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2024-07-19

浅谈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研究(共8篇)

浅谈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篇1

浅谈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研究论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 实践教学 应用能力

摘要: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变得十分迫切,但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效果并不理想。电子商务专业在教学质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方面存在问题,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有待改善。加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措施体现在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加强案例教学、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实践教学队伍、完善“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室”建设和建设电子商务专业网络学习的平台等方面。

电子商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电子商务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和质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举措,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发改委、国务院信息办编制了《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各高校应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相关学科建设,培养适应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一、电子商务专业现状分析

自以来,我国已有275所本科高校、700余所高职院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在校学生15万余人,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新专业之一。根据对教育部委托西安交通大学进行的“普通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调研”及在河南省54所高校进行的“河南省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现状调查”的报告综合分析,我国及河南省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育在教学质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方面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学生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质量满意度不高

根据调查,学生对电子商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不高。在全国范围内调查学生中,认为专业培养质量很高和较高的比例只有23%,62%的学生认为培养质量一般。学生对教材、实验、教学资源建设的满意率均不足30%,而且学生就业率也比较低,对将来就业前景的满意率也不到30%。而在河南省的调查中,满意度还低于全国水平。

(二)教学内容不能及时反映电子商务最新发展

由于目前电子商务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理论研究落后于企业实践应用,纸版教材缺乏时效性,高校教师难于获取最新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学内容的滞后性在各高校非常明显。根据调查,接近50%的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满意,认为教学内容不能及时反映电子商务的最新发展。

(三)培养计划和教学内容体系不尽合理

培养计划注重了复合性,但是学科知识之间的融合程度差,往往形成技术和商务知识的简单叠加,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合理、不稳固,实践应用能力差。

(四)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目标定位错位

目前,许多高校将电子商务专业所谓的实践能力定位为网站设计、网页制作、网站维护等技术水平上,没有从电子商务的商务应用角度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与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人才素质要求有很大的差距。

(五)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落后,学生利用率较低

近年来,各高校对精品课程、网络课程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以课程为中心的网络资源不断增多,但普遍存在重申报、轻建设的现象,教学资源更新的频率较小,数量也不足。因此,学生难于有效利用。在电子商务专业,由于专业优势,部分教师以个人网站、博客、论坛的形式建设网络教学资源,但缺乏整体规划、系统性以及有效的网站运作模式,呈现内容较少、运行时间不长久等缺点。

(六)不能较好地利用互联网,“师生互动”不足

对于电子商务专业,在课余时间利用互联网实现“师生互动”,加强师生交流,并不难实现。但由于各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缺乏有效利用互联网的教学模式,教师及学生对于通过互联网进行“师生互动”的积极性不高。

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商务技能又要熟练操作现代化的网络工具。这个专业的课程就需要教师既要讲授理论知识,又要设置有效的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目前,很多高校在课程的设置上进行了改革,不仅增加了大量专门的实践课程,还在各门专业课中增加了实践技能的教学要求。这样的调整使得教学效果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缺少真实的实践环境

目前的电子商务教学内容很多时候还局限于理论的讲授,教学内容多来自于书本。对于一些操作性极强的内容,如消费者的网上购物、企业间的合同签订、网络商店的建立等很多时候也仅仅靠教师用一些文字、图片、幻灯片向学生讲授流程和步骤。其实在课程的教授中,教师也深知实践的重要性,但要在网络上真正实现买卖、进行支付需要学生有能在网上支付的银行卡,银行卡里还需要有资金才能实现购买、交易等实际操作,这些环节教师大多只能进行演示,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实践模拟软件过于机械化

目前,很多学校相继购置了电子商务模拟软件,想借此模拟实践环境,使学生熟悉整个交易流程。但这些模拟软件设计都太过机械化,让学生按照预定好的步骤进行操作,方法单一、内容简单,只要按照操作手册,任何人都可以完成。这样的“动手”操作培养不了学生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跟企业的实际运作也存在很大的差距,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仅凭这样的模拟软件是无法实现的。

(三)缺乏有实践经验的专业课教师

目前,很多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师资结构不合理,缺乏专业教师,很多在任教师都是从经贸类、计算机类专业转过来的,对电子商务的学习大部分是通过后来的自学和培训,使得很多专业课教师只能穷于应付书本教学,无法更新知识和研究、讲授新技术。

(四)职业资格考试太过形式化

目前,很多学校都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考取职业资格证,作为证明学生能力的指标。与电子商务专业相关的职业证书主要是电子商务师,但这种资格考试靠的也是理论知识,没有体现出对学生能力的考察,就算增加了技能模块,也不过是在实验室中进行机械的操作,只要学生按部就班的练习就没有什么难度可言。

三、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措施

(一)改革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培养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商务应用能力的主要途径,在进行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时,需要加强以下几个环节:

实验:包括课程实验和集中的综合实验,其中课程实验主要为验证性的试验,集中的综合实验主要为体验性和创新性的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课程设计: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教学基础上,安排一定的实践,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课程设计以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的掌握为主,以电子商务技术运用的了解为辅。

实习:包括认识实习和专业实习(含毕业实习)。在学习电子商务专业课初期,安排一定的时间在当地选择一定数量的典型案例进行参观,以获得感性认识。在专业课学习的基础上,要到电子商务应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以综合运用专业知识。

毕业设计:面向应用的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可以在专业实习的`基础上进行毕业设计,毕业设计以电子商务案例分析和电子商务项目策划与经营管理方案设计为主。

(二)加强案例教学

在电子商务案例教学中,将采取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教学模式。首先由主讲教师讲授案例分析模式,并对典型案例进行示范性讲授;然后由学生对给定的电子商务案例进行分组讨论和汇报交流;在此基础上,由学生利用假期社会实践的机会在当地选择一定数量的案例进行调查和分析,老师可以将这部分案例分析素材充实到案例集中,供以后的案例教学使用。

(三)深化校企合作

电子商务本质上是一种新型的商务形式,要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除了学校的努力外,还必须依靠企业的帮助,只有几方面的密切合作,才能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的任务。要与企业开展人才定制,互动设置应用型课程,建立相适应的、长期的学生实习基地;聘请从事电子商务应用工作人员进行实践教学的指导工作;每学期定期派学生到企业去实习,进行电子商务系统培训,直接参与到一些应用项目开发与商务管理工作中,并结合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给出解决方案与部分实用程序。

(四)建立实践教学队伍

引进和吸引本专业优秀人才从事电子商务实践教学,鼓励理论课教师兼任实践课教学,实现理论课和实践课教师轮岗。要大力拓展和培养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参加实践活动,在保证主干课程教学时间和内容的基础上,有计划地选送他们到公司开展电子商务应用状况调研和实践,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和分期分批进行系统培训。

(五)完善“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室”建设

要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室”的建设,为学生提供多种电子商务系统开发平台,使他们从大的环境到具体的应用有更直观的认识。要进一步加大对实验室资金的投入,购置计算机网络设备、实践教学所需的软件和“电子商务模拟系统”,安装各种数据库和电子商务系统开发工具,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六)建设电子商务专业网络学习的平台

在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的基础上,搭建一个以本校学生为主、面向全国高校师生及社会学习者的开放式网络学习的平台,给学生、教师提供了一个自助式、交互式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马洪娟.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构建[j].商业经济,,(6).

[2]王恩源,李傲霜.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培训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17).

[3]刘业政,杨善林,何建民.电子商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4]杨荣明.论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性教学过程[j].教育与职业,,(1).

浅谈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篇2

目前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大同小异, 在中国实践教学中运用较多、较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三类:案例教学、计算机模拟和校外实习。但是这三种方法都存在较大缺陷。由于本科生基本没有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经验, 加上目前高质量的、切合中国国情的案例较少, 在这种背景下的案例教学变成了学生听故事。计算机模拟是在市场、竞争者等环境信息给定情况下进行决策, 学生的市场营销环境分析能力得不到训练。由于大学扩招、企业自主经营及安全等多因素的影响, 校外实习很难集中安排顶岗实习, 实习基地就成为了参观基地。

二、企业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能力的要求

在综合素质方面, 懂技术、会管理、善沟通的复合型人才正成为用人单位吸纳的重点。此外, 较强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技能、职业资格、驾驶证等成为应届市场营销毕业生进入优质企业的重要条件。

一方面, 企业对营销人员的考核常常用业绩衡量, 尽管学生在学校学了许多理论知识, 但由于缺乏实战演练, 到企业往往难以很快进入角色, 用业绩来证明自己, 常常感到难以适应, 认为所学知识与企业营销工作的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另一方面, 企业则认为学校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企业对营销人才的要求, “眼高手低”且缺乏职业技能和专业素质。这表明, 目前高校营销人才的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发生脱节, 这种脱节不仅使企业寻求不到相应的营销人才, 影响企业的发展, 同时也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毫无疑问, 企业需要的是掌握一定技能, 能为企业开拓新市场, 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高素质营销人才, 高等院校最关键的是要将实践教学环节的创新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着力点。

三、基于能力导向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 优化培养方案, 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必须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经由行业或企业专家参与组成的专业 (群) 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确定, 应通过专业 (群) 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和论证培养方案, 使培养方案既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又能体现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适时修订培养方案, 建立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机制, 是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把脉的第一步。紧跟上情, 调研下情, 在总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充分调研行业和企业的用人需求, 学院进一步凝练专业特色, 制定了新的培养方案, 并从2011级开始执行。与此同时, 坚持多方走访、坚持专家把关的工作方法也固化下来, 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智囊 (如表1所示) 。

(二) 构建一个紧密结合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习实践系统

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课程内容包括课内实践、独立设课的实验和集中实践。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 学院2011年成为江苏省第一批建成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 2012年学院获得“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称号。专业教师积极将实践成果转化为实验项目, 重新分解列入到实践课程的选题库中, 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训练单元和参考案例, 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各专业充分利用实验室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更新实践教学内容, 各类实验室对学生开放。从“实验”到“实践”, 同学们获得了更加不菲的收获。在实验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创新, 顺藤摸瓜、深入整合, 将“实验—实训—实习”引入到培养计划中, 首先在教学计划中明确基础实验层、专业技术实验层、综合能力培养层、工程实训层等4个前后衔接、循序渐进、层次分明的实践教学体系, 系统化的开展实践创新能力教育 (如图1所示) 。

(三) 多渠道、多形式地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要建设好市场营销专业, 提高专业竞争力和吸引力, 对市场营销专业不能放任自流, 应主动联系就业单位, 探索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方式, 根据主要就业面向及专业发展趋势, 确立专业方向, 培育专业特色。市场营销专业不可能以规模取胜, 只能以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质量来争取专业的发展, 尝试“1.5+1.5”的联合办学模式, 把企业课程纳入到专业教学计划中, 将企业生产环境、设备和文化引入校园。与公司在校内共同创办联合公司, 培养符合各行业人才需求的专业人才。同时, 大力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改造力度, 更新实训设备到软件。继续与企业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进一步完善合作机制及运行模式, 加强实践教学研究。

(四) 放开办学思路全面打造人才培养平台

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终极落点还是“成才”, 在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指导下, 学院应继续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育路径。如今, 学院就业平台、出国平台、创业平台、升学平台已经日渐完备, 成为广大学子成才的基石, 应继续加大推行“国内学位+国外课程”培养模式, 以及“国内学位+国际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培养模式, 推动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的深入开展, 不断进行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改革加强平台建设, 制定相关政策, 加强各类竞赛竞赛组织管理, 加大专项经费投入, 通过项目化运作等方式, 鼓励支持广大学生切实参与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中去, 使学生在助研工作中锻炼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 为提高其在各类学科竞赛中的竞争力奠定基础。

(五) 校企共同实施教学活动

学院充分利用校企共同打造的“双师”教学团队实施课堂教学、实验实训、生产实习以及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 实现了三个“打破” (打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界限;打破教室与实训室的界限;打破理论教师与实训教师的界限) , 四个“也是” (教室也是车间;教师也是师傅;学生也是员工;作业也是产品) 。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内容。根据工作岗位 (群) 任职要求和职业技能标准, 以开发工学结合课程为主线, 学院专业教师团队与企业专家共同重构模块化、项目式、任务型的课程内容体系。校企共同建设质保体系, 按照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校企专家组成督导组, 参加学院日常、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同时, 学院还在企业的积极参与下, 定期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 了解毕业生的适应和发展情况及评价, 为学校深化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四、结语

针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的市场现状, 如何切实提高该专业高职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一直是值得深思和努力探索的问题。本文提出的市场营销实践教学体系是在常州纺织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探索而提出的, 今后将持续加强该领域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苟建华.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的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17) .

[2]平怡.浅谈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1, (5) .

[3]沈孟康.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经济师, 2010, (9) .

浅析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能力培养 篇3

关键词:实践能力;市场营销;市场营销专业

一、市场营销实践能力的构成

实践能力,泛指人们在从事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有意识的活动中具备的能力,对实践活动进行组织、谋划、实施的能力。具体到市场营销实践能力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⑴创新能力,营销环境不断发生变化,营销人员需要不断地发现市场机会、利用市场机会,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⑵专业技术能力,营销人员能够利用专业的理念和专业的方法做专业的事,比如市场调查和分析能力,营销战略规划能力,营销组合的应用能力,营销计划与实施能力等;⑶基本能力,比如,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利用外语阅读文献和进行交流的能力,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和日常工作的能力等。

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能力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1.对实践教学环节不够重视,经费投入不足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工作重点是科学研究和理论教学,并没有把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核心位置,许多学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实践环节很难实施,加之经费不足,实践教学形同虚设。首先,由于指导学生实践的工作量大且非常辛苦,而学校对于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工作不重视,这限制了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其次,由于实践教学环节考核相对困难,学校不重视,考核大多流于形式,学生则不愿意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营销实践中去,甚至意识不到实践对自身能力提高的重要性,即使参加也往往敷衍了事。

2.师资队伍实践经验不足,且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目前市场营销专业发展迅速,很多博士、硕士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并很快成长为教授、副教授,成为当前营销专业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这些教师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营销理论基础扎实,但營销实战经验普遍不足,成为营销实践教学顺利开展的重大障碍。由于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没有在企业参与营销管理的经历,工作后,又忙于日常教学和科研,缺乏与企业界必要的交流和沟通,许多教师不了解企业营销管理的现实状况。不仅如此,国内大多数高校都没有与实践教学相匹配的激励机制。教师在职称晋升、评优过程中主要看的是科研项目、发表论文,而实践教学的成效与教师的利益往往关系不大,这限制了教师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动力。

3.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落后

实践性是市场营销专业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创造性的将这些知识运用于营销实践。然而目前的教学仍然以传统的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为主,缺乏课堂师生互动,缺乏对现实案例的剖析,这不利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价值,也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在教学手段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应用不足,有些教师即使使用多媒体教学,也只是起到了板书的作用,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实践基地建设困难,利用率不高

教学实习基地是指具有一定实习规模并相对稳定的高等学校学生参加校内外实习和社会实践的重要场所。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直接关系到实习教学的质量,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参加实习的学生还处于学习阶段,很难完全胜任企业营销工作,企业处于保护商业机密的需要,一般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即使接收,也不会让学生接触其核心部门和重要的管理事务,因此实践基地不仅建设困难,而且利用率较低。

三、提升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对策

1.正确认识实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实践教学是指学校根据培养目标,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使其接受教育,培养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学校应当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在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实践教学并不仅仅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延伸, 而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因此,教师和学生要共同提高对实践教学的认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与水平

拥有一支营销理论知识扎实并且具备较高的营销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是顺利开展实践教学的前提。针对目前营销专业师资队伍状况,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提高师资队伍的实践水平:首先,学校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到企业去任职或为企业做顾问提供咨询,积累实践经验;其次,从企业聘请有深厚理论功底又具有丰富实践经历的管理人员充实教师队伍;最后,聘请校外专家和一些成功的企业管理者来学校开设讲座,让学生分享他们的经营理念和成功的实际工作经验。

3.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能动性,改变过去灌输式的培养教育方法,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现代教学媒体,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多媒体教学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标准化与规范化,而且传递给学生的信息量大,表现形式灵活多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4.建立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目前,传统的培养方案围绕着专业来进行,课程设置以学科为主,强调学科的系统性与整体性,课程按照学科的知识体系组织教学内容,以传授知识为目标,这样的课程设置并没有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放在核心位置。所以,为了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营销专业人才,在课程设置上就要打破传统的模式,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角度出发,强调知识的针对性,重新进行课程设置。

参考文献:

[1]刘光乾.论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内江科技,2009(11):47.

[2]郭燕,饶曦,王祥翠.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策略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31):136-137.

[3]罗刚毅,朱涛.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J].学理论,2008(22):59-60.

浅谈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篇4

摘要:近年来,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我国加大了人才培养的力度,与此同时,中等职业学校在积极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为我国培养出了大量专业型人才。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要想积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并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展开教学,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从中等职业学校园林专业入手,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展开探讨,希望对中等职业学校人才的全面培养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园林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前言:

近年来,社会经济取得较快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加快了城市建设的步伐,从而有效带动园林业的快速发展。而在中等职业学校当中,同其他专业相比,园林专业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现阶段,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还应当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从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本文首先对现阶段积极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园林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相关措施,希望对加强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全面培养起到促进作用。

1中等职业学校园林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1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在科学和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各行各业在积极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过程中,必须提高人才综合素质,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才能够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就园林业而言,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社会对从事园林行业的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必须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及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思考能力,也才能够促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提升[1]。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在积极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以学生就业为目标,因此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教学目标当中势在必行。

1.2中等职业学校园林专业学生培养中的不足:

现阶段,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仍然以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为主,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课堂主体,学生作为客体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模式,学生无法对知识进行自主思考,更无法将理论知识同实践进行紧密的结合,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低。尽管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实施的过程中,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积极增加了实践教学的环节,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大缺陷:首先,没有在实践中将多门学科进行紧密相连,对学生而言,实践能力仍然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其次,实践教学过程中,仍然将教师作为课堂主体,学生只能够对教师的实践动作、顺序等内容进行记忆,自己真正动手参与实践的几率较小等。以上种种不足,仍然无法促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偏离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宗旨。

2中等职业学校园林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措施

2.1应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园林专业同其他专业相比,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首先应当学会思考和质疑,从而才能够在大量经验和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及时抓住问题的关键,并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园林专业教师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将实践教学同理论知识的教学进行紧密的结合,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思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现阶段,学生在充分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应当对具体而真实的园林设计过程和施工流程进行全面的掌握,运用自身的基础知识,解决和面对这一过程中的全部问题[2]。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及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走入实践基地,为学生构建实践的机会和环境,由此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紧密相连。学生在实践基地,能够运用自身的基础知识,亲自动手来解决实际问题,实践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2.2分层次展开实践教学

: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园林专业教学过程中,在积极强调实践教学重要性的同时,不可以忽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应将二者进行紧密的结合,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学生在实践中无法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思考。在这种情况下,中等职业学校,首先应同当地相关园林企业及实践基地构建紧密联系,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紧张的工作氛围;其次,不同年级学生应当具有不同的实践内容[3]。例如,低年级学生在进行园林知识实践的过程中,应侧重于基本能力的培养,而高年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当逐渐引导其在学习过程中,自主的将理论知识同实践内容相结合,从而促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际动手能力都得到有效提升。例如,低年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其在充分观察园林建设地点的基础上,自主进行资料的搜集,并积极参与到设计研究过程中,并对整体项目的实施进行跟踪学习。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理论知识得以巩固,同时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团队精神等都能够得到有效培养。

3结论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不断进步、园林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在积极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提高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同实践知识进行紧密的结合,并积极同当地企业进行沟通,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更好的适应工作环境,运用知识对实际中的问题进行解决,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敏,厉悦,徐洪国,邵淑丽,张志,郭彦萃,熊毅.基于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园林专业多维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03:197-200.

[2]姚晓洁,冀凤全.土建类风景园林专业园林植物实践能力培养探讨―――以安徽建筑大学风景园林专业为例[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5,03:82-84.

浅谈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篇5

[摘要]创业能力是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能力之一,在当今经济建设需要大量具有创新和创业能力人才的背景下,在大学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市场营销专业所从事的工作,具有较为便于学生创业的性质,培养营销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则具有更好的操作性。

[关键词]学生;创业能力;培养

一、创业能力应为大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

(一)创业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必备的重要能力

目前很多高校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学生培养的定位目标,创业能力是应用型人才所应具备的重要能力。

对于大学生而言,创业能力是相对于在别人已经形成的事业中就业能力的一个概念,是学生自己主动发现和捕获创业机会,并由此结合自身的综合素质,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服务或实现其潜在价值的综合能力,并将这一能力转变成为学生立身社会,生存发展的基业或事业,并且在这一事业的经营中能够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自己较大的贡献。所以创业的过程就是专业知识应用的过程,创业能力就是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具体展现。

应用型人才是学术型人才对应的概念,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是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这是能够将基本理论转化成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是将分门别类的专业知识综合成系统知识的综合能力、是能够将所学各类知识转化成能够创造社会财富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便包含着创业能力。

如果从一个更高的角度看,创业能力的本质便是创新能力,因此即使是学生毕业时选择了就业,如去做公务员、到各种性质的事业单位从业,或到各种性质的企业就业,也需要有创业能力。因此创业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必备的重要能力,创业型人才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组成内容,因此高校应大力开展以开发学生创业基本素质的为目的的创业教育,以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提高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将培养学生自主创业能力作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二)自主创业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重要途径

─────────

大学生自主创业从长远看将是大学毕业生的一种重要从业方式。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很多大学毕业生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走上独立创业之路,尤其是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和市场经济时代,直接将“智本”转化为“资本”的可能性更是大大增加,创业的机会大大增加,创业成功的概率大幅提高。

自主创业是大学生自主就业的重要途径,1998年10月在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更是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 1的基本目标,为了方便毕业生创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关心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要使高校毕业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在我国目前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就显得更具现实意义。

(三)自主创业是创新教育的具体实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业精神是创新、进取、执着、学习,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因此,高校应站在适应社会对创新精神高度需求的角度,将创新教育作为大学生都需要接受的人生教育,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创新是科技进步的灵魂,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创新是指怀疑、批判、突破原有格局的思维方式;是人们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或新发明的一种能力;进而能够将这些新思想、新理论或新发明产业化、市场化,将其转变成社会财富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正确驾驭某种事物运动的实际本领,亦即应用能力,自主创业则是充分发挥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的最好平台,是创新教育的最好实践。因此,高校在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时,应注重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相结合。创新精神是实践和创业的前提,实践和创业活动是创新精神的实际操作,是创新精神的实践和发展。

二、市场营销的专业性质较适合学生自主创业

(一)市场营销专业性质使得学生就业和创业两相宜

1、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从专业对口的角度看几乎所有的企事业单位、行业、部门都有营销的业务或相应的工作可以从事,所以说非常宽泛,广义的讲只要有产品和服务需要销售,就会有营销人员的需求,营销是一个不会消失的职业,因此近些年社会对营销人员的需求量较大。营销人才的需求量无论是在全国整体上看,还是在区域性的局部市场上看,都处于排行榜的前列,尤其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或大城市,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更是旺盛。同时随着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接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发国际市场,对国际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使营销专业的就业范围越来越大。

2、营销作为一种职业,实际上是从生产产品或服务的企业中,以企业的运行功能为对象(即销售功能)进行的分工与协作的产物,专业化的营销企业本身属于服务业,为社会提供营销产品或服务的“行销能力”,并以这种“行销能力”作为商品参与社会的经济运行。企业的销售功能作为分工协作的对象,在从企业中分离,形成集中,再转变成专业化的职业(行业)的整个过程中,可以形成多种“职业形式”。这些职业形式的规模可大可小(可以是一个人的“经纪人”的经营形式和规模、可以是企业甚至是大型销售企业经营形式和规模),运作方式多样化(可以单独注册公司,以法人的名义经营销售企业、也可以以自然人的身份挂靠在某个公司的销售链条中的某个环节上,以该公司项目经理人的身份进行经营;既可以做代理商、又可以做经销商),经营的领域具有扩展性(既可以做

销售业务,又可以做与营销相关的业务,如广告、营销咨询、营销培训等),从业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既可以专职从事某行业的销售经营、又可以兼职进行营销工作)。所以营销行业能够形成创业的机会较多,创业投资的资本金可多可少,创业的难度有大有小,行业进入门槛相对制造业较低,因此说市场营销专业是高校中最适合学生自主创业的专业之一。

3、市场营销专业即使是在就业的岗位上,也需要从业人员要有非常强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市场营销以研究综合性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为目标,通过发现消费者的需要,并将其转化为对产品与服务的需求,再通过有效的促销、分销渠道和价格策略来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市场营销作为由企业、消费者、竞争对手和相关的环境因素组成的系统,体现了企业和消费者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的相互协调关系;体现了企业和竞争对手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的相互竞争关系。由于企业的市场营销所面临的环境是复杂多变的,因而市场营销决策系统是一种半结构化系统,这类系统的决策含有大量的不确定因素,缺乏程序化的工作范式,因此市场营销的每一次销售活动或过程都具有开创性工作的性质,都需要从业者拿出创业的精神、运用创业的方法和手段、积蓄创业的经验及能力、开拓性的工作才能取得销售业绩,这与创业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异曲同工。同时销售作为特殊的职业,很多企业的报酬制度规定其基础工资(底薪)很少,大部分的收入与销售人员销售业绩挂钩,即按销售业绩(收入)的某个百分比拿业绩提成,或者每做成一笔业务都可以得到相应的佣金。这种分配办法,一方面可以激励销售人员(业务员)的工作积极性,多劳多得,做得好,赶上好机会,回报也是丰厚的;另一方面,对于销售人员来讲也存在较大的收入风险,形成较大的生存和发展的压力,这种分配方式也类似于自主创业的情况。

(二)较适合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自主创业的类型

1、成立销售公司。公司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成立的经营性组织,包含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形式。注册公司要有相应的条件,如有法定资本的最低限额,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三万人民币,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为十万元人民币,要求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生产经营条件。所以以公司的形式创业,创业人要有较好的项目、良好的市场,而且能够持续发展。成立公司的风险相对较大,大学生也可以毕业后先以其他方式创业,待积累了一定经验后,再以公司的形式将其事业作大作强。

2、组建合伙企业。合伙企业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成立的“由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合伙企业首先要求合伙者能够长期志同道合,其次要求团队中人员间的合伙协定必须明确责任和权利的划分。有团队意识、资金缺乏者适合用这种创业模式。

3、个人独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设立的由一个自然人投资、投资以其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个人独资企业要求投资人为一个自然人,有合法的企业名称,有投资人申报的出

资,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有必要的从业人员。这种企业形式比较适合刚起步的营销代理商、中介、加盟商等创业企业的发展。

4、项目经理人。这是一种在别人的销售企业内部进行创业的形式。大型的销售企业,往往会有多种相对独立的经营业务,创业人可以以多种方式对这些经营业务进行经济承包性质的经营,形成项目经理人的形式。从企业内部创业,有很多有利条件:雄厚资本实力的支持、管理的指导、综合资源的共享、业务资源的利用、品牌形象借助等,创业起来更容易成功。

5、加入虚拟企业联盟体。虚拟经营是当今企业较为流行的经营方式,是企业以运行功能为分工协作对象的联合经营形式,创业者可以各种公司的形式给其他企业提供营销的专业服务(这是公司企业、合伙企业及个体企业可以实施的一种经营模式),也可以以个人的名义为需要销售功能的虚拟企业进行合作,为其提供销售服务。此时创业者实际上是以该虚拟企业的名义实施经营活动的,相当于承包了该虚拟企业的销售部或者部分销售业务。

三、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构成创业能力的要素分析

1、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精神。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前提和关键是“想创业”,即要有强烈创业意识和创业冲动。创业意识是激发人们进行创业实践活动的欲望,是心理上的一种内在的动力机制,创业意识的形成源自于人的强烈的创业需求。我国大学生普遍缺乏创业意识,对于创业的热情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如目前北京市每年正式创业的高校毕业生仅有100来人,远不到毕业生总数的千分之

一。因此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精神十分必要。

2、培养创业所需的专业技术能力。营销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要学习和掌握本专业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为创业做好相关专业知识的准备。

3、培养观察市场能力。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引导他们通过各种方式观察市场、了解市场经济的现实表现形式、熟悉市场规则,关注世界和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脉络,提高捕捉和分析市场机会的能力。

4、培养经营管理能力。任何创业都是各种资源组合及运用的过程,所以要通过各种机会,通过各种理论或实践的教学环节,在各种课堂或课外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组织、协调、管理、控制的经营管理的能力。

5、培养社交沟通能力。创业大多数是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的,因此在创业过程中,无论是市场调研、市场开发、市场开拓的营销活动,还是创业团队内部整合、融通的经营过程;同时任何创业活动都要实施在一定的市场环境之中,营销行业的创业者要随时随刻与生产商、中间商、消费者、竞争者、市场管理者等发生各种关系,所有这些都需要创业者具备良好的交际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才能处理好相关的业务。

6、培养风险承受能力。任何创业活动都存在相应的风险,可能带来增益,也可能带来损益,因此要培养学生敢于争取成功,也能勇于面对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

(二)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1、学生创业能力来源于应用能力,因此高校首先要切实落实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按照如何能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主线来组织教学,要改革单纯讲理论、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式。为此,首先要增加并搞好案例教学。以大量生动、及时、鲜活、典型的营销案例结合相应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便置身于现实的情境之中,提高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教学中,要通过组织讨论甚至辩论,以加深学生对融入案例中有关知识的理解;其次,大量组织学生自身体验式的教学活动。如运用模拟手段进行有关专业课程的教学,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安排学生实际销售一些产品,或安排学生直接帮助企业解决营销中的具体问题等。通过这样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对一些有较强的应用实践能力,并且有创业意识和具有创业潜质的学生,学校的相关部门,如学生管理、团委和专业课教师应予以重点培养,并根据其实际进行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这些学生毕业后进行创业打好基础。

2、加强创业知识的教育。如学习与创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熟悉各地对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熟悉创办企业的申办手续和流程、了解掌握融资的渠道和方式、熟悉我国的用工制度等。

3、强化学生的创业意识。如组织学生访问成功的企业家或请企业家讲创业体会,尤其是那些本校校友,创业时间不长且小有成就的创业者,请他们现身说法,讲他们创业的“酸甜苦辣”,学生会觉得这些人和这些事离他们很近,可比性和可学性较好。

(三)学校与社会多营造有利于学生创业的氛围和机会

高校应注重学生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的开展。有条件的学校应设立学生创业的研究和实践机构,调整目前一些不利于学生创业活动规章制度,以各种形式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如举办学生创业比赛等。学校可以通过与社会建立广泛的外部联系,接触各种创业孵化器和科技园、风险投资机构、创业培训机构、创业者协会等机构,形成了一个高校、社区、企业良性互动式发展的学生创业支持系统,开发和整合社会各种创业资源,如学校与社会结合设立学生创业基金,为学生创业创造更好的条件。

近年来,为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国家工商总局规定,大学生创业1年内免交5种行政费用。全国各地也都推出了相应的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国家应加大对大学生创业支持鼓励的政策力度,使学生创业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文秘专业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篇6

摘要:文秘专业的应用性内容决定了实践教学在该专业中的显著地位,因此在文秘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除了考虑学生理论学业水平是否达标外,更要重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关键字:校企合作 社会实践能力 文秘专业 人才培养

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变革,我国的高等教育的教育模式已经开始由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教育转变。文秘作为各大高职院校的老牌专业,一直在现代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中对商业机构和商业活动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面对当前中小型企业的不断增加和不断发展,优秀的文秘专业人才供不应求,这要求学院加强对文秘人才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文秘专业人才的素质与实践能力

在商业机构增加对文秘人才需求的同时,对文秘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然而,文秘专业的学生在校内进行实训的时间比较短,对专业技能的实践应用熟练度不够,所学得的专业知识理论也难以与工作实践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为了帮助学生增强自主思考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以满足商业机构对文秘人才的严格要求,许多高校和企业都进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资源交换合作。校企合作为高校学生提供了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实训基地,给高校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机会,这种合作方式无疑是适应市场对高素质文秘人才需求的必然发展趋势。

二、如何增强文秘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巩固加强校内实训与实习的形式与内容

1.推行校内办公实习,帮助学生在进入实际工作岗位前进行过渡

单纯的理论知识学习会让应用性强的文秘专业学生产生浮躁心理,然而他们此时的技能尚不能进入实际的实习岗位进行实践,这时将学生安排分配到校内各部门中开展办公实务的实践,能恰如其分地完成从理论专业知识学习至毕业顶岗实习的过渡,弥补现阶段综合能力的相对缺失。

2.在实训过程中坚持四个模块内容

在实训过程中应坚持的四个模块内容为:专业核心技能模块、办公自动化模块、秘书综合素养模块与顶岗实习模块。其中,专业核心技能模块是以学生在理论课上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为支持,通过安排时间在专业部分进行的集中实训。办公自动化的内容包括系统操作、办公软件操作、速录能力与其他常用软件的操作等,办公软件的应用能够增强文秘专业学生的操作技能和信息收集处理能力。秘书综合素养模块需要开放的仿真实践环境完成实训内容,让学生真实地感受职场的节奏和需要。顶岗实习包括暑期顶岗实习和毕业顶岗实习,学生通过实习能够强化其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也能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企业文化内容与企业目标发展。

3.以项目任务作为驱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

项目任务是通过展开教学和实训内容,围绕解决任务问题而提出项目任务、学生自主完成项目、项目评价考核、相关知识拓展等步骤完成教学的过程,在过程中还能添加情景仿真模拟等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实训内容。

(二)坚持校企合作背景下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

1.制定实践人才培养方案的系统性原则

培养方案看似只列出了实现目标的步骤与展望,实则是针对学生学习实践规律和市场发展节奏而制定的难以分割的有机整体。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既要求文秘专业课内容的设计达到精炼实用的特点,让学生有效掌握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又应本着拓宽学生知识面的目标,在设计选修的课程模块与专业拓展课程上加强该专业实践教学的环节。具体的设计要考虑不同教学层次的不同情况,促进理论知识和实践环节的互相渗透融合。

对于文秘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应用,应破除墨守陈规的思想,及时引进并将新的理论知识和先进的教学方法融入课堂内容,这是实践人才培养方案的必要环节。对课程进行科学的重组和整合,适时地加入社会需要的知识体系和课

程内容,不断完善课程内容的衔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快他们对课程内容的吸收,在此同时,也应重视文秘专业学生在个性上的发展。同步更新和改革主修课与选修课的内容,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拓展的积极性,并通过自主的学习日趋完善自身拥有的知识结构。

2.课程执行中的灵活性原则

由于行业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实际情况会影响就业市场的变化,实践教学课程的内容应作出及时调整和改变,诚然,这种举措必须要在保持主修课调配稳定的前提下进行。灵活地调整与实践相关课程的设置,是适应社会需求多样性发展的手段。灵活的课程执行能够使社会的需求、专业知识的稳定传授和市场经济之间维持的良好关系。

3.同步提升理论知识、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原则。

为了处理好理论知识、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应在基础的理论知识课上将视角调整为关注学生的就业发展道路上,着手加强培育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并在目标与视角的调整中提高教学起点和改变课堂信息量,促进知识内容的更新。在专业基础课上,主干学科与实际应用的内容应根据需要来予以拓宽,改变陈旧的专业知识内容和知识面狭窄的现况,及时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和相关课程。在课堂实践与课外培训环节上,应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将实践应用能力作为教学的核心目标。其具体措施在上文的实训环节已有涉及,此处不作赘述。

三、突破校企合作途径,加强合作力度

(一)加强资源扶持,开放实践环境

放眼观去,至今仍有许多高职院校存在着场地不足、设备不完善、资金紧张与业务信息不畅通等问题,这要求与院校合作的企业应在了解院校实际情况的前提下,解决院校政策与资源上的需求问题,确保合作的物质基础。且在学生参与校内外实训过程中,院校与企业应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并开放实训场地的机房、速录室等设施,以给予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来磨砺其操作技能,这有利于高职院校和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院校与企业应共同探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文秘专业人才的目标是进入企业,服务于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校企共同的探讨可以让学校了解用人单位的征招人才标准,从而从基础开始培育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实践人才。因此这就要求院校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与项目任务,并将校外实训经验、校内实习、毕业设计、课程开放、社会实践和毕业顶岗实习等环节进行有机的结合,构建校企合作中完整的实践人才培养教学体系。

(三)加强教师教学背景深化,促进校企师资互动交流

在课程设置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文秘专业可从合作企业聘请有关的技术专家组成专业的实践教学团队,在接受相应的教学考核和学术研究后为本专业学生进行授课,授课者可以享受校企单位给予的相应的教学待遇。院校内的骨干教师也可参与由校企单位提供的相关培训和实践,从而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和视野,深化校企合作,实现教学知识与实际社会环境的互补交流。

(四)鼓励考证制度

为了提高学生课外实习的积极性,文秘专业要求学生除取得毕业证书以外,还要拥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一个以上。取得秘书资格证和其他相关资格证书所进行的考核内容,可以以教学需要的方式,在主干或选修课程计划的安排中被添加列入。且与院校进行合作的企业拥有的实训基地,能为学生提供完善的训练设备和实践环境,帮助学生提高实践工作技能,稳步获得职业证书考证。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参加校外实践的积极性,也有利于他们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同时更深化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力度。

结语:

院校和企业要长远地发展,双方都必须对文秘从业人员加以培养,只有这样校企合作才能为双方解决同一个难题。一方面院校可以为文秘专业学生进行知识理论的输送和培养,另一方面企业可以根据文秘专业学生的知识理论基础对他们进行工作上的技能实践培训。校企合作为文秘专业人才的社会服务水平提供了有力的帮助,这种院校与企业进行合作教学的模式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型有效的教学趋势。

参考文献:

[1] 禹明华.基于职业活动导向的高职文秘专业实践模式的探索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0年23期

[2] 王光华.校企合作背景下的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2年11期

[3]胡秦葆 等.高职文秘专业“23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N].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4]周杨莉.湖南省高职文秘专业秘书事务所校企联合现状的调研报告[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1年02期

浅谈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篇7

一、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扩大学生课程选择范围,创新教育方式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多学科不断融合,业务交叉越来越频繁多见,一些创新结点不断涌现,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不断提高。复合型人才不仅仅是集技术和管理于一身的综合性,还包括文学、社科、心理、艺术等多个层面知识的综合。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的主修课程和辅修课程都是按照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进行安排的,学生没有自我选择权,造成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受到制约,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受到忽视,因此,出现了我国目前高职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不强,创新能力弱、综合水平不高等问题。

(二)大力实施项目化教学,提高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要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的创造思维,让学生充分的发挥想象力,将思维的活跃度调动起来,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要把握教材改革的实质,对市场营销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进行优化,按照全新的教学思路,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提高实践性教学强度,激发创新思维

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金色,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市场营销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要结合专业特点,加大社会实践的实施,作为教学环节非常重要的一环,不断让学生的理论通过实践得以巩固提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创新班级管理模式,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辅导员为中心,通过班干部的沟通管理来开展班级工作的管理体制,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创业、创新成为时代的主题,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就要适时将创新教育和创新教育引入到我们的课堂。

二、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业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现阶段,主要存在着两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它们分别是以案例分析、专题讨论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下简称“模式一”)和以顶岗操作、毕业实习为主导的实践教学模式(以下简称“模式二”)。“模式一”设计各种形式的案例来促进学生增强对于市场营销学、推销技能等课程的理解和把握,与此同时,对于课堂上的市场调查、消费者行为分析等比较特别的内容,会进行专题调查和讨论。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就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教材内容。

(二)校外实训基地存在的问题

对于学校实验、实训存在着各种问题,许多高职院校也想方设法进行了改进,他们设立了校外实习基地,通过这种方式,来避免校内实践教学资源缺乏的问题。然而,根据长期实践的结果,校外实习基地也只是起到实习的场所。

三、构建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实践教学体系的对策

实践教学,主要涵盖着多方面的内容,它们是: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理论实践、综合实验及课堂内实践能力培养等教学环节,等等。按照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具体要求,它们的实践教学体系必须针对于“一个中心,五个环节”来做好教学的规划。所谓“一个中心”,也就是说,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作为中心;所谓“五个环节”,也就是说,通过实训仿真摸拟操作环节、一实习环节、课堂实验教学环节、社会实践环节及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等五个环节,来培养与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

四、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几点设想

(一)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目前,学院与很多公司都在开展合作办学的模式,有些系也建有自己的企业班,对于市场营销专业来说同样如此。要进一步深化公司和院系的合作,将每个班的学生进行分组,根据课程安排进行分批实习,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到企业现场学习营销知识;对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教师,学院要加大岗前培训力度,确保他们都有实践经验,都有在大中型企业工作的经历,然后通过院里的考核,才能上岗从事教学工作。

(二)加强对校内社团的管理

每个学校都有很多社团组织,比如营销协会,大学生创业协会、勤俭学中心等等,学院要加强对社团的管理,安排专门的老师负责学生的日常指导工作,帮助学生将社团做大。学院也要和社会上的企事业单位做下对接活动,为学生的实践提供机会,让学生们的市场营销知识得到深层次的应用。

(三)谋求与合作单位的共赢

学院要在社会实践活动方法进行体制创新,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院要鼓励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也参与其中,对于长期坚持做社会实践指导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政策上予以倾斜,年度考核上予以照顾,让他们更加积极的投入社会实践活动,学院领导也要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机会。

摘要: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对实践的要求很高,只有加大对学生的创新性教育,才能适应社会形势的发展,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满足市场需要的实践教学体系。我国目前的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还存在着基础建设薄弱,实践环节不强,教学与实践脱节等问题,笔者从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能力培养途径、存在问题、对策和设想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结合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特点,探讨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史保金.普通高等学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讨[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学报(职业教育版)

[2]俞林.高职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析[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浅谈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篇8

关键词 市场营销 数学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现代社会是商业社会,商业社会是一个通过财富不断流通而且日益繁荣的社会。99%的社会财富都来源于营销,商业营销是时代日益市场化的产物,企业对既熟练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又具备较高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营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素质营销人才除需要具备较好的营销专业课知识和实践技能本领以外,还需要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其中重要的一条素质是要具有敏锐的市场观察能力和较强的市场分析能力、市场预测能力。对营销人才来说,会运用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对市场进行分析和预测是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市场经济瞬息万变,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在很大程度上要靠营销人员在市场中通过观察、捕捉信息,并进行分析和预测来确定。好的营销人员既能分析当前,又能预测未来。

在对市场信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预测中,数学是我们常使用的一种有力工具:(1)在现代企业营销中,诸多复杂问题都是利用数学的方法加以解决,数学思考方法在建模解决营销问题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数学是一切思维的工具,数学素质是高素质人才必备的综合素质之一。(3)数学概念可以为营销理论提供形象化的解说,用数学数据和表格说话,使营销理论更具有说服力。应用数学估算作定性思考,使我们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不会错失良机;用数字说话比论文述说更真实可靠。

1 市场营销专业数学课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市场营销专业需要的数学理论与方法涉及到了大学数学的所有基础学科,如微积分、线性代数与线性规划、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在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微积分、线性代数与线性规划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三门学科作为基础理论课开设,运筹学做为专业基础课开设,但各个院校的做法均有所不同。目前数学在高等院校市场营销专业面临着如下一些问题。

(1)应用型本科院校,有专业实践教学,基础理论课课时没有那么充足,数学课课时不得不压缩,各门数学课开设学时,不同的院校也有较大差别。目前我院市场营销专业微积分74学时,概率统计54学时,由于课时所限,没有开设线性代数与线性规划和运筹学两门学科。所开数学学科自然无法完全满足专业课程的需要,学时分配上是否合理,也有待于商榷。

(2)我们使用的数学教材大都是传统的大学本科数学教材,每一门教材都力求自身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理论性强,涉及的应用问题少,不能很好地将理论联系于实际。

(3)所有财经管理类专业使用的都是相同的数学教材,市场营销专业也不例外。教材专业的针对性不强,甚至有些内容完全脱离了专业的需要。教学中我们也时常发现某个专业该用到的数学,没学到,而用不到的内容或者用得很少的内容在教学中却花掉了大量的学时。 由于基础课与专业课内容上的脱节,导致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没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我们应将数学课与专业课在知识内容上充分地衔接和融合,让学生能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改变基础课与专业课两张皮的现状,实现二者的紧密结合。

2 营销专业数学课改革方向与途径

2.1 基于专业课程的需要,对数学课程内容进行重新解构与重构

以应用为目标,将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旨在培养数学知识在专业中的应用能力和培养学习职业能力课程时的数学思维习惯。经过对数学课程内容的解构与重构,以最大限度实现与专业的融合。从概念开始就实现数学与专业知识的融合,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用数学工具思考和解决专业问题的习惯,用专业中的实际问题引入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通过大量案例分析和数学知识的应用,体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理念。

传统的大学数学教材知识系统、全面、深厚,可为学生日后的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但由于内容多,难度深,需要较多学时。若教材再体现专业特色,则需融入大量专业概念和案例,需要增加更多的教学学时。侧重于专业需要的数学教材,可能一定程度上还需要打破数学学科的系统,弱化它的基础。在教學学时有限的条件下,基础与应用之间会产生矛盾,如何处理好基础与应用之间的平衡是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要解决好上述问题,我们应当从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育目标出发,充分了解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要掌握的基本数学方法和应具备的基本数学素质。然后再深入到相关营销专业系科,与市场营销专业课教师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磋商,充分了解营销专业对数学知识的具体需求情况。学习营销专业相关课程,领会专业概念与专业案例。向营销专业教授数学课程的教师和学生发放问卷,问卷涉及该课程的诸多问题,通过问卷汇总,教师能够明晰本学期学习的大致内容及重点训练项目,做到有的放矢,还能够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及对教师的各项要求,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为适合专业教学的大学数学教材的编写收集第一手材料。在此基础上编写具有市场营销专业特色的系列高等数学教材。教材在保证数学学科的科学性、基础性、全面性的基础上,将应用案例有效地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同时教材还要注重对学生数学修养的提高和良好思维品格的养成,内容上要充分体现出理论与应用的统一、基础与专业的统一、学科知识与综合素质的统一。

2.2 针对专业特点和学生特点,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

从教学方法角度考虑,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可分为三种类型:概念性内容,理论性内容和应用性内容,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同的侧重点,教师应针对这些不同的侧重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以增强学生能力培养的有效性:(1)基本概念性内容应结合职业能力课程和实际生活,注重发现式教学法的运用;(2)基础理论性内容应侧重探究式教学法的运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3)应用性内容应着眼于讨论式教学法的运用;(4)加强数学实验在教学环节的应用,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重视直接经验。教学方法上要贯彻“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综合运用,科研渗透,学用结合,课堂为主,课外为辅”的教学原则。

教学上必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做到学用结合。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综合运用PBL教学法、情境型、演讲型、辩论型等多种教学方法,将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还要积极鼓励教师探索符合学科特点的“科研渗透”等探究性教学模式。

2.3 改革评价方案

利用合适的评价方法,能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及教学效果。考核可以采用期末成绩为主,平时成绩为辅的方式,其中期末成绩分笔试闭卷与笔试开卷两部分,闭卷主要检查学生对所学数学内容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运算、基本数学方法的考查,开卷主要以解决一些开放性的专业问题为主,目的是检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解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国际经验借鉴[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9.

[2] 彭秋发,孙占学.一般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研究[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

上一篇:董事长岗位责任制下一篇:阳店一中最受学生欢迎老师评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