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地产市场分析

2024-05-23

产业地产市场分析(精选8篇)

产业地产市场分析 篇1

目录

CONTENTS

第一篇:互联网+影响下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分析-------------------------2 第二篇:玉林市产业园区发展数据分析-----3 第三篇:创意产业园区行业发展前景分析6 1.前期准备工作-----6 2.基础资料准备、实地调研---------------------7 3.资料分析处理-----7 4.编制规划初稿-----7 5.成果修改、完善、定稿、结题---------------7

四、规划报告主要内容--------------------------7 1.总论------------------7(1)规划编制目的----7(2)重大意义----------7(3)规划研究结论----8 2.规划背景------------8(1)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8(2)产业发展环境分析-----------------------------8(3)主要园区发展情况分析-----------------------8 3.总体发展思路-----8(1)发展战略----------8(2)发展原则----------8(3)发展目标(近期和远期)------------------------8(4)战略布局----------8 4.产业园区功能定位与空间布局---------------8 5.产业服务体系-----8 6.政策措施------------8(1)保障措施----------8(2)招商政策----------8 7.规划实施------------8(1)实施步骤----------8(2)重大任务----------8 8.国内标杆园区剖析------------------------------9 第五篇:产业园区发展现状:不计较环境资源成本--------------------9 第六篇:产业园区招工难影响园区企业发展---------------------------10 第七篇:外企迁华退潮考验产业园区内生发展能力------------------10 第八篇:地方债收紧产业园区上游被卡住脖子------------------------11 第九篇:哈尔滨2015年新增20亿产业园区扶持资金---------------12 第十篇:2015年湖南省产业园区发展前景看好------------------------13 第十一篇:山东省产业园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步伐------------------13 第十二篇:文化产业园区从外源推动转向内源驱动------------------15 第十三篇:产城融合成产业园区未来发展趋势------------------------16 第十四篇:我国产业园区发展环境呈现诸多变化---------------------16 第十五篇:电子商务产业园区迎来新契机------------------------------17 第十六篇:第三产业发展增速产业园区成地产新亮点---------------18 第十七篇:福建省级海洋产业示范园区已达5家产业园区现状分析---------------------------19 第十八篇:湖南产业园区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情况浅析---------------19

第一篇:互联网+影响下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分析

近期,国务院出台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文件再次强调了互联网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作用。“互联网+”意味着低成本、高效率与突破性的变革,将能助力各行各业取得新的发展成效,文化产业园区也不例外,在互联网的强势影响下,文化产业园区也将有新的发展趋势。

文化产业园区指的是能促进文化资源、资本、技术、项目、人才融合发展的服务业集聚区,其包含演艺、动漫、文化娱乐、文化旅游、艺术创意等园区,主要特点是文化企业集中布局、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服务功能集合构建以及资源集约利用等。我国成规模的文化产业园区达2000家以上,羊城创意产业园、(上海)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佛山创意产业园、西安曲江文化产业园与798艺术区等是我国有名的文化产业园区。我国文化产业园区整体发展良好,不过,作为新兴发展的产业,我国文化产业园区还存在产业园区靠房地产盈利,文化产业聚集但无平台服务意识,产业链缺乏上下游企业支撑等发展劣势。随着国内经济下行,地产类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在此背景下,文化产业园区亟待通过互联网转型。

具体有以下发展趋势:首先,虚拟园区平台建设加快。结合线下的实体园区,做好线上的虚拟园区运营,形成线下线上有效补充,共同促进将成为文化产业园区转型首选。其次,众筹园区成为发展新趋势,“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将能激发文化产业园区新的活力。最后,网络银行等互联网工具将为文化产业园区提供更多便利。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园中,60%左右都配备有园区孵化器,这有利于文化产业园区与金融关系更加紧密。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原文网址: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300/150710-316e013c.html

第二篇:玉林市产业园区发展数据分析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产业园区规划布局与运营管理分析报告》显示,近些年来,产业园迅速在全国各地展开布局,各式各样的创意产业园、高新开发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从20世纪80年代至2013年,我国已批准了435家国家级产业园区、1222家省级产业园区。2013年,210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063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14%;2014年上半年,215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40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53%。由此可见,产业园区对区域和城市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越来越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助推器。

据介绍,为确保项目顺利落地开工建设,玉东着力抓好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为园区发展打实基础。今年,玉东新区重点加大玉林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力度,打通总投资1.8亿元的胜利路、纵二路、纵三路、纵五路等6条总长为5.2公里的“断头路”。随着胜利路延长线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相继开工,为园区8个总投资15亿元工业项目7月份的顺利开工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据了解,今年玉林经开区已竣工的重大工业项目有2个,其中总投资9076万元的广西明旺食品有限公司“香蕉牛奶生产线项目”4月下旬已投料试产,总投资1.2亿元的广西玉柴曲轴有限公司“曲轴机加工线建设二期技改项目”,已形成年产曲轴13万根的生产能力。太阳能光伏电池铸锭切片等12个总投资13.71亿元的项目也加快推进。同时,今年该区继续完善玉林高新区配套路网,计划投资5000万元建设高新区清华科技园玉林分园周边总长2.07公里道路,为海试区良种研发中心等4个重大项目的顺利开工夯实基础。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原文网址: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361/150703-6c708122.html

第三篇:创意产业园区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创意产业园区行业发展的条件日益成熟,未来5年将迎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黄金期”。据悉,创意产业园区在企业孵化服务、投融资服务、技术支撑服务、市场拓展服务、产业辐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加速创意企业、创意人才和资源集聚的主要载体。2010年我国创意产业园区增加值更达到了1万亿元,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约为2.75%。预计到2015 年,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将达18000亿元,占GDP 的比重将超过5%。

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势头强劲,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文化产业园区超过2500家,其中国家已命名的文化创意产业各类相关基地、园区就已超过350个。与此同时,“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年增长率设定为7%,我国文化产业2004年到2012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21%。因此,未来5年,我国创意产业园行业发展速度将加速。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原文网址: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361/150701-3e8f8767.html

第四篇:襄阳市产业园区规划案例

项目1:襄阳市产业园区规划研究

课题委托单位:襄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一、项目背景

襄阳市委、市政府近期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培育优势产业集群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围绕“一个龙头、六大支柱”主导产业,通过特色产业园区的建设,打造一批千亿级、百亿级园区,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建设“万亿工业强市”。

意见的出台,为襄阳特色产业园区的建设明确了发展目标、发展原则和战略指导思想,为了更好地落实意见的内容,迫切需要编制一份“襄阳市特色产业园区(布局)发展规划”,结合国内外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和园区开发建设的经验借鉴,对全市各产业园的产业定位、空间布局、管理与服务措施等方面形成更加明确、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内容,并指导各园区的产业聚集和发展壮大,实现产业襄阳、绿色襄阳的战略目标。

二、规划的核心理念

在产业园区的产业定位上,紧紧把握产业的最新发展趋势和态势,以及各级政府的产业政策导向,梳理主导产业的上下游关系,明确各特色产业园区功能定位,产业细分领域与园区产业发展目标,实现产业链横向和纵向的整合,协同创新,形成优势主导产业的聚集和发展。

在产城融合上,根据不同产业的特殊性、阶段性需求,突出城市功能的针对性、匹配性,以“产”定“城”,以“城”促“产”,形成产业空间与城市建设的良性互动,产城深度融合发展。

在产业园区服务体系上,以科技服务、研发服务为核心,提升产业的创新能力;以产业联盟为抓手,加强产业间协作生产、协同创新,发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作用,突破园区的有形边界,构建覆盖全市各园区产业服务体系,形成二产与三产的有效融合和联动。

在产业园区的建设、管理与运营上,构建园区协调管理体系,针对各园区产业特点、园区的空间规模等因素,借鉴国内外园区的最新经验,在开发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形成各园区差异化的发展模式。

三、规划工作路径 1.前期准备工作

u组织课题组,确定双方畅通的信息沟通模式。

u确定项目研究的方向、内容、要求、目标,界定项目研究范围,讨论项目实施计划,6 完成项目研究方案的总体设计。

u根据项目组成员的研究特长和研究意向,拟定相应的工作分工。2.基础资料准备、实地调研

u项目组成员讨论并进行任务分解,同时进行项目相关背景资料的收集。u在规划委托方及相关部门的配合协助下,收集研究的基础资料。u对相关园区、龙头企业、政府相关部门进行走访调研。3.资料分析处理

u对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类、比较、归纳和提炼。u根据资料收集情况和初步的分析,进行补充调研。4.编制规划初稿

u按确定的研究方法、提纲分工,进行分析研究,统稿得出规划初稿。u采取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评审方式,开展阶段性评估。5.成果修改、完善、定稿、结题

u由委托方组织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根据反馈意见,完成修改和定稿工作。u提交正式成果文件,项目结题。

四、规划报告主要内容

(目前阶段的提纲为暂定参考用途,具体还将根据实际调研、资料分析以及双方沟通达成一致后确定。)1.总论

(1)规划编制目的(2)重大意义(3)规划研究结论 2.规划背景

(1)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2)产业发展环境分析(3)主要园区发展情况分析 3.总体发展思路(1)发展战略(2)发展原则

(3)发展目标(近期和远期)(4)战略布局

4.产业园区功能定位与空间布局

从产业链构成、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行业发展趋势、重点发展领域、主要企业概括等方面进行分析,明确各产业园区专注的产业细分领域,并结合园区的空间规模与地理特性规划各产业园区的空间布局

5.产业服务体系

包括技术服务、商务服务、信息服务、政策服务、展示交易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6.政策措施(1)保障措施(2)招商政策 7.规划实施(1)实施步骤(2)重大任务 8.国内标杆园区剖析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原文网址: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489/150526-ffa19499.html

第五篇:产业园区发展现状:不计较环境资源成本

中华环保联合会2010年对18家工业园区进行的一份调查显示,包括国家级园区2家,省级7家,县市级9家,18家工业园区均存在污染问题,其中水污染100%;大气污染14家,占78%;固体废弃物污染3家,占17%。

由于配套支撑体系不健全,在片面追求GDP的影响下,部分工业园区在建设中不计资源环境成本,追求短期利益,以致引发环境污染备受诟病。

长期重经济轻环保的做法,早已使工业园遍体鳞伤。要解决园区污染的问题,有业内人士支招,须正视目前存在的问题,园区污染治理和环保管理,两手都要抓。

合理选择工艺首当其冲。针对工业园区产业结构复杂、废水排放量大、污染物种类多、污染负荷排放强度高、水质水量变化幅度大等特点综合考虑处理工艺的选择,避免出现处理量不足、处理效果不佳的情况。

而针对园区环境治理特殊性,也有专家强调,应加强商业伦理的建立,力争实现政府与企业双赢的局面。

而对于环保问题的重视,在汉中经济开发区体现得尤为明显。据了解,由于汉中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这就要求了对环境保护的异常重视,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对于产业环保属性的要求就会格外严格。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原文网址: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361/150306-544dd8a9.html 第六篇:产业园区招工难影响园区企业发展

调查发现,目前诸多工业园区存在“招工难”的问题。随着落户企业的增多,伴随而来的用工量也显著增加,企业“用工难”问题日益凸现。

“用工难”问题已影响了产业园区企业的发展,也阻碍了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步伐。湖北省天门市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招工难,达不到用工要求,导致部分企业不愿进驻园区。

另据天津开发区(南港工业区)提供的资料显示,工业区一直以大项目、好项目支撑发展,招商引资是开发区的优势所在,也将长期处于主导地位。但是,工业区科技创新和创业氛围不够浓厚和活跃,人才、智力、技术等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却存在不足,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有待加强。

以人才不足为例,“十一五”期间,南港工业区经济发展迅速,产业化规模不断扩大,但城市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不够,港城矛盾比较突出,工业区交通、通勤压力很大。虽然能够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但劳动力供应仍会偏紧。

“我家住在(天津市)南开区南站附近,虽然公司提供了班车服务,但是每天用于上下班的时间仍然会很久,我只能住在公司的宿舍。”在南港工业区工作的陈峰如是说。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原文网址: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361/150306-4b693cde.html

第七篇:外企迁华退潮考验产业园区内生发展能力

根据统计,1996年,全国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旅游度假区近百余个,省级开发区四百多个,其他乡镇级开发区则有近万个之多。因此,开发区的资金大循环模式不断在各地复制上演,财政压力陡增,相关的征地拆迁、房地产开发问题也一一突显。2003年,中央政府对这股热潮进行了整顿清理。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当全球产业向中国大规模迁移的浪潮逐渐退去之后,招商引资遂成无源之水。与外资产业向中国迁移放缓相对照的是,制造业开始向东南亚的越南、缅甸、孟加拉等要素成本更低的地区迁移。以产业迁移的风向标轻型消费品制造业为例:越南在2011年取代中国成为耐克的最大生产基地,阿迪达斯2012年宣布关闭在中国的唯一工厂。

电子制造业巨头三星,也在2014年春天开始在越南建设其最大的手机生产工厂,预计2015年三星一半的手机将出自“越南制造”。

在此背景之下,开发区招商引资的模式显然难以为继。而误判形势、未能预估到产业迁移浪潮退潮的一些开发区,则陷入沉重债务泥潭中难以自拔——唐山曹妃甸即是其中的典型。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工业园区建设与运营市场前瞻及转型升级分析报告》显示,我国工业园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是发展战略不清晰,规划不合理。国内部分工业园区产业结构趋同、同质化竞争激烈,造成社会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同时工业园区发展评价指标片面重视招商引资数量、产值、出口额等数量指标,轻视内在竞争力、发展可持续性、创新能力等质量指标,助长了工业园区粗放型发展。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原文网址: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361/150306-d0ecb936.html

第八篇:地方债收紧产业园区上游被卡住脖子

2014年9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43号文”)中明确指出,第一,地方债务要锁定存量,只减不增;第二,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并进行财务公开;第三,拟定偿债顺序,相当于为地方政府资金建立财务制度。

业内人士解读,该文件的出台,是为地方负债开发土地的模式带上紧箍咒。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认为,市、县基础设施建设收归中央政府,以及市跟县级不准直接借钱,只有省、直辖市、自治区可适度发债,是两大重要政策。

对于开发区来说,其原有的开发模式是以政府为担保,负债经营、滚动开发,而43号11 文的出台,相当于切断了这一模式的资金循环链。

上世纪80年代是开发区的黄金时代,每平方公里给1亿元优惠贷款。而以广州开发区为例,光吹沙填土这一项基础开发,就在9个月内花了9000万元。在无法依靠中央政府支援的情况下,开发区想出了对策,先是管委会(政府)同意出让土地,引入外商投资企业,等到税收上缴后,再由政府财政支持回流,承担债务。这就让企业与政府连为一体,形成一个大的资金循环。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原文网址: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361/150306-b7b21cea.html

第九篇:哈尔滨2015年新增20亿产业园区扶持资金

从哈尔滨市工信委获悉,今年哈市将以园区为载体加快形成产业集聚,全市园区发展资金在去年6亿元的基础上提高到8亿元,产业扶持资金新增20亿元,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和主导产业发展。

据悉,2014年,哈市继续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把园区建设引导资金提高到6亿元,园区建设成效开始显现。哈经开区新开复工产业项目100个,哈高新区入驻国内外研发创新机构达179家,利民开发区成为国家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试点,宾西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增长25.7%,五常牛家工业园跨入省级开发区行列。完成县域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全市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050亿元,占全市比重达83.3%。

今年,哈市将以园区为载体加快形成产业集聚,全市园区发展资金提高到8亿元,产业扶持资金新增20亿元,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和主导产业发展。各园区将进一步完善产业规划,明确重点发展方向。哈经开区将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绿色食品和电子信息产业;哈高新区重点抓好高端制造、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利民开发区抓好生物医药产业,宾西开发区重点发展现代包装和农副产品加工。县域园区将进一步加强平台建设,完善园区载体功能,推进巴彦、通河、延寿工业园区晋升省级开发区,推进双城开发区晋升国家级开发区。推进巴彦皮草等专业化园区建设。同时,做好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做好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园、新材料产业示范园建设,推进高新区申报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示范基地,培育五常牛家开发区、尚志开发区向省级示范基地发展。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原文网址: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361/150226-af4600e8.html

第十篇:2015年湖南省产业园区发展前景看好

湖南日报2月25日讯(记者李伟锋)今天是2015年春节长假后上班第一天,省经信委即出台措施,力促产业园区工业经济发展。

根据今天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园区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协调工作的意见》,我省将加大力度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进一步强化工业在产业园区中的主导地位。力争到2017年,全省产业园区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28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过9000亿元,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5%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过100亿元的产业园区25个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省将加大力度培育规模工业企业。在壮大现有龙头骨干企业的基础上,大力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到规模以上统计,在项目资金安排上给予支持。狠抓工业项目建设,通过新项目建设、新项目招商和企业技术改造,催生新的增长点。加快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培育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尽快形成新的增长点。支持优势企业“走出去”,鼓励中小企业“借船出海”,大力开拓新兴市场,提高国际化率。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原文网址: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361/150226-ced4a06b.html

第十一篇:山东省产业园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山东鑫诚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该园区位于滨州市惠民县麻店镇北部,规划总占地面积1.4万亩,委托中国农业大学农业规划科技研究院进行总体规划,共由农业休闲度假区、设施农业观光区、科研管理培训区、加工交易物流区、林果苗木繁育区、设施农业生产区和品种繁育推广区七部分组成,承载着观光旅游、生态休闲、温泉度假、房车露营四大功能。该13 园区已被山东省政府认定为2014省重点建设项目。

截至目前,公司共完成投资1.5亿元,流转土地6000亩,高标准完成对整个园区绿化建设、园区道路建设和园区水利灌溉设施建设。灌溉沟渠总长度26千米,铺设管道23千米,泵站3个,桥65座,新修柏油路面生产路20千米。

其中,林果苗木本系统区已建成使用,已种植对节白蜡、铁皮石斛、杜仲、高山榕盆景、对节白蜡盆景、柽柳盆景、大花蕙兰、巨紫荆、北美海棠、西府海棠、芭蕾舞海棠、白皮松、华山松、黑松、光皮木瓜、五角枫、樱花、染吉野樱花、金叶榆、臭椿、小龙柏、糖槭、皂角、垂丝海棠、合欢、栾树、北海道黄杨、金银花树、丁香、红瑞木、榆叶梅、黄栌等绿化苗木50多个品种3200余亩,为省内外的林果扩大生产提供了优良的品种和高标准的苗木。

园区内共建成8个多功能温室,其中日光温室5个,主要种植韩国香瓜、黄秋葵、彩椒、长茄等瓜菜。韩式花卉智能温室1个,主要种植韩国大花蕙兰。水培智能温室1个,以水培韭菜种植为主,韭菜种植采用复合型DFT多层水培方式,大部分根系生长在营养液液层中,少部分根茎置于由内置小陶粒的小型定植杯中。既有别于传统土壤栽培形式又不同于原有的的DFT(深液流)栽培,既从根本上避免了韭菜根部病虫害存活环境,杜绝了韭菜根部病虫害的发生,解决了食品安全问题,又实现了韭菜高产高效的经济效益。

目前,山东鑫诚现代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已经申请了“番茄岩棉椰糠复合型基质栽培新型营养液配方”“欧洲熊蜂人工扩繁继代授粉技术”“韭菜新型DFT多层栽培方式”的发明专利。

水培韭菜相较于常规种植的韭菜来讲,粗纤维少,品质鲜嫩,含有的矿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核黄素均高于土培韭菜,在益肝健胃、补肾温阳、祛寒散淤等方面功效更佳,具有更高的保健作用和药用价值。

2万平方米智能联动采摘温室按照荷兰标准建设,采用椰糠、岩棉复合基质无土栽培:主要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设施设备和管理技术,进行工厂化蔬菜栽培生产,实现高产、高效的标准化生产。采用熊蜂授粉技术、电生功能水技术、硫磺熏蒸技术、补光灯应用技术、声波助长仪技术等技术;利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和自动灌溉施肥系统实现种植环境的实时调控和灌溉施肥的标准化自动控制;按照欧盟良好农业认证标准种植,实现了作物营养指标和环境的实时监控,并保证蔬菜的优良品质。

在不断增加基础投入的基础上,该公司强化成本意识,更新管理理念,加大员工技能培训,积极与世界一流技术和经营理念接轨。立足观光旅游产业、种子种苗产业和优质高端农产品,通过辐射带动做大,利用短途冷链物流做强,延伸后端加工,引进韩国“可乐洞市场”14 模式,打造集物联网、互联网技术为一体的新型农产品流通交易市场,打造区域性“现代旅游观光农业园区”“现代设施农业生产园区”和“社区农产品直销/直营”连锁企业。带动全县农业及旅游业提档升级。目前,该公司已取得黄瓜、西红柿、辣椒、茄子、秋葵五个产品的绿色认证证书。荣获“市级龙头企业”“高效生态现代农业诚信企业”“中国蔬菜流通协会副会长单位”等荣誉称号。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原文网址: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361/150107-4814f8a0.html

第十二篇:文化产业园区从外源推动转向内源驱动

与国外发达国家不同,我国在探索政府政策与文化创意市场机制协同的作用方式时,由于原有的产业基础和市场基础比较薄弱,从而在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更大程度上必须通过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的投入加以扶持,表现在直接介入文创园区、街区等集聚区的建设与运营管理上。

具体到地方的文创产业及其园区发展方向、发展模式的定位乃至发展动力的来源,在很大程度上主要依赖地方政府的政策效应。从现实来看,近些年各地建设的大大小小上千家“文化创意产业园”就是基于这种推动模式下的跨越式迈进,这些园区反映出来的泡沫现象也主要是基于这种外在的推动模式,导致动力不可持续性、扩张发展盲目性和运行机制低效性等问题。

因此,一些区域特别是先行发展地区如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地方政府已在积极推进政府职能定位和政策导向的转换,进一步培育和强化市场机制及市场主体的作用,着眼于更大程度上激发市场活力和主体动力,从而逐步探索文创园区以内生动力为主的政府与市场协同驱动模式。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原文网址: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361/141204-a3f47626.html 第十三篇:产城融合成产业园区未来发展趋势

在谈到我国产业园区的未来发展趋势时,一些业内人士和专家学者都认为产城融合是重要的方向之一。

对此表示,我国的产业园区的未来发展要继续推进实施品牌战略,要打造特色园区,要推进产城融合,要推动专业管理。

我国产业园区将逐渐转型升级,综合体和产业新城将成主流产品,产业园区企业要加强园区增值服务建设,提高企业竞争力,产业园区企业要在园区建设过程中,重视园区的服务配套,加强产品附加值,为入园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生产生活环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也赞同产城融合是产业园区未来发展趋势的说法,她表示,产业园区的要素和城市的功能结合在一起才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武产业园区运营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国家战略相结合,实现产城融合是发展的重要趋势,“园区运营+配套”的产业新城模式将是未来产业地产发展的一大方向。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原文网址: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361/141204-3df7806e.html

第十四篇:我国产业园区发展环境呈现诸多变化

中国开发区协会秘书长关嵘介绍称,目前我国产业园区发展所处的环境有六大变化。首先从宏观形势上看,欧美国家的再工业化战略影响着我国开发区的跨境投资,东南亚国家的成本洼地效应对我国的廉价劳动力优势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从国内形势看,我们国家提出的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战略,为我开发区发展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

其次,开发区的发展观念在变化,开发区的发展要从粗放式向内生发展方式转变,“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强化绿色生态发展,将是开发区新一轮发展的核心工作任务。”关嵘表示。

第三,竞争格局上也在发生变化。一方面,原有的一些政策性红利在逐步弱化,另一方16 面,上海自贸区和一些行政性新区的设立给开发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第四,在体制机制上,一些开发区原来的管委会、总公司跟地方或政府合并,这为开发区的体制机制发展带来了新的课题。同时,“一站式”和“一个窗口”的服务,已不再是开发区的专利,它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推广、应用,开发区的管理者要考虑给投资者的什么样的服务问题。

第五,发展阶段的变化,我国沿海的部分开发区,比如说天津、苏州、广州、上海等已经进入到以工业、商务、居住多功能为一体的第四代产业园区发展的初始阶段。

第六,产业环境的变化。我们的开发区现在面临着全球第四次产业转移的新阶段。“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这些战略的实施将推动我们开发区的产业的转型升级在更高的阶段发展。”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原文网址: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361/141204-33611f3a.html

第十五篇:电子商务产业园区迎来新契机

2014年11月28日,阿里巴巴·桐城产业带在安徽省首座电子商务大厦---桐城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内正式上线试运营。

当天,园区内就迎来了桐城产业带的第一单,运营现场内桐城电子商务产业园区负责人吴刘兵先生在桐城产业带下了笔订单,在15分钟之后,指定产品就被送到了吴刘兵先生手中。吴刘兵先生兴奋的表示到“电子商务实现交易的快速和方便,这的确是其他渠道所无法比拟的,我们园区有信心能把产业带项目运作好!让它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产业带标杆项目!”

一个区域内电子商务的发展始终离不开实地的承载和开发,电子商务的发展没有实体的承载只能是纸上谈兵。同样,将电子商务作为主要产业培育方向也是将电子商务的创造性与产业园区的实战开发性进行有机融合。

桐城电子商务产业园建筑面积28000平方,是由“一座园区”、“三个基地”、“六大平台”组成的电子商务产业服务体系。集合了电商创投融资服务、电商公共技术服务、安全17 信息网络服务、政策咨询申报服务、传统品牌触网对接、公共商务物业服务六大服务性平台。

在阿里巴巴提出的CBBS战略体系之中,构想的是一种电子商务产业生态循环系统,整合C(消费者);小B(渠道商);大B(制造商);S(服务),实现有机互补、互利的优势产业内循环。而这一战略具体实践在某一区域内就离不开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对于渠道商、制造商以及服务商的培育和承载。

“产业带的建设重点在于整合,而我们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的庞大经济体基数和大纵深的发展空间都十分符合作为产业带培育承载基地的要求。这样的联合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符合发展规律和前景的。”园区负责人吴刘兵这样表示。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原文网址: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361/141204-70bb9c80.html

第十六篇:第三产业发展增速产业园区成地产新亮点

随着第三产业的积极发展,包括医疗、文化等产业亟须一个大平台,产业园区是最好的一个空间场所。随着产业专业分工,未来产业园开发的专业度会增加明显,最典型的是物流仓储产业园、健康医疗、新兴金融、文化等产业。

目前很多园区建造过分偏重地产,而忽视了产业发展诉求,因此在建造科技地产时,需要从服务企业发展和资产运营的角度出发,注重软环境与硬环境同步建设,使园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产业服务平台。

目前,传统产业地产面临着从空间服务商向包括品牌创新、金融支持、人才服务、技术服务等这些更深层次产业链环节去参与的重大的挑战。力求能够实现产业群聚效应,进而形成专业市场和供应链。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原文网址: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361/141204-7b4dff04.html 第十七篇:福建省级海洋产业示范园区已达5家产业园区现状分析

近日,福建省发改委、财政厅和海洋渔业厅联合组织涉海部门专家对福建省申报的第二批省级海洋产业示范园区进行评审,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水产品加工园、诏安水产专业加工区获选成为我省第二批省级海洋产业示范园区,目前我省省级海洋产业示范园区已达5家。

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和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九条措施的通知》规定,省级海洋产业示范园区将享受以下优惠政策:

一是对园区内符合产业布局规划、城乡规划和节能环保要求的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工程装备、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等海洋新兴产业、港口物流、海洋旅游与文化创意等现代海洋服务业、海产品深加工和远洋捕捞企业,2012~2015年由当地政府按照其缴纳的地方级税收比上年增加部分的30~50%给予奖励,奖励资金由企业所在县(市、区)财政负责兑付,涉及省级、设区市级集中一定比例的,按奖励金额同比例返还给县(市、区)。

二是对落地省级海洋产业示范园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节约集约用地用海等条件和要求的海洋产业建设项目,参照省重点项目管理,优先研究列为省重点项目,优先保障用地用海用林,海域使用金省内部分减免30%;对入园现代海洋服务业项目,执行工业用地政策;对入园并经国家级、省级认定的海洋高新技术企业,占用耕地可减免开垦费30%。三是对省级海洋产业示范园区用海按照区域用海,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论证、统一海洋环评、统一用海排污权。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原文网址: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361/141120-4098a4a7.html

第十八篇:湖南产业园区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情况浅析

(一)园区建设加快发展,承载能力逐步增强。一是园区规模不断扩大。2013年,湖南新批18家工业集中区,2家综合保税区,截至年底,全省共有各类园区127家,其中省级及以上开发区82家(包含2家国家级综合保税区),省级工业集中区45家;二是吸纳能力进一步提升。2013年,全省园区共设立各类企业26140家,其中工业企业12593家,建筑业企业605家,批零企业5566家,住餐企业653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907家,房地产企业19 1100家,其他各类企业4716家,共安排就业243.56万人,比上年增长11.3%;三是项目建设快速推进。2013年,全省园区新开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3865个,比上年增加1129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02.14亿元,增长33.7%,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总额的26.1%,占比较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全年项目建设完成100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园区有10家,比上年增加1家。

(二)园区经济增长稳定,经济效益有所提升。一是经济总量稳步扩大。2013年,全省产业园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4280.81亿元,同比增长27.1%,其中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9046.48亿元,增长24.4%,建筑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34.75亿元,增长29.2%,批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619.86亿元,增长39.2%,住餐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42.70亿元,增长48.1%,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639.09亿元,增长47.2%,房地产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97.85亿元,增长37.8%。二是工业企业主导地位增强。2013年,园区工业企业为园区经济总量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全省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3.5%,高于全省规模工业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的47.5%,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0亿元的园区达9家,比上年增加5家。三是运行质量不断提高。2013年,全省园区实现税收总额717.40亿元,增长14.1%,占全省税收总额的55.3%;实现利润1118.00亿元,增长11.6%,增幅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四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2013年,全省园区高新技术产业企业超过2000个,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0705.60亿元,增长24.9%,R&D经费内部支出总额443.64亿元,增长28.0%,拥有授权专利12548件,比上年增加2146件

(三)产业特色鲜明,集聚发展态势良好。2013年,湖南各园区集约发展,主导产业特色鲜明,共实现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5682.72亿元,增长26.8%;主导产业集聚度超过75%的园区有59家,比上年增加15家,园区的产业集约化稳步推进,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汽车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传统优势产业,通过不断引进大项目,大企业,规模逐步壮大,集聚能力进一步增强,如株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先后引进北汽南方生产基地、北京汽车株洲基地第二工厂、北京海纳川株洲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北京光华荣昌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株洲京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等重点项目,总投资逾百亿,带动近200家配套企业。湖南汨罗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永兴稀贵金属再生资源利用产业集中区和娄星工业集中区等3家园区,大力发展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建立园区循环经济系统,如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已被评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基地和国家低碳园区。三家以仓储业为主导产业的园区,如长沙金霞经济开发区、湖南湘潭岳塘经济开发区和湖南怀化经济开发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594.34亿元,增长30.7%,高于全省增幅3.6个百分点,产业特色大大增强了园区的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四)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2013年,湖南坚持以项目促招商,以招商促发展,重点引进先进制造、高附加值、高成长性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园区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335个,较上年增加76个,实际利用外资43.62亿美元,增长37.3%,占全省利用外资总额的50.1%;共新签内资项目1604个,增长21.5%,实际到位内资1020.04亿元,增长23.2%,占全省利用内资总额的35.4%;园区集中了全省36.2%的工业项目和43.5%的工业到位资金,引资能力不断增强,如醴陵经济开发区引进的醴陵·世界陶瓷艺术城项目(总投资达27亿元)、宝庆工业集中区引进的九兴控股邵阳连泰鞋业有限公司(总投资9000万美元)等多个重大项目和企业。

(五)长株潭优势突出,各区域保持梯度发展。2013年,长株潭板块27家园区经济增长强劲,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1990.60亿元,增长25.0%,占全省园区技工贸总收入的比重为49.4%,上交税金总额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超过一半;大湘西板块38家园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795.68亿元,增长24.1%,占全省园区的比重为11.5%,总量规模和发展速度均和其它版块存在差距,具有较大发展空间;湘南板块35家园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4963.43亿元,增长33.9%,占全省园区的比重为20.5%;洞庭湖板块28家园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4531.10亿元,增长27.8%,占全省园区的比重为18.7%。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原文网址: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361/141117-f2eb0393.html

微信公众号:qianzhancy 前瞻产业研究院于1998年成立于北京清华园,主要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具有战略参考价值的细分产业竞争决策支持系统、细分产业研究、企业IPO上市整体解决方案、专项市场解决方案、产业园区规划、企业发展战略规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数据库营销服务等以及为满足企业学习和提升经营能力的世界级经营管理智慧。前瞻产业研究院有机结合公司持续15年来积累的海量数据和专业研究,依托全国统计机构和各行业协会提供的专业数据,向客户提供全面、准确、及时、连续的产业市场情报和资讯服务。

产业地产市场分析 篇2

关键词: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进入与退出壁垒

一、中国煤炭产业发展概况

新中国刚刚成立时,全国大约有40个煤矿企业,200处矿井和少数几个露天煤矿。20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煤炭业开始走上振兴之路。八十年代中期,政府提出了“有水快流”的发展方针,从而形成了中央地方一起上,大中小煤矿共同存在、共同发展的格局。1990年,全国煤炭产量突破10.8亿吨,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一位。1992年以后,我国煤炭业开始向市场化方向转变,逐步取消计划分配和国家定价政策,实行价格放开和市场调节。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由于小煤矿发展过快过滥,煤炭供大于求,导致国有大矿能力大量闲置,市场集中度过低。1998年起,国家开始对中小煤炭生产进行生产安全等方面的整顿,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煤炭的生产结构。目前,我煤炭市场已经形成了国有重点煤矿、国有地方煤矿、乡镇煤矿三分天下的格局。

二、中国煤炭产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2.1市场集中度的涵义

市场集中度是指某一特定的市场中少数几个最大厂商 (通常市前四位或前八位) 所占有的市场份额,是衡量某一市场内厂商之间市场份额的指标,反映着该市场的寡占程度。

2.2煤炭产业市场集中度指标分析

图1显示了1990年至2003年,我国煤炭业集中程度的变化:(见图1)

1、1990年至2003年,我国煤炭市场CR4一直低于15%;1990年至2000年,CR8一直低于20%,这说明我国煤炭产业的市场集中度过低,市场上竞争主体较多,每个竞争者所占市场份额较小。这对于煤炭这种能源行业而言,不利于形成整体的竞争力。

2、1990-1995年,煤炭产业的集中度一路走低,CR4由1990年的7.55%下降到1995年的6.52%,CR8由13.08%下降到11.20%,这主要是因为,这时期是煤炭产业市场化改革的初期,竞争是分散的,在产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总是伴随着大量新企业进入,而主导企业产能的增长相对而言又是迟缓的,必然导致煤炭市场集中度随产量的提高而降低。

3、1996-1998年,市场集中度微幅上扬,CR4上调0.35%,达到1998年的7.27%;CR8上调0.77%, 1998年达到12.45%。这在总产量起伏波动中市场集中度能够持续增长,表明数家大型企业在中国煤炭产业中的主导作用开始有所显现。另外,由于煤炭市场从供不应求转为供大于求,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国民经济由以往的“以煤定产”转变为现今的“以销定产”,也表明我国煤炭市场开始向整体成熟化迈进。应该说,这一时期中国煤炭产业市场集中度的小幅提高很大程度上是市场力作用的结果。

4、1999-2003年,市场集中度急速上升,CR4由1998年的7.27%上升到2003年的14.7%, CR8也由1998年的12.45%升到2003年的21.80%。表明落后企业被强制性淘汰,竞争个体减少,优势企业迅速壮大。

三、中国煤炭产业产品差异化分析

3.1产品差异化的涵义

产品差异是指企业在所提供的产品上,造成足以引起买者偏好的特殊性,使买者将它与其他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向相区别,以达到在市场竞争中占有利地位的目的。

3.2煤炭产业的产品差异化指标分析

一般来讲,煤炭产品的品牌、文化和功能的差异极其微略,其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不同煤炭企业所生产的煤炭产品本身的差别,例如煤种、品种的不同。而这些性能差异 (如煤灰、发热量、含硫量)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原煤的自然状态及赋存状况和质量,产品的品牌效应弱。

二是由于企业销售条件的不同所引起的产品差别,如煤矿的地理位置便利,往往可以减少交易成本,企业在销售过程中是否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是否免费送货、供货及时程度、订货成本高低、售后服务状况以及管理煤炭销售的工作人员待人接物的方式、工资效率的高低、公平交易的信誉等,这些因素在现代市场营销理论中被称为产品的附加利益。

三是购买者在心理上相信一些企业产品存在的差异,这是由于购买者拥有不完全信息、或煤炭企业通过加强顾客的产品忠诚度,从而使顾客在心理上相信一些企业的产品存在差异从而产生不同的偏好,这是一种购买者主观概念上的产品差别所形成的人为差异。

从现实情况来看,各煤炭生产厂商向用户提供的产品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表现在不同煤矿所生产的煤炭产品本身的差别如煤种、品种不同。但从煤炭产品实体本身或内在质量特性上来看,其差别并不是很大甚至微乎其微。原煤仍然是各类煤炭企业的主力产品,在同一矿区的相同煤层,煤炭的质量是天然形成的和基本一致的,不会因生产方式和生产规模的不同而发生明显的变化。因而不同煤炭企业的之间的产品差别较小,难以形成垄断。

四、中国煤炭产业进入和退出壁垒分析

4.1进入壁垒及构成因素

进入壁垒,是妨碍潜在竞争对手进入某一产业的因素或障碍,其作用是增加竞争对手的进入成本,使他们与在位企业相比在竞争上处于劣势,从而削弱竞争对手的进入动机,阻止竞争对手的进入行为。

4.2煤炭产业的进入壁垒分析

从理论上讲,煤炭产业生产的特点决定了煤炭产业应有较高的进入壁垒。首先,从事煤炭生产经营活动需要较大规模的生产和销售投资。无论煤炭生产还是煤炭运销,都需要一定的专属设备、设施及较大数额的流动资金,大规模投资增加了筹资难度,从而形成了市场进入的资本壁垒和规模经济壁垒。其次,煤炭生产受资源限制很大,某企业一旦拥有了一定范围的煤炭资源开采权,就应制约其他企业进入这一范围。另外,煤炭企业相对稳定的用户要求相对稳定的销售渠道以及较为稳定的市场占有率,从而形成煤炭产业的进入壁垒。

从我国煤炭产业的实际情况看,其进入壁垒表现较为复杂。

第一,不同时期的不同煤炭产业政策形成了不同的进入壁垒。80年代初,煤炭企业项目的审批、投资规模、开工建设、技术先进程度、回采率要求、税收计划、招工计划等都有严格的限度,政策性进入壁垒较高。80年代中期以后,政府提出的煤炭产业要“有水快流”政策,国家对于煤炭产业的进入壁垒大幅降低,促进了乡镇中小煤矿迅速进入煤炭产业并发展起来。1994年政府又提出了“扶持、整顿、改造、联合、提高”的十字方针以促进乡镇煤矿的发展,中小煤矿的进入壁垒进一步降低。虽然后来采取了一系列行政及法律措施限制小煤矿的发展,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盛行,为了支持地方煤矿在进入市场的竞争中不致淘汰,地方政府不但给予各种优惠政策,而且以分割市场的手段进一步降低进入壁垒。

第二,不同经济类型的煤炭企业进入或退出煤炭产业的自由程度不同。国有煤炭企业的进入和退出壁垒高于地方、乡镇和个体煤炭企业。由于煤炭开采成本受煤层埋藏深浅以及地质构造的影响较大,在一些煤炭赋存条件好的地区,开采规模要求不高,既不需要较高的技术和工艺要求,也不需要专门的设备和专业的技术人员,产品差别主要取决于资源的自然品质,通常不会因为生产率的高低、生产方式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变化。加上小煤矿灵活机动的经营方式,国家对其在资源、环境保护等问题上也没有严格政策和监督制度,使其少承担了大量的外部成本,只要投入少量资金即可出煤并赚钱。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规模经济和必要资本量没有对小煤炭企业的进入产生阻碍作用。

由此可见, 我国煤炭产业的进入壁垒是很低的。

4.3退出壁垒及构成因素

退出壁垒是指现有企业在市场前景不好、企业业绩不佳时欲退出该产业但由于各种因素的阻挠,资源不能顺利转移出去的状况。

4.4煤炭产业的退出壁垒分析

我国煤炭产业的退出壁垒极高,尤其国有煤矿更是如此,主要表现在:

1、煤炭产业资产的专用性太强

首先,是固定资产的专用性强。在煤矿的固定资产中,井筒占了很大的比重 (国有重点煤矿井筒要符合一定要求,造价更高) ,如退出煤炭生产,几乎毫无用处,矿山的专用设备也很难改作他用,因此煤矿从煤炭生产退出转移到其它产业的话,其转移成本 (或称沉没成本) 太高。其次,是劳动力资源的专用性也很强,操作工人从事其它产业的难度很大。而且我国许多煤炭企业处在远离城市的边远山区、贫困地区,煤炭企业退出后,劳动力重新安排工作的训练费用和转移费用很高。

2、煤炭产业的无形退出障碍巨大

一是来自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阻力。政府上各种煤矿项目就是为了增加地方收入和解决就业等问题,如果煤炭企业因经营不好或亏损严重要退出,主管部门尤其是地方政府无论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还是从安顿企业职工、维持社会稳定的角度考虑都会加以劝阻甚至用行政命令施加影响。二是来自银行的阻力。国有重点煤矿整体上亏损,向银行举债严重,实质上把很大的经营风险转移到了国有银行,转化成了潜在的金融风险。如果国有煤矿要以破产、兼并和拍卖等方式退出,银行贷款极有可能无望收回,银行的显性损失可能很大。所以,银行并不希望国有煤炭企业退出。

3、国家煤炭产业政策、法律调整滞后

企业的退出缺乏法律依据或保障,使得兼并、破产、转产等退出办法无法正常实行。

从以上分析可知,煤炭产业属于低进入壁垒和高退出壁垒产业。一方面,进入壁垒过低,使得企业很容易进入,甚至连低效率、竞争力不足的企业也轻而易举的进入,使得行业内生产能力过剩,另一方面高的退出壁垒使得市场无法通过竞争机制起到优胜劣汰的作用,造成低效率的企业在产业内积累蔓延,为了求得生存,企业之间展开残酷的竞争,最终形成过度竞争的态势。

五、结论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煤炭产业的市场结构具有如下特点:第一,竞争者数量众多。煤炭总体价格是由市场供求水平决定的,单个企业的行为改变,对市场价格走势的影响比较小。第二,产品差异性较小。第三,行业的进入壁垒低而退出壁垒大。第四,煤炭行业的整体效益比较差。整个行业呈现出明显的过度竞争态势。

参考文献

[1]、植草益.产业组织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2]、范中启, 严霄蕙.中国煤炭产业市场结构演化及其成因.统计观察, 2006年4期:76

[3]、赵海勇, 谭劲松.中国煤炭市场结构分析.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6年第4期:29-30

我国大蒜产业市场分析 篇3

关键词:大蒜产业;大蒜产业链;价格机制

一、大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大蒜产业近几年行情

我国既是大蒜的最大生产国,也是最大的大蒜出口国,出口量占全球贸易量的80%。大蒜在不少地区得到广泛种植,也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近几年国内大蒜行情分析如下:

2010年:由于前面连续几年大蒜的行情不尽人意,大蒜的种植面积锐减,总产量较小。面积与产量的减少为大蒜打开了上涨的控件创造了历史最高价格7.20元,全年大蒜价格都很好。

2011年:受到2010年大蒜高价的影响,今年的大蒜种植面积明显增加,又由于今年适合大蒜生长,单产量达到历史最高,以至于整年大蒜价格几起几落,但是大部分时间大蒜价格较低,但最后许多大蒜商家降低价格以至年后跌无可跌,蒜商又预期来年大蒜种植锐减,最后大蒜价格有一路暴涨。

2012年:受2011年大蒜行情的影響,本年种植面积有所下降,又加上全国许多大蒜种植区受到严重的水灾冰冻以及病虫害的影响导致大蒜单产减少总销量锐减导致刚开始短期内大蒜价格快速从1.6元左右上升到4.3元以上,期间几乎滞销,全靠抢蒜推高价格。

2013年:由于去年蒜价总体在较高的位置,种植面积再次增加,几乎接近2011年的水平。导致13年大蒜收购价是在0,9元-1.3元之间运行,后期略有上涨,价格在 1.5元左右徘徊。

2.近几年大蒜出口情况

2010,中国出口大蒜数量为1,522,581.5吨出口所得额度为26.7亿美元,平均单价为1,755.7美元/吨。

2011年中国出口大蒜数量为1,683,815.2吨,和去年相比,增加了161233.7吨,出口所得额度为23.6亿美元,比去年减少3.1亿美元,均价为每吨1,398.7美元,均价每吨比去年下降357美元。

2012年中国出口大蒜数量为1,545,276.6吨,和去年相比稍微有所下降,比去年减少138538.6吨,出口所得额度为16.9亿美元,比去年减少6.7亿美元,平均单价为1,093.3美元/吨,比去年减少305.4美元/吨。

2013年中国出口大蒜数量为1,627,418.5吨,和2012年相比增加82141.9吨,出口所得额度为16.3亿美元比去年减少7.3亿美元,平均单价为1,004.2美 元/吨,均价比去年减少89.1美元/吨。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蒜出口总量变化不是太大,但是出口额度确实每年都在减少,其中2012年减少最大,出口单价每年也在减少。

3.影响我国大蒜价格走势因素分析

影响大蒜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是市场的供求关系,但是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市场需求、自然灾害、新蒜种种植面积、市场参与价格预期、市场资金状况与市场监管等也会影响大蒜价格走势,大蒜市场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二、我国大蒜产业出现的问题

首先是产销失衡。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最近几年大蒜的种植面积变化比较大,导致大蒜的产量以及价格波动随之发生很大变化,从而出现大蒜的供求失衡、市场混乱 、可控性较低。

第二,由出口数据可以看出大蒜出口虽然每年都在增加但是由于我国大蒜今年出口存在的无序竞争、低价竞销等问题一直比较严重,使得价格却不断下滑导致世界许多造国家对我国大蒜实施反倾销,导致我国大蒜出口受到很大阻碍;也有一些国家我实行进口配额限制。这些贸易障碍严重影响我国大蒜产业出口,主要表现在:首先增加了大蒜出口难度,一些国家限制我国大蒜的进口数量以及对大蒜品质吹毛求疵;其次限制了我国大蒜在海外的市场空间,使得我国大蒜出口国家数量减少;最后加大了主销市场的出口压力和国际市场开拓难度。

第三,大蒜出口企业组织化程度低,缺乏竞争力。我国目前出口的大蒜,基本上都是初级产品,附加值较低,利润大部分被国外经销商拿走了。再者,蒜出口企业 85%以上是中小企业。这些分散经营的中小企业面在对大蒜出口市场化、国际化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挑战中竞争力比较低、效率低下很难与国际大企业进行抗衡。使得出口企业面临严峻困境。

第四,我国出口大蒜科技含量比较低,大蒜的深加工产品比较少,大部分都是分散经营很难达到规模,更别说是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大蒜产品的深加工。再者加上许多企业经营理念比较落后,缺乏品牌意识导致我国出口的大蒜还主要是保险大蒜和干燥大蒜。从而导致我国的大蒜产业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比较低,受市场价格影响比较敏感,从而导致市场竞争力低下,企业效益不高,许多中小企业在价格波动比较强烈的年份中纷纷倒闭,严重影响了我国大蒜市场的稳定。三、关于大蒜产业发展的建议:

第一,建立大蒜价格保护机制,使农民能够安心种植大蒜从而保证大蒜有稳定的供应量,使得市场大蒜供求平衡,稳定市场价格,保护企业和蒜农利益,使得大蒜产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二,政府应做到大蒜市场信息透明化、避免出现信息不完全不对称的情况。政府应该及时搜集市场信息,对大蒜市场价格进行监督,对于市场的供求情况及时了解,建立完整的大蒜信息库。及时公布大蒜市场数据,并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与预测,帮助蒜农和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这对于稳定大蒜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很好的减少出现大蒜价格大起大落、种植面积盲目扩大和萎缩的情况。

第三,政府应加大大蒜深加工投资力度,支持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由于我国出口的大蒜大部分都是初级产品,科技含量比较低,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低下,导致大蒜出口产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要大力发展大蒜的深加工项目,提高大蒜产业的科技含量,发掘大蒜产业的潜力,努力做到以高科技水平为依托,生产多样化大蒜产品,摒弃初级产品的出口理念,着重加强精加工产品的研究与生产,争取做到产品出口多样化,增加我国大蒜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第四,关注蒜农需求,注重蒜农利益。在大蒜产业里,受到价格影响最大的是蒜农,他们是这个产业里的弱势群体,由于信息的不完全与不对称,蒜农没有能力及时的了解大蒜市场行情,对于大蒜价格未来走势缺乏准确的预期,容易使得拥有完全信息的投机者对市场大蒜价格进行人工操作,严重影响市场大蒜价格的稳定,这往往会导致在大蒜丰收的季节,投机者压低市场价格,使得价格大幅度低于平均水平,致使蒜农在丰收时收入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很多,而在大蒜欠收的时候,由于大蒜产量下降即使大蒜价格比平时高出许多,农民的收入增加也是有限的。因此,政府加大蒜农的扶持力度,做到大蒜市场信息完全,信息透明,降低大蒜市场价格风险,使大蒜市场价格趋于稳定,实实切切的保护蒜农的基本利益。再者随时向蒜农提供大蒜市场行情,使蒜农对大蒜行情有深刻的认识避免蒜农在市场竞争中由于信息的不完全受到重大损失,只有这样才能使蒜农对大蒜市场有正确的预期,避免出现大蒜种植面积急剧减少或是增加,从而保证大蒜市场稳定,增强大蒜行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经济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 蒋中其关于农产品价格波动问题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Z]2009.4.26

[2] 程瑞芳我国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及波动效应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 2007-10-30

[3] 山东金乡炒蒜者包地种蒜欲长期控制产销链[Z]2010.08.04

[4] 陈传兴、李静逸,(2011)“中国大豆与玉米进出口贸易的‘大国效应’分析”

[5] 高铁梅,(2009)《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8应用及实例》,清华大学出版社。

[6] 李晓钟、张小蒂,(2004)“粮食进口贸易中‘大国效应’的实证分析”

中国豆奶产业市场分析与预测报告 篇4

北京汇智联恒咨询有限公司

〖目 录〗

第一章 世界豆奶产业运行态势分析

第一节世界豆奶行业运行环境浅析

第二节 世界豆奶行业市场发展格局

一、发达国家豆奶发展迅猛

二、世界豆奶市场消费情况

三、世界豆奶原料供应情况及价格分析

四、世界豆奶市场发展动态分析五、三聚氰胺事件导致缅甸豆奶销量上升

第三节 世界主要国家豆奶市场运行分析

第四节 世界豆奶行业新趋势探析

第二章 中国豆奶行业市场发展环境解析

第一节 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第二节 中国豆奶市场政策环境分析

第三节 中国豆奶市场技术环境分析

一、豆奶加工艺流程

二、无菌罐装工艺

第四节 中国豆奶市场社会环境分析

第三章 中国豆奶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剖析

第一节 中国豆奶行业动态分析

一、国产大豆大幅减产食品企业担心“断粮”

二、豆奶企业力挺国产大豆 到东北筹建基地

第二节 中国豆奶产业现状综述

一、豆奶业崛起有待全国性品牌

二、豆奶市场规模攀升

三、原料对豆奶业扩张的的影响

四、中国豆奶企业重构商业模式

第四章 中国豆奶产业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中国豆奶产业问题探讨

一、豆奶的消费者的观念培育是头号问题

二、行业的集中程度低

三、行业缺乏高附加值的中高档产品支撑

四、缺失优秀的商业运作模式

五、豆奶的行业引导与推广声音比较稀薄

第二节 中国豆奶行业发展迟缓的原因

一、缺乏市场运作的经验与方法

二、缺乏对消费者的观念的培育与消费市场的正确引导

三、豆奶的产品设计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口感需求

四、行业没有被引起足够的重视

五、缺乏一套成熟的商业模式

第五章 中国豆奶市场运行走势分析

第一节 中国豆奶市场亮点呈现

第二节 中国豆奶市场运行现状分析

一、我国豆奶消费增长快速加快

二、乳业危机引爆豆奶市场

三、维他奶等知名豆奶饮品热销市场

四、豆奶自身的优势将激活豆奶市场

五、豆奶质量抽检情况

第三节 中国豆奶市场需求消费情况分析

一、豆奶市场整体需求情况分析

二、豆奶消费群体分析

第四节 中国豆奶市场价格分析

一、豆奶品牌价格走势分析

二、影响豆奶价格波动的因素分析

第六章 中国豆奶粉市场消费调查分析

第一节 受访者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一、年龄分布

二、性别占比

三、受访者职业分布

四、是否有喝豆奶的习惯

第二节 中国豆奶消费者消费行为调查分析

第三节 影响消费先购豆奶的因素调查分析

第七章 中国豆奶市场竞争新格局透析

第一节 中国奶粉市场的竞争状况分析

一、中国奶粉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二、“滚雪球”效应使奶粉业竞争集中

三、国内中低档奶粉市场处于混乱竞争格局

第二节 中国豆奶竞争分析

一、维他奶领军豆奶行业欲抢占奶类市场

二、金龙鱼低调进军豆奶市场

三、新势力高调进军液态豆奶领地

四、豆奶市场三大品牌竞争力透析

第三节 豆奶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第四节中国豆奶行业竞争趋势分析

第八章 业内部分重点企业分析

第一节 维维食品饮料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节 黑龙江省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节 广东雅士利集团有限公司

第四节 杨协成(广州)有限公司

第五节 广东黑牛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第六节 山东力源食品有限公司

第七节 徐州永和食品有限公司

第八节 维他奶(上海)有限公司

第九节 遵化市维特食品有限公司

第十节 徐州金维食品有限公司

第九章 中国豆奶原料运行形势透析-大豆

第一节 大豆相关概述

第二节 中国大豆种植情况分析

一、我国大豆种植区域分布

二、政府对大豆种植的扶持

三、黄豆增产的重要技术措施

第三节 中国大豆市场运行分析

一、大豆市场供给情况分析

二、大豆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三、黄大豆进出口贸易数据监测

三、影响大豆市场供需的因素分析

第四节 中国大豆价格分析

第五节 中国大豆原料产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第十章 中国家用豆浆机市场运行透析及影响分析

第一节 中国家用豆浆机运行概况

一、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

二、技术更新速度快

三、家用豆浆机普及应用情况

第二节 中国家用豆浆机市场运行分析

一、家用豆浆机市场需求呈现加速增长的势头

二、家用豆浆机产品创新激发市场需求

三、竞争促进家用豆浆机行业的发展

四、美的大规模进入豆浆机行业

第三节 豆浆机产业对豆奶的影响分析

第十一章 中国豆奶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

第一节 中国豆奶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一、中国豆制品加工业前景展望

二、质量危机催生豆奶产业前景

第二节 中国豆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未来中国豆奶技术发展趋势

二、未来中国豆奶新产品趋势探讨

三、豆奶粉包装趋势分析

第三节 中国豆奶行业市场预测分析

一、中国豆奶粉市场供给情况预测分析

二、中国豆奶粉市场需求情况预测分析

第四节中国豆奶市场盈利预测分析

第十二章 中国豆奶行业投资前景预测分析

第一节 中国豆奶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一、中国乳制品业投资潜力分析

二、豆奶投资吸引力分析

三、与产业链相关的投资机会分析

**市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分析 篇5

**市畜牧兽医局

(2019年10月10日)

近年来,**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决策部署,坚持把做大做强以牛产业为重点草食畜作为发展循环农业的主抓手,以建设“百万头优质肉牛基地”、“百万亩优质牧草基地”为目标,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畜牧产业转型升级,相继被列为国家级粮改饲、草牧业、区域循环农业试点和全省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试点市,**、**、高台被列为牛产业发展大县,全市牛产业发展走上良性循环轨道。据市畜牧部门调查分析,预计2019年全市牛产业增加值39.4亿元,占农业增加值的17.8%,比上年同期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自养牛的收益达到6277元,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2.1%。

一、牛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基地扎实,发展优势明显。**地处“北纬38度”农畜产品黄金带,年可利用饲草资源总量约390万吨,可满足195万头牛全年的饲草需求。目前全市人工种草面积达136万亩,年产优质青干草约100万吨,建成秸秆青贮窖池300万立方米,年秸秆青贮190万吨,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到65%。建成了以300多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为主的养殖基地,形成了**区现代循环畜牧产业园区、高台县“六园一廊四带”产业带、**县高效繁殖园区等不同特色的产业园区,全市牛产业呈现出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二)养殖规模逐渐扩大,发展前景广阔。通过大力实施“百万头肉牛基地”建设,探索形成了“龙头企业+饲草基地+规模养殖场区+养殖大户+营销组织”和“政府抓良种、农户抓繁殖、小区吊架子、大户抓育肥、协会抓流通、企业抓加工、站所抓防疫的发展模式”。全市建成牛标准化养殖示范乡12个,示范村168个,示范户5837个。存栏牛5头以上的养殖户3.8万户,百头以上养殖场311个,千头以上规模养殖场44个,万头以上规模养殖场4个,规模化养殖占饲养总量的75%以上。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牛饲养量和出栏量分别达到76.59万头和17.99万头,牛存栏数量总体呈稳步上升态势。牛饲养产值占牧业产值的比重达到27%,生产总量排名全省第三。

(三)品种改良成效显著,品牌打造不断提升。经过40年不间断黄牛冻配改良,形成了以西门塔尔为主的高代杂交种群,全群基础母牛32万头。在总结冻配改良经验的基础上,建立新品种育种群10000头,核心母牛群2500头,为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甘牛”新品种奠定了基础。全市累计创

建省部级牛标准化示范场20家,省级牛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牛产业良种率达到96%。“三品一标”认证率占全市饲养总量的70%,**肉牛、肃南牦牛成功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四)产业链条逐步延伸,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在项目、资金、用地、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培育建成肉牛现代化屠宰加工企业3家,肉食品加工企业7家,形成了年屠宰60万头的加工生产线;打造祁连牧歌等畜产品品牌30多个,在全国设立直销点40个、超市直销专柜150家,建成畜产品电商平台27家,初步建立了“产、供、销”一体化产业体系。建成亚盛田园牧歌、山丹润牧等草产品生产加工企业28家,年加工能力达65万吨,实现了秸秆饲料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初建成效,建成机肥生产企业14家,有机肥生产能力达到80万吨,粪污转化利用示范点300多个,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5%以上,(五)坚持强生产严管理,产品质量更高更优。按照“品种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资源化”要求,全面推行标准化规模养殖,提高产出水平。建立各环节无缝对接的监管制度,健全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全面加强动物防检疫、养殖、屠宰、运输、加工及畜禽交易等重点环节的日常检疫监督,使产品质量更高、品质更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母牛繁育动能不足,自给保障能力较弱。母牛养殖相对周期长、资金周转慢、比较效益低,潜在疫病风险大,规模养殖场户为规避自繁自育的成本压力和养殖风险,更注重采取购入牛犊或架子牛短期育肥获利的生产模式,母牛养殖积极性不高。加之近年来,周边省市在精准扶贫中对基础母牛补贴力度较大如新疆(5000元/头)、宁夏(3000元/头),导致**基础母牛存栏呈逐年下滑趋势,严重影响了母牛群体稳固和牛产业发展基础。

(二)标准化水平不高,饲养管理方式落后。虽然大型规模场标准化养殖水平较高,但从总体看养殖规模呈现“金字塔”形式,中小规模养殖仍然是主流,标准化水平仍然较低,虽然有丰富的秸秆资源,但秸秆饲料利用率与全国相比还相对较低。

(三)龙头企业带动不强,产业链条延伸较弱。龙头企业与养殖户没有建立起合作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养殖场户大多选择将牛卖给贩卖经纪人外调,不愿卖给屠宰企业,导致屠宰企业牛源不足,实际屠宰加工能力仅有实际产能的10%。加之加工链条短,高附加值产品生产能力弱,产品同质化严重,皮毛骨血等副产品尚未得到开发利用,综合效益不高。

(四)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阻碍产业扩大发展。牛产业属高投入、且周期长的重资产行业,全市80%的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养殖大户,受贷款手续多、额度小、成本高、期限短以及缺抵押、担保等问题困扰,融资难问题十分突出。20%的养殖场因银行断贷、抽贷,资金链断裂濒临破产。

(五)品牌竞争力弱,抵御风险能力不强。养殖农户和专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缺乏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等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培育品牌主动性不强、投入力度不大,现有品牌市场影响力弱、占有率低;产品

以售卖活牛和初级牛肉产品为主,终端产品在全国的市场份额与现有养殖规模极不匹配。

三、对策与建议

(一)以《规划》为引领,打造百亿级牛产业体系。全力推进《**市牛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3)》和肉牛扶持政策落地落实,构建大数据信息管理平台及“活牛交易中心”和“牛肉交易中心”(线上+实体),打通产业链各环节信息壁垒,拓展线上和线下融合、产地和销地匹配的销售新通道;紧盯产业发展的短板弱项,在新品种培育、良种繁育、母牛保护、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强防检疫体系建设等关键环节持续用力,全力打造高品质“甘牛”品牌。围绕《规划》实施,争取从国家和省级层面得到更多政策、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支持,集聚产业发展的动力源,创建西北地区最大的肉牛绿色养殖基地、肉牛集散中心、优质牧草种植加工基地和重要的绿色有机牛肉生产加工中心。

(二)强化政策资金扶持,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对鼓励发展的龙头企业、基地建设、链条延伸给予优惠政策支持、项目倾斜和奖励补助,制定奖补政策,对肉牛产品研发、企业技创技改和获奖的品牌产品、著名商标的企业实行重奖重补,对产业链条上影响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及时调整政策给予扶持。探索资产资金转股、众筹众建,合作共赢、风险共担的现代投融资模式,引导企业建立以龙头支持为导向、农民自筹为主体、银行贷款为补充、吸收社会其它资金为辅助的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投融资机制。创新金融产品,探索养殖场饲草基地经营权抵押、牛只保险抵押等金融链供机制,破解融资难问题。

(三)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积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政府要在“引、扶、建、组”上下功夫。“引”就是下大气力引进实力雄厚、影响力大、辐射带动强的企业,引领牛产业发展。“扶”就是落实中央和省市产业发展政策,扶持有资质、有潜力的现有企业做大做强。“建”就是利用产业、人才、技术资源,鼓励新建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加快牛产业发展步伐。“组”就是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对规模小、互补性强、产业链条短、前景好的企业实行兼并重组、改造升级,提升龙头功能。企业要在“做市场、做基地、做生产、做品牌、做文化”上下功夫,放眼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采用现代经营理念模式,不断拓展销售市场。采用先进生产工艺,严格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提高产品质量,实现生产环节收益的最大化。用心做品牌,力争培育在全国叫得响的名牌产品,争创驰名商标。用文化的力量凝心聚力,打造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创新发展的软实力。

(四)强力推进全产业链,促大数据智慧平台建设。严格按照生产高效、环境友好、产品安全、管理先进的标准化生产要求,建设集约化、设施化、智能化、自动化水平高的规模养殖场,淘汰落后的养殖方式;加强疫病综合防控,确保产品质量安全。规范企业、基地、中介组织、农户等各环节上的经营行为,保持产业链稳固稳定发展。

探索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加强牛全产业链管理的新模式,实现从饲养、生产到粪污处理等生产全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实现对牛电子身份、饲养防疫、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品牌建设、运营销售、筹资融资等多方面、全过程、精准化管理。按照线上线下交易、大数据管理、高端化发展的目标要求,加强产销衔接,完善加工配送、冷藏冷冻、冷链运输等流通设施建设,鼓励流通企业与屠宰加工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推动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

产业地产市场分析 篇6

行业分析师博士表示:“生物制药是制药业中一个正在迅速增长的领域,蕴涵着广阔的医疗商机与潜力。近年来,医药公司通过革命性新药物所取得的成功已经使该行业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

然而,近来生产能力的供需平衡问题开始引起人们注意。生产能力缺口――即生产能力的供需差额是该行业的一个根本性挑战。生产能力不足预计将极大抑制该行业的进步。

对这一生产能力缺口进行量化并加以理解,对生物药物开发商而言至关重要。开发商还需检查、评估其自身财务状况。由此,他们将能够决定是否将生产外包给合约制造厂(主要以长期为主),或资建造生产厂。的研究表明,这些宁愿将生产外包给合约制造厂的企业包括需要额外生产能力的小型药物发现公司和大型综合生物科技公司。与合约制造厂达成长期生产合约对小型药物发现公司尤为有利。通过将日常生产责任与复杂性转移至合约制造厂,这些公司的风险就能明显地实现最小化。

××年全球生物药剂产能约为万升,其中包括企业的自产力与合约制造商的.生产力。预计这一产能将以%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年时将增至万升。先生表示:“最大的生产力增长可能出现在××年,那时预计将增加多万升。”预计××年以后新生产力的增长速率将减缓至%~%的一位数增长水平。

中日钢铁产业市场供需比较分析 篇7

关键词:中日钢铁产业,市场供需,竞争力

一、问题的提出

在欧美双债危机升级, 全球经济复苏乏力, 失业、通胀等新老问题交织的情况下,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 都在担忧自身是否面临“二次探底”的风险。中日两个经济大国的发展对亚洲乃至全世界的经济具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两国钢铁产业在国际钢铁市场也占有重要地位, 日本更是钢铁生产强国。然而, 2011年3月11日, 日本遭遇了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一次地震灾害, 强震已经导致新日铁、JFE、住友金属、东京制钢、神户制钢五大钢厂遭到了结构性的破坏, 短期内无法恢复, 而这些钢厂粗钢产量占日本粗钢总产量的75%-80%。日本钢铁行业主要集中生产中高端钢材, 如硅钢片、高档轿车板等, 而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直接影响到了这类高端钢材的出口, 这给中国高端板材类生产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随着灾后重建工作的逐步展开, 日本国内钢材需求量激增, 对中国钢材出口市场来说是一个契机。同时, 中国正处于抑通胀、扩内需和调结构的时期,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 加大中国基础设施和保障房建设, 加快城市化进程。这对于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机遇的经济环境。中日钢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开始发生变化, 中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正在逐渐超越日本, 这已成为国际产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此背景下, 比较研究中日钢铁产业的市场供需现状以及中国该如何调整钢铁产业结构来保证供需平衡对提升中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文献综述

近年来, 国内学者以市场供需为视角对中国钢铁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主要分两类:一是基于相关系数对钢材需求量的组合预测:如吴文东、吴刚、魏一鸣、范英 (2008) 采用基于相关系数的组合预测方法对中国未来的成品钢材需求量进行预测, 并对预测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 基于相关系数的组合预测模型在预测准确性和适应性方面均能得到一定改善, 能很好地对钢材需求量进行科学、有效的预测。陈华友 (2006) 有别于传统的组合预测模型, 研究组合预测方法的一个新思路。针对该模型, 提出了新的优性组合预测、预测方法优超, 冗余度等概念;探讨了非劣性组合预测、优性组合预测以及冗余预测方法的存在性, 并证明冗余预测方法的一个判定定理。这在理论上表明基于相关系数的组合预测方法的有效性, 最后文中进行实例分析也验证了这个结论。二是通过产业链下游的市场供需情况来研究中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如马力 (2006) 从中国钢材消费的角度分析了中国钢材消费市场的市场结构、主要用钢市场的需求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指出了中国目前钢材消费主要集中在建筑、机械、汽车、家电制造等八大领域;李博和靳取 (2009) 文章运用SWOT方法对中国钢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得出中国钢铁产业优势劣势分明, 机遇挑战并存, 要在今后成功走向国际市场, 必须充分利用优势资源, 减少劣势影响。

国内学者多从单个国家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入手, 少有对中日两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而且从市场供需角度来比较两国钢铁产业竞争力的文章也很少。本文从中日钢铁产业市场供需比较入手, 利用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钢材出口量、钢材表观消费量这三个指标, 找出中国钢铁产业的弱势所在, 并提出提高中国钢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相应对策。

三、中日钢铁产业市场供需现状的比较分析

第一, 中日钢铁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 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大小、发展速度的快慢以及与下游用钢行业在投资规模上的合理配比, 决定着钢铁工业能否有效地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也反映出钢铁工业是否处于良性的发展轨道。由图1可知, 2001-2010年期间中国钢铁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均大于日本, 说明中国钢铁产业在这段时间处于成长期, 发展速度较快, 而日本钢铁产业则处于成熟期。日本钢铁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速趋缓, 说明钢铁市场上市场供需平衡, 钢铁产业处于良性发展阶段。由于中国钢铁产业还处于高速发展时期, 所以钢铁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浮动较大, 说明市场供需还没有达到均衡, 需要调整钢铁产业结构, 促使中国钢铁产业走上良性的发展轨道。

第二, 中日钢材出口量。出口指向非居民提供它们所需的产品和服务, 目的是扩大生产规模、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由表1可知, 中国钢材出口量从2001年开始逐年增长, 但金融危机后出口呈下降趋势。这是由于中国为了恢复经济, 加快高铁建设并

资料来源:根据《世界钢铁工业统计年鉴》中数据整理计算得出的结果

中国集体经济·2012·01 (1月) 193开展保障房建设项目, 国内钢铁需求扩大使中国钢铁产品由出口转向内销。同时全球金融危机引发其他国家对钢铁的需求萎缩, 进口钢铁量骤减, 导致中国对其他国家的出口也随之减少, 人民币升值使中国钢材在国际市场竞争优势减弱。日本对外出口从2001年开始逐年增加, 金融危机对日本钢材出口并没有产生严重的影响。因为日本出口钢材多以优质钢材为主, 虽然金融危机, 经济衰退, 但由于其优质钢材没有可替代品, 其生产技术也没有几个国家掌握, 因此其出口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势头。

第三, 中日粗钢产量及表观消费量。粗钢的表观消费量, 就是粗钢的全国产量加上净进口量的总和, 但是这些粗钢可能并没有全都被消费掉了, 要扣减其他损耗和仓储等等才是真实的实际消费量。由图2可知, 2001-2006年中国粗钢产量小于其表观消费量, 从2006年开始中国粗钢表观消费量逐步小于其产量。表明从2006年开始中国粗钢出口量大于进口量。一是国际市场总体供不应求, 为中国钢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良好的背景条件。二是国际市场同中国国内市场的钢材存在较大的价格差, 有利于出口。三是通过活用外资使全行业工艺装备技术水平提高, 品种扩大, 质量提高, 出口竞争能力增强, 具备了一定的满足国际市场需求的供给能力。而日本从2001-2010年其粗钢产量均小于其表观消费量。表明日本粗钢进口量大于出口量, 其钢材贸易模式多以进口粗钢出口优质钢材为主, 其钢铁产业结构合理, 供需基本平衡。

四、导致中国钢铁产业市场供需不平衡的原因

第一, 粗钢生产持续保持高水平。由于钢价仍在成本线之上, 企业生产仍有边际利润, 钢厂减产的意愿并不强烈。导致中国粗钢产量保持较高水平, 而优质钢的产量却很少, 淘汰落后产能的行动力并不强, 从而导致粗钢供大于求。2010年中国粗钢产量为62530万吨, 是日本粗钢产量的6倍。

第二, 经济缓慢复苏导致需求放缓。由于金融危机加剧, 汇率、出口等一系列问题对中国经济影响加大, 同时宏观经济下行, 使得钢铁需求放缓。下游需求的减少, 房地产、汽车等行业的低迷, 以及之前积压的库存都加重目前钢铁的供需不平衡。从长期来看, 日本人口减少, 其钢铁产业需求量必然下降。而中国人口增长稳定, 十二五规划期间中国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和保障房的建设将增加钢铁产业的需求量, 会逐步达到供需平衡。

第三, 钢铁产业结构及布局不合理。钢铁生产和出口多以粗钢为主, 而国内建设需求又需要大量的优质钢材, 这部分优质钢材多以进口为主, 导致粗钢和优质钢材的市场供需均不平衡。而日本几个大型钢企侧重生产优质钢材, 日本国内对粗钢的需求量也很少, 因此粗钢市场供需平衡, 而且优质钢材可以大量出口, 供需均衡。中国大部分钢铁企业布局在内陆地区的大中型城市, 受环境容量、水资源、运输条件、能源供应等因素的制约, 生产与消费严重不匹配。日本钢铁产业布局的第一个特点是大厂均建在沿海, 绝大部分钢铁联合企业集中在由京滨、阪神、中京、濑户内海、北九洲五大工业区形成的太平洋带状区域。1976年, 该区域钢铁生产量占全日本的87.3%, 消费量占83.9%。第二个特点是中小钢产分散建厂, 遍布全国, 但也相对集中。

第四, 钢铁产业集中度低。日本的钢铁产业相对集中, 钢铁生产集中在五家大型钢企, 这五大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占全日本粗钢产量的比重超过80%。而中国除了几家大型钢企外还有很多中小企业钢厂, 而这种钢厂又多以生产粗钢为主。粗钢生产企业平均规模不到100万吨。

第五, 钢铁销售流通秩序混乱。中国钢铁产品经销商超过15万家, 经销商队伍庞大造成交易层次繁多、交易成本过高。投机经营倾向较重, 容易导致行业非理性行为。日本全国以经营钢材为主营业务的综合商社、专营商社 (一级批发商) 约60余家, 专营店 (特约店) 约5000余家, 各类钢材加工中心500余家。一级批发商、专营店、各类钢材加工中心共同组成了日本钢材的流通体系。而流通体系最显著的结构特征就是存在着双重主导者, 即钢铁企业与综合商社。

五、结论与对策

第一, 结论。一是本文从市场供需角度运用中日钢铁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 中日钢材出口量和中日粗钢产量及表观消费量三个指标来研究中日钢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中国钢铁产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而日本则处于较成熟的阶段。二是中国的钢材出口量逐年增加, 说明中国钢铁产业的竞争力逐年增强。而日本钢铁出口量一直保持在比较稳定状态, 金融危机之后中国钢铁产业正在逐渐复苏, 中国的钢铁出口量也在逐渐增多, 说明中国钢铁产业的竞争力正在变强, 甚至有超过日本的势头。三是日本粗钢表观消费量从2001年开始都大于其产量, 而中国从2006年开始粗钢表观消费量小于其产量。表明日本粗钢进口量大于出口量, 其钢材贸易模式多以进口粗钢出口优质钢材为主, 其钢铁产业结构合理, 供需基本平衡。

第二, 对策。一是政府层面:调整产业结构, 优化钢铁布局。日本钢铁产业政策的实施都伴随有一系列相关法规的出台, 我们要积极学习两国政策制定的法律经验, 推行政策的法律基础, 完善法律体系, 在发展钢铁行业时也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钢铁行业是高能耗行业, 其对环境的破坏很大, 因此要尽早地出台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的相关政策, 赏罚分明, 并且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二是产业层面:加快联合重组, 促进有序发展。高附加值的产品尤其是优质钢材是国际钢材市场竞争的重点, 也是中国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三是企业层面:加快技术进步与创新, 解决高端钢材不足。在未来发展中, 钢铁工业必须加快技术进步, 通过产业升级、产品研发、生产工序改进等措施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 进一步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钢铁企业首先要保持粗钢产量以供应国内大规模保障房建设和高铁、船舶建设, 在此基础上要把主要的人力物力投到优质钢材的研发和生产中, 使中国钢材出口结构有所改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海云, 张德进, 王全意.中国钢铁业的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 2004 (9) .

[2].王雯婷, 史邵进.从日本钢铁业的发展看中国钢铁业的重组——论中国钢铁产业集中度的提升之路[J].时代经贸, 2010 (8) .

[3].李鹏.中国钢铁工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经济纵横, 2002 (11) .

[4].余子鹏.中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发因素分析[J].经济与管理, 2010 (6) .

[5].谭英平.中国钢铁企业竞争力国际比较[J].中国统计, 2007 (7) .

无锡房地产业市场分析及展望 篇8

而无锡,作为全国二三线城市的一个典型代表,却凭借其走势“稳定”的特点,成为全国房地产市场中的“另类”。2013年,无锡楼市呈现出哪些特点?2014年,无锡市场的走向又将如何?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未来房地产业将会迎来哪些挑战与变革?为此,我们专门采访了无锡房地产业协会会长金荣庆,了解他对无锡城市房地产业未来的分析与展望。

《创新时代》:2013年,中国由新一届政府执政。据资料显示,在今年以来历次政府重要会议中,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很少提及“调控”二字,类似“高房价问题”这样的提法也再未出现在任何公开场合,与上一届政府形成极其鲜明的对比。这是否是释放了这样一个信号:将以更加市场化的手段来解决房地产的问题?

■金荣庆:历次宏观调控都有其调控的目的与重点,也是一个不断根据调控效应逐步调整的过程。2013年以来,全国房地产市场出现明显分化,这说明了以往“一刀切”、“讲短效”的调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市场形势,需要更注重市场化的调节,注重市场中的区别化和差异化。在此背景下,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建立、房产税试点等举措为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建立打下基础,使用市场化的手段将是楼市调控的趋势。

对于无锡来说,作为制造业较为发达的城市,实体经济的转型和发展将为城市带来更多的人流量和购买力,因此长远来看,无锡房地产市场刚性需求和购买力的增加也将进一步带动无锡楼市的发展。这一切都是以市场为导向,而以往的行政调控手段也将逐渐淡出。

《创新时代》:2013年,无锡的房地产业呈现出哪些特点?2013年,无锡的楼市产品走向是否也与全国大方向相同?

■金荣庆:总体来看,2013年无锡房地产市场总体保持了平稳运行态势:

(1)土地市场回暖,企业信心恢复。2013年无锡市区共出让65幅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成交总面积433.1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9.54%,成交金额194.72亿元,同比增长45.91%。

(2)商品房市场供应充足、成交稳定。2013年无锡市区商品房批准预售面积891.75万平方米,处历史高位,同期,商品房销售面积615.13万平方米,基本与2012年持平。

(3)二手房市场成交量增长显著。2013年无锡市区二手房成交总面积285.0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2.51%。

(4)房屋价格持续小幅回升,房屋价格全年累计增长约4个百分点。

出现这样的特点的原因主要在于:

一是无锡交通规划及设施较为便利。在历届无锡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无锡的交通规划具有前瞻性,设施建设极为便利。由于无锡地处长三角的中心地带,独特的地理优势也为无锡的交通发展奠定了基础。无锡与上海和长三角其余发达城市形成了经济共荣的“都市圈”,随之带来的便是巨量的人流、物流以及信息流。这些都为无锡房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条件。

二是由于国内一二线城市内的土地资源紧张,开发成本较大,而无锡作为二三线城市的典型代表,有着与部分一二线城市相当的经济实力,土地储备量也较为充足,因此,无锡也会得到部分以量、价取胜的全国性开发商的偏爱。

对于下一步无锡楼市的产品走向,我们认为随着调控的深入,投资投机等需求被排除,自住需求成为市场主导,全国房地产市场都是这个趋势,这在近几年内都是不会出现较大变化的。

《创新时代》:有资料显示,无锡还有6万多套的商品住房库存量,造成库存较多的原因是什么?“较多数量”之下,无锡房地产市场方向在哪儿?

■金荣庆:相对来说,无锡楼市一直比较平稳健康,商品房库存不断增多主要是近几年的积累问题。

首先,由于2011年限购限贷政策的影响,市场中供大于求的态势较为明显,无锡楼市的存量逐渐增多。无锡库存增加较快,与新城的开发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几大新城的楼盘新增供应相对较多,从而成为库存聚集的重点领域。其次,从楼市产品结构上分析,我们发现无锡的住宅库存180平方米以上的改善型住房占比较大。造成大户型住房产品滞销的主要原因,我们分析认为,一是这类产品本身的去化周期就比较长,二是限购限贷政策对该消费群里影响较大。除此之外,房地产税征收等问题的不确定性也成为了部分购房者购房时的主要顾虑。

那么在这样的客观环境下,开发商应合理定价,积极去化存量。在推盘时,做好前期市场调研,做好产品定位,以迎合市场需求作为首要任务,有效针对刚需与改善型需求的不同特点进行项目开发。

《创新时代》:如何打好营销战,是每个有志之盘必做的事情。2013,无锡楼市的营销战术可谓五花八门。降价销售、体验式销售、奢侈品品鉴式销售等,您觉得哪一种营销手段是比较符合老百姓需求,应该提倡?您对“楼市的电商时代到来”这句话的看法如何?

■金荣庆:不同的营销方式,是与相应的产品匹配的,针对的是不同的需求群体。一般来说,自住需求群体对价格敏感,降价促销对该群体具有较大吸引力;改善群体对产品舒适度要求高,目前市场上的体验式销售能够吸引该部分群体;高端客户注重的是品位与档次,对于奢侈品品鉴式销售方式会比较感兴趣。因此,对于定位不同的产品,客户群体不同,开发企业采用的营销方式也会不同。

楼市电商成为当下比较流行的一种售楼方式。网上售楼具有一定便捷性,能够节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房屋作为特殊的商品,决定了购买方式还是会以传统的为主,网上售楼对于消费者来说更多的是一种选房过程和新的选房方式。因此,楼市电商对于传统销售模式是一种补充,甚至可以促进传统销售模式向更多体验式方向发展。目前市场上做楼市电商的网络媒体越来越多,要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才能生存。所以,价格方面,电商售楼要比售楼现场更多一些优惠,吸引客户;其次,在信息方面,楼盘信息更全面,价格、优惠、活动等动态信息更新及时,让潜在客户能够全面了解到项目信息;最后,要有客户无法从售楼现场了解到的信息,比如与周边类似产品的对比,如价格、产品、配套、物业等。

《创新时代》:现在的房地产开发是一个先导性极强的行业,其产品创造着人们未来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甚至决定着未来几年内一些人的生活状态。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产品能够代表未来生活的方向,在市场中拥有产品力、竞争力?作为无锡房地产业协会会长,您有什么建议?

■金荣庆:从房地产市场发展方向看,人们越来越注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对住房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除了对小区周边的配套、小区的绿化、户型的设计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健康绿色科技是必然的趋势,环保型、智能化、贴心全面的安保物业服务等将是住宅小区提升品质的关键点。这类产品在未来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建议的话,我个人认为,对于开发商来说,肯定要走在时代的前沿,不仅仅是站在房地产的角度,而要更多地让科技等领域的新技术产品应用到住宅产品的建设中去,建造更贴心更环保智能的产品,在服务方面,也将更人性化,满足业主的多层次需求;对于政府来说,应该进一步鼓励开发企业建造这类高科技住宅产品,同时在管理上加强市场化引导。

《创新时代》:去年一整年,“新型城镇化”建设一直是老百姓关注的热门话题。去年年底,中央还特别召开了城镇化建设的工作会议。您认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于无锡房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什么样的机遇?

■金荣庆:我认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中,住房作为基础性、配套性的重要的民生定位不会改变,由此可见新型城镇化建设确实为无锡提供了发展的机遇。但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该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建设,是以“人”为中心的建设,而不是以“房”为中心的建设。但是客观上,新型城镇化建设也为房地产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以无锡为例,小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走势,带动了锡东新城、惠山新城板块的崛起,为该领域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与此同时,要抓住“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机遇,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也要跟上发展的步伐,由集约型经济替代原有的粗放型经济发展。相应地,房地产业也要适时调整转型,把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特点,发展以养老地产、旅游地产为代表的节约集约、生态宜居、环保智能的房地产类型,看准机遇,抓住机遇,我对未来的无锡房地产市场发展还是非常看好的。

上一篇:巨人的花园教学反思通用下一篇:德国奖学金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