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美术教案第三课

2024-10-18

五上美术教案第三课(共8篇)

五上美术教案第三课 篇1

第三课 农家乐

单元教学内容:歌曲 《丰收的节日》 《苹果丰收》欣赏《丰收锣鼓》《打猪草》 单元教材分析:

《丰收的节日》是一首新疆塔塔尔族民歌。歌曲运用了明快的节奏和鲜明的民族韵律,描绘了少数民族庆丰收时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表达了他们分享劳动成果的喜悦心情。歌曲前半部分欢快、活泼,后半部分为二声部合唱,歌曲具有浓郁的新疆歌曲风格。

《苹果丰收》是朝鲜影片《金刚山姑娘》中的一首插曲。歌曲为4|4拍宫调式,二段体结构。曲调明快活泼热情奔放,表现了在苹果丰收的季节里姑娘们喜摘苹果时欢乐的劳动场面。

歌曲的第一乐段共四个乐句,采用了齐唱的演唱形式,曲调完整,节奏型相同,只是在第四乐章中稍有变化,旋律以摸进的手法轻快而富有舞蹈性,每一句在歌词上都做了重复的补充,增强了欢乐心情的语气表达,描绘了在风和日丽、彩虹满天的季节里,身着民族服饰的姑娘,身背箩筐、载歌载舞喜摘苹果的生动情景。

第二乐段是歌曲合唱部分,第一、第二声部三度、四度的对位和声进行使得演唱效果更为丰满,曲调舒展而又热烈,旋律以四度的摸进逐渐把歌曲的情绪推向高潮。把人们眼望着一片大丰收景象而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之情在这里得到了尽情的抒发。歌曲最后一句在下移八度跳进中欢快地结束全曲。

《打猪草》讲的是农村姑娘陶金花在打猪草的时候,不小心碰断邻居金小毛家的两根笋子,怕人把她当成偷笋子的人,只得用草将笋子盖住。金小毛发现了断笋,误认为她是偷笋,踩坏了她的篮子,陶金花又委屈,又怕回去向妈妈不好交待,哭了起来。金小毛知道了她不是偷笋而是不慎碰断笋子后,便转而安慰她,先要将买盐的钱赔她篮子,陶金花不要,他又将笋子送给她,帮她整理篮子,并送她回家。金小毛看竹林的时候非常勇敢,但送陶金花回家又有点退缩了:“你家隔壁村有几个男孩很霸道,要跟他们对花才能让过,对错了就过不去呢。”陶金花说:“对花由我来,你别怕。”于是两人肩并肩回家了。

教 学 目 标:

1、由反映农家生活的中外作品四首组成本课内容,这是人文性在音乐与社会关系上的体现。让我们从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农家乐,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2、能用轻快、活泼、和谐的声音,演唱合唱歌曲《丰收的节日》中的一个声部。能用活泼、热情的声音,流畅的演唱合唱曲《苹果丰收》中的一个声部。并能按旋律、节奏的特点,边唱边用声势为歌曲伴奏。

3、选择合适的音组填空,为旋律创作活动做铺垫练习。教学重、难点:

1、感受、体验歌曲表达的意义。

2、能认识并分辨古筝、笛子、萧、扬琴、阮等常见的民族乐器。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歌曲 《丰收的节日》

第二课时:欣赏《丰收锣鼓》 第三课时:歌曲《苹果丰收》

第四课时:欣赏《打猪草》

第一课时

课题: 《丰收的节日》 课型: 唱歌课

《丰收的节日》是一首新疆塔塔尔族民歌。歌曲运用了明快的节奏和鲜明的民族韵律,描绘了少数民族庆丰收时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表达了他们分享劳动成果的喜悦心情。歌曲前半部分欢快、活泼,后半部分为二声部合唱,歌曲具有浓郁的新疆歌曲风格。学情分析:

1、五年级学生在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音乐

唱歌课还是缺乏训练。

2、在今后的学习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演唱的兴趣。教学目标:

1、演唱新疆塔塔尔族民歌《丰收的节日》,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热情奔放的情绪,体验人们丰收后载歌载舞的喜悦心情,抒发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热爱。

2、初步学会演唱歌曲《丰收的节日》的第一声部歌词,并能正确运用2/4拍的指挥图示边唱边划拍。

3、尝试在听听、读读、唱唱的音乐实践活动中,运用听唱与视唱相结合的方法学会演唱歌曲第一声部。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初步学会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清脆、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丰收的节日》。

2.教学难点:在演唱时能初步表现出歌曲欢快活泼、热情奔放的情绪,做到节奏准确,音色统一。

教学策略: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子琴等。教学过程:

一、信息介绍

1.请学生分别来介绍回去收集的新疆地区的相关资料。2.教师也介绍自己收集的新疆地区的人文与音乐资料。

二、新授歌曲

(1)感受情绪,熟悉曲调

1.完整聆听录音范唱,初步感受歌曲情绪。2.再次聆听范唱,学跳简单的新疆舞动作:

教师示范

请个别学生示范

分组练习

3.学2/4拍的指挥图示

教师示范

集体模仿

跟音乐边唱边划拍(2)学唱歌曲

1.用“lu”哼唱曲调

2.请学生找找哪些乐句应该唱得跳跃?哪些乐句应该唱得连贯? 3.用较慢的速度演唱第一声部歌词。

集体演唱

找个小伙伴分别唱给对方听。

4.再次仔细听录音范唱,并跟随音乐演唱,注意音准 5.跟教师钢琴伴奏略加快速度演唱全曲。6.在小组内大家找找难唱的乐句相互教唱。7.再次齐唱全曲

三、新疆歌舞交流 1.教师展示新疆舞蹈

2.请学生也来回顾、表演以前学过的新疆歌曲或舞蹈。

四、教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感受了丰收的欢乐,但在丰收的背后,有让人更加感动的场面,那就是辛勤的劳动。同学们要热爱劳动,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珍惜每粒粮食,日常生活中不能浪费,要学会感恩。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丰收锣鼓》 课型:欣赏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音乐作品,体会人文性在音乐与社会关系上的体现。让我们从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农家乐,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2、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常识。

教学难点:欣赏歌曲,体会歌曲所表达的内容。教学准备:钢琴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丰收锣鼓》

(一)聆听《丰收锣鼓》

1.导入:人们在喜庆的日子里,往往要敲锣打鼓来庆贺。中国的锣鼓经世界闻名,非常有中国特色。中国管弦乐器也有别于西洋管弦乐器。 2.欣赏乐曲第一部分。

设问:在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么一个场面?你从音乐声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 3.欣赏乐曲第二部分。

设问: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对比,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4.聆听全曲。

(1)看着书上的谱例,随着音乐的发展,举手指出、示意是第几段?(2)合着音乐的速度和情绪,作模仿该段主要乐器的演奏动作。(3)出示相应的民族管弦乐队的图片,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模仿演奏的动作,三结合立体的欣赏全曲,把学生的听觉、视觉、动觉想像都充分调动起来,投入到音乐中去。

5.师生交流(有时间可允许再复听一次)。

6.小结:丰收的喜悦场面是非常热烈的。感受从丰收中获得劳动成果的欢乐。

<二>主题创作活动

1.围绕着“欢庆”的主题自由命题,创作一段音响(音乐)。 2.课前提出创作要求,如大家自带些自制的乐器等。

3.对有乐器演奏能力的学生,鼓励他们把家里的乐器带来自己创作旋律,伙伴们配上打击乐等去表现该主题。

4.此项创作活动旨在学生的参与,不求规范、正统、只要能反映出主题的情绪就应给予鼓励。因此创作的过程是重要的,而创作的作品水平不是主要的评价对象,当然有好的作品更好。

二、复习歌曲《丰收的节日》

1、聆听歌曲《丰收的节日》。

2、跟琴演唱歌曲,老师矫正不准确的地方。

3、分组唱、男女唱、个人唱。

4、用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

5、根据歌曲表演。

三、小结。

这是一首民族管弦乐曲,表现了我国农民的劳动生活和喜获丰收的欢乐情绪。所以在课堂上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内容和乐器之间的关系是关键,学生欣赏兴趣也较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苹果丰收》 课型:综合音乐课

教材分析:《苹果丰收》是朝鲜影片《金刚山姑娘》中的一首插曲。歌曲为4|4拍宫调式,二段体结构。曲调明快活泼热情奔放,表现了在苹果丰收的季节里姑娘们喜摘苹果时欢乐的劳动场面。

歌曲的第一乐段共四个乐句,采用了齐唱的演唱形式,曲调完整,节奏型相同,只是在第四乐章中稍有变化,旋律以摸进的手法轻快而富有舞蹈性,每一句在歌词上都做了重复的补充,增强了欢乐心情的语气表达,描绘了在风和日丽、彩虹满天的季节里,身着民族服饰的姑娘,身背箩筐、载歌载舞喜摘苹果的生动情景。

第二乐段是歌曲合唱部分,第一、第二声部三度、四度的对位和声进行使得演唱效果更为丰满,曲调舒展而又热烈,旋律以四度的摸进逐渐把歌曲的情绪推向高潮。把人们眼望着一片大丰收景象而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之情在这里得到了尽情的抒发。歌曲最后一句在下移八度跳进中欢快地结束全曲。教学目标:

1,从音乐中体验苹果丰收带来的喜悦,用饱满的情绪、流利的演唱歌曲《苹果丰收》

2,用口琴来完成歌曲二声部教学。

重 点:用热情饱满的情绪、流利演唱歌曲。难 点: 前十六分音符 教学准备:电子琴、本课曲目光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二)导入歌曲:

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我唱一句看看同学们能不能接下一句:“五十六个民族” 学生:五十六枝花;

教师:“五十六个兄弟姐妹”,学生:是一家;

教师:“五十六个语言汇成一句话”,学生:爱我中华、爱我中华------------教师:我们国家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光少数民族就有五十五个。下面老师边唱边跳请同学们来猜一猜老师所表现的是那一个民族。1),蒙古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2),藏 族《北京的金山上》 3),傣 族《金孔雀轻轻跳》 4),朝鲜族《苹果丰收》 教师介绍朝鲜族歌舞:朝鲜人民具有悠久而优美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尤其是能歌善舞,节日或劳动之余都喜欢用舞蹈来表达自己的感情。5)和同学们一起来跳朝鲜舞。

讲解几个基本动作:1)竖横手,2)胸前晃手3)随音乐节奏来舞蹈 我们感受了朝鲜舞蹈优美典雅,下面请同学们学唱这首朝鲜歌曲《苹果丰收》。

(三)新歌教学: 1),范唱

2)分析歌曲《苹果丰收》是朝鲜影片《金刚山姑娘》中的一首插曲。歌曲为4|4拍宫调式,二段体结构。曲调明快活泼热情奔放,表现了在苹果丰收的季节里姑娘们喜摘苹果时欢乐的劳动场面。

歌曲的第一乐段共四个乐句,采用了齐唱的演唱形式,曲调完整,节奏型相同,只是在第四乐章中稍有变化,旋律以摸进的手法轻快而富有舞蹈性,每一句在歌词上都做了重复的补充,增强了欢乐心情的语气表达,描绘了在风和日丽、彩虹满天的季节里,身着民族服饰的姑娘,身背箩筐、载歌载舞喜摘苹果的生动情景。

第二乐段是歌曲合唱部分,第一、第二声部三度、四度的对位和声进行使得演唱效果更为丰满,曲调舒展而又热烈,旋律以四度的摸进逐渐把歌曲的情绪推向高潮。把人们眼望着一片大丰收景象而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之情在这里得到了尽情的抒发。歌曲最后一句在下移八度跳进中欢快地结束全曲。3)模唱 旋律 4)按节奏读词

5)全班齐唱,指导不足之处 6)请几个学生伴舞 7)分组表演

8)完整演唱歌曲《苹果丰收》

拓展延伸:朝鲜族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

小结:同学们,伴着优美的歌声我们的音乐课就要结束了,通过本课让我们了解到农业丰收带给祖国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安居乐业。也希望同学们热爱我们祖国民族音乐,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多听、多看、多欣赏好的民族音乐。最后让我们随音乐走出教室吧

第四课时 课型:欣赏 教学内容:

1、聆听:黄梅戏《打猪草》。

2、拓展:戏剧基础知识。

教材分析:《打猪草》讲的是农村姑娘陶金花在打猪草的时候,不小心碰断邻居金小毛家的两根笋子,怕人把她当成偷笋子的人,只得用草将笋子盖住。金小毛发现了断笋,误认为她是偷笋,踩坏了她的篮子,陶金花又委屈,又怕回去向妈妈不好交待,哭了起来。金小毛知道了她不是偷笋而是不慎碰断笋子后,便转而安慰她,先要将买盐的钱赔她篮子,陶金花不要,他又将笋子送给她,帮她整理篮子,并送她回家。金小毛看竹林的时候非常勇敢,但送陶金花回家又有点退缩了:“你家隔壁村有几个男孩很霸道,要跟他们对花才能让过,对错了就过不去呢。”陶金花说:“对花由我来,你别怕。”于是两人肩并肩回家了。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习用委婉清新、细腻动人的声音演唱黄梅戏选段。

2、能准确演唱《打猪草》中的拖腔,展现戏曲的韵味。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黄梅戏这一地方剧种产生兴趣,能专注地听赏黄梅戏选段。

2、通过打击乐器伴奏、演唱、舞蹈各种形式来表现黄梅戏,培养学生良好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以及合作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对黄梅戏的发展历史和流传地域等知识产生探求的欲望,在听赏音乐活动中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

2、感悟到江淮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增强。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能用委婉清新、细腻动人的戏曲唱腔演唱《打猪草》。

2、难点:能准确把握《打猪草》的锣鼓点,为《打猪草》加入生动的配乐。

教学方法:

1、通过启发引导,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运用启发联想法、鼓励法、表演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其直观性、趣味性和生动性。教学过程:

一、戏剧欣赏,渲染主题

师:泱泱中华,5000年漫长的历史,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走进精彩的戏曲世界。我们国家地大物博,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习俗,兴趣爱好,不同的地方方言,所以也就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剧种,那同学们,你们都知道些什么戏曲剧种呢?

生:京剧、越剧、豫剧„„

师:今天老师特意给大家请来了三位小戏迷,他们分别要给我们来唱一段,同学们来听一听他们分别唱的是什么剧种?

学生欣赏后回答。

二、多样导入,激发兴趣

1、师表演《天仙配》导入。

师:此时,老师也忍不住很想为大家表演一段,同学们仔细看,入神听,说说老师唱的这又是什么剧种?

生:黄梅戏。

师:那你们知道黄梅戏是哪个省的地方戏吗?

生:安徽。

2、介绍黄梅戏(出示课件)。

师:看来大家对黄梅戏还并不是很陌生,确实,黄梅戏是安徽的地方戏,在安徽特别的流行。但是,同学们,黄梅戏其实并不是起源于安徽,而是起源于湖北的黄梅县,后来在安徽安庆地区长期发展。黄梅戏一开始只表演二三个人的小戏,如《打猪草》、《夫妻观灯》,后来才上演正本的大戏《天仙配》、《女附马》等,由于黄梅戏唱腔婉转,表演细腻,所以目前,它已经成为全国非常著名的一大剧种。

师:说到这儿,老师知道同学们一定急着想学唱黄梅戏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唱黄梅戏《打猪草》。

三、丰富多彩,深入学习

1、介绍《打猪草》故事,理解《对花》的意思。

师:每段黄梅戏都描述了一段故事,《打猪草》讲的是农村姑娘陶金花在打猪草的时候,不小心碰断邻居金小毛家的两根笋子,怕人把她当成偷笋子的人,只得用草将笋子盖住。金小毛发现了断笋,误认为她是偷笋,踩坏了她的篮子,陶金花又委屈,又怕回去向妈妈不好交待,哭了起来。金小毛知道了她不是偷笋而是不慎碰断笋子后,便转而安慰她,先要将买盐的钱赔她篮子,陶金花不要,他又将笋子送给她,帮她整理篮子,并送她回家。金小毛看竹林的时候非常勇敢,但送陶金花回家又有点退缩了:“你家隔壁村有几个男孩很霸道,要跟他们对花才能让过,对错了就过不去呢。”陶金花说:“对花由我来,你别怕。”于是两人肩并肩回家了。

师:他们都对了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聆听《打猪草》。小结:

祖国的戏曲文化博大精深,今天大家接触的只是冰山一角,只要留心生活,用善于发现的耳朵、眼睛多角度地感受生活中的一切,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第三课 珍爱生命 教案 篇2

导入新课:

视频:《敕勒歌》

师:碧蓝的天空,洁白的飞鸟,摇曳的青草,奔跑的羊儿,这里所以美丽,是因为到处都散发着生命的气息。我们的世界也因为生命的律动而显得异彩纷呈。

一、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板书)

(一)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板书)

其实,不仅仅是草原,在森林里,在大海中,在山野间,甚至在沙漠深处,都有美丽的生命。

图片:动物、植物

视频:《水底世界》

学生活动:说一说自己最喜欢何种生物,对它了解多少。(如果教师让学生进行了课前准备工作,可以让学生展示图片、标本。)

师:它们让我们感受到万物欣欣向荣,感受到世界充满生命力和无穷希望,感受到我们生活的地球是宇宙中最美丽的星球。现在就请同学们看一看另一种地球。

视频:《哭笑的地球》

学生思考:地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当我们从前辈的手中接过地球时,我们以为拥有了无限的财富。所以,我们浪费,我们破坏。鲜花没有了,树木没有了,动物们的家也就没有了,矿藏被我们贪婪地挖掘,资源被我们肆意地挥霍。所以,地球受伤了,而我们却以为地球在我们的手中变得现代了,可以自豪了,可以向子孙后代交代了。殊不知,我们将来留给他们的只会是一个干涸的地球,一个失去生命活力的地球。要让地球变得更加美丽,而不是支离破碎,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尊重地球,尊重生命。

(二)生命需要相互关爱(板书)

或许,有的同学会说,人类是万物之长,是大自然的主宰,为什么不能随心所欲地支配地球?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人类随心所欲的后果。

学生活动:

1、列举自己了解的已经消失的珍惜动植物。

2、列举自己所了解的一些环境问题,比如沙尘暴、疾病、气候等。

视频:《全球物种锐减》

人类的无知、贪婪破坏了世界原有的和谐和平衡,而这一苦果人类自己也难以幸免地要品尝。森林的严重破坏,导致沙尘暴肆虐、洪水泛滥;工业文明的发展,导致垃圾增多、污染加剧;动物的锐减,则使人类越来越陷于孤独的境地。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只有一个地球,一个人类与其他生物共有的地球。如果我们想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就需要每一个人,去关爱与呵护周围的生命。

小结:《地球你好吗?》(歌曲)

教案点评:

充分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进行教学,给学生以较强的感性认识,了解生命的美丽。并给学生一定的活动空间,让学生课下、课上主动参与教学。

第二框 人的生命的独特性

导入新课:

地球从一个没有生命、原始荒凉的星球逐步演变,成为今天朝气蓬勃、充满生机的生命之舟。在所有的生命中,以人类的生命最具有独特性。

二、人的生命的独特性(板书)

(一)人的生命独特性突出表现在,与其他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命相比,人类的生命最具有智慧。

人类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地改造着这个世界,茹毛饮血、衣不蔽体的时代一去不返,人类从原始的深山老林逐渐走向现代化的都市和乡村。人类可以飞翔于蓝天,可以遨游于深海,可以了解过去,也可以预知未来。人类用思想改变着周围的一切。

举例:

视频:《太空中的生命科学》、《纸--记载人类文明》、《柳子庙》、《认识宇宙》、《中国船舵》、《中国丝绸》(教师任选)

图片:

(二)人的生命独特性更多地表现在,人的个性品质、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途径的多样性。

学生活动1:讲述名人故事,说明每个名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学生活动2:猜一猜他是谁(课前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位组员进行自我评价后,其他组员进行补充,最后总结出每位组员的个性特征,并提交给老师。课堂上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个性描述,判断他是哪位同学。)

学生活动3:我的人生小规划(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谈一谈自己适合走什么样的道路。)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认识到这一点,在逐步了解自己的过程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为社会贡献自己的才能。

学生小结。

第三框 珍爱我们的生命

教学目标:

1.了解个人生命的价值与国家、社会、他人的关系。

2.明确珍爱生命的最高表现是延伸生命的价值,激发学生努力突破自我,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教学重点: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教学难点:延伸生命的价值

教学方法:讨论法、图像展示法、活动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识

人类生命的独特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发挥生命的独特性呢?

二、导入新课

人的生命是独特的,更是宝贵的,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为此我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保护每个公民的生命不受侵害,对于侵害人的生命健康的违法犯罪行为,予以严厉的法律制裁。那么我们该怎样珍爱自己的生命呢?

三、授新课

1、不放弃生的希望

出示《生命的渴望》它用自己坎坷的生命经历想告诉我们什么?

播放《生与死的抉择》“一定要活下去”说明了什么?

珍爱生命的人,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遇到多大挫折,都不会轻易放弃生的希望。

2.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播放《小海的出生》他的出生能为别人带来快乐。

你能为周围的人做些什么?请你画一幅自己人生过程中与自己生命、生活发生联系的人物网络图,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及对于对方的意义。

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我们能够为他人带来快乐,为他人减轻痛苦,能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所以我们要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阅读《比乐和油漆匠的故事》讲述云南大学生马加爵杀害四名同学的故事。回答:我们应当怎样肯定和尊重生命?

在肯定、尊重、悦纳、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应同样善待他人的生命。

当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不轻言放弃,不丧失生的希望;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考考你:你知道在紧急时刻应如何保护生命吗?(略)

3.延伸生命的价值

出示图片,说出这些人的生命是否有价值,为什么?试着举几个例子。

他们为民族、为国家、为人类作出了突出贡献,所以受到人们的崇敬。即使他们的生命结束,但他们生命的价值却得到了更长的延伸、更充分的体现。

以臧克家的《有的人》做为结束语。

第三课 土地改革教案 篇3

第三课土地改革(教案)

【知识与能力】了解土改的必要性、土改的开展及基本完成情况;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及土改的历史意义。注意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概括、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收集整理课本图片、网站资料等课程资源中有关土改的信息,并在教师引导下展开讨论,帮助学生对教材主干知识体系进行梳理,整合。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加深学生对解放后土改必要性及其历史意义的理解和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中国农民在两千多年来所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终于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是值得我们热爱的;认识土地改革的胜利作用与抗美援朝的胜利一样,都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还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

【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的背景及土改开展的情况和意义 【难点】关于土地改革的原因及必要性的分析;

关于土地改革与新生政权的巩固和新中国国家工业化建设的关系。【课型】新授课 【教法】讨论法,讲解法,探究法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随着开国大典的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你认为此后新政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巩固政权)

2、新中国成立之初,为战胜内外反动势力的进攻,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中央人民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有上节课学到的什么事件?(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个事件起到了什么作用?(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也为国内建设创设了良好的和平环境。)

3、承上启下:几乎在抗美援朝进行的同时,党和政府领导了土地改革运动。【新课】 【设疑自探】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1、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2、土地改革的开展

(1)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1950年-——1952年底。(2)土地改革的指导文件: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土地改革的具体办法是什么呢?

(4)此次土地改革的效果如何?取得了什么成果?

二、土地改革的意义 【解疑合探】

1、组织学生集体朗读课本第13页“文献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条款”,讨论回答:结合文献内容,说明此次改革主要是改什么?改的目的是什么?

补充:封建土地所有制与农民土地所有制有何异同?(提示:从土地占有者、地主阶级与农民的关系、产品分配等方面考虑)

2、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这次土地改革有什么特点?

3、【拓展运用】(1)选择题(2)材料解析

语音语调第三课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掌握两个摩擦音/θ/ & /ð/、/h//l/、鼻腔音/m/,/n/ &/ŋ/、延续音/w/& /j//r/的正确发音及区别;听单词能准确判断其音标;运用这几个音标如何记单词。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区分/θ/ & /ð/,三个鼻腔音/m/,/n/ &/ŋ/的发音,理解延续音的延续发音技巧以及运用音标记单词的方法

三、课前准备:音频,发音表,视频,PPT

四、教学步骤:

1、复习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s/ & /z/、/∫/ & /ʒ/、/t∫/ &/ dʒ /、/f/ & /v/、(2分);

2、用卡片或者板书让学生认识今天所学音标/θ/ & /ð/、/h//l/、/m/,/n/ &/ŋ/、/w/& /j//r/(2分);

3、教读今天要学习的10个音标,让学生模仿练习,讲解发音部位并练习教材中的单词和例句,请学生拼读,讲解这些音标在单词中的发音技巧,如s或ss 经常在单词中发s,sh发/∫/等,教学生用音标记单词。每组音标6分钟,共24分;

4、听单词找元音音标 教师准备若干套元音音标的卡片,然后让每组上来五个人,每人发一张卡片(如五个元音的长音或知音)游戏开始,教师说一个单词,如beef,则各组卡片[f]的学生应立即站出来并将卡片举起,举得快而对的给2分,举得慢的给1分,没举或举错的不给分,最后得分多的组获胜.(5分)

5、播放视频诗歌朗诵,注意单词发音(6分);

6、分小组练习绕口令,每组选出一个同学朗读,表扬读的最好的,鼓励其他组(10分);

7、布置作业,找出含有今天所学音标的单词,今天学过的除外(2分)。

五、板书设计: 各音标,单词发音

语音语调第四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掌握8个单元音/i:/& /i/、/e/&/æ/、/ə:/& / ə/、/ כ:/ & /כ/、/u:/& /u/的发音正确发音及区别;能正确,掌握这几个音标在单词中的规律并运用于单词记忆;能辨别音近的单词发音;认识重弱读及连读。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正确运用发音器官/i:/& /i/、/e/&/æ/、/ə:/& / ə/、/ כ:/ & /כ/、/u:/& /u/发音,及这几个音标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

三、课前准备:教材视频,听力音频,PPT,发音表

三、教学步骤:

1、复习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s/ & /z/、/∫/ & /ʒ/、/t∫/ &/ dʒ /、/f/ & /v/,点把音标音频,让学生到黑板上写出听到的音标(3分)

2、用卡片或者板书让学生认识今天所学音标/i:/& /i/、/e/&/æ/、/ə:/& / ə/、/ כ:/ & /כ/、/u:/& /u/,英语有20个元音,12个单元音,下节课学8个双元音。(2分)

3、教读今天要学的10个音标,跟着发音表练,让学生模仿练习。讲解发音部位并练习教材中的单词和例句,请学生拼读,讲解这些音标在单词中的发音技巧,如e或ee发/i:/等,教学生用音标记单词,每组音标5分钟,共25分;

4、播放准备好的听力材料,分发打印的练习,让学生圈出听到的音近单词,和判断两单词读音是否一致。(8分)

5、Game time.找朋友 将学生分成两组,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单词卡片(如big),在另一组必定有一人持有一张含相同元音音素的单词的卡片,(如pig),游戏开始,教师说一个音素,如[i],手持含有此音素的单词(即pig和big)的两位学生应迅速站起来,并读出这两个单词,最先站起来的人得2分,后站出来的得1人,没站出来的得零分,得分多的组获胜。(6分)

6、播放教材上的视频并注意连读及重弱读(6分)。

第三课 同济携手共进教案 篇5

框题一 同学、朋友

一、内容及分析

本课要学习的内容是“我的人际圈”,“与友同行”。旨在处理普遍意义上的同学交往问题,核心是交往与友谊。理解他的关键是通过学生生活体验的分析,得出友谊对于人们的重要意义,启发学生思考,如何获得友谊,如何维系友谊。学生在初一已经学过如何适应新环境,新同学,本课的内容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延升和发展。

二、教学目标及分析

(一)目标定位:

1. 懂得友谊的含义

2.了解闭锁现象的危害

3.理解交友的的原则

(二)目标解析:

1. 懂得友谊的含义。友谊的含义指的是:给我们温暖,给我们力量的友情。

2.了解闭锁现象的危害。①并不利于交际圈的扩大。②不利于从朋友身上取长补短。③不利于自身的健康成长。

3.理解交友的原则。①平等互惠。②宽容他人,尊重差异。③坚持原则④乐交益友,不交损友。⑤道德高尚,乐于助人。

三、问题诊断分析

1、针对青少年青春期闭锁心理的偏差。现今许多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忽视身边人际圈的构建。针对这种情况,到了青少年期的孩子需要明确交友的好处和意义。

2、无法掌握交友的原则和注意事项。友谊是伟大的,但如何交友,交什么朋友,如何维系得来不易的友谊,确实值得学生思考的问题。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多媒体课件、黑板

五、教学过程

问题1:友谊的含义是什么?

设计意图:使学生清晰的认识到友谊的含义。

例1:人际圈大调查(知心朋友、一般朋友、熟人、陌生人)

变式练习:闭锁心理的危害

师生活动:(1)我们的人际圈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2)如何扩大人际圈?

问题2:交友的原则有哪些?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如何交友

例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做的许多事情,都是自立的表现。这些自立的表现,哪些属于个人生活的范围,哪些属于家庭、集体、社会生活的范围?

变式练习:友谊对于我们的意义

师生活动:(1)如何成为受欢迎的人?

(2)我们应该交往哪些朋友?

问题3:交友的过程中需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使学生懂得交友的注意事项。

例3:一名大学生状告自己已经离异的母亲,要求其支付自己的学杂费,未获法院支持。关于父母是否应当支付子女上大学费用的问题,同学们的议论可以分为两种观点:父母应当支付,父母不应当支付。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说说理由。

变式练习:如何维系友谊。

师生活动:(1)朋友犯错了怎么办?

(2)如果友谊陷入困境怎么办?

六、课堂小结:

五上美术教案第三课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乐曲《空山鸟语》、《荫中鸟》,演唱歌曲《顽皮的杜鹃》、《柳树姑娘》,感受人们崇尚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2、能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顽皮的杜鹃》,学习顿(跳)音记号,并能在歌曲中表现顿(跳)音的效果。

3、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柳树姑娘》,做到声音优美、音高准确、富有力度变化,初步体验感受二声部合作。教学重点:

1、能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顽皮的杜鹃》,学习顿(跳)音记号,并能在歌曲中表现顿(跳)音的效果。

2、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柳树姑娘》,做到声音优美、音高准确、富有力度变化,初步体验感受二声部合作。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第一课时 演唱《顽皮的杜鹃》

教学目标:

1.表演《顽皮的杜鹃》,听辨 两音填入括号内;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创作4小节曲调。

2.杜鹃是可爱的动物,在感受、体验以“杜鹃” 为题材的四首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即兴创作表演活动,以表达我们对动物的一片爱心。教学过程:

一、激兴导入

1、练习

1=C 2/4 1| 5| 6| 7| 1| 2||

2、老师来唱一种叫声,你们猜猜这是什么小动物? 师唱:咕 咕 | 咕 咕 || 学生回答

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唱:0 gu gu gu| gu-0 0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和杜鹃有关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顽皮的杜鹃”。

二、寓教于乐

1、完整聆听歌曲,初步感知全曲。

请大家完整的听一遍这首歌,边听边想,为什么说这只小杜鹃非常顽皮?(学生回答)

2、复听歌曲,数一数顽皮的杜鹃叫了几声?它的叫声是怎样的?(顽皮的杜鹃一共叫了7声,最后两声是连续叫的)(它的叫声很小,很轻柔),同学们想不想用轻柔的歌声唱唱杜鹃的叫声?请大家翻开书第八页,唱歌姿势准备„„

3、理解歌词,,多么顽皮的小杜鹃,它都飞到过哪里?请大家在歌词中找答案。学生回答,同学们找得非常准确。(教师板书:树丛——小河旁——飞向远方)

4、教唱曲谱并填词

1)教唱歌曲前两句,启发学生前两句的曲调完全相同。再次演唱巩固音准。2)第三句的曲调变化了吗?曲调为什么在这里变化了?(启发学生说出第三句唱小朋友发现杜鹃的叫声后,去树丛寻找杜鹃的踪迹。)如果你是这位小朋友,你会怎样找杜鹃?第三句歌词应该怎样演唱?反复演唱歌曲第三句,注意指导学生唱好re fa 小二度的音准。3)发现小杜鹃了吗?但是,继续演唱第四句。此时你的心情怎样?唱出你此时的心情。

4)当再次听到杜鹃的叫声后,因为着急所以都跑起来了,把着急的心情唱出来。

5)找到小杜鹃了吗?一起唱,“但它飞向远方。”

6)回头看看34句56句的无论从曲调还是演唱情绪,都非常相似,一起把3—6句连起来演唱一次。

5、完整地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6、教师质疑讲解难点。请教同学们一个问题:此时的杜鹃飞远了,歌曲最后两次咕咕的叫声,应该怎样唱?为什么?(应该越唱声音越小,因为杜鹃飞远了声音会渐渐的变小)

三、创造表现

1、再次有感情的演唱全曲进行即兴表演。

2、教育学生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热爱它们,歌曲大家已经学会了,此时,我想请你和这只顽皮的杜鹃说句话。(可爱、喜欢、保护)

3、教师范唱创编歌词,同学们都是爱护小动物的好孩子,老师最喜欢小猫,我给大家唱一唱,大家想听吗? 1)教师范唱

2)你还喜欢哪些其他的小动物,也编到歌词里唱一唱好吗?小组为单位

3)小组汇报,其它组用乐器为他们配伴奏。4)师生评价。

四、课堂小结

总结本课学习情况并提出鼓励,师生再见!

第二课时 聆听《空山鸟语》

教学目标:

1、感受题目中的“空山”与“鸟语”的意境。

2、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了解二胡,并对笛子的音色及奏法有个初步的了解。

3、培养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教学过程:

一、复习

复习歌曲《一只鸟仔》

二、欣赏〈空山鸟语〉 1、引入。

“空山”是出自唐代王维的诗“空山不见人”的意思。整个曲子的意境是幽静、深远,犹如山林的召唤,空谷回声。2、先整体听一遍曲子,能说一说听完后的感觉。

A、是不是一直都很安静?还是有对比的? B、能否听到鸟的叫声,模仿一下。

3、再复听一遍,分段欣赏,能感受乐曲的引子部分表现空山的已经以及后面模仿鸟叫的部分和人的形象。补充:

(乐曲结构属于多段体,共五段,另有引子和尾声。引子犹如山林召唤,空谷回声,简单几笔就描绘出题意幽邃、深远、静穆的意境,接着,以非常活跃的旋律进行,作为“人”的形象出现,在全曲贯穿始终,时而单独出现,时而与鸟鸣相结合,宛若自然景色给予“人”的清新愉悦心情,与自由自在的鸟语交融相织。作者创造性地运用三弦拉戏式的模拟手法,将鸟语音乐化,使乐曲的造型性和抒情性有机结合,因而音乐优美生动,富有情趣。)4、提问,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5、对比欣赏,聆听笛子曲〈荫中鸟〉,感受不同的乐器模仿鸟叫的效果。体验音乐与自然结合的效果。能够加深对民族器乐的热爱。补充:

(欣赏曲目《荫中鸟》是一首笛子独奏曲,刘管乐作曲,创作于五十年代。乐曲取材于河北民间音调,通过对一群在树荫中嬉戏逗乐的鸟儿的描写,表现出作者乐观豪放的情绪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之运用了民间流行的滑音、吐音、花舌音等竹笛吹奏技巧,更加生动地表现了荫中百鸟争鸣的景象,借景抒情地表达了人民对新生活的热情赞颂。)

6、联系生活,发挥想象,自己模仿鸟叫声。感受音乐模仿的乐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总结、下课

第三课时 演唱《柳树姑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柳树姑娘》,教育学生要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2、通过听音乐赏柳树、赞柳树、唱柳树、诵柳树等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多次聆听、探究、合作中学会歌曲。

3、用优美的声音、喜悦的心情歌唱《柳树姑娘》。初步体验感受二声部合作。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听音乐赏柳

师:在问好声中又开始了我们的音乐课,首先让我们放松心情伴着优美的音乐到湖边赏柳。(课件播放《柳树姑娘》伴奏音乐学生观看柳树图片)

2、学唱简单乐句赞柳树 师:观赏之后,谁能用词语或简短的一句话来描述一下你见到的柳树?(生说)

湖边的柳树就像一位美丽的姑娘,微风一吹,柳条轻轻摆动,真是美呀,老师也忍不住要赞美她。

(课件出示:1 6 1 2 2 ︱3 6 1 2 2 ︱5 3 5 6 6︱ 5 3 5 6 6︱

柳树姑娘多么美呀柳姑娘多么美呀。

师:你们能像老师这样赞美她吗?试一试。(学生听老师弹琴唱出)试着换别的词语来赞美。(学生创编词演唱)

3、引出课题,聆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的节拍。

师:老师也带来一首赞美柳树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柳树姑娘》。请同学们思考歌曲是几拍子的?

4、再听范唱,随音乐用不同方式为歌曲伴奏

师:这首歌把柳树比作姑娘,把枝条比作长长的辫子,真的很形象。是几拍子的歌曲?三拍子的节奏规律是什么?可以怎样表现?(学生边说边做,用不同方式表现三拍子,操练后用喜欢的方式为歌曲伴奏)

三、学唱实践,体会情感

1、按节奏读前四句歌词,渗透附点四分音符知识(1)学生有感情读词,找出四句歌词节奏的共同点(2)介绍附点四分音符

(3)引导学生按节奏读词,教师指导

2、填词演唱(1)听老师弹琴,感受音高(2)随琴加入歌词(3)师生接唱、男女生接唱(4)指导用优美的声音演唱(5)完整唱前四句

3、随琴唱出“洗洗干净,多么漂亮;洗洗干净,多么漂亮。” 师:在唱这句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引导体会渐强记号)

4、演唱结束句,指导顿音记号的唱法

发挥想象,最后的“啊里啰”将柳树姑娘梳洗漂亮后的“亮相”形象,表演展示出来。

5、随琴完整演唱歌曲

6、学习二声部合唱

(1)听范唱,体会和自己的演唱有什么不同?(前四句加入了合唱)(2)生唱师接合唱部分。

(3)随琴练习“33 3”,教师范唱。

师:为了音符唱得更好听,我给她戴上了一顶顿音帽子,戴上帽子的柳树既活泼又调皮。

(4)教师清唱,学生看只会加入合唱。(5)师生接唱、男女生接唱。

7、完整演唱歌曲

四、拓展延伸,体现综合 人们不仅用歌声赞美柳树的美,在古诗中也有柳树姑娘的身影,今天老师就带来其中一首,(课件出示《咏柳》,配乐朗诵)请同学们课后搜集其他赞美柳树姑娘的资料,和同伴们一起分享!

五、结束全课,德育渗透

这么美丽的柳树姑娘我们理应要好好呵护她,除了柳树还有我们身边的一切花草树木都要好好来爱护它们,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在音乐和歌声中离开教室。)

第四课时 聆听《荫中鸟》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荫中鸟》,听辨各种小动物、各种鸟鸣叫声等,以体验这描绘功能,从中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过程:

一、音响直接导入。

1、欣赏《荫中鸟》中间部分的片断(各种鸟鸣声的片断),以激发听全曲的欲望。

2、设问:你听到什么动物鸣叫声?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二、聆听

1、揭题:笛子独奏《荫中鸟》。

这是抒发作者对大自然的歌颂,对生活热爱之情。

2、聆听《荫中鸟》。要求听完后,说说你的想象及乐曲所描绘的画面。你听到多少种鸟在鸣叫?你能模仿吗?

3、分段欣赏(1)听赏第一段

师提出要求:第一段主要表现了什么?节奏如何?使你联想到什么?

(讨论后得出:第一段主要表现了鸟儿在树林里尽情玩耍、对歌的情景。节奏跳跃、欢快。使人联想起鸟而在树荫中穿梭飞舞、蹦跳戏耍的情景。)(2)听赏第二段

师:请同学们仔细听一听,从这段音乐中你都听到了些什么鸟叫?这段音乐主要描写了什么?

师:同学们想一想这些逼真的鸟鸣都得益于什么?

生:因为笛子的丰富演奏技巧,所以把鸟鸣声表现的惟妙惟肖。(3)听赏第三段

师:你听出第三段和第一段有什么联系吗?还记得我们把这种乐段通常叫做什么吗?

这一段又有什么寓意呢?

4、完整再听赏全曲一遍。

5、、设问:你回忆一下,还听过哪首乐曲中出现过鸟鸣的形象? 《空山鸟语》、《森林中的杜鹃》„„

三、小结:

《第三课 师生面对面》教案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师生关系存在矛盾和冲突的的原因

2、能正确处理好师生交往中的冲突,掌握与老师沟通的方法

3、学会换位思考,尊敬老师、理解老师、体谅老师,主动培养关心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感情。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能正确处理好师生交往中的冲突,掌握与老师沟通的方法

2、难点:学会换位思考,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方式: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体验法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Ⅰ、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整顿纪律,准备上课

Ⅱ、导入新课

听到“老师”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教育、帮助、批评、家长会·····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老师的谆谆教导引导我们前行,老师的关爱伴随我们长大。但有时候我们却不那么了解老师,让我们一起走近老师,走进他们的世界看看吧

播放背景音乐《每当我轻轻走过老师的窗前》和我校部分老师辛勤工作的画面,引导学生说出一些描写老师的词语、歌曲、电影、诗句等,导入本节课话题《师生面对面》

是老师,把我们从懵懂引向成熟,使我们从无知变得学有所长;是老师,领着我们看到了天有多高,地有多广,梦想可以有多大。

Ⅲ、学习新课

一、创设情景,设置导疑

1、提问学生:(1)你觉得老师能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吗?(2)当你被老师误解或批评时心里感觉怎么样?

2、提问老师:您评价学生的标准是什么?在您眼中学生有没有好坏之分?

意图:通过让学生和老师畅谈上面问题的感受和见解,可向学生传达一个信息:在老师的心目中,各个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这样不但能达到增强师生彼此理解的目的,同时也可以鼓励一部分后进生,使他们坚定改进生活与学习习惯的信心。

二、造成师生关系不和谐的原因

(一)案例分析:师生关系不和谐的现象距离

案例一:教室里上自习很吵,班主任老师坐在讲台上,看到李东处发出小声音,又看到李东一直在动,便将李东叫出来,狠狠批评一顿。实际上,李东当时并未讲小话,而是在找一支笔。问:这一场景说明了什么?

老师也都是普通人,也会犯错误。有时老师还会冤枉人。

其实老师批评学生,即使是错误地批评了学生,也是对学生的爱心体现。老师也不是完人,因此,作为学生,不能苛求老师不犯任何错误,对老师的爱心之中应包含一份宽容和理解。

案例三:体育课前,陈明和李易先后从教室跑向操场。陈明猛一关门,震碎了门上的玻璃,陈明稍一停顿,便跑向操场。李易见状犹豫了一下,顺手拿起扫帚扫起了碎玻璃,李老师此时正好从门前走过,不由分说地批评李易不爱护公物,李易感到很委屈。

此时,李易可能会有以下两种做法:第一,将扫帚狠狠地摔在地上,与老师大吵一架。第二,什么也不说,从此以后见到李老师再也不问好了,也不学李老师教的英语了。

(1)你赞成第一种做法吗?如果李易采取了第一种做法,结果会怎样?不赞成。加深与老师的矛盾。

(2)你赞成第二种做法吗?如果李易采取了第二种做法,结果会怎样?不赞成。使自己的学习情况受到影响。

(3)如果你是李易,假如老师冤枉了你,你会怎么做?

找时机,跟老师心平气和地讲清事情的经过,必要时,可以找同学跟老师讲,消除与老师之间的误会。

(二)总结造成师生关系不和谐的原因:

1、“严师出高徒”的刻板印象,使学生对老师敬而远之

2、教师与学生的交往缺乏深度,心理距离较远,很难达到优异的层次

3、年龄差距,沟通存在困难

4、学习与应试压力产生的矛盾

三、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该怎么做 要诀一:相互了解,架起沟通的桥梁

1、了解老师的上课风格、工作特点、性格特点

2、让老师了解自己:上课积极发言、有疑问及时向老师请教、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多和老师直接接触 要诀二:真诚的尊重老师,勤学好问,虚心求教

情景一:上课时,起立问老师好,有的同学歪七扭八,一点也不认真。

情景二:一位老师姓蔡,学生在背后直呼其“菜包子”;另一位教师姓袁,学生在背后称其为“老猿猴”。

情景三:有的学生嫌老师没有经验,或者觉得老师讲的不好,于是上课不认真听讲,要么走神、睡觉,写别的作业,或者说话。要诀三: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

1、这次考试得了85分,老师表扬了我,我(),因为________ A很高兴,并下决心再接再厉 B没有什么感觉 C得意洋洋的向班上同学炫耀 D骄傲自大,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2、我在上数学课时玩手机被老师发现,受到了严厉的批评,我()因为_____ A会当即顶撞老师 B 主动承认错误 C以后再也不认真上他的课了

D在心里给老师“记”上一笔,找机会跟他算帐

要诀四:犯了错误要勇于承认,及时改正,与老师出现对立、争执时要理智调控情绪和言行,具体做法: 停止争辩,保持冷静,让情绪降温。2 反省自己,查找自身原因。陈述事实,让老师明了情况,取得老师的理解。4 请他人帮助分析,寻找解决办法。寻找时机,真诚地与老师交换意见,化解矛盾。

要诀五:用心理解老师正确对待老师的过失,委婉地向老师提意见

案例二:昨天下午放学后,罗军因身体不舒服被同桌周力劝回家了,还说会代他向老师请假,并帮他做值日。而周力放学时却把这事给忘记了,结果害得本班被学校定为“不清洁”班级。老师不知内情,狠狠地把罗军批评了一顿。

(1)罗军被老师错怪的原因是什么?

(2)假如罗军当场顶撞、责怪班主任,会出现什么情况?

(3)你认为罗军可以采取哪些理智的方法消除与班主任的误会?

Ⅳ、课堂小结

1、学习了本课时,我们知道了老师的辛苦,也知道了老师的严厉只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更优秀,所以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要消除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必须了解、熟悉老师,多与老师交流,主动沟通。真诚理解,充分信任老师,才会消除对老师的陌生和恐惧。

3、面对老师批评,要正确对待,要信任、理解老师;坚持得理让人,无理认错,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Ⅴ、课堂练习

1.看到老师最近气色不好(B)①我会和同学们在课下找老师聊天,让老师高兴高兴 ②我会和同学相约,严格要求自己各方面都表现好一些, 少让老师为我们操心

③我会主动帮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④为老师倒一杯水,劝老师多休息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④ 2.下面体现对老师尊重的有(A)①上课注意听讲

②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③对老师有礼貌

④对于作业上老师的批语看都不看,把作业仍到抽屉里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②③④ 3.当自己与老师发生矛盾时,应该(C)①反省自己,查找自身原因

②寻找机会,真诚地与老师交换意见,化解矛盾 ③请父母帮忙分析,寻找解决的办法

④找机会陈述事实,让老师明白情况,取得老师的理解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4.虚心接受老师正确的批评(D)①是理解老师的表现 ②是懦弱的表现

③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情谊

④可以帮自己改正错误,完善自己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三课教案 篇8

第二单元 了解祖国 爱我中华 第三课

认清基本国情

第一框《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我国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含义及其重要性,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三课教案。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和世界眼光、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增多,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要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世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教学设想:用身边的变化,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来感染学生,产生共鸣,使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生动。授课过程

导入:可用录音机播放《走进新时代》“继往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我们要肩负“开创未来”的责任,而要真正肩负这一重任,就必须全面了解我们的基本国情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等。

一、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板书)

(一)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1、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国家强大起来

党的十一届三中会以来,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富起来了。同时,“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活动1(p32):我国在世界舞台上所起的作用——经济上:中国进出口强劲带动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发展;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带来希望。政治上:朝核六方会谈;东盟和中国领导人会议;上海合作组织峰会;g20峰会等。文体上:中法文化年,中俄文化年,中韩文化交流年,29届奥运会等。

2、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 活动2(p33):(1)从以上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答: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2)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存在那些差距?(答:人口素质低,企业竞争力不强;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科技水平不高,竞争力不强,社会主义具体制度不完善等。)

※问题1:如何正确认识当今国际舞台上的中国?

①取得的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抓住历史机遇,实行改革开放,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中国人民富了起来,国家强了起来。

②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个和平、合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③存在的差距:我中还属于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④面临形势:当今世界,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

(二)、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板书)

活动3:举例说明建国以来我国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见33页下)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初步显示(让学生阅读p34上材料,同时让学生从自己家庭房屋、车辆、电视、手机等拥有的情况来说明这种变化。让一学生朗读p34下中的相关链接)

1、我国的社会主义仍处于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板书)

①原因: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举例:发达国家与我国人均国民平均收入)

②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举例:发达国家与我国人民受教育的程度与状况)

③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2、初级阶段的含义及起始时间(板书)①含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是指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还不发达。

②初级阶段起始时间: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起(1950-2050),到本世纪中期(需一百年左右的时间)

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板书)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只有一个,它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面对这样的主要矛盾,怎么来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即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什么呢?

4、国家的根本任务(板书)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就明确了我们应走什么样的路?应干什么样的事?)

※问题2: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

(答: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表现在: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技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我国社会主义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初级阶段的特征:不发达。这种不发达,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和各个方面。③初级阶段的时间: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④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它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⑤立足基本国情,面对主要矛盾,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⑥初级阶段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就是要始终高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三)高举旗帜 开创未来(板书)

活动4:阅读p35下中的图片并思考后面的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就是在这次会议上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我们国家的经济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七大:2007年11月,中国共产党重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从共产党的成立到十七大的召开,我们国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就,这些成就都是与我们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分不开的。那么,我们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呢?)

1、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绩与进步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它凝结了几代中共领导人民实践探索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列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和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教师简单介绍:(1)三个代表的含义:①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②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③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①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具体表现。②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③我们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和必然要求。】]

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3、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问题3: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答: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②原因:a回顾改革开放历史,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b这个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列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c当今世界和我国正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机遇大于挑战,所以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也就是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小结:略。课后作业:

1、如何正确认识当今国际舞台上的中国?

2、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

3、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见高效速练》p7第二课第一课时。板书设计:

一、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

(一)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1、富裕起来,国家强大起来)

2、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存在那些差距

(二)、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板书)

1、我国的社会主义仍处于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2、初级阶段的含义及起始时间

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4、国家的根本任务

(三)高举旗帜 开创未来(板书)

1、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绩与进步的根本原因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

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3、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第二框《党的基本路线》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及其核心内容、四项基本原则的含义及其重要地位,改革的实质和目标;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能力目标:通过抽象思维和归纳,能够理清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与分析,明确改革、发展与稳定和关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理解党的基本路线及有关方针、政策的基础上,树立坚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信念。教学重点和难点:

1、基本路线及的核心内容(重点)

2、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重、难点)

教学方法:图表法、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指导、活动情感激励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 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以下内容:

春联作为国粹,它融人了百姓的真情实感。下面是部分春联的内容: 翻身不忘毛泽东,致富感谢邓小平改革开放添异彩,经济建设展宏图

富国强民小康社会开盛世,指路导航党的路线照中华

(一)“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板书)

活动1(p37):讨论美好生活的愿望如何才能实现,教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三课教案》。

(答: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中共正确领导和好方针政策;只有社会主义国、才能发展中国;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奋斗。)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板书):——“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在基本路线的内容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主体是全国各族人民,一个中心是经济建设,两个基本点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目标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途径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放在首要地位。原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认栩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3、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4、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问题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什么?其制定的依据和核心内容各是什么?

(答:①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②制定的依据: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③其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问题2: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放在首要地位。原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认栩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活动2:阅读教材p38中的材料,思考:(1)为红色旅游蓬勃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答:人民生活好起来之后,看到祖国日益繁荣昌盛,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对党的艰苦奋斗史及蕴涵其中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民族精神也有了更为自觉和深刻的理解,以这种方式表达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拥护之情。)(2)“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请结合红色旅游的作用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①p38下上;②从不断发展的红色旅游中,可以体会出广大群众对党史,党的传统和革命精神,创新精神等的深刻领悟,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衷心拥护;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充满信心;更好地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振奋民族精神,在实际生活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二)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板书)(在学生课前对自己家庭改革开放前与后的状况的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双边合作探究,得出以下结论)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国力会强大,人民得实惠,社会保安定,国际地位会提高,民族精神会增强。)

问题5: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答:(1)原因:①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②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① 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② 在实际工作中要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③ 党的基本路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板书)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就要把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②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3、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板书)

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问题6:如何正确理解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关系?

(答: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实践证明,只有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关系必,才能总全局,保证经济的蓬勃发展。)课后作业: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什么?其制定的依据和核心内容各是什么?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什么是四项基本原则?为什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4、如何理改革开放和重要性?

5、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6、如何正确理解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关系? 板书设计: 党的基本路线

(一)“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基本路线制定的根本依据

2、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

3、基本路线制定的出发点或根本目的

4、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二)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第三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维护民族团结。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收集材料、分析材料并从中得出结论的能力。

(2)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维护各民族的团结、促进祖国统一,最终要落实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具体行动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我国各族人民和睦共处、共同发展的生动材料,培养学生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在日常行动中自觉做到“三个尊重”;从各民族共同心愿等方面,增强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教学重点: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教学难点: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收集、整理我国历史、时事中有关民族融合、发展的材料,并引导他们关注当今国际社会的民族问题。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探究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

课前准备:提示学生收集以下几个方面的材料并尽可能做好ppt课件:

1、收集并学唱一首少数民族歌曲,体会歌曲中表达的生活情感。

2、了解我国各民族的生活习惯、服饰特点、文化成就,重点关注“藏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壮族”等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

3、分小组结合所学历史、地理知识,收集反映我国各民族相互交流、融合、学习的史实;分小组收集个别国家和极少数分裂分子企图利用民族问题分裂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相关材料。

4、当今国际社会涉及种族冲突、国家解体的事件,并思考这些事件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教学过程

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板书)

(一)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板书)活动1(p41):少数民族歌曲和少数民族舞蹈导入新课。还可以阅读教材p41上的图,回答其中的问题。

(答:①邮票上的民族分别是蒙古族、鄂温克族、藏族、维吾尔族。②汉、蒙古、回,峨、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傈服、仇、舍、高山、拉枯、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伍佬、羌、布朗、撒拉、毛南、化佬、锡伯、阿昌、普米、塔吉克、怒、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南昂、保安、裕固、京、塔塔尔、独龙、鄂伦春、赫哲、门巴、路巴、基诺。③例如,朝鲜族,风俗习惯等略。)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板书)

① 我国有56 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② 从遥远的古代开始,我国各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疆域辽阔的大地上,历经几千年的民族迁徙、分化和融合,逐步形成了今天中国的民族面貌; ③ 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由于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人口相对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经过长期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各族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亲密无间的,用江泽民同志的“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二)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板书)活动2(p42):阅读教材p42上的表格并完成填空

(答:各民族在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等方面具有平等的权利。)

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板书):

民族平等,团结和繁荣(阅读教材上的相关链接。再从法律的角度加以阐述)活动3:我们在生活中还可以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

(答:关心少数民族同学,学习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并注意尊重少数民族同学的风俗习惯,和他们一起庆祝他们的传统节日等。)

2、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既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要做到“三个尊重”,尊重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三)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从两幅图案入手,了解并体会祖国统一及“一国两制”)

1、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板书)

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所在。(用香港、澳门回归后实行的制度的事例,来说明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2、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板书)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①为了最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制定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基本方针,这一本方针简称为“一国两制”。

②含义:“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③意义:“一国两制”的提出,有利于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繁荣、稳定和发展。问题4:港澳回归以来,“一国两制”的实践日益丰富。这说明了什么?(答:这说明:① “一国两制”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②“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方针,保持了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繁荣、稳定和发展。)

活动4:你是如何解读《乡愁》这首诗的?请说出来与同学一起交流。

(答:它表达了诗人浓浓的爱国和思乡之情及期盼祖国统一的美好心愿;由此可感受到实现祖国的最终统一,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更是每个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3、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板书):一国两制

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板书)

问题5: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什么?解决台湾问题,实现栩国宪全统一的具体方式是什么?(答: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②我们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洲.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课后练习:

1、为什么说“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了什么样的基本政治制度?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如何做到维护民族团结?

3、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是什么?它的含义是什么?它的提出有何重大意义?

4、港澳回归以来,“一国两制”的实践日益丰富。这说明了什么?

5、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什么?解决台湾问题,实现栩国宪全统一的具体方式是什么?

板书设计:

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一)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二)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2、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三)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1、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2、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上一篇:中南大学2018药物治疗学_在线作业一下一篇:四维超声操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