者文库》重要成果之一,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社规划项目,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研究丛书。该书的标题简明扼要,让读者一看便明了本书将从两个方面来对终身学习来加以论述,一是终身学习所需的关键能力,二是将从哪些方面来培养终身学习的关键能力,文章的整体结构清晰,一目了然。在数字化时代,知识以指数级增长,其更新周期与半衰期不断缩短,对人类的学习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
如著者所言,终身学习是人类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的不二法门,面对知识的激增,如何审视和塑造相应的学习能力以适应终身学习的需求,是学习者、教育者和教育组织机构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该书的形成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背景:其一是策应我们当今时代的需求,终身学习时代是一个“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个个善学”的时代,前三者是必要条件,个个善学是关键,而关于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与研究,就是致力于提高每个学习者善学之善的一种努力;其二是水到渠成的过程,钟教授围绕终身学习形成了大量相关的文章与著作,为这本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三是机缘成熟的结果。
《终身学习的关键能力与培养》一书围绕终身学习的关键能力要素,培养胜任终身学习的的关键能力。本书的主要内容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是建模:终身学习的关键能力构成。在国际视野下,检视了终身学习的关键能力研究状况,分析了终身学习的关键能力概念,比较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欧洲联盟,以及欧美地区、亚洲地区和其他地区等关于终身学习的关键能力的研究结果。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的维度和德尔菲法的维度,建构了终身学习的关键能力模型,认为终身学习的关键能力包括七大要素:思维能力、自我管理、信息素养、问题求解、团队协作、交流沟通和学会改变,并对该七大关键能力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下篇内化:掌握终身学习的关键能力。针对终身学习的七大关键能力,从理念引领、技术支撑和方法导航三个维度,从引导学习者自学和自我修炼的角度出发,讨论了如何掌握或培养终身学习的关键能力。其中,理念引领部分包括顺乎个性、学以致用、自觉反思、榜样参照、与时俱进;技术支撑部分包括理解技术与你的关系、技术作为学习工具、学习工具的应用、用技术促进有意义的学习;方法导航部分包括上下两部分,针对终身学习的七大关键能力及要义,为学习者提供了方向、内容、方法和路径方面的指引或启示。最终使我们的终身学习者学会 “自学”,成为得道的自学者,即自己的、自知的、自律的、自求的、自足的和自得的终身学习学习者。
谈及本书的特点或贡献,除了前文所述已经有所表露的,笔者着重想指出以下两点。 一是本土化和国际视野的紧密结合。提倡本土化在表面上似乎有违开放的理念,但是对于任何终身学习问题研究者而言都至为重要,甚至是研究的前提。因为只有寻求适合我们国家的终身学习理念,才能使得我国的教育得到更长足的发展。当然,这种本土化是立足于全球的,并不局限于中国。实际上,也正是因为这种国际视野纳入了丰富的案例和经验,才能更全面地终身教育体系的完美构建框架。二是具有融合性、技术性和实用性。该书融合了世界上很多其他国家的终身教育理念,运用国际比较的维度分析探究关键能力的要素。同时也介绍了多种掌握关键能力的技术支撑工具,让每一个看到本书的读者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本书贯穿的是理论与操作相统一的写作风格,不仅阐述了终身学习关键能力的要素,更加论述了终身学习关键能力的掌握方法。目的是希望学习者通过真正有效的实践来掌握这些方法。在这方面,作者可谓是用心良苦。例如,书中论述的发展思维能力、修炼自我管理、提升信息素养、学会问题求解、习惯团队协作等,无一不凸显了如何掌握终身学习关键能力的一面,都是作者符合学习者的实际,通过思维转化,运用朴实的语言、故事化的情节,让读者更加容易的内化。
基于本书關于终身学习关键能力的论述,专门探讨终身学习的关键能力与培养方法,立足学习者的自我培养,从理念引领、技术支撑和方法导航三个维度,探讨终身学习的七大关键能力的养成方式。该书不仅对远程学习和在线学习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而且对终身学习者掌握学习智慧,成为成功的自学者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对公民综合素养提出的要求更高,传统正规教育体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人才的需求。因此,需要通过不断提升公民终身学习素养,从单纯向学习者传递知识转变为让每个公民成为具备终身素养的终身学习者,让每个个体在终身历程中获得持续发展,促进学习者个人价值的实现和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凤岗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篇9
一、学校招生培训工作要求
1.学校应成立招生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增强依法治教的观念,严格遵守招生培训工作的政策法规。
2.学校应切实保证国家的教育政策、法规、制度的贯彻实施。要根据我区的经济发展需要,科学设置培训项目和招生计划。
3.学校要根据本校实际,认真制定招生指南,及时向社会公开经上级教育部门批准的招生培训计划、收费标准等信息。刊登、播放、张贴招生宣传资料必须经区教育局审批或备案。
4.严格执行学历班的学生备案及注册要求,确保学籍的真实性和公开性。
5.严格收费标准,实行收费责任追究制度。学校必须严格执行收费项目、收费标准,不得巧立名目,重复收费;学校在收到学费后应及时向学生开具学费发票。
6.规范办学行为。各学校开展的合作办学须经上级教育部门批准同意后方可进行,并认真做好合作办学协议的制定及签订。
7.完善学生的保险制度。学校应及时对全日制班、合作办学班的学生办理保险,对短期班的学生视情况办理。
8.按时开课,按质按量完成教学任务。对完成考试并合格的学生及时发放经上级部门验证的毕业证书或结业证书。
二、学生实习安全要求
1.学生到工厂企业进行实习,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要把安全工作列入实习工作的议事日程。
2.认真做好安全责任的制定和签订工作。学校要与实习单位、学生签订安全协议,并为参加实习的师生办理有关保险事项。
3.认真做好实习指导教师的选拔工作并制订相应的岗位职责。实习指导教师是学生实习的具体组织者和管理者,应由实践教学经验丰富、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教师担任。
4.加强实习安全的宣传与教育工作。教育学生在实习期间要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规定和纪律,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注意爱护、保养机器设备,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操作机器设备。学生因违犯实习纪律和安全规则造成自身伤害的由学生本人负责,造成他人伤害或国家经济损失的,由学生本人及家长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
5.加强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安全管理工作。学校要对学生的仪容仪表、考勤、公共财产的使用保管、用电用水、饮食、外出活动等方面制订出相应的要求;在实习过程中要指导学生自觉维护学校的声誉,严禁学生参加与学生身份不相称的活动。
6.及时做好学生安全问题或事件的处理工作。实习期间出现的一般问题或事件由实习
带队领导(或指导教师)与相关单位协调解决并向街道教育管理办公室汇报;若发生重大事件或问题的,应立即向学校请示报告,以便对事件做出及时妥善的处理;同时,学校应及时就事件内容和处理措施根据属地管理原则向所在街道教育主管部门汇报,同时向区教育局报告,以便掌握事件的处理进展。
7.关心学生在实习期间的生活和健康。实习结束后,学校要做好学生实习的安全总结和表彰工作。
三、住宿与生活安全
1.寄宿制学校必须加强寄宿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建立完善的学生宿舍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和休息环境。
2.寄宿生必须遵守《宝安区寄宿制学校宿舍管理工作暂行规定》和所寄宿的学校制定的管理细则,认真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3.寄宿学校应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犯罪法》的有关条款,对寄宿生的不良行为进行教育,并视情节及时与其父母或其监护人取得联系。必要时取得公安机关协助,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4.寄宿生宿舍的一切设备、用具不能有安全隐患,电器消防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的安全标准。
5.当寄宿生发生突发事件时,生活管理老师应立即赶到现场,并组织和实施有效的应急抢救措施,及时报告学校主要负责人和通知学生家长或其监护人,协助处置突发事件。
6.寄宿学校应多关心和教育寄宿生,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保证他们健康成长。
四、消防用电安全管理
1.各学校必须符合消防安全要求,通过消防部门消防检测,并取得消防安全检查合格通知文书。
2.按规定及时更换、更新消防灭火器,维修、维护消防栓,每月主动联系消防部门的专业人员检测一次,并作好记录,保证校园内的消防器材和设备处于常备有效待用状态。
3.校园消防能道符合标准,并保持畅通,通道口的“消防通道”标志清晰、明显。
4.校园建筑物及办学场所的“消防应紧疏散示意图”清楚、完善,每年11月份组织师生现场演练,设计有针对性、有特色的“消防安全宣传周”,并组织实施,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总结,提高学生的安全自护能力。
5.建立落实校园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制,做到消防安全工作有人专管,部门和岗位有人落实日常的管理。及时发现消防安全隐患,及时反映,及时处理,杜绝校园内消防安全隐患。
6.学校组织专业人员定期对校园及宿舍的电线、开关、插座、灯泡、空调、电扇、燃气、(电)热水器等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和设备,应当停止使用,采取防护、警示措施并及时维修或更换。
五、饮食卫生安全管理
1.学校应当按照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颁布的《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管理学校食品的卫生。并制定相应饮食卫生应急预案。
2.学校不能有违规经营的饮食摊(点)和食品小卖部。
3.学校开办食堂前必须先到卫生部门办理《卫生许可证》,然后到区教育局审批,合格后才能开办,每年到期进行年审换证。
4.食堂员工须持有效《健康证》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方可上岗。
5.员工须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勤洗澡、勤理发、勤更衣、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不戴戒指,上岗或返岗前必须洗手消毒。
6.食堂天花板、墙壁、各种管道表面无破损、无油污、无霉点,通风良好,地面平整干爽,无杂物(尤其是灶台、案台下的地面),下水道通畅。地面、沟渠、柜内、柜面不能有老鼠、蟑螂、苍蝇及昆虫活动。及时清除垃圾,垃圾桶应有盖并盖好,无破损无溢漏,桶盖与外壁应保持清洁。每周进行一次大扫除。
7.对原料要进行验收,各种原料食品添加剂要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定型包装的食品或食品用原、辅料应有清晰的中文标签注明品名、生产厂家或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或有效期及使用方法。
8.生产加工的用具、容器、砧板等要天天清洗,生熟砧板要分开,保持清洁卫生。
9.餐具清洁、消毒应做到: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五保洁。
10.烹调时注意搭配原料的种类、性质、厚薄和数量,必须煮(炒)熟煮(炒)透。加工蔬菜应做到一洗(洗干净)、二浸(水中浸泡30分钟)、三烫(开水烫后弃除烫菜水)、四炒;以防止蔬菜上残留的农药引起食物中毒。
11.配餐应在专用配餐间内进行,配餐间内只能存放可直接入口的食品和必需的餐具等用具,不准存放任何杂物,不得在配餐场所内进行面食制作。
12.工作人员售卖饭菜前要洗手消毒,用专用工具售货,如现场收取票券必须专人专收,做到售货、收款分开。
13.无符合卫生要求的专用功能间不得制作熟食、凉菜或其它可直接入口食品。
14.冰箱要有专人负责、食品摆放有序,空调间内不得存放熟食品,只能在相应功能专用间内雪柜或冰箱中存放。半成品与原料分开存放,并在柜门上注明相应标识。半成品存放时注意加盖封包。雪柜内架、柜内底、柜门等应及时清洗,保持洁净。雪柜内不得有异味。
15.库房应保持环境整洁、防霉、防潮、防鼠、防虫。存放时必须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各种原料均应符合我国食品卫生标准,应有清晰的中文标签注明品名、生产厂家或产地(国)、生产日期、保质期或有效期及使用方法。
16.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专人专职负责检查、记录、存档,并留取每餐饭菜样品24小时。
17.积极做好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工作,落实“试吃”制度。一旦发生食物中毒应立即
向当地食品卫生机构及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有义务保留现场,封存可疑食物,以便尽快查清原因。
18.采购的食品应无毒、无害,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营养要求。禁止采购下列食品:
(1)有毒、有害、腐烂变质、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2)无检验合格证明的肉类食品;
(3)超过保质期限的或其他不符合食品标签规定的定型包装食品;
(4)无卫生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供应的食品。
19.采购食品及食品添加剂等需向供货方索取以下资料:
(1)食品生产单位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卫生局)签发的有效《卫生许可证》复印件;
(2)食品生产单位所在地卫生防疫站签发的有关食品的卫生检验合格证或检验报告书;
(3)采购进口食品,还需索取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签发的《卫生证书》,且食品名称和批号与《卫生证书》相同;
(4)采购国内或进口的保健食品,还需索取卫生部签发的《保健食品批准证书》或《进口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复印件;
(5)冻、鲜类食品需索取兽医检验合格证或检疫合格证明复印件。
20.采购定型包装食品,需有品名、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存期限等中文标识。食品、食品添加剂的产品说明书,不得有夸大或者虚假的宣传内容。表明其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必须与卫生部颁发的《保健食品批准证书》或《进口保健食品批准证书》上的内容相一致。
21.索取的卫生许可证、检验合格证或报告书等证书及相关资料,必须整理归档以备查阅。
22.采购人员必须搞好个人卫生,衣冠清洁整齐,不准在仓库内吸烟、吃食物,并随时接受卫生管理人员和食品卫生监督部门的监督。
六、交通安全
1.学校必须定期对师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2.凡用于接送师生的车辆必须符合车管部门的规定,办理齐备的手续;异地车辆必须办理迁移手续后,方可载运师生。
3.学校必须建立驾驶员、司乘管理人员、师生乘车等学校管理制度和落实车辆管理责任制,管理责任落实到岗、到人。
4.驾驶员的招聘需通过交通部门委托有资质的国有运输企业组织考核,严格把好驾驶员的资格关,担任校车的司机应具有三年以上的良好驾驶记录,并建立完善的资料档案。
5.无自有校车的,必须租用具有合法资质的专业客运单位的营运载客汽车作校车,并与承运单位订立运送协议。
6.学校门前道路没有行人过往设施标志的,学校应当提请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落实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在学校前的道路施划人行横道线,设置提示标志,学生从专用通道过马路。
7.学生在学校晚修结束时,应合理安排学生疏散时间和保证楼道和楼梯的照明、安全畅通,防止学生下课拥挤踩踏,发生伤害事故。
8.学生宿舍在校园外的,更要加强交通安全防范意识,晚修结束后,由值日教师和保安护送学生安全回宿舍,确保学生在学校与宿舍往返的安全。
9.在校住宿生,未经家长或者监护人口头或书面向学校提出学生离校申请的,学校不得准许学生离开学校。
七、层层落实责任制,始终保持临战状态
1.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安全管理长效责任机制。
(1)健全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
(2)层层分解安全管理责任,将校园管理工作按归口每一项工作落实到人,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将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分地块落实责任人,不留死角;将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按时间段落实责任人,不留空档。
(3)根据《深圳市学校安全管理条例》,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校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依法管理。
(4)严格执行学校安全周报制度,每月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5)严格执行责任倒查追究责任制度。
2.加强日常监管,始终保持临战状态。
(1)加强教师学生安全意识的教育。
(2)要建立突发安全事故应急机制。
(3)坚持安全工作小题大做,加强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治,一经发现,立即整改。
【凤岗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推荐阅读:
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工作总结08-12
2016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工作计划11-06
农技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培训工作总结07-15
成人文化总结建设情况10-07
成人信息技术教育09-04
成人高考学校08-30
成人培训学校招生09-01
各学校未成人建档内容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