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管理论文

2024-09-28

价格管理论文(共8篇)

价格管理论文 篇1

学校食堂规划书

我把关于承包贵校学生食堂的具体工作实施细则及经营方针、管理措施等,简要汇报如下:

一、经营方针

以服务学生为核心,靠优质的服务,靠不断翻新饭菜品种花样,赢得荣誉;以实惠、卫生、可口,薄利多销为基本原则;听从校方的管理,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按《食品卫生法》,严格操作规程。保证让学校放心,让师生满意。

二、管理措施

食品安全问题是食堂管理中作重要的问题!应从七个方面做好工作:食品采购卫生、食品储存卫生、烹调加工卫生、餐饮具洗刷消毒卫生、环境卫生、出售卫生和从业人员卫生。

1、严把进货关。坚持杜绝来路不明的各种货源进入食堂。做到分工具体,责任明确,由专人负责进货,定点进货。不合格的菜、肉、鱼、油、佐料等,坚决不要。

2、严把处理关。进入食堂的蔬菜,在细加工之前,一定要摘好洗净,在干净的水池中清洗3遍以上,然后,转入干净的清水中浸泡半个小时以上。在细加工之前,做到生熟食品分开,容器分开,工作区分开,杜绝交叉感染。保证煮熟、煮烂,严格按照食品卫生规定加工食品,保证让学生吃得放心,吃得舒心。

3、保证做到不合格或霉坏变质的食品不上柜台,剩余饭菜不上柜台,加工失误(过生或过糊)的饭菜不上柜台,天天重复的饭菜不上柜台。

4、工作人员要讲究仪容仪表。上班期间必须穿戴工作服,并做到衣冠整齐,干净卫生。同时,必须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勤剪指甲,女的不浓妆艳抹,不留过肩长发,男的不留胡须。

5、搞好室内卫生,不准有蚊、蝇现象。保证碗、筷餐前消毒,(煮沸和用特定消毒措施处理)做到无水垢、油垢现象。确保卫生安全。

6、厨房要保持设备整齐划一。工作台、餐具、炊具、地面、墙面按时消毒,干净无异物。冰箱保持干净卫生,分档分类存放食物(生熟分开、肉类、鱼类、海鲜类等分档分类保存)。

7、工作人员必须听从领导,服从分配,尊敬校方的领导和老师,爱护学生,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8、严格劳动纪律,不迟到,不早退,态度和蔼。上班期间严禁干私活,严禁接朋会友,严禁带小孩,严禁脱岗、串岗,严禁打闹、吃零食及其他不文明的语言和行为。严禁在公共场所乱扔杂物、烟头,随地吐痰,聚众喝酒等,不得穿着工作服去厕所。

9、全体工作人员都应熟练掌握消防安全常规常识,严格执行消防安全标准,确保不出问题。要作到人走灯灭,人走水停。注重节约。珍惜食堂和学校的一草一木。

三、人员配备及要求:

食堂员工是食堂生产经营中的首要因素,是最重要的资源;是保证食堂各项工作正常进行的决定性因素!

1、根据饭堂岗位需要科学的合理配置。

2、对所有人员先进行体检,然后按有关规定,定期和不定期体检,如有特殊情况,像重感冒等都要暂停上班。

3、保证按点、按时开饭,聘请的工作人员数量服从于校方的实际需要。

4、对工作人员不断进行思想教育和安全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

5、对工作人员实行量化考核管理。鼓励他们不断推陈出新,一旦其合理建议被采纳,则视具体情况给予物质奖励。

四、厨房、设备、餐厅

1、厨房的布局:保证工作流程连续流畅;厨房部门力求紧凑靠近;符合食品卫生和生产安全要求;集中加热设备,整合厨房资源;留有调整余地。

2、厨房的设备:具备安全性原则、实用便利性原则、耐用可靠性原则、发展更新性原则。

3、餐厅设计原则:秩序安全原则、高效实用原则、经济持久原则、舒适美观原则。

五、食物的营养与中毒的处理

1、食物的能量和营养价值做到平衡膳食与营养配餐。

2、了解常见的食物中毒进行预防和禁止,同时学习各种救治措施。

六、学校食堂财务管理和饮食教育

1、了解食堂经济情况监督食堂经济活动

2、保护好财产的安全和完整为食堂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3、了解学生时期对营养的需求程度,加强对学生饮食教育的方法

七、尊重校方的指导意见,加强与校方的交流和沟通

1、定期向校方汇报工作情况,征求校方的意见和建议。

2、定期了解师生对食堂的意见和建议。

3、按时交纳承包费、水电费和其他应交的费用,不拖不欠。

4、设立意见箱,随时听取师生的呼声,接受师生的监督。尽全力满足他们的合理化要求和合理化建议。

价格管理论文 篇2

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 企业的搜要任务就是根据市场以及国家计划的需求, 通过生产商品来满足市场需要, 从而刺激市场经济的运作, 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累积财富和满足社会发展人们的物质以及文化需求。而在现代的企业管理过程中, 怎样才能够对国家规定范围内的定价权进行合理运用就成为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首要任务, 同时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也有了决定性的意义。然而就我国企业价格管理的实际情况而言, 其中还存在着一些较为严峻的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制度上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上。因此, 要想进一步提高企业价格管理的水平, 就必须要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的价格管理制度, 同时提高企业价格管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素质, 从而才能够为企业的长足发展做出贡献。本文通过对企业价格管理的深入分析, 同时本文结合价格管理的实际工作, 对企业价格管理制度的制定以及怎样围绕市场进行企业价格管理进行了详细阐述, 以供同行参考。

一、企业价格管理制度的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 当前社会的各行业和领域中, 各种制度和体制都得到了完善, 从而为稳定市场秩序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在当前企业价格管理中, 随着有关部门对其的重视力度加大, 企业价格管理制度也得到了完善。由于企业价格管理意义重大, 因此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 必须要严格按照企业价格管理制度的内容进行市场定价, 从而才能够确保企业定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及合法性。

1. 企业内部价格报告制度

这项制度主要包含了以下两个方面:

(1) 价格通知制度。采用通知单的形式, 将公司的价格部门所指定的具体价格, 通知到相关的业务部门, 这其中的主要内容就是目前新产品的定价以及商品的定价通知单。

(2) 价格工作联系制度。这是企业在进行商品价格的变动过程中, 与各个相关单位以及销售地区进行通报, 交换互相之间的收集整理的资料的交换制度。资料的主要内容就是各个企业之间的商品价格定位以及各个地区之间的商品价格定位的统计报表。

2. 价格检查制度

这项制度主要是企业的内部对于各个项目具体市场价格进行制定管理并且形成一种自我检查的管理制度, 在这项制度中, 主要包括的内容有:专业性检查、全面性检查、经常性商品价格检查以及时令性价格检查。

(1) 专业性检查。这种检查制度主要是对某一个商品或者某个部分商品价值的执行状况, 以及具体的收费进行仔细的检查; (2) 全面性检查。这种检查制度主要是设计到范围极广的价格检查, 所需的力量大、规模大, 并且检查的时间通常都较为集中; (3) 时令性价格检查。这种检查制度主要是企业对一些季节性较强的商品进行检查的制度, 也就是一些只有某些季节才能够生产的产品。 (4) 经常性价格检查。这种检查制度是企业按照一定的规律周期, 对一些产品的价格以及实际执行状况进行检查。

二、如何基于市场变化加强企业价格管理

加强企业价格管理的目的在于增强企业活力, 更好地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在企业经营管理中, 基于市场的变化加强价格管理应及时对市场进行细分, 企业竞争之间价格竞争存在可能的分析, 并充分考虑市场和消费者的反应。具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把握中心, 构建有效的企业价格管理体系

(1) 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一是履行好日常各自职责。二是研究宏观形势及市场变化, 结合实际和形势提出决策建议及管理建议, 加强指导。

(2) 形成日常信息互通制度。

(3) 形成工作评价制度。减化、优化工作流程, 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管理的有效性和运作的主动创造性。

2. 围绕市场, 转变价格管理理念和管理职能

由于影响购销市场价格变化的因素多、变化快、影响力大, 事实证明价格管理成功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效果。因此, 企业价格的管理必须强化市场意识,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的管理理念, 价格管理的重心在外部, 企业内部价格的管理重点在于传导和实施导向管理。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 人们对企业价格管理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 因此如何才能够提高当前企业价格管理的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本文对企业价格管理的深入分析, 和对企业价格管理制度的制定以及怎样围绕市场进行企业价格管理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信读者对企业价格管理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总而言之, 企业价格管理与企业生存发展和社会的经济建设息息相关, 同时也是稳定市场秩序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条件, 因此为了提高企业价格管理的水平, 还必须要加大对企业价格管理的重视力度, 同时提高企业价格管理的水平。

摘要:企业价格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与此同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 人们对企业价格管理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 然而如何才能够提高当前企业价格管理的水平就成为了企业经营管理中所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企业的制定价格的过程中, 尽管政府部门赋予了企业在国家规定范围内的企业定价权, 但是如何才能够够确保价格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 为了企业价格定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就必须要加大对企业价格的管理力度, 并且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措施进行企业的价格管理, 从而才能够提高企业的价格管理水平, 同时才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价格管理的水平, 加大对企业价格管理的分析研究力度不仅意义重大, 而且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企业价格管理的深入分析, 然后对如何提高企业价格管理水平进行了详细阐述, 以供同行探讨。

企业价格管理综述 篇3

【关键词】 企业 价格管理制度 效益

在企业管理中,如何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正确运用定价权,对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义。下面,结合企业价格管理的实际工作,谈下企业价格管理制度的内容以及如何围绕市场进一步加强企业价格管理工作。

1. 企业价格管理制度的内容

企业价格管理制度是企业根据国家有关价格法律、法规,在企业内部相应制定的价格管理规章。它是国家价格政策在基层企业得以贯彻的保证,是企业搞好经营管理的必要条件。企业价格管理制度包括定价管理制度、变价管理制度、报告和检查制度。

1.1企业定价管理制度。该制度是是为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价格而提供的内部保障制度。包括价格目标管理制度、选择价格形成策略制度、价格配套管理制度和灵活应变制度。包括价格目标管理制度、选择价格形成策略制度、价格配套管理制度、灵活应变制度。

1.2变价管理制度。该制度是为科学合理地变动价格而提供的一种内部保障程序。分为:企业定价、调价所需的各种基础资料,由企业内部各有关部门向企业价格管理部门的传入程序。定价调价工作程序,包括进厂物资价格管理的工作 程序、厂内结算价格管理的工作程序、产品出厂价格管理的工作程 序、以及多余物资和报废设备处理价格的工作程序。主要包括变价理由解释制度、变价时机选择制度、变价幅度制约制度主要内容是变价的目标幅度,目标幅 度实现策略以及相应的配套措施。变价幅度目标的确定要考虑各种因素影响,因目标不当而影响企业竞争力和社会声誉。

1.3企业内部价格报告制度。该制度包括以下几方面:(1)价格通知制度。是用通知单的形式,将企业价格部门确定的价格通知具体业务单位。其内容主要是新产品定价和商品定价通知。(2)价格工作联系制度。是企业在制定和变动价格时,同相关单位或地区互通情报,交换资料的制度。其内容主要是工商企业间的价格联系和各地区间的价格联系。价格工作联系可以更好地为企业行使定价权提供参考依据。(3)明码标价制度。无论是商品的定价或变价,在企业实际销售中均应实行明码标价。其作用是:有利于经营者出 售商品,有利于消费者选购商品,有利于销售操作和接受群众的监督,有利于防止不正当竞争。(4)定价效果报告制度。是企业价格内部管理的一项内容,对于了解企业定价、变价的经济效果、社会效果具有很好的作用。

1.4价格检查制度。该制度是企业对内部执行各项价格管理制度情况进行自我检查的一种制度。其形式包括:全面检查、专业检查、时令商品检查和经常性商品检查。全面检查一般涉及面广、规模大、力量多、时间集中;专业检查是对企业某一部分价格执行情况或某单项商品和收费情况进行的检查;时令商品检查是企业对季节性强的商品价格进行的检查;经常性检查是企业按规定周期,定期对定价及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2. 如何基于市场变化加强企业价格管理

企业价格管理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加强企业价格管理的目的在于增强企业活力,更好地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基于市場的变化加强价格管理应及时对市场进行细分,并充分考虑市场和消费者的反应。具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把握中心,构建有效的企业价格管理体系

2.1.1坚持以快速、灵活、科学、高效、可控为目标,成立组织结构。管理体系分为:企业——职能管理部门——具体执行和运作部门的三级管理体系。体系中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作为企业管理层应定位在方向把握、运作指导思想及重大事项决策上,由企业主管领导、分管领导、管理部门及专业部门组成,形成定期例会制度,重大临时事项临时研究处理;作为职能管理部门,应发挥承上启下的中枢作用,发挥决策参谋、信息反馈及监管职能,在管理上侧重于宏观研究和管理指导;运作执行部门的主要任务就是贯彻执行和具体运作。

2.1.2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一是履行好日常各自职责。企业管理层面重点总结市场变化及运作情况,预测市场走势,作出工作部署,提出当期购销指导价格及工作目标。职能管理部门一是认真落实公司安排事项;二是研究宏观形势及市场变化,结合实际和形势提出决策倡议及管理倡议,加强指导;三是对执行部门运作过程及目标完成情况实施动态监管;四是将市场变化向内部环节快速、准确传递,及时采取管理措施。运作执行部门应根据企业整体部署,结合市场变化具体主动运作实施,重大事项及时上报。

2.1.3形成日常信息互通制度。信息共享才能实现快速、科学决策,达到团队协作效果,除会议外,日常也应当相互沟通信息,协调运作,形成市场、价格、成本、资金、生产、库存等各环节信息的有机统一,为管理和决策提供可靠基础。

2.1.4形成工作评价制度。减化、优化工作流程,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提高决策的科学性、管理的有效性和运作的主动创造性,因此,对部门执行情况应结合实际作客观评价,不断总结提高。

2.2围绕市场,转变价格管理理念和管理职能

由于影响购销市场价格变化的因素多、变化快、影响力大,事实证明价格管理成功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效果。因此,企业价格的管理必须强化市场意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的管理理念,价格管理的重心在外部,企业内部价格的管理重点在于传导和实施导向管理。面对市场的不断变化作出快速反应,最大限度地发挥价格管理的时空协调,输出最大效能。在价格管理中,坚持“统筹兼顾,纵横并举” 的工作思路,形成围绕市场变化求发展的大环境、形成从大处着眼的大氛围。积极转变管理职能,实现“四统一”,即统一观念、统一制度、统一工作程序、统一工作标准,用价格管理推进企业健康发展。

2.3分析形势,提高价格管理的预判能力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价格的形成机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受影响的因素越来越多,变化频繁、波动剧烈,增大了预测和把握的难度,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企业价格管理必须加强对市场的研究和变化规律及特点的把握,增强对当前宏观环境和市场形势的研判。一是加强对供求关系的分析,及时掌握产量与相关变量的变化关系。二是从战略高度深入研究经济发展周期和全球金融危机促使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的深远影响,高度关注宏观政策导向对当前市场的影响。三是把握季节性特点及区域性特点。有些产品是季节性特点较为明显,价格存在波动的可能。四是坚持客观要求市场预测的策略应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企业加强价格管理,建立健全价格管理体系,并基于市场变化灵活运用价格对策,不但是遵守国家价格法律、法规,贯彻国家价格方针政策的表现,并且可以可行地防范经营风险,应对市场竞争,方便于经营目标的实现和经营办理本领的提升,从而推动企业健康稳定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波.国有企业价格管理机制的调整对策 [J].现代经济信息,2011(18).

[2]维真.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价格政策试探[J].国际经济合作,1986(11).

农资价格管理调研报告 篇4

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特别是今年春耕生产后,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价格的迅速攀升,严重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长。根据区物价局的检查工作部署,我县于今年第一季度开始,对全县农资生产供应现状及价格变化情况进行调研,并组织人员开展专项检查。按区物价局《关于加强农资价格监管的通知》要求,对我区部分化肥和农药实行价格干预措施,随着农资价格监督检查工作力度的加大和价格行政干预措施的逐步落实,目前,我县农资市场供应趋缓,市场价格稳中有略升。

一、基本情况

(一)产、供、销情况。由于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权放开多年,在价格管理上,国家只是对大型化肥、农药、农膜生产企业的化肥出厂价格和部分进口化肥的口岸交货价格实行指导价管理,流通环节的批发价格、零售价格已放开,实行市场调节价,因此,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的产、供、销已发生根本变化。就我县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外省化肥、农药、农膜批发成为我县农资经营的主要方式。我县主要经营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的分布到县、乡、村,基本上有一个良好的供销环境。

2、本县内主要化肥生产企业有镇骏威复合肥、镇复合肥和镇复合肥等,主要用途是用于甘蔗、果蔗、和山林生产等方面。但我县生产企业规模小、产量低,质量难于保证。这些厂家投资规模小,生产设备差,技术落后,没有一家采用喷浆技术生产复合肥的厂家,均是搅拌式作坊生产,产品质量难于保证,且生产分散,难于管理。由于投资规模小,产量、销量有限,多数厂家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二)化肥、农药、农膜价格情况。2011年12月开始,我区化肥等农资市场价格,无论是国产肥还是进口肥,也无论是单质肥还是复合肥,整个市场价格均出现明显的涨价现象。特别是进入2012年春耕生产后,化肥等农资价格上涨幅度明显加大,群众反映意见强烈。以农民长期喜欢施用的化肥、农药比较,国产含氮肥46%尿素同期比升9.1%;国产含氮肥17%碳酸氢铵同期比升7.1%;国产含p.N.K.KTK各18%复合肥同期比升7.7%。化肥等农资价格的过快上涨,抑制甚至抵消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严重挫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二、化肥价格上涨的原因分析

据调查县内化肥生产厂家人士的分析解释,今年化肥价格全面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化肥的各种原料价格上涨,如氯化钾从2200元/吨涨到2400元/吨,碳酸氢铵从去年的550元/吨涨到600元/吨,尿素已涨到2200元/吨,编织袋材料也从去年1.20元/只涨到现在的1.5元/只,由于原材料涨价,作为终端产品的化肥,自然会随着成本的推动全面涨价,这是化肥市场价格大幅度涨价的主要原因之一。

原因二,国务院出台系列措施支持农业发展,农民和农业企业积极性增强,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投入,对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需求增加。在市场供应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发生较大变化必然引起市场价格的波动。

原因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化肥市场供求关系被彻底打破,化肥出口急剧增量,而进口减少,市场供应趋紧,呈现卖方市场。

原因四,公路、铁路价格上涨,带动进口化肥到运输成本提高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扬,拉动国内化肥成本提高,价格上升。

三、值得我们思考的几个问题

针对当前化肥价格持续上涨的态势,以及对上述化肥涨价原因的分析,尽管我县对农资价格进行监测,但今后农资价格的整体走势如何,目前尚难预料。从目前掌握的情况分析,化肥价格仍有上涨的可能空间和推动压力。一是各级政府重视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粮食种植面积在不断增加;二是粮食价格仍处稳中有升态势,农民对种植粮食增产增收有较高的心理预期;三是资源性产品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和运输紧张的状况短时间内难于缓解,成本的推动因素依然存在。农资价格。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减免农业税和落实粮食直补后,种粮收益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但是,居高不下的农资市场价格却使农民在喜悦之余有了些许忧虑。2011年以来,种子、农药、农膜等农资价格涨幅较大,农民群众的生产性费用支出明显增加。据统计部门资料显示,2010年我县早籼米价格为1.2元/斤,按平均亩产600斤计算,每亩收入720元,种植每亩地投入的农资成本在150元左右,扣除成本纯收入570元/亩。2011年早籼米价格为1.5元/斤,每亩收入900元,农资成本在200元左右,扣除成本纯收入700元/亩。这说明,国家政策带给农民的实惠,一部分已经被农资涨价所抵消,随着现在重要商品的不断上升,相比之下种粮户农民得不到政策实际好处。

四、规范涉农价格和收费的对策

通过这次调研使我们认识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是社会结构的基层,农民是工农联盟的基石,只有把“三农”问题真正解决好了,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目标。我们认为,对于物价部门来说,规范涉农价格和收费,服务新农村建设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对农资价格的成本监测和价格监管。完善农资价格成本监测体系,加大价格监管力度,防止价格过快上涨,避免本应由农民得到的实惠,由涨价的“黑手”掏了去。在化肥等农资价格的管理方面,对经营环节(含批发、零售)有必要采取综合费率管理办法,建立长效价格管理机制。

2、从严审批涉农收费项目和标准。慎重审批涉农收费,不符合收费条件的,坚决取消收费项目;不是收费主体的,坚决取消收费资格,把中央有关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同时加大检查和处罚力度,对农资零售价格的监督检查,对不按规定实行明码标价、推迟执行最高零售限价等价格违法行为实行提醒、告诫或罚款处理,取得一定成效。

3、深入推行涉农收费公示制度。乡(镇)、村两级要向农民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使涉农收费政策做到家喻户晓。同时,要加强对公示内容的审查,根据收费政策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公示内容,确保收费公示的时效性。

4、对涉及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收费进行清理,该降低的降低,该取消的取消,有浮动幅度的执行最低标准,并对清理后的各项收费项目标准向社会公布出去,增加收费政策透明度,象保护重点企业一样保护新农村示范点建设。

5、建立一个快捷有效的县乡村三级价格监督网络。以县级价格主管部门为依托,在乡级建立物价管理所或物价监督站,在村级聘请物价监督员,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物价监督管理的积极性,发挥“12358”举报电话的作用,鼓励农民群众监督举报涉农乱收费行为。

价格管理论文 篇5

2016年集团在大力推行企业的标准化建设,其目的是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最大的价值,从而提高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需要把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加以系统、科学地管理,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和质量。同时,企业标准化不是一项孤立的活动,需要企业标准化与管理体系相结合。我们要把“质量管理零缺陷、安全管理零伤亡、环境管理零污染”作为企业管理的终极目标。

一、质量管理—零缺陷

集团的品牌战略要求我们推行“零缺陷”的质量管理。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取胜,就必须创立自己的品牌、实施品牌战略。我们企业要实现世界500强就必须要加强质量管理。

如何实施零缺陷管理:

⑴ 建立推行零缺陷管理的组织。事情的推行都需要组织的保证,通过建立组织,可以动员和组织全体职工积极地投入零缺点管理,提高他们参与管理的自觉性;也可以对每一个人的合理化建议进行统计分析,不断进行经验的交流,建立相应的制度,加强对员工教育和培训。

⑵确定零缺陷管理的目标。确定零缺陷小组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具体要求,包括确定目标项目、评价标准和目标值。在实施过程中,采用各种形式,将小组完成目标的进展情况及时公布,注意心理影响。

⑶进行绩效评价。小组确定的目标是否达到,要由小组自己评议,为此应明确小组的职责与权限。

⑷建立相应的提案制度。直接工作人员对于不属于自己主观因素造成的错误原因,如设备、工具、图纸等问题,可向组长指出错误的原因,提出建议,也可附上与此有关的改进方案。组长要同提案人一起进行研究和处理。

⑸建立表彰制度。无缺点管理不是斥责错误者,而是表彰无缺点者;不是指出人们有多缺点,而是告诉人们向无缺点的目标奋进。这就增强了职工消除缺点的信心和责任感。

我们要把零缺陷管理的观念贯彻到企业中,使每一个员工都能掌握它的实质,树立“不犯错误”的决心,并积极地提出建议,促进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

二、安全管理—零伤亡

搞好安全生产,才能树立企业形象,赢得市场,承揽更多的经济任务。安全管理零伤亡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生产,杜绝伤亡事故,改善劳动者的工作环境。伤亡事故不仅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痛苦,同时也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伤亡事故不仅是新闻媒介追踪的热点,同时也是国家安全管理部门彻查的工作,直接受到影响的就是企业的对外形象,使企业的社会形象相应受到影响。所以要树立企业形象赢得市场,必须搞好安全生产,否则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如何实现安全管理零伤亡的目标:

(1)深入开展反违章活动,稳定现场安全生产秩序。责任心是安全生产的灵魂,责任心强,责任制完善,企业安全工作就落实,效果就明显。各级干部和职能人员要切实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要沉下去,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一个一个岗位,一道一道工序去解决深层次问题,特别是工艺和设备上的问题,提高装置本质安全的程度。同时公司各专业管理部门要提高检查水平,不停留在表面现象,及时发现并纠正各类违章现象;通过检查、考核与改进,不断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管理部门要组织各岗位,发动职工查找本岗位最易发生事故的操作环节,由安全员制订相应的对策和防范措施,并对岗位职工进行培训和检查,将其作为职工上岗的先决条件。为了能够全民参与,我们可以以班组为单位组织各车间开展反违章劳动竞赛,通过竞赛活动,促使车间提高班组的整体安全水平,提高班组员工的整体安全责任意识;开展以车间为单位的,提高安全、环保岗位责任制总体水平劳动竞赛。

(2)开展安全目标管理,落实全员安全责任。

进一步完善公司的安全管理网络,层层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各部门根据和公司领导签订的《安全生产责任书》的具体要求,抓好措施的落实工作,加大现场检查力度,消除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同时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技能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要定期组织开展装置安全、设备、工艺技术的技能培训和理论知识培训,不断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组织全体员工学习、贯彻《安全管理手册》,了解并掌握自己的安全责任和相关的安全工作流程。(3)进一步提高设备运行安全可靠度

加强对检维修、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切实抓好标准化检修施工,加强现场施工安全和施工队伍的管理,明确安全责任,有效降低检修施工的安全风险和质量风险,安全高质量地完成公司装置停工检修任务,努力做到开车一次成功。认真做好特种设备、电气、仪表的管理工作。确保持证率、定检率100%。保证强检仪表及联锁保护装置完好投用,确保完好率、投用率达到100%。

(4)开展有效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努力提高操作人员规避事故的能力。

各项规定和要求怎样不折不扣的落实到班组,将是2016年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点,2016年公司的安全教育培训要重形式更重效果,特别要注重安全技能培训。紧紧围绕公司典型事故和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开展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学习和教育,提高检查人员的水平。开展公司规章制度的学习,使职工知道哪些事情该做,哪些是违章,提高识别违章的能力,避免自己的违章行为,为实现零缺陷提供保证。开展安全生产知识竞赛活动,认真组织反事故演习,提高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和现场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培训应使员工懂得某项工作应该做什么,具体怎样做,提高规避和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力。重视预案的修订和演练,提高各类事故应急预案的水平。制定了应急预案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不对应急预案组织演练,不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应急预案就形同虚设,应急就无从谈起。2016年各部门要采取形式多样的活动开展应急预案培训和演练,及时对各类应急预案的适用性进行分析,通过不断演练,发现和及时完善预案本身的不足;同时要建立演练的评判标准,增加演练后的考评和打分,提高职工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

(5)、严格事故“四不放过”处理和责任追究,落实问责制

严格执行缺陷、事故苗子、非计划停工和事故问责,强化对各级人员履行职责情况的考核,监督各项考核规定的执行情况,严格进行月度经济责任制考核。严格执行事故“四不放过”,重点要抓好对违规违纪及事故责任者的处理,不用同情掩盖责任、代替原则。举一反三,抓事故教训的教育,岗位职工必须了解和掌握本车间、本岗位历年发生的事故原因和教训,落实防范措施,生产、安全、工艺、设备部门和车间必须定期进行检查,防止重复事故的发生。

安全工作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只有将安全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才有可能建立经济发展的上层建筑,把“零伤亡、零事故”安全管理目标落到实处,为集团的腾飞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三、环境管理—零污染

随着社会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问题的日益关注,牺牲员工利益和社会环境而生产产品的方式并不是长久之计,终将会失去竞争力,而环境管理体系有助于企业节能降耗、降低成本,减少能源消耗和节约资源,严格的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可使公司通过工艺改进、废物综合利用、加强节能管理、优化设计、提高材料利用率等途径在生产和经营活动过程中节能降耗,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因此,推进环境管理体系势在必行。环境管理体系,强调预防为主,遵守国家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注重全过程控制,有针对性地改善企业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行为,以达到集团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做到环境管理零污染:

(1)各级人员的培训。企业就应制订和实施全员培训计划,使各级人员了解全球、全国环境状况,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为企业推行环境管理体系提供思想、素质上的准备,在实际工作中规范自己的环境行为,提高责任感。培训内容应涉及环境意识、环境管理体系知识、环境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等,(2)对企业进行环境评审,编写初始环境评审报告 对我们初次按标准要求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企业来说,有必要进行一次全面的初始环境评审,以作为制定企业的环境方针、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的依据。企业应根据初始环境评审结果编制初始环境评审报告,以明确企业环境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包括环境风险、增强竞争力的机遇、现有环境管理的缺陷及改进建议等。

(3)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和改善。

为实现对重要环境因素及其影响的有效控制,在考虑到法规、技术、财力、运行经营、相关方等的基础上将环境方针进行分解,并通过投入资源、培训、信息交流、监测和测量、运行控制等手段使之得到良好的控制,减少影响,实现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的目的。

(4)确定目标、指标和制订管理方案。

重要环境因素一旦确定,接下来就针对每个重要环境因素制订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了。制订的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要求可行性强,真正起到控制重要环境要素的作用。

(5)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

首先要进行体系的试运行阶段,其目的是在实践中检验体系的充分性、适用性和有效性。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a、全员培训,针对不同层次进行不同内容的培训,重点是运行控制程序和作业指导书以及方针、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的培训;

b、按规定去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层层落实;

c、对合同方、供货方的监督工作;

d、日常体系运行的检查、监督、纠正; e、根据试运行的情况对环境管理体系文件进行修订。(6)内部审核及管理评审

企业的环境管理体系在运行中需定期对其实施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通过内部审核客观地获取审核证据并对该体系予以评价,以判断一个企业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该企业所规定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标准;通过管理评审判断环境管理体系的整体运行效果,确定日后持续改进的方向,以保持该体系的持续改进、适用性和有效性,从而取得良好的环境表现(行为)。

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管理论文 篇6

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管理是对门票这一凭证进行可行性的管理,只有在大的社会背景下,遵循价格规律,科学定价,才能保证旅游景区市场的扩大,才能为景区吸引游客和合理化的管理做好调控。

一、我国目前景区门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景区定价缺乏灵活性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旅游景区门票价格普遍没有根据市场需求量资源变化量和旅客实际需求来进行定价。而是在市场经济价格利益的推动下盲目一味的最求高价来提高旅游景区门票价格,通过恶意竞争的手段来提高旅游景区的收入。忽视了对旅游景区门票管理规划的科学性。对于旅游景区来说,他们出售核心产品应是集景区观赏娱乐及相关旅游服务为一体的产品,不宜采用成本导向定价法,而应从游客的角度出发,采取需求导向定价的方法来制定。陈芸、黄远水认为我国旅游景区门票定价总体而言是不够灵活的,许多景区在季节段、游览时间段上没有价格变化;门票形式的多样化和不同游客群体的差异化更为少见。同样曹三强、潘秋玲(2011)也指出许多景区旅游环境容量超载,不是整个旅游景区的超载,而是景区内部某些旅游点超载,或是一天之中某一时间段景区旅游环境容量超载,需要运用灵活多样的价格杠杆有效调控旅游客流。例如在五一和十一的黄金周期间实行差别定价,以灵活的定价来吸引不同群体的游客。可以实行淡旺季门票价格调整,推出学生票,团体票,老人票等多种形式的门票。同时也可以利用网络来销售门票,并给予一定的优惠。这样既给旅游景区带来了收益,也发挥了旅游景区门票的灵活性起到调节客流的作用。

(二)国家对景点涨价从制度上缺陷,听证会制度有待完善

向荣(2011)认为部分景区调高门票价格的程序和过程没有充分体现出公平性。表现在:地方政府既是门票涨价的受益者,又是门票涨价的裁判;参加各景区价格听证会的代表主要是本地人,外地消费者几乎没有或者比例很低,但门票价格上涨主要与外地人利益相关。国内多数景区尚未完全成为独立的经营主体,景区市场竞争相对并不激烈,很多景区仍然依靠原有的知名度,景区经营主体在经营思想上存在靠资源的理念,市场意识不强,经营存在短期行为,景区长期的发展考虑不多,生产效率低下,在管理方式、产品项目的更新、形象营销等方面努力不够,却积极找各种理由向主管部门申请批准提高门票价格。

(三)景区收入来源过于单一

我国旅游景区经营尚未形成有效的社会参与模式和景区多样化经营体系。在地方财力匮乏的前提下,旅游景区未能主动寻求和获得企业的赞助;我国尚未形成以社会捐助、社会基金等方式支持率由景区维持低廉门票价格的氛围;旅游景区投资经营的单一性明显,未能调整经营理念,想方设法从游客的购物、食宿、娱乐等方面获得经济效益。目前我国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旅游产品链尚未建立,景区门票之外的旅游综合收入少。旅游产品开发长期停留在观光旅游产品层次上,休闲度假产品较少,旅游娱乐、旅游购物不发达,在旅游营业收入中,商品性收入所占比重很低。例如,在我国最早发展旅游业且把城市定位为旅游城市的桂林市,传统观光产品占整个旅游市场份额的78%,而度假、商务、会展、体育、养生等旅游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却不足25%,其产品结构现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失衡的严重状况。由于观光旅游产品缺乏体验性、创收性项目,因此使得景区经营者选择上涨门票价格的方式来增加效益。

二、关于旅游景区门票调控的若干建议

(一)国家对景点涨价从制度上制约,听证会制度有待完善

着重完善旅游景区门票听证会制度,将民主制原则切实运用到实际的定价机制中。建立定期价格审核和申报制度。景区门票改革和价格调整不得少于两年,限制重大接待和必要的公务以外的免票。坚决禁止景区自身进行的违规实行价格折扣,压价竞争等不正当行为。那些不可替代的、特殊的、稀缺的景区资源,应该将其定价权收归中央,是否涨价,应该由国务院物价主管部门来组织听证会,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听证代表,管理旅游资源的地方政府只能派代表参加听证会陈述涨价理由,最终是否涨价,应由全体代表作出决定。

(二)旅游景区应该形成产业经济的发展道路

当前,我国的旅游业的发展阶段从初级阶段上升到高速发展的阶段,呈现出产业转型,产业升级以产业融合的三大发展趋势,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旅游景区应该放弃门票涨价获得的短期的经济效益,应该把眼光放远,关注旅游景区的发展。将关注点转移到旅游景区的资源保护,放弃原有的门票经济策略。走产业化经济发展道路,不断加强完善设施和服务,为旅客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景区产品,努力优化旅游景区产品结构才能满足旅客的不同需要,加速旅游业的发展。

(三)加大政府的财政投资,争强旅游景区的供给能力

我国旅游景区门票上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旅游市场的供求关系,也反映出我国旅游景区在数量和质量上不能满足旅客的需求。从支撑我国旅游景区的产品体系来看,我国旅游景区的核心组成仍然是传统的风景名胜,长期缺乏投入。长期接待旅游比较频繁,使得我国旅游景区发展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旅游市场需求。因此,为了促进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必须要对传统的旅游景区进行改造提升。并要规划建设新的旅游景区,加快各类旅游景区休闲产品的规划和建设。旅游经济要打破门票经济的误区,开发相关产业,增加旅游收入。不要只看景点门票收入,要看综合效益,综合开发,科学规划。增加旅游收入除着眼开发新的旅游景点外,还应增加非基本旅游产品的供给,继续加强那些吸引力大的旅游产品,开发有潜力的新产品,转换一些缺乏活力的产品。要以旅游景点的开发为中心,向特色产品开发、旅游商品开发、风土文化开发等多项目开发转变,由单一景点开发带动相关产业的开发,做到有看的、有买的、有玩的,突出地方特色。国内旅游黄金周“旺季、旺丁、不旺财”,也就是说除基本旅游消费外,游客在其他方面的消费不多。世界旅游发达国家旅游购物收入的比重一般高达50%以上,如新加坡,旅游购物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60%以上。我国的旅游购物创汇仅占总收入的20%左右,可见开发新的旅游商品,增加非基本旅游产品的消费潜力很大。

(四)鼓励我国旅游景区门票体制的改革创新

实行旅游景区门票管理体制改革,有利于资源整合,实现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国家相关政策为依据,并将其量化,统一全国景点门票定价评估体系;以景区价值等级、知名度、观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环境容量、环境质量、管理水平、游乐设施等为项,在充分的调查研究基层上,从下而上实行“打分评估定价”制度,每年重新评估一次,不合格的降级或取消营业资格证。同时,建立起定期价格审核和逐级呈报制度,明确门票价格合理调整幅度和调价间隔时间。实行“打分评估定价”制度必须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首先,必须将“打分评估定价”草案向社会公布,广泛搜集群众意见,并将反馈上来的意见逐条归纳,及时对“打分评估定价”制度内容予以调整。其次,实行景区门票定价的维权监督员制度,即消费者代表合法介入门票价格决策听证过程。维权监督员的选定必须要走规范、严谨的程序,并向社会公布,群众反映强烈的,不得当选,确保维权监督员纯洁性、广泛性和代表性。维权监督员不得与地方政府和相关经营方、管理方沾亲带故,以杜绝表决会上“装聋作哑”或“同流合污”现象出现,致使维权监督员制度失去存在意义。在举行门票价格听证会前,应通过新闻媒体、网络或其他公开方式向社会公布。建议国家相关管理部门联合组成“景点门票价格管理排查领导小组”,明确职责、严明制度,站在维护人民群众权益和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高度,深入地方景点,每年定期两次排查、验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对问题景点予以处罚并要求限期整改。同时,对各景点不定期实行“回头看”,并实行暗访制度,确保排查工作质量。地方政府应予以配合建立旅游市场的自我约束机制和促进发展机制,以规则的完善和配套来约束和引导景区门票价格的合理形成。

三、结论

“互联网+”时代的价格管理实践 篇7

荣程集团排名2015年全国企业500强中第253位,201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119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55位,连续多年列天津市百强私营企业第1位。集团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制定了“主业做精,多元发展”的战略规划,即做精钢铁主业,做强科技金融,做大文化健康产业,努力构建围绕实体经济,结合现代物流,打造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互联网金融“四位一体”联动发展的荣程模式,加快转型升级,力争成为运营模式的创新者、实体产业的互联网金融领跑者、健康标准的制定者和美丽庄园的建设者。

一、当前钢铁产品价格的趋势判断

根据统计数据,“十二五”时期,中国钢价累计跌幅达56%。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元之年,一季度国内钢市迎来了久违的“开门红”,全国钢材价格出现一波较大幅度上涨。尤其是三月份的钢市上行幅度提升了市场信心,给钢铁行业注入了大量的活力。钢材价格之所以较大幅度上涨,最主要因素在于前期销售价格跌破了生产成本中位线,一些企业亏损严重被迫削减产量。今年以来全国钢材价格上涨,就其主要影响因素和特征而言,还是属于价格超跌后的低位反弹,而非钢材行情的全面反转。也就是说,前期钢材价格跌过头了,最终引发市场机制对于钢材供应的强制性抑制,从而奠定了钢材价格的回升基础。

我国钢材价格水平取决于原料及物流成本,将围绕钢铁企业的中位成本线上下波动,由此引发钢铁企业的钢材产量变化,引发钢材市场供求关系调整,一般难以出现市场行情大幅上涨的持续性。对于钢价后期走势,需要关注钢价上涨后带动的复产预期和出口减弱情况,对供需基本面带来的影响程度。具体总结如下:

(一)价格上涨带动钢厂生产积极性增强,对价格形成压制

最新的全国百家中小钢铁企业高炉开工率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3月24日,调查的全国百家中小型钢铁企业中,有36家企业进行了高炉检修,检修高炉容积为50436立方米,比上周增加了450立方米,按容积计算百家中小钢铁企业高炉开工率为84.36%,高炉开工率比上周下降了0.1个百分点。随着钢价的大幅提升,之前亏损的钢企逐渐盈利,目前不同钢材品种的边际利润在200元-600元之间,较大的利润空间将会吸引较多钢厂恢复生产或加大生产力度,钢铁的供给压力将会增大,价格将承压。

(二)出口难度加大,加剧国内市场供应压力

近期国内钢材价格飙升后,中国钢材出口价格优势有所削弱,而由于国内市场涨跌频繁,趋势难定,较多的出口企业采取暂停报价的措施来应对市场风险。在2015年,钢材价格一路下行,受价格优势和操作风险低、出口利润高等因素带动,中国出口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全年出口钢材11240万吨,同比增长19.9%,折合粗钢后占同期粗钢产量的14.9%。而出口大增后引发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多,也将加大后期钢材出口阻力。据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一季度,其他国家或地区对中国钢材产品发起11起贸易救济调查,2015年同期仅有4起。近期印度、韩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抵制中国钢材进口的呼声和措施益发明显,印度政府决定进一步延长进口合金和非合金热轧板卷20%保障措施税,同时自2月5日实施最低进口价格方案,期限6个月,覆盖173种钢产品,占钢进口的大约80%。

3月16日,欧委会发布了《保持欧洲钢铁产业可持续就业和增长》,提出欧盟将在已对进口钢铁产品采取37项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贸易救济措施和优先进口监管措施。从2006年起,欧盟对于钢材的贸易保护措施不断加强,目前已对进口钢铁产品采取37项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其中16项针对中国钢材产品。从目前的局面来看,消化国内供给资源近15%的钢材出口或将在2016年出现回落的局面,而资源回流国内也将加剧国内市场供应压力。

2016年,中国经济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尽管国家稳增长“加码”措施不断出台,但从国内整体需求来看,由于经济增速放缓,单位国内生产总值钢材消费强度下降,2016年钢材需求下降是必然趋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根据粗钢消费强度分析法和下游行业分析法进行综合分析,预计2016年粗钢消费量同比下降4.0%-5.0%。而从近期市场表现来看,经过前期暴涨暴跌洗礼,钢市逐渐回归理性,市场成交表现一般。目前市场供需矛盾依然存在,前期价格上涨中需求提前释放,导致在小幅回调过程中需求短期疲软,而一季度的大幅上涨提前透支二季度上拉空间,预计二季度国内钢铁市场将面临较大回调压力。

二、实施“互联网+”战略对定价机制的影响

(一)影响钢铁企业定价的因素

在钢材贸易中大钢厂拥有强势的定价权,其定价也影响小钢厂、批发商和零售商,相应产生了“端盘子”和“搬砖头”的现象。大钢厂是钢材价格的制定者,按月调整价格,中型钢厂是按旬和周调。钢厂调价依据是现货价格,现货价格高就上调,现货价格低了就下调。尤其是2015年钢价大幅度下降,大钢厂反应比较迟钝,不像小钢厂那么灵活。另外供需关系也是决定钢价的主要因素之一,从铁矿石价格和螺纹钢价格走势可以看出,两者之间有紧密的联系,而且在某些时点铁矿石价格要领先螺纹钢现货价格波动。铁矿石价格已经成为钢材现货价格的风向标,这主要是受供需关系的推动,铁矿石现货价格已经成为观察钢厂价格的重要标志。此外,期货定价也是有些钢厂的采用的主要定价模式。影响钢铁企业定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成本因素

不论是大型钢铁企业还是中小钢铁企业,生产成本都是首要提及的,这是影响钢材价格的主要因素。基于成本核算,钢企才能确定钢材的基础价格。

2.供求因素

供求也是直接影响钢企定价的直接因素,这主要是受市场价格传导影响出厂价格所致。如果市场供大于求,价格会下降;反之,则上升。而市场如果需求减少,价格下降,也会传导到钢厂从而影响钢企定价。

3.国家经济政策因素

国民经济增长及出口政策、银行利率和贷款政策、固定资产投资政策,甚至包括奥运期间北京及其周边地区停产限产政策都对钢企定价产生一定影响。

4.国际价格及钢厂调价的影响因素

国际价格对我国钢企制定价格起到一定参考作用,不能偏离过多。如果国际价格太高,我国钢企会自动上调国内出厂报价以与国际接近,过低则下调价格。相关钢厂及产品价格对于中小民营钢铁企业,大型钢企出厂价格会对其产生指导作用,而相关钢材调价也会对其产生波及效应。

5.其他因素

以心理因素为例,在整体钢材市场上涨的行情中,钢厂对后期走势抱有很大期望,为了维持较高的利润,所以在定价上先发制人;而在市场降价的行情中,钢厂心态比较悲观,对未来的走势很难把握,往往保持观望的心理状态,出价也比较保守。

从横向来看,现行的钢铁企业定价方式主要先由国内大型钢企主导定价,如宝钢对国际及国内影响钢材价格的因素逐一进行分析比对,预测出远期走势,确定季度价格。因此,宝钢出厂价格的出台,不论给市场还是其他钢厂往往会带来新一轮的价格调整。

从主导钢厂内部定价来看,我国多数钢铁企业执行的是销售总部定价模式。总部定价模式强调价格决策权的集中,也就是以一种统一的价格形式来满足区域市场、客户、竞争对手等多方面的差异性。因此,这种定价模式要求销售总部的市场决策人员拥有极高的综合素质和广泛的市场信息来源,对各个区域性市场做到了如指掌,否则就难以顾及各方面的因素而做到精确的决策。而在具体操作中,钢企则根据自身实力、各区域市场行情等综合情况来对协议经销商进行补贴(运费补贴、优惠政策等)。

(二)“互联网+”战略对荣程定价的影响

2015年12月,荣程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互联网+”行动计划和“中国制造2025”为指导,与相关咨询机构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充分发挥荣程集团产业实体优势。以钢铁行业为立足点,在“十三五”期间,逐步搭建具备创新特色的产业互联网生态系统,打造行业内领先、国内外知名的标杆式“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示范,力争为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绿色智造做出新的贡献。荣程集团整合金融资源推出“滨海云商”,借助互联网工具,实现互联网+实体产业+金融的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转型”和“升级”的新路。互联网战略对荣程的钢铁定价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宏观政策把控

“互联网+”战略的实施本身就是荣程集团对国家宏观政策的积极响应,在此基础上,借助“互联网+”的东风,及时把握国内外的宏观经济信息,建立科学的、完善的定价机制,遵照市场经济规律,根据市场实际的需求情况,贴近市场定价,减少随意性、盲目性。

2.成本效应

面对互联网的强大动力,融通物贸钢铁电商,线上线下交互操作,期货、现货共同发展,逐步形成全新的交易模式和理念。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提高物流效率、减少库存积压等,大幅降低了钢铁交易成本。荣程集团作为民营钢铁企业,定价机制首先是基于成本考虑,“互联网+”战略的实施,降低了企业钢铁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给荣程的定价提供了一个可调控的浮动空间,增强了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

3.电商价格指导

钢铁电商的蓬勃发展是“互联网+”钢铁的重要体现,随着钢铁电商的发展,通过网络信息共享,钢铁产品的价格更加透明化,价格对比更加容易,同时网上“众筹服务”出现,将区域内的市场需求聚集成一个大单子,集中从钢厂采购,取得钢厂的价格优惠,然后将钢厂折扣优惠让利于钢贸商,吸引商家在电商平台交易。通过电商平台的价格指导,定价机制易受同行业影响,价格变动会带动整个区域甚至区域外市场随之变动,从而形成联动。在普遍上涨或下跌的行情下,很少出现“逆流而上”的情形。“互联网+”战略帮助集团企业搜集并运用专业网站信息,结合企业自身现状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最大限度避免损失。

4.传导联动效应

实体产业链企业目前普遍面临着资金短缺、技术能力薄弱、装备水平有待提升的系列问题,造成核心企业拉着整个产业链在发展,包袱重、速度慢及产业链不牢固等情况亟待解决。而滨海云商的成立,就是针对解决实体产业链上的痛点和难点,通过金融工具的使用,提升供应链企业的资金流动性,助推其产品和装备升级,通过电子商务的功能定位,解决其技术提升和盈利能力提升问题。最终,形成产业链联合联动发展,提升供应链的粘合度和核心竞争力。产业链联动发展,能够积极即时的获取产业链不同阶段的价格变化,对指导最终钢铁产品定价具有积极的意义,形成传导联动效应。例如,当属上游原料价格的变动会直接传导至下游钢材生产企业;焦炭、铁粉价格的波动会引起钢坯的调价,继而钢材价格开始出现反应,最终导致钢材市场价格的变动;另外相关钢材价格的变化也会引起传导效应的发生,如螺纹钢、高线的价格变动会带动管材价格的相应变动,因为螺纹钢及高线作为建筑用钢材,其销量多寡及行情好坏直接影响房地产行业景气度,而管材在建筑中运用也颇广,深受房地产影响。受主导市场的传导,某一区域市场的钢材价格率先波动,继而对其它地区形成价格传导与辐射压力,并造成各区域间价格连锁互动反应。这种传导方式的起因是同种钢材的区域性价差的扩大,导致各区域市场间产品流量增大,使各区域市场的产品供应量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了该区域市场供求平衡所致。

5.订单导向

订单对钢厂的产品价格具有一定的影响。通过订单要求对产线以及工艺进行相关的调整会增加钢厂的成本费用。在互联网+战略下,借助互联网以及大数据技术,钢铁企业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订单信息,调整生产作业计划,最大限度减少因为订单特殊性而导致的成本费用,给企业定价提供了一个可调控的盈利空间。

6.期货定价

浅析技术与价格管理的关系 篇8

【关键词】技术;价格;价格管理;关系

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新产品种类的不断增加,新产品的技术开发设计与工艺方案的制定,直接关系着产品价格的高低,关系到产品能否中标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在即有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加强技术管理,优化产品技术工艺方案,不断地改革创新是降低成本,控制产品价格,提高经济效益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此技术应用与价格管理相互配合,企业才能得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技术决定价格

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技术,它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手段和方法,是用科学原理进行各种产品的开发、设计和制造时所采用的方法、措施、技巧等的总称。

产品价格成本是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和劳动者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它由企业耗费的材料费、折旧费和工资等生产费用构成。

技术开发设计与工艺方案的确定,直接决定产品的价格。而加强技术管理、优化技术工艺方案是获得最大利润、降低成本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承揽一个项目在投标阶段由于时间仓促,技术材料缺乏、技术方案的深入程度或合理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欠缺,技术人员只有根据客户提出的要求,结合产品的实际使用情况,充分考虑产品市场定位,多与客户沟通才能设计出符合客户需求且价格合理的产品,才能增加中标的可能性;如果只片面追求产品技术的先进性,开发设计出高于客户要求的产品,就会增加了制造成本,抬高了产品价格,影响了中标成功率。今年我公司投标的孟加拉机车项目和智利地铁新造项目,产品开发部的技术人员根据客户提出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要求,做出了符合客户需求的技术方案,并指导价格人员比对同行业类似产品。价格人员经询价比价,对各种技术参数规格相同的配件寻找二到三家供货商;价格人员与开发设计人员沟通交流,选择其中性价比最高的产品,即符合设计要求,价格又合理,降低了制造成本,做出了较为满意的投标价格。

二,价格影响着技术

同样的产品,同样的价格,企业要想获得较好的利润空间,就要在即有产品价格一定的情况下,在满足客户要求、生产进度要求和技术条件允许、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采用技术手段,通过不断地技术创新,优化技术工艺方案,积极采纳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增加工艺装备,工位器具等手段,制定出科学合理工艺流程,减少重复作业,通过技术指导提高劳动生产率,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公司承揽的伊拉克160km内燃动车组成本压力较大,技术人员合理设计、合理规划工艺流程,合理指导,制作工装工位器具,保证了产品质量的同时,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产品的制作成本。

三、不懂技术的价格管理人员是不合格的

技术是价格管理人员的必备素质,是从事价格管理岗位的必要重要条件,只有了解产品的性能、技术条件和要求,熟悉产品的技术方案和工艺流程,会看图纸且会分析图纸,在对外报价或对内定价的过程中,才能制定出合理的,具有说服力的价格。在实际工作中,为提高自己的技术知识,提高报价与定价的准确性,在产品对外报价或对内定价过程中,认真研究大量的技术文件和图纸,积极地与技术人员沟通交流,并经常到生产车间查看产品的加工制作方法,了解加工工艺流程和技术要求,掌握第一手技术资料,只有比对方知道的更多,更详细,研究的更透彻,才能说服对方认可你的价格。

2013年青藏车写实的过程中,积极配合技工部的工作,带领青藏公司、北京铁路局、成都铁路局写实人员到生产第一线的各个工序察看,讲解,解答写实人员提出的各种问题,并得到认可,最终在公司各部门共同努力下,争取到了很不错的价格,所以不懂技术的价格管理人员是不合格的,是不能长期为公司创造效益的。

四、不考虑产品价格因素的技术人员也是不称职的。

技术直接左右产品的制造成本。极少数技术人员在产品研制、开发、设计,编制技术工艺方案和制定工艺流程,不考虑价格因素,只片面追求产品技术性能的先进性,为增大设计的保险系数,盲目地提高设计、加工制造标准,如国产的零部件不用,用进口的;普通材料不用,用指定的;加工工艺制定时,火焰切割能满足要求的,却非要用激光切割;很多配件普通车床能加工的却要求数控加工中心加工,从而大大的提高了产品的制造成本,减少了产品的赢利空间,使原先赢利的项目微利,微利的项目亏损,这样的不考虑产品价格因素的技术人员是不称职的。

五、技术与价格两者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技术与价格是产品生产制造销售中始终并存的两个方面,成本降低是技术应用的目的和动力,技术应用是降低成本的手段和方法。

好的技术方案技术要求可以大大降低配件采购的价格;合理的工艺流程及工艺装备保证,可以大大减少产品委外的范围和委外价格的确定,抓好技术管理工作,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产品制造过程中的浪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资源闲置,为成本降低奠定基础。因此要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就要求所有技术人员要有控制成本的意识和行动,才能使企业降本增效从根本上解决。

总之,技术与价格相互配合,树立全员控制成本的理念,企业才能得到良好的经济效益。任何技术的应用,都应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任何销售、采购和委外价格的确定,都要有技术支持为保证,因此要正确地处理好技术与价格的关系。

参考文献

[1]任海英,王文娟.核电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制约与突破:基于共性技术视角[J].中国市场,2011(19)

[2]徐佩,费方域.政府资助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原理及模式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0(07)

[3]许端阳,徐峰.产业共性技术的界定及选择方法研究——基于科技计划管理的视角[J]. 中国软科学,2010(04)

[4]陈玲玲,唐五湘,周飞跃.决策论数学模型在共性技术立项决策中的应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9)

[5]张振刚,景诗龙.我国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平台模式比较研究——基于政府作用的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07)

上一篇:预备党员转正个人鉴定下一篇:奈何花落,几时争艳-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