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环境与文明的关系

2024-09-11

浅谈环境与文明的关系(精选6篇)

浅谈环境与文明的关系 篇1

浅谈环境与文明的关系

【摘要】我们发现自然是文明的基础,文明使人类创造了意义世界,但是人不可能凭空创造出任何东西,自然便充当了人类创造文明的质料,人们根据自然的恩赐,按照自己的愿望创造世界,改变世界。从远古时代走来,经过几千年的文明时代,人们创造着文化和文明成果,在补偿自身自然本能方面不足的同时,也使自身的生存和生活不断地得到改善。文明与环境相互影响,不能过度夸大环境对文明的影响,也不能忽视环境与文明的关系。中国文明与环境的关系和西方文明与环境的关系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都属于人类文明,因此要从整个人类的文明上去审视文明与环境的关系。

【关键词】文明;人类文明;环境

一、文明的内涵

十七大提出了五个文明,包含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物质文明:高,表明人类离开野蛮状态愈远,依赖自然地程度就愈小,控制自然地能力愈强。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给人类改造自然,征服宇宙,推动人类社会本身的进步创造了优越的、必要的、先决的条件。政治文明是人类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益效果,表现为政治制度、文明的政治行为和文明的政治目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类迄今最进步的政治文明。发展的关键,在于制度建设,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这是现代政治文明的精髓所在。精神文明的精神成果,是人类智慧、道德的进步状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下形成的人类历史上新型的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它包含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渗透在整个物质文明建设之中,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文明:广义的社会文明指人类社会的开化状态和进步程度,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所获得的积极成果的总和,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个人发展、家庭幸福、邻里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关系和谐(人际关系、家庭关系、邻里关系、社团关系、群体关系)、社会观念文明(社会理论、社会心理、社会风尚、社会道德)社会制度文明(社会制度、社会体制、社会政策、社会法律)社会行为文明(社会活动、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总和。生态文明的建设的目的就是是经济与资源、与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环境良好的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着一代永续发展。五个文明共同构成了文明系统的整体,协调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是一个全面的文明体系。

对于文明的概念,它是具有不确定性的,不论是就用法的复杂多样而言,还是从含义的驳杂混乱来看,“文明”都可以在“麻烦词排行榜”上居前几位。不仅学术界使用这个词,而且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提到它。不过,无论就何种含义而言,“文明”在中文世界都是一个“舶来品”,因为当今人们使用的“文明”一词,同见于中国古代文献的“文明”(如《周易》中的“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并无语义学的关联。“文明”是“civilization”的汉译“civilization”这个词出现于18世纪中期的欧洲,其产生的语境十分复杂,最初其含义就呈多样的态势。在后世的使用中,这个词的内涵变得越来越复杂多样,其边界也因不断扩展而显得愈益模糊。于是,“文明”的概念就具备突出的不确定性,使得对文明史的界定也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对于这样一个含义多样、用法混乱的词,要就其各式各样的语义做出细致的考辨,几乎是不可能的。不过,即便是仅做一点粗略的类型学分析,也能看到文明概念在含义上罕见的复杂性。大致说来,学术界使用的“文明”一词,在不同的情况下具有不同的学科方面的侧重或偏向。有社会学意义上的文明概念,把文明理解为人类作为群体的组织、结构、权力分配和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及其结果[1]。有心理学意义上的文明概念,认为人类的行为习惯及其相应的观念经历了改善性的变化,从粗野、肮脏走向文雅、礼貌、卫生[1]。有人类学意义上的文明,指的是人类奠基于长期积累的知识和技术之上的行为方式;有的学者还用文明对文化做类属的划分,也就是以某种文化或族群为中心区分不同的文化复合体,如伊斯兰文明、儒家文明、犹太文明等[1]。还有一种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文明概念,侧重的是以生产方式为核心的人类社会形态,如早期文明研究中的陶泥文明、农耕文明,现代文明研究中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当然,还有从意识形态着眼使用的“文明”,诸如西方文明、东方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都大体类此。

二、人类文明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是一部人与环境的关系史,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兴起与衰落,文明的产生与发展与一定的自然环境及其作用机制密切相关,环境可以催生文明,但也可以毁灭文明。适宜的自然生态环境促生人类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而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必然导致人类文明的衰退。可以说,自然环境对文明的形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类文明的产生都是从适应环境、利用环境开始的,并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得以演进。

1.古埃及文明的诞生。古埃及文明的诞生得益于尼罗河。古埃及文明又称为尼罗河流域文明,是由于尼罗河从西北向西南横穿埃及全境。在历史上,每到夏季,来自尼罗河上游地区富含无机矿物质和有机质的淤泥随着河水的漫溢,总要给下游留下一层肥沃的有机沉淀物,其数量既不堵塞河流与灌渠、影响灌溉和泄洪,又可补充从田地中收获的作物所吸收的矿物质养分,近乎完美地满足了农作物的需要,从而使这片土地能够生产大量的粮食来养育众多的人口。肥沃的新农田每年生产出大量的剩余产品,供给在城市里聚集起来的各种有专门技能的人,从而又促进了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商业流通。同时,尼罗河平稳的水流使北上的航行极为容易,而盛行的北风、西北风又使返航毫不费力。所以,古希腊历史学家曾把埃及称为“尼罗河的赠礼”。[2] 2.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诞生。古代西亚是最早的古文明发祥地之一,尤其是以两河流域的文明最为璀璨夺目。两河指发源于小亚细亚山地的亚州西南部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是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水流缓慢。在这片肥沃的冲积平原生活的苏美尔人较早地掌握了农业生产需要的灌溉技术,大力兴修水利工程设施,建立了远古时期较为发达的农业。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曾经诞生过灿烂的古巴比伦文明。[2] 3.古印度文明的诞生。古印度作为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也与其所依赖的自然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印度半岛大部分地区是一个坡度徐缓的高原,境内江河纵横,土地肥沃,农业发达。在北面,喜马拉雅山脉如屏障耸立,南面则以低矮的温德亚山与德干高原相隔。发源于喜马拉雅山的印度河和恒河,为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这一地区既有富饶的森林和矿产,又气候条件良好,雨量充沛,适于耕作河流将高原的土壤带到平原上堆积起来,使土地肥沃,河流则使交通十分便利。[2] 4.古中国文明的诞生。古中国文明主要指我们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文明。其中,黄河流域是我们中华民族比较早的文明发祥地。大约 6000 年前,在黄土地上出现了以半坡文明为代表的母系氏族文化。在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的发现与发掘,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

从上述古文明的起源可以看出,自然生态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形成、兴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文明流域周围良好的自然环境催生了文明的产生。总之,任何文明都不是在与自然对立的基础上,而是通过与自然的和谐而产生,是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尊重自然、遵循自然的结果。

三、环境的破坏使人类文明衰落

1.水资源的匮乏是人类文明衰落的直接原因。如前所述,水资源与文明的起源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四大古文明均是在水的滋养下兴起的。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我国新疆塔克拉玛干东北的楼兰古城。楼兰是一个西域古国,早在张骞出使西域时已经存在。

据史料记载,古楼兰曾是古西域 36 国之一,商贾云集,胡杨绿化率高达 40% 以上,河流清澈。在西汉初期,楼兰已经是古代丝绸之路要道上一个重要的绿洲城邦之国,远道而来的人们路经这里,都要在这里停留、交易、居住,被称为是丝绸之路上的文明古国。然而,公元 330 年后,楼兰古城开始急剧衰落,最后变成了沙漠中的一片废墟。在楼兰出土的汉文简牍中,有着不少关于水资源缺乏、用水紧张的文字。[4]滋养沙漠绿洲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充裕的水源,一旦水资源匮乏,脆弱的环境结构很容易发生灾难性的改变。随之而来的必定是绿洲的缩减和沙漠的扩张,茂盛的胡杨林大片的枯死,庄家因干旱无法播种。昔日丰茂肥美之地抵挡不住流沙的侵袭,然后逐渐变成了荒野。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察,推断楼兰古城的消失最致命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缺乏足够的水源,由于供水不足,繁荣的文明从此黯然失色,最终衰落。

2.过度改造生态环境。当人类进入原始农业文明之后,基本上结束了居无定所的生活,开始了一种稳定的生活。定居生活是以农业生产方式为前提的。为了使农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人们必须对自然进行一定的改造。对于自然环境的人工改造,一方面使人类能够通过自然环境得到人类所必需的自然资源及部分生活资料,另一方面如果改造的力度超出了自然环境本身的承受能力,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往往是致命的。尤其是在那些敏感的生态系统中,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干扰越严重的地方,自然生态系统就越脆弱,最终使得建立在这些脆弱环境基础上的文明逐渐消失。3.人口数量超出了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居住在墨西哥和中美洲地区的印第安人曾创造了闻名世界的玛雅文明,后来玛雅文明在今危地马拉的多于森林地带发展到了顶点。玛雅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美洲古代文明中的领头军。关于玛雅文明毁灭的原因,其中载造成的。从公元前 800 年左右起的 17 个世纪中,有一点就是人口负人口平均每隔 408 年就翻一番,到公元 900 年时已达 500 万人。[5]在人口负载不断增加的背景下,过度开垦使森林遭到严重破坏,导致土壤侵蚀日益加剧,水土流失严重,湖泊为淤泥堵塞,耕地生产能力到最后几乎完全丧失,不仅食物严重匮乏,而且旱季饮水无法保证。最终,一个世界文明消失了。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四、环境破坏给人类的启示

首先,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社会发展观 古代文明消失的教训值得人类对长期以来沿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模式进行深刻反思;[6]然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 面对生态环境遭受的巨大破坏, 人们应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人们应认识到人始终是自然环境的产物, 人的生存、繁衍、发展都要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与能量, 人与自然之间应保持共存共荣关系;最后注重人类平和心态的培养 在构建生态文明的同时, 人类应该审视自身对自然环境的态度。康德认为:/在全部被造物中,人所愿欲的和他能够支配的一切东西都只能被用作手段;唯有人,以及与他一起,每一个理性的创造物,才是目的本身。所以,凭借其自由的自律,他就是道德法则的主体。[7]

参考文献: [1]瑏瑧诺贝特·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王佩莉译,1998年,第1册.[2]于冰心,王向荣。《浅析古文明的兴衰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J]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第9期.[3] 周鸿.人类生态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周 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北京:

[5] 于冰沁,王向荣. 浅析古文明兴衰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9).

[6]刘经纬.《浅谈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J]东北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007年,第12期.[7][德]康德:5实践理性批判6,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出版社, 1999年,第95页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问题 篇2

作为当代学生的我,在入学前对于“生态文明”没有具体的概念。入学后,在授课老师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研究”专题后,我对生态文明建设有了初步的认识。此后,适逢党的十八大召开,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结合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有些许浅见。

一、如何理解生态文明的定义,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想要建设生态文明,首先必须清楚什么是生态文明。文明——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的积极的进步的状态和成果。生态——包括生物和非生物等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构成的系统。生态文明——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的社会文明形态。从纵向的维度,把“生态文明”看作人类社会最高的文明形态,是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时代,后在工业等带来的生态环境危机之上促使人们寻求一种新的、超越其上的文明;是全方位的,其包含生态化了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一种多元的、互动的、系统的、整体的、和谐的、稳定的、循环的和可持续的。因此我认为从这个层面上理解生态文明其应当包括:富足、循环的物质文明,多元、宽容的精神文明,民主、有序的政治文明,公平、公正的社会文明,以及良好、持续的生态文明。而从横向的维度,是把整个社会文明划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这也是十七大报告中“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的 1

几个方面;这时生态文明概念主要是指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它与其他文明互为前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生态修复和污染治理,这需要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作后盾是不行的,没有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制度安排也是不行的,没有人们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更是不能持久的。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方面的建设如果最后造成人类自身家园的破坏和丧失,是谈不上文明的。因此,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是相辅相成的,它构成了和谐社会的生态基础。

其次,我们该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在党的十八大专题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胡锦涛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我们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二、建设生态文明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当代中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有哪些?

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没有充分注意选择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大多采用低水平、低效率的粗放型经营方式,忽视了生态效益,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这些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与日俱增,因此,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目标的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我国目前面临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比如:1.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为2。8万亿吨,居世界第六位,但由于人口数量多,人均水量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2.土地的荒漠化和水土流失:20世纪70年代,我国沙化土地面积平均每年扩展1560平方千米,到2003年,全国沙化土地面积已达174万平方千米;3.森林资源贫乏和草地退化:近年来,虽然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呈上升趋势,但天然林和成熟林的比例却不断下降,人工林面积虽然有所扩大,但林相单一,保护生态的功能要逊色许多;4.生物多样性减少:我国目前有3000种处于濒危灭绝状态,据联合国《濒危物种贸易公约》列出的640个世界性濒危物种名单中,我国就占156个,约占其总数的1/4;还有气和固体废物的污染、荒漠化和沙漠化威胁及海洋生态恶化等等一系列问题。

三、如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党章,把建

设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首次明确下来。党的十八大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在胡锦涛总书记的多次重要讲话中均提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比如: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协调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之间的关系;2.全民动员,共同行动:要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让建设生态文明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人人都有责任,各行各业都要身体力行;3.大力开展媒体宣传: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尤其面对处于领导位置的人,更要大力宣传及贯彻生态文明观;4.政府体制改革:在过去建设的不足方面做出反思,尽快地弥补体制的缺陷,不能单纯地以GDP作为政绩考核的唯一依据;5.健全法律法规:惟有环保规则成为既定的制度和法律,防污治污的综合性约束机制才能真正的在社会中全面建立起来;6.加强大众的生态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生态道德修养要树立新的系统观,价值观,经济观,消费观,科技观,营造培育全民生态道德意识的社会氛围,、特别要重视青少年生态道德意识的培育和提高,只有使人们从小就懂得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道德观,才能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构筑起牢固的生态屏障,才能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切实防止破坏生态的悲剧重演。

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重大创新成果,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拓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提出的更高要求,必将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其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其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迫切需要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只有实现了生态良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有坚实的生态基础;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和谐才能得以实现。

我们需要明白,地球环境是所有人和所有生物共有的财富,任何人都不能为了局部和小团体的利益而置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于不顾。搞建设求发展要保护环境,顺乎自然、尊重自然规律,改变违背自然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 生产生活方式。要转变自然资源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传统观念,代之以“资源有限”、“资源有价”的新观念,要用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共存共荣的生态自然观,代替人是自然主宰的强权自然观。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保护与建设隐患大、矛盾突出,生态环境建设任重道远。

虽然我国现在存在着很多环境问题,但是近年来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我坚信,当每一个国民都具备了生态文明的理念,当惩治污染的相关法律臻于完善并付诸实施,当建立

起了环保公民意识,当污染者在社会中成为过街老鼠,当地方保护主义和官僚特权成为众矢之的,我们山青水秀的大好河山一定会重现。

我相信中国会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和谐我愿意为建设美丽的中国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比如:使用布袋,尽量乘坐公共汽车,倡步行、骑单车,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拒绝过分包装等。

主要参考文献:

浅谈环境与文明的关系 篇3

[摘 要]:结合国民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概念、相互关系等内容,简要分析现存环境待解决问题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辨证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按照辨证唯物主义矛盾的统一性与对立性的思想正确对待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多样性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辨证法;

1.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影响着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民族和个人。西方工业社会目睹了二战以来经济和社会迅猛发展的人间喜剧,领略了科技革命给人类带来的空前无限的风光但也亲身体验了环境破坏所带来的生态危机的切肤之痛。人口急增能源短缺、全球性气候变暖、臭氧层的破坏、土地的沙化、碱化和退化水土的大量流失、森林减少、空气、水等的严重污染、物种的灭绝等等一系列严重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扩张,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重大问题,而在经济发达国家,这些问题为害尤烈。中国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全面推进的转型时期,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使得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人们终于认识到,人与自然应当相互依存,经济与环境必须协同发展。

1.1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对传统发展观念的反思,到上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成为联合国有关发展问题一系列专题国际会议的指导思想,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越来越受到重视。一般来说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这三者之间有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可持续发展体系中的核心。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在鼓励经济增长以体现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的同时,不仅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1.2环境、环境保护的含义

关于环境的概念不同的学科领域有不同的定义,这里主要是指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的,是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即阳光、温度、气候、地磁、空气、水、岩石、土壤、动植物、微生物以及地壳等自然因素的总和,也就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自然形成的物质、能源和现象的总和。环境保护,就是指采取行政、经济、科学技术、宣传教育和法律多方面的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使之更适合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就是人类在实现自己的经济发展目标的同时,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或者使环境向不稳定和无序的方向运动,特别不能使生命支持系统遭到继续破坏而使生命之网瓦解。

1.3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环境保护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及稳定的基础,又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当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制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影响人民真正享受发展成果的重要因素和关键问题。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全面改善和提高,不仅要实现经济上的富裕,更要实现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不仅要保障人们的衣食住行、医疗、教育,更要保障人们能够健康生活、长远发展;不仅要维护公众在个人物质财富上的合法权利,更要维护他们依法享有生态环境等公共资源的权益。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政治民主、社会公平的国家。由此可见,对于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保护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建立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所以国家保护整个生命支撑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及生物的多样性;解决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保护自然资源,保持资源的可持续供给能力,避免脆弱的生态系统;发展森林和保护城乡生态环境;积极参加保护全球环境生态方面的国际合作,努力使我国的环境污染得到控制,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有所提高,自然生态恶化的趋势有所减缓,从而逐步使资源、环境与社会的发展相互协调。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最为突出的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由于二氧化碳排放所引起的温室效应、由于二氧化硫排放的增加引起的酸雨危害、由于大量使用氟利昂所造成的大气臭氧层破坏等。在这些方面发达国家肩负着更大的使命。因为这些国家的消费水平按照人口平均量计算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所以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更严重。空气污染如此,其他方面也类似。另外,发达国家需要采取行动,控制它们向发展中国家出口不再被允许出口的有害物质和不安全技术。作为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一员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深知自己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责任。中国在发展中,对自身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种种资源、环境、问题的困扰,和对因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而引起的各种环境问题已有深刻的认识。中国将以/全球伙伴0的精神参与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广泛国际合作,认真履行中国加入的全球环境与发展方面的各项公约,不懈地致力于中国所应承担的义务。为此,中国政府将继续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高度的重视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工作,以更积极、认真和负责的态度参与保护地球环境及追求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国际合作。

从某种意义上讲,任何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人类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都由四个要素决定:一是环境,即自然界的光照、空气、水分、土壤等;二是生产者,即植物,它从大气中吸取二氧化碳,从土壤中吸取水分和矿物质,经过光合作用使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和生物能,从而使无机物变为有机物;三是消费者,即动物和人,保证种群、环境以及社会平衡运行;四是分解者,即微生物,它把植物、动物残骸和排泄物分解为简单的物质或元素,重新进入环境。所以,要实现人类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就要求保持人类生态系统网络中各个生态因子之间的协同与平衡,要求物质和能量及信息的输出与输入,既在数量上相对接近,又在质量上促进生态系统的适应和演变进化。只有这样,才可以通过协同机制,将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保持在持续稳定的状态中。总之,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护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好了,不但会为发展经济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本身也会有直接的经济效益。经济要发展,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建设必须先行,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护既是环境保护的中心环节,也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中心环节。尽快恢复遭到严重破坏的森林、草场等自然生态系统,是当前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绿色大开发是以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护为主并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不能出现为追求经济效益而违背自然规律,盲目营造当地不宜的经济林的现象。森林建成后的开发也要予以必要的限制。只有将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前途所在。

姓名:宋熙雨

学号:2008303183

浅谈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文明的影响 篇4

兴仁一中

鲁家敏

任何一种文明的产生、发展和衰亡,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地理环境与之密切相关。它是文明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一般来说,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地形、气候、土壤、山林、湖泊、河流、海洋、动植物分布以及陆地和水中的矿藏等等。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前提,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世界各地独特的地理条件,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变动性,影响着各族人民的体格、习惯、风尚、乃至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水平。因此,文明才呈现出独特性和多样性,其中,以古希腊的海洋文明最为突出和典型。

一、古希腊的地理环境

古希腊文明,发源于海洋。古希腊地区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半岛西岸,扼欧、亚、非三洲的交通要冲。古希腊半岛80%是山地,适宜农耕的土地较少。三面环水,东有爱琴海,西有伊奥尼亚海和亚得里亚海(它们都是地中海的一部分)。其中爱琴海处于地中海东部的西北隅,东接小亚细亚,西连希腊半岛,南与埃及叙利亚隔海相望,海中岛屿星罗棋布,有利于航海和文化交流。因此,古代希腊实际上是诸海环绕的半岛。在这里,温和晴朗的地中海气候表现的最为典型,没有欧洲大陆冬季的严寒,也没有非洲夏日的酷暑。地理环境造就了古希腊独特的文明,其中最为杰出的就是爱琴文明,在历史传统上,爱琴海与希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自爱琴文明形成后,爱琴海与希腊组成统一文化区,即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古希腊文化区,它是西方文明的源泉。

二、地理环境与古希腊的生活习俗和经济形态

古希腊三面环水,岛屿众多,海岸线曲折,海峡连绵,加之人多地少,大规模从事农业生产已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为了解决人们的土地和生存问题,古希腊人往往凭借海洋优势从事海上贸易活动和向海外进行殖民扩张。公元前8世纪-前6世纪是殖民运动的高潮时期,数以千计的殖民城邦遍布整个地中海和黑海沿岸,构成了多中心的古希腊世界。

地域的扩大不仅解决了古希腊人的土地问题,而且还促进了古希腊各地的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但经济的发展总是要依赖于产生它的地理环境。在希腊半岛东部,由于海浪的长期冲刷,形成了一条弯弯曲曲呈锯齿状的海岸线,特别是在阿提卡半岛附近,以及西部科林斯地峡和东北部的攸卑亚大岛一带更为得天独厚,加上爱琴海上星罗棋布的众多岛屿,这一切都为当地居民的海洋航行提供了天然的优越条件。此外,古希腊地区盛产橄榄油、葡萄酒以及陶器,这又为海外贸易提供了可进行交易的商品。当这一切条件都具备之后,整个地中海都成了古希腊人自由翱翔的天堂。向东,古希腊人从半岛出发,可达小亚,穿过今天的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可进入黑海;向南,经克里特可达埃及;向西,横渡爱奥尼亚海可达意大利和西西里岛。大范围的经常性的贸易也促进了古希腊的经济的繁荣昌盛。

三、地理环境与古希腊的政治制度

谈到古希腊的政治制度,就要从古希腊的城邦开始说起。城邦是指一种国家的形态,它一般是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村社构成。公元前8世纪-前6世纪,古希腊城邦逐渐形成。其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在历史的发展和演进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辉煌的古希腊文明却始终未能从这种小国寡民的城邦发展成为统一的王国或帝国。究其原因,我们不能不从古希腊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上找答案。希腊半岛上众多的深山峡谷形成的天然屏障造成了地理上的分裂,层峦叠嶂的地势将陆地分割成若干小块,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众多彼此较为隔绝的小城邦。而这样的城邦,因为地小人少,就能充分的鼓励和调动城邦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使得城邦的自治权利或多或少属于公民,有利于古希腊城邦的政治权利下移,为民主政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条件。

另一方面,独特的自然环境导致古希腊多种经济形态并存,生产和生活的方式多样,航海交通和商业贸易发展,使得古希腊难以形成统一的君主集权制的国家。相反,由于航海业和殖民扩张的兴起,导致大量人员的频繁扩散,迁入,交往流动,侵蚀、瓦解着古希腊的血缘亲族组织。在进入阶级社会时,政权。神权、财权分立,又联合起来推翻“一元化”的族权,地缘战胜了血缘,私有制代替了原始血族的公有制,形成了以“个体利益和导向”为趋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更加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甚至近代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制度,也是源于古希腊。

四、地理环境与古希腊的思想文化

古希腊平原少,土地贫瘠,粮食生产不能自给,这就要求希腊人只有通过商业贸易维系生存和发展。在古代,航海技术并不发达,加之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有限,但古希腊人积极适应海洋,在长期的海上贸易和殖民活动,让古希腊人养成了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商业航海贸易要想得以顺利进行,必须以平等交换为原则。商业贸易的发展的在本质上要求自由的环境,以及顾及商业贸易者双方的整体利益,否则商业贸易便不可能顺利进行。而这一切都有助于古希腊平等互利和民主自由思想的形成,也为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的产生和形成打下了基础。另一方面,古希腊航海贸易业的发展,不但加强了希腊地区与整个地中海世界的物资交换和贸易往来,而且还使古希腊人打开了眼界,从东方吸收字母文字、建筑、雕刻、冶金、铸币等先进文化成果,为自己独特的文明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希腊多数城邦都享有直接通达大海的便利,使他们不仅维持并发展自己的经济,在智力方面也受到外来促进,这也是城邦能够长时间生机勃勃的独立发展的重要原因,同时,古希腊人在开放和民主的社会氛围中,尽情的享受生活和创造文化,在历史,哲学,建筑学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就了璀璨的古希腊文明。

科学技术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篇5

随着现代技术和工业文明的到来,经济发展超过了生态环境自身的承载能力,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大自然循环的自在规律,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危机频发。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科技正是其原动力。科学技术是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是发展科学技术的精神内核。科学技术和生态文明二者相辅相成,互利共生,共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人们应在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正确地引导科学技术的价值取向,用“绿色科技”推动生态化生产。中国论文网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三次科技革命更是促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革。高速发展的科技为人类追求高度舒适的物质生活这一目的提供了可能,也无限延伸了人类改造自然和向自然索取的能力。

生态,是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的状态,她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随着现代技术和工业文明的到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放的模式使得经济发展超过了生态环境自身的承载能力,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大自然循环的自在规律,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危机频发。

“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但生态危机并不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相反,正是落后的科技水平导致落后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进而导致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①”,科技正是其原动力。人类跨越工业文明向更高的生态文明迈进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人类走出生态危机,走向生态文明,创建社会和谐,离不开科技的发展。

生态文明包含着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②。因此,构建生态文明,是科技进步的伦理要求;发展“绿色”科技,是科技进步的必然选择。科学技术和生态文明二者相辅相成,互利共生,共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

一、科学技术是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支撑。

人类永远无法将科技排除在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之外,人类要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建设生态文明要求对传统的工业化生产方式进行改造,以实现自然、社会与人的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本身作为一种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工具和人类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中介,必然会服务于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诸多方面。

1.农业方面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农业的生态化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农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迈进了一个生态发展的新层面,为农业的生态化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人类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来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扩展生物固氮的能力,实现粮食的增产;也可以创造农作物新品种。系统生态学的发展改善了我国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成功地建立了一大批农业生态工程——稻田生态工程、桑基生态工程。前者是在稻田中加入红萍和鱼,红萍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富集水中难以利用的钾,充分吸收阳光二氧化碳以制造大量的有机物质,以此调节稻田中氮和钾等各种物质循环和积累,将稻田人工生物圈调控成为一个为高效、低耗、低污染的农业生态系统,在水稻产值不变的情况下每亩还可增收鱼250公斤;后者是将低洼地深挖为塘,将泥覆于塘四周为基,基上植桑,塘中养鱼,残叶入池喂鱼,塘泥上基为肥料,经济效益远高于单纯的植

桑或养鱼。农业生态工程的建立,在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减少了化肥用料,净化了环境,使资源、环境、效率、效益都得以兼顾。

2.工业方面

就工业生产而言,以防治污染、改善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而进行的技术开发与产品生产行业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主要包括环保机械设备制造、自然保护开发经营、无公害技术的推广、环境工程建设等方面。现代科学技术可以改革生产工艺,改进燃烧设备,提高燃烧效率,对废气进行治理,有效地控制工业废品的新陈代谢。废弃物的重复利用是生态环保技术产业化所努力的方向。例如我国目前大力发展的“洁净煤技术”③,增强煤焦油、苯的开发利用,这里的范例是国家重点扶持企业上海宝钢集团的宝钢化工。而煤焦油在19世纪之前仅仅是煤炭燃烧之后的副产品,苯则是19世纪初煤气作为照明用气时合成出来、一直被公认为有毒无用的废弃物质。

3.资源保护方面

当今时代,植树造林、预防土地沙漠化、保护森林和水土等资源早已运用了现代科技手段。人类用飞机播种建立植被,用卫星遥感监视森林火情,用生物技术防治虫害,用生态学的方法指导树种搭配、林业建设。我国在西北、华北北部、东北采用这些科技手段大量进行人工植树,建成了防风、固沙、农田牧场防护和水土保持森林带相结合的“三北”万里防护林带巨型工程,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伟大创举。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治沙站利用现代生态学作指导,找到一条成功地利用机械和生物相结合的方法战胜沙漠化的途径,建立出“以固为主,固阻结合”的无灌溉固沙植被防护体系,为我国干旱沙区生态工程建设和生态恢复与重建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4.新能源开发利用方面

我国常规能源相对不足,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能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另外,目前我国利用的能源仍然是以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为主,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也带来不少环境问题。目前世界各发达国家已经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到高科技开发利用新能源上。仅电力能源开发就有美国实施的光电池项目开发计划,将太阳光转化为电力的阻挡层;日本的利用海浪发电;意大利、冰岛、新西兰等国家使用的地热发电;还有早些的荷兰使用风力发电;俄罗斯也试图用风力气球从对流层通过电缆引电力至地面而获得电力„„以及备受争议的核电站,都是对于生态能源开发的努力探索。我国更是对于无污染能源核物理学的开发运用于核电站和开拓受控热核聚变作了很大的努力,争取无污染、干净清洁的能源。

总之,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我们只有依靠科学技术,才能够发展生态农业,保证粮食人口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只有依靠科学技术,才能够开发清洁工艺,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只有依靠科学技术,才能够减少污染排放、探索和开发新资源,缓解人类需要的无限性与自然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发展科学技术的精神内核。

科学技术本身是客观的,它自身并不具备价值的判定,科学技术的价值来源于人类如何去运用它。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为了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优先发展的科技都是为经济产量输出的迅速扩张服务的,有时甚至以牺牲环境来换取发展的速度,忽略了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提出,赋予科学技术自然和生态的价值判断和理念,为科学技术注入了生态的灵魂。如果人类只是将科学技术过多地用于追求舒适、便捷生活的本能,而忽视生态的价值,那么科技这把双刃剑最终会深深地刺向人类自己。因此,我们应在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正确地引导科学技术的价值取向,提高人类的生态意识,用生态价值评价科学技术,用“绿色科技”推动生态化生产,这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关键。

1.政策导向: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科技创新发展。

自建设生态文明提出以来,中国已经认识到必须对现行的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这种转变中,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服务于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节约与高效率利用的手段,在生态化的体制改革政策的指导下得到极大的发展和创新。

一系列由政府制定的规划和措施,如“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加快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等,从宏观层面上指导和微观层面上促进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技术创新。一些具体的指标计划,如《“十一五”期间各地区单位GDP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指标计划》等,对地方政府和相关单位节能减排提出指标性要求,有效地推动了节能减排、污染防治科学技术的应用。

许多高校设立了环境与资源学院,进行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的相关研究与教学,取得了一大批学术研究成果,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国家和政府设立了战略性基础研究项目来研究并解决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重大资源和环境问题,这也使得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等学科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以及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促进了相关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2.观念导向:生态文明观促使科技走向生态化

科学技术的主要精神就是追求真理,尊重客观规律。尊重客观规律也包括尊重自然界发展的规律、遵守自然界的法则,在生态环境承载范围内协调发展。而这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被人类忽略。生态文明的提出正式确立起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的科学认识和对自然规律的生态观念,促使国家和政府建立起一套以生态化的生产力为基础、立足于科学的生态文明观念的生态制度,在生态文明的意义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科技的同时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的发展都放在首位,实现科技绿化、生态化。科学技术在当今已是一种建立在可持续发展观基础上的现代科技,是追求自然生态平衡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的生态科技。

在这种生态科技思想的指导下,人们在开发和产品研制过程中会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力求把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人们会在环境困难的艰难形势下,重视可再生资源的高效利用,将经济、生态、和社会及人的发展的持久效益结合起来,尽可能地消除工业文明产品对自然环境产生严重负效应的弊端。科学技术向着有利于“人—社会—自然”和谐系统的健全发展,向着有利于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恩格斯说:“人类对自然的每一次征服和胜利都会受到自然的报复④”,笔者认为,人类采取的每一个活动实际上都是自然对于人类智慧的考验,我们不应该在每一次灾难后才重视恩格斯说的这句话,我们需要在行动前就有所思量,把自然、生态纳入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人类的行动或许就会谦逊许多,科技、生态和人性也必将会处于一个动态平衡中并且不断向前发展。

在这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新时代,现代科技日益成为新一代生产力和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只有发展“绿色”科技,才能够成功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国家的经济素质和发展能力;只有树立生态文明发展观,才能够提高我国有限的人均资源的利用率,从而间接地提高我国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才能够解决一系列的生态危机,缓和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更好的构建生态文明社会,走一条人与自然界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李惠斌,薛晓源,王治河.生态文明与马克思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2]杨京平.农业生态工程与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3]姚强.洁净煤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浅谈环境与文明的关系 篇6

[关键词] 依法执政; 政治文明

[中图分类号] D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962(2003)09-0009-0

3党的十六大在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奋斗目标的同时,进而提出了“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基本要求,并强调要“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政党理论的重大发展,也是党的执政方式的重大转换。十六大之所以在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同时,又提出了要“依法执政”,这是因为依法执政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甚至可以说,如果执政党不能做到依法执政,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准确地把握依法执政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关系,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理论前提。

一、依法执政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

我们知道,现代民主政治基本上都是政党政治,离开了政党的活动,现代政治特别是民主政治是不可能运作起来的。在现代民主国家,正是通过政党的活动,才将不同阶层的群众组织起来,进而影响国家的政治决策,促进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之所以如此,这是因为“相对于封建专制而言,政党政治是一种文明的政治形态。作为对政党政治基本模式的规定和制度化的政党政治制度,构成了许多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要素和重要内容。”[1]可以说,现代法治国家就是“政党国家”,“即实行以政党制度为基础的国家权力配置方式与运作体制的国家。”[2]

尽管中国不采取西方国家的多党制,也不搞西方国家的所谓“轮流坐庄”,但是,作为现代民主国家,也必须有多种政党存在,也需要实行政党政治。在当代中国,我们根据中国的国情,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这种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在于: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各民主党派不是在野党和反对党,而是与共产党精诚合作的友党和参政党;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在国家重大问题上进行民主协商、科学决策;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互相监督,促进共产党领导的改善和参政党建设的加强。这既避免了多党竞争、相互倾轧造成的政治动荡,又避免了一党专制、缺少监督导致的种种弊端。因此,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可以说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重要优势。

在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中,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这就必然产生执政党的执政方式和参政党的参政方式的问题。如果不解决好执政党的执政方式和参政党的参政方式问题,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就会成为一副空架子,不可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要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必须正确解决共产党的执政方式问题。适应这种要求,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六大进而提出“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这就是说,党的两次代表大会已经分别把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而提了出来,说明我们党已经基本把握了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关系。

二、依法执政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

尽管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政治文明形态,但大凡政治文明都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理性的产物。政治文明从来都不是自发地产生和发展的,任何时代的政治文明都是由同时代的先进分子经过精心设计和人民群众反复实践所取得的进步成果。离开了先进分子的精心设计和人民群众实践活动,就不会有人类历史上丰富多彩的政治文明景观。正如美国思想家莱斯特·瑟罗所指出的:“没有哪一个重要的人类群体曾经生活在个人主义原始状态中,也没有哪一种野蛮人会聚在一起为他们自身的利益决定组织一个政府。只要人类存在,政治或社会组织就会存在。”[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筹划,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需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然而,要坚持党的领导同时必须改善党的领导,要维持党的执政权力同时必须改善党的执政方式。在通常情况下,党的执政方式是根据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形势、任务、革命对象、依靠和团结的力量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的。当前,在党的工作重心已经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条件下,党的执政方式也必须随之改变。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更好地完成党的执政任务。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什么样的执政方式才是正确的执政方式呢?根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所谓正确的执政方式就是“依法执政”。

何以依法执政才是正确的执政方式呢?这是因为只有依法执政才符合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要求。众所周知,依法执政的核心是要树立和维护法律的权威,而法律的权威来源于全体人民对法律的遵守和服从,不允许任何个人和组织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即使是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的活动,也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事实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已经在我国宪法中作了肯定。因此,提出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本身就意味着党的执政方式的转变,意味着要改变过去那种“以权代法”、“以党代法”、“以党代政”的现象。当今世界是文明的世界,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法治,就是“依法治国”。具体到党的执政方式来说,就是“依法执政”。因此,转变党的执政方式,坚持“依法执政”,既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也是时代潮流的必然要求,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要求是人民当家作主。然而,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具有实质性内容的政治原则和政治形式。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一方面需要先进政党的领导,另一方面需要一套切实可行的法律制度来保证。邓小平曾经指出,党组织不是政府,也不是国家权力机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执政党的主要工作就是支持和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再次指出:“我们党历来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就是说,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而要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就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而要坚持党的领导,又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为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过程中,必须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结合起来,彻底改变从战争年代沿袭下来的由党的组织包办一切的“以党代政”的方式,而代之以适应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求的“依法执政”的方式。

三、依法治国要求做到依法执政

在依法治国的条件下,执政党必须“坚持依法执政”。所谓“依法执政”,在当代中国的政治场景中,是指在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执政党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对国家事务进行治理。换言之,“依法执政”就是执政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法治(或称“依法治国”)既是一种文明的思想和智慧的结晶,又是一种社会状态与秩序化的存在,但它的本意则是一种治理国家、控制权力、调节权力与权利关系的方式和力量,是一种治国方略。因此,所谓依法治国,简单地说就是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国家权力主体普遍地遵循具有正义与秩序价值的良法体系以实现人民权利的一种治国方略。换言之,它是一个以良法治国为前提条件,以司法公正为基本要求,以权力制约为内在机制,旨在树立法律至上权威以确保人民权利的制度构架及其合理运作而达到的理想状态。其实质在于对公共权力与人民权利进行理性的法律定位以使公共权力及其执掌者遵从法律的治理。

法治从来就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内涵。康德曾经指出:文明社会是由法律来规范人们外在行为的社会,文明社会就是有公民宪法、有共和政体的社会,因而人类社会由“没有法律的生活状态进入有法律的文明社会状态就是合情合理的。”[4]董必武曾经指出:“说到文明,法制要算一项。”[5]2001年1月江泽民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更是明确地把法治归于政治文明的范畴,他指出:“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6]因此,讲政治文明不能不讲法治,这也就是我们提出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在现代国家,讲法治又不能不讲执政党的执政方式,因为执政党的执政方式直接影响到法治的实现。必须明确,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依法治国是依法执政的前提和基础,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何以提出依法治国必然地要求依法执政呢?这是因为执政党服从宪法和法律与坚持党的领导从本质上讲是完全一致的。正如彭真多次提出的,党领导人民制定法律,党也领导人民遵守法律。在共产党执政的条件下,国家的法律是党的正确主张与人民意志的统一,遵从宪法和法律与遵从人民的意志是一致的。正因为如此,执政党的活动就应该依法进行,执政党的行为必须符合宪法和法律的要求。依法执政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党和人民的意志转化为国家意志的过程,从而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从这个意义上讲,依法执政就是要使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就是要逐步使民主的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所以,从根本上来说,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是内在地统一在一起的,二者具有不可分离和不可割舍的关系。

根据党的十六大报告的精神,“依法执政”的基本原则是: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遵照这些基本原则,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应该朝着以下方面努力:第一,各级党委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集中精力抓好大事,支持各方独立负责、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第二,适应依法执政的要求,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的工作机构和工作机制;第三,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的关系,支持人大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经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并对他们进行监督;第四,支持政府履行法定职能,促进各级政府依法行政;第五,支持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第六,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支持他们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更好地成为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注 释

[1] 张承斌:《论中国政党制度的确立与意义》,《政治与法律》 1999年第2期。

[2] 郭道晖:《论党在法治国家中的地位与作用》,《中外法学》 1998年第5期。

[3] [美]莱斯特·瑟罗:《资本主义未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版,第271页。

[4] [德]康 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商务印 书馆1991年版,第138页。

[5] 董必武:《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54页。

[6]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37页。

(本文作者:武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一篇:六年级入学安全教育下一篇:不一样的爱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