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论实践论导读

2024-06-08

矛盾论实践论导读(共7篇)

矛盾论实践论导读 篇1

《矛盾论》导读

《矛盾论》是毛泽东集中论述唯物辩证法的著作,特别是完整而严谨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及其在辩证法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如果说《实践论》是从认识论的角度论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必须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那么,《矛盾论》则是从辩证法的高度再次论证了这个基本原则。《实践论》、《矛盾论》不仅为确立党的正确思想路线、统一和提高全党的思想理论水平,为夺取抗日战争和整个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在理论上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和认识论。因此,《实践论》和《矛盾论》的问世,标志着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成熟。

一、历史背景和写作原因

在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内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者,极力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反对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拒绝对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否认具体地分析中国社会各种复杂矛盾及其特点的必要性,根本抛弃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个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他们生吞活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只言片语,并当作千篇一律不可改变的公式到处硬套,不懂得中 国社会发展的特殊性,不懂得不同质的矛盾必须用不同质的方法去解决,结果使中国革命几乎陷入绝境。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社会处于历史转折的紧急关头,国内外各种矛盾纷繁复杂,斗争尖锐曲折。有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以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民族矛盾,有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与汉奸、亲日派之间的阶级矛盾,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各个阶级之间的矛盾,还有日本帝国主义与美英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这样一个空前错综复杂的政治形势,要求我们党必须对中国社会状况作出全新的分析,对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作出全新的判断,以便制定出适应革命形势发展要求的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领导全国人民去夺取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要完成这样一个历史使命,就要求全党必须真正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克服党内长期存在着的严重的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从中国社会的实际出发,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矛盾的特殊性。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客观要求,毛泽东写作了《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并于1937年7、8月间到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讲授。《矛盾论》是其中一个部分,原题目为《矛盾统一法则》。1952年4月1日在《人民日报》正式发表时名为《矛盾论》。

二、逻辑结构和基本原理

《矛盾论》分八个部分:引言、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 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结论。

主要阐述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引言部分,说明本文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毛泽东开宗明义提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列宁常称这个法则为辩证法的本质,又称之为辩证法的核心。因为,在研究这个法则的时候,不得不涉及广泛的方面,不得不涉及许多的哲学问题。如果将这些问题都弄清楚了,就在根本上懂得了唯物辩证法。毛泽东特别强调,我们现在哲学研究工作,应当以扫除教条主义思想为主要目标。

其二,两种宇宙观:这是全文的总论。毛泽东指出,在人类的认识史中,从来就有关于宇宙发展法则的两种见解,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见解,一种是辩证法的见解,形成了互相对立的两种宇宙观。毛泽东阐述了两种宇宙观的基本特征、发展过程和历史作用;认为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因此,具体地了解事物矛盾这一个法则,对于我们是非常重要的。

其三,从不同角度来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的问题。包括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 的地位等部分。

矛盾的普遍性:研究矛盾的普通性是为了更好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毛泽东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创造者发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已经应用在人类历史的分析和自然历史的分析的许多方面,应用在社会的变革和自然的变革的许多方面,获得了极其伟大的成功,矛盾的普遍性已经被很多人所承认,因此关于这个问题只需要很少的话就可以说明白。

矛盾的特殊性:这是《矛盾论》中非常精彩的一章。毛泽东深入浅出地说明矛盾特殊性的五种情形。①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中的矛盾具有特殊性;②每一物质运动形式在其发展运动中的每一个过程中的矛盾具有特殊性;③每一发展过程中的矛盾的各个方面具有特殊性;④每一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上的矛盾具有特殊性;⑤每一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各个方面也具有特殊性。毛泽东强调:“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严格地遵守的一个原则。”教条主义者不遵守这个原则,不了解应当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而只是千篇一律地使用一种自以为不可改变的公式到处硬套,这就只能使革命遭受挫折,或者将本来

做得好的事情弄得很坏。

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 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而其他矛盾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可以相互转化。在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互相转化,事物的性质也就随之发生变化。

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一切矛盾都具有的两个基本属性,是反映矛盾诸方面相互关系的两个基本哲学范畴。毛泽东明确概括了矛盾同一性的科学涵义,并进一步论证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说明二者是同时存在、紧密结合的矛盾的两种本质属性。毛泽东特别说明,矛盾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而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

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进一步分析矛盾的斗争性中的一种表现形式。毛泽东说:“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这个道理使我们懂得,在阶级社会中,革命和革命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舍此不能完成社会发展的飞跃,不能推翻反动的统治阶级,而使人民获得政权。共产党人必须揭露反动派所谓社会革命是不必要的和不可能的等等欺骗的宣传,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社会革命论,使人民懂得,这不但是完全必要 的,而且是完全可能的,整个人类的历史和苏联的胜利,都证明了这个科学的真理。毛泽东专门说明,我们必须具体地研究各种矛盾的情况,不应当将上面所说的公式不适当地套在一切事物的身上,矛盾和斗争是普遍的、绝对的,但是解决矛盾的方法则因矛盾性质不同而不相同。所以,“对抗只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而不是它的一切形式,不能到处套用这个公式。”

结论:毛泽东指出,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它是和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相反的。它对于人类的认识史是一个大革命。毛泽东阐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特别强调认识和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认为“如果我们经过研究真正懂得了上述这些要点,我们就能够击破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的不利于我们的革命事业的那些教条主义的思想;也能够使有经验的同志们整理自己的经验,使之带上原则性,而避免重复经验主义的错误。这些,就是我们研究矛盾法则的一些简单的结论。”

学习《矛盾论》要把握的基本原理有:

(一)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宇宙观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尝试着概括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将其概括为“两种思维方式”的对立,并用形象的语言描述其 基本特征;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将其概括为“两种发展观”的对立,并初步揭示其对立的根源。毛泽东则从更高的层面将其概括为“两种宇宙观”的对立,并系统地论述了二者对立的根源,描述各自的思维特征。

毛泽东指出,在人类的认识史上,从来就有关于宇宙发展法则的两种见解,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见解,一种是辩证法的见解,形成了互相对立的两种宇宙观。所谓形而上学的宇宙观,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一切事物的形态和种类,都看成是永远彼此孤立和永远不变化的。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而这种增减和变化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即是由于外力的推动。因此,他们不能解释事物的质的多样性,不能解释一种质变为他种质的现象。与此相反,辩证法的宇宙观则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做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这就是说,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主张用 联系的、发展的和全面的观点去观察一切事物。毛泽东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特别强调:“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样就有力地反对了形而上学的机械唯物论和庸俗进化论的外因论,揭示出两种宇宙观对立的实质和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共性和个性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毛泽东认为,学习辩证法的目的“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基于这样的一个目的,毛泽东重点研究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问题,特别是花费大量笔墨来论述矛盾的特殊性问题。矛盾的普遍性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辩证法的关键所在;同时也只有理解这个道理,才能把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精神实质。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恰恰在于背离了这一基本原理,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因而都抛弃了辩证法。

(三)善于抓住主要矛盾,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十分重视研究矛盾地位的特殊性问题。恩格斯说:“应当时刻牢记主要的东西,不因那些无谓的吹毛求疵而迷失方向。”列宁也曾提出:“善于从发展路线或链条中抽出最重要的环节。”30年代苏联哲学教科书尽管提出“主要矛盾”和“矛盾之主导方面” 的概念,但没有对其内涵作出明确规定,也缺乏全面系统的论证。毛泽东在分析中国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体系的基础上,不但明确提出作为哲学范畴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且详细论证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区别、联系和转化的相互关系,说明研究这些问题的重要意义。毛泽东指出,在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起着主要的、领导的、决定的作用,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个矛盾就是主要矛盾。而其他矛盾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这就是非主要矛盾。抓住了主要矛盾,就可以带动全局,其他矛盾就比较容易解决。抓不到主要矛盾,就如堕烟海,找不到中心,也就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所以,在复杂的现实生活中,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的一个重要原则。当然,强调抓主要矛盾,并不是说可以忽略非主要矛盾。按照辩证法的观点,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固然规定和影响着非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但是,恰当地适时地解决好非主要矛盾,也有利于主要矛盾的解决。所以,在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同时,必须适当考虑次要矛盾。毛泽东还指出,矛盾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一种情况是,原来的主 要矛盾解决了或基本解决了,而次要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另一种情况是,原来的主要矛盾虽未解决,但由于条件的变化而下降为次要矛盾的地位,其他矛盾则上升为主要矛盾。这两种情况都使事物发展过程呈现出阶段性来。因此,无产阶级政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清醒地估计主要矛盾的变化,并且根据这种变化而坚定地实现工作中心的转移。

(四)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原理关于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问题,马克思、恩格斯特别是列宁都有一些重要论述。30年代的苏联教科书对这个问题也作过一些研究。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引用了他们的一些观点,并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具体阐述了这一基本原理。毛泽东明确概括了矛盾同一性的科学涵义。他指出:“同一性、统一性、一致性、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依赖、互相联结或互相合作,这些不同的名词都是一个意思,说的是如下两种情形:第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毛泽东列举了大量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如生与死、上与下、福与祸、顺利与困难、地主与佃农、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等,详细说明了矛盾的同一性及其两个方面的内容。毛泽东特别重视对矛盾双方互相依存的条件的研究,指出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是现实的、具体的 矛盾,所说的转化也是现实的、具体的转化,它们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构成的。离开一定的条件,就不可能成为现实的、具体的矛盾。“一切矛盾着的东西,互相联系着,不但在一定条件之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且在一定条件之下互相转化,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的全部意义。”这样就把矛盾同一性的思想奠定在坚实的唯物论基础之上。毛泽东又进一步论证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指出二者是同时存在、紧密结合的矛盾的两种本质属性。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对立、互相排斥、互相否定、互相分离的倾向。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区别在于: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二者的联系在于:绝对的斗争性存在于相对的同一性之中,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毛泽东又特别把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观点与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和显著变动状态的观点相联系,发挥了列宁的观点。列宁认为:“对立的统一(一致、同

一、合一),是有条件的、一时的、暂存的、相对的。互相排斥的对立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毛泽东解释这段话的意思是:“一切过程都有始有终,一切过程都转化为它们的对立物。一切过程的常住性是相对的,但是一种过程转化为他种过程的这种变动性则是绝对的。”这是因为事物所呈现的相对静止状态和显著运动状态是由事物内部包含的矛盾互相斗争所引起的。当事物的运动处在相对静止状态 时,只是数量上的变化,而没有性质的变化,所以呈现出好似静止的面貌。当事物的运动处在显著运动状态时,事物的性质发生变化,便显现出显著变化的面貌。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总是不断地由相对静止状态转化为显著运动状态,而矛盾斗争则存在于两种状态中,并通过显著的运动状态而解决矛盾。因此,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毛泽东对对立统一规律的全面论述,形成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完成了列宁提出的“说明和发挥”的任务,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三、当代启示和重要意义学习毛泽东的《矛盾论》,最根本是要学会正确处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这是我们党取得事业成功的一条基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浴血奋战得出的基本结论。如果说毛泽东的《实践论》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论证这个基本原则,那么,《矛盾论》则是从辩证法的角度来论证这个基本原则。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历史过程,要真正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认真学习理论,解决好全党对理论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问题,是实现“相结合”的根本前提。回顾我们党历史上所犯几次严重错误,其重要根源是理论准备不足或整体理论水平不高。所 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全党必须善于重新学习,夯实理论基础,增强理论素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第二,全面认识、准确把握中国国情,是实现“相结合”的重要条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符合一般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但是,中国作为一个特定的国度具有特定的国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加关注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力图做到几个相结合:即坚持普遍原则与具体社会实践相结合,学习基本理论与勇于探索创新相结合,继承前人经验与总结新鲜经验相结合等等。第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历史过程。作为一个历史过程,经历了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再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的过程;也经历了由不自觉到自觉,由失败到成功多次反复的过程。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我们完成了两大历史飞跃;作为两大历史飞跃的理论成果,我们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前,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前进途中还会出现大量的问题和困难,要解决这些问题,克服这些困难,依然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改革的实际相结合,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马克思主义增添活力。

矛盾论实践论导读 篇2

“假设导读”是指以假设思想指导阅读实践的教学方法。具体地说, 就是在阅读教学中, 遵循“学习迁移理论”, 运用“角色理论”、“兴趣激发动机”原理和“实践第一”的哲学原理, 根据学生特点和教材特点, 围绕教学目标, 以假设这一特殊的思维形式, 活化教材, 动化教程, 趣化课堂, 让他们变“旁观者”为“当事人”, 设身处地地感受内容, 体会情感, 表达心声, 以促使学生语言发展、精神提升、智力开发、个性完善的和谐统一。

“假设导读”中的“假设”, 是假想的、设定的, 是教学双方的。就教师而言, 在于适时、适度地运用假设, 指导学生的言语实践, 它是阅读指导的方法和策略;就学生而言, 就是在教师指导下, 自然、有效地运用假设, 指导自己的言语实践, 它是阅读参与的方法和技巧。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 假设作为有效的教学 (或学习) 手段, 都指向于“读”, 服务于“读”, 落脚于“读”。

“假设导读”中的“导”, 是假设与读的中介和桥梁, 教师借助这座桥梁, 要把假设传递的目标、程序、方法等一系列指令转化为学生有效的言语实践, 学生则要把教师传递的各种指令, 转化为自己主动、积极、有效的言语实践。“导”对教学双方都起着传导 (传导指令) 、指导 (指导实践) 、引导 (引领方向) 、疏导 (疏导难点) 等的作用。“假设导读”中的“读”, 是指假设指导下的各种形式的阅读实践, 它是假设运用的归宿, 是假设效果的检测。

二、假设导读的理论依据

1.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首先, “假设导读法”符合学习迁移的原理。迁移理论告诉我们, 学习迁移就是相同联结迁移, 在学习过程中, 各种学科和各种技能之间, 或同一学科和技能的各个不同部分之间, 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彼此互相影响的现象。知识的共同点是迁移的基本条件。长期以来, 假设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广泛, 而阅读教学中几乎无人问津。到底能否将假设用于阅读教学呢?答案是肯定的。这是因为, 语文和数学虽学科不同, 教学任务、教学方法各有其特殊性, 但从教学目标看, 启发学生智力, 发展学生智能, 培养学生思维, 提高学生自我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是他们的共性。抓住语文和数学的共性, 把假设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转化角度、沟通思路、创设情境、突破难点”等诸多方面的功能迁移于阅读教学, 应该是行之有效的。

其次, “假设导读法”符合兴趣诱发动机的原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阅读是从书面语言符号中获取意义的心理过程, 是人获取信息、陶冶性情、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智能之一。阅读教学是学生与教材的认识关系。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以提高阅读能力为中心的指导学生掌握教材的过程。小学生好奇、好趣, 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是他们思维发展的重要特点。他们年龄小、阅历浅, 认识知识能力欠缺, 而现行教材不少选自名家名篇, 虽然多数课文语言通俗, 文字浅显, 但由于经历的不同, 不少内容远离学生生活, 学生与作者、与文中人物之间的心理差异、情感差异明显。学生生活与文中所述事情之间的内容差异、背景差异突出, 这就给他们感受语言情境, 感悟语言情感带来了困难。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假设, 可根据学生、教材的特点和“兴趣诱发动机”原理, 发挥假设“化远为近、化虚为实、化静为动”的功能, 一方面帮助学生借助已有知识构筑情境, 以架起“认识”教材的桥梁。降低“认识”教材的难度;一方面帮助学生将静止的语言文字变成生动的生活画面, 并诱使其进入画面, 从而诱发学生“认识”教材的内驱力, 增加学生“认识”教材的趣度, 以强化教学效果。

2.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请你努力做到, 使学生的知识不要成为最终目的, 而要成为手段, 不要让知识变成不动的死的‘行装’, 而要使它们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 在集体的精神生活中, 在学生的相互关系中, 在精神财富的生动的、不断的过程中活起来, 没有这种交流, 就不可能设想有充满的智力的、道德的、情绪的、审美的发展。”毛泽东同志指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即要认识那个事物, 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 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 别无他法。这就启示我们:在阅读教学中, 必须把学生精神境界的提升、读写能力的形成, 智力思维的发展, 审美能力的提高, 建筑于知识“获取——运用——获取”的循环的“活”的实践之上。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假设, 就在于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角色理论, 发挥假设“化人为我, 化物为人”的功能, 还原课文所描绘的情境, 创设课堂实践 (生活实践、思维实践、言语实践、道德实践、美育实践等) 情境, 并置学生于情境之中, 充当各种角色, 理解角色行为, 增强角色体验, 让其在多种形式的假设实践中去认识生活、获取知识、发展语言和思维, 同时得到“充满了智力的、道德的、情绪的、审美的发展”。

3. 从教育学的角度看。

从教育学角度看, 阅读教学是教和学两种活动的关系, 要保证阅读教学任务的实施和目标的达成, 教与学必须和谐地统一于教学目标之上, 而在教与学这一对矛盾中, 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教师主导作用充分有效地发挥, 是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必要前提。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假设, 就在于发挥其“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功能, 以假设点拨诱导, 使教师在教学中左右逢源, 游刃有余, 以寻求教学双方配合默契、和谐共振的教学境地。

三、假设导读的基本课型

“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贵在得法”, 这一辩证的教学观告诉我们, 要探究教法, 灵活用法。就某一教法而言, 其运用大多是以一定的课型反映出来的。而“课要有型, 型要多变, 变不离宗”又是课型设计的一个基本原则。假设导读的基本课型如下:

第一步:揭题定向。揭示课题时, 可巧用假设, 通过引导剖析课题, 确定训练目标或阅读方法, 引发学习动机, 激发学习兴趣。根据不同课文, 可由题设疑, 明确目标;可由题激疑, 明确目标;可尝试写作, 明确目标;可揣摩内容, 明确目标;可回忆联系, 明确目标。在此同时, 可根据课文特点, 明确学法;可巧妙迁移, 明确学法;可依据体裁, 明确学法;可尝试教学, 明确学法。在引导明确目标和学法的过程中, 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 以保证目标的可行性、学法的针对性。

第二步:自学验证。引导学生运用第一步所确定的学习方法, 围绕教学目标自学感知, 验证比较, 分析探究。在感知内容、解决字词、理解顺序的同时, 做如下验证:自我揣测的内容与课文内容是否一致, 开始想象的情境与课文是否一致, 尝试写作的材料选择和中心表达与课文是否一致, 如不一致, 有何差异, 为什么存在差异, 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理解的欲望。

第三步:精读理解。这一步须围绕教学目标, 抓住教学重点, 并把握教学重点与教学目标的联系点, 巧用假设, 或创设情境, 引导感受;或想象情境, 促其感受;或引入文境, 加强感受;或扮演角色, 强化感受;或动化教材, 诱其感受;或增删比较, 优化感受;或联系拓展, 升华感受。在此同时, 还须以假设点化, 引导学生外化感受, 从而使课文的德育点、智力点、美育点、知识点、能力点的训练得以落实。

第四步:演练深化。新课结束时, 可运用假设, 通过总结提携知识要点, 使其给学生以完整的印象;或通过变更条件, 引导说写, 以升华中心, 深化理解;或通过提携主线, 复习沟通, 形成相关的知识体系;或由文激疑, 作课外阅读延伸, 以扩大知识面, 强化效果。

四、假设导读的使用原则

1. 方向性原则。

要深入钻研教材, 明确教学目标, 准确捕捉教学目标与假设的联系, 围绕目标运用假设, 运用假设指向目标, 以保证假设运用的方向性。

2. 针对性原则。

要针对教材特点、学生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 准确捕捉假设时机, 灵活运用假设方法, 合理确定难易程度, 做到时机适宜, 方法适当, 以保证假设运用的针对性。

3. 基础性原则。

假设导读中假设的使用是以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水平、认识能力为基础的, 须以有效的方法丰富学生生活, 指导观察生活, 诱导认识生活, 增加生活储备, 强化感性认识, 以开好生活的源。在此同时, 要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 以丰富语言, 拓开思维的流, 从而为课堂教学中角色的转换、思维的外化奠定基础。在教学中, 还要瞻前顾后, 做到前有准备, 中有突破, 后有延伸。

4. 穿插性原则。

一是假设导读与一些先进的教学法穿插使用, 比如“情境教学法”“发现教学法”, 以强化效果, 并尽可能以假设将这些方法揉合一起, 以求综合效应。二是假设导读与客观阅读穿插。假设导读的重要特征是转换阅读角度, 变立于文外的“客观阅读”为深入文中的“假设阅读”, 而“客观阅读”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 两种方法要灵活穿插, 该假设则假设, 不该假设的则使用“客观阅读”。另外, 假设之后, 还要巧妙点化, 使“假设阅读”向“客观阅读”转化, 以强化效果。

5. 导学性原则。

要发挥假设导读的导学功能, 逐步使学生能够独立运用假设, 明确学习目标, 运用假设, 寻求思维方法;运用假设, 挖掘说写素材, 从而切实体现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思想。

(未完待续, 敬请期待)

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假设, 可根据学生、教材的特点和“兴趣诱发动机”原理, 发挥假设“化远为近、化虚为实、化静为动”的功能。

矛盾论实践论导读 篇3

一、写作背景

文章的写作有着复杂的国际国内历史背景。它是在新中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这个关键时刻,是在深刻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教训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为了使党和国家的工作适应新情况,采取新方法而及时发表的一篇纲领性的理论著作和重要的历史文献。

从国际背景看,1956年和1957年是一个多事之秋。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暴露出一些矛盾和问题,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出现思想混乱和政治动荡。问题的出现,有着复杂的外部和内部原因,但没有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帝国主义则乘机利用苏共二十大和波匈事件掀起了反共反社会主义浪潮。这一切显示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阶级斗争和人民内部矛盾的复杂性,表明斯大林混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拿对付敌人的办法来对待人民是错误的,表明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做法也是混淆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表明中国共产党也必须引以为戒,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从国内背景看,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制度、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1956年8月召开的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我们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要。但由于社会主义改造的迅速完成,由于经济建设中的冒进影响,由于国际上苏共二十大和波匈事件的冲击,也由于对于开始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没有经验,处理不当,从1956年下半年开始,国内出现了中共执政后的第一次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少数人闹事,表明人民内部的矛盾开始在紧张起来,开始在发展起来。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不能不引起我党对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注意,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也就随之成为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人反复思考的重大问题。

二、主要内容

1.文章的立场和目的。文章分析了当时的世情国情社情,“现在的情况是: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但是阶级斗争还没有完全结束;广大群众一面欢迎新制度,一面又还感到还不大习惯;政府工作人员经验也还不够丰富,对一些具体政策的问题,应当继续考察和探索。这就是说,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有一个继续建立和巩固的过程,人民群众对于这个新制度还需要有一个习惯的过程,国家工作人员也需要一个学习和取得经验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毛泽东指出:在这个时候,我们提出划分敌我和人民内部两类矛盾的界线,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使全体人民比较顺利地走过目前的过渡时期,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就是十分必要的了。

2.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文章由矛盾普遍性入手,根据对立统一的观点,肯定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着矛盾。“我国人民内部还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我们的社会向前发展。”进而阐述矛盾的特殊性:一类是对抗性的敌我矛盾,是人民与国家内部的反动阶级、反动派和反抗社会主义革命的剥削者、社会主义建设的破坏者之间的矛盾。另一类是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是工人阶级内部,农民阶级内部,知识分子内部,工农之间,工人、农民同知识分子之间,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民族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解决两类矛盾的不同方法以及两类矛盾的相互转化关系:敌我矛盾,是用专政的方法;人民内部矛盾,是用民主的方法;矛盾着的对立的双方互相斗争的结果,无不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在进行充分的理论论证后,文章转向实践方面。首先具体阐明人民内部矛盾的若干主题:农业合作化问题;工商业者问题;知识分子问题;少数民族问题;党际关系问题;科学文化工作问题;外交问题。最后提炼出在人民内部矛盾中判断人们言行是非的“六条标准”。

3.文章的地位与贡献。首先,文章首次创立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为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改革和建设提供了哲学基础。其次,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例如在工业化道路、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繁荣科学文化的方针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4.文章的局限性。《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公开发表前,反右派斗争已经开始。由于当时对右派分子向党和社会主义制度进攻的形势作了过分严重的估计,在讲话稿的整理过程中加进了强调阶级斗争很激烈、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谁胜谁负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这些同原讲话精神不协调的论述。

三、现实启示

当前,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在内容上表现得更加广泛,形式上表现得更加多样,利益矛盾更加凸显,利益矛盾主体呈现多元性特征,矛盾化解难度进一步加大,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依然是我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这篇历史文献仍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1.基本立场:坚持“基本矛盾”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改革。必须从矛盾关系上研究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继续深化改革,发展生产力,这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关键。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关于基本矛盾,我想现在还是按照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的提法比较好……当然,指出这些基本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但是从二十多年的实践看来,这个提法比其他的一些提法妥当。”

2.坚持“人民内部矛盾主题”论,真正实现社会和谐。正确认识人民内部矛盾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与中国梦的重要环节。和谐社会并非无矛盾,而是一个能够有效疏解人民内部矛盾、有力维护安全稳定的社会。和谐社会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之中构建的,所以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3.根本途径:坚持群众路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做群众的工作,其核心就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新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是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全局性课题和基础性工作。坚持人民利益的最高标准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本保证;依靠全社会共同参与社会管理,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正确方向和可靠方法。

作者单位: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党史教研部

矛盾论实践论读后感 篇4

《矛盾论》和《实践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两篇代表性著作,是毛泽东哲学思想形成的主要标志,它们分别从辩证法和认识论两个方面对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做出了哲学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与认识论。

《矛盾论》是讲辩证法的,但它主要讲人应如何分析社会矛盾、解决社会矛盾,促成事物的转化,达到改变社会结构、实现人的自由解放的目的。《实践论》是研究认识论的,但它首先讲人的特性和人的本质,讲社会和人的改造。《矛盾论》、《实践论》相互联系,统一于一个整体,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的光辉。

通过对《矛盾论》的深刻学习,使我深深体会到:

一、矛盾是开启科学思维的“钥匙”。《矛盾论》中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具有多种特性,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同时还区分为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矛盾的这些特性掌握了,我们也就掌握了科学思维的“钥匙”。因此,坚持用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也就是用矛盾的观点来观察事物、分析事物,有助于接近客观、远离主观,真实地反映事物的相来面目,有利于加深对事物内部规律的认识,实现科学思维、立体思维。

二、矛盾是推动工作创新的“动力”。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这是《矛盾论》告诉我们的。现实工作中,我们正是坚持对具体的事物作具体的分析,才推动了一项项工作的创新。

因此,只要在工作中善于捕捉矛盾,善于把握矛盾,善于剖析矛盾,善于利用矛盾,就一定能够推动实践创新、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它各方面的创新,不断推动工作向前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矛盾也就是生产力。

三、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润滑剂”。既然矛盾不处不在,既然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于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那么在处理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上就要坚持多从事物内部找原因。

矛盾具有同一性,可以相互之间转化,也就是说,矛盾既具有积极的内核,又具有消极的内核,其结果之所以不同,关键是我们怎么去对待,去处理。只要把握行当,处理有度,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诚如《矛盾论》中说,党内不同思想的对立和斗争是经常发生的,这是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新旧事物的矛盾在党内的反映。党内如果没有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思想斗争,党的生命也就停止了。对于一个党如此,对于一个单位也是如此,对于一个国家更是如此。只要我们坚持用矛盾的观点来处理人际关系,我们就会减少矛盾、化解矛盾,转化矛盾,促进和谐。

实践是寻求真知的唯一途径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标准。” 实践,就是一个怎样验证真理是否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本来面目的过程。数学中,各种定理命题的证明,就从正面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当我们见到一个定理时,我们会首先想到定理的来源,与定理的正确性,这就需要我们运用合理的方法证明它。从而,通过对定理的证明,我们就得出了定理的正确性与真实性,这就是我们通过实践,客观揭示出了定理的发展规律。

矛盾论实践论导读 篇5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实践论》《矛盾论》(以下简称“两论”)发表85周年。“两论”是毛泽东思想的标志性成果、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代表性著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晶。“两论”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伟大的理论意义和强烈的现实价值。读了“两论”后,主要有三点体会。

体会一:“两论”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典范

“两论”最初是毛泽东同志在抗日军政大学的讲演稿,毛泽东同志的“两论”充分考虑了广大干部的思维习惯和语言习惯,运用短小精悍的表述方式,把深邃的理论转变为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抽象的理论逻辑转变为形象的生活逻辑。在《实践论》中,善用喜闻乐见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一是善用例子和典故,运用“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知识里手”等反讽性的典故和词汇来解释“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二是善于通俗易懂的比喻,用“吃梨子”的比喻,来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三是善用成语,如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来比喻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等等。《实践论》它以朴实的语言、生动的例子、形象的比喻和通俗的民间传说等,将复杂的认识问题、实践问题,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一一表达出来,克服了哲学著作远离大众生活的抽象性、思辨性和神秘性,理论的活力跃然纸上,感染性和传播力都极强。在《矛盾论》中,讲到内外因关系的时候,举了鸡蛋和石头的例子:“鸡蛋因得到适宜的温度而变成小鸡,而温度不能使石头变成小鸡。”这个比喻新颖、贴切,使人一听就懂等等。因此,“两论”形成了新鲜活泼的中国风格,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气派、中国话语和中国特色,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成功典范。

体会二:“两论”是指导中国革命事业的典范

毛泽东同志学哲学、讲哲学的目的不仅仅为了成为哲学理论家,更重要的指导改造世界的实践。“两论”创作的指向是“改造世界”的实践。两论”是为了从哲学高度总结中国革命的这样一个历史经验和教训而作的,是适应于当时的需要而不得不写的,主要为了批判和清算,甚至严重危害到中国革命发展的这样一种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这样一个而作的哲学著作。当时,党的错误的思想路线主要有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是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错误路线,它主要的是针对革命领导权的一个问题。在北伐战争时期,它放弃了对革命领导权的把握,甚至压制工农运动,取消土地革命,大搞阶级调和,反对任何斗争策略,放弃革命武装,对反对派实行的是全面的一种退让。这样一种错误,它就导致我们对党的领导权的放弃,也最终在思想路线上出现了很多问题。另外一个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思想。这样一个左倾思想,它长期拒绝中国革命的一种经验,不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和神圣化,把共产国际的各种决议,甚至苏联经验神圣化。

从更广阔的视野看,“两论”的产生同中国革命由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转变也密切相关,也是为即将来临的抗日战争和争取未来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做思想理论准备,为全党提供最锐利的思想武器和理论武装。

体会三:“两论”是推动工作科学化的典范

(一)《实践论》的三大启示

《实践论》中提出,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的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在工作中,按照实践论的方法有效地推动工作。

启示一:结合认知促进实践。在工作中,要用好间接经验,一方面,善于学习一切知识和理论,为实践做好认知储备。同时,反对空洞理论和只听雷声不见雨点、只听口号不见行动等行为。另一方面,善于学习前人的认知理论和运用他人的成功经验来改造客观世界,提高实践的针对性和准确性。比如,我们在起草经济工作的文稿时,可以学习一下中央、市委以及兄弟区县关于经济工作是如何抓、抓住怎么样等方面的文稿。

启示二:结合实践升华认知。在工作、生活中,不犯生搬硬套理论陷入教条主义错误,要避免不相信理论的指导作用只凭经验做事,从而陷入经验主义错误。比如,10月12日,举办了全区改革信息联络员培训会,邀请了市委改革办的处长和区委改革办的负责同志授课,不论是从思想意识还是工作方法上都学到了很多关于改革工作的理论知识,但不能照搬,要根据自身的工作特点,活学活用所学理论,做到举一反三。

启示三:结合经验知行合一。在反复认知和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一项工作完成之后及时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拓展认知的广度和提升认知的高度不断完善认知,做到知行统一,为下一次的实践奠定更为完善的理论基础。

(二)《矛盾论》的两大启示

《矛盾论》中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同时还区分为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启示一:做到未雨绸缪。用矛盾的观点来观察事物、分析事物,有助于接近客观、远离主观。结合我们的工作,当着手一项全新的工作或者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局面时,我们不要盲目的用主观思想去判断,或者用轻易的以往经验拍脑袋办事情。在工作和目标达成的不同阶段都会随着事物的发展及周围的变化产生新的问题,便产生了新的矛盾,要多考虑我们要达到的目标或者目标的实施过程相对立的一面,尽可能的考虑到不同的细节,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对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问题有解决预案,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工作取得预期的效果。

启示二:树立正确的人际观。《矛盾论》指出,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条件会相互转化,即矛盾的同一性。也就是说在人际交往中,要树立一个正确的判断,任何人都有缺点,都要优点,只要客观、全面对待,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能够和睦相处、愉快相处。

毛泽东写作实践论和矛盾论始末 篇6

“发愤”之作

一部不朽著作的背后,往往深藏着一段痛苦的历史。中国历史上许多名作的诞生都印证了这个观点。毛泽东十分赞赏司马迁的话:“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不管史书上的记载是否确有其事,但大抵反映了一种历史现象。

对司马迁的这段话,毛泽东曾经感受极深,广为宣传,是因为如他本人所说:“我自己就有这一方面的经验。”当然,毛泽东既没有蹲过大狱,也没有成为残疾人,但他曾受到过错误路线的压制排挤,被贬职靠边站过。抗战初期,他写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就是“发愤之所为作也”。

说《实践论》和《矛盾论》是“发愤之作”,那么“愤”从何来呢?这还得从毛泽东创立江西中央苏区根据地讲起。毛泽东自开辟井冈山道路后,历经艰险,终年转战,挥师于闽西、赣南之间。在他的领导和指挥下,中央红军连续粉碎了蒋介石国民党的三次大规模“围剿”,将赣南、闽西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发展为包括21个县250万人口的广大地区。这是中央苏区的全盛时期。蒋介石的数十万大军面对这块红色的土地虎视眈眈却连遭败绩。可惜,“这边独好”的“风景”不长。随着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路线在党内占统治地位,这些喝过苏联“洋墨水”的人以“马列主义理论家”自诩,鼓吹“山沟里出不了马列主义”,指责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是“狭隘的经验论”、“右倾机会主义”等等。在1932年10月“宁都会议”后,毛泽东竟被撤销了军事领导职务。从此,他就挂着当时中央苏区“国家主席”的虚名养病、视察、蹲点、督导,或者“随军行动”。眼睁睁地看着亲手创建的苏区一天天缩小,最后丢个精光,被迫进行“战略转移”,毛泽东心痛、愤怒,却无能为力。直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改变了中央的错误领导,确立他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才使党和红军有了转机。

“左”倾教条主义领导人的鄙视、讥讽,毛泽东没有忘记。他到处找马列的书来读。甚至在长征路上,他患病躺在担架上还在读《反杜林论》。他后来对外国人说:“我是在马背上学的马列主义。”在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以后,特别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延安有了相对安全的环境,读书条件显著改善,读书时间相对增多。为了批判王明们的“左”倾教条主义,总结中国革命的丰富经验,他自感“我的工具不够”,“因此,到延安就发愤读书”,“作工具的研究,即研究哲学,经济学,列宁主义,而以哲学研究为主”。哲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工具学”。列宁说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伟大的认识工具”。凡是在延安能找到的马列哲学著作和有关读物,毛泽东都找来读;在延安没有的,他写信请在“外面”(即国统区大城市)从事统战工作的同志买来读。

当时访问过延安的美国著名记者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对毛泽东发愤攻读哲学书籍的情况有生动感人的记载。他写道:“毛泽东是个认真研究哲学的人。我有一阵子每天晚上都去见他,向他采访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有一次一个客人带了几本哲学新书来给他,毛泽东就要求我改期再谈。他花了三四个晚上的工夫专心读了这几本书,在这期间,他似乎是什么都不管了。”

“如饥似渴”地读书

毛泽东那时读书可以说是“如饥似渴”。

他读的哲学书籍大体有这么四类:第一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从早年读过的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直到列宁的《哲学笔记》节译本,还有普列汉诺夫等人的著作;第二类是外国的哲学教科书和通俗读本,这主要是苏联的哲学教科书,如西洛可夫、爱森堡等合著的《辩证法唯物论教程》,米丁等著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等;第三类是中外哲学史家的著作(包括介绍他们哲学思想的读物),有些书他早年就读过,这时又进一步研究,如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古希腊哲学家的著作和西方近代哲学家的著作;第四类是中国现代哲学家写的教科书和通俗读物。他特别欣赏李达和艾思奇的书。李达著的《社会学大纲》在1937年5月出版后,毛泽东收到作者寄来的书,读了很高兴,认为是一本好书,是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教科书,并把它推荐给抗日军政大学。他对艾思奇的《哲学与生活》评价也很高,读后还作了3000字的详细摘录,写信对艾说,这“是你的著作中更深刻的书,我读了得益很多”。

毛泽东读书有一个习惯,爱在书上勾画、批注。书页的天头、地脚、边缝、中间都圈点、批注得密密麻麻。他对李达及其学生雷仲坚翻译的西洛可夫、爱森堡等著的《辩证法唯物论教程》第3版研读了多遍,许多章节至少批注了四遍,共写了12000多字的批注。这是目前见到的毛泽东读书批注文字最多的一本。他对另一本由米丁主编的教科书《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也作了多遍研读,写了2600多字的批注。毛泽东的这些批注,有对原著扼要而精辟的概述,有简短的赞同评语,也有对原著观点的批评、引申,更多的是联系中国实际所作的发挥和阐述。这两本书是他在1936年到1937年7月之间读的,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发展影响较大,也为他写作《实践论》和《矛盾论》这两篇光辉的哲学著作进行了直接准备。

在抗大讲授哲学和“两论”的出版

毛泽东经过认真准备后,1937年4月,应抗日军政大学邀请去给学员们讲授哲学,直到卢沟桥事变发生,共讲了100多个小时。

他对斯诺介绍当时的情况说:“在卢沟桥事变前后的几个星期里,我在延安有一段暂时安闲的时间。军队开赴前线了,可以腾出时间来收集准备在抗大讲课用的基本哲学教学材料。在三个月的短期课程中,一些简单的基本教材,对于受训的青年学生来说,作为他们今后政治上的行动指南还是需要的。”斯诺写道:“在党的坚持要求下,毛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写成了《实践论》和《矛盾论》,把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同中国的具体的日常实例结合起来。毛说,他大都在夜里写,白天睡。他花了几个星期写成的东西,讲课时几小时就讲完了。”

毛泽东在抗大讲课的稿子,由红军总政治部把提纲整理出来,经他本人同意,油印发给了学员。这就是后来广为流传的《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最早油印本封面注明的时间是“1937年9月印”,《实践论》是这个《讲授提纲》第二章“辩证唯物论”的最后一节。《矛盾论》是其第三章“唯物辩证法”的第一节。原标题为“矛盾统一法则”。整个讲稿虽然是比较简略的“提纲”,但这两节看来是根据纪录作了整理,已不再是“提纲”,而是完整的论文了。《实践论》和《矛盾论》当时单独油印过。毛泽东还将亲笔署名的油印本送过人。

《实践论》、《矛盾论》问世后,在抗日根据地陆续传开。有的地区还将它出版。全国解放后,毛泽东对这“两论”作了修改,特别是对《矛盾论》作了较大修改。他本人一直认为《实践论》比《矛盾论》写得好,对前者甚为满意,对后者并不太满意。在上世纪50年代初出版《毛泽东选集》时,将这两篇文章收入其中。为了说明他写作“两论”的缘由,他还写了较长的题解。这个题解着重批评了教条主义。他说,在中国共产党内,曾经有一部分教条主义的同志长期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否认“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个真理,而只生吞活剥马克思主义书籍中的只言片语,去吓唬人们。这种错误思想(还包括经验主义)曾经在1931年至1934年使中国革命受到了极大的损失。这两本书就是为着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这些主观主义的错误而写的”。上世纪30年代前期的“左”倾错误不仅使他个人遭受痛苦,更严重的是给中国革命事业带来巨大损失。因此,他发“愤”,不是发个人之“愤”,而是为党、为革命事业发“愤”著书。

矛盾论实践论导读 篇7

一、语言发展与精神提升的 和谐

语文教学既要丰富学生的语言系统, 又要完善学生的精神世界, 两者必须统一在同一过程中, 实行语言与精神的和谐同构。离开语言发展, 精神境界的提升则成为空中楼阁;舍弃精神提升, 语言系统的丰富则缺乏生机。为实现语言发展与精神提升的统一, 可凭借假设, 带学生走进教材, 以课文情境和情感、作者情感和情思、课堂情境和情趣, 去撞击学生心灵, 从而激起学生的精神生活, 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 使他们在语言学习中得到语言的发展, 情感的陶冶。

1. 形象理解与形象熏陶。阅读教学, 须处理好语言形式和语言内涵的关系, 凭借语言内涵, 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 人格的培育;凭借语言形式, 对学生进行语言的训练, 能力的培养, 从而使情感熏陶、人格培养与语言训练、能力培养融为一体。而引导想象, 可还原或拓展语言形象, 使学生形成如临其境, 如见其人, 似闻其声的心理图象。可见, 借助形象的想象和描述, 既能促进语言的感悟和表达, 又能促进形象的感染和熏陶。阅读《生命生命》 (人教版课标本四年级下册) , 教者围绕“生命探究”这一主题, 引领学生走近飞蛾、香瓜子、杏林子, 感悟其顽强的生命力。在此基础上, 教者以如诗如画的语言, 对生命进行概括, 使生命化为窗外的依依杨柳, 室内的张张笑脸, 黄鹂的清脆歌声, 进而要学生打开记忆的闸门, 放飞五彩的生活, 或写一首小诗, 或写一段感言, 或写一件小事, 陈述自己对生命的见解:

“生命是杨树传送种子的杨絮, 生命是小草顽强生长的嫩芽, 生命是垂柳一根根垂下的柳枝, 生命是小蚂蚁寻找食物的身影, 生命是陪伴张海迪顽强学习的轮椅, 生命是探险者勇往直前的勇气。”

“生命是海里游动的小鱼儿, 生命是天上展翅飞翔的大雁, 生命是不毛之地里勇敢前行的骆驼, 生命是在茫茫沙漠里翠绿的灌木丛, 生命是夏天里漫天飞舞的杨絮, 生命是我们心目中追求的生命之树。”

学生笔下, 生命的空间如此开阔, 生命的形象如此鲜明, 生命的内涵如此清晰……此刻, 生命对学生来说, 再不是抽象概念, 而是具体形象;再不是神秘莫测, 而是可感可及。这就是“心灵对话”展示出的精彩, 是“心智拓展”显示出的魅力!

2. 深刻理解与深切感悟。语言情感与语言文字聚焦点的整体联系, 才构成了有血有肉的文章, 才使得我们面对的课文景物是那么鲜活, 人物是那么活脱, 情感是那么真切, 也才为阅读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提供了凭借。为此, 可抓住语言文字与语言情感的聚焦点引导探究, 促使语言内涵的深刻理解和语言情感的深切领悟, 使语言训练与情感熏陶水乳交融。如:阅读《美丽的公鸡》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 , 教者这样引导: ①如果你们是啄木鸟、蜜蜂、青蛙, 你们觉得自己美吗?为什么?——设身处地, 正面理解;②你们都认为自己美, 那为什么又不去跟公鸡比美呢?——叙谈体会, 反面理解; ③如果那只跟人比美的公鸡来到你面前, 你会跟他说些什么知心话?——现身说法, 升华理解。这样融语言意义的理解和语言情感的表达于一体, 就能达到语言深刻理解和情感深刻领悟的统一。

3. 朗读表达与情感抒发。阅读教学中, 语言形象的把握和再现, 语言内涵的挖掘和探究, 语言情感的领悟和表达, 是以“读”为重要形式的。但要保证读之有效, 须把语言训练与情感熏陶融合其中, 通过适时的点拨和引导, 给学生提供情感熏陶的情境, 让学生在情境的想象介入中感悟情感, 在情感的自然抒发中升华情感, 使语言情感的体会表达与自我情感的自然抒发浑然一体。如:“‘奶奶!’小女孩叫起来, ‘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 火柴一灭, 您就会不见的, 像那暖和的火炉, 喷香的烤鹅, 美丽的圣诞树一样, 就会不见的!’” (人教版课标本六年级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 对此, 教者这样引导朗读:

师: (饱含深情地) 同学们, 读了这一节, 你看到了怎样的小女孩啊?

生:我看到, 小女孩身着破烂的衣服, 在刺骨的寒风中, 在冰冷的雪地上, 高举着双手在向奶奶发出凄惨的叫喊, 她要奶奶带她离开这黑暗的世界。

生:小女孩骨瘦如柴, 衣服褴褛。在火柴的亮光中, 她看到了自己的奶奶——世界上唯一疼她的奶奶, 她是多么高兴啊!她高声地呼喊着, 要奶奶把她带走。

师:同学们, 你就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啊, 这么寒冷, 这么饥饿, 这么痛苦, 这么孤独, 你看到了奶奶──世界上唯一疼你的奶奶, 你会怎么喊啊? (稍停, 酝酿感情) 让我们一起向奶奶呼救吧!

(生朗读课文, 朗读中情真意切, 朗读后不少同学已是泪流满面。)

这样借助形象感受情感, 借助朗读表达情感, 能有效地促使学生进其境, 感其心, 通其情, 使学生朗读课文, 体会情感, 化作作者情感、文中人物情感的自然显露, 以达到情真意切的境地。

二、语言发展与思维发展的 同步

不少教师对阅读感悟理解片面“, 朗读感悟”满足于单调的你读他读, 而严重忽视细读深思, 具体地感受语言; “形象感悟”满足于看看画面, 对透过形象, 本质地感受语言的关专注不够。结果, 学生所“感悟”的只是零碎的形象, 粗浅的知识, 抽象的情感, 难以深层次地感受, 深刻地感悟。事实表明, 背离语言发展的思维训练必然是苍白的, 而缺乏思维参与的阅读感悟无疑也是肤浅的。为此, 可凭借假设, 以语言为思维训练提供依附, 以思维为语言训练增强力度, 实施语言发展与思维发展的同向同步。

1. 联系思维, 展示语言形象。感受语言形象, 这是促使学生感知语言情感的重要基础。学生有了丰富的生活底蕴, 有了足够的表象积累, 在相关语言的听读中, 还须通过引导和点拨, 使语言文字变成多彩的形象画面。因此, 须引导联系思维, 使语言与有活性的形象建立起联系, 使语言在鲜活的形象嫁接中获得生命活力。如:“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 59岁的谈迁携带着书稿, 特地来到北京。在北京的那段时间, 他四处寻访, 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 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 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下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教者抓住“更加、特地、亲自、终日”等词引导联系思考, 构筑形象, 感受人物;进而引导真心劝说, 表达情感。一学生围绕“终日”这样劝说:

谈爷爷啊, 如果为了考察, 偶尔奔波在外, 也不说什么了。可您终日奔波在外, 实在叫人心疼。清晨, 凉气袭人, 当人们还在睡梦中的时候, 您一袭破衫, 已经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中午, 烈日当头, 当人们正在休息的时候, 您一袭破衫, 仍然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晚上, 月黑风高, 当人们已经进入梦乡的时候, 您依然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饿了吃一口干粮, 渴了喝一口凉水, 累了坐在地上休息一会……就是身强力壮的青年人也吃不消, 而您已是快六十的人了, 更何况您的身体不好呢?您说说, 这样下去, 能叫人放心吗?

对浓缩了谈迁重写《国榷》诸多画面的文字, 教者引导仔细阅读, 深入思考, 潜心感悟, 进入情境, 真情劝说, 使语言的内化吸收与外化表达融为一体。学生在词语丰富内涵的探究中, 全面而深刻地感受了人物形象, 具体而真切地感受了语言情感, 并具体领悟了重点词语对人物形象的凸显作用, 对众多情境的聚焦作用, 达到了语言发展与思维发展的高度融合。

2. 多向思维, 探究语言意义。小学生思考问题, 问题与目标间多呈线的联系。这种直线型的答问模式很难使他们的思维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也很难使他们具体、形象、深刻地感悟语言。为此, 在运用假设, 引导多角度地思考, 多层面地分析, 使问题与目标之间构成点向面的拓展和面向点的聚焦。如:“要是你无论在什么时候, 什么地方, 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 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呀!” (苏教版国标本《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为让学生理解句子含义, 教者这样引导:想象一下, 父亲希望儿子分别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怎样的方法, 留给人们哪些美好的东西?这样, 融语言理解与语言表达于一体, 寓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于一体, 能凭借语言促进思维的发展, 能借助思维加深语言的感悟。

3. 深入思维, 探究语言艺术。写作中, 准确地选词, 精心地炼句, 这是真实地描述事物, 真切地表达情感的重要保证;阅读中, 认真地品词, 细心地析句, 这是具体地感受事物、深切地感受情感的重要前提。学生只有形成了阅读中品词析句、写作中炼词炼句的能力, 才能真正驾驭语言。为此, 须选择重点词句, 借助假设引导剖析, 在理解内容、感受情感的同时, 体会作者表情达意的准确性。如《凡卡》 (人教版课标本六年级下册) 装信、写信封的细节, 在学生仔细阅读后这样引导:

师:为什么装信如此小心, 而写信封又这么简单, 你读出了怎样的奥妙?

生:凡卡在老板家受尽了折磨, 他好不容易把学徒生活写信告诉了爷爷, 他要小心翼翼地把信装好, 好让爷爷收到, 把他带回去。

生:凡卡写信用的一小瓶墨水、一支笔尖生了锈的钢笔和一张揉皱的白纸, 都是从老板的立柜里拿出来的, 这些肯定不是老板的, 而是凡卡精心准备的。他把这些放在老板立柜里, 老板肯定不会注意到。可见, 为了写信他是费尽苦心。今天, 他等老板、老板娘不在家写成了信, 所以他要小心翼翼地把信放进信封, 好让这封信给他带来希望。

师:可见, 如此细致地描述, 在于突出凡卡满心的希望。你们是怎样看待写信封的呢?

生:信封写得很简单:“乡下爷爷收”这是收信人的地址“, 康司坦丁·玛卡里奇”这是收信人的姓名。乡下, 是多么大, 这样的地址怎能让爷爷收到信呢?再说乡下又有多少康司坦丁·玛卡里奇呢?可见, 这样写爷爷肯定收不到信, 表明凡卡的希望不能实现。这是多么残酷的现实啊!

师:如果地址详细, 爷爷收到他的信, 能让他过上好日子吗?

生:就算这样, 也不能把他带回乡下去。如果爷爷有能力带他回家, 有能力让他过上幸福的生活, 自己这么大年纪也不会当老爷家的守夜人, 也肯定不肯让凡卡去城里当学徒。

为感受作者表达的智慧, 教者引导联系全文, 联系凡卡的命运, 自己品味, 认真揣摩, 从“装信”的细节, 看出这封信对凡卡的举足轻重。联系准备写信的费尽苦心, 联系凡卡学徒的悲惨命运, 学生明白, 这样的细节能激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希望这封宝贵的信能尽快飞到爷爷手上, 让爷爷能带凡卡脱离苦海。而“简单”的地址能让人深感不安, 花如此心血写成了信, 信封上的地址又如此简单, 表明凡卡的希望不能实现。如此推敲, 不禁深切感受了文本的情感, 而且具体体会了作者的表达技巧。

三、语言发展与个性张扬的 融合

语文学科中发展学生个性, 须融合于言语实践之中, 使学生在语言解读中, 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在语言表达中, 具有自己的独特个性。而重视文本价值取向, 尊重学生独特感受, 这对完善学生的语言系统, 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 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 在语言发展中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 须把文本价值的挖掘和学生独特体验的珍惜有机结合起来, 既要防止片面强调文本价值取向, 划地为界, 对学生智慧的火花视而不见;又要防止片面强调珍视独特感受, 漫无目的, 对学生认识的偏向听而不闻。

1. 借独特感受促使文本价值取向显化。文章一旦选作课文, 就必须而且应该以教材承载的任务为导向, 舍此而追求独特感受, 教学必然走入歧途。可见, 文本的价值取向是学生独特感受的重要依附, 学生的独特感受是文本价值存在的先决条件, 要求得它们的统一, 须选择语言与精神结合的重点, 引领学生深入地阅读, 独特地感受, 借学生的独特感受去显化文本的价值取向。请看《揠苗助长》的教学片段:

师:小朋友们, 我就是拔苗的伯伯呀, 辛辛苦苦干了半天, 最后却落得这样的结果, 我该怎么办啊?

生:老师啊 (老师:我是老伯伯啊) 。 (众笑) 老伯伯, 种田人连这点知识都不懂?你也太糊涂了。

师:是啊, 我太糊涂了 (。众笑)

生:老伯伯, 你拔苗是希望它长快些, 这本来很好, 但方法不对。看来你还不懂得庄稼生长的规矩, 你有空的话, 去向我爷爷请教请教 (。众笑)

生:老伯伯啊, 人哪有不做错事的。“吃一堑, 长一智”, 你把地翻了, 重新种上庄稼, 多施肥, 勤除草, 就能获得好收成。

师:谢谢你们为我出主意。我走了, 走之前, 我也想提醒大家, 知道提醒什么吗?

生:要我们接受你的教训。

师:你们现在又不种地, 有什么教训可接受呢?

生: (不好意思地) 我平时不注意训练, 体育考试那天早上, 我很早起床掷垒球, 结果怎么会及格呢?看来我们犯的是一样的错误 (。众笑)

生:我那次感冒, 医生配了药, 叫我一次吃一片。我盼望早点退热, 一次想吃3片。幸亏爸爸及时发现。要不, 肯定要出问题。要是早遇到你, 就不会闹笑话了。 (众笑)

上述案例中, 把具体形象地感悟寓意作为解读语言、获取独特感受的重点, 通过创设情境, 引领学生与文中人物会面, 谈看法, 提建议, 说感受。结果, 学生语言都有自己的个性, 都有自己独特的东西, 而这些独特的感受都与寓义有一定联系。这样引导, 就能在发展学生语言的同时培养他们的个性。

2. 让独特感受接受文本价值取向甄别。珍视独特感受, 既要追求答案的丰富多彩, 又要防止解读的微言大义; 既要追求答案的精彩纷呈, 又要防止浅层的机械重复;既要追求的答案大胆开放, 又要防止答案的良莠不分。因为语文学科的人文价值, 在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信念, 提高其精神境界、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对学生语言解读中出现的认识偏差, 既不能大惊小怪, 更不能置之不理, 最有效的办法是及时发现, 正确引导, 让学生学会甄别和感受独特的文本价值, 使语言系统的丰富与独特个性的培养融为一体。如:阅读《卢沟桥的烽火》 (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下册) , 一学生这样发问:“如果敌人真有士兵失踪, 我们为什么不让他们去搜查呢?如果让他们进城搜查, 不就可避免这一事件吗?”此见解看似独特, 但它明显反映出了该生语言理解的粗浅和情感感悟的错误。对此, 教者先肯定学生敢于发表见解, 进而引导大家深入阅读, 发表看法。学生大胆陈述了见解:

“我认为日寇根本没有士兵失踪, 如果真的失踪了, 可在白天与我们交涉, 为什么要到晚上呢?为什么还要偷偷摸摸的呢?这说明他们心中有鬼。”

“敌人肯定没有士兵失踪。如果失踪了, 为什么要全副武装地与我们联系呢?可见, 说士兵失踪是寻找借口, 蓄意挑衅。”

“我认为他们是在耍阴谋。你士兵失踪了, 向我们查询, 态度应该温和, 为什么要气势汹汹呢?他们是要故意激怒我们, 这是蓄意挑衅。”

这样引导, 使学生深入地探究了语言, 深刻地感悟了情感, 认清了鬼子的真相。可见, 独特感受一定要以文本的价值取向为导向进行甄别, 对独特感受的鼓励和呵护, 决不是对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等是非问题的含糊其辞, 要切实重视言语活动中的价值导向, 使语言的发展与个性的张扬行进于正确的轨道之上。

3. 以独特感受带动文本价值取向生长。从接受美学的观点看, 作品的意义除了表现人类共通的较为恒定的美好情感外, 也会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一旦它不能跟上时代发展, 就会因其生命力的耗尽而消亡。可见, 文本的价值取向有时又是动态的、发展的。在阅读教学中, 无论是舍弃文本价值取向而一味追求“独特”, 还是不顾时代发展进步而固守“文本”, 都是有失偏颇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 在凸显文本价值取向的同时, 拓展延伸, 以学生的独特感受促进文本价值取向的生长。

语文教学 既要丰富 学生的语言系统, 又要完善 学生的精 神世界, 两者必须统一在 同一过程中, 实行语言与 精神的和谐同构。

学生只有 形成了阅 读中品词析句、写作 中炼词炼 句的能力, 才能真正 驾驭语言。

语文学科 中发展学 生个性, 须融合于言语实 践之中, 使学生在语言解读中, 形成自己 的独特感受。

上一篇:宝贵的生物资源(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下一篇: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观后感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