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顽固”的中国小农——《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读书报告

2024-10-20

追问“顽固”的中国小农——《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读书报告(共1篇)

追问“顽固”的中国小农——《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读书报告 篇1

追问“顽固”的中国小农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读书报告

当学者被迫以事实和信念去迎合一个权威的教义的需要时,科学便被出卖了。

——布·马林诺夫斯基

一、概要

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研读本书,有特别的意义。2011年10月10日晚CCTV-9“记录频道”开始推出系列节目“车轮碾过的历史”。该节目第(1)集中就主要围绕“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以下简称满铁)的前世今生展开,讲述了创始人儿玉源太郎特别是第一任董事长后藤新平利用建址大连后的满铁,逐步控制东三省,乃至华北、全中国的有计划、有步骤行动。而本书所依据的主要经验证据恰是满铁的调查资料。对于普通学者而言,都往往会基于民族义愤弃用满铁的资料。本书仅就依托的经验事实这一点,就迥异于国内类似研究。

全书共三编十六章。第十六章结论部分的主要观点在黄先生的其他文章中也都有提及,如“发展还是内卷?十八世纪英国与中国——评彭慕兰《大分岔:欧洲,另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上)”、“认识中国——走向从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只有通篇阅读,才可能理解第十六章的结论。

在学生开来,本书在如此详细的描述和分析经验证据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同时也是全书的中心论点,是小农的内卷化。全书三编均围绕此中心论点展开。只是各有侧重。第二编论证内卷化的小农经济的原因、表现;第三编则揭示内卷化的小农经济与村、区至国家政权的相互影响,甚至交织的事实。

二、解读

对本书的理解,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基本前提:分封的历史传统

肇始于西周的分封制,不仅适用于其后几千年的封建政权,还适用于寻常百姓家。如果不是分封,而是如西欧诸国多实行长子继承的话,中国的小农在1840 1

年前后大概不一定呈现内卷。这是学生的一个基本判断。同时,学生也认为这也是本书得出内卷化结论的前提。如经营式农场的200亩临界点,多由分封(分家)造成。

本书通过描述与分析人多地少、为生存挣扎、人力边际成本递减的事实,得出内卷化的结论。将经验事实概念化后,与长期以来大陆意识形态宣传的主导理论、实体主义理论、形式主义理论均有所不同。拟从以下思辨中考察。

(二)思辨之一:1840年前后

长期以来,意识形态主导理论认为人类社会都要经历的五个阶段,套用到中国,典型体现在认为1840年帝国主义入侵,阻断了明末清初正常的资本主义萌芽与发展,从而导致了近代中国的积弱积贫,同时,也注定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无能。此主导理论的经济学基础:雇佣关系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核心特征。因为明末清初的江南地区行会中已经出现了雇工学徒,所以当时资本主义就已经开始萌芽。即使是在唯物史观内部,也认为社会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方面。仅凭借出现雇佣关系就认定资本主义萌芽的确过于武断(或者民族情感使然)。本书从华北农村入手,比较了贫农农场、经营式农场、出租土地,分析得出雇佣关系在封建生产关系中同样存在,并不只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特有的,同时因为半无产化又阻碍了彻底雇佣关系的形成。本书在一定程度是对资本主义萌芽论的否定,进而认为帝国主义的入侵只是加速了原有的内卷化和商品化进程。事实上,不只在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上,新中国建国前后的很多问题上,如农村各阶级的划分、人民公社,都只考虑了生产关系一方面。这种革命的逻辑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多有改观。

(二)思辨之二:人口过剩与返贫

大陆历史学多认为封建王朝立国之初因战乱、饥荒等人口稀少,吸取前朝王国教训减税免赋。王朝中期百姓生活安定人口增长,因土地绝对供给量难以增长人地矛盾开始突出,并逐渐导致土地兼并,百姓流离失所,导致农民起义最终推翻旧王朝建立新政权。本书通过分析,提出人口过剩确实是人力边际收益递减的主观原因(只要收益大于零,迫于生存压力就要投入人力),但中国贫农的困境,是多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因素:长期的半无产化与短期的灾祸。为什么说土地是农民的命根,理由就在于此。几千年来,农民的唯一福利和保障就是

土地。不管是经营式农场,还是家庭式农场,虽然在种植的作物类别上有所不同,但都可能遭遇耕作投资失败被迫典地、卖地甚至沦为雇工、长工困境。短期的灾祸只是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在于长期的半无产化。只有对此深刻认识,才能理解新中国不承认土地私有的根本原因,在农村是集体所有,家庭承包。否则,就可能一厢情愿地“伙同”西方某些理论批判新中国的土地政策。本书客观上为解释土地非私有化提供了证据。

(三)思辨之三:商品化与资本化

为交换而生产就是商品化。种植经济作物(棉)、手工业、纺织的出现,已经可以说明农业的商品化。此外,不在村地主收取地租后经商、放贷,具备金融的资本表象。但通过史料考察,放贷是少数现象,同时,贫农农场和经营式农场即使有幸产生剩余产品,也主要是买地而没有主要用于提高技术扩大再生产,资本的转化没有实现。这是当时中国与西方工业革命前后的最大不同。又强化了内卷化理论。

(四)思辨之四:内卷化的村庄与国家治理

历代王朝都难以将权力直接延伸至村庄,因而多通过代理人的形式实现治理,收取税赋。这就逐渐形成了士绅治村的传统。对此费孝通先生也很注重,士绅是村庄稳定的基石。本书依托满铁对六个村庄的调查,归纳了两种演变模式的村庄:以自耕农为主和半无产化。进一步拓宽了乡村治理的视野。新中国的“送法下乡”运动,史无前例地打破了村庄的旧有规则;改革开放的农民工大迁徙则加剧了旧有结构的解体;内生秩序未能形成,乡村经济文化凋敝已成当前突出问题。“法律自法律,社会自社会”至今在乡村依旧没有改变。

传统的力量是巨大的,“顽强”的内卷化的小农经济影响至今。

三、可能遭致的诘问

(一)经验证据

实地调查方法的结论,难以回避的瓶颈是以偏概全。何况本书主要依据的是满铁的实地调查资料。

(二)土地所有权的划分

似乎遗漏了田底、田面权的划分,而这正是永佃制度产生和继续存在的所有

制基础。

(三)内卷化理论的验证

历史无法再现,本书的核心——内卷化理论在华北以外的其他地区的验证似乎尚未完成,理论的边界似乎也没有确定。

上一篇:享受竞技乐趣——感受加拿大桥牌文化下一篇:时势造英雄 四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