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变改革学习心得

2024-06-01

三变改革学习心得(精选10篇)

三变改革学习心得 篇1

为了扎实推进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有效激发贫困户内生发展动力,全面促进脱贫攻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9月5日下午,土桥乡组织部分科级干部、分管领导、业务主办赴白马铺镇肴子村参观学习农村“三变”改革先进经验。

参观学习中,白马铺镇负责人从肴子村苹果产业“三变”改革的创建过程、后期利益分红、保障措施以及全镇现有产业发展状况、发展理念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对如何使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实现“三变”作了细致分析和交流。“三变”改革需因地制宜、巧做加法,在整合重组农村现有资源的基础上,确保农户稳定增收、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才能有效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实现贫困户的稳定脱贫和巩固提升。

此次参观学习,是对“三变”经验的重新理解和认识,是对脱贫攻坚工作思路和方法路径的再次探索,学习组人员受益匪浅。并表示,将借鉴兄弟乡镇的先进经验,充分挖掘利用现有资源,创新思路,推进全乡农村“三变”改革,动员贫困户积极参与到“三变”中来,通过勤劳的双手和政府扶持共同实现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贫困户稳定脱贫。

三变改革汇报材料 篇2

三变改革半年工作总结

一、因地制宜,探索农村“三变”改革模式

2017年郭家庄则行政村成立了由村党支部领导、在村委会支持下独立运行的郭家庄则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构建“村党支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群众(贫困户)”的运营模式,按照“一公告、三公示、一确认、三审核、一登记”流程进行三变改革(一公告:对土地三变领导小组及基准日公告;三公示:对人口核查、清产核资、集体入股进行公示;一确认:股东代表大会对人口核查、清产核资、集体入股的最终结果予以确认;三审核:三变改革方案、清产核资结果、成员大会决议报便民服务中心政府审核;一颁证:由县农业局颁发合作社登记证书),根据《王家墩便民服务中心郭家庄则村三变改革实施方案》,全体股民选举股东代表60名,选举产生9人小组理事会、9人小组监事会。《郭家庄则行政村三变改革方案》、郭家庄则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章程》通过股东代表大会。设置合作社名称为:府谷县王家墩便民服务中心郭家庄则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最终确定“集体资产变股权、县产业扶贫整合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模式。

二、合理划分股权,确保股民合法权益

郭家庄则村三变改革设“人口股”、“资金股”和“集体股”三种股

— 1 — 权,共计1285股;分别占比60%、16%、24%(其中人口股占比60%(771人),人口股每人1股,共计771股;资金股占比16%(县产业扶贫整合资金40万),每人占0.27股;共计205.6股,集体股占比24%,共计308.4股(其中包含贫困户每人1股共计贫困户优先股13股,在贫困户退出之日起归集体所有),县产业扶贫整合资金及村集体土地和人口作为股权分配基础,折股量化到每名成员,依人定股、人均0.27股、在册贫困户每人在0.27股的基础上增加1股,以户颁证。

三、商定分红,实现收益最大共享

郭家庄则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本着“壮大集体、发展公益、实惠群众”原则,将利润依次提取12%公积金(集体股),用于发展生产、转增资本和弥补亏损;提取12%公益金,用于全村集体公益性设施建设和农村公益事业、扶贫救助等;其余76%经与全体股东商定分配形式后,一次性分红按成员家庭占股比例分红到户。

四、选对路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郭家庄则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依托当地资源优势,选择产业前景良好、投资回报率高、市场风险可控的规模化大红袍花椒种植、中草药种植、羊子养殖两个项目为切入点,与王家便民服务中心的大红袍花、羊肉合作社建立购销合作伙伴关系,充分利用当前各类资金、集体资源及成员股金,开垦武家峁村大善沟慌坡土地200亩,种植大红袍花椒8000余株,现已开垦大红袍花椒种植地80余亩,种植花椒2400余株,预计该项目在三至五年后,除去管护、肥料等支出,每株花椒收益达到200元左右。在马连坪村园则峁建设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种养殖基地,该项目计划占地600亩,建成以养殖、草场、采摘园为一体的种养殖基地,项目现已平整— 2 — 养殖场建设用地20余亩,建成500平方米羊舍一座,养羊62只。今后用三至五年时间,增加牛、羊、驴的养殖规模,达到1000头(只)。着力建立以集中种植、家庭农场、生产加工为一体的新型农业化发展服务体系。技术人员全程跟踪,把种植户对技术的不足进行弥补,随时督促其对技术上进行学习并且把其种植产品当以前种植的传统农作物一样进行关注。把风险通过技术上的支持和种植户的关注当中降为零。

五、项目评估与建议

对各项数据分析表明,无论是生态效益还是社会效益,发展大红袍花椒、养羊养殖的经济效益都十分可观。不但解决了本村贫困劳动力就业岗位,增加了贫困户和村民经济收入。同时,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走出一条新路。产、供、销一条龙产业链优势,严把质量关,提升品牌效益,着力建立以集中种植、家庭农场、生产加工为一体的新型农业化发展服务体系。

郭家庄则村集体经济合作社

三变改革学习心得 篇3

工作要点

2016年是“十三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资源变股权、资金变古股金、农民变股民”(以下简称“三变”)的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XXX公司将结合“三变”改革,按照立足优势、激活资金、盘活资源、扶持就业的理念谋划,打造成高质量、有品位、上档次统筹发展的旅游综合体、实现跨越发展,将将山地特色大健康旅游打造成盘县的支柱产业。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有关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领导有关批示和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全省扶贫开发大会精神,充分发挥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优越性,进一步激活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推进“三变”改革向广度、深度和精准度迈进,推进农业产业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发展,促进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形成,助推“决战三年·摆脱贫困”、全面小康,打造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和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城市,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二、工作思路

结合XXX涉及“三变”改革工作实际,明确目标任务,细化涉及“三变”改革工作的具体项目,加强“三变”改革工作领导、壮大企业经营主体、丰富“三变”承接载体、建立改革发展平台全面深化“三变”改革工作。

三、重点工作

(一)抓机制,加强组织领导

为有效推进各旅游景区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三变”的工作,根据2016年公司人事变更情况,调整“三变” 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公司董事长XXX任领导小组组长、公司副总XX、徐XX,公司总工程师XX任副组长,总公司各部门负责人及子公司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XXX办公室,XXX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统筹抓好具体事务,实现组织机构全覆盖。

(二)抓培训,加强业务学习

组织公司人员学习“三变”政策和相关业务知识,每月不少于一次,掌握开展“三变”工作的方法步骤,提高推进“三变”改革的能力水平。全面开展、学深学透农村产权改革、土地流转、确权颁证、适度规模发展意见,中央、省、市、县领导重要批示和讲话,以及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的“三变”改革的相关文件等,让干部职工懂“三变”、抓“三变”。

(三)抓实效,开展清产核资

对我公司实施项目覆盖的行政村的村集体的资源、资产和资金(简称“三资”)开展清产核资工作。摸清村集体“三资”的存量、结构、分布和运用情况,确实盘活村集体资源,将景区项目建设与推进“三变”改革有机融合,今年的实施重点项目。

(四)以融资为突破,加强平台建设,1、在2015年6月以前,以旅文投公司为融资平台,将村集体“三资”打包在我公司项目中进行融资,融资金额算着农户资金入股公司项目建设,实现资金变股金,2016年在重点建设的哒啦仙谷景区、沙淤农业园区、妥乐古银杏景区、娘娘山景区、乌蒙大草原景区五大景区五大景区覆盖区域实现村集体“三资”融资3000万元,实现入股分红400万元以上。2、2016年扶持注册村集体经济占有股份的集体建筑公司、劳务公司20家以上,指导规范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将项目业务细化下放合作社。强化全域覆盖,整合各类资金,加大县属平台公司的投资力度。

(五)创新分配方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1、保底分红,土地流转费、房屋租金正常支付;

2、入股收益,“三资”折价按股本参与项目经营建设;

3、从公司总收益中拿出部分进行二次分配,全力提高群众增收受益程度。

(六)抓典型建设,实现辐射带动

1、旅文投公司与曲靖万隆公司协议,旅投公司以流转土地入股药用牡丹种植项目,占股30%。在旅投公司的每年股份收益中抽出40%作为流转土地农户分红,除每年分红外,700元/亩/年的土地流转费正 常支付农户。

灵口镇五家沟村三变改革纪实 篇4

一、基本情况

五家沟村,地处灵口镇以西的古灵路畔,距县城40公里,距镇政府西5公里,全村辖17个村民小组,548户,2030人,全村地域面积38.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670亩,山林面积6万余亩,荒山荒地面积2万余亩,为省级贫困村之一。2017年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169户,557人,其中五保户18户20人,低保户18户60人。

近年来,按照上级大力发展产业强农富农的相关要求,我们村结合上级相关政策要求,将栽植连翘树确定为我村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也将其作为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组织来做。我村连翘树种植有着很好的群众基础,前几年,村民自发的利用自己的荒山荒地栽植连翘树达500亩,目前已全面挂果,年亩产收入均在1500元以上,加之山区高山野生连翘甚多,每年夏天群众都有到周边山上采连翘的习惯,而且收入很不错。由于利益趋动,群众对栽植连翘树积极性很高。近年来,种植农作物经济效益不高,造成了全村大部分沟槽和坡塬地荒芜,即是有部分群众耕种也遭到野兽侵食,形成大面积土地荒芜,荒山面积甚广。虽然我村的山上前几年植树造林种有大量的松树,目前已经成林,但因松树属喜阴树种,阴坡全是松树林,而阳坡几乎全部是荒山,面积高达2万余亩,有利于栽植喜阳坡生长的树种—连翘树。连翘树属多年生长的乔木,一次栽植永续利用,且防旱防虫,人工技术成本低,粗放式管理即可,适宜农民栽植。2015习总书记在中央脱贫攻坚工作会议上指出,组织起来将农村资源有效整合,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使广大农民成为农村资源的真正受益者,才是农民脱贫致富,农村兴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为了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村支部结合我村的实际情况,决定合理利用我村的荒芜土地资源,解决农民“有资源没资产,有权利没利益”的传统经营体制,经过反复考证,于2016年年初成立了洛南县鑫泰连翘种植专业合作社。

洛南县鑫泰连翘种植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548户,其中贫困户169户,达到入社社员全村覆盖,合作社有管理人员9名,入股股东15人,入股社员68户,合作社拥有股金367万元,有办公用房120平方米,各种制度及办公设备齐全。为了便于基地管理,新修通往山顶的产业路3.5公里(现已全部硬化),并在山顶修建基地管理用房60㎡,假山、喷泉、凉亭等休闲娱乐设施一应俱全,2016年基地栽植连翘林2300余亩,全部通过土地流转荒山租赁方式,由合作社管理经营,收益归合作社所有,2017年栽植连翘7000多亩,到目前为止合作社共计栽植连翘树近万亩,成活率高达95%以上,我们计划再用3年时间将我村范围内的所有阳坡荒山,和沟槽坡塬地2万余亩全部栽植成连翘树,让连翘产业成为我村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践行总书记号召,让废弃资源有效利用,让农民成为农村资源的真正受益者。

二、主要做法

(一)、资源变资产

近年来,由于我村大部分青壮劳力外出打工,加之我村通过四次移民搬迁,边远山区零散居住的困难群众已全部搬迁至四个集中安置点居住,导致大部分坡塬地和沟槽地因精壮劳动力短缺,交通不便,同时由于近年来国家保护野生动物相关政策出台,野生动物对沟槽坡塬地的农作物破坏较大,导致群众只有种的却没有收成,致使大面积甚至边远山村的几个组所有土地荒芜。2015年中央提出“三变”政策后,我们从推动农村产权制度着手,积极推动农村资产股份化,土地股权化,资源变资产,让沉睡千年的土地及荒山资源活起来,我们将废弃的土地、荒山资源租赁回入股合作社,由合作社出资群众有偿务工,按照合作社的技术要求实行统一化栽植,由合作社统一管理经营,让群众通过务工增加收入,初步完成了资源变资产的发展模式。

(二)、资金变股金 为了实现资金变股金的合作社发展模式,让村民手中分散的资金聚起来、活起来,让资金在市场中流动起来,实现资金使用中效益的最大化。村支部、村委会配合合作社动员全村有经济能力的群众15户,每户入股20万元,经济条件差的有发展产业欲望的群众在合作社入股5000-20000元不等,用于合作社的初期发展,合作社股东及入股群众共计83户为合作社集资367万元,用于租赁、流转土地荒山,建设基础设置,购买连翘苗,栽植、管理、施肥等开销,合作社目前通过集资、贷款、争取多方投资,总支出达600余万元。目前,2016年栽植的连翘树已经有部分挂果,让入股群众看到了希望,在以后的连翘基地发展中更有信心和投资欲望,从而实现了资金变股金的蜕变。

(三)、农民变股民

发展产业的目的,就是要让广大村民收益,我们利用推动农村产权制度之机,采取存量折股,增量配股等形式,推动农村资产股权化,土地股权化,资源变股权,同时采取集中入股,产业带动,农民受益等方式,使农民变股民,让农民富起来,从而解决“农民有资源没资产,有权利没利益”的传统经营体制。村支部、村委会配合合作社多次召开群众会研究荒山、土地租赁价格,确定每亩荒山每年租金为50元,坡耕地每年每亩200元,群众或在每年10月1日之前领取租金,也可以用租金入股,等三年后连翘树挂果有收益后按入股金额领取相应的分红。因我村已有7年前新栽植的挂果连翘林,亩产每年收入均在2000元以上,为此,有些群众因无劳动力,有想法没办法,就将荒芜的土地和荒山以资源入股的形式参与到合作社,等待以后分红,从而完成了全村农民变股民的合作社发展模式。

三、启示和前景

1、由村支部、村委会牵头组织动员全村村民将各户名下的所有荒山、坡耕地以租赁和入股形式交由合作社运营,同时协调合作社组织群众有偿务工,力争用3年时间将全村所有荒山、坡耕地包括各公路沿线目所能及的坡坡墹墹、堎堎坎坎全部栽植连翘树,让资源变废为宝。为了加强连翘产业的科学管理,合作社组织专业人员对已栽植的连翘林进行修剪、施肥、除草等管理,确保三年后每株连翘树都能发挥最大效益,完成每亩每年产值1500元以上。

2、连翘树挂果期间,村支部配合合作社组织以贫困户为主的专业看管队,防止偷采特别是制止大面积青采,以提高连翘果实药用价值。同时村支部、村委会配合合作社与相关药厂合作,按照药厂相关技术要求适时采摘,筹建连翘果实初加工企业,解决全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最大限度增加农民收入。

三变改革学习心得 篇5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激活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推进全镇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以下简称“三变”)试点工作有序开展,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及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把农村“三变”改革作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农村产权制度、增强新形势下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总抓手”,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扶贫的“主引擎”,作为发展全镇经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优化乡村治理体系的“突破口”,以壮大集体经济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围绕人、地、资金、经营主体、村集体经济五类要素,通过股份制改革盘活农村自然资源、存量资产和人力资本,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带动作用,构建以农民为主体、股权为纽带,整合农村、政府和社会各种资源要素的产业发展平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振兴,为加快推进全县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进程奠定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统筹协调推进。始终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推进“三变”改革的政治保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和耦合性,形成改革合力。以“三变”改革统揽全县农村改革,统筹考虑农业和农村发展,统筹考虑城乡改革发展,统筹考虑效率公平和共享,增强管控能力,提高依法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的工作水平。

二是坚持政策底线,尊重各方意愿。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住房财产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确保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生态环境不破坏,充分尊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集体和农民意愿,依法行政,发挥好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不搞强迫命令。

三是坚持正确方向,注重循序渐进。坚持市场改革取向,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效配置市场资源要素,实现产业发展有市场、生产经营有收益、农民集体有分红。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强化政策扶持和路径引导,提高改革实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搞“齐步走”、“一刀切”,按程序、分步骤审慎稳妥推进。鼓励镇、村和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靠改革破解难题,激发农村活力。

四是坚持保障权益,加强风险防控。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保障农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使改革得到群众支持。严格依法办事,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问题,切实防止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少数人侵占、支配集体资产,防止外部资本侵吞、控制集体资产,防止集体资产流失,防范市场风险、资金风险、社会风险,真正让改革成果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三)目标任务

全面推进我镇农村“三变”改革工作的建设,就选择的有条件的镇级试点村。采取“三变”+特色产业、“三变”+民心党建、“三变”+乡村旅游等模式,为农村“三变”改革探索路径、积累经验。通过“三变”改革,使农村闲置资源活起来、分散资金聚起来、增收产业强起来、群众日子好起来。

一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通过盘活要素资源,促进农村资源资产资金保值增值,试点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农村集体经济经营项目增长,村级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明显增强。

二是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建立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把企业的技术、市场、资金与农民的土地、劳动力、原料连为一体,让农民直接成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价值链的投资者和受益者,着力打造“股份农民”,不断增加农民财产性、经营性、工资性收入,使试点村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

三是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以“三变”改革为抓手,壮大、引进、新建一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打造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田园综合体,把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引导农民入股经营主体参与分红,推动“产业连体、股份连心”,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玉米制种(苞谷粉)、果蔬、食用菌、花卉等特色优势产业产业化发展、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的水平。

四是乡村治理更加有效。通过“三变”改革,形成既体现集体优越性又调动个人积极性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强化村集体引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话语权,树立起村“两委”班子威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构建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夯实党在农村执政的经济基础。

(四)时间安排

全镇试点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是动员部署阶段。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省农村“三变”改革推进工作会议精神,广泛动员干部群众,凝聚改革共识,为试点工作营造氛围;成立农村“三变”改革领导小组等工作机构,确定试点村,制定全镇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分工,建立工作推进机制。

二是试点推进阶段。严格按照“三变”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聚焦试点单位目标任务,紧盯关键环节,着力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模式和经验,突出抓好机制探索创新,在激活农村资源、聚集分散资金、做强增收产业、助推精准脱贫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三是总结验收阶段。由县、镇农村“三变”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试点工作进行自查验收,对试点成效进行综合评估,形成评估报告,接受省、市检查验收。

在总结“三变”改革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三变”改革工作在面上推开,确保按时完成全镇改革任务。

二、主要内容

(一)资源变资产

将属于村集体的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四荒地”(荒山、荒丘、荒滩、荒沟)等自然资源性资产和闲置的房屋、设备等财产性资产,在清查核实、确权登记、评估认定基础上,通过一定形式入股参股到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取得股份权利。

一是变集体资源为入股资产。对尚未承包到户、仍属于集体所有的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四荒地”(荒山、荒丘、荒滩、荒沟)等资源进行清查核实,评估作价,将农村集体资源的使用权入股到经营主体。探索将能产生价值的民俗文化、自然风光、古树村落、休闲旅游等资源资产入股,按股比获得分红收益。

二是盘活集体资产入股经营主体。对一些闲置或低效利用的集体资产,包括集体兴建和购置的房屋、具有经营价值的各种建筑物和机械设备、生产设施,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等节约的建设用地,以及财政资金投入但划归集体所有的经营性资产,通过清查核实、确定权属关系之后,折价入股经营主体,按股比获得收益。

(二)资金变股金

将各级各部门投入到农村的发展生产和扶持类财政资金(财政直补、社会保障、优待抚恤、救济救灾、应急类等资金除外),按照各自使用管理规定和国家政策要求,折股量化为村集体或农民持有的股金,集中投入到各类经营主体,享有股份权利,按股比获得收益。

一是财政支农项目资金转变为村集体股金。将各级各部门投入到农村的项目资金和村集体申请到的财政专项扶持资金,包括生产发展类资金、农业生态修复和治理资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等专项资金和扶贫专项资金,在符合资金使用管理规定和国家政策要求前提下,折股量化为村集体或农民享有的股金,投入到具有法人资格、经济效益好、发展前景广的经营主体,并按股比获得收益。将分散扶持农村生产发展的财政资金按使用管理规定和国家政策要求进行整合,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乡村旅游等形成的固定资产,以及投入经营主体形成的经营性资产,采取折股量化分红或固定收益等方式,增加村集体和农民收入。

二是财政到户资金转变为贫困户股金。将精准扶贫到户财政补助资金,在尊重建档立卡贫困户意愿基础上,按照国家资产收益扶贫政策规定,投入到效益较好的经营主体,合理确定贫困农户持有的股份比例,通过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获得保息分红和收益分红,增加贫困农户收益。

(三)农民变股东

鼓励和引导农民自愿以农村土地(林地)承包经营权、集体资产股权、住房财产权(包括宅基地使用权),以及自有生产经营设施、大中型农机具、资金、技术、技能等可折股量化的其它生产要素,通过协商或评估折价后,投资入股经营主体,享受股份权利,获得股份收益。

一是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林地)股份合作。鼓励农民依法自愿以承包土地经营权、林地经营权等资源性资产折股量化后入股经营主体,采取“经营主体+基地+农户”、“经营主体+集体+农户”等多种方式开展股份合作,让农民既能够就近就业获得工资性收入,又能够作为股东分享到股金分红等增值收益。

二是开展农户住房及附属设施股份合作。在生态条件较好、人文资源丰富的镇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鼓励和引导农民盘活闲置房屋、场园、自有林地以及可折股量化的其它附属设施,以使用权入股,采取“旅游公司+农户”、“经营主体+集体+农户”以及组建股份合作社等形式,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三是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改革试点。在“三变”改革试点村,先行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按照“清产核资、界定成员、量化资产、设置股权、颁证到户(人)”的要求,将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占有、收益等更多权能。

三、实施步骤

试点村要遵循“十步走”的基本流程,稳步推进“三变”改革,确保改革工作科学有序、规范操作、风险可控。

(一)清理可变资本

一是清理“三资”存量。以镇为责任主体,组成清产核资工作组,在2012年开展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全面开展村集体资源、资产、资金核查核实工作,做好增减调整和价值重估,分门别类建立管理台账。二是分清可变资本。从村集体“三资”中科学合理地区分出可变的资源性资产、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流动性资产(资金)以及财政投入到村的发展类资金,采取协商或第三方评估等方式确定可变资源资产的价值,建立投资入股的可变资本台账。三是明确内部机制。全面开展确权登记,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明确集体成员资格和收益分配对象,并建立资产的管理、使用等相关制度,为投资入股做好充分准备。农民自有的可变资本参照执行。

(二)选准发展产业

一是突出特色选准发展方向。紧密结合镇村实际,深入挖掘发展优势和特色,选择基础好、潜力大,最适合本村发展的产业作为发展主攻方向。二是因地制宜编制产业发展规划。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村为单位,科学编制产业发展规划,组织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部门进行论证。三是抓发展壮大。依托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戈壁农业示范区、牛羊产业大县、特色林果基地等政策机遇,把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作为推动特色产业上规模的抓手,借助“三变”改革提档升级。

(三)引进承接载体

一是做好项目储备。坚持以规划定项目,加强项目前期工作,明确项目的投资主体、建设规模、资金来源及完成时限等。每个试点村除在建项目外,储备项目不少于2个。二是寻找合作对象。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采取内引外联的方式,积极发展、引进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并签订意向性合作协议。三是确定承接载体。对具有合作意向企业的资金、技术、生产经营等情况进行实地考察,经择优比选后拟定重点合作对象,在镇党委、政府指导下,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确定合作经营主体。

(四)带动农户参与

通过村民大会、宣讲培训等形式,加大“三变”改革政策宣传力度,把政策、好处和可能存在的风险都给群众讲清楚说明白。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激发群众求变思富、创新创业的内生动力,积极引导广大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有资金等资源要素投资入股经营主体,主动参与“三变”改革,享受改革红利。

(五)确定受益对象

根据可变资本权属关系和类别确定收益对象。一是属于村集体资产或资金入股的,通过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大会,明确入股收益的范围对象;二是属于财政可变资金入股的,原则上按政策扶持范围确定受益对象,根据不同情况,按照资金变股金操作办法,应明确集体内部对入股资金收益在村集体、贫困户及村民之间的收益分配分案;三是属于个人资本入股的,其收益自主支配。

(六)落实投放资本

根据项目情况确定资金来源。一是属于财政性资金支持的,按项目申报程序落实资金;二是属于自筹资金入股的,依法以集资方式落实资金;三是无自有资金的,可根据情况采取信用贷款或申请担保贷款等方式落实资金。

(七)协商合作事项

一是确定合作项目。根据协商意见确定合作的项目、合作方式、合作股份、股值、股比及利润分配等事项;二是协商股比。村集体、农民及承接经营主体相互之间按照股权设置、股份量化和股比分配的相关要求,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三是公示公开。以集体资产或财政资金入股的,由村委会进行张榜公示,接受监督。

(八)签订合同协议

一是制定合同文本。建立法律援助服务机制,通过法律服务或聘请法律顾问等方式,参照全市“三变”改革的规范合同样本,对合同的签订及“三变”改革涉及的相关法律问题提供指导和帮助。在此基础上,就双方达成的合作事项形成正式合同文本。二是依法签订合同协议。约定当事人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认真履行合同协议。三是合同备案。合同签订后,各镇将合同报送县农村“三变”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九)推进项目实施

一是制定合作项目实施方案。明确项目任务目标、责任义务、措施办法、完成时限,有力有序推进;二是加强管理。镇党委、政府要加强协调服务,及时化解合作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督促合作双方按时间节点稳步有序推进项目实施;三是强化指导。县属各职能部门加强业务技术指导,促进项目高质量完成。

(十)抓好验收总结

一是及时验收。对属于财政资金项目,在项目实施完成后,各镇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对照规定、程序、标准对项目及时组织验收;二是兑现资金。项目管理单位根据验收结果,按规定程序兑现项目资金;三是总结提升。项目实施结束后,认真分析“三变”改革项目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取得的成效及经验,在总结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完善,提出突破难题和瓶颈的建设性意见,指导下一步工作开展。

四、推进措施

(一)加快农村“三资”清理及确权颁证工作。在2012年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全面开展试点村集体资源、资产、资金核实工作,组织对特色资源、生态资源、人文资源以及一切可以折股量化的生产要素进行补充调查,查实存量、价值、结构和使用情况。三变“改革”试点村的“三资”核实工作2018年3月底前完成并确权颁证。其他村的清产核资工作2018年年底完成并确权颁证。在摸清存量的基础上,科学划分可变资源资产,因地制宜,做好成员界定和折股量化,合理确定入股主体和承接经营主体所占股比及收益分配制度。对贫困户要优先确权,确保他们在“三变”改革中首先受益。县农业主管部门和各镇要加强农村经济组织成员登记备案和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工作。

(二)加大资金整合和支持力度。县财政、发改、农业、畜牧、扶贫等部门要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衔接,参照省上制定的财政支农资金入股量化折股操作办法和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细化涉农资金的折股量化操作办法,为基层“三变”改革提供政策指导。2018年县财政安排农村“三变”改革专项资金100万元,整合扶贫互助资金、扶持集体经济发展资金1000万元,用于农村“三变”改革。对各级投入到农村的龙头企业扶持资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按照“三变”改革要求,优先投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村和与贫困户建立密切帮带关系的新型经营主体,入股分红。充分发挥县富民产业投资公司等政府融资平台的优势作用,主动承接金融资金,支持“三变”改革。以财政资金为杠杆,撬动农户分散资金、社会资金、金融资本参与“三变”改革。

(三)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充分挖掘镇村特色优势,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加快玉米制种、特色林果、草畜产业、高原夏菜、食用菌、花卉等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做好“延链补链”。按照打造全产业链的要求“补短板”,着力在运销、仓储、冷链、品牌上找准突破口,为“三变”改革提供产业支撑。编制全县戈壁农业发展规划,以发展设施果蔬、食用菌为主攻方向,以钢架拱棚和基质无土栽培为主要方式,发展戈壁农业10000亩,努力把戈壁农业打造为引领农业绿色高效发展的“阳光产业”、促进绿洲经济持续发展的“生态产业”、农民持续增收的“新型产业”。充分利用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县的有利契机,大力推行“互联网+农业”,助推产业发展和精准扶贫,实现县域特色产品电商销售全覆盖。

(四)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按照壮大一批、引进一批、新建一批的思路,大力培育“三变”改革的经营主体。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县级以上示范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全面提升规模经营水平和带动农户能力。鼓励返乡农民工、致富能手、大学生、退伍军人等返乡创业,兴办、创办生产型、加工型、商贸型、物流型、乡村旅游型企业与合作社。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参与“三变”改革。引导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转型转产投入农业领域,让工商资本在农业领域迸发新活力。对承接“三变”改革的新型经营主体,要加大政策、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鼓励、支持其做大做强。今后涉农项目资金重点向“三变”改革试点村(单位)倾斜,由各镇申请,财政部门提出使用意见,经农村“三变”改革领导小组研究后安排使用。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量化给村集体所有后,由经营主体经营和管护。

(五)建立健全农村产权交易机制。制定农村产权流转管理办法等相关配套政策,完善交易规则和流程,保障农村产权依法、自愿、公开、公正有序交易。对位于我县的张掖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进行扩容升级,完善交易规则,丰富交易内容,扩大交易规模。完善各镇农村产权交易窗口和村级服务点,形成县镇村三级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建立交易监督机制,强化监管,确保产权交易规范透明运行。建立以县经营管理部门资产评估职能机构为主体,第三方资产评估机构为补充的评估服务体系,满足农村资产和权益评估需求。

(六)建立权益保障机制。守住政策底线,不得擅自改变耕地的农业用途,不得侵占农民的合法权益;引导农民、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承接经营主体依法订立合同或协议,建立合同备案机制。在土地经营权入股方面,引导形成“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相结合的利益机制,实现承接主体和出让农户共赢发展。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完善股权结构和治理方式,确保合同书、股权证、分红单“三到户”,保证村集体和农户有效履行股东的职责、行使股东的权力。建立股权退出机制,农民和村集体持有承接经营主体的股份部分,成员内部之间可以依法转让并办理相关手续。建立财政及融资平台资金退出机制,在经营主体出现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为、连续出现经营亏损等原因,无法确保入股收益的情形时,经镇政府审核,报县财政及项目主管部门和融资平台批准,入股的财政及融资平台资金按照合同协议约定方式或其他协商方式予以退出。退出的资金重新确定项目,滚动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在“三变”改革中,要列出生态环境保护“负面清单”,坚决杜绝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七)创新金融信贷支持。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为农村“三变”改革提供强有力的融资支持。创新开发支持“三变”改革的金融产品,推广农村土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林权、小型水利设施使用权、设施温棚、大型农机具、股权等抵押贷款,扩大农村产权抵押贷款规模,完善农村小额担保贷款体系。探索发展行业性担保公司,建立农村“三变”风险补偿基金、“三变”扶贫产业资金。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开展新型经营主体信用评级与授信,不断提高授信额度。积极利用产业扶贫专项贷款推进“三变改革”,不断扩大“三变”金融信贷规模。

(八)建立风险防控制度。一是建立风险保障金制度。按照新型经营主体缴纳为主、政府适当补助的原则,建立健全农村“三变”改革风险保障金制度。县财政积极筹集风险保障金,用于融资风险和农户入股风险的防范。参与农村“三变”的新型经营主体可以按一定时限或按一定比例缴纳风险保障金,合同期满无违约行为的,及时予以退还。二是建立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在提高种植、养殖保险覆盖面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拓展新的农业保险项目,政策性保险最大限度地涵盖“三变”改革主导产品。联合保险公司开展特色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设施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三是建立“三变”法律支持制度。组织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对法律文书进行审核把关,指导农民依法依规签订合同、入股经营,依法保障村集体和农民的合法收益。

(九)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负责人,加强对村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采取集中培训、交流观摩、外出考察等方式,进一步提升村级班子推进“三变”改革的能力素质。大力实施村社干部创业带富工程,加大村社干部领办、创办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特色产业扶持力度,鼓励支持村社干部带头参与和推进“三变”改革。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抓好我县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成立由县委书记、县政府县长为组长,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各镇党委和金融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三变”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督导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委农办,抽调相关人员,保障工作经费,承办日常工作。试点镇村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确定专人具体负责改革试点工作。建立县级领导包抓试点村(单位)工作制度,推进试点任务落地见效。

(二)明确工作职责。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其力、协调配合。各镇是改革试点的责任主体,负责试点村方案制定与落实;县农委(经管局)要抓好清产核资、资产价值评估、特色产业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等工作;县财政局要做好增加财政投入、整合涉农资金、撬动融资、加强财政资金监管等工作;县扶贫办要做好贫困对象精准识别和动态管理,用活扶贫资金,加强农民技能培训等工作;县政府金融办要引导金融机构做好金融服务、信贷投放、风险保障、融资支持等工作;其它相关部门要依据职责,分工负责,通力协作,加强业务指导,全力支持“三变”改革。

(三)加强宣传培训。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三变”改革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方法步骤和有关要求,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推进 “三变”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改革顺利推进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重点抓好“三变”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镇村干部、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的培训,提高各级干部在实施“三变”改革、促进改革发展中的服务能力。及时发现总结、宣传推广“三变”改革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努力营造农村“三变”改革的良好社会氛围。

全面改革个人学习心得 篇6

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以更大力度、更实措施全面深化改革的“进军令”。把中央全面深改革领导小组改为委员会,是健全党对重大工作领导体制机制的一项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的决心和毅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出1500多项改革举措,改革涉及范围之广、出台方案之多、触及利益之深、推进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十九大报告指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明显增强。”十九大后新一轮改革是在过去改革取得良好成绩的基础上开启和推进的。改革更聚焦深层次利益格局、制度体系等上层建筑,更深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改革进入了“啃硬骨头”的攻坚阶段,要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统筹领导,紧密结合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统筹领导,要完善科学有效的顶层设计体制机制,确保改革决策和规划的战略性、科学性、整体性、协调性和有效性,同时要加强对地方和部门工作的指导;各级党委要加强对改革工作的领导,强化组织协调能力,切实推进各项改革决策部署和改革措施落到细处、落到实处。

文化体制改革学习心得 篇7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坚持典型引路很重要,要及时总结推广改革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把学习借鉴典型经验同解决自身改革发展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首先必先确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必须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必须坚持用于实践、大胆创新、必须坚持继承和弘扬、吸收和借鉴并重、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关系,只有明确了这几点要求才能更好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站在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技术创新与质量处的角度来说技术创新本身就是一种改革,只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科技才能创新才能有更多的科技成果出现,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与发展水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风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和社会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文化体制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还有一定的距离,与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的趋势还不相适应。这些情况说明,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创新、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已是必然选择。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仅凸显了特殊优势和特殊功能,而且有了加快发展的新的突破口,这也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关键是创新体制机制。要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成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和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两手抓、两加强,促进由政府为主导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推动由市场为主导的经营性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学习课程改革心得体会 篇8

今天听了北京广渠门中学穆秀颖校长关于“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的讲座,我深有体会。穆校长指出要想进行课程改革,首当其冲的是突破传统的教育观。传统的教育观单纯关注学生的认知,忽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方面的培养,这就导致了当今社会出现许多高分低能及“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这些学生只会学习、只知道学习,生活上很多事都不能自理,长久的依赖父母,更不用提步入社会后的发展了,所以,传统的教育观必须要打破。

虽然传统的教学也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领域,但是受传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始终把反复练习、训练的方式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单纯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由于教学目标的偏差,“熟能生巧”的理念逐渐演变成了“熟能生厌”的现实,其结果就是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也辛苦。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课堂教学也死气沉沉,教学效率低下。教师的教学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教师和家长不得不靠占用学生的课外时间来弥补课堂教学没有完成的任务,加重了课业2负担。由此可见,传统的教育观其偏离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忽略了学生情感、价值观方面的培养。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其改革内容首要的就是“立德树人”,彰显了当今的教育已经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要求教师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学生,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立德树人,既是要树立自己,又要树立自己的学生。有才无德,有德无才都算不上有文化,德才兼备才是我们要树的合格的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用“德”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用“才”去感染学生,引领学生。尤其小学生思想幼稚、单纯、模仿性很强,老师的言行举止都将令学生耳濡目染,受到影响,因此,教师想要教好学生,首先就要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

“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学习心得 篇9

我一直在思考:

大学习、大讨论中应该怎么做?

如何才能更好地搞好这次学习、讨论?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讨论我感到作为一名帮助别人就业的指导老师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抓好学习:

1、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抓重点

“大学习、大讨论”涉及的学习内容很多,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好、学精?首先就要抓住“振精神、树形象,强素质、促发展”这个主题。这好比是在茫茫大海中航行的船只,有了灯塔的指引才不会迷失方向。主题明确,思路也就开阔。对重点内容进行重点学习;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和日常工作中常用的东西重点研究;对一些不懂的内容重复学习。在学习中要善于分析和思考问题,要带着问题有重点的学,对一些可以一笔带过的内容要一笔带过,对一些需要浓墨渲染的一定要不惜笔墨,做到重点突出,学有所获。不能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像无头苍蝇,四处乱撞!更不能漫不经心,漫无目的的去工作,那好比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毫无意义!

2、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工作

学习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态度,更是我们成长进步的不竭动力。除工作时间外,还要兼顾家庭,用于学习的时间很少,如果学习不积极、主动地学习,结果什么东西也学不到,那么“大学习、大讨论”也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要充分认识到开展这次活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而增强自身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认真对照学习讨论查不足、寻差距,要善于发现问题,要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以高昂的士气、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讨论中。在学习讨论中,除积极参加本单位组织的集中学习讨论外,还要认真搞好个人自学,认真做好笔记,及时搞好消化吸收。要坚持每天学一点、消化一点、提高一点,通过日积月累,达到丰富知识,提高自身的目的。

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学习心得 篇10

通过学习,我深受鼓舞,感受、感触颇深。《教育规划纲要》的制定关乎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对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教育规划纲要》处处体现着党和国家重视和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释放出“不破不立”的改革信号。下面,我简要谈谈自己的两点学习心得:

一、领会纲要精神,明确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内涵。

《教育规划纲要》的每一条都是针对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有的放矢地制定的,脉络很清晰,应该说把握住了我国教育还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的脉搏。感触最深的地方就是《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及的“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体现了教育在新时期的重要地位。《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12年实现教育财政性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表明了党和政府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坚定决心。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知识社会,信息时代,人们对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有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教师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是育人理念的关键因素。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促进公平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对我们教师来说,就是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歧视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进步。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作为教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念,强化课堂教学,确保教学质量及育人质量。

二、落实纲要精神,不断提升自身整体素质。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要传道必须精于道,要授业必须精于业,要解惑必须先自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时刻不忘记学习,善于学习,具有学习意识,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质。

教师是一个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获得真知的人,应当不断提高自已的专业素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当今社会,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更新观念,钻研业务,成为有良知、有新知、有真知的合格教师。要讲究教育策略和方法,做到教学相长,努力创造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强化支持服务意识。

上一篇:依法推进高校宗教工作探析下一篇:孩子上课不敢举手发言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