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矛盾论》小感(精选7篇)
读《矛盾论》小感 篇1
读《矛盾论》小感
毛泽东说:“所谓形而上学的或庸俗进化论的宇宙观,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这种宇宙观把世界一切事物,一切事物的形态和种类,都看成是永远彼此孤立和永远不变化的。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而这种增减和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即是由于外力的推动„„。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做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 这段话对于学生或者说在奋斗中的个人来说,其借鉴意义在于警醒我们,成功靠我们自身。正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矛盾的普遍性在于差异的普遍性,在于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在于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家庭背景的差异是前辈们的积累,是既存的。我们能做的是利用自身渴望向上的心与生活处境的矛盾推动自己努力奋斗。这就是“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的一个简单的例证。
但是个体为什么认识到自身生活处境的不如意呢?我们可以想像是因为有了外在的比较——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零在外头”的鲜明对比(矛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矛盾论》中阐述的“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的观点似乎并不恰当。固然,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但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是事物发展的前因。
这里我想说的是矛盾的认识是靠外在事物建立的。在一个相对的“内部”内,每个个体及该“内部”本身都是与外界联系的。这些联系造成了相对的“内部”内的矛盾。若是没有这些与外界的联系,我们所称的相对的“内部”内应该是同质的,便不会有矛盾。所以我觉得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一种高于我们界定的范围的存在,而不应该放在影响事物发展的原因的第二位的位置。
最后,我想谈谈对哲学的一些小感受。
我是一个喜欢静静思考的人,总会一个人细细地把一些读过的书、听过的话、经历过的事想一遍。然后得出一些结果。发现却是一些已经看到过的名言。我想这就是哲学吧。当我们经历一些人、一些事,受过一些伤、一些痛,了悟了的那些为人处世之道,社会自然事物发展规律。所以哲学是一种很远又很近的事物。远在,如若你非有心,你永远不会去想那些事;近在,当你偶然经历了什么事,哲学会浮现在你脑海,引领你前进。
你,想与不想,哲学,就在那里~~~
读《矛盾论》小感 篇2
一、贝尔研究大众传媒的文化背景
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中多处讲到电影、电视、广告、期刊, 但他在论述这些文化现象时是把它们作为了资本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电影、电视、广告、期刊与资本主义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只有了解贝尔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整体态度和思维理路, 才有可能对他的媒介文化观有深入的了解。
什么是文化?贝尔认为:“文化本身是为人类生命过程提供解释系统, 帮助他们对付生存困境的一种努力。”[1]24“真正富有意义的文化应当超越现实, 因为只有在反复遭遇人生基本问题的过程中, 文化才能针对这些问题, 通过一个象征系统, 来提供有关人生意义变化却又统一的解答。”[1]24文化除了面对人类的生存困境, 解释人类面对的困惑外, “就社会、团体和个人而言, 文化是一种借助内聚力来维护本体身份[identity]的连续过程”[1]81。贝尔之所以要下大功夫研究文化, 就是因为资本主义在内在精神上出现了问题, 出现了前后对立的不一致状态, 他称其为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贝尔对当代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研究起步于韦伯和桑巴特。众所周知, 马克斯·韦伯 (Max Weber1864-1920) 是当代西方著名的社会学家, 他在其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1905) 一书中认为, 所谓资本主义精神即新教伦理, 新教伦理的精神内涵是“将苦行僧式的世俗劳作和克己赎罪, 同上帝选民重建理想世界的神圣‘天职’[calling]结合起来, 转而强调通过勤俭致富达到拯救灵魂”[1]12。
韦伯认为, 新教伦理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资本主义在早期正是通过克勤克俭的新教伦理, 经过艰苦奋斗, 才达到上升发达的状态。但资本主义经过两三百年的发展在达到顶峰的状态后, 却丧失了这种精神信仰, 奢华和享乐成为第一原则。贝尔非常认同韦伯的观点, 同时, 他又在韦伯的基础上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精神状况做了细致的考察与分析。贝尔研究的另一个学术资源是德国哲学家桑巴特 (Werner Sombart, 1863-1941) , 在《现代资本主义》一书里, 他认为资本主义的先天性特征是对于物质的“贪婪攫取性”[acuisi—tiveness], 赢利原则和现世原则使资本主义成就了勇敢、开拓、不安静和不疲倦的精神气质。贝尔将韦伯与桑巴特概括的这两项特征分别定义为“宗教冲动力”与“经济冲动力”, 并细致追索它们的演变轨迹。
禁欲苦行和贪婪攫取好像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但资本主义却能将两者完整地结合在一起, 或者说它们就是资本主义的一体两面。前者代表了资产阶级精打细算的谨慎持家精神, 后者体现了在经济和技术领域的那种浮士德式的骚动激情, 这两种原始冲动的交织混合形成了资本主义的现代理性观念。
理性传统一直是西方文明的特色, 不论是科技理性、人文理性, 还是经济理性, 都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近代西方文明正是在理性的支配下达到了极致。但是物极必反,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 理性亦然。在以德国哲学家为代表的理性哲学达到极度辉煌之后, 理性法则自然暴露出其种种缺陷。于是,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以尼采、叔本华为代表的非理性主义思潮迅速崛起, 开始影响西方文明。近代以来韦伯强调的禁欲苦行被边沁的功利主义所替代, 它冲破了长期以来为人设定的种种规范, 肯定了弗洛伊德的本能冲动。非理性、感性、生命冲动、个人体验在现代文明中取得了合法性地位, 并逐步成为正统。葛兰西认为文化领域存在着文化霸权,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 资本主义的文化霸权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 但贝尔认为具有资本主义主宰性的文化则是现代主义。因为现代主义强调自我, 强调“不受约束的自我”。这种非理性的张扬自我, 以自我的欲望为目的, 对于传统的宗教标准与道德标准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也形成了传统与现代的尖锐矛盾。资产阶级原本那种精打细算、严谨敬业的自我约束逐渐同他们对于名望和欲望的孜孜以求发生冲突, 社会行为已经从宗教那里转移到世俗权力手中, 现代主义文化成了主宰公众的主导力量。
现代主义是什么?现代主义就是对传统的否定与反叛, 就是将群体、理性、规范、道德踩在脚下, 张扬自我、感觉、非理性、欲望。现代主义这一根主线从16世纪开始就贯穿了整个西方文明。“它的根本含义在于:社会的基本单位不再是群体、行会、部落或城邦, 它们都逐渐让位给个人。这是西方人理想中的独立个人, 他拥有自决权力, 并将获得完全自由。随着这类‘新人’的崛起, 开始了对社会机构的批判, 这是宗教改革的显著后果之一, 它首次把个人良知遵奉为判断的源泉, 对地理和社会新边疆的开拓, 对欲望和能力的加倍要求, 以及对自然和自我进行掌握或重造的努力。过去变得无关紧要了, 未来才是一切。”[1]61
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 现代主义的兴起自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它是对长期以来理性偏激的一种校正, 是对死气沉沉文化主体的一种激活, 是对人的感觉与生命力量的一种肯定, 正是现代主义的崛起, 西方文化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 恢复了文明本身的生命与活力。但是, 非理性原则一旦被强调到极致, 同样也是一种灾难。放纵自我、放纵欲望, 追求奢华、追求享乐, 彻底抛弃道德、规范、约束、责任, 不管是对个人还是社会都将带来极大的灾害。上帝要人灭亡, 必先使人疯狂。现代文化在肯定人的欲望的同时, 在尼采所说的“上帝死了”之后, 在拼命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 又沦为欲望的奴隶、物质的奴隶、金钱的奴隶。人逐渐异化为“非人”, 人在得到自我的同时, 又丧失了自我。在现代社会, 人类精神的困厄不但没有因为物质的极大丰富而减轻, 反而病情变得加重, 人在砸碎宗教偶像的同时, 彷徨在精神的废墟, 找不到前行的方向。正如贝尔在书中指出的:“现代主义的真正问题是信仰问题。用不时兴的语言来说, 它就是一种精神危机, 因为这种新生的意识本身充满了空幻, 而旧的信念又不复存在了。如此局势将我们带回到虚无。由于既无过去又无将来, 我们正面临着一片空白。”[1]74
存在与虚无, 不仅是存在主义哲学主要代表人物萨特和海德格尔思考的命题, 也是贝尔思考的命题。如何走出虚无, 使存在或者准确地说是“此在”充满意义, 具有价值, 这就成了现代资本主义需要破解的文化难题。因为物质的极大丰富并不一定使人感到幸福, 奢华的生活并不一定让人感到充实, 欲望的放纵并不能一定使人感到踏实。贝尔给出的答案是人需要重新建立自己的信仰, 需要恢复道德的约束。在强调个人自由、权力、平等的基础上, 整个社会和个体本身需要规范和约束。通过对人的欲望约束, 使理性与非理性取得平衡, 从而保持文明的延续和社会的平稳发展。
二、从文化的立场解析传媒
文化不是孤立的自生体, 文化的根基是经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就是经济与文化的复合体, 经济上它建立在财产私有制和商品生产的基础上, 文化上它也遵照交换法则进行买卖, 致使文化变成可以交换的商品渗透到整个社会。现代文化的产生一方面源于技术的进步, 随着火车、汽车、飞机的出现, 人们开始离开封闭的乡村走向城市和工厂。另一方面, 随着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广告的出现, 又使信息广泛传播, 娱乐的方式更加多样化。而这一切都建立在资本主义“消费社会”的基础上,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 生产与消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生产的目的就是消费, 反过来消费需求又刺激着生产。资本主义的文化实际上已经变成以消费为特征的文化, 或者说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已经不需要文化, 而只需要娱乐。文化已经不是艺术, 不再追求永恒, 不再追求高雅, 而是商品, 是和其他商品一样的消费品, 目的就是为社会所享用。麦克唐纳曾说:“大众文化的花招很简单———就是尽一切办法让大伙儿高兴。”[1]91
贝尔认为, 大众传媒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机器。“传播媒介的任务就是要为大众提供新的形象, 颠覆老的习俗, 大肆宣扬畸变和离奇行为, 以促使别人群起模仿。”[1]36在资本主义社会里, 大众传媒是社会文化改造的先行者, 它在改造人们的思想观念、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满足人们的享乐欲望、确立人们的价值判断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于电影, 他认为:“电影有多方面的功能———它是窥探世界的窗口, 又是一组白日梦、幻想、打算、逃避现实和无所不能的示范———具有巨大的感情力量。电影作为世界的窗口, 首先起到了改造文化的作用。”[1]115比如电影在塑造青少年性观念方面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在传统社会, 性的知识既不可能在学校得到, 也不可能在父母那里得到, 性是文化的禁区, 是精神的禁区, 它属于私人领域的范畴, 不能公开。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性的观念在西方也逐步开放。原来属于私人领域的隐秘话题经过电影变成了公共领域的公开话题。电影制造了时尚、制造了流行, 更新了人们的道德观念, 开启了人们心中欲望的闸门。作者在书中举例:米德尔顿的居民世代相传, 认为性是一件可怕的事, 人们有关性的行为……总是被尽可能地排斥在视觉和注意力之外。在电影里却是例外, 年轻人因而都喜欢聚集在银幕之前。“青少年不仅喜欢电影, 还把电影当成了一种学校。他们模仿电影明星, 讲电影上的笑话, 摆演员的姿势, 学习两性之间的微妙举止, 因而养成了虚饰的老练。在他们设法表现这种老练, 并以外露的确信行为来掩饰自己内心的困惑和犹疑时, 他们遵循的‘与其说是……他们谨小慎微的父母的生活方式, 不如说是……自己周围的另一种世界的生活’。电影美化了年轻人崇拜的事物, 姑娘们喜欢留短发、穿短裙, 并劝告中年男女要‘及时行乐’。非法酒店的合法化, 以及人们在狂欢聚会上放纵自己的习惯, 都为所谓的‘自由’观念提供了例证。”[1]115路易斯·雅各布斯写道:“人们一面嘲笑道德观, 嘲笑电影上男女主角老式的‘善心’, 一面开始注重物质上的享受。”[1]115
如果说汽车、电影和无线电本是技术上的发明, 那么广告术、一次性使用商品和信用赊买才是社会学上的创新。戴维·M·波特评论说:“不懂广告术就别指望理解现代通俗作家, 这就好比不懂骑士崇拜就无法理解中世纪吟游诗人, 或者像不懂基督教就无法理解十九世纪的宗教复兴一样。”[1]115
论及广告的作用, 贝尔认为:
第一, 广告是现代都市生活的标志。“广告颇不寻常的地方是它的普遍渗透性。如果没有灯光标牌, 什么才能作为大城市的标志呢?人们乘飞机掠过市区时, 可以看到在夜幕的背景上。一丛丛五彩缤纷的灯光广告在闪烁不停, 宛如晶莹的宝石。在大都市的中心地区———泰晤士广场、皮卡迪利大街、香榭丽大街、银座等等———人们攒聚到闪耀着的霓虹灯广告下, 汇入熙来攘往的人流之中, 分享都市的活力。”[1]115广告改变了都市生活的面貌, 成了现代文明门面上的“烙印”。如今, 广告已经进入城市的大街小巷、进入每一户家庭, 广告在城市真是无孔不入, 既成就了都市的辉煌, 也使都市变得喧嚣、杂乱和无序。
第二, 广告“是货物的标记, 新生活方式展示新价值观的预告”。正如流行的做法那样, “广告术突出了商品的迷人魅力。小汽车被说成是‘美满生活’的象征, 它的诱惑力无处不在。可以说, 消费经济借助于表面事物而得以存在。人们所展示、所炫耀的, 都是成就的标志”[1]116。在消费社会中, 广告无处不在, 人们按照广告宣传的那样购物和生活, 同时, 在心理上也得到某种认同与安慰。广告所宣传的商品, 变成了一种符号、一种身份、一种地位的象征, 人们只有获得广告上宣传的东西, 才会感觉到自己融入了社会, 才会感觉到自己活得有面子。人们在追求广告宣传的所谓“品质生活”, 实际上都成了广告的奴隶与资本的奴隶。人们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 被物质生活重压而不自觉, 从来没有想到自己其实是广告的受害者。
第三, 广告是社会的中介, 它改变着人们的习俗与生活方式。“在成分复杂、社团众多、地位流动的社会里, 广告术也起着多种‘中介’作用”。[1]118美国是一个社会变动非常迅速的国家, 而处于社会变动中的人们, 又往往缺乏现成的指导, 不易获得如何把日子过得比以前“更好”的知识。于是, 电影、电视和广告就来为他们引路。在这方面, “广告所起的作用不只是单纯地刺激需要, 它更为微妙的任务在于改变人们的习俗。《妇女》杂志、《家庭指南》以及类似《纽约客》这种世故刊物上的广告, 便开始教人们如何穿着打扮, 如何装潢家庭, 如何购买对路的名酒———一句话, 教会人们适应新地位的生活方式。”[1]116最初的变革主要在举止、衣着、趣尚和饮食方面, 但迟早会在更根本的方面产生影响, 比如家庭内部的权力结构、儿童和青年的消费观念、青少年一代的道德观念, 以及社会上许多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第四, 广告是欲望的发动机。贝尔认为:“享乐主义的世界充斥着时装、摄影、广告、电视和旅行。这是一个虚构的世界, 人在其间过着期望的生活, 追求即将出现而非现实存在的东西, 而且一定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到的东西。”[1]119在资本主义社会里, 广告不只激起人们的物质占有欲, 还激发人们日益高涨的情欲。比如美国著名杂志《花花公子》1970年的发行量达600万份———主要原因是它怂恿男子的幻想, 夸大他们的性能力。美国《时代》杂志在一则名为《加利福尼亚———令人兴奋的州》的封面报道中, 对加利福尼亚这个浪漫而充斥情欲的地方大肆渲染:“正大光明, 无拘无束, 大家一道群居, 寻欢作乐, 正是加州的好处所在。这些安乐乡的公民似乎永远是懒洋洋地闲荡在游泳池边, 饱享日光浴, 身背行装穿山越岭, 裸着身子在海滩上嬉戏, 每年长高一点儿, 忙着从圣诞树上摘钱, 不着上装四处兜风, 在红杉林里跋涉———停下来喘口气时———他们便要面对妒嫉的世界在照相机前搔首弄姿。”[1]119同样, 1973年的一期《纽约时报》在为东部航空公司所做的广告上, 也在不遗余力地鼓吹情欲, 从而达到自己的营销目的:“请您像鲍勃和卡罗尔、泰德和艾丽丝、菲尔和安妮那样欢度假期吧!”这样触目惊心的标题有意模仿电影《鲍勃和凯洛尔、泰德和艾丽丝》。这部讽刺片描写了两对友好的夫妇如何笨拙地相互交换配偶取乐。东部航空公司接着宣告:“我们送您飞往加勒比海。我们为您租好海边小屋。先飞后付。”这样蛊惑人心的广告实际上是鼓动大家去过一个像电影里人物那样的假期, 如果把这样的提倡同富兰克林提出的包括禁酒、节俭、沉静, 还有贞洁等十三条美德略作比较, 显然思想要开放得多。在这里, 广告改变着人们传统的道德观念。但是, “放弃清教教义和新教伦理的结果, 当然是使资本主义丧失道德或超验的伦理观念。这不仅突出体现了文化准则和社会结构准则的脱离, 而且暴露出社会结构自身极其严重的矛盾”[1]119。一方面, 现代高度组织化的社会让人变成“组织人”, 变成庞大机器上的螺丝钉、服务现代社会的理性法则和商业法则。另一方面, 商品和广告却助长人们追求快乐、狂喜、放松和纵欲的风气。人们白天“正派规矩”, 晚上却“放浪形骸”。这就是资本主义所谓“自我完善”和“自我现实”的实质。
三、对麦克卢汉的批评
麦克卢汉是当今世界著名的传播学家, 也是一位喜欢预言未来的学者。他的关于“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即讯息”“热媒介、冷媒介”“地球村”的论断, 在我国传播学界引起了广泛影响。但是, 麦克卢汉主要是从技术的角度理解传媒, 而不大关心媒介的人文属性, 他夸大了技术对于世界的影响, 造成了媒介人文价值的“悬置”。正是基于上述原因, 贝尔从两个方面对他进行了批评。
第一, 麦克卢汉是资本主义享乐时代的预言家。“享乐主义时代还有着它胜任的预言家———马歇尔·麦克卢汉。享乐主义时代是市场的时代。此时的知识变成了以公式、广告标语和二进位数编制出来的信息号码。人掌握了这些号码, 就能轻松自如地理解周围复杂的世界。麦克卢汉这位作家不仅能利用编码方法为享乐主义时代下定义, 而且在自己的文体中试用一套入时的公式, 把这一时代的思想用号码法表示出来———真是精于此道, 无与伦比!他的做法是把媒介看成信息, 因此思想仅占第二位, 或不算数。有些媒介是‘热的’, 如广播, 它把听众排斥在外, 另一些媒介是‘冷的’, 如电视, 它需要人们身临其境。印刷文化是线性的, 视觉文化是同步发生的, 等等。这些概念并非让人用来进行分析, 或者用实证手段加以检验;它们是缓解人们焦虑的祷文, 为的是加强人们置身于新交流方式中的舒适感。它们是心灵的蒸汽浴。总之, 马歇尔·麦克卢汉在很多方面是在为人类的梦想做广告。”[1]121在贝尔看来, 麦克卢汉的学说, 与其说是一种理论, 不如说是一种广告。他的研究不是批判资本主义, 而是在为资本主义寻找合法性依据。他通过一套时髦的理论, 为资本主义的享乐主义披上了合法性外衣。他说“媒介即讯息”, 看似客观, 却掩盖了媒介传播过程中的价值导向和价值立场。在他的理论中, 信息是第一位的, 思想则是第二位的, 或者说根本就不需要思想。在我看来, 麦克卢汉的理论之所以不谈思想, 是因为人们有了思想, 就会反思资本主义的宣传机器, 就会有一种反抗意识和批判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讲, “信息”这一科学术语进入传播学, 不是揭示了传播的本质, 而是掩盖了传播的本质。信息好像是客观的、中性的, 但传递多少信息、多大程度上传递信息、传递什么样的信息, 则是由人掌握的, 人是信息的传递者和掌控者。人们传播信息都有一定的目的, 不仅仅是让人知晓, 更重要的是影响他人。因此, 贝尔认为, 麦克卢汉的理论是“缓解人们焦虑的祷文”, 是“心灵的蒸汽浴”, 是在“为人类的梦想做广告”。同样是预言家、未来学家, 贝尔与麦克卢汉的立场截然不同。
第二, 麦克卢汉的理论没有对印刷媒介和视觉媒介做出细致深入的分析。迄今为止, 中国传播学界很少有人对麦克卢汉的理论提出质疑, 更不用说否定了。人们把麦克卢汉当作大师崇拜, 把麦克卢汉的理论当作经典、当作金科玉律, 从来很少有人敢于反思和批评。贝尔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马歇尔·麦克卢汉对于‘热’‘冷’两种传播媒介的区分, 他关于电视创造的‘全球村’的概念, 在我看来, 除了在微不足道的水准上讲, 似乎没有多大意义, 如果有什么意义可言的话。”[1]156之所以如此, 是因为:大规模通信网络的普及倾向于把较大的社会分解成支离破碎的种族单位和原生单位。然而, 要形成系统的知识则更需要一种文化的聚合力。他详细分析了印刷媒介与视觉媒介的区别:印刷媒介强调词语、概念、思维、过程, 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抽象的文化;而视觉媒介主要是电视和电影, 它们把速度强加给观众。“由于强调形象, 而不是强调词语, 引起的不是概念化, 而是戏剧化。电视新闻强调灾难和人类悲剧时, 引起的不是净化和理解, 而是滥情和怜悯, 即很快就被耗尽的感情和一种假冒身临其境的虚假仪式。由于这种方式不可避免的是一种过头的戏剧化方式, 观众反应很快, 不是变得矫揉造作, 就是厌倦透顶。……电视作为媒介中最‘公开’的, 则有它的局限性。然而, 整个视觉文化因为比印刷更能迎合文化大众所具有的现代主义的冲动, 它本身从文化意义上说就枯竭得更快。”[1]157贝尔认为:“现代美学如此突出地变成了一种视学美学。”[1]155“我相信, 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 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 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1]156与贝尔相比, 麦克卢汉虽然看到了电子技术所带来的重大变革, 但他并没有指出变革之后的文化实质。如果说麦克卢汉只是在表层对于文化表象作了简单的描述, 却未对内容进行严密的论证和思考, 那么贝尔不只描述了当代资本主义的文化景观, 还对资本主义文化的内在矛盾作了深刻的揭示, 同时, 还表达了对于未来的深切关怀。这一点, 正是贝尔超过麦克卢汉的独特之处。
四、结语
读完《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你会感到, 此书的核心问题是作者在对资本主义文化矛盾揭示的同时, 积极思考和寻找解决这些矛盾的答案。作为一个学者, 贝尔解决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思路是沿着自由主义的理路缓缓而行。他在亚里士多德、洛克、孟德斯鸠、约翰·穆勒、艾赛亚·伯林、托克威尔、边沁、罗尔斯等人的基础上思考自由与平等、公正与效率、公共与私人这些现代文明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依照他的观点, 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要有道德约束。“当没有抑制时, 当人们根据经验确定行为的可否时, 即使有了美学上充分的理由, 人的那种要探索一切、寻求一切感觉的冲动也会导致堕落、肉欲、对他人的腐蚀和谋杀。”[1]339在此书的结尾, 他重新肯定了自由主义, 他说, 应当将三种行动结合起来:“重新肯定过去, 唯有如此, 我们才可据有历史遗产并了解我们应对后人承当的责任;承认资源有限, 承认需求———个人的和社会的需求应当优先于无限制的欲望和要求;达成一种公正观, 它将给所有的人一种公平感并将所有的人包括进社会之内, 它将促进这样一种形势, 在那儿, 在相关领域之内, 人们变得更加平等因而能够被平等对待。”[1]344贝尔的观点是否正确我们暂且不论, 但其思考的本身无疑是有价值和意义的。
从传媒研究的角度看, 贝尔的研究对我们有如下启示:一是传媒研究必须开阔视野, 必须将传媒研究放置到大文化研究之中才有意义。大众传媒不是孤立的社会存在, 它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只有将传媒放置在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下, 我们才会发现传媒对社会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传媒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二是传媒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技术范畴, 还应深入到文化价值的范畴。技术与人文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技术理性与人文理性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 只看到一个方面而无视另一个方面, 只会造成研究的盲目或对社会的误导。贝尔之所以批评麦克卢汉, 用意也在于此。三是传媒研究应该重视传媒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导向。在商业社会里, 传媒不应该是商业的奴隶, 不应该为了自身的利益夸大事实、违背事实, 而误导受众, 不能因为媒体的好处而有意迎合大众。大众传媒不是欲望的发动机, 它应该是社会道德底线的维护者, 因此, 应该对大众传媒自身的非理性有清醒的认识并加以限制和约束。四是传媒研究应该保持知识分子的独立立场。研究大众传媒与社会文化不能一味地歌功颂德、不能一味地迎合传媒的不良习气, 应该保持一种独立观察、独立思考的批判立场。贝尔对大众传媒的批评, 也许从力度上不及法兰克福学派, 但其思考的体大虑周则远远超过了法兰克福学派。对于中国的传播学者来说, 不要迷信权威, 不要迷信书本, 不要迎合时尚, 保持独立之精神与自由之思想, 最为重要。这是中国传播学能不能出大家的前提条件。五是传媒研究要有“破”有“立”, 在“破”与“立”之间, “立”更重要。传媒研究不只有批判和解构, 还要有思考和建构。传媒作为社会文化之中坚, 其基本作用是什么, 价值立场是什么, 价值导向是什么, 社会职能是什么, 作为传媒研究者应该有所思考。通过系统化、理论化、深度化, 而不是零散化、感觉化、表面化的思考, 建构具有中国特色、具有主体性的传播理论和话语体系, 而不仅仅是西方传播理论的移植和抄袭, 这应该是中国传播学奋斗的目标和理想。回到东方, 回到中国, 是建构中国传播学理论体系的必由之路。
摘要:丹尼尔·贝尔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虽不是研究传媒的专著, 但他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对大众传媒作了深入的透视。他认为电影是窥探世界的窗口, 又是一组白日梦, 它具有巨大的感情力量, 起到了改造文化的作用。广告是现代都市生活的标志, 是货物的标记, 新生活方式展示新价值观的预告, 广告所起的作用不只是单纯地刺激需要, 它更为微妙的任务在于改变人们的习俗。他还批评麦克卢汉是享乐主义时代的预言家, 他的理论是缓解人们焦虑的祷文, 是心灵的蒸汽浴, 是在为人类的梦想做广告。
关键词: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传媒,批评
参考文献
读《矛盾论》小感 篇3
在过去十年里,中国互联网利用本土优势成功抵御了国际巨头的进攻,取得了全面胜利,但真正决定中国互联网生死存亡的是接下来的十年。这十年中国企业不仅要和国际企业比拼服务,更要拼创新和核心技术能力。
互联网跟传统的结合,带来了无限可能,开放的生态系统成为必然的选择。“颠覆”是目前热度很高的词,颠覆别人就是创新,颠覆自己就是持续创新。腾讯公司不断地在内部颠覆自己,挑战自己,保持创新,并且持续关注并积极探索新的用户需求、提供创新的业务来持续提高用户的生活品质。
腾讯在发展过程中注重通过目标创新来满足社会需要获取利润,并且通过技术创新整合企业能力。2007年,腾讯投资过亿元在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地设立了中国互联网首家研究院——腾讯研究院,进行互联网核心基础技术的自主研发,正逐步走上自主创新的民族产业发展之路。
在我看来,腾讯是一家自我生长、自我创新的企业。马化腾在《企业公民暨社会责任报告》说:“腾讯可持续发展的秘密,是绝不追求单向经济效益最大化,而是以用户价值与社会责任最大化协调统一发展方向。”马化腾一直想让腾讯成为一家受人尊敬的公司。在3Q大战后,对腾讯、对马化腾的影响非常大,吴晓波说这次大战甚至影响了马化腾的性格。由此以后,腾讯从封闭走向了开放。
3Q大战后,马化腾在给全体员工的邮件中说:“过去,我们总在思考什么是对的。但是现在,我们要更多的想一想什么是能被认同的。”腾讯从以前的想通过强势的渠道资源,把所有环节、所有服务、所有产品都由自己完全掌控,逐渐地转变成通过投资、参股、控股的方式,提供自己的资源,与其他合作伙伴共同发展,形成一个互利共生的生态模式,而非以往的独占。将自己打造成一个生态链中的一环,通过自己的两个最核心的能力:资本和流量,来连接各方资源,提供优质的内容。连接和内容,也是腾讯现在专注的两件事。
3Q大战过去一年后,马化腾在腾讯12周年纪念日上的即兴演讲,我很喜欢。他提出,这不是最坏的时刻,也没有最好的时刻,让我们放下愤怒,让我们保持敬畏,让我们打开未来之门。这一刻,也是我们抓住时机,完成一次蜕变的机会。
托尔斯泰曾说:“没有风暴,帆船只不过是一块破布。” 无论我们处于怎么的境地,都不要放弃追逐成功的渴望。
腾讯一直以来把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在线生活服务”作为战略目标,提供互联网增值服务、移动及电信增值服务和网络广告服务。通过即时通信QQ、腾讯网、腾讯游戏、QQ空间、无线门户、搜搜、拍拍、财付通等中国领先的网络平台,打造了中国最大的网络社区,满足了互联网用户沟通、资讯、娱乐和电子商务等各方面的需求。
尽管腾讯公司的产品受到许多人的喜爱,但是在这个科技发展越来越快,产品更新换代也越来越快的时代,腾讯公司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还是会遇到很多困难,即使如此,其发展远景是可观的。
锐意进取,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和正直、尽责、合作、创新的价值观将为腾讯的发展打来不可低估的影响力。不是有流量就有一切的,失败的产品在哪里都是个死,市场永远是精明的,他只把回报奉献给用户体验最好的创新产品。
管理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遇到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不妨仔细想想管理的原理,并用它来解决问题,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最后,要一起做好对的事。
读《矛盾论》心得 篇4
在培训学习阶段,我有幸拜读了毛泽东同志的《矛盾论》一书,本书是作者运用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系统的论证了统一对立学说,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的实质和核心。《矛盾论》一书以历史知识的厚度和哲学思想的深度,并以简明、易懂的论述方式给予人对事物发更为深入的认识理解。《矛盾论》的哲学思想对于社会进步而言起到了关键性的积极作用,对于我个人而言,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对我的个人价值取向以及对工作方法的认识有了个更为深远的影响。
一、正确认识事物矛盾,肯定事物在矛盾中发展
《矛盾论》揭示了矛盾存在的普遍性,并对事物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阐述:矛盾始终贯穿于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并作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基础,而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共同作用于事物的发展。由此可见,矛盾在事物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我们在现实工作中,也要注意把握其中存在的矛盾,用辩证的眼光来观察事物、分析事物,有助于我们接近客观。我们在工作之中,当遇到新的问题和着手新的工作时候,不能盲目的用主观思想去想问题,也不能一味的用经验主义去分析问题。在工作目标完成之前,矛盾是始终随着工程进展而不断变化,应加大对目标实施过程中对立一面的关注,抓住在目标实施中内在矛盾和外在矛盾,从而才能全面的考虑问题,并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
矛盾是普遍存在这一点已经被作为唯物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广泛接受,在这一点上,我们已经能够认识到研究矛盾的必要性。在我们理解一切事物中矛盾的双方促进其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的这一特质,就例如水的存在形式有液态和气态等,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水,都由凝聚性和挥发性相互作用,并不能脱离任何一种特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以辩证的态度解决问题,坚决杜绝极端主义,了解问题中存在的矛盾双方的利弊,合理使用,趋利避害,根据矛盾的存在形式而预测事物问题发展的方向,掌握其发展规律,做到提前预防、及时应对。
二、时刻分析了解事物发展,抓住各个环节中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
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周围环境的影响,会导致不只存在一种矛盾,而其中起到主导作用的成为主要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之中,分清主次,紧抓问题的关键环节和主要矛盾。这也是作为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就目前形势进行详细分析,找出企业当前发展和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并在掌握规律的前提下对后续发展进行规划,提前发现主要矛盾的变化,在新的矛盾产生后能够迅速应对,以此推动事物快速发展。
主要矛盾这一观点也为我们提供了如何解决工作中形式复杂、矛盾多样化的方法:全力找出事物的主要矛盾,集全力而作用于一点,解决了这个主要矛盾,问题便也迎刃而解了。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用发展和灵活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矛盾,而不是一味的刻舟求剑。矛盾的主要方面起到变化,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变化,对不同性质的矛盾采取不同解决方式。掌握矛盾主次方面的相互联系,才能够更好的帮助我们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尤其是我们做基建工程这一工作,各个施工环节相互关联,互相作用,当遇到无法完成预期目标时,在诸多因素中抓主要,用全力,别的问题便也随之解决,工程目标也能够得以顺利完成。
三、研究矛盾性质和变化,个别问题个别研究,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结合我国发展来看,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矛盾,每当历史前进一步,旧的矛盾解决了,而新的矛盾又出现了。我们工作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在解决矛盾中发展的,而解决不同的矛盾,也要有不同的方法。例如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人民生活必须品实行定量供应,而由于当时生产水平低下,导致人民生活物资严重匮乏,生活质量较差。在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购买食品,但新的矛盾随之产生:产品价格大幅上涨。这时的主要解决方法又从提高生产力转变为发展国民经济,由此可见当新的矛盾产生时,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同,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这也是《矛盾论》遵守的一个原则。
在工作中处理问题,也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杜绝片面的看问题,教条主义的去照搬某些条条框框。全面客观分析问题,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在工作中只有深入基层,才能了解问题的实际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顺利解决问题。若只是纸上谈兵,无法接触实际工作,难免出现理论脱离实际,以大套的道理去应对特殊的矛盾,不但无法解决问题,还有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失。这一点在今后的工作中是要坚决杜绝的。
读矛盾论有感字 篇5
结合这一段时间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矛盾分析,再加上读毛选,特别是其中的中国各阶级之分析,相互结合思考,对矛盾论有了更深切的体会。如果说感悟领会更深的时间,莫过于今早偶读对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辞,其中一句话这么说“生产至上”。这一句简单的话,真是深刻道出了东西方文化差异根源之所在。所谓生产至上,其实就是物质决定意识的逻辑演变。
《矛盾论》是一篇巨作,由浅入深地分析了矛盾运动的道理,指引人们如何去正确的认识矛盾、分析矛盾,从而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初学此时,是一头雾水的。何为矛盾?又怎么去观察和分析矛盾?看文章里写的那些,似乎明白一些浅薄的道理,可在结合实际去尝试应用分析时,又感觉如此痛苦折磨,百思不得其解。
我们的生活当中,无时无刻不存在着物质运动。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每个物质都是有自己特点的,这个特点也就是其本质【见矛盾论:“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所以,当几个物质在一起的时候,因为其特点不同、本质不同,在外界条件的刺激下,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这个事实我们不能否认,之所以没有观察或者感受到,只不过是因为有些矛盾激化了,而有些矛盾没有激化罢了。
当我们分析物质运动时候,都要看到人这个物。着眼于人是有道理的,首先以人为本,所有的物质运动结果最好是满足人的需求,这也是发展为了人民的道理,现在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实也是讲人不要只以满足自己需求为旨归,还要考虑整个生态中其他物质的利益需求。所以不管是从满足人本身的利益,还是协调人和生态中其他物的利益,都离不开人。另外,人同时又是发展生产力中最为积极也是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来说,任何的生产活动,绕来绕去都离不开人。所以我们说历史是由人民所创造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所以我们还要说,我们不能脱离人来分析那些物质运动。从毛选里的中国各阶级分析到井冈山革命运动等等,基本都离不开基于人的分析。
当每个人因为其生产活动联系到一起的时候,是必然会产生矛盾的。这就是因为每个人都不同,而其不同在哪里?其不同从表面上就在其意识表达,也即言行举止上。而物质决定意识,人的意识从哪来?首先要明白的,人的意识其实是个集合,是一个人对外界每个不同物体看法的集合,这些看法集合在其脑子里,就形成了意识,这个意识涵盖了这个人对身外事物的系统认识和认知,也指导了他一系列的行为。这个意识放到现在说就是“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每个人对事物的看法,这个看法是什么呢?这些看法就是对物所下的判断,所赋予其的概念。【见矛盾论:人的概念的每一差异,都应把它看作是客观矛盾的反映。客观矛盾反映入主观的思想,组成了概念的矛盾运动,推动了思想的发展,不断地解决了人们的思想问题。】所以说,每个人受限于其认知,对每个事物理解是不同的,所下的概念是不同的,其三观也是不同的。这些不同就决定了每个人都是不同的,都是有特点的。而每个不同的人在一起,是必然会因为对事物看法不同而产生矛盾的。所以,我们在开展一项工作的时候常说要“统一思想”云云,就是因为这个道理。我们也常说不要道听途说,搞调查要直插一线,所为的就是这个道理:每个人对事物看法不同,同样的事情在不同人嘴巴里说出来就变成了不同的样子。
当这些矛盾发生的时候、激化的时候、解决的时候,就是事物在不断发展运动的时候,当旧矛盾解决了,新矛盾产生了,也就意味着旧事物的革除,新事物的产生,就推进了小的或者大的社会进程的发展,新的社会、新的世界就在不断绘就。但我们该怎么让这些物质运动朝着满足人的需求、满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需求发展呢?这就要认识物质运动,也即是认识其矛盾。
小到生活中,大到一地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任何一件事情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必然有许许多多矛盾在其中相互斗争。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事物发展大方向的指引下,比如家庭就是和谐和睦的大方向指引,经济社会发展就是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去研究如何找出那些潜藏的矛盾,然后捉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去引导那些事物按照大方向的指引不断发展前进。所以这对我们个人来说,就是要静观其变,为何说人生下来就是为了解决问题的,为何做到上善若水,为何不争,以及国家治理的治大国如烹小鲜等等的道理,都在这个里面。
我们要观察事物运动,最根本的就是要直接到事物运动的一线去,围绕某个事物的发展运动,去了解参与到其中的每个人的看法,然后结合其物质基础,去分析每个不同群体的人有何立场、观点和利益诉求,找出他们和事物客观进程、他们每个群体之间、每个群体的每个人之间的矛盾所在,综合分析之下,研究出问题解决办法。打个比方来说,几个村的里的人修水坝,遇到了进程赶不上预期的问题,这个时候就要去问问每个村里的人、每个村的村干部、修水坝的指挥员、参与修水坝的工人、镇上的指导人员等等对此的看法,问问他们觉得问题出在哪,这些问题肯定很多很多,但最后肯定只有一对主要矛盾规定和制约了进程缓慢这个过程,我们要捉的就是这个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解决了这个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解决主要矛盾,才能推进修水坝的进程。
读毛泽东《矛盾论》有感 篇6
原文摘要: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
正文:
《矛盾论》是毛泽东写于1937年8月的文章,是他继《实践论》后的又一著作。在当时,由于受到在长征之前的江西中央苏区时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的影响,使得党内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思想得以滋生和蔓延,为了克服这种不良思想,毛泽东便提笔写下了《实践论》和《矛盾论》,借以说明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危害性,并以此来统一全党的思想,促进革命形势转变,争取抗战胜利。
《矛盾论》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从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方面,深刻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发挥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
在《矛盾论》中,作者提到“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具有多种特性,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由此可以知道,矛盾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是时时可以见到,处处可以用到,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首先,就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而言,《矛盾论》指出所谓矛盾普遍性就是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处处有矛盾,这就告诉我们做事情要要用坚持全面地观点一分为二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而特殊性则是指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这也就是说我们看问题做事情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而特殊性又离不开普遍性,可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这自然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学会正确的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
其次,《矛盾论》还论证了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原理。它认为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客观依据,规定了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定义,指出主要矛盾就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则是说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它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其中主要矛盾一般适用于“办事情”,解决问题,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则一般适用于“看问题”,认识事物。当然,还有一点必须记住,那就是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而这种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则教导我们办事时要注意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当然,关于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矛盾论》中也做了相应的解释与分析。书中指出:“一起矛盾着的东西,互相联系着,不但在一定条件之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且在一定条件之下相互转化,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的全部意义”。事实上,学过高中哲学的我们也应该知道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所谓同一性就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而斗争性则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即矛盾双方相互反对、相互限制、相互否定的性质,并且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而斗争性又寓于同一性之中,而矛盾的这种对立统一就要求我们要一分为
二、全面看问题;要学会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此外,《矛盾论》中还分析了两种宇宙观以及矛盾斗争的两种基本形式即对抗性的矛盾和非对抗性的矛盾。
想当年,《矛盾论》与《实践论》一起从哲学高度揭露和批判了教条主义,为党的思想路线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为中国革命最终取得胜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标志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已经系统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如今,离毛泽东创作《矛盾论》虽然已经过去了70多年,可《矛盾论》却仍然不减其效用,以其强大的理论力量指导着我们的实践。须知,人生在世,我们会面临许许多多的矛盾,特别是在理想人生和现实人生、情感与理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方面,矛盾更是多如牛毛。此外,不同层面的人要面对和解决的矛盾的类别是不同的;不同层次的部门、政府要面对和解决的矛盾也是不同的;不同类型的企业、社会团体和组织要面对和解决的矛盾还是不同的,所以为了做出正确的选择,就更需要我们懂得矛盾的普遍性,认真思考和分析各种矛盾,并从中梳理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用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分析方法来设法解决各种问题。社会在前进,人类在发展,而发展的动力正是矛盾。“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内部的矛盾性。”正确把握这一点,用矛盾分析方法去对待发展,这对个人、集体以至于一个民族的前途都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读《矛盾论》小感 篇7
陈浩平华南理工大学09电气信息工程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矛盾,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的始终。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旧的矛盾一解决新的矛盾就会产生,又开始了新的矛盾运动。在新旧矛盾之间绝对不存在哪怕一刹那的无矛盾状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时时有矛盾。
总之,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又说,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因此,人的认识,在物质生活以外,还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与物质生活密切联系),在各种不同程度上,知道人和人的各种关系。
基于以上两种哲学原理,在这篇文章里,我想谈谈实践论、矛盾论在实际生活中与恋爱的联系,或者说是简单分析在恋爱中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矛盾与实践原理。
选择恋爱来说有没有问题?其一,根据矛盾的普遍性原理,恋爱这件事必然存在矛盾。当然,根据同学的经验也能知道矛盾是必然的。其二,恋爱不是空想社会主义,也不是做梦,恋爱是包括逛街聊天吵闹亲热等各种行为实践的事业,显然处处少不了实践论的指导。
所以恋爱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可以被选择来进行讨论。
为什么选择恋爱来说,其一,恋爱是两个人或者更多人的事,一般矛盾比较多。其二恋爱的过程比较复杂而漫长,需要双方进行主动与被动的各种行为,对个人实践论原理了解程度的要求比较高。
所以恋爱容易入手,与马克思主义联系密切,而且符合“贴近学校贴近同学贴近生活”的“校园三贴”。对广大单身男女同胞以及处于纠结、蛋疼状态的恋爱中的同胞具有较深的指导和参考意义。
这里所讲的恋爱,一般指校园里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里的恋爱。同时,也仅指恋爱而不涉及婚姻后的那部分内容,因为本人年轻,尚未涉足婚姻市场,只是偶尔的从父母身上窥见一二或者从他人口里听得少许,若自诩高手在此班门弄斧,怕也是会被批经验主义、教条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者大忌。
说到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不得不说恋爱中的人有不少同志是惯犯。教条主义者在恋爱这件事情上,自己并没有太多经历,也没有自己的体验想法。所有的认识来自别人的只言片语,甚至少部分人还根据恋爱书籍生搬硬套,这部分人一是电爱情偶像剧看多了蒙了,二是饥渴久了慌了。还有一部分经验主义的同志长期据守于自身的片段经验,不了解实际情况,理论水平停留在上一次的恋爱中。虽然有用功,但是很盲目,辛苦而没有回报。
要知道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女人。所以,理论必须要跟实际结合,与时俱进,这在后面会说到。凡是犯有这两类思想错误的同志,特别是教条主义思想,教条主义者是披着情场高手的外衣迷惑广大的同胞,必定要在情场上失意,就算偶尔投机一时风光,终究免不了遭遇滑铁卢。
例如,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中急于求成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许多党的干部凭借以往革命斗争胜利的经验来指导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于此表现得较为突出。革命胜利后,他常拿经济建设与战争作比较,认为,大工业完全可以用“人民战争”的方法,通过“大规模的群众运动”,“轰轰烈烈”地超越常规建成。亲手书《实践论》、《矛盾论》的毛泽东伟人同志,一手造就了经济大萧条,可见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多么有杀伤力。
如果恋爱中的你既没有手书过《实践论》、《矛盾论》等论,也没有毛泽东那么伟,那就更要多注意防范思想错误了。
恋爱大致包括恋爱的前期准备、恋爱的开始、恋爱、恋爱结束四个部分,其中恋爱结束分两种,一种是分手,一种是结婚。当然不排除恋爱、分手、恋爱、分手、恋爱的循环过程,不过不在分析范围内。
恋爱的前期准备包括相遇、彼此有需求、来电。
也就是说,恋爱前,男女双方有恋爱的需求却一直没有对象,双方有理想目标却一直没有遇上对的人并来的上电。这里人们心中的理想目标、完美对象与现实的无人问津、独守空房的矛盾,是恋爱前就有的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与在不对的时间遇上不对的人。所以,矛盾是推动恋爱开始的动力。正是由于这些矛盾的解决,即理想对象出现,时间也没错,才会有认识事物的更高层次的出现——恋爱的前期准备,开始有喜欢上彼此的感觉。
当然,矛盾是不会无端端消失的,需要我们主动决绝问题。例如减少在宿舍宅的时间,积极参与学校各种活动,增加与异性接触的机会;平时注重形象的装扮,尽量以最完美的形象吸引异性目光,就像足球运动一样,只有先有射门的机会,才会有进球的可能。如果自己平时形象邋遢,异性连瞄都不瞄一眼,怎么会有解决矛盾的可能;当然,更重要的是注重培养个人习惯,做一个有内涵的人,因为你要是一把万能钥匙,又何惧打不开异性的心门。这些都是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体现的正是实践方法论。
第一层矛盾解决后,感觉来了恋爱便可以开始。恋爱的开始又分两种,男追女和女追男,不管哪一种,都是一样的,要经历两个认识阶段。《实践论》中说,认识的过程,第一步,属于感觉的阶段;第二步,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得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就是说我们如果想要正确的认识,就得对现实事物充分了解,且感觉深刻而丰富,才能最终形成正确的结论。
矛盾论中提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到恋爱中,上述哲学原理就是指恋爱要经历感性的认识和理性的认识两个阶段。感性的认识从哪里来?从追求的过程中来。如果是一见钟情,一般都是从梦中来的,因为一见钟情的大概都是梦中情人。
在追求的拉锯战中,需要收集十分丰富的材料,包括彼此的生活习惯,性格品德,为人处事的态度,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爱情史,是潜力股还是跌停板等等而且要求全面的而不能是零碎的,因为你要找的是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一个半成品。更重要的是,完整的资料有利于进一步的推论,才能得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
第二步的理性认识至关重要。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都是断臂的维纳斯,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缺陷,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就是,每个人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既然如此,我们在进行概念、判断和推理的时候,又回到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论题上,在实际操作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承受能力,考虑对方于自己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在忽略了次要矛盾而依然能彼此合拍,那就建议赶紧把握,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当然,实践论指导我们,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所以,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我们也可以能动的改造对方,以期对方更加符合自己心目中的标准。这在现实中是很常见的。例如女生会要求男生少玩点游戏,多学习多思考,男生会要求女生多放松,少胡思乱想。在彼此有了真爱这一理性认识的基础上,这种能动的改造是很可能实现的。前提是,理性认识的正确性。
经历了上述阶段的矛盾与实践,恋爱进入了平缓区。这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彼此享受恋爱的快乐,幸福。同时,要注意这也是感情最微妙和危险的阶段。因为这阶段的时间跨度可能要很长,是一场典型的持久战(当然也不排除有像大S和汪小菲的超短跑闪婚一族),多少人长跑五年八年十年终究还是没能拿下战略高地,各奔东西。
之所以这阶段复杂多变是因为这阶段的矛盾处于不断运动的过程,刚开始时彼此有冲劲有新鲜感,各种琐屑的小事对幸福甜蜜的恋爱完全构不成威胁,所谓瑕不掩瑜是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或者刚开始时的那种新鲜和年轻人的冲劲已经不足已单单维持彼此之间的感情,这时候,矛盾开始有向感情破裂转化的趋势,矛盾运动越来越激烈,一点点小吵小闹也有可能造成蝴蝶效应,让矛盾升级、剧烈继而爆发。
这时候需要认识到矛盾的特殊性,这阶段的恋人的感情实际上还是很深的,矛盾的激化的催化剂往往是恋人间的情绪的不稳定。例如总是觉得自己在爱情中付出的多一点而对方做的不够好。这种特殊的心理就是这几段矛盾的载体,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彼此之间多一点关爱和包容,其实你会发现,矛盾也不是不可避免的。
实践论里说道,要反对“左”翼空谈主义。这种思想超过客观过程的一定发展阶段,有些把幻想看作真理,有些则把仅在将来有现实可能性的理想,勉强地放在现时来做,离开了当前大多数人的实践,离开了当前的现实性。在后期的恋爱中,有必要注意这方面的思想错误。不要把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加到彼此的生活当中,更不能脱离大多数人的实践。例如不能毫无忌惮的处于恋爱当中而忽视了其他人的感受,特别是家里人的感受,不能因为恋爱而荒废了学业,再没有经济来源的情况下,不能以挥霍家里的钱财作为维持爱情的纽带等等。实事求是,一切以实际出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也是检验爱情的标准之一。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
因此,恋爱的结束——不管恋爱的阶段熬过去了还是没熬过去,都是要进入这一阶段的,不同的是分手的凄凉还是步入婚姻的殿堂,这个结果主要取决于恋爱这个事物自身的内部矛盾运动,而外部的条件只是间接的原因。所以,如果没有牵手走下去,不要抱怨,因为那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决定的历史发展方向。
恋爱写到这里算是结束了。文章也应该收尾了吧。然而关于恋爱的认识运动至此还没有完结。
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如果只到理性认识为止,那末还只说到问题的一半。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说来,还只说到非十分重要的那一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分手的开始下一段恋爱!结婚的开始美满的生活!
祝有情人终成眷属。
【读《矛盾论》小感】推荐阅读:
读矛盾论心得体会05-12
矛盾论06-19
矛盾论节选读书笔记05-22
矛盾论实践论提升05-18
矛盾论实践论导读06-08
实践论矛盾论心得体会06-04
关于矛盾论心得体会600字06-15
矛盾论实践论读后感07-31
心理矛盾10-16
矛盾管理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