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论实践论提升

2024-05-18

矛盾论实践论提升(共8篇)

矛盾论实践论提升 篇1

《实践论》《矛盾论》

一、历史背景

(一)、《实践论》写作的必要性

1、从认识根源上清算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走过了一段传奇而又曲折的路程。它在实践中取得过巨大的成功,也经历了1924年和1934年两次惨痛的失败,这两次挫折虽然主要是由于敌我力量对比悬殊造成的,但外部反动势力对中国共产党的巨大打击是通过党内路线错误而得手的。其中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的四年统治,更把党几乎引向毁灭的边缘。具有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结束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的统治,但它是在红军长征途中举行的,只能对当时最迫切的军事问题和中央领导机构问题作了变动,其他问题还来不及解决。到达陕北后,毛泽东在一次政治局会议谈到博古时说:“遵义会议纠正了他的错误,然而没有指出宗派主义、冒险主义,这个问题是路线上的错误。”可见,全党需要对党内存在的种种问题从根本路线上进行通盘的审视。

2、中国革命形势的巨大变化需要全党在观念上进行一次大的转变

1937年前后,中国的政治局势正处在重大的历史转折时刻,开始由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转变。1937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以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的新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责任更大了。如何适应形势变化,制定相应的政策策略,如何帮助全体党员和干部提高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认识水平,增强党的路线方针的自觉性,学会运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正确地指导革命实践,就成了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艰巨而又迫切的理论任务。然而,党内的思想并不统一。关门主义(也就是宗派主义)、冒险主义以及作为它们共同思想基础的教条主义,仍然阻碍着党的正确路线、策略的制订和执行。这些问题如果不能从思想理论的高度上加以解决,中国革命就不能前进一步。因此,为了胜利地肩负起新的任务,党在这时必须从根本问题上来解决党内长期存在而没有彻底解决的思想问题。党内思想问题的最本质的问题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的问题,即关于唯物论辩证法的问题,关于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问题。在党的历史上,各种机会主义在这个最本质的问题上是和马克思主义完全对立的。曾经有一部分犯教条主义错误的同志长期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否认“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个真理,而只是生吞活剥马克思主义书籍中的只言片语,去吓唬人们。还有另一部分犯经验主义错误的同志长期拘泥于自身的片面经验,不了解理论对于革命实践的重要性,看不见革命的全局,虽然也是辛苦地——但确是盲目地在工作。这两类人的错误思想特别是教条主义思想,曾经在1931年至1934年使得中国革命遭受了极大的损失,而教条主义者确是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迷惑了广大的同志。为了揭露党内存在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特别是看轻实践的教条主义的错误根源,以利在政治问题上和各种机会主义进行有效的斗争,毛泽东认为不能回避哲学阵线上的斗争,必须在哲学阵线上击败他们。为此,毛泽东1937年7、8月先后发表了《实践论》《矛盾论》。毛泽东曾以这两篇论文的观点在延安的抗日军政大学作过演讲。

(二)《实践论》写作的可能性

1、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超越前人的经验和极其深刻的教训

一方面,中国革命是在十月革命之后的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义革命,这一特点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员人在思想理论战线上的工作,不是要独立地创造一个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而是首先学习已经有了的并且被俄国十月革命实践所证明了的国际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中国革命也积累了极其深刻的经验和教训。中国革命的国情特别复杂:毛泽东当年判定说:“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而又经过了1924年至1927年的革命。”这一判定表明中国革“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微弱的资本主义经济和

严重的半封建经济同时存在,由此造成了极为复杂的阶级关系。

二、命有以下特点:

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国家”,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同时入侵中国,它们之间不统一,由此造成了它们所支持的各派军阀的不统一。

三、“中国是一个大国”,大有大的好处,大也有大的难处。

四、“中国是经过了一次革命的国家”,准备了革命的力量,但阶级对抗也特别尖锐,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革命实践所取得的经验教训往往更深刻、更丰富、有更多特点,对这些经验教训加以总结并上升到哲学高度,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哲学思想就可以反过来指导中国革命。

2、暂时的平静使毛泽东在延安有一段相对空闲的时间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特别是在1936年下半年和1937年上半年,国民党西北军吃了红军的几次败仗,剿共态度更不积极了,陕北局势相对稳定,国内翻译出版的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和文章已经能传送到这里。西安事变(1936年月12月)又促成国共两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毛泽东就挤出不少时间,不分昼夜,发奋研读了不少西方哲学著作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书籍,有了一些心得体会并需要把这些心得体会整理出来。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前后的几个星期里,军队陆续开赴前线了,此时(延安)抗大正准备办一个青年干部培训班,这批青年学生经过3个月的短期训练,准备在今后几年做政治辅导工作,班上需要作关于哲学基础的讲演,在党中央的坚持要求下,毛泽东又腾出时间来收集材料,比较集中地对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进行深入的理论思考和理论概括,用几个星期时间写了一些简明而基本的讲义,《实践论》和《矛盾论》就这样完成了。“两论”在总结中国革命经验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的日常实例结合起来,并具体地、灵活地、巧妙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如果说,《实践论》是从认识上来揭露党内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错误,教导共产党员要把自己的思想纳入实事求是的轨道,那么,《矛盾论》则是从方法论上来揭露教条主义者形而上学的错误,教导共产党员要把自己的思想纳入唯物辩证法的轨道。在培训班上毛泽东用两个小时左右时间,来具体讲述《实践论》和《矛盾论》。讲解时毛泽东自己认为《实践论》比《矛盾论》更重要。

3、从当时社会环境来看,《实践论》、《矛盾论》的写作有着诸多的有利条件。

第一、从国外社会环境分析,当时苏联的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苏联哲学界对德波林学派进行了有力的批判,消除了、割断了党内教条主义者思想理论的国外根源,这是一个十分有利的国际环境。

第二、从国内社会分析,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不仅给毛泽东同志写作“两论”提供了环境条件和可能性,而且提出了从哲学世界观、方法论上肃清“左”的影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和战斗力的必要性,这为“两论”的写作创造了前期难得的国内环境,从延安根据地具体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分析,陕甘宁边区革命化生活和干部、战士学文化、学哲学的热潮,为“两论”的写作创造了特殊环境。

二、内容讲解

(一)实践论

《实践论》极其生动和完整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毛泽东根据中国革命的丰富经验,创造性地发挥了关于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的基本原理,关于革命理论在实际革命斗争中的意义的基本原理以及关于真理问题的基本原理。全文集中论述了四个问题。

第一,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错误,阐明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毛泽东指出,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人类认识的来源。没有实践,就没有人类的认识。毛泽东还分析了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即生产实践活动、阶级斗争、科学实验,其中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毛泽东还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个是阶级性,即它是为无

产阶级服务的;另一个是实践性,强调了理论依赖于于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 第二,系统地阐明了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从而回答了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发生,而又服务于实践的问题。毛泽东分析了人的认识发展总过程是一个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以及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分析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之间的辩证关系,并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第三,深刻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真理问题的基本原理。毛泽东论述了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之间的辩证关系,论述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知与行之间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思想,并进一步阐明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穷尽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了认识真理的道路。

第四,联系中国革命的实际,批判了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指出它们表现形式虽有不同,但是在思想方法的本质上都是一致的,即认识的主观片面性,它们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都把片面的相对的真理夸大为普遍的绝对的真理,揭示了“左”右倾机会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总之,《实践论》深刻揭露了“左”右倾机会主义违背辩证唯物论的错误实质,并用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思想武器来批判和克服它们。《实践论》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贡献。它深刻地论述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科学地解决了几千年来中国哲学史上争论不休的知行关系问题。它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武装了中国共产党,教育全党树立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观点,为延安整风运动作了理论准备,为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哲学基础。

(二)矛盾论

在《矛盾论》中,毛泽东对对立统一规律的内容及其在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作了全面深入系统的阐述和发挥,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在政治上“以扫除教条主义思想为主要目标”。全书共七章,包括六大问题和一个结论。第一,阐明了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宇宙观的根本对立,指出形而上学或庸俗进化论的宇宙观,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而唯物辩证法则是用联系的、发展的、矛盾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坚持外因论或被动论,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事物外部原因引起的;唯物辩证法则坚持内因论,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第二,阐明了矛盾普遍性的含义:其一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具体分析说明了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思维过程中的矛盾存在和发展。 第三,阐明了研究矛盾特殊性的三种情形,即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中的矛盾都有特殊性,每一种物质运动形式在其发展长途中的每一个过程都有特殊的矛盾和特殊的本质,不同质的矛盾只能用不同质的方法来解决。论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是与普遍性相联结的,特殊性包含了普遍性;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阐明了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第四,进一步阐明了矛盾特殊性中的两种情况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指出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在矛盾的两方面中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并说明了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重要性。第五,阐明了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同一性也就是矛盾的统一性、一致性、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依赖、互相联结、互相合作,它表现为两种情形:其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其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自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

毛泽东还具体分析了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可变动的、暂时的、相对的,而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第六,阐明了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指出对抗只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而不是矛盾斗争的一切形式,不同性质的矛盾应该采取不同的形式加以解决,并分析了对抗性矛盾与非对抗性矛盾、对抗与非对抗的辩证法。

第七,对全书作了简单的总结,指出研究矛盾辩证法主要是为了反对和防止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错误。

《矛盾论》精辟地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规律,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是中国共产党和一切革命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矛盾论》的发表,为中国共产党奠定了辩证唯物论思想路线的基础,极大地帮助了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进行思想方法上的革命,有力地反对了危害革命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这两种主观主义的错误思想,是中国共产党进行党的建设的理论基础。

三、历史地位

1、《实践论》《矛盾论》使全党从哲学的高度认识了中国当时的形势和特点

毛泽东先后在1935年12月和1936年12月写下《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两部重要著作,分别从政治路线、军事路线、思想路线上总结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并及时地回答了党所面对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毛泽东指出:“目前形势的基本特点,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全国人民的生存已受到严重的威胁。“这种情形,就给中国一切阶级和一切政治派别提出了„怎么办‟的问题。反抗呢?还是投降呢?或者游移于两者之间呢?”他指出:中国的工人和农民都是要求抗日的,而且是中国革命的最坚决的力量;小资产阶级也是要反抗的。现在他们眼看就要当亡国奴了,除了反抗,再没有出路;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他们具有两面性:既不喜欢帝国主义,又害怕革命的彻底性,但在今天殖民地化威胁的新环境下,他们是有变化的可能性的。即使是国民党营垒中,在民族危机到了严重关头的时候,在日本炸弹的威力圈及于全中国的时候,在斗争改变常态而突然以汹涌的阵势向前推进的时候,也是要发生破裂的。基于对现实状况的分析,毛泽东得出结论:“目前是大变动的前夜。”“当着革命的形势已经改变的时候,革命的策略,革命的领导方式,也必须跟着改变。”“党的基本的策略任务是什么呢?不是别的,就是建立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 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部著作中毛泽东又指出:战争是有规律的。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规律的东西。战争的胜负不仅取决于作战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自然诸条件,而且还取决于双方的主观指导能力。他写道:“„拼消耗‟的主张,对于中国红军来说是不适时宜的。„比宝‟不是龙王向龙王比,而是乞丐向龙王比,未免滑稽。对于几乎一切都取给于敌方的红军,基本的方针是歼灭战。”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这两篇著作以实践为主要源泉,对中国国情的分析非常准确和科学,充满着实事求是的创造精神,闪烁着马克思主义唯物的、辩证的哲学思想。1937年7、8月毛泽东又在《实践论》、《矛盾论》中把这些哲学思想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为具体政策和策略找到了理论依据。这一思想又通过青年干部传播到了全党和全军,使全党全军能从哲学的高度来理解和把握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和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为这一时期党的各项政策的贯彻执行扫清了思想上障碍。

2、为延安整风作了理论准备,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打好了思想基础 很长时期以来,党内一大部分同志相信党中央的具体决策是正确的,但又无法完全理解中国为什么不走俄国革命同样的道路,甚至怀疑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只是一场农民运动而已,所以不能在思想上彻底消除疑虑。《实践论》《矛盾论》这两篇著作从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观点出发,论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倡导具

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两篇文章又指出了教条主义是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冒险主义的共同认识论根源,为中国共产党制定不同于俄国革命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找到了哲学基础,使全党坚定了走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信心,也为延安整风特别是对教条主义的批判作了重要准备。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党内再也没有出现过路线错误和斗争,消除了思想斗争带来的内耗。

四、现实意义

1、使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理论中国化,使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新的活力

中国有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世界观,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是在封建社会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传统文化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只有注入新的内容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为无产阶级革命服务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换一个角度讲,也就是对中国文化注入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时代的灵魂,使传统文化得到批判与扬弃,并创造与构建新的中国文化。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就是用中国人的语言和风格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发展,从而改造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世界观,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变成了能够为中国人所掌握、所运用的思维方式,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植根于中国人的现实的生活世界中,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深深扎根。凭借这种唯物的、辩证的思维方式,中华民族才能不断揭示自然规律和社会历史的本质和过程并在一定客观条件下把握、选择自己前进的道路。凭借这种合乎人类进步,为大多数人谋幸福的世界观、价值观,才使中华民族具有空前凝聚力和进取心,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2、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灵魂: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成为我们革命和建设一贯坚持的辩证唯物主义原则和方法。

《实践论》和《矛盾论》是毛泽东与教条主义斗争的成果,以“两论”为起点毛泽东结合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的经验,逐步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思想路线,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方向。提出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理论联系实际等一系列方法论。正是有了这思想路线和这些方法论的指导,中国民主革命才摆脱了种种错误思想的干扰,最后走向胜利。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又一再证明: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要能够切实地贯彻执行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就一定成功。遗憾的是我们在工作中常常只把它当成一句口号,不去理解其丰富的内涵。更谈不上在实际中切实地贯彻执行了。其实我们建设时期的每一次错误都印证了这一点:由于我们不加消化地全盘照搬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模式,使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失去了活力;在接下来的改革过程中我们又照搬一些西方国家的经济理论和作法,使一些改革流于形式或失败。另一方面,如果我们的一些地方、一些部门、一些企业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工作就能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可我们总是一再地犯“一刀切”的错误,错失了发展时机的同时也错伤了人民群众积极性。

3、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对中国社会中的各个阶级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分清主次,在不同的革命时期采取不同的政策和策略,这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论与中国国情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杰出贡献。

阶级矛盾不再是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但是矛盾分析的方法和阶级分析的方法依然可以指导我们的改革,剥削阶级不存在了,但根据物质利益的不同,人可以分为不同的阶层。一项改革措施出台前必须弄清楚改革的目的是什么,谁应该受到保护,支持者是谁,依靠力量是什么,会触及到谁的利益,这也是改革的首要问题。今天,随着改革的深入,如何兼顾各阶层利益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避免非对抗性矛盾转化为对抗性矛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以人为本说到底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为本,就是让改革的成果被最广大人民群众享用,我们相信党在新时期会在实践中对毛泽东的矛盾学说和阶级斗争学说有新的发展。

矛盾论实践论提升 篇2

阅读教学一直存在三种偏离言语形式的现象。第一种是把阅读课上成语文知识课, 造成语文本原的扭曲。这样的课堂喧宾夺主, 主次颠倒。第二种是把阅读课上成内容理解课, 造成语文本质的偏离。第三种现象是把阅读课上成思想品德课, 造成语文本位的迷失。

偏离语言形式的阅读教学, 究其根源是语文教师在看到一个文本时, 对这个文本究竟在语言的品味上可以教些什么茫无头绪。语文教师最重要的使命是要引导学生在文本语言的学习、运用中, 实现自身语言的广化、敏化和美化。如果语文教师不善于站在语言学习的角度去审视文本、发现文本的教学内容, 那么教学效率不高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那么,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品味语言, 发现语言背后作者隐秘的思想和情怀, 从而深入理解作者为什么要通过某种语言形式表达特定的意义。孙绍振教授认为, 阅读教学首先要从研究语言的矛盾入手, 在研究矛盾的基础上, 用联系的观点解读文本。所谓矛盾, 是用来揭示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关系。文本语言形式的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有利于师生深层次地解读文本, 丰富文本内涵, 有利于师生在最大程度上接近文本的本意和作者的心灵。细密研读文学作品中的言语矛盾, 从而揭示矛盾背后隐秘的文学或文化意蕴, 以此开展阅读教学, 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发现文本“司空见惯”之中的不寻常之处, 引发学生对文本的多重关注和深度思考。

二、具体策略:从语言的矛盾处解读作品

(一) 从表达中推求语言矛盾

美学大师朱光潜在《谈美》中说:“慢慢走, 欣赏啊!”解读文本不能“走马观花”, 而应“细嚼慢咽”, 做到精细化阅读, 斟酌作者在语言表达之中看似矛盾实则是匠心独运的细微之处, 要将这些“矛盾”揭示出来。例如:

今天, 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 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 (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用“富丽堂皇”来形容圆明园的珍宝, 表明雨果对圆明园艺术价值的称赞, 而“破烂”, 并不是指放在圆明园里的那些珍宝, 而是指被英法联军抢到手成了赃物的那部分珍宝。“破烂”表现的是对英法联军行为的辛辣讽刺和强烈不满。“富丽堂皇”与“破烂”形成了语言表达上的矛盾, 用如此违反常规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对圆明园的赞美和对英法联军的讽刺。

(二) 从事理 (情理) 逻辑中发现语言矛盾

叙事性文学作品情节的发展要符合“事理逻辑”或者“情感逻辑”, 这样的作品才拥有艺术的“真实性”。例如:

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 心里很轻松似的。 (朱自清《背影》)

朱自清的父亲买橘子时并不轻松, 攀越月台时的“蹒跚”“慢慢”“攀”“缩”“微倾”等描写中, 我们可以看出父亲买橘子是何等的艰难。我们甚至可以想象他刚刚平定了剧烈的心跳, 刚刚擦去额头的汗。父亲的不轻松也不仅仅在这里, 祖母的去世、失业的压力、儿子的北上、家庭的境况, 这些都不可能让父亲心里轻松, 但是他在儿子面前却尽力地表现得轻松一些。所谓的轻松, 是做给儿子看的, 是不愿让儿子牵挂他, 能放心地北上, 是为儿子买橘内心的幸福和满足。这一看似矛盾的语言表现背后深藏的是父亲的爱子之心。

(三) 从还原中分辨语言矛盾

此处的“还原”是指文学作品对生活的还原。作家茅盾提出:“应当一边读, 一边回想他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 或者一边读, 一边到现实的活人中去看。”文学作品是对生活的反映, 如果我们把作品还原到现实生活中去思考, 就会有比较深的感悟。例如:

最后一篇日记是用他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最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 在它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茨威格《伟大的悲剧》)

教学中我们解读“伟大”, 无外乎抓住以下内容:奥茨走进暴风雪、威尔逊不弃标本、斯科特在日记中怀念祖国和亲人。这种“伟大”, 学生自读便能明白。我们要把解读的精力注目于文本字句深处的“伟大”。这需要认真体验、品味。

如果我们把注意的焦点集中于“我的遗孀”, 还原斯科特写日记时的现实, 自己尚健在, 为何不称“我的妻子”?这其中的语言矛盾有什么意味?这些都是我们可以抓住的矛盾的关键点展开讨论的地方。

(四) 从文本的空白处揭示语言矛盾

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 要在学生忽略掉的以为是不言而喻甚至是平淡无奇的地方发现精彩, 而且揪住不放, 把问题提出来, 把逻辑关系揭示出来。经典文本的语言在字里行间, 常常会形成反差和空白, 细读作品时我们要注意读出言语间的破绽, 读出言语间的矛盾。如《邹忌讽齐威王纳谏》中就有一处不为人注目的语言矛盾。

齐威王接受邹忌的讽谏, 下令“群臣吏民”进谏, 而结果是“令初下, 群臣进谏, 门庭若市”。

进言的人群中为何没有吏民?这就是齐威王下令全国上下进谏的初衷和最后群臣进谏的结果之间的矛盾, 抑或“门庭若市”之貌与“门可罗雀”之实间的矛盾。特级教师陈钟梁曾指出:“对文本本身读不进, 读不深, 读不透, 无论是对执教者还是对学生都是一种缺憾。”如果我们能借语言的矛盾之“舟”顺势而下, 就可以引领学生穿过历史的迷雾, 获取更深层次的信息。在封建君王的统治之下, 地位低下的吏和民, 实际上是不可能参与政治发表看法的。齐威王的那番鼓动人心, 人人享有发言权的话语, 是一个蒙蔽世人的幌子。学生在分辨事实和真相的过程中, 树立了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提高了对文本的深度解读的能力。

(五) 从情感表达中感知语言矛盾

一般而言, 一个人对某一特定对象的情感倾向是相对稳定的。在没有任何原因、缺乏铺垫的情况下, 人物的情感态度不会出现陡然变化。文学作品是有感情的, 作者多只沉浸在自己所构造的感受的世界里, 于是很多时候主观感受与理性的外部世界往往呈现矛盾的特征。如鲁迅小说《社戏》一文的结尾。

真的, 一直到现在, 我实在再没有吃过那夜似的好豆, ———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对于同一种罗汉豆的感受, 作者在不同处的情感态度是不同的。文中说“但我吃了六一公公家的豆, 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 而文末却说“实在再没有吃过那夜似的好豆”了, 这种不同情感表达的矛盾如何理解呢?其实, 在阅读教学中, 我们只要启发学生去深入理解作者所寄托的情感, 就不难发现矛盾语言背后呈现的是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对理想故乡的无限眷恋与向往。

徐江教授说:“一个文本一般来说很难是完美无缺的。我们要有‘阅读超越’的意识, 要有‘拒绝认同’的意识, 特别是作为教学的文本解读, 更不应对文本盲从盲信。要能够发现文本缺陷, 或者某种裂隙, 从缺陷的背后去解读文本中的深层的东西。”

三、立足语言矛盾分析所追寻的原则

从语言矛盾的分析审视文本语言的形式及其意义时, 要注意以下原则。

(一) 建构语言的认知冲突

如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中, 作者写到母亲爱花时说:

母亲喜欢花, 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 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爱花的母亲, 为什么没有照料好自己喜欢的花, 让它们都死了呢?这在情理上是很矛盾的。而这种语言的矛盾表达, 恰成了学生认知上的“屏障”, 没有这样的认知矛盾冲突, 学生的思考便难以深入。阅读教学要在学生的认知矛盾中推进, 才可能发现言语之外的风景:史铁生双腿瘫痪后, 母亲的注意力全放在了儿子身上, 无暇顾及那些花了;母亲没有时间, 也没有心思, 她都扑在了儿子身上, 照料儿子, 要顾及儿子的生活, 也要顾及儿子的心情, 因此忘记了侍弄花, 更忘记了自己, 这种伟大的母爱足以感动读者。

(二) 抓住语言的微观细读

语言矛盾分析是借助于语言形式来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 分析中要抓住阅读教学的根本———语言文字, 以字、词、句作为解读人文精神的逻辑起点。

如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面对儿子遭遇不幸, 自暴自弃、捶打腿抱怨命运时, 母亲忍住哭声说: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 好好儿活, 好好儿活……

母亲希望儿子在生活的灾难面前要挺住, 要坚强, 无论遇到多大的风雨, 母亲都会陪在他的身边, 一起面对。但母亲却无视自己的肝病, 常常因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直至病入膏肓, 也没有在意。母亲对儿子和自己说要“好好儿活”, 可是母亲自己并没有“好好儿活”, 这种语言和行为的矛盾怎么理解?教学中如能抓住“好好活”三字进行“深耕细作”, 我们可以发现言语矛盾生发的丰富内蕴:母亲不愿看到儿子悲观丧气地生活, 鼓励儿子要坚强乐观;母亲不想让儿子知道自己的病情, 从而为自己担心;母亲可以陪儿子一起走过坎坷之路, 可以和儿子一起迎接风雨, 给儿子撑起另一片生活的天空。

(三) 体现语言的两个统一

语言的矛盾分析要体现语言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要体现语言的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以魏巍的《我的老师》为例, 写蔡老师从不打骂我们时, 有这样一句:

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 她爱我们, 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天真烂漫的儿童怎么会有“狡猾”的眼光?“狡猾”与“儿童”的组合显然不协调, 表达上存在矛盾之处, 但这却是引发思考的“催化剂”。“狡猾”是贬词褒用, 以此来表现儿童纯真、可爱的特点, 这样表达更具有审美的趣味, 也富有情味、儿童味, 更符合儿童的心理。

作者回忆关于蔡老师的一件小事时, 也有矛盾的表达:

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 是多么平常, 可是回想起来, 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

作者既然说是一件小小的纠纷, 是一件平常的小事, 为什么能给他莫大的支持?读懂“小”与“大”的矛盾, 教学中只有还原作者当时的生活境况, 才能贴近语言, 贴近作者的心灵, 读出小事件中的大深情。在其他同学的嘲笑中, 蔡老师批评那些起哄伤害作者的同学, 写信劝慰和夸赞作者, 这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却让作者温暖、感动, 并深深感激。蔡老师的爱在作者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 让作者一生感动并铭记, 平凡的爱也可以是伟大的。

(四) 基于学生的自主发现

语言的矛盾促使师生把阅读焦点锁定在这“矛盾之处”, 并积极思考, 主体此时的思维状态一定是最为活跃的时期。然而语言的矛盾、焦点要由学生自主去探测、去发掘、去确立, 直至消解。

如教学贾平凹的《风雨》, 学生可以自主发现老头和孩子们情感上存在的矛盾:

土炕的席上, 老头在使劲捶着腰腿, 孩子们却全趴在门缝, 惊喜地叠着纸船, 一只一只放出去……

师:屋外雨疏风骤, 老头在使劲捶腰腿的时候, 可能会嘀咕些什么?

生1:这鬼天气, 害得我又犯风湿病了。

生2:唉, 这雨什么时候才能停。

师:我从你们的嘀咕声中, 听出了老人对暴风雨的抱怨和不满。在这样的天气里, 孩子们的心情怎样?

生3:惊喜。

师:读这一段, 你们有什么疑惑吗?

生4:在同样的天气里, 老人和孩子们的心情怎么会截然不同?

师:完全不同, 看似矛盾, 是吗?为什么孩子们会惊喜?孩子们“趴在门缝”“叠纸船”, 放出的只是纸船吗?

生5:也有童心、童真。

生6:还有孩子们童年的希冀和梦幻。

生7:还有孩子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

《实践论》、《矛盾论》溯源 篇3

摘要:“两论”作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经验哲学的总结和概括。《实践论》、《矛盾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之作,它们诞生于现代中国革命的进程中,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运用和发展,同时又继承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精华。

关键词:毛泽东哲学思想;《实践论》;《矛盾论》;辩证法

中图分类号:D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7-0044-02

《实践论》和《矛盾论》(以下简称“两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之作,是毛泽东的哲学名著。“两论”问世以来,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多次研读“两论”及研究“两论”的著作,若有所得,意欲溯其源。

一、现代中国革命直接催生了“两论”的问世

1937年,“两论”问世。“两论”的问世,不是偶然的,有着极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它们是适应当时革命发展需要的必然产物。20世纪30年代,现代中国革命正开展得如火如荼,而党内却盛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的决议和苏联的经验神圣化,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为了揭露经验主义、特别是披着马克思主义外衣而轻视实践的教条主义这两种主观主义错误的思想根源,更是为了从哲学文化上探索一种能够指导中国革命的思想理论来指导中国革命特别是正在到来的伟大的抗日战争,毛泽东写了“两论”,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奠定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基础。因此,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回忆当时的情况说:“在民主革命时期,经过胜利、失败,再胜利、再失败,两次比较,我们才认识了中国这个客观世界。”[1]825“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末期和抗战初期写了《实践论》与《矛盾论》,这些都是适应于当时的需要不能不写的。”[2]36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哲学思想遭遇此敏感时期和激烈历程,必随之飞跃,达到另一个历史和思想的高峰,“两论”正是达到了这一高度,无论内容和表现形式。

马克思主义具有普遍意义,但它毕竟发端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发展和工人运动,对于落后国家的人民的革命运动没有具体的分析和深入的论述,而只是指明了方向。中国革命如果不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显然是很危险的。“两论”很及时地弥补了这一缺憾。事实上,“两论”本身就是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哲学概括和总结。

二、马列主义是“两论”产生的主要思想来源

“两论”作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经验哲学的总结和概括。“两论”的诞生,从根本上说是源于中国现代革命,但“两论”的文字和思想不是仅因为历史渊源便能从毛泽东的心中生出,便能从毛泽东的笔端流出的,它们有其思想来源。马列主义就是“两论”产生的主要理论来源。当然,“两论”不仅继承了而且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列著作的思想并使其中国化。

毛泽东一贯重视对马列著作的学习。虽然在写作“两论”时毛泽东并没有读完全部的马列著作,但也读了其中的若干本,直接从中吸取了许多重要思想。在《实践论》中一共采用了引文九条,其中直接引自马列著作的有八条。在《矛盾论》中一共采用了引文二十五条,其中直接引自马列著作的有十六条之多。因此,美国学者弗兰西斯·苏评价“两论”说:“就术语本身而言,毛泽东的辩证法理论与其说是中国式的,不如说是马克思主义的。”“两论”虽然直接引用了较多的马列论断,继承了马列著作中的基本思想,但它们绝不是对这些著作的简单再现或以另一种方式出现,而是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两论”对马列主义的创造性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两论”重新定义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即“两论”选择了认识和实践作为认识论的一对基本矛盾,而非以往的一些哲学家提倡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第二,“两论”强化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即特别强调“能动”二字。诚如毛泽东在1818年读《伦理学教程》的批注中写道:“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这当然也与毛泽东的性格分不开。

第三,“两论”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的应用研究。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而军事辩证法是其军事思想的核心,是毛泽东思想中最辉煌的一部分,而它的理论依据最早见于“两论”。正是“两论”把军事辩证法的研究及应用推进到一个史无前例的阶段。

第四,“两论”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的中国化。“两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但毛泽东非常清楚地知道要从方法论意义上使中国人明白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学说,就必须使其中国化,这就必然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的传承与开拓创新。中国的圣人是既出世又入世的,以出世之心超脱功名世俗,以入世之心奉献社会人生。孟子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就是这个道理。“两论”批判地继承了这一伟大思想,这些当然是在马列著作中没有的。

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为“两论”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源泉

“两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世之作,它们与中国传统哲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批判继承。美国学者斯图尔特·R·施拉姆曾说过:“毛泽东在很大程度上承袭了中国古代文化”,“他的哲学继承了古代阴阳辩证法思想”。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两论”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关于承袭中国传统哲学的问题上,“两论”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在语言结构上,“两论”纯粹是中国古代哲学式的,这也难怪,毛泽东诗词也都是中国古典式的。第二,“两论”无本体论,而中国古代无所谓本体。第三,“两论”中虽直接引用了不少的马列原著,但大多数材料还是引自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执著地追求和深刻地了解,他对中国历史、哲学和古典文学终身都保持着浓厚兴趣,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的书籍是他一生中读的最多的。所以,在他的书中,古人经典那是信手拈来。

但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一概否定,必须采取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批判的态度。“两论”正是对中国古代知行学说和矛盾学说进行分析批判继承和科学总结的结果。

知行关系问题的探讨始终是中国哲学认识论探讨的主题。唯心论者主张“知先行后”论,老子宣扬“不行而知”,孔子更有“生而知之”论。唯物论者则主张“行先后知”论,古之墨子、荀子皆持此理。近代孙中山亦主张先行后知,陶行知更是如此,连名字都改为先“行”后“知”。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几千年来哲学史上关于知行关系问题的争论进行了系统清理和革命地创造,将其融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又借助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使其中国化,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在《实践论》中,一方面对“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的唯心主义进行了批判;另一方面又对“复知”的唯物主义做了继承和革命性的改造。如《实践论》中所言,“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历史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错误思想。”[3]272《实践论》对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有了创造性地见解。“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与认识之每一循环往复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3]273

在《矛盾论》中则指出,同形而上学相对立的辩证法的宇宙观,在中国古代就产生了。虽然古人重感悟而轻思辩,主张“性灵说”等,但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辩证思维传统的民族。中国古代哲学中,有两种根本对立的“动静观”和“常变观”。一种是坚持“运动”“变易”、“分化”的辩证法观点,认为客观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另一种是坚持“静止”、“有常”、“凝聚”的形而上学的观点。《矛盾论》深刻地分析和总结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宇宙观的对立和斗争,指出,形而上学的宇宙观,其基本特点“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3]275。主要论点有:第一,不变论,即事物永不变化。第二,量变论,即只有量的增减而无质的变化。第三,外因论,即只讲外力的作用。和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相反,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其基本特点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去看世界,主要论点有:第一,发展论,即是万事万物永远运动、变化和发展的;第二,“两变”论,即量变和质变。第三,“两因”论,即内外因关系问题。

《矛盾论》之于中国传统哲学,主要是有三个继承和创新:第一,《矛盾论》批判地吸收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矛盾普遍存在的合理思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原理,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矛盾即是运动,即是事物,即是过程,也即是思想[3]294。第二,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理,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合理思想,创立了矛盾特殊性原理。第三,《矛盾论》批判地继承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相互关系的思想,提出了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的著名命题,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

总之,现代中国革命催生了“两论”的问世。“两论”直接继承并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分析批判地吸收了中国传统哲学中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和认识论思想的精华。这一方面,使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国优秀民族文化的发展之中,使之具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另一方面,又使中国的传统哲学获得现代生命而使其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龚育之.毛泽东的读书生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

矛盾论实践论提升 篇4

《实践论》是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代表著作。写成于1937年 7月。由于中国共产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思想,使中国革命在1931~1934年遭受极大。《实践论》就是作者为着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主观主义错误而写的。这篇著作原是作者在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讲授哲学时的讲义中的一部分。《矛盾论》是毛泽东哲学代表著作。它是作者继《实践论》之后,为了克服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原是1937年7~8月在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所讲的《辩证法唯物论》的第三章第一节。于1952年暂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再版时移入第一卷。该书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从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方面,深刻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发挥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

一、实践论指导实践

《实践论》以实践观点为基础,以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为中心,系统地论述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具体地论述了实践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社会实践有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活动等多种形式,其中阶级斗争给人的认识发展以深刻的影响;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认识外界的真理性的标准;实践还是认识的目的,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最显著的特点。

《实践论》具体地论述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论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批判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它指出,人们的认识运动,首先经历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即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能动的飞跃;经过实践得到的理性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中去,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是更重要的飞跃。它还深刻地指出,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是“左”右倾错误的认识论根源。它强调指出,人的认识过程反复经过这两次飞跃,对于某一发展阶段内的某一客观过程的认识运动,算是完成了,但是对于过程的推移而言,人的认识运动还没有完成。人类认识发展的全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毛泽东在文中论述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相互关系问题。他指出,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真理。文中强调,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作者特别强调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历史的“左”的和右的错误思想。文中还论述了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问题,指出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的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即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以达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实践论》阐明了人类认识的过程是一个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的无限辩证发展的过程;论述和发展了认识领域中的量变质变规律;论证了理论在一定条件下的决定作用。

《实践论》深刻地论述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科学地解决了几千年来中国哲学史上争论不休的知行关系问题。它用科学的认识论武装了中国共产党,教育全党树立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观点,为延安整风运动作了理论准备,为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哲学基础。

《实践论》提出根本意图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指导人们依据对客观事物的深入认识来改造世界。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事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需要我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不急不躁、由表及里、全面观察、由感性到理性、了解事物的演进变化、分清事物彼此间的区别联系、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循环往复、不断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二、矛盾论,事物的两面性

《矛盾论》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从宇宙观的高度,发挥了列宁关于两种发展观的思想,不仅指出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是形而上学的基本特征,而且指出形而上学是简单地从事物外部去找发展的原因,否认唯物辩证法所主张的事物内部矛盾引起发展的学说。书中还阐明了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指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二是全面论述了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原理,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指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该书从 5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矛盾特殊性的理论,明确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二者相互区别、相互联结又相互转化。并提出了“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的论断。三是论证了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原理,认为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客观依据,规定了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定义,说明了找出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方法论意义,并论述了矛盾对立双方相互转化的根据和条件。四是具体地阐明了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认为对立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对立的互相排斥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五是分析了矛盾斗争的两种基本形式即对抗性的矛盾和非对抗性的矛盾,并指出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系统地阐述对立统一规律的哲学专著,其论述紧密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因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哲学基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学习实践论、矛盾论心得体会 篇5

《实践论》和《矛盾论》两篇文章都是毛泽东同志在1937年为了揭露当时党内严重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主观主义错误而写的。在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内,一部分教条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的错误思想,特别是教条主义思想,曾经在1931年至1934年使得中国革命受了极大的损失。“两论”创造性地提出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哲学的高度总结和概括了中国革命的经验和教训,扫除了危害革命的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错误思想,科学地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这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的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构成了中国革命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并为我们今天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和理论支持。今天再次学习《实践论》和《矛盾论》,就是要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和唯物辩证法思想,用科学的观点认识事物,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用科学的观点来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我们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就是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武装头脑,指导我们的工作。

首先,从《实践论》来看。毛泽东指出:“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这是对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最为朴素的也最为深刻的解释,是真正马克思主义者的认知和对马克思主义意义重大的传播。在学习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一个方面就是文中“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高度概括。马克思主义思想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人的认识主要来源于物质的生产活动,人类每一次生产资料甚至生产工具的变革都会引起新的社会思潮,因而从物质生产活动而衍生的阶级斗争、科学艺术活动等究其本质都是人类社会实践的诸多形式,《实践论》正是对这一观点的高度概括和具体细化。学习理论,掌握理论,乃是为了运用,为了更正确更有力地指导实践。认识从实践开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理论的东西之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这个问题,要完全地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

通过对《实践论》的深刻学习,使我深深体会到:不论对于自然界、对于社会方面,人们的认识都是一步又一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结合实践,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有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一方面,我们要注意积累工作中的认识和经验,另一方面,正向《实践论》中所说的那样,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的和间接经验的两部分。我们要注意需学习他人的经验,采取拿来主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自己的工作方案,以期和客观过程的规律性相符合,得到预想的结果。社会实践中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也是无穷的。所以,我们要不断地认识、学习、提高,最终达到对事物的准确把握,更好地开展工作,完成我们的既定目标。

《矛盾论》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唯物辩证法的时候就开始着重和系统地讨论的“对立统一”思想,也是毛泽东在《实践论》之后写的一篇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这样一种唯物辩证法的一个重要的著作。如果说《实践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从认识上揭示了左倾、右倾这样一种错误思想的根源的话,那《矛盾论》则是以“对立统一”的规律为指导、为核心来阐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这样一相互关系来强调矛盾的特殊性,从方法上对这样一种错误思想路线进行批判,以及从理论和实践上相结合,全面和发挥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内涵。《矛盾论》是讲辩证法的,但它主要讲人应如何分析社会矛盾、解决社会矛盾,促成事物的转化,达到改变社会结构、实现人的自由解放的目的。学习《矛盾论》,就是要坚持用全面、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来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管理主观,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加深对事物内部规律的认识,促进矛盾化解,推进和谐建设。《矛盾论》中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具有多种特性,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同时还区分为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矛盾的这些特性掌握了,我们也就掌握了科学思维的“钥匙”。因此,坚持用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也就是坚持用矛盾的观点来观察事物、分析事物,有助于接近客观、远离主观,真实地反映事物的相来面目,有利于加深对事物内部规律的认识,实现科学思维、立体思维。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这是《矛盾论》告诉我们的。现实工作中,我们正是坚持对具体的事物作具体的分析,才推动了一项项工作的创新,从这个意义上来,矛盾也就是生产力。既然矛盾不处不在,既然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于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矛盾具有同一性,可以相互之间转化,也就是说,矛盾既具有积极的内核,又具有消极的内核,其结果之所以不同,关键是我们怎么去对待,去处理。

《矛盾论》、《实践论》相互联系,统一于一个整体,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的光辉。马克思因创立了马克思主义而不朽,而马克思主义则因它与时俱进的这样一种品质,而永葆青春。《实践论》和《矛盾论》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精髓和精华,恰恰在于它把马克思主义不是当做一种教条,而是当做一种行动的指南,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发展出了毛泽东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今天的发展相结合,发展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进一步的丰富和进一步发展,也是我们今天学习“两论”的重要意义:《实践论》和《矛盾论》要求我们今天应该有一个新的眼光去审视我们的改革开放,应该以一种发展的眼光、一种进步的眼光去重新理解改革开放。

矛盾论实践论提升 篇6

这几个星期,我读了三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文献。它们分别是《共产党宣言》,《矛盾论》和《实践论》。把这么多的历史巨作读完,我想每个人的第一读后感,都是累。呆在电脑前盯着荧光幕的我,更是觉得累!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读有关马克思主义哲理的书籍!好多东西都不是很懂,特别是《共产党宣言》这本书。我只知道它是说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以及无产者和资产者的一些真理,无法正真的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的思想!《矛盾论》和《实践论》我虽说是读懂了它们的大概意思,但还不是很理解!当时读这几本书,我是硬着头皮读下去的。我还在网上查了有关这几本书的一些知识和概要。读完后,我真正的认识到毛泽东不愧是一代伟人。他不仅是一代军事家和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顿时,我对毛泽东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他也成为了我崇拜的对象。我为有这样的主席而感到自豪!我相信在他们的影响下,我会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实忠诚者!

在生活中,我是一个比较开朗和老实的人!说话直来直去,从不拐弯抹角!我又是一个工科的学生,我学的专业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所以,我从小对语文和英语都没什么兴趣,这也是导致我后来语文和英语成绩不好的原因之一吧!到了高二时我也只能选择我喜欢而又感兴趣的理科了,不过最重要的还是我的理科成绩比较好!还好我有惊无险的过了高考这座独木桥,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大学生,实现了我现阶段最重要的一个愿望!到了大学后的第一天,我被我们的宿舍雷住了,我那时就有了一点小小的失望。因为宿舍是八人间的,而我理想中的大学宿舍是四人到六人间的,并且是上床下柜那种宿舍。不过,过了一段时间后,我慢慢习惯了这种生活。认识到了八人间也不错啊,人多热闹,宿舍人气高,就是空间有点儿小,没有学习的地方。不过我们都去自习室和图书馆学习。问题解决了,我们的大学生活更快乐了。同时,我们对大学充满了热情和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记得当时入社团也是新生的一件大事,学长们都告诉我们要报哪些社团。但大多数学生都是奔着德育分去的,我也是其中的一员。所以就进了我们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电影爱好者协会”。在协会中我们得到了许多快乐,同时也参加了我们协会的电影知识竞赛,并获得了第二名。那刻我体会到了协会这个大家庭给予我们的鼓励!我喜欢看一些故事情节丰富,曲折,结果往往出人意料的书籍。如果不是有学习马克思主义这一门课的机会,我敢肯定《共产党宣言》,《矛盾论》和《实践论》这三本书我是不会去读的。“哲学”这一个词对我来说是神秘而又不可捉摸的。过去我只是在字面意义上去了解它,浅薄的明白它是指什么!当我读完这三本书时,我才开始了我真正的哲学之旅!说了这么多关于我的事,是时候说说我在这三本书上得到的东西了,也就是书的主题和大概内容吧!

《共产党宣言》又译《共产主义宣言》,在我看来大约有3万字!《共产党宣言》是1847 年11月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马克思、恩格斯取得一致认识,并研究了宣言的整个内容和结构,由马克思执笔写成,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共产党宣言》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其一为引言,其二为正文四章。第一部分引言说明了《宣言》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目的任务。第二部分正文四章,其第一章说的是《资产者和无产者》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其第二章《无产者和共产党人》,说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目的和任务,以及共产党的理论和纲领;其第三章《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各种假社会主义,分析了各种假社会主义流派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并揭露了它们的阶级实质;其第四章《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论述了共产党人革命斗争的思想策略!

读完这本书后我为我的国家而自豪,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而且走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60年前,当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以无比巨大的理论威力、思想锋芒和战斗精神令西方统治阶级发抖时,中国正在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下逐步陷入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160年后的今天,社会主义中国昂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先进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迎接着世界变局的挑战„„。从《共产党宣言》到“三个代表”,浓缩了150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更显示着中国共产党82年奋斗发展的辉煌。因此,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将是我一生的追求!可以说,我对《共产党宣言》中的理论还有很多不理解,是需要认真学习的。其中“流氓无产阶级是旧社会最下层中消极的腐化的部分,他们在一些地方也被无产阶级革命卷到运动里来,但是,由于他们的整个生活状况,他们更甘心于被人收买,去干反动的勾当。”这一段话我就无法完全理解!“流氓无产阶级”这个词是我第一次听说,我无法想到什么人属于这一阶级!更不用说去理解了!但我相信,只有认真阅读经典著作,在讨论和理解的过程中,才能提高自身修养和思想认识。我知道,在我前面的路还很长,但我已下定决心,坚定地走下去,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矛盾论》和《实践论》都是毛泽东同志重要的哲学代表著作!《实践论》是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代表著作。写成于1937年7月。当时中国共产党内有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思想,《实践论》就是他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主观主义错误而写的。《矛盾论》是作者继《实践论》之后写的,也是为了克服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实践论》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事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需要我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不急不躁、由表及里、全面观察、由感性到理性、了解事物的演进变化、分清事物彼此间的区别联系、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循环往复、不断加深对事物的认识。《矛盾论》从5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矛盾特殊性的理论,明确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二者相互区别、相互联结又相互转化。并提出了“ 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的论断。

读完毛泽东同志的这两本书后,我从哲学的角度认识到矛盾和实践的本质!《实践论》给我的启示是,我们做每一件事都要去亲手动手去做,自己做过的才能真正掌握它,才能真正的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举个例子:就像我们每个人学习一样,其实上课都可以听懂,可是下课后做题又不会做。还需要做一些题,你才能够掌握它。实践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中国曾经有一句话深入每一个中国人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也同时表现了国家对实践的重视性!我对其中“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这一句话深有感悟!他给我指明了成功的方向,为我的人生添上浓重的一笔!《矛盾论》中有这样一段话:“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著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这段话令我回味无穷,我认为这一句话道出了大自然中普遍存在的真理!我的一生中每时每刻都会有他的身影。矛盾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是时时可以见到,处处可以用到,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辨证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原理等,这些高中就谈到过的问题,对于我们的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与启发。

矛盾论实践论提升 篇7

高起点谋划, 实现组织机构强劲有力

针对新区政府刚刚成立, 社会经济成分、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 社会各个领域矛盾逐步增多的特点, 从维护新区稳定的大局出发积极调研谋划“大调解”工作机制。

一是列入社会管理首要内容。区委、区政府以全面落实中央政法委“三项重点工作”为首要, 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把构建“大调解”工作机制做为全局头等大事来抓, 把构建“大调解”工作机制纳入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的重要内容之一, 把建立化解矛盾的四级综治信访服务体系建设列入全区六项重点工程之一。

二是制定科学规范实施方案。为建立新区特色的“大调解”工作机制多次组织新区有关部门和各管委会功能区领导进行专题研究, 组织相关人员到外地进行实地考察, 学习联合调解做法, 九易其稿, 反复研究, 确保实施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强、运行规范畅通。2010年6月18日, 区委常委会研究讨论通过, 区委、区政府转发了《关于加强综治信访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 明确了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职责、方法步骤、运行机制、组织保障。

三是建立统一指挥组织机构。滨海新区成立综治信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 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 主管区长任副组长, 区纪检委、组织部、政府办、公安局、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人力资源和社保局、司法局、民政局、信访办和财政局主要负责同志组成的区一级“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 下设办公室, 授权区司法局具体负责全区“大调解”和综治信访服务中心的组织、协调、指导、推动、检查、考核等日常工作。12个功能区管委会及27个街 (镇) 都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四是实现“大调解”组织全覆盖。建立“大调解”工作机制主要分综治信访服务和人民调解组织两大体系, 自2010年8月9日新区综治信访服务中心成立后, 12个功能区管委会和27个街镇综治信访服务中心及346个居村工作站全部成立, 形成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四级综治信访服务体系。大力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 在新区、各管委会功能区成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 在街镇和居村健全了人民调解委员会, 现有人民调解委员会501个, 同时, 建立工会、妇联、医疗纠纷、物业、劳动纠纷、交通事故、大学院校等专业性、区域性、行业性调委会89个, 形成了以各级人民调解组织为基础, 以各级综治信访服务中心 (站) 为依托, 以公检法司信访互动, 新区、功能区、街 (镇) 、居 (村) 四级网络平台覆盖, 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五位一体、四级平台、三调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机制。

高标准建设, 实现人员设施保障到位

滨海新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综治信访服务中心建设, 加大对人民调解工作投入力度, 保障人、财、物落实到位。

一是从统一规划建设入手抓落实。新区把综治信访服务中心和司法所建设纳入强街强镇规划中, 新区中心面积达620平方米, 管委会中心面积达200平方米, 街镇综治信访服务中心和司法所办公用房1000平方米, 居村办公用房100平方米, 街镇以上中心建有“五室一庭”, 即:接待室、档案室、办公室、行政调解室、司法调解室和人民调解庭.并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

二是从工作人员配备入手抓落实。新区中心每年从新区各政法机关及信访等单位选拔后备干部从事专职工作, 还选派政府法律顾问团成员59名, 参与接待咨询和重大集访事件化解。各管委会中心也按照新区方式选派优秀后备干部从事中心专职矛盾化解调处工作。各街镇中心采取“5+N”的工作运行模式, 整合综治办、司法所、信访办、派出所、法庭、检察院及相关职能部门力量, 并选拔优秀大学生充实基层中心力量。居村工作站选派部门人员从事矛盾排查和化解工作, 全区四级中心 (站) 共有专兼职工作人员1980人, 有专兼职人民调解员13278人, 为全区上下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是从明确职责分工入手抓落实。各级综治信访服务中心由公、检、法、司、信访及相关单位部门派员参加, 具体负责本辖区内矛盾纠纷及涉法涉诉的接待、受理、调处、分流指派、督办等工作。中心内部实行直接调处与分流调处相结合, 归口调处与联动调处相结合。还可以受理发生在本辖区范围内的公民与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简易民事经济争议, 以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与行政机关之间发生的行政争议。

四是从专项资金保障入手抓落实。为保证人民调解工作顺利开展, 区政府制定下发《人民调解专项经费实施办法》, 每年拿出1000万元资金用于人民调解工作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经费和人民调解员补助经费, 新区司法局拿出专项资金20万元统一为新区、管委会、街镇和居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刻制公章和制作牌子。为解决涉法涉诉久拖不决问题, 区政府下发了《滨海新区司法救助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 (试行) 》, 每年拿出1100万元的专项司法救助资金用于救助涉法涉诉上访案件中基本生活困难的当事人, 解决其生活困难问题, 做到案结事了。

高质量规范, 力促管理考核更如完善

在成立“大调解”工作机制同时, 我们注重建立和规范工作制度、工作流程, 确保社会矛盾有效化解。

一是管理制度日趋健全规范。制定了矛盾纠纷预警、受理登记例会、回访、督察督办、档案管理、责任倒查、教育培训、接待人员守则、工作操作规程和考勤考核等12项制度。

二是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投入120万元与网络公司合作开发的《联合调解信息业务系统》, 将人民调解、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纳入系统之中, 实现新区、各管委会、街镇和居村四级平台的各类矛盾纠纷接待登记、受理、交办、调解、回访及领导督办、催办、查询、统计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电子信息网络平台全部链接。

三是有力监督保障案结事了。为加强涉法涉诉案件的监督检查工作, 在每月20日, 新区以及各管委会、功能区都统一组织了包括政法各主要部门领导在内的领导接待日活动, 已形成长效机制。同时, 积极探索“变上访为下访”方式, 在各管委会中心组织全区领导干部接待日, 集中处理该辖区的涉法涉诉积案。

四是探索解决矛盾纠纷新方法。开办“问题解答会”, 召集争议问题所涉及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面对当事人, 对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直至当事人走出误区, 打消疑虑, 从而息诉罢访。通过长期工作实践发现, 在案件横向分流时仅仅依靠单纯的书面材料转办, 电话催办的工作方式相对比较被动, 很难及时掌握各有关单位的办理进展情况。我们根据实际需要定期组织新区和管委会政法各部门面对面, 就转办的有关疑难案件的处理方法进行会商, 并在会上及时通报案件处理进展情况。

高水平服务, 力促社会矛盾有效化解

探索建立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机制以来, 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为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自2010年8月9日至今, 全区各级综治信访服务中心 (站) 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4375件, 17127人次。其中, 人民调解4237件、行政调解70件、司法调解68件, 调处成功3913件, 成功率89.44%o

一是成为部门综合协调的指挥部。新区“大调解”工作机制建立以来, 针对一个案件组织多部门联合研判, 共同研究探讨, 根据自身工作职能和特点, 共同寻找问题的根源和突破口, 并提出专业性意见, 已逐渐形成固有的调处方式, 收到显著效果。中心逐渐成为能够联合多部门综合办理综治信访案件的窗口和平台。

二是成为各级领导分忧的好帮手。对于领导批示交办的案件, 中心本着“务必办结”的原则, 迅速指定承办部门和承办人, 及时召集各有关部门, 召开研判会, 就当事人提出的主要诉求的合法合理性进行集中论证, 找到问题焦点和根源, 一办到底, 一督到底, 直至案件圆满解决。

三是成为重大案件化解的稳定器。对于新区发生的一些重大的突发性纠纷案件, 新区综治信访服务中心能够快速反应, 迅速组织中心精干力量, 提出权威性法律参考意见, 并出具书面论证报告, 帮助纠纷调处更具合法性, 为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法律依据。

矛盾论实践论提升 篇8

关键词:地方院校 生成 预设 课程建设矛盾

一、地方院校课程建设中的生成与预设问题

“生成”是指师生在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以及师生对话互动中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预设”是指教师课前对课堂教学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设想和安排。

预设性教学就是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其特点主要表现在目标导向性、内容封闭性、过程控制性、方法程序性等方面。在瑞吉欧教育理论中,生成性教学是指在师、生互动过程中,通过教育者对学生的需要和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进行价值判断,不断调整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课程。它既不是教育者预先设计好的、在教育过程中不可改变的僵死计划的执行,也不是学生无目的、随意、自发的活动,而是一个动态的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建构的过程。

地方院校课程建设实践中存在的最突出问题就是重预设,轻生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1.学校在课程管理中重预设,轻生成

高校的课程建设,在课程监管上有一套所谓的质量保障体系,在质量保障体系环节,大致包括日常的教学检查与专项的课程评估,无论是例行的教学检查还是专项的教学评估,都带有显著的“达标”性质——按照一套既定的指标体系,从师资队伍、教材建设、课堂教学等环节对课程进行评价,达到一定标准,就可以是合格或优秀课程,达不到标准就需要对照评估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整改”,也就是按照标准去做。

课程评估的指标单一,讲究显性可控的指标,一套指标针对全校数千门不同类型的课程;在日常的课程管理上,讲求教学文件齐备,同一门课程,即使由不同的教师担任,在教学检查中也要求教学进度相同,试卷统一。总之,对课程的考核过于追求所谓的“科学、公正”,标准统一,要求划一。

在课程管理中重预设,轻生成的另一个典型就是在代表高校课程建设的最高水平——精品课程建设和评比中出现的问题,就是重建设,重资料的堆积,轻使用,轻学生的参与。一门课程一旦通过评估(网上评审),获得了优秀或精品等级之后,就基本上可以一劳永逸了。

现在大多高校(包括地方院校)都拥有省级及国家级精品课程,拥有更多自己的校级精品课程,这些课程都建有相应的课程网站,供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使用。由于在诸多的课程评比中,网站建设是评比通过的必要条件,建网站是为了通过评估,而不是使用,学校只评价网站建设的好坏,而不评比网站使用的情况。

与常规的课程命运相似,网络课程亦是如此,预设一旦结束,本应是生成的开设,实际情况则是,预设结束,生成再也没有出现。

2.教师在课程建设中重预设,轻生成

地方院校的教学资源一般都比较紧缺,课室少,师资队伍处于建设之中,于是许多课程能合班就合班上课是地方院校的不得已的选择。大班教学在地方院校非常普遍,学生很难参与,教师基本按照既定的教案授课。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方法非常普遍,教師很难深入到学生中去,学生也没机会主动参与到课程中去,预设性的课程大多变成现实中的课程,课程很少生成,或者没有生成成了常态。

当前学校课程生态下,“不生成”成为地方院校教师的“最佳”选择。生成课程就要在课程建设中注重实施过程,吸引学生参与,关注教育的附加价值。很显然,教师要投入更多时间备课,阅读更多的相关材料,学习一些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多接触学生,在课后要指导学生的一些实践活动,并且还面临课程失败的可能。

而地方院校内的课程软硬件资源显然无法支持教师的上述行为,上课的教师以青年教师为主,在学校组织的课程评估中,青年教师职称低决定了在课程评比中,该课程无法评为优秀或更高等级的课程,也就无法获得课程建设经费。在职称晋升中,主要看其科研成果,授课方面的标准非常低,一般完全可以达标。再则青年教师即使愿意投身于教学,也缺乏指导,无有效的教学合作团队,无明确的指导教师。对教师来说,不关注生成(按照既定的计划)的上课是一种最稳妥也最利己的选择,就不难理解了。

3.大学生甘于做现有课程的被动接受者,缺乏生成的动力

课程的主体是学生,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也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表现。大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性很低,不参与或很少参与讨论发言,使得教师不得不“一言堂”,对许多教师来说,受本本(教学大纲、教材等)束缚,讲什么,考什么已有规定,学时亦有规定,地方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目标指引下,许多课程的课堂讲授学时一直呈减少趋势,在有限的学时内,教师要完成教学任务,必须要加大课堂信息量,几乎没有学生讨论的时间。久而久之,学生乐于做一个被动的接受者。

再者,对地方院校的教师来说,由于扩招,录取的学生整体水平下降,而对课程的评估,要求用国家级、省级优秀教材,而这些教材一般都只针对重点院校学生水平编写,教材太难,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已成为当前影响地方院校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

总之,在院校的微观层面,大多课程只有预设,而无生成,课程只是教师要讲授的内容,而根本没有反映学生学习的过程,对高校教学质量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二、生成还是预设,地方院校课程矛盾的原因分析

1.观念层面:预设性思维视域下的课程观念

“预设”和“生成”,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思维方式,预设性思维先在地设定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按这种设定来认识和控制事物的发展。在这种思维的统领下,人们认为教学是有规律的,教学活动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对规律的把握和遵循程度。

地方院校惯常的课程管理手段,实则清晰地反映了课程管理者头脑中的课程观念,是一种典型的预设性思维视域下的课程观念,过于重视规律和规则,认为课程就是可按照既定的方案展现的过程,它对具体的教学情境及其状态不够重视,使原本可能丰富多姿的课程实现过程变成了类似工厂的按部就班的“流水线作业”。

预设性思维以刚性的计划来规定整个教学过程,忽视了教学过程的复杂性,走向了一个极端,就是对生成的忽视与不重视,凡事以计划为准,“教学文件齐备”,“教案详尽”、“教学计划要严格执行”这样的字句在许多院校的课程管理文件中频繁出现,甚至教学检查人员对照教师的教学计划表,到第几周一定要讲授到第几章,一旦有出入,可能被定性为教学事故。教师动辄得咎,唯恐踩到雷区,按计划自然是教师“保险”的选择了,但生成也被排除在课程教学之外了。

2.机制层面:对教师教学的不鼓励与“防教师心态”,影响了课程的生成

当前地方院校的课程管理上存在两大问题,一个口头上重视,实则在各种奖惩与分配机制上不鼓励教师投身于教学,不利于青年教师成长。青年教师无宽松的成长环境,地方院校扩招后,许多刚入校的青年教师,教学任务重,无有效的教学团队可以互助与效仿,在摸索中前进,再加上收入低,职称晋升压力(职称直接与收入挂钩,职称问题解决了,才能相对解决经济压力),而职称评定中科研成果是硬指标,教学方面的要求却“很软”,所以青年教师有限的精力自然会“理性”地选择投入科研中去,根本无暇进行教学研究,对教学疲于应付,何谈生成性课程。

另一个是教学管理中的“防教师心态”,在教学管理的整个体系中,由于制度设计的出发点是,认为教师只要按照规定的要求,完成某些任务,就可以达标。于是在许多相关管理规章制度中,“防教师心态”的条文时有出现,如与课程相关的各种检查比较多,要求教师完成某些既定的教学文件,审核教师是否按照要求完成某些“规定动作”——撰写教案、制作课件、作业批改,甚至各种与教学相关的表格填写是否规范等。这实质都是一种最低的“规范性”要求。有些并不必然为教学所必须。而教学管理中的鼓励性措施很少。这些“防教师心态”的管理措施出台,一是浪费了教师大量宝贵时间让他们去完成那些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东西,二是教师不敢动作,且容易产生这样的心理暗示,按照既定的要求就可以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而生成就在这个过程中被忽视,被扼杀。

三、生成与预设的协调

要达到预设与生成的和谐共生,进而促进课程整体质量的提升,需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来解决目标地方院校课程建设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管理者应营造教师课程研究的氛围,帮助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教师成为课程的开发者,不是放弃课程的预设,而是对预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预设具有“三性”。——以生成的主体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以生成的随机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开放性,以生成的动态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可变性。强调生成的动态性。——这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研究课程,因为研究某一具体的课程与研究某一学科方面的问题两者之间具有非常大的区别。对地方院校来说,上课的主要以青年教师为主,青年教师既需要研究学科问题以不断补充自己学科知识上存在的短板,更需要研究如何讲授知识的艺术与技巧,加快从作为一位教师的“角色适应”到“角色成熟”的转变。青年教师需要学校为其成长,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学校对教学的支持要落在实处,如青年教师投身于教学中去,应在分配制度导向上是获益的,青年教师的工作量不应过大,同时给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更多的发挥空间。

2.教师应转变观念,由预设性思维向生成性思维转变

教学思维方式要实现由“预设”到“生成”的转换,实际上就是不再假定教学有先在的、不变的、唯一的本质和规律。其本质和规律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是内在于教學过程之中的。生成性思维关注的是一次次具体的教学过程,它注重学生的当下感受与表现,追求的是教师的选择与创造,所以它更有利于教学的自然开展和学生创造性的发展。

在观念上,教师应把教学作为一种事业而不是职业来对待,如果仅仅认为“教师”是一个谋生的职业,那么一切都按照既定的程序进行,即使重复多年,也只能使其成为一位“匠人”——不追求业务的“精美”,做到“合格”即可,摒弃创新,自然就拒绝学生学习中的“异端”与“过于热情”,把“教”与“学”清晰地分割开来,也体验不到教学过程中的真正乐趣——教书育人,看到学生的成长的快乐。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以学生实际状况来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一些教师以地方院校学生成绩差为籍口,强调课程目标难以实现。课程理论性强,难度大,教师讲得多,学生听起来吃力。实际上是犯了“郑人买履”式的错误,课程的本体功能是培养人,毕竟学生水平与特点才是决定我们教学目标的根本。一旦课程调整到符合学生的水平,学生易学、乐学,有参与热情,才能促进课程生成的逐步实现。

作者单位:1.广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上一篇:各企业营销手段下一篇: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