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认识电子表格 教案专题

2024-07-31

第七课认识电子表格 教案专题(共10篇)

第七课认识电子表格 教案专题 篇1

第七课认识电子表格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储备点

1.了解电子表格的功能与特色;

2.了解电子表格的发展历程;

3.学会建立工作表;

[二]能力培养点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会工作表的建立、输入及保存;

[三]情感体验点

通过师生的相互交流和团队的协作学习,体验探究问题和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设想

[一]重点:电子表格的建立、数据的输入及保存;

[二]难点:正确的建立电子表格及正确的在表格中输入数据及保存电子表格;

三、教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网络教室、监控教师机一台;

四、教学方法

使用任务驱动教学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知道每学期期未的时候,老师都会将同学们的 分数进行统计,以前用的是手工,而现在用的是计算机,大家都知道使用的计算机后,极大的提高了统计效率,能够将两天的工作,一小时就能完成。我们使用了什么软件呢?有这样神奇的功能?

[二]课前热身

讨论: 同学们想想,我们以前统计数据的时候一般需要建立什么?

[三]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统计数据要求表格的建立;

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35页的内容。

明确:电子 表格软件是专门用于处理数据而设计的一个程序。但是,它并不限于处理数字,还可以用来组织各种类型的数据,生成各种财务报表、统计图表等。比较著名的电子表格软件有“Lotus(莲花)”和“Excel(超越)”。(如果时间允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书上“阅读材料”或简单介绍电子表格的发展历程。)

教师提问:我们知道了现在常用的是Excel电子表格软件,请同学们通过以前打开其它软件的办法,(如Word),先在计算机中自行查找,打开E xcel电子表格软件。

请几位同学示范操作打开的正确步聚,不足处教师加以纠正。最 后教师归纳总结打开Excel电子表格软件的操作步聚:开始 | 程序 | Microsoft Excel。

(教师补充介绍,Word和Excel都是 微软公司生 产的office办公自动化家簇的成员,所以在许多操作方面都极为相似。)

3.教师引导学生观看Excel的操作界面,并和以前所学的Word作比较,请同学说出二者之间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明确:Excel与Word窗口风格 与界面 基 本一致,所不同的是窗口中有一张 很大的表格,这就是工作表。

4.教师引导学生阅读36页内容。请同学归纳总结说出行头数、列头字母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明确:Excel工作表是由行和列数组成,每行的行头有一个序号,这是行头数,每一列有开头有一个字母,这是列头字母。工作表中每一个格子称为单元格。在Excel工作表中,对单元格的操作通常都是在活动单元格中进行。并且多个活动单元格组成一个活动区域,有些操作,可以在整个活动区域进行。

活动:老师在监控教师机上随机选中活动单元格,请部 分同学说出活动单元格的地址。

5.既然Excel是以处理数据为主,怎样进行数据输入?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 36页和37页内容,并按照37页图7—2所示,在活动单元格中输入数 据。

明确:输入数据通常是以单元格为单位进行的,每输完一个数据,就可以 用回车键或光标移动键进入下一个单元格,也可以用鼠标单击另一个单元格,跳到另一个单元格。

6.建立好一个Excel工作表,就可以进行保存,以备以后使用。请同 学说出Word的保存几种方法。

1)文件 | 保存;

2)文件 | 另存为;

3)单击工具栏上的按钮,进行保存等;

第七课《飞天曲》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聆听电影音乐《海德微格主题》,感受乐曲魔幻、神秘的气氛,懂得音乐要素在乐曲表现以及电影表型中所起的作用。

2.能富有激情地演唱歌曲《飞天曲》,表达“豪迈与自豪”的歌曲情感,独立视唱歌中四小节旋律。教学重难点:

感受乐曲魔幻、神秘的气氛,并能听辨几种乐器音色,能用激情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从创设情境导入,如:展示宇宙太空的图片,配上虚幻神秘的音乐,请学生结合对我国航天工程所取得的成就的认识。想象并谈谈:此时你驾着神舟十号在浩瀚的宇宙中自由飞行,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学唱歌谱。

(1)出示两条节奏,听辨出老师拍击的是哪条节奏。4/4 X X X.X X-|X X X.X X-|O X X X O X X X|O X X.X X-||(2)学生练习拍击以上两条节奏,熟悉掌握歌曲的节奏。第一条节奏是歌曲的引子部分,第二条是歌曲第二乐段的第三句。

二、寓教于乐

1、播放歌曲《飞天曲》,边听边找出两条节奏在歌曲中的位置。教师可边弹奏这两句旋律,让学生边听边拍击,同时用“啊”哼唱旋律。

2、完整地跟教师的琴声哼唱歌曲的旋律,由于歌曲的节奏较多,如:附点八分节奏、切分音、跨小节切分音以及三连音、后半拍起等,学生不易掌握其节奏和时值,要求学生边划拍边哼唱旋律。

3、学唱歌词。

(1)唱准几个八度大跳的音准和时值。

(2)第二乐段的第三乐句较长,其中跨小节切分音延长以及其后半拍进入是歌曲演唱中的难点,演唱时要注意保持其乐句的连贯性。

(3)歌曲中的延长音的地方,演唱时看老师的指挥或边唱边划拍来掌握。

4、有感情地、完整地演唱歌曲。可根据旋律的走向,选择合适的力度变化,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来表演。

三、创造表现

聆听 电影音乐《海德薇格主题》

1.简单介绍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故事梗概和配乐大师约翰.威廉姆斯,并播放视屏片段。

2.初听乐曲片段,感受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思考:音乐对影片起到了什么作用?教师可启发学生把音乐所表现的意境与影片的名字和故事内容相联系来谈谈。3.聆听乐曲的第一部分,听出主题重复式的变化。(1)第一遍听,听出主题出现的次数(3次)。(2)第二遍听,听出主题在音色和力度上的变化。

(3)第三遍听,边听边哼唱主题,感受与体验主题在音乐要素上的变化。

4.完整地聆听乐曲,整体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魔幻、神秘的印象和气氛。

5.再次聆听全曲,听后请学生谈谈乐曲营造了怎样的气氛,并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乐曲是通过哪些音乐要素来营造这种气氛的。

四、完美结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歌曲《飞天曲》,感受乐曲魔幻、神秘的气氛,并能听辨几种乐器音色,能用激情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反思:

钟声 第五册第七课 教案 篇3

(2008-11-05 09:55:08)转载 标签: 教育 分类:常规教案

总第课时

本轮第课时

第周 星期

课题:

7、钟声(第1课时)

课型:综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唱准4、7、1音高,唱准音阶,并进行实践创作活动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唱好《钟声叮叮当》,并用轮唱形式表演“黄昏钟声”的情景

情感、态度、价值观:钟声能唤起人们无限的遐想,本课题的四首音乐作品,都围绕中外特定的环境下的“音乐与自然”——钟声而创作的不同风格的乐(歌)曲,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提高审美的情趣。教学重点:用轮唱的形式表演“黄昏钟声”的情景 教学难点:二声部和谐

教学方法:综合法

听唱法

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音乐知识

(1)按教师手势唱:do、re、mi、sol、la A、按音阶唱 B、打乱顺序唱(2)学习fa、si、do

齐学

在音乐王国里我们已经认识了5位朋友,今天老师带小朋友认识另外

三个朋友:

出示4(fa)学生跟唱,教师介绍4和3、5是邻居,做一做手势,请

小朋友回忆哪首歌曲中有“4”这个音,唱一唱《噢!苏珊娜》、《原谅

我》

出示7(si)学生跟唱,介绍4和6是邻居,唱一唱6、7,做一做手势

请小朋友回忆哪首歌曲中有“7”这个音,唱一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出示“1”学生跟唱,介绍它和“7”是邻居,唱一唱6、7、1,做一做手

出示音阶图,边做手势边唱视唱曲

齐唱

2、新歌教学

(1)导入:出示欧洲教堂

导:这是什么地方?你见过吗?有的小朋友在电视或电影中看到过,你能说说在教堂中经常发出什么声音?音乐是怎样表现的呢? 听音乐,学生谈感受 导:你能用动作表演吗?

(2)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澳大利亚民歌《钟声叮叮当》 出示歌词,让学生说说歌曲与以前学过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听录音,注意学唱顺序(3)学唱歌词 A、轻声跟唱

B、比较第一段结束句与第二段结束句的不同处(4)连唱

用流畅的情绪,连贯地唱一遍(5)学唱歌谱

A、教师范唱,学生找找歌曲中出现了几个4、7、1 B、学唱歌谱第一、二句

指名说

仔细聆听 指名说

仔细聆听 指名说

齐唱

C、教师画图形谱

D、第三、四句由学生自己画图形谱自学识谱 E、连唱

F、用流畅的情绪,连续地唱一遍,注意起伏,并在“V”处换气 G、加固低音do sol 唱一唱 H、低声部练习,先唱谱后唱词

齐唱

齐学

I、二声部合起来唱,注意聆听另外声部,使二声部和谐

三、组织下课

齐唱

合唱

板书 设计

教后

反思

总第课时

本轮第课时

第周 星期

课题:

7、钟声(第2课时)

课型:综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用1、2、3、5、6六个音编自己的歌

过程与方法: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和电子琴独奏曲《灵隐钟声》,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钟声能唤起人们无限的遐想,本课题的四首音乐作品,都围绕中外特定的环境下的“音乐与自然”——钟声而创作的不同风格的乐(歌)曲,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提高审美的情趣。教学重点: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

教学难点:用1、2、3、5、6六个音编自己的歌

教学方法:综合法

听唱法

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复习《钟声叮叮当》

分声部唱一唱

二声部合唱,力求音准、和谐

2、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

(1)讲组曲《哈里·亚诺什》的故事,介绍《维也纳的音乐钟》(2)初听全曲

设问:你能否听到钟摆的滴答声?

(3)出示:ⅰ5 3 5 ⅰ

0 5 │ⅰ5 3 5 ⅰ│

唱一唱主题曲调

(4)设问:A、主题曲调出现了几次?

B、你能想象宫里的情景吗?

复听全曲

合唱

学生讨论

齐唱 指名说

师生交流(5)再次复听

每当主题曲调出现时,边哼唱,宾合着音乐拍手或做动作

3、聆听《灵隐钟声》

(1)导入:你们去过寺庙吗?

师:你们听到过庙里的钟声吗?请你用声音模仿一下 介绍杭州灵隐寺

(2)放录音,学生听引子部分——钟声

师:这是真的寺庙里的钟声吗?(3)

看书上谱例学生哼唱

这样的曲调你听见过吗?

仔细聆听

仔细聆听

学生说说庙里的情景 学生自由模仿

仔细聆听 学生讨论

再次聆听乐曲主题音乐,学生边看谱例边听边哼唱,边思考听了这曲齐唱 调,想象这是哪里的场景?

(4)

师:在寺庙里除了听到钟声,还有什么声音? 你觉得如何加上木鱼伴奏呢?老师有一个好方法,想不想试一试

练习用弹舌模仿木鱼声

随音乐用弹舌模仿木鱼声为乐曲伴奏

(5)欣赏全曲,学生自由用动作表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仔细聆听 指名说

(6)小结:这是中国佛教音乐中的钟声,很有特征,特别是除夕和自由练 新春第一天的钟声,有很多人前往聆听

4、用1、2、3、5、6六个音编自己的歌 出示:3/4 Χ — X│X — X│X X X│X— 0║ 教师范作

仔细聆听 自由表演

展示 师生评价

三、组织下课

学生拍打节奏

学生分组试编、展示

板书 设计

教后

反思

总第课时

本轮第课时

第周 星期

课题:

7、钟声(第3课时)

课型:综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二声部学唱,感受二声部歌曲

过程与方法:表演歌曲《美丽的黄昏》,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钟声能唤起人们无限的遐想,本课题的四首音乐作品,都围绕中外特定的环境下的“音乐与自然”——钟声而创作的不同风格的乐(歌)曲,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提高审美的情趣。教学重点: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

教学难点:学习二声部学唱,感受二声部歌曲

教学方法:综合法

听唱法

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复习《钟声叮叮当》

分声部唱一唱

二声部合唱,力求音准、和谐

2、表演《美丽黄昏》

合唱

(1)导入:黄昏的晚霞美吗?请小朋友听一听音乐是怎样来表现的呢?(2)听录音

听音乐,学生说说是几拍子的? 放音乐

师生随着音乐一起拍打

(3)师:这么优美的音乐,你会用动作做一做吗?放音乐(4)跟着录音轻唱

连唱,注意及时、敏捷地换气

学生谈感受

学生试拍 齐唱

学生自由做动作 齐唱

(5)哟能够不同的速度演唱这首歌,说说表现的意境和情有什么不

同?

速度

表达的情绪

稍快

轻松、愉快

中速

宁静、美妙 稍慢

低沉、压抑

分组讨论

(6)轮唱 聆听录音学生感受

将学生分成二组,甲组先开始唱,唱至2时,乙组从头开始唱

学生说说感受

教师指挥,学生轻唱,要求学生既能听到自己的声部又能听到另外一学生学唱 个声部的歌声

为三个乐句分别想一个简单的动作,边唱边做 有感情地进行三部轮唱,注意三拍子的韵律(7)学唱歌谱 A、教师范唱

B、重点唱一唱第一乐句前六小节,并画图形谱 C、学生画出第二乐句的图形谱 D、连起来唱 E、进行轮唱

(8)选择三角铁、串铃、小鼓、双响筒在“叮咚”处伴奏 分组尝试、分组展示 用三角铁在“叮咚”处伴奏

三、组织下课

速度

表达的情绪 板书

稍快

轻松、愉快

设计

中速

宁静、美妙

稍慢

低沉、压抑

轮唱

齐学

小组展示、学生评价

教后

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备课教案 篇4

知识目标:“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含义及作用,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能力目标:体会“三步走”发展战略即鼓舞人心,又切合我国的实际;体会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经济制度方面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对党和社会主义的热爱之情,感受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的作用。

教学难点: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用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导入

一滴水能够折射出七彩阳光。杨妈妈和她的女儿所记帐本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我国人民生活的变化。由此生活情景入手,直接引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开启下文。

讲授新课21世纪,给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都要靠经济的发展,经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感受经济生活的巨大变化,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积极参与经济生活,有利于我们增强爱党爱国的情感、认清肩负的使命,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融人社会。

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

感受身边的变化

活动一:

在中国革命博物馆,有一件收藏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杨妈妈的账本。从1965年起,杨妈妈开始记账。小到几分钱,大到几百元,无一遗漏,一记就是37年。在20册账本上,1965年记载的所有支出都是柴米油盐,如凭油票购买700克食用油花费l元1角等,2元5角已经算是大额支出了。到了1980年,账本上出现了一笔天文数字:电视机456元2角。

杨妈妈的账本(图)

杨妈妈的大女儿继承了妈妈记账的习惯。与妈妈厚厚的一摞账本相比,女儿的账本只有薄薄的数页。“我的账本不记录每天的流水账,记的是一些大事情,如添置大件的费用、儿子结婚的费用等。”在女儿的账本上,我们可以看到大年初二晚上全家人花200元吃饭的记录、用XX元请律师的费用等。

○杨家的账本反映了我国的经济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从账本记载的内容、方式等方面,比较杨妈妈与女儿的账本有哪些差别。这些差别说明了什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些成就既体现在我们祖国发生的巨大变化上,也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为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经过长期有步骤、分阶段的努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相关链接

987年4月,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客人时全面阐述了“三步走”的战略构想。1987年,中国提前三年实现了第一步翻一番的目标。1995年,又提前5年实现了再翻一番的目标。

经过党的十四大、十五大,“三步走”战略进一步丰富,形成了“两个100年”的目标:即到建党100年时,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建国l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至20世纪末,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活动二

○请搜集近年来反映我国经济建设巨大成就的有关数据,绘制成图表。

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经济制度

活动三:

上海宝钢工程打下第一根铜管桩(图)

上海宝钢集团公司是中国钢铁行业的“排头兵”。1978年12月23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的翌日,上海宝钢工程打下了第一根钢管桩。这个国家投资300亿元的工程,是“全套引进”,曾令许多人感到不可思议。当时,刚刚起步的中国现代化建设,急需钢材,而中国人均占有钢材25公斤,仅为世界平均水乎的。建设宝钢的投资可以建设数倍于宝钢产量的低水平钢铁厂。但邓小平预言:“历史将证明,建设宝钢是正确的!”20多年过去了,今日的宝钢年产钢能力1800多万吨,进出口量逐年增加。XX年出口钢材约280万吨,进出口贸易总额约15亿美元。

○如果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都有自己的“宝钢”,抓好这些“关键少数”,对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在我国的经济大舞台上,活跃着多种所有制经济,其中唱主角的是公有制经济。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国有经济,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但是,无论表现为什么形式,它都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有经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担负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的重要任务。因此,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

图: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略)

活动四:

位于北京郊区的韩村河,曾被当地老百姓称为“寒心河”。以前的景象是“臭水沟,烂泥塘,挖野菜的结成帮,几条鸿沟穿村过,墩台上面搭土窝,天灾人祸年年有,村破人穷常挨饿。”如今,村民住的是楼房,走的是水泥路,用的是各种现代化的生活用品。暖气、闭路电视、电话、邮政所等市政设施一应俱全。老百姓由衷地说:“集体经济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得到根本改善。”

○你还知道哪些集体经济蓬勃发展的例子?

○集体经济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集体经济,也可以有多种具体形式,但无论采取什么形式,它都是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在我国,集体经济广泛存在于城乡各行各业中。作为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经济体现着共同致富的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财富和国家税收。因此,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对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活动五

安徽省安庆市有一个建筑面积近40万平方米的光彩大市场。这个大型物资集散中心和加工基地,是由一家私营企业投资建设的。

从这个大市场的作用来看:

*解决了8000多人的就业问题;

*带动了当地加工工业的发展;

*……

○在你的周围有哪些私管企业?

○它们的作用如何?

在我国,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同时,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等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这对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江泽民

活动六:

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的观察,填写下表。

单位

所属经济成分

一位外商投资的皮鞋厂

陈雨自己开的杂货铺

李娅就职的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孙跃就职的镇办饲料加工厂

小王自己投资创办的服装厂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是一项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制度。它的确立,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同时,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活动七:

一个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吸引了记者前来采访。当记者问及他们致富的秘诀时,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

采药的村民:咱们村子富起来多亏了这里盛产药材,乡里办的药材加工厂生意可红火了,我们还在网上和外国人做生意哩。

村委会主任:要想富,先修路。前几年国家投资把这里的路先修好了,还通了电,不然我们的药材再好也运不出去,更不要说把生意做大了。

村支书:我看啊,制度是关键。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外国人才能在这里投资兴建度假村,开发我们的旅游资源。

经营餐馆的村民:致富要头脑灵活,不怕吃苦。我在度假村旁边经营了一家小餐馆,虽然累点儿,但收入比处以前高多了。

○你如何评价这几位村民的话?

○记者可以从哪些方面总结这个村庄的致富秘诀?

初三汉语上册第七课教案 篇5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体会。

3.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教学重点:

边读边想,能交流体会,自身创作诗歌。

教学难点:

创作诗歌

教学时间: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各种声响(如风声、雨声、落叶声、蛐蛐声等)的录音带。

2.配套的课文朗读磁带。

3.旋律优美的轻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展开想象

1.游戏导入:同学们,自然界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你们想欣赏一下吗?下面俺们做一个听录音猜声音的游戏,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然后说一说你听到了哪些声音。(播放声响录音带)

2.展开想象:听着这些美妙的声音,你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再次播放声响录音带,引导同学想象并交流。

3.有一位诗人在秋天里听到许多美妙的声音,就写下了这么一首诗,你们想听听吗?(揭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

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遍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3.指名同学读,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三、品读想象,体会交流

1.品读第1—3节,选择自身最喜欢的一节,边读边展开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可以让同学从看到的、听到的这些方面来想象)。

2.指名同学进行描述,把自身想象的画面描述得美一点。

3.同学评议并补充画面,把画面说生动、说形象。

4.带着这种美好的感情朗读自身喜欢的一节。

5.加动作读自身喜欢的一节。

四、仿写诗歌,积淀语言

1.教师有感情地配乐诵读第4—5节。

2.读后引述:听听,秋的声音还有许多许多,让俺们一起走近每一片叶,每一朵花……去听听他们的声音,并仿照课文第1.2节或第3节的样子,也来作一段诗,好吗?

3.播放声响录音带,说一说你听到哪种声音最美。

4.同学自由作诗,在小组交流,几个小伙伴可以合作一首诗。

5.选派代表诵读,给同学配上音乐。

五、品读体会,升华情感

1.指名诵读最后一节。

2.交流:从这一节感受到了什么?

3.带着这种情感齐读最后一节。

六、诵读回味,表示情感

1.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可以一个人诵读,也可以和其他同伴一起合作诵读。可以边诵读边加上动作。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合作诵读自身编的诗。

七、作业

自编一首诗。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第七课 篇6

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教学目标:了解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通过对宪法为什么是国家根本大法这个问题的探究,帮助学生在思想上增强法治观念,对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形成正确理解和认识,感受宪法具有的最大权威,理解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树立宪法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公民意识、国家意识、法律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

教学重点: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尊重和保障人权 教学难点:增强公民意识

教学方法:举例法、层层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

材料1:胡锦涛在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部分内容):“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这一崇高职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一定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神圣职责,恪尽职守、勤勉工作、为民服务、为国尽力,绝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

教师充分利用课件材料中包含的宪法元素,根据材料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通过仔细观察课件图片,引发学生回忆、思考学过的宪法知识,激发学生对宪法的学习兴趣,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入宪法主题,以此导入新课。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宪法是我国根本大法的认识。我们要怎样维护宪法的尊严?

【教学过程】

一、维护宪法的权威

1、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事例:课本第78页《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通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结合上述材料规定和事实,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涉及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第二、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第三、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宪法的意义: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法律保障。

制宪权和修宪权在我国从一开始就是统一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制宪权和修宪权。

我国宪法也规定了不同于一般法律的特殊修改程序。

第一,提议修改宪法的主体不同。

宪法规定,有权提议修改宪法的主体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而依据宪法和立法法的有关规定,全国人大主席团、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一个代表团或者三十名以上代表联名,都可以向全国人大提出法律案;委员长会议、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十人以上联名,都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法律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全国人大代表提议修改宪法,可以保证宪法修改的严肃性,保证宪法修改的提议更加符合人民的意愿和我国的实际。第二,通过的人数不同。

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而依据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或者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第三,公布的机关不同。

宪法没有明确规定宪法的修改由谁公布。实践中,四部宪法和四个宪法修正案都是由全国人大公布的。而依据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法律由国家主席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2、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事例:课本第79页

查一查:该市税务局的做法违反了宪法的哪些规定? 综合上述事例谈谈:“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的理解.为什么说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1.依法治国是一种治国思想体系,原则体系和制度体系的总称,包含丰富的内容、2.依法治国,要求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坐宪法禁止的坐的事情,页不得拒绝做宪法规定坐的事。

3.宪法一法律的形式确认了我国各民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那个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和国家生活中最重要的原则,具有权威性和最高的法律效力。

3、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1.法制宣传日

12月4日

九年来“全国法制宣传日”主题各是什么? 2.如何维护宪法尊严

81页

作为学生,如何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提高宪法意识,凡是宪法所提倡和肯定的,要积极用户并努力去做,凡是宪法所要求的,自觉履行,凡是宪法坐禁止或否东的,不但自己不去做,而且还要用该的同违反宪法的行为做斗争,以实际行动为宪法实施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讨论:互动连线,看图第82页,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公民权利义务方面,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

2.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除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外,还有哪些?(平等权利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获得救济的权利)

1、增强公民意识

名言分析: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胡锦涛 1.什么是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地位的自我认识,是公民对于自己应享受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的自觉意识。材料一:“主子意识”和“奴才意识”

看泛滥荧屏的清宫戏,听到最多的两个词是“主子”和“奴才”,看到最多的场面是“主子”唯我独尊,“奴才”弯腰弓背。可以说清宫戏把封建社会皇帝与臣民、主子与奴才的关系演绎得异常生动形象。“主子意识”和“奴才意识”是封建专制社会的产物。

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使“主子意识”和“奴才意识”根深蒂固。尽管现在已进入二十一世纪,民主和法制进程不断加快,但这种意识仍然在一些领导干部的头脑中起着作用。“主子意识”导致独断专行、作风粗暴;“奴才意识”导致不要正义、不讲真理。二者互立互生、臭味相投、相互作用,最终使党和人民的事业受到损害。材料二:“不要叫我老百姓,请叫我公民!”

什么叫“老百姓”?在封建帝王时代,相对于统治阶级以外的人民,被称为百姓或者老百姓。与“老百姓”这个封建概念相对应的,是现代“公民”概念。公民是个法律概念,公民就是国家的主人。

中国人到底是老百姓还是公民?当然是公民!法律上,把我们的自由和权利规定得清清楚楚。老百姓是骂人的话。不要叫我老百姓,请叫我公民!材料三:让法治精神和公民意识留在春天里

农民工组合旭日阳刚由于翻唱汪峰的《春天里》走红。旭日阳刚的经纪人黎冬透露,他收到了《春天里》原唱者汪峰方面打来的电话,被明确告知旭日阳刚今后不能以任何形式演唱《春天里》。有人说汪峰小气,自己的歌自己没有唱红,别人唱红后要求别人不能再唱,又有人说,旭日阳刚为汪峰扬名,汪峰该感谢他们才对。很多支持旭日阳刚的网友说,汪峰是在旭日阳刚唱红了《春天里》之后眼红,所以不让人唱了。对此汪峰在博客上回应说,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当初压根就不会带他们上自己的“怒放”演唱会。

作为著作权人,现在他有权利要求对方不要在演出中再演唱其作品了。

其实拒绝旭日阳刚继续将歌曲用于商演是汪峰的权利。看到类似的事情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应该是世道人情如何诡谲,而是应该根据这在社会规则内到底是怎么回事来作判断,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公民意识的觉醒。材料四:公民意识应比人情世故先出现在脑海

牛群在担任副县长的时候,为蒙城引进了近五亿元资金。而“裸捐”也屡屡让人认为他在“炒作。”很多人怀疑其借机敛财,经过组织调查审计,最后没有发现问题。听完组织的公正评价后,牛群当场放声大哭。如果怀疑他有问题,有地方讲道理,可以诉诸法律;但是在没有任何依据的情况下,就以最坏的恶意去揣度别人的作为,所以中国便少了很多愿意做实事的人。

中国社会流行“黑幕说”,一碰到事,人们习惯性的就要问:有路子没有?这种社会不信任的普遍存在,无疑会加大社会运行的成本,伤害国家的发展。这种现象的存在,一方面是由于整个社会缺乏公信力,另一方面就是来自公民意识的不足。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追本寻源一探究竟,以法律为依据真相,而不是靠揣度这种不靠谱的方式来伤害规则。思考材料: 全国各地频频出现小偷被打死的事情。在很多人叫好的时候,有网友说:“国家十三亿人,什么人都有。如果开了口子,假如某一天,你的仇家突然大叫你是小偷,然后对你一顿痛打,周围不明真相的群众只是听说你是„小偷‟,然后将你打死或打残废,你的家人,你自己将如何面对?” 小偷虽可恨,但罪不至死

7月23日晚,在浙江温州双屿下岙路段,D301次列车与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这次事故已经造成数十人死亡。霎时天崩地裂,人们都沉浸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余悸之中。然而,我们在悲痛之中,也看到了许许多多的普通公民,用自己的朴素行动,诠释着一个公民的责任与担当。

总结:对于一个个人来说,一种习惯的建立需要一段时间。同样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判断问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标准和角度,但是在此之外对于一些涉及原则的问题则应该有明确的认知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只有每个个体意识到了这一点,社会的法制才能更进一步的推动,在自觉的基础上建立公民社会才成为可能。

2.宪法规定的公民的首要的、根本、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权利,是普通法律确认的其他公民权利的基础。3.公民的基本义务

第一、政治性义务,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纪守法和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第二、依法纳税义务

第三、其他义务,包括有劳动,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辅助父母的义务。

2、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事例:课本第84页,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1.简要说明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1)人权

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成果和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重要目标和原则,是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2)人权的内容:

人身人格权利(生命权、人身安全权、人身自由权、思想自由权等)

政治权利与自由(选举与被选举权、参政权、议政权、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经济文化和社会权利(如工作权、最低生活保障权、婚姻自由权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观:

人权普遍性的原则必须同各国国情相结合;人权是社会全体成员的权利;人权是一个权力体系,不仅包括政治权利,而且包括社会,文化权利;人权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稳定是实现人权的前提,发展是实现人权的关键,法治是实现人权的保障;人权在本质上是一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对话与合作是促进国际人权发展的正确途径,等等。

这些人权理念在人权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

3、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讨论:课本第86页,互动连线两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1)坚持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名言分析:“没有无义务的权利,页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课本第86页,相关链接内容的学习和解释(2)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讨论:互动连线:课本第87页,根据以上事例和宪法规定,我们在行使公民权利与履行义务时,必须坚持什么样的原则?

上述事例中的企业职工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怎样才能既维护自己法定的权利,有履行自己的法定义务?

(3)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预习教案 篇7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生与死的严峻考验面前,最能显示出一个人的灵魂,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一篇短篇小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伟大的人物形象。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船长》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文中写了他的一件什么事?为什么说他的灵魂是伟大的?)

请同学们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震荡调遣大副井然有序

威严履行深渊忠于职守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哭泣机械灵魂争执控制

调遣呼号斗殴克莱芒可怖

(2)指名朗读,指导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哭泣:小声地哭。

调遣:调派,差遣。

威严:威武而又严肃的样子。

履行:实践(自己答应做的或应该做的事)。

肇祸:闯祸。

大副:船长的主要助手,驾驶工作的负责人。

深渊:很深的水。

井然有序:形容严谨而有条理,一点都不紊乱。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4、默读课文,按提纲“遇险一自救一牺牲”给全文分段。

讨论:第一段(第1、2自然段)

第二段(第3-28自然段)

三、作业

1、生字描红、临写,抄写词语。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七课教案 篇8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七课教案

湛江师范学院 思政 张森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全课概述

第二单元分析了“投资与创业”,解决了“谁来生产” 的问题,与此衔接,生产的财富如何进行分配。本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就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在分配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本课分为2个框题: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新课标基本要求:阐述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解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新课程学习

7.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

2、理解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的意义;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3、联系经济生活中的实际,初步认识我国目前存在的多种分配方式,并确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各

奋发努力,相信自己

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社会生产的发展。【教学重点、难点】按劳分配是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教学方法】引入实例法、自学阅读-讲授法、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2页“南岭村”的例子,提出问题:这个村子是怎样分配个人收入的,引发兴趣,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与讨论,得出结论——按劳分配,导入新课。

(二)进行新课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劳分配为主体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2-63页内容,说明什么是按劳分配?我国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它在我国的分配制度中处于什么地位?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教师点拨:在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必须而且只能是按劳分配,同时这种劳动是社会劳动。

教师活动:我国在公有制经济中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2)坚持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分配制度是生产关系的重要方面,一个社会的分配制度直接取决于生产关系,取决于基本经济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是所有制结构的主体,因此决定了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

第二,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产品采取什么样的分配方式同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直接联系,现阶段我国生产力没有实现高度发达,劳动 2

奋发努力,相信自己

产品没有达到极大丰富,还不能实行按需分配。

第三,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在当前的生产力状况下,我国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别,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因此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必须体现人们劳动的差距。

教师活动:请大家想一想,在我们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中如果实行平均分配会出现什么后果?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回答问题:如果实行平均分配,必然导致“懒汉”的出现,劳动者的积极性不能很好地调动起来,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多和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整个社会的发展必然缓慢,最终导致共同贫穷。教师活动:可见,社会主义阶段,实行按劳分配既是客观经济条件的要求,在实行按劳分配的同时,也体现了优越性。(3)坚持按劳分配的意义

教师总结: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同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会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推动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也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教师活动:既然按劳分配有这样重要的意义,它在我国的分配制度中占怎样的地位?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总结,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

(4)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现实表现

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居主体地位。

首先,从整个社会收入分配结构看,虽然存在多种分配方式,但由于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所以按劳分配必然是主体;同时,劳动者中在公有制经济中就业的占多数,所以按劳分配方式必然是主体。

其次,从公有制企业中劳动者收入结构看,尽管目前公有制企业个人收入来源逐渐多样化,但在各种报酬中,按劳分配部分的收入仍然占较大比重。

最后,从按劳分配对其他收入方式的影响看,公有制企业劳动者按劳分配的收入量,是其他所有制经济活动中劳动者收入水平的参照标准。

奋发努力,相信自己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3页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发表见解

教师引导:在我国,个人收入的分配除去按劳分配之外还存在多种分配方式,到底还有哪些?他们各有什么特点和作用?为什么在我国存在多种分配方式?这些问题,我们将通过下面内容的学习来了解。(1)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

教师活动:为什么我国所有制结构和我国的分配制度有相同的地方?都以某某为主,多种并存?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有什么内在联系? 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推荐代表发言,教师总结

这种分配方式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分配方式。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的状况,不可能实行单一的分配方式,必然存在多种分配方式。

这种分配方式也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公有制是主体,在公有制经济中只能实行按劳分配。但在其他多种非公有制经济中,就不能按劳分配,而只能采取其他非按劳分配方式。

这种分配方式也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2)多种分配方式的主要形式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从而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在这里劳动者充当了什么角色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发表见解: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风险。

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受益分配。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4页漫画与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

奋发努力,相信自己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发表见解

教师点评:参与受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能要做到能分清一种分配属于哪种要素的收入。

教师活动:在我国为什么允许这些要素参与分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有什么重要作用?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得出结论 教师活动:总结学生的结论(3)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

(三)课堂总结、点评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具有客观必然性,也有重要的意义。

【课余作业】组织学生撰写社会调查报告,要求学生调查自己家里的收入情况,分清哪些收入是按劳分配所得,哪些是非按劳分配收入,并进一步分析现在的收入形式与以前相比有哪些变化,这种变化给家庭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教学体会】本节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内容,在学习中应该多引入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实例,让学生去深刻理解这些知识,并能够从自己的实践中理解、把握我国分配政策的合理性。

7.2 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效率、公平的含义;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2、理解为什么要坚持效率优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涵义;如何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3、结合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的具体事例,说明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意义。

奋发努力,相信自己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对待经济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并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善于在相互矛盾的复杂事物中进行分析、选择。

2、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确认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既有利于经济效率提高,又能保证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教学重点、难点】

1、效率优先的必要性;

2、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教学方法】引入实例法、自学阅读-讲授法、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通过上节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这种分配制度中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即我们下面要学的内容。

(二)进行新课

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1、坚持效率优先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5页探究活动,讨论并回答两个问题。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大李迅速致富说明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极大地调动了人们靠劳动和经营致富的热情。当然,由于人们之间存在着身体条件和能力水平的差异,难免会形成村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这种收入差距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是不可避免的。

效率的含义

效率,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参看教材65页第二个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

奋发努力,相信自己

学生活动:积极讨论,踊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计算会议成本,能使会议组织者和参加者时刻有效率意识和效率观念;减少开会次数和时间,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源和机器设备的使用效率,避免浪费;这家公司的做法体现了市场经济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价值追求。教师提问:我国为什么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分配方式对效率有影响吗?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教师总结:(2)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的影响

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有重要的影响。如果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就会提高效率,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就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大大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效率。教师活动: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必然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效率,促进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出现了分配上的不公平性,在一定程度上反过来又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在经济建设中,要不要讲究效率优先?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拨:追求效率是经济活动的基本要求。追求效率符合我国国情。我国是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大国。并且,我国经济的效率长期低下,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很大,从而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环境科学院的任陈海院士说,近10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超过9%,最高达到14、2%,但这种增长却对资源和环境带来很大不利影响。可以说,中国20年来的经济发展是以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及资源浪费为代价换来的。首先是对自然资源利用率低,我国GDP增长的能耗是美国的5、5倍、日本的13倍、德国的7、7倍、英国的4、6倍、法国的10倍、意大利的9、7倍。其次,环境污染严重。到今天,环境和生态的承受能力正在达到极限。壁如水资源问题,全国70%的河流污染严重,50%的城市的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淮河流域污染企业首先遭到了关闭,继之是太湖地区的污染企业,长江的年排污水量为每年130多亿立方米,水质已严重恶化。下一个治理的 7

奋发努力,相信自己

重点将是长江沿江污染企业。森林方面的生态破坏已经使中国在1998年不得不全面停止了天然林砍伐。《中国经济时报》曾报道过河北邯郸市的例子,1993年邯郸市GDP约360亿元,而当地滏阳流域污染对工农业造成的损失是7、5亿元,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失9亿元,对环境质量造成的损失为15、4亿元,损失总额高达32亿元,约占GDP的9%。这就是说,如果将环境和资源成本计算进去,我们每年的经济增长入不敷出。

因此,要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那就要在分配中坚持效率优先原则。

教师引导:在分配中坚持效率优先原则会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但会使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逐步拉大,如果这种差距进一步扩大,将会导致两极分化,反而会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阻碍经济效率的提高。因此,在分配众还要兼顾公平。兼顾社会公平(1)公平的含义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参看教材66页,就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两种观点进行讨论。学生活动: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教师总结:公平的含义比较宽泛,我们这里学的是收入分配的公平。它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它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平均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是根据社会的不同利益主体在社会经济交往活动中,按照他们都能够接受的规则处理相互的利益关系,在承认物质差别性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社会成员收入分配相对平等,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它有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而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公平是绝对的平均主义,不考虑客观差异;是不讲效率的“公平”,实际上是不公平,它妨碍了效率,阻碍了生产的发展,结果使人民长期处于贫穷状态,结果不是共同富裕,而是共同贫穷。

坚持收入公平分配的意义

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3)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奋发努力,相信自己

教师活动:在收入分配中既坚持效率优先又要兼顾公平,是不是矛盾?如何看待它们的关系?

学生活动: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教师总结:效率与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首先,效率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提高效率是增加社会财富的根本途径,它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公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它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活稳定。二者是对立的。

其次,二者又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社会公平的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没有效率作为前提与基础的公平,只能是普遍贫穷。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提高效率的积极性。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参看教材67页,就探究活动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学生活动:积极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4)“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基本含义和要求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7页,回答:什么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如何贯彻此原则?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发表见解

教师点评:效率优先,实质是发展生产力优先,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要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首要目标;兼顾公平,是指社会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社会具有生机喝活力。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首先,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其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

再次,必须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有利于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在再分配中,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通过完善社会 9

奋发努力,相信自己

保障制度等,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三)课堂总结、点评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在现阶段我国的分配方式中,为什么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也明确了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重要性以及基本要求。

【课余作业】组织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谈谈自己对当前分配制度中坚持的效率优先和公平原则的认识,从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第七课认识电子表格 教案专题 篇9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模唱、齐唱的方法学会演唱歌曲《游子吟》,并从中感受母子情,得到爱的教育。

2、用连贯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并了解前倚音的演唱。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演唱《游子吟》这首歌曲

难点:充分感受、体验、表现母子情、并了解前倚音的演唱。

三、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感受母子情——学唱《游子吟》

1、导入

师:老师想请同学们先听一首歌,听完后告诉我它的歌名以及你听到了什么?(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

生:(自由发言)

师:大家谈的很不错,从这首歌曲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母爱是无私的更是天下最伟大的。其实自古以来,妈妈给予自己孩子的爱都是最无私的。今天我还想给大家介绍一位古代的妈妈,同学们听好了是古代的妈妈哦!讲故事(她在儿子要赴京赶考的晚上,半夜点着油灯,为他要赴京城的儿子缝着衣服,儿子呢则在旁边看着书陪伴着母亲,不时给他捶着背捏着肩膀,母子二人互相话别。)同学们可知道这个故事说的是谁?(课件展示图片)

师:对了同学们说的对,它就是我国唐朝的著名诗人孟郊,他为了表达对母亲深深的爱和感激之情,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歌—《游子吟》。

师:相信同学们对这首诗特别的熟悉,那就让我们一起去朗诵一遍吧。我来起头。

师:同学们说这首诗美不美?

生:美

师:不仅我们觉得这首诗美,一位著名的作曲家也觉得这首诗很美,因此呢他就把这首诗写成了一首歌曲。

二、歌曲学唱

1、同学们先来听一下这首歌,同学们都知道它是歌送母亲的诗歌,所以同学们听的时候仔细听听他要用什么样的情绪去演唱?这边有一道题同学们听完之后把它做出来。(出示题)

2、同学们听得很仔细,这首歌曲就是用申请柔美的情绪来演唱的,此时老师也想用这样深情柔美的情绪把这首歌唱给自己的妈妈,同学们来听老师唱。(教师范唱)

师:同学们说老师唱的怎么样啊?

生:自由回答

3、那你们想不想也学会这首歌曲呀?

生:想

师:那同学们先跟老师老师唱遍谱子吧,我教一句你们唱一句!(教师弹琴教谱)

4、同学们在唱谱子的过程中唱的不太准确,那同学们用“U”来跟着老师的琴声模唱一遍。(生跟琴模唱)

5、同学们唱的真棒,老师来弹慢一点同学们自己来填词,声音稍微放出来一点。(弹琴轻声跟唱)

6、同学们真聪明,自己可以填词唱的这么好,但是有个地方同学们唱的不是很好。(课件出示倚音)

7、同学们跟着音乐伴奏唱一遍,注意老师刚才讲的那几个地方。(多媒体播放音乐)

8、最后同学们带着深情柔美的情绪把这首歌曲演唱一遍,在唱的时候同学们就要想象是唱给自己妈妈,并且注意老师讲的这几个倚音的地方。(多媒体播放音乐)

三、拓展

师:下面老师带同学们观看一小段关于母爱的视频,看完后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来谈谈今后你们该怎么做?(播放视频)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一首感人的歌,等你们将来长大出门求学,或者外出工作成了真正的游子时,一定别忘了你的妈妈,要记得为妈妈献上自己的爱心;别忘了还有关心你的祖**亲,要记得为祖**亲奉献自己的力量。

第七课认识电子表格 教案专题 篇10

第7课 让人三尺又何妨 生活需要宽容友善

一、教材分析

“生活需要宽容友善”栏目由三个小主题构成:“六尺巷”的启示、公共汽车上的冲突、小季的犹豫。三个小主题由远而近,以此说明宽容友善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生活中宽容友善的重要性;懂得宽容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2.学会正确运用宽容、友爱的心态和情感,与同学、与老师、与他人相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懂得宽容、与人为善是交往的品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有修养的体现,乐于宽容待人,与人为善。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悟宽容友善的重要性。

难点:如何才能做到知行统一,在生活中践行宽容友善。

四、教学方法

阅读讨论法 活动体验法 案例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第一框 生活需要宽容友善 [课前准备](1)课前让学生收集、查找古今中外宽容友善方面的名言、警句、小故事。(2)教师课前找学生交谈,调查了解学生在宽容友善方面存在的问题。导入新课: 通过演示的图片,请同学说说发生了什么事。你够宽容么? 《测试你的宽容度》

 1.有很多人总是故意跟我过不去。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2.碰到熟人,当我向他打招呼而他视若无睹时,最令我难堪。

3.我讨厌和整天沉默寡言的人一起生活、工作。

4.有的人哗众取宠,说些浅薄无聊的笑话,居然能博得很多人的喝彩。

5.生活中充满庸俗趣味的人比比皆是。

6.和目中无人的人一起共事真是一种痛苦。

7.有很多人自己不怎么样却总是喜欢嘲讽他人。

8.我不能理解为什么自以为是的人总能得到领导的重用。 9.有的人笨头笨脑,反应迟钝,真让人窝火。

 10.我不能忍受上课时老师为迁就差生而把讲课的速度放慢。 11.有不少人明明方法不对,还非要别人按着他的意见行事。 12.和事事争强好胜的人呆在一起使我感到紧张。 13.我不喜欢独断专行的领导。

 14.有的人成天牢骚满腹,而我觉得这种处境全是他们自己造成的。 15.和怨天忧人的人打交道使自己的生活也变得灰暗。

 16.有不少人总喜欢对别人的工作百般挑剔,而不顾及别人的情绪。 17.当我辛辛苦苦做完一件工作却得不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赏时,我会大发雷霆。

 18.有些蛮横无礼的人常常事事畅通无阻,这真令我看不惯。● 13--18分,说明你需要在生活中加强自己的灵活性,培养宽容精神; ● 7--12分,表明你具有常人的心态,尽管时时碰到难相处的人,有时也会被他们的态度所激怒,但总的来说尚能容忍;

● 0--6分,说明外界的纷繁复杂很难左右你平和的心态。

阅读感悟

(一)“六尺巷”的启示(教材62页)

(1)如果张英和叶家互不相让可能导致什么后果?

后果有:打官司,让官府裁决;邻居之间老死不相往来;大打出手,酿成惨剧,等等。

(2)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启示:与人相处,与人交往,应该胸襟开阔,谦让友善。看故事,明事理:

故事(一)公元前686年,齐国发生内乱,襄公被杀。逃亡在外的公子纠和公子小白,设法回国,抢夺国君之位。公子纠的师傅管仲为确保公子纠登位,便在中途谋杀小白,一箭射中小白,但小白并没有死,而是速回齐国,顺利登上国君之位。

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齐桓公。齐桓公不仅不计较管仲的“一箭之仇”,反而对他予以信任,并重用,立位“相国”。管仲深为齐桓公的宽容所打动,尽全力辅助齐桓公整顿军队,发展生产,促进外交,使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故事(二)红军三军团总指挥彭德怀等30多人去前沿阵地察看地形,传令兵手执红旗边跑边喊让路。只有一个战士坐着不动。彭德怀见人挡路便喊了几句。战士站起来朝彭总就是两拳。彭总让过以后,又匆匆赶路。事后,传令兵捆起那个战士见彭总。彭总立即放他回去,战士自知闯祸,心里害怕,见彭总毫不在乎,深受感动,后来逢人就说:“总指挥真是度量宽宏呀!”

两则故事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有宽阔的胸襟,能赢得友谊,增进团结;能解人之难,取人之长,谅人之短,从而产生很大的感召力,使人互相信任亲近;能在事业上有所建树。

阅读感悟

(二)公共汽车上的冲突(教材64页)⑴赵刚和陈伟的处理方法有何不同?

赵刚用宽容大度的心态,用幽默的话语,谅解他人,化解矛盾;陈伟缺乏宽容忍让之心,以牙还牙,激化矛盾,加剧冲突。⑵赵刚、陈伟的做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当他人不小心妨碍甚至伤害了我们时,我们应该用宽广的胸襟,正确面对,及时化解矛盾和冲突,防止矛盾和冲突加剧。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情景故事:

妈妈:(帮孩子整理房间)孩子上中学了,不再象以前那样什么都对我说了,也不和我撒娇了,也不知道现在的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唉„„ 这是什么?(原来是一本日记)(妈妈拿着日记本,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翻开了日记)„„

女儿或儿子:(手里拿着礼物,悄悄的)今天是妈妈生日,我要给妈妈一个惊喜„„

(推开门)妈妈,我回来了,祝你„„(看见妈妈正在看自己的日记,表情瞬间凝固了,妈妈也因女儿或儿子的突然出现而愣在那里)„„ 妈妈和儿女之间可能发生的故事:

1.妈妈和儿女发生争吵;(双败)

2.妈妈和儿女进行沟通,达成共识;(双赢)3.妈妈向儿女道歉而儿女向妈妈发火;(儿女错)

4、儿女原谅妈妈但妈妈却就日记中的事情向儿女发火;(妈妈错)

阅读感悟

(三)小季的犹豫(教材65页)⑴如果我是小季,该不该帮他呢?

应该帮助他,虽然大猛同学曾经伤害过我,但是他现在遇到困难,遇到了危险,作为大猛的同学,我应该不计前嫌,应有一颗宽厚仁爱之心,帮助大猛。通过这件事情,我相信大猛对于他过去的做法也会感到内疚的。⑵自己遇到过类似情况吗?是怎样处理的?

与有矛盾的同学,相互说声对不起。阅读分析:

当年林肯参选总统时,强敌斯坦顿为着某些原因而憎恨他。斯坦顿想尽办法在公众面前毫不保留地攻击他的外表,故意用话使他困窘。尽管如此,当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后,须找几个人当他的内阁与他一同策划国家大事,其中必须选一位最重要的参谋总长,他不选别人,却选了斯坦顿。当消息传出时,一片哗然,街头巷尾议论纷纷。

有人对林肯说:“恐怕你选错人了吧。你不知道他从前如何诽谤你吗?他一 4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定回扯你的后腿,你要三思而后行啊。”

林肯不为所动地回答说:“我认识斯坦顿,我也知道他从前对我的批评,但为了国家前途,我认为他最适合这份职务。”果然,斯坦顿为国家以及林肯作了不少的事。

过了几年,当林肯被暗杀后,许多赞颂话都涌向这位伟人。然而,所有赞颂的话语中,要算斯坦顿的话最有分量了。他说:“林肯是世人中最值得敬佩的一位,他的名字将流传万世。”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为什么他认为“林肯是世人中最值得敬佩的一位”?

因为林肯以国家利益为重,用宽容化解了与对手之间的隔阂,从而赢得了世人的尊重。

(2)林肯的行为给了你哪些启示?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你打算如何向他学习。

在和同学交往中要宽容大度,不斤斤计较。读一读

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快乐人生作业: 1.每天对身边的人多微笑三次,把欢乐传递下去。2.每天花五分钟想一想自己拥有的,试着去感恩。

3.每天原谅一个伤害你的人,让痛苦的能量到你这里为止,做“痛苦终结者”。

4.每天做一件帮助他人的好事。5.给父母至少一周打一个电话

6.当别人让你感到不愉快时,尽量去理解他,试着去了解他的苦衷。7.每天去慈善网点击一次。8.每天锻炼身体一次。

9.每天称赞别人的优点,并尽量去学习。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10.为别人的成绩鼓掌,而不去嫉妒。探究活动:

1.请设计本期黑板报的主题。

2.请结合所学知识,为本期黑板报设计四个栏目。3.撰写本期黑板报的编者寄语。

4.本次板报有一个版块为“看故事 续结尾”,请你看完故事后为此续写结尾。

故事:一次,德国柏林空军俱乐部举行盛宴招待空战英雄。一位年轻的土兵斟酒时,不慎将酒泼到乌戴特将军的秃头上。顿时,士兵吓傻了,会场一片寂静„„

请你续写故事的结尾。(叙述既要体现将军的宽容大度,还要富有诙谐幽默,并简单说明理由。)5在本期板报各栏目的版块之间有空隙,需要刊登部分格言,请搜集提供。6.通过本次活动,你有何感想? 参考答案:1.示例:“学会友善,宽容他人”;“生活中需要友善和宽容”;“打开友善和宽容的窗户”。

2.示例:(1)尊重与沟通;(2培养宽容;(3)宽容与维权;(4)学会宽容:(5)细观察,学宽容;(6)宽容不同于软弱等等。(只要围绕友善、宽容设置板块即可)3.略。(只要结合友善、宽容撰写即可,也可参考感想撰写)4.示例:当这位士兵不慎将酒泼到乌戴特将军的秃头上时,士兵吓傻了,会场一片寂静,倒是这位将军悠悠然。他轻抚士兵的肩头说:“老弟,你认为这种治疗能生头发吗?”全场立即爆发出了笑声,人们紧绷的心弦松弛下来,盛宴保持了热烈欢乐的气氛。试想,如果乌戴特将军认为酒泼到头上有损尊严,对该士兵严厉训斥,那么宴会将是怎样的气氛呢?将军又会给别人留下怎样的印象呢?所以宽容作为一种美德,善解人难,解人之过,扬人之长,谅人之短,这是非常高尚的品德。.

5.示例: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容的。——(俄罗斯)屠格涅夫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6.感想:俗话说:“量小失众友,度大集群朋。”这告诉我们人要有宽阔的胸襟,才能赢得友谊,增进团结;才能解人之难,取人之长,谅人之短,从而产生很大的感召力,使人相互信任亲近。宽容友善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境界。你在宽容别人的同时,也会赢得别人对你的尊敬。同时宽容并不同于纵容。宽容与严格两者是不矛盾的。我们要正确对待老师、家长的批评和教育。但我们的宽容不能丧失原则,依法“讨回公道”,正是对社会和他人的友善。

课堂小结: 宽容的重要性:

1.宽容能赢得友谊,增进团结,互相信任,在事业上有所建树。2.宽容能化解矛盾。3.宽容能消除隔阂和误会。4.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诗歌欣赏: 宽容

上一篇:物业管理项目考核方案下一篇:成都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公布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公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