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县农业局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4-12-09

户县农业局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用7篇)

户县农业局实施方案的通知 篇1

户县天桥镇人民政府

关于下发《2012年天桥镇小麦“一喷三防”补

助资金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委会:

现将《2012年天桥镇小麦一喷三防补助资金项目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方案要求,结合生产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附件:2012年天桥镇小麦一喷三防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二〇一二年五月二日

2012年天桥镇小麦“一喷三防”补助资金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省农业厅、财政厅《关于下达2012年小麦一喷三防补助资金项目计划的通知》(陕农业计财„2012‟38号)和市农委、市财政局《关于下达2012年西安市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关键技术暨小麦一喷三防补助资金实施方案的通知》(市农发„2012‟118号)及县农发[2012]74号文件精神,为了降低农作物病虫害对我镇夏粮生产造成的影响,把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关,推进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确保小麦“一喷三防”补贴资金项目顺利实施,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全镇实施以小麦吸浆虫防控为主的“一喷三防”面积实行

全覆盖,使全镇小麦“一喷三防”面积达到应防面积的95%以上,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高产创建区“一喷三防”面积达到应防面积的100%,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

二、资金补助范围

按照项目任务,结合我镇实际,补助资金主要用于在全镇小麦主产区实施“一喷三防”,重点防控对象为小麦吸浆虫、蚜虫、条锈病等。

三、补助内容及形式

(一)补助内容。在小麦抽穗、扬花、灌浆期,通过喷施

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等措施,开展“一喷三防”,防治小麦吸浆虫、蚜虫、条锈病等。对于小麦吸浆虫达标面积,实施一次防治,降低虫害影响。

(二)补助方式。补贴对象为全镇小麦种植户,根据2011年全镇小麦播种面积给予补贴,通过统一招标采购药剂,以物化补助形式在开展病虫防治前将补助物资按照每亩补贴标准统一发放给农户。

四、实施要求

(一)明确职责。各村组负责本村小麦种植面积的登记、造册、审核和上报工作。

(二)建立档案。按照统一印制的小麦“一喷三防”登记表,以村为单位,填写登记表,并张榜公布。建立补助物资发放档案,由农户签字确认后,以村为单位进行公示,公示期7天,公示结束后,上报镇政府。

附件:2012年天桥镇小麦“一喷三防”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2012年天桥镇“小麦一喷”三防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李同勃(镇长)

副组长:任铁(副镇长)

成员:杨建波张铁胜

周省力

赵存岗

许明哲

张忠琪

刘亚娟

马欢

刘卫鹏

张育松(经济发展办主任)

(东片片长)(西片片长)(南片片长)(北片片长)

户县农业局实施方案的通知 篇2

根据上级文件要求,为探索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的培训模式,满足教师专业发展个性化、常态化需求,围绕“优化校本研修管理、创新校本研修模式、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的主题,结合“国培计划(2016)——示范性远程培训‘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实施方案”,制定户县初级中学国培计划实施方案。

一、项目目标

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手段,依托中国教师研修网提供的平台,围绕“创新校本研修模式、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的主题,以学科为载体,创建学校学习共同体,探索创新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有机整合的模式与活动;探索如何将项目远程培训与满足教师专业发展个性化、常态化需求的网络社区建设有机结合;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切实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二、项目对象 全体教师共计84人。

三、研修类型及组班形式

研修类型:引领性研修(80学时网络研修 40学时线下研修指导)

组班形式分为: “手拉手”跨校组班(学校校长共同担任学校管理员,采用统一研修主题和考核标准,按照统一研修计划开展研修活动)

四、研修内容 1.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1)网络学习共同体建设

以学科为载体,建设学习共同体,在项目管理员的统筹下,创建共同体教师网络研修社区,组织骨干教师牵头主持学科协作组,结合教学实际,参照项目实施方案及活动安排,设计研修主题,制订研修计划,组织线上或线下研修活动,组织本地或跨区域的资源分享和交流;鼓励自主建立“手拉手”跨校研修组、课题组、专题研修组、兴趣组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共同体。

(2)组织开展研修活动

上述各级各类学习共同体要结合本校(地)实际,统筹安排不少于80学时的网络研修,同时进行不少于40学时的线下研修活动。

其中项目组组织的引领性主题研修活动以及区域组织的学科协作组活动主要以网络研修的形式进行,学校以及学校教研组组织的研修活动主要以线下活动为主。五:项目保障措施

1、学校制定相关奖惩制度。

2、区域定期检查反馈进度。

六、引领性主题研修活动分阶段:

第一阶段研修主题:创设学习共同体,建设网络家园

体验网络研修,初步熟悉操作平台。1.环节一:全体成员(1)登录社区、了解方案、完善信息(2)学会操作(组织学习“示范校本平台操作”)(3)填写前测问卷

2.环节二:不同参与者的活动(参看“小研 伴你行”不同角色篇)学员:体验个人工作室,上传研修资源,加入学科协作组

学科协作组组长: 创建网络教研组,督促成员网上报到;熟悉网络协作组,发布项目方案及分阶段活动安排,并引导参训学员跟帖留言

学校管理员:确定教研组长人选,督促组长创建网络教研组(三)阶段小结: 第一阶段学情会 第一期简报展示及评比

第二阶段研修主题:规划自我,做好老师(网络研修16学时,线下活动6学时)

学习课程,实践研修(参看平台相关样表)学员:

1、学习《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文件解读、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师德案例。

2、参加校教研组组织的“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活动,上传一份对自己触动较深的学生作业(附个人感言)。

3、制订一年个人专业发展计划并上传。学科协作组组长:

1、组织一次“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的交流、分享活动

2、制订并上传教研组年度研修计划 学校管理员:

1、组织学生用文字或绘画等形式描绘“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推荐一名代表跨校交流.2.制作一期简报 3.制定学校校本研修计划 区域项目组学科导师

1.组织“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跨区交流 2.集中问题答疑

3.展示并指导个人、学校、共同体的年度研修计划

(三)阶段小结:管理员、骨干培训者、协作组长交流;简报评比。

第三阶段研修主题:以学定教,设计教学(网络研修24学时,线下研修12学时)

学习课程 实践研修 学员:

1.学习导读课程(必选)、学科分层课程(任选一个系列)2.实践研修(任选一项)(1)单课教材的理解加工

A.根据教学进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任选一个课时,提交一份完整的教学设计 B.用结构图表的方式,呈现本课教材主要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2)单元(专题)教材的理解加工

A.根据教学进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任选一个单元(专题),提交该单元的教材结构图

B.提交该单元(专题)教材结构关系解读(3)整本教材理解加工

A.根据教学进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提交一册教材的结构图 B.提交本册教材结构关系解读

(上述各项作业要求,请参考研修工具)学科协作组组长:

1.结合教师提交的作业开展一次结构图分享活动

2.组织教研组成员进行同课异构,分析、改进,形成、推荐一份“精品教学设计”资源 3.归纳教学设计和结构图制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一次研讨活动,推荐一份结构图。学校管理员:

1.推荐优秀教研组和各学科“精品教学设计”资源 2.组织跨学科的经验交流 3.制作一期学情简报 项目组学科导师: 1.梳理问题,线上答疑

2.就教学设计、结构图制作中存在的几个典型问题进行分析点评,形成“以学定教”的精益评析

(三)阶段小结 第三阶段学情会 第三、四期简报 第二、三次答疑

第四阶段研修主题:以学施教,实施教学(网络研修24学时,线下研修12学时)

学习课程 实践研修 学员:

1.学习导读课程(必选)

2.学习学科系列课程(A、B、C三阶课程任选)

3.选择一堂正在执教的课程,提交自评报告,阐述本堂课是如何体现以学施教的(本堂课是如何关注学生“学会”情况的;本堂课是如何关注学生“会学”情况的;本堂课是如何关注学生“乐学”情况的。)学科协作组组长:

1.以本组教师的一堂课教学为例,组织本教研组成员从不同角度进行课堂诊断,并推荐“精彩课堂”实录或“精细观课”(实录片段)资源。

2.梳理本教研组成员在“以学施教”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题研讨,提交一份“精益评析”报告。

3.任选课程中的一个“校本研修活动建议”组织一次本组活动。学校管理员:

1.围绕主题“以学施教”组织一次研修活动

2.推荐优秀教研组和各学科优秀“精彩课堂”或“精细观课”资源。3.组织跨学科的经验交流。4.制作一期学情简报。项目组学科导师:

1.确定一个课例,围绕“以学施教”,同课异构,组织一次网络研修活动 2.梳理问题,线上答疑

3.就“以学施教”中存在的几个典型问题进行分析与点评,形成“以学施教”的精益评析 4.就跨区的同课异构,进行点评与分析

(三)阶段小结:第四阶段学情会 第五、六期简报

第四、五次集中答疑

第五阶段:分层分类 自选研修异彩纷呈(网络研修12学时,线下研修8学时)

根据前四阶段各地研修情况和调研,项目组、区域、学校设计本阶段研修主题与计划,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参与本阶段的引领性研修活动或自主性研修活动。

(二)阶段小结: 第五阶段学情会 第七期简报 第六次集中答疑

第六阶段:“精彩绽放”成果展示 总结评优

(2014年暑假前)

学员:自荐优秀成果 撰写并提交总结《变化——我的专业成长》。

学科协作组组长: 推荐优秀成果,围绕“创新校本研修模式、改进教师教学行为”主题撰写并提交总结简报。学校管理员: 推荐优秀成果,围绕“优化校本研修管理”主题撰写并提交总结简报。

五、组织管理 1.管理-支持系统

本项目建立“一体两翼”的管理—支持模式。

“一体”是指项目校是校本研修的第一责任主体,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管理与引领功能,以项目为契机,因地制宜将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进行整合,形成有成效、可持续的新型校本研修模式。

“两翼”是指为使学校校本研修突破“本校研修”的局限,获得更广阔的专业支持,搭建行政、业务双线支持体系。在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的统一领导下,首先,设立教育部国培项目办—省(自治区)项目办—区域项目办—学校各职能负责人”行政统筹管理,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其次,形成“项目首席专家牵头的课程团队—(跨)省(自治区)级学科导师团队—区域级学科指导团队—校级学科教研团队”四级专业支持网络。管理支持系统示意图如下所示:

2.各级管理与支持团队职责(1)学校管理员

由各项目校成立校级办公室,指派专人(学校管理员)负责组织本校项目工作。具体职责如下:

学习“国培计划”相关文件,并根据项目方案及本校研修计划,制订本校研修计划,做好准备与实施工作。

负责遴选本校各参训学科教研组组长,每教研组1名。

负责与区域教育局联系沟通,为学员创造学习条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组织本校研修线下研修活动,并积极配合跨校及跨区域的校本研修活动。

以简报的形式向区域项目办通报本校项目进展情况、动态和各学科协作组学习与活动情况。参与中国教师研修网组织的学情通报会,及时了解整体项目情况,并根据情况,整理本校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改进校本管理措施。

经常与学校各学科教研组长、学员进行沟通交流,督促、检查、评价本校各学科教研组长工作,关注本校学员研修情况,督促学员上线参训,保证本校的校本研修活跃度及研修质量。中后期做好总结审优,提出落实管理改进措施、总结管理经验,提交校本研修管理总结。负责本校项目评优、总结表彰宣传工作。学科指导者角色职责(2)学科协作组组长

负责组织本校本学科研修培训工作。具体职责如下:

参照项目实施方案、本区域本实际情况,自主制定本校本学科研修计划。

引导本校本学科学员加入协作组,牵头主持本校学科协作组工作,参与引领性主题研修活动,并根据本校教学实际,开展线上、线下的研修活动,保证协作组活跃度及研修质量。整合校内外资源及利用研修平台提供的资源,设计校本研修活动(或课程)。督促组员上线学习并积极参加研修活动,组织本组组员进行问题研讨和分享教学资源,积极引导跨校资源共享与交流,并做好推优工作。

定期以简报形式通报本组组员的研修情况及成果,上传至本学科协作组。

参与中国教师研修网组织的学情通报会与集中答疑活动,及时了解培训情况,并对本组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措施。

考核评定本协作组组员的研修成绩,评选优秀组员并提交名单,撰写研修总结,并提交给研修网项目组。

六、考核评优

考核评价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满分100分。1.学员考核评优

考核项目

课程学习(30%)

考核标准

包括观看课程视频、阅读课程文本资料的时间,由系统自动统计,达到1900分钟,此项可得满分。

参与线上活动,每个贡献值不少于10的活动计2分,总分不超过20活动参与(20%)

分。

说明:活动贡献值指在单个活动下的所有行为次数之和

日志撰写(10%)

实践研修成果资源分享(40%)(25%)其他教学资源(15%)

总分(100分)

能够坚持撰写教育日志并形成习惯,项目期间提交一篇日志计0.5分,总分不超过10分。

撰写实践研修成果并以资源方式提交到协作组,每条公开资源计5分,总分不超过25分(要选中相应的标签,如“教学设计”“结构图”等)。上传各类原创可分享的教学资源到个人工作室,每条公开资源计0.5分,总分不超过15分。

优秀100—90;良好89—80;合格79—60;不合格59-0

2.教研组长/区域学科协作组组长考核(作为评优条件)

考核项目

评价标准

组织活动(40%)组织各项研修活动,1次活动计8分,最高40分。研修简报(30%)每完成1期研修简报计6分。总分不超过30分。组织资源互评(30%)附加分 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资源互评。按小组的资源点评率计分。1.能够带领团队形成积极可分享的团队研修文化。2.使团队对外有一定影响力。

3.校本研修管理评价(自评)

项 目 团队组织 方案筹划

内容

组织健全、分工明确、人员到位 实施调研,制定校本研修方案

0-5分

要点

结构、名单、职责 调研报告、方案、研修问题

系列

行政支持 过程监控 机制改革 活 动 下文件、供条件

督学情、促学习,保三率、出简报 网络校本研修新机制形成

校本研修开展、其他活动主持与参与

总结、评优、表彰(教案推优、课例推优、教研组推优)、学员优秀

学情会发言,成果展示、出版

文件 三率、简报 制度、政策、线上次数、线下次数、参与率

总结、学员优秀率、推优、奖励计划

发言稿、宣传计划 表彰总结 宣 传

4.表彰奖励

户县农业局实施方案的通知 篇3

华南农办„2015‟133号

关于印发《华南农业大学“丁颖人才支持工程”

实施办法》的通知

各学院、部处、各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丁颖人才支持工程”实施办法》已经学校2015年第27次校长办公会议和第十二届党委常委会第104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华南农业大学 2015年10月28日

人才培养工程”、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岗位计划”、“广东特支计划”、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特支计划”及其他省级以上(含省级)等人才培养项目为依托,从入选相关人才项目的教师中和虽未入选省级(含省级)以上人才项目但取得重大业绩成果的教师中,按照第一层次、第二层次、第三层次三个等级遴选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师进入相应的人才层次进行重点培养。

第五条 高层次人才培育工程重点培养对象按照个人自愿申报、学院评议推荐、专家委员会评议、学校审批的程序进行遴选,原则上优秀创新团队成员优先入选。为确保入选培养对象的质量,学校成立由校内外专家组成的专家评审工作小组,负责培养对象的评审与遴选。

1.第三层次。每年从“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的省级培养对象、其他省级人才项目培养对象和“广东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项目、“国家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等同级别人才项目的培养对象及具有相当水平的教师中遴选出40周岁以下(人文社会科学类年龄可放宽至45周岁以下)的教师作为“珠江学者岗位计划”、“广东特支计划”领军人才、“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等同级别人才项目的培养对象。

2.第二层次。每年从第三层次所列人才项目及具有相当水平的教师中遴出42周岁以下的教师作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人文社会科学类年龄放宽至50

第九条 虽未纳入高层次人才培育工程培养对象,但经自身努力后入选了省级(含省级)以上人才项目的人员,实行后补助政策,享受相应人才层次的相关待遇。

第十条 培养期。入选申报院士培养对象和“国家特支计划”杰出人才的培养期为6年,且培养期满后,可以连续申报;其他人才项目培养对象的培养期为4年,如果在培养期内获得相对应的人才资助计划或超出对应培养计划的申报年龄,则提前结束培养期。

第十一条 目标任务和培养协议。由人事处会同培养对象所在单位及培养对象本人,按照三方协商的方式制定培养对象的个性化培养目标,明确目标任务和考核办法,明确三方的责任,并签订培养协议。

第三章 高层次人才特支工程

第十二条 为进一步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加大对现聘高层次人才的支持力度,学校对现聘高层次人才在聘期内每年给予一定额度的个人生活补贴。按年薪制支付的高层次人才,在项目聘期结束后,可按相应的层次给予个人生活补贴。

1.现聘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资金项目(简称“省杰青”)、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培养对象(简称“省优青”)、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广东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等人才项目的人员,聘期内每人

别的人才项目给予个人生活补贴。对已领取项目个人生活补贴的人员,其个人生活补贴按差额的额度给予补充。

第四章 评估与考核

第十五条 学校成立高层次人才培育工程考核工作小组(以下简称“考核工作小组”),负责对培养对象的年度考核、期中评估和期满考核。

1.年度考核。考核工作小组依据年度目标任务对培养对象进行年度考核,对培养对象的年度发展计划进行年度评估和给予指导性意见。学校对年度考核未能达到预期目标任务者作劝退处理。

2.期中评估。培养对象的期中评估工作由学院(部)和学校考核工作小组共同负责组织实施。学院(部)负责对培养对象具体执行目标任务情况进行跟踪,对培养过程存在的问题予以及时解决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学校考核工作小组负责对培养对象是否具备进入后半个培养期的条件作出科学判断并向学校职能部门提出建议,对不具备进入后半个培养期条件者作中止培养处理。

3.期满考核。期满考核由学校考核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实施。经评审考核,合格并达到更高层次培养标准的培养对象可入选下一个更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项目的重点培养对象。

户县农业局实施方案的通知 篇4

案》的通知

各有关市、州、县(市、区)农业局:

为了落实全国水果工作会议精神,促进水果产业科学发展,农业部决定在全

国范围内开展标准果园创建活动。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标准果园创建

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农办农〔2009〕53号),结合我省实际,我厅制

定了《湖北省标准果园创建工作落实方案》。现将方案印发给你们。

请根据方案的要求,尽快制定标准果园建设实施方案和技术方案,建立标准

果园建设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组,抓紧时间组织实施,并于2009年6月30日

前报省果品办公室。联系人:赵昆松027-87663230;地址:武汉市武珞路519

号430070;电子信箱:hbfruit@163.com。

二OO九年六月十七日

湖北省标准果园创建工作落实方案

为了全面提升水果产业的综合素质和生产能力,农业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以

柑橘、苹果为重点,以梨、桃、葡萄、香蕉和荔枝为支撑开展标准果园创建活动。根据农业部农办农〔2009〕53号“关于印发标准果园创建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我省标准果园创建工作落实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柑橘为重点,以桃、梨为支撑,围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高产业素

质,在我省水果主产区创建标准果园16个,其中柑橘10个,桃和梨各3个。

要求达到“园地平缓、土质肥沃、通行方便、旱涝保收、安全高效”的要求,成龄

柑橘标准果园亩平产量稳定在2~4吨,桃平均亩产1.5~2吨,梨亩平产量2.5~3

吨;果品品质达到品种特性要求,并符合无公害水果质量标准,商品果率95%

以上、优质果率80%以上。

二、基本要求

1、立地条件。产地环境条件必须符合无公害食品标准对水果产地环境条件的要求(NY5013-2006)。

果园土层厚度1米以上,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1%以上,土壤疏松,通透

性良好,pH值符合水果生长要求,地下水位在1米以上,坡度15°以下。有条

件的地方要在果园外营造防风林带。

果园内田间道路完备,便于作业和运输;水、电配备完善且布局合理,具有

较好的节水灌溉设施条件;果园交通便利。

2、果园规模。柑橘、梨标准果园连片规模1000亩以上,桃的连片规模500亩以上。

3、品种与技术。标准果园要求品种统一,栽植密度适宜,果园园相整齐一致,树势健壮,通风透光,立体结果,无检疫性病虫,推行标准化生产,实施投入品登记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三、重点工作

(一)科学选点。根据农业部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柑橘标准果园在优势区域规划的核心县市区中选择长江中游的夷陵、宜都、当阳、秭归、兴山、枝江、松滋等7个县市区,清江流域的长阳和宣恩,丹江口库区的丹江口;桃在我省主产区选择枣阳、老河口、孝南和孝昌;梨在重点区域规划的核心县选择汉江流域砂梨优势区域的老河口、钟祥和武陵山区的宣恩。选定的标准果园创建点及其行政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见附件。

(二)指导服务。组建湖北省标准果园创建专家指导组,负责制定技术方案,开展技术培训、巡回指导和服务。同时,在水果生长关键季节,组织农业部门、农技人员、示范农户,选择有代表性的标准果园进行现场观摩。专家指导组的人员组成如下:

首席专家:鲍江峰省果品办公室研究员

成员:彭抒昂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李国怀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孙中海省果树茶叶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蒋迎春省果树茶叶研究所研究员

赵昆松省果品办公室农艺师

专家指导组将根据不同果类和品种,集成关键技术。温州蜜柑和椪柑重点集成起垄滤水、覆膜增光和完熟采收技术;脐橙重点集成高接换种、节水灌溉、挂树贮藏等技术;桃重点集成优质高效规范化生产技术;梨重点集成高接换优、计划坐果和果实套袋技术。

(三)总结验收。根据各县市区创建活动进展情况,我厅将按照农业部制定的标准果园验收办法,在创建县市区提出验收申请后15天内,组织专家进行总结和验收,并将结果上报领导小组和农业部,并申请部级验收。部级验收合格者由农业部统一授牌并对外发布。

(四)加强宣传。加大力度宣传标准果园创建工作的政策措施、成功经验、先进典型和实施效果,充分发挥标准果园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关键农时季节,我省将组织有关新闻媒体和标准果园创建点开展观摩交流活动,并在主流媒体上进行大力宣传,以扩大标准果园建设的社会影响力。同时,在每个创建果园设立一块标牌,注明创建单位、行政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目标任务、技术要点等内容,方便农民学习,接受社会监督。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农业厅成立以徐能海副厅长为组长的标准果园创建领导小组,协调相关单位,组织开展创建工作。督促标准果园创建县成立实施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整合有关项目和技术力量,保证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省标

准果园创建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长:徐能海省农业厅副厅长

成员:卢开阳厅种植业处处长

李胜强厅发展计划财务处处长

张思华厅板块基地建设办公室主任

李传友厅果品办公室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李传友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加强培训指导。按照省定期培训到市县和创建点的原则抓好技术培训工作,每年办好省级培训2~3期。各级标准果园创建专家指导组负责制定技术方案,加强协作攻关,开展巡回指导和服务。同时结合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和不同专业的试验站开展工作,确保技术进村入户到田,进而指导大面积生产。

(三)加强政策支持。省农业厅和各标准果园创建县市区积极整合相关支农资金,把标准果园创建与现代农业发展、优质水果板块基地建设和精品果园建设等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加强水电路、采后商品化处理、贮运保鲜等设施建设,加大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力度,重点扶持水果专业合作组织,确保标准果园创建活动取得实效。

附件:

湖北省标准果园创建点

地点 规模

(亩)果类 行 政

负责人 技术

负责人

宜昌市夷陵区柑橘示范场 1000 柑橘 刘德亮 胡世全

宜都市红花套镇红花套村 1000 柑橘 白 华

古大贵 孔祥亭

当阳市半月镇罗店村 2000 柑橘 刘承俊 罗胜利

秭归县九畹溪镇九畹塘村 1000 柑橘 董劲峰 谭 勇

丹江口市蔡家渡果园场 1000 柑橘 张保全 王元国

兴山县峡口镇建阳坪村 1500 柑橘 黄德淼 李述举

长阳县渔峡口镇岩松坪村 2000 柑橘 陈仁全 覃 伟

松滋市新江口镇特产科学研究所 1000 柑橘 尹新闻 罗远伦

宣恩县高罗乡埃山村 1080 柑橘 田远超 刘春生

枝江市安福寺镇野鸭湾村 1500 柑橘 余瑞华 杨小平

枣阳市新市镇李楼村 1000 桃 陈邦明 段 毅

孝感市国营园艺场(孝南区)500 桃 刘继华 舒月平

唐胜强

孝昌县花园镇常丰村 1000 桃 郭华桥 宴桃英

老河口市洪山咀办事处洪山嘴村 1000 桃 王克有 姚凤君

老河口市酂阳办事处八一村 1000 梨 王克有 姚凤君

钟祥市旧口镇郑桥村 1000 梨 卜明华 魏 华

宣恩县椒园镇黄坪村 1580 梨 田远超 刘春生

户县农业局实施方案的通知 篇5

【发布文号】浙政发[1994]198号 【发布日期】1994-12-08 【生效日期】1994-12-0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农业生产资料流通

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

(浙政发〔1994〕198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丽水地区行政公署,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为了做好农业生产资料(以下简称农资)供应工作,保持农资价格基本稳定,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保障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 关于改革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制的通知》(国发〔1994〕45号)精神,结合浙江实际,现将我省农资流通体制改革实施意见通知如下:

一、一、搞好供求总量平衡

农资需求与供给总量平衡,是稳定农资市场与农资生产的基础。农资供求总量平衡必须实行分级负责制,省、市(地)、县各级各有关部门都要切实负责地组织好供求总量和分地区、分品种的衔接平衡工作,努力做到数量充足、品种对路、供应及时。省供销社、农业厅每年要对全省下一的农资需求及早进行预测,提出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需求总量、分品种需求量以及品种调剂和运销方案建议;省石化厅、二轻总公司要根据农业生产对农资的总需求,结合企业生产状况,提出下一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生产计划建议;省计经委在汇总和进行综合平衡的基础上,于每年9月初编制总量平衡计划(包括进口计划建议),经省政府同意后上报国家计委,并组织有关部门抓好货源的落实工作。

为了做好农资的生产、收购、调运和供应工作,省计经委要负责协调镇化、衢化、宁波港的化肥等农资的铁路运输,省供销社农资公司要做好与有关运输部门的具体衔接工作。

二、二、实行省级调控和分级储备制度

为确保化肥供求总量和地区平衡,在化肥资源短缺的情况下,镇化生产的尿素、衢化生产的尿素和碳铵属省收购部分,中央调拨给省的化肥以及地方组织进口的化肥资源,由省直接调控。省收购的镇化、衢化产尿素,主要按粮食定购任务和粮田面积安排到县。地方小化肥厂生产的化肥由市县掌握调控。

根据农资产品常年生产、季节使用的特点,各级农资经营部门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经营性储备。同时,为稳定市场,保证救灾急需和保持企业正常生产,建立省、县及化肥生产企业三级储备制度。其中化肥储备,省级以优质化肥为主,县和化肥生产企业重点搞好小氮肥的储备。

1995年省级储备的优质化肥不少于10万标吨,农药1000万元,农膜500吨。具体品种由省供销社农资公司商省农业厅安排并负责执行。其中优质化肥资源从收购镇化、衢化生产的尿素以及进口化肥解决。县级农资储备,由县市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小化肥生产企业的化肥储备数量,由其当地主管部门确定。省、县级农资储备所需的资金,分别由省、县农业银行安排贷款解决。小化肥生产企业储备所需的贷款,由当地工商银行安排解决。储备费用和利息按实结算,分别从省、县级化肥价格风险基金中解决,或由同级财政承担。

三、三、改进调拨供应办法

为减少流通环节,省级调拨的农资由现行的三级批发一级零售(省、地、县批发,基层供销社零售)改为一级批发一级零售,即省农资公司批发,县农资公司与基层供销社批零结合,基层供销社推行代销制。地级农资公司为满足当地需要自行采购的农资实行地级批发,县农资公司与基层供销社批零结合。批零结合的办法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制定。为避免盲目进货,平衡供求,控制过高价格,各市地县自行组织尿素货源,应事先报省农资公司。

宁波市所需的化肥等农资仍按原省市商定的比例及供货办法执行。

地方小化肥厂产品实行地产地销,鼓励建立健全农工商结合的农资社会化服务体系。生产企业所在地供销社农资公司要积极支工促产,合理配置资源,减少经营环节。

四、四、规范市场流通秩序

要继续发挥供销社农资部门在农资流通中的主渠道作用,发挥农业“三站”(即植保站、土肥站、农技推广站)以及生产企业自销的辅助渠道作用。

县及县以下农业“三站”直接面向农民开展技术推广、有偿技术服务所需化肥、农药、农膜,可由县供销社农资公司按批发价供应,也可从生产企业直接采购,但不得转手倒卖。农业“三站”在供应农资中不得转为个人经营。

中央调拨和省内镇化、衢化生产的尿素、碳铵等属省直接调控的优质化肥,全部交由省供销社农资公司经营。国家计委下达的地方进口化肥、农药配额,由省计经委下达给省供销社农资公司执行。经营化肥、农药、农膜所需的贷款,有关银行要优先安排解决。

镇化自销尿素数量控制在销售量的10%。衢化尿素、碳铵自销数量原则上也按销售量的10%确定,具体自销比例由省有关部门会同衢化研究,报省政府同意后执行。镇化、衢化优质化肥的自销,须在完成国家和省收购任务的前提下进行,只能销售给有化肥经营权的单位和生产企业。

其他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得经营化肥、农药、农膜。基层供销社在推行代销制中不得转为个人经营。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会同物价、质量监督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市场管理,对现有的农资经营单位进行清理整顿,通过核查把好核准登记关,凡不符合规定的一律予以注销或变更登记。要坚决取缔非法经营,依法严厉打击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坑农害农行为。

五、五、加强农资价格管理和监督

对化肥价格实行分级管理、统一费率,同时要严格监审。

镇化生产的尿素出厂价格按国家计委规定的价格执行,衢化生产的尿素、碳铵出厂价格由省物价局核定中准价格和淡旺季的上下浮动幅度。镇化、衢化自销化肥的价格,由省物价局根据不高于当地同质国产化肥零售价格的原则确定。地方小化肥产品的出厂价格,由市地物价部门按照兼顾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利益的原则确定。

省农资公司的化肥调拨价格,由省物价局分别核定到县,省农资公司实行送货制。

化肥的零售价格,与粮食定购任务、粮田面积等挂钩的化肥执行国家统一规定的价格;其他化肥,根据省调拨价或自行组织的进货价,加国家和省规定的经营差率和合理运杂费,由当地物价部门核定。对不同渠道购入的化肥,可以实行综合价;也可以按省内生产化肥、进口化肥和自行采购化肥,分别核定零售价格。在一个县的范围内,要努力保持零售价格的基本稳定,并做到一年一定或两定。具体办法,由省物价局会同有关部门另行下达。县农资公司与基层供销社经营差率的具体分配比例或基层供销社的代销手续费率,由当地物价部门会同供销社确定。

为平抑市场价格,减少市场风险,分级建立化肥价格风险基金。化肥调拨价或零售价与实际进货成本(包括进价和经营差率、合理运杂费)的价差,分别作为省、县级价格风险基金,盈余时专户储存,亏损时专项补贴,由物价、财政部门负责监督。

农药、农膜价格管理原则上仍按现行办法执行。从1995年起,由省物价局再确定一至两个用量大的农药品种实行国家定价。对试销期届满的农药,由省物价局确定其定价形式。对农膜的出厂、调拨和销售价格,由省物价局按有关规定核定。

化肥生产、经营企业要严格执行价格政策,不得擅自提价、变相涨价或加收其他费用。要提高价格的透明度,实行明码标价。各级物价部门要加强对农资价格的监督检查,建立农资产品价格监审和测报制度,及时掌握农资价格动态。

六、六、强化组织领导工作

农资流通体制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省级各有关部门、各级人民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健全组织、加强领导、认真落实。要积极扶持农资生产,优先安排生产企业所需的原料、能源。对生产和经营企业所需的资金,金融部门要给予重点保证。为了加强对农资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按照全国农资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的有关精神,进一步完善省农资协调小组,各市、县政府也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协调有关问题。各级政府及各有关部门要从促进农业发展、支持农用工业、保持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精心组织,从严要求,密切配合,妥善安排,切实保证农资流通体制改革方案的顺利实施。

浙江省人民政府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八日

户县农业局实施方案的通知 篇6

关于实施《关于提高基层国家农业 技术人员退休费标准的通知》中

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 苏人险[1997]11号 苏农科[1997]20号

各省辖市人事局、农(林)业局、水利局、水产局、多种经营管理局、农机局,省各有关部门:

自江苏省人事局、财政厅、农林厅《关于提高基层国家农业技术人员退休费标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发出以来,有些地区和部门在实施中提出了一些具体问题,经研究,现答复如下,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关于列入享受提高退休费标准的范围

1县(市)、乡(镇)推广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机、水利和农业经营管理等农业技术的全民事业单位中,直接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在编在岗国家农业技术干部和经省人事、业务主管部门批准聘用的农业技术干部(以下统称“农业技术人员”)。

2原在农业技术推广岗位工作,且聘任了农艺、农经、畜牧、兽医、工程等农业技术专业职务,后经组织调动到本单位生产、销售、会计等与推广农业技术密切相关岗位工作至退休的农业技术人员,也可以作为退休时在岗列入实施范围。

二、关于直接从事农业技术工作年限(以下简称“专业年限”)的计算

1经当地人事、业务主管部门批准聘用的农业技术人员,其聘用前直接从事农技推广工作时间,可与现专业年限合并计算。计算方法按周年计算,不足一年的尾数超过半年的,按一年计算。专业年限有中断的,可按“去中间,接两头”的办法,扣除其实际中断农技工作的时间。

2单位驻在乡、镇(非区、县政府所在地)的省辖市区(县)属农业技术全民事业单位中直接从事农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其专业年限可以作为乡农技推广工作时间,但单位驻在城郊结合部区(县)政府所在地同类人员的专业年限,只能作为县农技推广工作时间。

3经组织同意,农业院校教师调入县(市)、乡(镇)农业技术全民事业单位直接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其原在农业院校的教龄可以与现专业年限合并计算。

其他非农业院校的教师调入县(市)、乡(镇)农业技术全民事业单位,也可以参照上述办法计算专业年限。

4农业技术人员中,在“反右”和“文革”期间,被下放农村务农、厂(矿)做工的时间,可以与落实政策后继续直接从事农业技术工作的时间合并计算。

5农业技术人员由组织派遣出国直接从事或考察农业技术工作时间,可以计算专业年限。

6企业农业技术人员调入县(市)、乡(镇)农业技术全民事业单位后继续直接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其原专业年限可与现专业年限合并计算。

7农业技术人员中,按我省有关规定,在担任村(队)党支部书记、村(队)长、村(队)主办会计期间计算的工作年限,不得与其在农业技术全民事业单位聘用为干部后的专业年限合并计算。

8农业技术人员中,按我省有关规定,在担任乡村医生、民办教师、乡(镇)半脱产干部、税务、财政、工商所协管员和文化、广播(电视)站工作人员时计算的工作年限,不得与现专业年限合并计算。

9农业技术人员因组织决定,借调到县(市)、乡(镇)非农业技术工作岗位上工作的时间,一律不得计算专业年限。

10农业技术人员离岗参加非农业技术业务培训或进修的时间,一年内连续超过8个月的,专业年限应据实扣除。

11农业技术人员请病假连续满6个月,事假或其他个人原因假期连续满3个月的,专业年限应据实扣除。

三、其他有关问题

1《通知》中规定的国家农业技术人员应具有的中等学历,包括国家学籍管理部门确认的中专、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学历,不包括技术培训专业证书。

2《通知》中规定的国家农业技术人员获得的技术员以上职称,是指经政府职改主管部门批准设置,单位正式聘任的专业技术职务,不包括乡(镇)农民技术员以上职称。

3《通知》中规定的设在乡、村的小三场,是指全民事业性质的良(原)种繁育场、种畜(蜂、禽)场、蚕桑茶果园艺特产场和林场、鱼种场、海带育苗场(不包括企业性质的农场和畜牧场)。设在乡、村的农业、水利等技术推广机构或单位,是指推广农业技术的全民事业单位。这些单位中,参照《通知》精神执行的人员,亦指农业技术人员。

4《通知》中规定的提高退休费标准所需经费按省有关规定解决,是指将所需经费列入本单位现行退休费开支渠道。

5本处理意见由省人事厅负责解释。 

户县农业局实施方案的通知 篇7

关于印发《深圳市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经费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2004年3月16日)

深财农〔2004〕6号

各区财政局,宝安、龙岗区农林渔业局,南山区农业水务局,盐田区农林水务局,福田区农林水办公室,罗湖区经济贸易(旅游)局:

为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经费的管理,进一步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根据财政部、农业部印发的《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经费管理暂行办法》,我们制定了《深圳市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经费管理实施细则》。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深圳市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经费管理实施细则

一、为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经费的管理和监督,提高经费使用效益,进一步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根据《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印发〈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农〔2004〕5号)和《深圳市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细则。

二、深圳市实行禽流感强制免疫、扑杀病禽和疫点3公里范围内所有禽类动物的防治政策。

三、禽流感疫苗经费标准,按鸡0.5毫升/只、鸭鹅1毫升/只,其他禽类按实际使用疫苗数量计算。疫苗价格暂按财政部、农业部规定0.2元/毫升计算。禽流感强制免疫疫苗经费地方负担部分由市本级财政负担。疫苗采购、保管由市动物防疫监督所按规定统一实施,发放管理由市、区、镇(街道)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负责实施。

(一)疫苗发放:

1.非出口专业养禽场由场方根据禽类动物的年饲养量向所属管辖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提出年度(分月实施)疫苗用量计划申请,经区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核实后,汇总报市动物防疫监督所确认。场方按计划到管辖的动物防疫监督所领用疫苗。

2.出口注册养禽场的年度使用疫苗计划需经有权管辖的出入境检疫机构审核同意后,按上述第1条的规定申报、领用。

3.展出、观赏、文体运动用禽类动物需用小量疫苗,直接与就近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联系。

(二)领用疫苗单位有责任在疫苗注射后3周左右,抽取20只已注射疫苗禽的血清,交管辖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检测抗体水平。

四、防治高致病禽流感疫情所需经费由市、区两级财政共同负担。对患高致病性禽流感及按规定要扑杀的禽类动物,统一交市卫生处理厂销毁处理。

(一)禽流感扑杀补偿费

1.疫点扑杀补偿标准为:种鸡每只10元、种鸭每只10元、种鸽每只10元、种鹅每只25元;肉鸡平均每只5元、肉鸭平均每只5元,肉鸽平均每只5元,肉鹅平均每只10元。疫点指患病禽类所在的禽场或其他有关屠宰、经营单位。

2.疫区扑杀补偿标准为: 鸡、鸭、鹅等家禽平均每只补助10元。具体补助标准按不同禽类、幼禽、成禽等因素由农业主管部门区别确定。

疫区指疫点3公里范围。

3.强制扑杀补偿费用除中央补助20%外,地方负担的80%由市、区两级财政各负担40%。

4.疫情发生后,市、区农业、财政、动物防疫监督部门要负责进行现场调查,对需扑杀禽类动物的品种、数量进行核定,造册登记,签字确认,作为扑杀补助的依据。

(二)因扑杀发生的禽类运输、无害化处理费用由市本级财政负担。

(三)疫点封锁、消毒、监测采样、疫情监测等费用由市本级财政负担。

(四)免疫注射费用由区级财政负担。

五、扑杀补助经费的发放:

(一)区农业部门会同区级财政部门根据扑杀数量和扑杀补助标准尽快将区级财政负担部分资金发放给养殖者。同时联合向市农业部门、市财政部门申请市级财政扑杀补偿资金。

(二)市农业部门和市财政部门共同审核后将资金(含垫付中央财政应负担部分)拨至区级财政部门,由区农业部门会同区级财政部门及时发放给养殖者。同时联合向农业部、财政部申请中央财政扑杀补助资金。

六、按照疫区属地原则界定区级财政负担责任。

七、切实加强对禽流感防治经费的监管,本着公正、透明的原则,实行专款专用。对经费使用情况要登记造册,不得挤占、挪用和虚报冒领,违者按国家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八、本细则从发布之日起实施。

上一篇:文言实词之一词多义下一篇:博物馆保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