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环境的关系(精选12篇)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篇1
通读了国外建筑师丛书之《安藤忠雄》, 放下作为建筑初学者时的浮躁, 认真思考安藤忠雄的建筑和其设计理念的真正价值之所在。才开始明白他的建筑决非只是当年“抄袭”建筑时, 所感到的那种体量或是构图的简洁与美妙。在他的建筑中, 每个踏步、墙体、开窗都赋予着人性、情感的内涵, 都与环境有着微妙与必然的联系。正如安藤自己所说的:“建筑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问题。我认为它也是空间的营造, 或者更为主要的, 是作为空间基础的‘场所’的营造。我的目标是首先与场地斗争, 然后创造一种具有独特场所形象的建筑……建筑应被视作是对场地的一种紧密而灵活的控制, 当然它应与环境保持清晰的关联。”
1 建筑与环境的逻辑关系
分析安藤忠雄的建筑, 可以明显发现他的每个作品都是基于对环境认真而深入的思考。无论是自然环境, 或是城市传统与文脉, 都是他设计的出发点, 以及最终的目标。他认为:“创造性地‘楔入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楔入’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冲突有助于建筑师对环境产生更为强烈的意识。”
在安藤忠雄的建筑中, 其与环境的逻辑关系主要体现于以下3个方面。
1.1 强调保留环境的原有要素
安藤忠雄建筑与基地环境的契合。建筑的轴线、布局、空间、体量与尺度等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对环境呼应的产物。
例如, 六甲山教堂 (即著名的“风的教堂”) 。这座小教堂位于神户地区的六甲山顶。在设计之初, 为了避开现有的树木, 尽可能保存原有自然环境。从而产生了一个具有180°转向的教堂入口。由于这一入口的转向, 建筑产生了一个长达40m的连廊, 连廊两端开敞, 玻璃筒笼罩着柔和的光线, 微风吹来, 这里便成了“风的通道”。而正是体验了这样的“风的通道”, 才会更深刻地感受到周围环境对建筑空间的影响。
在德国的维特拉研究中心设计中, 建筑充分结合了日光和树林环境要素。同样为了不砍除基地上的每一棵树, 每个体量都进行了审慎的布局。建筑的入口并不明显, 大部分带有朝向绿色景观的空间都布置在斜坡上, 从而形成了清净与自然融合的建筑氛围。同时, 建筑毗邻盖里的Vitra博物馆, 而对盖里式“运动”有效的呼应方式便是安藤所要表达的建筑的“静谧”。同样达到了安藤忠雄所追求的创造性地“楔入环境”的目的。
1.2 强调引入环境景观要素
引入环境景观要素是对环境认知后, 确定建筑与环境关系的最为有效的表达方式。安藤忠雄的建筑在各种外在与内在的空间关系中, 建筑的开口处总会精心布置代表环境意义的景观。庭院、平台、广场、水池、树木都成为他美妙的环境语言。无论是真言宗本福寺水御堂, 还是京都府立陶板名画庭 (见图1) , 在空间序列与人的流线中, 都传达了他将人、空间和环境景观相互交融的设计理念。
水在安藤忠雄的建筑中总会成为不可获缺的主题。在设计水的教堂时, 他将基地附近的自然水体引入, 营建了一个90m×45m的人工湖。当人们通过玻璃围合的人工入口, 沿圆形楼梯拾级而下到达主教堂时, 眼前呈现出全部的湖面和水面上矗立的十字架, 湖面由教堂向外延伸90m, 就像是一个抽象的镜面。由门框框出的景观随时间而变化, 并映照在湖面上, 使人们内心获得了一种心旷神怡的纯洁感和神圣感。在这里, 水景的意义已经超越物质的范畴, 通过建筑空间的铺垫而上升到人的精神境界之中 (见图2) 。
1.3 强调引入抽象化的自然及其表达的意义
在安藤忠雄看来, 自然因素如光、风或雨的变换, 只有当它们从外部自然界中汲取出来, 并抽象化的引入建筑的几何空间时, 才更具意义。
2 建筑与环境关系的本质内涵:场所精神
在安藤忠雄看来, 表达建筑与环境的逻辑关系, 从更深的角度来说, 是在通过建筑与环境关系探寻人对自然, 对自身精神和情感的重识与认知。强调保留环境的原有要素, 强调建筑空间中的环境景观要素, 强调抽象化的自然要素, 都在表明建筑与环境关系中所应体现的本质特征:场所精神。
安藤忠雄认为:“建筑是场所的结晶, 建筑必须创造这样一种场所, 其精神的活力, 可以将人们从日常生活中解放出来。”并在许多作品中体现这一观念。他仅通过建筑环境的空间关系的把握, 便创造了能够使人感受到场所精神的作品, 从而使人能从中确定自我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 人对场所的感知和体验以及定位比环境的特性、意义更直接地达到了唤醒场所精神的目的。安藤作品中对环境的再造所促成的建筑体验具备了主体对现实环境的现象学式的直观和内省的条件。在他表达的场所精神中体现了以下两个特点。
2.1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安藤忠雄对建筑与环境关系的表达是基于对日本深厚的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发扬。在过去, 日本的房屋首先是融于自然的。桂离宫、数寄屋、日本的农舍, 其与自然融合的形态, 光影变换下的内省的空间, 洗练的美学意识等, 都在他的建筑中提炼与表达。
如数寄屋中的障子格扇和藩篱, 代表着一种同时具有分离性和连续性的间隔。这种间隔对元素及风景同时进行着划分和联系。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对即将出现的风景的预示。在总体设置中, 间隔使各个部分独立出来, 相互交叉, 相互重叠构成新的景观。这种景象正是日本美学的象征, 深深地植根于日本建筑与自然的关系中。而在他的作品中, 从住宅项目到公建项目, 对建筑空间与环境关系的表达, 无不体现了这样的文化特质。
事实上, 在安藤忠雄的作品中所表现的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简洁的几何形体, 内省与含蓄的空间表达, 以至于“纤柔若丝”的混凝土墙无不散发着他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的独特魅力。
2.2 通过Shintai的运动实现建筑体验
菲利浦·约翰逊在谈论他的建筑观时曾说, 只有建筑呈现在我们面前, 当我们走入她并完成全过程时, 她才显示了自己真实面貌。这即是时间—空间的四维构图理论。在安藤忠雄的建筑中, 完成建筑与环境的关系的过程, 就是为了实现人与建筑环境的互动体验, 实现人在这个互动中精神与情感的认同, 从而真正回归自我。这就是他所强调的情感本位空间, 通过Shintai (一般被译为身体, 安藤忠雄认为Shintai是一种精神与肉体的结合) 的运动而得以实现。Shintai是一种作用于世界的有知觉的存在。“为了感受物体的各个不同方面, 我们应该以某种方式改变自己和对象之间的距离。这种改变是通过Shintai的运动来完成的。空间感是最终的结果, 不是单个的绝对方向的视景, 而是通过Shintai的运动获得多个视点的复合体, 由此产生的多个方向的视景的复合体。”在这里, 安藤忠雄强调了个体在建筑中的运动与空间及视景环境间位移关系。通过这样的位移变化, 从而确定人对环境和自身的认知。
所以, 自身和对象之间距离的改变在安藤忠雄的作品中表现得十分突出。在建筑中, 通过流线组织、空间位移的变化, 使人开始意识自我的存在, 开始回归精神的层面。例如, 安藤忠雄的真言宗本福寺水御堂 (见图3) 。当人们踏着海边白砂, 沿着蜿蜒小路走上山丘顶部, 便看到长长的混凝土墙, 穿过墙上的孔洞, 则是由这片长墙与另一片弧墙所限定的狭窄空间, 走出这一狭窄空间后映入眼帘的是荷花水池。观者沿着夹在水池中间的单跑楼梯向下才能到达寺庙的门口。在这一系列的人与建筑的位移变化中, 人与环境的距离不断拉近, 身体与荷花池的距离不断缩小, 直至水面位于整个人身体之上。当人与环境的距离超出了日常经验时, 人的感悟会愈加深刻。直接接触的建筑部位, 尽量运用具有生命感的自然材料, 像木、石和混凝土之类具有表面的素材……。当然, 我的建筑最终目的是表现空间, 而不是素材。”
值得注意的是, 在他所强调的可触摸的空间中, 光影代表着抽象的自然具有更深刻的意义。在单纯的混凝土材料塑造的几何空间中, 用黑暗来反衬光的魅力和场所的意义。在黑暗中, 光闪现出宝石般的美丽。人们似乎可以把它握在手中, 光挖空黑暗, 穿透我们的躯体, 将生命带入“场所”。
由于体验建筑过程中, 个体身体的直接参与性, 个体的注意力在朝向环境方面时也转向自己的身体。而身体是感受环境边界和自我意识的统一体, 因而对建筑与环境关系的本质体验使注意力最终指向自身。
3 安藤忠雄建筑创作的启示
1) 安藤忠雄强调建筑的个性与文化内涵, 及其追求建筑与环境关系的本质特征的表达是对历史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的有效回应。与那些充满装饰的巴罗克建筑或充满文脉符号的后现代建筑相比, 显然安藤忠雄的作品突现了空间本质, 更加回归到建筑的人本主义精神。
2) 当今建筑创作领域中, 流行这样的趋势:建筑设计近乎成为一种个人主观创造, 在形式主义道路上越走越远。建筑和城市设计中对人的生活理解的表面化、片面化和对人生体验的漠然, 使建筑的生命再一次地失落。安藤忠雄找到了建筑创作中应追寻的生活的本原。抓住建筑环境最动人的本质——场所精神, 并从中获得启示, 促成建筑设计对人文主义的回归。比之很多当代建筑片面地追求新奇的建筑形式和夸张的建筑表现, 更能满足人的情感与精神的需要。
4 结语
正是由于安藤忠雄独特的建筑、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的表达, 追求建筑环境的本质内涵的执着, 使其倍受世界瞩目和认可。
摘要:通过分析安藤忠雄在建筑设计中所表现的建筑与环境的逻辑关系, 探求建筑与环境关系的本质内涵。
关键词:安藤忠雄,建筑,环境,场所精神
参考文献
[1]王建国, 张彤.国外著名建筑师丛书——安藤忠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2] (挪威) 诺伯格·舒尔茨著.建筑师丛书——存在·空间·建筑[M].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0.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篇2
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成就举世瞩目。大国正在崛起,中国一步步走向富强,迎来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盛世。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30年,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30年。我们探索和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道路,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更加巩固。我们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新的宏观调控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农村和城市的各项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进出口贸易、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度上升。利用外资为我国建设开辟了广阔的资金来源。我国经济大踏步地走上世界经济舞台。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民福利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而且也使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和主流文明之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创造了许多奇迹,环境保护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一方面经济增速第一、外汇储备第一、外国直接投资引入第一、主要工业品产量第一;同时,中国也是建材消费第一、能源消耗第一、空气污染排放第一、水污染排放第一。尽管中央把环境与资源保护作为基本国策之一,但是环境保护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的问题还是没有彻底解决,城市生活污染和农村面临污染问题也接踵而来,许多人喝不到干净的水,许多人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就拿北京等多个城市来说,近年来雾霾越来越严重,尤其到了冬天,在没有风的时候几乎天天被雾霾所笼罩,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了威胁。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
与所有的工业化国家一样,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与工业化相伴而生的。50年代前,我国的工业化刚刚起步,工业基础薄弱,环境污染问题尚不突出,但生态恶化问题经历数千年的累积,已经积重难返。50年代后,随着工业化的大规模展开,重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初见端倪。但这时候污染范围仍局限于城市地区,污染的危害程度也较为有限。到了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渐呈加剧之势,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环境污染向农村急剧蔓延,同时,生态破坏的范围也在扩大。时至如今,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一样,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难题。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多项进展,但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大气污染程度在加剧,北京成了世界上尘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水环境污染也日益突出。环境污染从城市向农村扩展。某些物种灭绝、植被破坏、土地退化,以及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正严重地威胁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善。据我国专家偏保守的估计,每年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元,占我国1992年国民生产总值的9%左右。国外有的报道称,中国正在成为“公害大国”。
1、土地荒漠化程度加快。我国是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3%,受其危害的人口近4亿。荒漠化给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造成了可利用土地面积的减少,生产力下降,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恶化,旱涝灾害加剧,粮食产量下降,全国每年由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
2、森林资源锐减。我国许多主要林区,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全国森林采伐量和消耗量远远超过森林生长量,森林资源日益枯竭。森林资源号称“地球之肺”,对地球的大气环境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67万平方公里。据统计,我国每年流失的表土总量达50亿吨,相当于全国耕地每年被剥去1厘米厚的肥土层,经济损失达100亿元。占国土面积38.2%的沙土流失区域内的河流以高含沙量著称,黄河下游河床不断抬升,长江每年带走泥沙近5亿吨。由于淤积,全国范围内水库库容量也在不断缩小。
4、草原生态呈衰退趋势。我国拥有草地面积4亿多公顷,天然草地主要分布在利用条件较差的山地或高海拔地区,此类地区又多为大江大河的源头,而平原草地却因利用条件便宜,在逐年增大的拓垦中,草地面积已在逐年缩减。再加牧业生产者掠夺式的经营,超载过牧、重用轻养,甚至滥用,致使草原生态系统失衡、生产力下降。
5、水资源严重短缺。我国水资源紧缺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资源型缺水,例如陕、甘、宁地区;二是工程型或设施型缺水;三是污染型缺水。水资源在我国的分布也极不均匀,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秋多、冬春少。我国还是世界上人均淡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之一,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仅为2300立方米。
6、生物多样性破坏。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破坏较严重的国家,高等植物濒危或接近濒危的物种达4000-5000种,约占中国拥有的物种总数的15%-20%,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在联合国40种世界濒危物种中,中国有156种,约占总数的1/4。中国滥捕乱杀野生动物和大量捕食野生动物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屡禁不止。
7、大气污染严重。2013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044万吨,居世界第一位。据专家测算,要满足全国天气的环境容量要求,二氧化硫排放量要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削减40%。此外,2013年中国烟尘排放量为1165万吨,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为1092万吨。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第一大环境问题。
8、水环境污染形势严峻。中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42%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源),全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
9、垃圾成灾。中国全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全国各地。而且处理垃圾的能力远远赶不上垃圾增加的速度,在我国许多城市周围,排满了一座座垃圾山,除了占用大量土地外,还污染环境。危险垃圾,特别是有毒、有害垃圾的处理问题(包括运送、存放),因其造成的危害更为严重、产生的危害更为深远,而成了我国面临的一个十分棘手的环境问题。
10、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难降解的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开始显现。国际上已经签署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其中确定的首批禁止使用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中国的环境介质中多有检出,中国是公约的签字国。这类有机污染物具有转移到下一代体内,并在多年后显现其危害的特点,也被称为“环境激素”或“环境荷尔蒙”,危害严重。目前这类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工农业和城市建设等使用的化学品之中。
……
我国要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无论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还是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还是自愿的有效利用,环境和生态的保护,都有赖于经济的发展。但是,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因此,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保持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环境问题们就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
面对诸多问题,我们该怎么办?我认为首先要明确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经济发展是保护环境的前提。因为保护环境需要各种投资,比如资金、技术、人才、设备等。只有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才能有能力去培养环境保护方面的专业人才,研发或购买环境保护所需的各种技术和设备。西方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这方面做得比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好,主要就是这方面的原因:他们经济发展水平高、国民收入高、居民生活富裕,所以就有更多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到环境保护这方面来,再加上他们工业化程度高,教育和培养水平高,所以他们更容易研发和掌握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另一方面是他们社会发展水平高,企业、政府及普通民众的环保意识比较高,这就使得环保政策的执行更加容易,各方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高,收到的成效更好。而反观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欠发达,政府的绝大部分力量都投入到发展本国经济、摆脱贫穷和饥饿、建设基础设施等方面,没有多少资源投入到环境保护中来,这并不是说政府不愿意保护环境,而是他们做不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发展中国家的居民也大都为生计奔波,没有意识也可能是没有能力去保护环境。所以说经济发展是环境保护的前提,只有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政府有相对足够的能力了,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把环境保护做好。
保护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众所周知,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发现除了地球以外任何一个适合生存的星球,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保护这颗星球我们责无旁贷。然而长期以来人类的活动却对我们唯一的地球造成了极大的创伤,森林滥伐、大气污染、水污染、沙漠化加剧、物种锐减等等,自然环境遭到了极大地破坏。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就是说经济要得到良好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环境的到保护的基础上,环境一旦被破坏到一定程度必将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导致文明的消失。公元前2500年前,拉丁美洲曾出现过高度的人类文明——玛雅文明,当时当地气候适宜、降水充足、土壤肥沃、各种资源丰富,玛雅人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当时高度文明的农业社会,但是后来随着人口激增,土地资源开始变得越来越紧张,终于玛雅人想到了一个饮鸩止渴的办法——砍伐森林开垦农田,短期内耕地增加了,在一定程度上解燃眉之急。但是长期下来,水土流失、森林锐减、当地气温上升,环境已经变得不在适合居住,玛雅人只好背井离乡,留下永远的教训警示后人。这个例子说明,人类要生存离不开合适的环境,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必须在合理的范围内利用它,保持生态平衡,一旦使用过度导致生态失衡环境恶化,人类离灾难就不远了。一个良好的环境能提供人们需要的各种资源,人们只有在此基础上合理的加以利用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
1、正确认识我国资源问题。
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这是我国的又一基本国情,具体说,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从这方面看,中国无疑是“地大物博”,这是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也是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然而,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致使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又是我国自然资源的劣势。“总量大”与“人均占有量少”形成强烈反差,加之自然资源的分布不平衡,气候、地理条件的限制,以及多年来一切利用不尽合理、科学,造成资源的巨大损失和浪费,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长期面临严峻的资源紧缺形势。
所以,如何开发利用和有效地保护资源,已成为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2、要重视环境问题,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的环境形势依然 相当严峻,不容乐观。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表现在: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扩展;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地下水位下降;水体污染严重;固体废弃物存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
3、制定法律法规
根据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我国要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在环境问题上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修订与市场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客观需要。
造成环境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来自人口的压力,构成了对中国生态环境最大的威胁,加之中国的工业化起步晚、起点低,而且面临快速发展的形势容易使人们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注重经济而忽视生态,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篇3
壁画与建筑空间环境的关联性
任何设计都离不开环境这一重要因素,每个设计项目都会受到环境带来的一定程度的影响和限制。壁画处于不同建筑空间环境时,既要与空间环境合理相融,同时也要体现本身的固有艺术性,如果不这样的话壁画的存在就毫无价值了。当壁画在不同建筑空间环境里,我们不能仅仅认为只是对比和整合关系,而是要保持以自身特性为出发点,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因此,可以通过它们的不同之处得到它们的相同点,创造出更好的空间环境。壁画与建筑空间环境的之间协调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对比去处理两者的关系,壁画与建筑空间实体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很大的反差,这就要求我们对建筑空间环境、功能特点等方面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壁画艺术因其自身独有的特性使观众不管是视觉上还是心理上都受到很大的吸引,正是在这种影响下,壁画不仅在空间环境中产生了作用,同时把壁画在空间环境中的意义也得到了充分肯定。另一种是以整合的方式去相互融合,壁画特性可以对空间环境存在的不足的地方加以整合,使空间环境更加优化,通过这种方式以达到空间环境进一步的完善和延伸。
壁画与空间环境的关系不只是一方与另一方之间的适应和影响,而是相互适应,相互影响,这才是壁画与空间环境协调在一起的意义所在。
壁画对建筑空间环境的协调作用
1. 壁画内容与建筑空间的功能相契合
建筑空间能很好得为壁画提供所需的载体和空间环境。由于建筑空间有着不同的功能需求,这就需要壁画创作在不同的建筑空间功能、环境特点上而进行不同的设计。壁画设计既要考虑到建筑功能特点、空间环境相融合,同时要注意构图的整体塑造要与建筑空间环境整体达到一致和谐的效果。好的壁画设计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上要与建筑的功能性和审美性相统一,既要满足人对建筑的物质需求,同时也要满足人对建筑的精神需求,因此壁画内容在一定程度受到了建筑空间环境的限定。
2. 壁画构图方式与建筑具体的空间形态相结合
随着建筑空间向多功能、形式自由、造型简洁、人性化的趋势发展,在这种状况下驱使建筑的空间环境形态也呈多样化改变。壁画已成为建筑空间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壁画设计创作必然会受到建筑风格造型、功能特点、人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由于现在建筑空间造型结构的多样化,使得壁画构图方式的与建筑空间形态结合也产生了不同的转变。为了让壁画与建筑空间更加完善的融合在一起,壁画在建筑设计与艺术观念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下,表现形式向自由简单、抽象化转变。
3.壁画对建筑空间环境优化与扩展
通过精心设计的壁画可以对原有的建筑空间环境进行优化,使存在不足的空间在人的感官上得到了调节。在限定的建筑空间内,通过壁画创作来体现建筑设计师的想法是很重要的。虽然壁画在建筑空间实体上不占什么位置,但是壁画设计的不同,使建筑空间中人的感受也存在这差异,因此壁画设计应更趋于人性化,把人作为另一个重要的主体。壁画对建筑空间有着扩展的作用,可以给人带来不仅仅是建筑墙面的感受,还有壁画对建筑空间环境整体扩展和延伸效果带来的感受,所以壁画设计既要突破在墙壁二维空间的平面性,还要通过构图形式,色彩空间,材质表现等给人在视觉上造成空间的维度感,使建筑空间在感官上得到延展。
4.壁画对建筑空间环境性格的整理
由于建筑的空间环境,层次结构,功能形式等因素的不同,使建筑具有不同的空间性格特点。不同的建筑性格特点给人的感受也会不同,所以在壁画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建筑空间之间性格的不同,把壁画与建筑之间性格更加的整合。规整简单的几何空间,使人简洁、平稳肃穆的感觉;不规整的空间,人会感到自由、活泼开阔;封闭空间是内向、静谧、惬意的写照;开敞式空间则给人爽朗、自由、阳光的印象;大空间给人开阔宏伟之感;低矮的空间则使人温馨;动态空间表现为活跃的、开朗的。生活中不同的建筑空间环境给予人不同的心理和生理感受。
5.壁画追求建筑空间环境的整体美感
建筑空间环境为壁画提供了创作所需的环境与设计方向,壁画与建筑空间环境不管是在功能特点、材质表现、还是人文环境等方面存在着共通性。建筑出现了多风格、向多元化趋势发展,不同功能的建筑也有不同的建筑风格特点,建筑空间的多样化使壁画为了与建筑更好的融合,而进行改变。壁画设计应充分结合整体的建筑空间风格特点,通过壁画对其的作用使建筑空间环境加以协调与延伸,同时,壁画家与建筑师,环境设计师在想法上应该达到一致,通过壁画和建筑空间环境的和谐融合,来达到建筑空间整体统一。优秀的壁画设计既要与整个环境相协调,同时还应彰显空间的独特性。壁画创作在整体风格上与建筑空间保持一致来达成在建筑空间的整体美。
结语
壁画以“视觉空间艺术”存在于建筑空间环境中,壁画与建筑空间环境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制约来营造更好的空间环境。壁画为建筑空间的完善和延伸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在壁画创作的时候全方位综合考虑建筑空间的特点加以整合。壁画既要与建筑空间环境整体相融合,同时要体现自身的意义和价值。壁画与建筑空间环境是相对独立的而存在的,在相互作用中逐渐融合成一个整体,形成了相互依存关系。
浅谈环境与建筑空间的关系 篇4
世界上所有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些联系对事物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事物来讲, 这些联系属于除自身以外的环境因素, 即使在最简单的形式中, 这些环境也会给事物自身带来重要的影响。
2. 从环境与建筑空间的关系的角度设计双溪茶艺沙龙
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 (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 力量 (物质和能量) 或作用的总和。
这次的双溪茶艺沙龙的设计, 就能够体现出环境与建筑之间的密切的联系, 我们在设计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 使之与建筑达到完美的统一与协调。
2.1 建筑文化根植于人居自然环境之中
建筑既要根植于自然环境, 又要服从于自然环境, 这是建筑师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在设计双溪茶艺沙龙的时候, 首先要考虑到周围的自然环境。从自然环境出发, 这是建筑设计的第一要素。这就需要我们对其自然环境进行充分的认识与论证。
2.1.1 气候环境条件因素
杭州余杭属于中北亚热带过渡区域, 气候湿润, 四季分明, 光照充足, 雨量丰富;气候季节性变化比较明显。由于双溪处于地势起伏的山地丘陵地带, 因此也容易受到一些地势的影响。
2.1.2 地形条件因素
径山的地形起伏变化很大, 属于山地丘陵地带, 地形复杂落差变化较大。其中, 最为著名的是径山, 它位于径山镇内, 系天目山脉东北峰, 因径通天目而得名, 总面积26.9平方千米。一条双溪贯穿其中, 风景秀丽, 景色宜人。
2.1.3 植被条件因素
径山植被覆盖率很高, 以竹子为主, 景区有五千亩连绵淡竹林。竹子资源相当丰富。这里也是主要的茶叶产区, 茶树种植相当普遍。其他植物资源也相当丰富。
上述三个方面对建筑的选址规划都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2.2 社会时空环境差异造成建筑文化的多元化
中国几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 沿袭至今, 既古老又博大, 自古以来受到儒家、道家、佛教、禅宗等思想伦理的影响。
径山双溪的的历史人文因素也十分丰富, 我们要对其文化进行简单的了解。
2.2.1 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距今5300—4000年, 主要分布在太湖流域。勤劳、聪明的良渚古人在农耕、制陶、琢玉、制漆等方面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领先于同时期其他古文化, 为中华古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辉煌的贡献。著名的良渚文化博物馆就坐落在此地。
2.2.2 径山茶文化
茶文化是径山的精髓。唐代茶圣陆羽所著《茶经》被列为中国古典文化巨著, 而陆羽就是在径山写的《茶经》, 真是“结茅种茶饮淡泊, 茶经一卷说千年”。径山云雾茶为全国名茶, 享誉中外。
2.2.3 径山竹文化
诗仙苏东坡曾在径山留下“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的千古佳句。双溪的品牌靠“竹海”二字打响, 竹文化成为径山的又一“强项”, 双溪五千亩连绵的淡竹林, 江南罕见。
2.2.4 径山佛文化
“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径山上有唐代古刹——径山寺, 建于唐天宝元年 (公元742年) 。历代文人李白、苏东坡、陆游、徐文长、范大成、张羽、王守仁、吴焯等共为后人留下两百多首诗赋佳作, 日本僧人数度前来径山受法。
2.2.5 径山水文化
径山水资源丰富, 径山水文化也极为丰厚, 有天下第三泉——陆羽泉, 涧水叮咚的径山泉, 清澈甘冽的双溪水。
2.3 文化上的因素在设计中的运用
由于处于良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建筑的设计首先要体现当地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点。因此, 我的这个茶艺沙龙的设计就从良渚文化入手。建筑外观选择良渚的代表器物——玉琮。
建筑体现玉琮天圆地方的特点, 每个建筑中心园顶设计, 主要是为了解决建筑的采光与通风的问题, 而建筑顶部的水池的重要作用是为了隔热而设计的。建筑的设计都是单层的设计, 夏天气候炎热, 光照强烈, 而水的比热比较稳定, 所以设计建筑顶部的水池, 可以解决建筑的散热的功能。
建筑的选址在溪边, 但是由于气候与地势的原因没有过多地考虑亲水建筑的设计, 而在建筑的中心建造水池, 以水池为中心来对建筑进行合理的布局安排, 融合北方建筑的四合院与南方园林的布局特点, 通过这样的布局把水融于建筑之中, 给建筑注入灵动的元素。由于地势北高南低, 建筑的主入口放在建筑的北部, 使游客先通过北部的广场, 而无法看到茶室的存在, 当走到台阶的顶端时点茶室突然出现在人的面前, 能够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3. 结语
环境与建筑而言就如同水与生命一样重要, 失去了大的环境, 建筑便失去了存在的依据。环境是建筑存在的基本依据, 柯布西耶、路易斯·康和安藤忠雄正是以其对环境的独特理解而为世人留下了不朽的杰作。
摘要:本文从环境与建筑的关系入手揭示了环境能够营造空间的气氛, 强化空间的内涵及意境, 结合现有的实例双溪茶艺沙龙, 从社会历史环境、人居自然环境、社会发展环境三个主要方面阐述了环境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指出了环境是建筑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我们在对建筑的设计中, 不仅要对建筑本身进行分析了解, 而且要考虑建筑周围的大的环境因素, 达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环境,建筑空间,双溪茶艺沙龙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安藤正雄[C].北京:建筑出版社, 2000:98-107.
[2]黄建敏.贝聿铭传[C]南京:科技出版社, 2003:48-140.
[3]拉斯姆森著.刘亚芬译.建筑体验[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1989:48-10.
[4]王丽方.潮流之外—墨西哥建筑师路易斯.巴拉干[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1999.48-10.
建筑与街道的关系 篇5
a)将整个街区当做一个大型建筑来处理,各部空间按其与街道及室外场地的关系赋予多种不同的功能。b)各类功能按三度空间来组合,充分利用垂直交通系统。c)在屋顶平台上布置室外场地,重复使用基地。
d)整体布局“密不容针,疏可走马”,避兔大量因平均分配而无法有效使用的小块空地
使用含蓄的象征手法
建筑与街道的关系,多层次的含义 统一界面,限定空间
用街道-庭院代替街道-广场
如果把整个市中心看成一个“大型建筑”,把街道看成建筑中的“走廊”,则我们还需要有“大厅”空间来与线型走廊形成视觉对比,并产生一个兼力动、静态活动服务的环境。城市“大厅”至少有三种模式可循(图15): a)广场——它来源于欧洲传统的城市规划,是西方城市中最常见的“大厅”形式、b)中庭——七十年代以来欧美流行在公共或商业建筑中设大刑室内六院。伏斯顿这类新兴的“暴发户”式的城市中心区,大型旅馆、银行、及商场的中庭与地下或高架步行道相联,几乎形成了平行于传统城市空间的另一套公共步行系统。这些中庭事实上已渐具城市广场的功能。C)庭院——在我国以及伊斯兰传统的城市布局中,公共室外空间以街道为主,极少有象欧洲城市中那么巨大的广场存在。人们在从事休息、社交、集会等静态活动时,总是穿过沿街界面上的某种“门洞”,进入大型公共建筑群(如寺庙或会馆)中的露天庭院。上海城隍庙地区内正殿前及荷花池旁的两个庭院就是例子之一。我国有些小区规划将公共设施围绕一个与街道脱开的小型“内广场”设置,实在就是用“庭院”取代广场的先驱者。
摘要:建筑综合体以综合性的多功能、立体高效的交通和舒适的空间环境取代了拥挤、混乱和日益衰退的旧城商业中。综合体密切了建筑与城市的关系,为城市实现多核心结构的设想开拓了前景。
1、功能的综合性和模糊性
2、立体高效的交通系统
3、舒适的空间环境
具体说来,都市综合体具有以下构成特征: 1 整体协同性。
整体协同性首先是指建筑物在风格上的统一。建筑设计应以城市设计为基础,强调各单体建筑之间的相互配合、衬托、影响和联系;整体协同性还指建筑群与外部空间的配合,特别是建筑群与外部整体环境的统一与协调。通常,都市综合体要设置大型的开放空间,同时设置多条出入通道,以便使庞大的建筑空间呈现有秩序、有节奏、有关联的观感,实现建筑群内部与外部的资源共享与交流。2 功能复合性。
功能复合性是指建筑群落内部实现完整的工作生活服务供应。3 使用均衡性。
使用均衡性是指注重均衡的土地使用方式,避免土地过分集中于某一项特定用途。一方面,要使不同种类的土地相对均衡地分布于不同功能的建筑群中;另一方面,要兼顾白天和晚上、平时和周末等不同时间段对建筑群使用的不同的需求。4 空间连续性。
空间连续性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平面上的连续。二是立面上的连续。这主要是从建筑效果考虑,要保持建筑物同一朝向上建筑风格的统一,不允许有任何的不协调;三是空间上的连续。都市综合体开发一般都在城市中心,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土地资源,要使建筑向高空、地面、地下三向空间发展,形成流动的、连续的空间体系。5 交通平衡性。
交通平衡性是指交通车辆和行人对街道的使用保持恰当的平衡关系。对大多数区域来说,应鼓励步行系统和街面的活动,鼓励人们使用公交运输方式,并在步行区外围设计交通工具换乘的空间节点,形成人行天桥、地面交通和地下交通的平衡利用。6 环境艺术性。
环境艺术性是指建筑群内部及其外部环境设计要做到协调优美。都市综合体是在城市设计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环境的要求非常严格。都市综合体的社会特征都市综合体一般设置在城市中心区,旨在表现一个城市的整体风貌,以成为城市象征为目的。因此,从一开始,都市综合体就要还担负重要的社会义务。1 文化象征。都市综合体的建设定位就是要成为城市精神的象征。这不仅仅是努力的方向,而是必须要达到的一种目标。实际上,各国(地区)的都市综合体在建成后也都成为了当地的城市象征。2 经济刺激手段。在世界各国纷纷为寻找经济增长点而绞尽脑汁时,建设都市综合体则无疑会成为刺激经济发展的手段之一。3 政府参与性。都市综合体建筑体量的巨大性和功能的综合性要求政府必须参与其中,以便高效率地配置社会各方资源。事实上,世界各国(地区)的政府都对都市综合体的开发投入了大量的力量。
北京市开发建设都市综合体的前景
北京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目前是以天安门为中心的单核的城市格局。就现在公布的城市规划来看,北京的城市中心改造方案以南北向的中轴路为主体,将若干环状路串成链条,形成局部独立、整体衔接的城市中线,突破原有的单核心状态,而突出中轴线的核心地位。这一方案实际上表明北京城市建设的基本出发点是保持古都风貌,发挥皇城传统。但同时,北京又在朝阳区开发以金融业为主的CBD中心商圈;在中关村开发以高新科技为主的教育和高技术圈;在亚运村附近借申奥成功的形势开发城市休闲和娱乐中心。于是,事实上北京在向城市多核化方向发展。要因地制宜地寻找城市中心区域,分析都市综合体可能的建设方向。都市综合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只能在城市中心区或新建城区的中心进行开发的特性。目前,北京可供选择建设都市综合体的区域包括:1)CBD商圈。2)亚运村地区。3)中关村地区。作为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关村以及往北的上地在规划中将成为北京市的副核心之一。这一地区汇集了前沿科技开发的绝大部分力量。在这里开发都市综合体,需要解决庞大的土地供应问题。同时,到目前为止,这一地区还没有出现能够体现地区精神和文化要素的建筑群落出现,存在待开发的巨大商机。2 寻求广泛合作和政府支持。找准文化定位、准确表现地区精神。在任何地区开发这样的建筑群落,都需要找准当地文化的特点和着力表现的地区精神。都市综合体独特的社会意义使得其建筑自身体现的文化意义非常重要。如在中关村,可以借鉴IBM研究综合体开发的实践,选择表达安静研究型、深具技术开发内涵的现代建筑;而在CBD地区可以借鉴伦敦道克兰堪那瑞、东京临海部通讯港等的建设经验,进行新的规划、扩建活动,突出强调“国际金融中枢管理”、“体现未来都市形象和世界交流的社区”等功能,使之一方面能提供世界级商务设施,另一方面改善城市形象,帮助城市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潮流中领导地位的竞争。
1高强度的交通 2交通用地率高 3出行时间分布不均匀
4出行结构中,公共交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北京CBD交通分析与对策 1处理好过境交通与进出CBD交通的关系。
可以认为,CBD地区的交通由过境交通、吸引及产生交通和区内交通三部分组成。2重点要解决好迸出CBD的“集散点”
3提供良好的公交运行条件,努力发展轨道交通,以抑制小汽车的使用 4停车场(库)的安排要适度
5为CBD地区提供完善、舒适的步行系统一、关于北京建设规划的几点疑虑
1.北京中心区建筑是否能代表北京新的城市意象?超高层商业建筑群能否成为北京新的城市意象?
二、关于北京规划建设的几点建议
1.功能分区,写字楼、高档公寓、高档酒店应合理混布。
2.地块分割(格)不应过大,以不超过200*200为宜。加密路网,以利交通分流,并采用全平交方式解决车流交叉问题。
3.各地块项目的规划总图设计,应有纵深感,避免仅沿街“一层皮”的情况发生。4.以树木为主,草坪为辅,以少量水景形成系统的绿化带应是CBD中不可缺少的组成。
5.建立“输配环”系统,集停车、绿化、公交、轻轨、服务配套为一体。全面减少中心区中写字楼地面停车场面积。有些用地面积较少的项目甚至可以取消地面停车。建立步行系统和架空轻轨系统。6.写字楼底层应结合城市广场向市民开放。7.强调把握城市的“图底”关系。
传统民居与环境的关系 篇6
关键词:环境差异很大;气候;地形;资源;生活需要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9-135-01
纵观各地的传统民居,无不深深打上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关系。气候对居民建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温度条件对建筑的影响
温度对建筑的影响最为主要。由于世界各地气候条件不同,不同地方气温也不同。靠近两极地区气候寒冷;而靠近赤道的地区气候炎热,因此高低纬度地区就形成不同的建筑景观。这些建筑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墙体的厚度与位置的选择上。气温高的地方,往往墙壁比较薄,房屋较高,如东南亚地区的高架屋。因为东南亚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常年高温多雨,湿热的气候特点使当地居民居住在高架屋中。上层住人通风散热,避免潮湿和野兽袭击,下层堆放杂物饲养牲畜。这样有利于加速房屋内空气流通,降低室内温度。反之墙壁较厚,房间较小,如我国东北地区的土坯房。这样可以起到保温保暖的作用。
有些地方为了抵御寒冷,将房子埋在土里,如中国陕北窑洞。窑洞式住宅是陕北以及整个黄土高原地区较为普遍的民居形式。黄土高原区气候比较干旱,且黄土质地均一,具有胶结和直立性好的特性,土质疏松易于挖掘,故当地人民因地制宜创造性的挖洞而居,这样不仅节省建筑材料,而且具有冬暖夏凉的优越性。
因纽特人多住在北极圈内的格陵兰岛、美国的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的北冰洋沿岸。北极地区气候寒冷,即使在夏季,太阳也是以低度角斜射下来,并穿过厚厚的大气层才能到达地面,因此太阳光的热量已所剩无几,而部分又有部分被冰雪所反射。面对恶劣的气候,勤劳勇敢的因纽特人就地取材,采用一种原始方式建造了奇特的圆顶“冰雪屋”,以抵御凛冽刺骨的暴风雪,度过漫漫寒冬。
二、降水条件对建筑的影响
降水主要影响到居民地址的选择以及建筑屋顶的不同处理。居民选址一般都在地势高、易排水的地方等。降雨多和降雪量大的地区,房顶坡度普遍很大,这样可以加快泻水和减少屋顶积雪。例如中欧和北欧地区的许多中世纪居民为了减轻积雪的重量和压力,减少冰雪对房屋的破坏,设计成尖顶样式。再如我国南方地区由于终年降水较多,所以房顶坡度普遍较大这样利于排水。
三、民居与地形的关系
世界各地地形复杂多样,不同地形就会分布着适应于其地形特征的传统民居。例如地形平坦的地区,建筑底面一般与地面直接接触,建筑依附于地面而建,有筑台、提高勒脚、错层、掉层等形态;地势起伏大的地区,建筑表面不只接与地面接触,通过悬挑和支撑架空于地面之上,有杆栏、吊角楼、悬挑等形态,如我国横断山区的栗族人发明了千只脚落地的建筑。
四、民居与当地资源的关系
不同地区人们利用当地的资源建造各具特色的民居建筑。例如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的人们利用黄土的直立性强特点,建起了窑洞;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利用当地的冰块构筑小冰屋,墙体很厚,有利于保持室内的温度;俄罗斯的东西伯利亚地区针叶林广布,当地人们利用木材建造了自己的木屋;我国西南西双版纳地区盛产竹子,因此傣族居民就地取材建起了竹楼。以及我国山东胶东地区的特色民居“海草房”都独具风格。
五、民居与当地生活需要的关系
以前居住在草原的少内蒙古地区以数民族多过着游牧生活,传统上蒙古牧民逐水草而居,每年大的迁徙有四次,有“春洼、夏岗、秋平、东阳”之说,所以建筑上既需要注意防寒隔热,又要考虑轻便、易装,易拆等需要,就形成了蒙古包一样的帐篷式住宅。蒙古包是内蒙古地区典型的帐幕式住宅,以毡包最多见。由于游牧生活的需要,所以以易于拆卸迁徙的毡包为住所。这些圆锥形活动房子的墙壁和房顶是厚实的羊毛毡制成的。夏季可减弱太阳光的强烈照射,冬季又避风保温。此外,还将房顶做成像窗户那样可以开闭,白天拉开,让太阳光照进室内,增高室内的温度,同时排放烟雾和废气,夜晚将包顶盖上,烧奶茶、做饭的热量留在屋内,使屋内十分暖和。近年来,蒙古包的结构、材料等又有新的发展。有些地区出现了钢架结构的蒙古包,包的前后加开了窗户,使采光和通风性能更好。蒙古族古老的建筑艺术又焕发出了新的青春。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和发展了“住”的内涵,获得了越来越舒适的居住环境。建筑是不用文字书写的历史,各类民居积淀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更反映出与环境的关系,相信未来民居与环境能更和谐发展。
建筑材料与人居环境的关系 篇7
材料既是人类文明、文化进步的产物, 又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标志。大自然中存在的草、木、石、土等天然材料, 为人类提供了最早期的建筑材料。从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人用巨大的石材建造了金字塔开始, 人类在地球这颗行星上就开始建造了许多建筑物和构筑物。进入近代社会, 建筑有了飞跃性的发展, 人们建造了大量比过去规模大、样式新、功能性强的建筑物。从这些平地而起的高楼、耸入云端的高塔、横跨海洋的大桥、穿越高山和海底的隧道, 是人类现代物质文明的标志。利用这些社会基础设施, 人们今天的生活和行动达到了空前的舒适和便利, 人类居住的地球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而建造这些大型、现代化设施的物质基础是以钢材、水泥、混凝土为主的建筑材料。可以说人类文化, 历史和现代的物质文明在相当程度上是建筑在材料这个基础之上的。而建筑又是人类文明的一面镜子,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科学技术的发展, 学科的交叉及多元化产生了新的技术和工艺。这些前沿的技术、工艺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建筑材料的研制开发, 使得建筑材料的发展日新月异。不仅材料原有的性能, 如耐久性能、力学性能等得到了提高, 而且实现了建筑材料在强度、节能、隔音、防水、美观等方面多功能。未来大量绿色、科技、智能建筑物的建设将给新型建材的发展提供很大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机遇。
2 建筑材料与建筑结构的关系
建筑材料的性能和质量, 直接影响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安全性、耐久性、使用功能、舒适性、健康性和美观性。国际上称之为健康建材、绿色建材、生态建材的新型建材, 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新型防水密封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装饰装修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等。和传统建材相比, 不仅可以降低自然资源的消耗和能耗, 而且能使大量的工业废弃物得到合理的开发与利用。新型建材不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污染而是有益于人体的健康, 有助于改善建筑功能, 起到防霉、隔音、隔热、杀菌、调温、调湿、调光、阻燃、除臭、防射线、抗静电、抗震等作用。制造新型建材不仅可以采用不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生产技术, 而且在产品结束使用寿命后, 还可以作为再生资源加以利用, 不会形成新的废弃物。建筑材料的更新是新型结构出现与发展的基础。近年来, 全国新型建材企业像雨后春笋般的兴起。在广阔的市场需求下, 已经形成了全国范围的建材流通网。新的轻质高强材料的不断涌现, 为结构向大跨度、轻型化和新型结构形式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要合理地选用材料, 就必须对不同材料进行比较, 了解各种材料的特性, 包括强度与破坏特性、变形性能、耐久性能等多方面。
但是, 现代建筑已经不能仅仅满足居住的功能了, 现代建筑是人类技术进步的象征。除了住人、保温这些功能要求之外, 还有隔音、防水、防火、采光、装饰性以及利于快速装配化施工等等其他重要要求向建筑材料提出来。建筑物的冬季采暖给环境造成的污染, 夏季制冷由于建筑物隔热不良造成能源的浪费, 室内建筑材料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伤害, 以及通风、采光不好造成室内空气品质劣化等等问题, 都引起了重视。因此, 现代新型建筑材料首先就必须具备时代价值, 必须适合现代建筑的要求以及现代人类的审美观。现代建筑材料以不同方式进行组合, 复合后可以达到比原来更好的性能, 更加适用于现代化建筑的要求。纵观历史, 建筑物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在不断改变着过去。
3 建筑材料与人居环境的关系
“人居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才开始提出的概念, 是指人类生存、从事生产、进行各种社会活动所在的环境。建筑材料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重要媒介, 建筑材料的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安全性、耐久性、使用功能、舒适性、健康性和美观性, 直接影响人类的生活与社会环境。人类大量建造的基础设施对生存环境发挥着巨大的积极作用, 同时也带来不容忽视的消极作用, 即不可再生资源大量地消失和能源的过量开发, 在相当程度上污染了自然环境和破坏生态平衡。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出发, 建筑材料也要注意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住宅作为人类居住生活的物质载体, 具有居住性、舒适性、耐久性、经济性等基本要求, 方便、舒适、和谐是构建21世纪未来住区的主题。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为新世纪的人居环境建设的重点, 可持续发展的人类住区是人们所渴望的。在享受现代物质文明的同时, 却不得不面临着一个严峻的事实:资源短缺、能源耗竭、环境恶化等问题正日益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破坏的罪恶之源不仅仅是工业污染, 更严重的是建筑方面的污染。建筑物在建造和运行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 并对环境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 而建筑材料是建筑的灵魂。而建筑材料作为能耗高, 资源消耗大, 污染严重的工业产业, 在改善人居住环境的同时, 对人类的环境污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链条上, 像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能源占有量少、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 合理运用建筑材料, 在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缓解水资源短缺等方面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及人们对健康人居环境的要求, 运用绿色的设计、绿色的建材营造绿色健康的人居环境已经是全球建筑界的共同选择, 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性潮流。因而, 如何减轻建筑材料的环境负荷, 实现建筑材料的环保化, 成为21世纪建材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4 未来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
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 使人们在享受当代文明的同时, 忽视了自然环境的保护。致使环境不断恶化:土地严重沙化、空气质量下降、自然灾害频发、温室效应、淡水资源日见枯竭等。人类居住环境的健康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居住者和舆论的关注, 人们越来越迫切地追求拥有健康的人居环境。建筑材料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造成大量的环境污染, 还会产生噪声污染、水污染、矿渣岩石的放射性污染、化学建材的化学污染, 建筑物拆除后的建筑垃圾等多种环境问题。在日益发达的物质社会里, 新型建筑材料的生态环保考虑显得尤其重要。当然建筑材料与环境之间也有着某种程度的协调性。许多建筑材料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环保性, 例如抗菌建材、空气净化建材、绿色建材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健康生活的日益重视, 传统的建筑材料已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要求, 人们对传统的建筑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建筑材料不仅应具有基本性能, 还应具备节能、保温、防污等特殊的功能, 使人们的生存环境更加舒适、健康。随着我国和国际社会的全面接轨, 大量国际先进技术的引进, 绿色建筑将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主导趋势, 发展绿色建筑会逐步被大家认识和理解。在未来我们需要加强科技创新, 尽可能使用可再生资源与原料的建材、使用具有长期耐久性的建材和可以再利用、再循环的建材, 实现建材的可持续发展。
5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人类越来越追求舒适、美好的生活环境。各种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日趋庞大, 建筑材料作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媒介、土木建筑活动的物质基础, 材料的性能和质量决定了施工水平、结构形式和建筑物的性能, 直接影响人类的居住环境、工作环境和城市景观。建筑材料与人居环境的质量, 与土木建筑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性密切相关, 新型建筑材料发展也有了广阔的天空。只有开发和掌握并使用新型建筑材料, 人们才能安全、舒适地生活, 才能实现“与自然协调, 与环境共生”。
参考文献
[1]杨静.建筑材料与人居环境.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2]吴广芬.建筑材料与人居环境的关系.烟台大学学报, 2007, 33 (6)
[3]李崇智, 周文娟, 王林.建筑材料.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篇8
城市空间环境有人、建筑、绿化、道路、水系等几个要素。城市空间环境构成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是物质材料的构成形式, 即构成元素——人、建筑、水体、绿化和小品的构成表现形式。二是精神或文化的构成形式, 即空间主题与文脉, 这是环境潜在的内涵。一个优美的空间环境应是二者的统一体。
(一) 城市环境构成的主体——人
人是环境的主体, 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的衣食住行的需要, 对这种物质需求不断追求的结果, 改变了入周围的物质环境, 同时又为新的追求奠定了基础。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有交往、沟通情感、交流信息、自我实现等需要, 对这种需求不断追求的结果, 使社会更加文明、富有理性, 更大程度地刺激物质需求, 这种过程不断循环的结果便是社会的进步。人的主观意识给予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之中, 在人与环境不断协调中既作用于环境又改变了自己。城市的发展, 城市空间环境的设计中心是为了人, 如果背离了这一宗旨则会被人所遗弃。
(二) 城市的载体——建筑
这里所指的建筑是包括空间的一次到多次限定的总和。在现代建筑设计中, 由于强调室内外空间的互相渗透, 所以空间的限定方法很多, 但不论怎样限定, 都属于建筑空间构成的范畴。欧洲习惯于以街道和广场作为一定的交往和生活空间, 中国人则采用比较内向的“合院”式, 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交流, 缩短了东西方的差距, 街道和广场在城市中的作用日益显著, 这就需要更新街道观念, 在其单一的交通功能之外注入新的意义。一个有秩序的现代城市空间, 应当是街道、广场、建筑空间互相交叉形成多层次的中心和网络, 使城市空间抑、扬、顿、挫, 构成一幅和谐的都市画面。
(三) 城市的血脉——水
有人把水比作城市的血脉, 也有人把水比作都市的生命, 显而易见水在城市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世界上许多有水面的城市正是由于这种“都市倒影”的作用而美不胜收。水是环境构成的重要因素, 不论在西方还是我国古典园林中, 必有水的主题。水不仅具有生活所必须的物质功能, 其艺术功能也与我们的城市建设息息相关。
(四) 城市之肺——绿化
作为软质景观, 绿化是城市空间的柔化剂。现代高楼林立, 街道越发显得狭窄, 由于绿化的屏障作用减弱了高层建筑给人的压迫感, 并且还可以适当地掩蔽建筑与地面及建筑与建筑之间不容易处理好的部位;从远处看, 建筑矗立于绿色怀抱之中, 建筑下方被虚化, 越发显得建筑宏伟高大, 且树的自然柔和的曲线与建筑理性刚硬的直线形成对比, 越发显得建筑本身的阳刚在空间处理上:绿化可以使空间具有尺度感和空间感, 反衬出建筑的体量及其在空间的位置;树木本身还具有表示方位和引导的作用。
(五) 城市的骨架——道路
道路是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环境, 在大部分的城市中, 道路的面积约占所有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从物质构成关系来说, 道路可以看作是城市的“骨架”和“血管”;从精神构成关系来说, 道路又是决定人们关于城市印象的首要因素。街道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通道, 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 是城市人文精神要素的综合反映, 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变迁的载体和见证, 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 构成区域文化表象背后的灵魂要素, 上海浦东的世纪大道、南京东路步行街、外滩滨江路景区、苏州观前步行街都是成功的范例。
二、建筑与城市空间环境的和谐
(一) 建筑的“尺度、体量、色彩、风格”
在视觉艺术中, 直接影响效果的因素有三方面:形、色、质。“形”是处理好建筑物整体与周围建筑的协调, 对于建筑的整体比例尺度关系及各体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是很重要的, 因为其关系到整体协调的问题。色彩和质感也会给视觉带来较大影响, 建筑的色彩、质感最好能够根据其功能性质性格特征分别选用不同色调和材料, 但强调与周边建筑的对比统一原则强调通过色彩和不同质地的材料的交织穿插以产生调和, 这样可以使建筑能够融入环境。如南宁的南湖聚宝苑其色彩柔和, 配以浅灰色坡屋顶, 高低错落, 形体大小搭配均衡建筑风格与周围建筑相协调。
(二) 建筑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自然景观非人意创作, 非人力所为, 破坏就难以修复, 所以我们应该很好的保护、利用和管理自然景观。建筑大师赖特主张“建筑应该是自然的, 要成为自然的一部分。”这强调建筑应当与自然环境, 自然景观的共存, 相互联系。如古典园林拙政园, 它强调了自然环境, 又以人工“造景”的方法效法自然, 在建筑物配置上顺应自然, 随高就低, 蜿蜒曲折, 从而使建筑与周围的山水、石木等自然物统一和谐.融为一体。
(三) 建筑与地域人文景观的结合
盲目的建设和拆除只会给城市带来巨大的损失, 城市环境和城市规划被极大的破坏, 使城市失去原来的风貌, 变成钢筋水泥的丛林, 出现“千城一面”的普遍现象。其实, 地域差异带来了文化差异, 在特定的地域气候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文化是多元化的, 符合当地民族特性的。然而, 建筑审美也需要深厚的地域人文景观底蕴精神。因此, 新建筑应该与该城市的地域人文景观环境相协调。南宁市国际会展中心, 朱槿是南宁市花, 其国际会议厅的屋顶做成朱槿花的形状, 充分体现了南宁的地域特色, 又丰富了造型特点。
(四) 建筑在新城开发与旧城改造中
作为一个古老的城市,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 旧城不改造就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对于旧城来说, “改造”, 并不意味着拆旧建新、拆低建高、拆小建大, 尤其是对于有历史意义的城市来讲更是这样。历史文化名城都有其特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两者的有机结合是城市的主要特点, 在旧城改造中以城市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为中心, 以保护和开发为前提, 进行规划建设, 这样的规划建设才能起到保护和开发的双重目的。
(五) 建筑在环境空间中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现在由于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接踵而来, 如采光不好, 空气质量差, 噪音, “热岛效应”等, 所以一项通过较少的能源与资源消耗创造最舒服和最具环保性生活方式的战略需要长远眼光。可持续发展建筑不仅要考虑建成状况下建筑体与自然环境发生的关系, 能耗与污染等情况, 而且还要考虑在建造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和对环境的影响, 考虑在建筑废弃后材料的回收、处理和再生。它不再局限于技术问题范围内, 而涉及到了社会文化问题。
三、结语
总之, 城市环境空间的各种要素, 在城市建筑设计的过程中, 如果我们能够重视与作为设计首要考虑因素, 使建筑与环境能够和谐统一起来, 我们生活的城市一定可以达到可持续发展。让我们一起努力, 共同将建筑设计推向促进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城市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城市环境空间去吧。
参考文献
[1]建筑学报.建筑学会出版, 2006, (9) .
[2]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第二版.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篇9
关键词:建筑装饰,社会文化环境,关系
1 概述
随着时代进步, 人们倍加关注自己的生存环境, 建筑装饰设计油然而生。建筑本身, 证明着自己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产物, 在建筑装饰设计中注入相应的社会文化环境内涵, 已成为增强建筑文化品位的必要手段。作为人类劳动的最主要的创造物之一的建筑, 可以说是构成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如何正确理解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建筑装饰设计的实质与精髓, 满足人们多层次、多元化、多方位的社会文化环境需求, 为我国当代建筑装饰设计注入强烈的时代气息和鲜活的生命力是我们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从传统和现代两个方面对我国建筑装饰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进行了浅要的分析和探究。
2 我国传统建筑装饰与社会文化环境关系的探析
现代建筑中所用的装饰, 大多是从美观的角度出发去理解的, 但纵观传统建筑装饰的演变历程, 其来源和发展动力并非如此单一, 而是基于古人经济生活与丰富的精神追求是综合原因的结果。在建筑装饰方面, 人们对美的追求总是依托在其它功能或观念的铸要之中。在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 美总是处于相对从属的位置。在实用的功能之外, 几乎所有美的形式都包含有丰富的内涵。它可以是巫术观念的外化, 可以是祈愿心理的体现, 也可以是社会地位的表征……但正是这种多层社会文化环境的内涵中, 形成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的美学特点及造型原则。比如强调对称的原则, 讲究“天饰”的思维模式等。
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不同区域的特色的影响下,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造型与形式、题材与内容有着无穷尽的表现手段和效果。但是, 在这纷繁的风格表象之下, 却有一个统一的创作的核心, 也就是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观念。中国传统建筑在装饰上广泛运用象征的手法, 使建筑艺术发挥出伦理的和政治的实际效用。因此建筑装饰成为一定观念的反映和体现, 观念支配建筑装饰行为, 日常生活中的思想和看法被凝固在建筑装饰之中, 建筑装饰中包含着深厚的社会文化环境积淀, 成为社会文化环境的载体。在中国传统建筑中, 礼制的等级及习俗上的观念等, 都是通过象征性手法来表达的, 以致形成严格的规制。
3 我国现代建筑装饰与社会文化环境关系的探析
建筑装饰重在创新, 全盘仿古让人感到乏味, 因为只见仿造而无创造。建筑装饰为建筑注入了艺术, 然而杰出的艺术是不可重复的, 是独一无二的, 模仿他人的最大缺陷在于完全丧失了自我、丧失了个性, 从而也就丧失了设计艺术本身, 对待传统社会文化环境更应如此。然而, 许多人不是把传统社会文化环境看作是一条流动不息的长河与之共同汇进大海, 而是把它当作一潭死水甘愿投身深渊。我们不能总是安于和甘于重蹈前人的蹊径, 总要勇敢迈出踏向未知领域的探险脚步。对传统社会文化环境的挖掘, 使我们能与祖先进行精神的交流, 也能洞察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设计中精彩、深奥的社会文化环境内涵, 从而给当代艺术设计创造以启迪。
在中国建筑装饰传统中, 既有精华又有糟粕, 不可笼统地“继承传统”, 传统不可能全盘照旧也不会全部中断和丧失, 它经历的应是一个扬弃过程。随着新颖辈出的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 不断更新的观念和情趣, 飞速发展的世界交流和融通, 如果不能大胆否定与当今时代不合拍的传统社会文化环境, 那么我国当代建筑装饰设计将会远离时代精神, 重蹈闭关自守的覆辙, 更谈不上创新和特色。中国建筑装饰精巧细致, 亲和性和舒适性很强, 象形寓意, 意境深远, 因地制宜, 雅趣与实用结合等, 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但时过境迁, 表层的生搬硬套、堆砌模仿会令人感到不伦不类。
好的建筑装饰设计能改变人的生活方式, 只有搞清本质规律, 生存土壤, 找准它与现代设计相通之处, 灵活运用, 才可能推陈出新、创造发展, 产生积极的社会应用价值。如古人为安居乐业刻意追求“秩秩斯千、幽幽南山”的安居意境, 现代人忙忙碌碌于紧张生活之中, 显然不再有饮茶赏月、吟诗作赋的心态, 但也可以在建筑装饰设计中着意营造一种简约放松的氛围。再如古人室内多几案、箱笼、床帐、烛台等, 虽然形式美观, 然而许多对现代人已没有太大实用性, 应下工夫研究其可用之处, 以免成为不具实用价值的纯装饰物。
当然, 随着时代的变迁,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作为一个体系虽不适合今天绝大多数的设计需要, 然而分解开来, 其中的一些部件、元素能够并且早已融入许多新设计中。当然,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设计中除了能作视觉符号用的形象成分外, 凝聚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中国传统的观念、意识、心理等社会文化环境方面的因子, 也可能被吸收进新建筑装饰中来。
综观历史, 每个时代精神都与该时代的社会生产, 社会制度、信仰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而这种精神无一例外地通过人类的创造与想象展现。产生中国传统建筑的社会环境已经过去了, 中国建筑还要发展, 总结传统的目的就是为了发展, 发展的方法只有一个, 那就是创新, 即为适应新的潮流、满足新的社会文化环境而利用新的条件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建筑装饰来。
结束语
综上所述,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丰富繁多, 它们极大增加了建筑的艺术表现力, 成为中华传统建筑中最有特色和最稳固的特征之一, 有着十分浓厚的民族性。对建筑装饰的认识和研究, 对于了解中国建筑文化及其与中华社会文化环境的密切关系具有积极的意义。对于我们依托传统, 发扬民族特征促进现代建筑的发展也是非常必须和必要的。在深入挖掘优秀建筑遗产精华的同时, 更要大胆地学习一切可资借鉴的创作经验, 以立新为轴心, 广取博收古今中外建筑装饰创作的精粹, 让艺术素养溶入自己的血液, 形成一种社会文化环境涵养, 渗透在每件作品中。
参考文献
[1]吴陪秀.试论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民俗文化特征[J].艺术百家, 2006 (5) .
[2]周鸣鸣.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文化表达[J].南方建筑, 2006 (2) .
[3]孙有霞.浅析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文化特征[J].黄河之声, 2007 (14) .
[4]汤玉峰.浅议建筑装饰设计中的文化[J].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 2007 (17) .
[5]陈秀峰.论建筑装饰设计风格和文化[J].科学时代, 2008 (02) .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篇10
现代纤维艺术结合建筑环境的设计要点
在现代纤维艺术发展的历程中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例如在贝聿铭设计的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中,采用了用米罗作品图案编制的巨幅平面纤维作品来装点大块的墙面,色彩及造型现代而悦目;索非亚文化艺术中心的前厅有多幅方形的凹凸有序的纤维作品,它们和墙面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拉脱维亚维尔纽斯大饭店中悬置的立体纤维作品《筒》则有着绚丽的色彩,以及可以旋转的灵动造型,反映了所在场所的华丽与亲和力;瑞士艺术家摩依克(Moik Schiele)的作品《无题》,采用了单纯的几何结构造型,与教堂的建筑结构遥相呼应,烘托出了教堂特有的庄严肃穆、宁静怡神的气氛。它们都以其特定的形态和放置方式契合着所在的建筑环境,反映并提升着所在建筑环境的不同精神特质。从这些例证中我们知道,成功的现代纤维艺术创作必须结合建筑环境
的具体因素来进行。笔者尝试分析了现代纤维艺术结合建筑环境设计的几个方面。
1、应适合不同建筑环境的功能要求
在进行现代纤维艺术品创作时,我们应该考虑到建筑环境本身的功能取向,博物馆、歌舞厅、图书馆、家庭起居室、卧室等使用功能各不相同,也需要不同风格的现代纤维艺术品来配合和完善。如在博物馆、图书馆这类建筑环境中设计现代纤维艺术作品,从造型、色彩、到肌理等都应含蓄、淡雅,凸显其静谧、从容的气氛,这样才能准确的反映并此类建筑环境以及休憩类建筑环境的功能特点。而在歌舞厅一类的建筑环境中则宜结合其功能性创作出有热烈、欢快氛围的作品,用色彩的强烈、造型的奔放来提升建筑环境应有的精神。若在创作时不顾及和建筑环境的关系,则往往会造成生硬、不伦不类的后果。
2、应适合不同建筑环境的空间形态、尺度要求
在生活中我们知道,由于建筑环境功能迥异,其内部空间形态也有着各自的特点,在不同空间形态的建筑环境中设计现代纤维艺术也应该随类赋形,使得两者之间相互契合。随着现代建筑艺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环境内部变得越来越多种多样、各具特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矩形、方形等规则几何形空间形态,各种更能满足人们不同需求的不规则形空间越来越多,在这样的建筑环境中进行现代纤维艺术作品设计,就更应该结合具体建筑环境的空间特点,力求做到和建筑环境的完美统一。
在空间尺度和作品的尺度关系上,也要作到互相协调,若是给一个小型空间设计一件大型纤维艺术作品,结果一定会显得拥塞,且会掩盖建筑环境本来的面貌。反之,在大型空间里放置一较小的作品则难免会削弱作品的美感效应,也达不到应有的装饰效果。一般来讲,大型建筑环境空间需要大、中型平面作品的发展,结构也可以相对复杂;设计放置在建筑环境外部空间的作品,除了考虑作品和建筑环境的比例外还应考虑其材质的防尘、防水、防腐蚀等特性;而对于家庭等中小型空间来讲,中小型的作品、以及注重参与性的纤维艺术小品如十字绣、刺绣、编织等都会是比较受欢迎的形式。
3、应适合不同建筑环境的色彩要求
建筑环境的总体色调,因其环境色、光源色以及其他陈设物的色调不同而有所区别,往往会有冷暖、明暗、鲜灰之分,在进行现代纤维艺术作品创作时也应考虑其色彩和建筑环境总体色调的配合使他们相互映衬或相互融会。
我们都知道色彩对人的心理有着调节的作用,在建筑环境中色彩是很重要的因素,在建筑环境色彩基调既定的前提下进行现代纤维艺术创作,我们会根据建筑环境的色彩基调来决定作品的色彩基调,一般来讲会遵循对比和调和两种法则。首先,对比法则的运用。在作品材料色相选择时采用和建筑环境色彩基调对比倾向较大的颜色,通过强烈的视觉对比达到装饰和强调的作用,同时起到色觉补充的平衡作用。另外,作品在明度以及纯度和建筑环境色彩基调的合理对比也会取得成功的视觉效果。如在基调明亮、轻快的建筑环境中宜采用色彩较为沉着的现代纤维艺术作品,而在基调鲜丽、刺激的建筑环境中则宜采用色彩相对含蓄温和的作品。其次,调和法则的运用,则是在创作现代纤维艺术作品时,作品色彩参照建筑环境的色彩基调或利用与其近似的颜色,从而使得两者之间的色彩关系和谐一致,给人带来舒缓恬淡的氛围。
当然,色彩的对比和调和是相对的,在创作现代纤维艺术作品时,和建筑环境色彩基调的对比和调和也必须掌握一定的尺度,以达到最完美的装饰效果。
4、现代纤维艺术对于建筑环境本身的参与性可能
绝大多数的现代纤维艺术品创作都是艺术家在已经完成的建筑环境来考虑,作为弥补、装饰的需要而后来添加而成的,并没有像其他的建筑材料、装饰材料那样,从建筑环境的设计开始就纳入设计范畴,参与建筑环境设计。当然这很大程度是由于纤维材料本身的易霉、易蛀、易污损、不耐老化等缺陷,使其成为一道难以逾越的障隘。但随着高科技的发展,许多新型纤维材料会源源不断的出现,相信在解决了防霉、防腐、抗污性、耐老化等技术问题之后,现代纤维艺术参与建筑环境设计、成为建筑环境的一部分,甚至在设计建筑时就将现代纤维艺术品作为整体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加以考虑,从而更好的发挥其作用也会出现在不久的将来。
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所说:“美与关系俱生、俱长、俱灭。”这要求我们不仅要掌握纤维艺术自身的规律,利用纤维艺术的基本特性进行创作,使之保持并充分发挥建筑环境中现代纤维艺术作为材料艺术特有的魅力,还要有维护现代纤维艺术与建筑环境的整体性关系的意识。在创作之初和过程中能从空间、色彩、形体、虚实、以及其组合方式和意境创造等方面做到整体考虑,以达到纤维艺术作品和建筑环境相得益彰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诸葛雨阳, 邬烈炎《现代纤维艺术》, 江苏美术出版社
[2]、朱尽晖《现代纤维艺术设计》2002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农用车与环境的关系 篇11
关键词:农用车与环境;环境问题;改善
农用车不断增加造成农用车集中地区空气污染。随着中国农业的发展,农用车的不断进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农用车价格也在不断下降。使得农用车的数量不断增加,并且随着发展,中国的农用车市场将会进一步繁荣,从而使农用车的排放进一步加重,而且农用车大多消耗柴油,机器工作效率大,排放量更是大。在中国农村地区,摩托车普遍盛行,而这些车辆更是没有经过专业的环境要求检测,这都为我们的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农用车所排放的废气中,氮氧化物占到了45%至60%,而一氧化碳则占到了85%。因此,中国居民所吸入的劣质空气主要是由各种车辆所排放的废气造成的。
一、农用车对环境影响的概述
农用车从生产到废品回收,对环境都造成了极大的消极影响。汽油、柴油或其他汽车燃料涉及到的原油开采、原油运输、油品加工,成品油运输等过程涉及到的有害气体排放、水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等。农用车所使用材料,如钢铁、塑料、玻璃、橡胶等在开采、制造过程中涉及到的有害气体排放、污水排放、土壤污染等。农用车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排放、噪声污染。报废农用车处理及回收过程中涉及的有害气体排放、水污染、土壤污染等。这些都是农用车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极其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 农用车尾气排放中的主要污染物的危害及产生机理
(一) CO是一种化学反应能力低的无色无味的窒息性有毒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0.9670,它的溶解度很小。吸入过量的CO会使人发生气急、嘴唇发紫、呼吸困难甚至死亡。长期吸入CO对人的身体健康是一个潜在威胁。其生成主要受混合气浓度的影响,在局部缺氧或低温条件下,燃烧中的碳不能完全氧化生成C02,而CO作为中间产物生成。
(二) NOx是在内燃机汽缸内大部分气体中生成的,NOx的排放量取决于燃烧温度、时间和空燃比等因素。氮氧化合物进入肺泡后,能形成亚硝酸和硝酸,对肺组织产生剧烈地刺激作用,增加肺毛细管的通透性,最后造成肺气肿。碳氢化合物尽管在汽车尾气中含量不多,时间和但其构成成分中含有一种已被世界公认的强致癌物质。农用车主要靠燃烧汽油和柴油行驶。而汽油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液体,为了防止爆炸,人们往往在汽油里添加一种抗爆剂—四乙基铅。农用车尾气中的铅很容易通过血液长期蓄积于人的肝、肾、脾、肺和大脑中,进而产生侵害,尤其是铅一旦进入人的大脑组织,便紧紧粘附在脑细胞的关键部位,从而导致人的智能发育障碍和血红素制造障碍等后果。
三、农用车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一)农用车污染主要有农用车尾气的污染。农用车尾气含有上千种化合物,但主要是一氧化碳。它是燃油不充分燃烧的产物。它与人体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是氧气的250倍,它对人的呼吸和循环系统危害严重。氮氧化合物其中主要是在高温燃烧条件下生成的二氧化氮。它对人和植物都有很强的毒性,能引起呼吸道感染和哮喘,使肺功能下降。它还会与碳氢化合物一起生成光化学烟雾,损伤人的眼睛。柴油机农用车辆排放的氨氮化物远比汽油机农用车辆严重,废气中的颗粒物比汽油机车高2-40倍。长期吸入含铅空气,会引起慢性铅中毒,症状有头痛、头昏、全身无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此外,还有甲醛、二氧化硫等多种有毒物质,对人体的伤害极大。
(二)噪声污染也很严重。大部分农用车都会发出极大的噪音,给人的身体、生活环境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农用车发动机产生的噪声会对人的听力、生理功能等造成不良影响,使人烦躁不安,长期生活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中会影响学习、工作和健康。
四、通过各种渠道消减农用车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一)对消费者消费态度加以理性引导。很多农民在购车时过于追求便宜,很多农用车由于价格过低,排放等要求不能达到国家要求,对环境的影响很大。车主在购买时应该多考虑农用车产品排放等是否达标。生产商及经销商更是应该引起重视,不能只考虑销量,把环境排除在外。
(二)采取各种措施对农用车尾气排放加以防治。随着环境质量的下降,国家已经制定了越来越严格的车辆油耗标准,以提高燃油的经济性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鼓励节能经济的农用车的发展。甚至出台了相关文件对低排量的农用车有一定的补贴,低排量不仅为我们节省了燃油消耗,更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环境的保护需要全社会参与,各方深入监督,才能取得一定成效。防止标准流于形式。
(三)加快新型燃料的研制,开发推广太阳能电动车,并尽可能的在农用车上使用。想要保证农用车对环境的影响大幅度减少,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积极推广科研成果,使用天然无污染的生物能源。太阳能是取之不完用之不尽的能源,政府应重点扶持太阳能资源的开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参考文献:
[1]金传宝. 环境公害造成的巨大损失[J]. 山东环境,1994(03):55.
[2]陈大庆. 当代环境问题的六大特点[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01(06):59.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篇12
建筑密封需要根据施工接缝部位的类型和特点选择相应性能等级的密封胶, 密封胶拉伸模量过高, 混凝土接缝变形时易发生界面粘结破坏;密封胶拉伸模量过低, 接缝变形时密封胶本体发生破坏而导致渗漏。众所周知, 聚氨酯建筑密封胶使用环境温度对其拉伸模量有一定的影响, 行业标准JC/T 482—2003《聚氨酯建筑密封胶》施行后, 业内对其拉伸模量测试的关注也越来越多[3], 但关于二者之间确切关系的研究却鲜有报道。找到聚氨酯建筑密封胶拉伸模量与环境温度间的对应关系, 实现该类密封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拉伸模量的预测, 对其应用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选取两款低模量聚氨酯建筑密封胶为研究对象, 编号为1# (国内品牌) 、2# (国际知名品牌) , 通过标准温度计准确标定试样位置点环境温度、电子万能拉伸试验机记录相应温度下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 研究了聚氨酯建筑密封胶拉伸模量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关系, 并借助Origin数据分析软件 (8.5版) 对该关系进行拟合分析, 得到二者之间的函数关系方程式, 旨在为实际工程中聚氨酯类密封胶的选用提供指导。
1 实验部分
按照标准GB/T 13477.8—2002《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8部分:拉伸粘结性的测定》中的要求[4], 将1#和2#聚氨酯建筑密封胶制成水泥“工”字形试样 (图1) , 水泥砂浆基材尺寸为75 mm×25 mm×12 mm, 水泥块粘结面采用单组分聚氨酯建筑底涂 (性能指标见表1) 进行预处理;密封胶粘结尺寸为50 mm×12mm×12 mm, 密封胶填入空腔前在 (23±2) ℃下预先处理24 h, 避免形成气泡;试样采用A法, 在标准条件[ (23±2) ℃、 (50±5) %相对湿度]下养护28 d后, 进行性能测试。
设定环境温度条件下密封胶拉伸模量的测试借助恒温箱进行, 将待测试样预先在测试温度条件下放置至少4 h后, 采用电子万能拉力试验机将试样拉伸至破坏, 拉伸速率为5~6 mm/min, 记录应力-应变曲线。
由于恒温箱采用双压缩机工作, 制冷组件、热电偶和温度传感器均设于恒温箱边缘, 无均质设备 (温度传递仅依靠空气传热推动力) , 温度传递速度慢, 测试试样位置点温度与设定温度往往存在一定差异, 有必要对待测试样位置点温度进行准确标定。本试验通过在试样附近悬挂标准温度计法, 标定设定温度条件下试样位置点相应的环境温度。恒温箱设定温度分别为-40.0℃、-30.0℃、-20.0℃、0℃和23℃, 恒温至少4 h时后从标准温度计中读出的试样位置点对应的环境温度分别为-27.5℃、-25.3℃、-19.1℃、3.2℃和29.5℃。
2 结果与讨论
聚氨酯弹性体分子主链结构为AB型, A为聚氨酯软段, 由聚酯或聚醚多元醇组成, 呈橡胶态, 提供弹性和低温性能;B为聚氨酯硬段, 由异氰酸酯及扩链剂组成, 呈玻璃态或半结晶态, 提供高温性能[5,6]。软硬段热力学不相容, 形成微相分离结构[7]。因而, 聚氨酯弹性体一般具有两个明显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Tg) :一个低于室温, 与软段聚合物多元醇链段的挠性有关;一个高于100℃, 与硬段分子链间氢键热解和范德华力遭到热破坏有关[8]。我们通常测试的聚氨酯拉伸模量与其主链中聚酯或聚醚多元醇软链段的微布朗运动在冷却时被冻结或升温时被解冻产生的Tg有关[9]。
2.1 环境温度对聚氨酯密封胶拉伸模量的影响
不同环境温度 (分别为-27.5℃、-25.3℃、-19.1℃、3.2℃和29.5℃) 条件下, 聚氨酯密封胶的应力-应变曲线见图2。
如图2所示, 聚氨酯密封胶的拉伸模量对环境温度的依赖性很强, 随着环境温度的下降, 1#和2#聚氨酯密封胶的拉伸模量都呈现单调递增趋势。这是因为环境温度越低, 聚氨酯密封胶分子链中聚醚柔性分子链自由体积变小, 分子链运动困难, 链上可内旋转单键比例相对减少, 分子链刚性增大, 拉伸模量增加。
将图2中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聚氨酯密封胶应力-应变曲线中, 对应60%和100%伸长率时聚氨酯密封胶拉伸模量的详细数值列于表2。进一步分析表2中的数据可以发现, 环境温度为3.2℃时, 1#和2#聚氨酯密封胶在100%伸长率时的拉伸模量分别为0.275 MPa和0.333 MPa, 如前所述, 聚氨酯密封胶拉伸模量与环境温度存在单调关系, 由此推断1#和2#聚氨酯密封胶标态条件 (23℃) 下拉伸模量均小于0.4 MPa;环境温度为-19.1℃时, 1#和2#聚氨酯密封胶在100%伸长率时的拉伸模量分别为0.441 MPa和0.446 MPa, 小于0.6 MPa。二者均符合标准JC/T482—2003中25LM型聚氨酯密封胶产品的性能要求。
2.2 聚氨酯密封胶拉伸模量与环境温度关系的拟合
借助Origin数据分析软件 (8.5版) 对不同环境温度下条件下聚氨酯密封胶60%和100%伸长率时的拉伸模量数据进行拟合, 得到聚氨酯密封胶拉伸模量随环境温度变化的关系曲线, 见图3。
如图3所示, 1#和2#聚氨酯密封胶在测试温度范围内的拉伸模量与环境温度均符合指数函数关系, 其对应拟合方程如下。1#聚氨酯密封胶60%伸长率时拉伸模量与环境温度的关系方程式为:
1#聚氨酯密封胶100%伸长率时拉伸模量与环境温度的关系方程式为:
2#聚氨酯密封胶60%伸长率时拉伸模量与环境温度的关系方程式为:
2#聚氨酯密封胶100%伸长率时拉伸模量与环境温度的关系方程式为:
2.3 虚拟函数验证
虚拟函数验证试验借助液氮冷却控温箱进行 (采用WK650型高精密度温控仪控温) 。待测试样按标准GB/T 13477.8—2002中的要求制成“工”形试样, 并进行养护;放入 (-20±2) ℃的恒温冷冻箱中冷却至少4 h, 再转入液氮控温测试箱;开启液氮控制开关, 将雾化的液氮直接喷射在待测试样附近, 进行瞬时强制冷却, 使液氮冷却控温箱内的温度降至-30℃以下后, 待其回温至 (-20±2) ℃;再通过液氮阀自调节恒温120 min后进行拉伸模量测试。拉伸速率为5 mm/min, 拉伸试验结果见表3。
如表3所示, 1#聚氨酯密封胶60%和100%伸长率时的拉伸模量分别为0.422 MPa和0.458 MPa, 标定环境温度为-20.0℃;2#聚氨酯密封胶在60%和100%伸长率时的拉伸模量分别为0.369 MPa和0.478 MPa, 标定环境温度为-20.5℃。分别代入相应的拉伸模量和环境温度关系的拟合方程式, 可以得到:1#聚氨酯密封胶在60%和100%伸长率时的环境温度计算值分别为-20.079℃和-20.090℃, 环境温度取平均值-20.085℃, 与标定环境温度值一致 (-20.0℃) ;2#聚氨酯密封胶在60%和100%伸长率时的环境温度计算值分别为-20.482℃和-20.080℃, 环境温度取平均值-20.281℃, 同样与标定环境温度值一致 (-20.5℃) 。上述分析表明, 聚氨酯建筑密封胶在特定伸长率条件下, 拉伸模量与环境温度两者之间的指数函数关系可靠。
3 结语
聚氨酯密封胶拉伸模量随环境温度的下降呈现出单调递增趋势。同时, 聚氨酯密封胶在特定伸长率条件下, 拉伸模量与环境温度之间符合指数函数关系。根据二者之间的关系方程式, 能够推断特定使用温度时聚氨酯密封胶应具备的性能等级要求, 或判断指定聚氨酯密封胶产品能否在目标工程中应用, 从而为实际工程中聚氨酯类密封胶的选用提供指导。
摘要:选取两款低模量聚氨酯建筑密封胶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聚氨酯建筑密封胶拉伸模量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关系, 并借助Origin数据分析软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 聚氨酯密封胶拉伸模量随使用环境温度的下降而增大, 二者之间满足指数函数关系, 同时给出了相应的指数函数方程式。
关键词:聚氨酯建筑密封胶,拉伸模量,环境温度
参考文献
[1]邵丹丹.常见幕墙用建筑密封胶失败案例分析[J].门窗, 2012 (5) :49-52.
[2]Chiacchiarelli L M, Puri I, Puglia D, et al.Cure kinetics of a highly reactive silica-polyurethane nanocomposite[J].Thermochimica Acta, 2012 (549) :172-178.
[3]全国轻质与装饰修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JC/T482—2003聚氨酯建筑密封胶[S].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3.
[4]全国轻质与装饰修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T13477—2002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2.
[5]王化举, 翁汉元.软链段结构对聚氨酯弹性体胶粘剂性能的影响[J].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2001 (5) :25-29.
[6]谭晓玲, 杲云, 潘肇琦, 等.软段对水性聚氨酯结构与性能的影响[J].功能高分子学报, 2004, 17 (2) :235-240.
[7]陈晓东, 周南桥, 许佳润, 等.微观镜像分析法在聚氨酯微相分离结构研究中的应用[J].橡胶工业, 2010, 57 (9) :564-570.
[8]周成飞.聚氨酯微相分离研究及其主要进展[J].化工时刊, 2012, 26 (12) :20-26,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