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精选5篇)
上海市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篇1
上海市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条(目的依据)
为加强上海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维护城市公共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和《上海市消防条例》等,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规定所称火灾高危单位,是指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中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火灾危害的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以及高层建筑、地下公共建筑等。
第三条(主管部门)
市、区县公安机关对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市、区县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具体负责实施。
第四条(组织管理)
火灾高危单位应当确定消防工作归口管理部门,配备专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火灾高危单位应当建立由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构成,全体员工参与的消防安全管理组织体系。
第五条(火灾高危单位职责)
火灾高危单位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一)健全消防安全管理组织体系,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二)按照国家和本市标准,开展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达标和标准化管理;
(三)实行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
(四)建立消防安全评估制度,定期开展消防安全评估;
(五)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组建专职消防队或者志愿消防队,配备人员、装备和场地;
(六)参加火灾公众责任保险;
(七)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各项保障措施;
(八)建立健全单位消防档案;
(九)履行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职责。
第六条(专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职责)
专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对本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负责,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一)取得相应的消防培训合格证书,熟悉消防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本单位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和灭火应急疏散预案;
(二)落实完善本单位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和灭火应急疏散预案;指导各部门和岗位制订自身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和灭火应急疏散预案;
(三)制订季度消防工作计划,协助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
(四)组织实施单位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
(五)定期组织防火巡查、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和消防演练;
(六)管理单位专职消防队或者志愿消防队;
(七)消防安全管理人委托的其他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第七条(专职、志愿消防队)
火灾高危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组建专职消防队或者志愿消防队。消防队员的数量,应当按照防火巡查和灭火应急疏散预案要求配置。
火灾高危单位的专职消防队或者志愿消防队应当接受属地公安消防队的指导和训练,定期参加消防知识、灭火应急疏散技能培训,开展灭火应急疏散演练。
第八条(标准化管理)
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工作实行标准化管理,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地方、企业相关标准,推进消防安全标志、消防设施、人员资质、岗位职责、处置流程、记录档案等方面的规范化建设。
火灾高危单位的消防控制室内,应当墙挂《消防控制室值班制度》、《火灾接警处置流程》、《值班人员职业资格证书》,按照《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确保自动消防设施操作人员熟悉《火灾接警处置流程》,熟练操作自动消防设施,规范放置《消防控制室值班记录》、《防火巡查记录》、《防火检查记录》、《火灾隐患整改跟踪记录》及纸质和电子消防档案等资料。
放置消防设施、器材设备的场所和部位应当设立明显的消防安全标志标识,内容包括设施、器材设备的数量、使用方法、正常运行状态、检查要点、消防演练中的操作流程,确保员工规范操作、使用消防设施设备。
第九条(检查、检测)
火灾高危单位应当按照本市有关技术标准,定期对电气线路及其设备进行检测,并对用火、用气、用油及输送易燃易爆危险品的设备及其管线(路)进行检查。
第十条(安全疏散)
火灾高危单位应当设置人员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按照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设置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划定安全疏散逃生责任区,确定各责任区疏散引导员,确保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
人员密集场所在疏散通道地面上,应当设置不间断的疏散指示带,门窗等出入口禁止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
第十一条(消防设施、器材)
火灾高危单位消防控制室应当配置应急救援设备、消防检查装备,厨房区域应当设置灶台自动灭火装置。
火灾高危单位应当每月对消防设施、器材进行维修保养,每年委托有资质的消防设施检测单位对消防设施进行一次检测,确保消防设施、器材完好有效。
第十二条(城市火灾自动报警信息系统联网)
配置火灾自动报警信息系统的单位应当与城市火灾自动报警信息系统联网,并确保系统和联网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三条(消防从业人员管理)
火灾高危单位应当建立消防从业人员管理档案,通过“上海市消防从业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对消防从业人员进行信息备案、修改和日常考勤。
第十四条(“四个能力”建设)
火灾高危单位应当结合自身特点,加强“四个能力”建设工作。应当每月至少组织一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自我评估,并将评估情况上传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信息管理系统备案。
第十五条(“户籍化”管理)
火灾高危单位应当及时通过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信息管理系统完善单位信息,并及时将消防安全从业人员变更情况、消防设施设备运行、维修保养、检测情况上传至该系统备案。第十六条(消防宣传教育)
火灾高危单位应当设置固定的消防宣传教育载体,加强内部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积极参与社会消防安全宣传。
人员密集场所应当在公共部位设置告示牌、安全疏散指示图、宣传手册和图片领取处,提示公众所在场所火灾危险性;公众所在场所安全逃生路线、安全出口的具体位置,遇到火灾等紧急情况如何正确逃生、自救;公众所在场所内灭火器、防护面罩、手电筒等灭火、逃生设备器材具体放置位置和使用方法。配有点歌系统的公共娱乐场所和配有电视系统的公共聚集场所,应当播出消防安全知识和疏散逃生指南等消防公益广告视频。
第十七条(消防安全培训)
火灾高危单位应当组织新上岗、转岗的员工开展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并每半年组织一次全员消防安全培训。
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和专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取得消防管理员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鼓励专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取得二级注册消防工程师及以上资格;自动消防设施的操作人员应当取得建(构)筑物消防员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专职消防队队员应当取得灭火救援员、消防管理员或建(构)筑物消防员初级及以上国家职业资格。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人员、防火检查巡查人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作业人员、志愿消防队队员应当接受消防安全专门培训,并持消防培训合格证书上岗。第十八条(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火灾高危单位应当针对自身特点,制订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及各部门、岗位分预案,每半年组织一次预案整体演练,每季度组织一次部门、岗位分预案演练,确保单位每名员工每年参加一次演练。
火灾高危单位应当积极参与属地公安消防队组织的灭火救援实战演练。
火灾高危单位应当对各预案的演练情况进行总结,并及时修改完善预案。
第十九条(消防安全评估)
火灾高危单位应当每季度开展一次消防安全自评估;每年委托具有资质的机构开展一次消防安全评估,并将评估报告报属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
各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根据评估结论,对所辖火灾高危单位实行动态预警和监管,督促火灾高危单位及时整改消防违法行为,消除火灾隐患,并将评估结论向有关部门通报、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条(奖惩)
火灾高危单位应当建立奖惩制度,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内部检查、考核、评比内容,定期表彰奖励消防安全管理中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个人。对未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或者违反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应当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二十一条(实施日期)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18年9月30日。
上海市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篇2
火灾高危单位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 该类单位发生火灾后的危害性及后果严重, 主要指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和高层、地下公共建筑, 除以上单位或场所外, 某些特定单位对象也可能存在较为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或产生极其严重的影响。
2 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中的现状及分析
2.1 火灾高危单位领导者重视程度不够
多数高危单位属于劳动密集型或知识密集型企业, 对于时间及经济的利用率依赖较高, 导致消防责任主体意识淡薄, 自我防范及防患能力较差, 未将安全防火的主观思想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 从意识上对消防安全多带给企业的危害重视程度不够, 对于消防安全的责任和义务贯彻执行的不够彻底, 企业领导者在追逐经济利益的同时, 往往忽视了消防管制所带来的潜在利益, 私自将消防安全规则简单化, 未完全将国家的法律法规相关知识贯彻至实际工作中去。
2.2 消防安全培训形式化现象严重
企业在学习防火安全教育时, 其聘请的讲解者多数是参照宣传资料照本宣科, 对于受培训教育者未分层次有的放矢的进行培训, 多数受训者仅对触目惊心的案例感兴趣, 真正深入到企业具体工作岗位, 发生火灾时需要做什么, 如何做什么知之甚少, 即使有的单位会出台一些培训考试等形式约束其成员认真记录培训知识, 但培训以后的后续反馈工作几乎没有, 培训的效果自然收效甚微, 受人体记忆周期的影响, 培训的内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人脑中存留的痕迹逐渐淡忘。
2.3 企业消防设备实施陈旧, 消防员的业务素质普遍较低
企业专职消防员设置较少, 多数以兼职消防员的形式存在于企业消防安全体系中,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兼职消防员本身具有一定的工作岗位安排, 当真正出现消防安全时, 兼职消防员的专业技能及组织协调、疏散能力必然会经受实战的极大挑战。受资金成本的制约, 多数中小型企业的消防设施陈旧, 更新速度缓慢, 淘汰率低, 当消防安全来临之际, 此类设备对于初起火源的扑救甚至利用设备逃生获救无法得到保证。
3 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的对策
火灾高危单位在进行消防安全管理的过程中, 要将企业自身精细化管理的内部管理模式与相关部门依法监管的外部管理模式相结合, 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与迎接消防安全的挑战。
3.1 火灾高危单位外部消防安全管理
1) 消防机构不断完善监管制度, 严肃执行。
(1) 各级国家安全及防火机构要依法履行其消防监督职责, 强化对火灾高危单位实施高压监管力度, 充分发挥消防法律法规的指引及指导价值, 对于因监管不力而导致的消防隐患及消防安全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连带责任;
(2) 增大监管频次, 加大处罚力度。对于火灾高危单位, 自然要与非高危单位的监管程度有所区别, 必须使用常规检查与非常规抽查的形式相结合的手段对其进行监管, 不断提高检查质量, 增加检查频次, 对于出现的隐患, 及时弥补完善, 防患于未然。当出现由于自身原因而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情况时, 务必从重从严处罚。
2) 相关部门监管
国家行政部门对于涉及消防安全规定的火灾高危性质的单位进行审批时, 一定要依法审批, 严格按相关规定及流程处理, 从源头上杜绝火灾高危单位存在安全隐患的可能性, 将消防安全的萌芽扼杀于摇篮之中。
3) 中介机构监管
社会信用体系中的服务机构要认真履行其监管职责, 完善其“事前”“事中”“事后”的权利与义务, 公正公平的将火灾高危单位纳入保险体系中去, 对于高危单位的预防工作及灾后事故赔偿处理等工作均具有其重要意义。
3.2 火灾高危单位内部消防安全管理
3.2.1 坚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不动摇
火灾高危单位必须坚持火灾消防责任中的主体意识, 单位要时时树立“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 广大员工及管理者要牢记“以人为本、责任重于泰山”, 从理念上深刻意识到消防安全事故对于企业发展的危害性, 这样才能强化自我安全管理, 才能真正落实到日常工作中。
3.2.2 消防人员专业化, 消防设施更新及时
火灾高危单位须设立专职消防人员并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 并配备相应的兼职消防人员, 不断加强自防自救能力建设, 逐步形成体系, 能够随时应对火情火警, 为专职消防队员进入火场扑救争取时间。
在消防设施的配置上, 高危单位消防设施配置要高于其他单位, 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可高于现行主流消防技术, 升级防火档次及能力, 保持设备的与时俱进性, 随时能够迎接火灾安全的挑战。
3.2.3 责任体制与时俱进
建立责任体制是有效的预防火灾安全的手段。单位应从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人制度, 划分明确的消防安全责任区, 落实到具体责任人, 规范不同责任人的规章制度及作用。在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 逐级、逐部门的形式落实到终端, 以此消除单位消防管理盲区和消防安全责任空白点。
同时, 防火设备设施标识要醒目, 防火重点区域要有警示标识, 防火培训内容要定期演练演习, 其频次要高于其他非防火高危单位。
4 结论
火灾高危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财产及生命安全, 做好火灾高危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更是各级消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 火灾高危单位在进行消防安全管理的过程中, 要将企业自身精细化管理的内部管理模式模式与相关部门依法监管的外部管理模式结合起来, 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摘要:本文通过火灾高危单位的界定区分了火灾高危单位与非高危单位的含义, 在分析了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中的现状后, 对其消防安全管理的对策提出了要将企业自身精细化管理的内部管理模式与相关部门依法监管的外部管理模式结合的形式齐抓共管, 以期共同营造良好的防火环境。
关键词:火灾,消防,安全管理,对策
参考文献
[1]张赟.试论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评估方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2, 30:144-146.
[2]王建刚.火灾高危单位消防监管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3, 3:332-334.
[3]张元祥, 刘沐炎.火灾高危单位消防管理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3, 8:920-922.
[4]宋立明.浅议创新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J].中国公共安全 (学术版) , 2014, 1:33-36.
[5]王景春.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分析与对策[J].中国应急救援, 2014, 1:30-33.
上海市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篇3
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
(一)火势蔓延快。高层建筑的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风道、电缆井等竖向井道多,如果防火分隔处理不好,发生火灾时就好像一座座高耸的烟囱,成为火势迅速蔓延的途径,尤其是高级宾馆、综合楼和图书馆、办公楼等高层建筑,一般室内可燃物较多,一旦起火,燃烧猛烈,蔓延迅速。据测定,在火灾初期阶段,因空气对流,在水平方向烟气扩散速度为0.3米每秒,在火灾燃烧猛烈阶段,各管井烟气扩散速度则可达3~4米每秒。假如一座高度为100。米的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在无阻挡的情况下,半分钟左右,烟气就能顺竖向管井扩散到顶层,其扩散速度是水平方向的十倍以上。
(二)疏散困难。高层建筑的特点:一是层数多,垂直距离长。疏散到地面或其它安全场所的时间长;二是人员集中;三是发生灾时由于各竖井空气流动畅通,火势和烟雾向上蔓延快。增加了疏散的难度,我国有些经济较发达城市的消防部门赃詈了少量的登高消防车,但大多数有高层建筑的城市尚无登高消防车,而且其高度也不能满足安全疏散和扑救的需要。普通电梯在火灾时因不防烟火或停电等原因而无法使用。因此,多数高层建筑安全疏散主要是靠楼梯。而楼梯间内一旦窜入烟气,就会严重影响疏散。这些,都是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进行疏散的不利条件。
(三)扑救难度大。高层建筑高达数十米。甚至达数百米,发生火灾时从室外进行扑救相当困难。一般要立足于自救,即主要靠室内消防设施。但由于目前我国经济技术条件所限,高层建筑内部的消防设施还不可能很完善,尤其是二类高层建筑仍以消火栓系统扑救为主。因此,扑救高层建筑火灾往往遇到较大困难。例如:热辐射强、火势蔓延速度、高层建筑的消防用水量不足等。
美国年均发生高层建筑火灾7000多起。平均每天近20起。但美国城市高层建筑一流的消防管理水平大大减少了损失。
2月9日晚,中央电视台新址附属文化中心大楼发生火灾。据北京市消防局发布的消息,导致火灾的直接原因是在工地附近违规燃放礼花。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处于施工阶段的央视配楼尚未开启防火系统,工地缺乏自救措施。
由于高层建筑火灾隐患多,发生火灾时,火势蔓延迅速,人员疏散困难,扑救难度大,国内外对高层建筑的消防设计和安全管理有严格规定。
法律监管高层建筑防火设计
在各国高层建筑防火的立法方面,无论是法规的数量还是完善程度,高层建筑数量最多的美国都走在世界前列。美国高层建筑防火法规的权威性,建立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早在上世纪70年代,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资助下,哈佛大学现火灾科学研究之父霍华德·艾蒙斯教授,经过大量实验,建立了被广泛认可的哈佛火灾模型。在这种模型的基础上,美国高层建筑防火法规更加完善,成为许多国家的样板。
我国现行的高层建筑防火规范是1995年颁行的《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GB50045—95),该规范的条文严谨细致,在耐火等级、平面布置、安全疏散、消防给水、防(排)烟和电气等方面都有严格要求。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要兼顾防火安全性和投资合理性。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有时达不到规范要求,这就留下了安全隐患。近年来。建筑工地火灾频发,这与大量保温防水易燃材料的堆积和暴露在外有关,同时也由于高楼自身消防设施还没有完善。有专家称,有必要通过尽快制订、修订有关建筑工地的防火管理规范,填补在建建筑防火薄弱的空白,从根本上减少建筑工地火灾多发现象。
防火设计是保护伞
针对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特点,国内外在防火设计上达成了共识。—般说来,要做好以下4方面的防火设计。
第一。保证主体结构有足够的耐火稳定性。目前国内外高楼多依赖钢结构,虽然它的整体性和稳定性都很好,但耐火性能很差。钢材的抗拉和承重等性能均会因温度的升高而急剧下降,通常在450~650摄氏度就会失去承载能力,发生变形,钢柱、钢梁弯曲,不能继续使用。一般情况下,不加保护的钢结构耐火极限只有15分钟。“9·11”事件中美国纽约世贸中心的倒塌,就是因钢结构遭大火高温炙烤。上部结构不稳定向下塌落,结果一塌到底。人们在实践中广泛应用的钢结构保护方法,如用耐火材料包覆,喷涂石棉或防火材料等。已被证明在应对大火时效果不佳,建筑界和消防界在解决这个问题方面仍任重道远。
第二,强化自救设施。高层建筑不同于一般的低矮建筑,火灾发生时,高层建筑主要依靠自身的消防措施来保障安全。消防部门云梯车所能达到的高度一般不超过100米;如果几百米高的高楼出现火灾,很难靠外部力量救援。目前,高层建筑的自救措施主要分为主动性和被动性两大类。主动性措施指直接限制火灾发生和发展的技术,如火灾探测报警技术、喷水灭火等灭火技术、烟气控制技术等;被动性措施指提高或增强建筑构件或材料承受火灾破坏能力的技术,如提高建筑构件耐火性能的技术等。这些完善的自救措施,比大量消防队员更能应付突发火灾。 第三,做好防火分隔。由于建筑使用功能、规模形状不同,地理位置及室内火灾荷载、装饰和陈设等不同,建筑防火规范不可能把各式各样的高层建筑防火都详细地规定下来。这就要求设计人员针对所设计建筑物的具体条件。灵活运用,加强防火隔断,增加灭火手段,加强防排烟措施,采用不同的解决办法。达到防火目的。
从国内外火灾现场统计来看,近六成火灾死亡是烟熏致死,或者被烟熏晕后烧死的。科学的防火分隔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例如,一旦发生火灾,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如果能保持较高的气压。逃生者开门进入后,风就会从里面往外吹,将烟雾拒之门外。
第四,室内装修选用阻燃材料。在建筑中消除火源是不可能的,但是采用阻燃装饰是可能的,是避免和减少火灾伤亡以及财产损失的重要措施。
严格消防管理不可缺少
如果说高层建筑防火设计侧重从硬件方面应对火灾隐患,那么,严格的消防管理则是从软件方面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遗憾的是,高楼盖成后,人们往往忽视这种管理工作的作用。
美国年均发生高层建筑火灾7000多起,平均每天近20起,但美国城市高层建筑一流的消防管理水平大大减少了损失。“9·11,”后,美国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意识进一步强化,管理工作细化到对室内烟灰垃圾桶的设计,同时要求物业管理人员在清理烟灰垃圾桶之前要确保桶内绝无火种。
另外,美国还全面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如让城市居民组成义务消防队等。现在,纽约等大城市均设立了自动消防安全电子访问台,通过电话、电脑、移动电话等与城市高层建筑义务消防队保持联系。一旦发生险情,由城市居民组成的、经过专业训练的义务消防队可以在几分钟内被召集起来,配合消防员进行灭火和救援。
上海市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篇4
2013-12-20 福建消防宣传
(来源:台海网海峡导报驻福州记者 杨文)
从明年起,我省将对火灾高危单位纳入“户籍化”管理,实行红黄蓝三色预警监管。
昨日上午,福建省公安厅召开新闻发布会,省公安消防总队对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福建省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福建省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界定标准》、《福建省履行单位消防安全职责的一定规模个体工商户界定标准》等规定和标准,向社会公众进行了解读。火灾高危单位将实行“户籍化”管理
据省消防总队介绍,此次我省首先界定了火灾高危单位的分类标准,将大型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地下建筑、石油化工企业等7类13种单位依据数量级纳入火灾高危单位范畴。
我省明确对火灾高危单位应当全面落实“户籍化”管理。“户籍”内容包括建筑的高度、性质、责任人、消防设施等信息,并配套建立消防安全例会和安全评估制度。火灾高危单位应当每年委托具有资质的技术服务机构对消防安全情况进行一次评估,消防安全评估结果纳入银行金融信用评级体系。
与此同时,我省还要求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根据火灾高危单位评估结果,对火灾高危单位实行红、黄、蓝三色预警监管,对评估为差的单位,增加消防监督检查频次,依法从重实施行政处罚。对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火灾高危单位,可以提请当地政府挂牌督办整改。
一定规模个体工商户纳入消防监督检查范畴
在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界定方面,我省根据社会发展的新情况,增加了一些新类别、新项目,将建筑面积在10000平方米以上或者铺面、摊位在1000个以上的室内集贸市场的管理单位纳入重点单位;针对日益
增多的高层建筑,将“建筑高度在50米以上的非住宅类居住建筑”纳为重点单位。
单位消防火灾应急预案 篇5
为落实《消防法》切实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预防火灾,减少火灾危害,确保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领导
1、成立以总经理为总指挥、副总经理为副总指挥,公司防火领导小组成员为组员的防火指挥部。指挥部设在值班室。
2、在紧急情况下,总指挥确定顺序为:总经理、副总经理、综合办公室负责人、安全生产负责人。
3、成立以各部门(车间)义务消防员为基本成员的消防队。
二、处置原则及方法
(一)处置原则:沉着冷静、消于初期、忙而不乱、先人后物,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财产的损失。
(二)处置方法
1、当得到报警信号经实地查看证实是火灾初发时:
(1)事发部门负责人立即组织本部门义务消防员和其他同志采取各种手段扑救,争取将火情消灭在初发期。
(2)综合办公室接到报警后,立即派人员到现场,并及时向领导报告和做好抢险救灾的各项准备工作。
(3)火灾消除后,综合办公室要做好现场保护,调查火灾发生原因,事发部门及时总结教训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2、当发生火灾,且有蔓延趋势时:
(1)指挥部成员立即到指挥位置,组织人员疏散、财物的抢救。
(2)迅速向“119”报警,并观察火势蔓延方向和现场情况,向火场救灾指挥部报告。
(3)发出人员疏散紧急命令,并利用广播系统宣传在人员疏散过程中应注意事项。
3、疏散方法
楼层消防队员维持消防通道的秩序,必要时配备应急照明灯,为疏散人员指引方向。所有疏散人员应保持镇静,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疏散人员在楼梯上应依次下楼,严禁挤、推、抢道、防止发生伤人事故。
三、各类人员职责
(一)火场总指挥职责
1、组织设立火场指挥部,了解火场情况。
2、确定专人负责通讯联络,确保通讯畅通,提高通讯效率和准确性。
3、确认火灾类别等级。根据着火地点的燃烧物品、着火空间、范围,判断火灾类别、等级(在短时间内有能力自救的,可视为初级火情,火势超出初级火情的程度或火势虽小,但周围有易燃易爆物品,可能引起爆炸和火势蔓延的,应视为中级以上火情)。
4、根据火灾类别和等级确定是否向公安消防“119”报警,是否需要疏散人员,向各部门下达指令,明确分工。
5、组织灭火抢救队伍,以各部门义务消防员为主体扑救火灾,救护伤员,抢救物资等。
6、公安消防队员到场后,及时取得联系,听从消防人员指挥。
7、火灾扑灭后,组织人员保护现场,清点人员、物资,做好善后工作。
(二)综合办公室职责
1、接警后立即赶到现场,并根据火场情况向总指挥提供有效的扑救方案。
2、按总指挥指令负责现场指挥,组织义务消防员和就近职工投入救人灭火、抢救物资,疏散员工。
3、立即派人向火场运送灭火器材。
4、指派专人在门口迎候消防车的到来,并指引就近停靠消火栓,指引火灾现场,向火场指挥员和公安消防部门提供有关区域的建筑结构和电气管道的架设布置情况。
5、布置做好火灾现场警戒工作,防止有人趁火打劫及发生其他治安问题。
(三)保安警卫职责:
1、接到报警后迅速指挥无关人员、车辆撤离通道,消除消防障碍,保证通道畅通。
2、维持现场秩序,迎接消防车的到达,并指明消火栓位置和指挥部位置。
3、确定警戒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4、如在巡逻时发现火情,对初级火灾,先切断电源,运用消防器材,全力进行扑救,并向安全部门报告。
四、火灾事故的紧急处置方法
1、立即报警:
一旦发现初起火灾或重大火灾苗头,首先发现的人员必须立即报告,起火地点的部门人员迅速采取灭火措施扑灭火灾,同时将情况迅速报告安全部门。
2、各部门接到火灾警报后,立即携带灭火器材,或就近取灭火工具赶赴现场,按分工扑灭火灾,抢救伤员,转移和保护贵重物品。
3、安全等专职人员,接到报警或发现火情后,尽快切断电源,关闭阀门,迅速控制可能加剧火灾蔓延的部位,以减少火灾蔓延的因素,为迅速扑灭火灾创造条件。
4、指挥部要迅速查明情况,向公安消防部门报告,抢救和转移现金、帐务、凭证、帐册等贵重物品。如紧急情况,而又无法抢救时,要组织人员立即撤离,以免造成更大的伤亡。
5、在灭火、抢救财产和疏散人员时,安全人员要提高警惕,防止有人混水摸鱼趁火打劫。在灭火中,要注意观察着火部位和火的颜色、气味等情况,要保护好现场,尤其是着火点,为查明火灾性质、着火原因打下基础。
【上海市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推荐阅读:
上海市学校消防安全管理标准07-26
上海市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暂行办法08-29
2024上海事业单位招聘:上海房屋安全监察所工作人员公开招聘公告10-17
上海静安区火灾08-15
关于上海市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外埠差旅费开支规定10-03
上海校车安全管理规定07-13
上海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56号令)06-25
上海市事业单位考试网09-28
上海文明单位考评标准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