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对外汉语教师证书(通用10篇)
ipa对外汉语教师证书 篇1
对外汉语教师培训考试海外输出基地
IPA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成对外汉语行业从业标准
今年9月,央视CCTV13新闻频道报道,全国公共招聘网提供数据显示,三大提供岗位最多的行业,居首的是制造业,缺口近8万。其次,对外汉语教师已成为非常抢手的工作,不少培训机构的起薪普遍超过6000元。不是对外汉语专业的人员也无需担心,可以通过考取IPA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来从事这一职业。
据了解,IPA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由国际认证协会推出,被国际160多个国家认可,具有权威性。同时,IPA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也获得了美国联邦政府的全面认可,并得到美国国务卿的签字。在中国更是获得了国家人事部(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权威认可并授权在全国推行。凭借IPA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即可申请获得中国驻美大使馆对证书及学历鉴定和中国人事部国家人才网的鉴定。“IPA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实行的是统一考试,通过考试者将由美国驻中大使馆、美国国务院、国家人事部(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国际认证协会、中国国家人才网对其联合认证,并颁发相应资格证书。
国际认证协会International Profession Certification Association(简称IPA),是资质齐全的驻京国际认证机构,也是“拥有中国国家级政府注册并备案”的权威颁发国际对外汉语教师注册资格证的机构。无论是对外汉语或是其他专业,报考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有中级、高级之分,如果自身条件具备,可以直接报考高级资格证。报考高级资格证的条件:需要具备专科以上学历;外语水平需达到英语四级及以上、雅思5.0、公共英语三级等(需在有效期内),其它小语种也可以;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等。IPA考试分成两个部分,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理论部分是笔试,主要针对现代汉语基本知识、对外汉语教学理论、跨文化交际、中国文化基础常识、教案设计和制作等知识进行考核。实践部分是现场进行30分钟的真实场景教学。
对外汉语教师培训考试海外输出基地
“对外汉语教学与常规的国内教学有太大的不同,被教育者的教育方式、思维方式乃至价值观、民族文化都有很大差异,而且很多想法、习惯已经根深蒂固,很难改变。”在对外汉语学校学习的魏晓这么说,“有时遇到困难也会让人感到很沮丧,但我渐渐体会到这是一种授人以渔的教导方式,而不仅仅是填鸭式的教学。老师让我们去体会怎么去编课本,怎么去写教案,怎么去上课讲课,怎么去练习,甚至是怎么去思考,课堂教学中应该运用哪些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教学。这些内容不仅对掌握对外汉语教学方法,对日后的跨文化交流也很有好处。”
据统计,近几年世界主要国家汉语学习人数正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长,汉语目前已成为国际上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语种,有人预测,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增强,到今年年底海外学习汉语的人将增长到1.5亿,国际上对对外汉语的需求量激增。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及韩国、日本、印尼、泰国等国家,对外汉语教师的需求可谓供不应求。
对广大的出国留学和移民人员来说,对外汉语教师这一职业更是延伸了专业能力、拓宽了就业领域,无疑是在国外勤工助学、全兼职工作的的最佳选择。有海外留学生反馈,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很不错,时薪比端盘子刷碗高得多,并且可以凭借教老外汉语,更快地融入,扩大交际范围,进而提高社会实践和自理能力。河南小伙儿张涛,2009年毕业之后想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经过系统学习,考取了IPA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高级证书。经推介,次年3月赴新加坡一所华文学校任教,他反馈,新加坡的华文教师非常吃香,每月能拿到2500多新币,业余时间还能做家教,算下来外快比工资还高。
“全国统一考试时间在每年的3月、6月、9月、12月,想考IPA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的学生,更需要提高重视度,安排好培训和准备时间。”刘老师提醒。
文章来源儒森汉语
ipa对外汉语教师证书 篇2
关键词:形象,对外汉语教师,个体设计
汉语国际推广工作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愈来愈受到重视。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实施过程中, 良好的礼仪是一门贯穿于教学方法始终的艺术。然而, 由于1840年以后的历史积弱, “礼”的缺失又成为当今中国人国际形象之“短板”, 故礼仪的弥补要靠重新灌输。
当今关注教师形象和礼仪的少数群体中, 注意社会的多、注意他人的多, 关注自己礼仪缺失的甚少。而一门学术如果只能关注他人而不能关注自身, 就不是一门真正的学问。因此, 笔者欲从我们所处的国际大环境和对外汉语教育文化规约中的教师职业状态, 来关注对外汉语教师自身的礼仪形象。
一、对外汉语教师形象的内涵
教师形象是教师综合素养的外在表现, 是在受教育对象头脑中形成的印象或评价, 具有高度的示范性和教育性。良好的对外汉语教师礼仪形象, 是中国教师优秀素质的集中体现, 是言传身教、圆满完成对外汉语推广使命的根本保证。其丰富的内涵大体为三个层次:崇高的师德形象、渊博的智能形象、高雅的个体形象。
1. 崇高的师德形象
礼仪是发自内心的修养。师德形象源于爱, 没有爱就无所谓师德。古今中外, 教师对学生的爱都是无私的, 这种爱是一种具有伟大社会意义的情感。对人类的博爱也是国际教育的根本基础, 不论学生的国籍背景、外貌、智力、才能如何, 中国教师都应做到一视同仁。西方人多数认为方块字难学, 尤其拉丁语系的学生更视汉语学习为畏途。对此, 师德的体现应是不嫌弃、不放弃每一个后进的外国学生。对外国学生的爱不仅在于要善于捕捉学生身上任何一个进步的闪光点, 鼓励其发扬光大, 还要善于敏锐地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防微杜渐。
2. 渊博的智能形象
中国传统教师的基本形象包括经师和人师这两个主要方面。经师与人师应该作为对外汉语教师职业形象的基本要素而相辅相成。对外汉语教师不仅要具备本专业扎实的、系统的知识功底, 而且要能随时代前进而不断更新、充实本专业最前沿的知识成果。学科之间的界限值得反思, 僵化的专业对口不仅束缚了很多中国学生的创造力, 也使中国教育界当前的学科划定更加繁琐。作为21世纪的对外汉语教师, 只有以一种跨文化、跨学科意识做到学有专长, 文理兼通, 才能承担文化使者的传播重任。
3. 高雅的个体形象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是中国教师的个体形象传统。由于对外汉语教师所处的特殊人文环境, 其个体形象包括言谈举止、仪表风度等, 在外国学生心目中便是一种可以仿效的东西, 会在不授而学的潜意识中影响外国学生的心理。从事对外汉语教育的中国教师, 应该具有高于一般当今中国人群体的个体形象, 才能让外国学生、学员感到汉文化的亲切、愉悦, 才能直接从他们所接触到的中国教师身上受到中国文化的精神洗礼, 从而增强汉语教育的感染力。由于师德和智能偏重于形而上的范畴, 非本文篇幅所能涵括, 故对外汉语教师形象的第三个内涵, 是为本文的重点。
二、注重职业形象是对外汉语教学的要求
在中国教育史上, 教师的职业个体形象是:左手执教鞭, 右手握书卷。当今中国教师职业形象认识上的片面性仍然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以教师的道德形象和道德规范取代其职业形象和职业规范; (2) 重社会评价的外部形象, 轻主体的内部形象; (3) 重社会价值形象, 轻个体价值形象; (4) 重课堂形象, 轻生活形象。
国内普通教师职业形象的迷失所带来的结果是, 虽然教师节实行了20多年, 讲究一点的教师相对注意进入教室前的礼仪形象, 不讲究的教师穿着随意、礼仪模糊甚至比学生还脏乱的现象从中国的小学到大学都很普遍。这当然有深层的诸多原因, 例如改革开放30年来, 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 甚至有些农村学校教师还处于半教半农的尴尬境地。衣食不足礼仪何足?尽管如此, 也有很多具有礼仪意识和个体形象意识的中国教师, 在各自的观念体系中拼凑着教师职业个体形象。而谈到对外汉语教师形象的边界, 更具有个体差异和整体上的模糊性。
现代国际社会的教师, 应当在其基本形象的基础上构建具有时代特质的个体形象。若我们把当前中国教师的个体形象纳入对外汉语教育视域之下, 其模糊性和片面性, 与高度现代化国际化的职业要求极不对称。现代国际教育环境是一个知识信息高度密集、人的创新素质和独特个性受到空前重视、人的主体地位得到极大凸现的环境。通过礼仪课程的学习和引发的思考, 笔者希望由此发端一个建设性的课题, 即为对外汉语教师重新画像, 在全球语境下赋予其新的形象传播使命。
三、对外汉语教师职业形象设计
本文所谈的对外汉语教师个体形象不是简单地进教室之前的化妆修饰, 也不是说每天要着意打扮。如何进行对外汉语教师个体形象设计?这是个系统工程, 非笔者一人之力所能为。谨在此提出几点原则性建议:
1. 设计原则
摆脱照本宣科的刻板形象, 提高中国教师的学术地位、经济地位和职业认同感, 领略和彰显汉文化之美, 体现时代中国特质, 彰显国际化的汉语教师风采。 (1) 以人为本———从人的生物性出发, 从不同文化种族的个体接受性出发; (2) 民族特色———从中国特色出发, 充分体现中国古代文化与现代气息的融合; (3) 国际教育———扮演文化使者的角色, 而非仅为教书匠。
2. 具体内容
(1) 声音符号:语言是有声名片, 应不断修炼语言基本功, 力求普通话标准, 外语流利。此外, 还应养成善于倾听的习惯, 使用恰当的交际语和表达技巧, 培养与外国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
(2) 着装符号:服饰语是通过服装和饰品传递信息的静态语言, 因此, 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在着装上必须力求规范、整洁、适宜, 不一定要名牌, 但应展现与时代合拍的中国元素。
(3) 体态语符号:体态语是以人的动作、表情等传递信息的一种辅助口头语言的副语言, 如通过视线接触传递信息的目光语;通过握手及手指动作传递信息的手势语等, 都是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体态语。
综上所述, 对外汉语教师形象的建构是一个崭新而长期的任务, 在当今中国也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正因如此, 这个课题才具有学术和社会的双重价值。对外汉语教师职业要成为独特的富有魅力的职业, 有赖于我们这些新的从业者自身不断体味和反思自己的职业行为和生存状态。只有这样, 对外汉语教师职业才能真正称得上一门专业, 才能凭借职业自身的美, 为从业者和国际学员所认同, 才能在现代国际社会树立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于一体的、独具魅力的中国教育职业新形象。
参考文献
[1]陈永明, 钟启泉.现代教师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
[2]胡德海.人生与教师修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6.
ipa对外汉语教师证书 篇3
【关 键 词】对外汉语;教师素质;教学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2-0101-02
近年来,中国良好的政治环境和经济实力为汉语走向世界创设了有利条件。随着汉语学习者数量的不断增加,国内外对对外汉语教师的需求量也显著增加。我国原有的对外汉语教师队伍已经远远无法满足目前庞大的需求量,因此许多非专业教师也加入到对外汉语教学行列。但是人们目前对对外汉语教师职业的认识仍有很多误区,很多人认为只要能说上一口普通话的中国人就可以从事这个职业,尤其是许多非专业教师对该职业也缺乏应有的认识。殊不知,对外汉语作为一门学科教学,教师素质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因此为保障对外汉语教学持续高效的发展,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素质已然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优化知识结构促教学
优化知识结构是必需的,也是必要的。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结构,但任何学科、专业又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各门学科、专业之间彼此互相渗透、互为依存、相辅相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对外汉语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与时俱进,对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优化、迁移、整合是必需的。
对外汉语教师必须具有人文学科的基本素质,除掌握对外汉语专业本体知识以外,还要掌握有关平行学科的基础知识,在纵横交错的知识网中奠定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框架,注重加深诸如教育学、心理学等交叉,边缘学科的学习。在这个信息时代,信息量的膨胀激增,加快了知识更新速度,对外汉语教师要不断学习钻研,不断调整已有的知识结构。
对外汉语教师在具备语言本体知识这个教学基础上,还必须具备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实践知识。实践知识主要源于教师的教学经验,在实际教学中尤显重要。对外汉语教学经验对于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尤其教学对象又是非中国本土文化下成长的特殊群体,留学生来自于不同国家,拥有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家庭背景。其个体差异也相当大,对外汉语教师如果缺乏教学经验,势必造成教学中知识信息的误解。要成为一个成熟的对外汉语教师,教学实践知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对外汉语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外语不仅可以增加教师同留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同时它可以帮助对外汉语教师进行汉语同外语两种语言的比较研究,从而实现教学中知识正迁移的有效引导,负迁移某种程度的避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语言都承载着本民族的文化。对外汉语教师凭借掌握的外语,可以更好地了解留学生,同时也能在教学中因地制宜地创设情境,因情因境地进行中国文化的渗透性教学。
(二)夯实专业知识促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第二语言教学,语言各要素的知识和言语技能两个方面是教学的主要内容。语言各要素的教学主要是语音、词汇、语法几大方面的教学;言语技能教学则主要是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很多留学生都是零起点的汉语学习者,所以要求对外汉语教师的汉语专业基础知识必须扎实、准确无误。
语音学习是汉语学习的起点,对外汉语教师准确的发音、正确的语音知识、标准的普通话不仅为教学提供了前提条件,也为纠正学生语音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提供了有力保障。汉语是一种有质感的美丽语言,词汇丰富、义项颇多、语义复杂,语用功能差异巨大,承载的文化内涵深厚,对外汉语教师必须充分灵活地掌握汉语词汇知识,才能具备有效迅速解释词义、辨析词义的能力。留学生受母语影响,语法错误无法根除,因此课上往往不敢发言、课下畏惧说话,“聋哑汉语”现象屡屡出现。对外汉语教师只有充分掌握了汉语语法知识,才能有的放矢、敏锐地发现学生的语病,更正错误,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症结,解决难点,把握重点。留学生在教师正确传授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加深巩固、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才能领会汉语语言的内在逻辑,正确使用汉语,逐步具备听、说、读、写能力。
另外,规范化的汉字书写是对外汉语教师必备的能力。汉字这种方块表意文字,对于非汉文化圈的西方留学生来讲,既难写,又非常有意思,他们有着浓厚的书写汉字的兴趣,但笔画、笔顺、规范化的书写过程对留学生尤为重要,否则他们将无从下笔,宛若作画。教师正确的书写示范对留学生极为重要,同时教师丰富的文字知识可以帮助学生丰富汉字的内涵、了解汉字、记忆汉字。
(三)改进教学方法促教学
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创造性实践,教学方法可谓多种多样。对外汉语教学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秉持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都是重要且必要的。
当下汉语课堂的分班,大部分都是由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决定的。很多年龄差异很大的留学生被分配在一个班级的现象并不罕见,同时留学生来自文化背景不同的各个国家,个体差异也很大。在一个年龄差异、个体差异都悬殊的班级,使用同版教材进行教学,已经意味着一种“难”。语言学习,特别是初期的语言学习,反反复复的训练、记忆过程,辛苦而枯燥,机械而疲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教学方法不当,极易引发学生的厌倦情绪,导致严重的受挫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汉字本身又带有一定的难写难记性,因此对外汉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教师不要拘泥于某种单一的教学方法、模式,要灵活多变,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繁杂为简单,由简入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启发引导,努力创设直观形象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感。此外,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现代教育手段打破了传统的讲授法教学模式,将视听引进课堂,同时也提供了身临其境般的模拟情景,加深了学生的感知,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教学活动因此更生动活泼。师生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教学效率得以提高。
(四)增强教学能力促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驾驭知识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同样重要。留学生课堂成员组成复杂,年龄迥异,国别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因此对外汉语课堂有其特殊性。教师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与人交往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等能力在留学生课堂更显重要。
对外汉语教师要具备调控能力,协调好留学生之间的关系,营造一种和谐友好的学习氛围。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如冷场或由于某种意料之外的原因导致的课堂失控状况要有必要的应对措施,具备相应的应对能力。对外汉语课堂相对政治敏感性强,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对中国的关注,对彼此国家的关注,引发课堂上可能对老师提出某种意想不到的政治问题,教师不可忽视对这些问题的巧妙回答。信口开河或极为自我的回答可能招致学生的不满与抗议,因此教师要把握课堂大局,以授课为主,认真对待学生的非课堂问题,智慧地避免影响课堂教学的不利因素,尊重学生、尊重个性、尊重异国文化,建立理解信任的情感关系,相互尊重包容。
另外,教学反思能力对促进教学也尤为重要。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实践过程,教学中的失误乃至错误都是难免的,教师要敢于反思,敢于质疑,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全方位地提升自身素质。特别是对外汉语教师,要在不断的教学反思中,树立起中国教育工作者执着认真的工作形象。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专业学科的教学,目前对外汉语教师队伍的素质亟待提高。知识与能力互为影响,对外汉语教师要不断强化知识学习,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有高质量的教育,对外汉语教师的修为直接影响着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未来的发展,因此只有真正了解了这门学科,才能更好地完成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张蓓.试论现代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6).
[2]刘殉.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1.
ipa对外汉语教师证书 篇4
时光如逝,岁月如流,一转眼就进入了岗间,在儒森汉语将近半年的学习中,让我充分体会到了知识就是人的力量源泉,没有专业知识,专业的教学技术,什么成功都不会有,只有掌握自己所学才能解决将来面临的种种问题,我要不断完善自己,是自己成为这行的专业人才。
做专业的人才需要专业的素质
要做专业人才,首先要有专业的素质,在这一周的学习中,老师专门为我们梳理了这些,从着装到谈吐,我们还需要注意教师摆放东西的桌面以及自己手的清洁,这是我们比较忽视的地方,以后一定要注意。
这周的学习内容,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对外汉语教学时,除此与老外学生见面的自我介绍要特别注意,不要紧张,也不要太快,另外还要注意自己的走路姿势,握手方式及衍生内容的把控。
2更细致的学习了如何教拼音,与IPA课程时完全不同的是,IPA课程只是学习了大概框架,要真正去教学恐怕问题不小,岗间则是更具体的学习了教学方式和教学流程。
3这周老师让大家体验了试讲时的流程,尽管问题很多,但感觉很不错,这就相当于老师间接的将我们所学习的教学方式用在了我们的教学上,这就是所谓的体验型教学了吧。在以后我们教学生的教学中一定要应用游戏来互动,以便学生能更好的吸收和掌握并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4两个对外汉语教学内容之前的切换导入要自然,要接地气,这是我们日后需要进一步思考的地方。
5多练习,多准备些练习题目让学生自己来说,可准备一些课堂活动,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出现错误要及时纠正,有必要时作出更合理的解释。
6无论怎样,我们一定要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课后要多练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的吸收到所学的东西,在练习的过程中自己也要不停的思考,有问题要及时请教老师或同学。
ipa对外汉语教师证书 篇5
又是一周过去了,这周培训内容还是试讲,除了试讲的那几个话题,还有关于思维方式的培训。在试讲过程中的灵活运用是本周主要学习内容。
试讲或讲课中使用的话题需要结合语法灵活使用
首先,根据老师模范试讲的视频,加上每天和组员的练习,几个话题现在基本可以按照老师的模板讲下来。不过光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在实际试讲中,准备好话题去试讲是不可能的,只能在实际试讲过程中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及时作出调整,把话题进行整合,重新组成一个新的试讲话题。试讲也可能不是一个话题的试讲,对于有基础的学生,也有可能是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根据学生不明白的地方或者有缺漏的地方进行讲解。在语法讲解中,如果不知道意思及用法,现场根据语法前世今生或者造句进行总结意思。
其次,无论是试讲还是实际上课过程中,对语法进行练习时,动宾词组可以组成多个词语因而有多个场景条件,引导学生用新的语法进行练习,并且课堂指导一定要及时跟上,不要让学生不知道要做什么。
对自身存在的问题有了认识 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最后是自身存在的问题,相比上周,这周在几个试讲话题上,通过练习有所进步。但达不到出口就能讲的程度。对于课堂指令,有时会忘了及时说,还是需要多和组员练习。对于试讲过程中的灵活运用方面,这点是我比较欠缺和苦恼的地方,觉得这方面困难,主要是心里没底,对于就语法的掌握不够以至于在新语法的总结上遇到困难,而且对于学生比较苛刻的要求也不知如何应对。语法这个问题,在上周培训总结中也提过,所以这是必须着重加强的地方。
另外,在接下来的训练上也要训练自己临场应变能力和思维方式。增强自己信心。从小养的思维方式一时也许难以改变,在今后的不管是培训过程中还是培训结束后的工作生活中都要注意多角度考虑问题,多站在学生立场考虑问题。
对外汉语专业对外汉语教师语言 篇6
语言在本质上是口头的。在对外汉语教师的培训课程中,老师告诉我们,书面语言的产生远远落后于口头语言,它最初只是以文字形式对口头语言的记录。书面语言产生以后虽然也有自身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并且反过来影响口头语言,但是书面语言毕竟不能脱离口头语言。况且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掌握书面语言。有些民族至今还没有记录自己语言的文字,就更谈不上掌握书面语言;即使有很发达的书面语言的民族,有的还有大量的文盲,文盲不等于没有语言,人们学习第二语言,有的只学习口头语言,不学习书面语言,或者以学习口头语言为主,把学习书面语言放在次要的地位。因此我们在讨论语言问题的时候,首先要着眼于口头语言。
因为语言在本质上是口头的,所以可以说语言都是以声音表示意义的。在对外汉语教师的培训课程中,老师告诉我们,从语言的角度说,不存在没有声音的意义,也不存在不包含意义的声音,不包含意义的声音对语言毫无价值。在语言形成的过程中,以什么样的声音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并没有客观必然性,而是由一定的社会集团的成员在共同的劳动、生活和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一旦约定俗成,就成为相对稳定的形式,任何个人都不能随意改变。所谓相对稳的形式,就是在语言发展的一定的阶段上,一定的意义要用一定的声音来表示,一定的声音八代表—定的意义,声音和意义之间有固定的对应关系。
无论是词还是句子,都是一定的语音和一定的意义的结合,都是音义结合体。在对外汉语教师的培训课程中,老师告诉我们,音和义是不可分割的,离开了语音,意义就无从表达,离开了意义,语音就无以依附。音和义又是一一对应的,一定的意义只能用与其相对应的语音形式来表示,决不能任意用别的语音形式宋代替。所以说.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这里所说的音和义的—一对应,指的是一定的“音”总有一定的“义”与之相对应,反之亦然,并不是说一个“音”只能和一个“义”相对应。实际上,“音”和“义”之间往往是“一对多”的关系,即—个“音”往往表示多个“义”,一个“义”往往可以用多个“音”表示。例如“同音词”和“多义词”都是“一对多”。当然,这些也都是约定俗成的,而不是任意的。“音”和“义”的这种“一对多”的关系反映厂语言蛇概括性特征和节约性原则。
在对外汉语教师的培训课程中,老师告诉我们,词和句子虽然都表示一定的意义,但是词只能表示概念(词义),而句子所表示的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例如,上面例子中的“wǒ,hē,chá”这三个词所表示的部是具体的概念,而“wǒ hē chá。”这个句子所表示的是这三个慨念之间的关系,所以词和句子所表示的意义属于不同层面上的意义。在对外汉语教师的培训课程中,老师告诉我们,为了区别这两种不同的意义,我们把词所表示的意义叫做“同义”,把同以上的语言单位所表示的意义叫做“语义”。
对外汉语教师——语言的组织方式
在对外汉语教师的培训课程中,老师告诉我们,广义的音父结合也包括形式结构与语义结构的结合。这里所说的形式结构,指的是词与词的结合形式和词与词结合后的语音形式。
词与词的结合形式就是一个词组或句子由哪些词组成,什么词在前,什么词在后。词是一种音义结合体,因此词与词的结合也包括词与词的语音形式的结合。但是词与词结合后的语音形式并不是词与词的语音形式的简单加合。
在对外汉语教师的培训课程中,老师告诉我们,语言的语音形式除了词的语音形式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句调和句子中的逻辑重音。
句调是句子的主要标志。带有句调的言语现象哪怕只用了一个词,也是一个句子;不带句调的言语现象无论由多少词组成也不是句子。
逻辑重音用于区别句子的意义,突出句子的信息焦点。在对外汉语教师的培训课程中,老师告诉我们,由同样的词组成的句子,如果逻辑重音不同,所表达的意义也往往不同。例如“wǒ hē chá。”这个句子可以有不同的逻辑重音,逻辑重音不同,句子的信息焦点也不同。如果逻辑重音在wǒ,回答的问题是“谁喝茶?如果逻辑重音在hē,回答的问题是“你喝不喝茶?”如果逻辑重音在chá,回答的问题是“你喝什么?”又如在“我去上海。”这个句子中,如果逻辑重音在“我”,回答的问题是“谁去上海”;如果逻辑重音在“去”,回答的问题是“你去不去上海?”;如果逻辑重音在“上海”,回答的问题是“你去哪儿?”。可见,逻辑重音所在,也就是句子的信息焦点所在。
ipa对外汉语教师证书 篇7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文化依附矛盾,跨文化交际
一、文化依附与文化依附矛盾
(一)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依附矛盾
凡有不同文化交流的场合, 就一定有文化依附的矛盾存在。对外汉语教师作为汉语文化群体的一员, 代表的自然是汉文化, 但其所教的学生是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群体的留学生, 教师时时刻刻都要进行文化依附的选择以适应教学对象, 文化依附的矛盾便得以产生。根据孟子敏的定义, 我们把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的文化依附的矛盾理解为:教师因教学对象为异文化群体成员而进行文化选择所表现出来的矛盾。
(二) 表层文化依附和深层文化依附
外语教学界 (包括对外汉语教学界) 对于文化依附矛盾的分类有不同的看法。孟子敏[1]主张将文化依附矛盾分为表层和深层两个方面:表层层面上的文化依附矛盾是看得到、听得见的, 是可感的文化行为, 包括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深层层面上的文化依附矛盾是潜在的, 看不到、听不见, 但它是可知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生活方式及态度, 它制约着具体的文化行为。方子纯[2]认为“从不同角度可分为三种: (1) 从依附关系上, 它的表现形式为本族文化依附和目的语文化依附; (2) 从交际方式上, 可分为言语文化依附和非言语文化依附; (3) 从依附原因上, 可分为有意文化依附和无意文化依附。”刘小兵[3]则认为“研究角度上可以从纵横两个方向来细分:横的角度, 包括语言行为、非语言行为两个方面;纵的角度, 则包括表层可感的文化行为、深层潜在的文化情感等两个层次”。这些分类方法在本质上并无较大的差别, 只是采取的研究视角有所不同。
为了方便论述, 本文采用孟子敏的分类方法, 将文化依附矛盾分为表层文化依附和深层文化依附两种。表层文化依附的矛盾包括一些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言语行为涉及语音、称呼、礼貌用语、禁忌话题、幽默, 以及语码转换等。在非言语行为方面, 汉语文化背景下的人与英美文化背景下的人也有一些区别, 它包括身体语言、空间概念和服饰习惯等等。是否用极明显的脸部表情与学生交流, 教师离学生距离该多远, 可否触摸学生, 这些都是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从深层层面上看, 价值观、信仰、行为准则、审美观及生活方式等都深深地影响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双方。比如, 中国文化向来认为谦虚、礼让是优良的品质, 人们普遍接受这一价值观, 并用这种传统的价值观去教育下一代人。而英美文化下的人则推崇个人进取精神, 以个人成功来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
(三) 对外汉语教师的文化依附矛盾
我们先来看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的文化依附矛盾。比如在语音上, 课堂上汉语教师会特意加重语音, 放慢语速来与“留学生”交流。很多老师都抱怨, 教惯了留学生, 平时和中国人交流时都好像不会说汉语了。笔者认为个中的理由就在于老师迁就了学生的语言现实, 过于简化词组, 放慢语速。在课堂用语上, 诸如称呼学生、道歉、感谢用语等也能体现出教师的文化倾向。对留学生是应该单呼其名“Mary”呢, 还是按中方习惯起个中文名字叫“王玛丽”呢?老师迟到了, 会怎么说呢?不做解释呢, 还是迂回地说“有点事不好意思”以保留老师的面子?还是采取西方风格直接说“对不起”?笔者就有过类似的经历。
汉语教师的非语言行为, 包括衣着、举止也会对学生的语言学习态度产生一定的刺激。举个简单的例子。学生做课堂作业或考试时, 中国教师习惯于在教室里走来走去, 还不时停在某个学生面前察看学生的情况。西方学生对此往往极为反感, 认为老师不信任他, 是要监视他。西方人认为“look over the shoulders”是一种大不敬的行为。
在深层文化依附上, 对外汉语教师在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等方面也时时面临着选择。比如在《愚公移山》一文中, 汉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去理解愚公锲而不舍的精神, 而不是认为愚公的行为真的是“够愚蠢”?中国素来倡导集体主义, 而西方文化中推崇个人主义和个性自由, 那么在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中是按集体主义来组织活动呢, 还是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自由?两者之间又该如何协调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也常常为这些问题所困扰。
二、对文化依附问题的认识
文化依附就是一种文化的选择, 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中处理文化依附矛盾这一问题时, 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一) 文化依附是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产生的, 只有在
母语文化与异文化的夹缝中, 交际者才有文化依附选择的可能。语言教和学的过程则是最为典型的文化依附的磨合过程。教师不必过于迁就学生的母语文化, 但必须理解并尊重其母语文化。
(二) 文化依附是一个选择的过程。
一个成功的语言学习过程是一个从母语文化不断向另一种文化靠拢的发展过程, “是一种中介语的文化系统, 既区别于学习者的母语文化行为系统, 也不同于学习者的目的语文化行为系统, 然而却带有两种文化的某些特征。”[1]
有些留学生虽然选择了依附汉语文化, 在日常的言行及观念上尽量靠近汉语文化, 但母语文化的影响是无法完全清除的。比如日本人鞠躬和他们说日语的时候, 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总让人觉得过于客气了一点。欧美学生总习惯耸肩并两手一摊来表示自己的无奈和无所谓。有人认为这是不符合汉语规范的。这些指责未免过于苛刻。非语言行为上的文化依附有时候要比深层次上的文化依附要更顽固。要求留学生完全清除母语文化依附是不可能的, 也是不必要的。他们学习汉语, 并不是为了改变自己的文化归属;我们教授汉语, 传播汉语文化, 也并不是为了彻底改变他们。汉语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三、解决文化依附矛盾的三个重要原则
(一) 对比分析原则
在第二语言教学中, 对比分析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是如此。
文化依附矛盾的产生是由于两种语言文化差异引起的。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来探究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 有利于从根源上弄清第二语言学习的重点、困难所在,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认清目的语文化, 为扫除文化依附矛盾奠定基础;有利于提高第二语言文化教学的针对性, 做到有的放矢。在内容上, 对比不仅存在于“此有彼无或此无彼有者”等表层, 而且存在于那些“貌合神离”的部分。对比中更应该注重探索这种貌合神离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心理特征。
(二) 平等尊重原则
胡文仲教授指出, 跨文化交际中双方一定要能从对方的观点理解对方的文化感受, 交际必须在平等的原则上进行。[4]
对外汉语教师的文化依附矛盾与自己对汉语文化的态度有着密切的联系, 绝对的自豪与自卑都不可能促成健康的文化依附。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教师应避免以下两种倾向:一是本民族文化优越论, 特别是当想到汉语文化的悠久历史时, 更是对其他文化不屑一顾, 进而在教学中处处表现出强烈的文化优越感;二是文化自卑, 对本民族文化抱有虚无态度, 教学中一味地去依附留学生的母语文化, 对本民族文化的消极评价甚至超过来自异文化的成员, 这同样也不会得到学生的肯定和信任。在实践中, 我们鼓励教师确立汉语文化自信, 但绝不能凭借教师的权威而使自己表现出文化沙文主义的倾向。[1]
(三) 跨文化交际的原则
西方学生很避讳被问及自己的年龄、婚姻和家庭组成情况。很多对外汉语老师也经常被告知不要问及学生这些情况。有些人就认为这是违反汉语文化的规范的, 既然这是汉语表达关心及交际的惯用方式, 为了向留学生反映真实、全面的汉语文化, 对外汉语教师并不需要也不应该回避这些问题, 而是应该坚持这一方式。也有人觉得“13”这个数字在中国并没有西方文化中那种不吉利的意义, 教师不应该也不需要回避这个数字, 而是应该大大方方地使用。
以上观点虽然充分肯定了目的语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但忽视了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教学的重要特征。外语教师在教学程中纯粹地依附于目的语文化, 或者一味地迁就学生的母语文化都恐难奏效。教学双方选择文化依附的时候都不能过于绝对单一化, 而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所参加的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教学活动, 必须用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观点去看待双方文化之间的异同, 从而能更顺利地跨越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障碍。
四、结语
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在处理文化依附矛盾时, 必须遵循跨文化交际原则和平等尊重原则, 谋求师生间平等协商式的对话, 同时利用对比分析的原则, 求同存异, 更好地跨越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障碍。
同时, 教师应该考虑注意以下几点。 (1) 努力培养留学生依附汉语文化的兴趣, 鼓励他们依附汉语文化, 同时也应注意让他们学会用汉语表达本民族的文化世界;鼓励留学生努力学习汉语文化, 以依附汉语文化为理想, 汉语学习应追求语言得体性。 (2) 教师应以开放、肯定、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的各种文化, 尊重对方的心理感受、文化习惯, 尤其是在本民族文化受到冲撞时, 这种心态就更为重要。 (3) 都要建立多元文化立场, 在跨文化交际中给双方提供多种文化选择, 充分尊重双方的文化差异;遇到文化冲突时, 能进行换位思考。
参考文献
[1]孟子敏.文化依附与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7 (2) .
[2]方子纯.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依附.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01, VOL9 (2) .
[3]刘小兵.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文化依附矛盾.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2.
对外汉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浅析 篇8
关键词:对外汉语 课堂教学语言 特点 原则
引言
在将汉语作为目的语来学习的第二语言教学课堂上,教学语言作为重要的课堂工具扮演了不可忽视的角色,它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对最终教学质量的评估有着直接的影响。各项教学内容的顺利传达都依赖于教学语言的得当运用,可以说,教学语言是构成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同时也是教师信息传达与学生信息反馈之间的重要媒介。因此,一名对外汉语教师对课堂语言的掌控与运用能力是不可忽视的。我们阅读各方资料后发现,过去针对课堂语言的研究并不是很多,二十世纪以后有一些学者关注并研究了这一问题,并提出了不少值得采纳的真知灼见。
本文也将回顾与分析各家观点,并努力在此提出一些新的观点,供以讨论。
文中所举的例子皆是取自本学期试讲的《吃葡萄》一课。[1]
一、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语言的分类
从定义上来讲,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语言就狭义来说,专指教学时使用的有声口语,就广义来说它除了有声口语,还包括课堂板书、面部及肢体语言。教学时,教师口中的有声语言往往被认为是最不可或缺的方式,但事实上,板书以及体态语言的运用也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部分。每一种方式都凭借其独特之处发挥着自己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有声口语
有声口语又可以分为单向传递用语和双向交流用语。
1.单项传递用语
顾名思义,就是由教师发出语言信息,再由学生接收教师发出的语言信息而没有语言反馈的教师课堂语言。一是教师对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组织与连接时用到的特定的语句和为了安排学生进行语言练习和训练而发出的各种要求和命令,固有的内容和句式比例大,多采用祈使语气。例如,在教材《吃葡萄》一课的学习中老师会说:
“请将书打开到第66页。”
“下面我们将进行生词部分的学习。”
一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音、词汇、语法、文字的各方面讲解中所使用的语言。例如老师会说:
“‘许多是一个数词,表示数量多,多用于书面。”
这种方式也是学生从教师处获得知识的主要方式。
2.双向交流用语
与单向传递用语不同,双向交流用语是由教师(学生)发出语言信息,再由学生(老师)接受老师(学生)发出的语言信息并给与发出者回馈的课堂语言。双向交流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课堂当中教师与学生的交谈,可以是双方就某一问题的讨论、对答,也可以是设置情境的游戏、合作与沟通。教师与学习者形成一种双向平等的互动关系,而这种形式的交流由于是在一种轻松、自然、活泼却又是教师控制下的井然有序的气氛中,所以特别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言语交际能力,充分调动起学习者参与的积极性。例如,在课堂上,老师询问学生:
“同学们喜欢吃什么水果?”
学生回答有苹果、橘子、葡萄,等等,引出要学习的“葡萄”。这里还包括当教师面对学生传递来的信息所做出的评价性反馈,包括表扬性反馈、鼓励性反馈和批评性反馈。比如,当某名学生问题回答得很好,老师就可以说:
“你真棒!”
或者在学生跃跃欲试又犹豫不决时对他说:
“加油,老师相信你可以。”
而对于批评性反馈,由于它很容易打击到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所以一般并不提倡使用。
(二)板书语言
板书语言是书面形式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语言,主要形式是教师将所要学习的知识点罗列在黑板上,学生通过视觉刺激获得信息。与板书语言方式接近的还有运用字句卡片或纸条的方式,这些都是教师教学中最基本的辅助手段。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上,学习者最好能够将听、看、说等各方面充分调动起来才更有利于增加学习效率,而板书正是可以调动学习者视觉注意以强化和规范教学内容的有效方法。比如教师写板书的过程就是向学生示范笔画笔顺的一个很好的过程,或者当教师写下句子时,可以在视觉上为学生示范汉字不采用分词连写这条原则。所以工整、规范又不失创意与吸引力的高质量板书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具有影响力的一环。例如:
在讲解“半死不活”中的“半A不B”结构时,A和B分别是意义相反的单音节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在板书上就可以用列举的方式由上到下书写,A、B之间再用箭头连接,并在箭头中部标记出来表示处于中间的性质和状态,“半A不B”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三)面部及肢体语言
人类的面部表情千变万化,因而能表达不一样的情绪并传达大量的无声信息,运用到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中,就是面部表情语言。同样,灵活的四肢运动就产生了各异的身体姿态语言、身体位移以及肢体动作语言。在应用心理学领域当中,有着对人的面部表情与肢体动作深入的研究。而对外汉语是一门具有跨学科性质的应用型学科,自然就吸收了关于这方面的理论。面部及肢体语言多是用在教学的最初阶段,因为这一阶段的学习者对目的语——汉语各方面的掌握程度十分有限,为了避免大量学生对母语及中介语的使用,就可以充分发挥体态语言的这种辅助作用,同时也可以使课堂教学的过程灵活多样起来,引领学习者积极参与,更有利于交际能力的培养。例如:
讲到“表情”一词时,老师就可以做出喜怒哀乐等一系列表情,也可以指名学生做各种表情;讲“跳”的意思时,老师可以做出跳的动作,学生就明白了。
二、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语言的特征
从事对外汉语的教师不同于一般的语文老师,他们自身的特点突出。因而他们在对外汉语课堂上使用的语言既与国内的语文课上不同,也与日常生活交际语言不同。它更像是自然语言在特定环境的变体,不仅要满足教师传播知识的需要,更是作为学习者要学习的目的语而存在,因此,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语言就具有了如下的一些独特之处:
(一)可懂性
这一特点的提出,是考虑到对外汉语教师教学的进行,是需要根据其学习者的实际水平及接受能力来分层次分步骤的。也就是说教师所说的语言一定是他所面对的那个程度的学习者可以听得懂的,所以当教师使用课堂教学语言时就相应地有了一定的限制,具体来说,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语音的明晰性
汉语有其自身的诸多特点不同于其他语言,将汉语作为目的语的外国留学生很容易因受到母语的影响而发不准汉语的语音,这时就特别需要对外汉语教师做一个明确而标准的示范。尤其汉语的语音,声韵的拼合,四声声调的区别都需要教师有耐心的,清楚地根据学习者的程度予以教授。并且在教授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放缓语速、适当的突出重点语音或者夸张发音,并尽量避免自然语言中习惯产生的弱化、增音、脱落等现象,将学习者语音上的基础打扎实。
2.词汇的同步性
要想使课堂语言被外国学生所理解,对外汉语教师对将要使用的词汇的恰当选择是必要的。如果在教学时,教师不考虑学习者的学习程度而对零基础的学习者使用了高难度词汇进行教学,那么对学习者来说无异于是在听天书,而对教学者来说教学进度将举步维艰;反之,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对那些汉语掌握程度高的学习者依然运用初级的简单词汇,则无异于这些学习者汉语水平的提高。所以,教师教学时对教学词汇的选择和运用是受到限制的,最好是可以与学习者的程度保持同步或略超出一些,这将会大大促进其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应当先教给学习者最基本最常用的基础词汇,然后随着词汇量的增加,以旧词构新词,以旧词带新词,这样教师就可以做到尽量不使用或少使用母语及中介语而使用目的语教学的目的了。比如说:
分别学会了“喜”和“悦”就可以学习“喜悦”一词了。
3.结构的选择性
这里对结构的选择主要体现在对句子结构的选择上。在课堂上,除非是作为教学内容,否则教师要在考虑学习者学习程度的前提下注意尽量避免出现还未教授的句子结构类型,尽量使用结构简单的单句、短句,减少使用结构复杂的长难句。如果教师使用了学习者未曾学习过的句子结构,则最好联系到已学过的句子类型或给与提示,以帮助学习者理解。
4.照顾文化差异性
由于学习汉语的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国家,自然就会存在不同国家间的文化差异,而每一种语言都是与其所承载的文化息息相关,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涉入文化因素的程度,清楚哪些因素可以涉及和涉及的早晚,考虑到对外汉语教学实际上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避免因文化障碍或者冲突而造成学习效率下降。
(二)规范引导性
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上,教学语言具有十分直接的规范引导性。包括课程的讲解、提问、答疑、互动等方方面面都需要教师使用规范的具有引导性的课堂语言,因为这是作为目的语来供学习者学习的语言。简言之,就是要发挥它的示范作用。尤其是对于初学者来说,他们能够接触目的语最多时间最长的场合就是课堂,学习者会模范教师来发音、组词、造句,这就要求教师对自己的语言运用严格要求,做到规范且具有引导性。
(三)可变性与相对不变性
处在一定阶段的学习者所要学习的内容大致是没有变化的,所以教师教学语言涉及的教学内容是具有相对不变性的。但由于教师逐渐积累着的教学经验、不同学习者的能力差异、以及课堂教学的机动灵活性,又使得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是具有动态性,时刻在变化发展的。教师要有意识地根据每一阶段的不同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语言,与学生学习阶段的发展同步,才是对学习者目的语学习有意义的。
(四)传递与获取的双向性
正因为对外汉语教学课堂语言是一种双向交流语言,所以它具有传递和获取的双向性。教师作为传递信息的此端,学生作为获取知识的彼端,教师的教学语言既是课程进行的必要因素,又是学生要掌握的目的语。任何一方的懈怠都会影响教学的效率,任何一方的缺失都会使教学无法继续。
(五)丰富性
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的丰富性不仅仅表现在语言内容的多样与丰富上,还表现在配合教学语言的辅助教具的多种多样上。多种多样的语言形式及各样教具的运用是为了能更好的适应不同教学步骤和环节的要求,使课堂上下灵动不死板。例如遇到初级阶段的学习者,就要考虑运用体态语言与较多的教具(比如图片,物品,PPT等)来辅助教学。
(六)主观能动性[2]
这里借用哲学领域的词汇旨在表明对外汉语教师在课堂上要始终自觉要求自己使用具有示范引导性的学生可懂的语言。这是学习者的特殊性造成的,因为教师的语言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媒介,更是学生学习的目的语。所以对外汉语教师要有足够的主观能动性来巧妙运用语言,灵活应变,引导课堂。
三、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语言使用的原则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有它自身的特殊性,使其教学语言区别于一般自然语言,它的特点也决定了教师在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准确规范原则
在教学中,因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很高,所以一旦教师的教学语言出现失误就极易被学生学习模仿,造成学生的习得偏误。所以教师无论是在语音、词汇还是语法的运用上都力求要做到准确、规范,不犯理论上不应该出现的错误。而对于一些因为客观因素造成的错误,一经发现便要及时强调纠正,切莫将出现的问题与疑惑积累,时间越长越难以扭转解决。
(二)易于接受原则
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学习者不同于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他们从小几乎没有接触过汉语,课堂以外更是很难接触到汉语,有的人甚至是真正的零基础。教师在教学语言的使用中要充分照顾不同阶段学习者的接受能力,并及时根据学习者所反馈的信息进行调整,语言的难易度一定要掌握好,太难则教学无法进行,太容易则教学没有意义。一定要是难易适度的教学语言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另外,还要让学生从情感的角度上能够接受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富有趣味性、鼓励性以及启示性,用课堂语言把学生的心灵照亮。
(三)针对性原则
由于对外汉语教学面对的学习者大多来自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拥有多样的文化和习惯,说着各异的母语,所以就教学对象来说十分复杂。此外,每个学习者学习汉语的初衷不同,用途不同,比如作为一种爱好而学、作为一种工具而学、为了升学而学、为了工作而学,等等,又造成了教师教学时的方式步骤的差异。再来,学习者自身学习能力领悟能力的高低不同,也会造成他们学习时进步速度的差异,进而使得教师不可能用同一种教学方案去教授每一名学生。所以,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具有针对性制定教学计划,运用教学语言。所谓因材施教,当如是说。
(四)交际性原则
对外汉语教师绝不是只为了让学生学会书本上一字一句的死知识,而是旨在通过课堂上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运用汉语与别人正常交际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使用教学语言时绝对不能只是一味的“填鸭式”、一言堂,而应当是教师主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两者间的积极互动。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一问一答、设计情境等方式调动学习者交际的热情,可以是学生和老师,也可以是学生间进行互动,要使课堂活跃起来,让学习者在交际中学习掌握知识。
(五)多样性与能动性原则
与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语言的丰富性和自觉性特点相对应,对外汉语教师在运用课堂语言时应当遵守多样性与能动性的原则。为了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提升课堂教学的实际效率,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是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的。并且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应当每时每刻发挥自觉的能动性根据学生表现调整教学语言的内容,把握好教学的进度。
综上所述,语言是为交际活动服务的,对外汉语教师在课堂使用的语言是为了帮助学生习得目的语,因此它与教学计划是否能够成功施行紧密相关。所以对外汉语教师在课堂中需要时刻注意自己是否做到了有耐心地放慢语速、有计划地简化语句、有效率地输出语言,熟练使用课堂语言,遵守教学语言原则,从而方便学习者习得目的语。
注释:
[1]《吃葡萄》一文选自对外汉语教材《汉语教程》第三册第六课。
[2]主观能动性,亦称“自觉能动性”,是哲学术语,指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或能动作用。将其引用为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特点,是为了突出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2]蒋可心.对外汉语教学法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吴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课堂教学语言综述[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
[4]李泉.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理论思考[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5).
[5]孙德金.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研究刍议[J].语言文字应用,2003,(3).
[6]徐淑敏.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语言特点[J].天府新论,2009,(6).
[7]白朝霞.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课堂语言的特点和组织原则[J].德州学院学报,2005,(1).
老外学汉语增温对外汉语教师 篇9
老外学汉语增温对外汉语教师 老外学汉语已经不是新生事物了,尤其在大都市中聚集的外国人,寻求越来越多的对外汉语教师了。近日,燕赵晚报报道,陈辉作为一名大学毕业生,毕业不是着急着找工作,而是为了教尼泊尔的孩子学习汉语的对外汉语教师志愿者。起先语言不通,她通过手势和肢体动作克服困难,将中国汉文化传达以一种新的符号传达给尼泊尔热爱汉文化的孩子们。
尤其是在中国的老外学汉语,要比海外学习汉语的人容易许多,毕竟在中国的土地上耳濡目染,加上汉语培训机构发展成熟,给学习汉语提供了机会。对外汉语教师在对外汉语的传播上起到了纽带作用,像小陈一样的大学毕业生做志愿者的人还是太少了,海外学习汉语的人据统计已有一亿多,但是对外汉语教师缺口严重,及时志愿者能够顶替一些位置,但是就目前来看,手上持有国际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有对外汉语教师从业经验的人还是少之又少。这又给汉文化的世界化传播带来了新的问题。老外学汉语不仅对在中国的工作有帮助,而且越来越多的海外人们在看到中国国力强大,国际地位发展强大的同时觉得有必要学习了。汉语作为联合国工作语言,在老外学汉语这件事上,也有必要做出些举措了。
对外汉语教师自我介绍 篇10
good morning, every teacher.it’s really a great honor to have this opportunity for an interview.and i hope i can make a good performance today, eventually enroll in this prestigious university in september.first, let me introduce myself briefly.my name iswangqian,.i am 22 years old, born in dingzhuo,a small city in hebei province.i’m studying at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i major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in order to improve my english and master fundamental knowledge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i have passed cet6, the c language examination in the national
computer rank examination level2 and the database
examination in the national computer rank examination level3 with a ease.i always believe that one will easily lag behind unless he keeps on learning.the scholarships i have won during these years could certificate that i work hard.i am very easy to get on with, so i have lots of friends.and i am optimistic for that i believe in the end thing will mend.sometimes i prefer staying alone, reading, watching movies, listening to music or surfing the internet.howere ,ialso like playing all kinds of sports,such as
running ,playing badminton.buti like travelling best.thanks to all these activities ,i’m more and mrore indenpented.it’s eazy for me to adapt to the new situation and i enjoy the challenge of the progressi have ever alone been to
beining,tianjin,qinghai and so on.as for why i choose to engage in postgraduate study, there are several reasons as follow.firstly, as a student majoring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 oreign language i think further study is still urgent for me to realize self-value.it is necessary to seize any chance for self-development, especially in this competitive modern world.secondly,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following him to make a more foundation for future profession after two years study here.thirdly, now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is serious.maybe through postgraduate study, i could achieve a better position.in a word, i’m eager to enroll in our school to proceed further.ihope the teachers will give me a chance.thanks very much!
good morning, my dear professors!it’s my great honor to be here for your
interview.my name is lihui, i’m a four year undergraduate, major in english education at huaihua university, with tremendous interest in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now i will introduce myself briefly, i am a girl who is fervent, outgoing and creative.at the same time, i think i am quick in mind and careful in everything.i am looking forward to my postgraduate studies and life.i will soon prove that your decision of choosing me is the wisest.furthermore, i am a person with great perseverance.during the days preparing for the first examination,i insist on running every day,no matter what the weather was like.and just owning to this,i could concentrate on my study and succeeded in the end.well,in my spare time,i like singing, basketball and english.also,chinese writing is my favorite.i often go to
attend the chinese lecture in chinese department to improve myself,and take part in chinese writing competition to improve my written ability.but i know my chinese is not good enough,i will continue studying.ok,that‘s all,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我的考研全程及考湖南师大研究生之我见
我是初试前不久经朋友介绍才知道考研论坛的,虽然在论坛里很少发言和回复但在这里我了解到了很多有用的信息也从侧面得到了很多善意的帮助,更了解到了考研中信息灵通的重要性,师兄师姐哪怕是只言片语的经验介绍对后来者来说都如获至宝极有价值。
如今作为一位过来人,我力图以一种客观中立的态度把自己的经历和考研的感受写出来,也算是为考研论坛做一点点事吧,希望对仍在路上的考研朋友有所帮助。对很多人来说考研是一条不
堪回首的慢慢长路,艰辛的付出、经济精神的压力、孤独感无助感甚至绝望感伴随着考研的整个过程。在我看来,当学习变成一种生活习惯时,考研初试前的准备和复习也无所谓紧张和有压力了,复习、练习、考试一切水到渠成自然而然。而考研的压力完全在复试上。因为初试你面对的是白纸黑字,完全是跟物打交道,只要复习好从容应试就好了,根本不要想其他的。而复试则不同了,你面对的是来自学校权威的提问,准备自己不熟悉的英语听力和口语,通过哪些渠道了解相关的信息以及各种复杂的关系,太多太多不确定的东西要面对,还有就是漫长而焦急地等待……因此初试的复习和准备我就不累述了,主要谈谈参加湖南师大复试的经历和感受。
要有耐心,不能等、没有耐心的话就选34所自主招生学校,湖师大复试名单公布及复试时间安排一般较靠后,留给没录取的考生的调剂时间不多;
要想自费生也有生活补助的话请考虑别的学校,湖师大的自费生没有生活补助,公费生每学年也要交2014元学费;
初试一定要考好,分数越高越好,排名越靠前越好!录取及公费很大程度取决于初试排名;
若是想考公费的话,初试最好考第一,这样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若有关系有熟人的话一切好说;若是排名不前不后,又没熟人、关系,那公不公费、录不录取完全不好说。中国是个人情大国,学校不是真空的象牙塔,这是国情。至于送礼送钱等门路考生自己斟酌,本人讷于此道,不便妄言;
初试成绩出来后又要等一段时间才出国家线,而学校的复试名单也在国家线公布一段时间以后。若是分数在国家线之上,均可提前准备英语口语、听力和专业,同时关注调剂信息,这样不管是到本校复试还是调剂都可以掌握主动;
复试与其说是严格、难度大还不如说是复试的考试形式给人带来的压力大。其实师湖师大的复试还是比较轻松的。主要包括专业和英语听力、口语及面试两个部分。专业各不相同,自己准备,不在话下。重点是英语听力、口语和面试,这也是大家着急担心之所在。我参加的是湖师大美院的复试,每个考生按排名依次进入复试考场,单独进行,其余在外等候;包括院长副院长在内的五位考官主考,考生进入复试考场一侧有一椅子,上面放着若干个信封,由考生随机抽选,信封里装的是用汉语回答的相关专业问题,抽选好问题后,考生来到考官面前的椅子上落座,并自己打开信封宣读考题并马上作答,题目设置也不会涉及太深奥的专业问题,一般大都是有关你的感受和看法的问题,如除了专业书籍以外,你还看什么书,印象最深刻的一本是哪本?主要内容?;现代生活对艺术的表现形式有影响么?为什么有些艺术家的行为另类?等;回答完此问
题,一位考官会随机再问你一些个人及专业的问题,此二者为面试。然后就是由一位英语很牛的专业老师或英语老师根据你刚刚回答的内容向你提问,你用英语回答,如谈谈你在xx地方生活的感受?谈谈你的家庭?谈谈你为什么转专业?谈谈你读研的打算等。而对于回答的内容考官也不会太苛刻和挑剔,只要你能顺利地回答出提出的问题就好了,一般不会在这个上面为难你,因
为中国大学生的口语是什么样大家心知肚明。当然基本的交流水平还是应该达到的,同时还要掌握一些专业词汇等。这就是湖师大考研复试的英语听力和口语。相比之下,湖师大的复试英语听力和口语考试设置很灵活,没有固定的听力考试环节,听力和口语毕于一役,口语提问也很灵活,没有固定的自我介绍一环,依考生情况而定。整个复试时间也是依考生情况而定,我前面一个考生进去不到三分钟就出来了,而我足足在里面呆了10多分钟。总体而言,湖师大的复试氛围还是比较轻松的,紧张是有必要的,但过分的紧张则是多余;
复试结果的公布各学院各不相同,有的当场公布,有的一个星期以后才有结果,如美院等;
从国家分数线公布起就保持信息灵通非常有必要,因为事关各人切身利益,比如复试有没有资格,能不能公费,能不能录取……消息来源主要有研招办老师、研究生导师、师兄师姐等,及时打电话或通过其他渠道询问情况。一个电话垂询或当面垂询应事先考虑周全,尽量做到一次能得到多的信息,要知道电话打多了人家也会烦的,尤其是导师,贸然打扰也不太礼貌。另外,打电话也要量力而为,跟你不熟的人也不会跟你透漏太多信息;
录取前先调档案,然后再发录取通知书,估计此时已到了五月底;
不管是初试还是复试时都要保重好身体,一是对自己今后的学习和生活负责二是对考研负责,若是因为体检不
合格而被刷那就太不值了!
另外说一点题外的印象,虽然我关注考研论坛的时间不长,但我也看过不少其他学校的论坛,相比之下,湖师大的实在不景气:缺版主、信息更新慢、提问多而答复少、利己者多而利他者少、谨慎冷漠、缺乏人情味和奉献精神……这是学校风气还是地域人情?我不知道,罗列于此,仅供参考。
一上仅一家之言,难免挂一漏万,不足处还请过来人补充,让考研论坛的这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精神传承下去,造福更多的莘莘学子!
新的挑战又开始了,距08年考研又只有200多天了,祝各位在路上的考研朋友好运!
no.13 汉语言文学
当今,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导致改头换面的报刊杂志层出不穷,传媒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同时,由于互联网的复苏,数量众多的网站提供了不少网络编辑职位。又由于中
国政府履行入世承诺,图书发行市场已逐步放开,将会有更多的资本进入这个行业,大多数出版单位都对发行人才有大量的需求。汉语言文学毕业生由于能够更好地把握出版物的内容,具有较强的策划意识、良好的口才,因而对于竞聘发行岗位具有不少优势。中国承诺向外资开放广告行业,国内广告行业的人才需求会迅速增长,广告创意、文案策划、广告销售都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比较占优的职业。总体而言,汉语言文学毕业生既可在科研机关、高校从事研究、教学工作,又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还可在党政机关,以及报刊宣传、新闻出版、影视文化、互联网、对外交流等其他企事业部门从事语言文字工作。而且,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求职岗位已不再局限于编辑和记者,策划、广告、发行、排版、设计等都可纳入自己的就业视野。
专业各有利弊,同学们选报专业时首先要遵循个人的兴趣和意愿,而被相
关专业录取之后的重点则在于修炼自身的综合素养。无论学习哪一类专业,进入大学后都需要扬长避短,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再根据规划来逐渐调整学习计划和方向。对于就业面较宽的“万金油”专业而言,在专业学习中逐步缩小规划范围,有目的地学习并获取相关经验,必将成为毕业后求职时重要的加分项。比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学,如果打算大学毕业后到财经类媒体就业,最好在大学期间能选修一些经济类的课程,掌握基本的经济学知识,并有针对性地考取能证明自己在该方面能力的
“镀金”的对外汉语专业
2014-12-18 12:52:45作者:邱乾谋来源:北京考试报浏览次数:1文字大小:?25年前,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4所高校首
开先河,开设对外汉语专业,并在当年首次招生。
目前,对外汉语专业成为国家重
视、社会关注的热门专业。截至2014年,全国共有285所高校开设了对外汉语专业。
院校众多特色各异
25年前,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4所高校首开先河,开设对外汉语专业,并在当年首次招生。现在,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汉语国际推广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对外汉语专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全国开设对外汉语专业的高校达285所,其中既有一本、二本院校,也有三本院校。
2014年以前,开设对外汉语专业的院校主要集中在国内重点的综合性、师范类和外语类大学。这些学校中文或外语专业具有较强实力,对外汉语专业有的就直接设立在文学院。2014年以后,新成立的对外汉语专业主要集中在一般院校。虽然开设对外汉语专业的院校众多,但培养特点各具特色。
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
人才是北语对外汉语专业的特点,该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比较全面和扎实的普通语言学和汉语言文字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较系统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国际型、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可具备一定的文学文化素养和从事中外文化交流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能胜任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及中外文化交流工作,并具有进一步发展前途。
北语的对外汉语专业是北京市和教育部特色专业,学校率先在全国完成了本、硕、博学科一体化建设,形成了多层次的对外汉语师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了较为科学完备的学科理论体系、课程体系和配套教材体系,学校有多项市级精品教材和精品课程。2014年对外汉语专业课程教学团队获得国家级教学团队称号。
北外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魏崇新说,该校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必修课主要为语言技能训练课。英语课包括听、说、读、写、译等专项技能训练与综合技能训练。北外注重学生的实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由于学校具有广泛的国际交流资源,经常举办外事活动,学生可以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大四时,学生在本学院实习,为留学生当老师。大部分毕业生都能通过国家英语八级考试。
华东师大对外汉语专业培养方式采取汉语种子教师“直通车”培养模式,该校对外汉语学院与纽约大学上海中心合作,每年在对外汉语专业应届毕业生中招收10人到纽约大学文化、教育和人类发展学院攻读汉语教育硕士学位。
招生人数逐年增长
在25年前,对外汉语教学还是一个没有普及的行业,很少有人知道,时至今日,全球出现了“汉语热”。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超出4000万。从2014年底到2014年,我国已在96个国家和地区建设了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有100多个国家超过2500所大学开设汉语
课程。
国内对外汉语专业招生人数也逐年增长。1985年,对外汉语专业招生规模大约只有百人,25年来,随着开设对外汉语专业院校增多,招生人数也逐年增加。目前该专业招生人数约为1.5万人,多数学校招生人数在60人至90人,有的学校招20人至30人,个别学校招生人数超过百人。
北语人文学院党委书记程娟介绍说,“25年前,学校对外汉语专业招生人数只有20多人,近几年招生人数已达90人。”学校对外汉语专业招生分数在学校各专业录取分数中名列前茅。如:2014年,在北京生源中,理科录取最高分为621分,最低分为589分;文科录取最高分为605分,最低分为 580分。2014年,理科录取最高分为615分,最低分为603分;文科录取最高分为611分,最低分为582分。
北外招办主任许晔介绍,该校对外汉语专业每年招生规模控制在20多人。
2014年,理科在京招1人,录取分为620分;文科在京招2人,录取最高分为607分,最低分为589分。2014年,理科在京招1人,录取分为636分;文科招2人,最高分为606分,最低分602分。
近几年来,对外汉语专业招生比较热门,即使是地方院校,招收的生源情况也不错。赣南师范学院老师温珍琴介绍,该校招收对外汉语专业的分数比较高,一般都超出二本线10分以上,学生外语水平普遍较好。
就业渠道不断拓宽
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老师陈慧忠的印象里,设立对外汉语专业的初衷是想培养能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门人才。随着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大学办学理念已越来越强调“宽口径”、“厚基础”,尤其重视素质教育。因此,对外汉语专业和其他本科专业一样,要根据该专业的特点,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记者了解到,刚开设对外汉语专业
那几年,北语的培养目标比较单纯,主要是给国内外大学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20多年来,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分布在世界52所高校,其中包括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著名高校。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从事汉语教学工作人员要求提高,高校招聘教师普遍设学历门槛,大都要求具有硕士、博士学位。
对外汉语专业大三学生汪姝君介绍,现在对外汉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渠道很宽。近年来,对外汉语师资需求较大,除此之外,该专业学生还可从事对外交流工作、出国继续深造、考研等,也可到外贸机构、新闻出版以及外资、合资企业从事管理和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等相关工作。据了解,2014年,北语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就业率达96.7%。
北外对外汉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也比较好,近年来就业率达98%以上。
开设对外汉语专业的部分院校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对外经贸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内蒙古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南京大学
四川大学
北京国际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的要点介绍
“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代表了当今对外汉语教师认证的最高水平,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国际权威性。“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获得了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的全面认可,并得到美国国务卿的签字。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是中国地区唯一获得中国驻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比利时、日本、新加坡等各领事馆的全面官方认
证;在国内并获得国家政府部门的权威认证认可。凭借iclta证书,可申请获得中国驻各大使馆对证书及学历鉴定,为出国留学及工作打造“护身符”。
※ 基础理论 全面系统 全面讲解《国际汉语教师标准》要求的汉语基本知识与技能、中国文化、中国国情和第二语言习得等学科内容,为学员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学习,学员能够掌握以上基本理论知识,并能运用于汉语教学实践中。
※ 教学方法 模拟演练 系统讲解《国际汉语教师标准》要求的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等语言要素和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教学原则、方法和技巧。观摩对外汉语教学课堂录像,体会课堂教学真实场景。学员试讲,课堂模拟,由对外汉语教学专家一一点评。通过学习,学员能够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教师工作相对稳定,社会地位也受到追捧,目前教师职业已经成为毕业生
及社会人士就业的一个重要选择。根据国家《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规定:从事教育工作必须具备《教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书全国通用,全国各省市教育局和各类学校公开招聘教师均要求应聘人员具备教师资格证书。然而,许多人因为缺少教师资格证而错失良机。
早安对外汉语——对外汉语教师供不应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随着汉语热欧美等多个国家都开设汉语课程,多以对对外汉语教师的需求增加,在国内对外汉语教师亦是如此,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来上海谋求发展的外国人越来越多,而国内开设对外汉语专业的大学不多,导致对外汉语教师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外汉语教师慌频频上演。
随着汉语热对外汉语教师热也随着而来,工资高、待遇好,而且还有出国当对外汉语教师的机会,这样的机会谁不想要呢?甚至有些人不惜昂贵的出国费用自费出国。其实,如果你参加了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考试,拿到这样的
证书,作为一个出国交流的平台,这样出国就变得更加的容易。而且拥有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出国更加好就业,不管是学生还是白领都能找到适合的机会,哪怕是不想出国的朋友,对外汉语教师在国内一样能够到是新高的工作,有了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找工作不用愁。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好考吗?现在市面上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种类很多到底应该选择哪个?早安汉语对外汉语教师培训学校ipa《国际汉语教师执业能力证书》是国际汉语教师协会协会根据国际上对汉语教师的极大需求的状况而推出的资格认证。ica推出的“国际汉语教师执业能力证书”是被国际100多国家认可的,在国际汉语教师行业具有广泛的认可性和很高的权威性,此证书和国家汉办的“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具有同等效力。
国际汉语教师协会是培训国际汉语教师的权威基地,为国际汉语教师进
行学术交流搭建平台,国际汉语教师协会与全球200多所汉语教学机构进行联系合作,遍布100多个国家,汉华博文是国际汉语教师协会大陆地区唯一官方授权合作单位.
【ipa对外汉语教师证书】推荐阅读:
对外汉语教师08-23
对外汉语教师应聘07-25
对外汉语教师规划02-05
武汉对外汉语教师04-01
对外汉语教师推荐信10-22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11-12
浅谈对外汉语教师素养12-19
汉语培训学校如何解决对外汉语教师就业03-27
河北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考务中心 对外汉语教师行业介绍04-02
国际注册对外汉语教师培训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