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改革

2024-10-20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改革(精选10篇)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改革 篇1

淅河中心学校“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教育和发展纲要》、《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等文件为指针,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标尺,依据课改精神,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和课堂这块主阵地,借鉴外地课改的先进经验,立足我校实际,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探究富有活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为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二、实施目标:

1、培养会学习的人才,让学生在有效的学习方法的指引下,学会自主学习,达到“先学后教”的目的,力求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境界;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力求形成“个人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反馈与点拨”课堂教学模式;

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育教学效益。

三、实施步骤与工作措施:

根据校情及教学规律,我校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学改革,大概分为试点研究阶段(2010年9月-2011年6月)、总结推广阶段(2011年9月-2012年6月)、全面展开(2012年9月起)三个阶段。

(一)试点研究阶段(2010年11月-2011年6月)

实施范围:七

(六)班、七

(七)班、八

(一)班、八

(五)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学科。

本阶段主要任务:一是通过外出学习、校内培训等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转变观念,认识课改的必要性;二是成立课改机构,使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三是搞好宣传启动工作;四是让学生逐步适应这种学习模式;五是总结出适合我校实情的经验,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使课改更有“实效”,课堂更加“高效”;六是发现能带动课改开展的教学带头人,充实课改力量,使课改工作可持续发展。

具体工作:

1、成立班级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冯小明

副组长:杨万富

组员: 余正武、戢祥登、徐波、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试点班班班主任

职责:

筹划课改实施工作,适时到班听课、召开实验班师生座谈会和反馈意见,共同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收集分析相关数据,推广实施班级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建立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提高教师课改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效益。

2、全员培训,切实转变观念:

(1)将聘请专家以及赴外地考察学习的领导、教师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更新教学观念,深入理解并逐步掌握教学模式;

(2)学习观摩外地优秀的课堂教学实录,结合个人教学实践组织交流反思;

(3)重新认识教师的作用。新课程教育理念要求教师不应当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更应该是方法的指导者,学习动力的激发者,学习潜力的挖掘者。认识新教学模式下“先学后教”的核心理念,明白我校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模式,以“导学案”(讲学稿)为教学抓手的课改具体做法;

(4)重新理解好课的标准。一堂好课不再是老师讲得精彩,老师的个人素质的充分展现,而是在于充分调动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的发问、思考、领悟、发现,最终获得发展。

3、利用各种培训形式,全面宣传,让师生了解“班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4、具体要求:

(1)由四个班教师按照班级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组织教学。

(2)定期面向全校推出班级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示范课。

(3)学校号召其他教师不等不靠,自觉实施班级小组合作学习实施课堂教学模式。

(4)本学期内,学校将组织观摩、反思、研讨,重点围绕学生活动的组织、教学的设计与呈现、课堂质量的监控、教学进度的协调等问题进行研讨,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5、在试点阶段,总结经验,修正实施措施,并鼓励有责任心、钻研有成效、有志愿的教师加入课改研究团队,以保课改工作可持续发展。

(二)总结推广阶段(2011年9月-2012年6月)

实施范围:七八年级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学科

本阶段主要任务:全面成立学习小组,让试点年级相关学科的所有班级都加入到课改中,进一步总结经验,各学科根据“先学后教”的理念,初步形成“个人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反馈与点拨”课堂教学模式,各相关学科教师对这种教学模式由逐步熟悉到熟练运用,各学科形成成体系的导学案等教学资料,评价机制趋于完善,学校相关制度逐步健全。

具体工作:

1、成立“小组合作学习”实施课堂教学模式各工作小组。使课改工作全面、有序开展;

工作小组设置:

(1)学生工作小组

余正武、徐波(教务处学生活动负责人)负责,各班主任协助

主要职责:抓好各班学习小组设置,并要有小组分组记录,负责小组培训。

小组设置原则和培训要点:

①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合作学习小组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功能联合体,通常由4~6名在性别、学业成绩、个性特点等方面具有异质性的学生组成,尽可能地使小组的组成体现一个班级的缩影。由于在每个小组组内体现了合理差异,从而在全班各个小组之间组成了一个大体均衡、可资比较的小组联合体。组内异质保证了组内各个成员之间在各方面的差异和互补,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取长补短和优势互补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大家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个学习小组之间在同一起点和同一水平上展开公平、合理的竞争创造了条件。

②任务分割,结果整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一方面,每一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小组学习成绩的优劣与个人是否尽责密切相关──小组合作学习将小组的学习任务分解到个人,或者全班任务先分解到小组、小组再分解到个人的方法,使每个小组成员都承担了小组任务中的特定部分,一个人完不成自己承担的任务,不仅会影响自己的成功,而且也会给整个小组或全班的任务完成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在小组的学习目标结构中,小组成员之间在学习内容和学习结果上有很强的相互依赖性,全体小组成员会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一个人的成功并非真正的成功,只有在小组的其他成员也达到学习目标的情况下,自己才能达到目标。这样,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单一的“输—赢”关系,在小组成员之间产生了“大家为一人,一人为大家”的“荣辱与共”的积极互赖关系。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习成绩好、能力强的学生在自己掌握了学习内容之后,就会积极地去帮助其他学生;而学习成绩较差的成员,由于集体荣誉感和自尊心的作用,也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学习,以保证自己所在的小组不因个人的成绩不理想而失败,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了资源的共享。

③分配角色,分享领导

在合作学习小组中,每一个学生往往都具有不同的个性品质──有的善于倾听,有的善于捕捉信息,有的善于澄清事实,有的善于分析问题,有的善于组织活动,有的善于缓解冲突,有的善于组外外交。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安排他们扮演适当的角色,承担不同的任务。同时,在不同的学习任务和课题研究之中,学生的角色可以轮流互换。这样,既保证了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分工明确,秩序井然,又能使个人的优势和特长得以充分利用和彼此协调。

④小组合作学习中课桌椅的排列方式

课堂教学中学生课桌椅的排列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主动参与和相互合作的程度和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课桌椅的排列方式主要是一种一排排课桌椅朝前的“秧田式”,这种课桌椅的排列方式有利于同桌的两位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但是再大范围的合作学习就会受到严重制约和影响。因此,小组合作学习理论认为,为了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往和相互作用,必须改变传统的课桌椅排列方式,可排成“田”字形或“T”字形等,从空间结构上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2)教学资料编制小组

余正武、戢祥登(教务处教研活动负责人)负责,各备课组长和实验学科教师协助(优秀的实验实验教师可以充实到负责人行列);

主要职责:

负责导学案(讲学稿)制作的培训与收集,编成体系,定期收集经验体会和反思材料,及时调整课改方向,在教研中不断地改进,使教学模式日趋成熟和完善。

具体工作:

① 负责对全员教师进行导学案(讲学稿)制作进行培训;

② 备课组长负责制定教学进度,平行班实验教师负责备导学案并修改成型,并在教务处登记后交付油印室印刷,保证在上课时学生人手一份;

③ 教务处(戢祥登负责)负责登记并收集成套教学案,备课组长协助,为资源共享作准备;

④ 学校在每周学习时间对教师进行经常性的培训,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不断改进;

⑤ 在实验推广阶段,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相关教师进行反思总结,不断提升运用水平,以期早日达到熟练应用水平。

(3)考核评定工作小组

杨万富、余正武(教学负责人)负责,各年级组、备课组长协助 主要职责:一是定期或不定期到课堂上对实验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二是督促教师在“先学后教”的理念下,采用“个人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反馈与点拨”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三是对实验过程中工作不力的教师进行交流谈话,使所有实验教师能够尽快进入角色;对不作为的实验组或教师实行问责;四是通过听课、问卷调查、明查暗访等手段,发现并及时解决在课改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相关问题进行反思并总结经验;五是通过评价,对课改效果良好的教师和学习小组进行奖励,对教师上报上级彰,并在绩效工资积分的相关项进行奖励。

2、多层面推出公开课,使全校教师进行全方位、立体交流,迅速、全面地把握新模式下的课堂教学。

(1)交流课:备课组推出交流课,旨在交流经验,发现问题,及时改善。

(2)示范课:各教研组定期推出示范课,旨在突出骨干教师带头作用,并以点带面推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3)汇报课:每位教师推出一堂公开课,展示自己的教学理念以及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成果。

(4)跟踪课:对改革不到位的教师,考评小组不定期听课,及时给予整改意见,敦促其落实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3、建立有效的激励评价机制:

(1)改革并逐步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重点围绕学生的参与,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学形式的创新来制定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2)建立督促机制:对课堂教学模式陈旧,学生反响强烈,教学效果不佳的教师,考评小组将采取戒免措施,确保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顺利进行。

(三)全面展开阶段(2012年9月起)

实施范围:各年级所有学科

任务目标:根据积累的教学实验经验,对教师进行再培训,用成熟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全面培养爱学、会学的学生

具体工作:

1、全面铺开课改工作,包括毕业年级在内的所有班级所有学科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

2、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公开课、报告会或经验交流会,以研促教,并在其中大力推出骨干教师,培养自己的“名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将优秀的教师推到“专家”行列;

3、让“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成为培养素质性学生的品牌之举,形成社会影响,多为社会培养爱学、会学的学生,从而提振学校的教学品牌形象。

四、保障措施

1、学校重视。学校把“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学的课改工作作为和中考同等重要的工作来抓,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充分重视课改工作;试点阶段后学校领导轮值进课改课堂听课,每天不低于1节;

2、人、财、物的保证。学校在财力、人力方面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只要是课改需要的教学硬件与软件,经审定全力投入。人员的需要,可按计划调整到课改实验中;

3、奖励机制到位。将课改成绩带入到评优表模中,同时,课改效果优秀的集体和个人上报中心学校进行表彰,对评价机制中优秀学生个人和小组,学校也予以表彰;对消极对待课改或持抵触情绪的教师在一切评优、晋级中“一票否决”;对积极投入到课改中的教师,在学校老师聘任中优先聘用;

4、制度保障到位。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健全各项制度,责任明确,做到事事落实到人,时时落实到人,环环相扣。

淅河中心学校

2010年10月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改革 篇2

这几年来, 我在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中, 也在一直进行语文学科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的探索。在此过程中, 我略有所获, 与大家分享。

一、摆脱束缚, 勇于创新

在我真正实践“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模式之前, 我总是觉得自己工作10多年了, 凭着自己的经验就已经足以应付课堂教学的需要, 换句话说, 也就是认为可以吃老本了。但是当我接触到“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概念之后, 尤其是通过理论学习了解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知识之后, 我逐步认识到自己的狭隘。原来语文课堂是必须与时俱进的, 要想课堂上让学生真正学起来, 形成合作学习型的课堂, 语文老师比其他科任老师更要注重自己的知识更新和课堂形式的创新。

现在贵州卫视有个节目叫“最爱是中华”, 收视率很高, 我带领学生看过几段视频, 发现学生们很感兴趣。于是我就将该栏目的形式运用到了古诗文复习教学中。第一环节, 我将本册书中古诗文涉及的作者和书中人物, 按照《最爱是中华》节目的形式分别写出八个关键词, 制作成ppt。这些关键词首先由每个学习组通过上课笔记和其他资料推选出两个, 六个小组推选出十二个, 然后在推选出的十二个词语中最终确定八个作为选项。第二环节, 将“最爱是中华”中“名师高徒”环节改编成小组合作的形式, 实行全组总动员, 每人参与一个词语的表演。第三环节则是英雄对决。这种模式达到了很好的复习效果, 可以说是学中有乐, 乐中有学。

以前我在讲授《醉翁亭记》的时候, 因为课文比较长, 就用传统的授课方式, 所以课堂会显得比较枯燥。最近我在讲这篇文章的时候, 借鉴了《走遍中国》这个栏目的形式, 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 让小组合作完成下面这个表格:

各组完成表格的填写后, 每组派出三名同学分别选出一幅图画进行解说。这种形式不但加强了课堂的趣味性, 也体现了小组合作的理念, 使课堂成为了学习型课堂, 同时锻炼了同学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比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可见, 要想在课堂上让学生真正“活”起来, 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角, 形成“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语文课 ( 其他科目的课堂其实也一样) 是需要与时俱进的, 语文课的授课模式是需要创新的, 应该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样的语文课才有可能成为学生的“学堂”, 而不只是老师的“讲堂”。

二、由表及里, 重视本质

“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 或者说学习模式, 正在全国轰轰烈烈地推广开来。但是很多学校都是做表面文章, 只是简单地推行小组合作的形式———分小组安排座位, 而没有真正领会小组合作的精神和实质。当然, 我也走了一段这样的弯路, 式分别写出八个关键词, 制作成ppt。这些关键词首先由每个学习组通过上课笔记和其他资料推选出两个, 六个小组推选出十二个, 然后在推选出的十二个词语中最终确定八个作为选项。第二环节, 将“最爱是中华”中“名师高徒”环节改编成小组合作的形式, 实行全组总动员, 每人参与一个词语的表演。第三环节则是英雄对决。这种模式达到了很好的复习效果, 可以说是学中有乐, 乐中有学。现在我正积极推行“四人小组八人大组”的合作模式, 努力使小组合作从形式走向本质, 真正形成“学习型的小组合作模式”, 使小组合作真正“有效”。

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是一把钥匙, 需要我们正确使用, 否则在“合作”中就会给那些浑水摸鱼的“懒学生”开方便之门。如果小组合作学习中, 仍然只是优秀的同学控制全场, 待优生还只是一个课堂教学的“配角”, 不能使小组内的每位成员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那么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就只是一个形式, 或者说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无效的”, 与普通的教学形式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小组合作要真正落实, 不能一味模仿别人, 要力求创新。让每个同学都感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而又不会让同学们觉得“太俗”, 没有新意。

现在很多名校也在搞小组合作, 有的是6人一组, 有的是8人一组; 有的搞小组的特色晋级奖励制度, 有的搞小组的加分激励机制……。这些分组形式和激励机制有成功的范例, 也有失败的教训, 我们不能一味地去“学习”其形, 更要重视其本质。现在我在推行的“四人小组八人大组”的模式是很灵活的, 可以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课堂的需要进行机动性的排列组合。在实施过程中我还结合“分层教学”的理论, 采用不同的激励机制和加分机制, 使不同小组和同一小组的各个成员之间都有机会形成合作与竞争关系。现在看来, 这种做法的总体效果是不错的, 真正让每个小组成员都“动”起来了, 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显然, 只有我们在实施“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的过程中, 积极创新, 准确把握“合作学习”的本质, 做到表里如一, 这样的课堂才能体现出“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成为真正的学习型课堂。

三、积极参与, 共同进步

上文我已经提到过了,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过程中, 最初往往是成绩好的同学发挥主导作用, 成绩差的同学成为了小组的附属品。这种“优等生的学习型课堂”, 不是课堂改革中我们需要的“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我积极动员班级中的各个层次的同学, 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小组的一员, 认识到自己在小组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通过创新小组的发言形式及合作形式, 让大家都知道老师是在锻炼他们每一个人, 而不只是“关心”几个所谓的优等生。这样, 全小组成员都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 每个同学都希望自己成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者和受益者。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 一般认为能力差的学生能通过与能力强的学生一起学习使自己受益, 而能力强的学生通过帮助能力差的学生也可以从中学到东西。然而有时候的情况却是, 在推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虽然一些学习能力差的同学得到了提升, 但是却使一部分学习能力强的同学的潜力挖掘受到了影响。原因很简单: 周围的同学对能力强的同学形不成竞争的压力, 也就使他们缺少了更强的进取动力。

那么, 怎样才能解决这一矛盾呢? 答案就只能是加长木桶的“短板”, 也就是让暂时能力差的同学变成能力强 ( 或者说是比较强) 的同学。也就是说, 合作学习的前提是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之前, 要更加关注个体学生的自主学习。换言之, 就是要更加关注那些暂时能力差的学生的自主学习。帮助他们积累知识, 收集资料, 指导他们阅读领悟, 开拓他们的思维路径, 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 让他们厚积“资本”, 拥有更高的能力, 这样才能整体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

从这个角度来讲, “小组合作学习”不是排斥个体的自主学习, 而是更加重视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 这是“小组合作学习”的运转基础和效果保证。也只有这样, 才能尽量控制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消极因素, 使教学更有效、更高效。

四、甩开包袱, 坚持到底

现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已经成为高效课堂的重要形式, 但是并不是唯一的形式。要想形成“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必须要有创新的思想和大胆的实践精神。不要担心班级成绩一时的下降, 瞻前顾后, 放不开手脚。推行课程改革, 要在看准方向的基础上甩开包袱, 大胆改革。

在课改过程中, 学生有成绩的浮动是正常的, 作为教师不用惊慌。就现在的阶段性的效果来看, 我所带的两个班中, 其中一个班开展的比另一班要效果好一些。虽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我在这两个班都使用了“小组合作学习”与“分层教学”相结合的模式, 但是因为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 这两个班的学习模式还是是稍有区别的。效果较好的班使用的是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 以“分层教学”为辅的合作模式, 另一个班级则正好相反。“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大家都在探索, 目前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固定模板。我认为, 只要有利于学生水平提高就是合理的、科学的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改革 篇3

关键词:先学后教;小组合作;评价

下面本人就“先学后教,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结合对教学模式的理解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对“先学后教,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认识

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采取“先学后教,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课堂上先让学生独立阅读、自主学习,然后教师检测自学效果,从中发现学生在自学当中的疑难问题,这些问题学生个人解决有困难时,教师再适时组织学生讨论、合作小组学习,这时的小组学习就有了内容(自学当中出现的问题)、目的(解决这些疑难问题)、方式(讨论、更正、教师讲评)和对象(同学、老师)。“小组学习”的教学方法是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小组学习的意义不仅是学习上的互相帮助、共享共赢,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对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能力无疑是最有效的。

二、“先学后教,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实践的收获

1.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得到提高

实施“先学后教,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课程改革后,学校利用调查问卷、座谈会、辩论会等方式来客观了解参与课程改革的学生真实的想法,反馈结果中表现最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A.学生上课发言的多了;B.小组讨论实了;C.展示的方法丰富了;D.后进生也能有表现了;E.优秀生更突出了;F.学生的兴奋点多了;G.课后学生主动讨论问题的多了等等。表明这种模式得到学生的认可,他们学习行为的改变带来了学习能力和成绩的提升。从

2012级开始的初二地理、生物会考成绩比起往届有了很明显的提高,附表如下:

学生在物理学科的各级各类竞赛中表现更优异了。在2012年“学无涯”杯泉州市中、小学电子制作锦标赛中,我校10人参加,8人获奖,2人次荣获泉州市一等奖,4人次荣获泉州市二等奖,2人次荣获泉州市三等奖。组织学生参加晋江市初中物理竞赛荣获团体二等奖。有两位同学在2013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竞赛中荣获全国三等奖,这也是近几年我校参加学科闭卷竞赛的最佳名次。

2.课堂教学模式变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在课堂教学模式变革的实践中,教师积极学习现代教育理念,不断自我反思、扬弃、出新,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完善。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大大提高,在自身努力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基础上,借鉴他人成功的方法模式,结合本校实际创新模式,引起课堂模式的优化,探究教学过程的改革与创新,带来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自身专业的成长。由于教学成绩突出,2012年4月本人被确定为泉州市第五批中学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

三、“先学后教,小组学习”教学模式践行的反思

1.“先学”应是“学生独立学习”和“小组互助先学”的结合

学生的“先学”,教师绝不能撒手不管,放任自流,每节课前都要提出自学的内容,并及时对组长的组织进行指导、培养。通过前期独立学习、尝试练习,把“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拿到小组中来“交流先学”,通过和同学之间的小组合作学习,发现自身还有待解决的问题,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发展。

2.“后教”应是“教师后教”与“小组合作后教”的结合

(1)“教师后教”应“以学定教,点石成金”

教师在巡视“小组合作先学”时,要注意发现各组“先学”的情况和碰到的疑难问题,并进行整理分类,做到有的放矢地“后教”。后教的过程中鼓励小組间进行竞争,给予“小组合作先学”展示的机会。对于先学中的疑难问题,先让懂的学生讲,评判正误。“后教”有一个原则,即只讲学生不懂的,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每一个错误认识或结论,都必须引导学生弄清楚错在哪里和如何改正。

(2)“小组合作后教”应“同舟共济,小组过关”

实际上,教师在“后教”时无法从每个学生的感受出发,找到他们问题的关键所在。但是,那些在“教师后教”中先学会的学生,他们处在学习者的角度,有过共同的感受,知道问题的关键所在,很容易把“教师后教”中没学懂的学生教会。因此,要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后教”的作用,提倡小组学习,学习小组相互激励、相互支持,共同前进。

3.评价应把个人发展性评价和小组综合性评价结合起来

小组学习的评价观与传统教学也有很大不同。传统的教学评价强调的是个体在整体中的位置,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先学后教,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课堂评价操作,是以“尊重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进步”作为评价小组学习的最终目标和尺度,这有助于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

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评分细则 篇4

1、加分奖励机制:

本组考核主要从预习完成情况、课堂表现情况、作业完成情况三个方面进行,预习完成情况以组员实际完成的预习任务情况为依据,将组员划分三个等级(ABC)依次计3、2、1分;课堂表现情况根据本组学生参与课堂的实际情况按三个等级(ABC)依次计3、2、1分;其他组课堂表现由记分员记录,并统一交予各组组长加分于所属组组员。作业完成质量情况按三个等级(ABC)依次计3、2、1分。

①纪律:课堂上不得有随意讲话,睡觉,看小说,迟到、早退、旷课等违纪情况,积极参加班级和组上组织的各项活动,不推诿,不缺席。

组员如有违反上述要求的,每次扣1分。

②自主学习:要独立完成预习、自主学习和反馈检测任务,组员要按时完成各学科的作业并及时交纳,不抄袭,不打折扣;按照考试要求完成各科目的平时检测。

凡未完成预习等任务的一次扣1分;缺交作业一次扣1分,作业、测试抄袭每次扣1分。

③合作交流:组员积极参与课堂小组讨论,认真解答学习问题,积极参与课堂展示与交流,积极参与组员之间互帮互学活动;

在课堂合作学习中,一天内不参与课堂讨论合作学习,游离于小组学习之外者,扣1分;一天内不进行互帮互学的,扣1分。

小组长按周真实的统计本组平均分,并以周为单位算出月、半期、期平均分。(小组长的得分必须得到本组组员认可。)

3、评价结果

各班级每周汇总一次,并评出优秀小组长一名,优秀个人6名。下周归0,重新计算。学校每一个教学月汇总一次。下个教学月归0,重新计算。每个教学月学校将评出优秀小组长、优秀组,优秀个人并给予适当奖励。学期末学校将评出学优秀小组长、学小组合作优秀组,学优秀个人。并给予适当奖励。

4、各组长职责

行政组长:协助班主任,班干部负责小组的日常管理工作。抽查各科作业,并监督各组长工作的完成程度,收集好的典型事例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向班长汇报,班长自身能解决的就解决好,不能解决的告知班主任或科任解决。学习组长:负责组织合作学习内容的分工,保证每个成员都有参与讨论,合作的机会。

记录组长:记录每周,每月,每期组长对小组成员的评价,记录外组课堂表现的评价。(有个专门的记录本,一个星期上交班主任一次。)纪律及卫生组长:负责本组每天的清洁安排,纪律管理。

科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课题总结 篇5

河口小学赵西明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在上学期的教学工作中采取了先学后教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下面是我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一些做法:

一、科学分组,确保合作竞争的公平性

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是科学组建学习小组。在科学组建合作小组时,遵守“优势互补”“自由组合”“双向选择”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简单的把前后四个同学划定为一个小组,由老师指定组长,不论你是乐意还是不乐意,只能遵从老师的意愿,其实这样不利于小组的合作学习。在教学《自己动手做小车》这一课时,我先提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然后提出了几个思考问题,接着就选组长和成立合作探究小组。接着我要求各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来个竞赛,看哪组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更快地完成任务。同学们在组长的组织下,探究的积极性异常高涨,教学效果比预期要好。同时通过双向选择可以成立最佳搭配小组,组长的组织能力更易发挥,组员更能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的个人责任,同时小组间也能团结协作,相互配合,这样探究的效果就会更理想。

二、有效调控,促进合作学习的良性运行

学生在小组中会倾听别人的意见,会得到别人的帮助,会参与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一股凝聚力,是小组合作学习能良性运行的核心所在,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调控,使之朝着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方向前进,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分工,明确共同探究的目标,明确动手前要先动脑。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一个组长主持,一个同学记录,一个同学负责器材与操作,在完成合作探究后还需要确定一位同学向全班同学报告小组探究的过程与结果,这样在组长的组织下就可以开展有序的探究活动,一步一步地思考问题,一个一个地发表意见,最终完善计划并参与实践,达到理想的合作效果。如在《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当小组共同研究确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的轻重有关时,小组成员就要思考怎样改变物体的轻重,不能改变的条件有哪些?特别是实验器材中的圆柱体,在操作时不一定保持不变,否则就会出现“不公正”的假数据,就会影响正确结论的得出。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小组里学生之间闹矛盾的现象,这是在所难免的。主要是小组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属于个别差异。

三、及时评价,优化合作竞争的后续性

及时评价小组合作探究的情况,能够使每位组员更清楚自己的每一点进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兴趣。对小组学习的评价应该坚持以评集体为主,评个人为辅;以评全面为主,评特色为辅;以评过程为主,评结果为辅。通过鉴别评定小组学生的参与行为与效果,给予价值肯定,就可以引导学生在科学探究的道路上不断“碰撞、对接、融合”,就可以不断提高小组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因此用好这个评价调控机制,也是小组合作成效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小组合作过程中的评价调控问题更要引起老师的重视。不要以为小组自己会合作探究了,老师就清闲了,其实此时的教师更忙了,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及时的评价与调控,或引导学生相互评价。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那么又如何在学生的合作探究过程中做好评价调控呢?这就需要教师能把握好评价时机。当小组内发生意外的问题时,教师要以一个与学生平等参与者的身份及时给予帮助;当小组学生的意见出现较大分歧时,教师就要对小组成员的这种敢于质疑的行为表示赞赏,然后再以一个公正人的身份参与小组的讨论与分析;当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当小组的任务还不清楚时,教师要耐心地引导学生明确任

务及操作程序。为更加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组织评价调控时,可以充分使用互动性评价,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处理问题。这样的评价与调控,就可以让小组的每一位学生在曲折的探究中获得深刻的过程性体验。

四、实际教学中的一些困惑

有些时候合作学习时,很多同学都是没有什么主见,尤其是后进生,基本上就不发表他自己的意见,感觉自己比别人学习差,根本就不需要发表意见,而且他们落后别人已然成为一种习惯,自己就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进而忽略了什么才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目的又是什么?无论你说什么他们也不改。而优等生又有表达自己的强烈欲望,所以小组讨论时后进生只是成为了这堂课的一个倾听者,而不是一个参与者;同时优等生又成为了小组讨论时的霸主。

实践证明,合作小组的科学组建和运行,加上公平合理的评价,能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全体学生各尽其能,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发展。合作小组四位一体,体现素质教育的全员性,增强了探究活动的效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培养“创新型”的人才。

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老城街道办事处河口小学

课堂小组合作探究学习问题解答 篇6

18、如何选聘小组长?

选聘组长的标准主要有三点:一是人缘好,二是组织管理能力强,三是责任心强。每组可设正副组长各1人。组长组织本小组成员学习,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组长不在时,由副组长代位组织本组成员学习活动。

针对科目较多的学段(如初中),在设置正副组长的同时,还可以设置学科组长,来共同分担各学科的学习组织任务。

19、怎样培养小组长?

第一,明确组长的责任和作用;

第二,定期召开组长会议,了解他们一周来在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困难并及时予以解决,让小组长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温暖;

第三,给小组长加“自助餐”。小组长为同学们服务,很辛苦,学有余力,必须有所回报。“自助餐”应注意的问题:老师应从学习量上由小见大,对小组长学习效果要有检查评价。让小组长把每项学习任务要先学会弄懂,然后再教会其他同学,带头回答、提出问题,积极主动地完成各项自主合作学习活动。老师应首先培养组长的自学能力。

第四,适时地肯定、表扬、激励小组长。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使他们体会到这种自我满足、自我实现的心理满足、荣耀感,是激发他们对小组更加尽心尽力工作的源泉。

20、成立学习小组的原则是什么?

成立原则: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组内异质”是指以异质形态分组,每个学习小组通常是由性别、学习成绩、能力倾向、智力水平、个性特征、文化背景等存在差异的成员构成,成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组间同质”即要求各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力求均衡,并无明显差异。

“组内异质”是互助合作的基础,“组间同质”是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的前提条件。

21、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一般有三种:同质互学、异质帮学和小组群学。

同质互学: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组内学习程度相当的两个学生固定结成对子进行互学,通过互学,相互解决自学中遗留的问题,包括导学案中预设的没有解决的问题和自学过程中新生成的问题。并用双色笔标记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

异质帮学:在同质互学的基础上,由组内的优秀学生固定或随机结对帮扶一名学困生,帮助学困生解决个人自学和同质互学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

小组群学:在同质结对互学和异质结对帮学的基础上,每人将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提交小组内进行交流,在继续解决问题的基础上,由小组长根据遗留问题或新生问题是否具有普遍性和必要性,进而确定小组展示的内容,为下一步小组展示做好准备。

22、如何建设小组文化?

为了强化学习型小组的团队功能,增强小组内的凝聚力,小组要进行必要的文化建设。小组文化建设包括制定组名、口号、组训、组规、组徽、组歌、目标等项内容。

第一,为小组起一个响亮名字和口号,确定一个共同的价值追求;

第二,设计一个组徽,将这种价值追求用简洁明快的符号语言表现出来,在组内的活动时或各种用品中采用.第三,全组同学共同商议,选出组训、组旗、组歌,在每天的特殊时刻或重大活动、重大仪式时,吟诵组训、唱出组歌、树起组旗,从精神层面反复强化小组团队的共同价值追求.第四,制定并严格执行组纪组规是从制度层面进行小组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第五,把组训、组徽、组歌、组旗等以醒目的标语、展牌或图片,精心设计并张贴、悬挂于班内,形成浓厚的教室文化氛围,让学生时时浸润于这种氛围之中,实现行为标准、价值取向、价值追求的内化,实现以文化人的小组文化建设的目的。

23、学生合作学习的任务是什么?

①在学生个人自学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同质对学和异质帮扶,解决导学案中预设的学生自学、互学后没有解决的问题和学生自学、互学过程中新生成的问题。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③发现收集整理问题,为小组展示作准备。

24、怎样促进全体学生参与合作学习?

在分组学习中,既要防止个别优等生“惟我独尊”,不给其他同学发言的机会,也要防止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趁机偷懒,做“自由乘客”或“搭便车”。首先,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一方面,要教育学生充分认识到分组学习的特点和优越性,认识到沟通、交流对提高自己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教育学生学会互相尊重,让学生认识到每个同学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同时也有倾听别人观点的义务。其次,要指导每个小组进行明确的分工,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职责。第三,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组长和教师要有意识地提醒限制优秀学生发言的次数,并同时激励学困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另外,还可以通过建立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时,将小组成员是否全面参与合作学习作为重要考核内容,以促进全体学生参与合作学习。

25、小组展示时如何避免“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情况?

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小组中去,对合作学习小组中成员的不良心理及时进行引导、矫正。比如,对于“胆怯者”,教师要“推一推”,加以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对于自我中心的“狂妄者”,教师要适当“压一压”,让他静心听,乐意听;对于不合群的“游离者”,教师要“拉一拉”,让他有事做,要做事;对于随大流的“盲从者”,教师要“追一追”,“逼迫”他们思考;对于合作学习成绩优异的小组,要及时加以表扬,强化合作意识和技能;对于合作学习效果欠佳的小组,要帮助分析原因,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这样,使学生合作学习

走在健康的心理轨道上,从而更好地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

26、你是怎样进行小组评价的?

①节节有反馈:每节课的反馈由课代表负责,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依据评价细则给予量化。并在下课前宣布最佳小组和当堂明星。②日日有评价:即一天每节课的数据汇总到值日班长处,值日班长由全班同学轮流担任,值日班长整理数据后于次日上午课前10分钟总结点评;③周周有总结:值日班长将每天数据汇总到学习委员,学习委员整理数据后在下周班会上总结点评。这样一个月下来,四周的数据汇总后,对每个小组排名进行奖罚。

27、小组建设细节打磨需要做哪些工作?

①组长的指导与培训。

②组内科代表的使用与培养。

③健全小组的各种评价与评比机制,及时给予赏识与鼓励。

④适时对小组进行必要的调整。

⑤鼓励各小组自主管理,民主制定组纪组规。

⑥倾力打造动车小组(即每人都是发动机,推动小组前进),避免传统列车小组(即一个组长带动整个小组)。

⑦建设小组文化。营造浓郁的组内育人氛围,加强小组内成员的凝聚力。

⑧同一个班内各学科教师要求尽量统一,及时评价和鼓励,持之以恒地加以训练。

28、合作学习时如何处理学困生不参与合作的问题?

(1)创设轻松地环境。减轻学困生的自卑感和压抑感、让他们在积极、民主、安全的环境下展现自我、打开胸怀。

(2)帮助他们制定适度的目标。远期目标很重要,近期目标更重要,帮助他们制定容易实现的目标,使他们相对容易的就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自信源于成功,成功的体验让他们品尝到学习的乐趣的同时更可以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3)多为学困生提供展示的机会。避免优等生挤占后进生的空间,给他们展示的舞台。

(4)建立帮扶小对子。

(5)从评价标准的制订上为学困生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对后进生有所侧重和倾斜,使他们的点滴表现能通过显性的评价体现出来

29、如何培养小组的团队合作习惯?

定期培训小组长,充分发挥组长的组织学习、引领示范、检查督促的作用,最终实现小组团队的整体学习目标。

组织角色分配,建立连带机制:要想使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进入一种“荣辱与共”的境界,就要合理的分配每个学生在小组中的角色,使小组成员间积极地相互依赖,每个组员都对小组尽心尽责。因此,要引导小组成员共同协商确立每位成员的角色,并明确责任。比如:主

持人--负责组织小组进行小组活动和评价;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的决议和评价的分值;公正员--负责如实的汇报小组的活动状况,处理矛盾;噪音控制员--负责小组活动时的音量及纪律状况;联络员--负责为小组收发作业。

30、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应怎么办?

在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及时走下讲台巡视,参与到解决问题有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改革 篇7

参考文献

[1]李炳亭.杜郎口“旋风”.

中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篇8

一、科学合理地进行分组

首先,科学合理的分组。它能在小组成员间产生积极的互促作用,使小组之间公平竞争,能始终调动起学生旺盛的竞争积极性。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自学能力、性别等各种因素进行合理的搭配。首先,确定组长。组长的学习能力必须在班内处上游水平。然后,对其他学生排序。其余的学生按照学习成绩排序,每8人一组,按照事先确定的挑选顺序组长依次挑选组员;第二轮,挑选顺序颠倒,以此类推,分成平行的8个组,目的是尽量使各个小组内的学习成绩尽量均衡,便于今后评比的公平,同时也增强了小组成员的竞争意识。

其次,给各小组成员编号。每组中的学生都有号(如1-8号),1号是组长,必须是一名有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乐于助人的优秀生,他给小组成员起榜样作用。同时,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他还是一名学习的组织者,要起到“小老师”的作用,全面负责小组内的合作学习。2号学生在小组内学习成绩较组长稍差,后面的学生依次排号,这样排序的好处是:(1)目标定位明确:教师给学生订学习目标可以根据学生的学号定目标,一目了然。(2)分层定位明确:作业布置的量及难度以学生的号为依据,使分层作业的布置能落到实处。(3)检查反馈明确:检查作业更有针对性,一可以通过检查几个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作业,来了解自身的教学状况,二使检查督促后进生的工作更为简便、快捷,更具有针对性,提高效率。

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1. 树立参与无错的思想:积极参与课堂展示既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能力。首先,在班内树立参与无错的思想。只要你敢参与,哪怕是你讲错了,就凭你参与课堂的勇敢精神,老师与同学们也会为你鼓掌喝彩!其次,培养参与积极分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总有一些学生性格外向、基础比较好、表达能力比较强,他们就是课堂参与积极分子的培养对象。教师引导这些学生在课堂上先动起来,通过这部分学生的带动,其他学生也会跃跃欲试,参与到课堂中来。第三,对于学生的参与,要及时做好评价,尽量做好“表扬+建议”,既要让学生敢参与,又要做好正确的引导,明白怎样参与才是最好的。

2. 拼拼就能赢:平时每一课时的教学中,都注意让学生能通过学习过程获得成功感,让他们逐步树立自信心。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更要耐心、热情地帮助,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一些简单的问题多请他们回答,哪怕他们有一点点进步,教师都要给予表扬、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1. 计分办法:对学生的评比分为小组评比和个人评比两种,一般情况下,每一个月评比一次。个人评比的依据是每个人的平时记录分,只要是在课堂上发言一次就记1分。如果是主动发言、上黑板板演或纠错,记2分,其目的就是提高學生的主动发言积极性。当然,发言计分是建立在认真发言的基础之上的,小组评比的依据也是小组平时得分。

2. 评优项目:

(1)个人评比的项目有“发言勇士”、“课堂明星”、“优秀组长”、“优秀组员”等称号,班级将对获得荣誉称号的学生奖励喜报或奖品。

(2)小组评比分为两类:一类是学习优胜小组。评比的办法是:按照学生考试的名次,小组各成员名次之和除以小组人数就是该小组的学习量化成绩,按照成绩的高低给小组排序。另一类是纪律优胜小组。评比办法是:在平时上课当中,根据小组的合作程度、纪律好坏、发言次数等因素给小组加分,当然加分的项目不是每节课各种项目都加分,是根据老师要培养的目标而定。例如,本学期开始,我想在自评归纳及上课纠错两个环节上提高学生的能力,所以在给小组加分时,是按照小组发言的人数加分,这样有的小组加到5分,有的小组加1分,甚至有的小组不加分。久而久之,学生在荣誉感的驱使下慢慢活跃起来,为小组赢得更多的荣誉。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篇9

公平学校

朱悦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一小组为单位,通过互助交流与倾听,综合概括,从而获得知识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又培养了团队意识。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可充分发挥优生对差生的帮扶作用,可减轻教师的负担,但一年级学生刚入学,让他们进行合作学习还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合作意识不够强,有的是学习意识不够强,别人在学他在玩。经过近阶段的小组合作学习,我有以下的心得感悟:

首先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时候,要提出目的明确的合作问题,并且,问题要具有合作学习的必要,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鉴于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在课堂教学的时候,主要采用了四人一组合作的办法。指导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分工,确定一名小组长,从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的合作方法。其次,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取合理有效的激励措施,在实际学习中,小组成员全部完成任务的,每个成员都奖励一面小红旗,使学生增强团队意识,体会团体荣誉感。没有全部完成任务的,则不奖励。慢慢的学生越来越体会到小组每个成员都学会的重要性,小组互助学习渐渐有成效。

但这样的合作还刚刚开始不久,特别是一年级小学生还刚入学不久,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低年级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还没有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师要及时提醒和指导每个组的学生进行相互讨论和交流。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这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其中一部分学生的性格自私、独立,所以造成了这种现象。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改革 篇10

一.研究背景

新一轮的课改使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师生之间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已基本上建立起来,教学过程中学生民主、主动、互助、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方法有了历史性的突破。课堂教学出现了热烈讨论、互动互助、竞争合作的良好局面,教学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新课改的需求我们构建以“学生为认知主体,教师为教学主导”的教学模式,把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学生之间学会互助,交流,合三.研究与实验过程:

为了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我开展了“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课题研究。

2010年9月开始,我确定《初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课题,并认真拟定了课题的实施方案、确定课题的研究方法、对象和实施步骤。

2010年9月我校召开了课题开题报告会,我校有关领导、英语组教师对我的课题进行认真分析,肯定了该课题的可行性和研究价值。

在研究过程中,我加强了理论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积极尝试小组合作学习,并及时写出心得反思。结合课题的要求,积极参加学校的观摩课,虚心接受大家的建议。就课题研究的内容认真撰写教案、案例分析。

随着课题的研究,我所教的两班小有变化,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成绩有了较大的提升。

四、阶段成果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一学期以来,我在课题实验中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其中一些变化使人感到耳目一新,整体上呈现出新的喜人局面。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探究积极性提高了,利用课程资源的方法增多了,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展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增强了,基本形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2.教师自身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我加强了理论学习,课题使我面对着巨大的挑战,也使我焕发出极大的热情,有力地促进专业成长。我积极探究,对课堂教学目标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操作、质疑和创新等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和技能。

为了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学校领导要求我们进行集体备课,相互交流,共同探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研究解决办法。我们还经常外出参加兄弟学校的教研活动,取长补短,吸取好的教学经验,促进教学工作。同时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我及时调整方向,完善思路,进一步形成比较完善的课题方向和教学模式,英语教学理念、课堂效率以及英语教学质量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五.课堂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中目标意识不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盲目性、随意性仍然存在。

2.不少学生,学习方法欠佳,尤其缺乏主动思考与探索学习的精神,参与小组合作积极性也不强。

4.学生自主能力较差,采取合作学习形式时,学生在互相争执及挑战中浪费太多的学习时间,导致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不高。

5.小组合作学习中评价方式过于繁杂。

七.实践成效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探索与实践研究,本课题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成果。其主要表现在:

1通过此项课题的研究,教师从事课堂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学理念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从而能够科学有效的开展英语教学的研究与改革。

2.能够积极实践新课改理念,成功驾驭课堂教学,掌握教学技巧,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大幅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积累了一批详尽研究过程的资料,为结题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4.根据研究过程的实际需要,开展了诸多研讨活动,并为撰写研究报告积累了过程性的资料。

上一篇:作文我爱秋天下一篇:什刹海游玩作文