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科学

2024-06-26

思维科学(精选10篇)

思维科学 篇1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产生了现代科学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有着方法论上的共同性,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一方面,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和原则贯穿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之中。实际上哲学通过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各个方面参与到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中。只要稍加分析就不难发现,系统方法与普遍联系的观点、控制论的方法与内外因的观点、突变论与量变质变的观点、信息论与相互作用的观点都有着内在的联系。

尽管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复归辩证思维的道路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是在辩证思维方法指导下自觉进行的,也可以由科学发现本身所具有的力量而自然地实现。但不管是自觉的还是自发的,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与辩证思维方法的一致性却是一个基本事实。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又丰富了辩证思维方法。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一个巨大的方法群,包括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结构—功能方法、模型化方法和理想化方法等,这些方法都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及其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从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角度揭示事物的关系,侧重于人与世界的整体关系。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在确认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前提下,深入研究世界的某些关系。如系统方法就是在承认普遍联系的客观实在性的前提下去研究系统的最优解。所以。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丰富了辩证法的宏观画面,使辩证法深入到发展的细部、更复杂的层次。因此,辩证思维方法应该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中汲取营养,以丰富自身的方法系统。

思维科学 篇2

“灵感”一词渊源于古希腊文。从那时算起, 这个概念已经沿用两千多年了。时至今日, 不管人们对它们曾做过怎样的解释, 它都以科学发明创造的重要因素, 理所当然地凝结在科学大厦的每一块玉石之中。自古以来的诗人、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们, 每当回首科学发明创造的成功或从事各项伟大社会实践获得胜利而激动时, 都不免要用最美好的词汇对“灵感”大加赞赏一番。

一、灵感思维的本质

灵感就是人脑对客观世界非线性规律的一种反映形式。新的灵感理论强调灵感的发生有一个过程, 虽不在显意识, 但却在显意识指导下, 酝酿于潜意识, 当酝酿成熟, 偶遇相关诱因, 便突现于显意识, 成为灵感。

以往, 在东西方都曾有人试图从潜意识入手揭示灵感之谜, 但到头来又都陷入了神秘主义的泥潭。总结他们半途而废的经验教训, 集中到一点就在于他们仍恪守弗洛伊德依据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所定义的潜意识概念。这种缺乏科学实验的经验性概念, 必然内含着主观、片面和非科学性因素。

1980年4月在美国《今日心理学》刊登了关于“无意识”的闪现一文。该文报道了关于脑对于阈下的各种不同的潜意识信息的电反应 (诱发电位) 的测定。实验证明:人脑的潜意识的思想和情绪相当活跃。因此, 在科学证明潜意识存在的基础上, 运用现代脑科学、神经心理学、现代系统科学等研究成果, 有必要对潜意识概念重新界定, 以修正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

潜意识作为一种未被直接察觉到的意识, 同显意识一样贯穿于人类意识发生与发展过程的始终, 并以集人的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于一体的特殊反映方式, 参与大脑整体思维功能的实现。

以往, 虽有不少潜意识之说, 但大都拘泥于心理学的“本能论”“泛性论”和“非理性主义”范畴, 造成了潜意识研究的种种困惑。

二、灵感思维的特征

1. 突发性特征

灵感思维的突发性特征, 就是指有意寻觅灵感者虽幽思苦索, 但也无法预计灵感什么时候, 在什么场合, 受何种诱因制导便不期而至的特征。凡因灵感突如其来而获得创造成功者都体会到, 在出其不意的刹那间, 如散步、闲谈、赏花、观光……一旦触景生情产生灵感, 便使冥思苦想的问题突然得到相对应的客观规律。作为人脑反映这种非线性相互作用规律的灵感思维形式的确立, 则从现代非线性科学高度进一步印证并丰富了恩格斯关于“我们的主观的思维和客观世界遵循同一规律”的科学论断。

2. 瞬息性特征

在中国文化中有关描述灵感突发后时空短暂, 如同“冥漠恍惚之境”的用语颇为丰富, 像陆机的“来不可遏, 去不可止”, 苏轼所说的“如兔起鹘落, 稍纵即逝矣”, 以及刘欣大所形容的“灵感:思维莽原上的昙花”等。这一切都是有创作经验者对灵感这种突如其来、转瞬即逝、不由自主的灵感发生的瞬息性特征的真实写照。

灵感思维的瞬息性特征, 就是指经过潜意识酝酿成熟而涌现显意识的灵感突发后, 不仅宛若神助, 而且停留时空短暂, 稍纵即逝, 非人力所留的特征。灵感迸发于情绪激昂、大脑高度紧张的一刹儿间, 犹如闪烁的流星划破寂静的夜空一样, 给百思不得其解的思维难题带来一线曙光。

灵感的孕育是在潜意识活动中进行的, 自然为人们所意识不到。当它孕育成熟而涌现显意识之后, 停留时间又十分短促。对于这种不仅不期而至, 而且又转瞬即逝的灵感现象, 无论是文学创作家还是科学家们都有过精彩的描述。

3. 独创性特征

灵感思维的独创性特征, 就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思维活动中, 由于灵感以其巨大的、高效的、闪电式的潜能融进, 一瞬间使高度激发的头脑呈现出“万涂竞萌”“万家冥会”“万虑一交”状态, 从而实现“信手拈来, 悉成妙谛”, 这便是灵感思维的独创性特征。

应该说, 人的创造性是多因素、多层次、多方面的。凡首次发现独特的事物, 或提出前人所未提及过的事物, 都应视为创造, 用于思维领域, 可叫思维的创造性。但是, 一经有灵感参与的思维创造活动, 就别有特色, 其表现就在于创造过程不为创造主体所知晓, 而且创新的结果又不同凡俗。为此, 我们把灵感思维这种创造性称独创性。

三、修正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概念

1. 弗氏潜意识错误

在弗洛伊德看来, 潜意识处于心理结构的最底层, 是一切原始欲望的策源地, 也是心理系统最根本的动力。同时, 潜意识还是隐藏本能冲动和被压抑的欲望集聚的神秘领域。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性本能的冲动, 即性欲。弗洛伊德还一再强调, 离开性本能冲动, 潜意识奥秘便无从说起。他不但将潜意识说成是人与人关系的基础, 视作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而且还将其归结为性本能, 这样就使其“相关基础”的潜意识研究陷入了泛性论的泥潭, 从而给研究潜意识蒙上一层“生物决定论”的阴影。

与此相关, 由于非理性主义将潜意识界定在非理性范畴, 致使潜意识被误认为是反理性的源头, 从而也给潜意识研究涂上了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

2. 潜意识具有二重性

从潜意识的信息来源看, 它是先天信息和后天信息、下意识信息和显意识信息、体内信息和体外信息等“多媒体”式的信息网络聚散地。毋庸讳言, 潜意识伊始便与本能结下了不解之缘, 即使是在后天信息足以使潜意识具有社会属性的情况下, 下意识的一些本能遗传信息仍会不断地涌向潜意识, 使潜意识不失其原本生物属性。

随着人类的进化和发展, 潜意识来自丰厚的人类群体与个体经验的信息也就越来越多了。“曾经是显意识活动, 由于不断重复而凝固化、程式化和自控化, 日益转化为潜意识。”“一般说来不能驱使肢体, 但可以间接接受人体各部分信息, 并以先天或获得的需求、企图、动机以及其他目的的指向性因素来进行选择取舍, 沉淀于潜意识区域变为潜意识。”

科学地思维,培养思维的质量 篇3

创造性思维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当今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科技文化日新月异,主要源于各个领域的创造性。创造源于发展的需求,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创造的第一动力。为了适应今后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为了完成历史的重任,我们必须教育学生从小树立创造的志向,发扬创造的精神,学会进行创造性思维,不断增长创造的才干。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所扮演“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势在必行。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该怎样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呢?

一、启发学生想像,培养思维的探求性

创造性想像是一种不依据他人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关于某个新事物的心理过程。小学生正处在由无意想像向有意想像过渡,由再造想像向创造想像发展的重要阶段,所以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好时机。应结合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想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低年级可多安排一些再造想像的练习,如看图说话,复述课文,读文画画等。也应适当地进行一些创造性想像。例如,教了《我叫“神舟号“》,可以让学生驾着“船儿”去想像太空的情况;教了《大海睡了》可启发他们用拟人手法,想像白天和夜晚的大海各是什么样的美景,跟大海在一起,就像和妈妈在一起一样温馨。随着年级的升高,知识的增长,智力的发展,应该逐渐增加创造性想像的比重,让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想像活动。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启发学生想像。如《狐狸和乌鸦》,我让学生以同桌为组分角色扮演“狐狸”和“乌鸦”,自编课本剧。要求除了对话,其余课文中没有写出的动作、表情甚至是心理活动也要尽量表演出来,不加旁白,让人一看就懂。另外,当一组同学在台上表演时,我还让其他同学作“评委”,以课文为依据作出分析评判。这样就把想象和表演有机的结合起来,变成了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满足了学生“爱动”的欲望,激发了学习兴趣,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二、纵向探究,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纵向探究,就是启发他们在学习中或追根溯源,探究事物的起因,或沿着原先的思维方向进一步探求,深入事物的发展变化。这样做,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他们的思维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向纵深发展。

如《狼和小羊》写了狼为了吃小羊,三次找碴儿的过程。“三次找碴儿”,就是作者写文章的思路和文章的线索。为了进一步揭露狡猾凶残的丑恶本质,还启发学生思考:今后,狼再碰到别的小羊又会怎么样呢?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学生们一定会作出各种各样的描述,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锻炼思维的深刻性。

三、横向拓展,培养思维的变通性、流畅性

从多方面寻求答案,使学生的思维触角伸向更宽更广的未知领域。灵敏迅速地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找出最佳的思维结果,将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思维方法,缜密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和流畅性。

如《青蛙看海》写青蛙在苍鹰的指点下,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了大海的故事。文章是以具体事例说明哲理的。假如仍用这个题目,却要改变角度去写,可以写哪些内容呢?学生一经启发,一定会想出不少中心和题材;如为表现青蛙的坚强,可写青蛙在登山时的情况,为表现友爱的伟大,可写松鼠的鼓励、苍鹰的指点。再如,谈谈“鲁班和鲁板”二者是什么联系,是怎么联系到一起的。要想有发明创造必须怎么办?这样,学生的思维活动面不再囿于课文内容,而是钻进去,跳出来,由书本到生活,由个别现象到一般哲理,训练了思维的变通性。

在语文学习中,小学生有时会出现思维滞涩的现象,这是由于知识经验缺乏、思维方式单一、思维定式束缚造成的。例如,《蜗牛的奖杯》一课的课后练习,用“唯恐”造句,学生开始造句时几乎也都从“家长担心”这一方面去考虑,什么“唯恐不安全”“唯恐身体不健康”……老师为了转移学生的思考角度,引导说:“谁能从其它方面考虑一下这个句子的造法呢?除了家长对我们的关心以外,自然景物不也有感受吗?”课堂里顿时沉默下来,思维呈现滞涩状态。片刻之后,学生们找到了新的角度:“小草唯恐践踏”“小区环境唯恐被破坏”……学生的思维角度从人的心理转到自然景物,这时,老师又设法进一步引导,使学生的思维又一次找到了新的角度:“在学校,老师唯恐我们上课不听讲。”“地震后,全国人们唯恐灾区人们精神上遭到打击。”

四、求异标新,培养思维的独特性

独到的见解属于创造性思维,创造的实质就是求异标新。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允许他们“别出心裁”,用前所未有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之间的差异,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是培养思维独特性的有效方法。

古人说:“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从无疑到有疑,是提出问题的过程;从有疑到无疑,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当学生还不善于提问题的时候,教师应当通过示范,具体指导他们怎样发问,怎样把问题提到点子上,怎样捕捉问题的关键,怎样分清哪些是表面的、次要的,哪些是内在的、主要的。当学生已经会提问题以后,要鼓励他们展开争论,因为课堂上的争论,能激起思维活动的高峰,能导致新异的思维成果。对于能从新异的角度思考问题、敢于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学生,应给予肯定和赞扬。

如在教学《槐香五月》时,当孩子们对槐乡的美景流连忘返,对槐乡的文化情有独衷时,为槐乡设计槐花节的活动也水到渠成了。“同学们,又是五月,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槐乡又将迎来新一届的槐花节,当我们领略了槐乡美景,品尝了槐花香饭时,我们是否也该为这个槐花节作出自己的努力呢?你有什么创意呢?”有了个性化的阅读,有了老师的对联作铺垫,学生的创意十分精彩:“我要画一副巨型海报,展示槐乡槐花的美。”“我要写一篇文章,介绍槐乡的故事。”“我想做一回导游,介绍我们书上的内容。”“我要办一家饭店,让游客们免费品尝槐花美餐”……虽然孩子们的创意不失天真,但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们对槐乡的美景更加深刻,对槐乡的文化更加亲近。同时,以课内的学习延伸到课外,由一篇课文的学习带动到一个小课题的研究,不正是新课程理念的一个突出表现吗?

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表现和获得的创造性成果,教师应及时鼓励,哪怕是一点点的闪光,也应不遗余力地捕捉,给以充分肯定,这样,学生就可以获得创造的心理体验,体味创造的甘苦,激发出新的更高的创造情感和动机,以更大的意志努力去进行新的创造性活动。

科学地学习思维方法精选 篇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中国的原创性贡献

马克思主义源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又超越了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它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自由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它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探求并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它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是解释世界的伟大认识工具,同时也是改造世界的有力思想武器,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它是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的发展而发展的开放的理论,能够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各种思潮在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陆续登场,但其效力都是极其有限的,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近代中国的实际问题。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共产党诞生后,逐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国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总结经验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如,它坚持人民立场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等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也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链条上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引,也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xx大以来,曾从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相结合的维度作出过一系列重要判断。如,他从6个时间段分析了社会主义思想从提出到现在的历史过程,内容包括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苏联模式逐步形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党作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如,他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绝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再如,他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深化认知,正确处理了一系列重大关系问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了其内蕴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新时代提出新课题,新课题催生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成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特别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独具特色和魅力的创新。历史将证明,随着我们党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愈益充分地彰显出其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启发了发展中国家如何选择走向现代化之路

当今时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各国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程度之深前所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要坚定不移维护和发展我国发展利益,同时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国际社会共担时代责任,合作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

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仍是发展中国家,中国也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都行进在实现现代化的征途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一个13亿多人口的国家,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根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在接续奋斗中,到20xx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人民的成功实践昭示世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只要找准正确方向、驰而不息,条条大路通罗马。

为人类作出贡献是每一个负责任的国家的使命。实际上,无论是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还是推进经济全球化,无论是实施精准脱贫还是在全球治理上伸张正义,都表明了中国的大国担当、大国责任和大国气度。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连续多年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身处这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球化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定程度上关乎世界的发展和未来,关乎人类的命运和前途。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必将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还要看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出的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智慧和经验也具有世界意义,对国际社会尤其是一些正处于发展困惑之中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可以从中汲取有益经验。如,为世界提供“政党治理”的中国经验,这就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加强和改善执政党的领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国家走向现代化。又如,为国际社会提供“国家治理”的中国智慧,这就是走符合中国历史、社会、文化、国情发展的治理道路,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再如,为人类贡献“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具体体现就是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等。历史地看,自1840年以来,中国从无路可走的境地开始探索,到走别人的路,再到走自己的路,再到昭示别人走自己的路,殊为不易。今天,我们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受到启发后更好地选择其前行的路。这本身就是一种具有世界价值的积极贡献。

领导科学决策与思维创新 篇5

继党的十六大突出地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一重大课题之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要提高执政能力,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提高领导干部的科学决策能力。科学决策是现代领导干部实施领导的首要职能。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影响着整个大局和人心向背。作为一个称职的领导者,必须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决策的理论、方法和技巧,认真总结前人决策方面的成功经验,按照事物客观规律去制定政策、确定目标,在现有人力、物力、财力和社会环境许可的条件下,进行科学分析、综合概括和准确判断,才能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避免决策上的失误,从而达到预期目的。那么,领导者如何进行科学决策呢?领导的科学决策是有层次的,越是上层的领导者越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决策上。按照科学程序和现代决策原理,制定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指导基层领导去贯彻、执行这些路线、方针、政策。基层领导在贯彻、执行的过程中,还要进行一系列的科学决策,只有这样,才能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在决策活动中,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想象、灵感等心理机制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起主要作用的是思维,尤其是创新思维。当今世界复杂多变,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科学决策是对领导干部提出的基本要求。领导干部只有胸怀创新发展之志,常思创新发展之计,在现实与发展的结合中找准创新点,做出符合实际的正确决策,才能解决社会深层次矛盾,找出新出路,做出新成绩。

当前我们乘着十七大东风,正全面建设惠及亿万群众的小康社会,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创新已成为我们时代的主旋律。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速度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无法比拟的。今天适用的方法明天不一定适用;此地适用的方法彼地不一定适用。创新的时代呼唤创新的典范。胡锦涛在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上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把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科技的创新,而且要求各级领导必须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具有创新思维,成为“创新型领导”。

改革开放30年来,位于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个区域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1%,占全国人口10.39%,但是,它的GDP和税收却约占全国的22%,进出口额占全国的35%,利用外资占全国的40%,在全国具有重要的经济地位和战略地位。其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也位列全国前茅。“长三角”的主要做法是:明确提出实施自主创新战略,认真借鉴长三角、珠三角开发初期的经验,发挥优势,大胆突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开发建设路子。

第一,率先实行市场化改革,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制和体制上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江浙人凭借敏锐的眼光,率先实行市场化改革,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制和体制上的优势。各级党政领导对县域经济高度重视,在财政体制、经济管理权限设置、发展搞活乡镇企业、发展市场等多方面采取切合实际的节节推进的改革措施,使县域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第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以私营企业为主的乡镇企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江、浙两省县域经济率先打破“惟成分论”,放手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培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市场主体,使个体私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资本和创业者从最小的、最不起眼的小商品生产开始起步,继而发展到各个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各地积极探索股份合作制和

股份制等组织形式,进一步激发了乡镇企业的发展活力。

第三,积极发展专业市场,通过专业化市场与企业的联动发展,极大地增强了县域经济的市场竞争力。浙江是全国闻名的“市场大省”,“建一个市场、活一方经济、富一方农民”的做法,成为浙江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经验。20世纪90年代后期,浙江县域经济无论市场数量还是市场规模都呈迅猛发展态势,继而发展成各种各类的大型综合及专业市场,形成了以消费品市场为中心、专业市场为特色、要素市场相配套的市场体系。浙江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绍兴柯桥轻纺城、永康市科技五金城、余姚市中国塑料城等都已是全国闻名的大市场。专业市场的发展不仅搞活了产品的流通,反过来又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围绕市场,浙江一些地方的企业如雨后春笋,发展势头之快出人意料。市场的发展也带动了饮食业、旅店宾馆业、运输业、电信业、娱乐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极大地增强了县域经济的市场竞争力。

第四,产业发展从多样化转向特色化,产业集群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支柱。20世纪90年代以后,浙江把小城镇建设与专业市场、乡镇工业园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的企业群和特色产业集聚区,有效地促进了县域产业从多样化转为特色化。在浙江,由产业集群构成的区域特色块状经济已成为该省工业化水平的一个品牌,同时也为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五,以发展城市化为重点,提升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1998年浙江省提出加快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县域经济发展由此进入了以城市化提升工业化的发展新阶段。县域城市化建设突破了以建制镇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的局限性,以县城和中心镇建设为重点,提高县域城市化的水平。为此,各地实施了一系列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改革新举措,确立经营城市的新理念,运用市场机制的新手段,培育多元化的投资新主体,县域城市化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提升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从“长三角”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中,我们总结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日益融入到世界经济发展的体系之中。所有这些因素,都决定了我们的领导干部如果仍然拘泥于旧的思维定势,思想僵化,领导活动就必然墨守成规、脱离日新月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际,必然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因此,新时期的领导干部,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发展过程或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挑战,立足于新的实践,把握住时代特点,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用创新的思维做出新的回答。

在新时期,领导干部的创新思维重在培养。如何培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第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思维的前提。江泽民同志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断适应国情与时代、形势与任务的要求而向前发展,始终兴旺发达。任何安于现状、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思想,都不利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新时期的领导干部首先要有突破落后的传统观念束缚,进一步解放思想的意识。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在各项工作中起先锋模范作用,要“努力成为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典范”。要有批判精神,敢于超越理论和权威,敢于超越经验和习惯,做到不迷信权威,不固守经验,不拘泥框框,不满足现状,“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第二,求真务实,勇于实践———创新思维的动力。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创新必须反映社会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领导干部的创新思维必须建立在对

基本情况和具体问题真实把握的基础之上,必须对国情、民情和具体问题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决不能离开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去谈“创新思维”。那些经不起实践检验的、不能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创新都不是真正的创新。胡锦涛同志指出:“最广大人民群众改造世界、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尊重人民的创造,倾听人民的呼声,接受人民的监督,反映人民的意愿,集中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把创新思维置于贯彻群众路线的机制之中。

第三,善于学习,博学多思———创新思维的基础。渊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是思维创新的前提。作为领导干部,只有站在时代前列,不断学习新知识,特别是科学知识、现代管理知识、法律以及构建合乎时代要求、合乎创新要求的新型知识结构,才能为提高创新思维奠定坚实的基础。领导干部要确立勤奋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作为第一需要,把理性思考当作必备素质。要重视对新知识的吸收和把握,关心学术界、科技界的最新动态和各种前沿问题的信息;要注意在学习中培养独立自主的精神,敢于打破“思维定势”;要善于思考,及时洞察身边的变化并及时适应和利用这种变化,为正确的决策做好准备。

第四,无私无畏,勇担风险———创新思维的品格。创新思维与风险相伴,不担风险的思维,就不是创新思维。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敢于创新思维,就是敢于承担风险。邓小平同志指出:“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承担风险的勇气是对一名领导干部德识、胆略、才智的考验与检验。领导干部树立创新思维必须具有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勇担风险的勇气。因为探索和创新总是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随时会遭到各种挫折和失败,甚至影响到个人的声誉和地位。但瞻前顾后、患得患失,是不会创新的。因此,领导干部树立创新思维,就必须有一种锐意进取、敢冒风险、不怕失败的精神和意志,必须有敢闯、敢冒、敢于承担责任的精神和勇气。

思维科学36讲 篇6

一、战略思维的内涵

“战略”一词原来本是军事学上的术语, 但它发展到现在已远远超出了军事的范围, 而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就一般而言, 战略的内涵可归结为:其一, 在军事上, 主要是指对战争全局的筹划与指导。这种筹划与指导要依据敌我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人力、地理、天时等多种因素而定, 要照顾到战争局部和全局的各个方面, 以及战争发展中各个阶段之间的关系, 从而制订军事力量运用的方略。其二, “战略”的含义由军事上延伸到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社会、环境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泛指在这些领域中那些长期性、根本性、全局性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以及有关全局的筹划和谋略。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 就把这种涉及长期性、根本性、全局性的筹划与谋略视为战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对战略研究的不断深化, 战略问题不仅走向各个领域, 而且也发展成为一门由多学科、多方位、多层次构成的理论体系。

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的高度重视和直接指导下, 教育部制定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简称《行动计划》)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我国教育事业正在进入一个极其重要的发展时期, 教育的振兴, 关系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行动计划》就是中国人战略思维的产物。事实上, 整个战略体系中的每一个部分, 都离不开战略思维, 离不开人们对战略的思考、设计、规划与谋略, 因此说, 战略思维是整个战略制订和实施的逻辑起点。由于战略本身是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 所以战略思维本身也必然是多维度、多形式和开放性的。

所谓战略思维, 就是指在科学的世界观和系统科学理论的指导下,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 研究与思考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科技、教育、文化、外交等社会活动各个领域的重大问题, 并对此做出战略选择的思维活动。这种战略思维, 应辅佐于一项或几项带有长期性、根本性、方向性、全面性战略问题的具体制订。

在社会活动中, 无论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 还是其他方面的工作, 其本身就是战略工作, 即通过制订带有全局性、长远性、预见性、目的性的战略规划和目标来实施工作。没有战略思维, 就无所谓战略。战略与战略思维是统一的, 战略是战略思维的必然结果, 战略思维是制订战略决策的先决条件。

战略思维是战略决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运用科学的战略思维进行战略决策的拟定和决断, 是关系到创新工作的方向性、全面性、根本性、科学性的大问题。在世界政治、经济、科技瞬息万变的重大历史关头, 任何一个国家、民族以及每一项历史工程, 都被维系在战略决策的纽带上, 在关键的时刻, 战略选择得当, 就会事半功倍, 取得优势。而一旦战略失误了, 将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战略决策的正确性又依赖于战略思维的正确性, 依赖于决策人是否能够运用战略思维来考虑分析问题。

二、战略思维是战略意识的外化

战略是一种历史产物。自从战争这个毁灭人类的怪物闯入人类社会之日起, 人们就逐渐形成了最初的战略意识, 可以说, 从某种意义上讲, 战略意识和战略思维是战争的衍生物。

战略意识首先表现为在古代战争中, 国家或军队的统帅对战争的策划与指导。中国古代的《左传》《论语》《战国策》等许多著作中都记载了古代战争中领导者运用战略意识指导战争的实例。如“烛之武夜入秦营”“曹刿论战”等, 都可以说是战略意识的充分体现。

中国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维的伟大人物可以说是孙子, 他的著名的《孙子兵法》, 对战略与战术的相互关系作了深刻的论证。孙子兵法中的战略思想从古至今一直为世界上历代军事家、政治家以及企业家所重视和借鉴。在当今日本, 许多大公司及企业仍把孙子兵法作为经营管理者的必读书之一。在美国军队中, 它也是一部被广为学习的经典著作。

在古代, 世界上其他国家先后发生了亚述战争、希波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亚历山大东侵、布匿战争等大规模的地区性战争。这些连绵不断的征战也把古代最初的战略意识推向了新的阶段。

当然, 由于历史的局限性, 古代的战略意识还只是局限在战争的胜负和地域性范围问题内。到了近代, 由于科学的发展和生理上的新发现, 使战略思维发生了质的变化。战略思想家和战略行动家也不再处于被某些局部战争规律支配的境地, 而把战略思维伸向了世界范围和更广阔的领域, 并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战略思想家, 如拿破仑、约米尼、克劳塞维茨以及被西方评为影响人类历史的16部巨著之一的《海军战略》的作者马汉等。

在现代国家, 战略思维作为战略意识的外化, 已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领域。“战略”一词已成为任何一项计划、措施、方案等制订中不可缺少的术语。特别是在市场竞争时代, 已成为人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了。

三、战略思维的特点

科学思维种种 篇7

导向因子存在的方式,可以是物质,也可以是信息或能量。如“爱屋及乌”,那家人好,房上的乌鸦也使人产生好感,看到房上的乌鸦,勾想对那家人的情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也是物,望月中勾起了对家乡、亲朋好友的怀念。“触景生情”也是这样,如看到已故亲人的遗物。会声泪俱下,痛苦不堪。这月、乌、情景等便是导向因子,使你的思维波朝一定的方向流动。电影、戏剧、小说、画、教科书等等,属于信息类的导向因子,接触它们,会产生一定的思维。光电、声响等等属于能量类的导向因子,听到不同的旋律会产生不同的反响,作不同的准备。

导向因子触动思维波,同时给予思维波种种信息。思维波装载信息,不像车、船那样机械地承受货物,也不像电波那样刻板地传递信息,而是有选择性、综合性、夸张性和个性。所以,同一导向因子,对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思维。

在思维波传递的过程中,会遇上种种“思维屏障”。这种“屏障”的存在,会反映在人们思维过程中的情绪表征上。人们的情绪。大体可分为喜、怒、哀、乐、稳五种形态。喜,就是兴奋、高兴的心理状态见之于形,于是舞之、蹈之、歌之、笑之。怒,见之于形是立眉竖眼,脸红脖子粗,高声吼骂,行为鲁莽。哀,即悲哀,愁眉苦脸,心境苦涩;或声泪俱下,或沉默不语,或不思饮食。乐者眉开眼笑,心里快活,乐滋滋的得意满足感。稳,即稳态思维,这是一种最常见的思维表征,如正常的学习、工作中的思维状态。稳态思维的最大特征是抗疲劳性。这有益于健康,有益于学习、工作和创造性劳动。

导向因子驱动思维波运转到某个“屏障”时,便产生出某种情绪。

人们要作到有益于健康的科学思维,首先要善于陶冶情操。思维波即使遇上“喜”“乐”的屏障,也要注意思维波不要在“屏障”上碰撞过猛,要适度,有抑制。传说有“气死金兀术、笑死牛皋”的故事,这就是因为一个没有想到会失败而气极,一个没有想到会胜利而乐极的缘故。

导向因子使你的思维波集合在“哀”“怒”屏障处时,更要十分冷静,要善于自我疏导,并接受旁人的疏导。俗语说:“听人劝,得一半”,让带有不愉快信息的思维波平滑宁静地绕过哀、怒的思维屏障,就会得到一种心态平衡,相安无恙。有如划一叶小舟飘流江河遇上激流险滩,切不可向着险滩中的礁石撞去,而应拣着平滑自然的水路飘过去。

发散思维训练之自然、人类、科学 篇8

2.请从社会的角度进行发散思考。

3.请从科学的角度进行发散思考。

有的学者认为:“也许我们这个宇宙只是更大的母宇宙的一部分。”我们面对着许多不可超越的极限,它们由一些最基本的物理常数所构成。如,光速不可超越,绝对零度不可达,我们只有正质量(即使反物质也是正质量),只有万有引力(而无万有斥力)……这些常数是否构成了我们这个宇宙的基本特征呢?如果超越了又将如何呢?

大自然真的不懂数学吗?

人们视数学为科学的王冠。但是为什么我们用极高深的数学、极复杂的公式、极庞大的程序,在超巨型计算机上进行 长时间运算,也只能以极其有限的精确度,计算一些比较简单 的分子呢?如果大自然不懂数学,描绘它的数学为什么几乎是无法达到的艰深呢?

中国传统文化最重天、地、人。然而今天的人类恰恰对这三个古老的话题知之甚少。对于“天”,现代宇宙学不过刚猜出一点皮毛。对于人们每天踩在脚下的“地”,我们钻探深度不过以10公里计,与地球半径(6378.14)相比,不过才干分之二三。若是一个苹果,我们连表皮的深度都没啃破。这点我们甚至还不如一条虫!至少它已啃到果心了。对于“人”,我们了解得尤其肤浅,特别是大脑思维的本质与神经工作的方式,我们甚至还一无所知。可能宏观与微观语言在此全不通用。

它也许是下个世纪“芝麻”都叫不开的神秘洞府。似乎人类在自然科学上一遇到“起源”的问题就一筹莫展。宇宙起源、生命起源、思维起源都是人类遇到的几个最大的难题。有些新理论又是那么的脆弱,经不起推敲。一种基于分子随机碰撞的生命起源理论不久前刚刚提出,但英国天文学家弗·霍依勒评价说:“上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正如利用席卷整个废料场的飓风来装配波音747飞机一样。”这种几率无异于让一只猴子在计算机键盘上胡蹦乱跳,居然打出了一部莎士比亚戏剧,你相信吗?

科学越发达,理论越艰深,学科也就越是高度地分化,人们的专业知识面也就日趋狭窄。如果你问某位科学家的研究领域,他可能会说:我在化学研究院物理化学分部理论化学研究所量子化学研究室从头计算方法研究组,从事多原子分子课题中位能面计算工作。你尽可以与他讨论“从头算”方面的问题,但倘若超出了这一范围,就很难说了。这不禁使人想起一个曾在宫廷御膳房供职的厨师,后来受雇于某大家,主人想以其资历炫耀一番,命他烧制一桌宫廷筵席宴客。答曰不能,因为他是专做宫廷点心的。又命他烧制一桌宫廷点心待客,又答曰不能,因为他是为做某种点心专职制葱末的。也许当今从事各种专业工作的人中就有不少“专门切葱”的。

人人都知道瞎子摸象的故事,然而也许我们就在干着类似的事。如果说,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还算研究过“大象学”的话,近代科学家早就潜心于“象腿学”、“象耳学”、“象尾学”、“象牙学”等分支了。而现代的博士生导师已带领众多弟子分兵于“象脚学”中的“象脚跟学”、“象趾学”、“象腿力学”等次级分支了。

著名的《第三次浪潮》一书作者托夫勒曾为普里戈金的《从混沌到有序》撰写过前言。开篇第一句话就说:“在当代西方文明中得到最高发展的技巧之一就是拆零,我们非常擅长此技,以至于我们竟时常忘记把这些细部重新装到一起。”遗憾的是,现在大量培养的多为“拆零”专家,而“整合”专家实属凤毛麟角。

为发现“物质不灭定律”作出重大贡献的俄国著名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巴(1711-1765年)的传记中写到他闯进了人类知识的一切领域。他是文学家、诗人、语言学家、历史学家、地理学家、地质学家、冶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美术家,只差了个“哲学家”。至少他曾经涉猎过这么多领域吧。要知道,他比我们不过早了2,今天的科学家还有这份潇洒吗?其中的大多数也许早就被“腌制”到不知哪个缸中去了。

也许“全能”才更能体现出人类的优势与特点。有人研究动物习性,专门设计了一个“三项全能”项:日行军30公里——潜水15米——爬绳数米。据研究,除了人类以外,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没有能力完成这三项运动。尽管各单项冠军可以分属各种动物,而人的优势就在于他的全面性与综合性。现在人类专业知识越来越窄,势必造成其全面综合素质的降低,这种单项进化中的整体退化是一个不祥倾向。

思维科学 篇9

培养科学思维方式,让学生学会创新

甘肃通渭●赵国强

一、授课内容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 模块中的第五章第四节第二课时中的第一个问题“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那么,在具体的生物课教学过程中如何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呢?在新课程设计上有很多提高科学素养的素材,其中教材上有很多重要结论、原理的科学探究过程,应用好教材上的这些经典实验是培养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二、教学过程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根据经验推测得出结论:“植物的物质积累来源于土壤。”人们受其影响,认为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完全来自土壤。是不是这样的呢?假如你是科学家,你怎样设计实验来证明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并非来自土壤呢?

(1)学生们进行讨论、交流。

(2)师生共同讨论。

师:大家是如何设计实验来证明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并非来自土壤的呢?

某生:取生长旺盛的某种植物,在环境适宜的花盆里培养,生长足够的时间后,测量植物的增重量,花盆的重量的减少量加上浇水量,然后两者做差值,差值是植物吸收空气的增重量。

师:大家觉得他的方案正确吗?

生:有漏洞,因为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

师:对对,很好。我们看看科学家们是怎样设计实验来证明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的(课件展示“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1648年,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在大木桶内栽种植物(2.3 千克),五年后,植物增重了74.4kg,在五年之间他仅向土壤浇水,而土壤才减少了0.57kg。同学们想想,海尔蒙特会得出什么结论?

生:建造植物体的原料是水分,不过他的结论不正确。

师:嗯,不过在一千多年前能有这样的认识就很难得了。海尔蒙特的实验说明水是植物必需的物质。那么,植物真的只需要水就能长大吗?早在1637 年,我国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已注意到空气和植物的关系,提出“人所食物皆为气所化”的`观点。1771年,最先用实验方法证明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养分的是英国著名的科学家普利斯特利。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01 页第一自然段,普利斯特利是怎样设计实验的,证明了什么?

生: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证明了植物可以更新因蜡烛燃烧或小白鼠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师:嗯,很好,但人们严格按照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要求重复他的实验,有的能成功,有的失败,为什么呢?可以怎样进一步实验?

生:普利斯特里做实验的时候没有注意到光的影响,故后人重复的时候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了。1779 年,荷兰英格豪斯做了500 多次植物更新空气的实验,得出结论:光在植物更新空气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师:遗憾的是受当时化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们并不知道植物吸收和释放的是什么气体。1785,由于发现了空气的组成,人们才明确植物在光下放出的是氧气,吸收的是二氧化碳。既然植物在更新空气成分时吸收光,那么光去哪儿了呢?同学们阅读课本。

生:1845 年,德国植物学家梅耶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指出: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师:那么,植物在吸收水和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过程中,把光能储存在什么物质中呢?(同学们阅读102 页相关内容)生:1864 年,萨克斯把天竺葵叶片黑暗处理一段时间,一半曝光一半遮光,然后碘蒸气处理,结果曝光一半呈深蓝色,遮光一半不变色。由此得出结论:绿叶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在淀粉中。

师:嗯,也就是说萨克斯证明了植物吸收的光储存在淀粉中。请同学们思考,(1)为什么要进行黑暗处理?(2)一半曝光、一半遮光的目的是什么?

生:暗处理是为了让叶片充分饥饿,一半曝光、一半遮光的目的是作对比,通过对比可以得出绿叶吸收的光转化在什么物质中。

师:对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到此,反应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产物是氧气和淀粉,那么,产物中的氧气是来源于水还是二氧化碳呢?请同学阅读课本,看科学家们是怎样设计实验的来证明氧气来源的。

生:美国的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设计了对比实验,分为两组,第一组给植物提供未标记的C02 和标记的H2180,第二组给植物提供标记C18O2 和未标记的H20,然后检测氧02。结果发现在第一组实验中检测到了802,第二组未检测802,说明光合作用释放的02 来源于反应物H20。

师:很好!这样产物的氧气的来源就搞清了,那么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又是怎样合成的呢?同学们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生:美国的卡尔文用14C 标记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探明了CO2 中的C 在合成有机物过程中的去向,称为卡尔文循环。

师:对!卡尔文用的方法和鲁宾和卡门的一样,但是在检测CO2 中14C 的去向要比检测802 大多了。另外,卡尔文循环是很复杂的生化反应过程,在高中教材中没有详细介绍卡尔文循环过程,大学教材会详细介绍卡尔文循环,同学们考上大学后若对此感兴趣可继续深造。

三、教学反思

在新课改教材编排中,有很多经典的科学发现的实验,在教学中应用好这些实验,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为未来培养创新性人才作铺垫。另外,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体现学生为主体的地位,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中新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思维科学 篇10

【关键词】中学科学 培养 学生 科学观念

中学新课标明确提出: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入门课程,为此,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就目前的中学科学教学来说,还存在一些问题,学生上课态度不端正,对科学课提不起兴趣,为此,中学科学教学的效果不佳,很多的学生对科学根本提不出兴趣,在科学课程教学中,学生的科学观念和科学思想没有任何的起色,更谈不上培养和提高了。

一、夯实基础知识,做好能力奠基

对于任何一种学习来说,要想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观念,最基本的工作就是首先让学生掌握专业的基础知识,只有掌握了相应的基础知识,他们才能有的放矢,向更深的方向发展。对于科学课程的教学来说,也不例外,要想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就得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的掌握,这样才能让学生再熟悉知识的同时,打开自己的思维和思考,然后内化到自身,形成一种观念意识或者思想精神。科学课程中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在学生树立科学观念和科学意识的过程中起着基础和核心的作用,没有基础科学知识的掌握,就根本不可能让学生树立科学观念,更谈不上培养科学能力了。虽然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现在的科学课程教育却没有按照预订的目前前进,很多的科学课老师一味的求新求异,有的把课堂弄的很花哨,失去了实用性的价值,很多都是空洞的花架子,只看重课堂的教学形式而忽视内容的传授,老师一般不大关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落实。要想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作为教师首先要重视科学课程的教学,一定要摆正心态,精心的备课,做好教学设计,突出基础知识的教学,把基本知识讲透,让学生能真正掌握住这些知识。

二、重视科学实验,突出意识培养

对于中学生科学观念的培养来说,很重要的一种方法就是科学实验。对于科学来说,任何疑难问题或者科学真理大多都是经过无数的科学实验而获得的。为此,要想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让他们树立一定的科学意识,最主要的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突出科学实验的作用,只要条件允许,教学内容有需要科学实验,那就要大力开展科学实验,在进行科学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会认真的观察、分析和思考问题,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彻底得到激发,科学观念和科学意识也会得到培养和锻炼。实验教学是科学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科学观念的有效对策。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脱离实验的科学教学是无效的。在科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把示范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相结合,认真做好分组实验不仅是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兴趣的较好手段,而且是科学教学中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很重要的一环,也是培养科学观念的重要环节。在学习完相关的物质性质与静电的时候,我们可以设计这樣一个小实验,实验的目的就是讲混淆在一起的胡椒粉与盐巴相分离,实验之前,让学生开动脑筋,认真的思考,结合物质的性质用什么方法将他们分离开?然后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并认真分析每一个实验步骤,过程如下:将盐巴与胡椒粉相混在一起,并且老师用筷子把他们搅拌均匀,然后把塑料汤勺在衣服上摩擦,放在盐巴与胡椒粉的上方,这时候我们发现胡椒粉先粘附在汤勺上,紧接着将塑料汤勺稍微向下移动一下,盐巴后粘附在汤勺上。通过实验,学生不难发现其原因所在:胡椒粉比盐巴早被静电吸附的原因,是因为它的重量比盐巴轻。科学实验就是让学生把已经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日常生活中去,在实验的过程中开启科学思想,树立学以致用的科学精神,这是培养学生科学观念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氛围

心理学家朱智贤认为:初中学生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抽象思维日益占有主要地位,但具体形象成分仍起着重要作用。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创新力,应营造浓厚的适宜创新教育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要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境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增进对所提问题意义的理解,在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愉悦,并鼓励和帮助学生将大胆的设想、创新的计划变成现实。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领略创新的意义。案例1:鱼为什么会在水里上升和下沉呢?出示鱼的模型,或者直接解剖一条鲫鱼,告诉学生在鱼体内有一个充满气体的鳔,鱼在水中的沉浮与鳔的大小有关,其原理与装有不同气体的气球在水中的沉浮相似。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对鱼在水中的沉浮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并通过引导,将思维链接到潜水艇的发明。

四、积极鼓励、培养学生敢于创新

培养创新意识的关键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敢于质疑问难,善于发现问题是创新的火花,我们应该鼓励学生提问。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万万,起点是一问。” 案例2:对“测定物质的密度”的探究中,按实验册中的做法,会有少量食盐水沾在烧杯壁,使食盐水的体积偏小,食盐水的密度偏大。有个学生提出问题,有没有更好的检验方法呢?最后在我的不断鼓励点拨下,他们小组设计出一套不同于实验册中的方案,在测定食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先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盐水的总质量,再把烧杯中的食盐水部分倒入量筒中,测其体积,最后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下食盐水的质量。实验完成后,我叫学生做后面的“问题和讨论”,那位同意竟发现他设计的方案就在上面。他第一次体验到了创新的喜悦,这种喜悦要比学生照方抓药做完实验后的感受更加深刻和持久,更加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谭先觉.科学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J].新课程,2011(5)

[2]李夏云.科学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J].生活教育,2012(2)

上一篇:入额法官述职报告范文下一篇:去湿地公园玩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